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监测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4-03-20 18:16: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质监测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幼儿园饮用水为统一供应的自来水或桶装水,幼儿园安排专人负责定期检测,以保证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2、幼儿园安排专人对饮水设施及饮用水进行管理。做到专人专管、定期清洗、消毒。经常观察饮水设施内外部的卫生和水质情况,及时清除污垢,保证师生饮用水的干净和卫生。
3、 对幼儿园饮用水设施进行必要的保养,以确保供水设施的完好正常使用。
4、定时对饮水设施进行卫生清理和消毒。每半个月一次,要有定期清洗消毒饮水机记录5、从事饮水机清洗消毒人员应有有效健康体检证明,并按清洗消毒规程操作。
6、装饮用水的保温桶,每学期进行消毒不少于五次。所用的净水剂和消毒剂必须符合卫生要求和有关规定。
7、使用的饮水设施和桶装水应有有效的食品卫生许可证或涉水产品卫生许可批件。
8、饮水机应远离黑板,防止二次污染9、幼儿园制定了饮水突发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办法,遵照"食品卫生安全应急预案"进行处置。一旦发现生活饮用水水质污染或不明原因水质突然恶化及水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时,幼儿园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报告卫生及教育主管部门。
10、在园内定期利用周计划进行饮用水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包括不宜饮用生水、提倡喝开水,喝矿泉水,纯净水。
11、经常宣传相关饮用水卫生安全常识。在园内醒目位置设置饮水卫生公告栏,告知幼儿饮水安全须知,包括不宜饮用生水、提倡喝开水。
12、饮水设施及饮水桶必须无毒无害。
(二)为进一步加强幼儿园幼儿饮用水卫生,保障幼儿的饮水安全,依据《生活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小学(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管理制度。
1、明确专人为学生饮用水管理员
2、教育幼儿养成不喝生水的良好习惯,坚持喝开水或矿泉水
3、幼儿园、班级要经常检查学生的饮用水情况,并随时教育幼儿不喝生水。
4、使用的饮水机有有效的食品卫生许可证或涉水产品卫生许可批件,有定期对饮水机清洗消毒的制度,定期对饮水机进行清洗、消毒,夏季每月一次,冬季每两月一次,要有定期清洗消毒饮水机记录
5、从事饮水机清洗消毒人员应有有效健康体检证明,并按清洗消毒规程操作,清洗消毒使用的消毒剂有有效的卫生许可批件
6、饮水机应远离黑板,防止二次污染
7、幼儿园制定饮水突发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办法;
8、在园内醒目位置设置饮水卫生公告栏,告知学生饮水安全须知,包括不宜饮用生水、提倡喝开水,一旦发现生活饮用水水质污染或不明原因水质突然恶化及水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时,幼儿园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报告卫生及教育主管部门。
9、幼儿园幼儿生活饮用水及其自备水源,应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水源水质监测合格后,方可作为供水水源。加强对水源的防护,落实相应的水源保护措施,水源50米以内不许存在污染源。水井要设有井盖,加固上锁,设专人定时供水。
(三)一、加强对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
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工作,建立和完善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
开展爱国卫生和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学校必须保证开水的供应,严禁幼儿直接饮用自备生水。
二、认真做好学校的改水工作
自备水水质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自备水水源的选择和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根据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要求自备水水源尽可能选择深层地下水,凡选择地面水或浅层地下水的必须保证在水源周围30米以内无生活性或工业性污染源;
加强水源卫生安全管理,设置警示标志,井水加盖封闭,并及时清洗淤泥;
对于经卫生部门监测不合格的自备水,必须限期完成改造工作,并经监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三、及时清洗消毒供水设施
配置高位蓄水池以满足供水需求的学校,必须指定专人负责自备水管网及蓄水池的清洗消毒工作,坚持每学期开学之前和开学期间定期进行冲洗和消毒,在夏、秋季节台风或暴风雨过后要及时增加清洗消毒频次,并做好冲洗消毒登记工作。
四、定期开展水质监测工作
学校饮用水的水质监测,水质监测如不合格应及时告知学校和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确保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
篇2
关键词: 河套灌域 排水 现状 发展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河套灌区位于黄河上中游内蒙古段北岸,引黄有效灌溉面积861万亩,农业人口100余万,是全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也是国家和自治区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河套灌区从秦汉始,兴于清,经历了从有灌无排到灌排配套的过程,逐步形成灌排配套的骨干工程体系。目前,灌区有总干渠1条,干渠13条,分干渠48条,支、斗、农、毛渠8.6万多条,排水系统有总排干沟1条,干沟12条,分干沟59条,支、斗、农、毛沟1.7万多条,各类建筑物13.25万座。
其中杭锦后旗灌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引黄灌溉便利,以乌拉河、杨家河、黄济渠三大干渠和青慧渠等12条分干渠为骨干,形成纵横交错的灌排渠系网络,灌溉面积达152.44万亩。境内的总排干长65公里,一二三排干总长度为86.37公里,西缸、南元等十大分干沟总长为188.04公里,与之配套的支沟52条、斗沟201条、农沟1088条、毛沟10468条。明沟排水控制面积210万亩,390眼机井控制面积35.7万亩。
一、杭锦后旗灌域排水渠系现状及存在问题
以总排干沟为骨干工程的排水系统,过去主要承担着农业排水和防洪功能,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障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杭锦后旗的十大分干沟逐步承担起排泄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排水的职能,加上当时的番茄加工、脱水菜加工企业集中上马,每年的7、8月份生产季节,废水直排入排水沟的现象十分严重,最终会流进入总排干沟,水体水质常年在劣五类水平,水质污染日益加剧。
根据杭政办发[2009]35号文件《杭锦后旗排水工程管理办法》中第五条规定:“分干沟两侧外堤角线以外30米,支沟两侧外堤脚线以外15米为沟留地”,应在分干沟两侧预留30米沟留地作为控制线。但因排水系统多数位处城郊,耕地较多等历史遗留因素,目前没有形成有效控制线,确权划界不清晰,排干两侧住户及拆迁占地越来越多,造成排干背损毁严重,排水量下降,存在农民占用排干范围情况。
同时近年来城区扩建、城区暗涵管网建设、分干沟改道等情况,部分段落已经完全属于城区段落,排干两侧住户及拆迁占地越来越多,造成排干背损毁严重,排水量下降,极易形成阻水段落,部分段落排水不畅,废水排不下去,经日照蒸发后形成异味。
两侧住户为垃圾倾倒主要来源,多数垃圾属于生活垃圾和农户暂时存放的柴草、葵花杆等。工作人员巡察时没人倒垃圾,巡查过去后继续倾倒,监控难度较大。针对问题,相关部门在排水系统范围树立了简易厕所及垃圾倾倒点,但大多数人为方便仍然出门就倒,宣传教育力度不够,自觉性缺乏。
二、杭锦后旗灌域排水渠系发展方向及措施
随着工业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排水职能也在转变,必须逐步适应排水新形势,排水系统管理工作内容和任务量也相应增加了,由过去单一的围绕排干沟工程管理和扬排运行向指导和协调排水工作发展,实现了由“线”向“面”的转变。任重道远,抢抓机遇,努力推动灌区排水水质根本好转。
首先要加大入河排污口监管力度。严格把好入河排污口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审查关,不断强化对排污口使用的监督管理能力,对全部渠(沟)道排水口进行登记、检查,对水体水质影响较大的非法排污口要依法封堵,严防私建入河排污口事件发生。加强巡查、监测频次,对超标偷排企业依法严厉惩处,促使排水企业持续达标排放。
其次强化水质日常采样监测工作。努力争取更新水质监测设备和手段,对污水处理厂和重点涉水排污企业排水的水质进行定期、不定期采样监测;对排干沟监测断面和各干沟出口水体水质每月定期采样监测;适当扩大入河排污口和各级排沟水质监测范围,增加监测频次。随时了解、掌握排沟水体水质情况和纳污情况;
三是从严核定并推行水体纳污限制的红线。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根据灌区排沟、水体水质目标要求下的纳污容量,严格控制排入水体的污染物总量,逐步使受纳水体的纳污量与实际纳污能力相匹配,从而达到改善水环境、保护水资源的目的。
