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要求范文
时间:2024-03-20 17:54: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要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 融资渠道 创新
中图分类号:F4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c)-0161-02
高新技术企业是指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经济实体。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有三大标准:一是研究开发费用占产品销售额的比例;二是科技人员在员工中的比重;三是产品的技术复杂程度;三个条件是一脉相承的,研究开发费用的投入是根本。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把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但高技术企业存在着创新能力不足、专技术人材匮乏、创新资金不足等问题。
1 高新技术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随着高新技术企业的不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从苏州来看,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不断提高,形成具有苏州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据统计, 2008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501.8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4.0%,2009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921.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4.2%,2010 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9022.6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6.7%,比上年增长27.3%,利税总额672.37亿,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3.82%,显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苏州的高新技术企业是苏州市重要的创汇、税收来源。
2 制约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的因素分析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的投入是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基础,然后由于高新技术企业本身产品的特点,创新活动往往是高风险高回报,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融资方式往往将其排除在投资之外,使企业的创新面临较大的困难。
为深入了解和全面掌握苏州市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通过调查与分析目前苏州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资金来源渠道有限。企业研究开发工作对资金的要求较高,苏州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经费大部分来自企业自有资金,少数来自金融机构贷款,来自政府的资金不到经费来源的1%。可见除了企业自身积累外,企业几乎无法通过其他渠道为其研发活动筹资,研发资金的短缺也就成了高新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一大瓶颈。
(2)经营风险和获利周期长是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障碍。企业不愿意开展自主创新主要原因是风险太大、周期太长、管理太难,部分企业认为国外引进见效快,也说明了高新企业创新活动是高风险的。
(3)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主导模式,这种创新属于初级阶段。目前苏州市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方式主要还是以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这主要是因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活动是高风险高投入,为了规避这一风险大多企业选择了引进消化创新的技术创新模式。
在市场经济中,差别化产品是战胜竞争对手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技术创新是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提高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是有关国民经济增长模式转型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水平的提高,首先要解决创新资金的投入问题,如何获取外部资金的支持是高新企业技术创新急需解决的问题。
3 国外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模式介绍
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的融资模式有两种:一种以美、英为代表的直接融资模式,通过交易机制和价格信号发挥市场的功能积聚资金,这种模式下,只有真正具有良好成长潜力的高新企业才能获得融资,有利于市场进行优胜劣汰,这一过程中,风险资本等外部股权融资起到了重要作用;另一种模式以日德为代表的间接融资模式,它通过中介银行完成储蓄到投资的转换,银行具有信息生产的优势,节约了投融资双方相遇的信息成本和交易摩擦成本,银行与企业关系较为紧密,缺陷主要是容易造成政府干预及体制僵化,融资效率低,负债企业经营风险转嫁银行,诱发金融危机。
顺畅的退出机制是吸引风险资金进入高新技术企业的另一个重要条件。国内外研究中多数学者支持公开上市退出方式,其优点在于公司上市表明公司取得了较好的业绩,使基金管理公司获得声誉,又可让投资者获得丰厚的资本收益。创业板市场是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之一,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创业板市场。美国1971年建立的NASDAQ市场,基本上专为具有成长性的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筹资服务。1992年设立的小型资本市场,其上市标准更低,没有业绩要求。在NASDAQ上市的大部分都是高科技公司,很多人将NASDAQ市场称之为“美国高科技产业的摇篮”。英国另类投资市场(AIM)成立于1995年6月,是伦敦国际交易市场为中小发展型公司设立的,AIM对上市公司规模、公司收入标准、公司收益标准、公司股份转让及公众持股的最低要求都没有规定和限制,能较好地满足成长性高科技公司的上市要求,其交易异常活跃,也是全球较成功的创业板市场之一。
建立场外交易市场是国外资本市场为风险投资提供退出平台的另一种方式。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较类似的,更有借鉴意义的是台湾的兴柜市场。在台湾中小企业融资也是个难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台湾建立了两层场外交易市场,分别为上柜市场与兴柜市场,在兴柜市场,对发行公司没有盈利与最低资本额的要求,只需两家券商推荐上市即可。台湾场外交易市场的分层,使得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均比较容易获得直接融资的机会,对于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成熟的证券市场体系里,场外交易市场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美国场外交易量占全部证券交易总量的70%以上,成为未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和风险投资退出的重要渠道。
4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模式探讨
从目前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来看,在融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融资方式比较单一,缺乏直接的市场融资渠道,商业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的融资方式占到了50%以上;二是借贷期限较短且数目普遍不大;三是融资成本高,缺乏专门贷款为其贷款的金融机构等。同时高新技术企业还存在诸如:自身内部治理结构不健全、管理制度不规范、经营透明度低、盈利能力波动大等问题。这些都制约着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和融资。
综上所述,要解决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就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与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高风险高回报相匹配的资金来源;二是建立一个相应的资金退出机制与之配套。
(1)引入风险投资基金。
风险投资是一种愿意承受高风险并追求高回报的投资方式,它以股权形式投资于高新技术企业,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提供经营管理,使企业在科技成果商品化的过程中实现较高的成长率,最终通过出售企业股权或上市而获得收益的一种方式。风险投资培育了许多世界知名的大公司,如:微软、英特尔、戴尔等,风险投资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带动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和稳定的发展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发展壮大我国的风险投资基金是解决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资金的关键。借鉴国外经验,一是以政府担保牵头。政府担保可以用少量资金带动大量民间资本向风险投资业发展;二是财政补贴。西方国家都建立了风险企业财政补贴机制,如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于1983年就实施了SBIR计划,规定年研究开发费用在1亿美元以上的联邦政府按一定比例向SBIR划拨专款。中央财政补贴应重点扶持国家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地方财政则应主要扶持社会化的高科技风险投资;三是提供税收优惠。我国目前没有对风险投资者税收方面的优惠,投资所得红利、股息、分配的利润都要征税,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对风险投资资本所得降低税率,甚至免税。
(2)建立多元化的资本市场。
①建立合适的融资平台。目前深圳交易所开辟了创业板,但对上市申请者仍有一定的盈利要求;我国上市发行制度采用审批制,每年上市公司数量有限,无法满足众多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要求。因此,建立一个适合高新技术企业与风险投资基金退出的平台,是解决众多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问题的关键。
②创业板扩容。自创业板在深圳开板以来,创业板上市公司目前已达300多家,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做出了贡献,但与其他国际创业板市场相比,我国创业板更加注重了投资者保护,上市公司都有严格的净利润要求,对企业规模也有较高的要求,从首批上市公司来看,大多数企业都处于成长后期,技术与市场较稳定。同时创业板发行制度依旧沿用主板的核准制,发行速度较慢,上市公司数量有限。随着投资者风险意识的加强以及制度建设的不断完善,建议在未来适当的时候对创业板市场发行采用注册制。
③建立场外交易市场。场外交易市场,简称OTC,又称柜台市场。世界主要经济体都有自己的OTC市场,建立无经营业绩要求的柜台交易市场符合高新技术企业的现状,也为风险投资退出提供了一个平台,是我国目前资本市场体系中缺少的,也是众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所需要的。对于如何建立我国的场外交易市场,目前主流思想是首先建立各省分散的柜台市场,由券商和地方政府主导,原则上一省一个柜台市场。对上柜公司资质要求只需存续满一年、业务独立、具有持续经营能力、具备风险控制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新颜.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渠道创新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2).
[2] 周孝华,雷佳敏.基于战略投资的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估值[J].科技与经济,2010(1).
篇2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融资体系;多层次资本市场
中图分类号:F83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5-0064-03
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其发展过程中对资金的依赖程度较高。由于风险的存在,使得高新技术企业融资艰难。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将阻碍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本文认为高新技术企业应建立以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为主,以银行间接融资体系和金融创新体系为两翼;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中,以创业板市场为主导,以主板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为两翼的融资体系。
一、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构建
(一)完善创业板市场,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上市融资的场所
创业板市场主要是相对主板市场而言的,其上市条件较为宽松,上市标准、规范化要求等方面低于主板市场,比较注重考察企业的技术领域、研究与发展资金在销售收入中的比例、技术人员的组成结构与水平等。在高新技术企业的创业初期,风险投资是其主要的资金支持。但是,高新技术企业要迅速成长为世界级的公司,其需要的巨额资金是靠以分散投资为原则的风险基金所不堪胜任的。高科技公司进入成长期之后,风险基金逐步淡出,而它们又不能在主板市场上筹资,因此迫切需要一个支持自己发展的资本市场,创业板市场正好满足了这类企业的要求,为它们提供了筹资机会,从而直接推动了高科技企业的发展。
创业板的推出,使高新技术企业可以通过股票市场直接融资,避免银行间接融资中风险与收益高度不对称的情况,使承担高风险的股本投资人获得高收益,进而吸引社会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高新技术企业,形成良性循环;同时,在资本市场上,通过股权的分散化和股票二级市场的流动性,能够有效地分散风险和有效地增强整体金融系统抗御风险的能力。
中国可参照美国的纳斯达克股票市场,英国的未正式上市公司股票市场、日本的第二板股票及香港创业板市场的经验,直接继承和运用主板市场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并根据自身特点有所创新,完善创业板市场,充分发挥创业板市场的后发优势,为风险投资基金提供股权市场“出口”,扩大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渠道,促进对高科技领域的投资,推动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拉升经济增长。
(二)利用主板市场对传统产业结构技术改造
目前,中国的深沪A股市场(主板市场),主要为国有企业改革服务。在上市公司的壳资源还极为稀缺和珍贵的形势下,发行上市的公司传统产业占有较大比重,技术结构也以中低技术为主,从现实出发,中国的高新技术企业既要充分重视高新技术成果自身直接工业化的发展,更要高度重视并挖掘高新技术对现有产业改造的巨大潜力。高新技术企业除了在政府的倾斜和扶植下,直接进入资本市场,还可以通过“买壳上市”、“借壳上市”、“受壳上市”来“曲线救国”,借用技术入股、资产置换、股权受让等形式来达到上市目的。这样不仅使上市公司有了概念题材,又使稀缺的“壳”资源得到有效使用,达到高新技术企业与资本市场的有机结合,使传统的产业结构注入科技术含量,提高资本市场的内在质量。
在中国资本市场中,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还不太多,这已成为中国知识经济难以启动的根本原因。所以,要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现代股份制公司的改造优先安排高科技上市指标和额度。除了在国内安排上市外,还可以创造条件在海外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促进高新技术企业走国际化和规模化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主板市场既可以为成长期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资本来源,又可为成熟期的高新企业的风险资本提供退出通道。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到成熟阶段时,要进一步发展规模,间接融资已不能满足其需要,要筹集更多的社会资金,必须依靠资本市场,通过股票上市筹集资金,具有融资量大、资金可长期使用等特点。在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模式下,既能保证资金筹集与使用过程中较高的透明度,又避免间接融资的黑箱操作和与此相联系的高风险、低效率,促使社会资金配置到生产率最高的产业。
