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安全运营范文

时间:2024-03-21 11:35: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能化安全运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智能化安全运营

篇1

几年以来,运营商的固网业务不断被移动通信及互联网替代和分流,收入下滑的趋势非常明显。2005年开始,中国电信与中国网通分别提出了转型的口号。中国网通提出的转型目标是“宽带通信和多媒体服务提供商”;中国电信提出的转型目标是“从传统基础网络运营商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固网运营商转型的核心就是从产品导向转变为用户导向。目前固网运营商主要面向三大类客户:企业用户、家庭用户、个人用户。而作为针对家庭用户的家庭智能化业务与3G、ICT一样,也可以变成固网运营商的开山利剑。

内容为王

正如用户购买了电视后,最大的收益者并不是电视机厂商而是电视台。如果仅仅是为用户提供了一次性的自动化集成,这既不是固网运营商的业务所长,也无法为运营商提供持续不断的现金收益。固网运营商必须改变传统的CT服务思路,为用户提供包括语音、数据、视频与多媒体等多种信息形式的内容解决方案。这就要求固网运营商大力发展内容提供商,提供更多的栏目和业务,从而让客户能够在享受综合信息服务时具有很高的增值价值实现,进而提高用户的依赖性和忠诚度。

而家庭信息服务内容是指固网运营商通过发展有质量的内容提供商(SP),向家庭提供的多项包括互联、通信以及信息服务。

只有SP提供了丰富的内容,运营商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家庭智能化也就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过去固网运营商向家庭提供的,只是通信服务和信息服务,未来固网运营商提供的服务是互动娱乐及电子支付等,这也是家庭智能化的高级应用。

互动娱乐包括IPTV、滚动剧院、互动点播、网络游戏等。另外高性能的通信组合系统,甚至可以实现在进行电视互动娱乐的同时,与外界进行视频通信。

电子支付是指用户利用固网POS,电话IVR系统直接完成在智能电话终端或互联网上订购的产品的支付。这是一种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基础上直接实现的银行卡支付。用户的信息与SP的信息都是在固网运营商的支付平成请求处理后传输到银行网关的。

培养高端用户的使用习惯

对固定运营商而言,家庭智能化是一种崭新的服务管理。家庭管理服务,它引导人们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同时推崇一种新的家庭服务理念,因此需要锁定高端客户。由于对家庭实现了网络化管理,用户无论出差、远游都可以对家庭了如指掌,如影相伴;所以只有富足、时尚的高端人群,才是运营商的目标客户。固网运营商所提供的家庭智能化服务也恰恰可以彰显其个人身份和高档次的生活方式。

而对高端家庭客户而言,家庭智能化也是一个全新的概念,需要加以引导。一般说来,任何一种产品或服务都有用户习惯培养的过程。我国的人均GDP刚过1000美元,一般的中产阶级还不能享受高端的家庭智能化服务,但是运营商可以采取分步骤实现家庭智能化的策略,即先提供一般的互动娱乐服务及电子支付服务,然后再拓展高层次的智能化服务。另外,运营商应注意用户体验,如可以设立体验中心,作为宣传推广的立足点。

接入和平台融合发展

对于这一新的领域,其技术实现和接入标准是在一个融合过程,接入需要获得互联网方面的支持,而平台则需要通信运营网络的支撑。

一方面,接入是以固网和宽带为基础,充分利用运营商的家庭覆盖优势,实现高效的双向信息传输。智能家庭的网络接入是通过家庭网关将公共网络功能和应用延伸到家庭,并以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各种信息终端(如电视、PC等),提供集成的话音、数据、多媒体、控制和管理等功能,达到信息在家庭内部终端之间及其与外部公网的充分流通和共享。

另一方面,平台是运营商为接入的用户提供信息请求处理,对接入的服务商提供营账、结算、经营内容权限及安全的管理。其中用户请求处理模块主要提供接口与营业系统、智能网充值系统等建立联系,并处理用户请求。交易模块是家庭智能化平台的核心,负责交易处理和提供相应的数据给其他系统调用。它主要包括:数据管理、业务处理、交易结算、账单管理等功能。业务管理和安全管理模块主要完成系统中各种信息的查询、内容权限管理及各种信息的安全保存和安全传输。

产业链的相互配合

提供一种新的服务,固网运营商必须得到产业链的支持,以达到共赢的目的。例如过去的机顶盒在网络以及传输格式没有升级改进的情况下,就无法帮助电视成为双向互动的浏览终端,以替代家庭电脑。而在家庭智能化这一新兴领域,信息家电厂商和系统集成商是两个重要的产业链环节。信息家电主要应解决用途和协议两个问题,在具有嵌入式通信接口的信息家电没有大量普及之前,家庭网关对家电控制只能是半智能化。而众多的中小系统集成商可以相对降低进入门槛,成为家庭智能化普及的另一个保障。

总之,家庭智能化是固网运营商网络和平台的软性延伸,它不仅仅是一个非常热点的概念,而且应成为家庭用户们亲近接触的服务。只有这样,家庭智能化才会成为固网运营商的极具潜力的业务增长点,而我们的生活也会因此变得更精彩。

链接

融合的家庭智能化

家庭智能化是融合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服务为一体,通过家庭网关,进行智能化设置组合后,使用户更方便地享受家庭生活。

篇2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绿色建筑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在绿色建筑中,其相关建设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实施运营管理来完成的。在绿色建筑中实施运营管理,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理念,在发展中坚持“以人为本”,在改进传统物业设施服务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技术手段,达到建筑中节能环保的目标。

1.智能化建筑与绿色建筑

在建材生产、施工和运行的全生命周期内,建筑消耗了地球上一半的的能源与材料、42%的水资源,温室效应一半的原因可归咎与建筑,其还可以造成空气污染、水污染等。目前建筑行业的运营模式为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率的运营模式。在全寿命周期内,如果最大限度节约能源资源,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减少污染,从而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成为建筑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智能化建筑是把信息技术与建筑技术有机结合气力啊,以建筑物为平台,通过综合利用信息设施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信息应用化系统和公用安全系统等,从而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的、便捷的和高效的建筑环境,同时实现建筑的健康、环保。智能化建筑的平台是建筑,在节能环保意识深入人心,成为未来发展方向的新形势下,建筑同样朝着生态、绿色的方向发展,而在发展过程中,绿色建筑的内涵也在逐渐丰富。智能技术是智能建筑的一个技术要点,在绿色建筑技术导则中,要求通过智能技术来支撑系统与产品的开发,从而提高绿色建筑的性能,设置可有效满足用户功能性、舒适性和安全性的智能化系统。

2.绿色建筑的指标体系

绿色建筑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类指标组成。这六类指标涵盖了绿色建筑的基本要素,反映了绿色建筑的性能。由绿色建筑的指标可见,建筑智能化技术在促进绿色建筑指标落实方面大有作为。

3.绿色建筑技术的要点与智能化技术的实际应用

3.1、规划设计的技术要点及其智能化技术应用

绿色建筑的设计规划的要点主要包括室外环境与节地,即建筑场地与节地,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绿化与交通等,二是节能与能源利用,旨在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率,三是水资源利用与节水,旨在通过节水规划,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四是材料资源与节材,尽可能使用新型材料、环保材料,最后是室内环境质量,主要包括热环境、声环境和光环境等。对于室外环境的绿化,智能灌溉系统可实时检测土壤的驶入,并按照监测得到的结果进行灌溉,同时满足绿化和节约水资源的要求。在能源利用与节能中,采用的节能措施主要是利用遮阳、智能空调与计量系统。电动百叶窗和智能遮阳板,可满足室内采光,同时可防止太阳光的直接照射,增加室内空调的负荷,从而实现节能。能耗的计量与监测是智能化建筑节能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节能的有效手段之一。利用能耗分项计量,可了解建筑物各种负荷的能耗情况,从而提高目标量化管理的针对性,改变当前不合理的能耗现状,从而可对建筑物实施科学的能耗管理,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在能源利用率方面,通过设备监控系统,对空调、给排水设备和照明等,使这些设备的工作状态达到最佳,根据其负荷的变化情况实现温度、流量和照度的自动调节,从而提高能源利用率。在绿色建筑中,应尽可能使用可再生能源,通过智能化监测技术,有效利用和管理地热能、太阳能等各种新能源利用系统,通过优化系统运行,更好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建筑的能耗。而对于水资源利用与节水,其一个重要的内容便是雨污水的综合利用。利用中水回用监控系统,实现对各种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从而可自动检测、显示设备的运行参数,通过有效的调节,使设备的运行状态始终最佳,从而节约能源。最后是室内环境质量的控制。智能化建筑的监控系统可对室内的空调、照明等设备进行监测与控制,从而给人们创造一个健康与舒适的居住环境。在光控制上,利用自动控制反光板、集光装置和反光镜等,有效调节室内的光分布,从而降低对人们照明设备的依赖程度。其中的照明系统可采用“合成照度控制”与“预设置”等方式,实现对不同时间、区域灯光与开关的控制,确保照明系统实现运行的经济性,减少运行管理的费用,减少能源的消耗。

