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存在问题范文
时间:2024-03-20 17:54: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管理存在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规章制度不完整。大多数乡村没有一套比较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许多村开支费用标准不明确,且多人审批支出,签批数额也不限。不少村多人插手收付现金,现金存款和财产物资的管理无章可循。一些村虽订阅几条规定,却未向群众征求意见和公布上报,实施也不彻底,漏洞很多,其中不少村只对涉及村干部切身利益的工资补贴等项目作出规定。
2、收入支出无计划。大多数乡村没有按规定建立预决算制度,收入随意性很大,提留统筹款无定项限额,支出项目巧立乱投,数额也盲目乱支,最后造成入不敷出、滥收摊派。
3、财务手续欠规范。报销凭证五花八门,甚至有许多白条充库。原始凭证有的无经办、开据或审批人签章,有的内容不完整,有的开支事项不注明等;记帐凭证有的用白纸、不工整,有的未按规定使用会计科目,有的记帐方向错反等;会计帐簿不少村只设现金收支“流水帐”,有的甚至是“包包帐”(只保管单据,没有帐册)。
4、钱物保管不严密。有的私设小钱柜,建立帐外帐,没有开具全县统一的收款收据,漏报收入,私分公款;有的公款私存、占为己有;有的自写自报白条抵库、借支挪用公款;有的现金、帐簿一人管,超额库存现金,多年不登记帐簿。此外多数村没有设立专人保管财产,也没有建立进出库登记、管理及使用制度,造成集体资产被侵占挪用和损坏流失。
5、财务管理缺民主。许多村没有公布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收支情况,群众对此无从知晓,也没有建立民主理财组织;已建立制度和公布上报的村多半是流于形式,缺乏民主性和透明度,往往是书记、主任等主要负责人说了算,未能形成民主监督机制。
6、会计职责未明确。按照《会计法》和《村级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等有关规定,会计具有反映、核算和监督等职能作用,但许多乡村会计口袋充当一般记帐员,对单位的经济活动不能参与,有的甚至连现金存款余额都不能及时反映出来,难以正确履行会计职责。
二、农村财务管理问题的存在原因
一是农村政治思想工作薄弱,认识上存在偏差。前几年片面强调发展,忽视了监督管理和政治思想教育,一方面财务管理上出现漏洞,另一方面集体主义、法纪政纪观念淡薄,一些不良分子乘机而入。二是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几年来先后出台的规章制度,欠缺诸如规范化标准和奖惩措施办法等具体规定,大部分乡村也没有操作性强、切实可行的财务制度。三是组织领导存在缺陷。缺乏一个强有力的领导协调机构,也没有严密的组织部署和严格的管理考核制度,村财清理整顿往往是“时间到任务即完成、工作队即撤退”的“一阵风式”活动,对清查出的问题也有久拖未决或不能公正处理的,造成遗留症状和“前清后乱”的后果。四是财会队伍不稳定,业务素质低下。多数村会计因工作清苦、福利待遇差不安心本职工作,不少村又是换届一次换一任会计,变动频繁,新老交接不上。五是农经管理力量单薄,监督力度不够。
三、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意见
1、统一认识,切实加强领导与监督。
2、完善制度,形成农村财务约束机制。
3、健全机构,强化农村财务监督管理。
篇2
【关键词】 高等院校; 财务管理; 观念变革; 制度创新
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政府放松了对高校的规制,高校扩大了办学自。高校的生存必须依靠自身的不断发展,但高校目前的管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其中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更是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财务管理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高校各方面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整个高校机制的正常运转。因此,变革创新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对于高校的改革发展至关重要。
一、高校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和变革要求
高校财务综合实力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必要保证,具体表现在科学合理与实际相结合的财务管理机制和合理有效的财务管理综合评价体系,应该用合理有效的制度和机制保障高校财务综合实力的提升,保障高校在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运转。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需要在变革创新之中寻求解决途径。
(一)财务管理人才缺乏问题
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社会参与高等教育管理作用的逐步加大,高校办学形式、类型出现多样化,涉及经济往来的形式和类型也出现多样化。这就需要建立能适应新的需要的高校财务管理专业队伍,提高财务管理能力和财务管理水平。高校应该强化财务部门建设。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必须建立以业务能力建设为核心的会计队伍管理机制,并按照业务能力大小确定其岗位,打造一支既有专业素质,又有服务意识的会计队伍。
(二)财务管理习惯问题
高校财务管理的传统习惯是财务管理的重点在货币资金及经常性经费,会计控制也主要在这方面。学校科研项目不断增多,无形资产成为高校取得长期收益的主要来源,导致财务管理方面相应地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高校财务部门改进相关管理。
(三)财务管理制度问题
高校开始实施学校全员聘任制,变人员身份管理、资格管理为岗位管理,按岗聘任,分配利益依据贡献多少。在此背景下,必须改革高校财务管理制度,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
(四)后勤工作的财务监督问题
高校后勤工作社会化、多元化需要对后勤工作实行严格的财务监督。为此,高校应该对后勤工作实行独立核算进行监督,建立后勤、财务、监审等部门以及由教师、学生代表参加的监督体系。这一监督体系要以经济责任制为基础,目的在于使后勤工作的各个服务实体提高经济责任,达到服务质量优良、经济效益高的社会化改革目的。
(五)高校收入多元化带来的问题
高校合并,扩大招生,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增大,高校的资金来源渠道也越来越多元化,需要切实加强财务管理,以保证学校财产安全,防止腐败现象产生。从财务管理岗位分工到授权审批制度,现金、银行存款的内控制度,对票据实行专人管理等都需要在制度和机制上加以强化。因此,要从制度和机制上着手加强高校财务的监督管理,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实现财务系统整体信息化和规范化。
二、高校财务管理变革创新的依据
高校的迅速发展要求高校财务管理在内涵、范围、会计工作等多方面有适应性的变化。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如何应对性地变化,如何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是高校财务变革创新的重要课题。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应是改革的目标。为保证高等教育事业稳定、可持续发展,应当提升和强化财务管理在高校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强化财务管理工作。变革创新高校财务管理可以从理论和现实两方面分析其依据。
(一)变革创新高校财务管理的理论依据
1.高校法人地位的确定和法人财产权的拥有是变革创新高校财务管理的基础。高等教育法明确了高等院校的独立法人地位,明确了政府和普通高等院校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奠定了学校自主办学的法律基础。高等院校拥有学校资产的法人财产权,可以根据教学、科研活动和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自主使用学校的资金,可以采用多种渠道、方法筹集资金,学校自主办学的权力得到保障,自主办学的方法和手段更加多样和灵活。这同时也意味着学校必须为法人财产承担责任。高等院校一方面拥有了全面财务管理权利和手段,同时也必须承担财务管理的责任和后果。这决定了高等院校不再只是进行简单的收支核算,必须全面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将保证高校法人财产充分合理利用、保证教育资金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科研和发展的需要作为核心的管理工作。
2.变革创新财务管理工作是教育资金重要性和稀缺性的要求。资金是高校教育正常运转和长远发展的必备条件。高校教育资金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之一,是高校师资建设、管理工作、教学科研设施及其工作开展等各个方面的基础。因此,变革创新高校财务管理特别重要。另一方面,资金是高校教育的稀缺性资源。高校的资金来源包括政府投入、社会投入等,但这些来源的资金量很有限,永远不会充足。高校总是存在资金短缺的可能性。因此,变革和创新高校财务管理,将有限的资金使用到最合理的地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特别重要。正是高校资金的重要性和稀缺性决定了变革创新以强化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二)变革创新高校财务管理的现实依据
1.高校快速扩张中出现的各种财务问题说明了强化财务管理的必要性。我国高校出现快速扩张热潮的同时,财务困难和财务风险方面的问题更显突出。如,吉林大学到2005年银行贷款达30多亿元,学校每年支付的利息多达1.5-1.7亿元,严重的财务困难使学校不得不向教职工和社会公开征集解决问题的办法,甚至启动卖地偿还贷款的程序。类似的情况并不鲜见,有些学校问题已经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影响到学校的长远发展。表面看,这些学校出现财务困难有各自不同的原因,如规模扩张过快、贷款规模过大等,但现象背后反映出普遍的问题:高校财务管理意识淡薄,财务管理体系不能适应新形势下高校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缺乏高校财务管理应当具备的新功能。所以,变革创新高校财务管理,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地位并强化其作用,已经刻不容缓。
2.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对变革创新高校财务管理提出了迫切要求。高校教育资金来源多元化,高校教育资金更多地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日益向效率更高、效益更好的高校流动,高等院校的生存和发展更加取决于学校之间的竞争,取决于学校能否在竞争中取得优势。这迫使高校必须加强自身财务管理,必须更加注重教育资金的使用效果。另一方面,高校越来越受人才市场对毕业生需求的影响,学校必须培养满足人才市场需求、适应社会需要的毕业生,学校的各项活动都必须紧紧围绕这一中心进行。高校还受到学生择校、转学、退学、毕业的影响,不仅有学校对学生的选择,还有学生对学校的选择。学校必须考虑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学校、什么样的专业,希望受到什么样的教育。市场机制已经迫使高校不得不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外部和内部竞争,高校管理将更加企业化,学校在日常管理、决策等方面必须像企业一样将效率和效益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所以,高校必须全面变革创新财务管理,科学、合理地安排资金的来源和使用,高效地运用有限的资金,让教育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三、高校财务管理的观念变革和制度创新
变革创新高校财务管理,我们需要制度创新,更需要观念变革。
(一)高校财务管理的观念变革
