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保健与养生范文

时间:2023-03-27 05:55: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医保健与养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医保健与养生

篇1

[中图分类号]R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517(2008)12-0038-02

追求身体健康长寿,从古至今,是每个人的向往。两千多年前诞生的中医学、中药学研究的就是防病治病保健康;华佗创造的五禽戏,是运动求健康;传说唐明皇向药王求练丹药,也是想靠药物来长寿。结果呢?秦始皇活了49岁,唐明皇也只活了52岁,都没有长寿。而现代的人们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加意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因为一旦失去了健康,你所拥有的一切,什么事业、地位、财富、幸福等等……都将不复存在,剩下的只有痛苦的疾病、无奈的挣扎、懊悔和遗憾。所以权利是暂时的,钱财是子孙的,健康的身体才是自己的,健康对人类才是最重要的。

什么样的身体才算健康呢?世界卫生组织(WTO)指定的健康十条标准是:①精力充沛;②处事乐观;③善于休息;④应变力强;⑤免疫力强;⑥体重适当;⑦眼睛明亮;⑧牙齿健洁;⑨头发光泽;⑩肌肉丰满。

为了呵护自己的身体,使之保持最佳状态去迎接美好的明天,今天我就中医与养生保健等方面的内容与大家一起探讨,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风寒暑湿燥火六气随时发生变化,人如何顺应自然变化,必须应该知道四时养生保健。

1 春季易发疾病与保健

春季到来,气候渐暖,百花齐放,万象更新。然而春天风气当令,善行数变,如不注意防范,易导致旧病复发或花粉过敏、上呼吸道感染、关节炎、肾炎、春季皮炎等。春季养生应注意四个字:衣、食、住、行。衣:注意保暖,不厚不薄,不让寒从脚起。食:宜遵照《千金要方》“损酸增甘、以养脾气”的方法,以助阳气升发。住:春天易“春困”,宜早睡早起,忌抱头昏睡,室内宜开窗透气。行:春季是运动养生的最佳时机,宜多到户外散步、慢跑、打太极拳、郊游、踏青等。

2 夏季易发疾病与保健

夏季天气炎热,暑气当令,易耗气伤阴,因此夏季须防中暑。预防肠道传染病发生。夏季养生有六法:①慎起居:晚睡早起,中午适当休息。不可贪凉露宿,免受阴署;②重养神:不可过于紧张,避免剧烈运动;③调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食物,适当补充蛋白质;④勤换衣:前人谓“夏日汗多须换着”。所以应勤洗澡、勤换衣。以免发生皮肤病;⑤宜防暑:避免在高温或烈日下劳作奔走,适当准备防暑药和清凉饮料;⑥养津液:夏季汗多容易伤津耗气,因此要注意补充水分,多饮绿豆汤、饮,还要适当补充盐。

3 秋季易发疾病

秋季气候由热变冷,气温变化较大,往往认为是“多事之秋”。燥为秋季主令,所以要注意秋季保健三部曲:①初秋:气候炎热,称“秋老虎”,应预防中暑,此时也是菌痢、伤寒、病毒性肠炎、乙脑等病的多发季节。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应立即到上一级医院检查确诊,及时进行治疗;②仲秋:气候干燥,容易出现上感、口干咽燥、鼻出血、大便干结等;③晚秋:“月落乌啼霜满天”,气候转寒,易发慢支炎、肺炎、肺气肿等病。此时应注意添加衣服,加强锻炼,提高肺系抗病能力。

4 冬季易发疾病与保健

篇2

关键词:高血压病;中医;养生

高血压病,中医学将其归属于"眩晕"、"头痛"等范畴。是以眩晕、头痛、血压增高、脉弦为主要表现的眩晕类疾病;是一种世界流行病,不同地区、不同种族及不同年龄,发病率均不同。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高血压发病率城市高于农村,北方高于南方,高原地区较高。据估算,我国现患高血压病例数超过1.5亿。但我国高血压的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均很低。血压控制不良,容易导致心、脑、肾、眼底等多处组织器官并发症。因此,加强高血压预防,推广高血压的中医药养生方法,意义极其重大。

1 高血压病的中医药养生保健原则

1.1整体调养 遗传倾向、情绪过度激动、过度的酗酒和吸烟、饮食过咸、噪音刺激、体重超重、疲劳过度等都可以促进或诱发高血压的发生。因此,中医认为,高血压调制,应该从整体的概念,综合应用精神,食品、医药、日常生活、自然养生方法、针灸、推拿和气功互相配合,相互联系,共同联动。

1.2正确对待 一旦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一定要增强信心,有充分、长期、耐心服药的心理准备。在医务人员的正确指导下,坚定中医药养生调理的意志。持之有恒综合中医药养生方法,使阴阳平衡、血压稳定,防止反弹和波动。

1.3谨小慎微 高血压患者不要有"高血压心结"。不要掉以轻心,麻痹大意。要谨小慎微,定时监测血压的波动情况。尤其是在一些容易引起意外风险的时间,更要百倍警惕,防止意外的发生。

2 高血压病的中医养生保健方法

2.1精神情志养生 经本人多年的临床经验发现,高血压与性格及情绪状态密切相关。性子急、脾气坏、情绪波动大的人易患高血压病。经常性情绪紧张和持续的应激状态,对高血压的致病作用不容忽视。所以高血压的精神养生要做到乐观、心静、平和、适度。

2.1.1精神乐观 临床发现一些情绪紧张、胆小怕事、多愁善感、内向的人易患高血压。临床表明现代医学对于高血压病有着强效的降压药,单纯从血压数值来看,临床已经没有控制不了的高血压,加之中医药的介入,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精神,辅以全面的中医药养生与治疗, 促使了高血压治疗的稳定与有效。并且可以降低西药的毒副作用,提高用药安全。所以临床上应该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树立正确的疾病观,理性的对待疾病,规律服用药物。彻底消除了可悲可怕的"高血压心结"。避免悲观失望,对于高血压病调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2性格平和 脾气暴躁、情绪激动,是导致血压波动的重要因素。《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出"大怒则形气绝"、《素问・举痛论》提出"怒则气上"。孙思邈也在《千金方・养性》中告诫人们:"莫忧愁、莫大怒、莫悲恐、莫大惧、莫大笑、若能勿犯者,则得长生也。"所以,高血压患者要注意保持愉快的心情,理智的控制情感。

