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运营管理规章制度范文

时间:2024-03-21 11:23: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媒体运营管理规章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媒体运营管理规章制度

篇1

[关键词]哈尔滨地铁;运行安全;制度;培训

[中图分类号]F5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0-0042-03

随着哈尔滨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在逐步加快,大量外来人口涌进哈市,人员出行和物资交流频繁,再加上近几年哈尔滨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导致商业用地迅速增加,因此哈市交通的供需矛盾日趋紧张。地面交通已无法适应经济活动和人民日益增长的运量需求,加快地铁建设是促进哈尔滨发展的根本出路之一。但是哈尔滨地铁运行地点是地下,环境封闭,人员密集且流动性大,一旦发生事故,其通风排烟和人员疏散受到很大制约。因此,对于地铁运行这样一个极复杂的体系,怎样实现哈尔滨地铁线路的安全运行成为关键。

1 哈尔滨地铁概况

哈尔滨地铁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正在建设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中国首个高寒地铁系统。哈尔滨地铁总体规划为“九线一环”和两条支线,总里程340千米,总投资2000亿元,建设期20年。2005年,国家发改委审批通过此工程;2008年,开始动工,其中部分路段利用了既有的“7381”人防工程。自从工程启动后,它的进展一直牵动着哈市市民的心。哈尔滨地铁1号线于2012年年底实现试通车,2013年下半年实现载客运行,将极大缓解大直街、学府路等东西轴线道路的交通压力。哈尔滨地铁2号线和3号线工程将在近期启动,其余7条线路为远期规划。

2 影响地铁运行安全的因素

地铁运行安全不仅涉及人—车辆—轨道等系统因素,还受到社会环境和列车运行相关设备(信号系统、供电系统)等因素的影响。对近年来国内外地铁安全事故统计的分析表明:人、列车、轨道、供电系统、通信系统、信号系统、机电设备及社会灾害等外界因素是地铁事故的主要因素。

2.1 人员因素

2.1.1 工作人员

地铁的工作人员很多,包括站长、值班站长、督导员、车站助理、票务员、站务员、安全员、保安员、保洁员等,其中直接与运行安全相关的岗位人员有:司机、调度指挥员、安全员、其他维修人员等。

(1)司机。地铁司机作为地铁运行中行车安全的关键岗位,它是运行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也是运行最后一道防线,稍有疏忽,便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和影响。该岗位人员具有技能要求高、安全风险大、担当责任重的特点,所以要求司机一定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驾驶、简单维修等),听从组织领导指挥,不断强化安全意识,提高现场管控等工作。

(2)调度指挥员。地铁工作中的调度指挥员岗位分为行车调度、电力调度、环控调度三种,在地铁运行构成人员中处于核心地位。行车调度员负责制订每日各线列车的列车运行图和组织计划,保证地铁列车运行正常稳定;电力调度员负责全线各站的供电供应正常和稳定,在突况下的电力能源供应等;环控调度员负责调控全线各站的站内外温度、气候的适宜性,调控空调、温差、通风等感观性问题。

(3)安全员。安全员负责执行行车安全、客运安全及自然灾害的系统运行安全体制的建设工作;负责运行、劳动、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和运行应急体系建设的执行工作,并对所辖各专业执行各项应急预案、维修规程、质量技术标准和作业程序的监督、检测等。

(4)维修人员。维修人员在维修相关组织部门的领导下,维护各种运行设施、设备,在合理的成本下,保证设备的可靠性与利用率,确保对乘客和对车务运作的服务水平。在出现紧急故障时,积极实施抢修,尽快恢复使用。

2.1.2 乘客

乘客作为地铁运行的服务对象,地铁的安全运行对乘客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反过来,乘客的行为对地铁的安全运行也是有影响的。例如,乘客在候车、乘车、上下车时的不礼貌行为、莽撞行为,甚至过激行为都会对地铁的运行安全造成障碍,甚至危险性事故。乘客应站在黄色安全线外候车、按秩序上下车、保持车厢卫生、不吸烟、不携带危险物品等,以配合地铁工作人员的工作。

2.2 列车

列车作为载体为广大乘客服务,在每次出行前,必须对车体、仪表、车门等进行全面的检查,以保证列车的正常运行。在运行过程中,列车脱轨、车门失控等问题,都会造成地铁事故。哈尔滨市地铁1号线列车采用了新型标准B2型铝合金,双层玻璃中注入氩气,车门密封采用硅橡胶,使车门在低温时不会变形。另外,车上个别部件,比如车钩等非金属件,能抵御零下50℃以下的低温。根据目前的测试,车辆的保温系数也可达到2.4。

2.3 轨道

轨道作为承载和导引列车安全行驶的重要设备,维持良好的状态对运行安全至关重要。主要包括钢轨(走行钢轨)、接触轨、道岔、轨枕、道床及联结零件等,它是地铁列车运行的基础。哈尔滨地处高寒地带,铺设地铁轨道的难度大,对轨道的材质要求很高。

由于轮轨长期运行接触,内部会产生位移型变和各类伤损,影响地铁的正常运营。对轨道传统的检查方法是依靠人工徒步检测轨道和钢轨的状态,但效率低,精度不高,不能适应当前地铁网络化运营规模对设备维保的要求。

目前有些地铁公司为保障轨道运营安全而专门配备了轨道检查车和钢轨探伤车等大型专业设备,以达到及时发现不同类别、不同损伤等级的伤损钢轨,维保部门对这些伤损钢轨及时组织更换,提高了地铁钢轨状态保障能力,确保了运营安全。轨道检查车和钢轨探伤车可以大大提高地铁的设备保障能力和工作效率。

2.4 供电系统

供电系统是地铁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运行所需的一切电能的供应与传输,是地铁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证。没有供电系统的可靠安全供电,就不可能有地铁的正常运行。例如,我国的供电系统一旦出现故障,会直接致使通信信号中断等问题的出现。北京交通大学城市轨道交通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梁青槐认为:“中国各地接连发生的地铁故障,大部分问题集中在信号系统和供电设备上。”

2.5 通信系统

地铁通信系统由传输、无线、公务电话、闭路电视、专用电话(包括调度电话、集中电话)、广播、时钟等子系统组成,构成传送语音、文字、数据、图像等各种信息的综合业务通信网。它是地铁运营指挥的重要手段,同时在出现异常情况时,能迅速转变为供防灾救援和事故处理的指挥通信使用。