3.2、智能技术要点

在《绿色建筑技术导则》中,绿色建筑的智能技术包括智能技术和智能化系统两个方面。智能技术包括应用以智能技术为支撑的系统与产品,提高绿色建筑性能。发展节能与节水控制系统与产品、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智能系统与产品、室内环境综合控制系统与产品等。可采用综合性智能采光控制、地热与协同控制、外遮阳自动控制、能源消耗与水资源消耗自动统计与管理、空调与新风综合控制、中水雨水利用综合控制等技术。由此可见,在绿色建筑中,不仅要应用智能化系统和产品,还要发展节能与节水控制系统和产品,特别提到智能技术在采光控制、遮阳自动控制、可再生能源利用、室内环境综合控制、能源消耗与水资源消耗自动统计与管理等绿色设施方面的应用。

从功能效益上要求智能化系统,满足用户功能性、安全性、舒适性和高效率的需求;从功能质量上要求,通信网络子系统、信息网络子系统、建筑设备监控子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子系统、安全防范子系统、综合布线子系统、智能化系统集成等的功能质量满足设计要求,且先进、可靠与实用。其中,公共安全系统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和应急联动系统,应对危害社会安全的各类突发事件,确保大楼内人员生命与财产的安全。建筑设备管理系统,一方面实现对温度、湿度、照度及空气质量等环境指标的控制,创造舒适的环境,提高楼内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与创造力,另一方面通过对建筑物内大量机电设备的监控管理,实现多种能量监管,达到节能、高效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信息设施系统和信息化应用系统,创造一个迅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良好办公环境,达到高效率工作的目的。智能化集成系统将不同功能的建筑智能化系统,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从而形成具有信息汇集、资源共享及优化管理等综合功能的系统。对比《绿色建筑技术导则》中所涉及的智能化系统的要求可见,绿色建筑中设置的智能化系统包括建筑智能化系统的主要内容。而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功能满足绿色建筑在功能性、安全性、舒适性和高效率的要求。

结束语

智能化建筑的发展方向为减少污染、节约能源和降低能源消耗,其中的“绿色”为目的,而“智能”为手段。智能化建筑通过绿色生态设施、新能源的监控与管理等,把绿色生态设施和监控纳入到运营管理中,从而增加能耗分项计量、分析与能源管理功能。

参考文献

[1]王娜.建筑智能化与绿色建筑[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4,01:24-27.

[2]钱丹萍.绿色建筑智能化与标准[J].绿色建筑,2014,01:65-67.

篇3

关键词:智能化弱电工程;界面管理;建设单位

1 引言

苏州某商业综合体项目由办公商务区写字楼、城市购物广场、生活休闲区和购物中心四部分组成,占地面积2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52万平方米。该项目除购物中心外,智能化弱电工程包括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信息服务系统、机房工程、智能化系统集成、综合管路等十四个智能化子系统,是一个系统齐全、技术先进、功能可靠的超大型智能化弱电工程项目,项目建设周期约18个月,目前已投入商业运营近二年,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该商业综合体已逐渐成为苏州商业新地标。本文通过对建设项目的回顾及思考,认识到智能化弱电工程界面管理的重要性,提出了一些管理办法和工具,以推进智能化弱电工程更有序、更有成效的建设。

2 智能化弱电工程界面管理

界面管理是对建设项目决策和实施过程中各子系统的界面进行识别、规划和控制,做好各子系统之间界面的协调,保证子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通畅地流动,并处理好系统和外部环境的关系,保证各子系统之间界面的契合,以使整个建设项目的组织管理系统始终处于有效率的状态。

智能化弱电工程主要有二种界面类型:一是系统界面,系统界面既包含智能化弱电工程与土建、装饰、空调、给排水、供电、照明、电梯等其他专业的界面,也包含智能化弱电工程内部建筑设备控制、安全防范、信息服务、机房工程等各个不同子系统之间的界面,这些界面贯穿工程设计、招投标、施工及调试、运行的不同阶段,各个系统既独立又相互联系,只有通过有效的协调和集成才能发挥最大效益。二是组织界面,包含工程参与方如建设方、设计方、施工方、设备供货方、运行管理方等不同组织之间的界面,也包括同一个组织内部不同部门及人员的界面。每个项目参与方都有自己的利益和目标,使工程建设的总目标成为各参与方的共同目标,保证工程信息的有效无误传递是建设方的主要职责。

3 智能化弱电工程界面管理方法

由于该商业综合体项目建筑体量大,区域较广、智能化弱电工程子系统较多,技术比较复杂(如写字楼采用变风量全空气控制等),涉及的单位众多,为协调解决智能化弱电工程涉及的界面问题,建设单位从项目策划开始,在设计、招投标、施工、验收移交等各个环节采取了一些方法和措施,明确智能化弱电工程和其他专业的工作界面,以建设单位牵头领导界面管理工作,协调项目各参与方按照确定的总体目标开展工作,最终该工程的进度、质量和投资基本按目标完成,各个智能化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3.1 专业界面管理方法及工具

3.1.1 专业界面管理矩阵

考虑到商业综合体建设过程中专业交叉,在智能化策划阶段,建设单位建立了专业界面管理矩阵表,将智能化专业和其他专业全部罗列出来,根据各专业和智能化专业存在界面的多少按顺序进行排列,并用“红、橙、黄”等不同的颜色表示界面关系的“多、中、少”,再将各专业和智能化专业之间的存在的界面点、位置、内容罗列出来。该界面矩阵表发给建设单位分管不同专业的工程师,在设计、招投标、施工等不同阶段,建设单位组织不同专业设计单位、施工单位除完成本专业的工作外,重点对界面矩阵“红、橙”色的内容进行关注、协调和处理。

3.1.2 专业工作界面表

为减少智能化与其他专业因合同接口和界面划分不清而在施工期间出现的推诿扯皮现象,建设单位在前期招标文件编制过程中,根据界面管理矩阵,对“红、橙”色专业如:机电、消防、装饰、配电、灯光、电梯等专业招标文件技术条款增加与智能化的工作界面表,清晰划分各专业施工单位与智能化施工单位的工作范围、界面、技术接口、双方调试配合要求等内容,该界面表同时出现在智能化招标文件中,界面表最终以建设单位与各专业施工单位签订的合同形式出现,明确各施工单位交叉的工作界面和职责,为施工期间界面管理提供了详细清晰的合同依据,大大减少了因界面划分不清造成施工期间各家单位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

3.1.3 设计总包及会签

智能化弱电工程是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于一体并达到优化组合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多专业协调共同创造的过程。如弱电机房大小及楼板荷载;墙板的电管、电缆桥架的设置;通风、给排水设备运行状态的遥测、遥控等,所有这些问题都与主体设计密切相关,都要在总体设计中加以协调和处理。建设单位在主体设计过程中,同步开始智能化设计,并明确要求土建机电主体设计单位履行设计总包单位的职责,在设计过程中,由建设单位、设计总包组织其它相关专业设计单位和智能化设计单位召开设计界面协调会,要求双方互相提供资料,对双方的设计接口、界面进行明确。智能化设计单位各个阶段的图纸必须提交设计总包单位和其它相关专业设计单位审核并会签,某一方设计图纸发生变更,必须通知其它专业做相应的变更。

3.1.4 实施过程中的不同专业协调会制度

为便于智能化施工单位和土建、机电单位尽早协调现场的工作界面及施工桥架整体布局,在机电、消防、弱电进场后,定期由建设单位组织监理、施工单位召开现场机电协调会,弱电与机电、装修、土建等单位的界面是重点讨论内容,通过监理和施工单位现场对照图纸,尽早发现并协调解决弱电与其它专业接口及界面问题。在项目实施后期,重点协调各单位完成机电、弱电联合系统调试工作,如写字楼变风量空调系统调试,由建设单位牵头监理单位组织空调、智能化施工单位编制审核调试方案,确定调试人员及任务,检查运行效果和测试数据。

3.2 组织界面管理方法及工具

3.2.1 设计为龙头,建设单位总负责制度

建设单位的工作贯穿了项目生命周期全过程,由建设单位牵头组织其他参与方,确定各个阶段的目标和计划,明确各个参与方的职责和界面,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实现智能化建设目标。

3.2.2 弱电设计顾问管理

为避免有些项目智能化设计和施工脱节的问题,在设计招投标中,确定了“设计+现场服务”顾问的合同方式,和一家有实力的智能化集成商签订合同,明确在完成设计阶段的工作任务之外,做好现场施工阶段技术服务工作,协助业主管理好各专业界面的技术协调工作。随着智能化弱电工程施工单位进场后,由设计转到现场顾问阶段的工作,负责弱电系统集成、各专业设计及施工界面协调、需求调整后重新定位等工作,同时,顾问在深化图纸审核、设计变更审核、设备及材料品牌检验、调试方案审核及检查、工程质量验收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3.2.3 过程图纸审核汇报

