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态范文
时间:2024-03-21 11:35: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技术的兴起与蓬勃发展,人类正迈入一个新的时代———“网络时代”,作为对时代的回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相比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诸多变化。但变化的核心是网络带给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更强的主观能动性,自我教育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内涵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是指个体作为教育主体,在自我意识支配下,把自我作为教育对象,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中介,发挥主体的能动性,主动学习社会要求、自我需要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和网络素养的教育活动。任何事物总是历史的具体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不同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的直接特性在于,它是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中介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表现为虚拟与现实相融合的形态。讨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的特点,就要从自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互联网三个维度出发,才能把握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关键特点。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特点
(一)自我教育者的自主性空前增强任何自我教育都是一种主客体合一、张扬自主性的教育,但是由于网络的发展,网络的虚拟性、共享性、交互性、丰富性等特性使自我教育者的自主性在现实中得到空前增强。“网络存在方式对人的主体性的扩展,赋予了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自与主导权,表现为教育参与者的自由权、信息选择的自觉权、价值认同的自、信息反馈的主动权等”[1]。传统的自我教育者,也能自主地选择教育信息,但是自我教育者选择的内容和条件要受到主客观条件极大的制约,而网络上的自我教育者在网络中主动地寻找信息、选择信息、接受信息,大大减少了受到的限制。自我教育者的自主性空前增强主要表现在:其一,自我教育者选择信息的自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开放的网络世界,选择什么网站、点击浏览什么信息、关注什么信息、发表与不发表言论等等的权利掌握在个体的手中。其二,自我教育者能掌握极大的信息资源。网络提供了丰富而便捷的信息资源,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信息权威地位不复存在,自我教育者可以通过网络掌握更多的国内国际信息,获得了更大的话语权。其三,自我教育者的个性得到了更大的张扬。在现实的社会存在着形形的利益需求和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目标,网络虚拟空间为满足不同的个人发展需求提供了多样化的信息交流平台。博客、微博等等个性化的网络载体可以让个人尽情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才能。追求个性成了网络时代的潮流。
(二)意识形态的主导性与自我教育的自主性之间的矛盾深化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点决定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决定必须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一元指导思想,实现正确的思想理论导向、理想信念导向、行为方式导向、制度政策导向、舆论导向等导向功能,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因此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很注重进行灌输教育,以确保的主导地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受教育者并非是完全被动的接受者,也具有自主性,能够根据自身需求、自身的认知水平等各种因素选择自己认同的道德观念、政治观点。所以就产生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导性与自主性的矛盾。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他我教育的主导性与自主性的矛盾体现为教育者的主导性和受教育者的自主性之间的矛盾,在自我教育中则是意识形态的主导性与自我教育的自主性之间的矛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主导性与自主性的矛盾得到深入发展,表现在:第一,网络环境下,意识形态的主导性不是靠强制的灌输教育和灌输教育中教育者的强势地位来保证,而是主要靠意识形态内容的合理性和形式的趣味性让自我教育者心悦诚服,当然对违反法律的网络信息可以对违法的网络信息及其责任人依法治理;第二,意识形态的主导性与自我教育的自主性之间的对立在网络上可能会表现得更明显。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之一是要坚持以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一元指导思想,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但是在网络虚拟场域中,则存在多元化、多层次的思想文化。再加上网络环境下,自我教育的自主性大大增强,改变了受教育者的地位,自我教育者能获得更丰富的信息资源,能够更自由地选择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势必会因此受到多元化文化的干扰。
(三)自我教育条件的自由与自我教育者自律的张力愈加紧张如果说从社会和个人的关系角度分析,意识形态的主导性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自主性之间的矛盾深化发展,那么从自我关系的角度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条件的自由与教育者自律的张力又愈加紧张。网络是一个没有中心、超越传统民族国家地域限制的虚拟世界,它的开放性、便捷性、虚拟性和匿名性使人们的网络行为具有空前的自由度。从人的思想行为形成变化的维度来看,一方面,网络的开放性、自由性,极大地弱化了外在的道德行为规范的约束作用,提高了受教育者进行道德自律的必要性。另一方面,网络匿名的交往形式又具有“去社会角色化”的作用,网民的道德责任感弱化了。从教育的角度看,自我教育自主性空前增强,主体获得了极大自由,学不学,学什么,怎么学,几乎完全由自己决定。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是要做人的转化工作,实现人的思想品德转化和提升的社会功能。人的转化包括了认知的转化、态度的转化和行为的转化三个层次。其中,态度的转化有一个由服从到认同、再到内化三个密切联系的阶段[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就是要实现主体的思想品德转化和提升,将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政治观点内化为个体的自我意识,然后再外化为个体的实践行为。这内化、外化的整个过程,依靠外在的他律,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必须依赖主体的自律才能顺利完成。网络给了自我教育者更多的实现自由的条件,但是如果不加强自律,网络也会成为自由的坟墓,各种网络犯罪和网络沉迷的现象已经成为网络社会的沉疴。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特点的启示
(一)树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以自我教育为核心的新理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自主性空前增强,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网络时代,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者,可以利用网络工具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内容和多种多样的教育平台。如果仍然在课堂等相对封闭的空间,教育者的主体性确实是更强了,但是一旦离开这种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直接对话模式,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在新的人机对话模式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主客体关系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教育者几乎隐匿了,完全不能掌控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沦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教育平台的提供者;而受教育者和教育者高度合一,完全主导整个教育过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自我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分为虚拟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现实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两大类。很明显,现实空间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区别不大,网络更多的是一种教学工具而已。虚拟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其实就是虚拟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应该树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以自我教育为核心的新理念。树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以自我教育为核心的新理念还有重大的意义。首先,自我教育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古今中外许多学者都认识到了自我教育的重要性,对自我教育的意义有许多研究和论述。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自我教育,他指出:“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3]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指出“:教育的目的是不教育!”[4]。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新形势下,总理在中南大学视察时,对全国教育系统也明确要求要坚持启发性教育,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第二,自我教育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有效方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指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为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所采取的手段和方式。它是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针对性的发挥,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特殊性在于它具有“主体性”,是一个自觉的存在,具有选择的自主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通过启发、引导人们内心潜在的自我教育的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教育客体看做是具有主体意识的独立个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有效的方法。#p#分页标题#e#
(二)优化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保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者自主性空前增强,决定了捍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一元主导地位的难度加大了。因此必须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自我教育者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网络环境为各种不同的个人发展需求提供了自由的信息交流空间。在网络上,什么样的信息能吸引网民的注意,要取决于这些信息是否能满足人们发展的社会需要;要捍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一元主导地位,关键是调动网民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当代网络社会的兴起是人类生存方式的重大变革,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但是,网络也为各种非甚至反意识形态的传播和渗透开启了方便的大门,严峻地挑战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因此,在大力宣传理论的最新成果,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民族精神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结合个体发展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意识形态在人们思想观念中扎根,从而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网络的非中心性、个性化、匿名性等特征,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可能对网民进行传统的单向强制的信息“灌输”,只能通过网民的自我教育来实现。当然自我教育的完成离不开媒体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参与。由于网络赋予网民的平等地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既是个体的自我教育也是群体的自我教育,是一种真正的平等交互式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要的教育方法应当重在引导和潜移默化的渗透。主要方面应该包括:抽象理论灌输教育转换为大众化、生活化的引导渗透教育;从权威式的单向传授式的教育转变为平等互动式的教育。网民在这种自我教育中如果能得到乐趣和真理,才会加强对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保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篇2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教育实践活动,其核心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通过在意识形态领域把科学理论和崇高品德灌输给广大学生,促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种国家统治力量在大学生精神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具有鲜明的积极性和政治方向性。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以“育人”为根本目的,通过“以文化人”,不断促使大学生向“文化人”转变。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文化选择功能