四是积极协调各方认真落实各项工作制度。严格执行水质监测报告及重大水质情况通报制度,积极协调旗县区政府和各级排水管理单位,全面落实排水水质监控沟负责制,建立并推行污水处理厂运行信息报告制度。
五是进一步加强宣传,扩大影响。通过多种多样形式,大力宣传《水法》、《水污染防治法》、《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提高全民保护水环境意识,使全社会关心和理解水质监控工作的重大意义。
六是加强了排水调度管理。按照《总排干沟出口段排水应急预案》、《总排干沟出口段排水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排干沟出口段退水的管理工作,对排水管理工作的指导协调更加有据可依。
七是灌区要实施排水畅通工程。为了解决排水不畅的问题,水管部门应多方筹资,对各级沟道进行不同程度的清淤整治,使排水工程面貌明显改善。
八是经常开展了沟道现状分析调查,以调研报告的形式找到问题的缘由。同时在加大运行管理力度,确保设备完好率、严格控制运行水位以外,还要通过争取水利投资和科技支撑,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办法,对沟道淤积、水草漫延阻水的问题认真研究加以根治,保证各级排水沟道畅通无阻,充分发挥排水系统效益,才能更好地为地区经济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篇3
关键词:环境质量 监测 情况 浅析
宁夏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根据《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及《全国环境监测工作计划》的要求,在完成各项监测任务中,强化质量管理,以加大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为基础,以加强质量体系建设,努力提高综合质量水平为重点,紧紧围绕本地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任务,在提供技术支持、技术服务与技术监督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质量管理是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质量保证与控制是确保环境监测数据准确、可靠、可比的关键。目前宁夏各级环境监测站全部设立了由站长直接负责的专职质控机构,并配备了监测经验丰富、技术全面的专职质控人员。各站承担的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污染纠纷仲裁监测等均有严格的质量保证措施,各类监测数据严格执行三级审核制度。
加大了全区各级环境监测站之间的质量控制及分析方法对比工作。依照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全国环境水质监测全程序质量检查工作安排》的要求,对辖区内承担国控断面监测任务的银川市、石嘴山市及新组建的中卫市环境监测站进行了黄河宁夏段水质监测全程序质量跟踪检查,对主要污染因子进行了各站间的对比实验。有效地提高了宁夏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化操作水平,促进了监测质量控制、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环境管理制度建设
为保证宁夏环境质量监测结果的代表性、精密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可比性,更好地为各级政府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依照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下发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要求,将监测质量管理制度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先后制定和实施了《实验室质量管理制度》、《监测密码样发放、测试上报制度》、《分析测试定期考核制度》、《应急监测质量管理规定》、《大气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管理制度》、《在线监测系统设备比对实验规程》、《原始记录和数据管理工作制度》等有效的规章制度,还落实了《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实施细则》、《监测工作程序的质量保证措施》等质量控制措施。进一步健全了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工作又向正规化、制度化迈进了一步。
二、人员培训
以人为本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加强队伍素质建设,提高质量意识是做好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基础。按照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的要求,作为承办单位在本地举办了三期全国环境监测系统培训班;为配合全国土壤污染调查的顺利开展,有针对性的举办了近30人的土壤样品分析技术的学习与培训;根据工作的需要,组织本站及各下级监测站人员参加国家举办的各类监测技术培训班暨《气相色谱/质谱在环境监测中应用技术培训班》、《全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调查质量核查工作培训班》、《全国环境应急岗位培训师资培训班》、《环境统计年报数据汇审会议》、《液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和离子色谱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培训班》、《国家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监测项目第一期业务培训》、《红外测油仪、BOD速测仪、多参数水质测定仪等水质分析培训班》、《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编写技术培训班》、《地表水测流技术与方法培训班》、《环境质量综合分析技术培训班》、《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数据录入技术培训班》、《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培训班》、《全国水土保持监测人员上岗技术培训班》、《全国生态评价、土壤调查工作质量检查》、《土壤样品实验室分析技术培训》、《2008年环境应急监测技术培训班》、《环境监测信息空间表征技术培训班》、《全国地表水水质监测数据传输软件使用技术培训班》、《全国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数据管理和传输数据软件应用技术培训班》、《噪声监测培训》、《原子荧光仪器操作技术培训》、《实验室技能提高培训》、《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自动站管理及技术培训》、《GCMSDOperationtraining培》等各类技术培训学习,累计培训人员达256人次,相当宁夏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全部轮训一遍。
通过承担国家培训任务,以及本区内部举办的业务培训活动,不仅提高了自身业务素质也带动了下级监测站业务技术水平的提高。
三、质量控制情况
综合质量管理是做好环境监测工作的基础,2008年宁夏各级环境监测站按照国家总站的有关要求,加强持证上岗考核、全程序质量控制、监测质量监督检查、质控考核、能力验证、技术比武及实验室间比对等工作,有效的提高了各监测站内部质量管理水平。
质量保证是环境监测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要从根本上提高监测质量,必须抓好内部质量控制。借助宁夏环保系统开展“管理水平提高年”活动,宁夏各级监测站都在抓好质量保证方面下了功夫。
(一)制定了全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计划。
建立以中心站、各市级监测站承担站内质量保证工作人员组成全区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网,不定期对全区监测人员进行有效的技术培训组织监测人员进行操作技能和标准样品考核,提高监测人员素质,规范环境质量监测全过程,操作技能和标样考核率达到20%以上,考试合格率要求98%以上。重点加强岗位流动人员和新进人员的技术培训。规定了每项监测任务都要制定相应的质控措施,质量管理员要定期进行全程序质量控制等;
(二)在监测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从采样点位、采样时间、采样方法以及样品的运输、储藏等方面进行严格要求,为做好重大监测环境监测中心站。规定了每项监测任务都要制定相应的质控措施,质量管理员要定期进行全程序质量控制等;工作的质控管理,年内派出质控人员现场参加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项目较大的各电厂、铁合金、电石企业等现场监测及污染源普查监测的质量跟踪控制,从监测的源头确保监测的质量;完成黄河上游甘肃段油污染应急监督监测工作,保证黄河水质在我境内无事故发生。
(三)抓好内部质量管理。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编写多种分析仪器的校验规程,并按规程对监测分析仪器进行定期校验。2008年对所有监测仪器按照仪器的性能,制定了仪器设备的强检、自检计划,并按计划实施,年内共送检仪器设备16件;在站长主持下,每半年对站里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一次内部全面审核。通过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有效地保证了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了内部质量管理水平。
四、质控考核、能力验证