2.1.3娱乐适中 为了调畅情志、和悦精神,应鼓励高血压患者适度的参加一些娱乐活动以助于高血压病的调治。尤其是音乐、书法、绘画以及养花养鸟养鱼等活动。

2.2起居宜忌养生 高血压患者和血压亚健康者,应该规律生活,其核心是"定时定量"。生活起居均应定时,形成适时的生物钟,以此保证血压在内的一切生理活动正常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2.2.1居室静雅 经临床总结发现,安静的环境能镇静、息怒。噪声是易致高血压病的重要原因之一。高血压患者宜居于清静淡雅的环境中,清静的生活环境为主, 淡蓝色窗帘为佳,为宜。

2.2.2饮食有节 ①结构合理,多吃粗粮。《素问・脏器法时论》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因此,高血压患者饮食上应该粗细搭配,以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充足供应。主食宜多吃粗粮、杂粮,如玉米、糙米、燕麦、小米等,少制米面;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对高血压病的防治大有裨益;②饮食有节,饥饱有度。适度摄食就是高血压病的中医养生保健。高血压患者进餐必须要有规律,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进餐过饱,或暴饮暴食易导致形体肥胖也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要求高血压患者进餐适可而止,吃七八成饱,避免暴饮暴食。即"三分饥,七分饱"为宜;③饮食清淡,切忌肥甘 饮食宜清淡。尽量减少动物性脂肪的摄入,烹调时多选用植物油。

2.2.3临床发现,高质量的睡眠有助于降血压。对于高血压患者,提高睡眠质量是非常重要的。改善睡眠的质量可以采取以下有效措施:①睡觉前散步,稍微感觉疲劳程度;②热水睡前泡泡脚, 边洗边搓,尤其是必须搓脚涌泉点;民间有"睡前洗脚-吃补药"说;③先睡心,后睡眠,带着愉快入睡;④睡前喝牛奶,提供一些合成原料对睡眠有好处;⑤睡觉之前不应该喝咖啡,浓茶,不要看惊人的恐怖小说电影电视等;⑥晚餐宜少,吃容易消化的食物;⑦形成按时睡觉的好习惯,老人不应该熬夜,最好在22点上床睡觉,这个时候最容易入睡;⑧调整位置,老年人不应该睡在仰卧位。最好的睡眠姿势是右侧卧位。午睡有降压作用。据调查,没有午睡习惯,高血压的发病率远高于有午休习惯的人。亚健康或高血压患者要养成午睡的习惯。午睡时间是30 min~1 h,躺着睡觉最好。

2.2.4谨守宜忌 ①时间忌讳。秋冬寒冷季节,高血压患者或血压亚健康者,要格外注重保养,避免着凉感冒。血管内外的压强差变大,血压波动,以免意外;②行为忌讳。高血压患者晨醒后,不要急于起床,可以赖床5 min,起床要遵循三个"半分钟",即"坐起后停半分钟,双腿垂于床沿半分钟,站起后在床前站立半分钟"。临床调查发现:入浴时间不宜过长;不宜到公共浴室去洗浴。生活有度:尤其是疲乏、暴饮暴食和酒后,不宜同房。一般来说,高血压及血压亚健康者,宜在清晨醒后。若在过程中有身体不适,应立即中止,并及时就医。此外,高血压患者在屏气排便时,容易出现脑血管意外。故而应通过饮食调理、运动调摄,保持大便的顺畅,避免过度用力;③戒烟限酒忌浓茶。高血压患者应戒烟。研究发现,吸一支香烟可以使收缩压升高10~25 mmHg。长期大量地吸烟,可加重高血压。大量研究证明,酒精是高血压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我国的人群调查研究发现,酒精与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从高血压的调护来看,最好戒酒可以适量饮用绿茶。忌用辛辣和兴奋神经系统的食物,如浓茶、咖啡等。

2.2.5服饰调摄 高血压患者不宜穿高领服装及系领带。穿鞋宜松,以宽松舒;衣领宜松,尽量不系领带,若要系的话也应尽可能宽松。此外,高血压患者服饰的颜色以淡雅为宜。

2.3食疗养生 中医认为,饮食调养对人们防病治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适宜于高血压病调治的食物主要有谷物类:玉米、大豆、荞麦、绿豆、葵花子等。蔬菜类:芹菜、百合、胡萝卜、大蒜、冬瓜、番茄、土豆及绿叶蔬菜等。水果类:苹果、香蕉、山楂、橙子、柑橘、桃等。动物类:瘦猪肉、兔肉、鸡肉、鸽子肉等。菌菇海产类:香菇、木耳、海带、紫菜、海鱼、虾等。以上的这些食物对调整血压都有不同程度的作用。由于性味和营养成分不同,其降压机制也各不相同。比如芹菜,其性微寒,味甘苦,清热利湿,醒神健脑,平肝凉血;香菇性平味甘,无毒,有补气、益胃、活血的功效;每天吃一根香蕉,能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等。一般要做好患者的饮食指导工作。

2.4针灸按摩养生 当血压急剧升高之时,可以按摩耳后的降压沟、头顶的百会穴、胳膊肘外侧的曲池穴10~20 min。按摩这三穴位,之所以能降血压,是因为它们均能起到平肝熄风的作用。按摩降压沟可以疏通经脉、控制血压。百会穴别名"三阳五会",连接手足三阳,还是百脉交会之处,按摩此穴能够通达阴阳脉络,平衡阴阳之气,缓解头晕目眩。上述这些穴位,既可针刺又可按摩,相对来讲,按摩更加简便廉验,患者可以自行操作。

2.5运动养生 运动,能舒筋活络,畅通气血,缓解人的紧张情绪。适当的运动锻炼,不仅有助于降低血压,改善自觉症状,预防或减少高血压病的发生。因此,运动锻炼对高血压病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高血压的运动调治应当遵循"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以静为主"的原则。一般来说,高血压患者以户外散步、慢跑、太极拳、气功锻炼、保健降压操等节律慢、运动量小、竞争不激烈,且不需要过度低头弯腰的项目为宜,并以自己活动后不觉疲倦为度。运动要达到30min/次,运动5次/w以上,运动强度以运动时年龄加心率等于170次为宜。

