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工作应急预案范文
时间:2024-03-20 17:54: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垃圾分类工作应急预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组织保障
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来文精神,建立了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文件,详细规定了如实验室管理,人员培训,消毒,人员防护要求,职业暴露处理及传染病报告等方面的程序文件,日常工作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进行,并按照规定做好相关记录。对涉及人员进行了培训,提高生物安全的意识,掌握必要的生物安全知识。
二、审批备案
我县有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妇计中心检验科、疾控中心检验科、疾控中心鼠疫强毒室、包虫病防控实验室共5个二级实验室,其中三个医疗机构的检验科和鼠疫强毒室已备案,包虫病防控实验室因刚建成不久,下一步准备办理备案登记。
三、监督检查
由卫生健康执法大队不定期到各医疗机构开展督查,针对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设施、生物安全实验室的个人防护、生物安全动物实验室的个人防护、管理要求、事故处理、感染性废物处理、生物安全柜的性能、分类、选择和使用、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等事项进行督查,对存在的问题要求及时整改。
四、人员培训和设备管理
1、我县目前共有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人员10名,5名操作人员均接受州上的生物安全培训,取得二级生物安全合格证。6名经过传染病及检验培训(其中3名人员获得艾滋病专业技术培训合格证,及培训资格证)。各单位制定每年学习计划,组织学习考核,同时每年一次对生物安全相关人员进行健康监护体检。
2、我县医疗机构的临检室、生化室、免疫室等实验室的一起设备均正常运转,每年一次定期维护。微生物检测室为2020年6月刚改造完成,还未正式使用,其中尿液分析仪、凝血功能检测仪、生化分析仪已全更换为全自动检测仪器。检验科已配备二级生物防护用品,检验科工作人员每日作好二级防护上岗,大型仪器设备定期进行检定或校准,操作人员具有培训上岗证,仪器的使用维护有详细的记录,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五、安全保障
1、各单位制定了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化学危险品溢出预案、应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停电停水防火应急措施、标本溢洒处理流程等相关预案,并定期培训学习考核。
2、实验室人员具有一定的应急事件的处置技能,实验室有意外事故处置的物质储备,配备了实验室活动所需的防护用品,实验室内安装了洗眼设施及紧急喷淋装置。
3、各类大型仪器都有操作规程。每位职工掌握消防安全知识、灭火器的使用及发生火情时的正确处理。目前尚未发生意外事故。
4、实验室废弃物按照感染性、化学性、损伤性、病理性等,进行分类存放。包装物、容器符合标准,警示物醒目,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严格区分。定期对实验室废弃物从业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并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废弃物按照产生科室分类打包后,送暂存点暂存。暂存点有专用的容器分类处理和收纳废弃物,然后进行焚烧处理。
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
1、部分单位实验室建立了各项应急预案,但缺少相关的演练,下一步将建立应急演练计划,对各项突发事件等应急预案进行演练。
篇2
房屋拆除工程施工安全应急预案
为确保本项目的建、构筑物拆除工作安全有序运行。完善本公司对拆迁工作中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及除应急救援工作,提高公司在处理突发事件时的反应能力,做好抗灾救灾的各项准备工作,减少灾害性天气对建、构筑物拆除的影响和突发性事故的应急处理,迅速及时有序的开展事故的应急抢救工作,保证将事故的损失和影响减到最低限度。现根据沙子口南姜项目拆迁地块的实地情况以及公司各部门在拆迁工作中的管理职能,特制订本预案。
一、事故类型危害程度分析及重、特大事故的分类
1.事故类型:
因天气气候变化造成的灾害性事故;因拆除活动中发生的坍塌、高处坠落、触电、机械伤害、车辆伤害、起重伤害等施工事故。
2.危害程度分析:
1)本项目3#-5#地块需拆迁房屋约800栋,其中二层以上房屋约130栋,房屋以砖混结构为主,少部分二层以上结构无构造柱、圈梁等承重框架,小部分二层以上房屋存在钢结构形式的挑阳台,目前无法确定钢结构的拉接形式。在对建、构筑物拆除过程中,易发生坍塌事故、高处坠落、物体打击事故,容易造成参与施工人员的伤亡事故;
2)拆除机械及其他设备使用操作过程中因操作不当容易造成操作者及其他参与施工人员的人身伤害和机械报废财产损失,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3)由于天气等原因造成的自然灾害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重大恶性事故。
4)垃圾清运过程中由于调度协调不当,导致的人员及车辆的混乱及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的发生。
3.重、特大事故的分类:
1)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5人以下重伤,或者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或者群体性食物中毒、煤气中毒或中暑等性质恶劣、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事故;
2)特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死亡,或者5人以上重伤,或者5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应急预案的基本处置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2.统一领导,紧急处置,快速反应,分级负责,协调一致,消除危险。
3.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1.应急组织体系:
$2
拆迁领导小组
$2
安全领导小组
(总指挥)
$2$2$2$2$
(注:拆迁安全应急体系中的各职能小组组成人员由公司与村拆迁小组协商而定。)
2.应急指挥及救援组织职责
1)拆迁领导小组职责:
n负责事故救援的整体指挥;
n负责成立事故调查处理小组,对事故调查处理工作进行监督。
2)安全领导小组职责:
n负责工程事故救援的全面指挥;
n负责所需救援物资的落实;
n负责与相邻可依托力量的联络求救;
n负责指挥处理紧急情况,保证突发事件按应急救援议案顺利实施;
n负责事故现场的抢救、保护、救护及通讯工作;
n负责所需材料、人员的落实;
n负责与上级安全生产管理及后的联系及情况汇报;
n负责工程项目生产的恢复工作。
3)各相应应急专业组职责:
n事故现场抢险组负责事故现场的紧急抢险工作,包括受困人员,
现场贵重物资及设备的抢救、危险品的转移等;
n事故现场救护组事故现场的紧急救护工作,及时组织护送重病伤员到医疗中心治疗;
n事故现场保护组负责事故现场的保护、人员的清点及疏散工作;
n事故现场通讯组负责收集相关单位部门的通讯方式,保证各级通讯联系畅通,做好联络工作。
3.工作要求:
1)相关人员必须服从统一指挥,集体配合、协同作战;
2)必须确保应急救援器材及设备数量充足、状态良好,保证遇到突发事件时各项救援工作正常运转;
3)各应急小组成员各司其职,熟练掌握防护技能;
4)应急抢险有关人员的通讯工具24小时开通待命,确保信息传递畅通,及时接受和传递各项指令。
4.$2$2$2$2
事故
发生
$2$2$2
信息判断
$2$2$2
信息反馈
$2
启动预案
$2
应急行动
$2
事态
控制
$2
应急恢复
$2
应急结束
$2$2$
指挥人员到位
$2
应急资源到位
$2
信息收集、联络、上报
$2
报警
$2$2$2$2$2$2$2
有关人员到场
$2
现场抢救
$2
医疗救护
$2
人员疏散
$2
信息传递
$2
应急避险
$2$2$2$2$2$2$2$2$2$2$2$2$2
扩大应急
$2$2$2
应急增援
$2$2$2
清理现场
$2
解除警戒
$2
善后处理
$2
事故调查
$2
总结
$2$2$2$2$2$2$2$2$2应急救援指挥体系
5.拆除工程发包单位应急组织与责任
拆房发包单位根据市拆管办应急预案,建立重特大事故应急组织体系,有主要领导任应急救援组织体系负责人,及时了解掌握重特大事故情况并向市拆管办报告,同时协助施工单位开展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6.拆房施工单位应急组织与责任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市拆管办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建立本单位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组织,配备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演练,组织开展应急救援知识培训。事故发生及时向市拆管办及公安、消防、卫生等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全力以赴开展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四、应急预案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1.协助落实拆除工程施工单位建立应急救援小组和救援预案的完善工作,加强房屋拆除工程现场的督查,防患于未然。
