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完善规章制度建设范文

时间:2024-03-20 17:55: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完善规章制度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如何完善规章制度建设

篇1

“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强调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主张通过人的创造性工作来提高管理效能,使人获得全面自由的发展。在教师评价上侧重采取“宏观、模糊、综合的方法,强化管理的人文因素。从表面看来,人本管理与制度建设相互矛盾。人本管理重视的是“人”,而制度管理重视的是一些“条条款款”,尤其是当这些“条条款款”制订的太多太细时,把规章制度的本质扭曲,管理变成了检查,它会越来越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难以张扬人的个性。这与教育的根本宗旨发展人是相悖的。于是,我们会问:“既然如此,制度建设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性呢?”在这里,我的回答异常肯定“制度建设是学校管理的必须,我们必须重视学校规章制度的订立。

大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学校规章制度是“学校所与立之大本”,是师生“共同的约言”。尤其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学校的人数增多,课程门类增加,教学内容更为复杂,教育手段不断改进,要保证学校工作的顺利进行,就必须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因为“无规矩不成方圆”。学校规章制度是全体师生必须共同遵守的规章、规定和规范。它是党和国家的各种方针、政策、法律在学校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具体体现,是实行科学管理,办好学校的重要保证。科学、健全的规章制度,有助于学校建立正常的学习和工作秩序,有助于良好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因此,一所好的学校必须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

那么,制度建设与人本管理思想矛盾吗?该如何妥善处理“制度建设”与“人本管理”的关系呢?

我认为:制度建设与人本管理之间不矛盾,它们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不是“两张皮”,而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虽然“制度建设”与“人本管理”是从不同角度采取不同措施来管理学校的,一个强调人文关怀、文体化的管理。另一个强调纪律、秩序、程序、要求、标准,是约束和激励化的管理。但两者又是不可分割的,因为二者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学校进一步的发展,都是为了人的健康发展。那么,如何处理好制度建设与人本管理的辩证关系?在制度建设中充分渗透人本思想,在人本管理中充分体现依法治教、依章治校的原则呢?结合工作实际,我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认识:

一、学校规章制度要有人文管理思想

每一项规章制度都涉及到每一位教师的利益所在,因此要建立为全体教师所接受的规章制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以说离开了人文精神,任何一项规章制度的贯彻都是极其困难的。因而,我们在建立管理制度时,要注意人本思想的渗透,通过发挥它们明示、暗示的教育作用,使制度、方案能持久有效地执行和不断地完善,从而真正提高学校人文管理的水平,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持续发展。

二、学校的制度建设要体现以激励为本的理念

在制度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重在激励的理念。制度约束只是基本要求,激励人才是最高要求。约束机制拉不开教师发展的档次,而激励机制更能发挥出人的全部潜力。学校的制度建设,要实现让每个岗位都是必需的,每个岗位都有最适合的人,每个人都在最适合的岗位上,每个上岗的人都有责任和忧患意识。通过制度建设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营造出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用人环境。

三、学校的制度建设要充满人性味

制度建设虽是刚性化的、原则化的管理。但硬管理并非就是非人性化。“无情制度,有情操作”,有情并非徇情,灵活并非随意,初看起来,似乎有矛盾。其实具体操作中,引导教师积极主动参与是关键。如教师行为规范类的制度,让教师对照制度自查自省,有问题的主动认错领罚;可先打后抚,批评处理在前,促膝谈心随后,既体现制度的严肃不可违,又充满了人性关爱。

四、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我认为:处理好制度建设与人本管理的辩证关系,在制度建设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注意规章制度制定和执行过程的民主性。学校管理者应该将学校的规章制度的制定权交给全体员工,通过规章制度的制定来调动员工的管理积极性,以提高员工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学校在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时,不能仅仅采取简单的行政命令的方式,而应充分听取、采纳广大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献计献策;并通过工会、教代会等多种途径经过群众的酝酿、讨论,调动广大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使大家认识到,规章制度虽然对员工是一种约束,但它是维护学校利益不可缺少的,也是代表员工利益的,大家要自觉遵守,从而在参与管理、参与决策的过程中达成其自我实现的需要。

2.规章制度具体明确并且要文本化。制度是行动的准则,也是教育的手段。制定每项制度时,都应有明确的目的和内容要求,以利于贯彻执行。另外,只有形成规范文本的规章制度,在执行的过程中才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同时也有利于规章制度的不断完善。

篇2

关键词:规章制度 法律规范 理念 技术

早在2004年,国务院国资委就在中央企业法制工作第一个三年目标中提出,将规章制度建设融入法制工作。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法制建设不断深入推进,国务院国资委更是将规章制度建设作为企业依法治理的重要内容与评判标准,明确提出了强化规章制度法律审核与法律管理,形成全面有效的规章制度链条等要求。因此,完善国有企业规章制度,实现规章制度的法制化、系统化,从法制建设角度是尤为必要的。

一、规章制度与法律规范的相通性

从法律规范视角谈国有企业规章制度建设,目的在于从理念、技术、内容等方面,使规章制度体系内容更加向法律规范体系内容靠拢,实现规章制度的法制化与科学性。实现这一目的的首要任务是认清国家法律与企业规章制度有哪些相通性,这是本文研究的前提。

(一)调整一定范围内的行为规范

国家法律与企业规章制度均指示的是人的外在行为准则,国家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调整全体社会成员的具体行为,规章制度作为企业内部的管理工具与行为规范,调整企业员工的行为,总体说来,二者在其效力所及的时间与空间内范围普遍适用,并在其各自调整的领域内居于最高的规范地位。

(二)以权利与义务为内容的行为规范

企业规章制度与国家法律一样,以权利义务为规范的主要内容,通过规定员工的权利与义务,来影响员工的行为动机,指引员工以此开展工作。可以说,法律定义中的权利在企业规章制度中表现为“职权”,而义务则表现为“职责”。

(三)程序性、公开性的行为规范

无论国家法律,还是企业规章制度,从制定到施行都必须经历一定的程序,对程序的尊重,是对规范作用的保证,是公正、客观与科学的体现。同时,法律与规章制度还必须是明确而公开的,若要在某一范围内成为普遍行为准则,就必须以其在该范围的公开和被知悉为前提条件。

二、规章制度在国有企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规章制度是国有企业实施管理行为的重要基础与依据,作为“企业内部法律”,以规范性为其核心价值体现。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是企业实现规范化管理的重要途径,在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员工行为合规、提高管理效率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能够保障实现企业整体及局部业务运作的有序化、规范化。

