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实践报告总结范文

时间:2024-03-21 11:23: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实践报告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实践报告总结

篇1

实习对于我们将要走入社会的学生来说是一次熟悉社会,了解社会的好机会.实习是我们了解社会的第一站,今天我们来到学校为我们联系的工地武警医院办公楼.以下是我了解到的工程情况.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和管理有了直观地认识,增强了对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并综合运用自己所学过的知识,同监理工程师一起解决工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且在本次实习中,我对建筑工程的各方责任和角色有了更切实际的了解,深刻体会到工程建设中所包含的种种矛盾、种种限制、种种实际问题;亲眼所见了建筑工人的辛苦,以及他们在实际施工中各种手法的巧妙性和实用性,比如,钢筋的绑扎,底层基础钢筋的绑扎首先要放样,每一跨度里钢筋的接头数只有25%,即4根钢筋里只有一个接头,另外,接头要尽量放在受压区内.在砌墙的过程中,如遇到墙要转角或相交的时候,两墙要一起砌起来,在留槎的过程中,可以留斜槎,如果要留直槎,则必须留阳槎,且要有拉结筋,不能留阴槎.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在天热的时候要注意养护等等.在工地上所见所闻,更加激发了我对本专业的热爱和憧憬,也深深体会到要在建筑这个行业上有所作为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不仅仅是在论上,更是在实际的应用中.与此同时,我也深深的体会到一份责任,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祖国的大建设添砖增瓦,实现自身的价值.

下面我就本次实习的过程内容作报告如下:

实习简况.

实习内容:学习国家相关的规章制度,了解各种工程程序;通过阅读图纸,了解设计的意图、设计方案、施工细部;了解在工程建设中可能发生的实际问题,并学习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等.

(一)建筑学知识

参观校内单体建筑及建筑组群,参观特色建筑,了解分析以下内容:

1、根据所学知识,对所参观建筑组群的总平面布局的合理性或不合理性进行分析.

2、参观建筑物外观及内部,了解各层平面布局及房间布置,观察建筑外观特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该建筑平面布局、空间造型和立面处理方法.

3、分析建筑的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是否符合要求.

(二)房屋构造

通过去参观某项在建工程现场情况,了解以下内容

1、了解该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构造特点、建筑作法、承重方式、施工方式、抗震等级等;

2、了解该建筑物的地基及基础类型、构造形式及施工方法;

3、了解该建筑物的墙体类型、结构布置、细部构造及施工特点;

4、了解该建筑物板、梁、柱等的类型,配筋方式及其与墙、梁的连接构造,了解楼地面、屋面构造及顶蓬构造特点;

5、了解该建筑的楼梯、阳台等的详细构造;

6、了解建筑物的建筑装修构造.

(三)建筑材料

通过去建筑工地实地参观,了解以下内容:

1、了解水泥、砖、砂子、石子、钢筋等主要材料的规格、标号、特性及使用要求;

2、了解混凝土、砂浆的配合比、标号、生产工艺所用设备以及养护要求;

3、了解各种钢筋加工情况;

4、了解有关装饰材料的情况.

(四)建筑施工

通过去施工现场参观,要求了解以下内容:

1、了解各施工工种的工艺过程,生产特点以及各工种之间的配合及穿插作业情况;

2、砖混结构施工工序,现浇构件的施工工序;

3、建筑工程与安装工程的施工配合及工序要求;

4、土建工程与安装工程的施工配合及工序要求;

5、装修工程的施工过程,施工特点及方法;

比如,钢筋的绑扎,底层基础钢筋的绑扎首先要放样,每一跨度里钢筋的接头数只有25%,即4根钢筋里只有一个接头,另外,接头要尽量放在受压区内.在砌墙的过程中,如遇到墙要转角或相交的时候,两墙要一起砌起来,在留槎的过程中,可以留斜槎,如果要留直槎,则必须留阳槎,且要有拉结筋,不能留阴槎.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在天热的时候要注意养护.

(五)基础

1.基础选用类型 采用独立基础,基底标高为-5.10m

2.钢筋基础地面应作强度等级为c10的100厚垫层,垫层宜比基础每侧宽出100

3.钢筋基础曾厚度,有垫层处》40,无垫层处70, 与土壤直接触外侧建筑防水做法的钢筋挡土墙,柱在室外地面部分保护层厚度应向外增加到40.

(六)地基

1.地层土性描述:基础应置未扰动的卵石层上,撑载力特征值f=350kpa

2.基槽检验应按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和施工图要求进行,并需要有勘察设计人员机参加.

3.基础设施完毕用不含对基础有侵蚀作用的戈壁土,角砾土或黄土分曾回填砾实.

4.基础开挖应按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放坡,对临近建筑有影响的基坑,应由具有岩石设计与施工单位做支护设计及施工.

(七)施工准备

1.模板安装前的基本工作:

1)放线:首先引测建筑的边柱,墙轴线,平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各条轴线.模板放线时,根据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中心线和边线,墙模板要弹出模板的边线和外侧控制线,以便于模板安装和校正.

2)用水准仪把建筑水平标高根据实际标高的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安装位置.

3)模板垫底部位应预先找平,杂物清理干净,以保证模板位置正确,防止模板底部漏浆或混泥土成形后烂根.

4)工长事先确定模板的组装设计方案,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交底.

5)模板应图刷脱模剂.还有好多注意事项,我在这就不列举了.

(八)钢筋混凝土结构

1 本功程框架梁配筋采用平面表示法,框架梁柱抗震构造详国标图籍03g101-1

2 保护层厚度:楼板15 连梁 梁25,柱30,并不大于主筋直径

3 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实践证明,混凝土常见的裂缝,大多数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缝,

其主要原因是温度梯度造成寒冷地区的温度骤降也容易形成裂缝.因此说混凝土的保温对防止表面早期裂缝尤其重要.从温度应力观点出发,保温应达到下述要求: 1)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及混凝土表面梯度,防止表面裂缝.

2)防止混凝土超冷,应该尽量设法使混凝土的施工期最低温度不低于混凝土使用期的稳定温度.3)防止老混凝土过冷,以减少新老混凝土间的约束.混凝土的早期养护,这些问题都是在施工事要注意的,在施工时采用何种水泥,用量都是要注意的,还有混泥土的早期保养.