我们必须变革观念,将财务管理置于与教学、科研同等重要的地位。我们应当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是与教学、科研同等重要的高校管理工作。教学、科研活动必须有资金的支持,学校的长远发展也必须以雄厚的资金作后盾,强有力的财务管理,学校就不能生存和发展。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对于高校的特殊重要性,强化财务管理意识,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将财务管理从从属地位提升到与教学与科研同等重要的地位,为强化财务管理工作奠定观念基础,从而改革管理机构,提高人员素质,改进管理方法,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1.设立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改变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由会计部门完成的现状。会计部门是为会计核算设立的,注重的是会计核算而不是财务管理。高校必须设立单独的财务管理机构,从组织上保障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改进财务管理方法和手段,研究探讨高等财务管理的特点和规律性,找到适合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的科学的财务管理方法体系,提升财务管理的水平。
3.强化风险控制,降低财务风险水平,采用多渠道筹资、加强财务分析、强化项目责任制、建立预警体系等科学手段控制目前的财务风险控制。
(二)高校财务管理的制度创新
现代管理最重要的是制度管理,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高校财务管理根本制度的创新,既能使高校财务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又能使财务制度适应飞速发展的高教事业的需要,从而做到财务管理中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1.建立和完善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财务管理体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日益深化,各类经济活动的日趋复杂,财务管理内容所发生的相应变化,必须建立和完善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财务管理体制,对高校的财务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强化学校宏观调控能力,确保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但领导权过分集中,又不利于调动各级人员的积极性,比较科学的制度是集中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做到“统而不死,放而不乱”。
2.合理编制预算,实行“大收大支”的综合财务计划。“大收大支”的财务管理模式有利于实行综合财务预算,将各种渠道取得的全部收入及安排的全部支出,统一纳入学校的综合财务计划。高校编制预算应从全局出发,既要考虑学校事业发展和建设的需要,又要考虑学校财力的可能;既保证重点,注重效益,又要向教学、科研倾斜,综合平衡,统筹安排,全面反映学校的财务收支情况和总体规模,确保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3.明确高校财务管理基本原则。高校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财务管理体制,建立了“大收大支”的财务管理模式,必须遵循两项原则:(1)依法管理的原则。依法规范财务行为,遵守有关法律、法规,依法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2)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原则。科学配置好高校各方面资源,既要充分、合理地利用现有的高校资源,做到资源共享,又要节约支出,避免经费使用上的浪费现象,优化经费使用的支出结构。
4.创新高校资金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如何进行制度创新,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大致说来,一要树立开放意识、效益意识,多方筹措资金;二要实行成本核算,严格控制经费支出,树立效益观念;三要加强财产物资管理,防止资产流失。高校要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保证国有资产的完整、保值、增值,防止流失。
5.创新高校财务人员管理制度。财务人员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不断探索服务创新,提高服务质量,营造良好的财务环境;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工作责任感;要努力学习钻研业务,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工作技能,优化工作作风;还要精通相关法律法规。学校应该实行会计人员委派制和会计岗位轮岗制,形成会计人员的自我约束机制和良性流动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1] 王卫星,韩玉启.高校财务运行机制的构建[J].财会月刊,2007(5).
[2] 姚云丽.试论高校财务管理的模式[J].科学观察,2007(5).
[3] 崔邦焱.关于当前高校财务方面几个问题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7(17).
篇3
论文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事业单位是行使国家斌予的一定权力、具有一定的政府职能、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组织机构。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一般比较简单,但是其工作职责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财务管理方面比较薄弱,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分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防止国有财产流失,保证事业单位顺利的为百姓服务具有重要作用。
一、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由于事业单位本身具有公益性的性质,国家对事业单位的监管力度不如对企业严格。加之,各事业单位都把工作重点放在年度任务的完成上,忽略了日常的财务管理。目前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资金使用、资产管理等环节缺乏有效性,造成大量的资金浪费,资产管理混乱,致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存在一些漏洞。另外,预算执行与预算制定相脱离现象严重,造成了大量的资金浪费。有的事业单位甚至成为了腐败现象滋生的良好土壤和国有资产流失的有效渠道。在新问题与新情况不断出现的今天,进一步规范和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财会制度改革,促进事业单位各项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发现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的解决问题显得尤为必要。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
(1)制度不健全
一方面在专项资金的申报上把关不严存在问题,供应范围过宽。二是资金分配存在严重的随意性。凭关系下经费的情况,带有普遍性,这样容易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可乘之机。
(2)财务制度形同虚设
事业单位是隶属于财政的一级公益性单位,每年的收支预算与决算都由财政统一管理。一直以来,这种体制使得一些单位领导干部忽视财经制度与法律,不按正常程序办事,倒致脱离预算项目任意支出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些单位资金不及时入账,仍存在资金截留挪用现象;出差或借款人员公款私用长期挂账情况屡见不鲜。
2、资金管理存在隐患
(1)事业单位一般都是一级独立法人单位,对资金的支配与使用有自主权。但资金随意使用、使用计划性不强等情况客观存在。
(2)资产管理工作不规范,对资产缺乏有效的动态管理
各级财政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管理主要靠各部门、各单位的资产报表汇总而来,并不掌握各基层单位的资产明细数据。大多数基层单位的资产数据还处于手工登记或表格登记阶段,在资产的类别划分上,各单位也没有统一规范的资产条码标准。同一项资产,名称登记却各不相同。对资产的调入、调出、报废也缺乏必要的动态管理。
三、改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对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下决心看到一个就解决一个,逐步地从根本上实现单位内部科学和有效的管理,从根源上杜绝各级腐败事件的发生。事业单位针对上述财务管理中的不足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和改进。
1、健全财务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会计工作规范化的长效机制
(1)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加强资金管理。
事业单位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编制科学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严格控制开支标准和范围。本着优先保证正常运转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把资金用于单位的事业发展上。在严格执行财政预算的同时,确保资金安全有效的运行。
(2)建立起较完善的单位预算编制、执行制度。
要严格按照财政部门预算管理的要求及时准确的编制好预算,同时要严格执行预算,坚持按项目、时间和进度安排支出,做到不随意变更预算项目、不超预算安排支出。
2、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科学的财务评价体系
(1)事业单位要长期有效地进行财务管理。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内部会计制度,要求财务人员要分清职责,使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另一方面要建立内部牵制制度、财务监督制度、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强化收支管理,促使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保证会计核算的真实性与合法性。
(2)建立财政监督检查管理制度。财政监督管理部门要经常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存在问题,并对违反财务管理规定的行为坚决予以制止和纠正。
(3)建立社会监督机制。要建立举报、投诉电话和信箱,对违法违规行为实行有奖举报,鼓励全社会对单位执行财政财务规章制度情况进行监督。
3、合理配置财务管理人员,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
(1)形成合理的人员配置机制。各事业单位要高度重视财务管理队伍的建设,把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纳入单位的人才发展规划,根据各单位自身发展的需要,配备胜任的财务管理人员。
(2)加大培训力度,加强后续教育。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领域也在不断地发展变革,新业务、新概念、新方法层出不穷,会计人员只有不断更新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会计基础工作的标准,才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总之,只有规范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活动,强化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职能,才能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使事业单位在建设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张源红.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监管体系设置初探[J]. 《辽宁经济》,2005年第6期
