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9 08:37: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信息化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改革开放也给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创造了机遇,使我们能够迎头赶上国际信息产业发展的巨大潮流,由于信息的广延性和通用性,使信息化发展给各行各业提供了发展新机遇,利用信息产业的发展去武装我国传统农业,就可以为我国传统农业注入新的技术活力,使我国传统农业得到超常的发展。
一、信息化是传统农业的倍增器
信息技术是当今发展最快的高技术,但就信息技术本身来讲,它只是一种工具,并不能替代其他产业,只有和其他产业结合,才能够真正成为传统产业发展的倍增器。信息技术与农业结合也同样能够起到倍增作用。
农业信息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农业技术信息化:如精准农业信息;农业环境信息化:如气候预报、病虫害测报;农业经营信息化:如农产品交易信息等。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在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基础上,政府每年拨款15亿美元,用于建立农业信息和市场服务网络。有着粮仓称号的俄亥俄州的农场主,一个人经营几千公顷的土地,全靠电脑管理控制生产、销售的每一个环节,而在我国目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时期。要在人均0.067公顷的耕地上解决13亿人口的吃穿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以科学技术和信息及其物化了的设备工具和生产资料来武装农业,使之在有限的土地上大幅度地提高生产率,所以发展农业信息将给我国农业带来难得的机遇。我国传统农业绝大部分尚处于低质低效水平,虽然劳动力成本低,但劳动力人员素质也低,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经营水平也同样不高。随着加入WTO的临近,我国农业生产不得不面临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要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就要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用当今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相结合无疑会极大促进我国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水平,使我国传统农业取得跨越式发展。
二、把农业信息当做产业来发展
推进农业信息化,必须把农业信息当做一项产业来发展。众所周知,信息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发展最迅速、科技含量最高、利润率最高的产业之一。发达国家50%以上产值来源于信息业,信息产业在农业上应用,一方面可以使农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农业信息本身也可以被当做产业来发展。所以农业信息化建设决不仅限于信息网建设,它还可以带动农业信息硬件、软件建设,还可以拉动农业信息服务、农业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分析以及农业信息中介、网上农科教育、网上农产品交易、网上结算、定单农业、物流配送等一系列农业生产、流通活动,既可以创造一大批就业机会,又可真正通过信息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业整体效益。
在农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农业通过信息化可以获得倍增效益,信息业可以通过对农业的信息软硬件服务形成农业信息产业,最终形成农业与信息业双赢的良好局面。现代农业在农业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都离不开信息服务,农业信息已经涉及到了农业生产、流通的方方面面,加之信息本身的增效作用,使得农业信息服务的各环节都会有效益产生,在这里由于农业信息效益市场价值的体现,起到了促进农业信息向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从而使得将农业信息化被当做产业来发展成为了可能。
三、建立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在谈到现代化指标时,往往把信息化程度作为一项衡量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来看待。信息化指数的高低也就反映了该地区、该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发展农业信息化产业也就不能不建立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信息量:包括单位面积内人口的通话次数、E-mail数、信函数、报刊数、网上信息数、因特网点数等。
信息装备:包括单位面积内人口的电话机数、电视机数、计算机数、上网微机数等。
信息主体水平:如单位面积内人口中的第三产业人口数、大学生数、信息从业人员数、上网人数等。
信息消费:如个人、单位或集团消费中信息消费的绝对值和相对值等。
要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就必须按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各方面全面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与我国目前农业水平、农村条件和农业人口来比较,尚具有不小差距。但我国农业发展也具有地区性不平衡,西北地区相对落后,而东南沿海由于开放早,市场经济已经比较发达,农民已经向富裕小康水平转化,初步具备了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条件,有了建设农业信息化的投资能力,只要领导重视,加强相关人才队伍建设,完全有能力发展农业信息产业。另外在目前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许多统计材料中尚缺乏有关农业信息化方面的记录,希望将来把农业信息化等有关量化指标加以统计,逐步建立起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以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
四、农业信息化市场需求巨大
