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与管理范文

时间:2024-03-20 17:54: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药经济与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药经济与管理

篇1

1CEMAC医药市场的概况

中非经济与货币共同体(简称CEMAC)于1999年6月25日正式启动,取代原中部非洲关税和经济联盟,目前有6个成员国,分别是赤道几内亚、刚果(布)、加蓬、喀麦隆、乍得、中非共和国。总面积322万平方公里,人口3665万左右[1]。据统计,2007年CMEAC的医药市场总额为1.76亿[2]。建立CEMAC的宗旨是建立日益紧密的联盟,加强成员国在资源和人才方面的交流和往来,消除贸易壁垒,促进共同发展。

2目前形势分析

共同体由中部非洲经济联盟、中部非洲货币联盟、执行秘书处,以及共同体法院、共同体议会等专门机构组成。中非经济与货币共同体中所有国家都有基本药物目录,在1995—2004所有国家均通过了本国(国家药物政策)药物政策[3]。对于中非各国来说制定国家药物政策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为为药品领域确定国家目的和目标以及确立重点,而且为确定适合这些目标的战略,确定不同的执行者负责实施政策的主要要素内容,同时也为全国讨论这些问题创建一个论坛,以确保药物平等的可获得性、良好的质量和合理使用等。目前CMEAC各国的医药市场情况笔者将从以下几方面一一介绍。

2.1行政管理及法律规章的情况CEMAC的所有国家都有与医药市场监管相关的法规、决定、备忘录和通告等。在行政管理方面,CEMAC中有5个国家是通过卫生部以下的医药管理局进行政管理的,而赤道几内亚则是通过医药管理总局进行行政管理。在法律和规章方面,其中乍得、加蓬和喀麦隆已经出台了新的医药管理法,刚果(布)和中非共和国正在通过新的医药管理法,而赤道几内亚相对比较落后,至今还没有本国自主的医药管理法[4]。

2.2药物批准政策与药物学会的情况迄今为止,CEMAC中有乍得、加蓬和喀麦隆是通过药物委员会和专业小组委员会来进行药物许可,刚果(布)和中非共和国是通过医药管理局来执行药物批准文件的,而赤道几内亚没有任何的委员会,它在药物批准政策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空白。喀麦隆成立了药物学会和药学协会,乍得和加蓬有本国的药物学会,中非共和国有医学和药物学组合学会,赤道几内亚还没有任何药学方面的学会或者协会。

2.3药品监管和质量控制的情况中非大部分国家药品监管的主要机构是卫生部下属的医药管理局主要负责进行药品检查的工作,如乍得则是通过医药管理局下属的监管司来进行药品监管,赤道几内亚是通过卫生部以下的卫生监管总局来进行药品市场监管。在质量控制方面,只有喀麦隆建立了中心实验室和药物警戒中心。人力资源匮乏也是中非医药市场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6920人中才会有一个药师,这就加大了药品监管的难度[4]。

2.4药品流通情况药品的流通首先需要关注药品要流通去何种部门,如公共行业,5国通过药品采购中心来进行药品的采购和批发等流通工作,而私营部门是通过57个药品批发公司直接供应药品的[5]。下面将以乍得公共行业药品批发系统为例作图分析药品的采购方式:由于药品的特殊性,药品市场受到中非各国的一贯重视。但由于药品市场监督管理工作还没有相应跟上,药品市场自我约束机制薄弱,致使药品市场出现混乱现象。其中乍得有一级医疗机构722家,二级大医院分别为55家和三级14家医院。首都还有一家全国参考总医院即恩贾梅纳大学医学院的附属医院[6]。一级医疗机构几乎没有药店,所以少有药品出入。主要是二、三级医疗机构药店供应药品,但其发展也较为艰难。药品在流通过程中,药品利润也因药品买卖机构性质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别,以公共行业为例,药品采购中心的药品批发利润为11.2%~16%,公共医院的利润为11.5%~30%;相比之下,私营部门的利润相对较高,其中专利药品批发公司的利润为12%~23%,零卖部门的利润为25%~34%,非专利药品批发公司的利润为10%~15%,零卖部门的利润为20%~43%。当然,由于CEMAC药品市场建设起步晚、基础差,药品市场体系建设、市场主体培育及市场机制发育还不够完善,市场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功能上都是不健全的。大部分国家目前不具备生产药品的能力,只能通过从国外进口获得药品,这就要考虑到药品的税费问题,其中药品的税费(包括海关等所有税费)是9%~11%,药用辅料的税费是60%。

3CEMAC药品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

本文主要从市场监管主体方面进行分析,中非各国对于药品市场的监管主体限于政府,行业组织等社会团体还未能分担部分监管职责,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3.1职责划分不明确横向来看,药品市场的监管主体众多,不可避免存在监管职责划分不清的状况。如对于药品价格的监管,药监、工商等部门对药品价格都管又都不管,政府价格职能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都可制定和调整药价,造成国家对药品价格控制乏力。在监管主体多元的前提下,由于职责的划分不明确,往往出现大家都管,或者大家都不管的奇怪现象,导致监管的效果失缺。即使职责划分明确,由于衔接方面的问题,也往往会出现监管的盲点。在此,信息的沟通和共享高效、权威的协调机制,对于不同的问题均能得到及时解决具有重要的意义。但遗憾的是,信息并未沟通共享,高效权威的协调机制也不存在。纵向来看,对于药品市场监管的主要机关是医药管理局,但医药管理局并没有下设地方管理机构。各省份药品监管主要是卫生部下设机构—卫生厅。卫生厅负责地方药品监管,当各地方药品出现问题时,由卫生厅上报医药管理局,医药管理局再做出行政处罚决定。在此过程中,医药管理局并未直接管理地方药监事务,不能有效获得地方药监信息,监督力度大打折扣。

3.2监管职权或者不完全,或者缺失监管职权不完全,对此以对药品广告的监管为例:药品广告审批权属于医药管理局,但广告监管权却属于工商部门。当广告中的药品出现问题时,医药管理局负责查处;如果出现的问题不涉及药品,那么由工商部门来管理。这就意味着医药管理局没有发现问题的权力,只有处理问题的权力,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其监管力度可想而知,而且权力分散容易导致无法实现监管的初衷。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CEMAC各国在药品市场监管中还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尤其是黑市等问题相当严重,这就要求尽快提出一个有利于解决中非医药市场监管的新方案,因此,6个成员国将共同面对提高医药市场的合作和发展,各国的卫生部已经召开了会议以达到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成立共同市场这一目的。

4建立CEMAC六国共同市场药品

市场监管就是指监管主体为纠正药品市场失灵,维护药品市场秩序,依据法律对药品的研制、生产、经营、销售、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的监督和管理。对于中非而言,各国独立时间还不长,没有完全医药方面的法律法规,大部分国家不具备生产药品的能力,只能通过从国外进口。由于财政紧张,国有药品采购中心是批发向公共医疗机构供应的进口药物品种有限,数量较少,根本无法真正满足国内药品市场的需求。此种情形下,很容易产生未经政府批准而成立的非法药品交易市场,也就是黑市,因此,把六国医药市场看成一个整体,建立共同医药监管市场对完善CEMAC的医药市场秩序尤为重要。由于中非医药市场的特殊性,我们必须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建立一个能对6个成员国产生最大利益的共同市场,笔者认为,按照地区和组织来建立独立的、专业的、法治的以及公正的共同监管市场对于防止黑市走私等问题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如何建立共同监管市场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4.1建立健全药品准入制度对于CEMAC而言,其药品主要依靠进口来满足人民需要,而由于中非药品市场自我约束机制薄弱,致使药品市场出现十分严重的混乱现象。黑市的出现和发展,使假药充斥市场,对人民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危胁,也影响了正常的市场秩序,破坏国家经济建设,危及国家整体利益。因此,要根据各国实际,建立完善的药品准入制度,鼓励有能力的企业进行自主生产,吸引外资,以在本国开办药厂,生产药品以改善现在的医药市场。

