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和业务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4-03-20 17:54: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和业务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务和业务的关系

篇1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业务工作;融合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每一家企业,在管理学上看来都是一个有机体,其构成复杂,流程繁琐,构成一个经济组织。无论是什么样的经营业务和管理模式,其财务部门无疑是其重要的一部分。财务管理以其综合性,对于企业业务活动产生各方面的影响,要想保证企业的运营正常,财务管理和业务工作就要相互融合。然而在现实中,财务管理和业务的开展之间常常会出现不和谐的局面,脱节现象时有发生。这样对于业务开展和财务管理都是很不利的。于此,企业的长期发展是离不开这两者的相互融合的,其融合的加强势必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相互融合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追求经济效益,是企业存在的主要原因。基于这样的观念,企业的管理实质上是一种价值的管理,是关注于经营环节的价值和管理控制而实现的利益最大化。在这样的经营过程中,一旦财务管理和业务工作出现脱节,必要的信息要素就很难有效的传达到财务部门,对于市场的反应能力就会大大折扣,由此企业资源的配置没有达到最大化的优化,财务部门很难发挥其控制能力和分析能力。由此强化财务管理和业务工作的融合,实现经营方式的集约化,从而使得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2.有利于发挥财务的服务保障职能。现代企业的管理,对于财务的服务保障功能来说,面对的要求更多更高。财务工作的服务意识强烈,服务方法科学,才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其职能。基于这个观点,财务对于业务的开展就要更加的熟悉,在看懂数字的基础上,深刻理解数字所代表的意义。还要结合部门工作的实际需要,有效的给予最高效的配合和协作。

3.有利于强化财务部门的监督力度和风险意识。经济规模的日益壮大,企业所承担的风险种类越来越多,对于财务部门来说,对于科研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展开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严格把关,对于管理薄弱环节可以及时做出处理。在此过程中,财务管理和业务工作相互融合,对于企业的运营的监督力度和风险防范都是很有意义的。

4.有利于企业决策的科学化

财务部门的职能是以数字的形式来反应企业的运营状况,强化其数字的科学性,这对于企业决策来说是很重要的。实际生活中,财务工作的这方面的作用没有有效的使用,主要的症结就在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业务结合的程度不够:其一,大量的财务信息没有应用到指导实践工作中去,利用的效率低下;其二,企业的业务开展没有得到财务数据的支持。由此产生的脱节的结果就是使得企业决策的不合理。

二、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融合的过程中需要处理的问题

1.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关系。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复杂多变的,涉及面很广,子系统众多,企业的财务管理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是为企业的管理而服务的。财务管理的地位重要,处于核心位置,是整体中的关键部分,其对于企业管理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财务部门要准确自己的定位,强化与业务部门之间的联系,争取真正的将财务部门管理和企业的实际经营活动融合在一起。

2.融合态度的选择。在财务管理和实际业务展开荣融合的时候,财务部门的态度对于财务部门的职能的发挥来说是很关键的。财务部门采用积极态度去推进融合步伐,将会使得融合的过程变得更加的积极有效,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是很有利的。如果在融合过程中财务部门出于消极应对的话,最后财务很有可能会被逐步边缘化,甚至在企业运营过程中丧失自我的作用。

3.坚持原则的基础上保持灵活。财务管理实现着其服务和监督的作用。财务管理就要把握好原则性以及灵活性。企业要想适应外界环境的种种变化,业务工作的灵活性就成为了关键。这样的灵活性的发挥也涉及到财务部门的有机配合,这就要求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作出适应发展的调整措施,从而保证业务部门工作的合理开展。

三、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融合过程中,财务部门要做的工作

其一,强化业务知识的掌握,提供自己的业务能力。看似财务管理是专业化程度很高,知识面比较窄的部门。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其涉及的面积是很广泛的,产供销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触及。由此对于每一个环节的充分掌握就显得很重要,这是在工作中积极融合业务开展的基础,有利于提升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其二,积极引进创新机制,财务部要与时俱进,在数字统计的同时,要积极创新,不断克服来自各方面的困难,将适合企业发展的新的方式方法投入到财务工作中去,使得财务部门的业务开展可以有效的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工作达到融合。其三,循序渐进,合理操作,财务管理部门在面对融合过程中的突变情况,要实时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循序渐进,促进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的有效形成和发展,在此过程中要注意规范操作的重要性。

四、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融合的工作重点

1.基于成本控制的观念意识。成本的控制涉及到企业运营的方方面面,这是实现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集合的主要出发点。需要明确的是,企业的成本管理不仅仅是财务部门和生产部门的单方面工作,而是贯穿于始终的一个流程,这就是说以成本管理为出发点,切实将成本的控制做到实处,将财务的预算落实到人,落实到产品的各个环节,使得企业的全员参与到财务管理中去,使得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的融合能力进一步的提升。

2.基于预算管理的观念意识。实现企业的投资,经营和财务全面的预算机制,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更加的全面。全面预算要求公司的每一个员工的切身参与,通力配合。现阶段的全面预算在资源配置,科学发展和强化控制上都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以此为出发点,去推动财务管理和业务的结合进程,是很有必要的举措。

3.基于财务的综合数据为出发点的观念。财务的综合数据,往往反映了企业资金运动和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包括财务状况,预算状况,绩效状况,决策状况等细节。根据这样的数据显示,广泛、积极地参与科研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切实去挖掘信息,整理信息和分析信息,从而为上层的决策做好信息上的支持。在此过程中要注意信息化的工具的使用。

五、结束语

无论是财务部门工作的顺利开展,还是企业的长久发展,实现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的相互统一都是至关重要的,在这样融合过程需要我们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都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上,认识到这样的融合的重要性。从而以这样的思想认识去指导实践,使得企业的长久发展越来越科学。

参考文献:

[1]刘媛,刘祯.财务业务一体化应用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9).