4 钢筋绑扎搭界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倍l 框架柱 梁复合捆筋,均允许采用拉津复合箍,其配箍量不小于10d

5 现浇主梁与次梁交接处,应附加吊筋或箍筋,未注明的当左右次的梁跨度之和的1/2梁长l《3m设8根箍筋.

(九)其他

1.本设计未考虑冬季,雨季施工措施,施工单位应根据有关措施及验收规范自定.

2.施工中应严格遵守国家现在个施工及验收规范和操作规程.

3.图中平面尺寸单位为毫米,标高为米

4.本工程楼面施工荷载不得超过3.5kn/mm,如果需要在楼面上大面积堆料,楼底模及支撑系统不得拆除,并且支撑系统需进行强度验算.

5.施工中应密切配合建筑及设备,电器施工土作好预留及预理工作,管道井内宜预设管道支架或埋件.

6.防雷措施应按电施要求,柱或墙内防雷通长焊接纵筋焊接联网

7.所有外露铁件应涂刷防锈漆二底二面.

8.板中钢筋编号同标高出楼板钢筋编号,梁编号同相同标高梁编号.

篇2

上帝是公平的,让每个人都能在生命的道路上沸腾,或生的激情,或生的低迷。只是环境的不同让人门走出不同的路向。农村的孩子是痛苦的,我认为,他们没有太多的优越环境,也没有太多的机会和平台。

我知道他们的不易,生活的不易,走出来的不易。这也是促使我走进他们的勇气和动力

在我的家乡我知道这群孩子被叫做留守儿童,他们的爸爸妈妈不能像其他城里的父母一样,把孩子留在自己的身旁呵护着,疼爱着,关心着。他们的身边没有太多的玩具和图书,也没有美丽的衣服,他们没有梦想,没有表现自己的欲望,甚至可以说他们有的只有无知。因为他们的身边只有给他们一日三餐的爷爷奶奶,他们不会给孩子讲美丽的童话故事,也不会启发他们的理想,放飞孩子们的梦想。

概括来讲,他们存在的问题有一下几点:

一是监护不力,义务教育难以保证,在我的实践当中,我了解到这些孩子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老师们不能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有时候可以说是力不从心,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沟通。家庭和学校监护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孩子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

二是缺乏抚慰,身心健康令人堪忧。在这群孩子当中,他们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1次;孩子们与父母通话、通信频率月均不足1次。由于父母长期外出,他们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有时候他们甚至觉得自己不如人,觉得自己受歧视,有过被遗弃的感觉。

三是疏于照顾,人身安全不容忽视,我发现孩子们容易受到意外伤害。

为了帮助孩子们解决出现的问题,无论是心理,学习还是成长。在村委会领导和学校老师的帮助下我在实践当中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首先我走访了一些典型的家庭,了解家庭的具体情况,如:父母的工作地,父母的收入,怎么跟父母联系,每个月的生活费,学习情况,兴趣爱好……与此同时我写下了自己的真是感受。接下来我召集这些孩子回到校园里,并以“我的梦想”为主题,让孩子们展开讨论,目的是为了放飞孩子的梦想,让他们知道自己以后要做什么,能做什么,然后我又教他们唱了一首我最拿手的“真心英雄”让孩子们知道,“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在这时我又给他们讲了很多伟人的故事,鼓励他们勇敢面对人生,不怕困难和挫折。因为孩子们没有图书室,所以我就组织了一次图书捐赠活动,构建了一个小小图书馆,丰富孩子们的知识。最后,我组织孩子们做了一场晚会,总结了一周的收获。

关注“留守儿童”工作我才刚刚开始学习,还存在很多不足,很多工作还不够细致和深入,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完善。今后,我将进一步发挥当代大学生的时代先锋作用,加大关注的力度,继续深入实施关护“留守儿童”的行动,力争把这项工作做得更细更实更好。“留守儿童”关护工作涉及到很多部门、单位,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配合和努力

篇3

景观工程实习是建筑景观专业学生大学四年在校期间课堂理论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中间性教学环节,历来受到任课教师和学生双方的重视。由于各高校建筑景观专业课程的培养方案不同,决定了工程实习的时间、目的、方式和内容都不同。湖北工业大学的建筑景观设计专业主要培养景观方向的专门设计人才,景观工程实习开设于学生进入专业课程学习以前,经过了前三年的基础课程学习与设计练习,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本专业基础知识并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景观工程实习也基于本校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具有自身的教学特点。

教学目的及教学内容

景观工程实习是建筑景观专业本科教学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学生通过工程实习,将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逐步融汇于实际的项目中去。通过实习,使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相结合,为日后的专业课程学习奠定了基础。学生本人也从实习中得到了锻炼, 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组员协调能力,增强了工作责任感, 提高了综合素质,增长了关于景观设计的专业素质。

为了使学生从实习开始有一个对景观工程实习的准确定位,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的制定出具体的学习内容,比如说设计一个海边别墅,要考虑到当地人文、气候、风土人情、本土文化、地域文化、特有的历史建筑、民俗等,要通过调研还需要了解本地植物的属性,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景观工程实习有个宏观的认识,尽快理解工程实习是“要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做”。

教学方式多样化

为了保证景观工程实习的质量,达到预期目的,其教学方式不能像课堂理论教学一样采取固定模式,必须灵活多样。其教学模式应随着景观工程实习地点的变化而变化。在设计公园景观时,现场绘图的演示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快速地了解到计算机施工图绘制技术;在设计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时,实景观摩是尽受设计效果的有效途径,同时配合教师的现场讲解,可以让学生获得的景观视觉印象在第一时间转化为专业知识便于自己思考。

如果实习现场属于大型场地,学生可以组成若干个独立班组, 每个班组有10人左右,由1 名指导教师具体指导,然后组织讨论,使各个小组之间将学到的知识交流共享,聘请有经验的技术专家做兼职的指导教师。在实习中,学生应认真记录实习日记。实习结束后,实习日记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之一,记录所在工地的工程概况、景观需求、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并记录当天实习的内容和所完成的工作。实习工作的操作要领和质量要求,以及实习后的体会和收获等。在按计划完成景观工程实习及现场参观之后,由指导教师组织好实习的总结工作。总结工作包括对学生生产实习的考核及实习成绩的评定。学生本人要通过实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思考,独立完成景观工程实习报告。

