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与方向教案范文
时间:2023-04-04 03:53: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位置与方向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姓名:
班级:
分数:
一.填一填。(21+16=37分)
1.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
2.地图是按照上( ),下( ),左( ),右( )绘制的。
3.当你面向南时,你的左面是( ),右面是( )。
4.小明家在学校的北面,学校就在小明家的( )。
5.晚上你可以用北斗星来辨别方向,因为面向北斗星时前面就是( ),后面就是(
),左面是(
),右面是(
)。
北
6.看图填空。学校
小树林
游泳池
小商店在学校的(
)方向,在游泳池的(
)方向。小红上学从家出发,先向(
)面走到小树林,再向(
)面走到游泳池,接着向(
)面走到小商店,最后向(
)方向走就可以到学校。
7.
认识我们的祖国。(16分)
(1)
我国的首都是(
)。
(2)
上海在北京的(
)方向。
(3)
美丽的云南在西藏的(
)方向。
(4)
香港在澳门的(
)方向。
(5)
新疆在四川的(
)方向。
(6)
陕西省的北边与(
)相接。
(7)
黑龙江在北京的(
)方向。
(8)
我家在北京的(
)方向。
三.根据算式的结果,将算式的序号填在不同方向的圈里。(16分)
等于14向北
等于10向南
等于11向西
等于8向东
等于9向西北
等于7向西南
等于12向东北
等于13向东南
四.请你来当设计师。(5分)
(1)小丽家在学校的南面。(2)小红家在学校的东面。(3)医院在小丽家的西面。(4)学校在商店的东面,电影院的南面。(5)电影院的东面是动物园。
五.仔细观察,辨别方向。(7分)
1.
体育馆在图书馆的
面,在小明家的
面。
2.
熊猫馆在科技馆的
面,兴华小学在科技馆的
面。
3.
小明每天放学,先向
走到图书馆,再向
走到体育馆,再向
走就到家了。
六.认识行车路线。(10分)新
课标第一网
48路车从东关车站出发向(
)行驶(
)站到金钟站,再向(
)行驶(
)站到广场,再向(
)行驶(
)站到人民商场,再向(
)行驶(
)站到书店,最后向(
)行驶(
)站到达终点站金水路小学。
七.解决问题。(25分)
1.一根绳子长39米,一根跳绳长6米,最多可剪几根跳绳?还剩几米?
2.一块蛋糕7元钱,小明有45元钱,最多能买几块蛋糕?
3.27名同学去游玩,每个房间住4人,至少需要几个房间?
篇2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学校建设为基础,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推动素质教育深入实施,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一)严格规范招生行为,不异地招生;
(二)严格规范学校教学行为,严格实施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全部课程,科学安排教学时间和作息时间,控制作业量,无乱办班、乱补课行为;
(三)严格规范教师从教行为。严禁体罚、变相体罚、挖苦歧视学生,尊重学生人格;
(四)严格规范学校收费行为。禁止擅立项目收费,杜绝一切代收费行为;
(五)严格规范教育评价行为。杜绝考试给学生排名次,无计划()组织各种竞赛,以考试分数高低评价教师、学生。
三、主要措施要求
(一)认真学习提高认识
中心校组织召开村校长会、教师大会,认真传达省市文件精神和领导的重要讲话,使广大教师明确规范办学行为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是切实减轻中、小学过重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险,是依法治教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迫切要求。通过提高思想认识寻事投入到规范办学行为工作中来。
(二)健全组织,明确责任
中心校组织成立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有村校长、教务主任、学年组长、工会、少先队等人。中心校长及村校长作为规范办学行为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规范办学行为工作的检查监督力度。各校开展自查自纠并写出自查报告上报中心校,对自查过程中的问题采取措施立即整改。
(三)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严格执行下列“四个严控”“四个严禁”实现“两个规范统一“。
四个严控:
1、严控学生在校时间。学生在校活动总量每天不超过6小时(含活动自习,不含午休时间),早晨7.30学生到校,乘坐通勤车辆的学生最早在7.00到校,下午15.30放学,要保证学生每天有一个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含体育、课间操和课外活动)。
2、严控学生作业总量。一年、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四年级课外作业不超过40分钟,五、六年级课外作业不超过60分钟。不准增加作业量的办法惩罚学生,担保教师布置活动性、实践性的课外作业。
3、严控考试次数。课业成绩评定实行百分制与等级制相结合的办法。不完全实行百分制。
4、严控竞赛和评奖活动。学校不以任何理由和条件强行要求学生参加,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学校不得随意停课,不准组织学生参加任何商业性庆典活动。
四个严禁:
1、严禁乱办班乱补课。不准任意延长学生上课时间,不准占用学生节假日、双休日开展活动,办各种特长班、兴趣班。
2、严禁乱订教辅材料。教师不准要求学生统一征订或购买教辅材料,否则视为严重违纪行为。
3、严禁根据学生考试成绩对学生排名次向家长、学生公布。
4、严禁教师排挤差生,严禁教师体罚、变相体罚、辱骂学生和排挤学生。
两个规范统一:
1、规范教育思想,把思想统一到以人为本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要把促进学校发展作为根本任务。积极引导教师尊重、理解、关心、爱护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协调、主动发展。
2、规范教育行为,把行为统一到依法办学遵循教育规律,促进学校健康成长的轨道上来。努力在学生兴趣培养、上下功夫。主动接受社会和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整体质量和水平的监督。
四、保障措施
1、建立“减负”责任制。要把“减负”工作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方面纳入工作日程,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校长为“减负”工作第一责任人,建立并形成校长负总责、教学副校长协调、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具体责任落实到人的“减负”工作管理机制。
2、建立“减负”考评机制。将把“减负”工作纳入学校工作年度目标责任的重要内容;“减负”责任与校长、教师的聘任、职称评定、物质待遇等挂钩;评先创优、教师晋级等都要把“减负”工作作为重要依据。凡违反规定、情节严重、整改不力的,实行一票否决。
3、建立检查通报制度。学校将加强对“减负”工作的监督检查,把学期初和学期末作重点检查时段,并及时通报检查情况,坚决查处有禁不止、顶风违规人员,严肃追究当事人责任。
4、建立社会监督举报制度。本《实施方案》规定的内容要及时向广大师生传达,接受社会监督。建立专项举报登记制度,每学期汇总一次举报追查情况,并作为各级专项检查的重要依据。
五、处罚
学校违反规定的:
取消小学及主要责任人三年内评先选优资格,学校不得评为市乡先进学校。同一所学校,一年内被书面警告两次或办学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免除学校校长职务。
篇3
一、有效教学设计之意义――套教案是否即等同于教学设计
教无定法,教师教学设计才是关键。而教学设计是否有效可行,关键在于看学生知识水平与能力是否得到相应的发展。很多经验不足的教师,对学生与教材还不曾深入了解,便将教学设计过程等同于纯粹的抄教案,然后在课堂上将教案的过程演示下来。演示过程中自然只能像其形而不知其神,与学生的学习脱轨,容易造成学生上课走神,中下学生无法理解,学困生更是不知老师所云。久而久之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自信心不足。此视为无效教学设计。再看许多名师课堂,教学中有其形,更有其神,运用启发式、探究式等如鱼得水,学生兴趣高涨,探其究竟,不得不归功于名师们以生为本的有效教学设计理念与能力了。
例如我们来看一次同课同构过程中的两位教师的不同设计,内容是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
同是0的生活举例环节,那位经验薄弱的老师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0,与生对话如下:
师:(空手)现在老师手里有没有粉笔?