在我国国有企业中,规章制度呈现出数量多、涉及面广的特点,广泛存在于企业的战略规划、综合计划、财务管理、市场运营、后勤保障、检查监督等各个业务层面。一方面,规章制度设置员工权利义务及责任,明确其行为准则,使其能够预测、判断自己的行为及相应结果。另一方面,在规范企业管理方面,规章制度能够防止管理的任意性。如果暂且抛开管理行为不说,仅从法理学角度来分析,我们可以更为清晰地认识到国有企业规章制度对企业内部关系以及员工行为的规范作用,主要表现在指引、评价、预测、强制四个方面。

首先,规章制度对企业员工的行为起到普遍指引作用。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相比国家法律而言,规章制度调整企业内部关系,规范企业员工行为,二者均以一定范围内主体行为的规范规则为己任。具体说来,可将规章制度的内容划分为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即告诉企业员工可以做或不做什么,什么不该做,必须做或不做什么,而这样的规范内容正是指引作用的体现,是对企业范围内员工的普遍性指导。

其次,规章制度是对企业员工行为的一种评价尺度。它将一切员工行为纳入评价客体之中,针对已经实施的行为,判断何种行为被企业所允许,何种行为违反企业规定并应给予否定评价。

再次,规章制度预测企业员工相互之间将会怎样行为以及行为的后果。这种预测作用可以使员工在规定的范围内合理地开展工作,防止不可预见的后果出现。因此,这种作用在于提供给员工一种行为模式,使员工符合规定的从事工作,并使员工能够预测自己和他人将会如何行为,一旦违反规定的行为发生后,后果将会怎样。正是规章制度的预测作用,给国有企业带来了一种稳定的运营模式。

最后,规章制度在不违背国家法律的前提下,运用一定的强制力对违反规定的员工作出强制性要求。这一作用体现在后果与责任的设定上,若规章制度对员工行为的评价是否定的,那么,实施该种行为的员工则必须依照规章制度关于责任的规定承担相应责任,当然,在行为后果可以挽回或补救的前提下,规章制度还对员工立即停止某种行为、采取补救措施有着强制性的要求。

三、国有企业规章制度存在问题

就目前来看,在国有企业规章制度建设过程中,仍然呈现出系统性不强、制定内容效力瑕疵等问题,这些因素直接阻碍了规章制度规范作用的发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规章制度数量多、质量低、系统性不够

国有企业机构多,主管部门多,许多管理人员认为一旦建立起规章制度,就是实现了管理,热衷于大而全的规章制度体系。因此,许多国有企业在进行规章制度建设时,仍停留在“有无”的层面,并未将更多精力放在其质量上,内容空泛、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忽略了制定规章制度的价值需求,造成规章制度数量多、内容交叉重叠严重,加之相关管理机构与业务部门沟通协调不到位,整个制度体系缺乏统一规划,系统性较弱,逻辑结构不严谨,难以实现精简高效。

篇3

【关键词】电力设备;变压器;电力单位;规章制度;责任制

电力设备是保障电力企业、供电公司正常工作的“硬件设施”,也是电力部门的重要资产。加强电力设备的日常运行管理和维护,不仅需要专业机构的工作,而且需要科学有序的制度的保障。建立健全电力设备运行维护的规章制度,形成完整的制度化体系,是保持电力设备有效工作的重要依托。尤其在新时期,加快电力设备运行维护的制度建设,形成有效的制度化网络,对于提升电力设备的工作效能与运行效率,可谓意义重大。

1 加强“以人为本”的电力设备制度建设,实施人性化管理

任何制度、机制的建设与运行,都需要“人”的力量。在供电公司、电力单位等企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中,职工们的工作积极性如何、工作效率高低,对于整个单位的运转都至关重要。加强对电力设备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固然需要固定化制度的保障,但是更重要的则是重视人的力量,将职工工作制度的建设与电力设备运行维护制度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构筑完整的电力设备管理制度化网络。一方面,要设立专门的电力设备管理机构,指派专人进行电力设备日常的维护管理;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对电力设备管理负责的职工的制度、章程,切实提升电力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防止违规违章行为的出现。只有首先做好了职工的工作,电力设备的运行维护制度建设才能有落脚点,整个工作的效率也才能不断提升。

所以,以“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加强对电力设备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实施更具人性化色彩的管理,是新时期各级电力单位建设电力设备运行维护制度过程中必须充分考量的问题。例如,供电公司要针对核心设备诸如变压器、电气设备等,制定、实施一系列日常运行与维护的规章制度,并指派专业人员加强对日常的管理和监督;与此同时,公司也要制定健全的管理人员的工作制度细则,引导管理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操作,力求保证电力设备制度的落实和贯彻。比如对于变压器的检修、维护和保养,管理人员一方面要严格遵循规章制度的标准,确保工作的扎实推进,另一方面要检查各类隐患和问题,提出修正意见。

2 针对基层电力设备做好维护报修工作,健全相关规章制度

所谓的基础电力设备,指的是供电企业、电力单位日常工作核心区域所需的重点、基本的设备、设施与仪器等。这些设备是电力运行和保障的基石,十分重要,必须做好对其日常运行工作的维护、维修和保养。要千方百计的做好基础电力设备的制度建设工作,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条令,形成完备的制度体系,为各类问题的解决提供可行的参考方案。比如,要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建立和健全有关设备检修的各种规章制度,如检修工艺规程、质量标准、验收制度、缺陷管理制度、设备异动管理制度、备品备件管理制度等。有些设备,国家电力公司、原电力部已颁发了检修导则或工艺规程,可根据具体情况制订实施细则或补充规定。对上级没有颁发规程的设备,应根据制造厂说明书和现场经验编制现场检修规程。

诸如上述的具体基础电气设备的制度建设是电力单位制度化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制度建设的核心,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如设备异动管理制度,是针对电力设备日常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声响、反应、事故甚至缺陷,制定的一系列排查、探究、记录与解决的制度、条例。当电力设备出现异常的时候,根据相关的制度可以做出及时的应对与解决方案,从而大大提升了设备维护与管理的效率。所以,对电力设备运行维护制度的建设不单单需要条例、方案的颁布,还需要实践过程中的验证和落实。只有做好全方位的工作,电力设备运行维护制度的建设才能发挥实际作用。

3 健全电力设备制度建设与执行责任制,加强工作监督与巡查

电力设备的制度建设事关重大,不可儿戏。首先,要建设与电力设备制度相配套的监督与巡查制度,对制度建设、执行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有效的管控;其次,要建立健全电力设备制度建设的责任制,对出现问题的部门、机构和个人进行必要的处置。只有这样,关于电力设备的一系列制度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才能为电力单位的正常工作和运转贡献力量。

如,针对电力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维修,要建立相关的负责人制度。目前,很多电力单位都建立了检修责任制,但对大型设备的大修,如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变压器等,在设备解体后,主要部件和配件都要分专业进行分解检修试验,这个分工与原订检修责任制中的分工可能不完全对应,需要在检修前进行调整或加以细化,做到每个项目自始至终都有专人具体负责,小到每个螺丝、阀门、接头、瓷瓶、从拆卸、修理、保管到安装都要有明确的责任人。

综上所述,新时期电力设备的运行与日常维护不仅需要专业人员的操作,而且需要健全、有效的制度保障。建立健全电力设备的管理制度对于提升设备的使用效率与效果至关重要,这也是电力单位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许进华,吴玉红.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必要性[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02).