2.6 信号系统

信号系统是地铁运行的基础设备之一,是实现集中统一指挥列车运行的重要手段,是保障行车安全、提高运行效率和运营管理水平的重要设施。先进的信号系统不仅可以保证列车运行安全,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行车效率,减小列车运行时间间隔,提高运行速度和列车的到站正点率,实现行车指挥自动化和列车运行自动化,对于降低建设、运营管理成本,为乘客提供安全、快捷、高质量服务起到积极作用。例如,北京地铁信号系统包括列车自动监控系统/调度集中、列车自动防护系统和电气集中等主要设备。

2.7 机电设备

机电设备是地铁运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通风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动力照明系统、防灾报警系统、低压配电系统、自动扶梯及其监视系统、环控自动化系统、防灾报警灭火系统。其主要作用是为车站提供通风、空调、给排水、照明、扶梯等基本功能,同时由环控自动化系统对这些机电设备进行自动监控;在意外灾害情况下,由防灾报警灭火系统对车站设备进行控制,并将站内与防灾无关的设备自动切断。

2.8 社会灾害等外界因素

地铁在运行中可能出现火灾、有害气体、浓烟、列车脱轨、自然灾害以及设备故障、客流冲击、恐怖袭击等事件灾害,由于地铁车站及列车都是属于人员密集的场所,一旦发生此类灾害,很可能造成群体受到伤害,甚至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为了防止此类灾害的发生,必须制订出合理的应急预案。

3 哈尔滨地铁运行安全管理策略

针对哈尔滨的具体情况,借鉴国内外的地铁运行经验,提出以下运行安全管理策略,以提高哈尔滨地铁的安全系数和服务质量。

3.1 建立组织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管理工作的基础,地铁公司在组织内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并根据地铁运营的各个环节制定不同的规章制度,以保障地铁的顺利运营。例如,建立安全管理规章制度、隐患排查制度、安全激励制度、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安全事故处理制度、应急规章制度等,并采取明确的目标管理模式,每年制定相应的安全工作目标,部署全年安全生产具体措施,向各分支机构下达运营安全控制指标,将指标分解到基层、站队、班组。纵观全局,使得安全责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3.1.1 建立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建立安全规章制度是抓好运营安全工作的保障。建立科学的、完善的、全面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使地铁的运营安全工作有章可循,是非常重要的。在地铁开通运营前狠抓安全规章制度的建设,用规章制度约束员工的工作行为,为员工提供安全生产指引。在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各项安全法律法规的同时,建立健全《安全运行管理办法》、《行车组织规章》等制度和各类操作规程,涵盖公司的各个专业、运营生产环节,使各专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都有章可循,促进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迈进。

3.1.2 建立隐患排查制度

为了强化隐患排查责任的全面落实,建立隐患排查制度,逐级建立各级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并严格按规定执行,形成全员关注安全,全过程、全方位排查隐患的工作氛围和制度标准,确保地铁安全稳定运行。

建立安全隐患排查小组;建立隐患排查制度长效机制,根据哈尔滨地铁的路况等特点,有针对性检查地铁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坚持隐患排查制度与规范日常安全管理相结合,严格落实各项安全规章制度。排查中一旦发现安全隐患时,要及时对隐患进行界定,同时将安全隐患信息及时反馈给相关领导和隐患单位,立刻进行分析、落实整改,直到隐患消除。

3.1.3 建立安全激励制度

在地铁运行工作中,加强安全激励政策,建立安全激励制度,对有安全贡献的职工和单位要进行奖励,对保障安全的好方法、好建议进行采纳,甚至编入相应的规章制度里。

3.1.4 建立安全监督检查制度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黑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等,建立安全监督检查小组,建立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加强现场监督检查,规范日常安全管理的工作,监督检查的重点是工作现场、规章制度、员工思想、存在隐患等。

3.1.5 建立安全事故处理制度

建立健全事故处理机制,制定一系列安全事故处理制度。通过教育和处罚使员工吸取教训,增强岗位意识、责任意识和纪律意识;将“降低故障率和事件率”作为专题研究,保证具有长效性,开展地铁事故案例研究,学习先进一流的运营安全管理,让每个员工始终保持一种危机感和忧患感。组织必须加强管理,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高效地解决存在的问题,争取做到减少事后惩处,增加事前预防,不断提高事故分析处理能力。

3.1.6 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根据国内外地铁运营救援抢险的突发事件及其经验,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针对地铁运营线路发生的各种状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如若在国家和地方发生紧急事件、疫病传播情况时,除了制定紧急预案外,还要针对部分预案经政府组织相关部门、专家进行评审,上报政府部门。

3.2 加强员工培训

3.2.1 加强对公司制度的培训

为实现公司更快、更好的发展,制度建设是基础。全体职工都要接受各项制度的培训,以保障在工作中少出错、不出错,使各项工作做得扎实有效。通过学习与考试相结合,使全体职工尽快提高觉悟,遵守制度、执行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制度大于一切,通过制度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在培训中允许学员对制度中不太合理的地方提出修改建议,经过讨论,进行完善。

3.2.2 加强对各岗位的技术培训

明确各岗位的技术内容和要求,编制员工通用安全知识和员工安全应知应会。通过对员工进行分层培训、考核,使员工在上岗前符合岗位知识、技能、等级的要求;结合运营实际和国内外同行业的事故事件教育员工,不断强化员工安全意识。

培训者在培训中突发性地虚拟设备故障或虚拟“事故”,以检验员工的应急应变处理能力。通过这种演练,以达到各种设备与各级员工之间的“联调”,提高多工种共同配合抢险作业的能力,提高员工应急处理能力和安全意识,同时也检验设备维保质量和应急功能状态。

3.3 引进先进设备

哈尔滨地铁在运营过程中,不断摸索运行经验,在原有的装备配置上,逐渐引进新技术、新设备,以提高运营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4 强化对乘客的安全宣传教育

哈尔滨地铁可以选择在枢纽大站点、社区、学校等场所,讲解地铁安全知识,也可通过网络、电视、微博等媒体形式乘坐地铁的公共安全宣传活动,注重与乘客的互动性,强化乘客乘坐地铁的安全意识,以及自身安全防范行为。

