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产业报告范文

时间:2024-03-20 17:54: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命科学产业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命科学产业报告

篇1

关键词:生命科技产业;国际发展分析;政策建议

一、 引言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时代,生命科技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球四大高新技术产业之一。生物技术在医疗保健、环保、农业、轻化工、食品等方面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成为现代科技研究和开发的重点。生命科技产业正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成长,成为许多主要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我国政府也开始积极部署,推动生命科技产业快速发展。2010年,国务院的《关于加快培育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从战略高度上强化了发展新兴产业的重要性,并将生命科技产业列为一项重点发展产业。此外,国务院于2012年的《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生命科技产业至2015年的相关重大工程与配套政策,并明确了生命科技产业的发展规划和目标。当前我国生命科技产业在空间上已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大区域,主要集聚于珠三角、长江三角和环渤海3个生命科技产业带内。在这一历史时期,如何抓住技术和产业革命的契机,推动生命科技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本文旨在考察近年来全球生命科技产业的发展状况,从而为决策提供参考。本文首先分析国际生命科技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特征并归纳美国、欧洲、日本、印度、以色列等主要国家生命科技产业的发展情况,然后在国外推动该产业发展的战略举措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发展生命科技产业的建议。

二、 国际生命科技产业的发展状况

1. 发展历程。根据生物技术在生命科学产业领域的应用情况,国际生命科技产业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1917年,匈牙利工程师卡尔·弗雷克第一次提出了“生物技术”,然而当时的生物技术与现代意义上的生物技术不尽相同。直至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才奠定了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基础,并重新定义了生物技术,由此生物技术步入稳步发展阶段。1978年,人类胰岛素的合成,标志着生物技术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据预测,世界将于2020年全面跨入生命科技时代,此时生命科技产业的发展速度将达到信息技术产业的十倍,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近年来生命科技产业发展迅速,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0%~30%,在过去的二十几年里,生命科技产业的市值增长了五十多倍。2006年~2010年间,世界范围内生命科技产业呈现出较快发展态势,但同样出现了较大波动:2006年~2007年间,全球生物医药投入与需求增加,以及油价上涨所引发的生命科技产业领域的投资狂热,推动生命科技产业快速成长;2008年~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对生命科技产业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与此同时生物医药的市场需求也因油价的降低而有所下降;2009年~2010年,生命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要归功于全球经济复苏、生命科技产品市场需求增长强劲,另一方面是由生物环保、生物制造等产业与技术不断融合推动形成的。

2. 发展特征。

(1)发展动力:知识密集,创新驱动。近年来,生命科技产业的发展显示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生命科技领域研究再次获得重大突破,基因治疗、干细胞及体细胞克隆等新技术及产品不断涌现,新兴生命科技产业群迅猛发展。国内外每年评选出的十大科技成果中,生命科学领域占到40%~50%左右。生命科技产业正在以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新产品不断推出,新专利也不断涌现。生命科技产业正以其无可限量的发展前景,日益吸引着众多高级人才加入生命科技领域的研发及创新队伍中来,不断推动生命科技产业迅猛发展。

(2)发展模式:集群化趋势明显。近年来,生命科技产业呈现出明显的集群化趋势。如在美国51个大都市圈中,旧金山、波士顿、洛杉机、纽约、圣地亚哥、费城、西雅图、罗利·达拉姆地区、华盛顿-巴尔的摩地区9个都市圈,集中了3/4以上的现代生物产业资源,其中旧金山、洛杉矶、圣地亚哥三个城市位于加州境内。欧洲也涌现出了许多典型的生命科技产业集群,如专注于研发的伦敦生命科学产业集群以及研发创新能力、产业化和服务水平都十分卓越的丹麦、瑞典的药谷。产业集群内活跃的并购与创业活动,广泛的人员流动以及优秀的产业生态环境,不断改变着生命科技产业的竞争及合作形式。

(3)发展格局:发达国家主导,新兴国家快速崛起。当前,世界生命科技产业呈现出集聚化发展态势,主要分布在美、欧、日、印度、中国等国家,而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全球研发及创新资源不断向新兴国家流动,新兴经济体不断加大对生命科技产业的投入。尽管目前生物医药市场仍然由发达国家主导,但未来几年内亚洲、澳大利亚以及拉美地区的生物医药市场增速将会迅速赶超欧美等发达国家。从2010年全球主要生物医药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北美增长1.9%,欧洲增长1.4%,日本增长0.1%,而亚洲国家和澳大利亚的增长已经达到14%。预计到2015年,美国和欧盟五国(英、德、法、意大利和西班牙)生物医药市场销售额占全球的比例将下降到44%,而以中国、巴西和印度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市场份额占全球的重将上升到28%。新兴国家生命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正在深刻变革全球生命科技产业的竞争格局。