生:没有。
师:那就可以用0表示。再比如苹果吃完了,我们也可以用0表示。
……
(学生反应淡然,没有兴趣)
再看看另一位有资历的老师与学生的对话:
师:老师的衣服有没有纽扣?
生:没有。
师:你能用0来把老师的问题回答完整吗?
生:老师的衣服有0个纽扣。
师:生活中还有其它也能用0表示的例子吗?
生1:我今天用了0元钱。
生2:(放下手中的铅笔)现在我手里有0支铅笔。
……(学生跃跃欲试,兴趣高涨)
同一教案并不等同于有相同的有效性。经验较浅的教师虽然将教案过程演示下来了,但是却缺少数学的内在逻辑性与紧密性,有经验的老师就能在教学中凭着以往经验与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设计中不但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0的存在,还引导学生应用0来表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且随时保持着学生的学习信心与兴趣,对教案的实施结果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此之谓教学设计有效。
二、有效教学设计之努力方向――广览群书是否就是唯一的最佳途径
虽然现在的参考之处有许多,但没经过自己的深度思考,“本本主义”的结果只能是纸上谈兵,有悖于我们现在的素质教育。那如何才能让这些资料真正为我所用,从形式上熟悉教学,尽快地到入其质再入其神呢?《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建议》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诠释:
研读课时教学内容时,教师应熟做每一道例题和习题,深入分析例题和习题蕴含的知识点,关注例题与习题的匹配与关联,分清习题的层次。在把握教学重点、难点的同时,要充分考虑知识的形成线索和学生学习的认知线索,在此基础上通过补充、修改、调换、删减等方式完善教材资源。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除了对各例题和习题进行归类,还需分析它们相互之间蕴含的关联,如准备题与例题之间的联系,例题需把握的重点和难点如何落实与突破,习题与例题所展现的知识点间存在何种程度的对应等等。一旦没有把握好,教学设计的无效便会导致课堂教学没有效益,那么即使教师教的很辛苦,学生学了也没有收获。
我们来看一个在小学三年级下册的“方向与位置”一单元中的案例:
问:百鸟园在狮子馆的()面。
大部分学生会以整张图为中心,填西北面。而此时教师或许会归咎于学生上课没有好好听,把方向弄错了,或题目没有仔细读,或就是太笨了,或在此时才开始灌输式的告诉学生:碰到这类题目,要以后面那个为中心看前面那个,那就无异于让学生生搬硬套了。
那该如何整改来提高教学质量,使我们的数学课堂也魅力十足呢?教师就必须在设计之前便研究教材习题,深入挖掘本节课蕴含的知识点,找准难点,设计一个有效的教学过程来突破。
我们来看一位有经验教师的课堂来透视精彩的教学设计:
师:我们以前学过哪些表示方位的词语?
生举例。
师(板书:____ 在____ 的___ 面):你能用这句话来说说我们身边的物体的位置关系吗?
生:电视在黑板的左面。
师:这句话可以看出(电视)在左面,是以(黑板)为标准,电视在(左)面。还有其它例子吗?
生:眼睛在鼻子的上面。
师板书并马上追问:这“上面”又是怎么看的呢?
生:以鼻子为标准,眼睛在上面。
……
最后教师还不忘让学生探讨小结,在生活中我们说这些句子时都习惯以后面那个物体为标准看前面的物体,为接下来的复杂的方位图中的叙述方位埋下了很好的伏笔。课堂自始至终,学生都处于积极思考状态,在练习时也有思可循。
篇4
为了全面开展素质教育,增强儿童抵御病菌的能力,增强儿童体质,培养儿童的健康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加深学校、家长和儿童在活动中的感情,决定组织开展早操。我们来看看给孩子做早操的模板!欢迎查看!
儿童早操模板1
活动目标:
1、可以探索各种各样的跳绳游戏,掌握跳绳的基本技巧,发展孩子的身体动作。
2.在活动中体验创意跳绳的乐趣,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和潜力。
活动重点:探索各种玩绳方式,掌握玩绳基本功,发展孩子身体动作。
两个人的合作。
活动准备:一根长绳子。几根短绳。
活动流程:
首先,老师带领孩子做热身运动。
第二,听老师口令,练习跳跃和上肢动作。
老师;跳,跳,跳,孩子跳,跳,跟着老师跳,双击老师这里;还能怎么跳?引导孩子向前、向后、向上、深蹲、左、右、单、双脚跳跃。
三、上肢活动师绕臂,绕臂。
孩子们搂着老师。
老师还可以询问如何引导孩子前进、后退、单手、双手、举起手臂,从而发展孩子动作的灵活性。
第四,引导孩子探索多种跳绳方式。孩子们两三人一组工作。有的单脚跳绳,有的按节奏数。看看谁跳的多。
2.两脚跳。两个人一根绳子,孩子要面对面。两个人双脚同时跳,跳得多的那个赢。
3.孩子们可以自由地与2人、3人或更多人合作,探索跳绳的玩法。
一根长绳子,两个孩子在两头摇绳子,另外两三个孩子一起跳。看谁跳得多,谁就赢得多。
4.让孩子们互相交流,合作玩游戏。
5.活动结束时,老师将做最后的练习
儿童早操模板2
幼儿园大班体育游戏教案:来回跑
活动目标
1、培养自己的耐力、速度和灵敏度。
2.如果你对跑步感兴趣,你可以在跑步活动中体验运动、比赛、交流的乐趣。
3.训练来回奔跑的动作。
要准备的活动
1.分别放置标记1、2、3和4。
2.设计场地,设置起点和终点。
活动进程
首先,活动开始
观察场地,启发孩子想出玩的方法,比如跳跃,穿越,跑来跑去。
在老师的指导下,做热身运动,活动全身关节。
二、游戏活动
1.老师组织孩子学会来回跑。
2.比较动作,掌握要领。
(1)老师示范一次,让孩子看老师怎么做。
怎么玩:先把手放在马克1上,跑过去摸马克2,再跑回来摸马克3。
然后我跑过去摸了摸4个马克笔又跑回了终点。
(2)孩子练习来回跑。
老师用语言提醒孩子触摸哪个点,提醒孩子脚底下要动,提示孩子掌握动作要领。
(3)老师总结来回跑要领:
当你到达弯道的前2-3步时,你应该迈一大步,保持上半身挺直或向后倾斜,后腿微微蹬地。
最后一步,脚向转弯方向内扣,然后转弯180,转弯后重心移到前脚,继续跑。
(4)让两个孩子和老师一起跑,比较不同的动作。
(让孩子仔细观察:提醒孩子注意老师转身时脚的位置和身体的转动)
3.激发比赛,巩固练习。
(1)说明比赛规则:以接力方式进行,跑第一的队获胜。
(2)游戏玩两遍,随时指导孩子注意要领。
三.活动结束
老师和孩子做放松活动,结束。评论游戏。
儿童早操模板3
亲爱的父母:
为了实现质量e
运动是孩子的健康,运动是孩子的幸福。为了充分展示孩子的风采,我们的老师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来精心设计和安排。邀请家长参加。我相信在你的合作下,我们公园的早操会成功的!
