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管理规章制度范文

时间:2024-03-21 11:23: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经营管理规章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经营管理规章制度

篇1

强化油田仓储企业的管理,降低油田仓储成本就是根据本企业生产经营中预先确立的经济发展目标,根据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耗费状况,制定科学、合理、明确的控制指标,并根据控制指标确定的控制范围,进行科学的调度,对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检查,充分挖掘企业潜力,合理配置人员和资源,从而达到有效降低油田仓储企业生产成本,提高油田仓储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企业各项管理流程,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监督检查体系,规范科学管理行为,全面提高油田仓储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驾驭风险的能力,不断促进油田仓储企业的发展壮大。

2.油田仓储企业强化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强化油田仓储企业的管理,首先有利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体系,体系的建立,可以使企业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运转协调的成本管理体系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其次,强化油田仓储企业的管理有利于优秀的、高素质的复合型管理人才脱颖而出,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足够的人才储备。第三,强化油田仓储企业的管理有利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及时调整生产经营策略和经营模式,不断适应油田仓储市场变化并不断发展壮大。第四,强化油田仓储企业的管理有利于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确立和运行,为油田仓储企业的长期发展积累管理经验。因此,通过强化油田仓储企业的管理可以有效实现油田仓储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力,在油田仓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3.强化油田仓储企业的管理,降低油田仓储成本的具体措施分析

流程管理在油田仓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企业流程管理作为新形势下企业管理的先进管理模式为全世界企业所推崇和应用,作为经过成熟理论指导和成功实验的一种全新的、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模式,应当在油田仓储企业生产经营中推广使用,建立健全规范化、科学化的油田仓储成本管理流程并按照流程管理的要求进行流程管理是油田仓储企业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首先要对油田仓储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对每一个关键部位和关键节点都要有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对工作人员定岗、定位、定职责。做到每一个工作人员职责明确,任务清晰。其次是做好各项管理流程的检查落实工作,在油田仓储企业管理层的领导下,组织每一个部门的负责人成立流程管理评审委员会,结合每一个部门对管理流程的执行情况进行评审,表彰先进、督促后进,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全面促进油田仓储企业管理流程的落实。

4.加强高素质的复合型管理人才的培养,为油田仓储企业的科学管理奠定人才基础

篇2

油田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油田企业自诞生以来,经历了各种风风雨雨。几十年来,大多数的油田企业都从计划经济管理模式转向市场经济管理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潮流,走在经济发展前端,保证企业长远发展。油田企业对行政管理部门进行了重组,目地在于使行政管理部门趋于更加合理化和系统化,使企业行政管理工作效率能有进一步提高。虽然油田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做出了一些改变,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但以现在油田企业行政管理工作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误区,限制着企业的发展。

正常情况下,行政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是日常工作管理、公司内部协调、对其他部门的工作需求进行服务,但在目前情况下,许多油田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依然存在职责不清,职能重复和管理空白,在公司管理制度上不够重视,而且规范不足;而企业的权力过于集中,存在许多“特权”,使得有些管理工作不能顺利贯彻执行;油田企业的行政管理者中还存在占位不做事、追求享受的渎职行为;存在着以权谋私、挪用公款、为自己或他人谋取利益等腐败行为。这些行为严重地挫伤了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降低了油田企业行政管理的工作效率,影响了公司的业绩和经济收益,损害了国有企业的良好形象,更严重的是败坏了企业风气和社会风气。

油田企业行政管理工作解决问題的措施

完善企业行政管理规章制度。由于许多油田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存在的问题会导致企业行政对企业的管理监督无法全面进行,而且对于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要解决油田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出现的问题就要完善油田企业行政管理的规章制度,建立、完善和市场经济经营管理模式相适应的油田企业行政工作管理制度,在行政管理现状上,结合油田企业的发展趋势,建立一个与油田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完善的行政管理体系。

在油田企业行政管理规章制度的实际执行中,首先,必须建立一个全面的行政管理部门,既要联系油田企业的长远目标,还要了解企业本身的经营管理现状,有目的地对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权责实行考核。只有这样,在行政管理工作执行时才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部门冲突。其次,要对所有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充实完善,比如薪酬与考勤管理制度、会议管理制度等等。只有管理制度的完善才能够保障油田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的正常执行。在完善这些管理制度的同时要联系实际,贴近现实管理中的要求,并且在执行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变化。

注重培育优秀行政管理人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个企业之间的比拼都是人才的比拼。因此油田企业也要着重培育人才,只有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才能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油田企业的行政管理对企业发展有着长远深刻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对各类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变革。油田企业要以人为本,重视人才的作用,大力培育高素质的行政管理人员,发挥油田企业行政管理人才的作用。在招收企业人才时要考虑这个人是否符合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是否能为企业做出贡献,如果人才招收进来后没有发挥任何作用,这不仅是人才的浪费更是公司资源的浪费。另外,还要对一些招进的人才进行严格管理,分清公司和人才的主次,避免恃宠而骄,让高素质人才可以真正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结语

综上所述,油田企业行政管理对油田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企业应该结合当前的发展趋势以及本身的情况,制定出一套系统而健全的行政管理制度,以提升企业自身的行政管理水平,最终提高油田企业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以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作者单位:大庆石油管理局油田道路管理公司)

(责任编辑:郝幸田)

篇3

关键词:人本管理;企业管理;应用

1.人本管理思想概述

1.1人本管理思想的核心

人本管理发源于人本心理学理论。人本心理学相信人的主动积极意识,认为人的需要得到满足,自身的能动性就能够被激发出来,人就有可能积极主动去完成事务,承担责任。依靠人,是人本管理思想的首要核心,即在企业管理中,将人视为企业经营活动的主体,是最重要的资源,企业员工的职业能力和活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开发人的潜能,是人本管理思想指导下企业管理最主要的管理任务,即在管理过程中,要将重点放在调动员工积极性、释放员工潜能方面;尊重人,是人本管理思想指导下企业的最高经营宗旨,即在管理过程中,要尊重企业中每一个成员作为人的权利和尊严,还要重视每一个合作伙伴、客户以及消费者,正因为是有这些人的存在,企业才拥有良好的经营环境。在这样的核心管理理念和管理目标、管理宗旨的指导下,企业管理呈现出一种崭新的面貌,并且能够带给企业强大的发展动力。