3. 世界主要国家生命科技产业发展状况。目前,世界生命科技产业呈现出集聚化发展态势,主要分布在美国、欧洲、日本、中国、印度等地区,其中美国、欧洲、日本、以色列等发达国家占据着主导地位,美国和欧洲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作为现代生命科技产业的发源地,美国一直主导着生命科技产业的发展,目前美国在转基因作物、生物能源、生物医药等相关领域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作为仅次于美国的生命科技研发强国,英国在该研究领域已经获得了30余项诺贝尔奖。近年来,英国在人类基因测序、克隆技术以及基因治疗等方面都有突出表现。德国专注于研发,发展势头强劲,但与美、英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日本生命科技产业的发展起步晚于欧美国家,但由于国内政策的大力推动,其生命科技产业后发优势明显,发展迅猛。以色列非常重视生命科技产业,目前产业综合实力全球领先。

目前,新兴国家由于缺乏资金,且技术水平相对薄弱,则重点专注少数关键产业领域,并有所突破。例如印度凭借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注重生命科技研发,并出台了多种相关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的投资。目前,印度生物信息学世界领先,正逐步成为全球新药临床试验外包中心。

三、 发达国家发展生命科技产业的战略举措

基于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以及引领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各主要国家都从战略高度上对生命科技产业进行积极部署,制定发展规划、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以推动生命科技产业发展。

1. 政府积极引导。综观全球,各主要国家都从战略高度上强化了生命科技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并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引导、推动产业发展。

为了实现经济复苏,提高就业水平及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美国于2009年和2011年两度推出《国家创新战略》,其主要目的是构建研发及创新平台,即以健康医疗、生命科技等为重点,催化国家生命科技领域的突破。此外,为了推动生命科技产业的发展,美国还出台了优化融资渠道、完善产业立法、加强组织领导等多项政策和措施。为了走出经济衰退及增强国际竞争力,2010年3月欧盟出台的《欧洲2020战略》中确定了以消除贫困、提高就业水平为目标的包容性发展,基于知识和研发创新的智慧型发展,以发展绿色经济、提升竞争力、提高资源利用率为内容的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重点,并确立了新能源、信息技术、生命科技等优先发展领域。

日本提出了“生物技术立国”的战略思想,强调把“科研重点转向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并通过提高生命科技产业的研发创新水平、构建促进生命科技产业发展的机制、优化生命科技产业的发展环境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推动生命科技产业发展。以色列于1984年制定了《鼓励工业研究和发展法》,鼓励公司投资研发项目,政府同时分担部分风险。2001年又对该项法律进行了修订,增加了鼓励外国投资部分。同时以色列工贸部、科技部、农业部和财政部均设有负责技术研发的专门机构。以色列政府还对部分生物技术项目采取减免税收的优惠政策,并坚持推动政府职能调整,不断消除制约生命科技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问题。

印度等新兴国家基于本国优势和特殊资源禀赋,采取重点赶超战略,加强政府引导,力争在世界新兴产业竞争中抢占一席之地。印度很早就认识到生命科技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十分重视生命科技领域的研发创新;1993年,印度科技部了《新技术政策》,其中将生物技术列为一项关键性突破技术,并积极采取相关政策措施推动其发展。近年来,印度进一步确立了“生命科技产业大国”的发展目标,力争通过加速生命科技产业发展提升综合国力,于2020年成为第四经济大国。

2. 提升研发与创新能力。提升研发与创新能力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加强人才培养及政府资助研发创新等。美国一直重视培育与发展研发创新能力,在新推出的《国家创新战略》中提出将GDP的3%以上用于支持国内的研发创新活动,并对研发创新活动推行永久化税收减免政策,同时进一步提高能源部科学办公室、国家科学基金会、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3家研发资助机构的预算水平。欧盟在出台的《欧洲2020战略》中提出将GDP的3%用于研发创新支出,以降低与美、日在研发投资上的明显差距。