篇2

关键词:药品经济管理;医院;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R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01

药物经济学,是以卫生经济学为基础而发展建立的一门新型边缘学科,是一门将经济学原理与方法应用于评价临床药物治疗过程,并以此指导临床医生制定合理的效果处方为主要宗旨的应用科学。可见,药物经济学研究为临床合理用药、药品资源的优化配置、新药的研制与开发、临床药学服务、药政管理和医疗保险等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能够使药物治疗达到最好的价值效应。由此,药品经济管理成为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其管理效果对医院及职工的利益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药物经济学与药品经济管理

(一)药物经济学

具体而言,药物经济学是经济学原理与方法在药品领域内的具体运用。它通过经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医药领域的特殊性,研究如何利用有限的药物资源实现最大的健康效果,对临床合理用药和药品资源的优化配置至关重要。狭义的药物经济学是一门将经济基本原理、方法和分析技术运用于临床药物治疗过程,并以药物流行病学的人群观为指导,从全社会角度展开研究,以求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现有医药卫生资源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广义的药品经济学主要研究药品供需方的经济行为、供需双方相互作用下产生的药品市场定价及药品领域的各种干预政策措施等。

(二)药品经济管理

随着我国医院管理逐渐规范化,药品经济管理逐渐走向了系统化、制度化和信息化管理轨道,有效控制了药品经济管理的各个流程。从商品管理角度考虑,药品经济管理主要包括药品购入、药品入库、药品周转、药品付款、各调剂室领药、核查、退库药品与残损药品报告及药品调价等内容。由此可见,药品经济管理渗透于药物流通的每一个环节,需要医院加大对其的管理力度,严格控制每一个管理环节。为了有效增强药品经济管理的有效性,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质量,药物经济学才会被广泛应用于医院药物管理中,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二、我国药品经济管理现状

现如今,人们对社会卫生保障的要求越来越高,药品经济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越加重要。严格控制药品经济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减少药品消耗、控制成本,成为医院提高经济效益和质量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鉴于药品经济管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医院对其每个管理环节加大了人力、物力及财力投入,加强了药品经济的规范化管理,使得以往医药药品经济管理中管理制度不健全、药品保管絮乱、药物品种杂、药品价格不规范、用药不合理等情况有所减少。除此之外,还加大了“有效期”药品管理及“无失效期”药品管理力度,提高了对药品细节问题的重视程度。这种健全的药品经济管理内容使得医院管理的深度和信度有了质的提高,对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药品经济管理的方式逐渐向信息化和集约化发展。信息技术在医药管理中的成功应用,大大提高了药品经济管理和控制的有效性,而新兴的经济核算方法则是医院药品经济管理集约化发展的特征之一。

三、药品经济管理对医院经济效益与质量的影响

尽管医院在深刻改革的过程中取得了值得肯定的成就,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医院运行过程中存在着整体效果不高、药物资源浪费、财务管理弱化等问题,尤其是片面引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和经验、过度强调规避经营风险及盲目追求经济效益最优化等问题。这些行为完全背离了医院的服务方向和社会责任感,以至于形成了不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生活基本医疗需求的药品经济运行机制,阻碍了医院的发展。

药品经济管理把药物的经济性与安全性、高效性、适用性置于同等位置,可为临床优化治疗方案和治疗决策科学化提供相应的依据,它一方面保障患者的健康,另一方面又能有效的降低药品费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对其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实际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必将使药物的利用更加趋于合理,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得到最经济、合理的应用。科学有效的药品经济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它,能够加强成本控制、合理使用药品资源、确定较为规范的药品收费制度,有利于确立“让病人满意”的标准式服务,保证人民群众得到切实的医疗服务保障,使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更上一个新台阶。

具体而言,是将药品成本与其所产生的效益规划为以货币为单位的数字,用以评估药物治疗方案的经济性。这样一来,能够消除药物治疗效果不易用货币为单位表示的弊端。成分――效益分析方法为总体医疗费用的控制和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基本信息,关注的不仅是药物治疗的直接效果,更加关注药物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所产生的间接影响。因此,通过这种分析方法不仅可以为科学、合理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基础信息,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生命意义。

通过本文的论述与分析,使我们充分了解和掌握了药品经济管理对医院经济效益和质量的重要作用。鉴于药品经济管理发挥的重要作用,医院经营管理中不能忽视药品经济管理这一重要环节。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医院应当加强药品购入、药品保管、药品调价等诸多环节的控制,进一步优化药品资源配置,提高药品经济管理的效率,全面促进医院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的提高,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收获。

参考文献:

[1]李连新,吴小琼.加强医院制剂质量管理的体会[J].中国药业,2012(04).

篇3

云南省昆明市77256部队医院,云南昆明650500

[摘要]对药品质量管理在基层医院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进行分析,探讨基层医院实施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的必要性和方法。调查全院范围的药品管理现状,对造成该现状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加强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基层医院药品管理存在药品管理制度未落实、采购和库存管理不科学、储存环境不规范、摆放混乱和有效期管理不严等问题。从加强基层医院人才培养,完善药品监察制度,加大投入,完善药房基础设施,强化药品采购和药库的管理,加强药品有效期的管理等方面,提出加强医院药品经营质量管理的方法。

[

关键词 ]基层医院;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措施;问题

[中图分类号]R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4)11(c)-0062-02

我国基层医院的药品经营和质量管理在一直不断进行完善和改革的医疗卫生体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所以在基层医院实施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非常必要的[1]。医疗、护理、药学三方面是医院主要的药品管理工作,医院药品管理工作中,药品储存、基数、有效期和保存方法等的管理是重中之重[2]。药品管理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的药品管理,不仅可以保证用药安全,还能避免资源浪费。笔者通过调查全院范围的药品管理现状发现,医院药品存在保管、储存、摆放不当,有效期管理不严等问题,临床用药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现将调查的具体情况和改进措施报道如下。

1基层医院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药品管理制度未落实

医院根据实际情况,针对院内药品的采购、保存、使用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制度,但是并未切实执行这些制度。药品包括特殊药品在内,常常出现无人管理的状况。保管时,药品的属性和说明医护人员不能正确、合理的进行,在领取药品、有效期统计和不合格药品的管理方面,记录缺乏或记录混乱,忽视了定期检查药品的工作。按照要求,分装人员应该标明药品的剂量、名称、有效期、生产批号以及注意事项等内容对药品进行分装。实际操作中,常出现缺少某一项标记或是只标记名称和生产批号的情况。

1.2药品采购和库存管理不科学

基层医院的药品采购员多是凭借经验制订采购计划,很少运用科学的方法来确定库存量[3]。药品采购与临床用药密切相关,采购药品的种类和数量应该根据临床各科室的用药特点和规律进行。对本院药品的采购和库存盘查发现,药品采购与临床需求脱节,常出现某类或某几类药品缺货,延误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或者出现多种药品超过有效期,造成资源浪费。药品采购的出入库管理也较为混乱,出入库手续办理和发票传递不及时,财务的药品账目与药品会计记录有出入。信息系统的更新不及时,临床用药和库存不同步,药品供应不足出现患者急需用药却无药可用的状况。