积极参加国家组织的质量控制考核,质量意识有了全面的提高为保证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精密性、准确性、可比性和完整性,国家先后开展了土壤中有机物分析比对、国控地表水自动监测站运行情况考核、重点城市空气自动站质控考核。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及辖区各级监测站参加了土壤中有机物分析多环芳烃类、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酞酸酯项目的比对活动,考核严格按照比对活动的通知进行,确保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完成了中卫新墩子水质自动监测站运行情况考核,考核结果上报国家总站;重点城市银川、石嘴山市环境监测站空气自动站现场密码样考核,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宁夏各级监测站在质量意识方面有了全面的提高,人员自身业务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五、监测质量监督检查
根据《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监测质量管理规定(暂行)》的要求,我区各辖区内开展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按照《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的要求持证上岗,所有监测人员都经过培训并持证;年内两次对实验室分析人员进行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监测项目的考核,包括理论知识、基本操作、密码样、加标回收、检出限等;根据国家总站要求于对辖区中卫新墩子水质自动监测站运行情况进行了现场考核,将多种质控手段贯穿于监测工作全过程中,监测质控标准样品、密码平行样品、自控平行样品测试结果经质控审核全部合格。从而达到了国家对于监测技术规定的要求,有效地保证了监测数据的可靠性。
六、存在问题
部分环境监测仍采用室外手工采样、实验室仪器分析的方法,从采样到分析,由于工作程序和样品运输等环节较多,各个环节不同程度存在着与《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质量管理规定》不相一致的问题,使环境监测质量不能完全满足环境管理的需要。
由于历史及多种原因,目前在职人员中真正符合思想好、作风正、业务精、懂管理、学历高等条件的实验检验人才、综合分析人才、学科带头人和复合型人才较缺乏,致使环境监测工作效率不高、环境质量综合分析水平不能完全满足环境管理需要。
监测质量保证的考核管理办法不够健全,部分质量管理制度未能很好落实,个别同志对单位自我发展的能力信心不足,缺乏市场竞争的理念。
环境监测人员经费、仪器设备更新和维护费、环境监测技术研究经费、办公费等正常的公益性事业经费投入不足,特别是县(区)的监测站普遍存在常规监测仪器设备更新换代不及时,致使一些日常监测质量难以保证。
七、建议
继续加强环境监测队伍建设,提高环境监测人员素质。进一步扩大监测领域,做好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工作及加强环境监测人员的学习培训。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健全监测工作考核制度,完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上报的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可比性、准确性。努力学习、认真钻研,不断实践和探索,使宁夏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二次供水 自备水 卫生状况 调查
中图分类号:R12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1-359-01
为了保障呼和浩特市二次供水及自备水的卫生安全,呼市疾控中心于2008年-2009年对全市二次供水及自备水采样监测,现将水质监测数据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2008年采集的二次供水109份,自备水25份,2009年采集的二次供水97份,自备水54份。
1.2 水样采集:采样容器用500 ml无菌瓶及2500ml塑料卡。采样方法严格按照国家GB/T5750.2―2006《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水样的采集与保存》的规定进行,采样后立即送检。
1.3 检测依据及项目:按照国家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检测,每份水样共检测27项卫生指标,包括色、浑浊度、臭和味、 PH、肉眼可见物、总硬度、阴离子合成洗涤剂、 硫酸盐、氯化物、 耗氧量、溶解性总固体、 氟化物、氨氮 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砷、 铁、铬、铜、锰、锌、镉、铅、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菌。
1.4 评价:依据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每份水样27项检测指标中有一项未达标,视为不合格水样。
2 结果与分析
表1 2008、2009年二次供水、自备水监测结果
从表1中可看出,自备水合格率略高(89.87%),二次供水合格率为85.92%,经X2检验,X2=0.7891(P>0.05),无显著性差异,说明二次供水与自备水水质卫生状况基本相同。
2.1 2008年、2009年二次供水监测结果分析
2008年二次供水合格率为93.58%,2009年二次供水合格率为,77.32%,下降16个百分点,经X2检验,X2=10.87(P
2.2 2008年、2009年自备水监测结果分析
2008年自备水的合格率为84.00%,2009年自备水的合格率为92.59%,上升9个百分点,经X2检验,X2=0.60(P>0.05)无显著性差异,说明2008年自备水与2009年水质卫生状况基本相同。
2.3 2009年二次供水、自备水监测结果分析
2009年自备水的合格率为92.59%,二次供水的合格率为77.32%,经X2检验,X2=5.68(P
2.4 二次供水、自备水超标项目分析
二次供水的超标项目是浑浊度、色度、铁、氨氮、锌、PH值、菌落总数。主要原因为一些铁质管网及蓄水设施陈旧老化,加上不能定期清洗消毒、以及镀铁、镀锌管道的使用,使得二次供水菌落总数、铁、锌、浑浊度、色度等指标超标。
自备水的超标项目是浑浊度、肉眼可见物、氨氮、微生物、PH值,可能与水源的选址,卫生防护,水井的深浅以及我市的水文地质条件有关。
3 讨论
3.1 在二次供水调查中发现,二次供水设施卫生管理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蓄水设施在选址、设计审查、竣工验收时没有卫生监督部门的参与,造成蓄水设施选址不符合卫生要求[1]。(2)蓄水设施材料问题,用于建造水箱的材料有混凝土、铁皮、玻璃钢等蓄水设施使用材料的优劣会直接影响水质的好坏。(3)蓄水设施的管理问题,领导不重视,管理人员缺乏卫生法律知识。由此可见,二次供水日常卫生管理及设施在选址、设计、施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可能导致饮水储蓄过程污染,如贮水设施周围有污染源,饮水贮水设施与消防共用,蓄水池、高位水箱无盖锁等基本措施,水箱不能按规定定期清洗消毒等均可引起水质恶化[2]。
3.2 目前,呼和浩特市管网老化的现象比较普遍,铺设的管材诸如镀锌管、铸铁管,往往质量较差,而且易形成管壁的锈蚀。因此,协同相关部门加强供水管网的改造力度,加快改造速度,改善管网材质。设计二次供水设施应多考虑累加使用多个容积小的水箱(池),以达到水箱(池)容量与用户用水量配套为宜,容积大的水箱(池)可设分隔装置,可以随意关启,便于清洗、消毒[3]。
3.3 加强自备水的卫生管理
加强领导、制定自备水管理办法及供,管水人员卫生管理制度,设定水质检验室,并配备检验人员及仪器设备,建立水质监测制度,落实经费和人员对年久失修、破损的管网、设施及时修复、更换。改进水质净化、消毒设施,使末梢水余氯含量达标。供、管水要设专人管理,并在取得卫生知识合格及健康证后方可上岗,定期组织自备水供管水人员及水质检验员进行学习卫生法律、法规及检验知识,从而提高人员队伍的素质,使自备水管理走上正轨话、法制化、科学化的轨道。
4 建议
加强二次供水、自备水的卫生管理,加大预防性卫生监督和水质监测的力度,提高执法队伍素质,严格执法。发现污染隐患及时处理。总之,卫生部门与供水单位各负其责,保证二次供水、自备水的水质卫生安全。
参考文献
[1]吕欧,吴为,张桂斌.北京市朝阳区二次供水设施卫生状况调查[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8.25(2):729-730
篇5
一、水质监测情况
截止到9月30日,市政供水日常共监测末稍水14次,其中微生物检验合格率为100%,理化检验合格率为98%;二次加压供水水质监测2次,合格率为100%;水源枯丰水期监测出厂水、水源水各2次,合格率为100%。
办理二次加压供水卫生许可证10个,抽检样品合格率为90%,对抽检样品不合格的二次加压泵房均下达了监督意见书,限期整改;整改到位后通知卫生监督人员到达现场检查,检查合格后方予发证。
二、日常监督检查情况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和《二次加压供水设施卫生规范》的规定,卫生监督机构对市区及两县的市政水厂、学校的自备供水和二次供水设施进行检查,对水厂的出厂水和末稍水水质、二次供水水质以及学校自备供水水质进行卫生安全检测。
1、落实《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建立主要领导是饮用水卫生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制度。对市政水厂、二次加压供水、学校生活饮用水的水源、水质检验等,尤其是对学校新建校区和农村学校的自建供水设施的卫生进行监督检查,对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及卫生知识培训进行检查,未取得卫生许可和水质检验不合格的生活饮用水不得使用。