篇2

“事业单位的预算是事业单位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通过编制预算、内部控制、考核业绩等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财务管理活动,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分析的整个过程。预算是财务管理的起点,预算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财务管理的其他环节和财务管理的整体效果。因事业单位作为一种非盈利的社会服务机构,财务预算的编制不是为了获取最大利润,而是保证财政资金的安全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通常,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是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年度发展任务而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所以,事业单位的预算通常包括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两部分。涉及当期的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预算以及长期的资本支出和长期的资金筹措。由于这种现金的收支预算比较粗略,只能满足宏观的需要,不能满足事业单位的实际需求。所以,在进行收支预算时需要将预算细化,分为业务预算、财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专门决策预算等预算模块。各个模块明确其权限和业务标准,各个模块相互依存,涉及到财务数据的共享与传递,在工作中各个模块之间要相互配合、相互协调。财务预算的首要目的是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基础上使单位有限的资金得到高效合理的使用。”从长远来看是为财务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财务预算要紧紧围绕本单位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在业务预算和资本预算的基础上对现金流量做出安排,并通过实际数据编制一定时期的收支表和资产负债表,为决策者提供准确、科学、合理的数据信息。

二、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的重点

1.确保财务预算的完整性

预算是对财务管理中的各项收支,各个模块制定以量化的形式制定标准,单位的一切财务收支必须按国家规定的口径全部在预算中反映,而对于财政补助收入要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确定的定额和补助标准进行编制。财务管理各项活动不能偏离预算,预算对财务管理的具体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因此,预算必须保证其完整性才能对实践中发生的各项业务进行指导。对事业单位而言,财务预算是财务管理的起点也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财务预算的完整性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的职能能否得到完整发挥,甚至影响国家的宏观政策能否完整发挥。可以说,没有完整的预算就没有完整的财务管理。

2.确保财务预算的科学性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是指导单位计划完成各项任务的,因此必须保证其科学性和合理性,才能充分发挥本单位人、财、物的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实现事业单位各类效益的最大化,促进事业单位的改革。“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各部门资金支出中因不均衡不可避免的出现资金需求冲突。这时财务预算要综合平衡其解决各部门之间的资金矛盾冲突。一般,单位的预算是全面预算,预算中规定了单位一定时期的总目标以及涉及各部门的子目标。财务部门将预算目标分解到各个部门,各部门负责人牵头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编制合理的预算计划。因分解到各个部门的预算目标是独立的,各部门编制的预算计划也是独立的,因此当某一部门的预算计划与其他部门进行衔接时会出现矛盾和冲突等不和谐的因素,这时财务部门的资金预算部门要来综合平衡矛盾,根据效益优先的原则实现总量平衡。因此,在进行财务预算时,对可能发生的事项事先预测,并制定科学的解决方案,保证预算的顺利实施。此外,财务预算要确保以收定支,加强风险预测与控制。”最重要的是通过制定的科学性保证其可行性,围绕目标综合测评,寻找最优方案。

3.确保财务预算的谨慎性

预算的谨慎性是指预算要根据实际拥有的资源结合相关计划制定,每一笔支出由相应的收入来保障,切记盲目超标。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是根据本单位的计划制定的,可以说,单位计划是预算编制的基础,预算是计划的结果。预算与计划二者相互制约,预算资源难以满足计划时,则需压缩计划,保证预算的谨慎性。谨慎并不等于保守,因为一个保守的计划同样制约资源的充分利用。只有切合实际,坚持谨慎性的原则才能实现计划目标。

三、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概述

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是以数据信息为依据,运用计划、报表等方式,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对事业单位一定时期内的财务活动和经济状况进行全面或者分项分析、比较研究的工作,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众所周知,会计报表是财务工作的结果,为什么还要进行会计分析呢。这是因为,编制财务报表是为了提供事业单位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信息,为决策者决策提供数据。但是,会计报表提供的是一种静态的历史信息,这种信息不能直接用于决策。同时,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只是反映一些数据信息,本身并不具有比较的含义,如果孤立的看财务报表各个项目罗列的金额,对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没有多大意义,报表使用者更关心的是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关系,以及数字所反映的一些指标和变动趋势。因此,会计报表要想真正为决策者提供信息,还需要对报表进行再一步的加工,做出比较、分析、评价、解释,这也是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真正意义。

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内容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点:一是,对计划完成情况的分析。主要分析计划完成的效果,完成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改进存在的弊端,以及进一步挖掘单位内部潜力,为进行下一步的预算提供数据资料。二是,对单位预算支出情况的分析。根据会计报表和相关资料编制预算支出情况分析表分析各项支出是否符合预算标准。三是,对预算收入情况的分析。主要对应缴预算收入是否符合各项政策并且及时、定额上缴国库,以及有无拖欠、挪用的现象。

五、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方法及应用

篇3

关键词:物业公司;会计核算;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在我国经济整体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各行各业都展现出了很好的发展势头,物业管理虽然是出现较晚的一个行业,发展的时间也不长,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其未来的前景以及现在发展的形势都呈现一种很好的趋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物业管理行业也凸显着自身的特征。对于物业公司来说,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对于公司财务系统的管理以及公司整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物业公司财务管理的特点

1.1综合性

物业管理,就是一些专门的人员和机构,受物业主的委托,依照相应的法律法规,利用经济手段,对已经开始试用的房屋建筑或者相关的配套设施进行管理。物业公司与其他相关的服务行业不同,它提供的服务是全天候无间断的,而且服务的范围也非常的广。在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物业公司的管理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数字化及智能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管理呈现综合性的发展势头。

1.2设计企业的多个方面

物业公司的财务管理和公共服务是群体性的,而且在其运作过程中必须有资金的支持,因为物业公司提供的服务与其他行业不同,员工的工资、相关设施的维护及维修等都需要资金的支持来完成,如果失去了资金方面的支持的话,物业公司很难维持他们的服务,很多活动都不能继续开展下去。物业公司的财务管理也涉及到很多的方面,而财务的管理又对物业公司的服务有深刻的影响,因此,物业公司必须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合理地使资金得到分配,使各个部门所占的资金比例都得到很好的优化。

2.物业公司在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2.1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处于初级阶段

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财务的管理,财务管理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正常发展。对于物业公司而言,它在我国出现的时间并不长,而且物业管理是一个新的行业,整体还处于初级阶段,在财务管理方面,也存在着欠缺,体系尚不完善。

2.2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出现的问题

物业公司在市场竞争中主要还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服务,增强竞争力,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随着物业公司的不断发展,企业的规模和服务水平都上升了一个水平,因此,更加注重财务的管理,有一些物业公司在财务方面的投入已经逐渐增加,但是财务管理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2.2.1会计管理基础工作较弱

在建账时,没有按照实际的花销进行及时的建账,账目分类工作也没有做到位。会计核算的相关资料不完善,而且遇到很多打白条的情况,给会计核算带来了困难,还有一部分相关的合同没有签订。在会计科目的划分方面也存在问题,比如资本性的支出和收益性的支出并没有很明确的区分开来。这些现象说明,在会计核算过程中还缺乏规范,这不利于核算的顺利进行。

2.2.2缺乏管理资金力度

在物业管理中,面临的最普遍的问题就是资金不充足,资金的来源和数量是有限的,而且一般因为物业公司的规模并不大,不能从银行获得贷款,所以可以支配的资金并不多。

2.2.3成本核算的方式比较单一

公司一般采取的成本核算方法是公司的财务部门进行集中的核算,对于一些明细的科目到二级,职能部门一般不进行成本核算。物业公司的服务范围广,提供的服务类型也比较多,因此在成本核算的时候,必须要进行精细化的管理,按照明细来对账进行分类,以使企业得到更好的管理。

