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舞弊的原因分析范文

时间:2024-03-20 17:54: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舞弊的原因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务舞弊的原因分析

篇1

摘要: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制约了企业的持续发展。本文对中小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宏观、微观原因进行分析,据此提出中小企业有效规避财务风险的对策。

关键词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规避

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具有多样化、不可控的特点,而财务风险越高,企业发展的阻力就会越大。因此,有效的规避企业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工作的风险是推动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础,对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风险的原因

(一)宏观层次的原因

伴随着中小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所面临的政策条件、市场环境、法律制度、资源供给等都发生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信贷环境的变化、市场供求关系的非均衡等这些是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产生风险的宏观原因。

1.国家政策的调整

中小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政策的调整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会产生不可预期的风险,特别是对中小企业投资、融资、存货管理等方面带来不稳定性。首先,信贷政策的调整。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变动,直接影响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比率和再贴现率的调整,当国民经济发展过热,出现通货膨胀,中央银行会适时的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使得商业银行收紧信贷规模,贷款利息上升,中小企业从商业银行的贷款受到限制;同时,由于通货膨胀的压力,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成本不断增加,企业盈利能力不断削弱,致使中小企业的负债风险逐渐增大。其次,产业政策的调整。中小企业受制于自身资金实力和技术水平,所从事的行业往往是进入门槛低、市场竞争激烈、环境污染严重的行业,与当前产业发展趋势极不适应,加之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国家势必对产能落后、污染严重的中小企业进行“撤、并、改”的调整,中小企业的发展缺乏政策的扶持,无疑会加剧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

2.市场环境的影响

市场环境的变化,是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风险产生的直接原因。市场环境中的供求关系的变化、市场占有率的高低、原材料成本变化以及物流运输等方面都会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市场环境中,供求关系的变化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和销售,使得企业资金回笼速度减慢、周期延长,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就会增加;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根本保证,当企业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时,企业资金回笼周期缩短,现金持有水平提高,有利于减轻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风险;同时,市场上原材料成本的上升以及物流成本的增加都将对中小企业的生产、销售、运输成本增加,利润低于预期值,甚至会导致企业亏损,加大财务工作的风险。

(二)微观层次的原因

1.企业管理者的财务风险意识薄弱

中小企业的所有者和管理者对于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风险缺乏必要的认知,大多数中小企业内部尚未形成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将财务管理工作定义为简单的成本核算、借贷记账。致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缺少监控,资金来往较为混乱,产品销售到资金回笼周期拉长,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加企业资金使用的风险。同时,财务管理风险意识的缺失,使得中小企业对企业未来发展缺乏科学、合理的认识和判断,导致企业制定的发展战略不能有效地实现企业发展的目标。

2.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缺位

中小企业为了节约企业的管理成本,财务岗位人员相对较少,甚至会计、出纳由一个人负责,并且所聘用的财务人员普遍存在学历层次低、财务管理经验有限、风险意识淡薄等特点,制约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内部监督制度的建立。致使中小企业的财务工作中存在各种潜在的、不确定的风险,势必会影响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企业筹融资渠道单一

由于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较为单一,中小企业的融资往往受制于国家金融政策、商业银行信贷的变化。中小企业规模小、市场占有率偏低、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健全,致使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银行为了避免信贷风险,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制定了相对严格的审查制度,加剧了中小企业从商业银行获取贷款的难度;加之中小企业受制于自身发展的局限性,中小企业无法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和上市进行融资,资金的制约使得部分中小企业选择其他风险性极高的债权性质的融资方式,势必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中小企业规避财务风险的对策分析

(一)增强企业管理者的财务风险意识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由单一的市场占有率、产品销售量和成本优势的竞争发展到企业管理理念、企业经营战略等的软实力的竞争,因此增强企业管理者管理的风险意识,树立良好的风险防范机制,有效的规避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风险,是现代中小企业成功的关键。并结合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逐步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学历水平,优化财务工作的人员结构,增强财务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采取有效地财务风险防范和控制方法将财务风险分解、弱化和规避,尽可能地将企业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财务监督制度

当前,在中企业的内部几乎很少建立符合企业实际的内部财务监督制度,财务工作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缺乏科学合理的监控。因此,中小企业必须及时地建立起符合企业实际、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内部财务监督和控制制度,从企业的成本核算、资金流动、投融资监管等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着手,逐步健全和完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制度,实现对企业财务工作的全程监控,为企业及时有效地规避和分解财务风险建立起必要的防范屏障,达到控制财务风险的目的。

(三)优化企业资本的构成

资本结构是反映企业各种资金来源构成及比例关系,在中小企业融资时,除了利用商业银行的各项贷款外,还要积极地拓展企业社会融资的渠道,以降低融资风险。通过逐步壮大企业的规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的管理制度,不断提升企业的市场信誉度,增加债券融资和股票融资渠道。同时中小企业还可以通过行业合作、资金合作、技术合作等,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优化企业资本结构,以满足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最终实现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青枝.浅析企业财务管理中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会计师,2013年6月.

[2]何慧.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年,10月.

篇2

关键词 财务舞弊 舞弊过程 舞弊模型

财务舞弊行为并非一蹴而就,从舞弊的实施到舞弊结果的形成其实是经历了一段过程,认识这段过程对发现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原因至关重要。本文拟考察舞弊的实施到舞弊目标的达成再到舞弊的回报直至下一轮舞弊的发生,全面反映财务舞弊的整个过程,力图从中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原因。

1 舞弊模型的引入

上市公司的舞弊过程与一个组织的激励过程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我们可以借用波特·劳勒的激励模型建立一个与之相似的舞弊模型,用以解释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整个过程。波特·劳勒的激励模型将激励过程分为努力、达成绩效、奖励及满意四个阶段,认为个体在权衡奖励的价值以及获得奖励的概率之后努力才会发生;努力是否达成绩效取决于他完成任务的能力;而达成绩效并不一定获得相应的奖励,获得奖励的多少取决于组织的奖励制度;个体在获得奖励之后若认为公平会感到满意,满意之后就会有下一次努力的发生。

同样,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也可分为四个阶段。首先是舞弊的实施阶段。这一阶段起于舞弊的最初发起止于舞弊报表的编制,行为人是包括人员在内的经理人员。其次是舞弊目标的达成阶段,即舞弊报表的形成阶段。这一阶段起于舞弊报表的编制,止于舞弊报表的对外公布。实施舞弊并不等于舞弊一定能达成,舞弊的报表只有对外公布之后才算舞弊目标的达成。显然,舞弊的实施与舞弊报表的最终对外公布并不是一回事。舞弊的报表需经内部审计、外部审计以及董事会的审核之后才能对外公布。舞弊能否得以通过,最终取决于这些审计的结果。舞弊过程的第三阶段是舞弊的回报,如果舞弊的报表对外公布之后,没有获得相应的回报,舞弊就不会继续进行,循环舞弊也就不会发生。舞弊报酬的多少取决于股票市场的有关制度。舞弊过程的最后阶段是舞弊行为人对舞弊的评价。当行为人认为舞弊值得或者感觉满意之后,有利的结果就会强化这种行为的进一步发生,从而形成一个舞弊的循环(见图1)。

正如波特通过激励过程的四个环节的分析得出激励效果的因素一样,我们同样可以通过对舞弊过程各个环节的分析,从中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原因。

2 模型中各环节的诠释

2.1 舞弊的实施

笔者将截至2003年初证监会公布的26起处罚公告进行了整理。

调查发现,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手段基本上可分为三大类型:即不当的会计处理、虚构利润(或资产)以及不实的信息披露。三大手段以第一种最为普遍,其涉及的公司占总违规公司的比例高达45.16%。分析发现,不当会计处理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为了增加收入,二是为了减少费用,但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提高利润。进一步分析发现,为了达到这些目的,舞弊公司采用的具体手段形式多样,共有八种之多,除了提前确认收入、费用资本化及少计费用等常见手段外,像借款收入化、购买股票收入化以及不同收入间任意转换等匪夷所思的做法也出现在舞弊手段之列。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的第二种类型是虚构利润(或资产)。这种手段与上述舞弊不同的显著特点就是,它是对事实并不存在的活动进行捏造,而上述舞弊则是经济活动事实存在,只是会计处理不当。因此,这类舞弊在三类舞弊中性质最为恶劣,共有5家公司的责任人被追究了刑事责任。调查发现,上市公司为了虚构资产而实施了舞弊,但这种类型的舞弊更多的则是为虚构利润,涉及公司有9家之多。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的第三种类型是不实的信息披露。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信息披露是狭义的信息披露,是指除三大报表之外出现在董事会公告或其它公司公告上的信息披露。不实的信息披露可分为三种形式:一是漏报,主要是瞒报一些对公司不利的信息;二是多报,主要是夸报对公司利好的信息;三是曲报,即称此为彼的信息披露。调查发现,共有2家公司瞒报了对自己不利的信息,3家公司多报了对公司利好的信息,而另有2家公司则是作了不明目的的歪曲事实的曲报。