2、抽查的3所市政水厂,供水设施完好,操作安全卫生,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中的具体要求;在抽查的10家二次加压供水单位中,发现2家泵房内有与供水无关的物品,1家泵房内无余氯检测记录,1家泵房内无水箱消毒记录;在抽查6所学校中,有2所学校的自备水源没有水质消毒设施,1所学校没有提供安全供水的水质检验报告单,二次加压供水水箱没有定期清洗消毒记录和余氯检测记录。
3、这次检查共抽检水样19份,细菌总数合格率为79%,总大肠菌群合格率为95%,粪大肠菌群合格率为95%,余氯检测合格率为68%。
三、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监督检查工作
为了保障学生身体健康,根据卫生部卫生监督工作部署及省卫生厅具体安排,对学校预防饮水(自建集中式供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对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监督检查。
5月—8月,全地区共检查学校169所。检查学校食堂121家,市辖40家学校食堂餐具消毒情况进行监测,共采样品320份,合格242份,合格率75.6%;127所学校生活饮用水情况进行了检查,水质检测102份,合格89份,合格率87%。生活饮用水不合格原因为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余氯、硬度、硝酸盐等指标不合格。市卫生监督所共抽检水样10份,细菌总数合格率为80%,总大肠菌群合格率为90%,粪大肠菌群合格率为90%,余氯检测合格率为60%。
通过对学校生活饮用水检查,排除了学校生活饮用水安全隐患,保证了学生饮水安全。
四、部门配合开展生活饮用水监督检查
为了加强我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工作,防止水质污染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和身体健康,依据建设部、卫生部第53号令《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和《*省城镇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办法》的要求,卫生局、公用事业与房产局于20*年10月8日开始对全市市政水源、自备水源和二次加压水泵站进行卫生监督检查。
1、市政供水
市和*、*两县自来水公司对水源卫生、管理非常重视,对水质净化、消毒、供水工作人员健康体检工作认真负责,达到卫生规范的要求;但*、*两县自来水公司水质化验室检验设备陈旧、检验方法落后,部分检验项目尚不能开展,达不到安全供水检验指标的要求。卫生监督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对水源水、出厂水和末稍水进行卫生指标监测,监测合格率为95%。
2、二次加压供水
抽检6个二次加压泵房中,有1个泵房没有供水卫生许可证,没有对水箱定期清洗消毒,无记录;有2个泵房无卫生管理制度,没有配备余氯比色计;有1个泵房不能提供水质安全检验单。
3、学校供水
抽查4所学校中,有1所学校的自备水源没有水质消毒设施,2所学校没有提供安全供水的水质检验报告单,阜、彰两县学校办理供水卫生许可证的办证率为40%;二次加压供水水箱没有定期清洗消毒记录和余氯检测记录。
这次检查共抽检水样10份,细菌总数合格率为100%,总大肠菌群合格率为100%,粪大肠菌群合格率为100%,余氯检测合格率为70%。
五、下一步工作
篇6
论文摘要民勤县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饮水水源中溶解性固体和氟化物含量严重超标。“十一五”期间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目标任务是实施“458”工程。本文从饮水安全规划、工程建设管理、运行管理、资金筹措、水源保护和监测等五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对策措施。
1饮水安全现状分析
民勤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地处东径103°00′02″~104°00′02″,北纬38°03′05″~39°00′06″之间,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全县国土总面积1.60万公顷,绿洲面积只占总面积的9%。共有18个乡镇,260个村委会,2004年底全县总人口30.9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0051万人,占总人口的80.90%。县境内无自产地表径流,唯一的地表水源是从南部进入境内的石羊河,其来水量由于受上中游灌区用水的限制,入境地表水日益减少,地下水大量超采,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有史以来,人畜饮水水源基本靠浅层地下水,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地表水的日益减少,迫使大规模凿井提取地下水用于农业灌溉,随着地下水开采量增加,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质不断恶化,从而造成人畜饮水困难问题日益突出,人数逐年增多、范围逐渐扩大、取水距离不断增加、取水费用不断升高。由于饮水源水质超标,严重影响了当地农民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使部分村民因失去了基本生活和生存条件而背井离乡。
面对民勤县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实际困难,依据水利部制定的《农村饮水安全总体规划及“十一五”规划工作大纲》,民勤县于2005年元月组织40名专业技术人员,集中利用1个月的时间,采取“统一标准、统一口径、统一内容”的调查措施,对全县农村饮水水源、水质、水量、取水距离及取水方法等现状逐村逐社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并走访了部分农户,与其座谈了解,掌握实情。以生产合作社为单位建立了农村饮水现状档案。同时,邀请省、市有关专家,对照水利部、卫生部制定的《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评估,最后形成了《民勤县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评估报告》显示:民勤县25.0051万农村人口中,达到饮水安全或基本安全的有7.82万人,占全县农村人口的31.30%,主要是实施国家“十五”期间农村人饮解困和氟病改水项目解决的人数;饮水不安全的有17.18万人,占全县农村人口的68.70%。饮水不安全主要是水质不达标,通过对饮水水源井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8眼井取样化验,并分析历年的水质监测资料,饮水水源中溶解性固体和氟化物含量严重超标,其中溶解性固体(苦咸水)含量超过2g/L的人数为15.48万人,含氟量超过2mg/L的人数为1.70万人。其它水源保证率、生活用水量和用水方便程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都是由于饮水水质不达标而导致的。
2饮水安全的目标任务
民勤县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基本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维护农民的身心健康为出发点,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建管并重,注重效益”的原则,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设计、高质量建设、高科技管理的“四高”标准,在现状评估的基础上,力求使规划设计科学合理,供水方式集中连片,工程运行统一管理,确保建设一处,成功一处,效益一处。主要目标是:通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使受益区农民饮水水质达标、水量满足、取水方便、供水保障,达到或基本达到供水自来水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可靠的饮水安全保障基础设施。具体任务是:“十一五”期间完成“458”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即:投资4000万元,建设5项供水工程,使8万农村人口饮水达到安全饮用水标准。力争到2020年基本解决现有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
3农村饮水安全的对策措施
3.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
在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的基础上,按照统筹规划、先急后缓的原则,严把规划中水源可靠性的论证关和供水工程类型的选择关。一是科学制定《民勤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体规划及“十一五”规划》,《规划》要以水利部、卫生部制定的《农村饮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为依据,结合当地实际,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既要有可操作性又要有前瞻性,以此为蓝图指导全县今后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二是要充分论证供水水源,确保水量充足、水质达标。民勤县境内大部分地区地下有深层承压淡水,根据水文部门提供资料,这部分水源储量可以满足全县生活用水的需要,“十五″期间民勤农村人饮工程的建设实践证明,利用深层淡水作为饮水工程水源不需进行处理水质即可达标。关键在于利用地面物探法和电测井法科学选择水源井位置,准确确定止水位置,把好成井质量关。三是选择合理的供水工程类型。本着投资最省、效益最佳、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原则,提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方案,根据民勤县水源特点和地势平坦的特殊情况,比较合理的供水工程类型是:利用地下深层淡水,修建调蓄水池,埋设UPVC塑料输水管道,利用管道泵加压供水到户。同时,要尽量修建规模适度的集中供水工程,扩大供水规模,既有利于工程管理,又可降低供水成本。