2.2.4会计核算体系缺乏统一性

物业公司在会计核算方面发展的时间不长,因此管理也缺乏统一性,在会计核算工作方面的经验也不是很丰富,由于物业公司自身的工作特点,在对其财务进行核算的时候,一般是有会计制度的,目前来看,会计制度比较宽松,因此,物业公司要想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使公司更快的发展,就要完善会计制度,建立核算体系。

3.物业公司进行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的对策

3.1完善会计基础管理的工作

结合国家颁布的相关文件进行建账,对会计人员加强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建立会计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在公司内部建立会计监督体系,发挥会计监督的功能,对原始凭证加强审核及稽核,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

3.2进行财务分析

物业公司经济收益来源如下:一是公司在向客户提供相关的服务之后收取一定的费用;二是公司实行多种经营方式,进行多元化投资,获得部分经济效益。物业公司要想扩大发展,确保财务管理的正常进行,必须及时地向客户提供一定的信息,这就要求物业公司调查公司的财务情况,了解在特定的阶段内公司的负债及资产状况,对企业运营风险进行准确判断。

3.3进行资金管理

资金管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提升资金运作的水平,增加公司的收入;其次,对资金进行跟踪管理,强化资金的使用及调度工作,实现专款专用,避免出现挪用和占用资金的情况;再次,对于应收账款,需要增加催收的力度,减少应付款的比例,促进货款回笼,减少存货所占的比例,强化存货管理。

4.结语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业公司需要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促进自身的发展。物业公司需要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明晰部门的责任,在资金运作方面做好规划及计划,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采取措施促进企业的发展。(作者单位:深圳华联物业集团杭州分公司)

参考文献:

[1]田猛.强化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实施财务管理一条线――浅谈山东宏河矿业集团内部财务管理制度[J].煤矿现代化,2010,03:130-131.

[2]欧阳卫红.文物、艺术品等馆藏资产双轨制价值计量管理研究――规范馆藏资产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探讨[J].财政监督,2010,18:29-33.

篇4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现金交易;应对措施

[引言]作者本人是个在自来水行业从事多年财务工作的老会计,熟悉财务操作流程,能较好的为企业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受上级集团的委派来到一个全新的领域——砂石行业担任财务负责人,长期以来南昌砂石行业一直都处于私人控制下混乱经营的状态,现在成立一家全国有的砂石经营企业,就必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而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更是重中之中,客观上讲,如果一个企业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其财务管理工作就绝不允许出现明显的漏洞。然而,许多企业的财务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其自身的发展与进步。全国有的砂石公司在我市只有一家,放眼全国,这样规模和所处特种行业的企业也是少数,在财务管理方面无任何经验和案例可借鉴,只有在实际经营活动中不断的总结,建立并不断总结、完善一套比较适合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现就在企业财务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作如下解析:

1.企业财务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1.1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较高

资金是企业生存发展的血脉,资金的匮乏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企业的进步。在我国的各类企业当中,资本大多是依靠企业自身来筹集,贷款面临一定的困难,再加上我国现有的经济体制的作用,企业很难扩充融资渠道[1]。作者所在的企业自成立之初要担负着为南昌市的砂石市场整治工程及旧采砂船切割工作支付相关费用多达数亿元之巨,这项费用的总额对于作者所在企业,这样新成立的公司而言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想要融资谈何容易,但为了推动企业经营和发展,首先就必须开展此项工作,融资成为工作的关键点和难点,一方面公司积极向各股东方拆借资金,另一方面申请政府政策的支持,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阶段性争取到市政府对公司所属的采区直接授予优惠政策(按惯例采区的取得必须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由出价最高的投标者获得,优惠政策的出台直接帮助企业节省了大量投标争取采区的资金),借此打通银行贷款、融资的渠道,获得银行比市场利率水平更低的贷款支持,并可以按照公司支付相应奖补资金的时间节点逐步放款到位,在缓解资金压力的同时兼顾了资金使用成本的控制。

1.2财务管理人员普遍素质不高

由于砂石公司的经营场所地处偏远且分布散,财务人员没有太高的专业素质,也没经历过专业化培训,因此在具体工作中,难免会缺乏专业性、责任心,更有甚者,不能够通过数据统计来准确地反映财务报表中要求的信息,所以为财务风险的发生埋下了隐患。为此在作者的建议和倡导下,公司将周边县区在内11处砂场分为三大片区,每个片区3-4个砂场,增设一名财务水平较全面的会计负责,进行针对性的管理,从原来的点多面广到现在的一对一,有针对性的帮助和辅导砂场的数据统计人员进行业务和数据的有效指导、梳理,明显的提高财务数据的准确性;

1.3内部管理制度的缺乏

由于一些企业管理者思想相对落后,也没有高水准的企业管理能力,在工作当中难免会忽视细节问题,最终导致企业经营尤其是现金管理出现漏洞,造成企业损失。仔细调阅这类企业的案例可以发现,该类企业绝大多数都缺乏一套完整的内部管理制度,很多经营发展目标原本需要众多管理及技术人员在符合企业发展的管理制度框架内通力合作完成,但往往实质控制权却掌握在老板一个人的手中,导致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受到阻碍;当然,还有部分企业已经拥有相对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甚至有的企业不惜重金聘请外国专业化公司为企业“量身打造”所谓的内部管理制度,但由于该套制度没有“接地气”——没有和企业经营发展的土壤相适应,变成了奢华的摆设,没有在企业正常运行当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我们所倡导的是建立并可以在现实的经营发展中得以贯彻、执行的全面的内部管理制度。

2.改善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应对措施

2.1拓宽融资渠道

拓宽融资渠道就相当于为企业的发展引入了“活水”,有道是: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这一过程当中首先要提高企业自身的信誉度,一个没有信誉的企业就会失去银行这个良好的合作伙伴,象作者所处的国有企业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通过诸如:平价砂石进社区等一系列带有公益性质的活动,企业的知名度得到显著的提升,同时和政府的良性沟通在一定意义上大大提升企业的公信力;与新闻媒体的互动也是有必要的,这样可以为企业营造一种公众企业、民生企业的形象,上述各种带有公益性质的活动一定可以帮助企业在银行融资方面得到优待;其次要通过证券市场筹集资金,这样一来,不仅会获得多种资金的来源渠道,也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2],当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会有这样的条件和需求,象作者所在的企业就有这方面的目标,通过首先在南昌地区取得砂石销售的主导地位后,再将销售的渠道延伸到全省乃至全国,以砂石销售为主导,涵盖运输、物流、建筑等相关产业,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届时上市融资等事项相信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2.2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