以下是我园早操的具体安排:
活动口号: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活动目的:
1.培养孩子对早操的兴趣,增强孩子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提高身体素质。
2.培养孩子最初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帮助孩子懂得合作和谦让,遵守规则,克服困难,体验人生胜利的喜悦。
3.邀请家长参与活动,体验亲子活动的快乐,增进亲子感情。
活动时间:xxxx年12月3日上午8:
30
地点:公园操场
活动安排:
1.亲子舞:舞蹈,藏舞
2.热身活动:《看看我的身体真神气》
3.晨练活动:准备活动-队形队列变换-走跑交替-节奏-轻器械运动-自由活动(游戏)
家长注意事项:
1.请家长按时参加活动,穿方便运动的衣服,不要穿高跟鞋,注意孩子的安全。
2.活动中遵守游戏规则,不随便说话,合理加油鼓励。
3.需要拍照的家长要赶到指定区域,以免影响孩子的活动和其他家长的观看。
4.不要在结束前把孩子带走,这样我们才能做好管理工作。
5.发扬友谊第一,竞争第二的友好精神。
6.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像往常一样回到教室上课
中学体育教学计划的四个模板
儿童舞蹈教案通用模板
儿童舞蹈教案通用模板
儿童舞蹈四大教案
儿童舞蹈形体教案模板
3幼儿园教案模板
少儿舞蹈三个教案
儿童舞蹈优秀教案四例
篇5
一、正确看待信息技术课程
在高考指挥棒下高中信息技术充当着副科的角色,因此信息技术课往往成了学生紧张学习生活中上网、打游戏的放松时间。教师对教学工作没有热情,上课随便甚至采用放羊式的教学。从另一方面看,我们也应该清楚意识到信息技术在尴尬的地位中也伴随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因为教材内容宽松,在教学目标的要求下,教师可以加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这门课程,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信息技术教师的成就感。
二、优化教材,写好教案
1.优化教材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在备课时要在对教材有足够理解的基础上,根据学校自身环境和学生的知识水平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同时吸取生活中的鲜活事例丰富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从而实现高效课堂。比如,《多媒体技术应用》中多媒体作品的界面设计,以学生在我校看到的元旦汇演海报进行讲解,不仅使得学生感觉亲切,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在对作品已有的认识上,更深刻地认识到一幅好作品的界面
要求。
2.写好教案
教案是教学蓝图,是教师在理解内容后对一节课的整体设计,关系一节课的成败。因此,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在上课前认真设计好教案。根据学科特点,教案的撰写过程中除了在格式上需严格按照教学环节,更重要的是在内容、教学方法上的选取必须与学校自身的环境、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相适应,才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多种教学方式有效结合
1.在学的方面采用少讲多练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
(1)少讲多练
在操作课注重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而教师讲的效果远没有学生做得效果好,因此教师要注重少讲多练。一般情况下可以把教学环节分为:5分钟课题导入,15分钟知识讲解,20分钟学生练习、交流、讨论,最后教师总结。比如,《信息技术基础》5.3.1操作数据库,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上机操作,学习两张表的不同和如何利用数据库查询数据,而不是教师口头讲解。
(2)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广大学生在一种良性竞争并且充满活力的环境之下,充分的展现自身的才能,有效地解决课堂问题,进而增强教学效率。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建立合作学习小组,一般遵循以下原则:①小组数、小组人员数要合理。②选择负责任、学习积极的学生担任组长。③男女搭配,干活不累。④优差搭配,共同进步。
2.在教的方面采用分层和分段的教学方法
(1)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是在掌握学生学习能力差异的基础上,通过教学分层设计,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提高课堂效率。分层教学包括:①目标分层,根据高、中、低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②作业分层,根据高、中、低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确定困难、中等、容易三种难度的作业。③评价分层。比如,《多媒体技术应用》2.2.3交互设计,高层次学生要求交互按钮位置风格统一,易于使用;中层次的学生就要求交互按钮要位置风格统一;低层次学生就要求可以独立制作一个具有交互性的按钮。
(2)分段教学
分段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根据内容的难度或教学目的的不同,把整个的教学过程分割成两个或多个阶段,让学生分段学习、消化,提高课堂效率。比如,《多媒体技术应用》2.3.2制作脚本及其写作,第一段讲解什么是制作脚本及如何设置片头或主页面;第二段讲解如何设置校园风景板块;第三段讲解如何设置片尾和教师总结。
四、多元化的激励式评价
在分层教学模式中,不同的教学要求就使得教学评价中不能以传统的标准评价,而是采用多元化的激励式评价,通过语言、情感多角度评价学生。对于优秀生,要通过更高的目标激励他们不断进取;对待中等生,肯定成绩同时指明提升的方向;对待后进生,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进行鼓励。
篇6
论文关键词:电力系统分析;教学研究;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一、引言
“电力系统分析”是电气工程学科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在整个电气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它将先修的课程,如“电路”、“电机学”、“电磁场”、“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编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知识综合运用于电力系统运行分析与计算,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案例教育作用;另一方面,课程涉及电力系统分析中最基本的知识和分析方法,可为学生学习后续电力系统相关专业知识以及将来从事电力系统相关研究或工作打下重要的基础。“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特点是,涉及面广、理论计算多、工程性强、内容抽象难懂,电力系统背景强的院校一般分为两个学期来讲授,时间一般在80个学时以上,并同步开设实验环节和工程实践环节。
结合前人的经验及笔者自身用心的摸索,笔者提出“一明确,二联系,三重视”的课程教学方法,经实践证明,该教学方法受到学生和学校督导组的肯定,学生表现出较强的学习兴趣,学校效果也良好。现总结出来,希望能给其他开设有少课时“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兄弟院校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所提出的教学方法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特点是,涉及面广、理论计算多、工程性强、内容抽象难懂,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思路涣散,抓不住重点,听不懂,最终失去学习兴趣等。针对少课时“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特点,笔者探索出了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即“一明确,二联系,三重视”教学法。
(一)一明确
“一明确”是指在教学内容上,既要明确课程总的教学目标,又要明确每一部分的教学目标,以及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即,采用“总分总”的授课思路,让学生清楚课堂每一时段教师所讲的内容是什么,讲这些内容的目的是什么,以及这些内容在整个课程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在电力工程实际中有什么用途等,从而让学生对授课内容有清楚的把握,置身其中,融入其中,从宏观和微观上掌握全部课程内容。例如,“电力系统分析”包括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和电力系统暂态分析两大部分,主要讲述了电力系统的三大常规计算,即潮流计算、短路计算和稳定性计算,而课程中诸如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数学建模和计算方法等都是为这三大计算做的铺垫,这些计算的结果又是为电力系统的各项工作。对教师而言,把握了这个教学目标,也就掌握了教学方向,对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能做到心中有数,传授知识时效率更高。对学生而言,有明确的目标来指引课程学习,学生也就清楚了自己所学的知识点及其用途,同时也容易对这门课产生兴趣。