1.2人本管理思想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现代企业经营中,先进的技术以及信息是企业最重要的经营资源,而人作为技术和信息的载体,也是技术和信息的应用者,自然成为企业管理中最值得重视的一部分。人本管理思想围绕着“人”阐释了管理目标、管理任务以及经营管理的宗旨,直接为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指出了一条清晰、明确的管理路线,这避免了企业经营管理以解决问题的模式去尝试管理思想的推行和管理模式的应用,节省了管理精力,提高了管理效力;人作为企业经营的最重要资源,这种资源本身的能动性以及可发展性是十分强大的,人本管理思想在企业中的推行,能够直接使企业经营资源得以快速发展,使企业能够将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有机结合起来,能够突出现代管理思想对企业管理的积极价值,使企业管理发展更为先进,使企业拥有持续的、长足的动力。

2.人本管理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2.1人本管理思想指导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人本管理思想强调依靠人,则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就要展示出企业以及管理者对员工的认可和依靠。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首先应广泛应用的,就是情感管理,即企业要增强对员工的内心关怀,让员工明确其自身价值,以此来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使员工感受到企业管理对自身的重视和肯定,认同员工作为企业经营中重要的一部分,承认员工在展现企业经营状况和企业社会职能方面的积极价值,以此为中心,充分展示出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的关怀。在企业能够相信员工,依靠员工,肯定员工对企业发展的积极价值的情况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就从制度化的管理逐渐转变为人性化管理,因此,实施自主管理也是十分必要的。自主管理,即员工可以按照自身工作的实际需求,对企业管理的相应步骤进行自主制定或规划,简单来说就是让员工“自己管理自己”。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将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进行改善和创新,简言之,就是将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管理逐渐转化为民主管理。民主管理的初衷是相信员工具有自我发展的意识,能够进行良好的自主管理。民主管理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首先,在制定人力资源管理规章制度方面,请员工对现有的规章制度提出建议,或者充分调查员工的发展需要,修改人力资源管理规章制度,将修改之后的管理规范进行公示,征求员工的反馈意见,组织员工统一学习人力资源管理规范,强调员工“按照自己制定的规则”进行工作;其次,在员工绩效管理和激励等方面,鼓励员工进行互相监督,互相管理,在每个岗位上树立规范性榜样,强调工作榜样的服务价值,引导员工学习榜样,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能够主动思考工作榜样的处理方法和处理态度,从而调整自己的工作态度。

2.2人本管理思想指导下的企业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经营中的很多内容,都以项目的形式呈现,并且项目的进行情况直接影响了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项目管理俨然已经成为微型的企业管理,包含企业内部的人员调动和原理、财务资金的应用和管理,企业外部的客户维护、与合作伙伴的交流等。传统的企业项目管理是按照项目的目标、过程等特征进行管理的,管理目标指向为项目计划的进行以及项目结果的达成。在人本管理思想的指导下,企业项目管理逐渐转变成以“开发项目成员潜能”为主,即要求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将项目团队管理以及项目成员的管理作为核心,以此为实现项目的基础。首先,讨论项目团队的组织结构是否能够真正激发团队成员的能力,赋予项目团队更灵活的组织结构建构方法,将项目分割成为小的目标,以每个小目标的达成去要求团队成员在项目中的责任,以此激发团队成员的个人能力。例如,将项目的财务核算周期缩短,要求团队中每一个成员都向财务部门提交资金应用报表,这样,项目团队成员都会重视资金应用的记录,久而久之,项目团队成员的财务数据收集和管理能力都会提高,这就开发了项目成员的潜能。这样的管理措施越多,项目团队成员的潜能发挥就越大,经过一两个项目之后,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会成为“多面手”,后续的项目开展会更为顺利;其次,重视对项目团队成员个人能力的培养。项目团队的核心员工直接影响到项目的发展,企业应该深入了解项目团队中每一个成员的个人发展需要,重视培养那些可能成为核心员工的成员,促进员工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有效性,通过一两个项目的实施,能够培养出更多适用于核心岗位的员工。这不仅能够直接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还能够使未来的企业经营项目开展更顺畅。

2.3人本管理指导下的企业文化管理

企业文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所谓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企业核心价值观,这种核心价值观不仅表现在企业的内部经营当中,也表现在企业对外的形象建设方面。可以说,文化管理即是企业内部管理,又是企业外部管理。传统的企业文化管理以企业核心员工共同认可的工作价值观以及企业经营目标为主线,通过宣传、学习的方式,将企业文化确定并扩散到整个企业当中,在企业内部确认和核心文化后,以企业形象宣传的方式,将企业文化扩散到外部市场环境中。人本管理思想将尊重人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最高宗旨,这一管理思路使企业文化管理形成了新的管理路径,即企业文化以多核心、多元化的形式进行。一切与企业经营相关的、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文化都可以纳入到企业文化系统中,企业员工在实际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切正面的、积极的状态都能够作为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一切企业合作伙伴、企业的客户、消费者群体对企业发展、企业产品以及服务提出的需要,都可以接受其作为企业文化发展的目标。在企业文化管理的认知层面,以尊重人为核心,接纳一切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文化定义和思想,将其优化并纳入到企业文化当中,形成多核心文化,企业的员工文化、企业的技术文化、企业的市场文化、企业的服务文化,定义可以是不一样的,但是互相不冲突;在企业文化管理的执行层面,以尊重人为主要方法,摒弃以往“轰炸式”宣传的方式,而是重视通过实际的管理工作,去践行和展示企业文化,实现多元化的管理。