[2]邓难民.电力设备状态检修处理系统设计[J].华电技术,2008(12).

[3]张海文.变电运维一体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3(30).

篇4

关键词:民营企业 制度 执行

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为准则。也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或一定的规格。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民营企业而言,规矩就是规章制度,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可以保障企业的运作有序化、规范化,是一个单位正常运转、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根本保证。执行力是基于制度的制定,又是制度得以落实的重要保证。

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重制度建设、轻制度执行”的现象却普遍存在。规章制度的建设,一定程度上成为了高管层彰显业绩的表现,执行力却较为薄弱。我们不缺乏制度建设与创新的能力,却缺乏制度执行的力度。笔者就此浅谈下民营企业的制度建设及执行力。

一、制度建设与执行力的关系

制度建设与执行力就像人的两条腿,并肩齐步,才能走的久走的稳。工作中,就应该辩证地看待制度与执行力二者关系,不应把二者割裂开强调某一面。企业的战略目标、工作计划、规章制度需要制度来保证其推进,而制度又是要靠执行来贯彻的。制度再多,没有约束,无法执行,就会形同虚设;有了好制度,员工的理解和认识产生偏差,心态不好,消极对待,没有形成执行力,制度也会流于形式。制度和执行力达到和谐统一时,就会产生极大的推动力,而当二者相矛盾、相抵触时,就会产生极大的阻碍力。

二、制度建设与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改善建议

(1)对制度的认识不够,导致制度不健全、不完善,脱离实际,重实体、轻程序,可操作性差,在执行过程中问题重重,难于贯彻落实。制定制度完全是为了应付,照搬照抄相关制度,稍作修改后印发了事,对制度执行不闻不问,最终成为“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摆设。

民营企业管理中,对制度的认识误区是,能拿出制度,说明领导重视,有管理,有执行。监管部门与外部审计的审查亦是重视是否有制度规定,至于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却并不是他们重点关注的内容。而内部审计相对于监管部门与外部审计,独立性较差,即使发现制度没有得到有效执行,也只是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民营企业与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相比,监管部门和外部审计部门的监管力度较为薄弱。为了发展壮大,仍然有必要完善管理制度。管理层需要了解具体经济业务,结合部门的执行情况,对制度运行中发现的缺陷进行归类分析,力求建立健全科学、严密、配套、有效的制度体系,保证公司管理处于有效的受控状态。确保制度的贯彻落实,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制衡控制机制。

(2)制度虽有从起草、审批到公布的流程标准,却因流程的不规范,在批准通过后仍然存在多数不同意见,使制度不能得到全面执行。

笔者公司制度通过OA系统。由于系统中规定了相关流程:起草->审批->公布->会签。在该流程起草阶段,形成了制度初稿,亦与各执行部门进行了沟通。但该沟通流程没有在系统中明确规定。以各部门负责人为代表的部分部门反馈了意见,使制度得到修善,还有部门未反馈任何意见,默认为对制度无异议。制度顺利经过了审批、公布。在会签阶段中,多数部门又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让企业管理者陷入了制度是否马上进行修改的尴尬局面。

就笔者公司不规范的流程而言,笔者建议,制度在OA流程上再做加强。制度在起草后,审批前,增加一道各部门意见会签流程,最后的会签流程改为签阅形式。意见会签流程用于以部门负责人为代表提出有关制度草案的修改意见。这样可以避免制度后,各部门又提出很多意见,给人制度不权威,善变的不好印象。

(3)制度用词过于口语化,意思模棱两可、语句不通、甚至有歧义;文句缺少必要标点,一口气都读不完内容;字体、结构不规范,标题无主次之分;编号顺序混乱,存在重号、错号、缺号。制度即使是经过起草、审批、批准,仍然存在以上问题。

民营企业管理者中素质参差不齐,在文化水平、经营思想和理念以及管理水平等方面的素质相对较低。对于文章的咬文嚼字功夫,更是欠缺。制度的审批过程亦是形式主义,签字即可。

制度起草后,不能因是草稿,而不重视内容用词的斟酌。制度是严肃的,各种用词、格式方面亦须讲究。草稿完成后,打印出来通读一遍乃至几遍,能发现存在的细节问题,进行修正。自己较难发现,可以找文字功底较好的同事对制度用词进行润色。

(4)制度普及性较差,多数职员不了解公司有哪些制度,需要如何执行。更谈不上对制度的重视。

首先,制度出台前,没有广泛征求不同对象的意见,仅仅是部门负责人作为代表参与,各部门职员无法提任何意见。其次,制度公布后,仅仅是部门负责人接收有关制度文件。而部门内部,亦缺少有关制度的沟通或学习机制。

笔者认为,在制度沟通阶段,执行部门内部需要集中讨论,由部门负责人作为代表,反馈意见。制度后,以文件传阅的形式,将制度在各部门进行传阅、阅签。阅签必须得到公司全体职员支持,部门负责人需监督职员认真对待文件的阅签,不可使阅签流于形式。再加以培训学习,让执行部门每个员工均能领悟到新规章制度的精神。

(5)制度的权威性不够,一方面,自己(如采购、生产、计划等部门)制定制度约束自己或则平行部门(如财务部、行政部)制定制度约束自己(如采购、生产、计划等部门),其权威性与公正性都不够。还容易包容自己的缺点或是惰性,不利于改善。

多数民营企业,总经理就是老板或则老板的直系亲属。要求由各执行部门或则财务部门或者行政部门制定有关规章制度,最后由总经理室批准公布。由此制定的有关制度条例比较宽松,亦缺少有关执行不到位的惩罚条例及监督职责。在执行方面,人往往是有惰性的,不愿意去增加自己的工作量,更不愿意去改变工作习惯。对于新制度条款,仅对是否执行进行讨价还价,而不是站在解决问题的角度去探讨。

《公司法》规定,拟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制定公司的具体规章是公司总经理的职权。公司的管理制度要有统一的从起草到公布的一个流程。在制定制度时,就需要调查研究,首先确定哪些条款是必须执行,哪些条款是有待探讨。总体的原则是制度稍微高于现状,这样才有改善意义。必须让公司职员懂得制度的权威性,制度草案沟通并不是工作的讨价还价,而是站在可行性角度探讨。对于职员提出的问题,需找寻问题的根源,从源头开始抓起,理顺各种关系。有时候,可以获得以一个点的问题,而找到解决一个面的问题的收益。

