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用地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4-03-21 11:18: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设用地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设用地管理办法

篇1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是指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阶段,依法对建设项目涉及的土地利用事项进行的审查。

第三条预审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二)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三)合理和集约节约利用土地;

(四)符合国家供地政策。

第四条建设项目用地实行分级预审。

需人民政府或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等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由该人民政府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预审。

需核准和备案的建设项目,由与核准、备案机关同级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预审。

第五条需审批的建设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由建设用地单位提出预审申请。

需核准的建设项目在项目申请报告核准前,由建设单位提出用地预审申请。

需备案的建设项目在办理备案手续后,由建设单位提出用地预审申请。

第六条依照本办法第四条规定应当由国土资源部预审的建设项目,国土资源部委托项目所在地的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受理,但建设项目占用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土地的,委托市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受理。受理后,提出初审意见,转报国土资源部。

军事项目和国务院批准的特殊建设项目用地,建设用地单位可直接向国土资源部提出预审申请。

应当由国土资源部负责预审的输电线塔基、钻探井位、通讯基站等小面积零星分散建设项目用地,由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预审,并报国土资源部备案。

第七条已批准项目建议书的审批类建设项目与需备案的建设项目申请用地预审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表;

(二)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报告,内容包括拟建项目的基本情况、拟选址占地情况、拟用地面积确定的依据和适用建设用地指标情况、补充耕地初步方案、征地补偿费用和矿山项目土地复垦资金的拟安排情况等;

(三)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或者项目备案批准文件;

(四)单独选址建设项目拟选址位于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确定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提交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五)单独选址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出具是否压覆重要矿产资源的证明材料。

直接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类建设项目与需核准的建设项目,申请用地预审的不提交前款第(三)、(四)、(五)项材料。

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用地预审申请表,由国土资源部统一规定。

第八条直接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类建设项目与需核准的建设项目,项目单位应当在用地预审完成后,申请用地审批前,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与矿产资源压覆情况证明等手续。

第九条受国土资源部委托负责初审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转报用地预审申请时,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一)依据本办法第十一条的有关规定,对申报材料作出的初步审查意见。

(二)标注项目用地范围的县级以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及相关图件;

(三)属于《土地管理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情形,建设项目用地需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应当出具经相关部门和专家论证的规划修改方案、规划修改对规划实施影响评估报告和修改规划听证会纪要。

第十条符合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的预审申请和第九条规定的初审转报件,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受理和接收。不符合的,应当场或在五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和转报人,逾期不通知的,视为受理和接收。

受国土资源部委托负责初审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二十日内完成初审工作,并转报国土资源部。

第十一条预审应当审查以下内容:

(一)建设项目选址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否符合国家供地政策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

(二)建设项目用地规模是否符合有关建设用地指标的规定;

(三)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的,补充耕地初步方案是否可行;

(四)征地补偿费用和矿山项目土地复垦资金的拟安排情况;

(五)属《土地管理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情形,建设项目用地需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的修改方案、规划修改对规划实施影响评估报告等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十二条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预审申请或者收到转报材料之日起二十日内,完成审查工作,并出具预审意见。二十日内不能出具预审意见的,经负责预审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十日。

第十三条预审意见应当包括对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内容的结论性意见和对建设用地单位的具体要求。

第十四条预审意见是有关部门审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核准项目申请报告的必备文件。

篇2

重庆市小城镇建设用地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加强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根据国家、省、市有关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小城镇”是指我市城市规划区和县城(包括县级市和远郊区)的规划区范围以外的镇(乡)政府所在地的集镇。

第三条  在小城镇的工业、商业、服务粘、旅游业、乡镇企业工业小区、非公有制经济园区、居民住宅等建设用地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小城镇建设开发用地应当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方针和土地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开发、统一出让、统一管理的原则,严格用地管理、做到合理、节约、依法用地。

第五条  统一规划。小城镇建设用地规划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并按照有利于发展经济、有利于方便群众生活的要求,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发挥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建设模式。小城镇的总体规划应能指导土地开发,详细规划应能指导土地出让。

第六条  统一征地。按照小城镇建设规划,依照法律规定,由国土部门会同镇(乡)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分期征地,并依法对被征土地的农民进行补偿和安置。

第七条  统一整治开发。按照规划的要求和功能,在国土部门的指导下由镇(乡)政府组织整治开发,进行道路、给排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投资条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出让。

第八条  统一出让。小城镇建设用地应实行有偿、有限期出让,对经营性用地应尽量采取招标、拍卖方式进行。土地使用权的出让、转让、出租、抵押等,按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办理。

第九条  在市以上人民政府批准试点的小城镇规划区范围内出让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由区、市、县国土部门统一收取,全部用于所在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全为市、区市县政府对小城镇建设的投入,专款专用,不得挪作它用。

第十条  小城镇建设用地由国土部门统一管理。用地单位和个人都必须接受国土部门的监督、检查、建设工程需要临时使用土地的,须经国土部门批准并办理《临时用地许可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土地,不得违法出让、转让和出租土地使用权。

第十一条  凡在小城镇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并按规定进行投资建设后,可以依法转让、出租、抵押土地使用权及其地上建(构)筑物,或者以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与他人合资、合作经商办厂。

第十二条  凡在市以上人民政府批准试点的小城镇规划区范围内征用土地,公路基础设施附加费和耕地占用税按规定征收后不再上交,全部返还给所在小城镇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第十三条  小城镇被征用土地的征地补偿费,属集体集中管理使用的部分,可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采取建立农村合作基金或实行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等办法进行管理;属个人所有或使用的部门,按有关规定办理。

篇3

    第二条  本省城市规划区内的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的规划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临时建设,是指在城市规划区内临时搭建的结构简易并限定使用期限的建筑物、构筑物、管线及其他设施。