此外,还可以通过讲座方式,请校内外专家做专题讲座,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专业知识,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达到预期目的。

改革教学内容,实施系统化教学模式

首先,要充分重视实习教学环节, 调整现有的不适应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认识到实习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大力支持实习教学改革,使实习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其他课程的教学内容成为有机的整体, 保持整个景观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其次,实习过程可以采用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针对实习经费紧张, 实习地点分散等困难, 可以采取先集中后分散的方式。在实习开始时, 由指导教师对学生安排统一讲座, 请校内外专家为同学们作景观设计的专题报告, 讲解景观设计的基本流程,比如设计过程中每个各个设计阶段的特点、工作等内容。最后由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分组, 分别布置各组学生实习内容,这样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下一阶段实习的感性认识和深入了解。

第三,重视实习专题报告的写作。在过去的教学中,学生并不重视实习报告,把实习报告写成实习感想和体会, 不能从专业角度分析问题, 归纳经验, 总结收获。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实习进行到一半时, 根据实习的专题方向拟订自己的报告提纲, 并在接下来的实习中做到有的放矢,结合报告提纲进行现场调查、收集资料, 在保证实习按计划进行的前提下, 结合实习实际情况分析总结,使学生在整个实习过程中逐步完成专题报告。

结束语

探索建筑景观设计专业实习的方式,加强学生工程实践的训练,理论联系实际,对本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大意义。这也要求指导教师具有更高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能及时了解和把握景观设计领域的发展动向,把新科学、新技术及时反映到教学中去。

篇4

关键词:古建测绘 建筑学 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179-02

随着近年来建筑学专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学教学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改革。中国古代建筑作为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遗产,以及国家和民族的历史的一种载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古建筑测绘更是建筑学专业教学中一次多学科综合实践教学环节。古建测绘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古建筑测绘的学习,增强对中国古代建筑的感性认识,从而深刻理解、巩固和运用中国建筑史、城市建设史、建筑测量、建筑制图等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1 课程发展概况

1.1 课程设置背景

古建测绘作为一项结合教学和实践课程内容,对中国建筑学教学体系的产生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中国建筑学研究发展之初,梁思成和刘敦桢就带领营造学社成员在华北地区137个县市,调查古建筑1823座,详细测绘建筑206组,完成测绘图1898张。在中国建筑史上有较大影响的古建筑如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山西应县木塔、河南登封嵩岳寺塔等,都是在这一阶段发现并测绘的。正是通过对实例进行测绘、分析及研究,梁思成、林徽因、莫宗江及卢绳等才开始着手编写系统性的中国建筑史研究著作,同时,在《中国营造学社会刊》这一古建史研究的学术性刊物上发表多篇测绘实录。相关研究论著将中国建筑史学纳入系统科学研究领域,以历史文献和实物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中国古建筑史的发展规律,总结中国古建筑发展的成就及不同时代建筑的主要特征,使得中国建筑历史的研究工作走向科学化的体系,同时,也为世界建筑史的研究拓展了学术范围。

正是由于受到古建测绘在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开端所奠定的学科研究的基本模式影响,50年代梁思成和刘敦桢先生分别主持北京和南京的建筑理论与历史研究室时,都将古建测绘课程带入建筑学的教学体系中,作为教学环节中重要的实践内容。随着近年来高校建筑教育的快速发展,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科体系不断完善,2011年全国设置建筑学专业点已经发展到252个,通过评估的专业点有48个,占总数的19%,而其中大多数建筑学专业均设置古建测绘课程,由此可知,古建测绘课程逐渐在高校的建筑学专业建构中的重要性和普及程度。

1.2 课程设置现状

目前,各高校的古建筑测绘课程的教学模式大致相同,前期简单为学生讲授测绘基本理论知识、运用及仪器操作方法,将学生按4~6人分组,组织各组在现场分工进行草图绘制和测量,最后依据草图和采集的测绘数据绘制正式测绘图纸。这种教学模式沿袭营造学社发展初期的基本做法,曾经为建筑教育、建筑史研究和建筑遗产保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随着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渐不适应学科的发展和古建筑测绘教学的目的。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测绘对象的选择方面,古建筑测绘的工程目的是真实客观地反映古建筑的原貌,为古建筑提供详尽、系统的资料,作为重要的技术档案为日后的修复、重建提供可靠的资料。古建测绘课程作为建筑学专业教学体系中的基础内容,目的在于巩固理论课程教学,同时,为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建筑史教学提供部分基础研究资料。由此在进行古建测绘课程的安排时,要注意区分测绘类专业和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在进行课程学习时的不同侧重点,有区别、有针对、有选择的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测绘专业的学生仅能够从测绘学的角度真实客观地反映古建筑的原貌,而不会考虑建筑工程目的深层次意义,可能造成古建筑测绘背景知识的流失。而建筑类专业更多地是从建筑学的角度来要求测绘内容,测绘技术方法仅仅是古建筑测绘的工具和手段,所以面对规模较大或工程较复杂的测绘对象难以实施测绘工作。由此在为建筑学专业的学生选择古建测绘对象的时候,要重点考虑学生的实际测绘能力和测绘水平,尽量选择符合教学内容的测绘对象,既能够让学生达到认识古建筑的目的,又利于进行实地测绘工作。当然,测绘对象的选择也与测绘工具的配备密切相关,测量工具如果不能跟不上实际的需要,会导致测绘的效率低、成果差,严重影响教学的效果和测绘技能的传授,相反精度准确能够有效提高测绘水平,从而扩大对测绘对象选择的范围。

其次是测绘时间的安排方面,一般高校古建筑测绘都设置在酷热的暑期进行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所以测绘工作的开展、管理与进程很容易受到影响,由此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工作效率也会受到很大的制约。更重要的是古建测绘课程是学生将建筑史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的重要过程,对建筑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学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古建测绘课程的时间安排应主要考虑建筑史学习的基本时间阶段,尽可能让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及时有效的开展古建测绘课程,从而保证教学质量和学生认知的能力均在较合理的水平。