国家政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国家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功能,使不同的经济成分都能够平等竞争,给予每一个企业平等的发展机遇和发展权利。国家对企业的辅助和扶持主要通过相关政策体现出来,所以说,国家要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并完善税收机制,将银行和企业的关系提升到一个理想的层面上来,进一步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引导之下,企业财务管理一定会逐渐走向规范化的道路,并且国家的政策能够帮助企业财务管理不断革新,使其自身能够适应现代企业发展潮流,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

2.3改进投资目标

一个崭新的科学的管理理念是企业完善财务管理的不可或缺的条件,然而利益科学的管理理念要始终围绕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这样做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内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其能够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尤其是对于财务管理人员,这种举措具有更为现实的意义,能够让财务管理人员的创造力得到施展。当然,一个企业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必须与其他企业有着一定的联系,作者所在的企业通过市场调查,积极发展砂石产业链的下游产业,先后成立建筑业的新型环保材料——型砂公司及公路建设工程中毛坯材料——水稳公司,让砂石产业实现多元化。

[结语]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首要目标就是企业能够实现价值最大化,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务必要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到自身财务管理的欠缺之处,在此基础之上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改进。现如今,在国家方针政策的推动下,企业财务管理有了更为明确的目标,并能够不断进步实现良性发展,只要企业管理者科学合理地管理好财务问题,就能够更好地推动我国现代化企业建设和国民经济的稳健发展。(作者单位:南昌赣昌砂石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财务管理职能;会计集中核算;会计集中核算模式

企业施行会计集中核算是为了规范财务收入、支出行为,强化会计监督及会计核算,封堵漏洞、使资金使用效益得到提高。企业单位实行集中核算之后,不断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建立统一的收入、支出管理模式,有效规范了企业的支出管理及控制单位经费支出。但是采用集中核算模式企业在财务管理问题上仍出现较多不足和薄弱环节,值得去探讨并找到有效控制方法。

1.集中核算模式下财务管理出现的主要问题

1.1理财意思不强

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往往只重视财务支出而不注重后果,看重收入而不重视财务预算,重物品购置而不重保管,认为会计核算等同于财务管理[1]。这种情况在许多企业普遍存在,尤其是在实行核算集中以后,这类现象突出更明显,许多企业认为把会计事务全部交给核算中心进行办理,企业内部就不会出现其他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认为财务管理仅仅是“审批或签字”而已。

1.2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很多企业都没有建立一套完善、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有些单位虽设置有但在内容描述上过于简单,甚至有些内容在多年前早已不适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建立普遍不完善。同时,由于当前会计核算中心在处理企业某些业务时没有统一、严格的支出标准,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系不完善,企业在资金使用方面存在较强自主性[2]。

1.3企业管理票据领用方面出现漏洞

单位采用集中核算后,取消了出纳及会计岗位,因此领用票据及使用票据等工作全由报账岗位人员办理,以往由会计岗位人员监督、控制票据使用的环节已不存在。而核算中心没有权利领用票据,向报账岗位人员签发票据,因此对收款、付款票据的具体使用情况,即票据数量使用了多少份,票据上的金额是否全额到账、全部记账,无法得知。在这样一种财务管理脱节、没有相关岗位人员进行监控的条件下,存在经济舞弊的安全隐患。

1.4缺乏业务活动绩效监督及管理制度

企业对业务绩效的监督和管理不强,使企业财务管理效益降低。在进行集中核算前,各企业对本企业所开展的业务活动绩效评估,一般采用由企业领导、业务部门主管、财务部门及各相关中介机构共同管理、监督的办法[3]。但是现在实行企业集中核算,致使企业财务权利及事务权利不能相挂钩,财务信息变得不全面,另一方面核算中心不能及时获取企业业务信息,导致在各企业业务的绩效管理监督上形成一个盲区,给核算企业加强业务绩效管理、监督带来困难,也很难防止企业通过不正当方式追求自身利益。同时,核算中心对此也表示无能为力,因为核算中心只能在资金管理工作上面把关,而不能对企业各自形式的绩效均作出科学、有效、合理的评估。因此,由于对企业运营资金所达到的预期目标,缺乏约束制度和直接管理,导致资金使用效益不高。

2.加强财务管理职能之策略

2.1建设健全、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

企业应建立会计核算中心,对会计项目实行集中核算的主要目的是对资金进行统一核算及监督,对原先各自为政的核算监督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规范,防止出现财务风险[4]。首先,核算中心对核算企业都有具有共性,对常发生的业务活动,应制定一个规范、统一的财务管理体系,同时针对核算单位开展的特殊业务,也应依照统一的规定进行会计工作,如企业的业务绩效评估制度、预算收支管理体系、资产管理规定、奖惩措施以及收支流程管理规范等。其次,针对分离企业资产实物及其价值管理,资产管理存在较大风险等情况,建议会计核算中心与实行核算企业加强沟通及合作,制定合理的共同协作方式,做好对材料明细账、固定资产账、库存商品进行定期核对,保证明细账与总账一致。

2.2强化会计法规制度,明确会计职能

制定法律规范的部门应依据《会计法》的相关规定结合实际出台相应的法规文件,以规范企业会计核算活动,确保会计集中核算有序运行[5]。财政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完善集中会计核算。定位好会计核算中心在进行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的职能,是确定会计集中核算各岗位权责的首要条件,也是处理好各企业与会计核算中心的关系,细化、明确各部门职能的关键所在。

2.3明确并规范企业经费开支

企业相关部门应制定经费收支标准,明确规范经费支出通道。制定一套可行、统一的经费支出制度,从制度上防止企业在费用支出方面出现互相攀比及滥用资金等情况。通过实践得证,尽管当前企业采取会计核算制度还存在诸多不足需要完善,但是在调整会计核算方法、强化财务资金收支管理以及预算执行控制等工作内容上都取得比较满意的成果。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会计集中核算模式改革的意义,明确核算中心是预算执行控制机构的地位,把预算执行作为主要任务,调整工作职能,处理好内外关系,不断加强财务管理职能。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内企业实行财务管理、控制体系还没有达到较高水平,在实行财务集中控制管理模式的同时,应实事求是的了解该模式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且综合情况认真研析存在问题的内在根本寻找突破口。实施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及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不足之处,建立一个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不断强化财务管理职能,规范资金收支标准,从而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翟华.企业财会集中核算模式下的财务管理职能探析[J].财政监督.2009(06):37-38.

[2]娄芳.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的财务管理职能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05):225-226.