在商业综合体智能化弱电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规划阶段有些需求模糊、不断改变,其他专业设计变更、外部环境的变化等原因均会造成智能化设计从规划设计、深化设计、施工图设计到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变化,建设单位对每个设计过程的图纸和方案进行审核汇报制度,确保各个过程的设计目标不偏离,设计概算不超标,设计内容不断深化。

篇4

关键词:智能标签;模拟演练;安全隐患

中图分类号:TP273.5

1 智能标签系统的设计研究

1.1 自我识别。过去,人们对于智能标签的认识还不够,对于智能标签的发展关系也是非常的快。他们认为大多数的智能标签仍然处于最原始的阶段,最原始的智能标签渠道仍然可以开始开辟。随着智能化的不断发展,智能标签制约的特性也是越来越明显,智能标签对于智能化的重要性也是越来越大。但是非常少的人去系统的理解他,最常见的一个观点就是智能标签是智能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智能化的本质就是将智能标签信息以及电子信息快捷化。

1.2 辨识技术。通过智能化技术,给各个市场进行相对的计划稳定性的环境,相对于激烈的市场来说,这一类的只能够给客户使用的网站就能够解决传统的软件所不能够解决的信息和互动的问题,进一步的提高内部的整体的运作的效率,但是通过这一类的模式也仅仅只是在实体的渠道来进行完成的。主要的还是能够经过系统的平台来完成,这一类的商品再进行价格展示的时候,通过使用的统一性的网络进行网购,有很多不同的特点。这个系统可以和后台进行紧密的结合,很多的业务需要后台的支持。所以,需要根据自身的一些需求来进行研发。通过公司业务运营部的运营,价格策略和客户类别以及促销模式等保持一致,网络平台所产生的订单和通过内部业务产生的订单可以按照同样的方式进行统一的处理。至于零售商应该和实体店保持相同的零售商。

1.3 自动存储信息。这些能够给实体的门店提供一定的机会,不仅仅需要提供一定的实体夫人服务平台,还应该在和会员之间的互动来进行设计,这个模式主要依靠的是虚实结合,主要通过系统平台和整体的运营来完成,可以再各个成熟的通用网络上,制定个性化的信息和技术,有很的业务不仅仅需要去修改网络平台,还需要对信息技术进行调整,一次来支持心得业务增长模式。对于这个网站上的一些商品品类以及一些实体类型的店面也是有所差距的,对于品项的范围也是应该有所精选的。

1.4 娱乐效果。智能标签和智能化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智能标签和智能化之间的关系式非常的亲密,智能标签的配送时智能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的部分。他成为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智能标签体系。智能标签对于智能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智能化对智能标签的影响也非常大。智能化的发展和智能标签之间的关系式十分的密切的,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智能标签本身也存在着矛盾,并且能够不断的促进它的发展,智能化提供解决这种矛盾的方法。反之,智能标签所提供的手段能够促进这种矛盾的解决,心得经济模式也需要新的智能标签方式。

1.5 多功能适用。一方面既适用于条形码,主要的优点就是在于成本比较低。在条形码信息进行访问的时候需要对其进行扫描,在扫描的时候也需要和标签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也必须要保证必须是清洁没有磨损的。其次是IC卡,主要的优点是在于卡上所含的CPU,能够及时的实现灵活的访问机制,并且卡上也具有一定的存储能力,能够进行实时的修改。最后是RFID技术,它具备着很多很好的性质,比如说访问时间比较长以及存储空间比较大、数据访问方式对天气不敏感、信息能够进行及时的修改,这也是智能标签的一个最理想的选择。

自我识别 自动辨识 自动存储 多功能

智能系统 48.5 76.1 112.7 99.2

一般系统 56.8 71.4 67.3 86.3

传统系统 91.2 89.8 88.6 76.7

表1

图1

2 智能标签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

智能标签的技术研发还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中,他的目的就是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一样的特色。未来的智能标签系统将会更加的方便快捷,信息联网的时代已经到来,新的市场也在逐渐的打开。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智能化的设备日益流行,人们也在不断地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智能标签系统也应运而生,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了智能的行列。当然,智能标签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产品形态丰富。目前,智能标签的产品已经应用在实际的生产中,也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些年来,我们国家的信息基础设施的构建已经有了一定的成绩,在沿海发达地区的成绩也是特别的显著,但是从整体的发展规模来看,无论是从网络技术还是信息技术水平等方面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目前虽然在信息构建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有着很大的弊端,存在着各自为政的弊端。实施智能标签的重要条件是具有效率的物流体系,我们国家在这个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智能标签高度发达的今天,只是依靠着智能标签的一个方面还不能重新进行重建的过程。这个技术越来越依靠计算机和网络,木马的出现经常都是我们不能够及时的去发现的,一旦被黑客攻击,所带来的隐患不是我们所能够控制的。因此,需要研发团队在研发的时候,将安全隐患考虑在首位,这对于标签系统来说是最重要的。

3 结束语

信息联网的时代已经到来,新的市场也在逐渐的打开。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智能化的设备日益流行,人们也在不断地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智能标签系统也应运而生,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了智能的行列。

参考文献:

[1]姜康.智能化设备的优点[J].智能中国,2012(08).

[2]韩晓峰,林晓丽.智能汽车系统的技术研发要点及趋势[J].智能设备,2013(07).

[3]蒋媛媛,张志霞.智能汽车的系统技术核心[J].智能化,2012(05).

[4]韩子文,陈晓晓.智能汽车的未来新动力[J].物联网技术,2012(06).

[5]蒋梅梅,韩小莹,智能汽车发展的弊端[J].物联中国,2013(03).

篇5

【关键词】矿井;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1 矿井的自动化与数字化

(1)矿井的生产系统。一个矿井的生产运行系统包括两部分:一是生产系统,这一系统按所处的位置不同又可以分为井下生产系统和地面生产系统。按工艺流程可以分为掘进系统、开采系统、运输系统和辅助系统。其中辅助系统主要包括通风系统、排水系统、提升系统、供电系统、保温系统、和洒水系统等。二是管理系统,一般是指维持生产系统正常运行的纵向控制和管理系统,以矿井的地面调度中心为枢纽进行纵向管理。

(2)矿井生产系统的自动化数字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无论矿井的生产系统还是辅助系统都配置了各自的自动化系统。这些自动化系统的设置都是为了满足各自生产系统的功能实现和生产要求。所以大部分自动化系统都是一个纵向的管理系统,并且有各自的纵向管理方式。目前有些矿井正在研究各个自动化系统之间的横向联系问题。

数字化是指利用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把各种非电类的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然后用于信息的传输和处理以及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数字矿井的提法源自“数字地球”,我国的科技工作者类似于“数字中国”、“数字城市”、等相应的提出了“数字化矿井”的概念。

数字矿井有两层意思:一是将与矿井中有关的信息,例如矿井所处的地面地形,矿井下的地质情况、矿井的开采方案、井下工程进展等数字化,全面、详尽地刻画矿井情况;二是在矿井数字化的基础上再融入所有相关生产要素信息如储量、安全、机电、人员、生产、技术、营销等,组成一个更有使用价值的多维的数字矿井。

数字化矿井的实质是“信息化”。首先,要实现矿井的数字化,必须要对矿井地理位置、生产运营、安全条件、设备与管理等各方面的信息进行搜集、传输、处理和应用,其次,搜集到的生产、安全、地理和设备等方面的信息通过通信线路实时传送到矿井的地面调度中心,调度中心利用这些数据进行矿井的生产管理决策,才能实现了数字化生产。

矿井的 “数字化”其实是信息的表现形式。 “数字化”是信息的表现形式,而且是信息最高、最先进的表达形式。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矿井的地理位置信息、生产情况的信息、矿井安全情况信息、设备状况信息等各种信息从采集、传输都实现了数字化。在现代科学技术支持下的传感器在采集信息的同时就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初步的处理和校正,这可以使信息更准确。同时还可以做到一根总线上挂多个传感器,使得信息传输系统更高效和便捷。由于信息表现为数字的形式,因此搜集到的各种不同种类的信息可以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进行传输和交流,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信息的作用,使信息得到更大的增值。“自动化”是数字化基础与目的。首先,与矿井有关的各种数字化的信息基本上来自于各种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传感器,这些是矿井数字化的基础。而综合自动化的各种网络和数据库是数字化矿山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次,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控制理论建立的煤矿所需的决策支持系统,实现矿井安全、生产和效益的多目标优化。矿井的自动化是指矿井的机械设备或生产过程和管理过程在没有人的直接参与的情况下,经过自动检测、信息传输、信息处理、分析判断、操纵控制,实现所要达到的目标。而数字化的目的正是为了实现这一自动化,最终目的是实现无人值守矿井。