篇2

1图书馆用户隐私

1.1图书馆用户隐私内容

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在对图书馆的软硬件设施的利用、服务的体验过程以及信息资源的使用过程中所涉及的用户个人隐私就是图书馆的用户隐私,主要包括用户信息和活动方面的隐私[3]。1.1.1图书馆用户活动隐私图书馆有着具体的规章制度,用户在遵守这些制度的前提下,不受外物干扰和监视,对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依据需求使用的各种个人活动就是图书馆用户活动隐私。从实质上来说就是用户对图书馆的使用权,对于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和设备,每个人都有使用的权利和自由,不仅包括图书馆常规的图书借阅、书籍归还、书籍续借等相关个人活动或过程,还包括用户的网上预约服务、信息检索、文献下载、参考咨询等。1.1.2图书馆用户信息隐私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包括物理资源和虚拟资源,用户在使用这些资源时产生的相关信息以及图书馆用户的基本资料等就是图书馆用户信息隐私。具体内容包含用户在馆藏资源使用过程中的相关用户个人信息、用户到馆次数、查阅文献内容、借阅频次、检索关键词、文献下载情况、参考咨询内容等。

1.2图书馆用户隐私权

图书馆用户隐私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描述:首先是用户隐私的保密权,即用户隐瞒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所拥有自己隐私不为他人知道的权利。在用户个人隐私中,正面隐私是有利于自己的,负面隐私是不利于自己的,中私是既无利同时也是无害的隐私。针对以上所有类型的隐私,除非法律规定必须要进行公开,否则用户有权保密以上所有类型的隐私,对自己的私生活进行维护。其次是用户隐私的选择权,也就是说用户在享受图书馆提供的相关服务时,在个人信息的提供方面有权进行选择。但在目前的大多数情况下,用户在使用图书馆服务时,都要直接关联到用户的个人信息,用户的个人信息提供得越详细,就能获得越多的服务,如果提供的个人信息不完全,可能就享受不到一些个性化的图书馆服务,这既不利于图书馆的长期发展,也阻碍了用户选择权的实现。最后是用户隐私的知情权,即用户有权利对个人信息的去处做以详细的了解,比如当个人信息被图书馆后台数据库收集的同时,图书馆有义务通知用户,用户有权了解哪些个人信息被收集,出于何种目的收集,以及个人信息的使用对象等。

2网络信息监控环境下图书馆用户存在的隐私问题

2.1读者处于全天候全方位的监控之中

用户的个人信息被图书馆的大数据平台收集到之后,还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搜索、比较、聚类和分析等[4],通过这些统计性的归纳,进行数据之间的挖掘,发现其中隐含的数据相关性,提供决策依据支持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所以,在图书馆服务进程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采集到的用户相关数据的质量、数量和有效性,决定图书馆决策的科学性,为了保障图书馆能收集到真实、可用以及全面的用户个人信息数据,必须要全方位地对用户行为进行监控,在大数据平台的背景下,监控用户的注册信息,阅读行为信息、用户与用户之间以及用户与图书馆之间的交流互动信息、个性化需求信息等。此外要联合增值服务运营商,提供给用户一系列的增值服务如个人图书馆服务、移动阅读等[5],这一项同时也是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提供的亮点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可以共享用户的监控数据给增值服务商,对用户的相关隐私数据进行更多层次和方面的掌握,使用户的个人信息数量及价值得到更好的提高。所以,通过图书馆大数据平台的使用,全方位地对用户进行监控,在这种情况下,用户的个人隐私无所遁形。

2.2读者的思想和行为发展趋势被提前暴露

通过对图书馆用户的相关行为和社会关系进行监控,图书馆可以获得海量的用户个人信息数据,并把这些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最终经过科学决策,可以对具体的用户进行精准定位,从而对该用户的思想、行为甚至是未来趋势做准确预测。即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利用,图书馆可以预测未来的用户需求以及用户服务模式,提供给用户定制化的个,保障图书馆用户的阅读满意率和收益率。但大数据技术的利用,无疑监控了图书馆用户的未来阅读需求,用户隐私受威胁的概率增加[6]。首先,图书馆可以对用户不安全阅读行为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提前采取措施进行安全追踪。对于图书馆用户来说,这种判定方法是基于采集到的用户个人信息数据的,是不公平的;其次,图书馆根据用户的互动信息和好友数据,可以对用户的社会关系进行准确预测,用户的个人隐私悉数外露;最后,图书馆在进行用户信息的采集时,涉及的数据是海量的,而且数据还具有复杂度,从安全管理的角度来说,增加了可控性以及管理难度。所以在以上涉及的任意环节都可能把用户隐私数据泄漏出去。

2.3图书馆利用大数据分析结果制定的运营、服务策略可能会损害读者利益

在分析采集到的用户隐私数据时,大数据技术的利用能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保障提供给用户的个性化阅读服务的安全、经济和高效性,这是大数据技术的最终目的所在,同时还能体现出大数据技术的价值[7]。但图书馆在特定环境下未来追逐服务收益的最大化、制定的各项策略可能会使用户隐私受到侵害。以华尔街一位股票家为例,他利用电脑程序对全球微博账户的留言进行分析,对普通民众的投资情绪做出判别,当大部分人出现乐观的情绪时就实施股票购入操作,当大部分人开始出现焦虑时就进行股票的抛售,最终该投资者利用这种方法,赢得了7%的季度收益率。同样,当图书馆用户的隐私与图书馆服务商的利益相冲突时,或者少数图书馆用户的合法权益与其他大部分图书馆用户的利益有矛盾时,图书馆很难完全从法律的角度出发,制定和执行相关决策。而且,图书馆行为究竟该如何监督才能保障用户的权利和隐私不受损害,这是用户合法权利的保障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2.4读者个人隐私数据的归属权与监管问题

在海量的用户个人隐私数据背后,可能隐藏着巨大的利益,这个利益不单是指经济利益,还包含着政治和军事因素,所以在对数据进行采集、整合、分析以及挖掘的同时,在数据的保密和安全管理方面还要加强,确保国家、企业的发展和利益的实现。首先,图书馆在对用户隐私数据采集、管理和使用进程中,要确保用户个人隐私数据利用的合法性,要体现出对用户隐私的有效保护。要做到以上两点,关键问题是数据的采集方法和监管标准要合法、采集数据的所有权要归属明确、要指明隐私数据的利用限度、要拿捏好隐私数据的共享程度;其次,当用户个人隐私保护涉及经济利益或是国家安全时,从国家利益出发,政府可能会要求图书馆把相关用户的个人信息数据提交;最后,图书馆管理员在维护和管理服务系统时,会涉及相关的用户隐私数据,可能会有部分管理员在非法利益的驱使下,盗取用户隐私数据,不仅如此,还可能会发生因为数据存储、管理和传输方式不当而导致的用户隐私数据被窃取等问题。