    本办法所称临时用地,是指在城市规划区内用于建设工程施工、地质勘查、堆放物品、商业经营及其他活动临时使用的土地。

    第四条  各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的规划管理。各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临时用地的审批管理。

    第五条  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必须服从城市规划管理。城市总体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的审批必须严格控制,实行公开、公正、效率的原则。

    第六条  单位或个人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临时建设,应先征得土地权属单位或有关主管部门同意,再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并核发临时建设规划许可证后,方可按批准的要求进行建设。

    第七条  单位或个人在城市规划区内临时使用土地,应先征得土地权属单位或有关主管部门同意,再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并核发临时用地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到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临时使用土地审批手续。

    禁止在批准临时使用的土地上建设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在批准临时使用的土地上需要进行临时建设的,按照本办法第六条的规定办理。

    第八条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自收到单位或个人的申请书之日起30日内给予答复。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核发临时建设或临时用地规划许可证:

    (一)影响城市规划实施的;

    (二)影响城市景观和环境的;

    (三)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和工作的;

    (四)影响城市交通、公共活动场所人流集散的;

    (五)占用城市绿地(包括公园、街头绿地、防护绿地等)、消防通道、高压供电走廊、防洪设施的;

    (六)占压地下管线和设施、影响其使用、维护和安全的;

    (七)占用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内的土地,影响城乡交通和安全的;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九条  临时建设、临时用地的批准使用期限,不得超过两年。临时性房屋的层数不得超过一层,高度不得超过4米。临时性建筑物、构筑物不得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等永久性的结构形式。

    第十条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临时用地规划许可证时,应对其使用性质、位置、面积、期限等作出明确规定;核发临时建设规划许可证时,应对其使用性质、位置、建筑面积、平面、立面、高度、色彩、结构形式、期限等作出明确规定。

    同一条街道或同一类型的临时建设应整齐、统一,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第十一条  依法取得城市临时建设规划许可证或城市临时用地规划许可证及土地使用手续的单位或个人,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得改变临时建设、临时用地的使用性质;

    (二)不得扩大用地面积和改变位置;

    (三)不得改变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立面、高度、结构形式和色彩;

    (四)不得买卖、抵押、交换、出租、赠予。

    第十二条  临时建设规划许可证和临时用地规划许可证,不得作为房地产确权的依据。

    第十三条  单位或个人自取得城市临时建设规划许可证或城市临时用地规划许可证之日起30日内未进行建设或使用土地的,规划许可证自行失效。

    第十四条  实施城市规划需要拆除或收回批准的临时建设或临时用地的,使用单位或个人必须服从。

    第十五条  临时建设、临时用地批准使用期限届满,使用单位或个人必须自行拆除临时建设、清理场地、恢复原地貌,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土地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办理临时建设、临时用地规划许可证和临时用地批准文件的注销手续。

    临时建设、临时用地一般不办理延期使用手续。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下列规定处罚:

    (一)改变临时建设的位置或临时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立面、色彩的,责令其限期改正,可并处5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

    (二)改变临时建筑物、构筑物的高度、结构形式的,责令其限期拆除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并处5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

    (三)改变临时建设使用性质或买卖、抵押、交换、出租、赠予临时建设的,责令其限期拆除临时建设,并处5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

    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职责的,由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的有关规定处罚;属于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职责的,由其责令限期改正,可并处5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临时建设规划许可证进行临时建设的;

    (二)未取得临时用地规划许可证和临时用地批准文件占用土地的;

    (三)擅自改变批准的用地位置或用地性质的;

    (四)擅自扩大批准的用地面积的;

    (五)逾期不拆除临时建设的;

    (六)逾期不交回临时用地的。

    第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第十七条规定,拒不限期改正或自行拆除违法临时建设的,由有关部门依法强制拆除违法临时建设、收回违法占用的土地。

    第十九条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尚未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篇4

关键词:宅基地换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流转

一、农村“宅基地换房”现象的出现

最近几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多个省市出现了“宅基地换房”现象。所谓的“宅基地换房”,通常是指农民自愿以其宅基地,按照一定的置换标准,换取小城镇的房屋并迁入小城镇居住。腾出的宅基地进行复耕,节约下来的集体建设用地,经过土地储备以后再以招拍挂的形式出让,以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收益来安置农民和弥补小城镇建设的资金缺口。

基于《土地管理法》中关于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的限制性规定和“宅基地换房”中涉及到城乡建设用地挂钩流转的问题,中央和地方相继出台了一些规定,对其中涉及的城乡建设用地流转进行了规范。

二、城乡建设用地挂钩流转的法律与政策规定

(一)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于2005年开始,并在全国部分地区试点。

国务院于2004年10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国土资源部于2005年10月颁布了《关于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国土资发[2005]207号),并于2009年3月分别颁布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8]138号)。

1、《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对农村城乡建设用地挂钩流转作出了原则性规定:要加强村镇建设用地的管理。要按照控制总量、合理布局、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原则,编制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明确小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的数量、布局和规模。鼓励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要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并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凡占用农用地的必须依法办理审批手续。禁止擅自通过“村改居”等方式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转为国有土地。禁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非法出让、出租集体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改革和完善宅基地审批制度,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禁止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引导新办乡村工业向建制镇和规划确定的小城镇集中。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村庄、集镇、建制镇中的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依法流转。

2、《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含义作出了明确规定,所谓“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3、《关于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中对城乡建设用地用地挂钩流转试点的基本要求、管理和操作流程均作出了规定。

第一,关于挂钩流转试点的基本要求。要严格依据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促进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要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复垦,最终实现项目区内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地布局更合理。对挂钩试点的规模进行控制和管理,通过下达一定数量的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周转指标来进行。挂钩周转指标专项用于项目区内建新地块的面积规模控制,并在规定时间内用拆旧地块复垦出来的耕地面积归还,归还的耕地面积数不得少于下达的挂钩周转指标。