(三)发展和完善场外交易市场
场外交易市场在高新技术企业融资体系中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场外交易市场挂牌交易的企业或品种是不具备目前主板和创业板上市条件的企业、科技成果等,或者并不希望在公开资本市场上市的企业以及还不满足证券市场上市条件的企业产权、股权等,场外交易市场面向特定的投资者群体。场外交易市场主要功能如下:
1.为更高层次的资本市场提供优质的上市企业资源。场外交易市场通过其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解决了企业成长过程中对资本、技术、管理和产业整合等多方面的需求,使企业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而其中有的企业在规模、业务成熟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具备了企业公开上市的条件,同时在场外市场上获得资本市场规范运作和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辅导,场外交易市场为高级资本市场――创业板市场和主板市场培育优质的上市企业资源,是高级资本市场的基础,是大多数科技型、成长型企业公开上市的孵化市场。经过场外交易市场孵化的企业,可以保护公开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投资者的信心,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2.承接从高层次资本市场退市的企业。尽管公开资本市场对企业的上市要求很高,但企业的发展是动态的,当上市企业不再满足公开资本市场条件时,将启动交易所的企业退市程序,而企业又没有破产清算。这样为了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需要有交易平台继续为他们服务。由于场外交易市场的特殊性,完全可以成为退市企业的承接平台,承接从主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退市的企业。
(四)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与场外交易市场的关联性分析
主板市场为层次最高的、全国性的、集中的场内交易市场,主要面向进入产业化阶段中后期和市场化阶段的高收益低风险的知名企业。主板市场可以作为创业资本的撤除渠道之一。二板市场是与证券交易所主板市场相对应的另一种证券交易市场的统称,一般来说,在二板市场挂牌上市的多为具有增长潜力的高科技中小型企业,上市条件无论是企业规模还是盈利要求都比主板市场宽松。场外交易市场主要解决高新技术企业创业过程中处于初创阶段中后期的高新技术企业融资。
二、银行间接融资体系的构建
(一)建立和完善高新技术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1.改变政府财政性担保的主导地位,鼓励和促进互助担保机构与商业担保机构的发展和扩大,拓宽担保资金来源,通过政府预算拨款、担保费、社会捐赠、定向募集和会费等各种渠道来获得担保机构可持续发展资金。
2.建立担保机构的风险分散机制。风险的防范、控制、分解和化解及风险补偿机制是担保机构正常运转的重要环节,高新技术企业开发面临的巨大风险可能使担保机构不愿为其融资提供信贷担保,为了防范信用担保所存在的极大风险,可以按比例担保或采取一些风险补偿形式,如事先约定对成功项目收到一定回报,利用高新技术企业的机器设备、知识产权等进行反担保等;建立担保基金和再担保基金制度,因为中国的担保机构规模小,实力弱,对一些数额大,同时风险也不确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贷款无法承担起担保申请,所以应由政府支持,或政府、银行和企业联合支持,建立风险担保基金和再担保基金,以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这样不仅会扩大担保规模和分散担保机构的经营风险,而且也能提高担保机构自身的偿付能力。
3.建立完善的高新技术企业资信评估制度。中国经济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教授认为,民营企业贷款难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机制的问题,民营企业一直没有信用记录,而国有银行的贷款为防范风险必须要考虑信用问题,这就无形中把民营企业排除在融资体制外。担保业务实际上是对信用的一种保障,缺乏作用信息,担保机构对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担保的风险和成本就大为上升,所以要强化高新技术企业的信用观念,逐步建立起一个按作用等级来确定是否贷款和担保的评估制度。对于信用高的企业,可以给予优惠的担保条件,对于信用差的企业,则不与担保或提高担保条件,同时实施反担保。
(二)创新商业银行经营理念,扩大高新技术企业的信贷投入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它们拥有的是知识产权、产品品牌、技术成果等无形资产,而缺乏土地、不动产等有形资产。商业银行若固守传统的信贷方式,则易失去投资机会;因此,应创新经营理念,可以用知识产权、产品品牌、技术成果等无形资产做抵押品,这样既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有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外部资金来源。当然从“三性”原则出发,在担保抵押前必须对企业进行严格的评估。
美英等国的金融机构除对高新技术企业发放定期贷款外,还对高新技术企业开展透支或贷款承诺业务。透支或贷款承诺实际上是金融机构与借款人之间的远期合约,通过特定的合约条款,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金融机构与借款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有助于金融机构加强放贷后的事后监督;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企业获得贷款后的道德风险。中国商业银行也应借鉴美英提供的这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向信用好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授信贷款服务。
三、金融创新体系的构建
金融创新能为投资者和发行者提供广泛的金融工具选择范围,使金融市场的交易品种增加,投资者能据以进行多元化的投资组合,在保证收益的同时转移或分散风险,降低交易成本。金融创新包括融资方式与融资制度方面的创新等,可有效解决高新技术企业中的金融抵制问题,促使其更好地发展。
(一)利率市场化
正如麦金农所说:“人为的低息贷款或贴补性信贷可能既无必要也不明智,在信贷充足的地方,放款和借款的高利率,会产生一种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动力,它会促发新的储蓄,改变低效率投资,从而推动技术改造。反之,那种维持金融资产低利率或负数利率及限制贷款发放的政府政策,往往不能刺激储蓄或阻止低效率投资。”所以要解决中国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困境,不能仅依赖于财政补贴或成立专门的政策性银行发行优惠利率贷款,而必须放宽利率管制,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由市场自主决定贷款利率,允许商行对其所提供的便利服务收取合理的额外费用,实现风险和收益相匹配的经营原则,避免损害自身利益。推行市场化的利率,一方面,能使高效益的民营科技企业与国有大企业在市场上平等地进行融资,获得了金融抑制下无法获得的发展资金;另一方面,还可促使国有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资金的有效配置。
(二)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的实质是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可预期收入的高新技术企业信贷资产,通过发行证券的方式予以出售。资产证券化有利于促使资产升水,并使高新技术企业的经营风险被分散到众多的投资人手中,同时在打包和重组过程中,高新技术企业将会被再创造。银行也通过资产证券化使贷款成为具有流动性的贷款,增加资产负债表的安全性,改善资产质量,缓解资产充足压力和提高金融系统的安全性。
(三)发展融资租赁业务
高新技术企业在创业之初,缺乏资金购买研究开发所需的昂贵的仪器设备,用融资租赁方式可以很好地解决企业的设备需求,达到融资目的,是一种有力、新型的资金来源。高新技术企业利用此方式的分期付款、还租方式灵活、受限制少、又能租用到先进设备等特点,可分散风险、解决资金不足,且租用期满后还可选择购买设备所有权,一举两得,大大提高了资金的利用率。
(四)鼓励建立各种层次的投资银行
投资银行业务的核心便是帮助企业资产重组、兼并、收购,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帮助企业融资,并为客户管理提供有关财务和投资咨询服务。其管理资产的经验和投资变换能力是其他商业银行所缺乏的。投资银行可以帮助发展成熟的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从而使风险投资顺利地从高风险的企业中撤出,以进行新一轮的风险投资。另外,投资银行也为那些虽然发展并不成熟、但已具备一定实力和条件、需要融资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以私募形式为主的融资,从而使公司迅速达到上市水准。
(五)建立风险投资机制
1.营造有利于风险投资发展的政策法律环境。风险投资涉及到社会公众筹资和向风险企业投资两个阶段的行为,牵涉到较为复杂的契约关系,加上它自身的高风险性质,需要一个完备的政策法律环境保障其正常运行。首先,建立风险投资业的法律支持系统。高新技术企业创业需要风险投资家同技术专家的密切结合,其中关键是要处理好知识产权即技术入股的问题,应当取消知识产权作价入股的限制,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犯行为。通过制定相关立法确认风险投资企业的性质、设置条件、经营目标、投资方式、投资方向等,将风险投资与常规投资区别开来,明确规定风险投资企业的权利与责任,防止风险投资信贷化和永固化。对风险企业放宽无形资产比例,允许管理层持有一定量的经营股,以作为一种优惠和激励。其次,创建有利于风险投资发展的税收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实行减免所得税的优惠政策,提高科研人员个人所得税基数。为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体现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吸引和留住优秀科研人才,对于科研人员在技术成果的转让和技术服务方面的所得,应给予按应纳税额减征一定百分比的优惠。第三,建立健全风险投资中介服务体系。风险投资涉及风险资本、风险投资公司、中介机构、风险企业等要素。中介机构集中了各方面的专业人才,能够弥补风险投资家和风险企业家的不足,为风险企业和风险投资公司提供智力的支持。因此,必须建立和健全中介服务体系,为风险企业的发展和风险投资公司的运作提供融资、投资以及提供科技、法律咨询等中介服务。中介机构是否健全是衡量一国风险投资业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之一。
篇3
作者:梁京华 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嘉兴市中心支行
金融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商业性与政策性矛盾造成银行“惜贷”银行贷款目前仍是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的主要手段。金融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对整个国家实力、产业调整意义重大,该类业务具有准政策性,但各商业银行经过股改后,信贷管理更加注重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高新技术企业的周期长、高风险与银行贷款收益的高度不对称使得银行纷纷“惜贷”,一方面银行不可能大幅上调贷款利率来覆盖风险(有时国家出于鼓励企业技改还规定银行对技改项目要执行优惠利率),另一方面即使利率能大幅上调,逆向选择的道德风险过大也会使银行望而却步。同时,商业化的考核机制也与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政策目标冲突,这里既包括监管机构对各商业银行的考核,也包括各银行的内部考核,既包括责任追究也包括激励机制。由于没有兼顾反映出科技贷款对社会发展的动力作用,很多银行制定的“包放、包收,包管理”和贷款责任终身制等考核办法给信贷部门造成了“惧贷心里”,阻碍了高新技术企业信贷业务的发展。2.制度性安排导致缺乏多层次的融资体系不同时期的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需求是不同的,企业融资需求及复杂程度逐级上升必然要求相适应的多层次的融资体系,但我国多年来的制度性安排使整个融资体系缺乏层次,难以满足不同规模和发展阶段的企业融资需求,具体表现两个方面。一是市场的层次,如证券市场,我国大多企业只有深圳、上海两个全国性的证券集中交易市场可以选择,而其关于企业经营年限、业绩、最低资本规模限制,以及过高的上市成本对一般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都“门槛”太高,原本准备发展的场外交易市场和地方性集中交易场所都因为种种原因被关闭和取消。我国债券市场也因为不尽合理的发行和交易制度而发展滞后。创业板市场虽已建立,但短时间内仍无法改变市场层次的不足。二是金融机构的层次。我国目前大量的资金集中于国有银行,没有专门服务于中小科技型企业的中小金融机构,近年来开始的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新型机构也无暇顾及支持高新技术企业。3.尚未全面建立真正意义上的风险投资国外经验证明,高新技术企业的关键融资环节大多由风险投资解决。而我国大多数风险投资基金规模小,机构少,风险投资渠道单一,许多风司是由各级财政部门直接或间接发起并作为主要投资人,很少有私人部门介入,很多基金起到的是财政奖励作用,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风险投资,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非常小。由于资金不足,一些公司无法达到组合投资,分散风险的目标,为了回报往往会进入股票、期货和房地产,最终导致关闭停业,不但未起到风险分散的作用,反而积聚了更大的风险。除了资金不足,风投发展还存在着许多政策障碍。如规定上市公司的净资产回报率低于10%将失去配股资格,就严重阻碍了上市公司注资发展风司,因为对于风司而言,第一年就要有回报是难以完成的。再如国内大多风险投资机构是采用“公司制”,投资者往往会通过董事会掌控投资战略和决策,这就导致“外行干预内行”,没有发挥经理人专业素质来分散风险。4.高新技术企业自身发展水平不高特别是大多处于初创阶段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股本规模小,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信用观念淡薄。一些民营高科技企业有家族化治理倾向,企业透明度较差,财务状况记录与报表等信息严重失真,融资潜在风险很大。另外,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管理中普遍存在重营销,轻管理的倾向,对企业融资,特别是权益性证券融资造成不利影响。如部分企业为了少缴流转税或所得税,采用少计收入,利用关联公司调节利润、将业务由一家免税期结束的公司转移到另一家新办公司等做法,在企业私募与公募资金时都会被要求公开披露或调整,就可能造成业务无法连续计算,业绩不符合融资标准等问题。企业融资难还有人的因素。如由于缺乏财务的专门人才,企业融资缺乏完整、系统的策略,没有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制定相应融资计划。再如,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家大多控股情节严重,很多都是学者型人才,经过一番艰苦奋斗,终于把科技成果转化成市场上的产品,很多经营者宁可让企业发展得慢一点,也不愿让外来资本控股。
金融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1.银行要积极转变经营理念,创新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银行要增强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信贷的紧迫感,重点扶持和有意识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内部管理好、有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企业。同时要加强金融服务,开展产品创新,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信贷投入。特别是要根据高新技术企业价值大多体现为自主知识产权和无形资产的特点,加大知识产权担保融资业务的拓展,以知识产权作为担保来替代传统担保方式。2.政府要注重规划制定和环境建设,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政府应充分发挥指导作用,注重制定发展规划和政策建设,建立健全政策配套措施,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提供优质的管理和服务,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提供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如经科技管理部门备案的创业投资机构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税收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费用实行税前抵扣等。加大奖励力度,完善长期激励机制。要扩大政府科技奖励的覆盖面,重点奖励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创新人才,注重技术创新成果的实用性和市场价值。3.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和人才培育,提高自身融资能力企业要加强诚信建设,多渠道加强与银行的信息沟通,杜绝信息欺诈。要改变营销重于管理的经营思路,加快风险投资和创业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努力培养一批具备金融、保险、企管、财务、科技、经济等各方面知识,以及具备预测、处理、承受风险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为企业切实解决融资困难。另外,企业经营者要转变控股至上的观念,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必要时应当引进适合的战略投资者,采取以“技术换资金”的方式来解决企业发展初期的融资困难。4.加快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建设步伐,强化风险投资作用要加快建立为高新技术企业服务的专业金融机构。可在现有的银行中单独设立业务部门,独立核算和考核,也可鼓励发展新型金融机构,如科技银行、社区银行等。同时要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加快企业上市融资的步伐,包括早期的风险投资和后期的公开发行上市。积极探索构建产权交易市场加快高新技术企业资产证券化的进程。通过完善法规,税收优惠等手段,鼓励各类风险投资机构发展,充分发挥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孵化器作用。