3网络信息监控环境下图书馆用户隐私保护策略

3.1避免对用户信息无限制的采集和使用

在图书馆中,大数据与大价值并不能直接画等号,只有储存的数据量达到限定值时,才能通过采集、分析和挖掘数据,把隐含在其中的具有较高价值的信息挖掘出来。所以,图书馆在采集、管理和使用这些用户数据的过程中,应避免无限制地对图书馆隐私数据进行采集和使用,要加强对隐私信息的安全管理和监控。首先,如果对用户隐私数据的采集环节加以限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对用户的隐私权利起到保护作用,但数据量不足必然会导致数据价值的大幅降低,决策的可靠性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图书馆用户隐私权以及利益不受损害的情况下,图书馆对用户数据的采集应当不做限制,转移数据安全管理的重点,着重对数据使用进行监管,而非对数据采集进行诸多限制;其次,图书馆在采集和使用用户个人隐私信息数据时,要确保用户对此知情并享有控制权,有权管理、利用、修改图书馆中储存的那部分隐私信息数据,并有权删除这些数据,同时,还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加强对数据的安全管理,在保证数据可用性的基础上,确保用户隐私数据使用各环节的保密性;再次,对于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图书馆要加强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避免过度分析、使用和挖掘用户个人隐私数据的事件发生;最后,针对图书馆用户的个人隐私,图书馆要相应地制定出保护标准,从行业规范的角度对图书馆的服务行为进行约束。图1展示了在采集图书馆用户的隐私数据过程中相关技术限制的流程图。

3.2通过立法规范图书馆对用户隐私数据使用的行为

首先,在法律的制定过程中,不仅要从国家战略出发,还要充分考虑人民利益,在制定法律时,应该坚持以下原则:在保障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基础上,在用户个人隐私数据处理的各个环节中,体现出对用户个人隐私权以及民众利益的充分尊重;其次,在用户隐私保护中图书馆要对自身行为加以规范,在提供安全技术对用户隐私数据进行保护的同时,保障图书馆的安全管理制度。同时,还可以通过用户隐私数据保护自律宣言,对自身的行为加以规范;最后,作为国家的战略性资产,用户隐私数据关系着国家利益和企业生产,起初数据管理是被国家或企业垄断的,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数据管理逐渐向多用户共享迈进。所以,在数据共享方面,还要相应地制定出安全管理措施,对用户的个人隐私数据进行保护,保证能够监视、追踪和说明包含采集、存储和共享等环节在内的数据处理的全过程。

3.3引入第三方的隐私认证机制

在一些行业目前已经开展了有关第三方对隐私进行验收的政策,以网络隐私认证计划为例,现在已经制定了收集在线资料的行为准则,网站在执行这些准则的基础上,还要服从形式多样的监督管理。符合以上要求的网站都标识有隐私认证标志,在这些网站上,当用户提出请求之后,针对特定的网址第三方认证会对隐私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仔细的检查,当检查结果显示为良好时,该网站会获得一枚信任印章。第三方隐私认证制度在图书馆整体行业中的使用,有利于用户对特定图书馆网站的识别,不仅有利于促进制定图书馆行业的相关隐私政策,还有助于对图书馆隐私政策的遵守做以监督。一旦监管接到用户对某图书馆的投诉,或者图书馆本身违反了相关规定,监管将取消该图书馆的隐私认证,或者给予图书馆警告处理。

4结语

篇3

__县总面积583平方公里,辖5镇5乡,473个行政村,总人口29.2万,城镇人口13万,县域城镇化率44.5%;县城建成区面积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25万。目前,我县已成功荣获省级园林县城、省级文明县城、省级人居环境进步奖、省级卫生县城四项荣誉称号。

(一)强化组织领导,制定政策措施

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__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成立了政府县长任组长,各相关单位为成员的__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我县新型城镇化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规划、政策制定和宏观指导工作。建立了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新型城镇化工作中的困难与问题,加强对工作开展情况的调度。深入宣传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的重大意义,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共识。

(二)坚持城乡规划引领,提高城市设计水平

聘请上海同济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__县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年)》。控制性详细规划、各专项规划、总体城市设计均在编制中。编制完成了《__县近期建设规划》、《__县城乡规划管理办法》、《__县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及相关导则》,建设项目依法审批与违法建设查处率达到100%。建立了城乡规划委员会和建设项目综合验收等多项制度,保证了规划权威性、严肃性和连续性,形成一张蓝图干到底的规划管理机制。在行政区划管理方面结合城镇建设现状,依据《__县城乡总体规划(2013年—2030年)》要求,将曹洼乡和宋门乡部分地域划入中心城区管理,扩大县城控制范围,拓展发展空间。

(三)加强资产运营管理,拓宽投融资渠道

根据省、市政府关于县级投融资平台规范、转型发展的意见,完成县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转型工作。用足用好PPP模式合作政策机制,广泛吸引各类民间资金参与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运营,成功完成__中学迁建项目、城区集中供热项目的开发建设,吸引资金额达2.86亿元。