1.3药品储存环境不规范

储存环境(包括光线、温度、湿度等)对药品质量有影响,不同的药品需要在不同的环境中储存。若没有根据药品的属性进行存储和处理,容易导致药品变质或失效,严重的甚至发生药品毒化反应[4]。如头孢唑林等药品见光容易发生氧化,分子结构经氧化后变化,导致药品失效甚至危及患者,故需要避光保存,且环境温度需低于20℃。

1.4药品摆放混乱

普通针剂由药房分发给病区时通常没有包装,即使有包装完好的针剂,更多的也不是为患者的安全使用考虑,而是为了方便。脱离包装后的针剂在病区一般用小药柜存储。药品的摆放经检查发现,非常混杂,如10mL的10%氯化钠放进了10mL的10%氯化钾中,维生素C混放在维生素K1注射液中,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混放进了肾上腺素注射液中等。这些情况都容易导致用药时医护人员出现错误或偏差,更为严重的,即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1.5药品有效期管理不严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49条明确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劣药论处:(一)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三)超过有效期的”[5]。在检查中发现,由于医护人员工作繁忙或少数工作人员责任感不强,在药品补充后,药柜中新药、剩药同时存放,取药时为了方便,未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导致剩药过期,浪费了药品资源。此外,同种药品有多个厂家和批号,病区药品退回时不能严格按照管理规范处理,造成混乱。

2GSP概念和实施的必要性

2.1GSP的概念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作为质量管理准则,是一个国际通行的概念,药品经营单位均必须遵守,在药品的流通环节中起到保证质量的作用[6]。实施GSP主要是为了控制和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稳定,防止假药、劣药等不合格药品进入流通领域,医疗保健的需求需按质、按量、按期、按品种,并以合理的价格来满足。

2.2GSP实施的必要性

GSP是药品经营单位必须遵守的质量管理准则,有助于使医院药品的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在药品经营过程中,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实践方法对于医院确保药品质量非常必要。有研究显示,在每年到基层医院就诊的患者中,可达95%以上,医院的药品如果存在质量问题,患者的生命健康将会受到巨大的威胁,通过在基层医院实施GSP管理,可以使药房的药品质量得到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问题也得到解决[7]。

3基层医院实施GSP的具体方法

3.1加强基层医院人才培养

基层医院药品管理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医护人员对于药品安全的重视不够,对药品质量管理工作的理解不深,相关的知识掌握不熟练。医院应该对现有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组织学习《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以及其他关于药事管理的法律法规,定期检查,督促医护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办事。培养医护人员的职业素养和道德素养,秉着为人民服务的信心和决心,以良好的责任感坚守岗位。鼓励并提供一定的条件方便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加强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新药越来越多,药品管理和其他技术人员要不断学习新的药物知识,掌握常用药品的用法用量、适应证、禁忌证等。

3.2完善药品监察制度

在全院范围内设立药事管理小组,不定期的对院内药品进行调查监管,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弊端,针对具体情况提出解决方案并及时落实,做到不漏检、不漏报,积极改进。切实执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对药品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对国家规定的特殊药品,做到“四专”即专人负责、专用处方、专柜保存、专用账册记录[8];在包装上详细、正确地注明药品的相关资料对于需要分装拆零的药品。

3.3加大投入,将药房基础设施完善

实施GSP的重要支撑即为完善药房基础设施。药房营业场所在GSP中明确规定,应整洁明亮,布局合理,无污染源,同时配置货架、通风、防蛀、防盗等房屋条件及相应的温湿度调节设施[9]。医院应建设具有避光、除湿、冷藏,能同时存储多类药品的储藏室,由专人按照不同药物的特性以及相同药物的不同批号、有效期等分别存储。

3.4强化药品采购和药库的管理

采购药品应严格审核供应商资质,在采购过程中评估供应商的供应能力,定期评价供货情况[10]。由药事管理小组根据医院用药情况制定周期性采购计划,贯彻落实药品招标采购的规章制度。严格审批新药的购进,对药品的出库和入库详细记录。定期清查、整理药品库存,列出目录清单,及时共享药品库存信息,保证各部门信息畅通。对于短时间内用的药品,应该退回药房保存,避免出现浪费和安全隐患。

3.5加强药品有效期的管理

药品是否处在有效期是判断用药效果和安全的重要标准,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出药品,可以有效避免药品过期[11]。药品的摆放,应该“不同药品分别摆放”和“同一药品的不同厂家或不同批号分隔摆放”。此外,医护人员在使用药品时应查对药品标识,避免因有效期问题造成安全隐患。药房应建立“药品效期表”,发放有效期较短的药品时,针对药品有效期问题重点给出提醒或交代。

总之,在基层医院实施GSP,对于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医院药品质量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不论是医院的管理人员还是药房技术人员,都应该树立正确的意识,秉承着对患者负责,对工作负责的态度正确用药。在病区,药品的使用依靠医护人员来执行,一定要确保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期,做到规范用药。药品库存不足时,应及时采购补充,避免延误患者的治疗。

[

参考文献]

[1]中国执业药师协会组织.2012年度全国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教材[M].3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76.

[2]万向平.基层医院药品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0(12):487-488.

[3]马桂峰,马安宁,尹爱田.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对医院运行的影响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4,33(1):17-20.

[4]俞刚.我院在药品管理中的信息化应用与发展的探索与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3(13):109-110.

[5]《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主席令第45号).2001.

[6]张庆平.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监督管理现状与思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9):34-36.

[7]郑雪琴,王黎霞,夏碧珍.基层医院实施GSP的必要性与途径[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1):75-76.

[8]刘莹,黄珊,刘月彬.加强管理监督确保特殊药品使用安全[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3,22(6):478-480.

[9]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卫生部令第90号),2012.

[10]舒永全,童荣生.医院药品采购工作中常见问题及处理[J].中国药房,2011,22(33):3114-3115.

篇4

【关健词】 颈段脊髓占位;右眼球后视神经炎;痿证;内障;参苓白术散;虎潜丸

西医药对病症的命名精细准确,这是无可非议,可是在一些疾病的治疗上,往往效果不尽人意,而中医学对一些病症经过四诊八刚辨证后命名比较笼统,而在治疗的效果上,却令人满意。该患者因四肢麻,活动功能障碍并头颈转动受限1 个月,住院治疗45 天,诊断为颈段脊髓占位,但治疗效果欠佳。出院后不久又感觉视物朦胧,加上头项转动受限,四肢麻,活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使病人感到痛苦和对生活悲观。头项活动受限,四肢麻和活动功能障碍(颈段脊髓占位)、视物不清(右眼球后视神经炎)虽然出现在同一个人的不同活动功能上,而中医学对此绪多症状,总结在统一的观念上,用同一种治法,分别选用两个汤方,同加三味中药,视病症状变化交替使用,却可让患者脱离瘫痪和失明之苦海。