笔者认为,在讲授“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第一堂课时,应该首先明确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是什么,本课程在电气工程专业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有什么样的用途,应该重点掌握哪些知识,从而让学生对本门课程有个大致了解,对重点、难点知识在哪里,有较为清晰的知识的方向感。在讲每一常规计算时,也要首先明确每一子主线,如在讲潮流计算时,这一子主线是:各电力系统元件的参数计算和等值电路电力系统的等值电路节点间的电压降落和串并联支路的功率损耗电压和功率分布计算潮流计算(采用直角坐标或极坐标;迭代求解:牛顿拉佛逊法和PQ分解法)电压调整频率调整经济运行。潮流计算是主线,潮流计算前面的内容是基础知识,潮流计算后面的内容是进行潮流计算的目的。明白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关系,整个章节内容就能连成一条线进行理解和分析,潮流计算贯穿于整个内容,学起来也就相对容易些。其它两个常规计算(分支线)也可按如此方法讲解。
(二)二联系
“二联系”是指在授课方法上,一是要理论联系实际;二是要前后知识联系。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主干内容是三大常规计算,多数教材的主干内容围绕着此三大计算进行了详细的数学推导和分析,理论性较强,很少联系实际应用。对于少课时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来说,第一,绝对不能按照传统“电力系统分析”教材照本宣科,应着重推导思路的讲解,揭示其中的难点、重点和注意点,应更加格外的着重联系实际应用,向学生讲解清楚,所讲理论计算在实践中有什么用途,什么场合会用到,如何运用。第二,可结合实际电力系统,进行实例教育,而不是仅仅浮于书本上文字。比如,可以以某个地区的电网为例进行讲解,如何建立该实际电网的等值电路和数学模型,如何进行潮流计算和分析,如何将计算结果运用于电网的规划、设计和运行控制中去,并且给学生提供计算机例程,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计算机手段进行电力系统的计算和分析。这样,将一个实际的地区电网作为教学例子,始终贯穿于教学中去,从稳态分析到暂态分析,再到稳定性分析,从而给学生提供一个实际应用的例子,让学生加深理解课本内容,真正掌握电力系统的计算分析方法,提高活学活用的能力,避免出现课堂所学知识与生产实际相脱节的常见弊病。
二是要前后知识联系,包括本课程内容前后知识的联系,以及本课程知识与先修课程“电路”、“电机学”、“电磁场”等知识的联系。例如,“电路”中,学生熟悉的是直流电路和简单的单相、三相交流电路的计算,已知量和待求量是电压、电流,多采用解析法进行精确求解。在“电力系统分析”中,涉及的是复杂电力系统三相交流电路,属于工程计算,工程计算的一个特点是近似计算,应向学生阐明这一点,避免有的学生钻入牛角尖。在“电力系统分析”中,已知量和待求量不再是电压和电流,而是功率和电压矢量,方程的物理本质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节点电流守恒,而是节点功率守恒。所以,在学习“电力系统分析”时,应引导学生注意转换思维,从所熟悉的“电路原理”的思维,转换到系统的、高压的、三相的、具有工程特点的“电力系统分析”的思维,避免理解错误和错误理解,这是在“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实践非常常见的问题。再例如,在电力系统稳态分析中和电力系统暂态分析中,所用的分析方法是不一样的,在稳态分析中用的是相量分析法,而分析电力系统暂态过程不能直接使用相量分析法。“为什么呢?”通过问题提问,引导学生去主动思考。接着,可简单回顾“电路”中讲授的相量分析法的基础,以及电力系统稳态和暂态有什么特点,为什么电力系统稳态可以运用相量分析法,而电力系统暂态过程不能直接运用相量分析法,而相量分析法又是三相交流电路分析计算的基础,那么如何才能使用相量分析法呢?这样一步一步地让学生能够理解到事物的本质,既知道其然,也知道其所以然,从而让学生知道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在讲这一节时,还应补充讲解相量和向量、矢量的区别,避免出现混淆和用错。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既能巩固先修课程所学的知识,加深对先修知识的理解,又能加强对现学知识的理解。再例如,电力系统稳态分析、暂态分析和稳定性分析中,所使用的发电机模型是不一样的,在讲后面章节内容时,应解释清楚本章节所涉及的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特点,为何在本章节使用了与前面章节不同的发电机模型,或为何前面章节的发电机模型不适于本章节所述的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等。从而,通过联系、对比前后知识,让学生能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概念清楚,避免出现用错和错用的情况。
(三)三重视
“三重视”是指在教学要素上。教学是以教案内容(知识)为载体,教师将教案内容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学习并掌握教案内容的活动。以“教”而言,教师为主体,不仅传授知识,而且展开其内涵;以“学”而言,学生为主体,不仅承继知识,而且深入其内涵。而学生的学是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教案、教师和学生组成了教学的三大要素。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既要重视教案的质量和水平,又要重视教师的自身水平和讲授水平,更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效果,即,要同时重视课堂教学的三大要素,任一要素不理想,都会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
教案内容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对象,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首先,教案内容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在主观上愿意并乐意持续去学习并掌握的东西。因此,应清晰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并在教学内容上,尽最大可能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预期。经调查,大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往往注重实用、能学到东西、有助于未来职业发展,如果简单易懂、充满趣味,那么更好。而“电力系统分析”的主干内容是三大常规计算,理论抽象,枯燥难懂,那么,如何将课程内容往学生感兴趣的方向去靠,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者经过几年来的用心探索,总结出来以下几点:1、教案内容不应是课本内容的简单重述和再现,应是补充了当今生产实践中活的实际内容,应与生产实际相同步,让学生能了解到校门外、课本外、学术外的生产实际,而不仅仅是课本上死的文字和虚而不实的理论知识;2、教案内容应充满知识性,应向学生适量提供一些与本课程或本专业相关的科学与技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扩大知识面和信息量,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学有所获,而不是感到虚度光阴;3、由于本课程大量运用了先修的课程内容,如“电路”、“电机学”、“电磁场”、“数值分析”等,在准备教案时,应将先学的课程知识巧妙的融会贯通于本课程内容中,一来加深对先学知识的理解,二来给学生提供一个活学活用的实例,让学生可以以此为例,在以后的工作中举一反三,提高知识应用能力;4、应补充本课程领域国内外同行当前的技术状况和发展动态,从而让学生了解就职于工作岗位上的前辈们正在从事的事情,从而对自己的未来职业有个初步的了解,意识到在学校里、课堂上还应补充的知识;以上四点是在准备教案时应注意的地方,高水平的教案是教师的水平和责任心的体现,需要多年用心的摸索、推敲和积累。
在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编写教案、课堂教学以及解答疑惑。除了按上文提出的原则准备教案内容和进行课堂教学外,教师还应注重自身水平的不断提高与进步,包括自身知识水平的提高和讲授水平的提高。高水平的教案内容和讲课水平需要教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用心积累和不断摸索,平日里应心系学生,认真推敲,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准备教案。课堂师生互动环节,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去主动的思考,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二是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而不是死板地坐在下面,麻木的机械式的收听教师的讲演;三是,可以对课堂节奏,稍事停顿和修整,让学生紧绷的脑神经也得以休整。当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与预期出现偏差时,应及时调整课程进度和节奏、教学方式和方法。