最后是测绘成果的提交方面,考核方式各高校千差万别,大都测绘图纸作为教学成果,但是对采集数据的记录方式没有统一的标准,表格存储也各不相同。所以学生在测绘实践教学后,缺乏深入对实践和学习的深入体会,所提交的测绘成果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仍需要反复修改,不能够直接作为基础的研究资料,从而影响古建测绘课程的实际工程目的的实现,使得古建测绘课程脱离生产需要而仅仅成为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

2 教学实例说明

针对目前高校建筑学专业中古建测绘课程存在的问题,以本校2009级建筑学专业的古建测绘课为基点,进行了部分的教学改革实验,争取将古建测绘课程的教学工作纳入到建筑学专业基础理论教学的核心部分之中,发挥出古建测绘课程的作用和影响。

2.1 准备工作

为明确古建测绘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在进行建筑史理论教学时,对学生充分说明古建测绘课程是建筑史及建筑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另外授课老师通过建筑史的理论学习来了解和掌握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进而确定古建测绘的对象。根据2009级学生的基础学习的情况反馈,选择难度适中的近现代建筑作为古建测绘对象,既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又激发学生对古建测绘课程的兴趣和热情。

在古建测绘开始前利用多年的测绘实践与多媒体课件教学,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古建筑测绘基本理论知识、测绘方法、技术要求和仪器操作技能等。同时,申请并使用测量精度高的激光测距仪,保证古建测绘过程中的测量工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2.2 现场布置

古建测绘课程的重点是测绘现场的实地测绘,在古建测绘现场,首先带领学生根据前期对测绘对象的调研工作进行古建观摩和工作分配,保证各组同学都对测绘对象和测绘工作的难易程度获得充分的了解的基础上,再确定各组的工作内容和测绘重点,最后由各组负责人具体安排具体详细的测绘分工。测绘指导老师现场辅导各组测绘,保证出现问题能够及时解决,不影响测绘工作的基本进度。

根据古建测绘的工程实际性特征,争取实习双导师负责制,使学生在校内接受主讲老师的课堂理论教学,解决在测绘实践中遇到的古建筑测绘现实问题,并有测绘老师指导实践技能和测绘技巧,以此促进学生对实践中的方法和技能的透彻理解,提高动手和操作能力,达到课堂教学和课后实践相互结合的最佳教学效果。同时对促进专兼结合的教学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2.3 实践总结

古建测绘结束后,要求分组分班进行测绘成果的整理工作。为达到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的目的,对提交的成果内容进行了部分调整和修改。各组除了绘制格式统一的测绘图纸之外,还要提交有针对性的测绘调研和分析报告及计算机数字模型。调研和分析报告能够检测学生对测绘对象的认识理解深度,计算机数字模型则要求学生充分发挥合作和团队精神,将各组绘制的不同图纸数据综合分析,以精准的数字模型直观的表达出来。古建测绘后的成果总结,学生提交的成果内容均符合要求,测绘图纸表达数据信息准确,分析报告有各自不同的角度及深度,计算机数字模型能够充分反映测绘工作的细致和准确程度,达到古建测绘课程对理论和实践进行总结的标准和要求。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大师阿尔伯蒂说过,测绘经典建筑就是向大师学习。古建测绘作为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其教学改革与实践在专业教学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筑学专业的古建测绘课的调整说明针对建筑学专业的古建测绘课程已经初步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和意义,但要把古建测绘课程融入建筑学专业的核心基础教学中还需要更多的思考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其亨.古建筑测绘[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林源.古建筑测绘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马海至,郭志奇.古建筑测绘的原则与方法探讨[J].北京测绘,2007(2):51-53.

篇5

根据学校安排我于20xx年xx月xx日到武汉第xx建筑公司武汉xxx项目部进行建筑施工实习。

一:工程简介

本工程是武汉市xxxx国企投资公司开发的公寓楼,承建单位是武汉第xxx建筑公司,分别是五号和六号楼,及高尔夫球健身楼,地基由xxx第四

桩基公司承建。由北京xxxx设计院设计。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柱子为异性柱。面积为13000平方米,由3栋楼组成的商住楼,现浇钢筋混泥土六层框剪结构。

二:收获与体会

首先说实习对我来说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字眼,因为我十几年的学生生涯也经历过很多的实习,但这次却又是那么的与众不同。他将全面检验我各方面的能力:学习、生活、心理、身体、思想等等。就像是一块试金石,检验我能否将所学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去。

关系到我将来能否顺利的立足于这个充满挑战的社会,也是我建立信心的关键所在,所以,我对它的投入也是百分之百的!紧张的一个月的实习生活结束了,在这一个多月里我还是有不少的收获。实习结束后有必要好好总结一下。

首先,通过一个多月的实习,通过实践,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旁站,使我近距离的观察了整个房屋的建造过程,学到了很多很适用的具体的施工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基础的知识。

比如说混泥土的裂缝原因及处里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那我就说说我的见解吧: 模板设计:

(一)施工准备

1.模板安装前的基本工作: 1)放线:首先引测建筑的边柱,墙轴线,平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各条轴线。模板放线时,根据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中心线和边线,墙模板要弹出模板的边线和外侧控制线,以便于模板安装和校正。

2)用水准仪把建筑水平标高根据实际标高的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安装位置。

3)模板垫底部位应预先找平,杂物清理干净,以保证模板位置正确,防止模板底部漏浆或混泥土成形后烂根。

4)工长事先确定模板的组装设计方案,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交底。

5)模板应图刷脱模剂。还有好多注意事项,我在这就不列举了。

篇6

论文摘 要:针对课程实践性强的特色和开放教育学生成人、在职的特点,介绍了实施《高层建筑施工》课程考试改革的基本情况,总结了改革的经验与不足。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对教学效果的检验,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和素质能力的考核[1]。对以成人学生为主的开放教育来说,课程考试即是取得课程学分的依据,更是促进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高层建筑施工课程是开放教育(本科)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我们针对本课程实践性强的特色和开放教育学生成人、在职的特点,对高层建筑施工的考试方式进行了改革,并通过考试改革倒逼课程教学方式的变革。