教育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它必须对社会现实的文化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去伪存真,向学生提供科学的、有价值的文化,这既能引导社会文化向健康方面发展,更能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选择和批判能力,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它对各种文化影响进行选择、调节、分析和评价,充分传承优质文化,有意识地抵制不良文化中的消极影响,甚至转移不良文化的某些因素,将其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常轨道,从而创设一种良好的教育条件和情境。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文化传承功能
传承文化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具有文化传承的创新功能。文化是人类在活动中创造的,对个体来说是后天习得的,它不可能通过遗传的方式延续,而只能通过传递的方式发展下去,而教育是传递和保存社会文化的重要手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同时也是优秀文化、主流文化得以传承的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优秀文化的传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使优秀文化与人的观念、智慧、意志、情感建立起内在联系,使社会规范成为人们维持良好生活秩序的准则,使健康的审美情感成为丰富人们生活的内容和方式,使创造和学习文化成为人们的生存方式,使文化激发出参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极大力量的过程。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文化整合功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整合功能,具体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和手段将不同的文化要素、思想,按照社会和统治阶级的需要,整合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致的文化整体,进而实现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对各种文化思想的引领价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筛选吸收,将各种文化形态中的先进文化吸收到主流文化中来传播发展,使其与主流文化一起,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建设和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通过文化整合使各种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和谐共存,积极提升国家文化的凝聚力,形成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并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观念有效地传送给受教育者,内化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与自觉追求。
二、多元文化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为了更好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我们需要正确认识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用,努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品位,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寓于校园文化中,这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更好地发挥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让学生无时无刻都受到教育内容的熏染。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注重塑造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多元文化生态下大学生自觉的主体意识及理性精神、批判精神、创造精神的培养,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培育,都离不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承担起这一时代责任,注重塑造文化自觉。首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文化品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并不仅仅是理论教学,更应充分挖掘其文化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立体。优化主渠道的文化环境,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课堂教学环境体现人文关怀,引导学生自我学习与自我教育。其次,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活动要突出思想性、学术性、创新性。突出校园文化的思想性,就是要充分利用党课、团课以及“两课”阵地,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提升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认同。
(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加强实施文化德育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能否取得实效,方法很关键。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育人的工作,在多种文化的交织和碰撞中,大学生呈现了思想价值判断复杂性和多变性的特点,以往思想政治教育所采取的灌输式、单向传授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多元文化时展的要求。所以,我们应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体现情感关怀。立于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我们应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放到文化视野中加以思考,以文化为载体和途径,才能实现文化的先进性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双重建构。
篇3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差异
我们都知道,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没有完全相同的。也就是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也存在着差异,但是二者在目的、内容等方面又有一定的共性。
一、相关性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形式,应该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没有本质的差别,它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内容是相辅相成的。因此,二者存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第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新的发展形式,是方法的延伸,其本质都是教育主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对教育对象开展的一系列意识形态的影响,使教育对象形成符合统治阶级利益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一系列活动的总和,前者使后者的教育广度和深度都有很大提升。第二,二者相互配合,互相促进。网络日益对人民群众的政治素质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现实社会仍在很大程度上对他们的价值观念起着决定作用,他们在网上选择和获取信息也是以现实生活认知为基础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相互配合,互相促进有机统一体。首先,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网络化。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工作按板块和栏目在网上开辟相应的空间,如开设国情教育板块、心理健康教育板块、党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和互动交流信箱等,将虚拟的网络环境实体化,让受教育者在网络中学习理论,增长才干,提升思想,净化心灵。其次,将网络教育作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由网络的开放性和无国界性,其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如不加以引导和管理,将对人民群众的思想产生重大影响,引起他们思想混乱,影响其健康成长。因此,网络思想道德教育应作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受教育者健康上网,文明上网,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习惯。
二、差异性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形式、载体、方法和手段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计算机网络以其独特和不可比拟的优势正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和工作方式。信息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手段、方式、效果和教育主客体等各方面有了根本的差异。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获取渠道不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主要来源于书籍、报纸、电视、经典论著、电台等媒体,信息容量小不仅小,而且还具有滞后性。网络渠道则不同,信息丰富、新颖、快捷。网络世界中超大的信息容量,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并且可选性比较大。首先,教育主体可以在网络上搜索相关的主题信息,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成课件,直观且新颖。教育主体还可以利用网络巨大的信息资源,了解政治、文化、经济、历史、军事等各领域知识,提升自身素质,为教书育人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教育对象也可以及时通过网络与教育者进行互动,及时把自己的想法和要求传递给教育主体,让他们及时掌握第一手信息,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下一步工作,通过这样的良性循环,在双方之间便形成了衔接顺畅的教育机制。
第二,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的沟通交流方式不同。传统教育形式主要采取单向的面对面灌输模式,教育主体在教育过程中享有绝对的主体地位。而在网络世界中,这种境况得到完全的改变,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世界里自主地获取自己需要的任何知识,打破了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心理限制和空间限制。一方面,促使教育主体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手段和方法,抛弃枯燥说教,以人为本,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会主动采取平等交流的形式与教育对象进行沟通,比如在论坛内主动回答教育对象提出的问题,或者与教育对象共同讨论热点问题等,这些都会挖掘教育对象的潜能和个性品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另一方面,教育客体也可以成为教育信息的传播者、评论者和反馈者。通过近年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来看,通过网络平台开展教育工作,总会很容易激发教育对象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他们往往会主动参与到活动的各个阶段,甚至有时充当教育主体,对其他教育对象进行言传身教,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对象就完成了自我教育的工作,无形中大大提升了教育效果。
第三,教育手段和效率的不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取讲课、讲座或谈话的方式,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开展工作之前,要投入很大精力进行资料和信息准备,但是这个过程往往没有受教育者的参与,他们的主体性和自身优势得不到发挥。另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一对一”或“一对多”的课堂讲课形式,受教育面非常有限。而网络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效率,相比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强的优越性。网络的优势首先表现为:首先,网络上信息量巨大,可以搜索到你需要的众多的相关知识,信息齐全,观点新颖,可以较容易的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发展前沿,了解学科的相关动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用较少的时间获得最大量的信息,大大节约了备课的时间;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形态从平面走向立体,从静态变为动态,使思想政治教育生硬的理论知识内容成为吸引人、教育人、娱乐人的信息,文字、图片和视频的综合运用,大大提高学生的接受效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再次,通过网络多种多样的传播和交流方式,我们可以在第一时间把党政方针和道德教育内容传播给广大人民群众,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再兴.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篇4
现阶段,网络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且受到了大学生的高度关注与重视,并将之发展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网络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既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传递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互动需求。网络话语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思想状况,且是学生思想状况的直接反映,因此,正确认识大学生网络话语及构建合理有效的网络话语体系是首要任务,积极做好思想引导工作与主动掌握舆论导向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而言至关重要。