1 病史回顾

患者李某,女,49 岁,海口市人,有高血压病史四年。2008 年6 月,因四肢麻,活动功能障碍,头项转动受限30 天,诊断为颈段脊髓占位,MR 报告:①颈椎脊髓内C2 水平异常信号,考虑为多发硬化可能性大;②C4/5 椎间盘突出;③颈椎退行性变。在某医院治疗45 天,疗效不明显,有专家建议往广州中山医学院附属一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适逢春节将到,考虑过了年后才出岛治疗,但视力却逐日减退了,眼前感觉黑花茫茫,云雾动荡,彩斑飞舞等症状一日比一日明显,故又另住一医院诊治,诊断为:右眼球后视神经炎。治疗约十天时间,病情虽然稳定了,但视物仍是朦胧,出院后求治中医。

查阅患者住两院的出院小结,及在医院住院时的辅助检查报告,均排除了冠心病、脑血管病、肝脏病、糖尿病、血液、和寄生虫等病。患者来诊时,自述食欲不振,精神疲倦,上肢窜麻,头部左右转动受限,头项活动不如常,右面有麻痹感,双手难抓提2 公斤以上重物,上下楼梯双膝屈伸不便;视力模糊,白天在光线充足的室内,右眼在三米范围以外难分清旁人的五官,长期服用降血压药。检查合作,五官端正,血压130/92 毫米水银柱,心率78 次/分,律欠整,肺(-),全腹柔软,无急腹症,肝脾未触及,腹部无扪及包块,双肾区无叩击痛,头部轴位试验(+),右臂神经丛牵拉试验(+),四肢肌张力未引出病理症状,双眼结膜无充血,双瞳孔等园等大,直径约3 毫米,右眼球对光反射迟纯;咽峡红,扁桃体无肿大,舌瘦,边红,苔白,脉沉细。考虑为脾胃亏虚,精微不运,肝肾阴阳亏损,髓枯筋痿的痿证与内障证。选用参苓白术散(人参、茯苓、白术、扁豆、陈皮、淮山、苡仁、砂仁、莲米、桔梗)和虎潜丸[虎骨(市面缺该药,改为鹿茸)熟地、白芍、干姜、陈皮、锁阳、知母 、龟板、黄柏、当归、牛膝])同加杞子、桑椹子 、沙苑子。视病症情况变化,交替使用和决定每一味药的重量。因为其病情逐日减轻,只每日煎服一剂,共服用了两个月时间。间停二十天后,每隔一个月来复诊一次,均是选以上两方,四诊后择其中一方,同加杞子、桑椹子、沙苑子,配三剂,每天煎服一剂。

2 效果

经过上述方药治疗后,患者现在上肢窜麻、右头面麻痹症状已消除,头项活动如常,双手可提约7.5 公斤以上重物,双足活动正常,上下楼梯自如,双目视力正常,早晚参加跳老年人的保健舞运动,在家正常料理家务。经权威专家检查其眼球,原来的后视神经炎炎证已吸收了80%以上,既往视物不真,目暗不明症侯已消失,病情会继续向好方向发展。曾建议患者再行MR 复查颈段脊髓,但她认为没必要,因为先前多位权威专家都预测该病疗效不祥。现在患者活动功能自如,视物清楚,生活如常,可以说用中药治疗这例颈段脊髓占位并右眼球后视神经炎,疗效较好,康复的程度令病人满意。

3 讨论

3.1 该患者颈段脊髓占位出现的四肢麻,头项活动障碍等症状,属中医的痿证范畴:眼球后视神经炎属中医学内障范畴的风、水轮疾患。造成患者痿证和内障的视瞻昏渺,均为脾胃亏虚和肝肾亏损而招至,与平素血压高有因果关系。 3.2 《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痿,谓手足痿弱,无力以运行也。”;《灵枢》·刺节真邪篇》:“虚气偏客于身干,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素问·痿论篇》:“故〈本病〉曰:大经空虚,发为肌痹,传为脉痿。思想无穷,所愿不得,于外,入房太甚,宗筋驰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故〈下经〉曰:筋痿者,生于肝,使内也。”这些理论已深刻阐述了颈段脊髓占位出现的症状,关联中医的痿证病因和病机。在治疗上《素问·痿论篇》有:“治痿者独取阳明”之说;朱丹溪提出“泻南方,补北方”的治痿原则。眼是人的视觉器官,属五官之一,它和脏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五脏六腑的精气皆上注于目,肝藏血而开窍于目,由于“乙癸同源”,如水不涵木,也会影响人的视力;“命门之火”失调而致“相火亢盛”而阴虚火旺,使血压升高,累及风轮和水轮,至视觉黑花茫茫,云雾动荡,重影等。该患者由于脾胃亏虚,精微不输,再兼肝肾亏损,髓枯筋痿,视物不真,才会出现“颈段脊髓占位”与“右眼球后视神经炎”的病症。这两个病名虽然不同,并不在同一个系统上,但在治疗上都同用了补脾益气,健运升清及补益肝肾,滋阴清热法,用参苓白术散和虎潜丸加杞子、桑椹子、沙苑子,视病情变化交替治疗,这是“异病同治”的法则。

3.3 参苓白术散,方中人参、白术、淮山、扁豆、莲子益气健脾,茯苓、薏苡仁利湿扶脾,陈皮、砂仁和胃理气,桔梗为手太阴肺经引经药,配入本方如舟楫载药上达于上焦以益肺。《医家必读·痿》:“阳明者胃也,主纳水谷,化精微以资表里,故为五脏六腑之海,而下润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阳明虚则血气少,不能润养宗筋,故驰纵,宗筋纵则带脉不能收引,故足痿不用。”脾与胃相表里,参苓白术散补脾益气,健运升清,治疗脾胃亏虚,精微不输,颈段脊髓占位,而至厌食,疲倦,肢麻,头项活动受限等症状。此治法在该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脾虚痿证每与其他各型掺见,治法总宜扶脾益胃以振奋后天本源,这也是“治痿独取阳明”的体现。人体许多经脉都集中到眼睛,又通过经脉联系到大脑和脊髓,它能把客观事物反映到大脑而产生视觉,眼球后视神经炎能至目暗不明。在参苓白术散方加滋补肝肾的枸杞子,滋阴补血的桑椹子和补肾固精的沙苑子,也能养肝明目,而让此患者重见光明。

虎潜丸:虎骨(改为鹿茸)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锁阳温肾益精,牛膝壮筋骨,当归、白芍养血柔肝,黄柏、知母、熟地、龟板滋阴清热。各种痿证无论肺热,津伤,湿热下注,脾虚不运,久则无不伤及肾元,水愈亏则火愈炽,而伤阴越甚。所以丹溪治痿“泻南方,补北方”即以补肾清热为主要治疗手段,再加滋补肝肾,滋阴补血,补肾固精兼明目养肝的枸杞子、桑椹子、沙苑子,所组合的药是治疗该患者颈段脊髓占位,右眼球后视神经炎所出现症状的好方。

3.4 患者上肢窜麻,手不能提重物,头项活动受限,下肢屈伸不便,上下楼梯困难,但四肢关节未见肿痛,故不应以痹证论治,如用搜风祛邪之药,《丹溪心法·痿》:“痿证断不可作风治,而用风药。”;《局方发挥》:“诸痿皆起于肺热,传入五脏散为诸证,大抵只宜补养,若作外感风邪治之,宁免实实虚虚之祸乎?”唯有用补脾益气,健运升清和补益肝肾,滋阴清热的药才能对该患者统治高血压,颈段脊髓占位及右眼球后视神经炎等病。

3.5 因为病人不愿意复查颈段MR,虽然头项,四肢活动不便症状消除、视物清楚已一年半以上时间了,其脊髓占位情况眼下如何,还不明了,仍嘱病人作息要定时,谨慎饮食,寒温适当,避免感冒,预防旧病复发。