1 启动《高层建筑施工》课程考试改革的背景

《高层建筑施工》是一门讲授建造高层建筑物的理论、方法和有关的施工规律的课程。该课程涉及施工技术专业知识面广、量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电大开放教育土木工程本科的学生主要为成人学生,而且绝大部分本身都从事本专业工作,他们学习目标明确,希望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但课程教学的现状却是教师只在教室进行纯理论的教学,期末考试对一些知识点进行背诵,学生常常感到收获不大。我们设想对本课程的学习测评方式进行重新设计,既能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全面的测评,同时通过考试改革倒逼课程教学方式的变革。

2 考试改革基本情况

2.1 课程测评方案

本课程过去的考核方式是:四次纸面平时作业(占20%)和期末笔试(占80%)。改革后的测评方案用过程考核代替过去的形成性考核和期末笔试,过程考核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两个调查报告、在线答疑。其中平时成绩:占20%,由任课老师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和出勤率来评定;两个调查报告各占30%;发帖、邮件和在线答疑,占20%。

调查报告以小组形式进行撰写,5~6人1组,进行实地调查并撰写高层建筑地下基础工程调查报告和高层建筑地上结构工程调查报告两个报告。

为了保证成绩的真实性,我们还设计了答辩环节,在理论教学和调查报告完成后,进行公开答辩。答辩以组为单位,每组由答辩老师随机抽1~2名学生,针对调查报告的内容进行答辩,并根据学生答辩的情况进行评分。答辩老师对学生答辩的评分不计入总成绩,但学生答辩的成绩不合格,则该学生的这门课程考核不合格,并且会影响本组其他成员的成绩。

2.2 实施情况

我们在我校开放教育学院和建筑工程学院进行了试点,参加学生有86人。试点的指导思想是用考试改革倒逼课程教学方式的变革。所以从一开始在设计课程测评方案的同时,对本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相应的改革。理论教学以“够用为度、注重应用”的原则安排教学内容,实践教学要以书本理论知识为基础,紧密结合目前的生产实际。积极推行“ 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教学模式。

每个班级按6人左右分成1组,并确定了组长人选,以组为单位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分组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愿的原则,一般按入学时间、地域、单位等划分。老师从实践调查的布置、中途的检查、指导,最后的报告批阅,所有环节认真把关。

针对开放教育的特点,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各种方式的导学和助学。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尽量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互动,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网络学习的优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BBS、电子邮件、在线答疑等网络学习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本课程的在线答疑4次以上,辅导教师和学生在学校在线平台的BBS论坛上共发回贴近1000多条。从效果上看,学生的总评成绩比以往有很大提高,合格率由79%上升到98.8%,并且优良比例也大幅上升。

3 经验和不足

3.1 主要经验

我们认为通过课程的学习测评方式的改革,主要的成效是较成功地倒逼了课程教学方式的变革,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实践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针对本课程实践性很强的特点,测评方案的设计中突出了实践教学的考核,把分组进行实际调查放在重要位置,两个调查报告占考核成绩的60%。从实施的效果来看,实践教学做到了理论来指导实践,并在实践的过程中检验理论,达到巩固理论知识的目的。各小组在进行工程实际的调查以及撰写调查报告过程中,基本做到了充分参与,认真结合实际,体会深刻、实际。如开放教育学院的第4组,调查了中新城上城工程,这是重庆市最大的综合性建筑,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较高的科技含量。

(2)理论教学侧重点发生改变,教学方式多样化

由于考核方式的变化,教师辅导的重点从理论知识的大量灌输转变到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和实践性,理论教学遵循“ 够用为度、注重应用 ”的原则,按模块化进行组织面授辅导。理论教学真正为学生的工程实践服务。

同时,通过考核方式的引导,促使学生在进行理论学习时减少了对集中辅导的依赖,更好地利用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和现代化的网络交互式的学习环境进行学习,形成了一个自主学习、网络答疑、集中辅导、实践调查、网络答疑、再自主学习的多元化学习环境下的良性学习循环。

3.2 存在的不足

从整个课程考试改革的试点过程来看,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

(1)小组调研的有效监控还需进一步思考。分组调研是本课程考试改革的中心环节,虽然从指导分组、中途检查、期末的随机抽取答辩等环节已经进行了监控,但从实际实施来看,小组中还是常出现部分同学工作做得较多,部分同学参与较少的情况,而成绩的评定不好表现,从学习中的收获也相差很大。

(2)学生网上学习的效果还应进一步提高。因为发帖、邮件和在线答疑情况,占总成绩的20%。学生参与网上学习的积极性较高,在BBS中的发帖数和参与在线答疑的人数有很大提高,但有部分同学是为发帖而发帖,提出的问题流于形式性,网上学习的效果不明显。

4 结语

课程考试方式改革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2]。通过以上考试改革措施,改变了过去死记硬背的考试方式,将课程考核与教学过程考核有机结合起来[3],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应用在本课程,也可以推广到其他实践性较强的工科课程。

参考文献

[1] 孙锦茹.考试改革与学习方式转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4):109~110.

篇7

关键词:地基处理 结构设计 重要性

近些年,我国不断出现建筑物倾斜、下沉、倒塌、墙体开裂等情况。这些与建筑物基础设计、地基处理、施工存在不当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比较复杂的软弱地基中,因为地基承载力较低,压缩性较大,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出现不均匀沉降的状况,从而导致墙面和地面开裂,使得其使用功能受到影响,甚至影响到结构安全。

一、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概述

所谓地基,主要是指在建筑物下方用来对基础进行支撑的岩体和土体。而在建筑地基中土层主要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人工填土、黏性土等。地基又可分为人工地基和天然地基两种,其中天然地基主要为天然土层,不需要进行人工的加固。而人工地基则需要进行一定的人工加固处理,比较常见的有换填垫层、预压地基、复合地基等多种方式。地基处理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地基承载力,改善其变形性能或渗透性能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地基处理方法的确定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根据结构类型、荷载大小及使用要求,结合地形地貌、地层结构、土质条件、地下水特征、环境情况和对邻近建筑的影响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初步选出几种可供考虑的地基处理方案,包括选择两种或多种地基处理措施组成的综合处理方案;