2.2 舞弊目标的达成

舞弊的实施者采取各种舞弊手段达到舞弊目的,其最终形式是以虚假的报表表现出来的。然而,从舞弊的实施到舞弊报表的对外公布,上市公司的报表须经过内部审计、外部审计及董事会审核几个环节。

早在1983年,国务院各部委和国有大中型内便陆续建立了内部审计机构,实施内部监督。2001年我国相继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审计准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审计条例》指出:上市公司应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与此同时,证监会也在《上市公司章程指引》中要求,上市公司应实行内部审计制度,并配备专职审计人员对公司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进行内部审计监督。这表明,内部审计应该为公司的所有者负责,就上市公司而言,内部审计的职责是维护全体股东权益,发现并制止财务舞弊的发生以保护所有投资者的利益。

对于公司财务报表的外部审计,相关部门也作了明确的规定。证监会在的《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中明确要求,上市公司年度报告须经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的师事务所审计,审计报告也必须由该所至少两个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注册会计师签字。这表明,会计师事务所是上市公司报表的外部审计单位,而具有证券期货从业资格的注册会计师则为上市公司报表的外部审计人,上市公司的报表需经外部审计之后才能对外公布。

2001年,证监会在《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报的内容与格式》中明确要求,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及其董事应当保证年报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善性,要求董事们承诺年报中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予以签字。这表明,上市公司的报表在对外公布之前必须经过董事会的审核。

由于内部审计往往发生在报表的形成过程之中,外部审计则是在报表的形成之后,而经过外部审计的报表最终得经过董事的审核和签字,因此,上市公司报表的生成可用图2描述:

2.3 舞弊的回报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目的主要是虚增利润,而虚增利润后的报表一旦对外公布,往往带来的就是流通股股价的上升,因此,流通市值的增加是舞弊回报的重要方面。

由于股价是每股收益与市盈率的乘积,所以舞弊带来的流通市值的增加可用虚增利润与市盈率的乘积来衡量。这样,在市盈率的杠杆作用下,每虚增一元的利润,上市公司的流通市值便会成倍的增加。而我国证券市场的市盈率一直以来都是畸形的偏高,在这种市盈率作用下,舞弊带来的收益显得相当可观。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收益的另一个方面是舞弊带来资金的增加,这具体又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舞弊达到上市的标准,实现虚假上市而筹集资金;二是上市后通过舞弊达到增发新股或配股的标准,实现再融资。然而,不论是首次发行还是再次融资,舞弊都给公司带来巨额的资金。

当然,舞弊是有一定的成本,成本主要表现为:支付给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好处费以及承销商的承销费等。另外,舞弊被发现后,舞弊的成本还包括证监会等相关单位的处罚。因此,在考虑舞弊成本之后, 舞弊的回报应该用舞弊收益与舞弊成本的差额来衡量。

3 舞弊的引发因素

通过以上对舞弊过程各个环节的,可以较清楚地发现引发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一些因素。首先,舞弊的实施阶段。我们分析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舞弊手段其实并不高明,像伪造销售合同、进销发票等传统的舞弊在美国早就被弃之不用。然而,就是这些简单的舞弊方法还在我国公司中被大量地采用,如此简单的舞弊手段竟然没被察觉,只能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对舞弊者的约束机制的失灵,也说明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功能的失效。其次,从舞弊过程的第二个环节来看,舞弊目标的达成并不是一蹴而就。会计报表必须经过内部审计、外部审计及董事会审核才能对外公布,然而,舞弊的报表却能一路“过关斩将”,顺利公之于众,说明上市公司中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职能的弱化,这其实也说明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功能的失效。第三,从舞弊过程的第三个环节来看,我国上市公司舞弊的发生又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一是过高的市盈率,从股票发行价格的制定来看,市盈率越高,舞弊带来的市值增加就越大,而我国证券市场的市盈率高达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显然不符合证券市场成熟国家的,所以说,过高的市盈率是我国上市公司频繁舞弊的一个原因。二是舞弊的成本,相对舞弊的收益,舞弊的成本显然太低,舞弊的收益远远大于舞弊的成本,从一定程度来讲,正是过低的舞弊成本引发了一些舞弊的发生。三是对舞弊公司的处罚过轻,行政处罚显然不能对舞弊起到足够的震慑作用,过轻的处罚,只会导致对舞弊的助长,因此,引入刑事处分机制迫在眉睫。

综上所述,导致我国上市公司频繁财务舞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功能弱化的因素,也有公司外部监督机制失效的因素,所有这些因素成为我国上市公司频繁财务舞弊的原因。

1 张静.股市的误区[M]. 北京: 中国税务出版社,2001

篇3

关键词:财务舞弊;舞弊三角理论;帕玛拉特事件;防范措施

一直以来,财务舞弊都影响着企业经营管理以及社会的秩序。其实,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财务舞弊与反舞弊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经济斗争。对财务舞弊进行防范、对财务信息的质量进行提高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一工作的完成依赖于对财务舞弊的分析识别并做好相应防范措施。

一、财务舞弊的含义及危害

财务舞弊是舞弊人利用财务欺诈等违法违规的手段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从而造成他人受到伤害或遭受损失的一种故意行为。财务舞弊往往开始于很小的错报或不起眼的造假行为,而最终“成长”为提供重大误导性年度财务报告和季度财务报告的盈余管理。可以看出,财务舞弊不仅会阻碍企业自身的发展,也会危害投资人的利益,甚至破坏市场的经济秩序。

二、财务舞弊理论

(一)舞弊冰山理论。在“冰山理论”中,海平面以上的往往只是冰山一角,其庞大的危险部分总是隐藏在海平面以下。在财务舞弊中冰山理论同样适用,一个公司如果发生会计舞弊,需要从它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公司的财务压力方面方面进行考察。

(二)舞弊三角理论。著名的舞弊三角理论将机会(Opportunity)、压力(Pressure)、和自我合理化(Rationalization)作为财务舞弊的形成要素,并认为如果要形成财务舞弊,三种要素缺一不可。

(三)舞弊GONE理论。舞弊“GONE”理论是由Bologua等人在1993年提出的。该理论将舞弊的形成归结于N(Need:需要)、G(Greed:贪婪)、O(Opportunity:机会)、E(Exposure:暴露)这四种因素,认为它们共同决定舞弊风险程度。

(四)新舞弊三角理论。在认识了舞弊冰山理论、舞弊三角理论、舞弊GONE理论后,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了舞弊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舞弊的成因可以归纳为一个新的舞弊三角,即新的舞弊三角理论。在新的舞弊三角理论中,舞弊是由动机(Motive)、机会(Opportunity)、暴露(Exposure)三个因素综合而成。“动机”与行为人个体有关,“机会”与组织结构和内部控制有密切联系,“暴露”则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一点与舞弊冰山理论有相通之处。与传统的舞弊三角理论相比,新舞弊三角理论把压力概括在了动机之中。其次与舞弊GONE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新舞弊三角理论则把舞弊的贪心与需要都归结为动机。

三、基于新舞弊三角理论对“帕玛拉特事件”的解析

(一)帕玛拉特事件。成立于60年代的帕玛拉特,作为一个家族企业,在40年的时间里就从一家默默无闻的企业发展成一家跨国大企业。但这样的大企业不仅发生了财务舞弊,并因此在欧洲掀起了名为“安然事件”的轩然大波。帕玛拉特的主要舞弊手法包括:(1)利用复杂的财务架构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粉饰公司资产的流动性。从1990年代初开始,帕玛拉特开始在一些监管松散的地区大量设立离岸子公司,然后利用这些子公司转移资金、虚构利润。(2)虚构交易,增加销售收入。(3)直接虚构资产。(4)虚减负债。

(二)基于新舞弊三角理论对“帕玛拉特事件”的解析

基于笔者在上文中提出的新舞弊三角理论,对帕玛拉特事件进行以下分析:

1、动机。90年代中期,公司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扩张。在扩张中帕玛拉特资金公司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压力,于是管理层在公众手里筹得资金后,便开始了掏空行为,即将帕玛拉特筹集的资金转移到家族企业。而为了解决资金短缺的难题,为了营造“表面的繁荣”,公司的管理层便将报表进行了粉饰。以上财务舞弊的动机就是由帕玛拉特管理层的压力、需要和借口所引发的。

