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的范文

时间:2023-04-03 00:44: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读书笔记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读书笔记的

篇1

公交车上的男孩,入选中学语文阅读题,想提高阅读题解题能力的同学,欢迎来欣赏学习,有原文、阅读题及参考答案的哦。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读书笔记的答案,请您阅读。

读书笔记的答案1我想,我们都离不开答案,做考卷,有考卷答案,做练习册,有练习册答案,做教辅材料,由教辅答案,当然了,有很多答案都在大人手里,我们想要也拿不到。

答案,在英文解释中,意为“key”。“key”还有一个解释,就是钥匙。也许有很多人都不清楚为什么答案与钥匙本身没有什么联系,但是却把它们放在同一个英文单词的解释里呢。我是这么猜的:做题得到了思路,就像开门找对了钥匙,那么,这道题的答案自然而然就出来了。我不知道这个猜想对不对,不过,我不得不承认,想出这个词语的人,头脑实在不简单。

那么,当你拿到的不是题目的钥匙,而是人生的钥匙,一把开启人生大门的钥匙呢?你还会想做题目那样不管三七二十一,做了再说吗?题目做错了,还能擦了,再重做,可是人生呢?你总不见得一遍不行再来一遍吧!人生的旅途只有一次。

我想再问一个问题,这把钥匙在哪儿呢?在父母那儿?在老师那儿?还是在同学那儿?想清楚再回答,因为人生不是题目,题目的钥匙,父母,老师,甚至是同学,都可以轻而易举的给你,可唯独人生的钥匙,其他人都找不到,自然不可能给你,那么,那把钥匙在哪儿呢?没有那把钥匙,你永远也找不到答案。其实,那把钥匙就在你手中,你人生的答案,掌握在你的思考中。也许因为你的一念之差,你失去了一个晋升的机会;也许因为你的犹豫不决,你失去了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也许因为你的左思右想,你的机会从你手中不经意的溜走……

你想要得到那一把钥匙呢?你人生的答案将会是什么呢?其他人都无法帮助你找到,他们只能在你误入歧途之时,给你一个善意的提醒;在你徘徊不定时,给你一个良好的建议;在你灰心丧气时,给你一些鼓励,让你重拾信心……

不要期盼别人给你答案,开启答案的钥匙在自己手中。

读书笔记的答案2教学方法就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在教学原则指导下,通过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并运用教学手段进行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启发式谈话法、讲解法、练习法和演示法四种。我想前面四种我们的老师也会在课堂上经常用到的,本书随后还介绍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引入了几种新的教学方法,例如发现法、尝试教学法、自学辅导法、探究——研讨法等,在这里我非常欣赏的是尝试教学法,这种方法是邱学华创造出来的,其实在几年前我也看过《邱学华尝试教学法》这本书,尝试教学法的基本模式是:准备练习——出示尝试问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第二次尝试练习。准备练习是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以旧引新,为学生解决尝试问题做好铺垫;出示尝试问题是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提出尝试问题,以尝试引路,引发学生进行尝试;自学课本是为学生尝试活动中自己解决问题提供信息,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载体;尝试练习这一步是学生尝试活动的主体,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去解决问题;学生讨论这一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进行合作交流;教师讲解这一步确保学生掌握系统知识,也是对学生尝试结果的评价;第二次尝试练习,一堂课应该有多次尝试,通过不同层次的尝试活动。我认为一名教师总不能只有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天天都在听你那种方法去学习,他们迟早都会厌倦的,因此我们要多掌握几种教学方法,多点变换我们的教学形式,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

我认为尝试教学法最大的特点是做到“先练后讲,先学后教”。教师先讲例题,学生听懂了以后再做练习,这是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位置。现在突破这个传统模式,把课倒过来上,先让学生尝试练习,然后教师针对学生尝试练习的情况进行讲解,先让学生尝试,就是把学生推到主动位置,做到“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另外,我们在上课时有两点值得大家注意的:

1、及早出示课题,提出教学目标。

上课一开始,立即导入新课,及早出示课题,开门见山,不要兜圈子。课题出示后,教师简要提出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这堂课的学习内容,也可启发学生“看到这个课题,谁来先说说,这堂课要学习什么内容”,让学生自己说出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知道了学习目标,才能更好地主动参与。有些教师上课先来一大段的复习、铺垫,直到把新课讲完,才出示课题。这样上课,学生一开始就蒙住了,教师讲了半天,学生还不知道这堂课学什么,怎能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呢?

2、尽快打开课本,引导学生自学。

课题出示后,学生知道了学习目标,应尽快打开课本,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从课本中初步获取知识,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尽快打开课本,意思是越快越好。过去也要求学生自学课本,只是在教师讲完新课以后,大约在第30分钟时,再让学生翻开课本看一看。“今天老师讲的都在这一页,请大家看书。”其实到这时,教师已经什么都讲清楚了,学生已经没有兴趣再看书了。这种“马后炮”式的自学课本仅是形式而已,学生并没有做到自主学习。自学课本要成为学生主动的要求,最好先提出尝试问题,用尝试题引路自学课本,使学生知道看什么,怎样看,解决什么问题。自学后应该及时检查,及时评价,让学生讲讲看懂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这样学生自主地看书,收获会很好。

读书笔记的答案3最近读《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郑毓信著),感触颇深。书中讲到:小学数学,特别是低年级数学教学的一个特殊之处:我们应以数学为素材,也即通过具体数学知识的教学帮助学生学会抽象、类比等一般的思维方法,同时又应当帮助学生超越一般思维走向数学思维,也即初步的领悟到数学思维的特殊性,从而就能在“学会数学的思维”这一方向上迈出坚实的第一步。只有通过深入的揭示隐藏在数学知识内容背后的思维方法,我们才能真正的做到将数学课“讲活”、“讲懂”、“讲深”。这就是指,教师应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向学生展现“活生生的”数学研究工作,而不是死的数学知识;教师并应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有关的教学内容,而不是囫囵吞枣,死记硬背;教师在教学中又不仅使学生掌握具体的数学知识,而且也应帮助学生深入领会并逐渐掌握内在的思维方法。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在基本知识的掌握过程中,不断形成数学能力、数学素养,获取多角度思考和看待问题的方法,从而“数学的”思考和解决问题。基本知识的掌握是途径,多角度的思维方式的获取才是最终目的。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学生学习数学是一种活动,一种经历,一个过程,活动和过程是不能告诉的,只能参与和体验。因此,教师要改变以书本知识、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传递、学生接受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使学生在操作体验中获得对知识的真实感受,这是学生形成正确认识,并转化为能力的原动力。正如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醒目的格言:“做过的,浃髓沦肌。”