2.定期检查施工范围内的安全事故隐患,参加拆除工程的安全管理和施工管理。
3.规范拆除现场的安全管理和施工管理,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清查并整改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随时处理排除险情。
4.凡遇上青岛市气象台风暴警报及其他影响施工的灾害性天气警报的,应急小组应做好防范准备工作,并监视天气的发展趋势。
5.应急抢险有关人员的通讯工具24小时开通待命,确保信息传递畅通,及时接受和传递各项指令。;
6.接受区(县)拆房管理部门的指令,协同完成各项抢险救灾任务;
五、事故报告及处置措施
1.$2$2$2在施工中发生伤亡事故后,应严格地按照“及时报告并同时抢救伤员、避免事故蔓延、保护现场组织调查组进行现场勘查、分析事故原因、性质、责任后,提出处理意见和写出调查报告事故的审理和结案总结报告”的规定程序进行事故的处理。
2.重特大安全伤亡事故发生后,安全领导小组应立即向上级安全部门报告,在各专业抢险力量到达现场前,应立即启动本单位的应急救援预案,全力开展抢险工作;其次协助有关部门保护现场,维持现场秩序,妥善保管有关证物,配合相关部门收集证据。
3.安全领导小组应根据事故程度确定,工程施工的停运,对危险源现场实施交通管制,并提防相应事故造成的伤害;根据事故现场的报告,立即判断是否需要应急服务机构帮助,确需应急服务机构的帮助时,应立即与应急服务机构和相邻可依托力量求助,同时在应急服务机构到来前,做好救援准备工作,如:道路疏通、现场无关人员撤离、提供必要的照明设施等。在应急服务机构到来后,积极做好配合工作。
六、事后处理
安全领导小组要及时组织恢复受事故影响区域的正常秩序,根据有关规定及上级指令,确定是否会恢复施工,同时要积极配合上级安全领导小组及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及处理工作。积极的按照相应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事项,及其国家其他规定的赔付条款所规定的赔付事宜,进行事故进的索赔环节。
篇3
一、2011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是成功防控美国白蛾疫情。2011年春季由于气温上升较快,美国白蛾越冬虫蛹提前孵化成虫,白蛾进入羽化旺盛期,办事处配置了专用车辆、高枝剪、药品、防护服等设施,挑选精兵强将组建了防治专业队,对42株各类树木近500平方米面积进行消杀,美国白蛾的防控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二是确保棚改拆迁工程顺利推进。在经八纬一拆迁片区及各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街道领导和工作人员强调预防为主,靠上工作,反复入户将矛盾提前化解,确保了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到了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以及紧急事项发现及时,处置到位。三是成功处置突发事件。在2011年5.12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和辖区三江源面馆青海回族群众治安案件的处置工作中,办事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认真做好当事人的思想解释工作,稳控现场局面,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解决问题,给当事人一个满意的答复,圆满解决了地区突发性事件。四是确保了安全度汛。自7月份进入主汛期以来,辖区经七路口处地势南高北低,经七路口排水不畅、垃圾聚集,给过往行人带来不便。办事处防汛突击队队员及时对经七路口、经八路民生大街口等地段进行清理疏通,将堵塞的垃圾污物及时清理出下水道口,并在部分下水道设置警示标志提醒过往行人注意安全。雨后积极协调环卫部门对民生大街、经八路、口等多处地段进行彻底清扫和冲刷,确保了雨后交通顺畅。
二、存在的隐患及对策
1.社会稳定方面。目前,随着地区小区综合整治工作大范围地开展,因城市管理出现的矛盾纠纷和事项可能会大量增加,地区各类重点人员的防范控制暨维稳工作仍是稳定的重要任务。针对以上情况,为进一步巩固地区良好的稳定工作形势,对于地区可能出现矛盾纠纷及问题的重点工作,着眼稳定,先期介入,加强预防和化解;扎实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预警、处置”规范办理工作,快速妥善的解决好地区不稳定问题;进一步从思想教育、困难帮扶、人员盯防等方面落实责任,做好地区重点人员稳定工作。
2.防汛防灾方面。辖区地势南高北低,主次干道20余条,学校、医院等企事业单位60多家,防汛工作点多面广,任务重、压力大。特别是民生大街北端与经七路交集处口是由南向北行洪必经地段。遇有雨情,雨水自南向北沿民生大街流入护城河。口由于地势低洼且护城河已经部分蓬盖,如雨水较大较急时容易形成大量聚集,排水缓慢。并且上下班高峰期该处人、车流量很大,给交通疏导及排水带来较大压力。因此,我地区防汛工作面对的主要问题是地区低洼地集中在行洪通道附近,地势较低易形成积水,且防汛设施老化排水泄洪较慢。面对这一情况,办事处积极协调市政部门加固防洪设施,设立防汛警示标示,扩大排水泄洪口;定期开展防汛队伍演练,组织地区各单位防汛抢险队、民兵应急连开展抢险救灾实战演练,进一步提高抗洪抢险实战能力。
3.卫生防疫方面。街道地处中心城区,辖区面积2.3平方公里,辖8个社区居委会,4个家委会,现有居民1.99万户,5.86万人,驻有省委、市委等省、市机关和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及中小学校97家,是市的政治、金融、商务、基础教育中心区。党政机关多,商务楼宇多,学校多,开放式小区多,特殊的区位特点给我们的卫生防疫工作带来了极大地压力。为此,办事处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与辖区20家医疗机构组建医疗卫生应急专业技术队伍,确保灾后第一时间赶赴受灾现场开展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等卫生应急工作。同时,通过地区援助中心,为居民群众提供医疗保障救助。加大宣传力度,发挥“一报、一网、一手册”的宣传教育载体作用,通过绘制语言生动、寓教于乐的黑板报、文化墙,开设宣传橱窗,发放宣传材料,举办知识讲座等形式,广泛宣传卫生防疫常识。针对美国白蛾、甲型H1N1流感和手足口病等传染病,及时对辖区树木及居民院落、楼洞、卫生死角进行无缝隙全覆盖药物消杀,为社区居民营造了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
三、2012年工作计划
2012年,办事处将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区应急办的大力指导下,紧紧围绕全区总体部署,把加强应急管理工作作为构建和谐社区的基础工程,以“六个抓”(抓机构、抓预案、抓设施、抓队伍、抓宣传、抓排查)为突破口,有效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
1.抓机构,完善应急管理网络。一是调整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办事处主任为组长,分管领导和派出所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社区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地区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二是规范各项应急管理制度。将应急管理工作纳入街道和社区的年度计划范围,完善《应急管理值班制度》、《应急管理信息报告制度》,规范应急值守人员、信息报告员、应急救援队员的工作职责、工作要求和工作程序。三是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联络网建设。在街道八个社区成立应急管理工作站,大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应急管理工作点,逐步形成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三级应急管理工作架构。
2.抓预案,完善应急预防机制。一是分类编制预案。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精神以及地方政府制定的应急预案,分类制定《地区灾害救助总体应急预案》、《地区应急处置预案》、《全运会期间防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企人员稳控工作预案》、《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等预案内容,特别针对儿童、老年人、病患者、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制定明确的保护工作对策,建立社区减灾工作档案,具体细化灾害应急的组织指挥体系、职责任务、应急准备、预警预报与信息管理、应急响应、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等方面的内容。二是深化预案配套工作。制作各社区应急疏散示意图,标识党政机关、社区居委会、医疗救护、紧急疏散点的具置。充分发挥“地区援助中心”的作用,对因突发性自然灾害或重大事故造成生活困难的特困群体进行救助。有效整合各类应急资源,财务室每天预留10万元以备突发事件应急使用,并指定两辆专用车辆随时听候应急调度。利用社区“舒心话室”,为辖区居民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一旦发生灾害,及时提供心理援助。