2、机会。帕玛拉特作为家族型上市公司,绝对数额的企业股份都掌握在家族集团手中,其内部治理难以制衡。而意大利股市的规模以及活跃度都不尽人意,也没有能够制约大股东的驻董事,更没有严格的证券监管。这些都为管理层的掏空行为提供了绝佳机会。

3、暴露。在暴露因素中,帕玛拉特的注册会计师充当了一个并不太光彩的角色。此案中,他们以“受害者”的名义推卸本应该承担的责任,可以说对舞弊的发生保持了“默许”的态度。由此可见,审计监督的不到位使得舞弊行为的暴露变得如此薄弱,让原本可以被发现和被揭示的舞弊行为就这样顺其自然的发生了。

四、从“帕玛拉特事件”中得出的启示

(一)动机的控制。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民营企业而言,进行扩张和多元化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有的企业进行多元化可能稳固了其市场地位,有的企业可能就死于扩张之手。对此,民营企业必须经过深思熟虑,慎重考虑。

(二)机会的降低。帕玛拉特事件中,其高层管理者作为主要的舞弊人员,必需对机会要素进行着力控制。出现亏损的企业有很多,但是在出现亏损的情况下,不仅不为人所知而且还能作为“楷模”的企业可谓少之又少。这说明,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内部控制出了大漏洞,而且外界的监督也出了大问题。于是有学者提出民营企业整体上市、“董事问责制”、“刺穿公司面纱”等方法使董事会保持独立。

(三)暴露的加强。有效地暴露机制是防范舞弊行为的强有力的措施,暴露的加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违规的惩罚力度。一方面可以借鉴西方民间索赔的制度,注册会计师如果发生违规行为将会承担无线赔偿责任。另一方面,加大发生违规行为后在相关行业的就业难度。

二是强化政府对企业财务信息的监督。政府相关部门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加强对证券市场监督,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是完善社会舆论监督,建立公开披露制度。利用社会舆论给舞弊者造成压力,在信誉、贷款以及融资等方面影响舞弊者,这些都会对潜在的舞弊者起到警示作用。

五、总结

企业财务舞弊的治理是一个较长时期的任务,不能希望一蹴而就,同时要想实施以上的舞弊防范措施,其花费的代价也是显而易见的。所以要从新舞弊三角论的角度来降低舞弊行为,成本效用的衡量不容忽视。但是天网恢恢,狐狸再狡猾也会留下蛛丝马迹。因此,在企业不断地努力下,在各项法律法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下,一定可以让财务舞弊逐渐找不到立足之地。(作者单位:湘潭大学)

参考文献:

[1]黄双蓉,杜鹏,黎子民.审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3:275-280.

[2]季荣君.舞弊三角理论的视角解析内部审计与舞弊防范[J].科技咨询报,2006(14).

[3]黄世忠.会计数字游戏―美国十大财务舞弊案例分析[M].福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169-196.

[4]邓华明.用舞弊三角理论透析帕玛拉特事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10):66-68.

[5]仇俊林,范晓阳.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187-218.

篇4

例如2012年的浙江晶盛机电,在大经济环境普遍走低的情况下,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超过上年全年总额,毛利率也显着高于同行业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其余企业均为将其列为主要竞争对手,而晶盛机电凭借猛增的应收账款余额自封为业界龙头。

该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显示,其应收账款集中于某一大型客户,账龄长达一年以上的余额有接近五百万,根据财务报表的纵向对比,其增长速度超乎常理,应收账款的大幅增加使得应收账款与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加比例存在很大的差别,并且公司急于上市,因此引起了业界人士的注意,称其有舞弊嫌疑。

本文为分析类似的应收账款舞弊问题以及其审计对策,将从问题分析、问题原因和审计对策几个方面进行分部讨论。

一、应收账款审计中经常发现的问题

通过虚增应收账款来增加当期的销售收入。为稳定企业发展势头,增强外部投资人和债权人的信心,企业就有可能通过虚增收入,来制造营业额达标的假象,增加应收账款是其中比较常见的做法。企业可能为遮盖舞弊痕迹,将虚列的应收账款和其他舞弊的企业对冲销账,以此来调高利润,,粉饰财务报表,夸大经营成果。

利用坏账准备进行应收账款的舞弊。首先企业可能利用变更坏账计提比例来进行舞弊。其次通过确认坏账损失来操纵盈利水平,企业可能会把预计可收回的应收账款作为坏账处理,将应确认为坏账损失的应收账款长期挂账处理。再次,企业通过改变应收账款的账龄来扭曲财务信息,使其总额不变,但是掩盖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利用关联方进行应收账款舞弊。在国际上知名的安然财务舞弊案中,安然公司通过成立特殊目的实体进行复杂的融资安排,向其转移负债和费用,以伪造自己的财务信息。在国内上市公司中,关联方进行协定以进行利益的沟通输送,这样的事情也屡见不鲜。

其他类型的舞弊行为。有的财务人员为了谋取私利也会虚增应收账款,例如在现金销售的时候将其计入应收账款以实现对业资金的挪用,以后冲回或者虚转费用冲销。更有甚者直接销售收入不记账,收到现金后贪污资金。

二、应收账款舞弊的原因

上文已经初步分析过,经济发展过程中有时面临不景气,而市场化带来的竞争相对激烈,企业在压力和巨额利益面前,有可能罔顾经济秩序和法律法规,进行应收账款的舞弊造假。再者,企业的应收账款对应户头和数据众多,业务往来频繁,造假的隐蔽性也相对较强。此外,应收账款舞弊还涉及财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企业的管理结构和高层决策等种种内部原因。

从外部审计的角度来说,当前我国审计的独立性受到多方面的制约。如果审计人员违反审计原则,为了争取客户和收取费用而进行审计工作,那么在发现企业财务问题之后,也极有可能做出隐匿事实,与企业妥协的举动。

三、应收账款审计的主要切入点

从宏观角度着手,运用分析手段和程序,对趋势进行判断。审计人员可以运用比较分析法,将财务指标和同类可比指标进行比较,比如,通过比较被审单位以前会计期间的财务指标、对被审单位的预期结果、同类行业中可比企业的财务指标等,进而找到企业财务信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点。

审计人员也可以运用趋势分析法,利用多个期间的数据进行对比,并对其增加变化情况、变动幅度以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预测其可能的未来发展趋势。在应收账款舞弊案件中,就比如说前文提到的浙江晶盛机电,它在涉嫌舞弊前后的应收账款余额,都有比较剧烈和频繁的变动。

从微观角度入手,关注被审计单位存货的实物流向,加强对应收账款函证过程的审计,关注坏账准备的计提数、损失确认数以及账龄问题。

对应收账款的审计程序主要是针对真实性而设立,对大额销售收入,要进行对生产记录、出库单、发货记录、验收记录等原始记录以及对存货库存的全方位综合审计。

针对坏账准备的审计主要集中在准备计提数、损失确认数以及账龄问题三个方面。审计师应重点关注计提比例以及方法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计提的坏账准备是否已得到恰当的会计处理。针对坏账损失的确认一定要关注其确认条件是否符合相关规定,以及相关的审核手续是否齐全。

篇5

关键词:会计舞弊;行为科学;行为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1-0160-02

1.引言

自从会计信息作为传递经济信息的媒介以来,会计舞弊就与之形影相随。会计史上出现的重大会计舞弊案件,实际上成为催生和完善会计规则和独立审计制度的重要因素,也引发了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会计舞弊的研究和探索。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关于会计舞弊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会计舞弊的成因、识别、防范与治理等三方面。本文拟从行为科学和经济学视角对会计舞弊的国内外研究进行梳理和回顾。其中从行为科学视角研究会计舞弊主要从人的动机、需要方面研究会计舞弊的影响因子,并且考虑社会、文化和心理等因素;而经济学视角下的会计舞弊问题研究主要是结合新制度经济学、博弈论以及行为经济学进行考虑。

2.行为科学视角下的会计舞弊研究

行为科学视角下的会计舞弊研究中比较典型的是会计舞弊影响因子方面的研究,其主要是通过分析大量的会计舞弊案例,进而筛选出舞弊发生的影响因子,并且通过分析影响因子来解释会计舞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目前为止,会计舞弊影响因子的相关理论主要包括:冰山理论、舞弊三角理论、GONE理论、风险因子理论。