3.应用人本管理思想应注意的问题

人本管理模式的应用要点是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与人本管理实际工作相符合,即企业管理者需要充分了解员工的所想所需,能够合理地将员工的需要和企业经营需要结合起来,只有这样,人本管理的价值才能真正发挥出来。这就需要企业管理者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和交流,观察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表达出来的想法,充分了解员工的需要和发展意愿,才能够将企业经营与员工发展结合起来,实现真正的人本管理;另外,人本管理的实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企业管理者需要将企业中人本管理模式的推行与管理思想的改进结合起来,发自内心地关心员工,爱护员工,相信员工,而非以“人本管理”作为企业管理改革的“噱头”,使员工的发展意愿落空。同时,企业管理者还需要注意,人本管理并非“无为而治”的管理,而是能够将企业经营与员工发、企业发展进行深度融合而实现的管理。因此,在实施人本管理思想时,应该注意企业制度的优化,以保证人本管理思想的实施行之有效。

结语

综上所述,人本管理思想对企业管理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和帮助作用,每个企业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不一样,人本管理思想的应用模式也就不一样,人本管理可以应用在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其具体的管理效力的产生,还应以企业管理实际情况为基础,这是值得企业管理者们进行深入实践和讨论的。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财务管理 企业管理 重要作用

企业财务管理是根据资金运动的规律,随着经济体制的转换要求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思想和观念也随之更新,尤其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巨大作用后,企业界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那就是现代企业必须重视管理,企业管理应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所以本文就将对财务管理方面予以简单的阐述。

1、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是组织企业资金活动、处理企业同各方面的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就是资金运动增值的过程,而财务管理则深入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就决定了企业管理必须包括许多方面的内容,如技术管理、生产管理、设备管理、物资供应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等各项管理工作,他们是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的,又具有各自的特点:有的侧重于使用价值的管理,有的侧重于价值的管理,有的侧重于信息的管理,而有的则侧重于劳动因素的管理,鉴于在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地存在着奖金活动,于是对企业资金活动的管理就逐渐独立化,就形成了企业的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区别于其他管理的特点,在于它是一种价值管理,是对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运动所进行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又是企业管理中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企业各方面生产经营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大都可以资金运动中综合反映出来,而通过合理地组织资金运动,又可以对企业各方面的生产经营活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财务管理的各项价值指标,是企业经济决策的主要依据,将企业生产情况与财务情况及时、客观地反映出来,并深入分析,寻找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措施,堵塞漏洞,提高效益,加强成本管理,以更低的耗费获取同样或更高的收益。

2、加强财务管理的措施

2.1、当前全球国际化的形势下,企业的经营过程已经是典型的国际化竞争,在与国际接轨的形势下,进出口业务势必也会越来越频繁,所以财务人员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努力借鉴和学习国际先进的财务管理思想和方法,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应用水平,加强对各方面业务的学习,才能适应全球国际化、市场化信息时代的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

2.2、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财务管理是一个循环过程,一般来说它应与本企业生产周期相吻合,它应包括财务预测,财务计划,财务控制,财务分析,财务检查五个环节,而这些管理环节,互相配合,紧密联系,形成周而复始的财务管理循环过程,从而构成完整的财务管理工作体系,通过科学的财务管理机制的建立和运行,从预测、目标的、监控、考核、信息的反馈与分析,到目标的下一次修正、、往复循环,使整个企业管理得以强化,充分发挥了财务管理的中心作用。

2.3、规范资金管理,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的企业,首先要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和企业的经营性质,合理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企业要根据自身经营的情况,建立合理合法的核算流程,特别是坚持对资金运用的合理审批制度,同时,企业还要强化企业内部审计,实施全面监督管理,要把企业经营风险苗头控制在萌芽阶段,财务管理也就是资金的管理,企业必须按照账务管理的要求建立一整套严格的资金管理制度,包括现金管理、应收应付管理、筹资融资管理等,以便于资金集中管理和实施监督。

2.4、实施全面的预算管理。实现利润最大化,就必须对整个集团实施全面的预算管理,预算管理宜在集团公司总会计师的领导下进行,在对市场进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以目标利润为前提,编制全面的销售预算、采购预算、费用预算、成本预算、现金收支预算和损益表预算,使企业生产经营能沿着预算管理轨道科学合理地进行。

2.5、完善企业内部财务会计监督。企业的内部财务会计监督制度是实现企业运行安全性、效益性而形成的一种自我调整、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体系,也是保证经营合法合规以及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保障企业资产的安全,保证为上层决策者提供的财务报告及其他信息的准确及时、真实完整,对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保障,从而提高经营效率,促进公司实现发展战略目标的机制,而内部监督机制,是对企业风险防范的前沿阵地,加强内控完善内部审计制度的建设势在必行,要在企业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探索多种监督方式,逐级审核监督,对企业的财务收支及其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及有效性进行审核,有效行使审计监督作用,从根本上规范会计行为,使企业经营管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为社会提供安全保障监督,使企业的资本正常运转并使其发挥最大的功效,达到效益最大化。

3、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财务管理贯穿企业经营全过程,覆盖经营全方位,处于企业管理的核心地位,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现代管理的核心,以社会效益为生命线,不仅要重视有形资产和投入资本的配置,更要重视知识资本的有效配置,还要调动企业人才的积极性和开拓性,防范抵御各种风险,从而使企业更好的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真正确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充分认识和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5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已经进入入信息化时代,信息网络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各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信息化经营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建设发展的未来方向和必然趋势。因此,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也应当加强信息化系统建设。本文就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的相关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并就如何更好地加强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建设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以期更好的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关键词】

公司;内部审计;信息化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在生产、管理、经营等方面也逐渐开始应用信息化技术,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因此,加强内部审计的信息化系统建设是尤为重要的。本文简单分析和概述公司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的相关情况,并探讨强化公司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措施,从而更好地提高企业内部审计的信息化水平,促进和推动企业向着现代化、信息化的方向不断迈进。

一、公司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的概述

(一)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含义

内部审计信息化主要是通过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实现内部审计工作在项目计划、操作流程、风险评价等全过程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控制,从而更好的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实现企业的运营发展目标。