一、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的解读
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于20世纪60年代将“话语”这一语言学术语归纳于文化研究领域,并定义为:有关某一特定主题以及其涉及的相关知识在某一特定历史时刻的一连串说法。从认识时期角度而言,西方葛兰西对话语权的认识早于米歇尔?福柯,他从意识形态角度对话语权进行了了解,并理解为:统治的形式与“精神和道德领导”的形式是社会集团领导作用的两种表现形式。即使理解的定义不同,但无论是米歇尔?福柯的“权利话语”还是葛兰西的“领导权”都为现今话语权概念的理解提供了帮助与参考。从新闻传播学角度而言,网络话语权的定义为:在网络媒体基础上公民对国家、社会事务与社会现象的各种理解与想法,其内容一般由“获取什么样的效果”“说什么”“怎么说”等组成,且话语权利与话语权力是网络话语权两个层面的定义。其中话语权利指的是群体或者个人的一种自由表述权利;话语权力指的是话语主体的心理状态,话语主体利用网络媒体产生较大的影响力进而约束社会行为主体,使网络舆论跟随其意愿发展。因此,网络话语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定程度上说,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网络话语权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它既赋予了民众权利也提出了相应的义务,即民众可以在网络民主的基础上自由的将自己所理解的权利进行表述,但是民众需要对自己表述的内容负责,也就是说为了社会融洽与平等正义,民众必须严格服从政策与法律的相关制度。此外,网络话语权的影响力还积极促进着其他方面的发展,主要包括网络舆论的有效疏导、网络环境的干净有序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也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即一方面是大学生在网络基础上将自己对国家、社会、学校事务及现象、自身的生活、学习现象的理解与想法进行自由表述;另一方面是价值观念深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大学生以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迫切需求,价值观念随之传递,进而强化大学生的网络语言、行为以及校园舆论。
二、关于大学生网络话语的分析
(一)网络话语的类型
理解话语与话语权的概念、大学生网络话语的特征、类型、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等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中网络话语权有效构建的首要任务。网络话语涉及范围较广泛,主要包括语言文字、动画、图片等内容。清华大学学院张再兴教授则认为权力型话语、解构型话语、功能型话语与交互型话语是网络话语的四个组成类型。具体来说,权力型话语包括“楼主”“版主”“大虾”“灌水”“大刀”,其中“楼主”“版主”“大虾”指的是经验较为丰富的群体,“灌水”指的是没有意义的言论,“大刀”指的是大批节减;解构型话语指的是摒弃传统社会文化与政治文化的定义,并赋予了新的定义;功能型话语则是由文本、帖子等组成;交互型话语指的是网络中部分语言的定义不仅是字面上意思,如“稀饭”,这个词在网络中可以理解为喜欢的意思。
(二)网络话语的特点
网络话语与大学生传统话语之间的特点有着较大的差异性。网络话语的特点主要有:
首先,网络话语更新速度较快。网络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新词汇的发展,且新词汇的发展呈直线上升的趋势,新词汇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网络话语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说,新词汇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网络话语的发展。为了与网络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沟通与发展相适应,我们不仅需要创建灵活多样的话语模式,而且需要积极引导网络话语。
其次,网络话语与流行文化息息相关。大学生既是社会重点培养的人才又是网络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以其好奇心强、接受能力强、传递流行文化速度快的优势进一步促进了网络话语与流行文化之间的联系。
再次,网络话语的形式较为丰富、有趣。网络话语为我们平时所接触的字词赋予了新的定义,且其定义十分有趣,如“晕”,这个词在网络中可以理解为看不懂的意思。
最后,网络主流话语的创建较为困难。网络话语没有过高的限制,在网络空间里,网络话语传播的主体可以是任何一个人,也就是说,只要你传播的网络话语受到广泛关注,你便可以成为网络中的红人。但是网络主流话语对语言运用没有一定的标准,网络话语存在零散、纷乱的特点,即信息的传播缺乏完整性与秩序性,因此网络主流话语的创建较为困难。
(三)网络话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首先,大学生网络话语的特征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之间沟通符号变化的主要体现,又冲击了思想政治传统话语的稳定性与规范性。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并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较大,既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与学习方式,又熏陶着他们的思想。现阶段,网络话语体系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存在差异,主要原因在于大学生缺乏了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兴趣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对大学生思想文化现象的了解与掌握,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良好沟通。
其次,大学生网络话语的特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构建,这就对我们有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新形式的充分把握、思想观念的充分掌握,以及生活状况的充分了解,为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奠定良好的基础。
最后,大学生网络话语的特征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转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中过分重视教育者的身份,教育者往往以高高在上的身份灌输知识,且在教育内容、教育模式以及教育测试方面教育者的权利过高,即他们不会将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与想法作为考虑因素,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意愿。这种状况下,受教育者既不能发挥主导作用又丧失学习兴趣,但是网络的出现在一定程度生提升了受教育者的地位,他们开始拥有了发言权、选择权等,即平等型教育模式逐渐出现。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中网络话语权的建构策略
(一)积极建立训练有素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规律性的缺乏是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相关统计显示,人人网、新浪微博等是大学生最常使用的网络应用,这些网络社区的话语权较为自由,每个人都可以针对同一话题各抒己见,这就容易出现教育主题缺位的现象。因此,积极建立训练有素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中网络话语权的首要任务。
(二)设计大量隐含主导意识形态的多样化网络文化产品
目前高校创建的大量红色网站没有受到学生的关注与欢迎,只有极少数的学生去主动访问,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网络思想政治教学逐渐形式化。红色网站的主要内容是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网络文化,但是就访问量而言,这些网络文化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大学生教育的需求。现代大学生都是较年轻的人群,他们所接触到的文化较为丰富,所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中网络话语权的构建需要了解大学生的生活状况、兴趣爱好等,进而设计出大量隐含主导意识形态的多样化网络文化产品,为大学生传播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
(三)积极开展与大学生群体的话题互动与引导
网络话语权产生于热门事件引发的话题互动中,但是话语权的构建具备主动性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在充分了解大学生关注的热门事件基础上制定与之相符合的话题,并积极开展与大学生群体的话语互动与引导;遇到反对意识形态的言论观念,应积极主动地表述出自己观念,并与之较量,在较量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从而使大学生自觉产生思想共识。
(四)以大学生群体为对象建构具有归属感的共同信念
使大学生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效吸收于其意识结构中,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中网络话语权构建的关键,即内在精神的重要性。隐含主导意识形态的多样化网络文化产品具备的功能主要包括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大学生形成统一意识等,当然,这类统一意识形成的主要依据是大学生的消费偏好。但是大学生精神层面的结交完全取决于具备归属感的共同信念,这种共同信念具备的时间更长久,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中网络话语权构建的重要目标。
(五)依法管理网络空间,优化网络环境
新媒体背景下,话语传播与互动平台逐渐多样化,究其缘由,西方敌对势力在互联网优势的基础上以多样化方式呈现的网络文化产品,这直接影响着我国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中网络话语权的构建有着不良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加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从而保障话语权平台构建的主权;依法管理网络空间,避免不良网络文化的产生。
篇5
(一)关于网络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相关研究
相比于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的研究,国内外学者探讨更多的是网络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国外学者们一直比较看重网络环境所能发挥的作用,首先,曼纽尔?卡斯特(美)在信息三部曲之一的《网络社会的崛起》中就强调了网络环境对政治宣传的重要性;其次,哈斯?卡姆,E?斯科恩菲尔德斯的《数学式环境下解决问题的模式》认为:“校园网络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文化素养和科学技术含量的提高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也涵盖在知识文化与科学技术信息当中,学生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容易受到熏陶。”强调校园网络在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的作用以及校园网络的隐性教育作用。
国内对于网络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相关研究非常丰富,有从网络舆论环境、微博微信网络环境、网络载体环境、网络文化环境等角度研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也有从网络环境的角度出发,研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制度性、模式转变、管理、机遇挑战等方面的影响;也有对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困境进行研究并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该如何应对困难、进行改革创新、化解挑战等,各方面的学术论文都十分充实。同时,关于这一课题的相关专著的传阅速度也比较快,比较有影响力的有谢海光主编的《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案例》等,“前者对互联网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挑战、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原则、内容、方法、途径、环境等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后者是对全国七十多所高校和三十多家单位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总结”,给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学者们关于网络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相关研究已经相对全面,这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建设与研究提供了条件,可以说关于网络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研究得以开展的基础,其相关研究成果与结论恰好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的必要性。
(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的相关研究
1.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分类研究。国外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倾向于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来进行分类研究,尤其偏重于宏观角度,他们的研究更关注整个社会上的意识形态网络教育。另一部分与网络环境有关的则是以格尔顿?格莱姆为代表的学者研究网络文化,“着重从文化哲学角度进行理论探讨,批判性较强”。国内的学者则对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从不同的维度进行了较详细的分类,大致可以从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进行概括。从纵向的角度来划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可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部微观环境与外部宏观网络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物质与精神的网络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积极与消极网络环境等;从?M向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来进行分类,又可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文化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舆论环境等。在近几年的研究中,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研究则以网络舆论研究和网络文化研究比较集中。如李百玲学者对网络言语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并对网络言语失范的具体表现、原因及措施等做了论述。总体而言,现阶段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分类研究已经比较全面与详细了。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措施的相关研究。国外学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较少,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研究数量更是不多。但我们可以通过目前一些国内学者对国外学校的考察及研究,来粗略窥视国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上的相关措施。万先英学者在其研究中指出“国外高校非常重视学校德育环境的营造并已形成了明确的认识,将自己国家的政治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校内各项活动中的观念已经确立”,另外也有一些学者对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建设进行了研究,在这里不一一列举了,这些学者为我们打开了窥视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文化建设的窗户。