最早研究舞弊因子的是Lawa'ence B.Sawyer,其指出舞弊的产生必须有三个条件:异常需要、机会和合乎情理。(1)会计舞弊冰山理论(二因素论)。冰山理论把舞弊比喻为海平面上的一座冰山,露在海平面上的只是冰山的一角。更庞大的危险部分隐藏在海平面以下。从结构和行为方而考察舞弊,海平面上的是结构部分,海平面下的是行为部分。舞弊结构的内容实际上是组织内部管理方面的,这是客观存在且容易鉴别的。而舞弊行为的内容则是更主观化、更个性化、更容易被刻意掩饰起来的。冰山理论说明,一个公司是否可能发生会计舞弊,不仅取决于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严密性,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该公司是否存在债务压力、是否有潜在败德的可能性。(2)会计舞弊三角形理论。w.S.Albrecht(1995)在劳伦斯・索耶会计舞弊三条件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舞弊三角理论(三因素论),将舞弊因素凝结为三项:压力、机会、合理化,并指出缺少上述任何一项要素都不能形成舞弊。舞弊压力包括经济压力、恶癖压力、与工作相关的压力、其他压力四种类型。据统计前两种类型的压力大约占95%。形成舞弊的机会主要有六种:包括缺乏发现舞弊行为的内部控制;无法判断工作的质量缺乏惩罚措施;信息不对称;无知、能力不足;审计制度不健全。(3)会计舞弊GONE理论(四因素论)。G.Jack Bologua(1993)等人提出了舞弊GONE理论,指出舞弊由四个因子组成:贪婪、机会、需要、暴露,其中“贪婪”和“需要”与行为人个体有关,“机会”和“暴露”与组织环境有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舞弊风险因子理论。(4)会计舞弊风险因子理论。该理论是Bo logua等人在GONE理论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迄今为止最完善的舞弊动因理论。它把舞弊风险因子分为个别风险因子与一般风险因子。个别风险因子是指因人而异,且在组织控制范围之外的因素,包括道德品质与动机。一般风险因子是指由组织或实体来控制的因素,包括舞弊的机会、舞弊被发现的概率以及舞弊被发现后舞弊者受罚的性质和程度。当一般风险因子与个别风险因子结合在一起并且被舞弊者认为有利时,舞弊就会发生。

我国的会计学者也根据我国具体的社会环境,提Ⅲ了舞弊影响因子理论。朱国泓(2001)提H{了舞弊的“二因素论”,通过案例研究发现,影响会计舞弊的因素是:激励权安排的适当和会计制度的弱化。娄权(2004)提会计舞弊的“四因素论”,指出舞弊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思想文化、动机、机会、经济利益权衡。张程睿(2008)则针对上市公司提出了“新四因素论”,认为财务状况、控制人动机、公司治理结构、环境与制度等方面的共同作用,影响着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策略及其违规信息披露行为。

3.经济学视角下的会计舞弊研究

3.1博弈论视角下的会计舞弊研究

基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博弈论相关学者通过对舞弊情景的简化,从相关经济事件中提炼出成本、收益、概率的信息,构造会计舞弊的博弈模型,并根据效用最大化的原则,分析会计舞弊产生的原因。秦江萍(2005)从博弈论的视角分析了我国会计舞弊现象蔓延的本质原因:缺乏有效的对监管者的激励机制,正是由于监管者的“懈怠”影响了经济主体对于舞弊成本、收益以及概率的判断。陈国辉、张金松(2008)通过对上市公司与政府和注册会计师的博弈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得到了一致的结论:政府监管机构对舞弊的上市公司和合谋注册会计师的处罚力度不够,且监管概率较小,加之监管成本较大,导致了资本市场财务舞弊层出不穷的现状。张作民(2010)以经济人为假设,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对舞弊者和监管者的行为进行了博弈分析,指出上市公司是否进行会计舞弊,市场监管者是否进行严格监管,双方都是在对收益和成本进行理性的权衡后做出的选择。

3.2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会计舞弊研究

有关学者运用制度经济学中的委托理论以及契约理论对会计舞弊进行分析,侧重于对制度的分析,特别是对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等方面的分析。(1)公司治理视角下的会计舞弊分析。谢朝斌(2000)对委托机制下股份公司会计舞弊成因从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三个视角进行分析,并从内部和外部监督两个方面提出治理股份公司会计舞弊的制度选择。刘立国、杜莹(2003)的研究结果表明,法人股比例、执行董事比例、内部人控制度、监事会的规模与财务舞弊的可能性正相关,流通股比例则与之负相关。GongmengChen,MichaelFirth(2005)指出在解释舞弊上董事会的特征更加显著,包括:外部董事的持股比例、董事会会议的数量、董事会主席的任期,而所有者的类型相关性较弱。黄宏斌(20lO)研究发现,制度环境显著地影响了企业的会计舞弊行为,各地区市场化指数所代表的监管差异和上市公司所有权性质等制度因素都会对会计舞弊有显著影响。(2)契约理论视角下会计舞弊成因研究。盖骁敏、王忠杰(2010)认为,管理者舞弊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合同是不完全的,基于不完全合同理论的基本框架能够分析内部审计在影响管理者舞弊行为方面的有效性。

3.3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会计舞弊研究

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会计舞弊研究就是在放松标准经济理论关于人类行为的某些公理性假设的基础上,如有限理性假定,研究会计舞弊行为,使其更加逼近财务舞弊者现实行为,从而使经济学对现实的解释力得以提高。(1)有限理性与财务舞弊。在行为经济学“有限理性”的假定下,会计主体可能是利己的,可能是利他的,也可能是损人的,并且他们不可能做到精于计算,从而会犯错误。企业所有者出于某种需要,会通过经营者来实现舞弊,经营者在利益大于会计舞弊被发现的风险损失,或者在压力强大的情况下,会指使会计人员作弊;会计人员为满足个人需求,以贪污和挪用为目的也会进行会计舞弊。(2)预期理论与舞弊合谋。行为经济学认为,人们在面对任何不确定性选择时,大多数情况下是不理性的。对会计舞弊的合谋行为来说,当所有者有了会计舞弊的需要和动机后,会要求经营者做假账;经营者有了会计舞弊的需要和动机后,会要求会计人员做假账。按照预期理论,被要求方就面临着做假被发现以及受到处罚的风险。面对这种风险,被要求方是选择风险规避还是风险喜好,主要取决于被要求方面临的是获得还是损失。如果被要求方面临获得,他将规避风险不做假账;如果被要求方面临损失,他将冒险做假账。当要求方向被要求方传达了会计舞弊的意图后,如果被要求方没有感受到压力,做不做假账既不影响升职又不影响加薪,他面临着获得,不会进行会计舞弊;如果被要求方感受到压力,不做假账将面临着减薪、降职甚至被“炒鱿鱼”,便会进行会计舞弊。(3)锚定效应、过度自信与舞弊冒险。由于锚定效应的存在,会计舞弊人员会对连续性事件发生的概率高估,对独立性事件发生的概率低估,即如果连续几次作弊没有被发现,他就会认为作弊被发现的可能性极小,在这种心理支配下,舞弊者就会有胆量作弊,并且胆子越来越大,最后达到无所顾忌。过分自信与某些深层心理现象有关,它一般会导致错误。当错误的结果重复出现时,人们就会从中学习,其市场表现就是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在会计实践中,由于会计舞弊者总会得到额外的报酬,而处罚很小甚至由于没被发现不受处罚,因此就会有单位或个人冒险进行会计舞弊;另外,有些单位或个人虽然受到处罚,但因周围或熟悉的人中有些舞弊行为未受到处罚,激起心中不平,所以还会继续冒险舞弊。

篇6

一、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成因分析

产生舞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体来说有如下几点:

(一)公司治理缺陷是舞弊得以滋生的主要土壤 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将使公司运营更有效率,公司内部各方面相互制约、相互配合,决策才会更加合理。而一旦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确保财务报表真实有效的治理机制将不能发挥作用,舞弊行为也将屡屡成功而不被发现。

(二)政府监管不力是舞弊行为迟迟未暴露的重要原因虽然政府监管力度和水平均已达到较高水平,但很大一部分财务舞弊行为均持续若干年之久才被发现,且多是自我暴露在先,立案调查在后。

(三)独立性的缺失是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的直接原因 注册会计师经济警察的角色遭受挑战,在很大一部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中,注册会计师均成为舞弊行为的同谋,解决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问题已经成为独立审计的首要问题。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缺失将直接导致审计失败,致使舞弊行为成功实施。

(四)独立董事未达到独立效果 目前大部分独立董事是大股东提名推荐的,这是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不够的最大原因。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制度的冲突和独立董事的独立性等问题亟待解决。

(五)法律制度建设仍需完善法律惩戒力度不强,舞弊成本过低,使得舞弊实施者敢于铤而走险。目前,我国法律重行政责任、轻民事责任的倾向仍然存在,民事诉讼路途艰难,集团诉讼无法开展。