(二)内部审计信息化的作用

实施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管理,对企业经营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具体表现为:一是能够有效降低审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内部审计的工作效率;二是能够构建更加科学、完善的企业审计数据信息库,有利于企业领导层对实际经营情况的了解和掌握;三是能够有效提高审计证据、信息等的可靠性、客观性和有效性,从而更好的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四是能够更好的帮助内部审计人员对审计工作的范围和重点进行确定。

(三)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必然性

在当前信息化经济背景下,实施内部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具有强烈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具体表现为:一是企业全面经营发展的必然需求;二是内部审计改革以及社会经济时展的迫切要求;三是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四是企业风险管理的必然要求;五是规范内部管理,强化内部审计质量的有效措施。

(四)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建设的现状

目前,我国企业在推行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建设工作时,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缺乏先进的内部审计观念。许多企业在进行内部审计工作时,仍然沿用传统的工作模式,对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了解和认识不足,缺乏先进、系统的内部审计观念,从而严重阻碍了内部审计信息化改革的工作开展;二是缺乏高水平的内部审计系统软件。目前,大部分企业在实施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时所使用的软件系统是从市场上直接购得的,没有经过系统、专业、规划的开发和完善,导致有些模块功能不适用于自身企业实情,从而影响到内部审计工作信息化的水平和质量;三是缺乏高素质的专业审计人才。大部分企业的在职审计人员是由其他财务人员或相关部门人员兼职的,他们缺乏专业的内部审计知识,对计算机系统软件的应用不熟练,这些都导致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效果不理想。

二、加强公司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措施

(一)积极转变和创新内部审计观念

企业要结合当前时代经济大环境,积极转变传统的内部审计观念,树立现代化的先进内部审计理念。通过组织宣传和学习,全面、正确地了解和认识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内容、目标、方法以及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积极作用,加强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意识,真正将信息化建设融入到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去,从而更好地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二)建立健全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制度

企业在进行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建设时,必须要首先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和标准,规范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的工作流程、步骤,设置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的具体组织结构,明确各岗位的技术规范和管理职责,从而更好地为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提供坚实、可靠的制度保障。

(三)加强对内部审计系统软件的开发

企业在购买内部审计系统软件时,要尽可能的挑选那些符合本企业实情的应用系统。同时,在购进通用软件后,必须组织专业人员在确保软件通用性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经营管理实情以及内部审计需求对软件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系统、切实的开发,提高软件的实用性和可行性,从而更好的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

(四)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水平.

企业要加强对在职审计人员在现代企业内审知识、计算机知识以及网络操作水平等方面的培训和提高,通过定期进行专家讲座、宣传教育等方式,让内审人员熟练掌握内部审计软件系统的操作应用方法,增强他们在软件开发、管理、应用、维护等方面的技术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从而更好的培养复合型的综合性企业内审人才。

三、结语

加强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是现代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和发展趋势要求,因此,企业要关注和重视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构建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平台,制定和健全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制度,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从而有效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现代化、规范化和系统化,保障企业的高效、科技、良性发展。

作者:韦庆云 单位:镇江城市建设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志强.内部审计开展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4(08):93-94.

[2]张迎.企业集团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新会计.2014(01):55-57+26.

[3]韩萍.加强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策略研究[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4):41-43.

篇6

一、煤炭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涉法事项

虽然煤矿企业面临的诈骗事件不多,但是由于涉及金额较大且时间较长,所以追缴难度比较大;煤炭企业的应诉案件在逐渐增多,已经出现上升趋势,现金的清回工作无法有序进行,主要表现在对损失的挽回方面;破产案件中用提债务异议的方式,直接免除支付对方价款的义务。

二、煤炭企业涉法事项原因分析

(一)法律知识及意识欠缺

签订合同时,没有综合分析买方单位的资信情况,犯罪分子利用企业急于销售的心理,设计骗局引人上钩。比如,浙江某公司曾经发生的合同诈骗案,公司的注册资金实际只有50万元,但是在签订合同的金额却高达千万元,在煤炭到货之后,便被该公司进行倒卖转卖,并且将货款私自占有,严重损害企业的经济效益;还有煤矿下属单位购买设备时,在异地就把全部货款付给对方,回来后才发现对方发过来的是报废设备,最后公安部门及时介入,才挽回了损失。

(二)企业诉讼意识欠缺

不少企业经营者认为,打官司讨债是一件不光彩的事,即使在债权堆积如山的情况下,仍然拒绝选择法律保护,这是法制观念淡薄的一种表现。煤炭企业诉讼意识欠缺,在企业出现债务问题时并不会直接考虑利用法律进行自身权利的维护。部分煤炭企业认为诉讼会破坏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有损企业形象,于是只能由企业的业务人员频繁追偿,一次次重复繁重而效果并不明显的无效劳动。

(三)企业规章制度不完善

健全完善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是企业规范经营活动、加强企业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但在当前,由于企业管理制度引发的纠纷依然较多。煤矿企业的劳动用工合同、企业之间的合作合同等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直接影响煤炭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法律风险。虽然,有些煤矿企业为企业的经济活动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但是由于规章制度的可操作性较差,导致规章制度无法在企业涉法事项中发挥真正的作用;规章制度本身的合法性、合规性不足,一些制度没有经过法规部门审核,存在与法规相抵触的风险问题。

三、煤炭企业涉法事项解决对策

(一)加强内控制度和法律审核程序建设

煤炭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以及法律是开展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力保障。企业为了更好的控制及约束自身运营过程中的法律风险,提高对企业涉法事项的处理效果,就必须加强对自身的内控制度及法律审核程序的建设。通过对煤矿企业制度与法律的进一步强化,更好的防范煤矿企业涉法事项中的法律风险,从而确保煤矿企业的有序进行。制度和法律虽然不能完全的杜绝违反规定的现象,但是它们能够起到警戒和职责划定的作用,每一个违反规定的人都要承担严重的后果,所以想要有效的防范风险,就要从严格的执行完备的内控制度出发。