3 经验

3.1高血压患者要饮食科学 要注意低盐低脂饮食,多食水果和蔬菜,因时因地坚持食疗养生(其他的有助于防治高血压的养生食物)。

篇3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以脏腑经络为核心的有机整体,人和自然界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疾病的发生、发展是阴阳失调、邪正斗争的过程,其中内因是起主要作用的。中医辨证是用望、闻、问、切的方法,采集病人的自觉症状和临床表现来分析、辨别、认识疾病的证候。中医护理的原则是以中医辨证治则指导护理工作的,针对不同病情,应用“扶正祛邪”、“标本缓急”、“同病异护”、“异病同护”、“正护反护”、“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及“预防为主”, 强调“三分治,七分养”,坚持“防胜于治”的原则,“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等护理原则来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护理工作要求做到"因人、因时、因地"制宜,针对病人不同年龄、不同体质和发病的不同季节以及所处的不同环境,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因此,中医关于整体观护理论特点与现代护理所提倡的对病人作系统、整体、全身心的护理是完全一致的。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不仅要观察局部病变,同时要观察相关脏腑的变化。体表的变化可影响有关脏腑的功能,而相关脏腑的疾病也可在体表反映出来。因此,可从机体局部的变化来推断整体的反应状态,测知内脏病变。根据疾病发生的原因、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病人的体质情况及外界环境对病人的影响等,进行全面观察了解,正确认识疾病,施以妥善护理。

当前,在中医医疗机构中从事中医护理工作的人员,不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管理水平,为我们从事西医临床护理的工作人员提供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和方法,总结出了一套从理论到临床的辩证施护方法和具有中医特色的操作技术,针灸、刮痧、推拿耳针、中药熏洗、中药灌肠、耳穴压籽、中药坐浴、中药足浴、中药离子导入、拔罐等许多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供我们借鉴。

采用中医的护理原则从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来探讨如何对老年人开展健康教育,其目的在于减少老年人照顾日常护理率,最大程度提高老年人的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促使老年人建立新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减低疾病的危险因素,降低国家老年人口负担系数。

在疾病的护理上,中医十分重视良好的生活环境、稳定而舒畅的情志、合理的饮食调养和必要的功能锻炼。关于这些方面的论述,历代医书均有记载。

中医养生护理理念应用于老年人保健护理模式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心理护理与心理调养

由于社会角色的改变,人际关系的疏远,以及对过去时光的眷恋而沮丧,易产生抑郁,多疑等消极的心理因素,我们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要帮助老年人正确认识压力,学会自我减压,调整目标,降低期望值,量力而行,尽量避免同一时间内做几件大事,并且善于主动向外宣泄压力。中医讲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身心统一。心理护理要求患者“顺应自然、随遇而安”。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以中医护理解决好老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养生保健指导的问题,对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起到积极作用;还可降低老龄化社会的成本,减轻青、壮年人口的后顾之忧,使老年人安享晚年,老有所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对整个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 饮食护理与药膳调理

由于老年人原发疾病和消化能力减退,合理饮食护理十分重要。应保证摄入必要的营养成分,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饮食宜定时定量,少量多餐,经常保持似饥似饱的状态;饮食摄入应注意三高一低四少,即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低脂肪,少盐、少油、少糖、少辛辣调味品;每日摄水量保持1.500~2.000 mL;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食物要烧熟煮透,进食应细嚼慢咽;睡前不宜进食;忌食烟、酒、油煎、烧焦、腌制、发霉、坚硬等食品;提倡食用营养丰富、爽口美味的药膳食品。中医药膳调理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可以尝试。

3 修身养性与健康运动

根据老年人的不同情况,制定适宜的休养计划,建立合理的生活起居制度。特别应注意老年人早睡早起的习惯,调整作息时间,保证每日有6 h以上的睡眠时间和1 h的午睡时间;入睡时避免声、光和寒冷的刺激;睡前忌饮咖啡、浓茶等,可根据情况稍进豆制品和热牛奶以助入眠。

保持老年人脑力和体力,协调的适当活动与营养同等重要,《庄子•刻意》记载:“吹口句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这是要求人们用调整呼吸和模仿禽兽活动的姿态,即通过适当的身体活动以调和人体气血阴阳,强身健体。老年病人的运动指导十分必要,指导老年人健身运动应注意的是:除自理生活、料理家务等日常活动外,安排一定时间的体育锻炼,如打太极拳、步行、慢跑、爬坡、上下楼梯、打羽毛球等运动量适中的运动;宜在早晨起床后,选择空气清新的地方,注意每日定时、定量、有规律地运动;时间因人而定,以不疲劳为度;运动时注意安全,以防跌仆,发生骨折等意外;指导老年人自我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助消化、缓解便秘等。通过适当运动可以使气血通畅、关节滑利,营卫调和。

气功锻炼对老年人防病治病有特殊功效。气功重视人体自身的真气培育,固摄全身,平衡阴阳。通过养内守息,达到调心凝神的作用。运动指导结合气功锻炼必然事半功倍。

老年人作为生理过程的特殊阶段,物质基础相对薄弱,更需要从生态取向出发,树立生态保健意识,通过保健的方式维护机体的活力。在生态性的保健和养护中,形成天人相应、身心相关、防治互动的保健环流。这种积极、健康、理性的保健思想和模式,必将在老年人养生健康中发挥出其巨大的潜能和积极的效果。

社会进入高度文明发达程度,由于物质生活条件充实,精

神生活丰富多彩,医疗保健技术先进,为实现健康长寿奠定了可靠的基础,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篇4

【关键词】 高血压;中医;预防;保健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71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372-02

原发性高血压简称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尤其是舒张压持续升高为特点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目前治疗高血压已从单纯降压转变为保护或预防靶器官、逆转或降低靶器官损害的治疗。归属中医“眩晕”、“头痛”病等范畴;中医的观点认为主要由情志内伤、阴虚阳亢、阴阳两虚、肝肾阴虚、气血两亏以及心火上升等阴阳失调引起的[1]。治疗则根据“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通过进补来纠正人体的阴阳失调,调整机体的平衡,降低血压。同时树立未病的中医观念与辨证施治原则相结合就会收到较好的效果。本文就中医预防保健指导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作用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本院中医科门诊240例高血压患者病例资料,其中120例采用西药治疗(对照组),另120例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增加进行中医预防保健干预措施(观察组)。其中男118例,女122例,年龄46-68岁,平均年龄(56.2±3.6)岁。临床诊断以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诊断标准,年龄、性别等临床基础指标分组无差异性(P>0.05)。