2 矿井的智能化

2.1 矿井智能化的涵义

我国截至目前,矿井智能化对大家来说还停留在名词层面。但是建筑智能化已经在我国普遍发展起来。我们在这里以建筑的智能化来探讨矿井的智能化。首先建筑智能化是指随着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建筑系统中的智能化系统越来越多,而建筑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必须要实现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信息传输、交换和共享只有这样各个系统之间才能相互协调相互联动,从而将各个分系统有机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就是系统集成,这样可以解决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操作的问题。这就需要解决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接口、协议和应用软件问题。同样,在建设矿井智能化过程中,生产系统、辅助系统、环境监测等各个子系统的自动化建设内容很多,同时,这些子系统之间的接口、协议、和与之匹配的应用软件都要集成在矿井的智能系统之中。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互联性是关键。只有将矿井在生产运营中所有涉及到的自动化系统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能够有效地互联互通,才能称之为智能化矿井。

2.2 矿井智能化的形成与发展前景

矿井智能化是在矿井自动化和数字化基础上结合,是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理论而形成的矿井生产运营的最为先进的模式。在一个大型智能矿井中将所有自动化系统都整合到一个大系统之中是不现实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按照一定的原则,细化为几个集成系统,常用的方法是将涉及矿井生产的掘进、开采、运输和辅助等系统整合到一个综合系统之中。将涉及环境监测和人员管理的整合成另外一个综合系统。当矿井实现智能化以后,首先各个子系可以互连互控,同时又能够自动运行。这样可以减少矿井工作人员数量提高矿井的生产效率,其次,由于智能化系统操控简单方便,从而降低了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不仅省时省力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误操作的几率。对于管理者来说能够得到的信息更全面、准确和及时有利于管理者迅速做出正确的决策。所以,自动化和信息化是智能化的基础,而智能化是自动化和数字化的目标。要想实现矿井的智能化前提是必须要有各个子系统的成熟、先进、和可靠的自动化否则就不可能实现矿井的智能化,更谈不上安全可靠的运行了。所以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区别是十分明显的,自动化是指矿井的各个系统的独立自动化。而智能化是指按照一定的要求对这些系统进行整合,使其互联互控,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 结论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技术不断在采矿业中得到应用。以自动化、数字化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矿井生产运营的智能化,是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使我国采矿业实现高效安全生产的必要途径。所以我国采矿行业特别是煤炭行业应该大力推行智能化矿井建设,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建设高效、环保、安全的矿井。

参考文献:

[1]滑怀田,郭冠龙,张德成.浅谈数字化矿井建设[J].山东煤炭科技,2011(01).

[2]霍骥川.数字化矿井的建设与实施[J].河北煤炭,2011(02).

[3]耿铭,卢国斌,王朕.数字化矿井的三维仿真研究[J].现代矿业,2009(08).

篇6

关键词:燃气;管网;只能调度

中图分类号: TH138.23 文献标识码: A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城市天然气行业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尚未达到市场化阶段。而国外城市天然气行业已经处于市场化阶段。国内城市天然气行业在向着市场化发展的过程中,将会对燃气管网产生新的技术需求。国内外燃气发展水平比较如表1。

表1 国内外燃气发展水平比较

随着我国天然气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燃气网已经发展成多气源供气、多压力级制的纵横交错的网络体系。燃气企业为了保证燃气输配的安全、高效,输配调度的智能化管理是必然手段。我国城市燃气供应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扩大先进科学技术在城市燃气输配中的使用程度,推动燃气信息产业和燃气设备制造的发展,使整个城市燃气系统技术水平上升一个层次。因此燃气系统面临利用信息技术、智能化管理手段解决城市燃气分时计价、需求侧管理、运行调度等问题,提高燃气管网的智能化运行调度管理水平。

城市智能燃气网的技术特点

建设智能燃气网不是抛弃原有的燃气网建设,而是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是燃气网信息化建设的新的阶段。它主要包括以下特点:

涉及的业务内容更加广泛城市智能燃气网涵盖了整个运营调度的各个方面。在城市燃气输配方面,包括智能供气、智能调峰;在日常运营管理方面,包括智能监控、智能决策支持、智能巡检;在用户服务方面,包括智能用气服务和智能用气管理以及未来用户发展等。

(2)对掌握的数据进行集成性的管理城市燃气网从规划到实施再到运行使用都会产生大量数据、资料,将管网基础设施档案、实时运行参数、地理位置信息、客户数据集成管理,增强了数据之间的关联性,避免信息孤立,为燃气网运营管理提供更方便、快捷的访问方式。

(3)先进的技术支持从技术范畴来说,智能燃气网的架构在底层基于物联网,各类设备可以与互联网相衔接,实现了访问终端的多样化,包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上层基于云计算架构,实现海量数据存储、处理与信息整合。依托先进的技术保证了燃气网智能化的实现。

(4)创新的管理模式智能燃气网除了在技术上的革新,在管理模式上也与之前有了创新。由以前事故后再解决的管理方法,变为了事故前预防的管理模式,变被动管理为基于风险评价的主动管理。

(5)互动的管网系统智能化的燃气网在客户服务方面也有很大改进。燃气企业与客户的关系不再是单一的“一个只管供气、一个只管用气”的状态,而是彼此之间有互动性的。通过提高管网计量水平和自动控制水平,采用分时计价的手段,燃气企业在供气的同时,从用户获取用量数据,再反馈给用户实时信息,可以指导用户采用一种有利于调峰和提高能效的用能方式。

三、构建智能化运营调度的技术条件

我国城市燃气供应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将高科技研究成果用于我国城市燃气输配系统,实现燃气管网智能化。智能调度具有 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 的特点,包含调度的各个环节,覆盖全部管网。应用平台是构架智能化调度系统的关键技术,可为实现各类功能提供技术支持,其基础系统主要包括:

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它是依托计算机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实现自动化调度的系统。它可以对管道、门站、储配站、调压站等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实时采集各设备的数据信息并上传,为后续的计算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2)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查看城市燃气网的各级管道、调压站、调压箱等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是一个包含了整个城市管网样貌的地理图,点击地图上也可以查询任一位置管网及设备的基本信息,使燃气网的管理更加形象、便捷。

(3)无线通讯定位系统日常用于定位巡检人员和巡检车辆,保证了巡检人员安全的同时也对人员工作情况进行了监督。当有特殊情况发生时,可以通过定位通讯系统及时定位故障地点,报告现场情况以及调配抢险人员。

(4)气象信息系统建立气象信息的采集与传输、存储系统,提供实时的天气情况。

(5)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是用来存储城市燃气网中 SCADA 系统、GIS 系统及其他信息系统在不同时刻采集及存档的数据和信息,然后将这些数据整合、分类、统计、备份,以备需要时可调用。

(6)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提供燃气调度分析决策所常用的计算功能,使各级调度部门可便捷地进行调度分析并制定调度方案。其计算功能包括数据分析软件、管网动态模拟软件、对城市用气量预测的软件以及智能决策分析软件,例如管道完整性等级识别分析软件、设备安全等级识别软件、管网运行优化软件等。

由于其海量信息特点,智能调度的应用平台可以采用云计算技术来构建,打通并结合以上各基础平台的功能,实现智能调度的目的,如图1所示。

图1 智能调度应用平台构成示意图

四、城市燃气网运营调度智能优化方向

(一)输配调度优化

日常的调度动作都是根据预测的负荷值来执行的,因此,精确的负荷预测值是提高智能调度能力的关键。主要有两方面可以改进,一是加强对天然气负荷数据的处理能力,辨别假数据,提高负荷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二是对模拟软件的定期更新,以更好地适应不断发展的系统,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气源调度优化

气源多元化已经是城市燃气发展的大方向,这也为运营调度工作提出了又一问题。多气源来气的压力是否一致、怎样平衡,就需要通过软件进行模拟,找出平衡多气源压力的因素,完善调度措施。

抢险与应急调度优化

当启动抢险调度时,就是有事故发生的时候。此时,抢险开始时间是否最短、人员和资源的运输路线是否最优就是影响抢险救援的关键因素。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多目标优化模型,使各个目标在不冲突的同时尽可能都达到最优,保证抢险任务在最短时间内开始,最大程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在事故后记录事故情况,可建立数据库,通过事故回放、故障特点分析等方法对事故进行整理、归类,挖掘潜在的事故发生因素。

调度智能化的关键技术

调度智能化的关键技术包括智能监测技术、动态分析决策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安全风险评估技术、优化调度技术、对外服务辅助技术、云计算管理技术等。这些关键技术体现了智能化调度的可靠性、灵活性,为城市燃气管网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可以满足资源优化配置、运营经济性的要求。

超压调度控制流程

将调压器、阀门进行智能改造,改造后的调压器具有手动调节、自动调节、遥调功能及安全保护功能、参数设定及显示功能;改造后的阀门具有手动、自动及遥控切断功能,参数设定及显示功能。控制流程如图1所示。