近几年来,国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措施也有一些研究。罗成富学者指出,“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客观环境”,指出政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中的主导作用;部分学者提出要“构建良性运作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机制”,“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门户网站”等。其中影响力较大的应属陈万柏主张的“努力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系统,构筑网络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总体而言,在关于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方面,不同的学者都给出了自己的研究结果,概括起来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挥政府主导性;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内容建设,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三是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系统及机制;四是充分调动高校主体性,同时发挥多方面的力量;五是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研究。
3.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的机遇与挑战的相关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所面临的机遇是很多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网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增强了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和教学重点向课外延伸和转移,教育内容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使得环境育人的功能得以强化。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中的挑战的相关研究,很多学者也都有所涉及,总的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因素:一是西方文化的冲击对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影响和渗透加剧;二是高校校园网络管理方面的困境,技术和资源层面的匮乏,“传播层面的监管困境”,网络空间把关人缺位;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系统的行政监管体制尚待完善;四是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
篇6
关键词:思想教育;网络化;机遇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可不断促进高校教育实现稳步、长足发展。特别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如果适当应用信息技术的网络化技术手段,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改进教育方式、改善教育条件、提高教学效果。可以说,网络信息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当然,也面临着挑战。
一、网络信息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机遇与挑战
(1)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效的工作平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教学方式常用的就是以演说、讲授、传递课堂知识为主,往往出现“满堂灌输”理论知识的现象,缺乏创新性。而学生则死记硬背这些理论知识,缺少实践与体验,因而教学效果往往不太好,学生对这样的课堂也缺乏兴趣。而网络时代的莅临,以其形象性、生动性、特殊性提高了知识的传播效率,更利于被教导者在自主性、创新性、拓展性的自我学习过程中认识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这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而言,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多媒体及网络新技术等的运用,改变了课堂形态,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非常活跃,个性得以发展,其教学效果也优于传统教学方式。通过网络虚拟背景、图片、声音等的表现,被教育者领略到思想教育的真谛与重要性,因而教育效果较好。但不可否认,互联网背景下,人与人的交往、学习等过程也存在着一定的隐蔽性,网络环境下接受而来的信息也可能是一些负面信息,如暴力信息。为此,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改变以往传统课堂上的单一灌输形式,结合互联网改进教学方式,为被教育者提供一个健康、绿色的教学环境。
(2)网络能够为思想教育提供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在网络上开展互联网交互式教学,不用考虑到时间、地域上的限制,可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联系、安排授课时间等,这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教学条件。此外,借助网络,被教育者不仅能够共享网络资源,同时在教学内容、教育形式上可以更为大胆地表明自身观点、谈论对知识的领悟与感受,而不用顾忌课堂上的教学节奏,那种“有话不敢言”的尴尬场面在网络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样,不仅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改进以往传统意义下的枯燥教学方式,同时能够通过被教育者们的积极交流、沟通,展现出不同的学习情趣。也就是说,网络化思想政治教学,为学生或者被教育者的学习提供了更为放松、更为宽松、更富有情趣的教学环境,但同样需要教师、教务人员控制好网络教学节奏。在传递知识的同时,要抓住契机,引导学生能够真正自主思想、自主分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并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因此,网络化思想政治教学气氛更为宽松、亲切,学习效果非常显著,传播知识的效果也很明显,同时能够利于学生更为大胆地提出问题。但反观可知,这也对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挑战,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时时学习,适应网络教学,通过教学方式、教学节奏的把握,逐步引导学生走向积极、正确的网络化思想教育之路。
二、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需要注意的问题
(1)结合传统教学方式,逐步探索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带有激情,要有丰富的情感,情感对教学效果有着显著的表现。而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教学方式,有时是满堂灌、填鸭式,往往会让被教育者感到枯燥、乏味,久而久之丧失学习动力与乐趣。因此,在网络化时代,作为一名负责任的教师,要积极利用网络传播速度快、涉猎范围广、题材资源多等优点,平时多搜集与课堂教学有关的丰富资源,为被教育者提供一个丰富的知识平台。要针对以往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进行改进,适时引导学生积极交流。这样,不论是纯粹的网络化授课,还是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教学,相信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2)引导学生完成网络化形态下的自觉学习过程。网络化背景下,每个学生的思想、个性、自觉性都有了显著变化,他们对新知、新兴事物有着探索与充分了解的心理。我们对被教育者的心理变化,也应当表示充分理解。但不可否认,每个人的个性、自主性增强,也对思想教育提出了更为艰巨的挑战。这需要我们广大思想教育工作者能够利用信息化资源,逐渐改进自身不足,能够科学地运用先进的思想、观点、方法,能够以一种更为通俗、寓教于乐的教学手法去传递知识,以此实现网络化思想教育的教学目的。
(3)加强开发与钻研。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个人通过剪报、摘录等方式收集信息。这不仅耗时费力,而且往往容易造成信息不灵、信息欠缺、信息滞后等情况。所以,现在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利用网络的交互性开展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交流。要针对实际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集中各方力量进行研究解决。比如,开发基于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家软件、开展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训,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
结语:思想政治教育对引导高校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思想意识与心理,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和重要价值。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立足信息技术,逐步改进、完善自身教育方式,以此适应新时期高校思想教育工作长足发展的需求,逐步拓展思想教育工作的优势,更好地改进以往传统思想教育的不足。因此,在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下,高校教育人员除了要不断内外兼修地掌握好基本教学理论专业知识外,还要提高网络化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这样,才能达到网络化思想政治教学的目的,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参考文献:
[1]文丰安.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探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
篇7
关键词:社交网络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创新
课 题: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生处思政课题,项目号:1135071。
社交网络具有网络性和社会性相结合的特点,是形成舆论的重要场地。社交网络在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教育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如何在社交网络平台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探索解决的重大课题。探究基于社交网络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有利于主流声音的传播,有利于弘扬社会价值观和时代精神。
一、社交网络平台对大学生的影响
社交网站提供的日志、状态、相册、新鲜事、游戏、分享等功能满足了大学生对社交、资讯、娱乐和学习的诸多需求,因其开放性、交互性、真实性在大学生中的影响日益广泛和深远,成为大学生人际交流、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平台。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CNNIC),截止到2011年底,中国社交网站的用户数量为2.44亿,其中学生是社交网站的最大用户群体,比例达到50.3%。
二、社交网络的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指教育者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整套固定程式和规范性做法。一定的社会环境决定着教育模式的具体形态,社交网络在大学生中的普及,迫切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行创新。
1.社交网络的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1)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资源。与传统网络相比,社交网络可实现知识和信息即时、立体、多维的传播。社交网络的核心价值之一是通过挖掘每个人的创造内容和社会网络的能量来凝聚广泛的社会资源,因此,社交网络实现了对知识和信息的横向广度拓展。同时,作为一种深度社会性的网络类型,社交网络以个人为网络节点,与其他社会联系人形成网状连接,实现了对知识和信息的纵向深度挖掘。因此,社交网络不但聚集了数字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而且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讯资源共享。
(2)拓宽了渠道,促进教育力量的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取决于多种因素,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努力。社交网络为教师、社会和家长提供了共同关注学生成长、交流的平台,将学生、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连为一体。通过社交网络,党和国家的声音、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家长的希望可以共同作用于学生,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运用社交网络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界限,构建学习交流平台,可改变以往强制灌输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形成共同参与、主动获取的新模式。
(3)增强思想政治理论的传播效果。社交网络在传播信息方面具有及时、大量、交互等优势,在时效性、连续流动性、集纳性、信息形态多样性上优势明显。充分利用社交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但可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有及时性和广泛性,而且由于社交网络满足了大学生群体的交往需求,其交流内容更深入,效率更高,方式更活泼。因此,通过社交网络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也会增加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活泼性,更容易为时下高校大学生所接受。