篇4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会计核算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以创新、科技和创新为核心,发挥科技创新整体引领作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对于在科技创新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更是给予多项优惠政策,体现对科技创新的政策倾斜。而研发能力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不断提高离不开研发费用的投入。另外研发费用也是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及审查税收优惠政策享受资格的重要指标,因此企业研发费用核算是否规范、归集是否准确关乎企业能否享受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也影响企业对内部研发活动的管控及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核算问题进行如下探讨。
一、高新技术企业相关政策概述
根据《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印发的通知》(国科发火〔2016〕32号)规定,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的居民企业。
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企业方可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1)企业申请认定时须注册成立一年以上;(2)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获得对其主要产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3)对企业主要a品(服务)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4)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申请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后可依据税法规定,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相关手续,除了企业所得税减按15%的税率缴纳外,还可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前提是企业的研发费用核算规范、归集准确。但目前很多高新技术企业会计核算仍存在较多问题,为企业申请认定高新资格及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带来极大风险。
二、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核算存在的问题
1.研发费用会计核算体系不健全
很多高新技术企业尤其是非上市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由于内部财务人员对国家最新的财税政策以及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不熟悉,从而未对企业研发费用进行规范的会计核算。有些企业未单独设置研发费用科目,仅建立辅助帐进行统计,导致研发费用散落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下的各个明细科目中,核算不够明晰。有些虽然单独设置了研发费用科目二级科目,但由于未能综合考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及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要求,导致三级明细科目设置不合理,对后续高新企业认定及汇算清缴工作造成影响。另外研发费用核算不清晰也不利于企业自身管理,对合理管控研发活动带来一定困难。
2.研发费用确认和计量不规范
一是企业内研发活动与生产经营活动同时进行或多个研发活动同时进行,而在多个环节没有进行严格区分,导致无法准确计量研发费用。例如研发与生产经营都需要的水电等动力,企业往往人为设定一定比例进行分摊,但却缺乏相关依据,对研发费用及生产成本核算都会产生较大影响。另外研发人员同时承担多个研发项目时,对于每个项目承担人员工资的确认也往往采用直接平摊的方式,缺少相关信息支撑,大大降低了研发费用会计信息的可信度。
二是研发费用资本化确认不规范。实务中,很多企业内部研发立项混乱,还有一些企业因为研发活动具有较高风险性,考虑到失败可能性较大,于是对一些研发项目不予立项,仅在研发成功后补充立项,这些都给财务人员后续确认和计量研发费用造成极大困难。并且财务人员非技术人员,对研发活动缺乏一定了解,加之部门间沟通不畅,因此难以对研发费用资本化条件和时点做出准确判断,造成研发费用资本化确认不规范。
3.研发费用信息披露不充分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应当披露计入当期损益和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支出金额,然而大部分上市公司由于高层管理者对此问题不够重视或基于保密角度考虑,钻取信息披露制度的漏洞,对企业研发费用信息披露模糊或没有披露,极大降低了财务信息质量,影响投资人及公众对企业的全面认识及评价。上市企业尚存在此问题,而未对外公开财务报告的非上市高新技术企业其研发费用信息披露情况就更可想而知了。
三、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核算建议
1.健全研发费用会计核算体系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及其应用指南要求,将研究开发项目区分为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在满足资本化条件时,确认为无形资产。因此企业应在总账设置“研发支出”科目,同时下设“费用化支出”和“资本化支出”二级科目。此外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科技部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号)及《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设置三级以下明细科目,主要有“人员人工费用”、“直接投入费用”、“折旧费用”、“无形资产摊销”、“新产品设计费等”、“其他相关费用”等6大项,并设置部门、项目及资金来源的辅助核算。期末全面分析“研发支出”,达到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予以资本化,结转计入“无形资产”,不满足条件的进行费用化,并转入“管理费用”。
2.规范研发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一是加强对研发费用原始资料的收集,准确归集和分配相关费用。针对6大项明细科目原始凭证设置,做出如下建议:(1)“人员人工费用”按照人力部门提供的出勤记录及分配表为依据,区分研发人员和非研发人员工资,多项目研发人员工资按对应项目工时进行分配;(2)“直接投入费用”“折旧费用”“无形资产摊销”等应区分研发使用和生产经营使用,属于研发活动耗用的,应写明对应研发项目,并请研发负责人签字确认,不易区分的可采用工时、材料耗用等方式进行分摊;外购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可以按照相关凭证登记;内部发生的应当通过内部结算价或者作为费用、成本核算对象进行归集和分摊;(3)“新产品设计费等”及“其他相关费用”等需取得原始票据及合同等资料,并标明具体对应的项目,需经办人与研发负责人签字确认。
二是加强内部控制,规范研发立项及资本化活动。企业应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0号--研究与开发》及其解释并结合自身情况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尤其针对研发活动建立完善的测评体系及严谨的报告制度。财务部门可依据测评结果及报告情况判断研发活动是否符合资本化条件,从而对资本化时点做出准确判断。另外应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针对本企业研发活动特点,建立系统化培训体系,定期组织财务人员进行财会专业知识以及企业研发技术相关基础知识的培训。
3.及时规范地披露相关研发费用信息
上市公司应披露“期末无形资产中通过公司内部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占无形资产余额的比例”。因此,上市公司应增强信息披露的力度,严格按照有关政策规定披露相关信息。此外建议上市公司在无形资产附注中还应披露“本年度研发支出总额占公司本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在管理费用附注中,单独列示计入当期损益的研发支出,或在无形资产附注中增加“本期研究阶段发生的支出总额”。通过这些指标可以更加详细地反映当期研发活动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从而使企业和外部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研发能力有更加全面和直观的了解,对企业财务状况做出准确的判断。
对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g企业,也应尽量按照上市公式披露要求完善内部财务报告内容,一方便可以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详尽的信息,提高研发效益,为高层决策者提供重要支持,另一方便也可为外部监管提供重要依据,为日后吸收投融资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S].国科发火〔2016〕32号.
[3]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通知[S].国科发火〔2016〕195号.
[4]陆道翔.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规范研发费用会计核算的对策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6(15):218-219.
[5]赵团结.研发费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的一项难题[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2(10):13-15.
[6]杨知宇.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信息披露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386):76-78.
篇5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高风险价值评估
* 项目资助: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我省高新技术风险企业价值评估及其产权交易政策研究》,项目编号:2006R0024。
当今世界高新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以高新技术发展为成长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其市场潜力大、产业关联度高、技术层次高、附加价值高、污染程度低、能源依存度低等优点,成为各地竞相发展的产业。一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及水平决定着该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甚至决定着该国的未来。
1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的目的及其特征
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就是由专业资产评估机构根据特定的目的和国家的有关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有关资料,遵循特定的原则,依照法定的程序和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把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对其在特定时点的整体价值进行综合性判断和估计的活动,它属于资产评估的范畴。
对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为企业和其他利益主体提供高质量的价值咨询服务,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更好地发展。具体来说,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的目的有以下四个方面:
1.1 为企业并购提供服务
在企业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内外部成长是互补的。由于当前技术更新速度加快,企业间竞争异常激烈,企业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发展自己,以便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了成功地进入一个新市场或迅速发展,仅靠自身的积累往往是不够的。实践也表明,并购是实现企业低成本高速度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20世纪90年代末的全球并购热潮就是一个明证。但根据波士顿的研究资料表明,六成以上的并购最后均以失败告终,而失败的原因大部分在于买方支付了不合理的溢价。因此合理的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是交易成功的保障。
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可以为并购行为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不仅对企业资产进行定性分析,而且还运用各种科学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对企业资产给予合理评定。通过价值评估,收购企业对目标公司的资产结构与状况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对目标公司资产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评定,对目标公司支持的获利能力,特别是在收购公司经营管理下获利能力的分析,均为收购公司进行决策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然后,在此基础上再由收购双方协商来议定企业收购价格。
1.2 为风险投资提供咨询服务,更好地引导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是创业期高新技术企业重要的融资渠道,处于创业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一旦离开风险投资资金的支持,就很难进一步发展壮大;而处于创业期的高新技术企业要想获得风险资本的支持,其投资价值必须得到风险投资家的认可。然而,根据国家科技部和国家统计局的资料表明,我国科学技术转化率比较低,造成这种现象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投资者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市场价值难以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加以评估。因此,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合理、准确的评估,以评估结论作为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参考,从而更好地为风险投资提供决策依据,有利于正确引导创业风险投资。
1.3 加强企业价值管理
目前,旨在开发企业潜在价值的价值管理正逐渐成为当代企业管理的新潮流,企业价值管理强调对企业整体获利能力的分析和评估,通过及时制定和实施合适的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提高企业价值。高新技术企业与一般企业一样,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都是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对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进行评估,评估人员在评估过程中对高新技术企业价值的形成机理、形成途径和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评定,可以帮助高新技术企业更好地认识自身的价值及其提升途径,并以此为根据设计或修正自己的理财行为,从而形成并提高利用企业当前资产在未来创造财富的能力,逐步实现由价值评估到价值管理的管理模式转变。
1.4 为高新技术企业上市提供服务
一个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上市公司。影响中国创业板市场成败的因素很多,但是否具有一大批如微软、思科那样的高质量的上市公司,是决定中国创业板市场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对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进行评估,可以帮助投资者加深对质量高、发展前景广阔的高新技术企业价值的理解,提高这类企业价值的市场认可度,从而把它们顺利推向市场,帮助中国创业板市场从一开始就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此外,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除了可以为风险投资、证券市场上市、产权交易、企业并购及企业经营管理等领域提供指导外,还可以丰富、深化企业价值评估理论。