图1超压调度控制流程图

在日常调度运行中,监控系统监测调压器压力。无压力波动时持续监测,当监测出的压力波动符合调压器内预设的压力曲线趋势时,调压器内设定的程序自动启动调节功能,保证压力平稳;当调压器处压力波动且不符合预测曲线时,调度中心的情景决策分析软件对情况进行判断,属于非常规情景发生时,调度中心即输入相关指令得到控制参数,开始进行干预控制,有两种控制方式:一种是根据得到的参数向调压器发出指令远程控制调节,另一种是向场站人员发出指令进行人工调节。对于阀门的调节也是同样道理,由阀门内设定的限流值判断是否进行调节。

五、多气源燃气网运营调度优化

多气源供气的发展情况

我国国内常规天然气的产量难以满足未来天然气增长的需求。因此,就需要通过多种气源的途径来弥补天然气需求的缺口。多气源供气可以保障供气可靠性、稳定性,同时扩展气源采购范围,降低购气成本。我国目前开发的气源种类除了常规天然气外,还包括煤层气、页岩气、煤制天然气、进口LNG 以及进口管道气。

多气源优化调度的数学模型

多气源调度优化的目的是当有多个气源同时向城市燃气网供气时,在气源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一般是已知气源点供气压力、管网供气压力和管网零点的允许最低压力,根据城市燃气网门站的输气压力,各用户的用气要求、用气量分布,合理配置各气源点的供气量,实现多气源输气的投资和运行费用最小化。其流程图可以表示如下:

图2 多气源优化调度流程图

结语

智能城市燃气网研究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课题,在我国燃气事业迅猛发展的形势下,传统的城市燃气运行管理已经渐渐不能满足需求,发展智能化的城市燃气网是形势所趋;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保证了城市智能燃气网实现的可行性。智能化的运营调度可以使燃气供应更加可靠、稳定,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使企业更好的掌握生产节奏, 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篇7

2013中国(西安)智慧城市技术与应用产品博览会

西安与北京等5城市共同入选中国工程院刚刚确立的“中国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名单。在西安试点智慧城市,既是为西部城市做好示范作用,也是拉近东西部差距之举。

为加快推动西部地区智慧城市物联网产业快速健康发展,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西安在国内外物联网产业的引领地位,中国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推进联盟将于2013年5月9日一11日,在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举办“2013中国(西安)智慧城市技术与应用产品展览会暨中国西部智慧城市物联网高峰论坛”。

5.9―5.11

2013第六届亚洲(北京)国际物联网展览会

本届展会由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协会、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企业网络应用推进工作委员会、国际物联网联盟、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香港国际华商联合会、香港新马泰归侨华人联合会联合主办,特邀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参与。

展会面积3万平方米,展览规模创历届之最,参展企业300多家,专业观众预计可达到5万人次。吸引来自中国(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加拿大、芬兰、法国、德国、意大利、韩国、瑞典、阿联酋、美国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展团、机构和单位参展,国际化比例超过18%。

5.15―5.16

第十届中国运营支撑暨大数据产业大会

中国运营支撑大会是由中国计费网主办的一个供运营支撑人交流和沟通的多元化平台。历届大会均有将近800人参与话题讨论。 大会邀请了电信行业中各知名运营商、厂商、集成商等多方参与,共同围绕电信行业热点话题进行讨论,提供资讯,分享资源。出会的代表团分别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海南、河北、山东、黑龙江等全国三十多个省的运营商和厂商。同时行业泰斗和顶尖分析师出会,与运营支撑人共绘行业宏伟蓝图。

5.16―5.18 第十届重庆国际绿色建筑及建筑装饰博览会

第十届中国(重庆)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装饰博览会,在西部最大的生态园林展馆――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展会以“绿色低碳、节能环保”为主题,由重庆市建筑业协会、重庆市建材商会、重庆立丰展览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历届展会有来自世界4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200家知名企业和品牌参展,汇集了世界建筑建材领域最广泛的技术、产品、设备及服务,共接待了来自中国各省市区以及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家和地区,开发商、建筑商、承包商、经销商等专业人士近15万人次。

5.16―5.18 中国中部智慧公共安全技术与应用产品展览会

由武汉市公安局、湖北省公安消防总队、湖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共同参与举办的中国(中部)智慧公共安全技术与应用产品展览会将于20i~5月召开。 展会以“政府主导、主管牵头、行管主办、社会参与”为思路,以智慧型安防技术产品需求为导向,搭建智慧公共安全技术应用产品交流、交易、合作平台,为行业内各产业链搭建桥梁,为城市管理部门提供更加科学、全面、智能的城市管理服务,为民众提供更便捷、规范的服务。

5.29―5.30 2013京交会“中国国际城市智能化技术与服务大会”

第二届京交会“中国国际城市智能化技术与服务大会”将聚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业内最新技术、最新的行业信息以及业内的决策层人士。本届大会致力于为城市智能化相关的所有公司营造开拓新市场的充分条件和增值服务。

会议将探讨行业热点议题,包括未来城市智能化发展模型、物联网与数字城市、高效能源与智能电网、智能交通与便捷出行、智能建筑与能源效率、城市防灾救灾等。

大会同期将搭配城市智能化服务项目及未来城市发展概念展示区,展示范围涵盖物联网与数字城市、智能建筑、智能交通、智能电力、生态城市、生态园、智能小区等。同期还将《2013百名领军智能城市技术与服务企业暨项目信息册》,促进项目对接。

5.30―6.1 中国(天津)国际社会公共安全防范技术与产品博览会

由天津市公安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天津市分会、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天津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主办的“2013中国(天津)国际社会公共安全防范技术与产品博览会”将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举办。

篇8

关键词:家居智能化;现状分析;发展趋势;探讨

【分类号】:J523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智能家居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正在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几十年前,我们无法想象可以通过一个遥控、一个声音、一个动作完成对家电、家具的操作,但是现在已经实现了。在家中,可以通过遥控或智能系统实现对电灯、窗帘、冰箱、空调的操控;外出时,可以通过手机或网络通信完成以上操作;并且,智能家居还会随时监护家里的安全,防止偷盗事件、意外事件发生。家居智能化正在改变我们传统的生活方式,把我们带入新的信息化时代,不仅在大城市发展迅速,而且家居智能化正在朝着中小城市发展,家居智能化不断发展来满足用户需求。家居智能化的健康发展,需要各个产业链的共同努力,相互促进,为居民提供更好的智能化家居产品。

一.家居智能化现状分析

1.1 家居智能化概述

家居智能化主要是用网络或其他通讯设备组成智能系统,与家里的电器、家居设备相连,通过对智能化系统的简单操作来实现与家庭生活有关的各种行为活动,可以实现家庭内的通讯也可以和外部联系,并且家居智能化在不断发展来实现更多功能。家居智能化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可以自动控制照明、温度等;可以实现远程学习、远程办公、远程娱乐等,让生活更加便利;可以实现安全监控,监视家庭环境、防盗报警等。家居智能化是现代家居的目标,也是社会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需求。

1.2 家居智能化在摸索中前进,近几年发展迅速

自从智能化家居开始发展以来,国家对于家居智能化越来越重视,颁布了一系保家居智能化进程的法律法规,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家居智能化发展的标准性和规范性。另一方面,房地产行业发展迅速,并对家居智能化越来越感兴趣,加大了对智能家居的宣传力度,从市场的角度引导消费者去认识了解智能家居,使智能家居在摸索中前进,根据调查,现在我国的家居智能化已经由大城市逐步推广到中小城市以及农村,并且其应用范围正在逐渐扩大。另一方面,从消费者自身的角度,21世纪的人们最求高质量的生活,尤其是年轻的一代追其时尚和潮流,家居智能化的发展满足了消费者的内在需求,并在其亲友关系中间不断推广,扩大了市场需求,这是家居智能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加之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网络信息化的发展,为其提供了技术支持,使消费者用的放心,用的舒心。总体来看,我国家居智能化在近几年逐渐被消费者接受,发展迅速。

1.3 家居智能化过程中存在问题,影响发展速度

家居智能化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并不是一帆风顺,已经暴露出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家居智能化的进程。

一方面,家居智能化的应用对象仍然以高端用户为主体,高端用户一般消费水平较高,资金充足,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更高,因此成为商家最中意的消费群体,由此,忽视了对广大消费者的推广,这严重制约着家居智能化的推广范围。

一方面,对家居智能化的宣传力度不够,广大消费者对家居智能化没有认识和了解,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生活方式,而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需要时间,对于家居智能化的宣传学习力度不够,广大消费者对于家居智能化没有足够的认识,就不会形成购买和使用的欲望,对于家居智能化没有内在的需求。

另一方面就是售后服务和运营维护不到位,物业管理公司对于这方面的管理不重视,没有制定完善系统的家居智能化管理维护标准,甚至有些物业公司逃避责任,出现问题没有及时解决,极大的削弱了消费者对家居智能化的信心。相关的运营和维护技术还比较欠缺,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对于智能化的理解不够,对消费者的引导失误。

二.家居智能化发展趋势探讨

2.1 家居智能化将朝着与环保节能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永恒不变的话题,近几年随着对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问题的重视,绿色生活的概念被提出,在满足人们的正常生活消费的情况下,使用绿色产品、环保家具,在这一大趋势下,家具智能化的发展必将与环保节能相结合,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新型环保材料,全面做到建筑施工和室内装修的绿色安全化,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和循环利用的先进技术,减少使用不可再生资源和污染严重的材料,取而代之的是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使人们的居住环境更安全更健康。