[3]解晓丽.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单位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现代企业教育,2009(20):107-108.

篇6

【关键词】企业 财务通则 会计准则 关系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于2007年1月1日起执行;2006年12月7日财政部修订了新企业财务通则,也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这些部门规章的实施,进一步规范企业财务会计行为,并与国际趋同,对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推进现代化企业建设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是新企业财务通则和新企业会计准则虽然都是规范企业财务会计行为,但有所侧重,分工不同。只有正确认识和理解二者的区别和联系,才能更好地发挥财务和会计在市场经济中作用。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基本经济成份是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为主体的企业,经济运行方式是通过指令性计划实现资源的配置和社会总产品的分配,财务制度是会计核算制度的基础,会计制度则是按照复式记账要求,根据财务制度规定的分配标准规范企业的会计科目、报告格式以及反映和核算内容。这时的会计制度本质上是薄记制度。实践证明,这样的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的定位,弊病甚多。主要表现在:第一,权力高度集中。补偿基金和消费基金以及发展基金的分配比例都集中在国家手中,企业没有自。第二,缺乏制约。根据国家计划和平衡预算的需要,可以调整成本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可以推迟确认损失。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计划决定财政,财政决定财务,财务决定会计”的运行机制。在这种体制中,只有纵向决定与被决定关系,看不到相互制衡。

改革开放以来,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将现行财务制度执行的制定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标准的职能分解出来,使其成为会计准则的职能,建立比较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和会计准则形成机制,有效地负担起会计的职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配置和分配基本上是由所有者在国家法律约束和计划指导下实现的。资金投资到哪里,投资多少,从哪里筹资,怎样安排资金结构,利润应当怎样进行分配,多少分配给投资者,多少用于后备和发展,基本上是所有者决定的,或者是由管理部门在投资者的指导下进行的。国家对企业财务的管理是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保证小股东或债权人的利益做出必要的制度规范,制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财务制度。因此,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新财务通则和会计准则的修订是非常及时有效的,这样一来,使企业财务通则与企

业会计准则之间,既有联系,又有不同的分工,也有明显的区别。

一、企业财务通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的联系

企业财务通则与企业会计准则都属于规范企业财务会计行为的部门规章,主管机关都是政府财政部门。无论企业财务通则规定的财务对象,还是企业会计准则规范的会计对象都是企业资金的价值运动及其体现的各方利益关系。规范的内容尽管各有侧重,但是对企业业务的处理上趋于一致性。如对政府补助内容的规范。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有关规定,企业取得的各类财政资金,并非均可作为企业本期利润核算,而是需要区分各种情况进行处理:属于国家直接投资、资本注入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增加国家资本或者国有资本公积;属于投资补助的,增加资本公积或者实收资本;属于贷款贴息、专项经费补助的,作为企业收益处理;属于政府转贷、偿还性资助的,作为企业负债管理;属于弥补亏损、救助损失或者其他用途的,作为企业收益处理。按照国际会计准则,政府补助应作为企业本期利润核算。但在我国现阶段,国家基本建设投资、财政支持企业的资金大量存在,如果完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处理,会造成以财政拨款给股东分红的结果,有违财政扶持企业的目的。

《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规定,政府的资本性投入无论采用何种形式,均不属于政府补助。只有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的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方可作为政府补助进行核算,并需要进一步区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企业取得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不能直接确认为当期损益,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自相关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起,在该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分次计入以后各期的损益。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如果是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应先确认为递延收益,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才能计入当期损益。只有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才能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再如对回购股份奖励的规范。《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因将股份奖励给本公司职工而收购本公司股份时,用于收购的资金应当从公司的税后利润中支出。由于对职工进行股权激励以换取其提供的服务,实质上属于职工薪酬的组成部分,因此应当在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计入成本费用,而不能作为利润分配处理。即将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及其指南也对此做出了明确规定。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要求:以回购股份对经营者及其他职工实施股权激励的,在拟订利润分配方案时,应当预留回购股份所需利润。因此,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资金来源固然是“税后利润”,但其支出仍应计入成本费用。根据这一规定,今后上市公司以回购股份形式奖励本企业职工的,首先在拟订利润分配方案时,便应预留回购股份所需部分;其回购股份的全部支出应作为库存股处理,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中,同时进行备查登记;然后在可行权条件得到满足期间(即“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按照所授予职工的期权等权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取得的职工服务计入成本费用,同时增加资本公积。

对资产减值内容的规范。《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除特别规定以外的其他资产要求进行减值处理。一是扩大了资产减值的范围,二是对适用该准则的资产减值损失一经计提,不得转回,在体现谨慎性信息质量特征的同时也充分结合了中国的实际。会计准则对计提要求、核算方法、确认与计量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对其在财务方面作了进一步的要求。如要求建立减值准备管理制度以防减值确定内容与范围的随意性;在制订计提标准时,对于减值测试可以征询中介机构或专家的意见;对计提减值后的资产应该实行监督管理;对发生的资产损失要求及时予以核实、查清责任,追偿损失,按照规定程序处理;对企业重组中清查出的资产损失,经批准后依次冲减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和实收资本。三是对职工薪酬内容的规范。《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规定,职工薪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职工福利费、各类保险费用(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经费、未参加社会统筹的退休人员退休金和医疗费用以及辞退福利等其他与薪酬相关的支出。对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除因解除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辞退福利)记入“管理费用”科目外,其他均按职工受益对象分别处理:应由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负担的,计入存货成本或劳务成本;应由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负担的,计入建造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成本。四是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为体现与会计准则的协调,关于职工薪酬方面主要涉及以下内容:一是企业可以根据有关规定,对经营者和核心技术人员实行与其他职工不同的薪酬办法,属于本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机构出资的企业,应当将薪酬办法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二是企业应当按照劳动合同及国家有关规定支付职工报酬,并为从事高危作业的职工缴纳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费,所需费用直接作为成本(费用)列支。经营者可以在工资计划中安排一定数额,对企业技术研发、降低能源消耗、治理“三废”、促进安全生产、开拓市场等做出突出贡献的职工给予奖励。三是企业应当依法为职工支付基本医疗、基本养老、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费,所需费用直接作为成本(费用)列支。已参加基本医疗、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具有持续盈利能力和支付能力的,可以为职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所需费用按照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比例从成本(费用)中提取。超出规定比例的部分,由职工个人负担。四是企业为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以及职工住房货币化分配的财务处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职工教育经费按照国家规定的比例提取,专项用于企业职工后续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工会经费按照国家规定比例提取并拨缴工会。五是企业经营者和其他职工以管理、技术等要素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企业章程或者有关合同中对分配办法做出规定,并区别以下情况处理:取得企业股权的,与其他投资者一同进行企业利润分配;没有取得企业股权的,在相关业务实现的利润限额和分配标准内,从当期费用中列支。六是企业解除职工劳动关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支付的补偿金或者安置费(会计准则中称其为“辞退福利”),应当区别以下情况处理:正常经营期间发生的列入管理费用;企业重组中发生的,依次从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实收资本中支付;企业清算时发生的,以企业扣除清算费用后的清算财产优先清偿。