篇7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具体明确,可操作、可检测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课眼”,课眼亮了,课就不会偏离方向。因此,我们首先要认真钻研《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准确把握《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掌握住尺度,制定出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一堂课要让学生学习哪些知识,知识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发展学生哪些技巧、技能,都必须在教案上具体体现出来。
如教学“时、分、秒”一课,可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小时=60分钟,1分=60秒,建立时、分、秒的时间概念。2.使学生能正确说出钟面指示的时刻,电子表显示的时间。3.使学生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再如,对“确定位置”一课的教学目标可以这样确定:1.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2.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3.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自主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通过教学目标的制定,既便于教师上课操作有一定的目标,又便于学生学完知识后自我检测。
二、教学线路要清晰,要突出重、难点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布鲁纳就强调了学习主体的认知结构和学科本身的结构。他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学生依据一定的线路去认识、掌握知识的结构,并且要突出重点来学习。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更容易理解知识的内容。(二)更有助于对内容的记忆,可以保证记忆不完全丧失,在需要的时候可借助于一定线路把所需要的知识进行重新构思。(三)有助于迁移。他认为“领会基本原理,看来是通向适当的训练迁移的大道”。(四)有助于发展儿童的智力。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提高学生参与程度,及时点拨和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概念与原理,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
三、灵活运用教法,因材施教
学生的学习能力有质的不同,又有量的差异。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能力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对所给问题能否解答——活动结果的优劣上,更表现在思考途径、解题方法——解答过程中思维过程和运用数学思维技巧的水平状态。不同的学生对同一题目,在相同的时间里得出相同的正确结论,但是思维水平却大相径庭,具有差异。我们应该承认这些差异,重视这些差异,并针对这些差异灵活运用教法,因材施教。
(一)根据教材自身特点,确定教学方法。如教材的概念、法则教学,应从形象化、操作化开始,并伴随语言调节,使演示、操作与语言表达相结合,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互相促进。
(二)根据学生灵活采用教学方法。对表现出数学才能的超常儿童,要给予特别照顾和培养,在问题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使他们的能力进一步得到发展,以便使人才脱颖而出;对于绝大多数处在常态范围的学生,在知识的结构、举一反三的能力达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对基础薄,能力差的学生要给予特别的关心、指导、帮助,使他们克服困难,培养兴趣,增强信心,而选择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
四、精讲多练,合理练习,形成技能
现在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全社会普遍关注而又未能解决好的一个问题。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组织作业存在着重数量轻质量,重书面轻口头训练,重课外轻课内的问题,因此我们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要“精”。何为“精”讲?即必须要说的,一定要说。不一定说的话不说,以便留下时间去组织练习。合理组织练习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练习的目的要求要明确。教师在练习时要把练习的目的要求交待清楚,使学生了解和熟悉,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他们就能积极地回忆知识,解决问题。
(二)练习内容要有针对性。练习的内容要围绕目的要求,重视基础知识,突出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具有针对性。
(三)练习题型和形式要多样化,适当地使练习题型和形式多样化,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持学习注意力,还可以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知识的技能。
(四)练习题的编排要科学化。练习注意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先基本后变式,先单项后综合,有坡度、有层次地编排练习题。一般的练习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基础性练习,第二层是深化练习,第三层是综合练习。
篇8
关键词:师范生 试讲 有效途径
师范院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未来的中小学教师,师范生想要胜任教师这一职业,不仅要掌握相关的知识,还应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而试讲就是磨练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的直接途径,也是师范生今后能否很好地担当起实习生职责的首次尝试和直接的实践。因此,师范院校都很重视师范生的试讲工作,安排指导老师负责指导师范生的试讲工作,师范生只有试讲合格以后,才有资格下到实习学校进行实习训练。尽管如此,师范生在试讲过程中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试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对试讲的重视程度不够
从一些同学的思想行为上看,有些同学不怎么看重试讲这一环节,不认真准备试讲的各个环节,认为“车到山前必有路”。这样敷衍的试讲准备又怎能做到对内容熟悉、对步骤熟悉、对方法熟悉呢,又怎能从自身的试讲中发现不足从而改正呢。对试讲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不仅浪费了很多时间,而且最根本的教学技能也未得到提升。只有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认真对待每一次试讲,以及注意试讲的各个环节,从思想和行为上都主动积极投入到试讲中来,这样才能从试讲中发现不足,并获得成功。
2. 轻视教学设计的过程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大部分师范生都是通过“百度”找几篇教案,然后再拼凑成了自己的教案。这样的教学设计无法体现出师范生教学设计的特点和亮点,在拼凑教案的过程中,把自己认为好的部分都加进去,这就导致了整篇教案凌乱,无步骤,体现不出教学的重难点等问题。试讲的学生把拼凑出来的教案看上两三遍就开始试讲了,结果导致了照本宣科,甚至对教案的依赖等现象。然而“教学设计是依据特定的教学目的对教学要素进行运筹、规划和组合的过程。它组合了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评价等基本要素,并通过系统方法的运用,将教学过程工艺化,对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有操作的理论依据和方式方法,供教学设计者和教师选用。” 所以,师范生轻视教学设计的过程就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3. 师范生教态方面存在的问题
3.1 师范生眼神存在的问题