平日的教学中,面对教师的提问,若是简单的问题,回应的学生比较多,一旦遇上思考性强、有深度的问题就只有个别同学试探性地举起自己的手,多数同学选择沉默,更有甚者,有时教室里鸦雀无声,真的,学生连大气都不敢出.........这是我教四年级上课提问时的情景,每到这时,我的心就开始颤动,课间时还满脸兴奋的孩子怎么到课堂提问时就这幅摸样,我开始寻找答案,原因是他们缺乏思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的思考能力几乎丧失了。学生的思考来源于何处?答案是老师的启迪和培养。我们做教师的往往都把主要力量用到让学生掌握现成的东西,死记硬背,久而久之,学生从不用思考,慢慢发展到不会思考,最后遇到问题也就不愿意思考了,这就会发生以上的情景。

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应做两件事:一,要教给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二要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而我们不少教师往往忽视了第二点,认为学生掌握了知识自然就聪明,其实不然,一个好奇的爱专研的和勤奋的学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聪明学生。那么这种聪明在于教师的启迪和培养。现在的课堂重视小组合作学习,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其实这些做法都是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今年我带四年级数学,除了每周一节的数学思维训练课外,平时的教学中鼓励和适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并为他们的探究活动创设广阔的思维背景,力求做到:“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的,教师绝不提示;学生能够独立操作的,教师绝不示范;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的,教师绝不替代。”这样做我觉得对启发他们的思考有一点作用,有时候我也会泄气,因为学生的答案往往和题目一点关系都没有,我在努力的坚持着.......在我们忙着应付各种考试的时候,请留一点时间让孩子思考。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参与者,是学生数学智慧的启迪者。智慧的教师眼中,不能只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某个知识,而更应该关注整个教学过程对学生成长的意义以及对学生人生的影响。做一名智慧型教师,着眼于未来,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智慧,让学生学会学习,促进终身发展。

读书笔记的答案4我非常喜欢看李毓佩爷爷写的数学书,这本《数学王国历险记》让我废寝忘食。

主人公丁丁数学学得很好,他被邀请到弯弯绕王国坐客,他的朋友小贝也想去,于是他们就一起来到了弯弯绕王国。在这里他们去了充满危险的数学宫、可怕的野生动物园,打了有趣的数学擂台,还被“小偷”给骗了一次。在这个过程中,数学不好的小贝遇到了很多困难,在打倒困难的同时,他也爱上了数学,并提高了自己的数学成绩。

以前,我总是觉得自己的数学学得挺好的,可是看了这本书以后,我觉得自己的数学学得其实并不好,因为书中许多的数学题我都不会做,就算看了解答与分析也理解得不是很透彻。而在慢慢把这些题弄懂的同时,我也学了很多知识:有比较难的找规律,有让我觉得很方便的二进制和十进制,有人身上的黄金比例,还有让我觉得很难的圆周率这些知识。通过这本书,我深入地了解了数学,并真正认识到数学是一门精致又有趣的学科。

在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买菜时,给钱又找钱是数学;剪纸时,纸的大小和面积是数学;吃饭时,把食物平均分配给每个人是数学。记得我第一次买菜时,一边挑着自己和父母爱吃的菜,一边用心地算着账,最后一笔钱也没有找错;那次我自己拿着钱去超市,很好地利用了钱,买来了又多又好的东西;还有一次我们去打的,我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发现司机叔叔多要了一块钱……学好了数学,真是太方便了!

在生活中,数学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好朋友,我爱数学,以后我会努力把数学学得棒棒的!

读书笔记的答案5经过一个半学期的《数学分析》的学习,我基本上对其;下面对我目前已学习的知识进行理解与分析:;一、实数集与函数;二、极限分为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三、函数的连续性;四、导数与微分;五、积分分为两种:不定积分和定积分;整体内容连贯有序,学习者思路清晰,目的明确;数学分析是精彩有趣的,但有时会让人学的很累;(13)《数学分析》读书报告;经过一个半学期的《数学分析》的经过一个半学期的《数学分析》的学习,我基本上对其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掌握。了解到《数学分析》与高中的数学既有联系又有差别。一方面在许多思想与分析中运用了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它将许多东西细微化,一步步探究深层次的东西。它使我们对许多东西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不是只停留在理解表面。

下面对我目前已学习的知识进行理解与分析:

一、实数集与函数。实数分有理数和无理数,有理数可用既约分数的形式表示,而无理数则不能用一个确定式表示。人们先发现有理数,再运用dedekind分割划分出一些不属于有理数的数。全部这些数的集合就是实数集。用同样的方法分割,却得不到非实数,这证明了实数具有完备性。关于实数完备性有一些基本定理,如:区间套定理、柯西收敛准则、聚点定理和有限覆盖定理。对于任何一个包含于实数集的集合,还有著名的确界原理。函数的定义是一个具有某种结构的集合到一个数集的对应关系。有基本函数和特殊的函数,如:符号函数、heaviside函数、riemann函数和dirichelet函数。

二、极限分为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对于极限,重在理解它的定义。函数极限是数列极限的推广,所以理解了数列极限,函数极限问题就不大了。收敛的数列有许多特殊性质,如:有界性、唯一性、保号保序性和迫敛性,且满足线性组合运算。既然有这么多很好的性质,我们就想弄清哪些数列收敛或收敛数列需满足的条件。人们发现,单调有界数列和满足柯西收敛准则的数列一定有极限。

三、函数的连续性。函数在某一点x。连续的定义是在x。的某邻域内有定义且满足当x趋于x。时,函数f(x)趋于f(x。).而在某区间上的连续可由在某点推广。对一闭区间上连续的函数有一些性质,如:有界性、最值、介值性和一致连续性。对于函数连续性,重在理解定义的内容。

四、导数与微分。导数在中学已学过,而微分是一个新概念。微分的核心思想是对一件事物,当对整体无法解决或难以解决时,可以将它分成许多细小的部分来解决。当每一部分都解决了时,整体也就解决了。对于微分的应用有罗尔中值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和柯西中值定理以及泰勒公式。运用这些定理,还可以分析函数性质,如:函数是否有凸性和拐点,这些对作图是有帮助的。

五、积分分为两种:不定积分和定积分。不定积分是微分的逆运算,它的核心思想是将许多无法解决或难以解决的事物积累成一个整体来解决。不定积分的运算有一些方法,如:换元法和分部积分法。与不定积分不同,定积分则是一个分割t的模趋于零的极限。对一个闭区间上的函数作划分,求出黎曼和,当分割的模趋于零时,黎曼和趋于一个常数,此时称这个常数为函数在闭区间上的定积分。定积分的运算可运用牛顿—莱布尼茨公式。哪些函数是可积的,可积函数有哪些性质。人们发现了可积函数需满足的条件和它的一些性质,如:积分中值定理。