(四)大力推进县城建设,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1.完善城区配套设施,提升城市承载能力。一是投资1.5亿元实施了海河路新建、华山道罩面、长江路罩面、太行道罩面、嘉陵江路罩面、钱塘江路翻建、嵩山道罩面等10余条道路建设工程,城区形成了“九纵八横”的交通路网格局,道路总长度达到48公里,人均道路面积22.8平方米。二是总投资7000万元,大力实施了县城六处污水管网建设工程,建成污水处理厂和生活垃圾填埋场各一座,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4%、100%。三是投资7500万元,完成县城至德州17公里天然气长输管网铺设,实施了天然气进园工程,实现县城开发区、宋门园区无缝对接,结合液化石油气普及入户工程,县城燃气普及率达到100%。四是实施了总投资6200万元的地表水厂建设工程,现已完成综合办公区和四池主体建设,年底前调试供水,城区用水普及率和供水水质达标率同步达到100%。五是开工建设总投资1.5亿元的城区集中供热工程,铺设供热管网30公里,实现城区集中供热面积100万平方米,供热效果满意度98%以上。六是我县新建居住小区全部按节能要求安装了供热计量表,新建建筑安装率达到100%。七是实施了城乡一体化客运项目,建立9条客运专线,实现县域乡镇全覆盖,万人拥有公交车标台数6.3台。八是投资1.2亿元建成杂技文化艺术中心,中心内包括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演出剧场等公共设施。九是开工建设投资850万元的县体育场工程,实现社会与学校共享。十是投资4亿元的银湖天街商贸综合体建设工程已完成地下停车场建设,现百货商场、生活广场及商业楼已

主体竣工,2016年投入使用。十一是投资1.36亿元的__中学迁建工程建成并已于9月10日投入使用。十二是投资7000万元完成中西医结合医院迁建工程,县城医疗卫生设施不断完善。十三是建成华山道集贸市场、煤炭专业市场、铁西运河商贸市场和金沙江路菜市场等多个大中型专业市场,方便群众、繁荣经济。2.全面改善环境质量,提升城乡综合面貌。一是严格按照《__县城市环境容貌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开展“三治两提”活动,消除“脏乱差”现象,全面实现拆墙透绿,环境容貌整治大见成效。对重要节点和主要街道两侧违法建筑、超期临建实施拆除,共拆除超规违建、乱搭乱建面积15306平方米。持续开展环境容貌整治行动,重点对县城出入口、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城中村等部位进行了清理整治,清运各类垃圾总量达15万吨;制定了城区美化亮化整治实施细则,规范广告牌匾750余块,清理乱贴乱画小广告13000余处,治理户外摊点15200余个,养护维修市政设施数量30万平方米。投资1000余万元,购置大型水冲一体式清扫车等多台环卫车辆,机械化清扫率达到50%。二是按照“扬尘治理”和“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的要求,对50余个施工工程实时监管,全部实现围挡作业、工地出入口硬化和设置了车辆冲洗设备,对新报建工程全部要求先达标再开工,严查环境污染行为。安排2辆洒水车分4时段对城区进行洒水降尘,有效保障了城区空气质量和道路环境卫生。同时加大环卫设施投入力度,投资近500万元新建12处垃圾中转站,对沿街23座公厕实施旱改水工程。三是累计投资600万元,实施了10余条小街巷路面改造工程,对道路两侧建筑立面小广告进行清理粉饰,沿街门店完成店牌统一规范,对破损环卫设施进行了整体更换,对路灯和景观灯进行了全面维修。四是投资1000万元,将冀鲁连接线建设成绿道绿廊工程,通过大力度的苗木种植,现绿道绿廊工程建设长度达18公里,超前完成县城建设目标任务。投资1.5亿元建成黄河路带状公园、清馨园、老干部乐园、杂技文化公园,目前我县已建成四大公园、四大广场、26个街景游园和30余处小片林。通过“十二五”期间大力度的园林绿化建设,目前我县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76%,绿地率达到39.0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59平方米,构建了“城在绿中建、人在林中行”的生态宜居环境,“杂技之乡、绿色__”已见雏形。五是对新建建筑严格执行节能标准,新建建筑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达到100%,新建建筑节能备案率100%。完成了地税局建筑节能改造工程。深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全面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同时积极支持绿色建材产业发展,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绿色住宅小区,强化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积极推动太阳能、浅层地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县城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的15%。

3.居住水平不断改善,新型社区遍地开花。2010至2014年期间,按照市安居办的统一部署,分别完成了福源一期至四期保障性住房工程,951套保障房通过摇号方式全部实现分配入住,让广大住房困难群众安居乐业,真正体会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十二五”期间新建小区全部纳入物业管理范围,通过拆迁改造的住宅小区均实现专业物业公司管理,物业覆盖率均达100%。全力推进总投资13亿元的万宏豪庭、银泰国际等精品住宅建设工程以及久鼎家园、坤泰龙城、恒盛豪庭等棚户区拆迁改造项目。“十二五”期间,我县建成了覆盖全城的10余个大中型精品社区,使城市居住环境得到显著提升。完成全县10个乡镇总计8457户农村危房改造,农村居民生活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4.加快以产兴城步伐,产城融合同步发展。我县现有产业园区一个(__县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下设两个园区(县城开发区和宋门工业园区)。县城开发区紧靠县城而建,初步形成了机械装备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优势产业;宋门工业园区与德州天衢工业园相邻,形成了以化工、医药企业为主的园区格局。园区与县城相连的区位优势及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性质将会带动人口往县城聚集,人口的聚集必将会推动县城建设。充分利用规划编制有利时间,合理合法增加县城建设用地储备,在编制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将产业园区用地全部纳入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内,为县域经济发展、县城做大做强提供强有力的土地保障。

5.展现杂技风貌特色,城市文化底蕴突显。将黄河路迎宾大道和杂技艺术中心按照杂技特色街区、精品建筑标准实施建设,道路两侧、桥体及限高龙门架等部位共计安装杂技灯箱50余座,在城区各街景游园内摆放杂技艺术雕塑20余座,沿街门店楼体及各级机关单位全部实现亮化,形成了“白天造型多姿、夜间流光溢彩”的靓丽风景,杂技之乡的特有文化底蕴得到充分彰显。

6.健全管理机制,精细化水平明显提升。谋划了数字化城管平台建设,实施方案及工程概算已编制完成。切实开展日常监督检查、质量巡查、专项检查,对发现的质量问题“零容忍”,对于不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不严格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施工的违法违规行为严格惩处。严格落实施工现场量化考核与企业质量信用评价制度,加强现场与市场联动,对于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不严格履行质量责任、质量信用差的企业暂停其投标资格。

(五)研究制定配套政策,探索城镇化建设新路子

在深入调研、广征意见和常务会议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__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意见》、《关于做大做强杂技文化旅游产业的实施意见》,《关于强化

两种意识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实施意见》、《关于做强产业集群促进全县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发展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交通运营发展的实施意见》、《__县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等10余个专件,明确了我县“十三五”期间城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起草出台了《__县人才市场管理办法》、《__县城市地下管线设施管理办法》、《__县城市供用水管理办法》、《__县排水与污水处理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做到建设管理有依有据。(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优化用地布局