3. 扩大市场需求。扩大市场需求的政策措施,主要有加大立法支持、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为了扩大生物医药产品及服务的市场需求,美国政府积极改革医疗卫生制度,以推动生命科技产业的发展;美国政府的医疗卫生制度为生物医药产品价格居高不下情况下,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市场需求。英国政府对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投资减免20%的公司税,以鼓励风险投资。印度为了拓展国际市场,为国内外向型生命科技企业提供了允许企业向国外借款、允许外资企业全资控股、提供低息出口贷款、免除出口收入全部所得税等一系列相关优惠政策。

4. 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政策,主要有改革监管制度、拓宽融资渠道、完善知识产权制度等等。美国通过拜杜法案为生物医药研发的成果转化提供了产权激励,并提出将专利平均审批周期从35个月缩短至20个月。英国为了支持英国生物技术等高技术中小企业发展,组建了多个支持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发展的风险资金。在德国,专利法为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法律保护的时间长达20年;同时在专利的有效期内,第三方可以与专利的所有权人商议以许可证的形式使用其专利。为了加快生物药审批,日本修订了《药品事务法》,允许制药公司将制造外包给符合条件的制造商;此外,日本还修订《日本商业法》以促进企业的并购活动。

四、 对我国的启示与政策建议

作为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和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生命科技产业在我国新一轮产业转型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全球生命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及一些主要国家采取的相关政策措施,对我国发展生命科技产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 准确定位,加大政府投入。生命科技产业对于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实力具有重大意义,并且已成为影响中国乃至全球发展的重大战略技术和科技前沿问题,生命科技产业的发展将极大地促进社会进步及经济增长,只有对生命科技产业进行准确定位,才能确定政府投入和支持力度,并指导及推动相关工作全面展开。我国要对生命科技产业进行准确定位,并树立把握重大发展机遇的战略意识,把发展生命科技产业作为引领未来经济增长及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明确长期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推动生命科技产业快速发展。

2. 注重人才培养,提高创新能力。生命科技产业具有技术快速演进、知识高度密集的特征。积极提高创新能力、培养优秀人才是推动生命科技产业发展快速发展的关键,且目前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为此,一方面由于生命科技产业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因此要积极培养多学科基础研发创新团队、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把普通教育、继续教育和其他相关教育结合起来;另一方面,积极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发展及创业,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和人才评价标准,从而营造有利于生命科技产业人才不断涌现的有利环境。

3. 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生命科技产业的发展,首先在研发创新阶段需要充分的资金支持,更需要良好的产业化发展环境。为此,政府部门应积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首先,要积极消除垄断及不正当竞争行为,为各市场参与主体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其次,逐步加强制度创新,并积极放松相关方面的管制,以优化生命科技产业的发展空间,营造有利的产业发展环境。第三,要积极扩大生命科技产品的市场需求。基于国家重大创新药物专项,促进自主创新药物市场优先准入机制的形成;进一步扩大计划免疫、医疗保险等覆盖范围,从而扩大生物医药产品需求。

4. 加深国际交流,取长补短。目前,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资源跨国流动加快且成本不断下降,积极整合全球资源进行发展、创造,已经成为众多国家发展生命科技产业的主要模式。我国要发展生命科技产业,应该积极整合全球要素资源,拓展国际合作渠道,走开放式发展道路。为此,可以鼓励大型跨国公司、知名科研机构在国内设立研发机构,积极引进国外生命科技产业的相关重大产业项目,并支持有条件的生命科技企业通过国际合作、兼并、收购等形式,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生产基地等,提高国际竞争力。

五、 结语

生命科技产业正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且已成为许多主要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据预测,2020年世界将进入生物经济时代,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本文首先回顾了国际生命科技产业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对各国主要国家生命科技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在借鉴国外推动该产业发展的战略举措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发展生命科技产业的政策建议。作为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和引领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生命科技产业在我国新一轮产业转型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大力发展生命科技产业,有助于提升我国的综合实力,占领国际制高点。因此,我国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促进生命科技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薛澜,林泽梁,梁正等.世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对我国的启示.中国软科学,2013,(5):18-26.

2. 程俊峰,徐志宏,林雄,黄洁容.国外生物产业发展成功经验浅析.科技管理研究,2013,(9):113-115.

3. 中国生物产业报告2010-2011.http:///.

4. 生苏月,张大璐,关镇和,刘先宝,敖翼.物技术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与培育策略.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1,31(1):109-111.