篇2

关键词:语文素养 读书指导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c)-0179-01

写读书笔记是积累材料的有效途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手脑并举,用小小笔尖点采书中精华之果,触动思维,记下内心深处的灵感,以此累积丰厚底蕴,会大大提高阅读效率。

1 激趣,为学写读书笔记搭台

(1)为学生写读书笔记的阶段。语言的收集和积累,主要手段是听力和阅读。因此,引导学生学写读书笔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实现从读到写,学生读后必然会对众多信息有所感悟,有情感宣泄的表现,然后学生们将不可避免的导致表达愿望。因此,学校要利用一切机会,通过各种渠道,引导学生读书。低年级则可以观看画报或色彩斑斓的直观性强的电视节目入手,通过复述见闻或谈对故事中主人公的看法引发学生意见上的一致或分歧,从而激发学生热烈讨论,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语言的组织与表达能力,同样为写读书笔记和书面写作打下良好基础,这种润物无声的无痕培养和熏陶往往更能深入孩子的心。

(2)以赛粗读。学生有好胜的心理,有竞争的欲望,教师这时候要巧用妙用,以赛促进学生阅读。比如讲故事比赛、朗读比赛和优秀读书笔记展等活动。学生在准备比赛期间,会积极选择阅读,在读的同时给无声文字赋予个性理解与情感的融合,再通过自己的声音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便是一种情感的宣发,加上教师的指导,学生理解会更加透彻,表现也会更加饱满充分。通过竞赛形式学生不仅收获了阅读的成果,更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这种成功的喜悦必然会激发学生去阅读更多佳作精品,也必然会迸发出更多的内心体验,厚积情感,待喷薄而出,读书笔记便一蹴而就。因此,班级或学校定期开展朗读竞赛等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循序渐进,注重写法指导

为了体现读书笔记训练的层次性与渐进性,学校教导处与图书室教师为学生设计了可借鉴表格。根据课程标准对年段的要求,分低、中、高三段,在内容的编排和设置上体现由易到难的原则,由抄写到创新,由简单摘记到感情抒写,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1)低年级:从“采蜜集”形式开始,以词语摘抄为主。语文课上或课外读物上看到了好的词语就鼓励学生写下来,一个优美的句子甚至一个用得好的标点就抄下来,逐渐使学生由教师指点到自主采撷,每天一点点,既激发了兴趣,又在无形中使学生从起始阶段便养成一种积累的习惯,良好习惯必然会指导学生的良好行为,久而久之,学生便把这种方法自主地运用到自己的课外阅读中去了。

(2)中年级:立规树矩,完善笔记内容。由于学生在低年级基本上已经掌握的读书笔记的书写方法,但是由于学生比较小,这种形式往往局限于词语的积累,随着年级的升高,势必要整理读书笔记的内容,提高读书笔记质量。例如,在每次写笔记时,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先写清楚时间、读物的名称、作者和页码等相关信息,然后再写下自己认为喜欢的词汇用语,这些笔记可以每周一次,字数和篇幅不限,内容可以不断累积。逐渐地,可以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每周写不少于四篇且字数在1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在累积的词语后面写简单的感受。在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语文教学的需要,学生懂得了读书笔记的三个部分:主要内容、词句段积累、自我感受。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允许,通过对学生口语交际的组织、笔记展览和教师指导等方式,达到学生间取长补短,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3)高年级:拓展笔记方式,引发深入思考。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阅读量也在逐渐扩大。所以读书笔记除常规形式,还要鼓励创新。①列提纲。从所读文章中提炼出的要点、框架或故事梗概,便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②写感受。指导学生写读后感,一定要联系原文的思想内容,联系社会实际和自己的思想实际。在写读后感时注意感受可长可短,只要表达出内心感受即可。③写书评。即对书中主人公及事件给予公正客观的评价。如读完《鲁滨逊漂流记》全书,学生对鲁滨逊顽强不息的拼搏精神有了基本的了解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理解对这本书的评价,以书评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教师也要对书评的内容要给予及时的点拨,在发现问题观点不妥时,要及时的进行纠正和指导,以免学生会误入歧途,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 坚持不懈,加强评价激励

其实写读书笔记并不困难,难的是能否坚持到最后。因此,学校、教师一定要保护好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其有毅力坚持不懈。

(1)多鼓励,坚定信心。教师在对学生的读书笔记作评价时,应多采取鼓励的方式,不论是口头还是书面上,都应给予肯定的态度来加强学生的自信心。例如教师在评价学生积累的词句时写到“你积累的词语和句子真优美,老师都已经背下来了。”然后在课下和他背上一两句,通过这样的交流会使学生感到很受老师重视,与老师产生了共鸣,使其学习兴趣被大大的激发了。

(2)多交流,分享快乐。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提供时间保障,交流自己对于所读书目中的内容或人物的看法。例如,一名同学读《三国演义》时,在笔记中谈到周瑜,说他智慧不及诸葛亮。另一学生则在那篇笔记后面评价到“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我认为周瑜论智慧不在诸葛亮以下,只是他胸襟狭小,过于气盛”。这样更激发了学生去深入阅读,深入思考,用具体详实的情节去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这样读与写、写与评相互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而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了写读书笔记的主动性和趣味性。

(3)学校横向交流式评价。实践证明,学校通过长时间的坚持和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读书笔记展览、《读后感》交流会、《小作家》擂主大比拼”等,是建立教师教学管理的显示特性,展示班级风采,展示学生自我的有效平台,能有效促进学校教学特色的形成。学生将有机会展示课外阅读的成果,获得成功的喜悦。通过这些交流的反馈,可以让老师了解到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同时,又给其他同学带了学习借鉴的作用,使更多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外阅读的学习当中,教师耕耘于此项工作乐此不疲。

提高语文素养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作为有效手段之一的读书笔记积累,有如源头活水、涓涓细流汇入江河,只要坚持,便会汩汩清流不息,蓄积待发之势。只要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师对此常抓不懈,学生定会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篇3

书是人类获取知识的源泉,提高人们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涵养静气的摇篮。读书的妙处可谓无穷,书香更是浸人心脾,引人入境不能自拔。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要相信孩子的读书笔记,请您阅读。

要相信孩子的读书笔记1上周,于老师给我了一本书,书名叫《我要做好孩子》,看了这本书,我很奇怪,为什么是这个题目?封面上明明画着一个小女孩,抱着一摞练习本,像是老师的小助手,她难道不是一个好孩子吗?抱着这两个疑问,我开始阅读这本书。

这本书是黄蓓佳写的,她写的故事引人入胜,处处都让人觉得非常有趣。她笔下的六年级小学生金铃,是一个非常调皮的孩子,经常惹爸爸妈妈生气。不是卷子考了82分,就是在学校里面捣蛋。