2、高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经济师》, 2007年第7期
3、陈秋红.略论公共财政体制下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J],《经济师》 2007年第10期
篇4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根据调查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在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当前我国所有的注册企业中有90%以上的企业都是中小型企业,足以见得中小型企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的中小型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极大地缓解了就业压力和社会矛盾。然而,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中小型企业也面临着极大的竞争压力,要想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我国的企业必须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为自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观念落后,财务目标不明确
我国的企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企业管理者管理观念的落后,管理能力不足。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管理者自身的因素,许多管理者在财务管理的概念上淡薄,没有将企业的财务管理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并且没有将财务管理的内容与企业长期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也没有在企业部门中设置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这就导致企业的财务管理没有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起到应有的作用。此外,在许多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只着眼于眼前利益的追求,而没有准确的找好企业的定位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导致财务管理成为了单纯追求利益的工具。
2.财务机构设置不健全,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财务机构设置不完善也是我国企业面临的主要财务管理问题。许多企业没有设置专门的财务管理部门,在财务管理工作的展开上存在很大的混乱和问题。有些企业尽管设置了财务部门,但却没有聘请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财务工作人员时常身兼数职,无法履行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另外,大多数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在上岗前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在工作过程中,这些财务管理人员也缺乏应有的工作责任感,对工作应付了事,影响了企业正常财务工作的展开。
3.财务控制能力不强,风险意识淡薄
我国企业对财务工作的控制能力不强主要体现在现金管理上的不足。很多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个明显的误区,就是认为现金量越多越好,这就导致企业资金的闲置,没有充分发挥资金的作用。而有另一些企业在资金的利用上不够合理,没有留下一定的应急资金,一旦企业的经营过程中遇到了意外的情况,难以有资金支持企业渡过难关。另外,有许多企业账款回收链过长,导致企业无法在短时间内收回资金。还有许多企业在投资项目的选择上完全凭借经验和感觉,没有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计划,给企业的运行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二、解决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1.转变企业财务管理观念,合理选定财务目标
要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质量,首先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转变财务管理观念,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企业管理者要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概念,从新的立场和角度来衡量财务管理的作用,并制定合理的措施使全体员工都参与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来。企业经营者首先需要以身作则,树立专业化的经营管理观念,提高风险意识和风险规避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将企业运行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风险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机遇。其次,企业的管理者应当树立财务风险意识,应用有限的资源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最后,企业管理者要树立正确的资金流意识,合理进行资金的管理和投资项目的选择。这要求管理者对资金的流向有充分的把握,并且建立起完善的资金短期流向警报系统。
2.健全财务机构设置,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完善的制度是各项经济活动得以展开的基础和前提。为此,企业管理者首先要树立起正确的财务管理制度意识,并且设置专门的措施来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减少财务工作的失误。另外,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能够明确人员的责任和义务,使工作任务的分配更加的合理,还可以在不同的部门之间形成相互的监督,从而确保资金的安全性。
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够使各项制度得到更好的执行,为此,企业必须引进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并对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在人员的管理上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使财务管理人员充分发挥潜能,确保企业财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在进行财务管理人员的选聘时要重视其道德素质,并对其进行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则的教育。在工作过程中还应建立科学的监督机制,对其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
3.增强企业财务控制能力
我国的企业应当尽快进行内部管理模式的更新,采取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模式,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使各个部门能够积极的进行合作。企业应当合理充分的利用资金,尽量缩短资金的回收周期,同时要避免收支失衡的情况出现,控制好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之间的比例。
三、结语
企业的财务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对企业的发展前景有极大的影响,还对企业的形象有极大的决定作用。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企业应当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实现企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妍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机制研究[J].中国农业会计,2011(4):48-50.
篇5
关键词:民办高校;财务管理;民办高等教育
一、我国民办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制度环境变迁,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我国民办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主要是围绕学校的教育科研任务展开,坚持依法管理的原则,合理配置各种教育资源,正确处理各种经济关系,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进行有机统一。在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教育政策的鼓励和引导下,各民办高校管理者克服各种困难,冲破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束缚,在实践中不断开拓进取,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我国民办高校在管理运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出资方式不够规范
《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民办学校对举办者投入民办学校的资产、国有资产、受赠的财产以及办学积累,享有法人财产权”。但是,我国民办高校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绝大多数并没有严格遵守该规定,投资办学者出资方式并不规范,也未严格落实法人财产权。学校投资者不同程度地存在未按时足额履行出资义务的情况,大部分民办高校都是一边办学,一边用收取的部分学费投入学院的新校区建设,例如某学院账面实收资本5713万元,实际出资4458万元,以办学结余方式转入1255万元;另一学院以股份制方式吸收教职工入股2929万元,其中1000万元由办学结余配送。我国部分民办学院还存在一个突出问题是学校的办学士地、房屋产权等仍在投资者名下,未过户到学校名下。原因主要是民办高校绝大多数均采用先筹后办的方式运作,在尚未正式批准建立之前由于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地方政府认定学校无权征用土地,于是在当地合资或新成立一家投资公司,以投资公司的名义作为征用教育用地的主体,因此土地证及房产证均在投资公司名下。由于过户环节发生的契税和营业税达到投资资产的7--8%,一般民办高校资产过户大约需支付1000-2000万的过户费用,所以民办高校资产过户成本很高,且办理过户手续非常繁琐,这直接导致了民办高校的资产一直没有办理过户手续,未落实法人财产权。
(二)经费来源渠道单一
目前我国民办高校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学费收入,不仅学校的办学经费完全来自收取学生及其家庭的学杂费等,而且学校基本建设费的一部分甚至绝大部分也来自收取学生及其家庭的学费。民办高校过分依赖学生学费的情形给学校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一是办学经费的多少随招生情况的好坏而波动。每当生源充足时,办学经费就相对充裕,一旦生源不足,学校的发展就举步维艰。二是由于过分依赖学费,学校没有其他稳定经费来源,使办学经费短缺,办学条件得不到有效改善,办学质量也就得不到保障。三是生源受学费的限制。我国民办本科的学费普遍偏高,这就必然成为一些学生的限制条件。学校为了多招学生,必然放松对学生的素质条件要求,这也是造成民办高校生源质量较差的重要原因。目前,一些民办高校为了扩大办学规模,向银行大量举债,贷款多用于购置土地、教学科研用房、基础设施建设及实验室和大型仪器设备的置办。贷款投资回期周期长,很多资产利用率低,一旦生源不足,收入在扣除正常开支后将不足以偿还到期债务,就会使学校发生财务危机,导致学校破产倒闭。
(三)会计监督职能弱化