2.2 家居智能化朝着家电信息化的方向继续发展

现在的家居生活中我们已经体验了智能化的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在家居日常生活中,家用电器的使用是相当频繁的,家用电器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必将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也是家居智能化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研发先进的智能系统和智能终端,优化布线结构,通过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实现对家用电器的控制和操作,减轻家庭主妇的负担,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2.3 家居智能化朝着个性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当今社会以人为中心,一切产品和服务都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当今的人们更是追求时尚和潮流,这就意味着消费者希望自己的家居环境和其他人与众不同,家居智能化必将朝着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个性化和人性化也是家居智能化的最终目标,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基础,良好的服务为方法,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按照消费者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制定独具特色的家居智能化系统,这需要商家在最初设计施工时增加对消费者的了解,合理的设计符合消费者生理、心理需求的家居环境,选择切实可行又与众不同的设计方案。

2.4 家居智能化继续朝着家庭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家居智能化的一个具体体现就是家庭网络化,家庭网络又可以分为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随着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家居智能化中的应用,家庭网络会由有线网络向无线网络发展。无线网络更有优势,更方便,更灵活,无线网络克服了有线网络的局限性,使得使用者可以在使用范围内任意移动,并且其使用范围有扩展性。在家居智能化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无线网络的应用会更广泛,并且增大其传输距离,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其传输效率更高。

总结

家居智能化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较短,未来还有巨大的市场和发展空间。家居智能化已经慢慢走进了千家万户,我们在享受其带来的便利与乐趣的时候要思考家居智能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家居智能化发展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推广,也需要市场的调配,关键还在于对消费者的引导,使其产生消费需求,并采取购买行为。针对目前家居智能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共同努力。现代化的潮流是其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科学技术是其发展的推动力,人们的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是其发展的内在动力,家居智能化在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同时带动了新的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国家经济发展,家居智能化必将朝着更广阔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 龙.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与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江月山.房地产商认为系统集成商的整体水平分析.《中国首届智能化楼盘调查报告》,2001,8.

篇9

新院建设之初信息化建设的全盘布局,新园建设中、后期具体系统的建设与操作,成为考量医院信息中心的一件大事。

基于此,我们本期EHC圆桌论坛关注“新院建设与信息化”这一主题,邀请到正在进行或刚刚进行过新院信息系统建设的专家们,用他们的经验,给正在或将要进行新院建设的同行们提供一些有益思路。

智能楼宇与信息化顶层设计

“智能楼宇”是指高效、安全、舒适和节能的新建筑,在新门诊教学楼建设规划中要充分考虑从数字化向智慧化的转变。

新建门诊教学楼总面积7.29万平方米,整体分地下三层,地上五层,局部六层。门诊教学楼功能齐全、分区明确,基础设施便利,彰显人性化设计,分为门诊、急救中心、检验中心等功能区,可接纳门急诊患者5000~7000人次/日。

“智能楼宇”是指高效、安全、舒适和节能的新建筑。既能通过信息风险识别、人身和财产安全、电力安全和设备安全做好安全保障,又能通过智能化楼宇将本地控制、系统控制、照明控制和楼宇自控管理起来,还能通过楼宇自控系统等实现空调、给排水、照明、电梯等系统运行情况的集中控制,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效率。

医院老建筑长期承担繁重的医疗任务,在新门诊教学楼建设规划中,信息管理中心考虑了如何在医院需求日益扩大、数字化建设深化、设备管理信息化、楼宇智能化管理等方面实现医院数字化向智慧化服务演进。

以“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保障基础、着眼未来”为设计方向,着手智能化建设总体设计。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是江苏省唯一直属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2011年6月起在苏州工业园区动工新建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总院,总院占地面积近90亩,设计建筑面积13万多平方米,一期设计床位600张,其中含国际部床位100张,目前建设工程进展中,预计在2015年上半年试运行。

总院设计之初,首先初步确定了智能化工程的大致框架以及与基建等相关工程的建设边界,以明确分工和互相协作的具体内容;其次参考本地及周边市场基建单位造价、智能化工程单位造价、同级医疗单位智能化工程建设预算比例等数据,并根据医院建设资金整体情况,确立总院智能化工程资金预算;最后根据预算范围,以“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保障基础、着眼未来”为设计方向,着手智能化建设总体设计。

所谓“绿色”主要是指节约资源,不仅要从设计上认真考虑,更要在运行后认真落实。

我院新院占地面积大约137.25亩,建筑面积12.1万平米。“绿色建筑”、“智慧大楼”这些名词是近些年来提得比较多的有关建筑方面的词汇。其实所谓“绿色”主要是指节约资源,包括建设期间节约材料以及使用期间节约能耗。对于前一部分是在医院设计之初就必须考虑的问题,而后一部分不光是在医院设计上应该考虑,而且是在医院运行之后更应当认真落实的事情。如何能够将医院楼宇日常能耗降低,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采用信息化的手段进行关于电、气、水的管理,而这些就是所谓的智慧大楼所包含的内容。

“绿色”是环保与节能,从顶层设计就充分考虑智能化楼宇建设内容。

北京天坛医院新院建筑面积近26万平米,编制床位1650张,手术室50间。

“绿色”是环保与节能,但是,如何实现还需要智能化系统的支撑。例如,智能化灯控、智能化空调系统可以节约电力;智能化车辆调度系统可以减少车辆等待时间,减少尾气排放;智能化污水监测系统,可以防止有害废水排放。因此,智慧建筑与智能化系统是绿色建筑的基础。

在北京天坛医院新院规划中,王晨院长非常重视信息化的建设,从顶层设计上强调智能化、信息化是新院设计的特点,多次组织设计院进行医院信息化智能化专题讨论会,提出由信息中心主导新院的整体智能化设计,并从信息中心抽调专人参与新院筹建,对每一张弱电图纸审核签字。

智能化楼宇是信息化顶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天坛医院新院从顶层设计就充分考虑了智能化楼宇建设内容,而且将数字化和智能化作为新院的特点。医院从患者服务、医疗流程质量控制、医疗资源利用、绩效管理、决策分析等多个方面,充分考虑了智能化系统的匹配与支撑,并且将各个系统有机整合,以形成一个整体智慧型医院。

“绿色”体现在节约资源,“智慧”体现着高效管理,新院区的信息系统是全部重新规划设计的,以彰显这两点。

嘉兴市第一医院(嘉兴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坐落在党的诞生地、风景秀丽的南湖之滨,占地面积208亩,总建筑面积约18.5万平方米,核定床位1350张,实际开放床位1660张,目前已成为嘉兴市规模最大、设施齐全、技术力量雄厚的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绿色”是在信息化建设中选用的方案、产品应最大限度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如:采用虚拟化战略构建绿色数据中心,通过虚拟化技术减少物理服务器的数量,可以在电力、冷却、设备占用空间成本上节省不少。中心机房应采用智能化程度高,可靠性高的机房精密空调,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智慧”就是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实现一个简洁,高效,安全的系统,如医院的一卡通管理系统等。

由于原有信息系统功能和公司的维护能力已经不能满足医院业务发展需求,因此新院区的信息系统是全部重新规划设计的,参照了原卫生部《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标准的全新HIS系统、EMR系统、PACS系统。整体架构以电子病历为中心,按照标准建设。从现在效果来看,新建信息系统符合相关标准,医院可以按规定上传数据到各卫计委、卫生厅和卫生局,用户也满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

施耐德电气帮助人们善用其效、尽享其能的观念与绿色建筑和智慧大楼等概念不谋而合。

“绿色建筑”、“智慧大楼”体现了新建医院发展的两个重要方向,即绿色可持续与智能信息化。绿色可持续要求新建医院能最大化地优化整个建筑的运营结构,实现节约能源、降低运营成本、减少浪费与对环境的影响。智能信息化要求新建医院可以更好地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一方面是提高大楼运营相关信息的可视化与可管理性,另一方面是更好地支持医院的信息系统建设,并保证相关信息系统与关键设备的安全可靠。

信息化顶层设计是医院现代化的关键,好的顶层设计可以更好地整合、优化业务、行政、后勤三条医院工作主线,建成高效的全院信息系统,通过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中管理,减少库存,降低人力成本,使医院管理、临床诊疗效率提高,实现医院现代化。

智能楼宇与信息化顶层设计息息相关,是规划、设计、制定医院信息化顶层架构时必须要考虑的重要部分。一方面智能楼宇包含的安防监控系统、消防报警系统、能源管理系统等是医院信息化建设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智能楼宇中包含的信息系统基础设施为医院的信息化提供了基础和保障――既要满足现有医院业务的可用性与安全性,又要能够灵活地适应医院业务的变化与扩展,另外也要为医院与全国信息系统的互联接入提供安全、可靠的支持。