有一次金铃考试得了82分,她怕让妈妈看到了生气,就故意不让妈妈签字,同桌尚海发现了,告诉她一个欺骗老师的办法,结果被揭穿了,可想而知,妈妈回家严厉的批评了金铃一顿。这个事情,我认为金铃应该早早的把试卷给妈妈看,欺骗妈妈是一个不好的行为,本来考试不好,妈妈很生气,如果再欺骗妈妈,妈妈会更加生气。应该诚实的给家长看试卷,把试卷的错误找出来,掌握知识,以后考试不犯同样错误。

金铃妈妈特别在意孩子的成绩,总是让金铃做一堆一堆的复习题,总是拿着金铃和其他学习好的孩子比较,让金铃失去了信心,考试的时候就会紧张,担心考不好挨骂。我感觉妈妈这样做不好,金铃自己进步了就是好的,希望妈妈多给金铃一些自信,不要太看重分数,多看金铃的优点。

有一次,金铃考试的时候因为没有好好检查,得了不好的成绩。妈妈看了这张试卷,感觉自己的孩子智力上面有问题,准备带她去精神医院看看。妈妈应该从金铃好的方面来看孩子,不应该总拿成绩来衡量孩子。

金铃的爸爸是一个大学的教授,知识广博。从来不在乎金铃上卷上面出现的问题,只在乎自己工作方面的事情。爸爸应该多关心金铃学习方面的事情,平日多辅导孩子,让她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金铃采摘桑叶时遇到的孙奶奶。孙奶奶给她了许多帮助,使金铃的数学成绩提高了很多。孙奶奶还说了一段让我难以忘记的话“金铃数学成绩的提高,不是因为我交给了她知识,而是我看着她写作业,让她有了自信……”通过孙奶奶的这句话,我知道了,学习要有自信、仔细,考试应认真地检查所做过的题目,不要马马虎虎,这些学习知识将来会对你有很大的帮助。不要把考试当成一个负担,错了题,要总结出为什么出错。做题出错总是有很多原因的,粗心大意只是其中的一种。

我特别喜欢孙奶奶的做法,因为她给了金铃极大的鼓励,使金铃的成绩稳步提高。我反对金铃妈妈的做法,因为她总是金铃施加压力,使她在考试的时候特别紧张,总是担心挨骂,使金铃失去了考试的信心。我也不太赞同金铃爸爸的做法,对孩子不能没有压力,不管不问,这也是不对的。应该多给金铃信心,减轻压力,放松心态,面对考试。

读完了这本书,我终于解开了那两个疑问:金玲虽然是个调皮的孩子,但她内心里想做一个好孩子,所以这本书的题目叫《我要做好孩子》;关于封面插图的第二个问题,那是金铃抱着一摞作文本,准备给全班同学批作文呢。

读了这本书我深受启发,有时间你也来看看吧!但是我也有一点小小的遗憾,就是作者写的结尾我有点不满意,最后没有给大家一个明确的答案,不知道金铃是否真的考上了重点中学,感觉没有看够就匆匆结束了。

我觉得结尾可以是这样子的。金铃认真地考试,仔细地检查,结果获得了全年级第三名的好成绩,顺利地考取了外国语中学。这件事,使金铃知道了考试并不是她想象的那么难,只要用心、不马虎,就会取得的好成绩。

要相信孩子的读书笔记2暑假里,因为《我飞了》,我认识了单明明。现在因为《我要做好孩子》,认识了金玲。《我要做好孩子》是儿童文学作家黄蓓佳的一部著作,我读到这本书,简直是如获至宝。书中主人公金铃是个胖乎乎的小姑娘,虽然只有1。55米高,但体重达到50公斤了。她的特点是“自来熟”,她的成绩一般般,却是个好孩子。为了做让家长、老师看以的“好孩子”,她做了种种努力,并为保留心中那份天真、纯洁和家长、老师作了许多“抗争”。最后,她和同学们一起充满信心地走进升学考试的考场……

书中说:“好孩子的内涵太丰富,它不全是100分组成的。”我很喜欢这句话,你看,小小年纪的她曾经给父母离婚,把无人照顾的小女孩幸幸带回家,和父母一起精心照顾,并自己当家一个月,还用省下的200元给幸幸买了一个在商场幸幸盯得目不转睛的芭比娃娃……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强化班那个故事。金玲因为不小心说漏嘴,使得强化班的孩子越来越多,最后转移到张灵灵家学习。进而引起了扔垫子事件,开始老师冤枉了金玲和尚海,而最后金玲却能不凭借父母的力量自己解决这件事,使得老师向他们道歉。从此,金玲决定要做好孩子,一个学习好的好孩子。

金铃,一个活泼、善良、天真的小女孩。成绩虽不是名列前茅,却依然十分自信,我欣赏她;虽屡战屡败,但却毫不气馁,我欣赏她;面对老师,大胆抗争,毫不畏惧,我欣赏她。她同我们一样,被父母呵护,大多时候需要父母的意见;她同我们一样,经历着这个年龄似乎不能承受的故事却又不知该如何倾诉;她同我们一样,正面临着一次严峻的考验,是所有人的重视给了我们压力。但她同我们不一样的是,后来,她懂得了,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取得成功。她可以从每一件看似普通却有着非凡意义的事情中领悟到,“我要做好孩子”了。

当我读这本书时,心中总有一股兴奋开心涌上心头,所以这本书都快被我翻烂了,读了起码十几遍,并且是从头到尾,也许不止,好像这本书中金铃生活就是我的生活,后来我又从书的后记中知道,其实有许多孩子惊叹和我一句同样的话“金铃跟我真像啊!”想想也是,读完《我要做好孩子》后,仿佛身临其境,似乎自己也经历过如此之多的故事一般。我们一定有过冤屈,有过依依不舍,有过愤怒,有过在书山题海中受过的一天,有过心灵的受伤,也肯定拥有开心、快乐……这本书像是给我们难过时,心灵受伤时,医好心灵难过的创口贴、良药,因为这本书给了我们这样一个理由:金铃和我们一样,也有过这段经历。才使我们有了继续向前的勇气、帮助。金铃和我们一样,这本书的内容和我们一样,我们不是最悲伤的,有人比我还难过。那就是金铃。我们只要加油就行,不怕老师责怪,不怕父母责骂,因为我已经做到了最多,动了许多脑筋。

“跑吧,孩子,冲刺吧!”最后如此简单的一句话语,却深深的感动了我。金铃的妈妈从内心里真正相信了金铃,她认为金铃一定能考出好成绩。足以证明,金铃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了别人的信任。从此,我要向金铃学习,学习她,努力、认真、执着;学习她,“胜不骄,败不馁”。现在我下定决心,我要做好孩子,一个不让父母操心的好孩子,一个努力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孩子。以后,所经历的每一件事,所听到的每一句话,我都会细细去体味,因为我想做好孩子,我要做好孩子。