综上所述,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频频发生,究其原因是舞弊治理机制的缺失。

二、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识别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舞弊在曝光之前,往往有一些征兆(或称预警信号)出现。我国学者通过大量的统计研究(陈信元、杜滨等,2001),总结出极有可能采取会计造假的公司的特征:第一,前两年连续亏损,今年经营业绩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的公司(为了避免被ST处理);第二,前两年平均净资产报酬率达到10%,今年公司行业不景气的公司(为了争取配股的资格);第三,资本运作和关联交易频繁的上市公司;第四,业绩和股价波动厉害的上市公司;第五,全行业亏损或行业过度竞争的上市公司;第六,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管理层频繁变动,经常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公司等。鉴于这些特征和征兆,故应主要从以下方面识别并预防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舞弊。

(一)分析利润构成比重分析上市公司盈利时,要着重分析主营业务占利润的比重,即看利润是否主要依靠主业的业绩,而不是主要来源于非经常损益项目;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越高,说明企业靠经营正常业务取得利润的比例越高,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企业的净收益的质量较好;由于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较易受到人为的操纵,因此这两部分的比例越大,企业净收益指标被认为操纵的可能性越大。如果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利用非正常经营业务调整利润的现象,则从总体上看,这些企业的营业外收入或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可能会较一般公司高一些,而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例相对低一些。要深入分析上市公司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列示的非经常性损益的构成和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净利润,从而判断公司利润的来源是否具有稳定性,是否是依靠粉饰其他利润项目来增加业绩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与净利润之间的差额越大,公司舞弊的可能性也越大。

(二)查看财务比率是否异常一个健康、真实(没有造假)的企业,经过一年的融资、投资和经营活动,从年初的状态转换为年末状态,各项财务指标之间总是存在着一系列的均衡。年初的资金加上本期融资所增加的额外资金与本期的投资活动相匹配,本期的投资加上年初的资产总是与本期的经营活动相适应,按照财务学的观点,企业的各项财务指标之间存在勾稽关系。如果这种惯常的勾稽、均衡关系被打破,例如公司销售收入的大幅增长没有引起销售费用的上升,或者伴随着应收款项的巨额增加,则可能预示着会计造假的存在或者公司销售质量的低劣。表现在财务指标上,一方面体现为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重增加,另一方面还可能体现为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减小。如果这种方法成为企业普遍采用的调整利润的方法,从总体上看,这类企业的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重就会高于一般企业,而应收账款周转率则会低于一般企业。而少结转成本,多计存货的结果则使得存货周转率下降和毛利率的提高,从而表现出与一般企业存在差异。

(三)关注不良资产项目 企业的不良资产是指企业尚未处理的资产净损失和潜亏(资金)挂帐,以及按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应提未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各类有问题资产预计损失金额。如债务单位长期拖欠的应收款项,企业购进或生产的呆滞积压物资,待处理的财产损失以及不良投资等。不良资产是导致上市公司虚盈实亏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公司一个未引爆的“定时炸弹”。在对那些存在高额不良资产的上市公司进行年报分析时,对不良资产进行剔除分析就显得十分重要。可以将不良资产总额与净资产比较,如果不良资产总额接近或超过净资产,即说明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可能有问题;同时也可以将当期不良资产的增加额与当期利润总额的增加额相比较,如果前者超过后者,说明上市公司当期的利润表可能有“水分”。

(四)透视关联交易事项分析会计报表应当剔除关联方交易以测试会计报表舞弊的可能性。根据会计准则规定,关联交易应当遵循等价、公平的原则,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价。但由于历史和体制上的原因,我国上市公司与其母公司、控股股东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关联交易已经成为上市公司进行报表粉饰或利润转移的常用工具。剔除关联交易可以较真实地了解上市公司的实际盈利能力。将来自关联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予以剔除,分析某一特定企业的盈利能力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关联企业,以判断这一企业的盈利基础是否扎实、利润来源是否稳定。如果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主要来源于关联企业,投资者就应当特别关注关联交易的定价政策、交易发生的时间、目的等,分析企业是否以不等价交换方式与关联方发生交易进行财务报告粉饰。

(五)借助现金流量表分析公司在利润虚增的同时,并不能带来真实持久的现金流入。因此舞弊公司的净利润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之间必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虽然,净利润和现金流量之间不能同时同步,但是从长期来看,两者的变动是统一的。Lee,Ingram和Howard(1999)对盈余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公司财务舞弊戳穿以前公司盈余要比戳穿之后的盈余高得多,但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则相反,也就是说,在财务欺诈发现前盈余减去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值为正。因此,他们认为,盈余与现金流量关系的审核是诊断是否存在财务欺诈的优良工具。耿建新(2002)通过实证研究也证实了净利润与调整过的经营现金流量之间的差异可以作为盈余操纵的预警信号。在我国运用这一指标时,还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的会计报表中的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的计算口径并不一致,故在运用时应将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进行调整,才能得出准确结论。

(六)关注审计报告类型及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情况 具体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1)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 。就各年的审计报告的意见类型看,标准审计报告一般在95%以上,一些财务舞弊的上市公司审计报告的意见类型也常常是标准审计报告。因此,如果注册会计师给客户出具了非标准的审计报告,如带解释段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无法表达意见等,就应引起注意。

(2)变更会计师事务所。尽管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会计师事务所担心潜在的诉讼风险而拒绝继续审计;二是会计师事务所不同意客户的会计政策选择和会计处理方法,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而被客户解雇。所以,无论是上述哪一种原因引起的变更,均存在财务舞弊的可能。

三、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防范措施

治理财务报告舞弊是一项极其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外部监管机制的健全,投资者素质的提升、中介机构的执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提高、会计理论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等各个方面的措施。

(一)优化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完善上市股东大会。第一,降低国有股比重,构造多元化股权结构。通过分散股权,将国有股为主的股权结构转变为以法人和公众持股为主的多元化股权结构模式,可大大降低因国有股过分集中而带来的政企不分问题,又可以解决国有股股权主体不到位问题,使上市公司从“所有者缺位”导致的治理主体“虚拟化”中找回实在的法人治理主体。同时,国有股减持有利于股权结构的优化。国有股权比例的相应减少,从而引入其他所有制性质的投资人,改变公司的股权结构比例。相应的,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结构都将随之发生较大改变。一股独大局面一经改变,削弱了内部人控制力度,为防范财务舞弊奠定了产权基础。第二,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让其成为证券市场投资者主体。机构投资者具有专业的理财队伍,理性的投资行为,并兼具规模经济所带来的成本优势,其发展壮大无疑将改善证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起到稳定市场,活跃交易,促进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改善等作用。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是不同的,机构投资者更注重投资而不是投机,因此对上市公司真实财务信息的需求度更高,而且对财务信息的解读、反馈能力更强。第三,创新中小股东近乎全部出席股东大会的公司治理模式。只有小部分中小股东参加股东大会,客观上将公司的经营管理委托给控股股东,中小股东付出了巨大的委托成本,导致他们亏多盈少。通过创新制度:在出席股东大会的中小股东当中,由他们选举若干名“补全代表”,由这些“补全代表”行使未出席股东大会股份的表决权,“补全代表”可以通过设计特定软件程序低成本地按股份随机抽取产生。这样,形成中小股东近乎全部参加股东大会的理想状态。

(2)健全上市公司董事会。第一,创新董事会人员的构成。为避免董事会实际由控股股东操控的场面,中小股东以其持股总量按每5%持股量选派一名董事,每一位大股东分别以每5%持股量直接派出一名董事,董事会中既有控股股东的代表又有中小股东的代表,控股股东与其他股东相互约束并制衡,框架出一个全体股东同等收益的治理模式。第二,提高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强化独立董事职责。推出独立董事提名的大股东回避制度、独立董事的竞聘制度,让自律组织如上市公司协会来负责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管理,在独立董事的选举中采用差额选举和累积投票制。另外,独立董事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积极性。在能力方面,独立董事的构成很重要。目前我国独立董事主要来自专家学者、中介机构以及有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士这三个方面,但有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士的比例相对太少,今后应该有所提高。第三,董事会下设战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其负责人由独立董事担任,并且半数以上成员是独立董事。这将成为独立董事在参与决策、保障知情权的同时,又能够保持独立性的很好的接合点。

(3)充分发挥监事会的作用。引入外部监事,加大外部监事的比例,并赋予监事会更大的权利,使之与董事会完全独立运行,实现监督作用。由于监督人独立于被监督人,因此对是否有违法现象、以及是否有危害中小股东利益和公司利益的行为进行监督,使监事会的作用得到真正的发挥。