建立起__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等多规合一协调机制,将县城开发区纳入中心城区范围,将县经济开发区用地7.11平方公里全部归入宋门工业园区。统筹城乡发展用地,积极推进增减挂钩和工矿废弃复垦利用试点工作,在总量不增的基础上,最大程序增加城镇建设用地,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扩大农村人口向县城和城镇就业、安居规模,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一)推进城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党的十确定的重大战略之一,是实现“四化”同步,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步伐,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途径和保障。当前,我县既面临《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深入实施和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多重机遇,也面临迅速壮大县域经济规模、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重大任务。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实现上述任务目标的必然选择和重要途径,对我县早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作用重大,影响深远。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城区道路、供排水、供气、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二是作为一个拥有4A级旅游景点的县城,住宿、餐饮、购物、休闲以及金融服务、科技研发等设施和功能还比较薄弱。三是县城建设“融资难、用地紧、项目少、人才缺”等问题比较明显。四是县城精细化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五是小城镇及中心村建设速度缓慢,基础设施薄弱,居住条件相对落后。六是棚户区改造征收难、征地难问题明显。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收官年,我们本着科学严谨、客观真实、高效衔接的原则,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对“十三五”期间我县城镇化建设提出发展思路,使我县城镇化建设工作有据可依、有的放矢。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1.指导思想

以“十”精神为指导,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引领,以“杂技之乡、绿色__”为科学定位,以创建国家级园林县城和“五城”建设为目标,坚持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经营“三城统筹”,以产业为基础、规划为龙头、重点建设项目为突破、精细化管理为保障,推动人口向城镇、产业向园区、居住向社区、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努力实现产业就业、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文化体系的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为建设“绿色、生态、舒缓、宜居”新__提供重要支撑,建成富有文化内涵生态宜居舒缓型的杂技文化旅游名城,全力打造__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升级版。

2.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和谐推进。把改善民生作为推动城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着力提升城镇宜居宜业水平,全面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提高城乡文明程度,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

二是坚持规划引导,优化布局。充分发挥近京津、环渤海区位优势,利用土地、人力和产业园区积极吸引京津资源。推进城镇规划和村镇规划有效衔接,确保城镇空间布局、项目布局、产业布局高度统一,形成包含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在内的三级城镇体系。

三是坚持统筹协调,分类指导。推动城镇化和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促进产业与城镇互动融合发展,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根据__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独有的杂技文化底蕴,突出特色开展城镇化工作。

四是坚持改革创新,破解难题。把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作为推动城镇化的突破口,推行户籍制度、土地制度、保障制度改革,破解阻碍人口流动、资产流转和城镇化进程的瓶颈问题,构建有利于城镇化发展的政策体系和机制。

五是坚持文化传承,生态文明。将运河文化、杂技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和历史传承融入到城镇和乡村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镇化全过程,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3.发展目标

到2017年,全县人口达到30万人,城镇人口达到15.2万人,城镇化率力争达到50.5%。到2020年,全县人口达到31.5万人,城镇人口达到19万人,城镇化率力争达到60%。中心城区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显著改善,城镇居民生活品质和文明水平显著提高。建立起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体制,县域城镇化水平每年提高3个百分点。

(二)主要任务

1、有序推进农业人口向县城、建制镇转移

(1)改革人口落户制度。按照“自愿、分类、有序”的原则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以合法稳定职业或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为前置落户条件,全面放开县城区、建制镇的落户限制。健全人口信息管理制度,完善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探索推行社区公共地址管理使用办法,解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

(2)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健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子女就学、技能培训、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务能力。完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2017年,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覆盖率达到93%。扩大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规模,加大农民工创业政策扶持力度,把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3)建立农业转移人口成本分担机制。逐步构建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农业转移人口成本分担机制,明确成本承担主体和支出责任。政府承担农业转移人口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就业、培训等方面的公共成本。落实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制度,企业依法为农民工缴纳各类社会保险费,多方引入社会资金分担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

(4)膨胀县城规模和人口数量。走“小县大县城”的路子,通过政策和市场化运作,吸引农民进城,以县城周边、开发区周边及杂技大世界周边村为重点,圈点出多个区域,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整体规划,开发建设新民居项目,让农民进得来、住得下、能就业、可创业。

(5)全面加快土地流转速度。将土地经营权向农业园区和

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集中,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把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6)推进教育资源向县城、乡镇驻地集中。推动产城教融合,科学规划教育布局,实施初中向县城、小学向乡镇驻地聚集,形成产城教融合发展,良性互动的局面。

2、优化城镇布局和形态

(1)三级城镇体系快速发展。用现代城市的理念和标准来规划建设,拉大城市框架,强化产业支撑。推动产业集聚区、县城新城区和旧城区形成相互依托、功能互补的发展格局。2017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3.5平方公里,县城人口规模达到8.05万人;2020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县城人口规模达到9.85万人。用3至5年时间,使县城规模等级、容貌环境、承载功能、居住条件、管理水平五个方面迈上新台阶。建制镇镇区水、电、气、暖、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部分有条件的村庄集中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2)因地制宜发展小城镇。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合理布局、适度发展”的原则,进一步提升小城镇的综合实力,增强连接城乡的关键节点作用。将铁城镇、于集镇、宋门乡(园区)列为重点乡镇,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其吸纳人口、聚集产业、增加就业、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精心打造一批产业型、集散型、商贸型等特色小城镇。

(3)加强新农村建设。对县域村庄进行定级定位,以两委换届为契机,划分中心村、基层村、特色村、搬迁村,针对不同类别村庄分别提出规划建设要求。规划建设中心村23个,引导农村人口相对集中居住,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统建共享,打造一批新民居示范村和农村新型社区。规划保留中心村社区基层村和特色村124个,重点推进乡村道路、医疗卫生、厕所改建、饮水工程、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村庄绿化、危房改造等项目建设,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少拆房,着力改善农民基本生活条件。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研究制定治理“空心村”政策措施,对弱小村、偏远村实施整村搬迁。