“绿色建筑”和“智慧大楼”这两方面的要求都在体现以人为本,除此之外还应考虑流程上的“绿色”和“智慧”。

现各地政府在更多地关注民生工程,医院建设是其中投入之一。此次我院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在城西建造一座占地200亩、住院床位达2000张、建筑面积的26.7万平方米的三级甲等的医疗中心。是整个城市重要的集急救、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大型医疗建筑综合体。

“绿色建筑”和“智慧大楼”这两方面的要求,都是要体现以人为本,都是要体现减少对自然的破坏、能耗的消费。新院建设除了要符合绿色建筑各种节能规范要求外,我个人认为减少患者的活动半径及合理分布诊区也是绿色建筑的重要体现。

比如可以考虑现有的“挂号收费诊区医技检查药房”的流程是否可以重新分配,以更合理地减少患者的活动半径,这也是体现绿色建筑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此次我们考虑诊区是相对独立的模块,患者直接到诊区完成自助挂号收费、候诊、诊疗,专科的部分医技检查、治疗全部在诊区完成。

比如还可考虑科室的门诊设立问题。现如今我们大多数是以学科的细分来体现门诊服务的,但对患者而言,一个器官的疼痛是无法事先得知是内科还是外科引起的,且往往内科和外科的门诊位置是在不同楼层及不同诊区,会带给患者不便,所以是否可以考虑以器官的疾病来合理划分诊区,如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合在一起,只要是头痛,患者及导诊人员就知道去脑科诊区,同时也方便神经内科及神经外科医生间的会诊,极大缩小疾病的诊断时间,也可促进学科之间的交流。

信息中心的角色

信息部门是院区智能化工程的总负责,从设计到初稿完成,再到工程实施,信息中心始终从信息化层面对实施公司提要求。

在智能化工程设计阶段,我们要求设计公司在初稿之前对医院从三个方面深入了解:第一是现有整个信息化建设的情况,第二是医疗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信息化的要求,第三是院方对信息化发展、智能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具体需求。在此基础上,根据设计单位的经验和特点,提出整体化的设计方案以及初步预算。这样基本保证了医院智能化建设是在医院信息化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完成框架设计,不会出现大的偏移或缺漏。在设计初稿完成的基础上,信息部门联合设计方一起与全院相关科室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商讨和论证,针对设计、流程、布局,甚至每一个点位进行确认,再汇总讨论并交由院决策层审议,做出修改。四易设计稿后,最终形成完整详细的设计蓝图、方案设计书和设计造价。

这个过程,信息部门的参与是极为重要和必要的,它在院方和设计方之前起到了桥梁纽带作用,同时对业务需求进行必要的梳理,采纳合理建议,规避非标需求,适当引导方向,才能使得智能化建设设计方案顺利完成。方案完成后,由于医院实际资金预算的限制,信息部门对方案进行了分解,首先保证智能化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必备项目,其次考虑建设中可以展现医院信息化的一些亮点项目。

医院明确信息部门作为院区总院智能化工程建设的主管部门,统一协调与工程相关的信息、基建、总务等多个职能科室共同合作推进工程进展,此模式优点在于:一、医院智能化建设首先要基于医院现有信息系统情况以及对未来系统发展的规划,信息部门无疑有明显优势;二、信息部门介入智能化建设一线,也有利于未来根据医院建设实际来对信息发展规划进行微调,从而找到更符合医院基础建设条件的系统建设道路;三、未来医院的建设必定需要有信息化发展的思维来主导,医疗业务流程、医院人财物管理、楼宇智能化控制、公共安全维护等诸多方面最终落脚点都会与信息化紧密相连,逐步建成全闭环化可控可追溯的管理模式,继而建设成为数字化智能化现代化的医院。这样的主管模式需要信息部门与基建部门有极其紧密的沟通联系,需要与其他相关部门有极其充分的协商论证,要尽可能做到纵向畅通、横向连贯,才能发挥这种管理模式的最大效果。

网管中心在整个新院建设中,结合新院要求进行相应的信息点位预留。

网管中心在整个新院弱电工程建设中,主要是根据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要求,按照软件系统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需求,网络系统对布线系统的需求的递进方式,完成整个弱电工程的布线要求。同时,结合新院信息化使用的扩展要求,进行相应信息点位的预留。

最大的改变应该是“围绕信息化建设为患者服务”方面。我院新大楼在基础设计阶段为考虑方便患者就医将门诊所有诊室和功能科室全部安置在一楼,这样避免电梯成为瓶颈。同时信息化建设为了缓解患者在医院的等候时间,建设了分时段的预约挂号系统、患者自助一卡通系统、门诊大厅的自助导航系统等。

信息中心先期即介入新院设计,参与新院整体信息化的设计,并提出各类需求。

信息中心在新院建设中提早介入到了整个新医院建设中,在设计初期就和设计部门进行了沟通,规划整个医院的大网络规划及各科室的设计要求,明确了整个楼宇建设以光纤为主、无线为辅,各系统以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接入平台,了解各业务系统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前提出各种需求,以供在建筑初期做好管路、管道预留。

目前我院在调整现有的各系统与数据集成平台进行相接,将现有各系统改造成松耦合,这样待新院区建立更大的数据集成引擎时,可以采用平台之间的对接,现有的数据不会因为系统的升级或更换而无法得到利用。这一方面可以减少信息系统全新建设费用的大规模支出,另一方面也极大保持了医务人员原有的使用习惯,减少了由于新大楼使用带来的系统故障风险。

“智慧”新院

数字化医院的整体框架由智能化系统和信息系统两部分组成。

数字化医院的整体框架是由智能化系统和信息系统两部分组成的,我院在建新门诊教学楼时完全是从信息化建设角度来设计的。医院建筑的智能化是医院实现整体医疗和整体护理的基础,需要按照未来10~20年的发展战略进行整体统一规划,即为医院构筑一个满足医院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长短期目标的、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系统平台。

数字化医院的基本组成应包括上层的临床信息系统和医院管理系统,以及起支撑作用的建筑智能化系统。

关于新院智慧性的考虑主要是结合弱电工程相关标准要求,建设了大量的智能楼宇监控系统,比如空调新风机组的监控、污水排放的监控等。我们医院在新院建设之初就已经将建设国内领先的数字化医院作为信息化建设的总目标。为最大程度地保证信息化建设的落实,由医院网管中心牵头进行协调新院弱电工程的建设工作。

智能楼宇和信息化顶层设计之间的关系是像“高速公路”和“汽车” 相互关系。

智能楼宇和信息化顶层设计之间的关系像是“高速公路”和“汽车” ,汽车要想跑得快,车况本身好是一个方面,最关键的基础是高速公路建设得好,汽车才能跑得快而稳。新院的“智慧性”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考虑,硬件建设方面保证充足的信息点,覆盖全院的高速无线网络系统,采用虚拟化技术的数据中心等。软件建设方面重点加强移动医疗软件建设。

绿色医院重点体现节能与环保,通过新院建设,医院信息化建设有了巨大发展。

绿色医院重点体现节能与环保。节能包括:节能控制系统、节能产品使用、节能设计(机房位置、机房布局、虚拟化应用)。

北京天坛医院基本采用的平滑过渡的方案,很多新院的新系统都提前在老院进行试运行,确保顺利过渡。新院安排了3个信息中心主机房,整体面积近2000平米。在门诊信息中心专设应急指挥中心,10个大屏幕对医院医疗服务、运营管理、楼宇自控、安全消防进行全方位监管。无线和物联网进行全覆盖,对人员和物品进行无死角覆盖追踪,医护人员随时随地为患者诊疗服务。

此次智能楼宇,我们思考最多的是大集成的建设理念。

智能建筑必须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顶层设计,将各系统工程融为一体,任何一个系统绝对不允许孤立,此次我们考虑以一个整体的大平台,将消防、监控、水、电、气、空调、门禁及医院的业务信息系统全部集成在此平台上。引入物联网的理念,将医务人员、患者、管理部门所需信息高度融合,如排班表可决定是否允许此医务人员车辆的出入、医疗区域的门禁出入、医疗业务系统的登录等。

通过将各系统的数据进行挖掘整理,可实时反映整个体系的运行状况,明确存在的症结是在哪一个环节,以前各系统只能在自己的范围内查找,现在可以跨行业、跨部门进行动态调整。如人员流量大时,能自动要求增加医务人员、引导人员、保安人员,后勤岗位人员,可对各设施增加巡查次数等。通过在患者的床头设立可自由调整的屏幕终端,可供患者进行点餐、打车呼叫、健康宣教、看电影电视、病情查询,同时也可供医务人员查房、下医嘱时使用,提升整个系统的智慧性。

“绿色”新院

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来看,要建成真正的数字化医院,需要满足物理层面和信息层面两方面的要求。