现阶段,我国没有专门针对民办高校的会计制度,绝大多数民办高校是参照执行教育部和财政部针对我国公办高校颁发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也有一些民办高校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大多数民办高校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进行会计核算的,仅有少数民办高校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组织会计核算。民办高校采用收付实现制进行会计核算的主要优势是能够简化会计核算工作,便于学校的财务预算与实际的收付情况对应起来。但是,采用该种基础有很多不足之处:一是不利于学校进行成本核算,准确计算生均培养成本,进而控制成本提高效益以及确定合理的收费标准;二是不能真实反映当年收支结余,不能准确地反映出学校的经济效益,而民办高校存在的一个重要目的即是合理的收支结余和资金回报;三是不能准确反映学校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和隐性债务问题,不能真实反映对外投资业务,这不利于民办高校做好资产管理工作和进行财务风险控制;四是由于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进行会计核算时学校购置设备实行实报实销,使用时不核算成本,所以不利于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一些部门热衷于采购设备,但不重视保养维护设备,甚至各部门重复购置。目前美国、日本等国的私立大学均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会计核算,我国民办高校完全可以借鉴国外著名私立大学的做法,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组织会计核算工作。
(四)预算管理体制滞后
民办高校推行预算管理,有利于学校明确定位,可以促进学校规划工作的丌展与完善,增强学校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促进学校内部各职能部门问的合作与交流,减少冲突与矛盾;提供学校绩效的评价标准,便于考核,强化内部控制。但是,目前很多民办高校对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预算管理体制滞后,学校实施预算管理的效果并不理想,未能服务于学校整体发展战略,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预算编制缺乏学校整体战略的指导。第二,预算经不起市场检验。一些民办高校在实施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不能抓住民办高校的特殊性,以公办事业单位的心态搞预算,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忽视对市场的调研与预测,收入预算不考虑生源风险,使很多预算指标与外部环境不适应,难以被市场接受,所以也很难有效实施预算制度。第三,预算与实践活动相脱节。
二、我国民办高校财务管理的策略
为了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的财务行为,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事业单位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批复》(国函〔1996〕81号)的规定,财政部对《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8号)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已经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4月1日起施行。新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共分12章、68条,从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结转和结余管理、专用基金管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事业单位清算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修订后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明确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内容,强化了财务管理措施,严格了财务管理权限,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向更科学、更合理的方面发展,同时也为民办高校财务管理指明了方向。
(一)进一步明确事业单位财务的任务
新修订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第四条明确规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合理编制单位预算,严格预算执行,完整、准确编制单位决算,真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依法组织收入,努力节约支出;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加强经济核算,实施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产管理,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资产,防止资产流失;加强对单位经济活动的财务控制和监督,防范财务风险。
(二)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新修订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第八条规定:事业单位参考以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根据预算年度的收入增减因素和措施,以及以前年度结转和结余情况,测算编制收入预算;根据事业发展需要与财力可能,测算编制支出预算。事业单位预算应当自求收支平衡,不得编制赤字预算。”第九条规定:“事业单位根据年度事业发展目标和计划以及预算编制的规定,提出预算建议数,经主管部门审核汇总报财政部门(一级预算单位直接报财政部门,下同)。事业单位根据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控制数编制预算,由主管部门审核汇总报财政部门,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复后执行。”第十条规定:“事业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批准的预算。预算执行中,国家对财政补助收入和财政专户管理资金的预算一般不予调整。上级下达的事业计划有较大调整,或者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增加或者减少支出,对预算执行影响较大时,事业单位应当报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财政部门调整预算;财政补助收入和财政专户管理资金以外部分的预算需要调增或者调减的,由单位自行调整并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收入预算调整后,相应调增或者调减支出预算。”与原《规则》相比:一是明确提出“事业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批准的预算”,更加强化了预算的严肃性和约束力;二是根据预算管理改革的要求,取消了预算外资金的提法,将原“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改为“财政专户管理资金”;三是进一步明确财政补助收入和财政专户管理资金预算调整必须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财政部门审批,而不能仅由主管部门审批。
(三)进一步规范会计核算
一要引入权责发生制。新修订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第六十六条规定:行业特点突出,需要制定行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有关主管部门根据本规则制定。部分行业根据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的需要,可以在行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中引入权责发生制。对经费来源完全依靠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建议采用收付实现制,除此之外的其他事业单位则采用权责发生制。引入权责发生制有利于更加准确真实地提供财务会计信息的需要、有利于实行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的需要、有利于及时揭示财务风险的需要。
二要科学、合理地设置会计科目,规范核算内容。新《规则》为了全面反映资产总量信息,完整反映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在资产分类中增加“在建工程”,并明确了在建工程的定义和管理要求;为适应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要求,在流动资产分类中增加了“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按照2011年5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规则》对固定资产分类进行了适当调整:一是将原“房屋和建筑物”修改为“房屋及构筑物”;二是将原“一般设备”修改为“通用设备”;三是将原“图书”修改为“图书、档案”;四是将原“其他固定资产”修改为“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
(四)进一步完善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
新修订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对财务报告的概念作了调整;对事业单位报送的年度财务报告中增加了“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表”、“固定资产投资决算报表”两张主表;在财务情况说明书的内容上增加了“结转”、“对外投资”、“资产处置”、“固定资产投资”、“绩效考评”等情况;四是对财务分析的内容和主要指标进行了部分调整,取消了“经费自给率”指标,增加了“预算收入和支出完成率”、“人均基本支出”两个指标。
(五)进一步完善财务监督
要建立健全了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制度。要求对事业单位财务运行的全过程实施监督,包括对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结转和结余管理、专用基金管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等的监督。建立健全财务监督机制,形成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监督机制。实行内部和外部监督相结合制度。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经济责任制度、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等监督制度,并自觉依法接受主管部门和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农村 财务管理 问题 原因 对策
近年来,迁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通过建立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村干部任期和离任审计制度、村级财务公开等有效形式,使我县农村的财务管理不断加强和完善。但是,一些地方财务管理制度不落实,公开不规范,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还是比较突出。为此,我单位组织人员对全县财务管理情况进行了一次调研,现就调研中发现问题及下一步如何规范和加强农村财务管理提几点建议:
1 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财务管理制度执行不严
一是不执行资金代管制度。资金全部由村干部保管,自行管理,自行支配,坐收坐支,逃避农经站监管;非财务人员管理现金,村主要干部掌管现金,左手拿钱,右手拿条子,村财务变成了家财政;白条抵库和库存现金超额现象。二是账务处理不及时。会计收支不按期报结,每年只报账3、4次,收支交错,对应关系不清,甚至长期滞留积压,资金额度不明。三是账簿设置不齐全。村集体未按规定设置“一账五簿”,缺乏完善的村级现金日记账,农户与集体往来账不健全,造成往来不清,镇、村账目无法衔接。四是选拔财会人员任人唯亲。致使一些素质低下、不具备会计条件的人被选到会计岗位上来。