1.2 方法

1.2.1 常规方法 两组患者依据个体差异给与临床中常用的阿米洛利、可乐定、卡托普利、硝苯地平、硝普钠等不同降压药物,多数的高血压患者需要2-3种降压药物降压,对于轻微的高血压患者,只需一种常规抗压药物[2]。

1.2.2 中医保健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预防保健指导。其具体措施有:①中医养生饮食指导:树立中医药食同源,饮食保健的意识。向患者宣教知道饮食对治疗高血压的重要作用。如对已确诊患者要指导其遵医嘱、合理选择药物与中医保健相结合的思想,控制钠盐的摄入,降低心肾负担,饮食粗细、荤素、蔬菜与米面等主食合理搭配,少食动物脂肪、内脏及黄油等含高胆固醇高的食物,多食芹菜、土豆、山芋等降压作用好的蔬菜;同时根据临床症状(头晕、健忘、失眠、神疲乏力等气血亏虚症)选用白术6g,黄芪9g,党参9g,当归6g,熟地黄6g、炙甘草6g等水煎服;对于带有刺激、辛辣性,易伤人体津液的食品,高血压患者均以不吃为宜,饮食与中药相结合对降压功效更好。②中医养生运动方式教育:中医认为昼为阳,夜为阴,阴阳相合其实就是昼夜交替的运动变化,因而人体也应该与之相适应。中医保健知道高血压患者根据自身年龄、体质与四季天气、昼夜的交替变化,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清晨散步、打太极拳等运动,保持心情舒畅及增强身体抵抗疾病的免疫力,保持稳定的血压,但高血压患者不宜进行剧烈运动,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天长日久的运动理念;③中医理论的阴阳调和:中医阴阳理论具有普遍性、相关性及相对性,因此,中医保健指导要对高血压患者树立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注重中医保健意识,高血压疾病如阴阳随时都在变化运动中,治疗高血压的同时要保持养生观念,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才是治疗的关键,也就是中医保健治疗的根本;④中医治未病的心理辅导:高血压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要警惕防治并发症出现,也就是中医理论中的治未病观点。所以中医保健指导要明确告诉患者按时服药、坚持运动、增强抗疾病的信心,对患者及家属灌输高血压治疗及预防并发症出现的相关知识,预防冠心病及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因素及综合防治措施。保持合理的体重,通过适量运动,消耗体内过剩的能量,同时提高血浆中如前列腺素等血管扩张激素水平,进一步达到降压的目的,也起到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出现的作用,达到中医治未病的理论观念[3]。

1.3 评估指标 血压监测指标变化、对中医预防保健知识的知晓率、药物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进行相关统计指标分析,对比差异性的统计学意义(P

2 结果

两组降压临床效果中对比分析,见表1。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但对中医保健知识的接受及知晓率、药物依从性(减少药物种类)及临床控制血压的稳定及有效率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

3 讨论

目前,高血压的治疗不再是单纯地控制血压,而是在控制血压的同时要积极预防心脑血管等并发症出现,降低药物依从性,弥补现代医学中单一药物治疗及控制高血压不足的现状。所以,采取中医预防保健指导或针对性的中医药保健知识相结合的治疗措施对高血压的控制疗效起到积极作用。本资料显示,通过中医预防保健指导,高血压患者对中医保健知识、高血压的饮食结构、运动观念及血压控制有效率均有显著提高。因此,对高血压患者适时地进行中医预防保健指导,提高对高血压病知识的了解及保健知识的知晓率,促使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理念,从而有效地控制血压,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永炎.中医内科[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8:117-118.

篇5

铜川位于陕西省中部,原名“同官”,因与“潼关”同音,治所又设在铜水之川,故更名铜川。铜川是关中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便利,是通往人文初祖黄帝陵及革命圣地延安的必经之地,距西安市区68公里、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72公里。

铜川地处西北黄土高原优势苹果产业带中心,是世界级多种北方水果最佳优生区。铜川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目前全市已发现的文物点675处,其中古建筑22处,古遗址184处,古墓葬121处,石刻及石窟寺309处,近现代史迹39处。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6点,省级27处。

铜川是一座因煤而兴的城市,在国家号召资源型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浪潮中,铜川市积极实施“建设旅游精品项目,带动旅游产品开发,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发展战略。铜川市委书记冯新柱告诉《经济》记者:“我市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着力打造具有‘药王’中医保健文化特色的生态休闲养生城市,实现‘药王’品牌的华丽转身。”

篇6

国务院日前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意见指出,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扩大基本医保覆盖面,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和管理服务水平。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全面推开尿毒症等8类大病保障,将肺癌等12类大病纳入保障和救助试点范围。

据卫生部网站消息,卫生部日前关于通报食用燕窝亚硝酸盐临时管理限量值的函。函件明确,为确保燕窝食用安全,卫生部组织开展了食用燕窝亚硝酸盐风险评估,规定食用燕窝亚硝酸盐临时管理限量值为30毫克/千克。这一标准的出台结束了我国食用燕窝缺失安全标准的历史。业内人士表示,新规定的出台有利于减少燕窝造假,使燕窝产业能健康发展。

最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针对美瞳隐形眼镜发出有关通知,将美瞳纳入第三类医疗器械监管范畴,自4月1日起,未取得该类产品医疗器械注册证书,以及相应生产、经营资质证书的,不得生产和经营该类产品。

近日,国家食药监局对部分以螺旋藻、鱼油为原料的保健食品开展监督检测。经核实,标示为“澳奈斯绿色经典牌螺旋藻片”、“鸿洋神螺旋藻”、“康爱斯牌螺旋藻片”、“安利鱼油胶丸”、“睿得利鱼油胶丸”、“欧丽莱罗麦牌鱼油软胶囊”的产品为假冒保健食品,标示为福建省幸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幸福来牌螺旋藻片(康特力斯)”、批号为“20111214”的保健食品,铅、砷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限量规定。

热点回顾

马烈光教授应邀与德国医学专家分享养生之道

4月11日下午,《养生杂志》主编、著名养生学专家、博士生导师马烈光教授来到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与来自德国的医学专家代表团一行,进行了有养生话题方面的交流。马教授对中医理论上思想通、气血通、大小便通的三通观点进行了详细介绍,其“养生始于优生”、“养生要从早开始”、“快乐是养生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等观点得到了德国医学专家们的一致认同,纷纷表示此次交流分享让他们获益良多,希望双方今后能有更多的交流合作机会。