参考文献

[1] 唐·杨上善.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

篇5

你院(89)宁法研字第5号请示收悉。关于村委会要求村民按照土地承包合同议定数额履行交纳国家征购粮的起诉,人民法院是否受理的问题,经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答复如下:

根据国务院国发〔1985〕131号《国务院关于切实抓紧抓好粮食工作的通知》和国务院国发[1986]96号《国务院关于完善粮食合同定购制度的通知》中有关规定,签订粮食定购合同,催收国家定购粮,追究拒交国家定购粮行为人的责任,均属国家行政职权范围。虽某些地区将农民应上交国家的粮食定购数额写入村委会与村民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中,但这并不影响国家行使行政职权,向农民征收定购粮。国家向农民征购粮食同村委会与村民签订土地承包合同,是属于两个不同性质的法律行为和法律关系。国家向农民征购粮食属于国家计划定购,除依法减免外,应作为义务完成定购数额。因此,对村委会要求村民按照合同议定数额履行交纳国家定购粮的起诉,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此复

附: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村委会要求村民按合同议定数额履行交纳国家征购粮的起诉人民法院是否受理的请示

                                     (89)宁法研字第5号

最高人民法院:

篇6

关键词:现代企业制度;制度改革;药品集团经济

一、现代企业制度对药品集团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对医药产业管理体制的影响

药品产业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影响下,首先产生巨大变化的是医药产业管理对象的范围。正是由于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从而取消了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凡是那些从事医药产品包括关于医疗器械设备的研发、生产、管理和营销的企事业单位,都应该纳入到医药产业与医药科技管理的对象,而无论以前隶属于哪个部门。这样,对于医药生产经营主管部门来说,“口内”与“口外”的问题、直系和傍系的区分就统统不存在了,因而一套统一的医药法规的约束和医药产业政策可以规范和指导所有单位,从而奠定了统一有效的医药产业管理的建立。

(二)对医药产业管理主体及其模式的影响

现代企业制度的变革也促进了医药产业管理主体自身的自觉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既然是产业,那就是通过生产环节且产生了密切替代关系的企业集团。西药、中成药以及医疗器械等都可以实现对人医疗保健需求的满足,尤其是强大的替代关系也在各自的运作环节中展开,而进一步集合整合诸如研发、生产、管理、营销各自领域和环节的产品,实现这些的企业链条整合起来就是医药产业群。产业内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布局结构以及宏观产业组织结构等,其科学的确定都是在一个统一的规划下完成的,而在一个统一的规则下实现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而通过行政分权的人为模式任意对组织内部各机构有机联系的割裂,只能促成低效无需的发展和混乱的资源配置,很多大量的医药管理案例已经证实。而现代企业制度已经为医药产业管理主体的调整而理顺了医药产业管理体制,从而促进了一个西药与中成药统一、监督与管理步调一致的、逐步覆盖超越医药商品研发、生产、管理、营销和消费的医药产业管理机构创造了条件。

(三)对医药产业融资、财政结构模式的影响

专业银行在金融体制改革下逐步商业,很多医药产业由于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和自担风险的经营特征,将按“效益性、流动性、安全性”的原则选择贷款对象,亏损甚至是含亏隐含的医药产业想从商业银行得到资金支持自然是难上加难,更谈不上政策性银行的扶助支持,从而会进一步降低其经营环境和融资条件。而实力强、效益好、具有极大增长潜力的医药产业自然是成了各种金融机构首选的贷款对象,而惯常出现的金融抑制也绝对不会出现在这类产业的发展过程当中。实力悬殊、优劣分明塑造了医药产业的基本生态结构,而那些落后的医药企业在经营不善而不再有可自行选择的时候,往往通过兼并、破产和收买控股等方式形成了统一协调和利益一致的局面,从而是有利于整个医药产业集团化经营和普遍增长的。

同样,现代企业制度下得税收体制改革为很多大中型企业的不合理负担进行了减负,从而对的竞争力提高实现促动。税制改革之后,一改国有大中型医药企业与国营、集体小型企业则实行不同的税收机制,从而统一了税制和税率,从结构上更加合理的为大中型医药企业减负。同时单独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开征的调节税也取消了,这样对减轻税负也是有利的。另外还取消了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和预算调节基金,这两项合计占企业税后利润的,实力强、效益好的企业税基大“两金”上缴额度大,故取消后节余也大。

二、优化现代企业制度实现药品集团经济快速发展

(一)利用“动态规模经济性”调整药品产业结构

以发达国家医药工业的发展历史和整体经验来看,往往是通过企业之间的联合和并购来实现产业集中度的提高和企业经济规模的扩大的,这一点是基于市场竞争所导致的优胜劣汰的效应。因此要充分加大“动态规模经济性”策略的适用力度,提高药品产业的竞争力。所谓“动态规模经济性”策略就是企业通过在创新和生产实践过程中的学习而实现的创新和生产活动的效率的全面提高,而不是依靠生产规模的绝对值扩大。要让药品企业通过学习和创新两大机制将来积累成一种为药品企业所独有的经验规模优势,而这种不能在短期内获得的规模优势与资产重组所形成的绝对规模优势一样都非常难得,是药品产业的稀缺资源,由于不易被模仿,因而有着更强的优越性。因此要实现集团经济发展的药品产业要广泛倡导学习活动,将学习型组织的氛围激活,鼓励经验的积累和交流以及渐进性的工艺创新,为动态规模经济的形成创造实施条件并营造良好环境,从而促进这种规模优势对成本的合理的广泛的降低,从而获得其他企业仅能依靠静态规模经济才能够获得的成本优势,从而提高医药企业集团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细化市场并找准市场定位以促进药品产业集团化发展

市场定位准确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企业的资金实力、经济状况、所能生产的药品品种不同,市场的定位也就不同。因此对于中国医药产业来说,要想实现集团化生产和经营,就必须要谋求有利的市场定位,进行深入的市场细分。规模庞大的生产体系、广泛的市场领域、稳定而巨大的销售量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利润的获取固然具有重要意义,但并不是在所有的药品市场上都需要这种配套体系,也并不是所有的医药企业集团在所有的市场领域都具有无可挑剔的生存能力和竞争力。在有些细分的市场领域,以庞大的固定成本去面对有限的市场需求时,往往并不能够受到预期的效果和竞争力,反而会因为较高的成本而收获劣势。因此,我们要善于进行市场细分,寻找有利的市场定位。在深入分析疾病谱的基础上,针对各种类型、产业规模的医药企业各具特色的产业功能特点,选择市场容量适当的目标需求,定位目标市场,选择一些针对性较强的品种定位,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药品产业的市场针对性从而构筑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尧军文 李蔚,中国医药业的困境[J].企业管理,2006(9)

篇7

关键词:医药;管理;问题

医药是关于人类同疾病作斗争和增进健康的科学。医药工程项目完成的质量与药品的质量息息相关。程项目管理是建设领域的项目,一般是指按客观经济规律对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控制、协调的系统管理活动,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计划管理方法。我国最早的大型项目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万里长城,但是真正称得上中国项目管理的里程碑工作,是著名科学家华罗庚教授和钱学森教授分别倡导的统筹法和系统工程。工程项目管理包括项目范围管理、质量管理、沟通管理、时间管理、费用管理、资源管理、问题和风险管理、采购管理、整体管理等[1-2]。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具有工程项目管理与建筑市场的建设与发展相结合;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建设管理方式改革相结合;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学术活动活跃;初步形成了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三个一”四大特点[3-5]。本文对医药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研究。