(二)建立健全有力的外部监管机制建立一个由证监会、证券交易所、证券业协会三方共同组成的、功能互补的监管体系结构。在明确以政府监管和自律性组织协同运作的前提下,形成多元化的监管主体,各方通力合作的综合的证券监管体系,给不法会计行为以威慑,防止舞弊行为。证监会应集中精力查处内外串通及违反法规的案件,产生足够的威力;证券交易所负责日常的信息监管工作,核心是通过上市规则和上市协议书制约上市公司严格执行会计制度;证券业协会要充分发挥作用,制定内部自律管理规定,对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进行严格规范,对违规成员给予相应的处罚。

(三)提升投资者素质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上有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个人投资者无疑是证券市场投资者的主要构成之一。但这些投资者的整体素质尚有待提高,鉴别、使用会计信息的能力有限,对证券市场的认识和理解还存在偏差,对投资风险认识不足,投机心理较强,维权意识不强,客观上为财务报告舞弊,为证券市场的违规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通过对广大投资者进行证券市场知识、投资风险知识、新业务品种知识及证券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教育,可以提高投资者素质。使投资者树立理性投资的观念,提高维权意识,在促进证券市场不断完善的同时,切实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素质与职业能力,强化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对于注册会计师而言,由于其担负着查找舞弊的职能,注册会计师有责任对会计报表做出是否存在因财务报告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的判断。为实现其职能,降低其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必然要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1)职业怀疑精神需要加强。“银广夏神话”的破灭和“中天勤的崩塌”充分暴露了我国注册会计师缺乏必要的职业怀疑精神。中天勤签字注册会计师在对天津广夏应收账款进行函证时,将所有询证函交由公司发出,未要求公司的债务人将回函直接寄达会计师事务所,而是由公司交给签字注册会计师。实施函证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对被函证者的选择、询证函的编制和寄发以及回函保持控制,这是注册会计师的一项基本常识,而会计师事务所却未能做到。随着我国证券法规和民事诉讼的不断完善,注册会计师正面临着更为严重的法律诉讼风险,从这个角度出发,通过增强职业怀疑精神也是保护自己的重要手段。

(2)加强后续教育工作的力度。我国在考核通过的注册会计师中,整体来说,受过系统审计训练的并不占多数,再加上年龄一般较大,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差,很难适应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节奏快、强度大、需要持续不断学习的要求,在对新入行者的审计理论和审计程序进行培训方面乏善可陈。而在考试通过的注册会计师中,由于考试特别是中国式考试的固有局限,通过者有相当部分是缺乏实践经验、擅长死记硬背的在校生,在缺乏良好的在职培训的情况下,他们即使经过2年的从业实践,也很难真正掌握审计的精髓,培养起应有的职业判断能力。而职业判断能力的高低是审计质量好坏的直接决定因素之一。所以,应通过教育和培训进一步加强提高会计师执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方面工作的力度。

(3)在经济有序健康发展和资本市场有效整顿的前提下,考虑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使得投资者更关注企业的内在价值,以此带动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的提高。

(4)建立独立于董事会的审计委员会,直接代表股东利益负责企业注册会计师审计事务,以确保注册会计师对经理人的独立性,从而降低企业治理成本;实行审计项目负责人和签字注册会计师定期轮换制度,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强化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

(五)健全与完善会计理论 构建适应新经济环境的会计行为方式体系,最大限度的控制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空间,从根源上控制会计信息的失真,增加会计舞弊的难度。

(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明确会计舞弊行为的法律责任主体和处罚措施,尤其应加大民事赔偿的处罚力度,提高造假成本,为企业生产真实的会计信息提供法律保障。

只有不断完善会计、审计准则,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强有力的司法系统,才能增强法律法规威慑力和增加舞弊成本,才能实现会计控制的强化和优化,起到遏制财务舞弊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肖时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粉饰防范体系研究》,《会计研究》2000年第12期。

[2]廖沁芳:《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财务舞弊分析》,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3]阮锦勤:《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识别研究》,浙江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

篇7

(一)上市公司审计报告的易获取性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12年修订)》中,第七条规定,年度报告中的财务报告应当经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审计报告应当由该所两名注册会计师签字。第九条规定,公司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4个月内将年度报告全文刊登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因此,会计鉴定人员可以在资产负债表出日和财务报告报出日之间通过证监会指定的网站或者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获取有关的上市公司审计报告。

(二)会计鉴定人员职业判断的专业性

会计鉴定人员是在诉讼活动中,接受指派或委托,对诉讼活动中涉及的与财务有关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判断,出具鉴定意见的专门性人员。每一名合格的会计鉴定人员都对“红旗标志”及舞弊信号有一定的敏感性,通过对上市公司被审计报告的研究和分析,运用相应的司法会计检验手段和鉴定方法,可以有效预防被审计单位财务舞弊事件的发生。

二、会计鉴定人员利用非标准审计报告发现潜在财务舞弊事项的有效性

(一)非标准审计报告中列示了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非标准意见审计报告不仅重点指出了需要注意的问题,还潜在说明了被审计单位的异常现象。因此,会计鉴定人员可以根据非标准审计报告中提及的不确定事项以及注册会计师描述的被审计单位所处困境进行研究和讨论,选择可能发生财务舞弊的上市公司,通过进一步对其披露的年度报告和相关资料的深入分析,判断被审计单位发生财务舞弊的可能性。

(二)审计报告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公信力

审计报告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注册会计师及所属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其所作出的审计报告承担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法律责任。在此种风险下,为了避免承担法律责任,陷入诉讼活动的泥潭,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会尽量做如实报道,客观真实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信息。

三、有关上市公司审计报告现状

(一)有关2008、2009、2010、2011年审计报告的定量分析

以2008、2009、2010、2011年上市公司非标准审计报告为对象,以分析非标准审计报告所占比例及产生的原因。经调查,2008年会计师事务所共出具1624份审计报告,其中非标准意见审计报告110份,占总审计报告数6.77%。2009年会计师事务所共出具1777份审计报告,其中非标准意见审计报告119份,占总审计报告数6.71%。2010年会计师事务所共出具2129份审计报告,其中非标准意见审计报告128份,占总审计报告数5.54%。2011年会计师事务所共出具2362份审计报告,其中非标准意见审计报告115份,占总审计报告数4.87%。由此可知,虽然上市公司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壮大,但出具非标准意见审计报告的比例在逐年降低。尤其是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所占审计报告总数的比例下降尤为明显,由2009年占总审计报告的1.05%降低至11年的0.17%。针对此种情况,笔者将对出具非标准意见审计报告涉及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获得合理解释。

(二)非标准审计报告涉及的原因分析

1.持续经营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从注册会计师协会的上市公司审计报告来看,大部分出具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原因都来源于公司持续经营存在重大不确定性。2008年共75份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其中以持续经营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为理由的共有34份,占45.33%。2009年共87份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其中以持续经营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为理由的审计报告高达68份,占总数的78.16%。同样,2010年因持续经营存在问题而发表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共72份,占非标准意见审计报告的83.72%。2011年因持续经营存在问题而发表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共59份,占非标准意见审计报告的64.13%。实践中注册会计师往往通过强调事项段来代替意见段等以较轻的审计意见来报告,从而较好地维护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关系。但是,实际上这是注册会计师的不负责任,以模糊的托辞出具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降低被审计单位财务报告和经营活动的危险性,不仅削弱了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和客观性,还造成了利益相关者对审计报告的不信任。目前公众已经习惯于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作为一家公司经营失败的早期预警信号,许多实证结果均表明,审计师的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与破产的可能性显著相关。

2.审计范围受限制

根据《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号———会计报表审计》的规定,审计范围一般应限于约定的会计报表报告期内的有关事项,但凡与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有关和影响注册会计师做出专业判断的所有方面,均属于会计报表审计的范围。当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范围受到限制时,其可以根据限制情况及重要性水平进行判断,从而出具保留意见或是无法表示意见。从2008至2011年这四年的审计报告来看,2008年度只有ST华光、*ST帝贤B和中国嘉陵三家上市公司由于审计范围受限及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被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2009年共有10家上市公司被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主要原因在于注册会计师无法实施函证等必要的审计程序,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判断某些事项对财务报表或公司经营产生的重大影响。2010年会计师事务所一共出具了25份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和7份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其中17份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和全部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均是源于审计范围受限,导致注册会计师无法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从而难以对重要事项提供合理保证。2011年会计师事务所一共出具了19份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和4份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其中13份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均是因无法获取有关特定事项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确定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3.不确定事项

由于企业的经营活动是不断运行的,在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难以确定的事项,如果这些事项是重大的,有可能对财务报表和投资人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的,那么注册会计师就不能为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提供合理的保证。在此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将秉着职业审慎的态度出具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或者是无法表示意见。通过分析2009至2011年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我们可以看出产生的不确定事项主要集中在诉讼事项结果存在不确定性,监管行动的未来结果存在不确定性,合同结果存在不确定性以及稽查结果存在不确定性等。对不确定事项的判断,需要注册会计师运用专业知识和经验进行判断。