3.抓设施,夯实应急管理工作基础。一是关键部位设置醒目标志。在辖区楼宇、居民楼栋分别设置规范清晰醒目的避难标识;在民生大街地势低洼地段和易发生问题的重要区域,设置明显标志,使居民知晓本区域的应急设施及行走路线。二是重点地区设置应急设施。督促辖区单位、写字楼、商场超市、酒店等人流集中的地方都配备消防安全和应对灾害的器材,包括消防栓、灭火器,救生绳、火灾自动报警器等;在辖区各居民楼栋、门店配备消防灭火器,做到防患于未然。
4.抓队伍,提高应急救援能力。一是健全救援队伍体系。结合辖区实际情况,重点建全五支队伍,即:由办事处工作人员组成的约20人的抗洪防汛应急救援分队;由政法科和派出所工作人员组成的维稳应急分队;由经济发展科和消防等职能部门组成的安全生产监察中队;由城管科和执法中队等部门组成的城管协管队;由社区服务联盟单位、社区志愿者、社区党员组成的治安联防队。五支应急队伍各负其责,互相配合,在应急救援工作中实施联动。二是强化队伍实战演练。为提升应急救援能力,着力抓好应急管理人员和应急队员的培训工作,联合公安、消防、医疗等部门,开展低洼地区防汛救灾演练、民兵应急演练等活动,同时聘请区消防大队的消防官兵作现场指导。通过演练,有效增强应急队伍的实战经验,全面提高队伍的应急水平。三是加强群众自救演练。组织社区居民开展紧急疏散、邻里互救方案演练;与百江燃气公司等驻地单位开展燃气罐着火等危急情况的自救演练。通过演练,进一步检验预案的操作性,让社区居民认识到预案的启动、响应等基本程序,真正掌握紧急避险、自救互救的常识和技能,提高救灾应急能力。
篇4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luxurytemp”为你整理了这篇2021年传染病防治监督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根据黎川县2021年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计划要求,2021年我大队结合国家、省“双随机”抽查、日常监督、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等工作,对全县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了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检查情况
今年传染病防治监督共检查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05家,其中二级医院2家、一级医院3家、卫生院14家、村卫生室(诊所)83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家、其他医疗卫生机构2家。我大队按照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的要求,对以上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了监督检查,共出动监督车辆60余次,监督员150余人次。
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规章制度及应急预案不健全。如缺少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未制定医疗废物处置流程及应急预案等。
2、部分医疗卫生机构未严格落实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要求。如未配置利器盒、未使用符合要求的专用医疗废物垃圾袋、损伤性医疗废物与感染性医疗废物混放等。
3、部分医疗卫生机构消毒隔离工作未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如购进消毒产品未索取相关证件进行验收、诊疗场所消毒记录不全、用于皮肤消毒的消毒液及免洗手消毒液未标注开启日期及失效日期、消毒灭菌后的口腔器械外包装未按规定标注(物品名称、包装者、灭菌批次、灭菌日期、失效日期)等。
三、处理结果
检查过程中我大队针对发现的问题下达了《卫生监督意见书》责令整改,对存在问题严重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了立案查处,共行政处罚46家,其中警告22家、罚款24家,共罚款4.15万元。
下一步,我大队继续将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作为疫情常态化防控重点工作来抓,结合双随机抽查、日常监督、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等工作认真开展。严格执法,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坚决予以查处。
篇5
在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称号之后,我市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原则,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动力,提升生态文明水平,以巩固和深化“创模”成果为契机,实施“创模”巩固提高计划,强力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和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2012年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巩固提高行动计划。
一、总体目标
全面推进市“创模”巩固提高工作,各项考核指标较有所提高,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二、工作进度安排
(一)完成“创模”持续改进规划编制工作
按照《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编制大纲》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及其实施细则(第六阶段)》、《关于进一步强化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示范带头作用的通知》要求,修订完善《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持续改进规划》,组织相关专家对规划进行评审,提请环保部进行最终评审。争取6月底前通过环保部评审,报请市政府印发实施并挂网公示。
(二)成立“创模”巩固提高工作领导小组
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及其实施细则(第六阶段)》要求,成立市“创模”巩固提高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创模”巩固提高工作的领导和工作力度,明确责任分工,建立统一高效的指挥体系和工作机制,强化督办考核。按照规划和指标要求,制定“创模”目标责任书和各项工作计划。
(三)分解“创模”巩固提高工作目标任务
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与管理工作办法》要求,根据《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持续改进规划》制定《市“创模”持续改进规划实施方案》,分解任务,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单位、责任人、进度要求和落实措施,与各责任单位签订“创模”巩固提高工作目标责任书,将各部门的指标具体化,并要求各有关部门按照“创模”巩固提高工作目标责任书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
(四)组织实施
按照“创模”第六阶段指标全面开展巩固提高工作。(各单位具体任务分工详见本文第四部分)
(五)档案整理和总结阶段
各有关部门对照“创模”第六阶段指标和2012年工作计划进行全面总结,完成2012年工作总结报告及年度档案、资料和统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报“创模”巩固提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创模办对各部门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考核。
三、机构设置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与管理工作办法》要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以下简称“创模”)周期为5年,为做好我市创模复审工作,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创模”工作成果,巩固提高我市环境质量,不断提升环境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环保模范城市示范作用,特成立市“创模”巩固提高工作领导小组。
四、工作任务及分工
市环保局:
1、编制《市“十二五”减排规划》。制定并公布2012年总量控制和污染减排计划或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将总量控制目标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政府、各相关部门;完成启元药业、泰瑞制药、伊品生物自备电厂炉外脱硫改造;实施电投西夏热电有限公司脱硝改造和烟气旁路取消;完成美洁纸业废水处理工程提标改造项目;完成赛马水泥2500吨/日熟料生产线低氮燃烧改造及赛马水泥、瀛海天琛水泥4000吨/日以上熟料生产线脱硝改造前期准备工作;完成2012年自治区下达的总量控制和污染减排任务。
2、完善以预防为主的环境风险管理制度。检点企业突发环境事件报告与应急处理制度执行情况,对重点风险源定期进行专项检查;完善企业环境应急预案;按照《市环保局应急装备管理规定》的要求,建立健全环境应急救援网络体系;制定市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并开展2次演练;做好辐射源的排查和管理。