要相信孩子的读书笔记3好孩子的内涵太丰富,它不全是由100分组成的。智慧、宽容、正直、爱心、体贴、对家人、老师、朋友的关心,开朗的性格,高尚的品质,组成了一个优秀、全面的好孩子。

——题记

在这个快乐、充实的寒假里,我拜读了黄蓓佳写的《我要做好孩子》,这本书的主人公金铃是一个成绩中等,但是却机敏、善良、正直、有上进心的女孩子,她为了做让爸爸妈妈和老师都满意的“好孩子”作出了种种努力,并为保留自己心中的那份天真、纯洁,向大人们作了许多“抗争”……在老师生病的时候,金铃去看望了生病的老师,并送给了老师一束美丽的花。最后,金铃带着家人、老师、朋友的美好祝福和同学们一起充满信心地走进升学考试的考场……小说艺术地展示了一个小学毕业生的学校以及家庭生活,成功地塑造了金铃、于胖儿、尚海、杨小丽等等一些小学生和爸爸、妈妈、邢老师等大人鲜活的形象,情节真切,语言流畅,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并能给读者以思考和启迪。

读完这本书,我如获至宝,懂得了许多道理,我被这个故事的主人公金铃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坚持、努力的信念所感动,不怕困难,勇往直前,乐观地面对失败,从中吸取教训,继续向着目标奋进。主人公金铃同我们一样,面临着一次严峻的考验;她同我们一样,也有着不能承受的压力,但是她和我们不同的是,她能不依靠父母的帮助自己解决被冤枉的事。她能懂得,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可以取得成功。她可以从每一件看似普通却有着意义非凡的事情中领悟到“我要做好孩子”。我们应该学习金铃,学习她的努力、认真、执着,学习她的“胜不骄,败不馁”。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话是:“一个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的学生,凭什么不能称为好孩子呢?老师现在已经想得很通,好孩子的内涵太丰富,它不全是由100分组成的。老师相信你将来能做成了不起的事,是一个外表平凡而灵魂伟大的人,好好努力吧,金铃同学,好孩子!”这段话使我对“好孩子”又有了新的了解,新的认识。好孩子不仅仅是考试能考100分,还要有高尚的品质,有爱心,关心他人,自信,失败了也不气馁,勇敢、坚强地向着自己定下的目标拼搏。遇到了困难,我们要乐观、坚强,勇敢的去面对它,用自己的汗水去拼搏,取得最后的胜利。

“每一个孩子的努力都不会白费,奇迹也不是不能发生的”。

要相信孩子的读书笔记4圆圆爱吃零食,每次吃完巧克力就把包装袋乱丢,每次吃完水果和瓜子就把果壳瓜皮乱抛,他的屋里屋外垃圾成堆、蚊蝇横飞、蟑螂臭虫成了守卫。

一天,他的好朋友欢欢从国外回来看他,左找右找都没法找到他的家,只好请来了警察贝贝。贝贝看着眼前一堆堆小山似得垃圾,惊诧不已:“咦,我前两天来这巡逻还能看到这房子的大门呢,嘿嘿,不过就是被一包垃圾砸了下脑门。只是现在怎么成这样了呢?”

欢欢顿时着急起来:“圆圆不会出事了吧,怎么办,怎么办?”

贝贝说:“别急,让我先用生命探测仪探测一下……恩,存在生命特征,让我在通过卫星扫描仪查找一下。”

两分钟后手机上收到卫星扫描仪发来的清晰图纸。他们根据图纸准确地找到了门的位置,然后又找来了几位环卫工人把门口的垃圾清理了,欢欢迫不及待地破门而入,居然看到圆圆正在悠闲地嗑瓜子,边嗑边把壳吐在地上。

欢欢火冒三丈,冲上前去斥责道:“亏你还是个学生,老师没教过你要举止文明、要爱护环境、要讲究卫生吗?你难道不知道我们的城市在争创文明卫生城市吗?”

圆圆不以为然地说:“那有什么,有别人争创不就行了,总有卫生死角的,再说了检查的人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呀!”

欢欢和贝贝无奈地对视一眼,摇摇头走了。

欢欢虽然对圆圆的行为很生气,可毕竟是好朋友,不忍心看着他那样,想着无论如何要帮他一把。

于是,欢欢把圆圆的情况告诉了自己的另一个朋友申博士,申博士安慰他说,圆圆这样的情况很有可能是有心理障碍,得去看医生。至于垃圾的问题,可真是问对人了,他刚刚研制出一种废物回收利用器。这种机器是用一种特殊的火焰焚烧垃圾,燃烧后的烟通过过滤装置可以做纳米染色材料,产生的热量可以转为热能发电,未充分燃烧物还可以处理成特殊的纺织材料。只是这机器还在研制试用阶段,垃圾的处理量超过一定负荷会导致机器过热,从而产生爆炸。

欢欢满心欢喜地搬来一台废物回收利用器,一连几天试用下来,效果还真不错,只是处理掉的垃圾总是比生成的少,这天贝贝也来帮忙,他一时心急,给机器多塞了一些垃圾,只听一阵急促的“嗤嗤”声后,一道强烈的火光冲天而起,只听“轰隆”一声,一切夷为平地。

这是却见圆圆从床上惊恐地跳起,嘴里还喃喃地说:“我要做好孩子!我要做好孩子!”原来是他做了个噩梦,但从此却让他改掉了乱丢垃圾的坏毛病。

要相信孩子的读书笔记5寒来暑往,秋收冬藏。转眼间,暑假已经过去了大半,眼看就要开学了。这个假期里,我读了不少好书,如《青铜葵花》、《草房子》、《根鸟》等。但最令我难忘的还是要属杨红樱的那本《漂亮老师和坏小子》了。

这本书里讲述了以调皮捣蛋而闻名于全校的五(3)班调来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女老师——米兰,她与五(3)班的几位“臭名昭著”的坏小子斗智斗勇的故事。米兰老师并不像别的老师一样总是批评他们,而是提倡“在学习中感知快乐”,不断以自身行为感化、教育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他们身上的一些坏习惯,这些教育理念是我十分欣赏并渴望的。书中的米兰老师并不像现实中的老师一样“高高在上”,而是以一种师生平等的关系对待同学们,即使同学们犯了错误也不生气,而是心平气和地让同学们指出并认识错误。更多的时候,米兰老师并不像一位老师,而更像一位同学们的大姐姐。有时,同学们的家长会对她的一些做法表示不解,担心自己的孩子成绩会不会因此而下降,但他们的担心很快就被赞许而代替了。因为在米兰老师的教导下,同学们不但做到了“学中玩、玩中学”,而且在成绩、习惯、纪律等各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呢!

