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莉老师范文

时间:2023-04-01 17:57: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张丽莉老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张丽莉老师

篇1

----张丽莉老师纪录片观后感

富林陈炳华

含泪看完了张丽莉老师四集纪录片,又一次经受了精神的洗礼。张丽莉老师的行为表现了一名人民教师慈母般的大爱情怀,展现了纯洁无私的大美形象,体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事迹在感动中国的同时,也给我们每个人最真实的感动。作为一名70后的女教师,我要以丽莉老师为楷模,学习她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和心系学生、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最美教师,美在大爱。最美教师,美在责任。

张丽莉老师面对生死考验,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毫不犹豫,奋不顾身。她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弘扬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英雄的壮举诠释了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是当代优秀青年的杰出代表。

英雄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的,因为在她身上早已印证了平凡中的非凡,普通中的崇高。

张丽莉老师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宽裕,但她连续三年每月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钱资助贫困学生。由于学校维修,初三学生搬到第四中学,离家远的孩子很多,有些孩子来不及吃早饭,她就自己出钱买一些饼干放到班级。学生生病了,她买营养品去看望:学生过生日,她在黑板上写上祝福的话:夏天天热,她在地上撒水为学生送来清凉:冬天天冷,她用电水壶烧水给学生送来温暖:体育课下大雨,他把自己的伞和衣服让给学生:家长会天气热,她自己掏钱给每位家长买冰棍:放学时学生等不到家长,她主动打车送孩子回家。正是这种爱心,这种责任感,熔铸了师魂的真谛。

张丽莉老师参加工作以来,用他的全部热情和勤奋进取铺设了无悔的从教之路。她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在师傅课堂上聚精会神,一直坚持听课五年,事发当天还连续听课两节,听课学习成了她的一种习惯。她承担两个班的教学任务,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她把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放在心上,一视同仁,宁可放弃休息时间也不愿放弃一个孩子。在初三一次考试中,王睿同学的语文成绩很不理想,心情不好,她擦去还在的泪水,想妈妈似的说:孩子,再哭我会心疼的。来,老师帮你分析原因,咱们一起努力把成绩提上来,一席话,让孩子心中的悲伤全部融化在这温暖中,变成了向上的动力。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为师着对职业的热爱,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份感动,一份无私,一份热爱。

篇2

    职业定义在街道(乡镇)、社区等基层劳动保障工作机构承办劳动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险、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劳动监察维权等相关事务的人员。

    一、申报条件

    ——四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四级劳动保障协理员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两年以上。

    (3)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含同等学历)。

    ——三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四级劳动保障协理员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经三级劳动保障协理员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四级劳动保障协理员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两年以上。

    (3)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含同等学历),连续从事相关职业工作1年以上。

    二、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专业能力考核。理论知识考试和专业能力考虑均采用闭卷笔试方式。理论知识考试和专业能力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以上者为合格。

    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为1:20,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2名考评人员;专业能力考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1:20,且不少于2名考评员。

    鉴定时间

    理论知识考试和专业能力考核均不少于60 min.

篇3

南京市中医院眼科刘i副主任医师说:“这是比较常见的一个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阿姨患上了白内障。现在需要进一步治疗。”

老花突然看清“小字”不是好事

老太太告诉医生,大概两个多月以来,发现自己的视力突然好了,原本自己有点老花,看报纸什么的都比较吃力,不戴老花镜根本就无法看清,现在连最小字都能看清楚,自己担心会不会是什么“回光返照”。

刘主任说:老太太目前的状况是,眼睛老花的程度减轻了,近视的程度升高了。现在看物体的状况就是,近处的东西能够看清,远处的反而不太能够看清楚了。一般把这种状况称为眼睛的“返老还童”现象。

这位老太太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情况,是因为白内障的发展,使得眼睛屈光度的改变,晶状体变得浑浊一些。总言之,是眼睛调节能力下降了。

“返老还童”现象的典型表现就是:老花程度变轻,近视程度变高。让患者有一种回复年轻时视力的错觉。刘i主任提醒大家,在没有治疗干预的情况下,出现老花程度变轻的情况,是需要来医院及时就诊的。因为老花是不会无缘故的症状减轻的,一定要引起重视,不然可能会延误最佳的就诊时间。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不仅仅是白内障能够引起上述的效果。还有可能是老年原发性青光眼。因长期眼压增高而压迫眼球后壁,使之缺血、变性、萎缩、软化,造成眼轴伸长。再加上房水排不出去,被迫渗入晶体内,使之变凸,使老花度数降低或消失。另外,反复发作性巩膜炎也有可能成为元凶。

巩膜葡萄肿,加之部分老人缺钙,巩膜硬度更差,使眼轴拉长抵消了部分老花度数。所以出现“返老还童”的症状,大家一定要仔细甄别,去医院就诊。

老花眼,人人都会有

人眼之所以能看远近,主要在于人眼内有组睫状肌。这组肌肉如果用力收缩,晶状体就变厚,根据物理凹透镜的原理,人眼就能看清近处。同理,假如这组肌肉完全放松,晶状体随之变薄,人眼就只能眺望远处了。

篇4

中图分类号:R54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6-0007-03

老年人频发室性早搏病因复杂,冠心病、肺心病等各种功能性和器质性疾患、电解质紊乱、药物影响等都是本病的致病因素。发作时患者有心悸、胸闷等症状,严重者可有晕厥。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属于中医“心悸”、“怔仲”等范畴。导师认为老年人频发室性早搏的发生常与其体质虚弱、心功能衰退直接相关。本病多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气血阴阳不足为本,气滞痰浊瘀血等实邪阻滞为标。主要有益气活血化瘀,温补心肾,益气养阴、扶正固本,健脾化痰,宁心安神、疏肝解郁等治法。

张俐老师是全国名老中医罗铨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云南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云南省中医中药学会中医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南省中医心脑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医师协会保健医师分会委员。导师在临床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近30年,擅长诊治心血管系统疾病,尤对老年人频发室性早搏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跟随其学习,现将其治疗老年人频发室性早搏的经验介绍如下。

1 早搏治疗原则

1.1 着眼于气血 导师在临床工作中十分注重气血关系,认为气与血是人体的根本,二者一阴一阳,相互依存,相互滋生,气血失和则百病变生。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功能受损,则气血生化乏源,一方面,中州亏虚,则脾阳不升,心阳不振,则心悸作矣;另一方面,心主血脉,血液的正常运行全赖于心气的推动作用,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虚则血滞,脉中之血,凝而留之,从而导致脉道不畅,心失所养,则产生心悸、胸闷等症。临床处方多选用补中益气汤为主方,加用活血化瘀之品,根据瘀血程度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药物,在瘀血证早期多加用和血药;中期则多加用活血药;对于重症瘀血者应选用破血之品。