2.对初步选出的各种地基处理方案,分别从加固原理、适用范围、预期处理效果、耗用材料、施工机械、工期要求和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对比,选择最佳的地基处理方法;

3.对已选定的地基处理方法,宜按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和场地复杂程度,在有代表性的场地上进行相应的现场试验或试验性施工,并进行必要的测试,以检验设计参数和处理效果。如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查明原因,修改设计参数或调整地基处理方法。

二、结构工程设计中地基处理的重要性

对建筑地基进行处理的主要目的是能够在软弱地基中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使得地基条件得到改善,对地基进行处理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方面:

1.地基土在剪切方面的特性需得到改善

地基在剪切破坏和土压力下中的稳定性主要是由地基土中的抗剪强度来决定的。因此,为了能够有效减轻土压力和减少剪切破坏的力度,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建筑地基土能够在抗剪方面强度迅速得到提升。

2.地基土在压缩方面的特性需得到改善

由于对建筑地基土中的压缩模量进行提升可以有效减少地基土的沉降,另外,要对剪切特性进行必要的改善确保出现因为侧向流动而导致的剪切变形。

3.地基土在透水方面的特性需得到改善

在建筑地基处理中土壤的透水性也是决定地基土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为了有效的提高结构工程的设计应确保提升地基土的透水特性。

4.地基土在动力方面的特性需得到改善

当遭遇地震的过程,饱和松散粉细砂中会有一些轻亚粘土液化的现象发生。为此,对地基土进行必要的震动特性的处理避免出现地基液化有效提升地基的抗震性能。

5.特殊土中不良地基特性需得到改善

在建筑地基中湿陷性的黄土、膨胀土作为不良地基土在建筑地基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为此要针对各种地基土进行必要的处理确保建筑地基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在日常我们周围会看到很多古老建筑,这些建筑虽然饱经沧桑,但是仍然矗立不倒,究其原因除了要求对这些建筑的上部结构和基础的设计合理、提高建造的质量外,还应对建筑天然地基中的人工处理方式加以重视,这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对天然地基加以人工处理后,再进行建筑物的施工,使得基础、地基以及上部结构构成一个整体,起到共同的作用,地基既能够对上部结构中的整体作用进行适应,同时也对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变形加以适应。因此,才会有保存这么多古老建筑到现在。其中民用建筑,尤其是住宅楼,砖混结构会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是砖混结构因为材料性质方面的关系,在地基变形方面比较敏感。通过实际证明我们可以发现,在约一半的建筑中,都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

三、在结构工程设计中地基处理的重要意义

通过工程实践可以发现:承重墙体出现裂缝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选基础型式的选择不合理、在基础断面方面存在不够,或者是在构造的采取措施方面不适应。而主要是因为没有对地基进行处理,或者是没有进行认真的处理,导致地基出现变形,从而导致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降的现象,墙体也就容易出现裂缝。部分设计人员,因为没有进行一定的地基处理,只是对基础断面进行片面加大,地圈梁增加,加大地圈梁断面中的配筋,这样容易引起地基出现不均匀的沉降,这容易导致浪费,而且也不能有效解决墙体裂缝的问题。由于在不均匀沉降出现时,就算增加基础断面,也不能对剪切破坏加以抵抗,即使有再大地圈梁,也不能对这种变形进行抵抗。所以,在进行设计时,应结合场地地基的实际和地质资料来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积极对地基处理多方案的比较。

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精心设计,确保地基的处理能够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因为按规定进行钻探的布孔比较少,在工程的地质报告上也只能在宏观上对地基地质情况进行反应。通过钎探、工程验槽,能够发现在地质报告中没有发现到的问题,比如枯井、古墓、局部地基、洞穴、水道渗水等方面,结合具体的情况来进行一定处理。如果缺乏验槽详勘,那么只能结合相关的地质报告,这样就会有比较大的麻烦。

随着城市进程的不断加速,大量新兴建筑物不断出现,这就对建筑地基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而言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且能够发挥显著地社会和经济效益。

四、总结

通过已有建筑工程实践经验积累对于建筑进行的一定的实际调查,对于建筑地基处理过程中的应用技术和经验方法显著提升了对建筑地基的处理,从而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地基处理新技术的探索开发和应用在建筑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类建筑物随着城市建设脚步逐步兴建,对地基处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有很多地基处理技术得到广泛发展和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在较短时间进行新技术的创新,在结构工程的实践过程中对部分现存建筑物进行认真考察,从中总结出地基处理方面的经验教训。这有利于实现地基处理的科学化,并更好的提高结构工程设计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实景教学 艺术设计 应用研究

对于现代艺术设计类教育而言,建筑、景观、城市设计等艺术设计专业体系都是应用性强、专业性强的学科领域,因此,在教学中也应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然而,在未来实际设计工作中,有很多市场化内容与项目环节,在传统的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中不能得到很好或真实的体现。所以,艺术设计专业在教学构成中要创新教学思维、改革现有教学模式、采用更具有实践性的教学手段、面向就业、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艺术设计专业中实景教学模式

实景教学模式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让学生身临其境,能充分调动学生角色的转换,使之由一个学生变成当事人,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其核心思想是“在真实的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让学生自己思考怎么做甚至做什么,而不是让学生接受教师思考好的现成的结论”。在这种模式的引导下,学生置身于现实场景中观察周围的环境和事物,感受工作场景的现实氛围与细节,并成为学习与工作场景中的参与者或主体。

实景教学最大的特点在于:第一,实景教学所要求的教学环境较为复杂,教学难度随之增大。“走出教室,步入实景”,相对简单可控的传统教学环境而言,实景教学的环境(社会环境或者自然环境)有着诸多不可控因素。第二,实景教学资源非常丰富,相对而言,其信息量更大。课堂上书本上所教授的学习内容来源于从实际场景的提炼和总结,内容精炼、纯度很高,实际场景中的信息来源相对比较原始、粗放,但也更加具体细致。第三,当学生置身于教学实景中变得更加活跃、求知欲更强,因为他们身临其境,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更为直观的感受,在接受这些知识的过程中,身体感官更为机敏,会在体会的过程中产生更多疑问,导致主观上的求知欲望更强。