“豫西大峡谷首届养生高峰论坛”圆满落幕

由河南中医学院和河南省三门峡市旅游局共同主办的“豫西大峡谷首届养生高峰论坛”于2012年3月25日在河南省三门峡市豫西大侠谷风景区举行。参加此次会议的有来自北京、河南、成都等地的养生界专家学者100多人。本刊主编、博士生导师马烈光教授、河南中医学院韦大文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周俭教授、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孙金岭教授等在会议上作了精彩演讲。

养言微语

幸福在于活在当下

星座爱情001:嘲笑你的人,不一定有你高明,觉得自己比你酷的人,其实是自卑的内心需要证明。这是我自己的人生,干吗要他们来觉得满意。

几米漫画世界:一句“算了吧”告诉自己,凡事努力但不可执着;一句“不要紧”告诉自己,凡事努力了就无怨悔;一句“会过去”告诉自己,明媚阳光总在风雨后。

心理学秘语:一个人,只有经历了生死、爱恨、委屈、是非这四堂课才会变得更成熟,经历的痛苦越多,人也就越发变得宽容、坚强、睿智、勇敢、幽默。

单身心情签名:对过去恋恋不舍的人,成就不了未来。这个世界上唯一不会变的,就是这个世界随时都在变。你必须相信时间的力量,所以,请尽快从过去中走出来,释怀过去,总结过去,而不是一天到晚地琢磨着回到过去。过去的种种,对现在的你已经毫无意义,仰一仰你的头,看看前面崎岖的路,好好地接着前进吧。

一块去旅行:没有什么人能一路单纯到底,但是要记住,别忘了最初的自己。

2012预兆跟踪:人有两条路要走,一条是必须走的,一条是想走的,你要把必须走的路走得漂亮,才可以走想走的路。

篇7

[关键词] 太极拳; 中医保健

[中图分类号] R27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1-284-01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太极拳的概念及与中医保健的关系,太极拳是一种武术项目,也是一种体育运动和健身项目。太极拳最早起源于古代骑兵的枪法、长柄大刀法。太极始于无极,分两仪,两仪分三才,由三才显四象,演变八卦。太极拳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与中医相结合,结合“阴阳之理”、中医经络学、道家导引等内容,创造出一套有阴阳性质、符合人体结构的拳术。太极拳拳术中,充分地运用了中医保健理论,像“阴阳学说”、“形神合一”学说等中医理论在太极拳中都有发挥,而且中医理论中的“平衡阴阳”、“疏通经络”等内容也在太极拳中有所体现。(1)“形神合一”理论在太极拳中的应用。中医讲形体与精神要互相结合,形体包括人体的一切组织器官,精神即为人体的精神意识活动。太极拳利用“形神合一”理论就要求练习者要形神兼备,在做太极拳动作时要全神贯注,要在动中求静,静中求守,要求身体要与精神保持良好一致性。(2)平衡阴阳、疏通经络等理论在太极拳中的应用。中医学认为人体发生疾病主要原因在于人体阴阳失衡,太极拳拳术中通过“抗亢扶弱”等形式实现中医理论上平衡阴阳的内容。在太极拳套路中,既有阴阳变化规律,也有刚柔相济的特点,因此对人体机体的阴阳平衡也起到一定作用。另外中医认为经络也是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经络不通、气血不调等通常是中医上认为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而太极拳在练习到一定程度后,可以有效改善机体内气血运行不足的情况。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太极拳与中医有着很深的渊源,研究太极拳与中医之间的关系目的在于更好的将太极拳与中医联系起来,更好的发展太极拳的套路,为人们提供更为健康的生活方式。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的社会生活压力逐渐增大,人们生活压力的加大以及生活的繁忙给人们带来浮躁、紧张、压抑等越来越多,带来的疾病也越来越多,人们患忧郁病、精神分裂症等症状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健康及生活品质。太极拳以其绵缓斯文的运动方式可以很好的缓解人们的生活压力,在运动过程中将人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等相互作用在一起,可以很好的让人们忘却烦恼,太极拳中加入中医的相关理论,更能很好的提高人们的体质。因此研究太极拳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人们的生活健康等有重要作用。

3 建议和方法

3.1 太极拳与阴阳学说的关系 太极拳从内在精神与外在精神上都体现出阴阳学说。太极拳的内在精神非常丰富,太极拳在内在精神上的突出表现是“内宜鼓荡,外示安逸”。鼓荡指练拳时精神振奋,“内宜鼓荡”就是指内在精神要振奋,但表现出来的振奋是沉着的。按阴阳学说来讲,鼓荡为阳,安逸为阴,而人体外阳内阴,体现出阴阳的和谐。从外在精神上来讲,太极拳的每一套路都有体现出阴阳学说,举动没有体现出阴阳,则太极拳的动作就不标准。在太极拳拳形中有很多动作的开合、虚实、进退等都是体现出阴阳学说。太极拳的动作要求动静结合,形神兼备,外练筋骨张肌肉,内练五脏,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在练习太极拳时,要讲究外三合、内三合。外三合是指“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外三合主要是讲究形体上的要求,在练习时要注意肩与胯、肘与膝、手与足保持在一垂线上,身体不能全倾后仰。内三合主要是指“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意合”,练习时调节呼吸以起到引领神气的作用。另外要注意套路中重心的变化,以更好的产生良好的身体反应。

3.2 太极拳与气血关系 中医理论认为气、血是人体构成的基本组成物质,是人体脏腑、经络、组织器官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血的调和以及通畅是人体正常活动的关键所在。太极拳着重在精、气、神的修炼,在锻炼身体时注重以意导体、以体导气,促使在拳法套路中气血的运行流畅。经常修炼太极拳的人,即使寒冷的冬天在户外打拳,也不需要戴手套,这就是太极拳促进气血循环的作用。

3.3 太极拳与五行学说关系 在中医学中,五行学说是用来取类比象进行推演、归类人体的脏腑之间的生理功能病理影响的相互关系,以及用来指导临床诊断、拟定治则的。其具体方法是以木、火、土、金、水五行之间的生克乘侮关系进行推演的。而在太极拳法中,讲、捋、挤、按、、、肘、靠八门,进、退、顾、盼、定五步,也是按五行区分和掌握生克变化规律的。