5. 陆怡,江洪波.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科学,2012,64(5):59-62.

6. 韩春清,王志章.全球生物产业发展趋势分析.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8):104.

7. 徐国胜,陈飞虎.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与策略.实用肝脏病杂志,2012,15(5):478-480.

8.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地图白皮书2011年4月. http:///.

9. 曹蓓,胡炜,李海燕.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创新机制:推动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科技管理研究,2013,(9):48-52.

基金项目:江苏省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号:BM2009855)。

篇2

后金融危机时代是指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世界各国通过政策的不断调整使经济回升并达到正常发展水平的一段过渡性时期。伴随着金融风暴的来袭,我国经济出现需求不足、产能过剩、企业效益下降及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的现象。尽管如此,中国政府迎难而上采取种种措施对我国经济发展策略作出及时调整,使得国内经济在金融危机发生后也仍然能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对于我国的产业发展而言,金融危机在更大程度上是一种机遇而非挑战。因此,在全球产业调整的背景之下,必须抓住机遇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图1反映的是2005年至2012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占GDP比重的演变示意图,从演变趋势来看,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由2005年的12.4%下降至2012年的10.1%,减少了2.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由42.9%上升至2007年的49.2%。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趋势开始显现,2008年起,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开始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2012年第二产业比重已减少至45.3%;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在2005年前后一直维持在40%左右,2009年第三产业比重比2008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随后呈稳步增长态势。至2012年,第三产业比重已达到44.6%,仅低于2012年第二产业比重0.7个百分点。总之,第一产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逐年降低的走势,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开始下降,第三产业贡献率则自金融危机爆发起逐年上升,至2012年已接近第二产业贡献率,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一道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继续优化工业结构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取得突破,提高服务业对国家经济的贡献率。[1]

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为政策导向,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服务业大发展的战略部署。具体来看,我国产业内部结构调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在现代农业的发展方面坚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1)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鼓励大宗农产品发展,促进设施农业、畜牧业、水产健康养殖及林业的发展。(2)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新品种;加强高效栽培等领域的科技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发展农业信息技术。(3)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农产品流通服务。其次,通过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其中包括:(1)改造提升制造业,重点发展方向包括装备制造、船舶、汽车、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轻工、纺织,并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加快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产品开发能力,促进信息化改造升级。(2)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3)优化海洋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海洋油气、海洋运输、海洋渔业、滨海旅游等产业,培育壮大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最后,推动服务业的大发展是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要求拓宽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加快发展生产业和生活业,生产业包括有序拓展金融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推动农产品、大宗矿产品和重要工业品等重点领域物流发展;培育壮大高技术服务业,加快发展研发设计业、信息服务业等;规范提升商务服务业,发展管理咨询、市场调查等专业服务、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财务顾问等企业管理服务及人才推荐等人力资源服务。[2]生活业的发展重点在于商贸服务业、特色化旅游业、以社区为重要依托的家庭服务业以及全面发展体育产业。

总体看来,后金融危机时代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呈现出淘汰性、转型性、科技性、信息性、特色性和前沿性的特点。淘汰性表现在产业结构中的落后产能方面。2013年7月,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下达2013年19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的通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了2013年包括炼钢、炼铁、铜(含再生铜)冶炼、造纸、制革化纤等在内的19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的名单。[3]转型性的特征是指产业结构的优化需要通过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来提高内部竞争力。产业的转型升级必须以科技化和信息化为手段进行提升改造,即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科技性和信息性的特点。海洋产业结构优化、旅游业特色化等体现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特色性,也是产业自身特色的要求。战略性新兴产业因建立在重大前沿科技突破的基础上而具备前沿性特点,它代表着未来科技和产业的发展方向并对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局带动和重大的引领作用。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的总体态势