3、强化城镇产业就业支撑

(1)增强产业支撑作用。县经济开发区优化升级,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综合运输、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研发设计等生产业,发展就业容量大、吸纳能力强的生活业,培育一批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和区域品牌。实现宋门工业园扩容升级,与德州天衢工业园无缝对接,形成协调配套、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2017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0%;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3%。每年新增城镇就业1万人以上,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000人以上,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实现县域经济与县城建设良性互动。

(2)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产业布局规划,以城镇轴(带)为依托,以各类园区为载体,进一步强化外向型产业定位,积极主动为京津搞好服务,承接资金、人才、产业、技术等方面的转移,提高产业的智能化、低碳化水平,培育县域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城互动发展,合理配置产业用地,2016年至2020年每年至少落实150亩县域产业集群用地和30亩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用地指标和用地审核。促进产业向园区聚集、园区向城镇集中。搞好各类产业园区规划,统筹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逐步发展成为功能性新区。

(3)营造创业就业环境。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运用财政支持、创业投资引导、政策性金融服务、小额贷款担保等手段,激励高校毕业生和各类人才创业,为中小企业特别是创业型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创业带动就业。结合产业升级开发更多就业岗位,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提高城镇就业吸纳能力,使更多人通过城镇就业有序实现市民化。

4、提高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1)加快城乡规划编制管理。2016年,以城乡总体规划为总领,完成覆盖县城全部规划建设用地范围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和备案;完成道路交通、园林绿化、各类市政基础设施及管线综合规划、公共服务设施综合布局及商业网点布局、防灾减灾等专项规划的编制修改和审批;制定专项规划相关技术导则。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规合一”,逐步形成城乡统一、配套齐全、科学实用的空间规划体系。按照“东进、西优、南拓、北延”的思路,合理布局中心城区功能,谋划实施宁武路绕城、104国道改建、黄山道南延、嵩山道南延等重大路网建设项目,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乡规划委员会制度,保持城市规划权威性、严肃性和连续性,形成一张蓝图干到底的规划管理机制。

(2)城镇承载能力明显提升。立足城乡总体规划,坚持功能配套和结构优化,推进城市配套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结合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进一步加强供水、供电、供气、供热、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功能,提高承载能力。2016年,人均道路面积达到24平方米;污水处理率达到98%;实现县城集中供热面积150万平方米,住宅供热计量收费比例达到30%;旧城区合流制管网分流改造率达到75%;实现县城20公里范围内的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运行率和县内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分别达到40%。2017年,县城主要基础设施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人均道路面积达到25平方米;污水处理率达到100%;旧城区合流制管网分流改造率达到90%;实现县城20公里范围内的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运行率和县内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分别达到50%;公共厕所全部实现水冲式改造。2020年,人均道路面积达到28平方米;旧城区合流制管网分流改造率达到100%;实现县城20公里范围内的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运行率和县内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分别达到80%。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向乡镇、农村延伸,推进城乡道路、供水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有效衔接,促进基础设施城乡共建共享。

(3)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整合城乡教育资源,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2016年,每个乡镇建成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全县70%以上的幼儿园和60%中小学达到省定标准。健全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强县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完善重大疾病防控等专业公共服务网络,不断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分配管理,建立住房保障准入退出机制,规范房地产市场和住房公积金监管,引导合理、梯度住房消费。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城乡社会保险体系和救助体系,稳步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统一、服务均等。2016年,基本形成规模适度、运营良好、可持续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0张。2017年,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建成景观大道、特色街区、高标准公园、商贸综合体、城市广场和一批便民市场、健身娱乐、公交车站、报栏书亭、水冲公厕等便民设施;建成图书馆、体育场馆、规划展馆、文化活动中心、医院、学校、商贸中心等设施。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5张。加大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和维护经费投入,保障社区居委会工作和服务用房,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建立多元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推行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制度,鼓励社会组织和社会资本参与提供服务。

(4)严格建筑质量管理。全面建立市政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项目库,落实质量管理制度,创建优质工程。构建以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大对建设、勘察设

计、施工、监理等市场主体质量行为的管理。强化招投标监管,合理控制施工工期,实行优质优价。强化建设工程综合验收制度,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加强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效能。建立完善建筑方案设计专家论证机制,保证设计方案能够不折不扣落实。对老旧建筑进行摸底排查,采取相应加固措施,按照轻重缓急纳入棚户区改造计划。(5)管理水平明显提高。2016年,建立城市综合管理体制,环境容貌、工程质量、公共服务、设施维护等各项工作达到国家和省相关标准,交通秩序达到部级平安畅通县标准;完成数字规划系统建设;建成数字化城管平台,实现与省、市数字化平台的互联互通,形成全面覆盖、相互衔接、责任清晰、管理规范的城市管理体系;出台和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规章制度,实行网格化管理,加强监管考核,结案率达90%以上。2017年,完成规划展馆建设并投入使用。实行建管并重,下移管理重心,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理顺城管执法体制,推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量化管理目标,细化管理标准,实现城市管理工作标准化、人性化、精细化。科学划分城乡社区网格,创新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

5、推进新型城镇建设

(1)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划定城市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红线、蓝线、紫线、黄线、绿线,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开发边界、开发强度和保护性空间,设定容积率、绿化率等规范性要求。优化建设用地布局,高效利用工业用地,适当增加生活用地,严格保护生态用地。改造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加快棚户区改造进程,调整商业、办公、居住等功能布局,增加生态绿化和休闲游憩空间。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优先安排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复合功能区和城市综合体,减少通勤量和交通污染。

(2)容貌环境明显改观。以干净、整洁、有序为目标,2016年,完成城区分散燃煤小锅炉淘汰率90%;主街路、小街巷、城乡结合部、河道水系等部位得到改造提升,建成一批特色景观节点,至少创建3条以上省级园林式街道,所有十字路口至少有一个角建设游园和绿地;省级园林式单位、小区比例达到15%以上;建成二个10公顷以上综合性公园,达到省三星级以上标准,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4平方米;绿道绿廊至少建成24公里,建成至少2条高标准绿化街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达到100%;建成区内基本杜绝“脏乱差”现象,机械化清扫率达到60%以上;建立完善违法建筑防控和处置机制,消除遗留和遗漏的各类违法建筑;基本达到国家园林城标准。2017年,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城镇居民燃气气化率达到90%以上,天然气消耗量占全部能源消耗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县城容貌环境达到“净、靓、绿、美”,公园、游园绿地布局合理,达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5平方米,成功创建国家级园林县城。2020年,建成区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4.2%和13.8平方米;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3)突出城市风貌特色。结合地域特色,2016年,完成总体城市设计;完成商业中心、文体中心、历史文化街区、主要街道出入口、广场等重点地段至少5项详细城市设计;制定县城景观风貌管理技术标准;建成一个特色街区和一个风貌建筑。实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古树名木和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工程,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普查鉴定、建立名录、登记挂牌,分级分类制定保护措施。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4)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一批高标准杂技文化场馆等接待设施,提高承办会展和杂技文化活动能力,走出去壮大杂技文化产业,广泛开展文化艺术演展活动。让__大世界在全国人口聚集区开花结果。