米兰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关爱学生。书中的“坏小子”——精豆豆,一直有尿床的坏习惯,他的妈妈为此伤透了脑筋,用了许多办法,却不见好转。当米兰老师得知以后,特意向一位老中医求得一副治疗尿床的方法,并亲自买了中药熬好送到精豆豆家里。在米兰老师的悉心照料下,精豆豆的“顽疾”终于治好了。

篇4

细想来这话不错。林先生总是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皆诉诸笔下,在这本书中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生活最高典型”的模式。他谦虚言,写——不想发表客观意见,也不想创立不朽真理。这样一个清冽干脆的人,瞧不起自许的客观哲学,只想表现自己的观点。他惶恐,怕目标定得太高,难以满足读者期望。字里行间却透着他自己的独到哲学论,不免引人赞叹。他见解独特,只是能读懂他的人,才会对这一点表示默契,然后与他在精神上成为永久的朋友。

“我们之间的精神上的相通,即我所认为是惟一真实的相通方式――两个时代不同的人有着同样的思想,具有着同样的感觉,彼此之间完全了解。”这是多宝贵多真挚的快乐,只得一人赏的快乐。在他眼中,人类心性是相同的。在这个国家里能感动人的东西,自然也会感动他国的人。我看到这里时无比赞同。这里的共通一定有,但不是所有人都找得到。能溯源至此,探到此境界也同为所动的林先生,心性又是如何的可爱呢?

在林先生笔下,理想主义者与现实主义者,是造成人类进步的两种动力。“人性好似泥土,由理想主义浇灌后即变成了柔软可塑的东西,但是使泥土凝结的还是泥土本身,不然我们早就蒸发而化气了。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这两种力,在一切人类活动里,个人的、社会的,或民族的,都互相牵制着,而真正的进步便是由这二种成分的适当混合而促成;所谓适当的混合就是将泥土保持着适宜的柔软可塑的状态,半湿半燥,恰到好处。”

的确,世事无极端,凡事无绝对。凡极端定会有失,凡绝对必会有漏。我这个半现实的理想主义者想明白这些,如图找到了理想与梦想糅合之后的方向。林先生虽然整本书中尽言哲学,却如题一样讲的是生活的艺术。生活之中到处都是哲学,不是吗。“我们是属于这尘世的,而且和这尘世是一日不可离的……即使这尘世是一个黑暗的地牢,但我们总得尽力使生活美满。况且我们并不是住在地牢里,而是在这个美丽的尘世上,而且是要过着七八十年的生活,假如我们不尽力使生活美满,那就是忘恩负义了……可是我们如要获得精神的和谐,我们对于这么一个孕育万物的天地,必须有一种感情,对于这个身心的寄托处所,必须有一种依恋之感。”他讲述的这些如涓涓细流淌进我的心,涤净囿于桎梏中的心。

世间大智慧者如庄子。庄子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好像自己能够展开翅膀来飞翔,一切都像是真的,可是当他醒来,他觉得他才是真实的庄子;但后来,他陷入了颇滑稽的沉思冥想中,他不知道到底是庄子在梦着自己做着蝴蝶,还是一只蝴蝶在梦着自己是庄子。这一梦,恰恰说着人生如梦,人生如梦。

大智慧者的梦这般不同这般神秘。林先生不也同是智者么。你看他笔下的文字——“热烈的、慷慨的、天性多情的人,也许容易受他的比较聪明的同伴之愚。那些天性慷慨的人,常常因慷慨而错了主意,常常因对付仇敌过于宽大,或对于朋友过于信任,而走了失着……在中国有许多的诗人和学者就是这样的,例如喝茶大家张岱,很慷慨地替亲友出力帮忙,甚至把家产也因此花完,而结果还吃了他最亲密的亲友的亏;后来他把这遭遇写成十二首诗,那诗要算是我所曾读到过的最辛酸最悲苦的了。可是我很相信直到他老死还是那么慷慨大量的,即使是在他很穷困的时候,有几次几乎穷的要饿死,也必仍然如此。我相信那些悲哀的情绪不久就会烟消雾散,而他依旧会快乐的。”

读懂了文人墨客的林先生,充满善意地去揣测着古人心绪。这洞悉了尘世的林先生啊,像吟着“我醉欲眠卿且去”的陶潜之。潜之先生他有一张无弦的琴。心如水一样平静的时候,慢慢地弹起来才有意思。潜之和朋友喝酒时,或是有兴致想玩享管弦之乐时,便抚抚这张无弦的琴。他不是说过:“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么。

林先生把这些古人之事写的这样美。他一定是有着生活情趣的人,心里清许才能有所悟。他看春花秋月,写人间哲学。这书似清泉,洗涤我。

篇5

阅读完《高尔基的童年》,让我感觉自己的童年都给浪费掉了。

我一字一句地仔细阅读时,仿佛和高尔基在一起读书。他读得那么专心,把世界上的一切都忘记了。读到这里,我情不自禁想起了自己以前读书的情景。每当父母给我买回新书或自己借到一本书,我就如鱼得水,总是迫不及待地阅读。我虽然爱看书,但从中得到的收获却极少。为什么呢?高尔基如饥似渴地读书,忘记了一切,自己与之相比较,我只是看热闹,反注意了一些主要的故事情节,从来不曾写读书笔记;也不曾体会文章的内涵;更未注意过他人作品、文章写作的好方法等。又因看的书多,且都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所以看罢即忘,收益浅。我想高尔基所以能成为世界文豪,与他从小那求知若渴、专心致志的读书精神是分不开的。同时,高尔基认真读书的态度,不反反教育了我做任何事都要具有认真的态度。

粗心乃失败的根源,认真是成功之秘诀。我是深有体会的。记得我在这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时,十分失败,其原因就是――粗心。较难的题,一分未扣,而较简单的一道填空题,由于在草稿纸上是根号5,却因看错把根号5写成根号3,被扣去两分,这难道是我不会吗?唉,粗心使我屡次失败,我怀疑,它难道是我的影子,总与我相伴吗?可今天,我看到高尔基读书忘了一切,而抛开粗心的唯一办法,就是与认真交朋友,对,终于悟出,粗心并非与我相随,不是总与我结交为友。而今只有甩掉它,放弃它才会通向成功之路待任何事情都要持认真的态度。