1.2 温心阳重在温肾 心阳虚衰在心悸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亦占有重要地位,阳虚不能运化水湿,则聚湿生痰,心阳不振则易导致心脉瘀阻。导师认为,心阳虚的根本在于肾阳不足,因肾为先天之本,五脏之阳有懒于肾阳的温煦,若命门火衰则君火不明,故在温心阳的同时要注重温补肾阳。对于此型的患者,导师常在桂枝甘草汤的基础上加用附子。加重温肾阳的力度,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附子具有强心和抗心律失常作用,实验证实附子提取物对心肌缺氧和缺血性心肌损伤的范围有明显的缩小作用[2]。

1.3 益气养阴、扶正固本 张仲景《伤寒论》177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这是中医治疗心律失常最早的记载,亦是历代医家治疗心律失常最常用的方剂。导师在临床工作中认为对于气阴两虚型的老年人频发室早,用炙甘草汤益气养阴复脉的确有很好的疗效,但不能忽略老年人血瘀始终贯穿于病程,治疗在益气养阴复脉的基础上适当加入活血化瘀之品,这样才能使脉行正常,心悸自愈。

1.4 健脾化痰,辅以清热 百病皆由痰作祟,饮食劳倦,伤脾生湿,酿生痰浊,痰郁日久化热,痰热扰心,而发心悸,胸闷等。现代研究认为,痰与血脂、血粘度密切相关。临床治疗中,通过健脾化痰,可以降低血粘度,加快血流速度,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的状态,增加冠脉血流量及心肌供氧。另外,痰郁日久化热,耗伤津液,亦可导致血液粘度增高。故临床处方多选用黄连温胆汤加味。方中陈皮等具有降脂、抗血栓和血小板聚集作用[3],黄连中的小檗碱有明显抗心律失常作用[4]。

1.5 衷中参西,中西医理汇通 导师继承全国名老中医罗铨教授的学术思想,认为频发室早属于功能性者多为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治疗时以宁心安神为主,配合疏肝解郁往往能收到很好的疗效。肝郁日久易化火伤阴,引动心火,耗伤心阴,心失所养而发心悸,故临床常选用丹栀逍遥散加减。且当今社会独生子女较多,工作生活的重重压力致使子女们忽略的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老年人群中,焦虑症的患者越来越多,而焦虑的情绪可诱发早搏等心律失常。此时应在宁心安神、疏肝解郁基础上再配合说理开导等心理治疗。

1.6 病证结合,中西药理互参 导师在学术思想上继承了全国名老中医罗铨教授的学术思想,认为中医辨治老年人频发室早要结合西医诊断,病证结合,中西药理互参,这样可以弥补辨证论治的不足,取得较好疗效。临床上老年人频发室早合并有高血压者常选用当归、川芎、地龙等,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当归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改善器官血流量和降低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的作用[5];川芎具有明显抑制血管收缩的作用、参与舒张血管平滑肌,改善脑缺血、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以及改善血液流变性的作用[6];地龙低温水浸液对正常的家兔和大白鼠有缓慢而持久的降压作用,对肾型高压也有明显的降压作用[7]。合并有冠心病者常合用生脉散,现代研究发现生脉散可以明显减少再灌注后血浆CPK的活性,降低心肌过氧化脂质,改善心功能[8]。此外,在病证结合的基础上,均选用经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确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甘松、苦参等药。现代药理研究认为,甘松具有膜抑制及延长心肌动作电位的作用,可以阻断折返激动,延长心房不应期,抗心律失常[9]。苦参中苦参碱类生物碱在抗心律失常方面具有肯定而显著的作用,此外苦参还具有抗缺氧、扩血管、降血脂作用[10]。

总之,老年人频发室性早搏的治疗应该衷中参西,病证结合,在辨证的基础上注重辨病,立足于心,从肝脾肾出发,或益气活血化瘀、或温补心肾、或益气养阴、扶正固本、或健脾化痰、或宁心安神、疏肝解郁,在此基础上中西药理相参,适当加用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具有抗心律失常的中药,才能获得理想的疗效。

2 典型病案

郭某,男,78岁,于2012年10月26日来诊。以“心慌、胸闷反复发作5年余,再发加重1周”来诊。患者自诉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慌、胸闷,时作时止,时轻时重,到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频发室早。当时行冠脉支架植入术,术后长期服用拜阿司匹林,100 mg,1次/日;琥珀酸美托洛尔,47.5 mg,1次/日,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1次/日治疗。近一年,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5~58次/分,I°房室传导阻滞;故停用琥珀酸美托洛尔。一周前因劳累后心慌、胸闷再发加重,在外自服中药3剂,具体方药不详,病情无好转,遂来就诊,就诊时症见:心慌、胸闷,偶有胸部刺痛,伴气短乏力,神疲懒言,纳差食少,眠差,二便调,舌质黯苔白,脉结代。行心电图示:1.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5次/分;2.频发室性早搏;3.I°房室传导阻滞;4.部分导联ST段改变。24小时动态心电图示:1.窦性心动过缓,平均心率56次/分,最大心率88次/分,最小心率45次/分。2.频发室性早搏共发生3541次,其中成对出现23次,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发生2次,部分早搏构成二联律、三联律,早搏在白天、夜间均有发生。3.部分导联ST-T改变。4.I°房室传导阻滞。查体:BP 110/60 mmHg,心率55次/分,律不齐,可闻早搏6~10次/分,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根据患者舌脉症,四诊合参,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治以益气活血化瘀。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药用:黄芪30 g,党参15 g,白术15 g,升麻6 g,柴胡6 g,当归10 g,陈皮6 g,炙甘草9 g,川芎15 g,赤芍10 g,丹参15 g,甘松10 g。患者服药1周后,心慌、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好转。查体:BP 120/70 mmHg,心率58次/分,律不齐,可闻早搏2~6次/分,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嘱患者继续按原方服药,1周后自觉症状消失,查体:BP 120/75 mmHg,心率64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复查心电图:1.窦性心律,心率60次/分;2.I°房室传导阻滞。复查动态心电图示:1.窦性心律,平均心率62次/分,最大心率90次/分,最小心率50次/分。2.24 h共发室性早搏574次,早搏在白天、夜间均有发生,3.I°房室传导阻滞。