(二)正确运用政策法律充分维护企业权益

首先,严把审查关,为了更好利用法律维护自身企业的权益,企业应该对其他单位收费的资格及过程进行严格把关;其次,加强对政策法律的运用,提高对争议收费的诉讼及行政复议等,从而提高对企业经济利益的保护力度。企业实行法律审核制度后,既有力抵制了违法违规收费行为,也有效防范了法律风险。

(三)坚持依法治企及依法经营

现代企业必须要坚定依法治企、依法经营的信念不动摇。依法治企、依法经营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一个企业走向和谐健康有序发展的标志。煤矿企业在进行经营活动时,必须坚持依法治企、依法经营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提高对自身企业的约束力,提高企业经营活动的规范性与科学性,加强法律对企业发展的保护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规避企业的法律风险。依法治企、依法经营是对风险最为有力的防护。而依法行事是与企业及员工的信用环境密切相联的,诚实守信不仅是企业无形的价值和资产,同时也是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绿色屏障。

篇7

关键词:义182井 硫化氢 标准

义182井位于东营市河口区境内,属河口采油三矿一队管辖。该井位于八吕村庄以北约0.8km,北外环路以内,相邻义18-5-3油井。是油田首次开发高含硫化氢井的一口重点生产井,构造位于沾化凹陷渤南洼陷义17断阶带,于2011年8月22日开钻,9月27日完钻,10月23日完井,属高含硫化氢井。硫化氢为无色气体,具有臭蛋气味。在采矿和含硫石油的开采和提炼等工业中,开挖和整治沼泽地、水井、下水道等作业或分析化学实验室工作者都有接触硫化氢的机会,由于硫化氢可溶于水及油中,有时可随水或油流至远离发生源处,而引起意外中毒事故。

1、高含硫化氢井生产标准体系的主要构成

高含硫化氢井生产是一项严谨、高危的项目,如在现场条件不能实施井控作业而决定放喷时,放出的天然气应烧掉,防止天然气与空气混合比达到爆炸极限。在井架入口、井架上、钻台边上、循环系统等处设置风向标,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作业人员可向上风口疏散,储存运输作业中在没有足够的防护措施和排空硫化氢、灌入新鲜空气的情况下不能进行储存罐内清罐工作等等。

高含硫化氢井生产标准体系表(完善后)

结合实际生产建设,技术人员认为高含硫化氢井生产系列标准至少应包括:井下作业推荐作法、酸化与酸压工艺施工规范、硫化氢监测与人身安全防护规定等内容。详见上表:《高含硫化氢井生产标准体系表》。

特别是针对脱硫装置的操作,要包括《脱硫装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井口控制柜操作规程》《脱硫装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义182高含硫化氢井项目组结合生产流程,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编写了系列规程,见下面:《高含硫化氢井生产操作规程目录表》。

高含硫化氢井生产操作规程目录表

2、提高标准执行力,确保高含硫化氢井安全生产

2.1 强化标准执行力,促进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企业管理是企业对生产活动进行组织、计划、指挥、监督和调节,而企业标准恰是企业科学管理的技术基础和重要的组成部分。标准具有很强的管理功能,并且这种管理功能具有很强的纵向性、民主性、动态性等特点,当今企业标准已成为相当多的企业管理者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的必不可少的强有力的武器。标准的渗透能力很强,它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部过程和所有环节,涉及到企业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它不仅能在技术领域发挥作用,而且也可以在管理领域、经营领域发挥很大的作用。如果不强化标准的执行力,这些标准是无法得到贯彻实施的。

2.2 强化标准执行力,加强基础管理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使用、存储、运输、以及处理硫化氢,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自觉接相关监督部门的安全审核、安全检查。相关生产设备必须符合《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等有关规定。

义182井顺利投产后,我们将不断加强人员配备和学习,完善标准体系,加强上岗人员监督和外来承包商管理,制定针对性强的应急预案,加强现场规范化管理。

具体生产管理单位要严格执行标准体系,遵守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做到管理制度到岗,安全责任到人,监控措施到点,考核落实到位。制定和实施有行之有效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认真抓好基础管理和现场的安全检查,及时落实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整改,做好日常记录。

2.3 强化标准执行力,提高企业员工素质

强化标准执行力是克服人的惰性的有效方法。大量成功企业的实践证明,强化标准执行力是提高员工素质的重要手段。因此,强化标准执行力,能够保证企业的各项管理程序和管理业务规范化,使企业里的每个人、每个环节、每个过程、每个岗位都围绕企业的质量目标,高效率地协调运作。

通过强化标准执行力,使企业员工逐步把标准的强制性约束变为自我约束,形成自觉的执行标准意识,使全体员工深切感受到因标准使一切工作井然有序,促进全体员工以旺盛的精力,齐心协力把个人的专长和志趣用在生产中,使企业职工的安全得到保障,使职工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义182井作为高含硫化氢生产,工作人员同样具有教高的安全责任心。专职管理人员、上岗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定期的专业培训、复训和安全教育,熟悉生产设备、作业场所、工作岗位的特点,以及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等专业知识,取得作业合格证书方可持证上岗操作。再是,必须掌握相关安全标准知识、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在工作中不断地健全完善标准体系,提高标准执行力,使标准知识的宣贯就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从而提高职工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篇8

关键词:管理会计;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7月24日

管理会计信息是指企业为了加强内部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对资金进行科学规划的会计信息。管理会计信息披露的重点在于科学预测、规划和管理资金,以确保资金效能最大化。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部分企业由于没有关注管理会计信息,造成资金规划不足,严重影响资金运筹能力,也制约了企业的发展空间。本文试图探讨管理会计信息供给问题,为深化企业改革提出有借鉴性建议。

一、管理会计信息运用现状

目前,我国企业在管理会计信息运用方面尚未形成规范的体系,许多方面存在不足,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会计信息运用范围较小。管理会计信息运用范围取决于企业精细化管理需要,及企业组织结构体系构建。目前,精细化管理理念尚未得到广泛运用,致使企业组织机构中没有设置独立的管理会计信息分析部门。企业对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不高,管理会计信息运用的区间较少,范围不宽。此外,由于不涉及精细化管理,许多企业没有建立管理会计信息披露指标体系,造成信息披露的范围较小。