在试讲过程中,很多试讲的同学因为紧张和加上自身的不自信,眼神总是飘忽不定,要么抬头看着上面,要么低着头,或者是朝着窗外望,这给下面听课人的感觉就是注意力不集中,试讲的同学都没有真正的融入到他(她)试讲的内容中去。然而,这些都是因为对教案的不熟悉和死记硬背所导致的,所以,在试讲的过程中,很多试讲的同学都希望自己能表现得好,所以害怕怯场,往往越担心就越容易出错,就越不敢直视台下,这样就明显地影响试讲。
3.2 师范生表情存在的问题
表情在试讲过程中也是极其重要的,有些试讲的学生在试讲过程中为了能体现出试讲时不是面无表情的,而故意装出一些表情,这样就显得很不自然和僵硬。在教学过程中,脸部表情也是一种语言,能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进师生间的感情。表情不是故意做出来的,而是内心的自然流露。
3.3师范生动作存在的问题
动作即是肢体语言,不管是试讲还是正式上课,恰当的运用动作和手势,都能增强说话的力度,渲染课堂气氛。然而很多试讲的学生就是缺乏肢体语言,或者是肢体语言很僵硬,或者是不恰当地运用肢体语言,导致试讲时出现了一些滑稽的动作。比如,在试讲的过程中,很多同学由于紧张,不敢轻易地离开讲桌,要么就规矩地站在讲桌后面,要么就把手放在衣兜里面,要么一只手撑在黑板上或双手撑在讲桌上。
4. 师范生语言存在的问题
师范生在试讲时,语言单一、重复,不够精炼、严谨,没有吸引力。在试讲时由于紧张而语速过快,或者是对教案的不熟悉而断断续续。语速过快是因为背教案的原因,因为害怕一慢下来或者中途停下来,就会忘记下一句要讲什么,另一个原因是师范生还不具备教学经验,缺乏临场的应变能力,只有催促自己快速背完,就提早得以解脱。因此,只有充分熟悉和理解教案,才能灵活运用教案,收放自如,试讲时也就可以对教案做到可增可减。
在语言方面还存在这样一个问题,由于同学们都来自各个不同的地方,说话时都带有各自地方的口音,所以试讲时有些学生口音太重,甚至有时候听不懂讲的是什么。在这方面就需要加强师范生普通话的练习,这也是今后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另一方面,很多学生在试讲时总会频繁的用到这些语言,比如“对”、“嗯,对”、“对,就是这样的”、“让我们来看一下哈”等语言,就仅仅上一节课,有些师范生说的“对”字、“哈”字就会出现二三十次,这就是说方言时形成的习惯,这一方面需要在平时的生活习惯中慢慢的纠正。
5. 师范生板书存在的问题
因为师范生缺乏经验,板书的排版往往不规范和不整齐,讲课和书写板书不能同步。一方面,有很多同学在试讲时,由于离黑板太近,导致视野狭窄,难以掌控字的大小和主板的位置,因此常导致主板位置不当,这就影响了板书的美观和平衡感。另一方面,很多学生讲课和书写板书不能同步。有些学生讲着课就忘记了书写板书,记起来时又补上,讲的内容和写的内容不同步,这会让听课的人感到莫名其妙。最重要的一点是很多学生的粉笔字不尽人意,这就直接影响了板书的整体效果。然而,在创新口号的引领下,有不少的同学为了创新而创新,但究竟要不要创新和如何创新,还需要依据教学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来决定。
6. 指导老师的指导存在的问题
“试讲即是一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又是一个师生对话交流的过程。” 即师范生与自己的指导老师对话交流的过程。对于没有一点教学经验的师范生,指导老师的指导是很重要的。师范生想要取得试讲的成功,除了自己的努力外,还需要指导老师的引领和指导。由于师范院校的扩招,师范生人数也随之增加。在试讲时,同组试讲的学生也就很多,一个指导老师就带了很多学生。这种情况导致试讲指导和试讲后的评价力度不够,学生的进步必然也得不到提高。因此,指导老师对师范生的指导,不能局限于只当“听众”或“观众”,试讲前就应该了解学生试讲的教学内容,并在试讲小组内进行集体备课,在此基础上进行指导,可以促进学生之间进行参照对比、取长补短,同时结合试讲后的评课,这无疑对学生的进步有很大的帮助。
7. 试讲后评价存在的问题
做好试讲后的评价工作也是极其重要的。首先,评价最重要的不是为了证明学生表现的好坏,而是为了能通过评价进行改进。教学评价不是为了证明学生试讲的好坏,也不是为了显示教学水平的高低,最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学习和改进的机会。学生试讲后,指导老师应该面向试讲全体,深入试讲小组内部,与学生进行意见交换,决不能听完学生试讲后就草草了事。指导教师应站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与学生共同研究教学、交流思想,而不是把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强加于学生身上,束缚了学生的发展与进步。指导教师要实事求是地指出学生试讲中存在的问题,以便能更好地指导学生不断进步,不断地反思课堂教学。
二、提高师范生试讲有效性的策略
1. 提高学生教育理论素质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职业不是“教书匠”,而是“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角色。师范院校要充分认识到除了培养学生的各种教学技能外,还应该加强学生理论素养的形成。教师的理论素养主要体现在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理论。而在校的师范生在教学经验上几乎为零,只有加强他们的教育理论知识同时结合试讲进行实践。
2. 多参加见习观摩活动
因为师范生缺乏教学经验,为此需要组织师范生去中小学进行教学观摩,即去听一听优秀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课堂组织以及应对课堂临场发生的问题的处理方法等。在试讲期间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增加见习观摩教学的次数,只有多次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才能提高进入试讲阶段的学生对实际教学的感悟。通过多次的教学观摩,师范生才能结合教学观摩的情况,逐步学会怎样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板书设计和语言组织等。
3. 营造一个说普通话的氛围
在大学这个大环境当中,学生来自四面八方,语言、口音各不相同,试讲时虽然要求用普通话教学,但方言干扰特大,因此应加强对普通话的练习,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都坚持用普通话交流。西南地区的普通话较差一点,尤其在偏远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普通话达标率是很低的,甚至有些上了年纪的老师还用方言上课。因此,为了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为了规范教学用语,师范院校不能放松对学生普通话的训练。
4. 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的教育
试讲中教学语言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可以归结为:知识缺乏、表达不清、思维不畅、心里紧张造成的。换句话说就是缺乏扎实的基础知识、表达能力,心里素质不好。缺乏扎实的基础知识,脑中的词汇量自然就很少,所以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就欠缺,或者是单调乏味。比如要解释、分析清楚一个问题时,越讲越糊涂,最后把自己也绕进去了,听者也越听越糊涂。要提高学生的教学语言运用能力,师范院校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的教育,师范生自身也应重视这三方面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
5. 消除紧张心理
学生刚上讲台难免会紧张,一紧张就会慌乱,便导致思维混乱,有些学生在下面本来准备得十分充分,但对于初涉讲台的他们会紧张,导致试讲时语无伦次,试讲内容也忘得一干二净。要解决紧张、不自信和害怕怯场这些问题,一是师范生要充分的熟悉教案,并能达到灵活的运用教案;二是教师和同学多鼓励学生,以此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多给学生锻炼的机会,鼓励学生“抛头露面”,多参加社会活动,增加与他人的交往,这样在试讲时自然就充满自信,既不紧张,也就不容易怯场了;其三,“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当你在试讲的过程中,你可以寻找对着你微笑的人,也许他(她)是对你表现得好的一种肯定,这样你心里的紧张就会减少。
6. 加强师范生的汉字的规范书写
由于新课程改革后,中小学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特别对于小学的教师,板书一定要工整、大方、规范,字不能写得太潦草,这样才能有利于引导并帮助小学生养成规范书写的好习惯。但由于多媒体的普遍使用,书写逐步被键盘操作所取代,对于很多人来说,书写将会变得越来越困难。而在试讲时,黑板上偶尔出现规范美观的汉字板书,总会让人眼前一亮,但现在这样的景象越来越少,反而更多的是笔顺颠倒、写错了字。因此,为了今后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为了更好地将汉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加强师范生汉字的规范书写势在必行。
综上所述,要使师范生的试讲达到更好的效果,应关注试讲中存在的问题,取长补短,以新课程目标为导向,结合实际的教学特点,做出针对性、时效性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周一贯.小学语文尝试教学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0(2000.12重印):6-7.