按:本案患者有冠心病—心绞痛,频发室早,且同时存在窦性心动过缓,西药的抗心律失常药在此运用受到限制,中医治疗本病,可以整体调整、标本兼顾。患者年老体衰,脾胃气血生化不足,气虚血瘀而发心慌、胸闷诸症。治疗以益气活血化瘀为法,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方中以黄芪健脾益气为君药;白术、党参、炙甘草为臣药,助君药健脾益气,当归补血活血、陈皮理气,均为佐药;柴胡、升麻升举下陷清阳为使药,全方配伍补气健脾升清,治气虚之本,使脾胃和调,水谷精气生化有源,脾胃气虚诸证可自愈。在此基础上加用川芎,赤芍,丹参以活血化瘀,此外加入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具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甘松,中西医理汇通,中西药理相参,取得较好效果。

3 小结

频发室性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多发于老年人。由于老年人心脏结构及功能发生增龄性改变,频发室性早搏的发生率相应增高。Monolio等报道,在6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24小时Holter结果显示15%的女性及25%的男性存在室性心律失常。国内有调查显示,老年心脏病患者室性早搏的检出率为77.1%[1]。无论有无明显症状,频发室性早搏都会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影响各脏器的血液供应,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健康。目前,西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虽取得了一定疗效,但抗心律失常药物常有致心律失常的副作用,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此种情况已得到证实与重视。导师运用中医药治疗老年人频发室性早搏,其特点在于整体调整、标本兼顾、病证结合,中西医理汇通,中西药理相参,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状,控制早搏出现数量,久服无明显副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建生.临床中医老年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84.

[2]阎爱荣,张宏.附子的药理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8,8(9):745.

[3]李庆耀,梁生.陈皮的药用研究进展[J].中成药,2008,30(2):246-247.

[4]王秀杰.黄连的药理研究及现代应[J].ChinaPharmacist,2003,6(6):370.

[5]谢玲,杨凌红,李晓惠.当归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药研究,2000,12(6):56~57.

[6]舒冰.中药川芎中有效成分的药理研究作用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6,22(9):1043~1044.

[7]李淑兰,谢桂芹,曲竟南,等.地龙降压作用的研究[J].中医药信息,1995,3:11.

[8]詹文涛.名中医真传[M].北京:云南科技出版社,2000:73.

[9]王庆云、郎春华、岳建霞.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N].医师报,2008,12.

篇5

为保证法律法规在本市的贯彻实施,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今年3月至5月,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保障法和保障条例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听取了市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汇报;视察了部分区县老龄工作,召开了相关社会组织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听取他们对老龄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检查组还深入15个社区,与退休工人、干部、教师和农民等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健康状况的老年人深入交谈,了解他们的需求。在执法检查过程中充分发挥代表作用,邀请近百人次的市人大代表参加了检查和调研活动。同时,结合执法检查的重点、难点问题,对今年市人代会上代表提出的涉及老年人权益保障方面的19件建议进行了重点督办,有关部门在接受检查的过程中,根据代表建议积极改进工作,使执法检查与办理答复建议有机结合,有力地推动了政府部门相关方面的工作,代表们对建议办理情况都表示满意。部分区县人大常委会也同步对贯彻落实法律法规情况开展了执法检查。

6月22日,执法检查组召开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了执法检查报告。下面,我就执法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本市贯彻落实保障法和保障条例的基本情况

保障法和保障条例实施以来,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认真履行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各项职责。一是将老龄事业纳入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制定了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各项配套政策措施,促进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二是不断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加大财政投入,不断提升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和健康水平;三是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改善居家养老人群的生活照料和个性化服务;四是拓展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的领域,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保障法和保障条例贯彻实施十几年来,我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全社会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意识不断增强,初步形成了敬老、养老、助老的社会氛围,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了较好的维护,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水平居全国前列。

(一)城乡养老保障体系基本形成,“老有所养”得到落实

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了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制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福利性养老保障制度为基础,以老年人优待制度、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五保”制度、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等为补充的多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20**年出台的城乡无社会保障老年人福利性养老保障政策,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统筹城乡、标准一致的福利性养老保障制度,社会反响强烈,深受老年人的欢迎。为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社会福利水平,我市于20**年制定了《关于加强老年人优待工作的办法》,在老年人乘坐地面公交车、参观游览公园和博物馆等文化体育场所、建立高龄津贴和发放养老服务补贴、提供优惠医疗服务及为老年人开展法律服务等方面,提出了11项优待办法。优待办法的出台,保证了老年人能够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二)老年人医疗保障水平逐步提高,“老有所医”目标初步实现

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医疗保障制度,实现了医疗保险在全市城乡范围内的全覆盖。加强老年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在全市18个区县建立了老年病专科医院。加大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通过为老年人建立免费健康档案,定期为老年人进行体检,开展老年健康知识宣传教育,促进了老年人健康水平的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老年人看病就医提供了方便。

(三)新型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养老服务水平得到提升

逐步展开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新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型养老服务体系以社区为依托,多数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部分高龄、空巢、生活半自理和有特殊困难的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社区照顾服务养老,有效地弥补了家庭照料的缺失和不足。如开通96156社区服务热线,推出“菜单式”为老服务项目,开设老年餐桌等。逐步推广建立城乡社区空巢家庭老年人的帮扶网络,使老年人在出现特殊情况时能够及时得到救助。为满足身体致病、致残、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和部分“五保”老年人的集中照料、护理需求,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加大资金投入,兴办各类敬老院。为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敬老院建设的积极性,在建设资金支持、运营补助、土地供给等方面出台了优惠政策。目前全市共有各种类型的敬老院339所,4万余张床位。

(四)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发展,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为满足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的愿望,我市采取多种措施,为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发挥作用搭建平台。例如组织老年知识分子参与“银龄行动”,支援贫困地区,提供文化、医疗、科技服务;组织离退休专家到区县开展援助项目,返聘退休医学专家到社区卫生中心站工作等。针对老年人以在社区生活为主的特点,发动他们积极投身和谐社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通过建立老年人协会、开办老年学校、建设老年人活动场所和设施,组织引导老年人参与各类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五)老年维权保障措施不断完善,合法权益得到较好维护

为了使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律法规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和执行,法制宣传部门利用多种方式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开办法律专家热线和专家课堂为老年人提供法律服务咨询。各类法律服务机构按照法律法规确定的职责,畅通老年人维权渠道,为老年人维权提供优惠便捷的服务。各级司法机关依法打击各种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保护老年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为老年人参与诉讼活动提供优先服务,同时对特困老年人实施司法救助,保证老年人合法权益在受到侵害时能够依法及时得到维护。