四、非标准意见审计报告和财务舞弊之间的内在联系

篇8

在我国由于内部审计发展时间短以及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不够,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防治舞弊中的作用不是很有效,在舞弊防治中的限制因素主要出现在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监督职能、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等方面。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有利于对公司治理进行监督,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越强,其内部资源越科学,这样对舞弊防治越有效。在我国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都是管理层安排统筹的审计工作,并且内审部门的人员都是领导决定,缺乏了独立性。如果内审部门缺乏独立性,对监督内容和评价工作就会产生不良影响,限制了舞弊工作的检查和治理的作用发挥。由于舞弊现象的出现存在两种原因:一是为自己私欲;二是为整个公司的利益。内审部门的直接领导会因为公司或者个人利益对内审部门进行行政影响,导致内审部门对于出现的错误或者问题隐瞒不报,监督控制的职能不能正常发挥。尤其是管理层舞弊,更会影响内审工作的开展。由于管理层对内审部门的不重视,往往导致内审部门的设置以及内审人员的安排不够合理科学。内审人员要具备财务以及审计等各种专业知识,不但要了解财务报告以及各种凭证,还要对法规、会计和审计方法熟悉。由于现在的内审人员都是从财务和审计方面出身,然后内审经常涉及到工程和设备等专业知识,由于内审人员的专业单一性也限制了内审工作。

2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对舞弊防治的作用

2.1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但要求内部审计部门设置的独立,同时还要求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要建立专职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机构要直接由总经理和董事会双方任命与授权,这样双发互相监督和管理可以使内审部门对舞弊防治的工作更加有权威性,并且更加的全面与充分。

2.2提高内审人员的专业素质内审人员要具有全面的专业知识以及舞弊知识,了解舞弊的特征和原因以及舞弊的类型。只有内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才能在内审工作的事前监督与过程控制中,可以顺利的将舞弊行为消灭在萌芽中。在具备专业素质的同时还要对内审人员的道德素养进行培训和教育,只有本着公平公正的态度,为企业利益着想的内审人员才能在公司治理中防治舞弊的发生,消除舞弊风险。

2.3树立防范舞弊意识在“舞弊三角形”中的三个因素有动机、机会和合理化,这是舞弊出现的要素。其中动机和合理化是认为因素,内部审计师要对这两方面着重关注。企业要鼓励企业对于舞弊等不正当行为的报告,创建一个诚实和高水平的企业文化有利于舞弊的防范。内部审计部门是通过评估控制的有效性对舞弊进行监督的,因此内部审计人员要树立防范舞弊意识,提高警觉性,在审计工作中要保持高度的职业审慎性。在舞弊发现中,举报信息使最简单的途径和方法,因此要对提供合理正确的舞弊信息的人员提供保证,并进行鼓励。

篇9

一、财务失败的成因分析

(一)从公司治理角度看财务失败

1.股权过度集中、流动性差,易造成“股权分裂”

我国许多上市公司之所以接连不断出现违法违规现象,就在于公司治理结构失灵,归根到底是“一股独大”的畸形股权结构的普遍存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股份中只有社会公众股可以流通,而国有股、法人股不能流通,形成“股权分裂”的股权结构,使得经理人市场、资本市场和公司控制权市场发育十分缓慢,从而难以发挥积极监管的正向作用。以国有股为第一大股东的公司,其董事会成员和经理人的确定往往不能按全体股东的意愿去选择,更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约束,增加了内部人控制的程度。

2.内部治理结构缺失,忽视董事会的核心作用

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中,除了要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相互制衡、协调机制和对管理人员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以外,还应特别强调董事会的核心作用,同时一定要避免出现董事长“一言堂”的局面。长期以来,我国上市公司对于董事会重视不够,过于突出董事长的职权,董事制度成了空摆设。要保证上市公司董事会的“独立性”,必须充分发挥董事会的核心作用,建立健全董事会规章制度,这也是约束“一股独大”行为的有力措施。

3.审计独立性受到制约,外部治理机制失效

公司外部治理的市场机制主要是公司控制权市场和经理人市场。控制权市场的活跃与否,将直接决定着约束公司管理层的市场机制是否有效。然而,在我国由于占控股地位的国有股、法人股不能流通,妨碍了上市公司的兼并和收购,客观上造成了公司外部治理机制失效。

公司外部治理的社会机制主要指中介机构的信用机制。“银广厦”等事件的发生,暴露出我国不少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缺乏独立性。收取公司审计费用是注册会计师的主要收入来源,加上审计行业的恶性竞争,会计师因经济利益受制于公司经营者,很容易对公司的虚假会计信息进行默认和袒护。在这种情况下,经营者就有可能采用会计手段来谋取自身利益,利润被人为操纵也就在所难免。

(二)从财务管理角度看财务失败

1.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长期资本(长期负债、优先股、普通股)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由此产生财务风险。如果企业一味追求获取财务杠杆的利益,便会加大负债筹资。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债权人将要求公司追加风险溢酬,导致企业定期支出的利息等固定费用增加,同时投资者也因风险的增大而要求更高的报酬率,这便会使企业发行股票、债券和借款筹资的筹资成本大大提高。在市场规则下,如果支撑企业的仅是负债而不是利润,企业很快就会破产。

2.会计利润指标存在缺陷,会计信息不对称

会计利润存在固有的缺陷,仅是当期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容易诱发企业的短期行为和会计造假。用会计利润评价企业价值主要有以下缺陷:1.以每股盈余为基础的利润指标不能清楚地解释资金成本和经营利润变量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难以揭示股东价值的创造过程,而且容易产生将当期收益性支出转移到资本性支出、虚增利润的现象。2.由于会计利润不考虑股权融资成本,误导管理者甚至盲目投资净现值为负的项目,导致资本的高投入低产出。

按照博弈论和经济学的观点,上市公司作为会计信息提供者与市场各利益主体(政府、投资者、债权人等)构成博弈的一方和多方,每一利益主体都是“理性经济人”,都会根据“效用最大化”原则来选择其行为,因此局中人对会计信息揭示的要求就不同,对会计信息的披露存在博弈的冲动和理由。而正是由于会计信息供给和使用者双方对会计信息的掌握存在差异,形成会计信息披露的不对称性。公司经营管理者便可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向外界披露对自己有利信息甚至进行舞弊和欺诈。因此,信息不对称是会计造假的诱因之一,并可能带来不利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3.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中航油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三角理论是由美国注册舞弊审核师协会创始人Albrecht教授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企业舞弊产生的原因由压力、机会和借口三要素组成,并且缺一不可。内控监管不力和外部治理失效是导致财务舞弊层出不穷的温床,下面就以中航油财务造假案来简要分析财务舞弊的形成。

压力要素是企业舞弊者的行为动机。刺激个人为其自身利益而进行企业舞弊的压力有经济压力、工作压力、恶癖的压力等。正如巴林银行倒闭案一样,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在创立初期专注于航空油料业务,之后随着企业实力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开始向石油衍生品市场拓展期权业务。但是期权交易存在很大风险,公司总裁陈久霖又擅自扩大业务范围,使得风险部位暴露。随着国际油价一路攀升,中航油新加坡公司不断向银行和金融机构支付巨额的保证金,导致现金流量枯竭,账面实际损失和潜在损失总计约5.54亿美元,出现了无法弥补的亏损。由于中航油新加坡公司既隶属中央企业,又在新加坡上市,为了追求业绩甚至政绩的需要,为了要满足社会公众的“预期”,中航油管理层“不得已”开始进行财务欺诈,不惜粉饰报表,以造就“表面繁荣”来蒙蔽各方视线。这就是中航油舞弊的动机,也是企业舞弊的压力因素。

机会要素是指可进行舞弊而又能掩盖起来不被发现或能逃避惩罚的时机。中航油新加坡公司之所以有机会舞弊,根本原因在于国企外部监管不力、“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内部人控制的核心在于财务控制,而不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无法对经营者形成有效的约束和监督机制。在此情况下,陈久霖进行场外交易,做假账内外蒙骗,躲过了中航油集团和新加坡当地监督机构的检查。

借口要素即企业舞弊者必须找到理由,使企业舞弊行为与其本人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相吻合。实际上,陈久霖或许是不错的企业管理者,或许他的初衷也是为了实现企业利益,但他却冒然闯进了高风险的期货市场,而且没有任何力量约束他造假。

二、财务危机防范和财务失败预警模型

财务风险的加剧可能使企业丧失偿债能力,使股东收益发生较大变动,形成财务危机,最终导致企业破产。上市公司被“ST”实质上就是公司财务危机的一种表现形式。财务危机是公司经营过程中各种内、外部矛盾在财务上的集中体现。因此,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就显得十分必要。