(6)许多制度在执行过程中缺少有效的保障机制,没有严格的处罚标准,执行时紧时松,缺乏严肃性,做与不做一个样,做好做坏一个样。有的制度虽有处罚规定,但弹性大,是“猴皮筋”、不是“高压线”,往往重错轻罚,失之于软、失之于宽。

民营企业领导层的管理,常受情绪化影响,亦存在太多特殊情况。制度刚公布时重视,执行出现严重偏差,强调制度时重视,对制度执行进行监督时重视,除此之外,制度执行几个月甚至几星期、几天就渐渐无人问津,最终归于沉寂。更是普遍存在制度的制定者,往往是制度的破坏者。

制度的有效执行,需要有效的保障机制,有严格的处罚标准。对于不遵守制度、破坏制度者,除了罚款外,更加需要公布曝光,以使制度能得到一贯执行。公布实施的制度,任何高管人员不得凌驾于制度之上。同时,需要建立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相互监督的制衡机制,发现违规情况及时举报,并对举报人给予奖励,对知情不报者,也应给予相应处罚。有必要成立内审部门或岗位,或则有财务部门牵头,对各部门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定期考核,提高制度执行力。

总之,在工作中我们需要正视制度建设与执行力,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改善建议。制度是执行的保证,制度就是铁的纪律,没有铁的纪律,不会形成健康的组织,也不会有好的执行力。当今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是保证核心竞争力重要因素之一,成功的企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一套完善的制度,同时,更要靠这些制度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

参考文献:

[1]戴建超.试论如何提高制度执行力[J].湖南烟草;2008年01期

[2]苏壮俊.关于基层央行提高执行力的思考[J].海南金融;2006年10期

篇5

关键词:医院;制度建设;标准操作流程;评审

制度建设是医院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贯穿于医疗服务、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的各个方面,其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到医院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和经济效益。规范化的制度不仅可以为患者提供同质化的服务,简化服务流程,提高效率,而且还可以减少医疗纠纷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目前,大多数医院的制度建设还不是十分规范,没有统一的写作格式和规范化的管控模式;制度制定过程中,制定部门各自为政,制度之间相互冲突,令员工无所适从。该文通过借鉴企业管理中标准操作规程(SOP),规范制度的制定、审批和培训流程,使制度真正能够起到约束作用,为医疗服务提供保障。

1 标准操作流程概述

标准操作流程(SOP),全称是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是质量管理标准ISO9000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将某一事件按照操作目的、操作步骤、操作要求,以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从而用来指导和规范日常的工作。简而言之,SOP就是规定从经过处理的过程,再到结果的一种工作流程标准化[1]。目的是让操作人员通过相同的程序获得一致的结果。SOP格式下的制度具备以下特点:①统一的写作格式;②规范化的管控;③标准化的制定、修订流程;④统一的审批与批准流程;⑤及时准确的进行。

通过SOP可以让医护人员快速熟识制度,掌握制度操作要领,指引和规范每项诊疗、每次服务,同时也便于管理者对制度的检核。

2 制度建设的依据

制度建设的依据之一是国际联合委员会JCI(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第四版评审标准的交流与信息管理MCI(Management of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章节中提到医院有书面的政策及条例明确规定医院内部制定及持续管理规章制度和程序的要求,要求每个文件都要有名称、发文日期、修改日期、页数、签署或审核人员和文件编号[2];依据之二是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第四章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章节中的评审标准:要求根据法律法规、规章规范以及相关标准,结合本院实际,制定完善的覆盖医疗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并及时更新,切实保证医疗质量,要求对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对制定、审核、批准、、修订、作废等有统一的流程,并落实各项医疗质量管理制度,重点是核心制度。在细则中还特别要求护理的制度有试行、修改、批准、培训和执行的一系列程序,并有相应的修订标识[3]。

3 标准操作流程的应用

3.1设立独立的质量与安全管理部门 按照医院的组织机构,医院设立品质管理部(简称:品管部),作为全院制度建设的牵头部门。品质管理部在制度建设中的职责主要包括:①负责制度模板的制定;②制度的汇总与制度写作格式的规范;③制度的编码;④对批准的制度进行或作废;⑤负责制度的版本管理等事宜。

3.2各部门按照标准作业流程撰写制度 按照SOP格式制定医院的制度模板,每一个制度都有一个题头,其中题头有医院名称、文件编号、制定单位、制度名称、制定日期等几项,SOP格式下的制度正文内容有9项,见表1。

3.3建立统一的制度审批流程 品管部联合信息部在Office Automation(OA)办公系统中开发制度的电子版审批流程,把制度审批的相关流程进行了规定。在制度的建设中,我们把权责涉及两个及两个以上部门的制度称之为全院性制度,把权责涉及单个部门的制度称之为部门性制度。如图1所示,发起部门完成制度的撰写后,如果该制度涉及其他部门,通过OA向其他部门发起会签请求,如果在会签的过程中发现制度间有矛盾,则通过制度协调会进行协调。会签完毕后由品管部对制度进行初审,初审内容包括内容一致性,语言规范,文件格式等。初审完毕后全院性制度发给院长审批、签署,部门性制度发给分管院领导审批、签署。签署过的制度再次反馈给品管部,品管部对制度进行编号,随后制度在OA上进行上传和。

图1 制度的审批流程

3.4制度的培训 医院进行制度的理论知识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制度制定的背景、制度的内容及注意事项。通过培训让员工掌握制度中的工作流程,熟知自己的工作角色,理论培训结束后,由讲师对员工进行提问。请假的员工通过网上在线课堂学习,课程结束后进行在线考试。医院对核心制度进行模拟演练,采用摄像和照片等方式记录演练过程,结束后进行总结,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并改进[4]。

4 标准操作流程后的效果

在OA系统中建立"规章制度"专栏,到目前为止,我院SOP格式的全院性制度和部门性制度达600多条,全院性制度和部门性制度全部实现网络,率为100%。品质管理部有专职人员对制度进行管理,包括:上传、删除、更新版本等操作,其他普通员工只能对制度进行查阅,保证员工阅读的制度是最新版本。

在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品管部定期对收到的制度中出现的问题在制度培训会上进行反馈,以此为制度修订、完善的依据。

5 讨论

如何使制度真正发挥其整体功效,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制度的框架系统应是一个闭合、关联和科学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各部分、各部门既各有分工,又相互联系、协调配合,共同发挥作用。制度建设体现的是团队精神,要避免部门林立但相互推诿的现象。虽然我们在制度建设的过程中有严格的制定流程,但是难免会出现制度内容相互矛盾的地方,这就需要进行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有3个方面:初期质量控制、过程质量控制和终末质量控制。初期质量控制就是制度制定严格按照规定审批流程执行。过程控制就是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对制度进行修订,以新的版本进行重新。终末质量控制是指品管部的专职人员收到制度后,要把相关的制度和现有制度做个比较,审核制度间是否有冲突的地方。

制度的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制定的制度要保证是能用、可行的。因此,制度的制定应该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而PDCA循环正是持续改进的方法之一。PDCA循环模式最早由美国质量统计控制之父休哈特提出,1950年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在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中广泛应用,被称为"戴明环'。PDCA循环有四个过程,分别是: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ion)-行动[5]。我院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就采用了PDCA的循环理论。

制度最终需要全体员工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去,如果员工不知晓,不接受,不执行,即使制度再完美,也是一纸空文。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加强培训,扩大制度知晓程度,使"做我所说,说我所做"的理念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钟朱炎. 标准操作规范-SOP介绍(一)[J]. 中国护理管理,2010,10(2):79-80.