第二,关于挂钩周转指标和项目区的管理。挂钩试点的规模按国家和省(区、市)下达的挂钩周转指标控制,挂钩周转指标按照“总量控制、封闭运行、定期考核、到期归还”的原则进行管理。对于挂钩周转的指标由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根据试点市、县及项目区情况提出申请,报国土资源部核定。挂钩周转指标下达试点省(区、市)后,由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按项目区分解下达到各试点市、县。

第三,关于挂钩试点的条件和操作程序。挂钩试点工作必须经国土资源部批准,未经批准不得自行开展试点工作。省级国土资源部门制定试点工作总体方案,向国土资源部提出开展挂钩试点工作申请。国土资源部对省级国土资源部门上报的试点工作总体方案进行审查,并批准挂钩试点省份。经批准的试点省级国土资源部门,依据试点工作总体方案,组织市、县国土资源部门编制项目区实施规划,并进行审查,建立项目区备选库;根据项目区入库情况,向国土资源部提出周转指标申请。国土资源部在对项目区备选库进行核查的基础上,按照总量控制的原则,批准下达挂钩周转指标规模。市、县国土资源部门对挂钩试点工作要实行动态监管,每半年将试点进展情况向上级国土资源部门报告;省级国土资源部门应定期对本行政辖区试点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并于每年年底组织开展年度考核,考核情况报国土资源部备案。项目区实施完成后,由试点县级国土资源部门进行初验。初验合格后,向上一级国土资源部门申请,由省级国土资源部门组织正式验收,并将验收结果报部备案。

(二)部分因“宅基地换房”事件受到广泛关注的地区,如天津、四川、浙江等地也制定了当地的关于城乡建设用地挂钩流转的操作细则。

1、天津市制定了《天津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津国土房规[2009]2号),其中强调了:要加强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建设用地总量和布局的控制和引导。要以挂钩试点周转指标安排建新拆旧规模,调控实施进度,考核计划目标,确保项目区内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挂钩试点工作应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切实维护农民个人、集体经济组织和相关权益人的合法权益。

2、四川省制定了《四川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川国土资发[2008]68号),其中强调了项目区实施规划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与城市建设规划、村镇建设规划和农房建设规划相衔接。挂钩项目与土地整理项目原则上实行分类管理,按照各自管理办法的要求分别申报、实施、验收,组卷归档。挂钩试点工作管理实行分级负责制。省国土资源厅负责对全省挂钩试点工作的总体部署和组织管理。负责制定管理办法,审批项目区实施规划和方案,实施监督检查,组织项目区验收。试点市(州)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辖区内挂钩试点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负责试点工作的管理与监督,审查项目区实施规划和方案,组织项目区初验等工作。试点县(市、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编制项目区。实施规划,制定工作计划并具体组织实施,组织开展项目区竣工自查。

3、浙江省制定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2009〕121号)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方案审查报批办法(试行)》(浙土资发〔2009〕37号),其中强调了组织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要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按照“先复垦、后置换”的原则,将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后,该复垦耕地面积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建设用地区内的农用地和未利用地进行等面积挂钩置换。其中,置换占用耕地面积小于复垦项目新增耕地面积的,新增耕地结余部分可用于其他建设项目的耕地占补平衡。省国土资源厅根据国土资源部下达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各市、县(市、区)年度建设用地复垦新增耕地任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账册余额和申报使用数量,编制各市、县(市、区)年度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计划,报省政府同意后实施。实施方案中拟安排的建设地块需征收农村集体所有土地的,应同时拟订土地征收方案,一并上报审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方案和土地征收方案经省政府批准后,由市、县(市、区)政府负责实施土地征收,并依照有关规定组织实施土地供应。

(三)2010年底,针对城乡建设用地挂钩流转中出现的问题,国务院和国土资源部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进行了规范。

国务院于2010年12月了《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7号)、国土资源部于2011年2月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农村土地整治清理检查工作方案》其中对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中亟需规范的问题作出了规定,强调不能片面追求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在推进农村新居建设和危房改造及小康示范村建设等工作中,凡涉及城乡建设用地调整使用的,必须纳入增减挂钩试点;不能突破挂钩周转指标;不能盲目大拆大建和强迫农民住高楼和侵害农民权益。

三、总结

笔者认为,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农民的宅基地会越来越多的体现商品化的属性,上述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出台,对集体建设用地的高效利用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而将农民的宅基地纳入整个建设用地的流转也是未来建设用地市场发展的趋势,虽然目前不宜在全国完全放开,但如果能通过试点来发现并处理好其中的土地规划利用和农民安置补偿问题,在使作为生产要素的土地资源得到经济高效的利用同时又提升农民居住生活条件和改善基本福利保障,那最终将实现社会各方的多赢。(作者单位:北京市天银律师事务所)

参考文献

[1]何缨:《“宅基地换房”模式的法律思考》,《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2]杨魏欣:《“宅基地换房”问题与对策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第4期。

篇5

根据《__市清理整顿农宅用地工作安排方案》(庆市农建清理组发〔20__〕01号)要求,我县从去年7月份开始,在全县范围组织开展了以农村宅基地为主的农宅用地清理整顿活动,取得了阶段性工作成效,有效制止了乱修滥建问题,促进了农民建宅用地向集中、连片方向发展。但是,市政府〔20__〕1、2号令颁布实施以来,部分乡镇重视不够,宣传引导工作不到位,落实农宅建设“三个停止”命令不力,致使乱修乱建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杜绝。建设、规划等职能部门工作滞后,农宅建设规划落实进展缓慢,大大制约了小康农宅建设步伐。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好市政府“两令”和全市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及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推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下实手解决农宅建设乱修乱建、滥占耕地等问题,县政府决定在全县范围内持续开展农宅清理整顿活动,现提出如下安排意见:

一、政策依据及目标任务[文秘站网文章-文秘站网帮您找文章]

全县农宅用地清理整顿工作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甘肃省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监察部、国土资源部《关于违反土地管理法规定行为行政处分暂行办法》和《__市小康农宅建设用地管理办法》、《__市小康农宅建设规划管理办法》以及《正宁县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为依据,全面彻底清查处理全县农宅建设中存在的各类违法违规用地、浪费耕地等问题,积极引导农宅建设向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确保实现村容整洁,用地节约,全面建设新农村的目标。

二、清理范围及具体内容

本次农宅清理的范围是:农村一切使用集体所有土地的建设用地。包括农民宅基地、乡村公共建设用地、乡镇企业建设用地、个体专业户的非农业建设用地及其它非农业用地。重点是20__年2月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以来农宅建设中的各类违法用地、去年农宅清理整顿中尚未处理的各类农宅违法用地以及未按规划进行小康农宅建设的违规建宅用地。

具体内容是:一是查验本辖区内土地使用单位和个人是否办理了土地登记;二是查验土地登记内容是否完整、准确、规范,有无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等交易行为或土地使用权转移后是否依法办理了变更登记手续;三是查验新建宅基地是否存在超出规定标准面积、违反村镇规划修建;四是查处违法批地、违法用地、违法管地、无证用地行为;五是查处宅基地长期闲置、一户多宅;六是查处不符合建房条件擅自修建住宅;七是坚决制止不按小康农宅建设规划进行建宅的行为;八是农宅建设中其他违法用地行为。

三、方法步骤及时间安排

本次农宅清理整顿活动从20__年3月20日开始,至9月27日结束,共分为三个阶段。

(一)宣传动员阶段(3月20日一3月25日)。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国土、建设、规划等职能部门要采取多种途径,广泛开展宣传,将国土资源法规、政策和市政府“两令”及市、县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本次农宅清理整顿工作宣传普及到乡镇、村组、农户,全面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土地使用法律意识,不断增强珍惜土地、节约用地的观念,为农宅清理整顿活动顺利开展营造强大的舆论攻势。

(二)清查摸底阶段(3月26日一4月26日)。

各乡镇以行政村为单位,抽调人力成立清理整顿工作小组,配合乡镇国土资源所,对辖区内清查不彻底、处理不到位的农宅用地进行全面排查,做到逐村、逐组、逐户清理,并对有建宅动向的农户跟踪登记,确保农宅建设用地清理率、处理率、登记率分别达到100、90、85。要建立举报制度,公布举报电话,广泛接受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确保清查登记工作公正、公平、公开、透明。

(三)处理整改阶段(4月27日一9月27日)。

对清查出的违法违规用地问题,根据中央、省市国土资源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及《正宁县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逐户逐宗进行处理。该拆除的坚决拆除,该核减面积的一律核减退地。同时,要按照既处理事,又处理人的原则,对该追究责任的要依法追究责任,对问题严重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进行处理。

四、工作要求及保证措施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清理整顿农宅用地、制止当前乱修滥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件大事。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精心安排,周密部署,认真落实。要把落实农宅建设中的“停止审批、停止划拨、停止建设”作为贯彻市政府“两令”精神、推进小康农宅有序建设的先决条件,建立主要领导负责抓、分管领导亲自抓、职能部门配合抓的工作机制,各乡镇要确定一名分管领导、两名工作人员,配合乡镇国土所和包村干部入村蹲点,扎实细致地开展工作,确保取得阶段性实效。

二要强化宣传教育。农宅清理整顿和贯彻“两令”直接面向农村,面对农户,做好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工作尤为重要。各乡镇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把国土资源政策、法规和市政府“两令”精神宣传到村、到组、到户,帮助群众澄清认识误区,树立正确的建宅用地观念,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支持参与农宅清理整顿工作,减少工作阻力。同时,要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及时处理来信来访,妥善解决清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清理整顿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要搞好农宅建设规划。各乡镇要抓紧时间,集中精力,协调落实好农宅建设预留地块,并积极配合规划部门搞好本辖区内的小康农宅建设规划,农宅建设规划工作完成后,要及时抄报县国土资源局备案。同时,要严格把关,凡进小康农宅建设区的农户必须办理建宅用地指标审批手续。

四要坚决制止乱修滥建行为。当前,正值春季农民建宅旺季,也处乱修滥建的高发期。各乡镇、相关部门一定要全力协作,相互配合,严格按照市政府“两令”要求,做好农宅建设的监督管理工作,要加强人力,延伸触角,健全监察网络,强化源头管理。农宅清理工作组要向每个行政村选派一名监督员,在每个村民小组设一名信息员,发现违规建宅苗头,及时制止纠正,县国土资源执法大队和各国土所要做好定期巡查

篇6

关键词:海南;在建工程;抵押登记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海南省在建工程抵押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海口和三亚为例

收录日期:2012年11月6日

《物权法》明确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制度,但截至目前,我国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尚未出台统一的有关“在建工程抵押登记范围、机构和登记办法”的法律、行政法规或行政规章,海南省也尚未出台统一的在建工程抵押登记管理办法,省内不同市县在建工程抵押登记管理做法各异。

一、海南省主要市县在建工程抵押登记管理现状

(一)海口市在建工程抵押登记方式及存在的问题。目前,海口市在建工程抵押登记存在两条路径:

一是由抵押双方向海口市国土环境资源局提交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登记申请,海口市国土环境资源局受理后可将抵押双方签订的《抵押合同》中确认的抵押时点的“在建工程”部分记载入《土地他项权利证书》的他项权利种类及范围。目前,省内各商业银行普遍采取该种方式。