(4)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社交网络互动的便捷性和随时记录性可以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为快捷、准确地了解学生提供了便利,教师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针对性。
2.社交网络的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1)传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导地位受到冲击,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被弱化。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等主渠道,以及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来进行的。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一种重要方式。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开放的信息传递系统,不同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都能在这里碰撞和交融。而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中,教育者忽视了互联网对学生思想、心理的影响和作用。这一方面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受到冲击;另一方面,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地位也受到冲击。
(2)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在社交网络被越来越多的学生作为获取信息和各种知识的重要渠道,并对学生学习、生活、思想观念产生广泛而深刻影响的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中有相当数量的教师不具备开放的知识结构,不具有科学的现代教育理念,没有重视社交网络作为一种共享信息、想法和经验教育工具的作用,还不适应社交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工作,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创造性、分享性,没有跟上时展的需要,从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认识到在教育、教学领域利用社交网络的重要性,将社交网络视为一种分享信息和资源的途径,开展学校和家长、学生以及同行之间的更广泛的交流。创新教学方式,利用社交网络搭建学习社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先进性。
三、以社交网络为平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路径
社交网络由于其即时性、互动性的特点,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化、现代化提供了客观条件。同时,社交网络在学生中的迅速发展、普及,为思想政治教育拓展了新的空间和渠道。因此,应根据社交网络的特点,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方法、手段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
1.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线上影响力
社交网络在发展大学生兴趣爱好、满足大学生交往需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主动加强对网络舆情的掌控,以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开展教学。利用社交网络的特点,如信息选择的主体性、信息交流的互动性、讨论的民主性、网友的情感性等,将传统的思想理论教育的教育教学载体向网络媒体转化,增强“两课”的吸引力、感染力,提高教学效率。
2.开展基于社交网络平台的思想政治“扩展式”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难点之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学生不入脑、不入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善于通过社交网站中获取第一手资料,分析判断学生的思想动态,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开展“扩展式”教育,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针对性和教学效果。
首先,建立班级公共主页或聊天群、社区等。教师要学会利用社交网站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现实问题。通过社交网建立群体,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归属感,达到加强班级、课堂互动的效果。
其次,开展主题活动。本着创新、互动、有趣的原则,把思想政治教育嫁接到社交网站上,利用社交网站的趣味性、互动性和服务性等功能开展大学生乐于接受的主题活动,鼓励和调动学生到社交网站参与互动,做好课堂教学与网络教育的衔接,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富实效。例如,可以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开展网络调查或热点问题讨论,这样使学生得到展现个性的舞台,获得在现实课堂上难以获得的期待和满足。
篇8
关键词:交往变迁;思想政治教育;人的全面发展;范式发展
当代人的存在方式的虚拟延伸、价值观念的多元主义,以及人类物质生活方式的同质化使得人的价值观念重构问题日益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一个普遍性、社会性话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价值观念重构的一种方式需要通过实践的不断反思与改良来适应乃至超越这一现实境遇。在此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与研究必须扩宽视野紧跟时代步伐,从哲学高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探究的思维层次。引入交往概念,以交往为视角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展,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实践更深植于现实的人的生活世界,形成富有现实性与针对性的理论,最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
一、交往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逻辑起点
交往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与人以及由人所构成的社会共同体之间借助一定的手段,互为主客体之间物质的和精神的交互过程,亦即人们之间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过程。在马克思看来,交往是人类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如何交往决定人的发展。“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即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1]同时,马克思还深刻地指出:“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2]的交往观实现了逻辑与历史和科学统一,深刻地阐明了交往与人的发展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动态的、同一的历史发展过程。
首先,交往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人的实践活动离不开交往,交往本身作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根基和条件,不仅是人类生产得以进行的前提,而且也是造就人之所以成其为人的社会性品质的根本所在。随着交往范围的全球化、交往主体的多元化、交往内容的全面化和交往方式的现代化,都将不同程度地影响人的全面发展,使人的发展由不自由走向自由,由片面走向全面。其次,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交往的前提。任何一种社会形态下所形成的交往都紧紧依赖于一定的人的整体状况和水平,人所掌握的能力素质和技术水平都直接影响着人类交往的水平和程度。为此,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不可能形成全球性的社会交往。没有人的发展就谈不上交往,交往主体不同,交往活动的表现形式也相差各异。
社会交往观认为交往不仅是人们相互作用的手段,而且是人们普遍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式,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既根源于交往而又在交往中得以展现确认。因此,交往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高度一致的。这一点,结合涉及人的价值观念信仰问题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无疑其本身也是以人的社会交往为存在之基和源起发端的。换言之,立足与人们的普遍的、日常的、时刻发生的交往活动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
其一,我们可以充分地把交往视为思想政治教育客观实在的发生基础,即现实基础。从交往为视阈,“既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本体论把思想政治教育仅仅认定为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而并没有将人对客体物的对象性实践活动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实践活动作明确的区分。”[3]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要发生在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实践活动就并不仅只是实现或达成教育目的的一种手段,交往本身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就具有本体论意义。因而,以交往方式的变迁为研究出发点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就始终凸显了“现实的个人”和肯定的人之为人的第一性。
其二,我们可以充分地把交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逻辑起点,即思维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其实也就是一种特定的交往方式,或者说是一种具有指向性的交往方式。从交往属性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性和引导性的交往;从交往类型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精神交往;从交往过程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反思性与生成性相统一的交往。把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行为视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交往行为,就可以通过反思现当代人们交往的显著变迁而思考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所迫切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这就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思维范式进行了扩展,而不是总拘泥于纯粹的思想政治教育自身本体构建一种试图更为精致且科学的学科理论以便指导具体实践。其深刻之处在于:当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之合理性、合法性与实效性众口质疑之时,是不是亦应当反思,难道“错”就真的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吗?能否把所有思想道德价值观滑坡的“罪名”都附加到思想政治教育不力的名下?
其三,我们可以充分地把交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结构的解析范式,即新型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定位是“国家(主体)(中介)受教育者(客体)”的过程,而不是狭义的“教育者(主体)受教育者(客体)”的过程。因而系统化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非常重要。按照交往目的的层次递进,可以直接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分为思想政治教育交往、思想政治教育指向交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交往。这就有利于促进实践的科学分工和有机通力合作,达成学科化的话语,确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在实际运作当中,也有利于区分思想政治教育组织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具体过程,真正使其成为一门科学。
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交往方式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甚至任何教育行为本身都是一种师生间交往行为。这一点,不仅的基本观点认同,西方学者也一致认同,例如杜威认为:“社会生活不仅和交往完全相同,而且一切交往(因而也就是一切真正的社会生活)都具有教育性”。[4]雅斯贝尔斯也认为:“教育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而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的对话和敞亮……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5]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作为培养人的实践活动,还是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其最终目的都是指向个体人的完善和整体社会化。总之,以交往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相互关系为基点,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转向的重要认识论基础,同时对指导具体实践也具有方法论意义。
二、当代社会交往方式的变迁: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现实生态