1.2 农村财务监督乏力
一是民主理财监督不到位。干部指定替代村民民主选举产生的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民主理财形同虚设,不按审批权限开展财务审批活动,对违规超标开支放任自流。二是乡镇农经站监管乏力。村账站审没有落到实处,甚至有的农经站根本没有认真审核原始票据,盖章了事。三是县级审计职能弱化。县级农经机构多是事业机构,执法力度不够。纪检监察部门监督缺乏力度,各级配合不协调,在处理违纪违法的案件中没有按照原则办事。
1.3 财务公开质量不高,公开不及时
一是重表面,轻实质。有的村表面的事项公开多,深层次的问题公开少。公开的内容不够全,事后公开多,事前、事中公开少。二是重临时应付,轻长期坚持。主要表现在:公开栏简陋粗糙,书写潦草,村务公开资料未装订成册,立卷归档。三是重简单公开,轻及时反馈。表现在:未建立村务公开信息反馈制度,未提取群众反馈信息等。
1.4 农村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一是农村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低。有的农村会计文化素质低,不懂农村会计业务,账务处理不及时,程序手续不清楚,甚至根本不知道如何处理,如何按程序办理。二是农村会计队伍不稳。每逢村党支部、村委会换届,财务人员也跟着换届,出现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现象。致使部分财会人员中“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十分严重,工作上依附权势,不能按照规定对农村财务实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
2 完善农村财务管理的对策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搞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农村稳定的基石。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完善农村财务管理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建立健全农村财务规章制度
2.1.1 完善各项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包括财务预决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财务审计制度、现金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民主理财监督制度、财务公开制度和岗位责任制等。规范农村年度财务预决算制度,村干部工资报酬管理制度等等,通过这些制度来规范农村财务管理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实现农村财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2.1.2 规范村级财务工作,统一会计科目、会计凭证、账簿、记账方法、会计报表,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避免赤字预算,严禁无票据或白条收付款,各项资金严格按规定用途支出,违规收支不予入账,做到账款、账实、账证、账账、账表五相符。
2.1.3 加大制度落实情况检查力度。农村财务管理在执行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坚持收支两条线,实行先收后支,杜绝以收抵支、差额报账、坐支现金等现象。
2.2 建立稳定的、具备较高业务素质的农村财务会计队伍
2.2.1 加强对财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财会人员专业素质。举办业务培训班、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等方式是提高财会人员素质的重要途径。
2.2.2 实行农村会计考聘制。乡镇政府应将村级财会人员的考核录用,改为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村级财务报账员,经培训考核,择优录取,按照异地任职制,委派到各村,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要求,统一工资报酬渠道等。
2.2.3 实行“多只笔”签字制度。将“财权”进行适当分解,由一人掌握变为多人交叉掌握,正式发票或收据至少要由两名村干部签字,形成相互制约的机制。
2.3 坚持民主理财,实行村级财务公开,强化村级财务的民主管理与监督
2.3.1各村成立民主理财组织。村民民主理财由村民民主理财小组代表村民进行。村民主理财小组由5-7人组成,由村民推选公道正派、责任心强、威信较高,并具备一定财会知识的人员担任。
2.3.2 规范公开内容。公开内容要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暂行规定》进行。凡是与村民切身利益相关的财务活动事项,要细化公开内容,做到公开时间及时、形式多样、程序严格,对收支情况既要逐项公开,条理清楚,又要逐笔公布明细账目,严禁以项目公开代替明细公开或搞“大而化之”的假公开。
2.3.3 强化民主理财小组监督作用。村民主理财小组要定期对本村所发生的财务收支进行一次全面审核,对于不合理或未经审核的票据一律拒收拒付,坚决不予报销。一是事前监督。参与制定财务计划,制定财务预算方案,集体资产处理等重大经济活动和经济合同订立等。二是事中监督。监督财务计划执行的情况,经济活动运行情况,财务账目记载真实合法情况等。三是事后监督。监督财务公开内容的真实性和全面性,监督财务计划和经济活动履行情况,协助经管部门开展财务审计等。
2.3.4 落实问询和责任追究制度。对村民的质疑和质询,由村民主理财小组负责受理,对涉及村集体的由理财小组答复,涉及个人的要求当事人做出解释。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未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任何组织或个人擅自以集体名义借贷、以集体资产为其他单位或个人提供担保以及变更与处置村集体的土地、设施等均为无效,村民有权拒绝,造成的损失由责任人承担,构成违纪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篇7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 财务管理
房地产企业的开发可以分为如下阶段:项目拿地、项目规划报建、项目开工建设、项目销售、项目竣工及交付、项目清算注销,企业的经营管理既是分布于这六个阶段之中。房地产企业因为现行法律的规定,在开发经营阶段,均需在事前取得政府机构的审批。而且,不同的阶段对应不同的业务往来对象。所以房地产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两个显著特征,既计划性强、复杂性大。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担负着企业财务计划、决策和控制的重要职能。所以,加强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解决企业实际存在的财务问题与风险,对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一、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
房地产作为一个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具有投资大、周期久、风险高、供应链长和地域性强的特点。结合房地产企业自身的特点,财务管理在房地产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如下:
首先,从长期投资的角度来看,财务管理可以合理安排房地产企业的投资规模、控制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房地产企业在项目拿地时,需要结合项目土地所在区域的房产市场行情,对项目土地的开发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与敏感性分析,通过评估不同方案及敏感条件下的现金流及盈利能力。从而,选出符合市场需求及企业自身发展战略的投资方案,并且在日后的执行中,结合政府宏观政策、市场行情和企业自身经营状况,对方案偏差进行及时的修整。
其次,从长期筹资的角度来看,财务管理可以合理安排筹资时间,规划资本结构、债务结构及股利分配政策。一是,房地产企业需要依据规划报建时,立项申报的投资总额,来确定企业最终的注册资本金及对外融资金额,以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二是,通过对比不同筹资方案下资本成本对项目净现金流及净利润的影响,从而选出符合企业自身经营战略与财务战略的筹资方案。
最后,从营运资本管理的角度来看,财务管理工作可以提高房地产企业资金的营运效率。房地产企业在项目建设与销售期内发生的资金流量都是巨大的。企业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建立全面预算体系并结合业绩考评,来提高预算的准确率。从而,确定合理的资金流向,以尽可能少的营运资本,来支持同样的营运现金流。
通过上述对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作用的阐述,可以看出财务管理工作实质内容即是对企业资本的效益管理。所以房地产企业如果能够有效的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势必为控制企业的经营风险、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现实中企业往往存在各种财务漏洞及风险,从而造成公司的经营损失,追其原因还是财务管理工作的缺失。
二、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
(一)企业经营管理者缺乏对财务管理的认识
房地产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对财务工作的认识还停留在日常报销、付款、记账、编制财务报表等会计核算的事后管理工作,未能让财务人员更多的参于到企业的开发经营中去。例如:企业在制定项目的一级开发计划时,如果财务人员缺位,则无法有效测算项目的筹资时间点、期限与金额。因为房地产企业的对外筹资金额一般在投资总额的50%-70%,存有较大的工作难度,且筹资时间长。而且这部分资金的使用将贯穿于企业的整个开发建设与部分销售阶段。等到企业管理者事后提出资金需求时再进行筹资安排,这势必将影响项目的开发与销售。如此,则原定的一级开发计划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这个现象在中小民营房地产企业尤为严重,其本质原因还是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无法在内部对管理者形成有效的业绩评价体系,
(二)各职能部门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忽视
从房地产企业各职能部门的外部角度来看,其时常存在财务管理即是财务人员的工作与我们无关的观点。这使财务人员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时得不到外部的有效配合,很多财务管理工作所必需的外部数据存在时效性与准确性差的情况。例如:在编制每月的资金计划时,需要各职能部门上报次月的资金使用额度,但是为了工作方便,职能部门往往会多上报资金计划或是照抄上月的计划。这样的做法缺乏对各类合同付款节点的监管,会使得上报的资金计划缺乏准确性与时效性。然而,财务部又需要使用这些数据计算次月的资金余额,从而安排相应的资金额度。当大家无法在同一体系下达成共识时,便会使资金计划与实际产生重大的偏差,其直接后果就是增加了企业的资本成本。
(三)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
从房地产企业财务人员的内部角度来看,其在从事财务管理工作时多凭借个人经验与直觉进行财务决策,这使企业的长期投资、长期筹资和营运资本管理得不到有效的规划与控制,出现了极大的随意性。从而无法有效的在企业中,发挥财务计划、财务决策与财务控制的管理职能,这忽视了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性、整体性及重要性。
尤其是在项目投资前,对多个互斥方案进行评价时,如果忽视了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普遍会出现单以项目的销售净利率、成本收益率等指标进行盈利分析,从而做出不利于企业发展的决策。例如:预计项目开发周期9年、资本成本率5%、总收入9.5亿、总投资额(含税金)7亿、净利润2.5亿。因设计、施工方案不同,将会影响项目的预售时间,所以有A、B两套现金流的评估方案,见下表(单位:人民币亿元):