1 我国医药工程项目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1.1 缺乏对工程管理的重视

随着近年来医药行业的迅猛发展,医药企业对医药工程项目投资增加,建筑企业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因此多数企业忽略了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因管理方面的不足导致了工程管理方面的混乱及质量方面的下降。可行性研究是在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前对有关建设方案、技术方案或生产经营方案进行的技术经济论证。然而,目前我国的许多投资项目都不够重视项目可行性研究方面的工作,项目匆匆上马,盲目投资,为后来的工程事故埋下了祸根。

1.2 忽视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的管理

工程造价的直意就是工程的建造价格。目前,我国医药工程项目管理存在造价失控的问题。随着原材料成本和机械人工费的不断上涨,从事项目管理的人员和企业对成本控制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造价失控。质量和成本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保证质量往往会引起成本的变化,但不能因此把质量与成本对立起来。国医药工程项目造价失控管理形成了较大负面影响,部分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质量,引发了不少质量事故。

1.3 医药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缺少,人员素质较低,管理水平比较落后

由于我国对项目管理的系统研究和实践起步较晚,到1991年才成立只是个二级学会-全国性的项目管理研究会,我国项目管理人才培养的软硬环境还很落后。医药工程项目建设中需要按照功能与相应的原则进行规划设计,建设综合性相比较而言更强,专业人员更是少之又少,现有项目经理队伍也大多为凭多年施工经验积累而成长起来的一代。我国医药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相对比较低下,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医药项目管理发展的需要。

1.4 医药标准不能满足医药工程设计的需要

目前,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一些项目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仍没有达到满足工程项目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国际化运作的要求。医药工程管理方面虽然我国部了《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但其中许多规范、标准的有待制定,仍旧不能满足医药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

2 我国医药工程项目建设的改革措施探讨

2.1 增加对医药工程项目的重视并加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

目前,我国的医药工程项目管理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我国的医药工程项目管理必须着眼于长远发展,积极面对现实,加强管理。针对目前我国对医药工程项目普遍重视不够的现状,必须加强医药工程建设项目的重视程度。医药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必须由专业人员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从技术、经济、社会、生态等各个角度,对项目进行全面的可行性研究分析和经济评价,确保项目建成后不产生或少产生负面效应,以使各工程项目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 对医药工程项目的质量成本进行严格控制管理

从质量成本管理上要效益,对施工企业而言,产品质量并非越高越好,质量不足或过剩,都会造成质量成本的增加。为扭转当前国内医药工程项目建设质量成本管理水平偏低的不利局面,应正确处理质量损失、预防费用和检验费用间的相互关系。采用科学合理、先进实用的技术措施,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狠抓质量控制,确保项目在使用期限内安全无事故,同时还要尽可能降低工程成本,最大程度规避医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浪费行为。

2.3 加快专业人员和人才培训

医药工程管理涉及到技术经济学、法律学以及控制技术与系统论、药学、GMp、价值工程等多门专业知识。发达国家非常重视项目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资质认定,并形成了相当规模的行业。我们应该请国内外专业人士和专家担任讲师对现有医药工程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有关人员的技术水平。

2.4 加速完善和制定有关医药工程建设标准

鉴于医药工程建设标准不完善,应由国家和行业协会为主导,应当以GMP为基本准则,加速完善和制定有关医药工程建设标准。对医药工程建设标准缺少的部分企业可先根据自身特点借鉴国外相关规定进行工程建设。

参考文献

[1]许晓华.从质量管理到项目管理――论质量管理体系与项目管理体系的关系[J].水利建设与管理,2008(04).

[2]张水波,何伯森.工程建设“设计-建造”总承包模式的国际动态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3(03).

[3]梁川,刘振华.作学习型优秀管理者建大型科学发展企业集团――访中国轻工集团公司总经理、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鄂生[J].造纸信息,2009(07).

篇8

【关键词】 药品;监管;医药经济

Brief opin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rug superviso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ine economy

CUI Xiao-ying.Tongling Institute of Drug Control, Tongling 244000,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has carri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od and drug supervis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ine economy, and proposed to strengthen four kind of supervision,control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rugs supervision and the medicine economy, enhancing food and drug supervision and service of the medicine economy ability and level.

【Key words】Drug;Supervisory;The medicine economy

医药经济是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在医药经济活动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如何科学地实施食品药品监管,既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又为社会创造安全的用药环境,引导医药经济沿着健康的轨迹发展,已成为目前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

1 充分认识监管与服务医药经济在本质上的一致性

食品药品监管与被监管是矛盾的对立统一,食品药品监管的目的不是限制、扼杀医药企业的发展,相反,食品药品监管是对合法制药企业的依法保护,在食品药品监管中为其创造良好、公平的市场环境,同时也为社会公众提供安全可靠的药品,实现药品安全与医药经济健康和谐的发展。

1.1 明确依法监管是“立足之本” 依法监管,是指监管行为必须严格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它是行政执法的基本准则和生命线,是科学监管的核心内容。食品药品监管过程中的任何不作为都可能直接导致医药经济发展偏离法制轨道,出现非法生产经营,导致不公平竞争,扰乱正常的经济发展秩序;也可能因执法不公、监管不严引起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危害人民身体健康[1]。对此,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实施监管过程中,首先必须熟悉法规、吃透法规,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其次执法行为必须规范,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2]。尤其是在我国医药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经济规范还需要时间,药品生产、流通和使用的各个环节时有违法行为发生的时期,更必须明确依法监管是行政执法的 “立足之本”。

1.2 明确监管的中心任务是保障公众的用药安全 医药市场不正当竞争、群众的法规意识淡薄、患者的医药信息不对称,这些都不利于食品药品监管者在监管中为保障公众用药安全的中心任务完成。为此,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监管工作中必须以提高公众的用药安全意识为基本点,树立科学的监管理念,找准定位,把服务贯穿于监管的全过程[3]。在监管市场的同时,宣传法规,提高公众的法规意识和促进协调执法,做到标本兼治,尽一切努力做好公众用药的安全卫士。

1.3 明确保障用药安全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关系 当前医药经济协调发展滞后、医药市场规范发育缓慢是药品安全隐患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要提高对公众用药的安全保障水平,就必须加快医药产业的协调发展和促进医药市场的规范发育。对此,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只有把加强监管与促进发展统一起来,把用药安全保障与规范市场发育联系起来,以协调促规范,以规范促发展,才能使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在医药经济建设中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使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

2 切实把握监管与服务医药经济的最佳结合点

履行监管职责,服务经济发展,就要不断地发现新问题、研究新情况、探索新途径,找准科学监管与服务经济的最佳结合点,监管立足于防患于未然, 执法把握好“度”,寓服务于监管之中,在监管执法中体现服务精神。

2.1 从流通领域抓起,寓服务于未雨绸缪之中 药品从生产、检验到进入经营企业、医疗机构,最后患者使用,要经过很长的一个流通过程,而整个流通过程中又存在着许多对药品质量有影响的环节,药品质量在每个环节都可能出现问题。我国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地域广阔、基数庞大,药品监管人员力量有限,对企业和乡村的日常监督匮乏,部分地区只能通过飞行检查和针对被举报有问题或发现不合格产品的企业进行监管,监管过程中不泛有就事论事,缺乏对流通环节药品质量的全程监管。对此,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首先要加强现有监督队伍建设,强化层级管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加大日常执法监督力度[4]。对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规范研制、生产、经营行为,使假劣药品难以找到生存的空间和环境。