(5)推进智慧城镇建设。大力推进“三网融合”,加快城市光纤到楼入户、进乡入村。推进城市基础信息库建设,完善地理信息、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城市管理、社会治安、灾害应急处置等智能化信息系统。强化信息资源社会开发利用,推动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鼓励市场化投融资、信息系统服务外包,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智慧城市建设。

(6)提升城镇居住条件。2016年,完成城中村和危旧平房40%的改造任务,改造后的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覆盖率达到75%以上;完成节能改造数量占具备改造价值老旧住宅的35%;3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2017年,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40平方米以上;住房保障率达到20%;完成城中村和危旧平房50%的改造任务;完成节能改造数量占具备改造价值老旧住宅的50%;35%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新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覆盖率100%,改造后的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覆盖率达到80%以上。2020年,新建一批方便、舒适、幽美的现代社区,住房保障率力争达到23%,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实现全覆盖,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方式成为社会主流。

6、推进产业发展一体化

(1)发挥城镇带动作用。积极推行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完善城乡一体客运网络,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用地市场、金融市场,增加信息惠农、技物结合的专家服务,加大先进实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奖励力度。

(2)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股份合作企业。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其周边合理布局发展蔬菜、花卉、种苗等劳动密集、附加值高的特色种植业,推进建设一批特色种植标准园、示范场。加强农村流通设施和流通网络建设,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村集贸市场升级改造。实施“百城购物·供销社超市”计划,积极探索公益性农产品市场建设。强化城乡产业联动,大力发展市场贸易、餐饮、乡村旅游、农家乐等服务业。加快农业专业化服务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实用人才特别是农村青年人才队伍建设。

7、创新新型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

(1)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按照“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的原则,完善土地产权、用途管理、市场配置、收益分配等制度建设,提高土地对城乡化发展的保障能力。从严从紧控制占用耕地,避让优质耕地,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严格控制乡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保障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用地。开展城镇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利用,着力盘活闲置土地。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严格执行“一户一宅”政策,建立城乡统一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完善农村承包土地流转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2)拓宽城乡建设投融资渠道。积极采取PPP模式,吸引各类民间资本资金参与城乡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建设运营。建立动态平衡的政府偿债保障机制,防范债务风险。推进县建司市场化转型发展,逐步将平台公司发展成为城市资产运营管理、城市综合开发、具备现金流的多业态实体公司,基本建立适应新型城镇化和县城建设要求的投融资体制机制。开放市政公用市场,利用民间实现县城供气、供热、环卫、污水垃圾处理等领域的投资和经营。

(3)完善城镇住房制度。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推动形成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房价与消费能力基本适应的住房供需格局。稳定增加

商品住房供应,大力发展二手房市场和住房租赁市场,实现住房供应多元化。完善保障性住房租赁补贴制度,实行保障性住房并轨运行,制定公平透明的保障性住房分配政策。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推进部门信息共享。努力提高城镇物业管理水平,构建和谐、文明社区。(4)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简化环保、土地、规划等前置性文件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整合各级有关部门村镇建设资金和涉农专项资金,重点用于重点镇建设。拓展县城发展空间,积极稳妥地推进县改市步伐,大力实施县城镇改街、村改居,在城中村改造中同步推进村民转为市民、村委会转为居委会,依法推进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村集体资产转为股份制的改革。

(5)实施财税扶持政策。因县城建设实施房屋征收的,对被征收人按照国家有关城镇房屋征收管理办法规定的标准取得的补偿款,免征个人所得税。居民因房屋征收重新购置住房的,对购房成交价格中相当于征收补偿款的部分免征契税,成交价格超过征收补偿款的,对超过部分征收契税。因实施县城规划、县城建设的需要而被县政府批准征用的房产或收回的土地使用权,免征土地增值税。市政街道、广场、绿化地带等公共用地,免缴城镇土地使用税。财政全额拨付经费的事业单位自用地,免缴城镇土地使用税。

(三)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按照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__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__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城镇化办”),办公室主任由住建局局长担任,配备必要的人员编制、给予经费保障,或从相关职能部门、单位中抽调人员,与各部门建立联动机制,负责协调、督导、调度等日常工作。按照C类县城建设目标体系,明确各相关部门主体责任、任务目标、发展指标、责任人、完成时限和考核办法。

2、积极对标示范。确定一个对标县(市),找差距、定目标、理思路、抓落实。把对标活动与学习考察结合起来,带着任务“走出去”、“请进来”,与对标县搭建学习合作关系。在项目合作、技术引进、人才交流等方面取得实质性成果。根据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需要,突出重点、分层次、有步骤地开展试点工作,在户籍管理制度、土地管理制度、行政管理体制和农业转移人口成本分担机制、多元化可持续城镇化投融资机制等方面,确定桑园镇为城镇化改革试点镇,赋予先行先试的权利。开展绿色建筑、绿色小区、优秀公共建筑、特色风貌街区、景观街道等示范项目申报活动。

3、加强工作调度。建立重点工作调度、督查、通报制度。实行月通报、季调度、半年总结、年终考核的督导调度机制,将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工作情况进行排队,报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县城镇化办要加大调度力度,加大对重点工作的督促检查。县委、县政府督查机构要建立定期督查制度,适时开展专项督查,督查结果在全县通报,对工作做的好的部门通报表扬,对工作落后的单位通报批评。

4、实施专项攻坚。坚持突出重点、集中攻坚,有步骤、按时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在县城规划设计、环境整治、植树绿化、城中村改造、交通秩序、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产业聚集、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开展专项攻坚行动。实行“领导+指挥部+融资平台”的推进机制,切实将任务落实到项目、责任落实到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