存在问题:在该抵押时点后新增的在建工程部分无法续办抵押登记手续。对于已在国土部门进行了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登记的,海口市住建部门不同意办理在建工程抵押,理由是:办理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后,抵押时点的“在建工程”部分已一并抵押,再到房管部门办理在建工程抵押,容易造成重复抵押。

二是海口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下属的海口市房屋产权交易登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可受理在建工程抵押登记申请。据中心介绍,抵押双方应先到中心申请办理在建工程抵押,再到海口市国土局办理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登记手续。对在建设中不断增加的房屋面积可续办抵押登记手续(不再收费)。在中心办理在建工程抵押登记后,开发商为购房者办理的预购商品房预告登记均需由抵押权人(贷款银行)出具书面同意函方可办理,以有效控制销售款回笼。但截至调查日,中心未办理一笔在建工程抵押登记业务。

存在问题:据中心介绍,现办理在建工程抵押登记主要按照建设部颁发的《房屋登记办法》相关规定,申请方提交相关材料后,中心可审查出具《在建工程抵押他项权证》。但目前仍未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操作方法,未建立相应的在建工程抵押系统,与国土部门的工作和信息对接也有待加强。

(二)三亚市在建工程抵押登记方式及特点。根据三亚市政府的有关规定,三亚地区的房地产项目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在建工程抵押登记手续可统一在三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办理。具体办理程序为:先由三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市政服务中心的审批办受理抵押双方申请材料后,交由三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场科进行材料初审和复审、审批办终审后,由三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出具《三亚市土地使用权、房地产项目抵押登记卡》,在该登记卡内注明担保债权金额、抵押土地面积,在备注栏注明:“抵押物为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

特点:三亚市在一个部门集中办理建设用地使用权、在建工程抵押,一方面规避了双部门抵押面临的工作、信息衔接问题,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另一方面也符合我国房地产法律中“房随地走”或“地随房走”保持一致的要求,防范了双部门抵押容易造成在建工程重复抵押的潜在风险。

二、国内在建工程抵押登记经验做法

关于在建工程抵押登记的管理,目前在国内已有北京、重庆、杭州、东莞等城市先后制定了比较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这些办法的出台既促进了当地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又保障了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资金的安全。

这些城市的一般做法是:商业银行与房地产开发商签订在建工程抵押合同后,先在土地管理部门办理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登记手续,然后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待在建工程建到发放预售许可证时,双方再到房产管理部门办理在建工程抵押登记手续。此后,在预售或销售环节,房产管理部门对开发商预售或销售的每一套商品房,只有在预售款进入在建工程抵押权银行专管账户,银行通知解除相应房产的抵押并同意房地产开发商出售并办理预告登记手续时,方可协助房地产开发商办理预售或销售房屋的预告登记手续或过户手续。

三、完善海南省在建工程抵押登记管理的建议

目前,海南省亟须制定出台统一的在建工程抵押登记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明确在建工程抵押登记机构、参与各方权利义务、办理方式流程、银行资金安全保障措施等,才能为在建工程抵押房地产开发贷款的风险防范提供制度保障。

具体到操作方案,我们认为最优方案是在三亚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完善,确立在全省统一执行的抵押登记方式。即整合国土、房管部门资源,设立一个建设用地使用权、在建工程集中抵押登记部门,或授权一个现有部门统一办理。规定开发商为购房者办理的预购商品房预告登记均需由抵押权人(贷款银行)出具书面同意函方可办理,或考虑增设新增在建工程续办抵押登记业务,以全面防范信贷资金风险。

如在全省推行单一部门办理建设用地使用权、在建工程抵押登记困难较大,可借鉴国内主要城市在建工程抵押登记的经验做法。但由于建设用地使用权、在建工程抵押登记由国土、房管部门分别办理,这就对相关部门工作、信息衔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需要国土部门与房管部门做好工作流程衔接,制定一个可操作的配合操作办法;其次,建议国土部门与房管部门建立信息共享网络,确保在办理房产备案或房产证时能够及时了解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在建工程是否已设立抵押信息,避免重复抵押。再者,建议房产管理部门尽快建立外网销售房产备案情况查询系统,以便商业银行及时掌握抵押项目房产销售情况。

主要参考文献:

篇7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复垦为耕地的建设用地地块和拟用于城乡建设的地块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通过建新和拆旧、土地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加合理的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为统领,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以优化用地结构、节约集约用地、保护资源、保障权益为重点,推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有效开展,达到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的目标。

(二)遵循原则

一是规划统筹,规模控制。加强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建设者用地总量和布局的控制与引导,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以挂钩周转指标安排项目区建新拆旧规模,调控实施进度,考核计划目标。

二是政府主导,增减平衡。以项目区实施为核心,实行行政辖区和项目区建新拆旧双层审查、考核和管理,确保项目区实施后,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建设用地总量不突破原有规模。

三是先易后难,统筹安排。试点区域的选择考虑各乡镇的经济实力和工作基础,选择有一定资金保障能力的乡镇先行开展试点。试点单位应根据自身条件,因地制宜,统筹安排,零拆整建,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积极推进。

四是自愿民生,保障权益。试点工作的各项政策和决策程序必须听取群众意见,尊重群众意愿,切实维护土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保证试点乡镇的社会稳定。

五是以城带乡,以工促农。通过挂钩试点工作,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高试点区域的城镇化水平。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通过三年时间,探索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改革的基本思路,建立城乡统筹土地管理制度的规定和办法,完善和充实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的有效机制,促进全县农村用地结构的优化和管理体制的建立,为建设西部经济强省做出新的贡献。