[2]晋桂双.杜禹.上好一堂课的22个关键要素[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3:11.
[3]张华.王永政.杨晓艳.关于实习生试讲指导的思考[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1).
篇9
一、开放性,还课堂一份空间
“五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是开放的,学生的学在课堂中占据了主要的位置,学生对目标的提出,对文章的质疑,对课文的理解与研读,以及产生的不同的展示平台,都给学生学习留出了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学生的学习不以教师的教案为纲纲条条,展现的是不同个性的学生对于文本的不同理解。教师的教学只是为了学生的学服务,只是起着穿针引线,导航引路的作用。
二、自主性,还学生一份自由
“五学”模式的课堂中学生是自主的,当面对主题时,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可以表达,可以批判,可以改进,可以创造,视学生的能力而定,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进行发言,都可以根据自己能力获得自己的所需要的知识。展示赏学的过程更是让学生自主性得到发挥的有效平台,学生在这个过程积极思考,主动创作,不再围绕着一份教案一个模式进行学习,更多的是自我主张的呈现。
三、创新性,还语文一片天空
“五学”模式的课堂是创新的,课堂上再也不要求学生一字一句地读课文,学生通过预习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理解了文章的意思之后,针对文章的主题表达自己的想法。如;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学情况,直面作者,向作者提问,向主人公提问等等。不论是研学环节,亦或是赏学环节,学生带着对课文的理解,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进行创作、改编,课堂学习不再简单的把课文内容塞给学生,而是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成为了不断为学生的学习加油的教育方式。
当然,要使课堂能够呈现良性发展,我们切不可忘记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不能舍本逐末,轻重倒置,应遵循教学的规律,遵循学生的特点。因此,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无论什么学科,什么先进的教学理念都是立足当下,指向未来生活。五学模式的课堂倡导“先学后教”,所谓“先学”就是让学生能够根据已有的学习经验与知识能力进行自我学习,自我学习能力的情况决定了教师教学的过程。为了让课堂更加科学高效,让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有效,教师平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学什么,怎样学,这些都是构成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而这些也将成为学生进行再学习的关键,是课堂进行的根本条件。一个具有良好学习能力的学生,在五学模式的课堂中不断地组织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不断地运用知识进行拓展延伸,不断地学到新知识,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成为了学生在学习中发动机,带动了思维这根纽带,就能使知识与语言运转起来,产生巨大的学习能量。
(2)学生的思维训练。“五学”模式课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可以根据课文主题自由发言,但并非所有发言都有效,为了避免课堂中过多地出现无效的答案,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思维逻辑,倾听、分析、概括、总结等。当学生初步具有这样的语言能力的时候,学生的回答就能有效、高质。如:在教学《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篇文章,学生抓住“文章的中心是怎样阐开叙述的?”这一主要问题进行探索学习,学生列举其中的方法,按照总分结构回答问题,有条有理,这就是一种思维训练,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梳理、学会概括。
(3)教师的文化素养与专业素养。“五学”模式给我们的教师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应细细聆听学生的发言,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有效的引导,梳理和提升。这样的课堂,不可能以教师备的教案而亦步亦趋地进行,更多时候是要根据学生的回答而制订下一步的方案,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备有多种教案,视学生的学习情况而选择教学的内容,另外,学生常常有教师意想不到的回答,教师要能够引领学生走进更广泛的语文学习的殿堂,那么,就需要教师本身具有更高的文化素养与专业素养。
(4)注重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基础知识与拓展知识之间的承接。虽然“五学”模式的课堂是开放的,可以拓展许多创新的内容,但小学语文教学仍是学生打好基础的过程。因此,在“五学”模式的课堂中,教师尤其要注意把小学语文的基础知识与拓展知识的承接,整合与运用。切忌虎头蛇尾,只注重课堂中哄动效应,而忽略了学生最基础的知识,使课堂成为一个空架子,一个漂亮的花瓶,只是“茶壶里面起波涛”,失去了教学的真正的意义。
(5)注重评价机制的建立与落实。良好的评价机制,能够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教学过程有效地进行,因此,评价机制的建立与落实是非常重要的。在“五学”模式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由于学生的学习程度不同,理解有偏差,因此,教师应在适当的时候把学生的思维引到有效的问题中,除此之外,评价机制的建立,也是引领学生理解过程的一种好方式。评价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也可以以个人为单位,各组之间互相监督,互相竞争,小组内互相帮助,互相检查,有效地推动了学习的学习过程朝良好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篇10
一、注重伙伴合作,经验共享
案例一:大班双圈舞《我是祖国的好娃娃》。(主备人:韩老师,教龄2年;参与者:大班级部教师;主持人:教研组长。)
韩老师:各位老师,这个活动我参照以前设计进行了认真的准备,但是因为我经验少,没组织过类似活动,有好多地方拿不准,希望在我说课的过程中大家给我指导。(目标、准备略)
疑问一:在根据歌曲创编舞蹈动作时,是散站好还是站几纵队好?
教师讨论结果:这个舞蹈的动作没有方向性,又因为本身是个圆圈舞,可以站成圆圈队形刨编动作,这样比较稳定,幼儿注意力容易集中。
疑问二:怎样由单圈变成双圈?我看到原先的设计中准备了红、黄两种颜色的手花,怎样使用?
8位老师现场演示后得出结论:活动开始站单圈时就要按两红、两黄间隔的顺序站,然后同色面对面站,变成双圈。(发现问题:方向怎样由面对面变成面向圈上?)
王老师(在音乐教学方面有丰富经验):根据我的经验,老师让一组幼儿做出示范,其他幼儿顺势变成同方向即可,就像多米诺骨牌。
疑问三:本来我觉得钻山洞的队形变化很难,现在我知道了,让戴红手花的幼儿手拉手举起,戴绿手花的幼儿钻过就可以了。
组长:哪位老师还有什么意见和好的做法?