实景教学模式现阶段在很多专业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在法学专业的模拟法庭、英语专业的情景角色扮演、经济学专业的模拟沙盘都是实景教学模式应用的典型案例。

二、实景教学在建筑专业课中的分类与应用

城市设计、建筑、景观等课程在艺术设计专业领域中都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对于实景教学方法的运用也具有较为广泛的空间。以建筑专业课为例,从教学形式上,实景教学模式可分为活动组织类、实物认知类和现场设计类。

明确实景教学模式的分类,有利于提高其使用的针对性和合理性,充分发挥其在艺术设计专业相关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在建筑专业课程的教学中,笔者通过个别班级的实验,记录了实景教学的全过程,总结了3种实景教学模式的具体教学形式以供分析。

1.活动组织类

活动组织实景教学是对一个实践项目实施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进行具有现场感的模拟。例如在建筑设计这门课程中开展“建筑设计招投标会议”的实景模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招标文件与设计任务书开始,到承接任务,进行方案设计,投标文件的制作与汇报展示,最后到评标环节,这种全过程、全方位地模拟建筑设计公司的设计前期与后期工作,让学生完整地掌握建筑设计的工作程序。这类教学属于活动组织类实景教学。

范例:建筑设计课的“方案汇报与投标会”

建筑设计作为应用性很高的一门学科,很多学生在毕业之后会选择各类设计单位从事项目相关工作。这一范例是在一个30人班级的建筑设计教学中,采用实景教学模式进行一次对建筑设计投标过程完整真实的模拟。

在设计工作的初始阶段,首先,向学生介绍设计工作的流程与工作环节:一般流程为,设计招标与任务书发放――信息收集与分析――单元小组方案设计――设计整合交流――设计成果展示――汇报与投标会议,同时以分组的形式开展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其次,以最后阶段的方案汇报与投标作为实景教学的试点过程,由专业负责教师组织现场投标会。最后,现场投标会进行全程记录,现场由其他专业课教师进行评标,最终总结。学生通过项目投标的实践操作,了解学习并完成设计的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此次教学过程的核心是整场活动的组织与编排。

通过这种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一个现实的工作环境氛围中,对设计工作有一个比较具体的了解,特别是一些属于行业特有的规范,可以得到加强与深化,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全面提高。

2.实物认知类

实物认知类的实景教学是通过对事物的实地考察,对该事物有一个全面、真实的认识和了解。例如在中国建筑史的课程讲授中,加入对中国古建筑的实例考察与图形解析的实景教学内容。在园林植物学课程教学中,带领学生到植物园中实地考察,通过对实物的近距离观察加深对该植物的特征以及生活习性的了解。

范例:中国建筑史课的“乐平戏场考察与评估报告”

笔者在中国建筑史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我国传统古建筑的空间的适用性、社会功能及营造方式的理解存在一定困难。本次实景教学实践利用对江西乐平县仿古木构建筑评估的机会,带领大二学生开展了一次为期一周的实地考察。通过实物向学生讲授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特征,加深理解,并形成评估考察报告。考察的工作流程为:任务发放――考察行动安排――考察方式讲解――目标建筑认知――现场测绘考察――评估考察报告。

此次教学过程在学生中引起热烈的反响。幸运的是,建筑还在修复阶段,所以可以清楚地看到建筑的结构形式,包括建筑的插梁式结构体系、外檐斗拱式的挑檐以及主入口门屋采用三重檐歇山顶的情况。在现场,用实例向学生讲授梁枋与柱之间的榫卯连接方式、减柱法的构造形式,更加形象和具体,学生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场景中对需要了解的实物有一个比较生动、具体的了解,特别是一些比较抽象、复杂的知识点,实景教学可以对现有的教学方式进行补充,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3.现场设计类

现场设计类实景教学,主要对需要设计的目标地块进行实地考察、资料汇总后,现场进行方案设计。例如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课的户外广告现场设计的课程教学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城市中选取广场等重要节点的户外广告进行改造设计,运用拍摄、测绘以及三维地理信息与成像等现代设计辅助手段,对于现状的各项系统指标进行记录、分析、总结,提出合理的改造方案,再邀请广告的受众者参与讨论,最后进行深化设计。这种通过对地块实地的感知,让学生的设计不仅限于图纸上,而是基于现实状况更具可行性。这类教学属于现场设计类实景教学。

范例: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课的户外广告现场设计

该课程的现场设计部分主要分为:前期现场调研与考察、现场构思与方案探讨两个部分。在课程总体安排中,现场部分在前期考察与方案探讨中较多,后期则主要为课堂设计部分。现场设计在于让学生在现场充分了解该地块具体特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设计该区域建筑广告牌。

本次教学方式是由专业教师在城市中选取3个有待改造的城市空间节点,分别交予3组同学进行前期考察、踏勘与现场设计工作。现场设计的工作流程为:设计场地选择――现场调研考察――现场构思设计――设计现场公示――受众参与讨论――方案深化设计。在初期考察结束后,汇总为“户外广告考察与设计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汇报。报告内容是对目标地段的广告位数量统计、类型分布、设置现状等方面分析现有问题,现场提出合理的改造意见及勾画初步方案草图,再将设计草图在现场公示,邀请市民参与方案讨论,听取受众者意见,最后各组在现场勾画的草图与市民反馈的基础上再回到课堂进行深化设计。

这次现场设计使学生更真实、细致地对目标地块进行了一次完整、全面的分析,使他们更为深刻、具体地了解到设计与周边环境的联系与相互作用关系,从而使设计更符合当地环境,符合受众需求。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一个现实的目标场景中对自己所设计的场地有一个比较真实的、具体的、综合性的了解,有利于学生设计过程更接近真实情况,提高设计能力。

三、艺术设计专业课中实景教学模式应用的注意事项

为了推进实景教学模式在艺术设计专业课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提高该教学法的应用成效,减少专业课教师在应用时遇到的困惑与障碍,结合上述建筑专业应用实景的成果与问题,对艺术设计专业课应用实景教学法应注意的事项做下列思考:

1.深化多元合作,优化实景教学环境

实景教学环境建设仅靠学校自身的力量不够。一是学校的财力、人力及物力有限,可能达不到预期建设效果;二是建设的教学环境与设备企业岗位需求可能不吻合,仿真性差,脱离实际职业情境,实景教学效果不佳;三是自行建设的实景教学环境可能在使用安全性上考虑不够。因此,需要加强多元合作建设,避免学校在模拟教学环境建设上的偏差与盲目,努力构建一个与社会、企业接近的真实或仿真的职业与工作环境。

2.灵活应用实景教学,促进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

实景教学法注重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但任何一种教学法都不可能是万能的,实景教学模式也不例外,其过程也需要灵活地加以应用,不能只讲形式,并与其他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

3.注重教学应用规范性,保证实景教学成效

规范地运用实景教学模式是教学出成效的必备条件。实景教学模式是以模拟或构建真实工作场景为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它打破传统学科教学的局限,不仅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且对学生的专业理论、道德品行、学习能力、社会能力等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有很大帮助。专业课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因势利导地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4.促进与信息技术结合,推动实景教学现代化

实景教学模式与信息技术结合主要体现在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上。虚拟现实技术是一个新型教学媒体,它是利用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以及高分辨显示技术生成三维逼真的虚拟环境,可以让学习者在仿真虚拟环境里模拟训练,通过逼真的声像展现,使学生得到真实情况下难以获得的体验。

参考文献:

[1]沈金辉.“校企联动,实景驱导”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界,2012(6).

[2]戴菲.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特色教学体系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0(18).

[3]赵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式教学法探索[J].美术大观,2010(2).

[4]逯海勇,胡海燕.基于“问题与参与式”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研究[J].美术大观,2013(12).

[5]史瑶.伦敦建筑联盟学院(AA)的建筑教学研究[D].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7(6).

[6]赵崇晖.模拟教学法在中职学校专业课中的应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5).

[7]张金华,叶磊.体验式教学研究综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

篇9

在实习教师小组的几位老师安排下我们的实习流程基本定型在上午听专题报告,下午做专项参观实习。报告内容可以概括为:三峡枢纽概况认识、坝工设计、葛洲坝水利枢纽(此三项讲座内容由三峡总公司高工李君林老先生主讲);三峡水电站设计、三峡工程建设监理概述、三峡水利枢纽截流工程、工程建设监理发展概况(此三项由三峡发展公司李先镇副总监主讲);长江航运及三峡通航建筑物(三峡总公司建设部邓朝高工主讲);施工机械(原三峡设备处处长主讲)。参观内容有:三峡展览馆、坝顶及120栈桥、右岸厂房及三期围堰、下岸溪料场、三期工程砼拌和楼、葛洲坝电厂。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水工专业在工程实践中的工作对象、面临问题及解决办法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巩固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增加了行业责任感,实习的日子里也加深了同学友谊,锻炼了团队精神。现将实习的有关专业认识和个人感想分两部分总结报告 第一部分 专题报告总结

总结实习期间专家报告的内容,将这些报告整理成如下几方面陈述: 一、三峡水利枢纽概况

三峡水利枢纽坝址位于西陵峡的三斗坪,距葛洲坝工程38km,是一座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环保以及养殖、供水等巨大综合利用效益的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整个工程包括一座混凝土重力坝,泄水闸,两岸坝后式水电站,右岸地下厂房,一座永久性通航船闸和一架垂直升船机。三峡工程建筑由大坝、水电站厂房和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大坝坝顶总长2309m,坝顶高程185 m,水电站左岸设14台,右岸12台,总装机26台(*32台)单机容量70万千瓦(注:另还有地下厂房6台机组和2台5万千瓦厂用发电机),总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22400万千瓦),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通航建筑物位于左岸,永久通航建筑物为双线五级船闸及单线一级垂直升船机。

三峡工程分三期,总工期17年。一期5年(1992——1997年),主要工程除准备工程外,主要进行一期围堰填筑,导流明渠开挖。修筑混凝土纵向围堰,以及修建左岸临时船闸(120米高),并开始修建左岸永久船闸、升船机及左岸部分砼坝段的施工。

一期工程在1997年11月大江截流后完成,长江水位从原68m提高到88m。己建成的导流明渠,可承受最大水流量为20000m3/s,长江航运不会因此受到很大影响。可以保证第一期工程施工期间不断航。

二期工程6年(1988-2003年),工程主要任务是修筑二期围堰,左岸大坝的电站设施建设及机组安装,同时继续进行并完成永久船闸、升船机的施工,2003年6月1~15日大坝蓄水至135m高,围水至长江万县市境内。张飞庙被淹没,长江三峡的激流险滩再也见不到,水面平缓,三峡内江段将无上、下水之分。永久通航建成启用,7月10日左岸首台机组发电。

三期工程6年(2003一2009年).本期进行的右岸大坝和电站的施工,并继续完成全部机组安装。届时,三峡水库将是一座长远600km,最宽处达2000m,面积达10000km2,水面平静的峡谷型水库。水库平均水深将比现在增加10~100m。最终正常冬季蓄水水位为175米,夏季考虑防洪,可以控制在145m左右,每年将有近30m的升降变化,水库蓄水后,坝前水位提高近100m,其中有些风景和名胜古迹会受一些影响。

三峡水利枢纽效益显著,拥有防洪、发电、航运、南水北调、渔业及旅游等综合效益。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如投资、技术、移民、生态、水质、人文景观等。但是在工程进展至今的现实表明,这些问题都能得到妥善解决的。 二、重要水工建筑物

1、 挡水大坝及泄水建筑物

篇10

按照建筑工程管理的实习计划和日程安排,我们进行了为期五天的认识实习,其具体实习安排如下表: 时间

实习内容

地点

实习学时

周一上午

四星级酒店参观

施工工地

0.5

周一下午

看世界遗产录像

多媒体教室

0.5

周二上午

电力大厦项目参观

施工工地

0.5

周二下午

中国故宫圆明园录像

多媒体教室

0.5

周三上午

运城旅游景点古建筑参观

永济、解州

1.0

周三下午

周四上午

金鑫物业管理参观

金鑫槐东花园

0.5

周四下午

看世界遗产长城录像

多媒体教室

0.5

周五上午

看北京鸟巢、水立方录像

多媒体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