3.4 太极拳与经络关系 传统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阴阳、气血、津液运行和神经的通道,经络是一个认识人体生理、病理的特别系统。太极拳运动要求上则虚领顶劲,中则含胸拔背,下则气沉丹田;冲、任脉在人体的胸腹,督脉在背脊,上及于头顶,因此太极拳对冲、任、督、带四脉的作用较为明显,太极拳气沉丹田将意识、呼吸、动作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能够促进人体经络,使人保持旺盛的精力。

4 结论 现代生活的巨大压力对人体健康有较为严重的危害。生活压力增大,不仅威胁人体心理健康,也威胁人体身体健康。通过太极拳与中医之间的联系可以看出,太极拳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把太板拳更好地应用于全民健身,对人体的健康、康复、养生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朱金芳,魏纯镭等.从中医理论谈太极拳的保健作用[J].体育文化导刊,2009,52(04):153.

[2] 王楠,李如银等.从医学角度看太极拳的生理保健作用[J].大众武术研究,2010,01(03):89-90.

篇8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发病率;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症

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14.01.010

The Warning of the Increased Incidence of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Zhang Ruixiang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00, China)

Abstract: The yearly increased incidence of hypertension, diabetes, hyperlipidemia and obesity, and the low diagnosis rate and poor efficacy, result in high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Therefor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four warning notes. First, to strengthen the prevention and health care and stifle the hypertension, diabetes, hyperlipidemia and obesity, etc.; Second, to expand coverage and advocate the early discovery, early diagnosis, early treatment, to improve the diagnostic rate and cure rate; Third, to improv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he last one, to treat th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with combin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Key words: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heart disease; morbidity; hypertension; diabetes; hyperlipidemia; obesity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保覆盖面扩大了,心脑血管病的防控已有所改善,其发病率应该有所下降,但是,近些年来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却明显升高了。

1 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呈上升态势

近些年来,由于冠心病发病的升高致使心脏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态势,据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以下简称2012年鉴)报道:1993年心脏病慢性病患病率为13.1‰,1998年为14.2‰,2003年为14.3‰,2008年为17.6‰。2012年北京市居民健康白皮书称,北京市居民急性冠心病的发病呈逐年上升态势。说明自1993年以来,由于冠心病发病的升高致使心脏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态势(见图1)。

据2012年鉴报道,1993年脑血管病慢性病患病率为4.0‰,1998年为5.9‰,2003年为6.6‰,2008年为9.7‰。说明从1993年以来,脑血管病发病率呈上升态势(见图2)。

2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肥胖症发病率增高,促进了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升高

高血压病可引起冠状动脉、颈动脉、脑动脉粥样

作者简介:张瑞祥,研究员,研究方向:中医学和中药学。电话:13701273166

图1 心脏病发病趋势

图2 脑血管病发病趋势

硬化,因而并发冠心病、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糖尿病可损伤血管和神经,因而并发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高脂血症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肥胖症又可促进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形成。2012年北京市居民健康白皮书和中国城市居民健康白皮书一致报道,近些年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症、脂肪肝和高尿酸血症的发病呈逐年增加态势。

2.1 高血压病发病趋势

据2012年鉴报:1993年高血压慢性病患病率为11.9‰,1998年为15.8‰,2003年为26.2‰,2008年为54.9‰。说明自1993年以来,高血压病发病率呈升高态势(见图3)。

图3 高血压发病趋势

2.2 糖尿病发病趋势

据2012年鉴报道:1993年糖尿病慢性病患病率为1.9‰,1998年为3.2‰,2003年为5.6‰,2008年为10.7‰。说明自1993年以来,糖尿病发病呈明显升高态势(见图4)。

图4 糖尿病的发病趋势

3 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症处于诊疗率不高和诊疗效果不够突出状态

2012年中国城市居民健康白皮书称,由于血压检测不及时,致使有近半数高血压患者自己并不知晓,因此更谈不上及时治疗了。最近《中国医学论坛报》报道,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宁光团队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赵文华团队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于2010年对98 658名中国成年人进行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查,确认中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6%,其中仅25.8%患者接受治疗,接受治疗者中仅有39.7%的血糖控制良好,控制效率不高。

4 脑血管病死亡率居高不下,心脏病死亡率呈升高态势

据2012年鉴报道:1990年城市居民心脏病死亡率(指粗死亡率,以下同)为92.53/10万,到2011年的21年间增长到132.04/10万;乡村从69.60/10万增长到123.69/10万。城市居民脑血管病死亡率从1990年121.84/10万演变为2011年的125.37/10万;乡村从103.93/10万演变为138.68/10万。说明在这21年间心脏病的死亡率呈上升态势,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居高不下。

分析脑血管病死亡率居高不下和心脏病死亡率升高的原因,一是发病率增高所致;二是诊断率不高所致;三是诊疗水平有待提高。

5 四点警示

第一,加强预防保健,大力遏制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和肥胖症的急剧增长势头。我国对于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对于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处于脱适应状态,养生保健事业处于蓬勃发展但缺乏监管的状态,如需要加强养生保健的综合性监管机构建设,发展从业人员教育事业,加强产学研机构建设,发展养生保健学术,提高养生保健产品质量,加强民众健康教育等。既要广泛推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又要持之以恒地践行养生保健知识和养生保健技能,在四季养生、饮食养生、行为养生、情志养生、运动养生、经络养生、脏腑养生、体质养生等方面,以及在养生保健管理、养生保健学术、养生保健产业、养生保健模式等方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养生保健格局。

第二,继续扩大医保覆盖面,普及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症以及心脑血管病知识,倡导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努力提高其诊断率和治疗率。

第三,倡导不断创新精神,改善行业学风,不断提高诊治水平。当今治疗心脑血管病的手段,如介入、手术和药物等方面有了较快发展,但是在保护血管内膜、改善微循环、防护和修复受损组织等方面还不尽如人意,需要不断创新。