[2]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Accreditation Standards for Hospitals (4th edition)[S]. Joint Commission Resources, Inc. (JCR),2011.

[3]卫生部. 关于印发《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版)》的通知[S].2011.

篇6

【摘要】在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应将文化因素作为一个活跃的开放系统,把传统文化精华与时下流行文化中的可取元素及世界优秀文化成果融入其中,使之与制度建设进行有机调整,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9]在当前的高校教育管理的制度建设中,应尤其重视文化因素的作用,正视学生作为独立、自主个体存在的现实,尊重学生的个体价值,使学生进一步参与到自身事务的管理中来。通过学生事务管理制度的构建,有力地推动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的形成,发挥文化作为潜在教育载体的持续、稳定功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领域的改革对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认为,在新形势下推进学生事务管理,应加强制度建设、确立方向,同时积极推进校园组织文化建设,在实现有效管理的过程中提高效能。

一、学生事务管理制度建设的理论溯源

“学生事务管理”这一概念发端于上世纪中期的美国。在《学生事务观点》(TheStudentPersonnelPointofView)一书以及1949年美国教育协会发表的年度述评中,要求把学生看作“完整的人”,进而全面关注学生的生理、社会、情感、精神和智能发展。[1]根据SLI理论,学生事务管理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个人发展为核心,充分反映了学生事务管理的基本规律,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SLI理论是美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特有名词,是涉及学生所有课外活动和非学术事务的所有概念、项目和活动的集合和总称)。在该理论的指导下,美国的学生事务管理根据管理的项目设置专门的人员,并建立了较完善的学生事务方面的专业培养体系,从而实现了学生事务管理者的专业化和职业化。这一理论对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建立与进一步完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制度分析自从诞生之日起就在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稳站一席之地。20世纪后半期,经济学在批判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建立了新制度经济学,与政治学社会学的新制度理论共同构成新制度主义。这之后,新制度理论开始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教育管理者的关注与探讨。罗万和密斯科尔的《制度理论和教育组织研究》(1999),对新制度理论及其在教育组织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麦耶的《教育中的新制度理论》(2006),也对新制度理论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回顾和评述。将教育组织和教育活动放在一个宏观的社会制度背景下进行考察和分析已经成为新制度理论在教育研究中的两个明显特点之一。[2]学生事务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大学生应该在认识问题、运用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素质。这对于其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课内外和校内外的经历都至关重要。由于制度规则所具有的强制力使组织目标最大化的实现更有保障,在探索学生事务管理的过程中,进行制度分析和制度建构就成为致力于提升管理效能的必需路径。

二、关系梳理———制度建设在学生事务管理中的必要性论证

在学生事务管理领域论及制度建设,就是要制定和运用各种制度对学生非学术事务进行管理,并在此过程中提升管理效能。在高等教育领域,国家统一制定的法律法规以及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部门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修订并执行的规章制度,共同形成一个规范体系。这种体系不仅规定了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者的职能和工作程序、规范学生的行为方式,也对学生的成长方向发挥着有力的、保障性的引导作用。(一)制度建设是学生事务管理效能提升的内在要求从当代学术界对于学生事务的界定上看,学生事务可以分为管理性事务及指导与服务性事务。管理性学生事务强调的是按照规章制度面向全体学生进行规范化的指导;指导与服务性事务是按照一定的理论、技能支撑和规范的流程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工作。[3]从二者定义及功能可以看出,科学规范的制度是学生事务管理的基础与必备条件。从学生事务的参与主体来看,学生事务管理是涉及学校、教师与学生三方面的事务,三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必须通过规范的制度来建立。制度把学校学生管理的任务、服务内容逐项分解,以求分级管理、权责明确。从管理实践的角度看,美国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以依法治校为指导思想,制定了健全的与学生工作相关的规章制度,如《美国高等学校学生事务管理人员行为规范》、《高等院校学生事务管理》等。这些规章制度为学生事务管理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和有效的手段。[4]我国近年来大力加强学生事务管理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完善工作,如中央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的通知》等文件的出台都充分说明了制度建设既是学生事务管理性质的体现,也是加强管理效能的内在要求。(二)学生的差异性是学生事务管理制度建设的逻辑起点当前,高校学生大多数出生于80年代后期及90年代初期,长于社会变革时代。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社会的组织形式、生活方式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由于社会生活的多样化,不同个体在不同的区域、家庭中所形成的价值取向也有很大的不同,这使得不同人之间的价值观、个人需求、目标以及表现行为方面的差异越来越大。很多学者对学生差异性进行过研究。其中,伯顿?克拉克指出:大众化教育,甚至是普及化教育的实现不仅意味着学生人群的增加,而且还意味着更多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出现。[5]制度作为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能够对不同人进行统一的引导与规范,这就使得用制度进行管理成为高校事务管理必然途径。通过不同制度对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规范管理既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与辅导,也节约了管理成本,使管理可行且有效。(三)学生的认知过程的特点是制度建设的基本依据首先,个体的认知过程中对外在的、刚性制度的服从是内化成为其个人品德的前提和有效引导。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LawrenceKohlberg)提出了人类道德发展的顺序原则———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理论,指出:人类道德认知的发展是先他律而后自律的,因此要培养优良的品德,宜先教个体遵守既定的行为规范。[6]在学生阶段对其进行制度化管理,有利于将制度内化为其个人的规范,对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大有益处。其次,制度化可以引导学生向优的方向发展,形成榜样与示范的引导力量。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Bandura)于1977年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7]。这一理论认为榜样的影响很大,人的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过程获得,但是获得什么样的行为以及行为的表现如何,则有赖于榜样的作用。虽然同一制度在面对不同的对象时产生的引导效果有所差异,但是如果通过制度的完善与执行,将引导有效的学生树立为榜样,就会对更多的学生产生影响并使制度的影响不断扩大,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四)学生事务管理制度建设是学生工作精致化的必然要求“精致化是高等教育发展改革深层次推进的必然结果。”[8]学生工作精致化不仅是高等教育发展改革深层次推进的必然结果,也是学生工作实现制度化的必然要求。同时,精致化强调要“把技术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规律转化为现实性的可操作的实践体系,必须要有终结性的因素发挥支撑、保障作用”,即主张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模式,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8]而这首先需要的就是制度体系的建立,通过制度的不断修订、完善加强这一工作的效能与公信力,从而在探索与实践和科学优化对学生的服务、管理和教育、引导等职能过程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三、加强学生事务管理制度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篇7