3、完成2012年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继续保持全区第一的水平。
4、实施大气联防联控行动计划,深化工业颗粒物污染控制。全面排查火电、水泥、化工企业粉尘治理设施运行情况,对不达标企业实施限期治理;与市建设局联合开展建筑工地扬尘专项治理;与城管局联合开展道路扬尘治理;拆除禁煤区范围内燃煤小锅炉;严格执行《市高污染燃料控制办法》,清理违建煤场,严格控制新建燃煤锅炉;强化贺兰山沿线采石场、采沙场的治理,降低区域扬尘污染。
5、加大水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巩固永宁县水环境治理成果,加大贺兰县水环境治理力度,主要排污沟水质进一步改善。
6、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农村污水设施7座,增加农村污水处理能力1000吨/日;建立和完善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管体系,加大监察力度。
7、进一步提高环境质量监测能力。建立完备的水质安全监测体系,加强饮用水源地水质全监测、全分析;完成黄河水质自动监测站项目建设;每半年开展1次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做好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的升级改造工作,具备监测PM2.5、臭氧及一氧化碳的监测能力。
8、做好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和餐饮业油烟噪声监管。针对市民投诉热点,集中开展专项整治,打造餐饮环保达标街区,重复投诉率下降5%以上。
9、对涉重金属企业强化监督性监测和检查力度。每两年进行1次强制清洁生产审核;10月底前完成华夏电源有限公司污水处理扩建工程、灵武市制革废水集中处理工程等4项重金属综合治理项目;建立涉重金属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10、完善在线监控系统的建设,充分发挥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的作用。配齐污水处理厂进、出口氨氮在线监测设备及造纸企业氨氮在线监测设备。
11、协调工信局大力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对10家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验收并进行公示,督点企业中高费方案的落实情况。
12、协调公安交管部门深入实施《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强化实施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与区域限行制度,实施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管理;推进高排放机动车限期治理工作;完成机动车尾气监控平台建设,建立公安、交通与环保部门的机动车共享数据库;规范机动车检测机构管理,并监督执行,对委托检测机构的数据进行有效性审核。
13、强化固体废物管理。健全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网络;继续完善固废信息管理与交易平台,培育固体废物集中处置与利用企业,提高工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率,按时年度固体废物信息公报;做好工业企业危险废物监督管理。
14、落实环境质量公告制度,定期各类应的环境信息。
15、严把项目准入关。严格产业准入、空间准入与容量准入,严控“两高一资”项目建设;坚持工业入园、居住入区,促进分散型中小企业集聚;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作为新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前置条件,对已超总量、超负荷的工业区,予以区域限批;建立新建项目与污染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相衔接的审批机制,落实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制度。
16、按照国家标准化建设要求进一步开展市本级环境监察、监测、信息、宣教能力建设及两县一市环境监察、监测能力建设。
17、充分发挥网络、手机、微博等载体的作用开展“创模”宣传。
市发改委:
制定清洁能源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措施。
市财政局:
积极支持“创模”巩固提高工作,保证“创模”巩固提高工作正常经费和各项重点工程经费开支。
市统计局:
1、做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GDP用水量、清洁能源使用率统计工作。
2、完成年度能源平衡表和定量效果图。
市工信局:
1、制定2012年节能计划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健全完善社会能耗分析预警及调控预案管理系统,对重点用能企业实施实时能耗监测;对超过行业、企业标准的企业强制实施节能改造;实施重大节能技改项目20个;定期开展节能执法监察,加大对重点用能行业和企业的监督监察力度。
2、大力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对10家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验收,督点企业中高费方案的落实情况。
3、继续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完成5户重点用能企业的能源审计评审。
4、开展水煤浆替代燃煤技术试点工作。
市水务局:
1、督促落实2012年节水指标;完成6家节水型企业建设;封填自备井15眼。
2、全力打造塞上江南、西北水乡景观,深入研究城市水系延伸、加快连通城市水系。
市公安局:
1、扩大和完善市区内交通禁鸣区域和路段。加强禁鸣区的管理,做好交通噪声污染防治工作。
2、深入实施《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强化实施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与区域限行制度。
3、配合环保局完成机动车尾气监控平台建设。
市园林局:
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档次和水平,高标准建设城市生态景观林带(绿地),新建及改造绿化面积500公顷。
市建设局:
1、加强第一、二、三、四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启动第一、二、三、四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作,完成初设和可研。
2、完成第五污水处理厂的验收,并投入正常运行。加快第六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
3、制定中水利用规划。完善城市中水管网建设,启动第五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项目建设,在园林绿化、湖泊湿地及工业、热电厂冷却用水方面积极推广中水使用,拓宽中水使用范围,提高中水使用率。
4、强化新建建筑的节能监管。城镇新建建筑执行65%节能标准达到100%;实施太阳能采暖建筑示范工程,新建12层以下居住建筑及有热水需求的公共建筑实施太阳能热水系统,年内推广应用面积240万平方米,有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
市城管局:
1、加强对垃圾填埋场的运行管理,完成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的建设。
2、加快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进度。
3、做好医疗垃圾的转运和安全处置。
4、加强全国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加快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做好城乡结合部及周边地区环境卫生管理(市爱卫办)。
市卫生局:
1、加强对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废弃物院内收集、分类暂贮工作的监督管理,做到医疗废物零排放。
2、督促做好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的收集工作,负责对各级医疗机构内医疗废弃物的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发生时的紧急处理工作。
3、加强对全市各医疗机构医疗废水的治理和监督管理,做到达标排放,并督促不能达标排放的医院积极整改。对长期不能达标排放的医疗机构取消经营资质。
市教育局:
1、将环境教育纳入全市中小学课程,采用统一的环境教育专题教材,保证每学年12课时以上,确保全市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率85%以上。
2、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充分发挥中小学作用,加大“创模”的宣传力度。
市房管局:
1、进一步推进集中供热,实施煤改气工程,联合环保局拆除小锅炉。
2、完成30万平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任务。
3、完成70万平米既有建筑供热计量改造。
市农牧局:
落实《关于印发“十二五”畜禽养殖业污染减排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做好农业减排工作,完成10家养殖企业(园区)畜禽粪便综合利用项目,推进农业清洁化生产。