(二)管理会计信息运用体系没有建立。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财务会计和资金运筹等各个层面。我国企业由于规模限制,尚未建立系统的管理会计运用体系。特别是涉及资金运筹、规划等业务,并没有建立完整的跟踪资金运行部门,负责资金运行,导致资金运行效能不高。

(三)管理会计信息披露量少。会计信息披露取决于企业经营管理需要。在传统的财务会计领域,信息披露是一种强制,企业必须依据法律规定,及时披露财务会计信息。管理会计由于服务对象主要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是一种内部管理需求,因而信息披露的数量并不多,涉及的内容也较为有限。外部信息需求者,很难获得客观、公正的管理会计信息,很难了解企业资金运行情况。

(四)管理会计信息相关性少。信息相关性主要指信息供给与业务发展之间的相互联系。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反映资金运行情况,与业务发展相互配合。目前,企业管理会计信息供给与资本运行之间,存在一些不协调现象,导致信息供给与业务发展不配套,信息相关性不足。

二、造成管理会计信息供给不足的原因

企业管理会计信息供给不足的原因,有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两个层面,具体情况如下:

(一)内部管理原因

1、企业管理层重视不够。我国传统的会计信息管理体系中,财务会计信息是国家法律规定需要披露的信息,在会计信息管理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管理会计信息作为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企业管理层通常重点关注财务信息供给,而轻视管理信息供给。这种管理理念将导致管理会计信息供给不足,也造成企业财务人员对管理会计信息供给的轻视。根据调查,目前我国企业管理者更关注财务会计信息,而对管理会计信息,并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

2、企业规模较小,制约信息供给。管理会计信息供给,通常与企业经营规模大小有直接联系。通常经营规模较大的企业,对管理信息供给越重视;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对管理会计信息供给的重视较小。与国外企业相比,在同等规模的企业中,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对管理会计信息的供给较为完备,而国内企业对管理会计信息供给过于简单。我国企业发展的调查分析表明,在我国企业中,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大型企业所占比重较低。由于小型企业对管理会计信息披露认识不足,客观上造成我国企业整体管理会计信息供给不足。除非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实力有大幅提升,企业对管理会计信息的关注才会不断提高。否则,管理会计信息供给不足现象将长期存在,企业将无法提供高质量的管理会计信息。

3、企业组织结构不完善。企业管理理论研究表明,内部组织构架的不同,反映着企业管理理念的差异。受传统财务会计理念影响,企业设有财务会计管理部门,承当资金运行及财务核算工作,为企业提供系统的财务会计信息。当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并没有设置管理会计部门,负责协调资金运行,对资金运行成本进行分析,提供准确的远期预测信息。这种企业组织结构设置模式,必将无法提供准确的管理会计信息,严重制约企业资金运行,影响其长期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此外,在一些设置有管理会计信息供给部门的单位,由于其管理职能较小,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提供的管理会计信息不完整,成效不高。

(二)外部管理原因

1、国家尚未制定具有约束力的管理会计信息供给制度。目前,我国会计界对会计信息供给的认识,关注点更多体现在财务会计领域,更多关注统一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对管理会计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尚未达到财务会计的认识水平。这意味着提高管理会计认识,还将面临一个漫长的过程。由于会计界对管理会计的认识尚未达到应有的高度,导致国家出台的各项会计管理制度,主要局限在财务会计领域,极少涉及管理会计领域。除非国家对管理会计的认识有进一步的深入,对资金运行有明确的规定,并出台一些具有约束性的信息供给管理规章制度。否则,管理会计信息供给不足的局面,短期内将无法得到根本改善。

2、企业界对管理会计的认识不足。传统的经营管理理念,核心在于突出产品市场竞争力,重点关注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环节。因而,集中优势资源用于产品生产,改善产品品质,进而提高产品竞争力,成为企业界关注的核心。受此经营理念影响,企业管理人员对管理会计的认识不足。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研究表明,关注资本运行、优化资金结构、合理配置资源等,对企业长期竞争力的培育,将显得尤为重要。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改变企业经营理念,重视资金运行,强化资金预测功能等,将显得非常关键。

3、管理会计理论与实际运用之间尚有一定的距离。当前,由于管理会计研究尚未形成规范的理论体系,且在实际运用过程有一定的问题,导致理论研究与实际运用之间尚有一定的差距。理论研究中一些经典预测分析方法,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无法落实,导致理论与实际结合不足。此外,实际运用中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尚未找到相应的管理会计方法,给予有针对性解决,这导致管理会计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性不强。

三、提高管理会计信息质量的措施

(一)国家应加强管理会计信息供给披露制度建设,扩大信息披露面。管理会计信息供给,通常取决于国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视。当前,国家对财务会计信息供给,有强制性披露制度,要求企业及时提供准确财务信息,以保障信息需求者的利益。对管理会计信息披露,尚未做出强制性约束。当前,鉴于精细化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国家应加快管理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研究。对于那些能充分反映管理者经营管理能力的信息,给予充分反映。对于涉及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秘密的信息,可以不披露,以维护企业利益。国家在制定管理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时,应采取阶段性措施。对于现阶段已经达成共识的内容,采取立法手段给予固化,保证信息披露的一致性。对于尚未达成共识的内容,可以分阶段进行调研,争取尽快出台管理措施,指导管理会计业务发展。此外,国家对于一些负面信息,需给予特殊关注,应采取强制性措施给予披露,以维护信息需求者的利益。