2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的特征
2.1 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具有动态连续性
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活动一般要经过研究开发、中间试验、商品化等阶段,每一阶段的风险水平、特征差别都很大。风险资本对于企业的投资通常并非着眼于当期的回报,而是希望通过一个多阶段的投资,使得企业价值不断增加,直到产品发展成熟、具有相当的市场占有率且有明显的利润回报或完成公开上市,从而最终获得高额的回报。但是由于并非所有的高新技术企业都能够走完五个发展阶段并给风险投资者带来可观的回报,因此需要分析企业的发展状况,区分企业发展的阶段进行动态的价值评估。处于企业生命周期内不同阶段、不同时点的企业价值是不一样的。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的重点必须随企业的成长阶段而有不同的侧重点。因为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在市场营销、内部管理、产品技术开发和财务计划等经营方面的问题也有极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时,其重点也会随之调整。高新技术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时,企业价值评估的特点也不同。
2.1.1 种子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特点
由于该阶段高新技术企业尚未成立或成立不久,从经营计划书的资料来评价其企业性质与营运业绩非常困难,再加上所面对的市场风险与技术风险远比其成长阶段高,因此,通常是采取全方位的评估与分析。在评估时,较偏重对创业家的经历、背景、人格特点、管理能力、技术能力和产品市场潜力等方面的分析,对于经营计划书中企业竞争优势与投资利益多少也是评估的重点。对于财务计划方面,因各项数字多属预测性,仅能从各项财务指标的合理程度来判断。在种子阶段的风险企业价值评估工作较为困难,许多评估都只是基于经验判断,因此评估时必须对产品的发展前景和未来竞争环境进行深入的了解。
2.1.2 创业、成长和扩展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特点
处在成长、扩张期的企业,企业发展又渐具规模,产品己被市场接受,且市场需求比较明确,风险低且获利稳定,此时企业的主要目标是在既有的基础上,继续研发新产品并扩大生产规模,开拓销售渠道,扩大市场占有率。评估时主要评估企业未来继续成长获利的能力,重点放在风险企业过去与现在的财务状况、经营机构的经营理念与管理能力、市场目前的竞争态势、市场增长的潜力以及在产品技术开发上的能力与具有的优势等方面。另外有关资金的回收年限、方式、可能遭遇的风险以及未来是否具备上市的机会,也是影响评估的重要内容。
2.1.3 成熟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特点
成熟期的高新技术企业无论在市场或技术上的风险都比较低,经营组织的管理能力也可以从过去的经营成就与财务资料中发掘,因此评估重点主要在财务状况、市场竞争优势以及利润率大小等方面,目的是为了衡量股票上市的时机与市场价值。
2.2 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具有整体性
高新技术企业价值的高低不仅取决于一般意义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总量,还取决于资产间的工艺匹配、有机组合方式和利用效率,以及人的智力与知识水平所决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能力,取决于管理团队等新型无形资产的价值。高新技术企业价值绝不能用各单项资产价值加和的方法评估,否则可能会低估高新技术企业价值。
2.3 高新技术企业价值受人力资源价值影响大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人力资源成为了企业最有创造力、最具经济增长潜力、最重要的资源。这一点在高新技术企业表现得尤其明显。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高新技术企业是高层次人才按一定的规则组织起来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人力资源的素质,特别是其中企业家、高层次管理人员和高新技术研发人员的素质,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现实经济生活中,以企业家或管理人员价值投资入股的现象越来越多,企业对有贡献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以股权或期权等方式进行奖励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因此,相比传统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更加重视人力资源价值的评估,更重视人力资源对企业价值的贡献和影响。因此,对人力资源的评估成为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中重要的问题之一。
2.4 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具有预期性
传统评估反映的是企业历史和现在的情况,传统评估方法是以企业盈利历史与现状为分析的基础来预测未来若干年企业的收益以及发展趋势,并由市场资本化率得出企业价值评估值。而绝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缺乏传统估价方法所需的数据,例如缺乏历史数据,缺乏盈利记录,也就是说无法根据现在的盈利计算盈利增长率,因而对这类企业的价值进行评估,传统企业的估价方法已不适用,而是要通过“预期”来估价。
2.5 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具有高风险性
众所周知,高新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高新技术企业的高成长和高收益,但是不可避免的是其在高回报同时伴随着高风险,即不确定性,这对于要求相对准确的价值评估工作来说实质上是一个大挑战,因为高新技术企业蕴含的不确定性因素越大,对于评估过程中参数确定的难度就越大,从而结果的准确性也就可想而知,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就是很多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上市企业,经常出现一年盈利、两年绩平,三年亏损的情况,更有的企业在一两年高速发展后就出现破产的情形,根据现时情况所评估出来的企业价值可能在一两年后变得一文不值。
2.6 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具有隐形性
评估高新技术企业的价值,关键是要解决评估无形资产价值这个难题。无形资产在高新技术企业资产中所占的比重极大,其重要性超过了货币资产和实物资产,可以说,在高新技术企业的资产中,实际上主要是无形资产的作用。然而这些无形资产多半不在账面上出现,需要评估师分析和发现并评估其价值。与评估传统企业相比,评估的范围和重心有所改变。
3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存在的问题
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模式与一般企业不同,具有自身的特点,企业价值的大小受众多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的影响,这使其价值的评估存在许多问题。
3.1 没有盈利或盈利很少,现金流量不稳定
一般来说,传统企业由于其经营期较长,已经具备一定规模,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也较稳定,所以在其可预见的寿命期内,现金流量也相对稳定;而高新技术企业(包括大部分的网络公司)创业初期所需的投资额较大,期间产品创新所需时间长,这导致高新技术企业的成功率较低,市场也不稳定,因此现金流量在一段时期内波动性也较大。种种原因使得企业刚开始营运时都没有盈利或者盈利很少。若企业有很少的盈利,评估师根据企业现在的盈利计算企业的盈利增长率,并以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作为评估基础,这样评估出来的公司价值其实是不准确的,极有可能严重低估公司价值。因为高科技一旦转化为生产力,产品的高附加值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此外,若企业是负盈利,那么由历史数据计算出的增长率也是没有意义的。
3.2 无形资产比重较大
高新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的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在于企业资产的形态,在传统企业中,企业的大部分资产都是以实物或货币形式存在的,如企业生产的产品、厂房、固定资产;而无形资产是高新技术企业最主要的资产形态,其重要性超越了货币资本和实物资产。要创立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你可以没有大片的土地和厂区,而只有很小的加工场地或者一间办公室;也可以没有成套的产品加工设备,而只有人力资源和高新技术。大部分高新技术企业都只拥有少量的有形资产,账面价值微不足道,这些企业的价值主要是由一些无形资产构成,无形资产和不间断的创新活动在企业的盈利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形资产比重大,使得传统价值评估方法难以运用到高新技术企业的价值评估领域。
3.3 经营期短,历史财务数据有限
由于高新技术企业多为新建企业或新兴企业,所以其经营的历史很短。即使是高新技术上市公司,在上市时也只要求只要两年的经营历史,所以企业的经营信息很少、缺乏充分的历史数据。这对评估来说,预测和推断将缺乏有说服力的依据。因为在企业价值评估中,评估师通常是利用过去的数据来估计当前的输入变量,比如在估计风险系数时,一般要求评估师采用企业5年以上的历史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估计值的,只用两年的数据计算出来的结果可靠性不大。另外,在估价中很多其它的输入数据也是要根据历史数据的平均值来推断的,如每年的经营成本、营运资本增加值以及管理费用等。即使有的评估师不采用历史数据,他在估算未来的增长率时,也总是要把算出来的期望增长率和过去的数据比较,并相应进行修正。可见对高新技术企业评估而言,缺乏历史信息也是评估的一个难点。
3.4 可比企业难以寻找
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虽然已有所发展,但尚未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大部分的高新技术企业的规模都很有限,真正的上市公司就更少了。而已有的企业涉及的行业领域也很广泛,企业拥有的高新技术也千差万别。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若对某一家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价值评估时,很难找到行业、技术、规模、环境及市场都与其类似的可比公司,无法进行全面比较,所获得的信息也不充分,评估具有难度。
3.5 风险缺乏有效计量手段
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活动一般要经过研究开发、中间试验、商业化等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孕育着巨大风险,每个阶段风险的水平、特征差别比较大,而传统的现金流量现值方法在整个评价期内采取一个折现率,显然不能反映技术创新风险的阶段性差异。此外,如果企业的新技术可以商业化,那么企业在这几年就可以凭借其所拥有的新技术迅速增长和扩张。但是,新技术是不断涌现的,知识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再加上新加入的竞争对手,这些都会使企业原有的技术优势丧失殆尽,企业有可能在高速增长一段时间后继续稳定增长,也可能在高速增长一段时间后迅速濒临破产。而现有的估值方法一般是基于现有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以持续经营下去,对于评估人员而言,如何现实地分析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把握其不确定性将是评估其价值的关键。
3.6 收入确认存在问题
由于高新技术企业产品销售和服务的特殊性,高新技术企业的账面收入与实际收入可能不符,这将导致风险增大,从而也给评估时对公司历史或现有的收入进行确认增加了难度。尤其是软件公司和互联网公司,他们的收入确认问题在会计界引起很大的争论。
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使得在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价值评估时,很难直接利用传统的价值评估手段,否则得出的结论会与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偏差,失去价值评估的意义。因此,不能简单地将传统的企业价值评估法运用于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因此,改进现有企业价值评估方法,从中找出适合的评估方法是一个必要的基础性工作。
4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的对策建议
高新技术企业前期投资大,风险高,未来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这给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不单单只是对它账面上存在的资产价值进行评估,更应该对账面上没有反应或者反应不清楚,却对整个企业价值产生很大影响的――无形资产进行评估,评估各个资产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所具有的价值,而不只是简单地把账面上的资产进行加减。
同时,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更应该反应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所具有的盈利能力,它为股东所能带来的价值。因此在评价中要侧重分析预测高新技术企业未来的现金流情况,比较其为股东带来的价值与股东投资成本,为风险资本投资与退出风险企业提供一个参考标准。
我国资产评估工作起步较晚,企业价值评估更是近几年才开始的。国内目前专门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的权威机构较少,同时评估经验不足;而且,我国创业风险投资发展落后,民间资本参与创业风险投资较少,主要为政府资本。种种原因造成我国对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关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尚处于边实践边探索的阶段。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价值评估工作,应着力于:
4.1必须重视企业价值评估工作
价值评估在西方国家获得了很大成功,正确推行以价值评估为手段的价值最大化管理,必然能使我国企业更加规范、企业竞争能力大大提高。因此,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中,探讨和研究企业价值评估方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2完善企业的价值评估理念
我国企业应在价值评估过程中完善企业的价值理念,迎接外资的挑战,提高经营的效率。应积极借鉴西方企业价值评估方法中的许多财务理念与管理理念,将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根本目标,推进企业真实价值的稳定、恒久增长。
4.3应用动态的眼光看待企业价值评估
企业价值判断过程本身是个主观的过程,既受经济、行业和企业客观状况的影响,也和评估者的判断能力和技巧有关。价值评估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应该用动态的眼光来看问题,我们目前所得结论只是在当下所掌握资料下得出的最合理价值,随着宏观经济及企业经营的变化,企业的价值也会随着变化,因此在风险投资过程中,应该经常对企业进行评估,不断对评估结果进行修正,才能得到高新技术企业所具有的最合理价值。
4.4应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的理论研究
在具体的评估过程中,应该注意各种评估方法的前提条件及理论假设,各种条件及假设的微小变化都能对评估结果产生重大影响。同时评估过程中应该根据所掌握的数据及资料采用符合前提条件及理论假设的评估方法。高新技术企业价值理论与评估方法的研究涉及到经济学和管理学的不同理论流派,体现了多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是一个迅速发展的研究领域。因此在具体的评估中,应该不断对评估理论进行研究,根据所评估企业的特点,选择相应的评估方法。
4.5善于借鉴多种价值评估方法,利用各种价值评估方法的长处
目前企业价值评估没有绝对正确的方法,各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在实际评价中我们应该根据所掌握的数据和企业的特点综合采用各种方法,在所掌握的数据和资料前提下,得出企业价值评估的最合理价值。我国企业应借鉴各种企业价值评估理论,运用多种方法,全方位地考察目标企业的品质,建立科学、严谨而又全面的评估指标体系。其中应关注企业中与人相关的无形资产的变动情况,关注企业收益的增长情况和增长潜力以及获取预期收益的保障程度。关注影响企业“自由现金流量”的诸多财务指标的变动情况等等。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对企业的价值估算时,既要对公司的经营决策、经营成果、发展趋势及市场对其的评价作定性的判断,还应当参照市场权威机构的统计数据或研究结果,例如:行业增长前景、生产成本价格趋势等等,运用贴现现金流量法,对其在未来10年的收益、经营成本、资本项目开支、营运资本增长及利息、税收等作出合理的预测,得出企业价值的数量化结果,用作定价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汤姆•科普兰等. 郝少伦,谢关平译.价值评估――公司价值的衡量与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2] F.Black,M.Seholes.The Pricing of Options and Corporate Liabilities[J].Journal of Political Eeonomy.May-June 1973:637―659.