市商务局:
加快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示范城市建设。健全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网络,建设再生资源回收信息平台,完成西夏区社区再生资源回收站项目,稳步推进垃圾分类回收。
市工商局:
1、制定“限塑”政策、措施,开展“限塑”宣传活动。
2、配合环保局做好餐饮业油烟噪声治理工作。
市政府督查室:
全年开展2次督查,督办各县(市)区政府及市直各责任单位“创模”巩固提高工作进展。对工作不力的县区和部门下达督查整改要求。
三区两县一市政府:
1、完成市下达的2012年总量控制任务;组织实施重点企业污染减排项目,完成年度减排任务。
2、制定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并开展2次演练。检点企业突发环境事件报告与应急处理制度执行情况,对重点环境风险源定期进行检查;完善企业环境应急预案;按照《市环保局应急装备管理规定》的要求,建立健全环境应急救援网络体系。
3、制定2012年节能计划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完成节能任务。
4、加大环境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力度,提高环保投资指数。
5、加大辖区水环境治理力度,主要排污沟水质进一步改善。
6、加大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察力度。
7、严格产业准入、空间准入与容量准入,严控“两高一资”项目建设;坚持工业入园、居住入区,促进分散型中小企业集聚。
8、加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按期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
9、按照国家标准化建设要求开展环境监察、监测能力标准化建设。
10、充分发挥网络、手机、微博等载体的作用开展创模宣传。
11、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严格落实取水许可审批和全额收费制度。
12、启动贺兰县、永宁县、灵武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作,完成初设和可研。
篇6
近年来,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不断推进,高校食堂的饭菜品种不断增多、就餐规模不断加大,同时饭菜卫生安全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对高校餐饮卫生监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高校餐饮卫生监督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餐饮卫生监督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提升高校卫生监督管理水平进行了探讨。
一、高校餐饮监督管理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食品加工过程中,从原料的采购、验收、贮存、粗加工、烹饪,到出售的每个环节都涉及卫生安全问题。目前,高校餐厅大多存在设施设备陈旧老化、空间布局不合理、操作间面积不足、冷藏贮藏设备缺少等现象,使得机械设备使用过程存在安全事故隐患、餐饮操作流程不能合理的生熟分区、购进的肉食品与半成品无法按规定存放,极易引起机械安全事故及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2.安全卫生意识薄弱
缺乏安全卫生服务意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校餐厅员工大多是就近聘用的临时工,食品卫生知识较差、业务技能水平较低、未取得健康证甚至从业资格,给师生员工就餐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第二,学校餐厅工作不被领导重视,部分学校甚至把餐厅长久出租,而承包人往往以赚钱为第一目的,私自购买便宜劣质的食品原辅料,不索证索票,忽视饭菜质量安全;第三,有的高校餐饮管理人员原本仅是高校的后勤人员甚至是水电、锅炉工,其食品安全知识和管理服务水平难以与目前新形势相适应。
3.餐厅管理制度不完善
首先,缺乏严格的凉菜制售管理制度。国家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对高校餐厅制售凉菜的范围、条件有着明确的规定,但仍有部分高校餐厅在不符合《食品安全卫生法》的情况下,超范围加工制售凉菜,获取金钱利益;其次,库房管理制度可操作性不强。高校餐厅应该依据自身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库房管理制度,及时解决由库房设施陈旧老化,三防设施不足等原因引起的新问题,避免库房添加剂滥用、索证索票无人监管、原辅料疏于查验等现象的发生,严格保证食品原料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最后,食品留样制度不到位。多数高校餐厅对饭菜留样工作趋于形式化,存在留样种类不全、留样克数不足、留样次数不够、留样记录不完善等现象,应改进食品留样制度,使留样工作有据可依。此外,食堂餐厨垃圾处理制度不规范。高校应建立健全餐厨垃圾台账登记制度,做到餐厨垃圾专人回收,专业处理(堆肥、或作为饲料使用)。
二、提升高校餐饮卫生监督管理水平、保证师生就餐安全的有效措施
1.加大高校餐厅硬件设施的投入
依据标准化食堂相关规定[1],高校应不断增加餐厅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能承包后就停止投入,要保证餐厅建筑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加工设备充足有效,进一步降低食品安全隐患,保障师生就餐安全满意。
2.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宣传
通过宣传栏、贴标语、挂横幅、电子显示屏、食品卫生及传染病知识培训等方式,把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性传达到每位员工,让大家牢固树立安全责任意识、服务育人意识,了解食品安全知识相关法律法规,懂得如何把食品安全卫生知识运用到工作实际中,同时,提高餐厅承包人员和食堂炊事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规范服务行为、提升业务技能,保证食品安全卫生,防止食品交叉污染,从而预防和控制高校餐厅食源性疾病的发生[2],确保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
3.推进餐饮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
篇7
1?
总则
1.1编制目的
预防和减少、控制生产性急性中毒事件及其造成的伤害,保障职工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证企业生产、生活秩序的稳定。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以及《中国化工集团公司重大突发事件(事故)应急管理办法》等,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并指导淄博大成热电有限公司生产性急性中毒事件的应对工作。
2?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2.1
生产性急性中毒的定义
生产性急性中毒是指职工在生产区域内由于设备系统泄漏、防护装置缺损、个人防护不当或人员违章操作以及缺乏现场安全工作规定的指导等原因,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毒性较大的物质突然接触到人体体表或进入人体内,导致出现头痛头昏、全身无力、恶心、呕吐、咳嗽、多痰、胸闷、气促、昏迷甚至死亡的事故。
2.2
生产性急性中毒事件分类
生产性急性中毒事件主要有以下三类:
1)
刺激性气体中毒。主要有盐酸、硫酸、氯、氨等,多发生于意外泄漏或喷溅事故,短时间高浓度吸入或接触引起。
2)
窒息性化合物中毒。主要有一氧化碳、硫化氢等,多发生于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与个人疏于防护,进入可能产生窒息性气体作业区域引起。
3)
有机化合物中毒。主要有汽油、甲醇以及其他有机化学溶剂,由于人员违章操作,导致呼吸道和皮肤、粘膜吸收引起。
2.3
中毒因素与物质
根据常见的吸入性、食入性、接触性中毒原因和类型,以及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系统特点等,生产性急性中毒事件主要发生在下列情况下:
1)
在通风条件差、缺氧状态及密闭容器内呼吸高浓度二氧化碳气体,引起二氧化碳中毒;
2)
火灾现场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火灾区域内人员吸入后,因浓度过大,短时引起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3)
循环水管道、污水沟、隧道、垃圾池等,均有各种有机物腐烂分解产生大量的硫化氢,人员进入上述区域吸入后,造成硫化氢中毒;
4)
储氨及加药设备泄漏造成氨中毒;
5)
储氯设备氯气发生泄漏,造成氯气中毒;
6)
电气六氟化硫开关六氟化硫气体泄漏,造成中毒;
7)
化学药物运输、装卸及化学制水过程中人员皮肤被酸或碱性化学物灼伤;
8)
化验人员误用化学药品,引起中毒;
9)
其他原因造成的生产性急性中毒。
2.4生产性急性中毒的危害程度
Ⅲ级状态:可能导致人员生产性急性中毒的设备、区域异常或有缺陷与泄漏现象,人员有不良反应;
Ⅱ级状态:人员小面积灼伤或出现意识轻度障碍,咳嗽、胸闷、明显头痛、头昏等中度中毒表现;
Ⅰ级状态:人员大面积灼伤或出现昏迷等重度中毒表现以及人员死亡。
3?