(二)调整会计人才培养体系,加强管理会计课程建设力度。在我国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财务会计所占比重较大,管理会计所占比率较小。要改变这种重视核算会计、轻视管理会计的局面,需要改变课程结构体系,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学校可以根据培养目标,调整培养方向,以达到提高学生资金运行分析能力的目的。对于侧重资本运行分析的学习方向,应适当增加管理会计内容,增加资金运行管理课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此外,为了改变管理会计课程体系建设落后的局面,需要组织专家队伍,从不同层面研究课程内容,争取建设一个完善的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目前,在国外管理会计课程体系研究中,大量使用案例内容。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真实掌握企业竞争行为,有利于学生尽早融入企业,适应竞争需要。我国管理会计课程体系建设,应借鉴国外成功的案例教学内容,以提升学生案例分析能力,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对于那些在企业会计岗位工作的人员,可通过继续教育等方式,选派工作人员到高等院校学习管理会计内容,培育人员资金运行分析能力,提高会计信息处理能力。

(三)改变管理者资金运筹意识,提高管理会计信息处理能力。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管理者的经营理念及管理意识至关重要。经营理念的变化,将直接引致经营行为的发展变化。对于管理者而言,粗放化经营模式已经落后,而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未来发展模式。精细化管理需要管理者关注资金运行,关注资金长期效益分析。这必将引致管理会计分析方法大量引入管理领域,引致资本运筹方式发生较大变化。管理会计方法的大量引入,必将改变企业传统的财务会计核算方式,产生大量有利于内部管理的会计信息,进而推动管理会计信息的系统化发展,进而改善管理会计信息质量。实践证明,在面对复杂多样的竞争环境下,管理者只有不断调整管理理念,多采用管理会计方法进行分析,才能获取有效的管理会计信息,才能提高企业竞争力。

(四)设置管理会计部门,统筹资金运行。在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必须通过有关职能部门予以落实。设置专门的业务部门,是实施管理者经营理念的重要表现形式。为了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资金运筹能力,需要企业设置与财务会计相平行的管理会计部门,直接指导管理会计信息处理工作。管理会计部门的工作职责,主要体现为统筹资金运行,对未来发展情况进行预测,提出有效的资金管理方案等,以确保资金运行平稳有序。

主要参考文献:

[1]葛继阳.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4.

[2]罗旭东.浅谈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解决建议[J].甘肃冶金,2010.8.

篇9

关键词:现代企业 资金管理

在市场经济时代,企业的发展资金是首要因素,资金能否得到有效管理事关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企业只有加强资金管理,把有限的资金管好用活,切实提高资金的增值能力,促使企业资金时刻处于良性循环状态,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推动企业平稳、高速发展。

一、加强企业资金管理的意义

资金管理是对企业的资金流、资金结算、资金调度和资金运作等得系统化管理,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和现金流管理等。资金是支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企业资金运营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加强企业资金运营管理水平对于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加强企业资金管理是保证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企业经营效益低下来源于多方面因素,其根本症结在于企业整体竞争力问题,而其中财务管理问题,特别是企业资金运营管理问题是导致企业经济效益低下的主要因素。因此,资金利用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状况,加强企业资金运营管理有利于规范企业经济行为,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保证企业健康发展。其次,有助于发展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传统的财务管理观念认为资金管理只是简单的会计工作,资金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未形成系统的、整体的观念。而现代企业资金运营管理包括筹资、资金使用和资金调配等多方面内容,加强企业资金管理有利于有效控制资金的使用和周转,最终实现资金价值的增值,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再次,有助于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企业管理部门之间往往缺乏沟通和合作,管理比较分散,阻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而通过加强企业资金运营管理,增强资金管理意义和优化资金使用结构,可以促进企业内部组织要素高效有序地运行,最大限度的发挥各部门职能,保障企业内部管理的系统化。

二、现代企业加强资金管理的策略与措施探讨

加强企业资金管理,其本质特征就在于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方法使企业资金的运作更加符合客观规律,提高资金流转速度,充分体现资金的垫付性、补偿性和增值性。针对目前我国企业在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以下强化资金管理的对策。

1. 树立企业财务控制的观念,加强企业资金系统管理。当今的各个企业都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强化资金的管理可以推进现代化企业的管理制度的建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个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很多的企业会出现资金使用不足的现象,这就要求企业对自身的销售、存货等环节加强管理以外,还要对资金筹措的渠道加以管理,筹措资金的数量要适中,如果资金不足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如果资金过剩会使企业的资金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所以要科学合理的筹措资金,使其促进企业的发展。

2.建立健全资金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基础管理。第一,结合实际,制定出操作性强的规范各项收支运作的方法、程序,堵住资金流程中的“跑、冒、滴、漏”现象,把各层次、各项目的资金指标纳入考核分析体系,与各责任单位的经济效益挂钩,奖优罚劣,改善资金管理。第二,聘用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资金管理人员,严格按照规定运作。资金管理人员不仅要对企业负责,还要对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合法性负责,这要求他们要有较高的业务知识水平及职业道德素质,这样才能确保资金管理在有效的制度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下,真正收到成效。第三,改进资金管理手段,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

通过配置计算机、建立局域网,在资金预算编制、执行情况、信息反馈等方面统一使用应用软件,提高日常结算和核算的速度及准确性,实现信息共享,促进资金管理再上一台阶。

3.开源节流,增收节支。资金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资金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在以货币为媒介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是企业的“血液”,资金取得的渠道,资金结构合理与否,资金的运用与分布状态是否得当?是企业各级财务管理人员在资金管理过程中必须时刻掌握和分析的内容。在加强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部门向各级经营班子提供有关资金、成本、利润等方面的信息,发现问题,提出措施,纠正偏差,解决问题。及时分析资金信息,债权债务的额度及期限,现金流动的方向、结构和净流量状态,节约资金的有关途径等等,使企业营运管理牢固建立在以资金为核心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追求资金的使用效率。

4.健全企业的收支预算管理体系。企业的预算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预算可以实现企业资金的集中管理,科学合理的预算制度可以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有序开展,可是当今的很多企业的预算管理形同虚设,没有真正的发挥实效,企业要想建立科学现代的管理体系,必须建立健全企业的预算管理机制,通过企业的预算,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严格的分析考核,把企业生产经营的资金纳入到企业预算的资金中管理,这样便于统筹规划,使企业的资金管理到位,使用合理。