二、存在的问题

面对人口老龄化发展的趋势日益严峻和老龄事业持续发展的需求,保障法和保障条例的贯彻实施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全社会对人口老龄化特点、发展趋势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有待深化,对推进老龄事业发展的紧迫性有待提高。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的针对性不强,侵害老年合法权益的行为还时有发生。一些单位和组织参与公益性养老服务的自觉性不高。

二是养老保障水平有待提升。本市已建立起覆盖全市城乡的养老保障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但由于基础薄弱,养老保障水平相对较低,城乡差别仍然较大。在调研中“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落实依然是老年人最为关注的问题。一些国有、集体企业中较早退休的老职工退休金水平相对偏低;农村地区特别是边远山区的老年人有基本生活保障,但医疗保障水平相对较低。

三是养老服务社会化水平不高。目前我市社区养老服务处于起步阶段,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养老服务社会化程度不高,市场准入、运行、监管不规范。家政服务、日间照料、精神慰籍等为老服务项目短缺,空巢老人、高龄老人家庭亟需的家政服务人员不能满足需求,生活半自理和不能自理老年人的护理需求缺口更大。

四是敬老院养老床位供需矛盾突出。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老年人进入敬老院养老的要求增多,由于历史上对敬老院建设投入不足,造成敬老院床位数量与需求缺口较大。另外,由于敬老院建设布局不尽合理、有的服务功能不全或缺乏专业队伍、服务水平不高等原因,造成现有的敬老院床位中有近三分之一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床位空置率较高。

五是老龄工作机构队伍有待加强,工作机制有待健全。区县和街道、乡镇的老龄工作机构人员配备不尽合理,人员流动性较大,专业人才缺乏。老龄工作机构隶属关系不一致,在工作中不能充分发挥综合协调、监督检查和服务职能。

三、对进一步贯彻落实法律法规的建议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保障法和保障条例,推动我市老龄事业的健康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对老龄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我市在1990年就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数量为109万,占当年人口总数的10%。目前我市老年人口数量已达到254万,占人口总数的15%,老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4.9%,高于总人口年均增长率,呈现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的特征。根据预测,到2020年我市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350万,到2050年将达到650万的峰值。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这一发展趋势的严峻性,及给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提高对发展老龄事业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大局出发,把老龄事业作为加强社会建设、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首都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来抓,深入研究、科学筹划,加大投入,坚持改革创新,完善制度措施,确保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进一步加强对老年人权益保障的宣传教育

一是要广泛宣传人口老龄化发展的趋势和严峻挑战,提高全社会贯彻落实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增强发展老龄事业的紧迫感。二是要深入开展对老年人群体的普法宣传教育,尤其是对老年人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等优待政策的宣传,提高老年人依法维权能力。三是要加强对开展慰老助老活动、志愿服务、落实老年优待政策等工作的宣传,使老年人切实感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心和尊重。四是要针对当前社会上存在的忽视老年人精神需求、“啃老族”现象以及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问题,运用灵活有效的方法开展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意识。

(三)进一步健全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和我市实际,积极探索创新,进一步深化社会保障体制机制改革,抓紧健全完善养老保障体系,为我市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到来做好准备。一是要在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基础上不断提高保障水平,使养老保障水平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二是要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逐步增加农村老年人的保障性收入,加快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步伐,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四)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我国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目前第一代独生子女已进入婚育年龄,“421”家庭模式已经显现。由于家庭结构的改变,家庭养老功能逐步弱化,养老服务的社会需求迅速增长。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重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符合国情和我市实际的体制机制,搞好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的衔接,走出一条有特色的路子。一是加强对养老服务社会化配套政策研究。要针对养老服务社会化基础薄弱的问题,加强对引导、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的政策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出台配套的管理办法,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的积极性,提高养老服务的社会化程度;针对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加强对家政服务人员职业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养老服务水平。二是加大敬老院养老床位建设力度。要积极采取措施落实我市“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建设任务。对今年新增1.5万张养老床位的建设任务,要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按期完成。新建敬老院要合理规划布局,规范服务标准,拓展服务功能,提高服务人员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对现有敬老院要进行必要的改造,提升服务水平,提高使用效率。要探索敬老院的医疗服务与现行医疗保障制度相衔接的机制,满足敬老院医疗服务需求。民政、发展改革、财政、规划、土地资源管理等部门要切实履行部门职责,保证相关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五)加强老龄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

加快市级老龄工作机构的改革步伐,研究解决区县老龄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监督检查能力弱的问题。对老年人口数量较大的区,要根据老龄工作的实际需要配备相应的老龄工作干部;有条件的街道和乡镇应当配备专职老龄工作干部。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教育和培训,缓解老龄工作机构干部短缺、队伍不稳定的问题。

(六)对修改和完善保障条例的建议

根据此次检查情况,对下一步修订和完善保障条例提出以下建议:一是保障条例在内容上需与保障法相衔接。由于我市保障条例先于国家保障法颁布实施,在内容上多处与保障法衔接不紧密,应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对有关条款进行调整和细化。如应根据保障法的规定增加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的具体条款。二是需要增加的有关内容。近年来,我市在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方面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应将成熟的政策措施上升为法规条款;在保障条例中增加发展养老服务业的相关内容,以便政府综合利用行政、法律和经济等手段,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推进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在保障条例中应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增加对农村老年人的权益保障内容。三是在保障条例中应对政府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和老龄工作机构的职能定位进行明确,保证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依法有效地开展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

篇6

——张俐老师沈阳工作坊学习体会

在外在形式上,张俐老师的课程是轻盈的:她身披美丽的丝巾,站在讲台前娓娓道来一个个本应很"庞大"的主题时,我们轻松喜悦的状态就像听故事的孩子,连笔记都不用记得太多,因为故事太好听了,图景太清晰了,讨论太落地了,似乎不再需要笔记来帮助我们记忆。然而当我非要在这首让人心旷神怡的交响乐中抽出一个主旋律时,却发现短短三天的课程里几乎覆盖了华德福教育所有最重要的主题:人的本质,华德福教育的本质,华德福社区的本质,0-21岁的成长,幼儿园与家长的关系,好老师的特质,好父母的特质,好家庭的氛围,华德福老师和家长自我发展的必备条件,在家里如何贯彻华德福教育的本质……中间还穿插着无数家长们最关心的小问题:给孩子选择什么样的图书?怎样带孩子去旅游?怎样吃?怎么睡?老人与我们的教育理念不同时怎么办?什么事可以让孩子自己决定?