在我国总人口中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占有绝对大的比例。在我们对浙江农村的考察过程中,强烈地感受到农民、农业工作者对农业信息的渴望。绍兴市所属嵊州市1998年专门提出了“必须像重视农业科技推广一样重视农业信息”的要求,嵊州通过建设“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农业110”及农业信息员、农业信息会等多种农业信息形式,开拓了为农业服务的新领域,通过网上交易、网上服务,确使农民尝到了农业信息的甜头。如嵊州农业信息网,短短几个月就有200多个农户、企业在网上交易,涉及200多种农产品,吸引了美、日、香港客商洽谈生意,成交额已突破300万元。又如绍兴“中国轻纺城”这一大型纺织品专业市场,去年成交额167亿元,成为亚洲最大的轻纺市场。这个市场建成了100兆的网络线,所有商户都可以进入因特网,网址点击率已达3.5万次以上。这说明农业信息化建设,顺应了农民需要,也顺应了市场经济、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一般来讲,发达地区信息化建设,优于落后地区,城市优于农村。虽然浙江省和全国相比,农业属于较发达地区,农业信息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农业信息化建设目前仍显不足,农业信息流通仍显闭塞。比如,绍兴日报报道对在诸暨市的抽样调查表明,10个种粮大户中有7户不了解粮食购销改革,反映出农民目前大多数还是处在信息不灵状态,说明了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如果农民、农业工作者、小城镇居民都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或即使仅有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甚至仅有四分之一、五分之一农业人口来参与这个市场,按全国人口比率而论这个市场该有多么巨大。
发展农业信息产业本身也是一项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就必须用市场手段去做,用市场方法做市场的事,不宜用行政方式做市场的事,政府最好是去为农业信息产业业搭台,唱戏还应让企业去唱,政府不宜包办。但在发展农业信息产业过程中,政府要扶持,要给予优惠、引导,最终要按市场规律以企业运作方式来完成。只有真正按市场方式运作,才能真正发展农业信息产业。
篇2
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特点是起步晚、发展速度快,但问题依然突出。自1996年“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开始运行,到目前,我国的农业信息网络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和基础,初步建成具有较强技术支持功能的信息网络中心和国家农业核心网站,全国农业网站总数已达2200多个;农业部建立了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和国际农业生产贸易信息系统等,全国蔬菜市场经济信息服务系统运行良好;大部分省、市建立了农业信息中心,建成了一些大型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农业专家系统等,县、乡级农业信息中心正逐步建立,全国已有7000多个乡镇建立了信息服务机构,占乡镇总数的18%。另外,我国广播电视和通讯业的迅猛发展,使农村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和电话,部分乡村开通了因特网,为农民直接通过综合信息网络来获取农业生产和市场信息奠定了基础。但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与发达国家相比,农业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与城市之间也存在明显的“数字鸿沟”,严重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突出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
1、农业信息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投入不足。
长期以来,由于中央和地方偏重于城镇信息化建设投资,对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十分有限,不但造成农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农业信息化网络和传播体系不健全,而且导致农业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不足、信息服务业落后和农村信息资源稀缺,农业信息化程度不高,农村信息服务产业化水平低,信息进村入户难,且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据统计,目前我国约有90%的信息资源尚未电子化,计算机设备的利用率和联网率仅为15%-20%,农村许多地区甚至没有利用计算机。
2、农业信息化法规制度建设滞后,政府没有很好发挥主导作用。
由于农业信息化立法和制度建设滞后问题,使农业信息化建设缺乏法律和制度保障,农业信息市场管理无法可依,不能实现农业信息收集、整理、筛选和传播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由于大量的农业信息具有公共物品性质,消费者“搭便车”心理及存在交易成本等特征,自发的信息市场难以使农业信息资源有效配置,需政府进行信息投入和对信息市场进行干预,并为农民提供及时、全面、准确的农业信息服务。但目前我国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上,主导作用发挥不够,没有形成政府对农业信息服务组织的补贴、支持和有效监管机制,农业信息产品开发不足,许多农业信息产品没能及时得以推广应用,信息市场竞争无序。当前我国各地开发的农业数据库大都自定标准,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农业信息标准,互通互联性差,不适应网络化时代数据共享的需要。
3、农业信息资源没有有效开发利用,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较低。
我国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目前尚处于较低发展阶段,大多属于单媒体产品,农业信息资源开发不足和利用率低,农业信息的加工、分析、利用及农业信息市场的培育等发展缓慢,许多农村地区还没有完善的信息产品市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不完善和信息服务手段落后,信息的渠道不畅,农民获取信息的途径少,信息接收方式落后。
4、农业信息人才匮乏。
我国对农业信息人才的培养重视不够,投入少,培训机制不完善,农业信息人才缺乏,尤其是基层农业信息管理服务人员数量少和知识结构不合理,使农业信息专业库数据的建设和更新速度缓慢,农业数据库与农业信息系统等的开发总量不足。同时,由于我国农民文化素质偏低,不少农民信息意识淡薄,信息资源利用的积极性和风险性不足,缺乏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的知识和能力,使农业信息传播效率不高。农业生产的盲目性较大。二、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具体表现