一、近年来开展内控制度建设活动的实践及取得的成效

自1999年人民银行内审部门行使中央银行再监督职能以来,内审部门在全面内审、专项检查等检查中将内控制度建设与执行情况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以查促建、以查促整。促使各单位、各部门按照内控建设的要求广泛开展补充建立新制度、修订完善旧制度的活动。通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已基本建立了包括全行性、部门性内控制度在内的内控制度体系。

通过开展内控制度建设活动,各单位、各部门对内控制度在强化内部管理,有效防范风险,提高工作质量,更好地履行基层中央银行职能等方面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排查内部风险点进而完善内部制约机制的自觉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单位领导及纪检监察、内审部门等职能部门对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逐渐加大,初步形成了内控制度先行、内控制度建立与执行并重的风气和氛围。

二、目前内控制度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金融部门向来以内控制度严格而著称,但近几年部分机构在内控上却出现了“外紧内松”的现象。这一点从全国各地不少金融机构发生的案件中可以得到答案,特别是最近发生的人行洪湖支行枪弹失盗案和赣州抽张短款案给我们以警示,必须从内控制度建设中查找不足。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内控制度全面性难以界定

内部控制制度是管理现代化的产物,主要内容包括:岗位责任制、内部牵制制度、各种工作程序、手续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因此人民银行内部控制制度主要为:金融监管制度、货币信贷资金管理制度、外汇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会计结算管理制度、国库业务管理制度、货币发行与金银管理制度、计算机管理制度、安全保卫制度等。尽管各种制度较多,但内控制度全面性方面只有原则性规定,在实际建制工作中缺乏具体判断标准也即定量要求,导致内控制度评价、检查时标准不一,不利于相关部门对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现实的问题是:基层行及科室需要制定多少制度才是全面的?作出全面性判断的标准或依据是什么?

2、内控制度的规范性不够

(1)有的基层行未结合本单位、本部门实际制定内控制度,有将上级行规章制度、全行性内控制度直接作为单位、部门内控制度的情况。

(2)内控制度内容过于简单且与相关制度之间的衔接不够,存在有前后不一、相互矛盾的情况。有些制度过于概括、简单和条文化,操作性不强,不能为业务提供实际的指导;有些制度偏重于强调纪律约束,缺乏必要的程序控制;有些制度缺乏必要的处罚措施,更多的是在实际工作中有制度,但缺乏严格的、经常性的检查制度。使一些基本制度如柜台交叉复核、双人双责和事后监督等难以落实,替岗、代岗、代人签章现象时有发生。这些制度上的不完善和不健全,导致内部控制上的漏洞和操作上的失误,增加了经营上的风险。

(3)内控制度未按照工作制度与管理制度、业务流程与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与人员分工三个部分制定。

3、内控制度的及时性不够

近年来,基层人民银行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业务发展的需要,不断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出台了一系列的制度办法,但是,一些单位、部门未根据上级行规章制度以及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修订内控制度,以致内控制度缺乏系统性,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如有些新型业务已经开展,但制度尚未建立,致使运作上带有盲目性。

三、对内控制度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对内控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错误地将内控制度建设工作理解为一项临时任务、阶段性工作。甚至,个别原来内控制度比较薄弱的单位、部门存在厌烦、畏难、抵触情绪。

2、由于内控制度建设的有关要求比较原则,导致部分单位、部门在开展内控制度建设工作上理解、做法不一。例如,部门内控制度包括工作制度与管理制度、业务流程与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与人员分工三个组成部分,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没有规定。我们认为应首先制定工作制度与管理制度,然后将制度的相关规定、要求落实到岗位,最后将工作制度与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具体体现在业务流程和操作规程中。又例如,部门岗位责任制如何制定未明确,有些部门即按部门现有人员来制定岗位责任制。我们认为应“因事设岗”而不应“因人设岗”。

3、内控制度体系不够完整。从目前情况看,从上到下都只要求职能部门开展内控制度建设,从内控制度的体系角度看是不完整的。我们认为,一个单位的内控制度应由全行性、部门性内控制度两部分组成。全行性内控制度对全行各项管理活动进行规范、约束,部门性内控制度对部门各项业务活动进行规范、约束,两者无重要性之分,其区别仅在于约束范围的不同,即全行性内控制度是所有部门、所有员工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部门性内控制度是该部门、该部门员工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4、内控制度建设的体制和机制存在缺陷

(1)内审部门只是内控制度建设的牵头、协调、监督、检查部门,但实际工作中部分单位、部门误认为内控制度建设是内审部门的工作,因而不是主动开展内控制度建设,而是等内审部门提出问题后再去修订、完善制度。

(2)内控制度评价效果不佳。各行虽然按规定成立了相关内控制度评价小组,但一方面由于熟悉全行各部门所有业务的人员毕竟是少数,评价缺少针对性,另一方面评价小组即使提出了修改意见也存在理解上的不同缺少权威性。

(3)发挥职能部门作用不够。上级行职能部门对下级行职能部门负有监督、指导、检查的职责,在内控制度建设上也不应例外。而且,上级行职能部门对下级行职能部门各项业务和工作比较熟悉,对制度规定和岗位分工的原则要求比较了解。而现实的情况是内审部门在内控制度建设上单枪匹马、孤军奋战。

四、增强内控制度建设规范性、有效性的建议

首先应该解决好对内控制度的认识问题。对上级行下发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业务操作规程,任何个人都无权擅自更改;在内部制度面前,员工人人平等,无论是普通员工还是领导干部都必须严格遵守,不得违反,一旦违反就要追究责任。只有切实解决好这些认识问题,才能克服内部制度管理中的随意性,提高内部制度的权威性,增强贯彻实施的自觉性,构筑起风险防范的“铜墙铁壁”。

1、为改变内审部门在内控制度建设工作上单枪匹马、孤军奋战的状况,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对内控制度建设工作要实行分工负责制:内审部门负责本行及下级行全行性内控制度的规范、统一工作,上级行职能部门在做好自身内控制度建设工作的同时,必须负责下级行职能部门的内控制度建设工作。

2、为解决下级行内控制度建设上理解偏差的问题,同时避免上级行相关部门开展检查、监督时标准执行不一可能导致下级行无所适从的问题,建议上级行内审部门、职能部门制定下发下级行全行性、部门性内控制度的目录(目录中规定的制度必须制定,除此之外可结合各行、各部门实际补充制定)。