张俐老师像一位好导游,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看到了这些最基本问题的全景,陶醉其中又浑然不觉她用心的安排,难怪我在写这份学习心得时如此迟疑。这份信手拈来、举重若轻的能量来自于多年的教育积累,更源于她对华德福教育的挚爱。如果在所有这些主题里非要选一个"让你印象最深刻的",我的选择一定是"最好的老师是什么样的",因为张俐老师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最生动的榜样。

说到一个好老师应有的状态,有一点最重要:他/她爱所有的孩子。同时,热爱自己的教学,上课很好玩,自身有生命力,公平,给孩子美和权威等都是好老师的重要特质。这些在张俐老师的课堂上都有生动的体现,她个人的生命状态和生活状态都很平衡,健康又美丽,温暖又有权威,我们作为学生情绪上感到轻松愉快,头脑中建立了清晰的图景,意志也得到了充分的调动。作为幼儿园老师,我们对自己的职业生出了更多热爱和价值感,更清晰了自我发展的方向,不知不觉已把张俐老师当成了模仿的榜样,希望自己能逐渐成长为像她这样的老师,更希望自己也成为可供孩子们模仿的榜样。

在人的本质这一点上,张俐老师强调:"华德福教育是迈向未来的教育,是为未来而准备的",我们要关注人性,回到心灵的层面来研究人的本质。在智商、情商的基础上,张老师又提出了意志商和灵商的概念,她指出意志里包含着很强的灵性的力量,灵性的力量把意志的种子种在身体里,这让我们对人的本质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反观我们自身,也有启发,头是冷的,心是热的,思考要带上情感里的爱和温暖,冷静的思考,热情的行动。

"好家长是什么样的"恐怕是爸爸妈妈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张俐老师的答案发人深省:"好的爸爸妈妈爱所有的人,不仅爱孩子,还爱老人,爱同事,爱外面的人,爱自己的事业,做自己喜欢的事并为之投入热情和爱,善良,状态良好,举止得体,孩子能看到他们身上的光芒。"但她也一再强调,世上没有完美的东西,每个人都会有不足,我们都处在不断成长、追求完美的过程中。我们从操作层面讨论了带孩子做事的原则:慢,注重过程,允许犯错,坚持不懈,保证充足的时间,身教重于言教,不断重复,反复示范。这些原则很实用,但也需要我们在生活中有意识去做,并坚持下去。

与此并列的是另一个重要却容易被忽略的主题:"好的家庭氛围是什么样的".通过对自己的童年生活经历进行回顾,我们在张老师的引导下很自然地总结出了华德福教育的九大本质(感觉好有成就感):爱和温暖,滋养孩子感官的环境和物品,滋养孩子生命力的作息节奏,可供孩子模仿的榜样,足够的室内外玩耍时间和空间,艺术化的、美的环境和整洁精致的物品,乐观的情绪,敬畏之心,成人的自我成长。张俐老师又针对中国家长的现实情况提出了第十条:自由和界限。父母和孩子是有分工的,孩子承担孩子的责任,大人承担大人的责任,如果孩子承担不起后果就别让他选择(他有这个权利但承担不起这个责任),否则是父母的失职。过于尊重孩子的意愿消耗了孩子的意志力。意志力在发展中受到一点阻力会发展得更强壮。给意志力一个界限,把它导向正确的方向,会产生更大的力量。当清清楚楚地划界时,大人和孩子都更有安全感。在混乱中,情绪就会出现。为孩子建立界限时要做到的是重复,说到做到,每天都一样,让孩子在边界里享有自由。

家庭氛围之所以如此重要的另一个原因是,父母的情绪状态和气质类型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体。父母的怒气多,会伤到孩子肝脏里的生命力;父母的恐惧多,会伤到孩子肾脏里的生命力;父母的自我中心不足,孩子的星芒体无法控制,情绪多;家里的负面情绪多,会压抑孩子的生命力,导致脾胃虚弱;胆汁质的父母如果经常吵架,会影响孩子的消化系统;多血质的父母如果经常变化,会影响孩子意志力的发展,导致孩子容易倦怠,做事无法深入;粘液质的父母如果经常对孩子的需求不能及时反应,孩子可能会出现精神错乱或歇斯底里;抑郁质的父母如果头部思考过多、家庭氛围太过压抑,会影响孩子的呼吸韵律系统(心肺系统),可能出现哮喘等问题。妈妈对孩子的生命体和星芒体的影响更大,爸爸对物质身体和自我体的影响更大。身教比言教更重要,一个人思考正确时行动有可能是错的,一个人行动正确时,思考往往也错不到哪去。但是作为爸爸妈妈,也要允许自己犯错,慢慢改正。同时要注意的是,家庭是三个人或更多人的,客厅是成人的,可以留一个角落给孩子,但不能把家也变成幼儿园。幼儿园是孩子的空间,家庭是一家人的空间,始终要照顾到所有人的需求。家长也有自己的工作、社交、兴趣等,不要把自己的生活全部都放下只围着孩子转。成人的状态很重要,不能完全顺应孩子。

在家庭之外,孩子的另一个生活空间是幼儿园。幼儿园和家长照顾孩子的工作同样重要,老师和家长是在一起学习、研究、养育、照顾孩子的身体,一起参加艺术活动、劳动、户外活动、做自传,一起享受生活。在教育理念上老师和家长是平等的,只是分工和陪伴孩子的时间段不同,都起着养育的责任,都需要大量的学习和成长,老师承载着十几个孩子的成长,学习的量要远远超过家长。"幼儿园的要求"实际上是孩子的需求,一切建议和要求都是以孩子为出发点。华德福学校的学费不是商品的交换,老师全身心照顾孩子,家长用学费支持老师的工作,老师也要经常反思自己有没有照顾好每个家庭的需求。

篇7

根据混浊发生的部位,老年性白内障可分为两类:核性及皮质性,皮质性分为周边皮质型及后囊性皮质型两种,患白内障后主要的症状是视力障碍,它与晶状体混浊程度和部位有关,只有当白内障引起视力下降时才有临床意义。

白内障病因较复杂,可能是环境、营养、代谢和遗传等多种因素对晶状体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过多的紫外线照射、过量饮酒吸烟、妇女生育多、心血管因素、高血压、精神病、机体外伤等与白内障的形成有关。