交往理论认为交往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它与生产力一起推动社会发展,根源于社会物质基础的社会交往方式也是个变迁发展的过程。这就给我们提供了认识和分析当代人们交往问题的方法论和认识论启示。一方面,考察我国社会交往方式的变迁要从现实的物质生产关系中去寻找;另方面,也要从一定时代社会交往的变迁中查找具有某一个时代的新特征和新变化,从而研究相应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这里,通过分析我国现阶段社会变化,宏观上当前我国最深刻的交往变迁就是交往方式的跨地域化、交往主体的独立化、交往方式的虚拟化这三大特点,而这三个特点亦构成了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发生与发展的现实背景,并对其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是世界性普遍交往的进一步扩大对一定民族性、地域性和文化性限度内的交往方式构成“同质化”的影响。马克思用“世界历史”的观点来考察人的发展问题,指出世界历史是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伴随着世界历史的发展,人也必然得到相应的发展。随着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人的交往也越来越不局限在一定的民族国家内部,而是转变成为世界性的交往,即“普遍交往”。马克思曾对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导致的世界交往的广泛形成深刻地描述并指出:“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6]今天,我们看到的事实是,交往的全球化已经非常突出了,交往全球化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创造物质条件和技术手段,消除了不同劳动部门之间的专业性的固定,摆脱了文化的局限,建立起与各民族文化的普遍联系,促进了具有多样性的文化特征的人的形成。也正是因为这样,全球化交往时代造就了人的自由个性和社会关系的丰富性。
在这种变迁里,当承认全球化交往实质上是一个充满复杂的辨证复杂的发展过程。全球化的加剧在改善人际交往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人的社会性关系的物化,使人的活动的异己性、不确定性加剧。同时,全球化交往也使得以国家为出发点的逻辑原则受到冲击,西方文化产品和价值观念,其中大多包括具有对抗性的政治意识形态也在整个全球化的交往当中得以传播,并潜移默化地动摇人们既有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整个交往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国家总体上处于弱势。资本主义在交往上始终以一幅“指导员”的派头希望全世界所有国家都向之“看齐”。这种深层次上“不对称交往”中我们面临不少挑战。例如,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少数政客向来以所谓“主流文明”自居,所有不同于己的政治体制都是“非民主”、“非人道”的“非主流政权”,并炮制“人权”问题,以人权的优先性反对国家的优先性,同时,还反复宣扬一种所谓“普世价值”,用抽象的概念掩饰具体的形式和内容,极力夸大某些问题的普遍性,忽视作为一定民族、地域、文化的国家所天然的独特性。连自然界生物存在都有多样性,为何人类社会形态就不应该有(且不说‘有没有’)多样性?本质上,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是部分人日益在私人领域里声张和呼喊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却在国家与国家之间否定这种差异性和多样性。
二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而引起的人们日常交往方式的个性化、独立化、自我化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以人的依赖为特征的共同体交往到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交往;从以身份为基础的交往到以契约为基础的交往;从重人情关系的封闭式交往到重利益关系的开放式交往。为此,人们的思想行为也表现出新的特点:人的独立性增强,人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人的自由、平等意识日益增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日趋丰富;人的需要的日益丰富及生产能力的提高。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对经济以及各种社会资源实现全面的控制,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三者高度叠加,国家政权对社会实行全面控制,因此社会生活也表现为趋一元化和重行政化。人们之间的交往也带有单位人、组织人的色彩。有学者认为我们1949年以后建立的是一个总体性社会,即一种结构分化程度很低的社会,这一总体性社会的形成是通过单位制这个组织中介实现的。[7]而在随着改革开放政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市场经济的建立打破了冲突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之间的‘领域合一’状态,出现诸领域的分离”。[8]按照基本原理,我们可以分析得出,市场经济条件下基于分工的市场交换所造成的人们之间以物为中介的依赖关系的普遍化,构成了一种新的社会执行的生产方式,改变了计划经济条件下以组织和单位为依赖的交往关系。人际交往关系也成为了建立在不同分工和交换基础上的普遍的联系。这种关系,马克思曾指出“是与外表上独立的个人相对立的独立的社会关系,也就是与这些个人本身相对立而独立化的、他们互相间的生产关系”。[9]
在这种变迁里,表面看,公平自由竞争的市场原则似乎对于任何领域都不无促力,但公平竞争背后的原动力乃是理性的功利主义原则。我们在肯定市场的同时也应当看到推动市场发展的功利原则对人们社会生活领域的影响。其一,由于财富趋同到贫富悬殊的变化使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物质交往基础大为不同。物质利益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任何一种交往方式当中,物质交往首先是第一位的。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加之转型期间国家的政策调控不当所引起的各种“非常态致富”,在导致物质基础的极大差异同时,所激发的多元意识也消解了作为价值认同基础的公共性。在这种情况下,解决实际问题与提高思想觉悟相比更具有实践上的优先性。人们看不到提高觉悟的重要性,提高觉悟并不能给自身带来绝对的收益,因此有人称“通过政策调整来平衡利益是最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也被看作“多余无用”。其二,多元语境下形成了对思想政治教育合目的性拷问。从计划向市场的转变确认了多样性价值主体的客观存在,唤醒和强化了不同人们的主体意识。人们从过去单一的崇高的政治化价值取向朝多维化、立体化的务实的价值取向转化。人们对自身素质和觉悟的关注远不及对自身财富地位程度的关注,“成功”成为这一时代交往中别俱“至上性”的话语主题。一些人认为以党和国家的意志来促使单个现实个人的思想政治觉悟的提高是“荒唐可笑”的,甚至偷换了信仰自由的概念,以思想政治教育是对思想信仰自由的干预为由扣问其合法性。其三,市场功利原则渗透到教育领域引发的一系列变化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再弱化的现实背景。市场导向和功利主义思维渗透到高等教育领域所打破了大学校园的“象牙塔”地位。市场原则不仅被运用到校际、校内之间的科研、经费、人才、师资、资源等的竞争上,而且被广泛当作价值原则贯穿到了学科设置、专业方向和人才培养上。形式主义和浮躁之风盛行、师生关系出现异化、精神激励日益失效,物质激励觉到理所当然。一定程度上,教育显得很“沉不住气”,越来越追求“短平快”的效益模式。同时,功利原则使得高校内的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冲突甚为显现,科学主义得以高扬而人文主义惨遭低视,形成了有的人可能有知识、有技术,但未必有文化、有涵养。知识和文化是两个不同层次的,知识与修养同样也是两个不同层次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育人表面上很重视,实际上却往往沦为例行公事。教育价值目标取向的过分垂青市场认同导致对人的政治道德素质的忽视,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沦为高等学校的“可形式化”的环节。学校育人的技能性与职业性倾向显然会使得一些内涵式的教育落到整个高等教育最不受关注和最易遭忽视的境地。同时,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分工的层级化使得具备教育功能的组织只剩下学校了。学校成了“单枪匹马”、“孤立无援”的只身力量。加之家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承正在市场化的生存危机下被无形削解和逐渐弱化,家长们往往陷于“面包”问题而非过多关注子女的“德性”问题。育人职能机构的单一化与育人组织的非合力化,是当代人际交往变迁对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的最为关键的影响所在。
三是由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日益对网络技术的过度依赖而引起的人们日常生活的现实交往向网络空间的虚拟交往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人——人”的直面交往到“人——机——人”间接性或中介往;从人与人真实、坦诚的表达沟通交往方式向一切都可以掩饰、虚伪的表达沟通方式的转变,并最终是符号交往代替了人的交往。这种交往方式也具有一些前所为有的特征:交往范围的全球性和超时空地域性;交往主体的多元化与交往自由度的加大;交往信息的中介化、交往手段的数字化和交往方式的交互性;交往速度的快捷性和交往后果的可沉迷性等等。不同时代的媒介带来不同时代的交往方式,“不同的媒介赋予了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不同的轮子决定了人所能拥有的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决定着人与人交往的方式”。[10]
在这种变迁里,网络以其高科技优势俘获并控制了人类的生存方式,传统以血缘、地缘和业缘为轴心的社会交往变为了无限制、跨时空、跨人际的新型交往方式,人类交往突破了时空隔制,大大降低了不同国家、民族和信仰的人们进行交流的限制,包括成本。在这种隐性人际交往模式下,人越来越难以把握,“网络背后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成了虚拟交往时代的鲜明写照。可以不必在乎廉耻、道德、情感、地位和身份等,无须“自知之明”,既可“乱言”亦可“”,总之可直奔任何“主题”、直逼任何“目的”。在充分体验互联网方便快捷的同时,网络带来的价值冲突、责任感弱化以及网络犯罪等等问题,也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当前网络交往之令人堪忧的窘迫现状。在网络信息时代,作为以规约人、教育人为本旨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就越来越难以取得实际效果,这都亟待我们加速现有实践范式的变革,即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问题。
三、立往——分析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发展的视角和基点
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到社会交往的视野当中去考察,经由交往的新视域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的全新阐释,我们获得了以下有益启示:
一要从跨时空文化交往活动中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基础与价值所在。承认全球化、参与全球化是当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变革的重大特色,这一方面要求我们要从全球化交往的层面把握和定位思想政治教育,使之增强时代感、提升价值性、富于创造性;又要“南北合作”的背景下反思和批判任何“借口全球化之名”和“借利全球化之势”粉饰下的霸权主义思维。在全球化交往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基础,在于国家之于国家间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更在于存在于国家之下的国民个体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其价值所在于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关心人、体贴人和塑造人,更能够充分高扬“主人翁”的姿态,增进群体幸福感和凝聚力。反对那种借口“普世的价值”、“全人类利益”来打压和否定民族性和地域性文化观念、政治理念的企图,倡导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正是为个人之多样性发展争赢难能可贵的“空间”和“土壤”。国家政治形态的发展有如生命个体的发展一样应当是丰富多彩的。全球化时代每个人的多样性和差异性都应该以“人权”的名义得到尊重,同样,每一个国家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也应该以“”的名义得到尊重。这个世界不存在“同样相同的两片树叶”,一个世界好比一个生态系统,每一个构成系统的个体都是多元的,国家形态的存在与发展当充分考虑其具体性和特殊性。“没有多元主义就不可能有和平,在社会中就像在生态系统之中一样,多样性是稳定性的基础”。[11]抛弃国家具体性空谈大谈什么“普世”的民主自由实质都是反民主和反自由。
二要从人际互动的主体间性层面生成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关系的新认识。从交往视角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一种交往活动,两者在活动过程中以共同的活动客体为连接纽带,结成了“主体——客体——主体”的主体际关系。交往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主体际关系生成的内在根源。过去,单子式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常常视教育者为唯一的主体,视受教育者为客体,是一种不平等的思想政治教育。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则把受教育者看成是与教育者一样平等的主体,是主体——主体的关系。[12]这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转向的前提是依据于世界交往的形成和经济全球化、生活空间虚拟化等现实人类生活的新变革的。主体间性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得以体现的,因此理解主体间性必然要和交往联系起来。于是,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正是主体间性转向的理想模式,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当代人类社会生活交往空间日益增大的必然结果。其基本内涵包括:树立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尊重受教育者应有的话语权,保障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交往中的主体实现;充实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涵盖人的现实生活的全部;重视交往这个架设在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世界之间的桥梁,实现受教育者对生活世界的主体参与式回归。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客范式以及后现代主体间范式存在种种缺陷,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错位和主体性的丧失。要变革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性的失落,应着眼于从理论根基上去寻找突破,即从哲学视域探讨交往实践的重大转向。交往实践观走进思想政治教育视域,将成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新趋势”。[13]