通过计算可以得出,A方案内含报酬率8.95%、净现值0.9亿;B方案内含报酬率10.51%,净现值1.07亿。对上述两个方案进行评估可以发现,两套方案的净现金流、净利润率均相同,但是因为各期的净现金流发生不一,造成了两者内含报酬率与净现值的差异。因为房地产企业的项目周期长,在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情况下,容易对企业的实际价值产生错误的估计,从而对经营决策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树立企业的财务管理意识
因为房地产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具有计划性强与复杂性大的特点,需要财务人员在经营管理中充分发挥其财务管理的职能,通过对企业资本的效益管理,来实现对企业风险和收益的管控,所以树立企业的财务管理意识是首当其冲。
首先,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要确立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以身作则增加财务人员在企业内部的话语权。其次,财务人员应该积极参加各类财务管理的培训,增加自身财务知识的积累、提高管理水平。最后,财务人员要定期在企业内部开展各类财务知识与业务流程的培训,并定期回访各职能部门了解其对于培训内容的诉求,有真对性的制定培训计划。
房地产企业可以通过上述工作内容的开展,增加企业内部的交流,增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了解,从而达到提高企业整体财务管理意识的目标。
(二)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
因为财务管理工作其本质是对资本的效益管理,其目标是通过对资本的管控从而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这就需要其与企业的各个经营环节紧密结合方能起到作用。然而房地产又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其投资大、周期久,这又需要房地产企业实行更为严苛的资本管理,以防范各类经营风险。所以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与财务人员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忽视,是对企业生存的致命威胁。这迫切的需要房地产企业在内部建立一个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对企业资本进行管控。
一个完善的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投融资决策体系,这一体系是房地产企业购地及项目开发前的资本管理,在这一体系中应按照公司战略管理目标,制定相应的投融资规模、资本结构、债务结构、股利分配政策、利润及现金流评价指标等。通过对这些指标数据来分析评价不同地块的投资价值,从而做出最符合企业自身经营情况的决策;
(2)预算管理体系,这一体系是房地产企业进入经营阶段后的资本管理,是在一个假设周期内(一年或整个项目开发周期),对房地产公司的经营情况进行预计,并编制出预算金额,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设定目标值。
(3)业绩评价体系,这一体系是上述两个体系的保障,他的主要作用就是比较上述两个体系设定的目标与实际执行结果的差异。通过分析找出差异的原因所在,一是对原目标进行修正、二是对相关的执行人员进行奖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所具有的计划、指引及总结等特点,是企业各项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加强财务管理可以提高房地产企业的资本运营效益。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房地产企业应直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深入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及对策,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将其解决,从而达到控制风险、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孙艳平,张帆.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合作经济与科技[J].2012(445):48-49
篇8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对策措施
前言
由于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规模比较小、资金投入有限、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方面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需要中小企业进一步加以改进,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下文进行了探讨。
一、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融资渠道不畅,资金严重不足
就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大多数中小企业仍然没有摆脱融资困境,融资难已成为当前制约中小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小企业中相当一部分是个体、民营企业,资本积累不足,资产负债率较高;一些固定资产投资额大的中小企业存在短贷长投现象,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低,造成小企业信用等级低,资信相对较差,而且中小企业通常都无法提供符合银行要求的抵押品,因此难以从银行得到资金支持。
第二,国家并没有专门建立针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机构,中小企业并不能够享受到国家的有关优惠政策,从而导致中小企业长期处于市场竞争的不利地位,除此之外,由于中小企业大多数都不是国有企业或者国家控股企业,因此在其通过金融机构进行融资的过程中极易受到行政权力的干预,从而导致中小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的积极性受挫。
第三,我国的中介行业发展不健全,缺乏能够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服务的金融中介机构和贷款担保机构。
(二)投资随意性较强,能力不足
由于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规模比较小,贷款的数额却比较大,这样一来,我国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所要承担的风险就会增大。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的严重不足导致用于投资方面的资金短缺,为了弥补这种资金短缺,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总是想尽办法要尽快收回资金。这就又导致了中小企业投资目标的短期性以及企业投资的盲目性,对中小企业自身的持续发展以及规模大扩大设置了障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低,缺乏优秀的管理人才,加之先进的财务管理技术和方法得不到运用,缺乏明确的产业发展方向,对项目投资缺乏科学论证,不顾客观条件和自身能力片面追求热门产业,对项目的投资规模、资金结构、建设周期以及资金来源等缺乏科学的筹划与部署,对项目建设和经营过程中将要发生的现金流量缺乏准确的预测,其结果是“不改造等死,改造了找死”,造成投资失误。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中小企业投资随意性较强,能力不足导致中小企业难以科学的把握企业的发展方向,更有甚者,一些企业花了巨额资金进行投资,而最终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使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以至陷入破产的边缘。
(三)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由于中小企业管理者自身的管理水平与管理能力比较低,中小企业内部往往存在着重视科学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而忽视了对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的培养,没有将企业的财务管理纳入到整个中小企业管理体系中来,没有树立起科学的财务管理理念,没有形成有效的财务管理人员培训机制,从而导致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所采用的财务管理方法落后,又没有形成主动学习财务管理相关理论知识的激励机制,从而导致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缺乏创新。
二、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政府加强相关政策支持
作为企业界中的弱势群体,政府的政策虽然不能代替市场自身的资源配置,但有效的引导和扶持,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商业性资金的介入,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国家经贸委颁布的《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和施行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政府要进一步加强融资的政策支持,促使各金融机构转变观念,进一步拓宽中小的融资渠道,发展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直接融资方式,尽快建立和健全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体系;进一步加大财税政策的扶持力度,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开拓市场。积极改善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二)增强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对于中小企业,要把有限的资金合理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应合理的安排资金结构,确定合理的负债比例,根据企业的创建规模去筹集必要的资本,提高承受财务风险的能力。对于那些初创的小企业,应该选择好的行业,进行完善的市场调查和行业前景分析,来减少投资的盲目性。在规模不大时,加强对新产品、设备更新改造的投资;等到资本积累达到一定规模,抗风险能力增强后,可逐步搞多元化经营,甚至转行,从而较快地适应新的需要。这时,在对新项目投资的同时,应加强人力资源的投资,企业的竞争最终是人力资源的竞争,拥有一定的高素质的管理及技术型人才,才是企业制胜的法宝。
(三)加强资金管理
使资金运用产生的效果最佳,是企业财务管理追求的基本目标。为此,首先要使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得到有效配合,比如绝不能用短期借款来购买固定资产,这样会造成借款到期而投入资金还未收回,势必要从另外渠道筹资来偿还短期借款,导致资金周转困难。其次,要充分预测到资金收回和支付的时间,否则,易造成收支失衡、资金拮据。再次,加强应收款和存货管理,减少资金占用,避免呆坏账。最后,要合理地进行资金分配,要有必要的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只有二者进行有效的配合,才能产生最佳经营效果。
(四)加强财务管理队伍建设
就我国目前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来看,高素质的财务人员缺少,这是影响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问题。中小企业会计科目设置不清楚、不明确,企业的领导干部弄虚作假,企业设置账外账、小金库的现象严重,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基础薄弱,盲目受制于领导,无法正常的行使自己的监督权;企业领导的法制观念淡薄,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制度的制定与实施不重视、财经纪律的严肃性和强制性遭受到严峻的挑战。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我国当前中小企业的财务信息失真问题,已经无法满足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队伍的建设已经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加强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全员的素质教育,首先应当从中小企业的领导层做起,不断提高整个中小企业内部所有职工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要对财务会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政治思想教育,特别是加强财务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教育,全面提高中小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素质和会计工作水平,发挥会计人员在企业管理中的参谋与决策作用。除此之外,还应当要加强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业务技术教育,提高素质。