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
3.1生产性急性中毒事件应急处置原则应突出迅速,分秒必争;沉着镇静、果断勇敢,准确判断,正确急救。
3.2根据生产性急性中毒的类别、毒性、进入体内的途径和中毒的反应等情况,应立即切断中毒的途径或撤离中毒现场,阻断与有毒物质的直接联系,防止中毒进一步加深。
4?
组织机构及职责
4.1生产性急性中毒事件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组?
长:经理
篇8
关键词:饮水水源 存在问题保护建议
中图分类号: TU991.25 文献标识码: A
1 基本情况
1.1壶关饮用水源基本情况
壶关县地处太行山区,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东南端,东与河南省林州市、辉州市交界,南与晋城市陵川县接壤,西与长治市郊区、长治县为邻,北与平顺县毗连。海拨自486米至1822米,大多在900米到1200米之间。县境内有东井岭山脉呈东北到西南展布,为地表分水岭,将县域分为东南、西北两部分。东南部为青石山区,山高沟深,属卫河流域,土地薄而少,多有泉水出露,水量较充沛,主要以林牧业为主;西北部为低山丘陵区,属漳河流域,土地肥沃,人口稠密,但水资源严重缺乏,区内无地表清水径流,地下水埋藏较深。
壶关县域内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少雪,年际温差较大,年平均温度8.8℃,无霜期150-180天,冰冻厚度50-60厘米,多年平均冻土深74厘米,最大风速20米/秒,多年平均蒸发量1541.5毫米,多年平均降水量544.4毫米,其中汛期平均降雨量为407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74.8%,降雨量在年际之间和年内时空分布不均,且春旱、伏旱的机率较多。
据2005年长治市水资源评价资料,壶关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9008万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7314万M3,地下水资源量为8093万M3,重复水量为6399万M3,全县水资源可利用量4993万M3,其中地表2887万M3,地下5116万M3,重复水量3010万M3,水资源严重贫乏,十年九旱,素有“干壶”之称。
1.2壶关县农村饮水水源现状
壶关县农村饮水取用水源为地表、地下水两种。主要有蓄水工程、提水工程、引水工程和地下水源地供水工程。 由于水量不足,地表水资源少,除了桥上乡有少量小泉小水,壶关县饮用水源主要为地下水源供水。但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大幅度增加,造成地下水的严重超采,使得水源保证率、生活用水量及用水方便程度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的缺水问题。
2存在问题
2.1对水源地保护管理工作还不够重视。在工作实践中发现,有部分干部群众对水源地保护的法律法规知之甚少,对划定的水源地保护区范围不明确,不清楚有关保护措施、禁止事项等,不能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水源地的关系,在项目立项、审批和选址时,没有充分考虑水源地的保护问题。大量的农村饮水工程虽划定了水源保护区,但没有经县政府统一公布,缺少法律效力,且管理力量相对薄弱,区域管理基本缺位。
2.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污水和雨水排放系统还不完善,村庄排水多为地表漫流,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不能就地消耗的废水大都流入附近的小河或池塘内。多数镇村和企业、学校没有统一的垃圾处理场,垃圾随意堆放、就地填埋,不能自然降解的垃圾出现了堆积现象,在太阳光长时间的照射下,经过雨水的淋洗,垃圾中的有害元素通过土壤的渗滤作用转移到地下水中,造成饮用水源的污染。
2.3农村工业、种植、养殖业污染问题较为突出。水源地内人们在从事农业耕作活动时,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而施用的化肥中有10—50%的营养元素不能被农作物吸收而从土壤中流失,使有害物直接进入饮用水源,造成农村地表饮用水源的污染。另外,少数工业废水没有经过净化处理,直接排放到地表,直接或间接污染了饮用水源的水质。同时,养殖业户对畜禽粪便没有治理措施,任其渗漏,造成严重的污染。
2.4农村群众环保意识较差破坏生态环境。由于农村居民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环保意识薄弱,有时为了图方便,如生活垃圾乱扔、乱倒,造成水源污染。特别是一些不适当的人为开发或乱砍滥伐林木等,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使水源涵养能力下降,大量泥沙及腐植质进入地表水体在底部淤积,形成了地表水体的内污染源。
3保护建议 3.1选择不易污染的水源,严把水源工程关。
水源的选择应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综合考虑,壶关县地表水资源匮乏,居民饮用水主要以地下水为主,地下水源不易污染,易于防护,卫生条件好,选择水质符合要求的地下水。在饮水工程建设中,严把水源工程关,确保水源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应建立坚持在水源工程开工前检验相关水源水质制度,关尽量采用全封闭水源建筑物,避免污染物直接污染。
3.2加强水质监测
加强对供水水源地的监测工作。为了防止水的污染,建立健全严格的水质检验制度。水源水质监测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全面掌握水源水质的动态变化特征,为水源水质的准确评价和水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水源污染防治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依据。水源水质监测与评价应包括监测点的布置、监测项目、监测时间、监测频率的确定、监测方法的选择和水质评价等内容。
3.3加强管理,明确责任
农村饮水工程水源保护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各相关部门和乡镇一定要把该工作列入重点工作日程,切实加强组织协调,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全面建立工作责任制,明确职责,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有序推进水源保护工作,建立水源地管理机构,由乡镇水务站、农村水管员或聘请特约监督员开展监督检查。建立健全执法与监督管理体系,依法追究责任,加大执法力度,坚决取缔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的污染原素,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坚持不懈长抓,出现问题的严厉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3.4加大投入,强化治理
积极筹措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搬迁、整治、生态修复等方面的资金,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切实推进水源保护工作。以小流域为单元,强化水源地、涵养区以及山区丘陵等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建设,建立有效的水源地保护补偿机制。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实施污水、垃圾、厕所、河道、环境5项同步治理。加强农村污水治理,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化肥、农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
篇9
今天市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市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现场会议,主要内容是传达贯彻省会议精神,部署下一阶段水利工作任务。刚才,陈奋勇局长传达>!水利工作暨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现场会议精神,并提出了贯彻落实意见,我完全同意,大家要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两点意见:
一、20__年水利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为经济建设与和谐社会作出了贡献。
20__年,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把它列入主要议事日程,各部门认真落实责任,齐抓共管,特别是水利系统干部职工扎实工作,开拓进取,水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治水思路、治水理念不断创新。水利工作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结合我市水资源的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不断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