三要从社会交往的关系对育人的潜在影响出发来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建构。开放环境下任何一种行为都难做到单方面显效,育人活动更是如此。为此促成具有“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同向合力对于增强教育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建构并形成这种育人合力就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当作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整体性培育,例如有学者借用生态学研究生命主体与其所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及关系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值得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生态环境,不是指自然环境方面的生态关系,而是指社会活动方面的大生态环境,这种环境中包括着如经济生态、政治生态、社会心理生态、社会意识形态生态等环境。生态学方法十分注重研究一定环境中各动态有机体之间的功能关系和它们对整个生存发展(即生态)系统的调节整合机制。[14]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是一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及其效果产生影响的内外部因素之间的关系及结构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能够且需要奠基于交往活动,就在于人的交往所牵涉的社会复杂生态关系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而任何职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都不得不考虑整合这些生态关系以最大程度地优化教育的“系列组合”,建构起育人的同向合力。
四要从契合现代人的交往变化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形态的生活化与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简言之就是倡导回归生活世界本质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指在研究教育对象生活的基础上,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对象的各种生活环节,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和规范教育对象的生活,使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有机融为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应在现实的人际交往等社会生活方式当中发展建构。从根本上,其现实背景在于现代教育已经使人高度社会化,人已经深深融入各种社会关系之中,人的社会性本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以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为出发点,改变过去脱离了学生生活多样化的道德实践环节,避免思想政治教育脱离生活世界而造成对学生个人日常生活世界的冷漠,克服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现象,最好也最有效的渗透面就是生活。与人的交往变化相契合的另一方面就是网络化教实践形态的构建。由于网络正日益占据人们日常生活的一定位置,人们不仅生活在现实关系中,而且也生活在网络的虚拟关系中,积极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也成为了现时代的必然。就此论点而言,传统观点仅仅视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现代载体,而非一种环境。其实,网络不仅只是一种载体,还是一种环境,更是作为现实之延伸的一种人的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因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奠基于这种特殊且新兴的存在方式,在虚拟生活中准入一种哲学思维,即虚拟哲学思维,并借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形态的发展。应当明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师生同场”的教育模式不同之处,就在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多是一种基于教育对象自身的自我教育,并使之最大化地减少虚拟状态对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已有“成效局面”的消解。教育学中称为“E-learning”,强调学习的自行建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同一般网络科学知识文化教育所不同的,就在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把网络视为环境(潜在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视为载体(直接的作用),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者更多具有一定立场、观点的导向性,这与一般利用网络进行文化知识建构有差异。
总之,交往理论对于我们认识和深化今天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并分析本学科研究范式发展均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立往变迁来寻思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范式,既拒绝那种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理想化、夸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教育实践模式,也要反对那种自我中心主义、拒斥教育的虚无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无能、无用的主观臆断。与此同时,多元价值主体的存在定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在国家、社会的常态化可持续发展中寻找与充分满足个体化的全面自由发展需要之间的恰当的结合点,在处理多种价值取向的取舍、平衡、协调与整合中发现。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着眼于处理好多样性与主导性,充分引导整个社会在多样基础上形成新的核心价值实体。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68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15页
[3]闫艳.交往: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之基[J].理论与改革,2007(5):144-146
[4][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6页
[5][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2-3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7]孙立平.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中近期趋势与隐患[J].战略与管理,1998(5):1-17
[8]刘明合.我国现阶段交往方式的变迁与人的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2007(6):50-56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11页
[10]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32页
[11][英]约翰·汤姆林森.全球化与文化[M].译者:郭英.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15页
[12]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74页
篇9
关键词:网络环境;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特点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6-0039-01
在网络时代,互联网具有开放性,使其成了最畅通、最具吸引力的高科技传媒渠道。同时网络的广泛运用也给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冲击。面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我们应该更新观念,积极适应网络时代环境,进一步提升网络时代在深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和有效性。本文从网络的角度探究目前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思考。网络环境下的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特点信息网络的运用,直接推动了思想政治工作形态和传播方式的进步,丰富了企业和部门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领域。但是网络环境下企业和部门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具有新颖性与虚实性,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网络环境下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特点
1.容易接受新思想
由于掌握了网络技术,职工们接受信息的速度和数量都比较普及, 所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获取知识的要求。在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还尚未形成系统的体系时,他们时刻被各种信息包围, 所以更能接受新思想、新事物。
2.网络的交互性,普及性
利用网络的交互性, 普及性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交流,使思想政治教育有“时代感”、“创新性”和“适应性”。针对职工渴望思想交流的特点,或者普遍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交流,就职工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自由讨论。引导职工明辨是非,坚定正确的立场、责任感、危机意识强。
3.个性突出、敢于创新
不少职工追求个性独立、性格好张扬, 对于自己的能力、未来的人生充满自信和希望, 决不放过任何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对于一切活动, 他们都会积极参与, 并且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 发表评论。各大网络论坛是他们经常去的地方。他们似乎有用不完的想法,敢于创新。网络信息时代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机遇网络的广泛运用,对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挑战和机遇,我们应当更新观念,积极适应环境,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网络带来的深刻变革,提升网络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和有效性。
(1)有利于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成效性。随着互联网的日趋普及,职工主动在网上接受教育,而互联网上接受教育能产生互动效应。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往往产生“剧场效应”,在场受感染,离场即忘却。而在网络上思想教育上是“信息对流”的过程,对话交流活动体现了一种民主平等的精神,创造了一种和睦友好的气氛。通过互相沟通、相互理解,使双方心理距离缩短和贴近,达到双方融洽感情,统一认识,互受启发,各得其益的教育效果。
(2)有利于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有的放矢。网络的开放性和透明性,能使我们了解到更为真实的职工思想动态和精神需求。职工在网络中往往能够率真的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并进行交流、讨论,倾诉自己真实的思想和情感,从而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3)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及时性。网络的开放性使其成了最畅通、最具吸引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极其重要的新领域。这就形成了思想政治工作及时性的特有优势。新形势下干部职工不断变化着的思想状况,具有开放性和多元化等特点。网络技术为企业和部门提供了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及时性”,思想政治工作跟得快。及时掌握所属职工的思想新动向、新苗头,把握住干部职工的倾向性问题和重点人员的思想活动规律,把工作做到前头,有效地解决他们的现实思想问题。
二、网络时代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网络的开放性使其成了最畅通、最具吸引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极其重要的新领域。围绕信息网络这个新的生长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牢牢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更好地为加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促使职工形成符合时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
1.加强网络阵地思想政治教育的制高点
互联网是企业和部门加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因此,企业和部门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运用互联网平台传播法律知识,弘扬社会正能量。确保互联网媒体成为职工获得法律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渠道。还要增强网络的服务功能,将职工工作信息、职工生活信息、科技文化活动等及时上网,吸引职工经常登陆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确保互联网宣传教育工作健康、有序、蓬勃开展。
2.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和良好的网上行为方式
良好的网络道德修养会感染和影响着职工。我们要积极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网络交往道德观,自觉抵制网络不良行为。让职工形成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知,把网络变作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途径。组织职工学习有关安全上网、文明上网的法律法规,让职工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法规,从而使职工具有一定自我防范、自我保护能力。同时,要教育职工洁身自律,自觉抵制有害信息的侵蚀,树立网络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自觉形成文明上网的良好习惯。
3.积极开展文化活动,提高职工网络文化素质
将网络文化与企业文化紧密结合,让先进文化“进头脑、进网络”,使之成为职工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要渠道。积极引导职工开展健康有益的网络活动,激发职工们的上进心、创造性,走积极健康的网络之路。利用网络教室建设电子阅览室,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网络文化活动,比如,“网络竞赛”、“网络书法艺术欣赏”和网上摄影评、视评、书评等活动,实现寓教于乐。
篇10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深刻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他们的思想观念。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网络文化语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寻求面对网络文化语境下的挑战,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从而更好地加强和改进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