结语
综合上文几个部分的论述,笔者认为,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中小企业将取得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的中小企业也将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我们应当重视和加强财务管理,要通过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加强财务控制,规范会计秩序等等手段和方法,强化财务管理,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实力,从而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金凤.浅谈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
篇9
物流是指商品货物由供应区域转移至接受区域的流通过程,其主要是按照用户本身的需求,通过包装、搬运、运输、储存、配送等几个物流环节将商品货物送至各接收户的一个工作项目。物流企业是基于社会竞争愈演愈烈、各项分工越来清晰的具体前提下逐步诞生的,其主要是指商品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接包方。物流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是当代物流企业在正常经营管理期间,借助一系列高效、可靠、合理的物流财务项目,行之有效地解决好物流与财务之间的问题,从而最终使物流企业自身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可见构建新时代物流企业财务管理方法指标体系对当代物流企业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可以更好地推动物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现阶段国内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的不足
通过分析目前国内物流企业的发展过程,了解到现阶段我国物流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仍有待提高,而且在整个财务管理环节也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主要包括:一是外部筹资融资的难度系数比较大。事实上,现阶段国内上市物流企业的具体数量以及融资规模都比较小,不规范、不健全的资本市场是难以发展为推动当代物流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基础,并且如果仍不及时、准确地提升资本市场的价值标准,很可能会导致当代物流企业丧失一定的融资条件。除此以外,因为受到自身发展阶段与发展现状、国家政策规定等因素的限制,我国物流企业始终未能获取充足的发展资金,进而造成物流企业的发展效率、服务质量以及经济效益都比较低,企业内部的资产负债比相对而言比较高,为此其也很难通过银行的信贷资金来进一步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前提条件。二是财务管理环节的监控力度不足。目前国内物流企业仍然没有深入、认真地管理与控制财务管理环节,导致物流企业面临着或多或少的财务管理问题,具体包括如下几方面:财务资金管理不到位、财务管理观念落后、财务管理方法单一、专业化的财务管理人员比较少、企业财务管理资金的回收率比较低等。三是财务管理的成本核算环节不标准、不健全。因为绝大多数物流企业都没有配置完善、健全、合理的成本核算环节,导致目前国内各个物流企业应用的成本核算手段、工具、方法、形式等都各不相同,使得各物流企业的成本信息缺乏一定的可比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当代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效率,不仅会在根本上限制国内物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还会弱化物流业发展政策的影响作用。现阶段国内各物流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一系列科学合理、系统性、整体性的财务管理方法来落实具体化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必定会发展成为当代物流企业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计划的关键渠道。物流企业财务管理方法即是指当代物流企业在开展一系列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所应用到的各种各样的方法或者渠道,具体表现为如下几种类别:物流财务预测、物流财务预算、物流财务分析、物流财务管理等,而且上述所提及的种种财务管理方法都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彼此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能在最大限度上构建出最为规范化、合理化、标准化的物流企业财务管理方法标准体系。物流企业贯彻落实财务管理工作的首要步骤是进行物流财务预测,而物流企业的财务决策环节则是在物流财务预测的前提下进行的,其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在预测结果中推选出最合理、最优化的财务管理方案,然后需要财务管理人员针对所推选出来的财务管理方案,落实规范化、具体化的物流财务预算工作(包括物流财务预算编制以及物流财务预算执行两个环节)。而物流财务分析步骤则穿插在整个物流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其根据财务管理工作的落实时间段,主要划分为物流财务管理的事前分析、事中分析以及事后分析。由此可见,针对现阶段国内物流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方法指标体系,就务必要重视物流财务分析方法。
3新时期物流企业财务管理分析方法
通过上述对现阶段国内物流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落实情况的分析,了解到物流财务分析始终贯穿于当代物流企业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为此在构建合理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财务管理方法标准体系时,务必要将发展眼光投至物流财务分析这一层面上。一般而言,目前国内各物流企业所采用的物流财务分析方法有多种,主要包括如下几种类型: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及趋势分析法,下面对上述的三种物流财务分析方法进行逐一地分析探讨。
3.1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对物流企业会计报表与财务会计资料信息当中两项相关数据的比值进行分析,进一步分析与研究出当前物流企业经营状况以及经济效益的一种物流财务分析方法,而且该比率分析法有结构比率法和比率分析法两种划分标准,还涉及到多种相关指标,比如流动比率、资产负债比率、增长率等。(1)在结构比率法方面。从国内物流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方法来看,现阶段物流财务分析方法的结构比率法主要包括存货流动资产比、流动资产比重、增长率以及发展指数四种指标。存货流动资产比主要是强调物流企业经营管理过程所产生的存货占据总流动资产的具体比例,其主要的计算公式为:存货流动资产比=(存货/流动资产总额)×100%。流动资产比重则是指现阶段物流企业所存有的流动资产占据总企业资产的具体比例,其主要的计算公式为:(流动资产总额/总资产)×100%。除此以外,物流企业财务分析方法的结构比率法还包括增长与发展指数两种指标,上述两种物流财务分析方法指标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关系,而且它们主要都是用来体现该物流财务指标随着各发展阶段的推移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其具体的计算公式为:发展指数=(财会资料中某会计项目报告期数值/基期数值)×100%,增长率=发展指数-1。(2)在比率分析法方面。一般而言,目前国内物流企业所运用的物流财务比率分析法主要有四种,具体包括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物流业务收入回款率以及物流业务收入净利润率,而且这几种物流财务分析方法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物流企业在该发展阶段的经济状况与发展实力,下面则对流动比率与资产负债率进行简单阐述:流动比率是一种能够体现出物流企业短期内所具备的还债性能高低的物流财务管理方法指标,其主要的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100%,流动比率越大,物流企业的短期还债能力越强。资产负债率是一种能够体现出物流企业长期内所具备的还债能力高低的物流财务管理方法指标,其主要的计算公式为: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资产负债率越小,物流企业长期还债的能力就相对较好。
3.2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将某项物流财务指标和与其具备相同性质的财务数据指标进行对比,从而在根本上展示出该物流企业当前经营情况与经济效益的一种物流财务分析方法。例如比率分析法中的流动比率指标,国际标准普遍将其下限界定为100%,适当程度界定为200%,如果将物流企业实际的流动比率和国际标准进行一系列对比,就能够得出如下的结论:如果实际流动比率低于国际标准,则揭示出该物流企业可能在短时间很难准时有效地偿还债务,而如果该物流企业的实际流动比率远远高于国际标准,则揭示出该物流企业当前的流动资产占据总资产的比例较大,其可能会大大降低企业内部资金的运用效率与实用性。
3.3趋势分析法
篇10
Quan Ju'e
(Beijing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University,Beijing 100192,China)
摘要:随着高校办学规模扩大和办学经费的增长,以及近年来一系列财政改革政策的实施,高校财务管理和核算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本文从高校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实际情况了出发,分析实际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思路,希望对财务管理实际工作有所帮助。
Abstract: 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size of university and increases in funding school, as well as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series of fiscal reform policy in recent years, there are some new problems in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accounting of college.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university's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accounting,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makes practical solutions, in hope of helping the practical financial management.