信息层面主要是对信息系统服务对象来说,物理层面主要是对医院建筑智能化方面提出要求,医院的建筑必须为信息系统运行提供安全、稳定的物理环境基础。它是基于建筑、结构、暖通、水电、装修、机电等多系统基础之上的以建筑智能化为核心、为医院信息化系统服务的一套平台,向下集成了多专业、多方向、多系统的管理和应用,向上服务于医院HIS、LIS、MIS、PACS、HRP等信息平台,是现代数字化中承载着日常运行、维护、管理、使用的重要平台,建设的成功与否真正体现了医院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绿色医院”的建设理念体现在医院建设的各个方面。

举例说明,如果按照传统的医院信息系统所需服务器配置,我们医院可能需要购置70余台服务器设备。由于我们使用了服务器虚拟技术,大大节省了服务器的数量,最终只采购了不到30台服务器就完成了机房建设,既节约了资金,也节省了整个机房的能耗。

靠综合布线和虚拟化技术达到“绿色”标准。

新院区信息系统建设中采用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兼容性、灵活性、稳定性和扩展性好布线方式。数据中心采用了虚拟化技术,减少了物理机的数量,设备的存放空间,中心机房采用了机房专用空调,符合环保要求,降低中心机房电能的消耗。

绿色、现代化的机房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坚实基础。

医院机房的新建、改造计划非常重要。我们建议医院在规划时应首先充分考虑到机房规划的关键参数――这包括了设计容量、关键等级、成长规划等,之后此基础上考虑具体采用何种架构和方式,并选择可靠的合作伙伴、解决方案和产品来实现自己的建设计划。在机房建设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些常见的建设误区。第一,只重视初始投资成本,我们建议用户在建设数据中心时,应当重视机房的总持有成本,而非仅仅是投资成本。第二,机房架构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我们建议用户考虑模块化的机房架构,这样的架构可以使机房边成长边投资。 第三,云时代的整合问题。在可见的未来,即使云计算应用高速发展,现代化医院依然会有大量关键信息存放在本地,而这一部分的应用和信息将比以往要更为关键,我们建议用户不要轻视本地机房的建设和应用。

我们的规划重点是采取医疗云及互联网医疗的方式。

篇10

【关键词】智能建筑; 系统工程; 功能分析; 影响原因; 对策

一、智能化建筑系统工程的概述

(一)智能化建筑的概念与特点

智能化建筑,是适应现代化和信息化的社会发展需求,将信息、通信、计算机网络和监控等多方面的先进技术与建筑相互融合,形成最优化的结合体,从而使该建筑具有工程投资合理、信息管理科学、设备高度自控、服务优质高效、生活便捷舒适和环境绿色安全等特点。

(二)智能化建筑系统工程概念及构成

智能化建筑系统工程,利用现代通信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监控技术等,通过对建筑和建筑设备的自动检测与优化控制、信息资源的优化管理,实现对建筑物的智能控制与管理,以满足用户对建筑物的监控、管理和信息共享的需求,从而使智能建筑具有安全、舒适、高效和环保的特点,达到投资合理、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目标。

智能化建筑系统工程的构成主要由建筑物的智能化系统、建筑环境结构系统和服务与管理的综合集成系统三部分组成。具体来说,就是BAS(楼宇自动化系统)、CAS(通信自动化系统)和OAS(办公自动化系统),并且三者通过SCS(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有机集成。BAS由电力的供应管理系统、照明的控制管理系统、环境的控制管理系统、消防的报警控制系统、安保的监视控制系统等组成,通过计算机实现监控和管理,形成计算机的网络集成体。CAS 是应用于实施智能化建筑内的通信通讯和计算机网络处理的信息网络系统。

二、智能化建筑系统工程的发展现状

(一)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理论研究严重滞后

智能化建筑学是一门技术先进的新兴学科,我国也于2000年颁布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但是这些理论性成果和专业化标准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并不能契合智能化建筑实际上的发展速度,而对此门技术的探究与深入了解仍过分依赖国外发达国家的研究成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面对智能化建筑系统工程的市场需求和良好发展前景,理论的系统化和行业标准的规范化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智能建筑设备的进口依赖性减弱,国内供应市场出现萌芽

在过去的智能化建筑工程产品市场,国内产品鲜见。这是由于我国智能化建筑工程的发展起步较晚,对智能建筑的了解不够深入,自身的科学技术水平发展不够成熟。但近年来,这种智能化建筑产品市场一直被国外生产和技术类企业所垄断的局面逐渐被打破,我国已经开始致力于智能建筑系统集成产品的开发。

(三)智能化建筑工程的地区不平衡性,专业技术人员的明显差异性

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所在的华北、华东、华南地区,凭借各自突出的区位优势,智能化建设水平远远高于我国其他地区,也就是说在智能化建筑工程的发展的地域性上来看,存在着明显的地区不平衡性。但其他地区智能化建筑的市场同样存在,并且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战略地位。

与此同时,也就增加了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但是从事此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性不强,由于需要集合多方面的人力资源人才,因此在专业的严谨性和熟练程度上就给予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于从业人员参差的专业化程度又是一项严苛的挑战。

三、智能化建筑工程的影响因素

(一)智能化建筑系统工程的设计

1.制定智能化建筑工程设计规范

智能化建筑的安全性是重中之重的问题,而是设计规范在整个工程的实施方面起重要作用。智能化建筑的设计规范的制定和执行,都存在很多实际问题。因为国外并没有类似于此种各类建筑物都应遵守的设计规范,因此这一制度化的规范过程,是设计方面坐标性指针的构建过程,也是当前该行业发展的空缺点。

2. 投资与需求的矛盾和设计与施工的矛盾

由于投资与需求之间矛盾的存在,导致设计时无法采用有侧重的投资策略,对智能产品的选择缺乏实用性的考虑,过多追求设备的先进性,使该系统在实际的施工中遇到返工、停工的众多困难,既浪费了有效资源,又陷入了设计和施工的矛盾怪圈中。

(二)智能化建筑的系统集成

智能建筑是一个通过对各个子系统的有机结合而形成的集成系统,因此集成系统的部分功能是来源于子系统功能,并将子系统的全部功能进行叠加组合,以实现其功能的整合和系统化,使集成系统发挥更大的主导作用。所以系统集成商的作用不容小觑。

对开发商来说,智能化建筑的专业性增加了寻找优秀集成商的困难性。单通过市场招标投标,只能从表面上对企业的业绩和资质进行初步了解,如果选择对实际工作缺乏经验,对相关规范不熟悉的集成商,甚至是智能化系统产品的商,那么施工责任不明、施工管理无序、施工人员失误等都会严重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和质量。此外, 由于缺少国产智能化产品,国外产品的垄断性和不兼容性, 也使工程存在零部件互换困难和系统的连接障碍的危险。

(三)智能化建筑系统工程的开发商与承包商

目前在智能建筑中,广为采用的布线系统,是支持BAS、OAS、CAS等系统的综合布线系统平台。综合布线各层设备小空间的面积必须比以往的竖井的小面积大才可以保证整套设备安装位置和维护空间,以及热源设备热量散发。同样重要的是水平布线,一般要有通风的空调管道、自动喷淋的消防管道、强弱电的电线电缆、火灾的自动报警以及消防联动的控制管线、共用电视天线的管线、闭路监视的管线、安保监控的管线和大量的布线桥架与线槽,因此需要占用很大的自然空间。

从承包商方面来看,智能建筑系统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和管理要求都非常高, 要求从事工程施工的单位必须具有该行业相应资质证书, 普通非水电安装队是无法完成施工要求的。

(四)智能化建筑系统工程的网络运营商与物业

虽然部分智能小区已铺设宽带网,但运营效益低,网络的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开发商不能真正了解宽带等网络的增值服务商业务等原因,使用户要对已有布线系统交比正常入网更高的租金费用。

此外,物业公司的技术水平、人员素质等方面因素, 也导致了智能化运营达不到预期效果,使系统工程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四、应对影响因素采取的措施

(一)进行客观独立的市场需求分析,进行严谨可行的方案设计

进行有利于客户的需求分析, 合理进行方案设计,针对建筑的具体要求适时作出符合要求的方案。建筑师和各专业工程师之间要紧密配合,让技术更好地服务用户。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根据不同需求进行分层次集成,不攀比不浪费。

(二)集成商、开发商、承包商以及物业部门的专业化提升

系统集成商应当是具备技术、市场、工程、物业等多方面知识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在提高自身技术水平的同时,树立形象和品牌观念,并对物业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使其能熟练掌握并确保系统的正常。开发商和承包商在专业素养提高的同时,更要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而物业方面,通过对系统性能和运行的学习,使其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也使物业管理通过这一高科技途径获得服务的增值。

(三)政府和行业协会制定和完善相应规章制度,引导市场发展方向

对行业术语统一规范,加速制定相关标准、规范;规范项目招投标市场,坚持贯彻落实“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加强资质动态管理,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引导市场的良性健康发展。

结论:智能化建筑系统科技内涵丰富,学科覆盖跨度性大,因此把我了解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明确影响智能化建筑工程的因素,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对于其发展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更好地服务于大众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阎俊爱,骈永福.智能建筑技术与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