2.2 寓服务于工作环节之中,着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2.2.1 理顺各方面的关系,构建和谐药监系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在依法履行监管职能中,面临着诸多困惑和矛盾,尤其是我国食品药品监管职责尚未彻底摆脱“九龙治水,浊浪滔天”的管理局面时期[5] ,要建设好和谐的食品药品监管系统,自身必须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利益层面和谐与价值观念层面和谐的关系,使干部职工树立药

监职业崇高理念,把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正确把握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国家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二是处理好秩序、公平与活力、效率的关系,提高药监干部职工的人文修养和素质,建立科学的目标考核体系,形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三是处理好依法监管与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在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同时,通过监管和服务,营造公平规范的市场环境,促进食品药品质量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不断提高。四是处理好组织领导与依靠群众之间的关系,统一干部职工思想,达成共识,充分发挥干部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达到和谐共生的目的。

2.2.2 把握监管原则,着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处理得不好,不但会扼杀市场活力,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形象。因此,在当前的监管工作中,必须严格按照优化市场发展环境以及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经济秩序的要求,把握四个原则,即公众利益至上的原则、监管遵循市场规律的原则、监管与发展和谐统一的原则、寓服务于监管的原则[6],依法监管,力促公平有序、良性竞争的药品市场环境的形成。

3 强化四种意识,努力提高科学监管与服务医药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药监部门作为行政执法机关,不断提高依法监管的能力和水平,是履行自身职责的必然要求,也是服务经济发展的要求所在。

3.1 强化效率意识,提高行政效能 所谓行政效能,就是监管效率高低。食品药品监管活动本身是净化市场,确保人民用药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的一种社会效益。对此,我们必须认清现阶段食品药品监管形势的严峻性,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整合资源、优化配置,用最小的监管成本获取最佳的监管效果。同时,还要处理好监管效率与监管质量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

3.2强化学习意识,提高监管水平 科学监管理念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为本,落实到食品药品监管队伍内部,就是要优化队伍结构,壮大监管力量,加快人才培养,加强食品药品监管法律、法规、政策和专业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监管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专业水平,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使其在实际工作中,能更好地自我控制,排除外界干扰。

3.3 强化法制意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坚持依法行政是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树立良好药监形象、强化公众服务意识、实现科学监管的基本要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一方面要加大对违法违规涉药行为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行为;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快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的进程,严格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从各方面从严要求自己,做到公正廉洁,执法为民,向社会展示药监队伍的良好形象,使行政执法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的轨道。

3.4 强化服务意识,促进地方医药经济发展 监管是保障医药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没有监管的发展医药市场难免偏离方向,失去控制。同样,脱离发展谈监管,也只能是无源之水,不但会造成监管的错位,还会助长为了部门利益而损害整体利益的现象。因此,食品药品监管应坚持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严格监管就是最好的服务”工作理念,妥善处理监管与发展的关系,把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通过监管,为医药产业发展创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引导和支持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促进医药经济和产业的发展,同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食品药品安全需要,为构建和谐社会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陈晋华,潘鹰.浅析药品监管中违法行政不作为.中国药事,2005,19(9):517.

[2] 汪潜.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执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安徽医药,2006,10(12):979.

[3]邵明立.实践科学监督 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开创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新局面.中国药事,2007,21(2):75.

[4] 高天兵,丛佳.我国上市后药品监管的现状及对策.中国药事,2007,21(11):869.

篇9

关键词 生物医药 财务管理 对策 问题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1生物医药企业的发展现状

(1)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研发非常活跃。进入新世纪以来,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的研究不断取得突破,生物技术成为世界科技竞争的焦点,目前生物技术专利占到世界专利总数的30%左右,利用基础工程技术和细胞生物学方法来开发新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生物基础的研究应用研究一体化等已得到广泛的重视。

(2)生物医药产业研发投入占全球研发投入较大的比例,近年来增长速度也非常快,同时医药创新模式面临着很大的变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全球化的合作程度非常高,同时在全球性医药产业并购广泛的发生,主要是大型医药跨国企业,想寻求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通过有针对性的并购,推动医药产业的发展。

2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优势与问题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我国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总体上在发展中国家居领先地位,许多生物新产品、新行业快速发展,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从事生物技术研究的人才具有广泛的国内外基础。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市场前景极其广阔。保守估计,到2020年我国广义生物医药市场规模将达到4万亿元。同时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世界生物医药产业尚未形成由少数跨国公司控制的垄断格局,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技术、人才和科研基础在高技术领域中差距最小。

自主创新能力弱。全球生物技术专利中、美国、欧洲和日本占到了59%、19%、17%,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仅占5%,我国已批准上市的13类25种182个不同规格的基因工程药物和基因工程疫苗产品中,只有6类9种21个不同的规格的产品属于原创,其余都是仿制。产业组织不合理、科技成果产业化率低。因为我国科技经济结合得不太紧密,在中试、放大、集成工程化环节薄弱,全国生物科技成果转化率普遍不到15%,西部地区甚至不到5%。

3我国生物医药企业发展的问题

3.1财务管理模式僵化 ,管理理念陈旧

我国的生物医药企业主要由两类构成:一类是由政府控股下属的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另一类则是由民营企业逐渐发展而来的。这两类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对于由国企改制而来的医药企业来虽然企业体制已经转换,但延续了几十年的陈旧的财务管 理理做法却难以立刻被改变很难适应市场化的要求。例如在投资方面,通常以单一的利润指标的高低来衡量进行投资决策忽视风险,单纯依据投资项目收益性进行决策等。而对于多数民营企业来说,财务管理工作更显薄弱,这不仅表现在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企业忽视对于财务的管理的重要性。

3.2融资渠道相对单一

产业发展和经营方面投入资金不足生物制药业同其它行业相比有高投入、高收益 、高风险、高技术密集型的特点。特别是现代的一些基因工程等生物工程制药产业。目前 ,我国高科技制药产业的资金来源除股东投入的股本金以外,主要依靠银行贷款,融资渠道狭窄。而医药的高技术投资的特点使得关注资金安全的银行对其的信贷政策并不宽松,这就造成医药企业融资能力较弱,资金严重短缺。在筹资管理上缺乏资本市场的观念,对企业筹资信用管理也不够重视,造成发展资金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制药企业开发研制新药、更新设备、开拓市场的巨大障碍。

3.3医药企业的资金占用较高

据统计我国医药行业产成品资金占用和应收账款约占企业全部流动资金的三分之一还多,还有个别制药机械企业的这两项资金的占用比例竞达到企业全部资金的一半以上。

这两项资金近年来始终居高不下,已经成为制约医药经济发展的“瓶 颈”,并且拖累了企业资产运营绩教,影响了医药企业资金流转和 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3.4用于市场营销费用过高

近年来由于国家数次调低药品价格,产品销售毛利率下降幅度超过收入增长速度;同时市场竞争的加剧致营销成本上升,利润下降。2003年以来,医药行业各项资产运营主 要指标均较上年有所提高,但是费用增长抵消了行业部分经济效益。并且其销售费用的提高并不合理,有些国内企业在科研上投入很多,有的却过多的投入到药品广告宣传上,甚至还有将绝大部分费用。