关键词: 高校 财务管理 问题 思路
Key words: college;financial management;problems;ideas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9-0168-02
0引言
随着我国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已由政府统一管理的公益利事业单位转换成为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法人,高校由政府全额拨款也逐步转变成依法多渠道筹集经费。2009年8月,财政部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的基本思路是在高校会计制度中适当引入权责发生制,同时兼顾预算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信息需求。它的实施必将对我国高校规范财务行为、明晰相关利益方责、权、利和推进高校的改革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1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财务管理工作未受到足够重视以往我国高校一直是国家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很多学校在思想上、观念上还尚未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新情况,对于内部会计控制及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同时,目前由于高校会计制度中还没有成本核算要求,其会计核算相对较为简单,使得管理高层认为财务管理仅仅是为教学、科研及教工、学生服务的辅助部门,只要能提供一般的报账、简单核算就行,因此在财务管理部门岗位的设计、人员配备、培训和制度建设等方面重视不足。
1.2 财务报账付款方式比较落后目前,高校财务报账付款方式比较落后,不能满足师生随报销随领款的实际需要。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财务报销所用的现金,大都是由开户银行每天送款。由于银行的上班时间和高校财务上班时间不一致,高校八点上班,现金送达的时间一般要到九点半甚至十点左右,会计报销岗位办理完审核做账手续后,领款人要等银行的现金送到后才能领款,增加了他们的等待时间。
1.3 财务管理流程不甚合理清晰高校师生一般并不都具备系统的财务专业知识,对于高校财务管理的相关规定和操作流程如《经费使用流程》、《报销流程》等不甚熟悉,时常会出现报销手续不齐全、票据不合法、审批不合格等情况,往往为了办理一笔业务来回奔波好几次,浪费了师生及其财务人员的时间,降低了办事效率,有时候还可能在师生及其财务人员形成不理解与矛盾。例如,笔者所在单位大额现金报销需办理预约手续。由于当天的送款数额需在前一天就确定好、开好支票、办好其他提款手续,交给银行送款人员,第二天才能将现金送达。这就需提前二天进行登记预约,否则难以保证,突发的急需用款难以解决。
1.4 制度建设不到位,授权、越权尺度难把握报销审批程序是财务管理很重要的方面,但很多高校报销审批签字程序繁杂,设计了层层审批制度,可能由于制度不合理,或不切合实际,实施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如很多高校的教师或行政人员乘坐飞机机票报销,不仅需所在部门行政领导签字,还需找主管校长审批签字。办事之前借款时需要在借款单上审批签字,办完事后发票报销时还必须找领导签一遍字。手续繁琐,费时费力。例如,学生不能代替导师办理报销业务。研究生在高校是导师的科研助手,导师教学科研任务很重,直接办理财务报销业务的时间很紧张,若在授权情况下不予报销,人为增加了导师工作量。有些高校研究生外出调研不能报销出差补助,也影响了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积极性。
1.5 部分项目负责人或主管领导对经费使用把关不严学校财务预算、经费报批以及报销审核等业务都与项目负责人或主管领导有着重要的关系,由于部分项目负责人或主管领导没有充分理解国家财经法规和学校有关财务规章制度,对经费使用合法性、合规性、真实性审核签批把关不严,从而导致教育经费的浪费和流失。
1.6 财务分析和预算管理不到位要对高校财务活动和事业发展有更加清楚的认识,很大程度上要依赖高校财务分析得出的信息。目前,我国高校缺乏财务分析的意识,或虽有一些简单的财务分析也只停留在反映一定期间的收支状况和资金结存状况,对资金的结构、效益缺乏系统分析,很难科学地考核学校整体或部门资金或项目资金的使用效效益。财务预算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目前高校普遍对编制财务预算的科学性重视不够,财务预算的编制流于形式,这可能与上级拨款单位规定要求有关。有些项目预算资金一般4月份才下达用款额度,而11月份就要求花完,给项目资金合理有效使用造成困难。
1.7 财务人员编制不足,内控制度无法严格执行一般来讲,财务报销的规范流程应该是先经过会计人员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做账,填制记账凭证,然后经过复核人员复核无误后,再到出纳岗位领取现金或支票。但由于人员不足,无法设立专门的复核岗位,会计做完账后报销经办人就就直接到出纳岗位领取现金,省略了复核环节。借支票业务干脆直接先到银行出纳岗位领取支票,最后再到会计岗位做账,正常的程序正好被颠倒。造成的结果是有问题的票据或手续不全的票据已经报销领款,而不能及时发现,项目经费不足但已经领取了支票,造成了超支。会计在做账时才能够发现,事后处理很被动。尤其在年末时,此类时问题更多。
2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思路
2.1 建立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在高校财务传统模式下,高校经费主要由财政部门拨付,经济业务单一,往往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混为一谈,容易使高校财务人员出现重核算轻管理的思想,有悖于“向管理要效益”的理财原则。随着高校规模不断扩大,高校社会服务职能活动不断增多,传统管理模式会严重制约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应建立相应的财务管理中心和会计核算中心,将管理职能与核算职能分开,使财务管理中心侧重财务管理,会计核算中心侧重实际核算。对后勤集团等二级财务核算部门委派会计人员,建立会计委派制,这样就可以形成职能明确、统一领导、集中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高效财务管理体系。
2.2 优化财务管理流程高校是一个培养高层次人才、进行科学研究,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以及为社会提供其他服务的非营利性机构。这样一个价值创造的过程,需要由高校组织各个职能部门协同运行, 履行各项职能。其运作流程主要包括:教学、科研业务流程、财务管理报销流程等。设计、优化高校财务管理报销流程,不仅要能弥补现有高校财务流程中的财务预测与评估、绩效考核与评估、风险预警与防范之不足,而且也使得全面预算管理成为可能,同时强调各流程之间的紧密结合和信息的及时有效反馈,确保财务管理有更清晰的实施路径,并使其可以根据环境与条件的变化持续优化。例如:财务管理报销流程一定要合理设岗,以岗定人,要先复核后付款,先做账后领支票,复核岗位不可缺省,做账和领支票的程序不可颠倒。
2.3 改革校院二级审批体系,提高审批效率建议改革学校层级的审批体系,即组建学校财经领导小组,成员由校党委书记、主要副书记、校长、主要的的副校长组成,人数在4-5人,便于学校重大是政策的决策。同时为提高工作效率,组建符合高校自身特色的财经工作小组,成员由校办公室、财务处、审计处、国资处、教务处、科研处、后勤处等部门领导组成,日常工作由校办公室负责协调。根据高校自身特点,分别赋予校财经领导小组和校财经工作小组的审批权限,限额内的业务授权校财经工作小组审批,限额以上的提交校财经领导小组审批。这样学校的审批体系发生了改变,可以集中财力办大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机关各处室相对稳定,有利于教师快捷高效办理审批手续。
2.4 改革传统的现金付款方式,积极推行无现金报销业务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无现金报销成为可能。高校主管部门一定要大力支持和帮助高校推行无现金报销业务,委托开发专用软件,连接高校财务和开户银行,使报销资金不用提取现金,通过网银直接打入报销人银行卡,既方便又快捷安全,还减少了现金的流通。
2.5 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配备具有相应会计专业技术职称的财会人员,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法律观念、综合业务素质、风险意识和职业道德修养,营造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财务人员队伍。财务人员的工作不仅直接决定了财务工作的质量好坏,而且财务人员也需要在财务工作中得到锻炼和发展。因此,高校必须重视财务人员的培养:①鼓励财务人员更新观念、钻研业务,具备完备的知识结构;②为财务人员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使他们更多地专注于财务理论的学习和创新,并将理论运用于实践,这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③努力营造出一个爱岗敬业的文化氛围,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使财务工作在法律和道德的双重调节下进行。
2.6 建立健全高校财务内控制度①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各项财务规章制度。主要包括:经济责任制度、财务收支制度、内部分配制度、内部审计制度、资产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岗位责任制等管理办法等。②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把财务监督与内部审计和民主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保证学校各项经济活动正常、有序、规范运行。③制定出最佳的财务计划、加强会计核算和成本费用控制,实现最合理的资本结构,有效地利用学校各种资金,努力提高经济效益。④健全资金使用审批制度,增加资金使用的透明度。
2.7 建立激励机制调动财会人员积极性财会岗位属于专业技术岗位,而不是普通的管理岗位,财会人员应该按照专业技术人员去管理,按照专业技术职称兑现工资津贴待遇,建立激励机制,以激发大家学习考试和提高工作水平的积极性。要鼓励大家努力学习、钻研业务、考取会计职称。在达到一定的工作年限条件下,考取了那个级别的会计职称就兑现那个级别职称的工资津贴。这样,财会人员待遇提高了,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肯定会大大提高。如笔者所在的高校,将财会人员当做一般的管理人员,只设立有限的处级和科级岗位,无视大多数人的会计职称,工资津贴不按职称兑现,有些财会人员取得了会计师职称,到了退休年龄,工资待遇还只是个科员,很不合理,挫伤了工作热情。
参考文献:
[1]陈弘.试论现代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建设.财会通讯,2011,(1):160.
- 上一篇:资产情况汇报材料
- 下一篇:危大工程方案监理审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