后金融危机时代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结构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产业结构的调整决定着劳动者的就业结构及变化。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自然形式和就业容量取决于社会各产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总量。从全国劳动力总体情况来看,我国三次产业的就业人数与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严重失衡。图2为近七年来我国就业人口构成比例示意图,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由2005年的44.8%下降到2012年的33.6%,下降了1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由23.8%上升至30.3%,上升了6.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由31.4%上升至36.1%,上升了4.7个百分点。后金融危机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第一产业就业容量不断缩小,第二产业就业容量呈曲线变动趋势,第三产业就业容量则逐年扩大。然而,与三次产业的产值相比,我国就业人口的产业分布很不合理。第一产业的产值比例已经下降到2012年的10.1%,但是就业人口却仍然占33.6%。这说明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较多,劳动生产率较低。形成明显对比的是,第二产业的产值所占比例高达45.3%,高出第一产业产业35.2个百分点,而就业人员比重却低于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仅占30.3%,可见二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偏差。这与这一时期国企改革以及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劳动力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有很大的关系。第三产业的产值比例为44.6%,虽与就业人口的比例之间的偏差相对较小,但仍存在供需不对称的问题,也可称为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5-2012年度教育统计数据作为全国就业人员的一大主体,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近年来,全国大学毕业生规模进一步增大,给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中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由2005年的338万迅速增加至2013年的699万人。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高校毕业生增加了361万人。如图3所示,教育部所统计的数据显示无论是普通本科毕业生、普通硕士毕业生还是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均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其中,普通本科毕业生人数由2005年146.6万人增长为2012年303.8万人,普通硕士毕业生由16.2万人发展为2012年43.5万人。所以,在当前产业结构升级的步调不断加快的背景之下,从高校视角出发促进毕业生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协调是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根本途径。尽管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成持续上涨趋势,而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统计,如图4所示,2005至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截止毕业当年8月31日)并未同人数增长的走势保持一致,而是呈现出V型曲线,即在2007年到达最低点并随后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联合编著的《全国大学生就业状况》中,编者依据教育部所统计的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统计数据为基础,按照一定计算方法,得出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总体状况。图5为2005至2010年高校毕业生、本科毕业生以及硕士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演变图。与图4所示虽然存在一定出入,却一致显示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就业局势有所好转。实际上,具体到不同学历类型的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情况则各异。据图5走势图所显示,本科生初次就业率呈曲线微增长的态势,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走势基本保持一致。硕士生的初次就业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且2010年的初次就业率低于2005年初次就业率8.7个百分点。以上数据表明,本科毕业生与高校总体毕业生就业形势基本保持一致,而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则令人堪忧。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背景之下,高校毕业生总体的初次就业率有所好转,不过与大幅度增加的毕业生人口基数相比,小幅度提升的初次就业率并不能减缓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局面。随着待就业人数的逐年累积增加,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依然是当前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分学科就业分析

依据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毕业生的就业结构以实现劳动力市场的供需一致是高校改善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就业供需的结构性矛盾主要是由于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化与毕业生专业知识技能、素质等不相适应且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继而引发就业供需矛盾。学科专业、素质、分布、区域、性别等均构成就业供需矛盾中的子矛盾。其中,学科专业供需矛盾是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项重要因素,是指由于高校所供给人才的专业结构及数量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出现错位或互不匹配而导致不同学科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与供过于求并存的矛盾,在现实中主要体现为不同学科毕业生就业率的差异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决定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的变化。据相关研究表明,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二者间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及联动发展的关系,一方面,产业结构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具有一定制约性,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的优化可以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而二者互动互联的吻合程度取决于高等教育对市场需求变化反应的灵敏度。[4]即假设学科结构跟不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则会阻碍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相反,若学科结构过度超前,则会导致教育过度。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的发生均对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构成的严峻的挑战。

(一)本科毕业生分学科就业走势分析

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所统计的数据,图6为2005-2010年不同学科的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走势图。其中,初次就业率上升趋势较明显的学科包括管理学、工学、经济学、文学;教育学、医学、农学和法学呈曲线波动,变化幅度较小;而理学、哲学、历史学和军事学则呈现出初次就业率逐年下降的趋势。2010年本科毕业生分学科初次就业率排名依次为军事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农学、文学、理学、教育学、医学、法学、历史学、哲学。图7是依据麦克思研究院的2009至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提取出2007至2012届不同学科的本科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其中,哲学、历史学和军事学三门学科由于样本不足而未能获得数据。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届和2009届本科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与2007届相比出现整体下滑趋势,2010、2011及2012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逐渐呈现回升趋势。至2012年,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学科依次为管理学、工学、经济学、教育学、医学、农学、理学、文学和法学。将《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与《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关于分学科本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和毕业半年后就业率对比发现,二者在2009年与2010年的学科就业走势方面基本一致。考虑到就业率的统计时间等因素,将二者数据结合进行分析初步得出以下结论: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我国本科毕业生就业率逐渐回升并保持基本稳定;哲学和历史学在所有学科中就业率最低;2012年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低于90%的学科包括农学、理学、文学和法学。