临床表现:老年性白内障多常见双眼患病,但发病有先后,严重程度也不一样。主要症状为眼前阴影和渐进性、无痛性视力减退,由于晶状体纤维肿胀和断裂,晶状体内屈光度发生不一致的改变,会出现单眼复视或多视、注视灯光时有虹视现象及有畏光和眩光。

(一)皮质性白内障最为常见,按其发展过程分为四期:初发期、膨胀期、成熟期、过熟期。

(二)核性白内障较皮质性白内障少见,发病年龄早、进展缓慢。

(三)后囊下白内障进展缓慢,后期合并晶状体皮质和核混浊,最后发展为成熟期白内障。

诊断:根据晶状体混浊的形态及视力情况,可明确诊断。

治疗:多为手术治疗,手术方法: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白内障囊内摘除术,术后给予眼镜或角膜镜矫正视力。

手术是解决白内障的重要方法,现已成为眼科重要的常规手术,为大多数失明的老年患者解除痛苦,树立新的人生观、同时减轻了患者家属的负担。

1 临床资料

我院近年来收治老年性白内障病人,术后视力恢复到2-4.4/5cm以上达到满意的预期手术效果,其中以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为主要手术方式。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具有切口小、散光小、术后视力恢复快,不需要住院的优点,被越来越多的病人及眼科医生所青睐。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尤其是术中对角皮细胞的损伤而引起的术后角膜混浊。而较长时间才能恢复透明,让人们产生一种误解。白内障超声乳化不及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视力恢复快。更严重者可能最终出现角膜内皮失代尝出现大泡性角膜病变给病人造成了巨大的痛苦,而且可能导致医疗纠纷,所以许多医生和病人及家属则采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顾名思义,以最小的创伤达到最佳的治疗目的。

2 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 老年性白内障病人多由于年龄偏大而伴有老年性疾病,如心脑血管及心脏病、糖尿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至关重要。消除恐惧心理,做好各种思想准备,稳定情绪,避免因手术成功,视力恢复过于激动而引起心脏及脑血管意外。

2.2做好术前准备 手术前常规检查,明确为老年性白内障的患者。术前应做血、尿常规及血糖检测,心电图检查,胸透及特殊检查。排便训练为了避免便秘、尿潴留等引起眼压升高和玻璃体脱出而至手术失败,介绍手术中注意事项。由于手术切口一般在角巩膜,训练病人眼球转动,尤其是向下固视,眼球向下转动使手术视野暴露利于手术操作。咳嗽、打喷嚏容易造成术中出血,玻璃体脱出和术后前房出血,而影响收口愈合。故指导患者采取用张口呼吸或用舌尖顶住上颚等缓解上述症状。

3 术后护理

3.1护理 人工晶体植入术后24小时内单眼包扎绝对卧床休息。术后2天即可打开术眼包扎及在室内轻微活动。中期活动可以防止老年患者肌强力减弱及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亦可防止因卧床过久而造成并发症。

3.2饮食护理 术后给予半流质或软质饮食,可适当增加维生素及蛋白质,多吃水果、蔬菜、多饮水,少吃油腻及油炸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3.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让病人保持安静,防止眼压升高及伤口充血。除耐心安慰外,对疼痛剧烈者可遵医嘱给予镇痛剂。

篇8

影响老年痴呆患者睡眠障碍的主要因素有不良的心理、陌生的环境、日间活动减少等,因此,从患者的心理方面,住院环境方面,活动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于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睡眠质量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1.养成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

良好的睡眠能够维持生命活动、保持健康的体魄,而睡眠的减少从医学角度来讲,可以使体内的部分免疫球蛋白、补体、T淋巴细胞亚群下降,抵抗力下降,给老年痴呆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因此,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对于患有睡眠障碍的老年痴呆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对于我院收治的10例睡眠-觉醒节律紊乱的患者来讲,可以帮助其建立有规律的活动和时间表,并指导其养成很好的睡眠习惯和方式,形成一定的生物钟,并每天定时去督促其进行一定的活动。对于5例日落越激、4例日间过度思睡、8例夜间过度烦躁和游荡以及3例早睡的患者来讲,我们常采用增加白天活动量的方式,来调整其睡眠时间及规律。对于夜间严重失眠的患者,可以给予一定量的安眠药,建议其在入睡前,用热水泡一下脚,不看刺激性的电视和讨论刺激性的话题。对于轻度的睡眠障碍的患者,我们指导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尽可能的给予其自我照顾的机会。

2.心理护理

由于老年痴呆患者在智力、自理、理解能力方面严重受损,不能正确表达和概括,在心理上很容易产生自卑、焦虑、沮丧、易怒等情绪,这些不良的情绪极不利于患者夜间的睡眠。为此,我们必须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对患者的心理需求要严密的观察,在我院收治的48例老年痴呆患者中,75%的患者有睡眠障碍,因此,对于其中不能正确表达自己意愿的患者,我们要正确的分析原因,并给予合理的引导,认真的倾听患者的不适感及焦虑原因,然后以亲切的态度、平和的语调给予患者解释、安慰、支持、鼓励,使患者不良情绪得到宣泄,减轻心理压力,使心情舒畅,情绪稳定。

3.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

由于患者来到陌生的环境,很容易产生焦虑不安等情绪,为此,我们需为患者布置一个整洁、安静,温度及湿度适宜,以及有充足光线的病室环境。在窗帘、床单的设计上,可以不用单一的白色,换成淡蓝色、粉色等安静、温馨的颜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患者焦虑不安等情绪。同时,定期检查和维修环境与设施,以保证伴睡眠障碍患者的住院环境的安全。

4.用药安全的护理

老年痴呆患者是一种特殊的群体,由于其脑部疾病引起的综合征,包括:记忆、认知、定向力以及人格的改变,因此,在用药方面,患者易引起漏服、少服、用药过量甚至中毒等我们应给予特殊的照顾和指导。比如有很多患者会忘记吃药,吃错药甚至是不能记起自己是否吃过药等,对于这些口服药,我们需妥善保管,到吃药的时间给予患者正确的指导,同时在患者吃药的过程中,仔细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如有不良反应发生,需及时告知医生。

二、体会

篇9

短期和中期CPI走势成为影响投资者和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对CPI可能持续处于高位的担心,使得市场对未来的政策不确定性尤为关注。影响我国短期和中期CPI的主要因素是农产品价格和劳动力价格。有学者指出,由于我国正在经历劳动力供给的刘易斯观点,劳动力价格将持续大幅上涨,而近几年来沿海地区的农民工缺乏现象就是重要的佐证。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研究劳动力供给的问题通常有两个主要途径,一是从人口结构的角度来进行探讨;二是从调研的角度来搜集原始数据。而本文选取第三个角度,即从估算失业率的角度来对劳动力供给情况进行侧面的分析。