[3] Bennett Stewart.The quest for value,the EVA?Management guide.Published by Harper Business.1991.
[4] Tyebjee and Bruno.A model of Venture capital investment Activity. Management Science.1984,(30):1051-1066.
[5] 尹淑娅.风险投资中的创业企业价值评估模型及其运用[J].中国软科学,1999,(6):78-79,93.
[6] 王方明,林建国.风险企业价值评估模型探讨[J].财经论丛,2002,(6):69-74.
[7] 章雁.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探讨[J].商业研究,2005,(12):118-121.
[8] 苏红亮,张畅.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探析[J].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9(1):25-27.
篇6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重要基本要素的地位得到承认,但是与金融资本相比,知识流动的方便性和安全性仍处于劣势,特别是在安全性方面。所谓安全性是指生产要素在转移的过程中发生损失的可能性较小。所谓方便性是指生产要素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时十分便利且运输成本很低。这是因为:无法解决的信息不对称使知识交易非常困难,对于那些在经济竞争中决定获利的具有垄断性的隐形知识更是如此。例如,专利权买卖、新技术被接受并转化为产品都非常困难。由于不能进行有效率的市场交易,知识流动的方便性必然较差。即使知识的交易经过艰难的谈判达成协议,知识的溢出效应仍将导致任何一方都不能够完全控制知识的获利者范围,这就是知识流动的安全性弱势。因此,知识经济时代流动最多的生产要素仍然是金融资本,而非知识。但是,生产要素流动也表现出了一系列新的特点。
第一,金融资本已经相对过剩,资本流动将更多地追逐和围绕知识这个中心展开,一些知识发展快的国家或地区将成为投资的重点。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约束是自然资源及其他一些硬要素的约束。而今天由于工业文明的极大发展,资本的积聚已经相当丰富,虽然还没有在全世界范围内达到过剩的程度,但是在一些地区和行业已经出现了过剩,以至于在原来的范围内难以找到足够高回报的投资机会。大量的国际资本流动,特别是游资的存在,就是很好的例证。
第二,知识的发展使得金融资本流动更加便利。知识的发展,特别是电子和信息技术等硬件的发展,使得金融服务突破了时空限制,实现了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再者,高科技的运用还推进了金融服务的多样化和全方位化,各种无人银行、网络银行、家庭银行等应运而生,在全球调动大笔资本也只要在计算机键盘按几个键或打一个电话即可。此外,由于信息技术的运用和人力资源的知识化,降低了金融企业运作成本,在提高金融企业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资本流动的效率。
第三,从国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成功经验来看,知识经济所需的知识生产、传播、应用与投融资活动的创新———风险投资有着密切的联系。据统计,近年来全美国600多家风险投资基金(公司)中的一半以上集中在硅谷,年投入资金量高达250亿美元。
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投融资活动分析
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柱产业,在此,笔者沿着这条路线考察一下高新技术产业与投融资活动的关系。(一)高新技术产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其资金需求特点
1.种子阶段。在这个阶段,投资对象仅有产品构想,还没有形成产品原型。因此,产品的发明者或者创业者需要筹集资金进行产品的研究开发,以形成雏形的样品或者样机,推出比较完整的工业生产方案。在种子阶段,面临着巨大的技术和产品开发的风险。由于仅仅是一种设想,因而在开发研究过程中,很可能由于中间某一环节的问题,从而中途夭折。
由于存在较大风险,因而一般的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不会向处在这个阶段的个人、机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而这个阶段是高新技术的萌芽阶段,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而政府应承担起这个阶段的资金支持。政府的投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国在高新技术方面发展的潜力,当然也不排除资金实力雄厚的大企业自己承担研究开发的费用。
2.创建阶段。在这一阶段,高新技术企业已完成了样品的开发和企业经营计划的建立工作,需要着手创立企业进行试生产,并且进一步完善产品的功能和设计等。在这一阶段,资金主要用于购买生产设备、产品的进一步开发完善以及开拓销售渠道等,资金需求量比较巨大。在这一阶段,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市场风险,即技术创新的新产品能否为市场所接受,能否取得足够的市场份额。一个新产品从研究开发到生产,一直到产生经济效益,短的需要两、三年的时间,长的需要七、八年甚至十年以上时间。在这期间,市场情况会发生难以预测的变化,因而在这阶段企业夭折的可能性最大。
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全过程来看,创建阶段是实现从样品到“现实商品”这一关键性跳跃的重要阶段,是投资风险大、资金缺口也大的阶段。正是由于创建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大,因而发展风险投资对于这一阶段的企业显得尤为重要。这一阶段风险投资的资金主要用于新企业的创立。在风险投资介入后,企业的资金实力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有所增强,部分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运作比较熟悉的商业银行也会适度介入,并提供一定程度的贷款支持。另外,政府设立的扶持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对于这一阶段的企业也有明显的支持作用。
3.成长阶段。在这一阶段,高新技术企业的初期产品已经完成,而且在市场上已有一定的基础,有待开发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并进行大规模的市场开发工作,扩充生产规模,扩大销售量与市场占有率,以获得更多的利润。在这一阶段面临的主要是企业的经营管理风险。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原先仅有几个创业者构成的管理层,可能不再适应生产规模扩大后的需要。另一方面,管理层的管理协调能力、开拓市场的能力,以及筹措资金的能力都会影响整个企业的运转状况。
在企业发展的成长阶段,无疑更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在此阶段,企业经营业绩逐渐得到体现,但距离股票上市还有一段距离,不过已经能够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支持。当然,由于商业银行的贷款需要担保、抵押等,企业能够获得的资金支持还存在一定缺口。而风险投资的大规模参与正好能够弥补这一缺口。同时,风险投资机构还会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使企业的经营管理风险降低到最小限度。
4.成熟阶段。在这一阶段,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已经有了比较坚实的基础,产品有了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企业的资金状况也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为了进一步扩大生产、占有市场,仍有较大的资金需求。同时,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和经营管理风险也相对较小。在成熟阶段,企业的融资能力相对较强,由于企业拥有足够的业绩来证明自己的信用,违约风险大幅度降低,不仅许多商业银行愿意提供贷款,而且,贷款的成本也大幅度降低。同时,通过股票市场,上市融资也成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方式。
(二)高新技术产业融资渠道的比较分析
1.商业银行。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高风险中蕴藏着高回报,成功率较低但成功之后的回报较高。对于商业银行来说,经营以稳健为首要原则,不能用存款人的钱来进行高风险的、仍处于起步阶段的高新技术投资,这就决定了商业银行不可能成为处于起步阶段高新技术企业的主要金融支持机构;另一方面,绝大多数高科技企业属于中小型企业,对于银行来说其信用风险相对较高,能够提供的抵押担保也十分有限,因而使得银行出于风险的考虑也难以有效满足其资金需求。但是,如果有了政府对高新技术企业的银行贷款提供担保,商业银行贷款的风险性下降,商业银行仍然可以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可是这一渠道仍不可能成为推动高风险高回报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形式。
2.投资银行。从市场职能看,投资银行主要为成熟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具体业务包括企业上市、为企业寻找私人贷款、企业并购等,其中企业上市业务对投资银行来说最为主要。对于高新技术产业来说,投资银行同样是不可缺少的。首先,投资银行可以帮助成熟的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从而使风险投资能顺利从高风险的企业中撤出,获得足够高的收益。其次,投资银行也可为那些虽然发展不成熟,但已具备一定的实力和条件,需要融资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以私募形式为主的融资活动,从而使公司迅速达到上市水准。不过,显然这一渠道也不可能成为推动高风险高回报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形式。
3.共同基金。共同基金绝大部分投资于上市以后阶段的企业,其主要获利渠道是管理费,其大致水平是所管理资金的0.5%~3.5%。从美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看,美国的共同基金多数购买高科技股,其中有些基金也可能是专门投资于某些高科技领域。这些共同基金在获得丰厚回报的同时,也提高了高新技术企业上市时的市场价值,从而能够吸引更多的社会资
金进入高新技术企业,培植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但是,显然这一渠道不可能成为推动高风险高回报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前期研究。
4.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渠道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着非常紧密的内在联系。第一,风险投资资金虽然大约只占整个资本市场资金总量的1%左右,但这些投资最终能够为资本市场提供新的高科技上市公司。第二,资本市场为风险投资资金的撤出创造了条件,鼓励更多的资本流向风险投资,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第三,通过上市和上市后的再融资,上市后的高新技术企业能够迅速扩张成为大型企业。第四,资本市场发展为风险投资提供了退出机制,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相当多风险投资的收益都来源于创业公司上市后其股票市值成倍甚至几十倍的增长。
5.风险投资。风险投资基金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与其他投资方式一样,风险投资以资本收益最大化为目的,区别于它们的是:
(1)风险投资机构并不通过占有被投资企业的股份,以获得股息和红利来实现资本增值的目的,而是在投入资本获得理想的增值后通过适当方式转让其产权并退出该企业,并进行新的风险投资。(2)风险投资的主要对象是那些处于产业化初期蕴藏着巨大风险的高新技术企业。(3)为了保证被投资的企业能够顺利的产业化,风险投资机构不仅将资本单纯交给企业,而且还参与企业的战略决策制定、技术评估、市场风险分析以及投资回报估算等活动。从整个企业运作全过程看,风险投资资金总额并不很高,但是风险投资资金的投入,对于引导社会资金流入高科技企业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因为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起步阶段,由于公司股票未能公开上市,股权流通不容易,需要风险投资家在股权出售之前给予各发展阶段的资金融通,以便其成长发展。
(三)高新技术产业需要风险投资、资本市场如前面所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要历经种子阶段、创建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其中种子阶段以科研开发为主,资金投入量相对较小,周期也相对较长,技术成果只具有科学发明和再开发的价值,尚不具备产业运作条件,一般不会产生经济效益,因而资金投入主要依靠国家。到了成熟阶段,高新技术已经产业化,虽然资金投入大,但由于能很快收回投资并获得巨额的利润,因而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融资,也无关发展大局。唯独创建、成长阶段,要求有较大的资金投入,但却没有企业愿意投入资金,若国家也无力负担这笔投资,那么就成为了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瓶颈”。因此,结合各种融资渠道分析,我们认为:必须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才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因为,风险资本市场的建立,风险投资的出现正好可以弥补这一断层。具体而言,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篇7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竞争态势的加剧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企业所处的环境和所面临的信息日渐呈现出“不确定性”的特点。正是由于这种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使得风险管理已成为企业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安然、中航油、美国次级贷危机等一系列事件震惊世界,并已将世界企业带入了全面风险管理的时代。
当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高新技术企业是知识经济、创新经济的灵魂,具有高风险、高难度、高速度、高知识、高技术、高投入、高收益、高竞争性等特征。由于大多数高新技术具有明显的超前特点,这种超前和技术上的不成熟会带来较多的不确定性。另外,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本身就具有明显的风险性。许多国家的实践证明,高新技术行业的企业成活率远远低于传统行业。据统计,高新技术行业完全成功和完全失败的企业各占20%,一般的企业占60%,由此可见其高风险性。高新技术企业的高风险主要体现在:战略风险、技术创新风险、市场风险、经营管理风险和财务风险。
一、高新技术企业风险的主要表现
(一)战略风险。企业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战略在企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导向作用。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复杂化,企业面临的风险日益增多,战略风险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据专业咨询机构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认识到管理风险的必要性。但除了灾害风险、金融财务风险、运营风险、组织风险以外,最大的风险――战略风险并未纳入公司亟待管理的主要风险的范围。研究表明:在许多情况下,如果战略风险没有被很好地管理,造成的损失比其他任何风险更大,战略风险通常会威胁到企业商业模式的核心。而对于具有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等特征超前性明显的高技术企业,管理战略风险更是迫在眉睫。