(二)硕士毕业生分学科就业率走势分析

图8为2005-2010年不同学科硕士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的走势图。与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不同,硕士毕业生分学科的初次就业率大幅度下降的趋势与硕士生的总体就业率走势一致。学科中除管理学以外,其他学科门类的硕士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出现下滑现象,仅个别学科在2010年出现小幅回升,但仍远远低于2005年的初次就业率。其中,哲学学科的初次就业率下降幅度最大,2010年就业率低于2005年22.9个百分点。其次,历史学的初次就业率仅次于哲学,下降了19.6个百分点。此外,农学、文学、法学、军事学以及理学下降幅度在10%-16%范围内。医学、教育学、经济学和工学则下降幅度控制在10%以内。2010年硕士生分学科初次就业率的排名依次为管理学、工学、经济学、军事学、理学、医学、文学、教育学、法学、农学、历史学和哲学。2010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低于80%的学科为教育学、医学、农学、文学、法学、哲学和历史学。尽管第一产业就业人口随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下降而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上升,但从近几年各学科毕业生所占比例来看,除工学呈下降趋势、文学和管理学出现一定程度的提升外,绝大多数学科毕业生的比例构成基本维持不变。这种现象说明高校学科结构并未与产业结构相吻合,因而未能体现出高等教育对市场需求变化反应的灵敏度。不仅如此,专业设置的学术导向性造成高校人才的培养缺乏应用性和实践性。具体到学科专业内容方面,由于教育行政部门主导专业目录的制定,使得高校专业设置缺乏自主性继而导致人才培养规格趋同,无法适应新兴产业和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并最终导致学科结构供需矛盾爆发从而影响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四、以学科结构的调整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建议

鉴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决定着高校毕业生学科结构变化的基本特点,要从根本上改善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应当以后金融危机时代产业结构的升级方向为依据展开学科结构的科学调整工作,把握正确导向的学科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一)预测学科发展势头,调整学科招生规模

依据三次产业发展情况,科学预测学科的发展势头,通过调整学科的招生规模促进学科结构对产业结构的适应性发展。农业学科类发展应注重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信息化建设等专业人才的培养,以高新技术科技建设现代化农业。工程类学科和自然科学类学科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主要就业于第二和第三产业,主要包含在工学和理学两大学科之中。2012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仅普通本科中的工学和理学两大学科的毕业生人数占普通本科生总数的41.4%。因此,应当稳步控制工程和自然科学类学科的规模。其次,人文学科、经济学科和社会学科对于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推动力较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一大重点要求扩大人文、社会和经济学科。然而,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哲学和历史学等学科一直是就业率最低的学科。为此,高校应对相应学科下的专业进行调整,依据学科自身特色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例如,历史学的学科专业设置学术性较强,依据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可以侧重于历史与旅游业的结合,通过历史知识促进红色旅游、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在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科自身优势提升学科就业率。

(二)改造一级学科设置,拓宽二级学科内容

随着研究和服务对象的变化与发展,现有的学科结构体系下已有的部分二级学科内容已无法涵盖学科的整体范畴,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学科的前沿发展,进而无法满足相应人才的培养需要。以工学下的一级学科农业工程为例[5],农业工程下设有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以及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等四个二级学科。然而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农业工程这一以及学科的地位、研究对象和服务领域等发生较大变化,不仅包括传统的农业生产领域,同时发展到了生命科学产业的分支,成为一大支柱工程科学技术领域。因此,传统的二级学科体系和专业体系已无法全面反映农业工程学科的发展前沿,使学科发展受到一定限制。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改造一级学科的方式拓展二级学科的覆盖范围,将农业工程学科改造为生物系统工程,有利于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三)开展重点学科建设,发展高新技术学科

重点学科建设是指高校将有限资源用于某学科以实现人才和技术上的突破,在激烈的竞争中占领专科建设与发展的一席之地。为此应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高新技术学科以替代传统落后专业,如纺织专业等。力争使其中部分学科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建成结构合理的重点学科体系。例如,新能源学科下可进一步衍生与太阳能、风能、核能和海洋能等相关的专业,生物学科下则可衍生生物环保、生物农业等相关专业,以此促进专业与产业的对接。

(四)依托区域产业优势,发展特色学科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