试点工作的具体任务:一是深入分析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基础和条件、发展潜力和制约因素;二是研究落实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思路、原则和方法;三是积极探索相关的政策、机制和激励措施;四是研究挂钩工作的组织方式、管理制度、技术措施和监管手段;五是积极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盘活利用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六是促进农村居民点的合理布局、适当集中,实现农村居民点布局从自然形态的转变,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质量,加快缩小城乡差距;七是确保挂钩试点区域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总量保持动态平衡。

三、工作计划和安排

(一)工作准备和布置阶段

一是制定下发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

二是宣传动员和思想发动;

三是开展专项调研并编制挂钩试点专项规划。

(二)启动试点工作和实施阶段。

一是项目区实施规划编制,试点项目区申请。在专项调研和专项规划的基础上,抓紧项目区实施规划编制和挂钩试点项目区申报材料的准备。全县试点项目区申报单位为县人民政府,实施单位为国土资源管理局。申报材料经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查,出具审查意见后报省国土资源厅。

二是组织审查批复,下达第一批试点项目区。上报的项目区方案经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审查同意后,纳入省挂钩试点项目区备选库,并根据国土资源部下达的周转指标,本着“需求迫切、材料齐全、论证充分、早报优先”的原则,确定下达第一批挂钩试点项目区。

三是组织项目区实施。项目区的选址布局在通过前期广泛听证、论证的基础上,形成规划设计方案,每个项目区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好的方案认真组织实施,确保项目实施质量。

(三)验收和总结阶段。县国土资源部门首先组织自验,自验合格后,向市国土资源部门申请初验。

项目区验收后,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地籍调查和土地变更调查,明确地块界址,并依法办理土地权属变更登记手续。

四、组织机构和领导

为加强对挂钩试点工作的领导,成立县挂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县长吴耀任组长,副县长严明、县国土局局长邓天明任副组长,成员由各相关单位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县国土资源局,负责挂钩试点日常工作。

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能:一是研究全县试点工作有关问题,协调县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二是制定全县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试点工作的管理办法以及各种规范操作的技术标准;三是研究确定试点的区域和范围,对组织试点单位进行技术培训,指导试点单位的规划编制;四是负责研究解决试点中的具体问题和技术难题;五是负责试点工作的检查、验收和用地指标的考核;六是负责试点工作总结和情况上报等工作。

五、对试点工作的要求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保护耕地,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为出发点,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统筹城乡发展为目标,以优化用地结构和节约集约用地为重点,在县政府的领导下,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确保挂钩工作全面、准确地实施。

篇8

一、发展经济适用住房的目的和原则

(一)发展经济适用住房的目的,是为了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我国国情的住房供应体系,加快住房建设,促使住宅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满足中低收入家庭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

(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实行行政划拨,享受政府扶持政策,以微利价格向中低收入家庭出售。

中低收入家庭购买新建的经济适用住房实行申请、审批制度。具体办法由市(县)人民政府制定。

二、经济适用住房的计划

(三)市(县)人民政府计划部门,会同建设、土地管理部门,根据本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人口、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水平和市场需求以及建设用地可供数量情况,编制经济适用住房发展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并统筹纳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计划。

(四)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经济适用住房年度建设计划,编制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年度计划,并在地方年度土地供应计划中统筹安排。

(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济适用住房年度建设计划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备案。

三、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

(六)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要严格执行国家《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不符合规划及规范要求的,不得开工建设。

(七)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要坚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尽可能不占用或少占用耕地。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用地实行行政划拨方式供应,依法办理用地手续。

(八)经济适用住房小区规划、设计,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规划和设计单位承担,按照建设部《关于印发〈提高住宅设计质量和加强住宅设计管理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建设〔1997〕321号)的有关精神执行。采用招投标、方案竞选等方式,优选规划设计方案,并按程序报批。规划、设计方案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和生活习惯。

在进行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合理确定经济适用住房的套型和标准,以满足目前中低收入家庭的实际消费需要。

(九)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要严格执行国家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积极推广先进、成熟、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降低能耗,提高住宅建设的整体建设水平。

(十)经济适用住房的开发建设要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开发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中标单位不得转包。要积极推行建设监理制度,提高工程质量。工程质量要符合国家现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规定。

(十一)工程项目的验收,要严格执行国家验收规范及建设部制定的《住宅小区竣工综合验收管理办法》(建法字〔1993〕814号)。通过验收的住宅方可入住。

(十二)开发建设单位对经济适用住房工程质量负最终责任,实行工程质量保证制度。销售住房时,须向住户提供《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

四、经济适用住房价格

(十三)新建的经济适用住房价格构成包括以下8项因素:

1、建设用地的征地和拆迁补偿、安置费;

2、勘察设计和前期工程费;

3、建安工程费;

4、住宅小区基础设施建设费(含小区非营业性配套公建费);

5、以上4项之和为基数的1-3%的管理费;

6、贷款利息;

7、税金;

8、3%以下的利润。

(十四)出售经济适用住房实行政府指导价。其售价由市(县)人民政府根据以上8项因素综合确定,并定期公布。

经济适用住房不得擅自提价销售。

五、经济适用住房的物业管理

(十五)新建成的经济适用住房,要严格执行建设部制定的《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33号),全面推行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物业管理新机制。

(十六)在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前期阶段,应做好与物业管理的衔接工作。通过竞争方式,选择物业管理企业。物业管理企业要按照同业主委员会签定的合同,进行售后服务和管理。

(十七)要建立住房共用部位、设备和小区公共设施的专项维修资金,并按照规定使用。

(十八)政府建设(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物业管理企业的监督和管理,规范物业管理及服务。物业管理收费标准应与物业管理服务内容以及当地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通过不断提高物业管理水平,为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六、其它

篇9

一、工程概况

德靖铁路由田德铁路德保站引出,经都安、大道至靖西。新建德靖线德保站(不含)至靖西站(含)(DK0+000~DK40+560),全长44公里,桥隧比40%。正线长度39.8964km,站线长度8.43km。路基总长22.053km,占全线的54.3%。投资估算总额13.78亿元,工期2年。