3.2多方筹资,加大投入,确保项目建设资金
民勤县生态环境恶化,县财政困难,农民生存条件差,经济收入低,农民无力承担公共供水设施的建设,因此,只有依托项目、借助项目投资才能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必须抢抓国家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机遇,积极争取项目投资,重点解决工程的设备和材料费用;各级地方财政和水利部门也要挤出一部分资金,重点解决工程施工费用;充分调动受益区农民的积极性,筹措入户材料费用,承担工程施工的劳动用工。同时要按照市场化运作的办法,鼓励和吸引社会各界投资建设农村供水工程。
3.3推行“六制”,加强项目建设管理
项目建设全面推行“规划建卡制、招标投标制、资金报账制、巡回监理制、群众监督制,项目公示制”的“六制”管理办法。一是规划建卡制。建立以饮水现状、规划、设计、验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饮水安全规划卡”,项目建设实行按卡实施,验收销号,避免项目安排的随意性。二是招标投标制。
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尤其对大宗的材料、设备等必须公开招标,集中采购,杜绝不合格的产品用于人饮工程。三是资金报账制。项目资金由市人饮办专户存储,专人管理,专款专用,统一支付。县人饮办按照工程进度凭单报账,项目资金严格实行市、县两级管理制。四是巡回监理制。要建立市上委派监理人员、县上委派质检人员和建设单位委派管理人员组成的三级质量监督控制体系,全面负责工程的建设质量。五是群众参与制。受益区要派群众代表参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让群众熟悉政策,明白义务,了解工程,从而激发受益区群众的参与意识,提高农民的主人翁地位,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六是项目公示制。面向社会公示项目的受益对象、投资政策、设计方案、建设程序、财务决算和有关部门的职责,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
3.4加强水源保护,确保水质达标根据民勤县自然地理环境和水文地质条件,为保证饮水水源的可持续利用,确保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对于打井工程,在成井时,要在成井工艺上防止浅层咸水与深层淡水的串层问题,保证封闭层不透水,防止深层淡水污染,以保证饮水水源质量。二是严格控制在饮水水源井影响范围内打灌溉用水井,不得在影响范围内排放工业或生活污水、施用持久性剧毒农药,防止水质污染,定期监测水源井的水位、水质及含砂量等相关指标。三要合理利用水资源,绝对禁止新打灌溉井,严格控制改造井,有计划的封闭现有井。新打深井只能用于解决当地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坚决禁止用深层淡水灌溉,在深井建成的同时,废弃现有饮水浅井,尽量减少地下水开采量,使脆弱的生态环境不再恶化,为饮水深井水源的持续利用创造条件。四要落实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措施,并教育群众树立保护水环境意识,增强对水源的自觉保护性,制定水源保护村规民约,使工程水源有一个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五要制定饮水水源保护办法。划定饮水水源保护区、设置水源保护警示牌,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建立水质监测制度。
篇7
关键词:农村;饮水;建设;安全;管理
中途分类号:TL37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农村饮水现状
宽城满族自治县位于河北省的东北部,承德市东南部,地处燕山山脉东段,长城北侧的滦河流域。全县总面积1952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205年行政村,总人口24.0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36万人。宽城的降水集中在汛期,由于时空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又缺乏必要拦蓄工程,加之连续的干旱,地表水由季节性干枯转为常年干枯;宽城又地处努鲁尔虎山漏斗干旱区边缘,地下水补偿主要靠地表水入渗,因持续干旱,地下水位也逐年下降。因缺水给全县的工农业生产造成的很大经济损失,特别是山区人畜饮水问题更为困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修建,使很多地方的广大群众纷纷告别了人背畜驮吃水难的历史,解放了大量取水劳动力,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生存环境和生产条件,减轻了群众负担,提高了贫困地区群众的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水平,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我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但农村饮水仍面临着许多问题。一是由于连续多年的干旱,造成地下水位严重下降、泉水干枯,以前已经基本解决了饮水困难部分乡村,又面临新的吃水困难。二是一些乡村虽然饮水不是特别困难,但由于供水设施简陋或根本没有供水设施,直接从水库、河流、坑塘、浅井取水饮用,水源保证率非常低,季节性缺水非常严重,一遇干旱年份仍需远距离拉水或买水,三是由于工矿企业的迅猛发展,造成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以及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我县部分乡村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水源的污染严重危害了当地群众的身心健康。四是随着广大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畜牧饲养业的发展,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沼液及牲畜粪便的渗漏等,造成农村群众饮用水井的污染。
根据县水务部门2010年编制了《宽城满族自治县农村饮水规划调查复核报告》,2008年底全县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8.2862万人,饮水不安全类型为污染和缺水,占全县农村总人口的38.8%,其中水质污染人口为6115人,水量不达标人口为63252人,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人口为1870人,水源保证率不达标人口为11625人,因此,全县农村饮水形势不容乐观,已建自来水工程返困率较高,农村饮水任务繁重。
2. 农村饮水存在主要问题
2.1 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增加
随着工业废水、城乡生活污水排放量和农药化肥量的不断增加,农村饮水水源受到污染,水中污染物含量严重超标。过去饮用水水质超标大多表现在感观和细菌学指标方面。现在则是越来越多的化学甚至毒理学指标超标,由于水质恶化,直接饮用地面水和浅层地下水的农村居民饮水质量和卫生状况难以保障。据调查,全县现有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8.2862万人,且由于我县连续干旱,地下水位下降等因素的影响,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呈逐年增加趋势。
2.2 农村取水设施简陋,无消毒设施
据调查,我县农村居民饮用水大部分是简易供水工程和农户个人安装的简易压水井,大部分都是取用浅层地下水,井深一般在8-15米,没有安装过滤设置,更谈不上净化、消毒。供水工程设施简陋,取出地下水直接向用户供水。大部分农村不缺水居民饮水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2.3 缺乏水源地保护意识、水质监测体系不健全
由于群众对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意识不强,又缺乏对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方面法律、法规的意识,致使农村饮用水水环境屡遭破坏。而且,农村供水工程规模小、标准低、水源分散,开展水质监测工作难度较大,费用较高,群众不愿承担,因此,我县只有县城供水工程定期进行水质监测,没有开展农村供水监测工作。
2.4 投资配套政策不完善
长期以来,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资金都是由中央、地方受益农民群众三方共同投资建设,目前,国家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筹资比例为中央40%、省20%、省以下地方配套40%,由于受地方财力限制,省以下配套资金全部靠受益群众自筹解决。因此,在实施过程中,一方面存在农民自筹能力差,只能按成本较低的简便方案建设工程,造成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标准偏低,如采用引流自压的自来水工程,在特殊干旱年份,水源没保障,用水保证率偏低,使用寿命短。另一方面存在为建好工程,户均筹资及投劳折款过高,负担过重,影响群众建设积极性现象。
2.5 农村饮水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
农村饮水工程都是由受益村或组直接管理,由于村级经济基础薄弱,又没有形成合理的水价机制,大部分饮水工程没有安装计量设施,不收水费或只收成本费,没有资金积累,致使工程运行出现问题无人组织或无资金进行维修,造成了只用不管的被动局面。一旦工程局不损坏,如水泵、管路损坏或遇特殊干旱年份,水源井干枯,整个工程便陷于瘫痪状态。在个别村由于缺乏统一管理,新建农户私挖滥接自来水,跑冒滴漏现象严重,也是造成工程不能稳定运行的一个原因,总之,由于管理体制不健全,致使工程难以长期发挥效益。