今天,我要向高尔基学习,利用课余的时间阅读课外书。"粗心乃失败的根源,认真是成功之秘诀"是我的座右铭,我要一直认真。

篇6

追风筝的人读书笔记

这本书是美国的卡勒德胡塞尼,他是一个文学的作家。写出了很多的着名书,比如,《群山回唱》、《灿烂千阳》……他的作品全球销量已经超过了4000万册,2006年因其作品巨大的影响里,联合国人道主义奖,并被邀请担任联合国难民署亲善大使。他还创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基金,为其他难民提供人道主义帮助。有许多有名的作家,来好评这本书。这本书在全球的综艺频道和广播都推销过这本书,他的人生格言是“立志拂去蒙在阿富汗普通民众面孔的灰尘,将背后灵魂的动展示给世人”。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12岁的阿富汗家少爷与仆人家的哈桑接为最好的朋友。然而,在一场风筝赛中,发生了一个悲惨的事,令他的弟弟感到自责,最后他逼走了哈桑。不久随后又跟爸爸逃往美国。长大后的他无法原谅他和弟弟对哈桑的背叛,他终于觉得要回到家乡与哈桑出最后一点心力,却发现一个惊天的谎言,儿时的噩梦在度重演。他又如何选择,故事如此残忍和美丽。

篇7

最近一直在看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人生导师泰勒·本沙博士的积极心理学的着作《幸福的方法》一书。在本书中揭示了关于幸福的事实:每个人都希望活得更幸福,但往往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却忽视了幸福的本身的含义和你所追求的最终目的。《幸福的方法》认为:每个人都有机会拥有幸福和快乐,关键是如何认知和寻找适合自己的幸福方式。它让每个读者去反思自己的内心渴求,学习去接纳自己并归纳过去的成功经验,让你成为自己幸福的主宰者。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错误的认为,只要不断努力,不断超越自我,心灵就会得到成长,就会得到幸福。而泰勒博士告诉我,心灵的成长靠的减法而非是加法,幸福也并非是牺牲所有而换来的。幸福是如此的简单而单纯,要拥有长期的幸福感却是如此的真实与美丽。我曾固执的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资本去追求我的未来,我的幸福,固执的认为我的心灵是如此的坚强,固执的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人生的目标,固执的认为只有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才会幸福,我将事业看得如此的清晰,然而在我口中的事业却是如此的忙忙碌碌与纷繁复杂。

在繁华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忙碌于事业、家人、朋友的和谐共荣,却常常忽略自身的幸福,以牺牲自身幸福换来成功,往往是脆弱而不长久;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做真实的自己,自由悦纳了自己,才能悦纳别人;只有掌握了欣赏式探寻的方法,才能在工作生活中更加的从容。

在此,我不得不感谢泰勒博士。《幸福的方法》将像一盏明灯一样照亮在黑夜行走的人们,如同照亮我们的心灵一样,我相信,每个行走在路上的人都需要这样的光芒。

幸福究竟是什么?如何找寻幸福?其实幸福快乐的奥妙就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在于我们的视觉,我们的心态,我们的选择,换一种角度生活,以积极战胜消极,学会“自我帮助”,你会发现离幸福更近一步。

在追求幸福的途中,我们首先要认识到:生活本身的目的就是获取幸福;追求幸福让众生殊途同归。(这是安妮·弗兰克的名言)要知道我们追求金钱,追求名誉这并不算真实价值,就像泰勒博士认为的那样,至高财富是幸福,是所有目标的终点站。

或许我们在探索幸福途中会遇到挫折,遇到风雨,遇到各种阻碍,这都不是我们放弃幸福的理由,我们必须时刻的谨记机遇是从困难中孕育出来的。就像书中提到的一样,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无可避免的痛苦,同时也会有很多内在与外在的,影响我们获得幸福的阻碍,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无论何种困难情况下,都允许自己诚恳地去体验那些负面情绪,并允许它们有自然的转变过程。

幸福是没有终点的,我们所要追求的是更加的幸福,这就是从幸福到更幸福的过程。我也始终相信我们会更加的幸福,没有人总是处于完美的状态或是无所求的。

篇8

在每个人不断前进的道路上,一直有盏明亮耀眼的灯指引你前进,它让你越走越远,越飞越高。那盏灯是什么呢?那就是家。张洁阿姨说:“家,让每个家庭成员无比放松的地方!飞得远远的,再远,还是要回家!”

张洁阿姨《最亮的一盏灯》这本书由《飞翔》、《阳光》、《家园》三个不同的故事组成。我感悟最深的是《家园》,故事中的何小楠有个小小的家,却充满着爱,温馨而愉快的氛围充斥着这个小小的房屋。爸爸专属的窗台,妈妈钟爱的厨房,何小楠独有的小屋,都表明了家里每个人的角色各有不同,但缺一不可。

爸爸一心作为小憩的窗台是个小小的天地,电视机向着窗口位置反复的变化,细微动作突显爸爸的爱;妈妈热爱的厨房属于女主人为家人努力的角落,厨房光线柔和,温暖和令人舒服的感觉都是妈妈对家满满的爱;何小楠深爱着自己的小房间,用心装饰着自己的空间,认真学习回报着父母的爱。

我也有一个幸福的家,有着爱我的爸爸和妈妈。爸爸是我学习上的好“老师”,十分关心我的学习。我是个“小粗心”,每次做完作业,爸爸都要一丝不苟地检查,一点点小小的错误都逃不过他锐利的眼睛。每次他发现了错误,就耐心地帮助我分析做错的原因,以免以后再错。有一次,一道数学题目把我难住了,我冥思苦想都找不到头绪,爸爸孜孜不倦地教我,举例子帮助我理解。灯光下,我看见爸爸头上又增添了几许银色的华发。

篇9

看完《拆掉思维里的墙》感觉对此书的介绍并不为过,他的确是一本“人生的开窍手册”。书中包含了心理学、职业规划及人生哲学。各章节主题也都是现实生活中的例证,鲜活可见,触手可及,有着较强的说服力。

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要想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重要因素就是要有良好的自身素质。这良好的自身素质包括很多内容,比如:人品德行,文化知识,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等等。其次就是处世态度。面对你的人生,你是积极应世还是玩世不恭?是开朗上进还是悲观厌世?你生活得好与不好,成就是大是小,都是由你的思维定势所决定的。

你用积极的思维方式来面对生命中的一切,即使一辈子都默默无闻,无所建树,那么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你已经享受到了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快乐就是付出、是奋斗的过程。相反,你用负面思维去面对一切,那么生活所能回馈给你的也只会是负面的。你的人生会很灰暗,你也只能在郁郁寡欢中等待生命尽头的到来。

在今天这个变化多端的世界,我们最大的危险不是外界的压力与竞争,而是我们内心的模式,这些模式决定我们看到些什么,感到些什么,如何思考以及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

你是否缺少安全感?你会经常觉得累吗?结婚一定要买房吗?坚持一定会成功吗?努力一定有结果?只有有钱才能够幸福?老板可以掌控吗?小人物就无法对抗不公平吗?你对现在的生活不满意,但却因为父母、老婆或者孩子不得不这样过下去吗?每天都在混日子,却幻想有一天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业就一定会全心投入?书中深入浅出的讲到这些。