国外对企业破产预测模型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并且广泛运用到实际当中。美国的奥特曼(Altman,E.I.,1968)首次提出基于多元判别模型的财务预警系统,并在1977 年对自己的模型进行了修正。他利用逐步多元鉴别分析(MDA)逐步提取五种最具共同预测能力的财务比率,建立起了一个类似回归方程的Z计分法模式:

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

其中:X1=(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资产总额;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X3=息税前收益/资产总额;X4=权益的市场价值/总负债的市价;X5=销售额/总资产。

应用此判别模型,可将各财务数据代入上述函数式计算。若Z值小于1.81,则企业存在很大的破产危险;若Z值在1.81与2.99之间,灰色区域,企业财务状况不明朗;若Z值大于3,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良好、破产的可能性很小。Altman还提出Z值等于1.81是判断企业破产的临界值。该模型在企业失败前一、二年的预测准确率很高;预测期变长,则准确率会有所降低。

笔者认为,在Altman多元判别模型中,有四项财务比率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且权重较大,可见盈利能力是判别企业财务失败状况的主要标志。同时,它还包含两项有关现金流量的财务指标,说明现金流量对判别财务失败有一定的作用。我国上市公司不妨参考Altman模型为基础,结合定性预警分析的特尔斐法和“四阶段症状”分析法,将定性与定量预警分析相结合来构建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同时健全财务监督机制,建立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消除财务信息的不对称,这样才能有效防范风险,这也是企业能在长期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制胜法宝。

三、避免财务失败的对策与建议

(一)创造股权多元化结构

针对有缺陷的法人治理结构,构造多元投资主体,优化公司股权结构,以提高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效率,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首先,建立国有股有效退出机制,除个别关系国计民生的支柱行业之外,对其他企业实行参股或完全退出。其次,应通过发放期股、期权逐步增加经营者的持股比例,使经营者的经营成果与个人收益挂钩。当构造多元投资主体后,形成多个利益方相互制衡的局面,企业将按照市场规则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企业经营按照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共同利益目标去实现。

(二)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

企业最佳资本结构应当是在负债价值最大化和债务上升带来的财务危机成本之间的平衡,这被称为权衡理论。很多情况下,由于利息费用可在税前扣除,债务性资本成本要低于权益性资本成本。但出于财务灵活性方面的考虑,债务的使用有一定的限度。从前面的分析来看,企业负债筹资的风险很大。企业应在正确认识筹资风险的基础上,掌握筹资风险的防范措施,将资产负债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使企业既获得负债经营带来的财务杠杆收益,也将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三)强化审计监督,打破滋生财务舞弊的温床

篇10

证券市场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与之相匹配的监管体制和管理模式却相对滞后,以至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缺失等问题十分突出,饱受投资者的诟病和质疑,所以研究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舞弊行为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行为;原因;防范对策

一、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行为发生的原因

1.为了获得上市资格。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申请上市的公司需要满足一些硬性条件,比如在发行股票前要保证连续三年盈利、股本的总额应当不少于5000万元等,但是很多有着强烈上市愿望的公司其本身的发展可谓举步维艰,根本无法满足证监会所提出的各种上市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获取上市资格,有的公司就采取一些不良措施对财务报表数据进行舞弊,以此达到包装上市的目的,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的信誉和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2.避免退市。

在我国的《公司法》中有明确规定,上市公司一旦违反法律规定中的某些条件,就取消其上市资格,比如公司出现重大性违法行为、公司股本的总额发生变化而不满足上市的要求以及公司连续三年亏损等。为了避免退市,不少上市公司宁愿在财务报表上去做包装,也不愿意看到由于出现亏损等原因而被取消上市资格的情况。

3.借以提高发行价格。

上市公司想尽办法获得上市资格除了想获得更多资金支持等因素之外,还有着更多的获取更大利益的强烈动机,比如,我国证监会每年对上市公司所确定的发行价格的相关规定中,决定其股票发行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公司的盈利能力,为了获得更高的发行价格,有些上市公司就很有可能通过财务报表舞弊等不良行为骗取发行价格的提高。

4.实现持续性融资。

上市公司在货币资金的需求上是持续性的,所以,随着公司发展规模的壮大以及业务范围的拓展,除了要依靠自身的经营管理外,还需要其他机构的资金支持。根据我国证监会制定的相关配股条件,一些上市公司还无法达到净资产收益率的相关要求,但却有着强烈的融资动机,企图通过融资谋求更好的发展,就会违规操作,设法在财务报表上做文章。

二、杜绝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意义

1.有利于保护中小投资者、政府和债权人等利益者的相关利益。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行为的研究,可以为制定有效的防范舞弊的措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从而不断地提升财务报告信息的质量,还给投资者们一个真实的财务数据和业绩,在更多地减少财务报表舞弊行为发生的基础上,为更多投资者提供更加正确、真实的财务信息,并且在降低投资者投资损失的同时也可以增加政府的税收收入,强化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能力。

2.有利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监事会不称职、董事会不独立、股权结构不合理以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等原因都使得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亟待完善,这些现象的存在给财务报表舞弊行为的出现提供了空间和机会。所以,分析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舞弊行为,可以在一定意义上为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优化提供良好的帮助,同时也督促上市公司正视现实、完善自身,为公司竞争力的增强奠定扎实的基础。

3.有利于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证券市场的日益完善,而财务报表舞弊行为的出现则无疑会对证券市场产生恶劣的影响,使得证券市场无法健康稳健的运行,对投资者的投资信息造成极大的伤害。对财务报表舞弊行为进行分析研究,能够为投资环境的优化提供帮助,为证券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交易平台。

4.有利于提升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

如果能够做好财务报表舞弊行为的事前防范工作,投资者和社会成本的损失就会被很大程度的降低。但是目前的审计以及会计准则中在这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局限性,所以监管部门在制定与完善符合法律规范的审计和会计准则之时,要进一步提升对财务报表舞弊行为进行防范的前瞻性与预见性,并且还要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行为的分析研究来提升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

三、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行为的防范对策

1.建立健全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

首先,要提升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在我国会计准则中,规定了会计信息要满足可理解性、可靠性、相关性以及实质重于形式等特征,但是从目前的发展现状分析来看,不少财务报告都违反了这些原则,没有将公司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等真实、具体的反映出来。基于这些现象的存在,要制定更多的规章制度和实施的细则,以制度法规的方式提升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其次,要妥善地处理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灵活性,会计准则的制定者应当制定一些诸如公允价值等具有很强灵活性的更细致的规范指南,将会计准则中的一些模糊性比较强的概念进行更仔细的界定,在更大的程度上减少相关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从而为会计评估的准确性提供帮助。第三,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上市公司的经济行为变得更加复杂,很多新的财务行为不断出来,原有的相关会计准则和制度会无法满足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因此,会计监管部门应当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在会计业务发生的初期,就要积极采取相应的手段,尽快地制定出新的会计行为准则及其规范措施,同时在颁布并实施的一定时间后,还要对这些新的准则和规范的执行情况进行追踪调查,并关注社会公众对新准则的看法,以便在了解会计准则具体执行情况的前提下还可以不断地对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进行完善。

2.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提升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

要想减少直至杜绝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行为,加强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及提升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是十分必要的。

一是要进一步改善会计师事务所的更换与聘用机制,为了防止出现三方关系转变成两方关系,就不要由管理部门去更换和聘用会计师事务所,可以考虑委托给公司的专业审计委员会,该委员会要由外部的独立董事与监事所组成,而且要保证他们的独立性,从而促使注册会计师能够真正客观、公允地展现出上市公司的财务现状和经营情况。

二是要尝试推行有限责任合伙制的会计师事务所,从当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经营及组织结构情况来看,不少事务所采用的都是有限责任制,根据合伙人出资额的多少来划分应当承担的相应责任。而有限责任合伙制则合理地将有限责任制和普通合伙人完美的融合起来,在摒弃其中的不足的同时还进一步提升了会计师事务所中每一名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所以可以考虑以推行有限责任合伙制的方式来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

三是要注重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实施信用等级、诚信评比等制度,并构建科学的奖惩机制,从而引导他们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3.优化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

首先,要加强上市公司监事会的职能。为了更好维护公司债权人和股东的利益,监事会要认真发挥对上市公司董事会与经理层等的监督职能,有权根据需要调阅公司的会计记录与账簿等材料,对于有疑问的地方要求公司相关负责人给出明确合理的说明。

其次,要采取合理手段提高监事会成员的综合素质,要求监事不但要懂得金融、财会以及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有强烈的责任心以及道德感,有高水平的职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