4生物医药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4.1建立健全新型的财务管理观念

有效促进财务转型。新的环境下,需要我们以新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的地位,建立全 新的财务管理制度,使财务管理做到对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控制。与此同时加强财务人员的理论学习丰富生物医药行业的财务管理和知识体系。

4.2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方式

与银行贷款相比直接融资具备更大的灵活性。因此 ,除了采用传统的向银行举债的融资方式外,医药企业应更多考虑直接融资。适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包括发行短期融资券及其他企业债券,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发行股票融资或引入风险投资者。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创新融资品种,降低融资成本,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坚实的财务保障。融资渠道的拓宽还将有助于医药企业优化资本结构,同时还可以寻求政府高校的支持,建立于政府合作校企业合作的融资方式。

4.3加强现金管理

现金流量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根本所在,也是企务管理的重点。医药企业应收账款所占比重较大,因此更应以预算依据加强现金流量分析、预测、管理和控制,使其在满足企业自身现金需求的前提下,降低现金管理成本 ,尽可能提高现金效益并从中获利。企业应合理确定现金余额,加大、加快现金的流人,减少、减缓现金流出,充分利用闲置的资金投资获利。

4.4加强库存货品的管理

存货是企业生产经营必不可少的一项流动资产,经常占有大量的劳动资金。为了减轻医药企业资金短缺的情况,必强存货管理,降低企业的资金周转率。在存货的管理上不仅要控货防止存货损失,更要防止存货的损坏,要把存货管理作为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在业生产经营的正常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存量 ,降低存货成以增加企业收益。

参考文献

[1] 周拥军.新医改环境下医药企业财务管理相关问题探讨[J].财务研究,2009(11).

篇10

关键词:医药流通企业;内部控制;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内部控制是企业进行现代化管理的手段,有利于促进企业的资金安全及信息完整。医药流通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面临了筹资、投资、库存管理等方面的财务风险,受内部控制制度缺乏、风险评估能力不足、存货管理难度较大等问题的影响,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降低。只有基于内控视角采取相应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才能提升医药流通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一、医药流通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受行业特点及企业实际情况的影响,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具有差异性。医药流通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面临了筹资风险。随着医药流通企业的经营规模逐渐扩大,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需要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当国家经济环境或筹资来源结构等因素发生变化时,将产生资金短缺、贬值等财务风险。当医药流通企业投资者在项目投资时过高的估计了投资收益,受市场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不符,或者出现企业投资资金无法回收等情况,将导致医药流通企业的财务风险。医药流通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在于企业未对市场的需求进行全面了解,加大产品的采购量,造成产品在经营中的滞销现象,由此引发经营风险。库存管理作为医药流通企业中产品管理的重要环节,当管理人员对医药流通企业中的药品管理不当,导致药品过期、损坏或丢失现象发生,都将引发企业的财务风险,增加医药流通企业的经济负担。

二、基于内控视角的医药流通企业的财务风险问题

(1)内部控制制度缺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实行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基础。当前多数医药流通企业缺乏内部控制制度,阻碍了经营活动的顺利展开。医药流通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应该保护内部审计、企业文化、权责划分等内容。但是受传统经济思想的制约,当前大部门医药流通企业面临内部监督不全面、组织结构不合理、权责不明确等问题,进而影响了企业的监控发展。随着医药行业的迅猛发展,医药流通企业的业务范围扩大、药品种类增加。原有的内部控制管理办法难以满足现代化医药流通企业的运营。(2)风险评估能力不足。在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市场竞争环境日益严峻,医药流通企业面临的社会压力也越来越大,产生的财务风险也逐渐增多。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具备良好的风险防范能力能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只有对风险进行正确的评估才能采取最具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企业的风险评估主要包括风险识别、分析及应对三方面。当前我国多数医药流通企业的风险评估能力不足,主要表现为对风险的认识不够到位,无法有效把握风险的方向,进而未及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造成财务风险对医药流通企业的不良影响。(3)存货管理难度较大。医药流通企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内的企业,在存货管理上具有相对特殊性。医药流通企业的库存必须根据国家规定且结合药品特点进行妥善管理。根据药品的温度、湿度等进行仓储,部分冷藏药品在配送时还需要配备冷藏装备车。医药流通企业中的仓管人员需要进行专业培训才可上岗,因此,医药流通企业的存货难度较大。由于部分医药流通企业的存货管理水平较低,在实际存货管理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增加了企业存货管理的各类成本,也加大了医药流通企业存货管理的难度。

三、基于内控视角的医药流通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

(1)构建医药流通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为顺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医药流通企业需要构建内部控制体系,实现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在内部控制体系中健全医药流通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通过构建内部控制体系将公司治理与风险防范有效的结合起来,提升医药流通企业的规避风险能力,形成良好的经营模式。在内部控制体系中明确各股东的权利与义务,通过股东大会机制限制股东的权利,保证利益者关系的协调发展。通过严密的内部控制体系将企业内部数据信息化,进而达到提升医药流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在内部控制体系中建立内部财务制度,达到提高医药流通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目的。在内部财务制度的指导下,提升财会信息的质量,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构建医药流通企业内部控制体系需要配备专业的管理人才,强化对专业人才的素质培训,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科学有效性,促使财会人员积极的应对当前复杂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升财会人员的风险管控意识,及时解决医药流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问题。对医药流通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监控,确保企业各部门人员响应号召,积极的参与到内部控制工作中来。(2)提高医药流通企业风险评估能力。应对医药流通企业的财务风险,需要提高企业的风险评估能力。从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及风险应对等方面入手,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医药流通企业的财务风险。在企业实际的风险防范过程中,需要掌握实时的信息数据,确保医药流通企业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定,起到降低企业流通损失的目的。提高风险评估能力,做好相关风险评估基本工作,找出最具针对性的对策,科学的规避医药流通企业的财务风险。针对医药流通企业当前面临的筹资、投资、库存管理等方面的风险,做好相关风险管控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为提高医药流通企业的风险评估能力,需要强化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在国家规范管理医药行业的背景下,医药流通企业的采购费用、销售费用等开支及收入得到全面的管控。企业对自身的经济活动做好相关预算管理工作,要求基层及时汇报预算执行情况,安排事前和事后的监督任务,保证监控考核的科学性。医药流通企业需要做好票据审核工作,构建业绩考评机制,通过加大市场营销等手段实现费用的可控,进而合理的规避医药流通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3)强化医药流通企业库存管理工作。结合医药流通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强化企业库存管理工作。对入库、保管、出库等环节进行严格监控,做好药品盘点、报损环节的各项工作。人工管理医药流通企业的库存药品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的企业需要,强化医药流通企业库存管理工作时需要引用先进的管控系统,促使企业朝信息化方向发展。在库存管理系统中设置存货盘存制度,及时对库存的药品进行检查和记录,做好相应报表后交由仓库主管审批,确保各环节内容的准确无误。对于盘点账实不符的现象,进行严厉调查,追究个人责任。为提高医药流通企业库存管理的工作效率,需要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将库存管理的内容与员工薪资挂钩,通过奖惩分明的方式,激发员工参与库存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四、结语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医药流通企业要想谋求发展,需要正确认识自身面临的财务风险,及时发现企业中内部控制制度缺乏、风险评估能力不足、存货管理难度较大等问题。通过内部控制手段,采取构建内部控制体系、提高风险评估能力、强化库存管理工作的风险防范措施予以应对,以此提升医药流通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