王老师:队形变化还可以采用一些简单的图示方法。如在圆圈上画几个箭头,孩子们自己就能找到方向:钻法也可以用图示表示,画并排两朵红色和两朵黄色小花,用箭头表示红色钻过黄色(边画边讲解),让幼儿看图示自己探索出队形变化的方法,更有助于幼儿主动学习,提高兴趣。
组长:韩老师,你现在明白了吗?请你根据大家意见整理好教案。
我觉得还有一点大家要注意,在引导幼儿创编时要把握创编的度,不要出现名义上老师让孩子创编,但实际上还都是老师准备好的动作。也不能完全放给孩子,孩子编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不给予提升。老师的主导作用要把握好,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及时引导,与孩子充分互动,共同创编动作。
韩老师:我想在组织活动时请各位老师帮我听课。
组长:可以,那就定这个活动为本周研究课,韩老师可以把孩子分组,进行多次活动,大家对她进行跟进指导。
案例分析
新教师韩老师初次担任主备人,虽然有成熟教案参照,但由于经验所限,很多环节如何操作还拿不准。她在前备,也就是课前反思时发现问题,在集体备课时求助于其他教师。在老师们的共同探讨下,问题逐个解决,思路逐渐清晰,形成了比较完整实用的活动设计。在这期间,老师们充分调动已有经验参与讨论,尤其是经验丰富的王老师,不但提供了伙伴支持,还起到一定的专业引领作用。新教师韩老师获得发展,尤其是接下来的研究课会使她的专业技能得到较大提高。
二、体现专业引领,引导提升
案例二:业务园长参与的中班集体备课。讨论焦点:把原课程中剪贴国旗改为油水分离画。(主备人:刘老师;参与者:大班部级老师;主持人:教研组长。)
园长:能说一下你们修订的理由吗?
主备刘老师:我在备课时详细看了原来老师组织这个活动的反思记录,发现这个活动难度过大,大部分孩子不能独立完成。
赵教师:我以前也组织过这个活动,的确难度很大,首先是剪出五个五角星,还要分辨出大小,再按正确的位置贴上,对孩子来说太难了,很多孩子贴的位置都不正确。
园长:那你们为什么要改成油水分离画?
组长:我们刚刚进行了一个油水分离画活动,幼儿很感兴趣。大家觉得把剪贴国旗改成油水分离匦。幼儿比较容易掌握,效果也比较好。但我们觉得难度较小,想把这个活动放在活动区中进行。
园长:可以。但你们要注意一点,既然我们课程中设置了剪贴活动,也就是说幼儿需要这方面的发展,不能因为活动不适宜而放弃这个目标。你们怎么实现这方面的目标呢?
于老师:我们可以在活动区中提供剪刀,等涂色国旗干后让孩子沿边缘剪下来,练习剪直线。
彭老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图形让幼儿练习剪贴。
韩老师:有一些能力较强的孩子能剪贴出国旗,我们可以投放画有五角星的黄色纸和红色长方形纸,让孩子尝试。
于老师:要在美工区内投放一个非常标准的国旗图案作为范例,引导幼儿充分观察了解国旗图案的构成。
组长:对,我们要根据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投放不同层次的材料,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参与活动。并做好观察记录。
园长:老师们能根据实践经验对课程的设定提出质疑,并根据幼儿自身发展特点和需要进行调整,有目的有层次地投放材料,引导幼儿活动,真正做到以幼儿发展为本。把活动置于活动区中进行,你们怎样把握孩子的参与率呢?
彭老师:加强观察引导,尤其是个别不太喜欢参与美工区的幼儿,要想办法引导他参与。
刘老师:我们可以在美工区内设置作品展,完成的作品就贴在上面,写上名字,谁参与谁没参与一目了然,然后老师再有目的地引导。
组长:请大家分头准备材料,按照预定计划进行实施,但在实施过程中要及时观察幼儿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思路,并做好详细的观察记录和反思分析。
园长:同时请你们考虑园本课程的调整修订,选择适宜的活动充实课程体系。
案例分析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业务园长、教研组长、骨干教师不同程度地承担着一定的专业引领作用。骨干教师利用自身擅长领域成熟的经验,引领其他教师学习教育教学技能:教研组长对教师的讨论做法给予一定的总结提升,提出实施具体要求:业务园长在参与时提出具体意见和要求,更重要的是体现对整个课程实施的宏观调控,如整体目标的把握、研究的方向等等。在以上案例中,开始时教师只关注了幼儿发展水平,但忽视了幼儿发展目标,以及目标达成的手段。在园长提示引领下,教师们针对幼儿发展目标和个体发展水平,采用分层实现目标、分层投放材料的方式逐步深入,思路进一步清晰。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敢于质疑,注重实践反思的做法得到肯定,园本课程得到进一步完善。
三、提倡个性教学,实践反思
案例三:交流大班故事《月亮船》活动反思。(参与者:大班级部教师;主
持人:教研组长。)
组长(具有丰富的语言教学经验):上周备课时老师们对该不该在课前丰富有关“最长的墙、最大的广场和最高的山”知识持不同意见,有的老师认为提前告知会让幼儿失去兴趣,有的老师认为应该先丰富有关知识。大家已经分头实施了,有什么感受来交流一下。
教师1:我是认为不需要提前丰富的,因为我觉得这个内容比较简单,活动时采用猜一猜的方式会更引发幼儿的兴趣。但是在上课时孩子猜不出来,我告诉他们答案,他们不会说“喜马拉雅山”,我只好一遍遍教他们说。影响了整个活动,尤其是情感的挖掘,效果不是很理想。
组长:你反思过原因吗?
教师1:我原来只考虑孩子对长城和天安门广场比较熟悉,但没想到他们不太了解最长的墙、最大的广场。
组长:也就是说,与他们的生活还是比较遥远的。还有,为什么会影响情感的挖掘呢?
教师1:本来我用充满激情的语言讲述故事,引导孩子理解感受,孩子们很快进入状态,但到“最高的山”这个地方,光是“喜马拉雅山”就教孩子说了好几遍。感觉从故事情节里跳了出来,所以就出现了断层。
组长:影响了故事的完整性。
教师2:我在课前作了比较充分的准备,让家长和孩子搜集有关中国之最、中国独特的资源等方面的知识图片,布置在活动区中。上课时。当故事分析到这个地方,幼儿兴趣高涨,有的说:“我爬上长城了,长城真像一条龙。”“我刚去过天安门广场,它太大了,我使劲跑也跑不到头。”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使故事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
教师3:我还有一点感受。上周备课时我们把研究重点放在对故事情感的挖掘上,在活动中我尝试使用了两种提问方式,我感觉对故事情感的挖掘非常有帮助。一是追问,二是双向提问。(举例略)
组长:我们在组织故事教学时,首先要确定目标。是偏向于知识还是情感。这个故事大家定位于突出情感是合理的,把知识丰富置于课前也是明智的,不会破坏故事完整的情节,便于孩子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