3、为解决下级行内控制度内容过于简单、相关制度之间的衔接不够等问题,建议上级行内审部门、职能部门将下级行现有已制定的全行性、部门性内控制度进行收集、整理,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对规范的各项制度蓝本后印发下级行,由其结合自身实际参照制定各项内控制度。在此一是要注重制度的可操作性,任何内控制度在制定的过程中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并考虑到其可操作性。因为制度是需要人去执行和为了规范操作的,好高骛远、不切合实际的制度即使再严格、再全面而不具有可操作性也会失去它本身的意义,使员工无所适从、难以执行,这就起不到制度应有的制约、规范作用。所以,要避免制度悬空或华而不实现象。二是要注重制度的动态性、时效性。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制度亦然,目前,因为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部分法规已不尽适应或相对滞后。因此,各单位、各部门应随着业务的变化、中心工作的更替、重点的转移、时间的变迁等紧跟形势,把握政策,及时调整、修订、补充和完善相关的内控制度,树立动态的监督管理理念,避免内控制度对业务行为的不协调性和控制上的滞后,使内控建设紧跟形势和业务发展的需要。我们相信,通过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制度的可操作性和时效性,一定能较好地解决内控制度规范性问题。

篇8

摘 要 作为一个保卫队伍,主要任务就是队伍的管理,在缺乏工作经验,无章可循的情况下,必须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的指示精神,结合保卫科的管理章程,作为管理教育工作的依据。现行保卫队伍的管理,各级管理者都知道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点多、线长、人员分布面广,情况复杂,重点目标、要害部位明显。在人员素质不高,人员又较缺的两大矛盾中,对队伍的管理建设尤为重要。

关键词 加强 保卫队伍 管理建设

公司保卫工作是保证企业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保卫部门要在公司党政、上级业务部门关心和支持下,积极开拓思路,转变工作方式,加强业务学习和训练,强化队伍的管理,以服务为目的,认真贯彻“谁主管、谁负责、查防结合、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贯彻落实各项措施和工作制度,切实加大各项安全的管理力度,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为适应不断变化的治安形势的需要,公司保卫部门的首要问题就是要抓好队伍的管理。但任何事物的发展壮大,都必须有自己的保护神――适应自己发展的章程。如何加强队伍转型期的管理与建设是当前我首要任务,我认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加强制度建设,是解决保卫队伍存在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从保卫科发展现状来看,一是发展过快,二是素质跟不上。队员从10人增至38人,虽然各级管理者在对队员进行岗前、岗中、岗后的培训,在提高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总的来看,当前保卫人员的素质和服务质量仍不尽人意,违规违纪时有发生,由于当前保卫从业人员基本上来自下级各分公司基层,文化素质不太高,法律意识淡薄,组织纪律性较差,致使经常出现违规违纪现象,成为影响保卫声誉和保卫形象的一大顽症。诸如此类问题的存在,其深层次的原因固然是保卫体制不健全等有关,但不可否认,它也是和保卫培训、保障特别是管理等工作的监督管理分不开的。因此加强制度建设,坚持贯彻落实,是解决保卫服务存在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贯彻落实制度,是保卫队伍管理的有效手段

(一)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是保卫队伍前进的保证

从保卫队伍的管理来看,制度建设是实施科学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规章制度一经制定、公布和实施,就成为保卫队伍的“小法规”,具有不可动摇的类似法律的效用。在制度面前,各级管理者和保卫队员都是平等的,都要受到同样的约束,制度自身具有全局性和强制性。一般情况下,制度要经过一定的程序和部门才能制定和颁布,也要经过同样的程序和部门才能修改和废止,在没有修改和废止之前,原有的制度和制度条文就不失其效力。因此,近年来,武保科通过实践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和原则,对保卫队伍的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保证作用。

(二)联系实际,狠抓规章制度的落实

队伍发展越快,抓队伍建设的难度越大。随着公司的深入发展和队伍的不断扩大,以及各项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在制度建设后,狠抓落实尤为重要,在落实中要采取下列措施: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本着“严之有据、严之有理、严之有效”的原则,照章办事,加强检查督导,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表现好的要树立典型,以此来激励其他队员,加强正面教育。对违反制度的队员,除按规章扣除绩效工资外,还要对其进行思想教育,让其深刻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从而心服口服地接受处理,既教育了本人,又达到了教育大家的目的。对那些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队员,绝不姑息迁就,坚决予以否决。

(三)采取多种形式,消化规章制度

事实证明,要使保卫队员提高遵守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就是要坚持抓好全员培训.在抓好骨干培训的基础上,每年应集中一个月时间对全体保卫队员进行培训.这种全员培训,还要突出强调:(1)坚持正面教育,重温和深入学习公司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及有关法律文件;(2)召开问题查摆会,联系实际,肯定成绩,检查自身存在的问题;(3)每季度要总结经验和方法,队员之间进行交流学习,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4)坚持边学习边提高边整改的精神,把培训中焕发的积极性,落实到搞好优质保卫服务中去。

三、科学的管理机制是保卫队伍管理的重要保障,狠抓班组建设,抓好队伍的排头兵

篇9

关键词:公路事业单位 会计控制制度 对策

一、公路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的国际交往逐步加深,会计控制制度也将随着这些变化逐步和国际会计控制制度趋同。但是,随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化,公路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环境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现行公路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公路事业单位业务发展的需要。今年,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修订后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已经财政部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4月1日起施行。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目前也在征求意见,将于2013年1月1日施行。

(二)适应我国预算体制改革的需要

目前我国的预算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建设却进展缓慢。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依然沿袭1998年的会计制度,这已经不适应当前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也不适应公路事业单位的改革需要。但是,现阶段国家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促使预算会计体制向政府会计逐步演变。如建立公共财政体系,推行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收付等办法。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公路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改革。

(三)统一和规范公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需要

目前,公路事业单位执行会计制度呈现制度不明、标准不统一的局面。原因在于公路事业单位具有特殊行业的特点。比如:公路养护业务、政府还贷公路通行费收支等特殊业务以及行业特色不明显的公路管理、路政管理等特殊公路事业单位。由于制度的针对性不强,以及缺乏必要的公路事业行业会计制度,导致各个省、各个部门执行标准不统一,在制度实行上呈现了“各自为政”的混乱现象。因此,为了规范和统一公路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就有必要对其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

二、完善公路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对策

公路事业单位既具有社会公益性质又具有生产建设型事业单位的性质,是在传统体制下形成的由政府直接投资和管理的具有社会属性的公共部门。近年来,随着公路的迅速发展,公路事业单位原有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公路事业单位内部资产管理混乱,流失严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在执行和监管上力度较弱等。这不仅降低了公路事业单位的稳定性,还严重制约了公路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因此,建立健全公路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成为必要。