网络文化语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挑战与对策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不断深化,网络信息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同时影响到高校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在网络文化语境下,高校不仅需要充分结合网络文化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且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面临的一次挑战。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充分考虑当前社会的发展动态,紧跟时代的步伐,把新鲜元素注入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进而更有深度的制定教学计划、设置教学课程、革新教学内容,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网络文化语境下的现状
(一)不良网络信息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地位受到威胁高校内的教育形式多半是教师为主体,教师在课堂起到主导作用对大学生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几乎就是“填鸭式”教学。而现代网络文化传播速度飞快,学生接收网络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接收信息速度也越来越快,这改变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传统的师生关系模式,网络使学生变为课堂上的主体,使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主动性增强。随着现代网络信息量日益增多,大学生知晓了解的信息内容随之增加,只是网络文化信息中传播的不仅有实时新闻的报道,而且还有许多不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健康的内容。大学生接收这些不良网络信息,会对其产生消极影响,这些不良信息与高校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存在极大差异,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如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会有所动摇,导致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权威性减弱。这样的情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一种挑战,其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受到威胁,同时其所教授的思想政治理念和内容效果大大减弱。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受到网络文化影响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政治思想的培养和传输是十分重要的,高校内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使学生形成成熟的思想价值理念,因此,我国高等院校应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其形成社会主义价值观念,认同我国的意识形态发展。由于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乃至国际的发展动态极为关注、而且其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迅速,导致一些外国资本主义国家运用网络文化的传播侵蚀我国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形态,借此妄图撼动我国大学生的政治思想观念。资本主义国家借助网络信息传播不利于我国大学生政治思想形成的内容,这种手段已经使部分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发生改变。网络文化下信息的传播影响着大学生政治思想意识的形成,而不良的网络信息传播会使大学生的政治甄别能力减弱、政治敏感度下降。
(三)大学生对网络文化产生依赖、网络制约大学生的思想行为高校是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地,在此时期,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未趋于成熟,缺乏自控能力和自我调节意识,因此,需要高校以及教师对大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完善其政治思想理念,规范其行为,进而使其成为真正的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网络文化的普及对大学生的生活有巨大影响,大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都离不开网络,通过网络知晓千里以外的信息资源,同时其遇到难题和不解时通常会借助网络发泄不良情绪,网络成为了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学生利用网络操作吃穿住行的每个部分,进而对网络产生依赖感,并且随着其使用网络的时间增加,其对网络的依赖越来越严重,导致学生被网络文化所影响,网络文化占据了主体地位,制约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网络文化影响应采取的对策
(一)改善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内的传播渠道1.将思想政治教育归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内树立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文化教育课程,应该被高校归纳到本校的文化建设中。高校内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被大学生高度关注,大学生可以通过关注学校的文化建设进程对其中的内容进行探讨,如果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传播蕴含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就可以使大学生充分关注思想政治,进而对思想政治的内在形式以及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使高校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引导和教育作用。2.利用心理辅导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渗透进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然而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大学生如果可以正确看待和利用互联网,即可充分利用其优点,获取更多社会的有效资源,如果大学生对互联网产生过多依赖,就会使大学生越陷越深,网络文化的变革将会牵引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当前大学生普遍利用网络进行沟通交流、娱乐购物等活动,其中利用网络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已成为大学生日常交际的一部分。过多的依赖网络进行信息传递会导致现实世界中人与人的沟通交流减少、人与人间缺乏交流而关系淡漠。例如,社会针对大学生网络聊天进行调查研究,80%以上的大学生会在与亲人、朋友聚会时观看手机,在聚会期间人与人的言谈甚少,使聚会的意义变得可有可无。这样的现象会使大学生对虚拟的网络世界过分依赖,缺少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沟通交流,从而降低人与人的信任和关注。此时,高校内的心理辅导工作室应该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心理辅导教师可以定期开展大学生心理疏导专题讲座,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针对其心理情况进行疏导。在沟通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沟通技巧使学生容易接受,帮助学生摆正心理位置,同时可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3.健全完善学校内校园网站建设利用大学生对网络的关注,高校可以通过改善校园网络建设来增加学生对校园网的关注,进而使学生充分关注思想政治教育,拓宽其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进而接受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应该对建设综合性高、具有教育意义的校园网站引起高度重视,要不断完善校园网站和网页的建设,使其具有带动性。高校可以在校园网站上开展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借此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针对其不健康的政治思想进行深刻教育,同时丰富和充实学生的思想政治理念。高校应专设校园网络中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管理人员,在网络上与学生及时互动,替学生解决疑难问题,为其提供及时、有教育意义、有趣味的优质服务。与此同时,校园网站作为传播积极能量的源头,高校应该对其管理严格化、规范化,防止不良信息在校园网站传播,保证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网络有效传播。
(二)加强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判断能力,加强学校的管理制度网络的双面性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成为高等院校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高校一方面需要不断加强学生自身对网络信息的筛选和鉴别能力,使其具有足够的判断能力甄别有内涵有意义的网络信息,同时使其清晰意识到网络在其学习生活中所占比重,网络的不良信息会带给其怎样的危害,教会学生利用有助于其学习的网络信息资源。另一方面,学校要关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要加强网络信息的管理工作,筛选和排除不良信息,预防其进入高校的网络传播途径,不断改善和加强校内网络管理制度,从根本上预防大学生接触网络不良信息。
三、将我国和我党的政治思想方针、核心理念注入进网络文化教育中
我国各高校应该结合我党和国家的社会主义发展体系,引导和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
(一)网络文化下将“中国梦”注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主席提出的“中国梦”是当前社会主义发展的理想目标,是我国最新的政治思想基础。我国高校应该将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通过网络文化传播深入到大学生的思想中。作为中华民族未来的接班人,大学生应该根据我国未来发展的目标制定出属于个人的“中国梦”,使其更加认同我党和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帮助其拥有正确的思想政治目标和理念,进而为建设社会主义奉献出更多的力量。
(二)网络文化下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注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高校内影响大学生最为广泛的网站即为校园网站,校园网站信息可以对大学生的思想方向起导向作用,因此,高校应该不断加强校园网站的建设,使校园网络文化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充分结合,将最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思想引进校园网站,以此提高大学生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进而使其形成对社会主义思想的共同信仰,对不良的社会思潮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和抵制能力。
(三)网络文化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国和人们制定了辨别是非的规范标准,可以对学生在网络文化中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规范。高校在网络文化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该注意将社会主义荣辱观引进,以此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素养和道德自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同时高校应该加强对学校网络文化的监督管理,使大学生在和谐、积极的校园网络语境中吸取思想政治知识,进而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
(四)网络文化下将“民族精神”注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中华儿女的动力源头,也是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助力所在。高校的校园网络文化传播需要建立在民族精神的基础上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大学生只有具有建设我国未来的责任感,认同我党和我国的发展方针和理念才能正确看待网络信息资源,进而判断网络文化传播信息的好坏,吸取对其有利的信息资源。高校在完善校园网站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充分引入网站中并大力宣传“红色教育”,从根本上培养大学生的精神文化教育,使大学生对我国的建设发展有使命感和责任感。
网络文化深入大学生的生活,其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有利有弊,高校如何利用网络文化兴利除弊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需要我国教育部门、高等院校以及教师的共同研究和努力。要想充分利用网络文化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需要高校管理者和教师不断创新改革,深入探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通过不断革新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理念改革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进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网络文化充分结合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名川,谭英雄.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27):70-71.
[2]吴立全,于兴业.网络文化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刍议[J].继续教育研究,2014(7):90-91.
[3]黄爱国.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169-174.
[4]于泊,于婧,张丽芬等.论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青春岁月,2014(16):292.
- 上一篇:学校法治教育制度
- 下一篇: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方案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网络监督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