二、建设用地情况

全线用地面积133.4177公顷,其中德保61.7161公顷,靖西71.7016公顷,农用地135.54公顷。德靖铁路建设用地进展情况如下:

(1)德保县。①征地完成情况:全段完成永久性征地1121.831亩。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3828.85万元。其中水田465.805亩,旱地477.367亩,建设用地3.763亩,收回其他国有土地35.83亩,荒地88.306亩,已交地占100.5%。②拆迁完成情况:全县需拆迁233户33837.84m2,累计拆迁房屋154户18564.41m2,拆迁占54.86%。③使用临时用地情况:计划包干使用231.531亩,实际使用临时用地848.963亩,超出政府包干数量611.942亩。④办理安置回建地情况:目前,办理安置回建地120.368亩,还有大龙村、个立屯未办好回建地安置等问题。⑤支付地上附着物情况:支付征收集体土地附着物2794591.93元。其中支付青苗、鱼苗、果树(苗)2451291.93元;坟墓842座343300元。

(2)靖西县。①征地完成情况:全县计划用地1075.524亩,现场丈量交付使用1049.653亩,其中水田559.013亩,旱地402.366亩,养殖水面2.267亩,林地13.425亩,牧草地29.518亩,建设用地9.136亩,未利用地33.928亩。②使用临时用地情况:计划包干使用298.7亩,全县实际办理使用临时用地483.165亩,超出政府包干数量208.695亩。中铁二十五局办理208.695亩,已复垦159.985亩,未复垦30.710亩,不需复垦18亩。③拆迁完成情况:全县需拆迁49户7577.32m2.累计拆迁29户3049.49m2,拆迁占40.24%。目前,还有20户4527.83m2尚未拆迁。④补偿地上附作物情况:全县目前补偿其他地上附作物251.034亩,补偿零星果树苗木3017棵。

建设用地静态验收开展

(一)指导思想

德靖铁路建设用地静态验收工作以《铁路建设项目竣工建设用地验收交接办法》《铁路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交接办法》《铁路用地图绘制管理办法》和《南宁铁路局档案管理办法》等规范、标准和文件为依据,对德靖铁路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内、外业进行静态检查验收。检查组全体人员以“积极热情、认真负责、尽职尽责”的态度进行验收,以提前发现、认真整改、符合规定为主旨开展各项工作,努力确保验收工作顺利通过国家对德靖铁路建设用地验收,使德靖铁路能按期完成并投入使用。

(二)验收范围和检查方式

(1)内业资料检查:验收组成员分别到了田德铁路建设指挥部驻德保办公室、德保县铁路办、靖西县高铁办三个单位。主要以核对的检查方式进行,对照铁道部158号文件内业检查的七项要求进行对照检查验收,查阅了竣工交验文件、核对了征地拆迁协议书、铁路建设项目征地拆迁补偿清册、付款凭证、勘测定界及项目竣工用地平面图等图件数据资料。

(2)外业现状检查:验收组成员从德靖铁路DK0+000开始往大里程方向逐项验收至DK40+600的线路。主要以目测、尺量、锤击等感观检查方式,对沿途的建筑物、构筑物、线路里程、行政区划界限及各种标志进行验收,检查并核实了用地及路基排水系统图与建设用地实际、路基附属设施等情况。

(三)存在问题

(1)内业资料检查存在的问题

①尚缺中铁二十五局绘制的德靖铁路竣工平面图、缺中铁二十五局编制填报的德靖铁路《铁路用地地界桩表》。现场实地没有埋设铁路用地界桩、地界桩制作和地界桩埋设没有明确施工单位。②建设用地批准文件资料中,一是尚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虽已于2011年1月31日以田德公司名义向百色市人民政府发函,并提供了相关资料,但至今未批;二是因中铁二十五局绘制的竣工用地平面图不能满足土地登记要求,尚未领取国有土地使用证。③德保靖西两县地方政府虽已完成2009至2011年征地拆迁验工计价三方签章确认工作,但尚未得到自治区铁司和田德公司审核确认盖章;2012年征地拆迁尚未经过验工计价,虽已装订成册,但有漏页、缺章、倒装情况,审查审核工作没有开展,需要整改。

(2)外业检查存在的问题

德保县:①目前,德靖铁路德保段安保区范围内还有房屋79户15273.43m2未拆迁,其中:未拆迁房屋中有71户13261.68m2已签订协议并领取了补偿款,还有8户2011.75m2未签订协议未领取补偿款。②城关镇坡堂村大龙屯30户拆迁回建安置地征收未落实。由于该屯群众意见不统一,非拆迁户群众提出无理要求,致使拆迁户回建地还没有落实,拆迁户群众对回建地的诉求反映很强烈,造成村里群众不配合政府对回建地土地的征收工作。③德靖铁路(德保段)临时用地租用地已经到期,还有596.066亩因资金缺口较大无法复垦。由于目前德靖征地经费没有按自治区桂征发【2010】52号文件全部到位,临时用地无法复垦,当地群众反映强烈。如果没有及时协调解决,有可能发生集体上访现象。④由于征地拆迁经费严重不足,安保区范围内需要拆迁79户15273.43m2的房屋无法拆除。将影响德靖铁路竣工交验和开通运营。⑤德靖铁路(德保段)资金缺口较大。2013年计划需要资金2424.20万元,用于支付8户房屋拆迁补偿费、保护区范围内房屋拆迁人工机械拆迁费、缴纳耕地占用税、各拆迁点回建地“三通一平”及基础建设费、临时用地复垦费等。德保县已在2012年11月1日向上级政府部门提出征地拆迁预算计划报告书,但现在尚未拨付和落实。