篇9

陇东南处于古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该地区生态环境条件较优越,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湿地等地貌类型齐全,千姿百态,既有北国的雄奇又有南国的秀丽,旅游生态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陇东南地区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该地区现有旅游景区164处,其中入选国家4A和5A级景区的有7个,它们分别是:崆峒山风景名胜区、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漳县贵清山-遮阳山旅游风景区、成县《西狭颂》风景区、陇南市万象洞风景区、康县阳坝自然风景区和官鹅沟风景区。河西走廊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100—200公里,地势平坦,绿洲水草丰美,是世界上最长的天然走廊,自古以来也是我国通往新疆及中亚的要道。这里既是大漠戈壁、雪山冰川、绿洲草原、河流山涧交错组合的壮美自然遗产地,又是由丝路文化、敦煌文化、长城文化、边塞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等多元传奇文化构筑的文化遗产集聚区。是世界知名的自然、文化、生态廊道,是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点区域,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向西开放战略核心区,是实施文化旅游走出去战略的桥头堡和示范区。目前,甘肃旅游业已形成一个中心(兰州),三大旅游区(以敦煌为依托的西部旅游区、以兰州为依托的中部旅游区、以天水为依托的东部旅游区),六条线路(西线、东线、南线、北线、东北线、东南线),十二大王牌旅游景区(敦煌莫高窟、雅丹地质公园、鸣沙山--月牙泉、嘉峪关关城、张掖大佛寺、武威雷台汉墓、兰州百里黄河风情线、永靖黄河三峡、甘南草原、夏河拉卜楞寺、天水麦积山、平凉崆峒山)的发展格局。

二、甘肃养生旅游业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

目前陇东南地区养生旅游业走在了全国前列,已形成了七大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基地:岐黄周祖医食养生保健基地、崆峒山-大云寺王母宫道释文化养生基地、皇甫谧针灸保健基地、麦积山自然生态养生基地、武山清水温泉理疗保健基地、陇南山水田园养生基地、定西道地中药材旅游基地。陇东南地区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造就了种类繁多的中药材,是甘肃省乃至全国主要的中药材产地之一,境内有各类中药材3000多种,其中名贵药材350多种,有“天然药库”之美誉。基于陇东南区域文化资源特别是中医药文化厚重、中药材资源丰富以及自然生态幽美的优势,通过有效的开发、融合,发展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打造国内知名的综合型养生旅游目的地潜力巨大。处于陇东南的平凉崆峒山被称为“天下第一养生地”。养生旅游产业已成为当地支柱产业。平凉市重点打造了六大养生文化、六大养生名片、十大养生产业、十大养生项目、十大养生产品、十大养生名宴、十大养生小吃、十大国医理疗技术、十大国医保健术、十大运动养生、重点解决六大健康隐患,形成了立体网络型养生旅游产业体系。除此之外,平凉全面推进十大配套工程,强化十个源头文化宣传,开展五大推进宣传,提升平凉天下第一养生地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平凉重点打造了养生休闲旅游业、养生膳食服务业、养生社区与养老服务业、中医适宜技术保健业、养生培训与健康管理业、养生用品研发业等十大养生产业体系;推出了崆峒古镇、崆峒养生馆、养生民俗村、关山避暑村、皇甫谧百草园、灵台针灸雷园等十大养生项目;还推出了五谷养生宴、红牛火锅宴、养生药膳宴、道家素斋宴等十大养生宴。养生旅游产业不仅满足游客游山玩水需要,而且在景区周围的国医馆针灸园等还可以重点解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消化功能低、睡眠质量低等六大健康隐患。

三、甘肃养生旅游两业融合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养生旅游业成为新兴朝阳产业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就是以中医药文化独特的知识体系为基础发掘服务项目,结合既有旅游景区、项目等资源,将中医药养生保健情景化、生活化、产品化。它不仅具有观赏性,更具有休闲娱乐和去病强身的功能。随着近年来针灸、针刺疗法、气功医疗、治疗脱发病、太极拳、足浴、中医药美容等在发达国家备受青睐,越来越多的国外游客以中医药保健为目的到甘肃进行养生旅游。2014年美国、德国、中国、巴西、乌克兰、俄罗斯、波兰以及罗马尼亚等多批游客到皇甫谧养生院参观学习。甘肃2013年被确定为中乌中医药合作项目执行省份,乌克兰岐黄中医学院的学员们对皇甫谧养生院极富中医特色的针灸、推拿、把脉等诊疗手段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并多次进行参观。甘肃省正在寻求以中药材基地、中医医疗机构和中医药博物馆作为旅游业开发的主要依托,积极推出医疗保健旅游的服务项目,特别是拥有知名中医院和优质旅游资源的地方,纷纷将“中医药养生保健游”作为其主打的旅游品牌。

2.甘肃中医药养生旅游发展面临两大历史性机遇发展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面临两大历史性机遇。一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机遇。在当前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东边牵着繁荣的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让亚欧经济共同体走向深度融合,以重塑“丝绸之路”辉煌。同时也将促进中国的西进战略,拓展中亚、西亚和欧洲市场,对我国的对外开放具有积极意义,对甘肃旅游来说更是难得机遇。因此,甘肃应通过大力开发文化旅游融合项目,发展旅游新型业态并延伸相关产业链条,争取在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蕴含的巨大市场份额中分享更多利益。二是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机遇。文化是旅游的内涵,是灵魂,是增加旅游感悟,提升旅游吸引力和质量的核心因素,旅游也是文化传播、继承、创新的重要载体和途径。2013年国务院正式批复甘肃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这一国家层面的战略平台。因此甘肃应通过抢抓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机遇,积极发掘各类文化资源特别是中医药养生文化资源,将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内涵贯穿重点旅游城市文化功能区和精品特色文化县(区)建设当中,增强旅游综合竞争力。

3.甘肃中医药养生旅游业发展具有政策支持目前,甘肃中医药对外医疗、教育、科技合作不断扩大,已传播东欧、中亚、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医医疗、保健和教育等服务贸易输出,不仅有力地传播了中华文化、中医药知识,而且对外倡导以人为本的保健模式和健康理念、生活方式,对于提升中国国家软实力,促进全球实现绿色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2012年,甘肃省商务厅、卫生厅等7部门制定了《关于促进甘肃省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甘肃省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的重点任务。2013年,甘肃省除了与大洋彼岸的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积极开展中医药服务贸易交流外,充分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平台与乌克兰等国家开展了有关中医药服务贸易的深度合作,2014年,商务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把甘肃作为全国首批六个中医药服务贸易先行先试重点区域之一。因此,加快甘肃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业发展,有利于改变甘肃省长期以来国际贸易项目输出的结构,实现由过去主要依赖矿产等资源性“硬”产品出口向商品与服务出口并举、养生保健技术服务等文化类“软”产品出口比重不断增加的转变,开启甘肃省对外贸易新格局。