3.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对策
水是生命之源,获得安全饮用水是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解决好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饮水安全问题,就是最大的关注民生。建议今后在饮水工作中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3.1 强化领导,落实责任
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饮水安全工作涉及发改、水务、卫生、环保、财政等多个部门,水务部门是农村饮水安全的业务主管部门,应全面负责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规划设计、工程实施的技术指导及质量控制,负责工程主要材料设备的购置及安装。受益乡镇村要做好组织实施和施工环境协调工作。卫生部门负责做好水质监测化验及供水卫生工作。发改、财政部门要协调做好工程建设资金足额、及时到位。环保部门要做好水源地保护工作,严禁向水源地保护区排放污染物。各部门要明确责任,分工协作,强化水源保护、水质监测和社会化服务,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体系,使农民群众早日获得安全饮用水。
3.2 科学规划,摸清底数
我县地质地貌条件比较复杂,既有资源性缺水,又有工程性缺水,摸清现状、搞好规划科学规划是解决农村饮水困难的基础和保障。工程规划要本着“供水安全,便于管理,经济实用”的原则,首先是确保饮水安全,水源的水质水量均要达到农村饮用水标准。其次是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本着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分类制定解决方案。分析我县目前农村饮水工程,主要有四种供水模式,一是城区供水延伸型,县城周边的村庄尽量与县城供水联网解决饮水安全问题。二是乡镇集中供水型,在乡镇所在地和人口比较集中的乡镇建集中供水工程,辐射周边村组,全县18个乡镇均可采取这种供水模式。三是联村供水型。以行政村或自然村为单位,一般2-3个行政村或自然村联合建供水工程。四是单村供水工程,偏僻分散的自然村采取单村供水。在工程建设中,对居住集中的村组,应优先考虑建设集中供水工程或城镇自来水扩网工程;对水源较好的山村,以村或组为单位建设独立的供水系统,并优先考虑工程的长久效益,尽量少建设只考虑运行成本不能长久发挥效益的引流供水工程,避免重复投资;对于缺水村庄位置地势高,较难找到水源的地方,采取建集雨水窖等措施分散供水。
3.3 整合资金,加大投入
建立稳定的农村饮水安全投入保障机制,是解决贫困地区饮水困难的关键。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投入问题,必须采取政府投入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农户自愿投入为基础、其他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一是建议县级财政落实饮水安全项目地方配套资金。对国家已经列入年度规划的饮水安全项目,建议县级财政按地方配套的10%-20%的投资比例进行配套,以减轻受益群众负担,提高群众建设农村饮水工程的积极性。把农村饮水安全这一“民生工程”建设成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二是建议县财政在预算中安排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办法》中规定,由于开矿、建厂及其他人为因素造成的饮水不安全问题,由责任单位或责任人负责解决。已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又出现反复或新增的饮水安全问题,由地方自行解决。我县存在大量已建工程反复及因旱临时饮水困难等饮水不安全问题,因此,建议县财政在每年预算中安排一定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
3.4 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提高广大农民对饮水安全的认识,调动农民群众自觉参与饮水工程建设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利用各种媒体宣传饮水安全的重要意义及国家农村饮水安全的有关政策,使农民了解什么是饮水安全,增强农民保护水和节约水的意识。
3.5 创新体制,加强管理
饮水安全工程能否长期发挥效益,关键在管理。为充分发挥饮水工程效益,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中要树立市场化理念,创新建设、管理体制,在建设管理和运行管理中加大监管力度,将过去政府操办改变为政府督办,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明确产权,将产权归投资者所有,国家补助资金所形成的资产无偿归农民所有,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中,一是管理从建设开始。在工程建设之前,先落实管理体制、管理制度和管理主体,然后进行工程规划设计,确定工程规模和供水方式。让乡村及群众参与工程的建设、监督及运行管理。二是把工程管理纳入正规化、规范化管理轨道,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要求已建饮水工程的乡村要根据实际情况,落实管理责任和水价机制,提高广大群众管护意识,形成“以水养水”良性循环。同时,设立水源保护标志,加强对供水水源的保护,确保群众长期受益。三是因地制宜,建立灵活有效的运行管理模式。单户工程实行农户自建、自管、自有、自用;联户工程实行民主决策,受益农户自愿组建供水协会或推荐专人管理、民主讨论制定管护制度;集中供水工程实行一户一表,计量收费,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专业化管理,采取供水站与用水协会相结合的管理办法,杜绝白用水现象。积累一定的维修资金,保证小型供水工程效益的发挥。四是建立定期回访制度。工程建成后,县水务局定期进行回访,对运行管理中存在问题进行跟踪指导。
篇8
[关键词] 饮用水;水质管理;在线预警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 21. 116
[中图分类号] X8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21- 0217- 02
1 加强水质全程管理的重要意义
饮用水从源头到龙头的全程管理包含以下5个环节:水源水质管理、出厂水水质管理、管网水水质管理、二次供水水质管理、在线监测预警系统。对饮用水实行全过程无缝隙的管理,可以保障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 水质全程管理现状
2.1 水源水质情况
从整体上看,我国的水资源充足,但我国水资源的分布严重不均。饮用水水源分为地表水型水源和地下水型水源。地表水型水源受上游污水直排、生活垃圾和农业污染的影响,容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加上季节性的藻类污染等因素整体导致了水质安全的不稳定性。地下水型水源容易受到地质结构性影响和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导致水源总硬度、硫酸盐、硝酸盐、氨氮等超标问题。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水源水质恶化形势日趋严峻。
2.2 出厂水水质情况
目前,我国的水处理工艺仍是以常规的“混凝、沉淀、过滤、消毒”为主导。常规处理工艺的优势在于对浊度和细菌的去除,而对于病原微生物、重金属污染物或者具有溶解性的有机物的去除却收效甚微。目前,供水企业大部分都采用液氯消毒,水在氯化消毒时,其含有的有机污染物与氯相作用,既增加了氯耗,又影响了消毒效果,而且还生成了多种氯化消毒副产物,这些产物影响人体健康。从2007年7月1日开始,我国采用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测项目由原来的 35项增至现在的 106 项,主要是增加了消毒副产物和微量有机物等毒理性指标,因此仅仅依靠现有的水质检测技术,已经难以保证高标准的供水安全的要求。
2.3 管网水水质情况
饮用水经供水企业处理后,还要流经数十公里乃至数百公里的供水管网,饮用水在管网内的流动时间一般要经过数小时,有的可能要经过数天,这期间水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如余氯等与管壁作用,可以引起管壁锈蚀,管材自身释放的有机物也会促进微生物的生长。我国供水管网主要使用的是金属管材和非金属管材,如铸铁管、球铁管、钢管、混凝土管、塑料管,普遍存在管网老化、管道安装工艺和材质不达标的情况,导致供水管网抗冲击和抗腐蚀能力变弱;供水管网锈蚀严重,黄水、浑水现象时有发生;维修、抢修不规范,管道施工不按规定清洗消毒,管网水质存在突发性的浊度升高、余氯迅速衰减等问题。
2.4 二次供水水质情况
随着城市的发展,高层建筑日渐增多,二次供水规模越来越大,但是二次供水屋顶水箱、蓄水池和泵房的设计标准和要求并没有与时俱进,很多地区和城市都没有出台二次供水管理办法,二次供水管理无章可循。目前,我国二次供水设施很多都存在蓄水池密闭不严的问题,二次供水管理机构、管理职责不清,不按时对蓄水池进行冲洗消毒,蓄水池中细菌、病毒、原生动物、藻类等超标,影响了居民的饮用水水质。
2.5 在线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情况
我国水质预警技术起步较晚,初步在水质自动监测、快速分析等预警体系指标建设方面进行了探索。现有的供水水质在线监测体系对于在线监测和自动评价分析相当匮乏,对于水质的监测依然以实验室化验为主,大多都停滞在数据收集和管理的层次,不能充分的发挥出应有的监测预警作用。再者,上到国家、省局再到城市监管部门,各级的信息报送体系还不完善,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的两级网、三级站的作用还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水质基础信息均来源于一个个的水源监测站,其信息琐碎散乱,难以集成和共享,而且水质信息分散在不同的管理部门,环保、水利水文、地矿、城建、卫生防疫、技术监督等部门,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信息共享的水平比较低。