对劳动力供给刘易斯拐点的研究中,日本和韩国的历史经验常常被提及。通过我国国家统计局的宽口径就业数据和人口数据对我国的失业率进行测算,并且比较日本、韩国处于刘易斯拐点的时期的失业率情况,可以测算我国失业率水平在7%左右,同日本、韩国处于刘易斯拐点时期的1%至2%的失业率水平差距较大,因此不能简单套用日本和韩国的经验。未来两年我国来自劳动力价格的通胀压力应该仍然是相对温和的,从2010年末到2011年不会发生突变,影响2011年价格水平的主要因素仍然是农产品因素。

基于统计局宽口径就业人数进行失业率测算的方法

我国当前在就业情况统计中存在多种口径,其中统计年鉴上的就业人员是最宽泛的口径,指在16周岁及以上、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这一指标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全部劳动力资源的实际利用情况。其次是2008年第二次经济普查时的从业人员,其定义为2008年12月31日在第二、三产业单位和有证照的个体经营户在岗的从业人员,未包括上述范围之外的从业人员。再次是2008年普查中的单位从业人数,应该是剔除了第二个口径中有证照的个体户之后的从业人员。第四个口径是职工,指在国有、城镇集体、联营、股份制、外商和港澳台投资、其他单位及其附属机构工作的人员。

本文对失业率的推算中,就业人数分子选用统计年鉴中公布的最宽口径的就业人员数据,而劳动力人口分母为16〜59岁(含16岁、59岁)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其计算公式为:劳动力人口=[(16〜59岁人口)-在校大学生-在校高中生]×(1-丧失劳动力残疾人占总人口比例) 。结果显示我国失业率的大致水平在过去几年保持在7%左右。

严格来说,用来估算劳动力人口的分母应该是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总量,其数量上会比劳动力人口总量小一些,这样可能造成7%可能高估了实际的失业率水平。这和我国4%左右的城镇登记失业率相比,7%并不是一个很夸张的水平,而且在农业就业人口等方面还存在其他隐蔽性失业的可能。

日本和韩国在经历刘易斯拐点时期均呈现出失业率下降

市场比较关注的劳动力供给案例包括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日本,以及80年代到90年代的韩国,认为这两个经济体在这两段时期经历了刘易斯拐点,劳动力价格出现了快速上涨。从失业率的情况来看,日本在当时失业率从2%下降到了1%,韩国失业率从80年代的4%下降到了1995年的2%,这两个经济体在经历刘易斯拐点时期所表现出的失业率的下降,同这一阶段劳动力供给相对紧张、劳动力价格快速上涨反映的情况是一致的。

日韩相应时期失业率下降和近年来中国7%的整体失业率水平完全不同。尽管当前中国出现了部分结构性的劳动力供给压力,但并不必然意味着中国的劳动力价格将全面快速上涨。考虑到中国当前整体7%的失业率水平,2011年中国的整体劳动力价格应该仍然保持温和。另外,日本在70年代转型后失业率明显上升,韩国在1998〜1999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失业率水平也高于90年代。日韩的发展经验也表明,结构转型将带来失业率的上升。

谈论劳动力价格走势需要兼顾人口结构和失业率因素

当前中国高失业率和媒体报道的薪酬大幅上涨似乎是一对矛盾的现象,而事实上却不该简单地得出劳动力价格将持续快速上涨的结论。统计局公布的上半年数据显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0.2%,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2.6%。是否出现失业率水平下降应该是关注是否将出现劳动力价格大幅上升的一个辅助指标。

7%的失业率估计可能仍然是低估的

尽管7%的失业率水平相对来说已经是一个比较高的数字,但是这一数据仍有被低估的可能,主要是因为,从事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隐蔽失业的。

农村隐蔽失业的失业率可能在9%左右

假定第一产业就业人口中有1/3左右的人仅从事少量农活 ,即可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人数,这一部分剩余劳动力中,有相当一大部分在本地从事非农业工作,按照统计局农调司的数据,2008年本地农民工为8501万人。因此,实际的农村隐蔽失业人口为以下计算公式:农村隐蔽失业人口=农村劳动力的1/3 - 本地农民工。

从2008年数据为可以看出,2008年我国劳动力人口83394万,就业人口77480万,本地农民工人数为8501万,农村隐蔽失业人口1773万,长期失业率为7.09%,而含农村隐蔽失业的长期失业率为9.15%。

对外出农民工数量的估计

另一个有趣的结果是,如果用劳动力总人数×农村人口占比来估算农村劳动力人数,而再用外出农民工=农村劳动力人数-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来推算外出农民工数量,结果显示2008年中国外出农民工总量约为1.46亿,这一结果和统计局农调司所估计的1.40亿相吻合,加上本地农民工8500万,总的农民工数量约2.25亿。

从日本韩国经验看高失业率和高工资涨幅并存的情况很少见

不论是日本的数据还是韩国的数据均显示,失业率和工资涨幅之间的关系和菲利普斯曲线理论十分吻合,持续的高工资涨幅仅仅是发生在低失业率的情形下。尽管上世纪70年代中期存在高失业率和高通胀水平共存的时期,但这一问题应该是和当时的供给冲击和政策应对失误有关。在政府政策不出现明显失误和没有大的供给冲击下面,考虑中国7%的失业率水平,要出现持续的快速劳动力价格上涨应该是个小概率事件。

应该看到,中国最近几年出现了一些局部和特别时段的劳动力短缺,这种短缺更多的是结构性的因素或者是因为一些制度性的因素造成的,例如社会保障制度和户籍制度的缺陷使得农民工春节的回流造成每年春节后沿海地区的劳动力短缺;此外一次性的工资修正和持续的工资上涨机制对通胀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总而言之,我们应该将失业率这个指标纳入判断将来是否会出现持续的工资性上涨的关注指标。就2010〜2011年而言,影响CPI水平的主要不确定因素仍然是农产品价格。当然,对劳动力价格走势的判断是建立在当前中国失业率7%的判断基础之上的,而失业率7%的判断不论是和统计局的数字还是和部分研究机构进行的调研结果来看大致吻合。如果我们对失业率7%的判断是错的,实际失业率远低于7%,那么意味着中国的GDP被低估的程度更加严重。