(二)技术创新风险。对于高新技术投资项目而言,其拥有的技术虽不一定都是高、精、尖的,但也肯定具有明显的创新性、独特性和抗模仿性。其在实际生产和研发过程中,会遇到工艺设备、材料、技术设计、安全标准等各方面的问题。新技术项目由于技术不够成熟或难度高,往往不是很稳定,因而在研究开发中遇到困难的可能性很大,而且由于研发周期不确定,很难抓住市场需求的最佳时机。同时,技术本身也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如消费者对该技术产品的需求和偏好程度、技术质量是否过关、设计是否安全实用,以及新产品的更新速度等,这些都会造成企业技术产品的成功率低、风险较大的局面。因此,技术风险和创新风险是高新技术企业投资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三)产品/市场风险。产品或服务最终都需要通过市场进行销售或交易,产品或服务及其技术都应该以市场为导向,而市场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导向的。因此,企业不仅要产品功能独特、质量可靠、有创新性、售后服务好,而且要不断扩大已有的市场份额,争取进入尚未开发的市场,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动态监控产品和市场风险。
(四)经营管理风险。从企业成长的实践来看,经营管理风险是导致高新技术企业失败的最普遍原因。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不确定性对管理者的素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它要求管理者能洞察市场信息、风险,及时调整企业的经营策略,以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从而推动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说,一流的管理加二流的技术比一流的技术加二流的管理更重要。
(五)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可以说是各种风险的综合体现。在真实、可靠、及时的前提下,企业的经营情况都可以通过财务信息显现出来。因此,决策者应要求企业持续提供详细、真实的财务和经营信息,包括年度、季度和月度销售、生产、利润、现金流、应收应付以及存货等各个方面的报告,以使企业经营者和管理机构能够动态跟踪监控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控制策略
(一)高新技术企业要积极加强主体自身的风险防范,规范风险管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风险的主体防范是指技术创新主体(企业、科研单位等)采取各种措施对风险进行防范。企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主体,是产业发展的直接受益者,因而也应当是风险的当然承担者。企业在不断创新发展的同时,应采取各种措施来防范风险,规范并强化风险管理,包括:
1、强化战略决策。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与企业所掌握信息的多少和准确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企业掌握的信息越多、越准确,就越能做出正确的、有把握的决策,企业风险也就相对减少;反之,风险就会加剧。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决策机构,加强技术指导和监督,进行充分的内外环境分析、技术与市场预测、可行性论证、风险预警监控等方法来扩展有效信息量,全面分析高新技术项目的超前性、先进性、独占性,技术开发的适用性、效益性,能否快速占领国内国际市场及其技术是否具有持续发展性。在科学、有效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研发项目决策、降低风险。
2、风险规避与转移。风险规避是风险应对的一种方法,是指通过计划的变更来消除风险或风险发生的条件,保护目标免受风险的影响。风险规避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风险,我们所要规避的是风险可能给我们造成的损失,主要是要降低损失发生的几率,这主要是采取事先控制措施。例如,在项目前期阶段最重要、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进行风险评价,以便决定是否采用规避风险这一控制方法。同时,还需要以下两种控制方法来补充和配合,即风险分散和风险消缩。风险分散,是指通过投资投向的多样化来降低投资风险。正所谓“不要把你的所有鸡蛋装在一只篮子中”。投资投向多样化包括:分散投向不同行业的项目,分散投向不同规模的项目,分散投向不同地区、国家的项目。风险消缩是指投资建设以及在以后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在损失发生前设法消除风险因素,减少损失发生的频率;在风险事件发生后,设法减少损失的幅度。风险消缩是风险处置中一项积极的方法,它不仅可以克服风险规避的局限,而且可以克服风险转移的局限。风险转移是一些单位或个人为避免承担风险损失而有意识地将风险损失或与风险损失有关的财务后果转嫁给另一单位或个人承担的一种风险管理方式。风险转移只能保证某一单位减少由于风险事故所致的损失,但该损失依然存在,只不过由其他单位或整个社会承担而已。而风险消缩则不仅能保证某一单位减少损失,而且能使全社会的物质财富减少损失。风险消缩可以采用对投资项目的战略风险、技术风险、产品/市场风险、经营管理风险、财务风险进行综合评估,以便做好损失防范和损失发生后的抢救工作,进而达到控制损失的目的。
3、适时控制。对于技术创新中的一些可控风险,企业可以设法预先予以消除或使之减弱,以防患于未然。可以通过建立科学的信息预测、反馈和分析系统,跟踪世界科技、经济和市场的发展趋势,掌握高新技术产业的行情、动态变化、科研进展的程度,进行综合分析,以便根据市场变化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调整措施,进而控制风险的发生和降低风险所造成的损失。
(二)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在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控制中的积极角色
1、建立有效的风险投资机制。在高科技产业中,由于产品生命周期短,竞争激烈,技术升级频繁、消费者行为及态度变化等的影响,使得高科技产业面临的风险变得相当复杂,因此,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风险投资是指通过向开发高新技术产品或促使其产业化的中小型企业提供股权资本,并通过股权转让(交易)来收回投资、取得投资收益的投资行为。任何新的工业或科技革命,其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新的金融创新的形成,作为一种高新技术与金融相结合的投融资模式,风险投资的出现及时地解决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据统计,自1992年至今,美国高新技术企业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30%左右,而在这些高新技术企业中有80%曾经得到或正受到风险投资的扶持。高新技术实现商业化需要风险投资的支持,风险投资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孵化器”,风险投资的发展程度决定着一国经济中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率的高低。调查表明,风险投资机构的分布与科技、经济发达的程度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我国风险投资最为密集的地区为北京、上海、深圳,其次为南京、杭州、天津、广州、武汉、西安等中心城市。在建立风险投资机构中,风险投资基金应由政府、银行、资金盈余的机构及个人投资者共同出资组建,以达到“多方出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目标。
2、依赖资本市场融资。一般而言,资本市场可以提供以下几个经济功能:一是资源配置功能,即将盈余方的资金转移至亏绌方;二是在转移资金的同时进行与之相关的风险重新分配;三是价格的发现,即通过买方和卖方的相互作用,由市场决定被交易资产的价格;四是为交易的资产提供流动性,即资本市场为投资者提供了出售金融资产的机制;五是降低交易成本。高新技术企业具有高风险性,直接融资是该类企业最佳的融资模式。近几十年来,国际上成熟的资本市场与新兴市场,纷纷进行制度创新,设立了专门针对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股票市场――第二板市场。第二板市场是与主板市场相对存在的概念。它是指独立于主板市场之外,专门为类似高新技术企业这样具有高成长潜力的中小型公司的股票发行与交易而设立的市场。第二板市场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发行股票筹集资金,为企业进一步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二是高新技术企业公开上市是前期风险资本得以退出并实现增值的主要途径。除上述两个主要功能外,高新技术企业公开上市还具有“推荐”和“优化”作用。前者指上市公司的“广告效应”与“品牌效应”;后者是上市后经营管理活动要按市场规范进行并接受市场监督,这对优化企业经营机制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为企业提供了激励与约束机制。九十年代以来,美国股市一枝独秀,即得益于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的发展。
篇8
1 农业风险投资发展的制约因素
1.1 农业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科研投入强度较低
近年来我国的农业科技投入总量不断增长,农业科研投入近年来虽呈上升趋势,但增幅不大。从1997年的37.51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70.91亿元,增长了0.89倍,农业科研投资强度(农业科研投入占农业GDP的比重)相应从0.264%增至0.411%。据国际粮农组织报告指出:“80年代中期世界各国农业研究投资占农业总产比重的平均值约为1%,而发达国家一般为2%,发展中国家一般为0.5%-0.6%” 而我国农业科研经费只占农业总产值的0.2%,不仅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而且比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还低。一般认为,只有当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左右时,才能使为一个国家的农业持续稳定增长获得可靠的科学技术支撑,并使农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相协调,而我国目前的农业科研投资强度却仅为0.411%,与上述要求仍相去甚远。大多数国家的农业科研投资主要来源于政府投资,但我国政府投入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从投资强度上看,在80年代,发达国家政府对农业研究的投资强度为2.23%,进入90年代这一比重提高到2.37%。1997年后我国农业科研政府投资强度有所增加,2002年达到0.339%。不但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甚至低于30个最低收入水平国家农业科研投资强度0.37%的加权平均水平。
1.2 风险资本规模小,融资渠道比较不畅
根据CVCRI统计,总体来看,2003-2009年投资金额和投资数量呈上升趋势。2009年风险投资总额为316.64亿元人民币,共投资了689个项目,投资金额和数量与2008年的339.45亿元和506个项目相比,投资金额略有下滑,而投资项目数却有所增加。如图1所示。农业高新技术除了面临高新技术产业共同的风险外,还要面临更多的风险,如自然风险,综合起来风险较大,再加上业风险投资在我国农业领域起步较晚,风险投资机构对农业领域的关注很少。
如图2所示,2009年样本风险投资机构对新农业的关注。在我国风险融资中政府和商业银行占70%左右,私人资本和民间资本很少或基本没有,这是因为政府没有提供有效的制度吸引民间资金的参与,目前,我国风险投资的主要来源于自筹、国家财政、金融信贷,民间资本比例依然偏低,多元化多层次的投资格局尚未形成。加上农业的比较效益低,农村基础设施差等原因使得民间资本、大企业的资金及外资涉足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相当有限。因此,风险资本总体规模偏小,融资渠道不畅。
1.3 农业风险投资受宏观环境的制约
风险投资不同于其他投资,具有较高的风险性,主要表现在我国农业风险投资机制不完善,中介组织的中介服务不完善,为了促使农业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的发展,就需要创造有良好的环境,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中介组织及完善我国有关风险投资的相关法律,加大政府支持。另外,我国农业科研成果难以转化,科研人员出现流失使得投资的宏观环境具有不稳定性。
1.4 农业风险资本价值实现的渠道不畅通
2010年我国风险投资调研报告中指出风险项目的退出渠道不畅通是制约我国风险投资发展障碍之一。公开上市是风险投资退出的最佳方式,在美国约有30%的风险资本采取公开上市的方式退出,而在我国这种退出渠道缺乏。2006-2009年我国风险投资年鉴报告中指出我国风险资本的退出方式主要是股权转让。采用公开上市的退出方式在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现行阶段具有一定的难度,近年来受创业板推出的影响公开上市的比例有所增加。但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大多是中小型企业,很难满足公开上市的种种条件,加大上市困难。
2 加快我国农业风险投资发展的建议
2.1 加大农业风险投资中政府扶持作用
农业风险投资在我国起步较晚,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起到引导规范监管作用,加大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增强投资强度,降低农业风险投资的风险成本,更多的引导风险资本注入农业领域,为风险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
2.2 多渠道开辟农业风险资本来源渠道,加大风险资本的规模
首先应该充分利用我国分散的资金,筹集民间资金、个人存款、保险资金等,是这部分资金进入农业风险投资领域,我国民间资金储蓄量很庞大,建立一定的信用等级机制将民间资本引入风险投资当中。其次金融机构应增加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企业的贷款。再次还应加强与国际间的金融合作,利用外资,引入国外资金的投入,使农业风险资本的来源渠道更宽。
2.3 创造有利于农业风险投资发展的宏观环境
首先建立健全多元化风险投资中介体系。改造、新增一些风险投资中介机构。建立专职服务农业风险投资的中介机构,其服务内容主要分为:服务于农业高新企业或项目、服务于风险投资者和风险投资家、逐步建立和完善包括资本市场、技术市场、人才市场、信息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等在内的生产要素市场的交易服务体系环境。其次是我国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管理能力较强的人才, 使得农业风险投资的快速发展。
篇9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性评价;层次分析法;VIKOR方法
DOI:10.16144/ki.issn1002-8072.2015.34.012
一、文献回顾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高新技术企业依靠领先的技术和产品、优质人力资源和差异化战略等优势实现其快速成长,成长性代表着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如何保持企业健康成长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Banteleta(l1998)实证研究显示注重产品开发和市场销售的企业一般具有更高的成长性。B.CGhosh(2001)研究得出管理团队、领导能力、战略与方法、专注市场、维持自由和客户关系等因素是决定中小型企业成长的关键因素。国内学者朱和平等(2004)认为决定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因素包括财务状况、人力资本力量、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和社会关系能力四个方面;马璐、胡江娴(2005)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制度体系、核心能力及市场开发能力四个方面构建了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李柏州等(2006)运用β调和系数法分析了成长潜力、竞争力和成长环境对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性的影响;梁益琳、张玉明(2011)运用仿生学构建高成长机制模型,并验证了生存能力和成长潜力与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性有显著的正向关系。阮青松,常乐(2012)采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了公司的风险能力、盈利能力、成长速度、经营效率和创新能力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影响;朱月胜、宋清(2014)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实证了资产结构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影响。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常用的企业财务指标对上市公司成长性进行评价分析,包括涉及到的风险亦是如此,财务指标的优点是能够利用数据客观反映企业的成长性,但对于具有高风险特征的高新技术企业而言,除了考虑传统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对其成长性的影响外,必须考虑企业的综合风险控制能力对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基于上述考虑,有必要构建一套能够反映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性动态变化趋势的方法体系,包括科学性、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模型,以便为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和管理决策提供判断依据。本文从创新能力、风险控制和财务管控视角构建一套完整的高科技上市公司成长性的评价体系,将VIKOR多属性决策方法应用到成长性评价中以解决多属性衡量冲突问题,建立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性评价的多属性评价模型,最后应用该模型对中关村信息技术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进行了评价。