也许,连我们自己也不曾意识到,那些困惑背后,往往藏着一堵堵思维里的墙,阻碍着我们,把我们与美好的生活隔开了。拆掉思维里的那些墙,你就可以获得成功、快乐、自信和幸福。

读此书让我意识到,优秀的人有一套优化得非常好的后台程序,这些程序清晰、干净,不占内存,直指目标。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思维程序,他们总会有不同的思维模式,在压力下面有完全不同的心态,对事物有全新的看法,对同样的事情有完全不同的结论。人们总说优秀是一种习惯,其实优秀是一套心智模式。这个心智模式,或者就是潜意识的认知吧,获取自己想要的,自动过滤不想要的。然后,这些信息就组建成了最新的认知,自己的思考和获取方式。

书里讲的的金子论,让我感触颇多,确实以前只知道"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原来蕴藏在地壳里的金子才是最多的。

金子是在矿物质里面的,如果你是金子,你的常态不是发光,而是不发光!只有达到一定的含金量,才会成为发光的金子,当你被挖掘出来,你要经过很痛苦的碾磨、冲刷、浸泡,要让你身上的杂质,不好的习惯、污点被熔掉。然后还要成型、打磨、抛光、最后才成为很有价值的发光的金子!

其实我们都是金子,想发光还有个复杂的过程。

还有努力论:选择不对,努力白费,错误的努力比不努力还要可怕。每个人都需要给自己未来设定一个大方向。

如果你从天-安-门向正西走,希望去颐和园,你能到达么?即使坚持到环绕地球也不行,因为颐和园在天-安-门的西北边。多么简洁深刻的例子。

书中很让我震撼的章节是"等死模式"。等死模式是这指当一个人等待与拖延的成本,远远高于他真正开始行动所需要的成本,他就会慢慢陷入越等待越不行为的怪圈。说简单一点就是,你越是不想动,你就越不动,你为此付出的代价就越大。简单举例,早晨起床,本来预计7点,可是7点闹钟响过后,还想睡会懒觉,翻身再眯一会,等你起来的时候,时间已经8点了。本来计划的好好的,8点看什么书,9点做什么,10点干什么,结果就因为一时的拖拉,整个计划都拖后,这让自己很懊恼,如果这时候再来点突发事件,估计就不会按正常的思维方式处理了,这个等死模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普遍的,它的危害也是很大的。

总之这本书给读者的姿态是一种高-瞻远瞩的指导,而不是指手画脚的干预。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同的,人人都是规划师,关键是自己学会规划和修正,先要打破思维的僵局,拆墙很重要,重建更重要,破旧立新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有破有立才能继续,光破不立,还是一团乱麻。还好书中给出了重建的技术指导,关键还是要看自己如何去领悟。

文中讲到这样一个故事,故事中的女生去年考研失败后遇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可是工作后的她还是很想读自己喜欢专业的研究生。那么今年考还是不考?不考吧,心里不甘心,考吧,万一考不上,又浪费很多时间。于是她就在这样的纠结中过了半年。如果她用纠结的时间来考研,几乎两个研究生都考上了!她的这种模式我们称为“等死模式”:当一个人等待与拖延的成本,远远高于他真正开始行动所需要的成本,他就会慢慢陷入越等待越不行动的怪圈。如果我没有一个好的开始,那么我不妨试试看一个坏的开始,因为一个坏的开始,总比没有开始强,而完美的开始,则永远都不会到来。如果说一个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那么坏的开始至少等于成功的三分之一。

1、如果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二分之一,那么坏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三分之一,而完美的开始则什么都不是,因为完美的开始是永远不会开始的。

2、如果你是金子,你要做的事情是找到让自己发光的方法。这已经不是一个三顾茅庐的年代,今天的诸葛亮需要博客、微博和影响力。

3、那些希望通过换地方来找公平的人,就像泰坦尼克号上的落海者,他们从一个船舱,逃到另一个船舱,慢慢发现这个地方也在下沉。学会如何面对不公平,远远比学会如何评价不公平重要。

4、如果你在一两个行业做过十年,那你是精英;如果你在三四个行业做过十年,你是精华;如果你在不同的五六个行业做过十年,那你是精神病--企业讨厌不断开始的人,滚石不生苔,转行不聚财。

5、等待生命就是等待死亡。生命不是用来等待,而是用来穿越的。穿越也许会有短期痛苦,但是等死往往会带来更大的永久损失。

篇10

老师的推荐,手机上读完了,不知道是不是完整的一本。感觉对自己工作规划清晰了一些。

开篇便讨论了房子问题,正如标题,买房,卖梦想的房奴。梦想这个词在中国已经说烂了,但异常赞同这话。买房,就是放弃了各种可能,放弃了接触新的趣味,放弃一种生活方式。毁掉一个人的最好方法便是提供一个安稳的房子。定居在某个小空间了,以后的生活就安稳了,也意味着不再有突破。相对于背负房债,每月有足够的流动资金,去提升自我,积累人脉,不得不说是个非常好的选择。但前提,回归自己,觉得自己好像没有足够的自我规划与执行力,不然,留下的钱也是扯谈没意义。终究是要切合实际地去想自己的路。很赞同高晓松那句,买了房了只剩下一个角落是我的,但没买房,可以走遍世界。也许对无数买不起房的人来说,也是个极好的自我防御。安稳与安全感,正是女人所需要的,让一个女人跟随过一种不安稳的生活也不实际。最现实的想法,还是独身一个人,能遇到可以理解的。也是极幸运了。我也奢望着有那么一个女人出现在我生命中。

培养自己一个人活得好的能力。对于自己,想想又有点无聊,自己生活其实不太有品味。衣服穿在身上也不在意,话说我也是快一年没买过衣服了。食好像也没要求,吃饱了就好,不是拉出来了就一样了嘛,像我这样狼吞虎咽的人,食什么似乎都一样。不同的是,有骨头的我会担心卡了喉咙。自我感觉还行,活得挺好,也有自己喜欢狂热的事物。只是别人看来就太寒酸了些。但我似乎也不太在意别人的眼光。但再怎样,我还是会带上面具,演好某个角色,以获得有利的安全感。也许是有点“异类”,但也是个正常的人。也许不讨人喜欢,没人认同,但也不致人讨厌。

后面还有些关于成功学和星座上的正确解读,赞同,非一般的赞同,作者有逻辑更深层次地表达出来了。以前看到空间一些人转载的成功学或是星座的东西,都想说些什么,但不知道如何有力地论述。以后再看到有人转这些东西,我想,我会在评论里打上一句,推荐你看一本书《拆掉思维的墙》,相信以后你就不会去转这些东西了。

思维模式形成了这么久了,会比较难改变,但愿意去改变就是好事。只要接受了,思考了就是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