篇10

记得1992年金树人综合各家之言,将个人在组织内的职业发展分为起(入行阶段)、承(表现阶段)、转(中年阶段)、合(交棒阶段)四个阶段。从金先生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把教师职业比作一场戏和演出的话,那么所谓老教师从职业规划而言就是已进入合(交棒阶段)的职业阶段的教师。处于交棒阶段的教师究竟需不需要专业成长?如果需要,老教师专业成长的春天在又哪里呢?答案是肯定的,老教师仍然需要足够的专业成长,即使到了交棒阶段也轻不言弃。只不过其专业成长的方式方法与以往有所不同而已,那就是以“传帮带”的过程呈现。

一、老教师需要克服的两种不良心态

老教师要想让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完满的句号,寻觅专业成长的春天,利己达人,就得克服以下几种心理障碍。

(一)摆脱“天花板心理”的困扰

“天花板效应”,又称上限效应,是心理测验效应的一种。它是一种比喻,指设置一种无形的、人为的困难,以阻碍某些有资格的人在组织中上升到一定的职位。用专业术语讲就是:一项任务或测验太简单时,许多人的得分都接近或达到分数的上限,使得测验的评价性和预测性降低。在现下的学校教育情境中,一般老教师都会面临这种业已存在的“天花板效应”。它表现在教师专业成长中就是故步自封,不思进取,穷于应付。主要原因是老教师一般年龄大,阅历深,职称高,多数已达到顶峰,上进已无出路,处于“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的阶段,故而常常“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是由现存教师专业发展的激励机制设计存在的痼疾,以及教师本身的职业倦怠双重因子所造成的。因此,老教师要想老有所为,使自己的职业生涯尽善尽美,迎来专业成长的春天,利己达人,就时刻不能忘记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关于“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的教导。由此可见,我们老教师教育艺术的最大成果是激励、唤醒和鼓舞年轻一代教师。即让新生代教师在自己引领下,习得教育业已久存的优良传统、职业信念、职业规范以及对教育规律的敬畏和对莘莘学子的热爱,使自己的教育生命在年轻一代教师身上得以延续与绽放。

(二)克服业已形成的教育教学定势心理的束缚

心理定势是对某一特定活动的准备状态,它可以使我们在从事某些活动时相当熟练,甚至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同时,心理定势的存在也会束缚我们的思维,使我们只会用常规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求用其他“捷径”突破,因而也会给解决问题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定势效应是指有准备的心理状态能影响后继活动的趋向、程度以及方式。随着定势理论的发展,我们不仅可以用定势这个概念来解释人们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方面的倾向,也可用这一概念解释人们在社会态度方面的倾向。心理定势效应是指以前的心理活动会对以后的心理活动形成一种准备状态或心理倾向,从而影响以后心理的活动。由此可见,心理定势是一把双刃剑,在处于交棒阶段的老教师身上往往是负逆的效应比较明显,表现在行为上即是这些经过多次重复形成的教育教学习惯,完全束缚了老教师自身,而其教育教学往往受这种习惯的支配,甚至不想去发现和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路径。

二、老教师获得专业成长必须要做的几项工作

在克服不良心理困扰的基础上,老教师要想迎来自己专业成长的春天,利己达人,还得努力做好如下工作。

(一)激活业已封存的“教师专业自觉”

所谓“教师专业自觉”,是指生活在学校教育情境中的教师对其自身的专业发展有自知之明,并对其专业发展规划和专业发展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包括了对自身专业发展和他人专业发展的反思,对他人专业发展反思往往有助于理解不同教育教学流派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老教师要想迎来自己专业成长的春天,利己达人,就得摆脱专业定型定量的束缚,盘活储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即按照1986年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Richard Allen Posner)提出的教师成长 = 经验 + 反思的公式,将经验作为教育教学的公共财富奉献给年轻一代老师,将反思,即对教育教学扬弃的哲学精神传递给新生代老师,教他们学会继承,学会扬弃与批判。

(二)解放思想,放下架子,努力步入“互联网+教育”

两千多年前,孔子杏坛讲学,口耳相传,完全依靠教师。一千多年前,随着毕N活字印刷术发明及迅速发展,文字典籍大量复制,师生从此得以初步分离。而今天,无论乡村还是城镇,只要接入互联网,海量知识就会扑面而来,不管是哈佛大学的课程,还是一线科研的成果;无论是视频教学,还是线上答疑、讨论;不管是身处象牙塔里的大学,还是在偏远的小山村校里的教学点,都能通过互联网来学习。“互联网+教育”,让学习由“套餐”变成了“自助餐”,因材施教变成现实。因此,作为老教师不能无视时代变迁,要以积极心态应对,解放思想,放下架子,努力步入“互联网+教育”。

1.“合作备课”赢得突围

课堂是学校立学施教的生命线。因此,老教师的专业成长要想赢得未来,继续迎来春天,利己达人,就得从课堂革命开始。例如,开展“同课异构”“一课多上”的“对比式”教学;开展“多师同堂”协作教学(Team Teaching,简称T T),由三位或三位以上来自不学生科背景的教师组成协同教学团队,共同分担同一门师训学科或教学任务,展开共同授课的研讨式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在教学活动中贯彻了新课程理论团队合作的基本理念,更深刻地体现了现代政治学的基本精神与法则――民主协商。让教师在改革课堂,课堂革命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提升教师专业自觉的“发展力”。

2。加强教育信息技术的修炼

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育信息技术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缩小老教师与年轻教师之间距离的唯一有效追赶捷径。因此,老教师教师的专业成长要想赢新生代老师,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继续迎来专业成长的春天,利己达人,就得从不断丰富加强自己的教育信息技术做起:要学会并利用好学校全域无线宽带网络和大流量移动数据业务;学会并利用好校园局域网;学会并使用好计算机;学会并使用好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室、学术报告厅、数码钢琴室、语音室、计算机室)以及相应配备的投影机、电动屏幕、电子白板、展示台、中央控制系统、DVD机、放像机、录音卡座等设备。

3.积极利用好远程教育,为促进自己专业成长加分助力

通过远程教育可以分享海量的名师资源和品牌教育资源。还可以找到一个适合老教师专业成长的网络学习平台。即找到一个基于Dokeos开源系统的集网上研修、网上交流、网上作业、网上测试以及质量评估等多种服务在内的综合教师研修服务支持系统,为专业研修提供实时和非实时的服务。

(三)在“传帮带”中努力修炼自己的教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