二、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性影响因素分析
高新技术企业以研发为主要投入,强调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本的积累、运用和管理,依靠创新和各项风险控制能力,以追求高利润为核心的绿色智力密集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集中表现为创新能力强、风险大、收益高,即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性得益于企业持续挖掘各项资源的创新能力、管控财务运作的能力以及发展过程中各项风险的控制能力,最终表现为企业持续的整体成长态势。
(一)财务管控能力
企业的财务管控能力表现为以效益管理为根本,强化成本费用控制,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有效防范财务风险,提高资产运营能力。有效提升企业的资产管理能力和盈余管理能力有利于企业的健康成长。李宝仁等(2003)运用神经网络方法从企业的盈利能力、成长潜力、资金运营能力、生存状态以及企业规模五个维度对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性进行了评价。本文认为盈利能力一方面可以衡量公司一段时期内的业绩好坏,另一方面也能发现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盈利能力是衡量中小上市公司成长状况的重要标准。Wiklund(2009)实证研究证实运营能力对企业成长有积极正向作用,即企业运营能力越好,其成长性越高。张秀生(2013)以2011年以前上市的30家创业板信息技术产业公司的财务报表为数据样本,得出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对企业的成长性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二)创新能力
以持续的创新能力求生存和发展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本质特征,也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来源,更是其区别于其他企业的关键性因素。创新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既包括产品的生产流程、生产技术及产品市场的创新,也包括思想理念的创新,比如服务、管理架构、管理政策及管理制度等。从实务角度来看,创新可以分为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以及文化创新。其中,技术创新是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经营决策与竞争策略中的根本要素;而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可以综合为管理创新。高新技术企业之所以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其迅速成长依赖的就是不断地通过各种资源的整合再经过创新从而形成自身的核心能力。于新宇等(2010)采用灰色关联的方法验证了创新能力和经济效益对中小企业成长性的影响,并且经济效益获取的可持续性比创新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更为重要。沈海平(2010)通过对中小板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企业自身的研发投入所形成技术资本优势之间的差异往往会对企业的成长性造成极大的影响。一个企业如果创新能力越强,不仅表现为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而且表现为具备完善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能力以及较强的运行能力,则越有利于企业的健康成长。
(三)风险控制能力
创新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过程,无论是在规划企业战略创新的过程还是在具体的创新项目中,忽略风险的创新是盲目的创新,或置企业于风险爆发的边缘,或企业风险爆发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控制风险的创新才是真正有利于企业稳健成长的过程。目前一些学者在研究风险对企业成长性的研究只是局限于财务风险,而忽略了影响企业成长的经营风险和发展战略风险,以及在实现企业成长过程中的执行风险。经营风险能够促使企业快速发展同样也能够使企业陷入困境,发展战略风险的失控可能直接导致企业的寿命缩短。鲍新中等(2010)运用突变级数法验证了高技术企业的成长性随时间推移的变化,并且在高成长性的同时面临很高的经营风险。陈晓红等(2009)以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技术创新与中小企业成长呈倒U型的关系,而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中小企业承担风险能力弱以及技术创新的风险性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综合考虑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性的影响因素,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遵循科学、客观地评价原则并兼顾应用和可操作性的思路,建立了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性评估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其中,评价成长性的一级指标为前文论述的财务管控、创新能力和风险控制三个影响因素,在三个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分别设置了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体系。
(二)运用AHP方法确定各项评价指标权重
层次分析法处理决策问题的基本思路是:把多目标、多准则且难以标准量化处理的决策问题化为多层次的单目标问题,通过两两比较来确定同一层次上各个元素相对上一层次元素的重要程度,最后得到指标的权重。在确定了上述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性评价的具体指标后,采用层次分析法,按指标的一、二、三级分层,形成一个三层结构分析模型,选取了高新技术企业管理人员、高校企业管理专业科研人员分别对各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比较并赋值,将其赋值进行算术平均,最终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结果如表1所示。
四、基于VIKOR方法的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性评价模型
(一)VIKOR的基本原理
VIKOR算法是由Opricovic和Tzeng提出的一种最佳妥协解的多属性决策方法。该方法可以同时考虑群效用的最大化与个体遗憾的最小化,能充分考虑决策者的效用偏好,从而使决策更具合理性。VIKOR的基本观点是:首先确定理想解与负理想解,并以折衷规划法为核心,然后比较各被评价对象的评估值,根据其与理想指标值的距离大小来排列被评价对象的优劣顺序。其中,理想解是指被评价对象在各评估指标中的最佳值,而负理想解是指被评价对象在各评估指标中的最差值。在综合评价中,VIKOR采用了Lp-metric聚合函数,如式(1)所示。Lpj={∑ni=1[wi(fi*-fij)(/fi*-fi-)]p}1/p(1)其中,1燮p燮∞,j=1,2,…m。m是指被评价对象的个数,每个评价对象用kj表示,fij表示评价对象kj第i个评价指标的评估值;fi*和fi-分别表示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p为聚合函数的距离参数(一般取1、2或∞,本文取1);n为评价指标个数;wi为评价指标i的权重;Lpj代表了评价对象kj到理想解的距离。VIKOR最大特色就是最大化了群体效应,所以妥协解可被决策者接受。
(二)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性的VIKOR评价
在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性评价中,假设待评价对象有m个,记为A={A1A2…Am}T,评价指标有n个,记为D={D1D2…Dn}T。记评价对象kj的第i个指标的评价值为fij,1燮i燮n,1燮j燮m。采用VIKOR算法的步骤如下。(1)确定各指标的权重。VIKOR评价要求确定各属性指标的权重。利用AHP法分别确定第三层级指标的权重,然后进行归一化计算,权重向量为w={w1,w2,…wn}T。本文基于AHP计算的各权重见表1。(2)决策矩阵的规范化。本文采用式(2)规范化决策矩阵,规范化后的矩阵,记为F=(fijnxm)。fij=xij/maxi(xij)(2)(3)根据规范化后的决策矩阵F,计算各个指标的正理想解f*和负理想解f-。f*=[(maxjfij|i缀I1),(minjfij|i缀I2)](3)f-=[(minjfij|i缀I1),(minjfij|i缀I2)](4)式中:I1为效益型指标集合,I2为成本型指标集合。(4)计算各个评价对象群体效益值Sj和个别遗憾值Rj。Sj=niΣwi(fi*-fij)(/fi*-fi-)(5)Rj=max[wi(fi*-fij)(/fi*-fi-)](6)式中:Sj代表评价对象的群体效应,Sj值越小,则群体效应越大;Rj代表个体遗憾,Rj值越小,则个别遗憾越小。(5)计算各评价对象的利益比率值Qj。Qj=v(Sj-S*)(/S--S*)+(1-v)(Rj-R*)(/R--R*)(7)式中:S*=minSj,S-=maxSj,R*=minSj,R-=maxSj,v是最大群效用权重,表示决策机制系数,在此取0.5,即折衷的态度,采用均衡这种方式,可以使群体效用最大化和负面影响最小化。(6)评价对象排序。按照Sj,Rj,Qj值从小到大排序,评价对象排在前面的优。当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可根据Qj值大小排序,Qj最小值为最优值。条件1:Q(k(2))-Q(k(1))叟1(/m-1),其中k(1)是Q排序中的最优评价对象,k(2)是Q排序中的次优评价对象。条件2:k(1)是S或R的排在前面的评价对象。如果条件2不满足,k(1)和k(2)均为折衷解;如果条件1不满足,方案k(1)、k(2)…k()t是折衷解,其中k()t满足Q(k()t)-Q(k(1))叟1(/M-1)。
五、实例应用
(一)样本选取
为了体现高新技术企业的特征,并避免区域政策以及行业差异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本文以北京市中关村创业板信息技术行业的上市公司为例,以便更加客观地对公司成长性进行排序。考虑到创新投入效益的滞后性,本文选择了2010年前上市的5家公司,对其2012年和2013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5家公司分别是立思辰(K1),华力创通(K2),数字政通(K3),数码视讯(K4)和世纪瑞尔(K5)。
(二)数据收集与处理
(1)取得源数据。样本中的定量指标数据均来源于国泰安CSMAR系列研究数据库以及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部分数据经过整理计算后得出,对于定性指标采用专家打分的方式确定分值。(2)数据无量纲化处理。为了消除不同指标的性质、量纲、数量级存在的差异,需要对上述指标的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以消除不同物理量纲对决策产生的影响。本文采用上述式(2)线性规范化的方法消除指标间的无量纲化,处理结果见表3所示。其中,2个负值的财务指标确定为0;K4中的D10和D11数据与其他公司的数据相去甚远,直接确定为1,以避免数据失真。
(三)基于VIKOR的综合评价
根据式(3)与(4)确定评价对象在各指标下的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见表3;根据式(5)与(6)计算5个评价对象的群体效益值Sj和个别遗憾值Rj,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S*=0.3694,S-=0.7318,S*=0.1035,R-=0.1774,根据式(7)计算各评价对象的利益比率Qj,见表4。5个评价对象按照Sj、Rj与Qj的排序结果见表4。
(四)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性排序
根据Sj、Rj与Qj的排序结果,中关村五个信息技术行业的上市公司成长性排序为数字政通(K3)>数码视讯(K4)>立思辰(K1)>世纪瑞尔(K5)>华力创通(K2)。本案例中,评价对象m=5,门槛值1/(m-1)=0.25,根据上述两个条件对评价对象进行排序,最终得出五个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成长性的排序结果:数字政通(K3),数码视讯(K4),立思辰(K1)>世纪瑞尔(K5)>华力创通(K2),即数字政通,数码视讯和立思辰是经过妥协后成长性效果相对最好的上市公司,属于第一等级,其中,数字政通公司在该等级中排在第一;华力创通经过妥协后成长性效果相对最差的公司,属于第三等级;世纪瑞尔公司属于第二等级。从企业的核心战略来看,数字政通,数码视讯和立思辰这三家公司分别从事智慧城市管理,超光网数字电视以及在线教育业务,均是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当前推动经济转型的业务想融合,实现独特的价值创造和快速成长,这进一步验证了VIKOR方法对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性评价的有效性。
六、结论
财务管控能力是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充分条件,创新能力则是企业成长性的必要条件,而风险控制能力则是实现前述二者的重要保障,三者缺一不可。本文提出了基于VIKOR多属性决策方法的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性综合评价方法,从财务管控、创新能力和风险控制三个视角构建了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性评价体系,建立了基于VIKOR方法的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性评价模型。实例应用结果表明,基于VIKOR方法的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性评价方法能够有效地反映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性,为成长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可以为其他行业的成长性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鲍新中、李晓:《非基于时序数据的高技术企业成长性分析》,《科学学研究》2010年第2期。
[2]张秀生、刘伟:《创业板上市企业成长性影响因素研究》,《统计与决策》2013年第15期。
[3]陈晓红、李喜华、曹裕:《技术创新对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基于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年第4期。
[4]BANTELKATechnology-based,adolescentfirmconfigurations:strategy,identification,context,andperformance.JournalofBusinessVenturing.1998,13(3).