四、甘肃中医药养生旅游业融合战略研究

1.实施国际化导向战略,抢抓丝路经济带建设机遇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旅游行业在经历了景点竞争、线路竞争和城市竞争后,开始步入区域旅游竞争的时代。欧洲、中亚等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甘肃发展中医养生旅游产业,应实施国际化导向战略,抢抓丝路经济带建设机遇,应积极开发中亚、欧洲市场,巩固东南亚市场,重点拓展对中医药认同度较高,且与甘肃中医药协作关系紧密的乌克兰、尔吉斯斯坦、匈牙利、摩尔多瓦等国市场,将甘肃打造成西部地区国际化水平较高、旅游保障体系较为完善、旅游环境宜人、中医药养生特色鲜明的国际保健旅游目的地。

2实施大景区建设战略,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甘肃发展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产业,应积极实施大景区建设战略,统筹甘肃省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集中不只是空间密度的集中,而是由于集中于交通线或经济网络,使得这些资源在空间中具有内在联系性。甘肃要加强与陕西、四川和宁夏等省区在旅游方面的协作,通过构建从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到产业政策的全方位合作与协调机制,优化养生保健旅游空间布局,建设功能齐全、能满足各类顾客、多元服务需求、提升旅游体量和规模并具有较强区域辐射力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大景区,促进旅游产业结构转型和相关资源整合,带动更广大区域内的旅游经济一体化发展。

3.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进一步凸显文化品牌价值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业的竞争,实质上是精品和品牌的竞争。甘肃发展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应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通过深度发掘中医药养生文化内涵,大力推广敦煌沙疗、崆峒山天然氧疗、天水麦积山温泉疗、关山避暑村、皇甫谧百草园等知名品牌,突出中医药文化优势和养生特色,做好以新主题、新体验、新思维为核心的品牌营销创意,着力凸显品牌的文化价值,为既有旅游景区或服务项目的品牌知名度增添新魅力,进一步提升中医药保健旅游产业的附加值。

4.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旅游资源永续利用无论历史文化遗迹还是自然景观,都是一种难以再生资源。甘肃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旅游产业,应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所节制,避免开发过度和破坏永续利用。应从合理布局、均衡供需、优化结构、重在保护等方面综合衡量,促进生态平衡、经济发展与社会繁荣三者的有机统一。同时,通过增进养生保健旅游产业结构体系的协调性和稳定性,不断增强该产业的自我调适能力,为甘肃养生保健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篇10

目前,药店多元化首选中药和医疗器械,药妆则需要长期培育,中药确实是药店销售与利润增长点,这是不争的事实。笔者认为药店中药品类销售的平均占比将很快从目前的8%增长到15%以上,主要推动中药销售提升的原因如下:一是大健康理念的推动,大健康很多是药食同源的产品,也就是中药,因此中药扩大得益于大健康;二是新医改对药店销售的冲击导致药店中药加大:现在的观念是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健康到药店,而慢性病的调理,中药是首选,同事大健康养生、保健、康复等都需要中药;第三是药店重视,很多药店都陆续开展中医药文化节,比如北方的连锁成大方圆、漱玉平民都每年开展中医药文化节活动,大力普及与销售中药;四是去年是中医馆年,很多连锁药店都陆续开了中医馆,带动了中药销售。

二、药店中药销售不成功的原因分析

中药销售不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专业人才缺乏:没有会卖中药、识别、鉴定中药的中药技术人员如中药师和老药工及懂中药的店员,而这些才人随着时间推移,越爱越少,后继乏人。这些人才的培养需要长期的培训、实践、师傅带徒弟;

二是做好中药销售人员的激励:应该卖中药店员的基本工资和提成都要高于西药才行,中药不象西药可以按照每盒每瓶给店员提成,销售过程麻烦、琐碎且不好计量,因此,必须加大奖励力度才有人愿意学中药;

三是加强国医馆建设:缺乏中医处方是中药销售差的重要原因之一,老中医坐堂对建立中药销售氛围是大有裨益的;

四是不重视中药:从连锁总部到门店都没有销售氛围,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做中药;

五是对货源把关不严:低价销售一些劣质甚至假冒伪劣中药,导致消费者反感,进而影响销售,笔者曾在广西南宁调研,南宁消费者买中药,一般都选择原南宁朝阳大药房,这家连锁药店中药销售历史久、品质好,货真价实,店员中药知识到位,服务较好,成为南宁居民中药首选,因此价格贵些消费者也认可。

三、药店应该如何做好中药营销以带动中药销售的增长

首选是开展中医药文化节,坚持常年做各种中药文化节、膏方节、参茸节、花茶节、中药养生节 节。

二是营造中药养生销售氛围,从地面到空中都要根据24节气,布置相应药食同源的中药养生产品销售;

三是门店店长、药师重视,政策奖励向中药销售倾斜,店面陈列面积加大、品类增多,这样才有氛围,消费者才愿意过来,尤其是药食同源类中药是药店的增量品类,不与药店的传统品类抢夺市场,更应该全员重视;

四是持续不断店员中医药知识教育培育,使店员比消费者更懂中药,这样才有可能卖好中药。

四、中药在药店内应扮演怎样的角色

中药在药店是多元化的领头羊,尤其是药食同源类中药,更是引领着大健康潮流,比如康美药业的中药组合菊皇茶,创新了润燥降火养生茶新品类,给药店提供了不予传统品类抢占市场的新增量品类;参茸贵细类中药更是进补、养生、保健、康复延年益寿的首选;高档的中药饮片,疗效确切,是连锁药店形象体现之一。

其次,中药是药店利润增长的主要贡献者,一般中药都有50%个点以上毛利,比普药类化学药毛利高多了,且通过药食同源中药的联合用药销售,可以提高客单价。

五、中医药营销方式上的区别,如何做到体现中药特色的营销差异化

中药营销方式上需要提出两点:一是坐堂医生处方,或者中药师、中药师配方建议;二要养生组合处方提供和宣教,药食同源类中药,有些地方医保政策,需要两个以上组合才能销售,这就需要四季养生组合处方,当然最好是组合配方集中陈列,以便组合销售;在服务方面,需要免费煎药或者体验式销售(花茶养生、美容类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