修订后企业财务通则从国有资本投资者角度出发,兼顾维护公共利益,保障社会稳定,治理经济秩序,为企业及其相关利益主体提供财务行为规范;企业会计准则(制度)是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为企业投资者、经营者、内部职工以及外部的债权人、政府管理部门等提供决策依据。无论从理论上分析,还是从实践中看,财务管理与会计都是两回事。财务管理重在对财务行为的前期决策和过程约束,会计核算重在对财务行为的过程核算和结果反映。但是,财务管理需要利用会计信息,会计核算为财务管理提供基础,两种制度又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二、企业财务通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区别

篇7

关键词: 企业财务管理; 经济效益; 强化;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企业要牢固树立财务管理的观念, 重视资金的管理,真正把资金视为维护企业的生命线, 讲求资金的使用效果, 让每位职工都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企业领导者应重视财务管理, 懂得财物管理, 狠抓财务管理, 把有限的资金合理地用到生产中去, 实现企业资金运动的良性循环, 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使企业健康发展, 提高经济效益。

一、加强资金平衡工作分析研究

首先, 为了保证生产正常运行, 企业必须把有限资金合理分配、使用。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 实行财务统一管理、资金统一安排, 严格用款计划,每周召开一次资金平衡调度会, 根据生产进度情况, 着重安排重点项目、紧急项目的资金落实工作。其次, 各业务部门每月必须向调度会呈报月用款计划, 由调度会根据轻重缓急安排资金。企业的资金由调度会统一管理, 由资金调度员根据会议商榷结果统一安排, 确保资金的有效运用。同时, 为了解决企业内部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可实行内部银行结算办法, 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把部分原辅助生产车间从“母公司”中剥离出来, 组成一批经营性事业部, 实行独立核算, 归口管理; 建立内部银行, 模拟国家银行的控制、监督、结算等职能, 按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 加强资金的核算和管理, 也是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条好的途径。

二、如何加快资金流动性分析研究

工业企业存货资金闲置现象较为普遍, 企业一方面背着沉重的贷款, 一方面又存在着许多年不用的材料与设备, 资金运用存在不良的问题。如何能够把这部分呆滞资金灵活运用起来是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财务部门针对物资设备各部门的储备资金占用过大、积压物资较为严重的问题, 每年必须集中 1 个月份进行调查摸底, 提出积压清单,明确处理物资和处理积压的审批手续, 办理报废或变卖成为货币资金,对库存物资, 财务部门对每个仓库都下达库存资金定额,超过或降低部分按银行同期利率奖罚。

三、加强货款回笼减少费用支出问题分析研究

当前, 部分工业企业存在着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逐年逐月增加的问题, 使流动资产失去应有的流动性。对应收账款及其他应付款的管理,首先应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清欠工作, 对一般欠款户通过电话、信函等方式催还, 对重点户列出账目清单, 集中清欠,如清欠工作遇到困难应立即上报上级领导, 经讨论研究采取相应整治措施, 严禁资金流失。其次,对清欠遇到的困难要积极动脑去寻找债务链, 采用实物抵债法或多家抹账方式,找到解脱债务链途径, 避免或减少坏账的发生, 必要时, 可通过诉讼程序来挽回损失。对于货款回收问题, 要确定一套清欠工作奖惩机制, 提高销售业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使其应收账款恢复其流动性, 减少贷款及其利息。公司应与有关人员层层签约, 明确责、权、利, 并实行严格考核。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资金回笼额、回笼率、产品销售费用、差旅费等, 其中, 资金回笼额以上年实际为基数, 每年增加额将按一定比例给予销售人员奖励, 每年减少额将适当扣减销售人员资金与工资, 同时, 销售人员岗位采用“末位淘汰制”。

四、加强购进材料与购进设备的价格管理问题分析

首先, 要在采购部门设立比价采购小组, 在保证其质量的前提下, 要货比三家。采购组长由采购业务部门主管担任,明确采购小组的职责、权限及采购程序, 比价小组要对采购的物资向供应商询价、压价, 列表比较, 筛选后选择供应商, 并把确定的供应商及其报价填在申请表上, 证明询价工作已经完毕, 等待企业价格管理办公室的审批。企业的价格管理办公室( 简称价管办) 直接受公司董事会的领导, 全面负责企业的价格管理工作, 由比价小组呈报“物资采购价格审批单”, 价管办人员进行继续询价、压价, 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网上调查和信息收集等, 确实做到货比三家, 核实无误后下批价格审批单,将比价工作落到实处, 如果是大宗货物、批量货物要采用竞价招标方式进行, 这种采购方式往往能通过供应商之间的激烈竞争,最终得到其底线的供应价格,大大降低了企业采购成本。在购进货物的运输上, 在合同签订时, 要求采购员原则上采用铁路运输方式, 因为廉价的铁路运输费用是公路运输和空运所不能及的,如有特殊要求, 需报批价管办审批。

五、加强生产资金以及产成品资金管理问题分析

企业财务部门必须熟悉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 与生产部门一起制订合理的制品计划, 并作为对分厂考核的一项内容, 并与生产、技术部门一起研究生产物流的合理性, 要合理布局, 尽可能缩短工艺流程, 使在制品降低到最低程度。生产部门要按单件小批生产, 用以销代产的原则严格控制资金的占用, 避免在产品资金占用过长而增加资金的投入量。同时, 要加强质量成本管理, 减少废品损失, 减少或避免资金的积压和浪费。对产成品资金要加强管理, 对产成品库存量应制定统一标准, 一旦超过标准, 及时分析原因, 对产品质量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六、调整资本结构加强企业借款合同管理问题分析

目前,大型工业企业普遍存在着负债额较高的情况, 国家为支持大中型企业的发展, 推行了系列债转股措施, 减轻了企业的负担, 改善了企业生产条件及资金结构。但企业仍然有较高的长期借款与短期借款的存在, 其数目仍然很大, 资产负债率较高,约占 70%。根据标准财务比率和国际上用来测算工业化国家企业债务与资本金合理比率的经验, 以自有资本占 50%- 60%, 负债占 40%~50%是比较合理的。因此, 要积极采取措施,达到资产负债率 60%以内, 在现有负债总量前提下, 向社会发行募集股份,以求增加资本金及企业持续经营、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减少负债是比较困难的, 但在长期贷款与短期贷款的利息支出上, 每年利息费用支出很多, 财务人员应积极采取相应政策, 尽早还贷。积极利用国家现有政策、优惠政策, 加快资金周转。国家鼓励企业出口时, 也给予出口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出口退税是企业一项存利, 财务人员要积极主动地与税务部门联系,汇报出口情况, 当年出关的货物尽快办理核销单, 争取当年出关当年退税, 既增加经济收入, 又提高资金的流动性。