篇10
目前,世界各国对高新技术创业企业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通常都是以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和销售收入中用于研发的投资比例两大指标加以区分。国际上对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的界定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是基于注入风险资本的角度,这种观点主要起源于美国,认为高新技术创业企业是能够获得风险资本支持的企业,资金保障稳定性差,信息不对称性高。该观点认为企业效益与获得风险投资成正相关关系。第二种是基于技术创新的角度,这种观点主要起源于日韩,认为高新技术创业企业以新科技为核心依存理念,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发展。该观点认为新技术是创业企业成立的前提,研发费用比例是高科技研发的衡量标准,应用新技术开拓新市场是创业企业发展壮大的精髓。
综合以上两种观点和我国的实际国情,可以得出高新技术创业企业具有高科技创新基础、极高发展潜力的,处于发展阶段的小规模新型高科技企业。该企业属于中小型企业,具有以下特点:
(一)高风险性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由于受到自有资金薄弱、融资风险、新技术更新、市场前景、生产风险和管理风险等多因素的影响,决定了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的高风险性。
(二)高投入性高新技术企业自身前沿性研发、发展过程连续性和资金、智力密集和高新技术发展过程中规模迅速膨胀特点决定了所需投入高和后续投资估计不足,进一步加大投资费用。
(三)高成长性由于其生产的产品具有高科技性和新颖性,能够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迅速高份额占领市场,在短时间内成长为资金充足、管理完善、市场前景良好的领先型企业。
(四)高收益性伴随着高风险,高新技术创业企业在各个阶段高投入下推动着企业快速成长,产生的高科技产品一经投入市场,能够迅速获得高性价比经济效益。在上述这种良性循环发展态势下,企业的经济规模迅速扩大,从而获取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高新技术创业企业融资困境与成因分析
融资问题是制约我国高新技术创业企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价值和生产力的关键问题。根据我国目前高新技术创业企业融资现状,分析概括了我国高新技术创业企业融资困境。
(一)高新技术创业企业融资法律规范不完善 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制定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相关政策法规,基本建立了与高科技创业企业方面的法律体系,但缺乏具体的高新技术创业企业进行融资的程序和方式的法律规范。由于缺乏风险投资基本法,风险投资在我国市场上缺乏立法保障,导致我国风险投资行业发展缓慢。同时政府风险投资是主要投资来源,对风险的偏好比较低,不能对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给予有力的资金注入,又限制了国外风险投资的大量进入我国高新技术创业企业行业。
(二)资本市场不健全 我国资本市场对上市企业上市标准及操作规范都有严格的要求,造成高新技术创业企业很难通过股票市场直接融资。此外,由于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的高风险性和高投入性的特点,给债权人的收益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性,其发行债券也受到严格的限制。
(三)高新技术创业企业诚信度不高 由于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不高,财务会计制度不健全明晰,研发产品有待于市场检验,导致金融机构高估其经营风险,低估其还款能力和企业经济收益,缺乏投资信心,增加了高技术创业企业从金融机构融资的难度。再加上我国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缺乏诚信机制建设,信用观念薄弱,造成金融机构成功融资的可能性更小。
(四)高新技术创业企业融资方式单一 国家通过财政直接投资、税收优惠政策、贴息贷款、政府采购等多种方式对高新技术创业企业进行资金注入。而以社会闲散资金和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对象的风险投资融资、股权融资、债务融资、外国资本投资的资金却无法通过合适的渠道进入到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由于资金限制,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的研发技术低端,研发产品附加值不高;或高新技术创业企业技术成果不能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严重制约了我国的自主技术创新和社会经济发展。
(五)高新技术创业企业融资比例不合理据有关数据统计,截止2008年,我国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直接融资比例高,间接融资比例低;高新技术创业企业内源融资比重大,外源融资比重小。上述结论表明高比例的直接融资和大比重的内源融资掣肘了企业发展的灵活性,低比例的间接融资和小比重的外源融资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壮大。国家应引导企业提高间接融资和外源融资的比重,企业应降低直接融资和内源融资的比重。
三、高新技术创业企业融资方式创新探究
在我国企业融资方式研究基础上,根据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的特征、融资困境成因分析,借鉴国内外高新技术创业企业融资方式,结合我国国情,辨证性地梳理了适合我国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的传统性融资方式,同时探究性提出了较为创新性融资方式。
(一)高新技术创业企业传统性融资方式 在我国高新技术创业企业近20年来的发展历程中,从以风险企业政府为主导的融资主体的融资状况下,逐渐转变为企业本身、财政政策支持、社会金融和投资机构、外国资本和个人投资集合的多元化投资主体。投资主体多元化决定了我国高新技术创业企业融资方式的多样性,但限于我国社会体制的局限,相关融资法律规范不完善,资本市场不健全,我国高新技术创业企业融资方式比较单一,但却一直支持着我国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的融资需求。这一阶段,我国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有以下五种:
(1)政府投资。目前,高新技术创业企业已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国家综合国力提升的关键主体,同时,高新技术创业企业肩负我国技术自主创新和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两大国家使命,它促使政府投资会注重和加大在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的扶植,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前期的至今注入。高新技术创业企业通过政府投资开展经营活动,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的高成长性和高利润性吸引了政府资金投入的倾向性和连续性。
(2)债务融资。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通过银行贷款,高新技术虽然自身固定资产担保分量较大,但它作为高新技术实体,比一般的中小企业创业期的信用能力要高,容易获得外部担保,企业效益前景良好,能够获得融资成功的系数就较高。大多数高科技创业企业属于中小型企业,资产额不易达到《公司法》的数额要求,但债务融资可以作为一种在高新技术创业企业在进入成熟阶段到达规定条件后的融资方式。
(3)权益融资。权益融资类型主要包括上市权益融资(股票融资)和非上市权益融资。非上市权益融资是高新技术创业企业和金融机构、投资机构等各类特定投资主体通过私下协商或定下募集的方式发行股票进行融资。非上市权益融资是高新技术创业企业初创期和发展期的良好融资选择。高新技术创业企业很难跨越上市权益融资的净资产、净利润、公开的信息披露和经营年限等高门槛,而公开的信息披露会提高技术泄露风险,降低了竞争优势,因此,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经营者不会在初创期采用该融资方式。但当高新技术企业达到一定的规模,经营效益良好和稳定,企业进入快速扩张期时,可以发行股票进行上市融资。此时上市融资也是弥补风险资本退出的最佳方式。
(4)风险投资融资。基于风险投资的主要投资对象是具有高风险、高成长性和高收益特点的企业,随着我国风险投资市场的逐渐壮大,风险投资已是高新技术创业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风险投资是一种长期的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的融资方式。风险投资主要集中在风险企业的初创期和成长期,高新技术创业企业通过自身高新技术的高市场转化效益、高成长性和高收益性吸引风险投资,风险投资主体通过分阶段以控股性投资进行投资,帮助企业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加速技术产品的增值,这不仅解决了高新技术创业企业渴求的资金,也毫无保留地把自身投资主体具有的管理、知识等提供给高新技术创业企业,增加风险企业扩大盈利的几率。一般情况下,高新技术创业企业进入成熟期后,风险投资会逐渐退出企业融资方式结构。
(5)融资租赁。由于融资租赁对企业的诚信度要求不高,融资租赁手续简单,在高新技术创业企业与租赁方交易过程中,租赁方主要关注租赁过程中产生的现金流量,高新技术创业企业只需签订租赁合同即可获得租赁物的除使用权外的所用权。
融资租赁可以加快高新技术创业企业设备更新,推进技术进步;降低设备陈旧成本,增加企业的竞争力。目前我国应加快推进融资租赁模式,加快解决我国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的融资难题。首先,健全立法。尽快颁布《融资租赁法》,规定双方权益,确保融资租赁规范发展。其次,建立准入制度。鼓励各种经济实体进入融资租赁业;鼓励融资租赁专业化;鼓励经济实体推动融资租赁长期有效供给。第三,规范和完善配套措施。规范租赁合同,降低租赁风险;完善二手设备交易市场,提供处置租赁设备通道。
(二)高新技术创业企业创新性融资方式近年来,随着我国体制转轨和经济转型的要求,高新技术创业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技术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而高新技术创业企业之路是高新技术产业壮大的必经阶段。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深化,金融市场体制的进一步健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理念的转变,目前,我国高新技术创业企业开始呈现具有前瞻性的创新融资方式:知识产权担保、创业板融资、商业信用融资和孵化器融资。
(1)知识产权担保融资。该融资方式的基础是高新技术创业企业需要拥有较高的和贴合市场需求的知识产权技术成果。知识产权担保融资的方式有权利质押和让与担保。高新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知识产权权利质押融资是以自身合法拥有的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经评估后向银行申请融资,为了规避风险,有时银行要求第三方加保。
高新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知识产权让与担保融资是高新技术创业企业或第三方为担保金融机构或投资机构等债权方的债务,将企业拥有的知识产权作为标的物转移于担保权方,等债务偿清后,标的物需归还给高新技术创业企业或第三方担保方。
上述两种知识产权融资方式使用在实际过程中使用较少,但前者多于后者。目前,在我国,知识产权担保融资是一种新型的融资工具,鉴于我国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不完善、企业群体信用较差和有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知识产权担保融资方式存在较大的法律风险及防范,但它可以作为金融机构和投资主体开展业务的一种新思路,它将是未来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融资方式。
(2)创业板融资。由于创业板上市门槛较主板较低,这就为我国高新技术创业企业在创业板上市直接融资提供了实施性平台。另外,创业板融资和财务结构。创业板融资增强了高新技术创业企业融资的多样性,提高了外源融资的比重,优化了高新技术创业企业融资结构、融资比例,增强了企业发展潜力;而创业板通过创业板直接融资得到的相应资产是计入资产部分,而银行的借债是计入负债部分,优化了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的财务结构,增强了企业的财务政策的灵活性。
(3)商业信用融资。近年来,随着我国创业者和企业员工素质的大幅度提高,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的实有信用比过去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企业商业信用评价体系,担保体系不健全,再加上金融机构对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的商业信任度仍停留在以前的时间节点上,大大阻碍了信用融资这一融资渠道在我国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的融资效果。
基于此,为提高信用融资在企业融资中的高效益度,我国要尽快建立起高新技术创业企业商业诚信信息库体系,可采取以下方式:建立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的商业信用风险基金;建立高新技术创业企业商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的风险控制和防范体系;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是信用担保机制具有法律保障,这要求政府引导企业,逐渐建立起市场化运作的商业信用融资体系。
(4)孵化器融资。孵化器的主要宗旨是通过提供综合性的服务对高新技术成果、科技型创业企业和新兴中小企业进行孵化,使技术成果转化为商品尽快进入市场,提高企业增效的速率,增强企业的生存发展资本。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融资服务主要通过自身的运作模式实现,它为企业和科研院所提供融资服务,孵化器融资把企业、科研院所和金融机构紧密的联系起来,所以说,科技企业孵化器是政府功能的延伸。科技企业孵化器为高新技术创业企业可以提供的融资渠道主要有财政支持、风险投资、外国投资、银行贷款和担保公司等。所以,孵化器的核心功能是融资。我国孵化器经过20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孵化器数量世界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现在每年以高速增加。由此,孵化器将为我国高新技术创业企业融资提供强劲持续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