靖西县:①目前,德靖铁路(靖西段)安保区范围内还有房屋20户4527.83m2未拆迁,影响竣工校验。②部分征地工作未完成。特别是靖西至龙邦二级公路改移140多亩用地和靖西车站两条农村道路改移25多亩用地征地工作未丈量补偿,施工无法进行,影响靖西车站站场施工。③靖西车站室外给排水1.6公里长10亩临时用地未丈量补偿到位,施工队伍无法进场施工,影响整个车站用水和按期竣工交验。④德靖铁路(靖西段)资金缺口较大。2013年计划需要资金1338.3万元,用于支付靖西至龙邦二级路改移征地、靖西车站两条农村道路改移征地、室外给排水征地、20户房屋拆迁人工机械台班拆迁费、保护区范围内房屋拆迁补偿费、缴纳耕地占用税、各拆迁点回建地“三通一平”及基础建设费、临时用地复垦费等。靖西县已在2012年11月2日向上级政府主管部门提出征地拆迁预算计划报告书,但现在尚未拨付和落实。

(四)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验收组将根据德靖铁路建设用地遗留问题整改情况,继续进行复查验收。要求建设指挥部督促地方政府和施工单位未达到验收条件的问题,尽快完成并组织验收,最终达到国家要求。

篇10

一、广东省国有建设用地二级市场建设的总体情况

广东省长期以来积极探索培育和完善国有建设用地二级市场,从1999年起就开始建立土地有形市场,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建立了专门的二级市场交易平台,促进了土地有形市场的正常运作和健康发展。目前,广东省国有建设用地二级市场总体情况良好,为增加土地供给、促进集约节约用地、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广东省经济发达地区的国有建设用地二级市场尤为活跃。在广东国有建设用地二级市场的交易形式中,转让和抵押的宗地数量相对较多,出租的情况较少甚至没有。由于在广东许多地区,国企改制都已经完成,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对国企划拨土地的处置已基本完成,所以划拨土地作价出资和授权经营的情况也较少。从交易主体看,二级市场相比一级市场政府垄断不同,呈现出主体多元化特征,既有含农村集体和镇街道下属企业在内的各类经济组织,也有个人,还有各类房地产开发公司。从土地用途看,类型多样,既有工业仓储,也有商住用途。

二、广东省培育和完善国有建设用地二级市场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1.制定并出台规范国有建设用地二级市场的有关政策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2008年,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修改出台了《广东省实施办法》,专设“第六章 建设用地使用权交易管理”,对国有建设用地包括出让和划拨两类土地的转让、出租和抵押所涉及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严格明确的规定,对规范二级市场交易具有指导意义。广东省政府1998年出台了《广东省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公开招标拍卖管理办法》(粤府令第39号),以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行为。广东省政府2002年出台了《广东省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管理规定》(省政府第79号令),其中涉及规范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有关规定。2003年,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出台了《广东省土地使用权公开交易规则》、《土地交易机构内部工作制度》、《土地使用权交易成交证明书》(粤国土资(利用)字[2003]231号),其中《广东省土地使用权公开交易规则》专设“第三章土地使用权转让前期工作”。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出台了《关于加快金融机构抵债土地处置的若干意见》(粤国土资发[2004]73号),明确了金融机构抵债土地的四种处置方式。

广州市2003年印发了《广州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规则的通知》(穗国房字[2003]309号),同时要求实施《广州市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规定(试行)》。佛山市出台《佛山市土地市场管理办法》(佛府[2002]34号),专设“第三章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和“第五章土地使用权抵押”,对土地使用权转让、抵押中的一些具体细节问题予以了明确;还出台了《佛山市实施办法》(佛府[2004]24号)。佛山市所辖各区还根据本区的实际情况出台了相关规定,如:禅城区制定了《佛山市禅城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公开交易规则》(佛国土资禅[2007]93号);顺德区制定了《关于规范土地使用权转让审批的通知》(佛国土资顺[2007]154号)、《关于进一步规范土地房产管理工作的通知》(顺府办发[2007]103号)、《关于规范以土地作价出资入股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审批的通知》(佛国土资顺[2008]38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市场管理的实施办法》(顺府办发[2011]25号)。广东省通过完善国有建设用地二级市场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地方土地市场管理,优化土地公开交易环境,规范土地市场秩序,加大对土地市场的调控力度,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明确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纳入土地公开交易平台,确保“公开、公平、公正”

广东省国有建设用地转让严格按照《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广东省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管理规定》、《广东省土地使用权公开交易规则》等相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规定实施。符合公开交易的转让行为主要参照一级市场出让的交易规则和交易程序。广东省政府2002年出台的《广东省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管理规定》(省政府第79号令),明确规定属于以下四类情形的土地使用权转让必须在土地交易机构公开进行,“1、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公有经济成分占主导地位的公司、企业土地使用权转让(含以土地使用权为条件进行的合营合作建房);2、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转让。但必须依法经过批准,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补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3、为实现抵押权而进行的土地使用权转让;4、判决、裁定需要拍卖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按规定必须进行公开交易的,严格按规定执行。如不按规定进行公开交易的,则不予以办理土地变更登记。

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在土地转让过程中,要求国土证、出让合同、地块资料、转让合同(样本)等有关信息必须在广州市国土房管局网站予以公布,从而保证信息的全面公开,广州市国土房管局网站已成为各房地产企业了解土地交易信息的重要渠道。在申请人申请公开转让时,要求他们提供国资部门或授权经营管理部门同意转让的批文作为申请要件,广州国土房管局根据转让的相关规定进行严格审查,确保转让的公平、公正。在受理协议转让案件时,为避免国有资产流失,严格审查转让人的股东及工商登记情况,在明确转让人不属于公有经济成分占主导地位的公司、企业,才同意办理协议出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