3 构建水质全程管理的几点建议
3.1 做好水源保护
应加强对水源地及原水流经地区的保护。尤其要注重对水源全流域的保护,通过跨省市跨部门的协同合作,减少对水源的污染排放。对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应进一步加强管理,严格控制开采深层承压水。进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鼓励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减少养殖业污染,保证水源水质达标。
3.2 提高水质检测水平
改进水处理工艺,采用检测新技术。由于水质检测工作专业性强,检测技术更新快,需要不断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加大对检测实验室硬件的投入,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推进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建立完善水质上报、分析、评价机制。做好水质检测数据的采集、制表、加工、分析、存档和上报工作,在对数据进行及时、准确加工的基础上,结合报表、曲线或者图表等对水质数据进行统计,通过对比分析,及时发现水质异常数据,并对技术参数和水质工艺进行相应的调整,保证出厂水水质达标。
3.3 加强供水管网管理
不论是金属管材还是非金属管材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因此在进行管材的选择时,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水质的特点和施工的标准要求,加强供水管网施工管理,严格供水管网的安装和维护,保障好市政给水管道的施工质量,减少管网水质受污染的几率。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逐步对老旧管网进行改造,更换新型材质的供水管网。建立供水管网管理制度,内容涵盖管网三定冲洗制度、管网阀门开启制度和管网爆管恢复冲洗制度等,保证管网水质达标。
3.4 加强二次供水管理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二次供水管理工作的重视,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二次供水管理办法》和《二次供水设施建设技术标准》,规范二次供水的管理,明确二次供水设施责任主体,明确和提高二次供水设施的设计标准和要求,明确二次供水设施的产权和监管责任,保障居民最后一公里用水安全,保证管网末梢水质达标。
3.5 构建水质监测预警体系
从水源水到龙头水的全过程管理,需要构建由水利水文、建设、卫生防疫等部门组成的水质信息横向沟通网络平台,实现水质管理渠道畅通、水质信息数据共享。建立水质在线预警监测系统,涵盖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水质数据采集与集成、信息展示、预警分析和应急决策等功能,为防止因突发性水源污染引起的重大供水事故,保障供水安全,做到对突发性水质事故的提前和及时报警,构建起企业自检、强制抽检、在线预警监测和应急流动检测的四级水质监测工作架构,真正搭建起从源头到龙头的水质全程管理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海亮,周云,孙坚伟,等.二次供水常见水质问题及防治技术[J]. 净水技术,2010,29(4):71-74.
篇9
近年来,磐安县抓住“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契机,投资1.4亿元,完成12个集镇供水工程,及356个行政村、137个自然村的饮用水工程建设任务,受益人口达17.5万人,98%以上农村人口的饮用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和改善,被群众称赞为最满意的实事。
二、管理经验
随着工程的运行,工程管理中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工程使用无人管、管理人员水平低、农户用水不收费、维修养护不及时,修理经费没保障等。针对存在的问题,磐安县通过健全管理机构、落实经费保障、完善管理制度、加大人员培训、严抓考核落实等措施,全面推行农村饮用水工程长效管理,取得明显成效。于2011年9月,磐安县被列为浙江省农村饮用水工程长效管理达标县。主要经验有:
1.抓政策保障,确保有钱办事
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磐安县先后出台了《磐安县农村饮用水管理办法》、《磐安县农村饮用水管理考核细则》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设立工程长效管理基金,每年安排200万元资金用于农村饮用水工程长效管理,主要用于农村饮用水的水源保护、长效管理考核补助、水质监测、信息系统维护升级、管护人员培训、管理机构日常经费等。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较好地调动了乡镇、村干部的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
2.抓队伍建设,确保有人管事
磐安县在2006年就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的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在此基础上,首先由县编委批准,专门设立了农村饮用水管理办公室,配备了三名工作人员,负责编制全县农村饮用水建设管理规划和年度计划,负责工程建设管理,指导、监督饮用水设施的建后管理和维护等工作。其次,成立了乡镇分管领导、乡镇水管员二人工作小组,会同集镇水厂管理人员一起负责抓好本乡镇的饮用水工程长效管理。同时,磐安县高度重视村级水务员队伍建设,落实各村饮用水工程专职管理人员。根据2006年开始实施的“百村饮用水经营权改革工程”,对已实施经营权改革的村庄,明确规定水厂经营者为管理人员,并签订经营承包合同;未实施经营权改革的村庄,由村委会指定专人负责饮用水长效管理,村委会出具任命书。通过县、乡、村三级任务分解,确保级级有组织、层层抓落实,为长效管理夯实工作基础。
3.抓队伍培训,确保有能力办事
加强农村饮用水工程长效管理培训工作是基础。乡镇、村级管理人员不能过培训,基本上不具备工程管理水平,无法开展日常维修与管理。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必须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工作,让农民了解和掌握净化设备使用、消毒设备的操作、长效管理的具体要求等方面的知识,确保长效管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发挥效益。
4.抓机制完善,确保有章理事
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既要建得起,更要管得好。磐安县在前几年通过调研,创新了“竞标建设、产权拍卖、长期承包”三种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磐安县按浙江省农村饮用水管理有关规定,重点抓好四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的管理:
4.1明确运行维护管理责任主体
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实行“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明晰农民饮用水工程所有权,落实工程建设和管护责任主体,定期对工程设施进行检查、检修与维护。目前,全县12个集镇供水工程和356个行政村饮用水工程中,有10%采用公司化进行管理,有40%采用承包的方式进行管理,有50%由村集体指定专人负责管理。
4.2引入市场机制实行有偿供水
为了有效解决工程运行管理费用,促进农民节约用水,我们在农村推行有偿供水的管理机制。按照不同的投资主体,合理确定水价。集镇供水的水价制定及调整由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水厂向县发改(物价)局提出书面申请,由县发改(物价)局负责核准和监督;单村自建自用的供水水价由村委会自行确定,报县发改(物价)局备案。目前,全县有90%以上的行政村都已实行有偿供水。
4.3扎实做好水质检测工作
为了保证水质安全,我县突出抓好源头和龙头两个重点环节的水质监测工作。水源源头的检测从2008年初开始,委托金华市水文站检测,成为全市最先开展所有集镇供水水源检测的县市。目前检测频率为每月一次,一年共12次,每月编制水资源质量通报。2011年开始,县水务局委托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全县12个集镇(受益99个行政村)和56个行政村,进行出厂水、管网末稍水的水质检测,每村每年二次,枯水期与丰水期各一次,力求做到及时发现并解决水质问题,为农民提供优质安全的饮用水。
4.4建立饮用水安全保障应急机制
为了做好农村饮用水突发事故处置,编制了《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应急预案》,落实了小型泵站、管材和配件、常用应急消毒药剂等应急物质储备,确保及时有效处置水质污染等突况。
篇10
一、加强水文站网和信息化建设,提升区域水资源监测能力