第二,三防工作取得较大成效。20__年8月上旬我市受第6号台风“派比安”环流影响,出现大雨到暴雨,局部特大暴雨的情况。连续强降雨使我市局部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内涝和山体灾害,还出现了罕见的龙卷风灾害。各级立即行动起来,动员全社会力量,防大汛、抢大险、抗大灾,紧张有序地开展抗灾救灾工作,有效地减轻了灾害损失,保持了社会稳定,确保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三,水利工程建设进展顺利。20__年来全市投入水利建设资金6.36亿元,水利建设的大投入,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巩固,防洪排涝能力大大提高,促进了__经济社会发展,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第四,水利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加强了水利工作的各项规划,水利部门依法加强对水资源、河道、水利工程等领域的建设管理,规范水事活动;创新水利投资机制,拓宽水利筹资渠道;不断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和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提高水利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结果,也是各部门和单位、广大干部职工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水利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水利发展面临的任务相当繁重,形势相当严峻,水利工作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城市化进程加快、自然地理环境的人为改变、全球气候的异常变化等因素对水利防灾减灾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二)我市防洪排涝能力仍未全面达标。重点堤围的防洪达标尚未完成,一些历史险段尚未得到彻底整治,过度采砂,水文变异等因素导致一些新的险段出现;(三)存在安全隐患的水船闸、涵闸、泵站等有待加固;病险水库尚在整治之中;(四)排涝标准仍然偏低,排水渠系输水能力不断降低,城市化进程加快使排涝矛盾更为突出;(五)三防指挥系统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六)水资源管理体制、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和水利建设投融资体制等都有待进一步理顺。这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逐步加以解决。
水是生命之源,水利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是农业的命脉,也是社会经济的命脉。我们一定要从战略的高度审视水利工作,立足经济社会全局谋划水利发展,充分认识加强水利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正确把握水利发展变化的新趋势,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开展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加快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不断增强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确保20__年全面顺利完成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任务,为构建全市防灾减灾安全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二、明确思路,突出重点,加快推进全市水利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刚刚结束的市第十次党代会和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强调要推进交通、环保、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主干内河涌综合整治和电排站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贯彻落实好党代会和人代会精神。当前,要正确认识我市水利防灾减灾工作的形势,明确思路,突出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确保全面完成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任务,筑牢我市防洪排涝减灾体系基础。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实施近三年来,各单位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工程建设,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目前,全市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共完成投资26.87亿元,完成比例82,与三年完成工程建设任务还存在一定差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黄华华省长强调,要加快我省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步伐,该项工程是省委、省政府的十项民心工程之一,是防洪的重要基础设施。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要从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进一步统一认识,认真研究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对工程建设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的认识,充分调动各级实施防灾减灾工程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加大实施力度,抓好规划设计、资金筹措、建设管理等关键环节的工作,想方设法解决突出问题,全力以赴,按时圆满完成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任务。一是工程要结合防洪、排涝、供水、环保以及城市美化绿化功能进行规划、设计,高标准施工建设,确保工程质量,使工程能经受得起洪涝的考验,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二是要加快施工进度,全力做好资金的筹措工作,确保
财政资金、市场投入双管齐下,千方百计解决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资金问题,以保证工程建设的需要。三是各区要按照省、市的要求,一级抓一级,把工作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和人员。各有关部门要从大局出发,全力支持,协同作战。尤其水利部门要坚持高起点抓好规划,同时严把工程质量关,切实加强工程的管理与监督。(二)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主干内河涌综合整治。
我市处于珠江三角洲的河网地带,现有各类河涌2802条,总长度5084.6公里;其中主干河涌245条,总长度1529.2公里,大部分内河涌现状宽度在5-15米之间。我市的内河涌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河道缩窄、河床淤积、河水污染恶化、河岸建筑杂乱等。可以说,河涌是__的一大特色,如果河涌整治不好,我们的水乡特色难以体现。市政府已成立了内河涌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准备用几年时间把内河涌整治好。我看这项工作要从三个方面来加强:
一是进一步明确河涌整治目标和责任。明确河涌水系建设目标。争取用3-5年的时间,理顺主干河涌骨架网络,调整、优化及完善河涌体系,提高主干河涌的引排过流能力,并进而带动和促进支涌的整治。明确水环境整治目标,五年初见成效,基本遏止河涌功能退化,促进水系内水体交换,改善河涌水质。明确河岸整治目标,通过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改变河涌两岸脏、乱、差的现状,对河涌两岸的建设项目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开发利用滨水区域,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品位。明确河涌整治责任,河涌整治由市统一规划、各区负责实施。各区根据规划要求,落实建设资金,确保完成整治任务。