七、严格控制管理费用节约资金问题分析

职工差旅费近年来急剧增加, 办公费用也逐渐增多, 针对这种情况,财务人员应汲取同行业其他公司的先进经验, 提出改进措施, 其中, 最重要一点是使费用与个人利益挂钩。这样, 各单位、部门就能够转变观念, 制定出合理的出差方式及路线。将工资、资金与办公费用是否超标挂钩, 也可以节约大量资金。

篇8

关键词:连锁企业;财务管理;主要内容;基本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1-0074-02

连锁企业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按照管理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人才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管理等四个方面,每个层面独立运作,具有有别于其他管理内容的特征,但又与其他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连锁企业管理的整体态势。财务管理作为连锁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是连锁企业有效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和信息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良好的财务管理做保障,就不可能有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和信息管理的有效顺利开展,取得连锁企业管理绩效也就只能成为一句空话。本文主要根据连锁企业经营管理实践,分析连锁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特征,探讨连锁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构建连锁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策略,以期为连锁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开展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一、连锁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特征

连锁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特征产生于连锁企业财务管理的实践过程,并且会随着连锁企业财务管理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要全面了解连锁企业财务管理的本质内涵,就必须深刻认识和全面掌握连锁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特征。

1.系统性。连锁企业财务管理是一个包括诸多内容的动态过程,按照类型可以分为财务管理主体、客体、对象、手段、方式、目标等方面,这些方面并非简单叠加、随意组合,而是基于一定的目标和原则有机结合起来的。也就是说,这些方面之间相互联系、彼此制约,共同决定连锁企业财务管理的整个过程。连锁企业财务管理的系统性还表现在其构成要素之间通过联系结合能够形成特定的关系结构,并随着连锁企业财务管理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处于变化状态。不同的发展时期需要不同的关系结构,需要合理调整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构。构成要素之间组成一定的关系结构就会表现出特定的功能形态。不同的关系结构会形成不同的功能形态,不同的功能形态满足不同时期连锁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的需求。

2.复杂性。连锁企业财务管理的系统性决定其复杂性,具体而言就是构成要素的复杂性、要素关系的复杂性和功能形态的复杂性。构成要素的复杂性表现为连锁企业财务管理在不同发展时期需要不同的构成要素,且对于单个要素需求的数量、规格也具有呈现出不同性,这些不同性更多表现为复杂性。要素关系的复杂性表现为连锁企业财务管理构成要素之间的结合、组合、排列方式会随着连锁企业财务管理实践的发展不断变化。连锁企业不同发展时期的目标和内容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要保持连锁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合理调整财务管理构成要素之间的结合关系,否则就会制约连锁企业的正常发展。功能形态的复杂性主要是由构成要素的复杂性和关系结构的复杂性所决定的。

3.目标性。任何连锁企业的财务管理都具有一定的目标性,这种目标性既可以表现为短期的目标性,也可以表现为长期的目标性。无论是短期的目标还是长期的目标,都可以具体化为经济目标和非经济目标。经济目标表现为连锁企业财务管理追求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它是连锁企业财务管理追求的首要目标;非经济目标表现为连锁企业财务管理追求的社会价值、社会效益、生态价值、生态效益,它是连锁企业财务管理追求的重要内容和方面。随着连锁企业发展的纵深化,连锁企业财务管理对非经济目标的追求将越来越明显。连锁企业财务管理之间的竞争也将越来越表现为保证连锁企业实现非经济目标之间的竞争。

4.平衡性。连锁企业财务管理的系统性表明了连锁企业财务管理构成要素之间的结合与组合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更多表现为一种动态过程中的平衡性。各构成要素基于连锁企业生存发展目标的整体性,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财务管理角度来讲,就是管理者结合连锁企业各部门的发展实际,按照地位平等、利益均衡的基本原则,合理开展财务管理;各部门也应该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开展经营管理活动。

二、连锁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根据连锁企业财务管理的实践,可以将其主要内容概括为筹资管理、投资管理、流动资产管理、成本与费用管理、经营活动分析五个方面。

1.筹资管理。资金是连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一定的资金作支持,连锁企业生存发展必然会受到制约和影响。然而,仅仅依靠连锁企业自有的资金是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需要,且存在较大的风险,一旦投资失败就会带来破产的风险。为此,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筹集资金。概括而言,连锁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目的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扩大经营规模,实现规模效益;二是偿还债务;三是满足临时资金周转的需要。要实现这三个目的,连锁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国家财政资金、银行信贷资金、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企业自留资金、外商资金等渠道,可以借助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银行借款、商业信用、发行债券和融资租赁等方式来实现筹集资金。

篇9

2. 处理好会计人员和会计主体的关系 会计主体是会计为之服务的对象,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主体就是行政事业单位,而会计人员由于采用不同的会计管理模式,可能足会计主体内部的管理人员(单位会计模式),也可能是外部人员(会计核算中心和会计委派模式)。如果是内部管理人员,需要处理好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领导与会计人员的关系,避免重复出现会计人员受制于单位领导而无法独立行使会计核算和监督职能的现象;如果会计人员隶属于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会计核算中心和会计委派模式),更需要处理好会计人员与会计主体的关系,否则会计人员很容易被派入的行政事业单位所架空,无法深入细致地了解单位的业务活动,也就无法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3. 建立和健全会计管理机构的规章制度 有效的会计管理机构必须有健全的规章制度作为保证,在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内设置的会计核算中心(会计局),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和健全内部的规章制度,包括机构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核算和监督制度等。单位内部的会计机构也要根据有关改革措施和要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并且严格执行,这样才能在制度上保证会计核算和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

4. 解决好会计人员的待遇 会计委派制和政府会计管理模式中存在着会计人员的隶属关系和待遇问题。会计核算中心的会计人员主要来源于现在岗的单位会计人员、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调入的会计人员和向社会公开招聘的会计人员等,工资、奖会、福利等待遇各不相同,不利于会计人员的公平竞争。从会计人员的隶属关系上看,表面上隶属于财政或主管部门,但是实际上有的人事关系仍在隙单位,形成了多重管理,加重了会计人员的经济和思想负担。因此要统一会计人员的隶属关系,统一会计人员的工资等待遇,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搞好会计核算和监督工作。