1、加强组织协调,组织开展全市区域用水总量监测工作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新时期新的治水方略,开展区域年度用水总量监测工作是水文工作面临的新任务,对此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和《省区域年度用水总量监测暂行办法》,根据《市区域年度用水总量及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实施方案》要求,积极开展区域用水总量监测、分析评价工作,为我市进一步转变用水方式、调整用水结构、提高用水效率、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我们将区域用水总量监测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在人员安排、技术装备、资金落实等方面重点保障。先后召开4次专题会议进行研究、讨论,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联合市水利局、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兽医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市用水总量监测工作的通知》,组建成立了全市用水总量监测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了专门的工作队伍,明确了职能和任务,确定了领导小组定期会议制度,建立了部门之间定期交流、乡镇定期上报数据的长效机制,为开展年度用水监测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平台。市政府召开了全市用水总量监测工作会议,分管市长到会并作重要讲话,对全市区域用水总量监测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为用水总量监测工作的迅速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市用水总量监测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园区、镇、街道分管负责人、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我局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了会议。在广泛调查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用水总量分类调查办法和表格,对城区主要取水口取水情况实现了远程监测,初步编制完成《市年上半年度区域用水总量监测报告》。
2、进一步完善水文站网建设,稳步推进水文信息化建设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开展区域用水总量监测,完善的水文站网和快捷准确的信息化体系是基础。
我们根据用水总量监测的需要,加强对现有水文站网和自动测报系统的建设、管理和维护,重点做好市城市防汛水文自动监控系统项目和水文信息中心升级改造项目的筹备建设。联合市城建局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设立5处河道水位监测站、8处道路积水视频监测站,增设6处自动遥测雨量站,为城市防汛排涝提供及时、准确的雨水情信息;开展城市水文基础研究,为城市防汛和环境改善提供技术服务。升级改造水文信息中心,建设标准化计算机机房,增设电子屏幕,配备物理防火墙,确保数据安全,实现与市水利局信息的实时共享,实现实时水文信息在公网上,改进雨水情信息的表现形式。目前两项目均已完成招标工作,进入施工阶段,预计7月底完成项目建设。积极配合市局分别在吉利河水库、孙家屯水库设立1处水文站,配套建设2处雨量站。配合市水利局开展市山洪灾害防治系统建设,并负责11个镇、169个村的防御预案编制工作。并就系统包括的28处自动雨量站、6处水位、67处简易雨量站、70处简易水位站的雨水情信息共享达成意向。我局水文站网得到进一步扩展,水文综合监测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水文信息化走向一个全新的高度。
今年,我局完成的市水文自动测报综合处理平台被市政府评为“年度市科技进步三等奖”。配合市水文局完成中国()水文科技馆项目在我市建设的前期协调、准备工作。
二、坚持“大水文”发展理念,提升水文服务能力
1、扎实做好水文测报工作
我局严格按照上级的要求,及早准备,周密部署各项汛前准备工作,对各水文站、雨量站仪器设备和监测环境进行了1次全面检查维护,及时编制了《市水文局年水文测验及资料整编注意事项》、《市水文局防汛测报应急预案》、《市水文局年城市防汛测报预案》,并组织全体职工开展了4次专项业务培训,进行了2次模拟演练,确保在组织、技术、物质和安全等方面准备到位,为今年水文测报任务的圆满完成打好基础。认真组织开展、大场、冯家坊、邱家庄、泊里、王台等6处水文站的测报工作,及时掌握雨量、流量、蒸发、土壤墒情等水文要素信息。为规范《防汛抗旱信息》、《水文简报》等水文信息,出台了《关于规范水文信息的通知》,规范了各类信息的形式、内容、标准、时间及负责科室等相关事项。目前,共《水文简报》、《防汛抗旱信息》共21期、手机短信1000余条,为全市防汛抗旱工作提供了及时、准确的信息。
2、发挥职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我局积极组织技术人员开展多频次土壤墒情监测和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工作,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为农民生活提供安全保障,为全市的抗旱工作提供技术支撑。针对我市春季旱情形势,为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我市土壤墒情及旱情发展情况,我局及时派送科技人员到滨海办事处开展帮扶,配合国土、水利等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打井抗旱工作,并加大对全市土壤墒情监测的频次和力度,对我市八处土壤墒情监测点每五天进行一次土壤墒情监测,结合全市雨情、水情、地下水等实时资料,及时分析、预测和预报全市旱情,并以《防汛抗旱信息》的方式发至政府有关部门和各镇、街道、园区,为我市抗旱工作提供技术支撑。目前,共完成土壤墒情监测27批,计216点次,完成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1批,计10点次。积极配合水环境监测中心开展了一次入河排污口监测工作,对风河下游入河排污口进行水质、水量监测,收集了准确的污水排放数据,为城市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依托局属水文科技公司积极联系有关项目,不断向市场要效益,先后完成或参与完成2项防洪影响评价报告、2项水土保持分析评价报告和1项取水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表编制工作,另有1项水文科技咨询项目正在开展中。
三、突出机关规范化建设,激发水文事业活力
我局坚持以创建“创新型、竞争型、学习型、服务型”机关为目标,深入开展“创建高绩效机关、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着力打造“情系水文、人水和谐”服务品牌,在高绩效机关建设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我局始终把党建工作作为根本,深入开展了“解放思想、勇争一流”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寻标、对标、达标、夺标”活动,通过认真分析和广泛调研,密切联系自身实际,确定了“近学威海水文信息化、济南城市水文建设,远学浙江之江水质自动监测、平阳海洋水文监测”的学赶目标,确立了“确保1年取得突破,力争3年追平目标,5年实现超越”的行动目标,结合水文事业“xx”发展规划,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和行动时间表,确保“达标、夺标”。要求全局干部职工统一思想、锐意创新、奋力拼搏、勇创一流,在“xx”期间全面赶超学习目标,把市水文局建设成为领先、全国一流的县级水文局。我局测验科被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授予“市机关优秀科室”称号。
我局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先后开展了送科技下乡科普宣传活动和“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积极参与市平安建设、生态城市建设、创卫、创城等活动,积极组织慈善一日捐活动,增强了干部职工的奉献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在日常工作中,我局不断加强水文宣传工作。目前,共《水文简报》、《防汛抗旱信息》21期、手机短信1000余条,在水文信息网、《水文》、水文信息网等刊物、媒体上发表20余篇文章和宣传报道。
四、加强水文依法行政工作
认真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省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省区域年度用水总量监测暂行办法》的学习宣传,搞好执法业务培训,严格执法,依法行政,切实保障水文权益。组织水文监察大队成员做好执法业务内部培训。借“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之机,联合市水利局、气象局在体育馆广场设立了宣传站,通过宣挂标语、板报、张贴画报等形式积极深入地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水法》、《防洪法》等法律、法规,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增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按照市政府关于加强软环境建设的要求,及时梳理非行政许可事项,根据我局工作实际,做出暂时不下放权力到乡镇的决定。
五、年下半年重点工作
1、做好区域年度用水总量监测,完成《市年区域年度用水总量监测报告》的编写工作。
2、完成市城市防汛水文自动监控系统的建设工作,实现对我市城区重点区域降雨、河道水位、道路积水等情况的实时在线自动监测。完成水文信息中心升级改造项目,实现公网信息。
3、扎实做好水文测报工作,认真完成、大场、冯家坊、邱家庄、泊里和王台等6处水文站的测报工作。
4、继续开展多点多频次的土壤墒情监测,并通过金宏网监测结果,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