(一)提高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重要性的认识

公路事业单位应加强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应提高单位负责人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重要性的认识。公路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应具有丰富的财务理论知识和管理财务工作的能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重视财会工作,从而能保证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实施。此外,单位负责人应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认识到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作用的增强。因此,为了促进公路事业单位的长远、健康发展,单位负责人应自觉、认真做好本单位的会计工作,以适应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完善规章制度,创新内部控制机制

规章制度是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要素,也是检查和纠正一切违规问题的依据。公路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单位经营管理活动的发展和变化,公路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的过程就要做相应的改变。因此,公路事业单位应进一步的完善规章制度,以适应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的需要;同时还应及时发现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此外,公路事业单位应通过分析控制风险来确定控制点,然后解决单位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宜的内部会计控制措施。

(三)提高会计人员队伍素质水平

公路事业单位部门点多、线长,人员高度分散;同时各二级核算单位又缺乏专业的会计人员,因此,公路事业单位应充实会计人员,提高会计人员队伍素质水平,为公路部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首先,公路事业单位应选调业务精、思想素质高的会计专业人员充实到会计工作岗位上,同时应根据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的原则,合理配置会计工作岗位的权限。其次,公路事业单位应根据国家会计改革和行业管理的要求,加强对会计人员财务法律、法规的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促使公路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得到有效发挥。

(四)强化内部审计,保障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实施

内部审计能保证会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还能通过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及时的监督,保证单位内部控制的逐步完善。因此,公路事业单位应强化内部审计监督,有效保障内部会计控制的实施。首先,公路事业单位应从思想上重视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应该意识到内部审计是强化单位内部监督不可缺少的制约机制;同时公路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并确保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不设立专门内部审计机构的公路事业单位,应通过外部审计确保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其次,公路事业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只有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落实相关的内部审计职责,才能促进公路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文继福.公路事业单位如何有效实施内部控制,交通财会,2008(11)

篇10

教务管理探索与实践创新一、高校教务管理

教务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以科学管理理论和客观教学规律为指导,面向全体教师和学生,运用一定的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合理的调配教学条件,系统地组织教学人员进行教学活动,使得教学过程中的人财物等主要因素的运转顺畅,达到资源高效化、过程协调化、质量最优化。随着高等教育不断改革和快速发展,一些高校的教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很好适应这一趋势,在诸多方面显露出弊端,如教务管理人员素质偏低、教学管理混乱等。

二、省内高校教务管理普遍现状

1.模式守旧

随着高校扩招,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难度不断增大,现有传统的教务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教育机制体制改革大环境的需要。目前,全国高校各项专业领域信息化平台不断升级改造,教务管理环节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需要跟上进度,从而满足当前高校不断扩大教学规模、提升教学质量的需要。

2.管理理念存在缺失

近年来,为吸引生源,省内各大专院校大力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教学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教学设备焕然一新。然而,由于轻视了教务管理这一至关重要的环节,各高校在社会广泛关注的毕业生质量、就业率等方面始终收效甚微。

3.人员管理体制不健全

从事教务管理方面的机关工作人员,由于在高校这一科研学术型机构中不是主流群体,因此在职级、待遇、地位等各方面同教师相比有较大差距,因此,造成教务管理机关普遍存在人员流动性较大、工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三、加大教学管理力度,向实践教学倾斜

教务部门工作重心应指向教学管理环节,加强与一线教学部门的沟通协调,彰显教务部门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和学术特色制订教学计划、从事教学管理活动。应与时俱进,避免因循守旧、闭门造车,加大开放式、实践性教学改革力度,对实践课程、实践活动等进行统一的规划和管理,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方式。同时,因地制宜,加强社会调研,与企业建立共建单位,必要时可为有意向毕业后签约指定高端企业的毕业生量身打造相关选修培训课程。长期开设学术交流研讨课程,学生与企业员工进行岗位互换,一方面企业员工合理利用高校现有师资条件继续深造,更重要的是为在校生提供宝贵的实习、实战机会,培养社会工作经验,从而塑造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兼备的全面符合型人才,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四、转变作风,加强制度建设和服务意识

教务管理机关在在校生眼中一项以作风严谨、纪律严明著称,缺少与学生直接沟通的机会和条件。同时,由于缺少创新和改革,管理体制、课程设置等方面往往沿袭以往做法,

缺少新鲜元素和实效性。此外,受管理层级等客观因素制约,部分日常简单的教学管理工作往往存在程序复杂、效率低下等问题。基于以上几点因素,省内高校教务管理部门应在现有框架内,不断完善、规范相关制度建设,以规章制度指导机关的日常管理工作。一是从专业课程的建设、优秀学生的栽培、教学条件的有效运用三个方面出发,制定出现代化的教学管理方案。教学管理方案不应一成不变,而是根据每年新生生源质量、毕业生就业形式等方面综合考量,合理设置课程。二是机关职能转变。随着高校各项工作的不断探索和深入,教学管理工作不断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省内各高校应更深入的直面现有教育管理体制的核心问题和主要矛盾,在工作思路上摒弃以往教务机关家长制、一言堂的做法,适时组织学生座谈会,听听学生的意见和看法,不断精简办事程序和环节,由行政型机关向服务性机关转变。三是规范规章制度,提高执行力,加强监督职能。现阶段,省内高校教务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比较规范,工作中,应进一步完善、细化职能,以高效、务实为原则,精简办事程序和环节,加大贯彻执行力度,同时,加强监管职能,确保各项规章制度没有疏漏,保证教务管理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五、加大信息化建设

随着互联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普及,加大教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迫在眉睫。省内各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平台,如果能够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势必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一是完善信息功能。作为行政机关,政令畅通尤为重要,因此,应通过MSN、校园网、教务官方微博等现代主流通讯渠道,建立、健全完善的、多元的信息传播媒介,并与学生搭建平等的沟通平台。二是更新、改造办公软件。招标采购比较尖端的管理工作软件,实现学生信息、考试查询、考试排课、日常管理多位合一的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六、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一方面,通过在职教育培训等手段,在工作岗位上继续深造,夯实理论基础,提升综合素质。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干部管理体制改革和组织人事制度改革。开展竞聘上岗工作,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性竞争机制,也为主动想事干事,有干事创业热忱的机关干部提供自我展示、发挥潜能的平台。同时,建立绩效考评工作体系,改善以往机关作风,建立能者多劳的激励机制,有效改善机关作风。

参考文献:

[1]张婷婷.论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的重要性[J].民营科技,2010,(3).

[2]钟海青.浅说高校教务管理[J].中国大学教学,2007,(6):32.

[3]金俊兰.高校教务管理浅论[J].湖北师范院学报,2011,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