5. 加强企业资金管理的监督机制。企业资金的管理要以市场为方向,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益为目标,因为企业的经营活动都需要通过企业资金的流动来实现,所以企业对资金的监督可以及时有效的监督企业的经营情况,企业资金的管理不仅要监督资金的使用情况,还要对资金的预算情况进行监督,通过对企业资金的监督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企业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三、结语

现代企业只有加强资金管理,才能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因此,把资金放在企业管理的核心地位,加强和规范资金管理,提高企业资金的安全性,增强资金调控能力,成为确保企业经济效益和长期稳定经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电力;企业制度;成本管理

一、引言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发电企业面临的外部经营环境压力愈来愈大。煤炭价格上涨、环保排污收费标准提高等等导致发电成本的攀升;怎么样面对这些变化的环境造成成本加大,我们该怎么办?对此,笔者认为公司应该很狠抓内部管理:强化核算,挖潜增效,努力降低企业发电成本,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挑战外部经营压力!

二、成本控制的主要思路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电力企业突破计划经济传统管理模式,转向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创造经济效益上来。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它贯穿于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同时企业成本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各项支出都会受到企业各种管理因素的影响,因此,成本控制要从企业的经营活动、管理措施以及战略抉择等方面来进行。现代企业管理不能忽视成本管理。如果一个企业缺少科学的成本管理,或者不规范成本管理行为,则不能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

2.成本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核心内容。现代企业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追求的是低于社会平均成本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企业管理与成本管理涉及了许多内容,如人事、物资、生产、安全、质量、财务等,这些专业管理无不与成本管理息息相关,成本就像一只无形的手,伸入到每一个专业管理中的每一个过程。因此,企业离开成本的预测、计划、控制、核算、考核、分析等一整套科学的成本管理活动,就不能真正体现加强现代企业管理。

3.成本的控制有相对成本控制和绝对成本控制之分,绝对成本控制是把成本支出控制在一个绝对的金额中的一种成本控制方法。相对成本控制是指企业为了增加利润,要从产量、成本和收入三者的关系来控制成本。实行这种成本控制,一方面可以了解企业在多大的收入量下才会与生产成本平衡,甚至超过生产成本,做到预期效果。另一方面可以了解企业在生产出多少产品后以在最经济管理方式下才可以产生最大的效益。

4.科学的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进行经营决策和实行全面经济核算的工具。企业生产经营中对一些重大问题的决策都要进行技术经济分析,而成本是分析技术经济效果的重要指标。企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物资消耗多少、设备使用好坏、资金周转快慢、投资收益大小都要通过成本反映出来。

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1.全面预算管理(ComprehensiveBudgetManagement)是依据企业决策方案的要求,对销售、生产、分配等活动确定明确的目标,并表现为预计损益表、现金预算等一整套预计的财务报表及其附表,借以预计未来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全面预算管理按照“目标倒逼、责任到位、闭环控制、偏差管理”的思路,在模拟和预算的基础上,据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和经营战略,结合电厂和电厂所处电网的实际情况,制定全厂全年主要目标(利润、上缴、电量、费用、经济指标、燃料成本等),科学、合理地制定主要生产技术经济指标、生产经营中各种资源消耗指标和费用开支指标,并按照预定的目标进行层层分解,直至落实到班组(或个人),实行目标责任考核。

3.全面预算管理包括量本利管理子系统、费用管理子系统、指标管理子系统、综合计划子系统、物资管理子系统、燃料管理子系统、设备可靠性管理等七个子系统。它以全面预算为龙头,以成本管理与辅助决策为核心,以过程控制为手段,以管理会计与数据挖掘技术为支撑;强调过程与控制,强调绩效度量与整体最优,强调企业信息实时共享。

四、现代企业制度对成本管理的要求

1.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企业成本管理科学化。要求企业市场化程度越高,成本管理领域越宽,就更要充分的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科学方法,提高成本管理水平,使成本管理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

2.企业成本管理的目标是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企业制定生产经营计划、各种规章制度,如何建立好企业的规章制度,要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而定,即使是同样性质的企业,由于地理环境、规模大小、人文环境、用户结构、经济发展的不同,规章制度的建立也应不相同,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规章制度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当地的实际,制定适应企业实际的行之有效的管理规章制度。

3.进行成本预测,确定成本目标。企业的成本预测是指对在一定时期内预计要发生的成本和费用进行测算,是确定成本目标的前提。成本预测内容比较广泛,涉及设备老化、电煤价格上调等各方面,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重视调查,详细了解资料,进行反复测算,不断总结经验。

五、制订及修订各项成本考核办法

1.研究运动规律,科学管理企业成本。企业应结合实际,研究自身成本运动规律,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因地因时制宜,建立科学的各级成本管理办法。

2.发电成本按照成本和发电量的关系,同时根据发电生产流程,电厂建设成本来有效地理清哪些费用是可控的,哪些是不可控的,然后有目的、有重点地通过各类渠道降低各类成本,降低财务费用,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将可控费用层层分解,严格考核。新晨

3.建立目标成本管理责任制,全过程的成本管理考核制度。将目标成本分解到每一个具体项目、落实到各部门、各岗位、每一个职工,实行全员、全过程的成本管理体系,才能保证完成既定成本目标从严从实进行考核。

4.加强管理,降低燃料成本。要确保入厂煤的质量关,确保到厂的数量到位。加强对运行人员管理,积极根据电网和机组负荷调整锅炉燃烧。

5.建立成本控制系统,确保成本指标的完成。在成本指标考核方面,以合理的消耗定额为前提,将目标成本分解到各部门、把成本管理的责、权、利落实到每个职工,把降低成本作为职工必须承担的经济责任和自觉履行的义务,成本指标与工作绩效挂钩,严格考核、奖罚,实行成本否决制。

总之,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要以降低企业运行成本为主要目的,结合分析财务结构,才会使财务成本费用降到最低。同时也要做到“没预算不花钱、有预算不超花”,严格进行控制,定期分析执行情况,这样才会在经济运行中起到真正的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