二是在规划指引下加紧实施整治工作。河涌治理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实施河涌综合整治,既可以解决水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一举多得。按照规划,我市主干内河涌综合整治总投资初步估算为102.69亿元(其中河涌整治费用30.36亿元,用地费用32.53亿元,闸站建设费用15.75亿元,截污工程费用9.04亿元,预留拆迁补偿费用15亿元)。各区、各有关部门要在以人为本思想和建设生态河涌理念的指导下,在内河涌综合整治规划的具体指引下,加紧开展整治工作,使整治后的河涌成为市民休闲、旅游、文化娱乐的景观带和城市公园,使内河涌整治成为亲水工程、民心工程。堤岸整治要按景观要求,美化绿化,形成多层次的绿化网;河涌控制线以外的环境也必须纳入整体规划,实施综合治理;要充分预留河岸空地,用于绿化美化,使整个河涌治理真正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
三是加强综合治理工作的协调配合。河涌综合整治,包括河涌水系调整、疏浚护岸、河岸环境建设及河涌水污染防治等内容,同时还涉及部分配套工程设施的建设,是涵盖水利、建设、规划、国土、环保等部门的系统工程,与各区的工作紧密相连,因此搞好上下之间、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就显得十分重要。只有加强领导,统筹协调,才能充分调动各区和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才能协调一致做好各项工作,积极稳妥推进这项惠及城市和市民的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
(三)完善应急预案体系,科学制定四级抗洪救灾应急预案台帐,切实提高快速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以提高预案编制的完备性和可操作性为重点,加快专项预案的制定和完善,细化部门预案,从应急机构、应急队伍、应急救援体系和应急平台建设等方面加快应急机制建设。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分类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应急管理工作责任制,同时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形成协同应对、快速反应的工作合力,确保及时、有序地做好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工作。学习河源市应急预案台帐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建立市、区、镇(街)、村四级防洪救灾应急预案台帐,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各级政府要落实工作人员,集中精力,制定计划,确保今年3月底前完成四级抗洪救灾应急预案台帐。要深入到镇、村,对危房户、低洼易受洪水淹浸户、地质灾害威胁户、山塘水库受威胁户、易受山洪灾害威胁的旅游区逐一登记造册,明确预警方式和级别,分级转移对象、责任人、通讯方式、转移和安置、监护方案的内容,建立四级抗洪救灾应急预案台帐。在建立台帐的同时,还要建立“明白卡”,卡上要有村民的签名,让农户明白自己的避险联系人,使台帐的责任落实到实处。
(四)落实责任,加强管理,充分发挥现有水利工程设施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
篇10
【摘要】总结急诊绿色通道救治急诊重症无名氏患者的处理措施,包括畅通急救生命绿色通道,完善治疗前的准备工作,启动绿色通道应急预案,及时报告上级有关部门,制定并执行绿色通道病人护理管理方案,在救治过程中体会到加强急诊科医护人员急救技能的训练,提高急危重无名氏患者救治工作效率。
【关键字】绿色通道 重症 无名氏 护理体会
急诊科是医院急危重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复杂,时间最紧迫,突发事件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而随着现代经济的迅猛发展,交通事业不断发展,且城市流动人员增加,医院急诊科接诊无名氏(无家属、无身份、无经济来源)患者越来越多,为了使他们得到更好地救治,为了提高无名氏病人在急诊室中的抢救成功率,我院急诊科根据病情需要,对无名氏患者开通绿色通道,以争取抢救时间,避免因为中间环节延误救治,从而减少医疗纠纷发生率。笔者对我科2007年1月~2012年9月接诊的无名氏患者178例进行总结处理对策及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78例患者中,男128例,女50例,年龄8~82岁。疾病分类:车祸外伤71例,脑血管意外22例,昏迷26例,农药中毒16例,酒精中毒20例,吸毒6例,上消化道出血6例,安眠药中毒4例,其他7例。转归:住院120例,离院52例,死亡6例。最终找到家属148例。所有急诊无名氏患者的在救治及护送转运途中,无医疗纠纷和护理纠纷的发生。
2处理对策:2.1畅通急救生命绿色通道,完善治疗前的准备工作由于群众报警,110所送来的危重患者均为无名氏,大部分意识不清,治疗护理均无家属照顾,接诊护士要准确详细记录并交班。清理患者随身携带物品,以便找到证明其身份之证据,并将其物品妥善保管,并建立清单,详细填写物品的名称,如手机、电话本等,并由医生护士两人核对签字后交护士长保管。
2.2启动绿色通道应急预案,及时报告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医院保卫科、医务处,接诊后应立即报告院保卫科,以便联系患者家属及派出所,由于该类患者50%以上是外地人,因此应及时寻找家属。报告保卫科的同时通知医务处,报告总值班,因无名氏危重患者要做CT摄片、实验室检查等,设立急诊抢救收费专用章,急救护士填写欠款通知单一式三份,经总值班批准先给予抢救检查手术住院后补交费用。辅助科如药房、放射科、检验科、血库等,只要看到收费处盖急诊章的检查单都可以见章发药、优先检查、供给血制品,使抢救工作能顺利进行。做好协调工作,特别是病情重需要住院手术时,医务处值班人员立即决定收入院抢救手术治疗。急救生命绿色通道一路畅通,为抢救生命争取宝时间 。
2.3 制定并执行绿色通道病人护理管理方案无名氏病人所有的辅助检查及住院、手术由急诊科护士(必要时还有医生)和护工护送,途中携带好相关的急救物品如简易呼吸气囊、除颤仪等以及药品以备病情变化时迅速及时采取抢救措施。 急诊护士将患者的具体情况登记在绿色通道卡上,在急诊科抢救、治疗、用药、检查等在医生开启的申请单、处方上盖“绿色通道专用章”在收费处办理手续后到相关科室检查,各科室见盖有此章的辅助检查会优先检查并在30分钟内出具检查报告,血库及时提供急救用血,麻醉科及时提供手术平台[1]。需办理住院的通知总值班在住院通知单上盖“绿色通道专用章”住院部会及时给予办理手续。
3护理体会:⑴学习绿色通道制度,增强绿色通道急救意识, 110送来或120接回的患者大多是神志不清的重症患者,很多是倒在路边或垃圾堆边,全身脏臭,这要求急诊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同情心,急患者所急,救命第一,通过每月一次的业务学习机会学习绿色通道制度,对特殊的危重无名氏患者制订详细的急救治疗及护理措施,保障无名氏患者生命安全第一,确保了通道的畅通。
⑵防患医疗护理纠纷,认真做好基础护理和护理记录:对于昏迷的患者,在积极抢救生命的同时,要认真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测和记录,做好口腔、皮肤护理,预防褥疮,防止护理纠纷的发生。同时在抢救记录单上特别记录,患者到诊时问、病因、医生到诊时问、处理完毕时间、转归时间、送辅助检查科室时问、回急诊时间、死亡时间、尸体处置,时间及处置费用等项目,在栏目最后均有抢救医生、护士签名。抢救工作结束后,核对记录,医护人员均以临时记录为依据,认真填写抢救记录,避免各种记录之间出现差异,同时也防止疏忽、遗漏,同时注重护理记录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防患医疗护理纠纷。
⑶加强急诊科医护人员急救技能的训练,提高急危重无名氏患者救治工作效率。时间就是生命。但是目前国内创伤救治模式还处在多科会诊,分科诊治的落后局面,常延误急救“黄金时间”,死亡率和致残率居高不下,启用绿色通道后能显著缩短救治时间,保证急救的“时效性和整体性” [2]。开辟绿色通道的目的就是尽最大可能减少转运、治疗、护理过程的时间浪费,提高对无名氏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这就要求急诊科护士熟练掌握急救物品的放置、用途等。同时加强心肺脑复苏术、及其他救治技能的培训,实行抢救护理程序化,医护、护护配合要到位,分工细致而又相互协作。
医院为危急重症无名氏病人提供的快速、高效绿色通道是服务系统,只要接诊的危重患者在第一时间确定是无名氏,即可进入绿色通道,启动绿色通道应急预案,先行抢救、检查、化验及用药,以便争分夺秒地进行急诊抢救,从而使无名氏病人在最短的有效时间内得到及时治疗,降低病死率。同时,制定绿色通道病人护理管理方案,在绿色通道规范化中护理工作也非常关键,急诊护士在无名氏患者的抢救中做到迅速评估,准确分类;密切观察,按需处理;及时联系,安全转运[3]。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绿色通道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建红,陈建洪,黄荔红,等.急救绿色通道专用章的临床应用[J]护理杂志,2007,2(24):95.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垃圾整改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