5. 各单位都应根据各自的情况,科学合理地编制资金使用计划 制定费用消耗限额及定额,严格控制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优先保证正常运转需要,最大限度地挤出资金用于事业发展,对于节约潜力大、管理薄弱的支出项目要实行重点管理和控制。对薄弱环节和重要岗位要加强控制,细化责任,做到制度管人,责任到人。不相容职务一定要分开,保证资金安全。所有资产都要定期核对.切实做到账账、账实相符。

篇10

【关键词】财务管理;质量;状况

一、企业财务管理目前的状况

自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企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财务管理方面明显的落后于其他的国家,其在管理的方面也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

1、企业资金匮乏

在我国企业发展中面临着相当严重的资金匮乏现象,特别是我国的各个中小型企业,它们公司的发展的资金来源,很大一部分是依靠公司自身留存下来的收益和自身原有的收益,公司在市场上发行的股权和债券等作为直接融资的投资,实际上所占的份额相当的少,同时还有少量的从银行里面借贷的货款,这种种现象充分的说明了我国的企业的融资途径的狭窄和单一,同时进行的间接投资也就是银行贷款,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困难。这样的现象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制约了企业的经济发展。

2、落后的财务管理观念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因为计划经济产生的影响,使得我国企业没有多余的流动资金来进行对外投资,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企业没有与国外相比的担保的资格制度,我国现今的企业担保不仅资金很少,而且时间也相当的短,这又造成了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都不能进行提高。

3、没有完善的信用制度,导致信用信息不真实

在我国的各个企业进行企业融资的时候,我国的外部信用环境相当不理想,需要进行改善,究其原因可以看出,我国没有一个完整的关于对企业信用进行评级的制度。在目前,我国还没有和国际上其他国家一样有一个相对统一的对企业信用度进行征集、记录、评价、最后公布的完整信用体系,所以这就间接地导致了在社会上的许多企业,它的信用信息不真实。而一旦,我国的市场账面没有了这些准确、充足的信息来对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评级,那么我国的外部信用环境想要得到改善,它的困难是相当大的,从而也制约了企业的经济发展。

4、素质整体偏低的财务管理人员

现今,我国企业里的财务管理人员,他们的管理制度已经落后于现今的市场经济的体制,他们现今还在沿用原来的财务制度下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模式,所以很难和现今存在于市场经济体制里面的新的财务管理的运行模式,它的最新的发展趋向和形势相适应。这样就很容易使财务管理中的会计信息失去真实性。而造成这种现象的有很多原因。

在我国财务管理之中,没有所谓完整的会计准则、法规和制度等等会计规范来进行严格的约束,在我国的各项会计规范中还存在着很多的缺陷;与此同时,在企业里面的财务人员,他们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也存在着相当大的缺陷;同时在企业的制度中,它没有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且惩罚的力度太低,这就导致了财务管理的机制在执行时候,它的制度与准则就发生了偏差,从而又使没有了会计信息作为基础而建立的会计管理决策失去了效力,这样的现象,就必定会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出现混乱。因此,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以及职业道德的提高是相当重要的。

5、在进行企业财务的管理时,没有风险意识

在我国的企业中,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采用的都是进行负债的经营。可是在这之中又有很多的企业在进行银行贷款的时候,没有充分的对自身的企业成本和偿还能力进行考虑,过度的进行借贷。一旦企业借出的资金的作用不能充分的进行发挥,那么企业就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的过程中,企业的生存要通过借贷来进行维持,久而久之,企业就会过度的负债。

6、不完善的担保制度。与其他的国家完

善的担保体系相比,我国的担保方面的法律法规体制并没有形成,同时在我国也没有对担保机构它的运行和准入制度进行相对准确合理的规定,因此,在我国的担保机构大部分依赖的是政府,这就使得财务管理的风险明显的提高。

三、如何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

1、对财务管理的制度进行完善

以此来提高财务管理的质量。对企业的财务管理进行提高的最重要保障就是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健全。一旦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上面,没有一个严格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那么进行财务管理的管理人员就没有了约束,在很大程度上会对企业造成非常惨重的经济损失。故而,在进行财务管理的时候,一个健全的制度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在许多方面对财务资金的挪用和贪污起到避免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使工作人员在进行财务工作的时候避免失误。以此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或者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所有的工作都可以按规章办事,这样对于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质量有相当大的帮助。

2、通过对财务预算的加强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质量

资金的运行是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核心,可是在很多的企业却存在着资金流动不足的现象,所以我们想要对这种现象进行改善,就要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对资金进行有效合理的运用,所以对于企业的财务预算就要进行加强。

2.1财务预算包括了利润表的预计、现金的预算、现金流量表的预计和资产负债表的预计,它是对企业未来一定时期里面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的预计的状况还有现金的收支等等一系列的价值指标进行反映的预算的总称。它用企业的经营目标作为前提来进行财务预算的目标,而在企业的经营目标周围总是伴随着财务预算的目标,它是在经营目标的基础上进行财务预算的,所以只有把预算工作做好了,才对企业的经营目标进行实现。

2.2想要企业的预算在执行中不会出现差错,那么制定一个有效合理的预算方案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进行企业的预算时一定要遵循制定原则来进行,如:由内到外,由上至下,由总到分的各项原则,并在制定的过程中一定要反复的进行调整。

3、对财务的工作效率进行加强

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质量。为了提高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质量,可以采用现代化的先进手段,对财务财务的工作效率进行提高。在一个企业里面它会有许许多多的部门,因此这就使财务在管理起来就相当的复杂,因此采用现代化的先进手段和财务管理系统可以让企业的管理更加的准确迅速,使得财务管理的质量有所提高,与此同时,对企业信息化的管理进行加强,运用先进的网路技术进行管理,也可以使企业的财务管理的质量有所提高。

4、对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素质进行提高

以此来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质量。在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质量这个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对财务人员的信息失真进行预防的方式来实现,所以在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质量这方面,我们又不得不提到它的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就是财务人员的素质。财务的管理是不能够脱离财务人员进行的管理而单独的进行的。管理人员在经济发展的今天越来越重要。以此这就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有了高要求,他们必须要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科技水平,能够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准确、科学、合理的会计信息,以此来对财务管理的质量进行保障。在目前我国的部分企业,许多的财务管理人员并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对于财务管理的情况了解,所以对财务管理的质量就无法保障,反观有高素质高水准的管理人员,他们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方面如鱼得水,对财务管理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四、结束语

作为企业管理最为核心的组成部分的财务管理,它对企业的发展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为了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可以进行持续的发展,将财务管理的质量进行提高是企业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