信息的统分和畅通是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历程,也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逐步完善的过程。农业信息化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而起步,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而不断获得新的发展。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之后,农业部随即提出了《加强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建设的总体构想》,并在全系统大力推进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建设,拉动了加强农业信息化的序幕。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在1996年、2004年信息发展的两个关键时期,先后两次召开全国性农业信息工作会议,对全国农业信息工作进行部署和推动。并于2001年开始实施十五农村市场信息行动计划。以中央出台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为标志,我国农业信息工作已初步完成了基本框架的构造阶段,开始步入健全完善和提高阶段,正在实现发展阶段的历史性跨越。经过前10年的全国上下的顽强探索,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主要表现在:
1、组织体系逐步完善。
截至2004年底全国所有的省份、97%的地(市)、80%的县级农业部门都设有信息管理和服务机构,67%的农业乡镇设有信息服务站;发展可向农民直接传递信息的农村信息员17万人。
2、网络平台初具规模。农业部建立的中国农业信息网具有较强支持服务功能,是著名的中国农业信息“批发市场”,构建了办公网络平台,开通了指挥调度卫星通信系统,初步建成了以中国农业信息网为核心,集20多个专业网为一体的国家农业门户网站,访问量在全球农业网站中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2004年底,各省级农业部门、80%左右的地级和40%的县级农业部门都建立了局域网和农业信息服务网站。全国乡镇信息服务站中,有计算机并可以上网的约占80%。农业信息服务网络正快速向中介组织、龙头企业、批发市场、乡村以及经纪人、种养大户延伸。
3、信息采集与资源开发渠道日趋完善。
通过抽样调查、典型调查等方式,建立了基本覆盖农业、市场、资源等重要内容的信息采集系统36条,省级农业部门大都建立了定期农业农村经济形势会商会制度,信息资源整合开发工作取得了较好的进展。特别是农业部在2002年6月,为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和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系统,对小麦、玉米、稻谷、大豆、棉花、糖料、油料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进出口、价格、供求形势及世界农产品市场态势跟踪监测分析,每月监测预警报告,在调控农产品市场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4、信息覆盖面逐步扩大。
农业部建立了以“信息日历”为主要形式的信息工作制度,形成了部属中国农业信息网、农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农业节目、农村杂志社和中央农业广播学校等媒体为主,各相关媒体参与的信息窗口;各地农业部门也都与有关媒体联合,开辟信息渠道,努力扩大信息服务范围。
5、电子政务凸显成效。在信息工作的推进过程中,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遍推广应用,农业部门的调控引导、监管服务等政务工作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农业部行政审批综合办公信息系统为申报单位提供了“一站式”服务;一些地方农业部门通过网络系统,实现了监管事项的办事程序、过程和结果的三公开。电子政务工作的开展,使农业部门行政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
三、加快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建议
根据我国农业信息化的现状和所取的得成果,笔者对加快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提出了以下建议:
1、重视和加强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
农业信息化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多学科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政府必须重视此项工作,并充分发挥其组织领导的作用,从国家立法、资金投入、政策扶持和管理协调等方面来促进农业信息的发展。首先,制定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出农业信息化的中长期规划,并选定部分目标,重点突破,借鉴日本的经验,抓好信息市场的法制、法规建设,制定一系列制度性规则和运行性规则,约束市场各方面的行为,促进市场的有序发展,并注重依法保证信息质量的真实性、有效性及知识产权等,维护农业信息化主体的权益。其次,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政府投入主要用于农业信息系统的多项硬件建设,重点支持农业科技信息数据库和多种信息产品的研制开发、协作和服务,加强全国农业信息科学的学科建设,加强农业科研机构的建设等。同时注重多渠道增加农业信息化的投入,建立多元化投资体系。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团体、个人、外商投资农业信息化的建设。由各级政府组织协调涉农相关部门和企业制定信息设备投入、信息资源开发等规则,建立健全农业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和服务机构,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减少重复和浪费,实现农业信息的共享。二、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具体表现
信息的统分和畅通是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历程,也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逐步完善的过程。农业信息化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而起步,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而不断获得新的发展。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之后,农业部随即提出了《加强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建设的总体构想》,并在全系统大力推进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建设,拉动了加强农业信息化的序幕。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在1996年、2004年信息发展的两个关键时期,先后两次召开全国性农业信息工作会议,对全国农业信息工作进行部署和推动。并于2001年开始实施十五农村市场信息行动计划。以中央出台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为标志,我国农业信息工作已初步完成了基本框架的构造阶段,开始步入健全完善和提高阶段,正在实现发展阶段的历史性跨越。经过前10年的全国上下的顽强探索,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主要表现在:
1、组织体系逐步完善。
截至2004年底全国所有的省份、97%的地(市)、80%的县级农业部门都设有信息管理和服务机构,67%的农业乡镇设有信息服务站;发展可向农民直接传递信息的农村信息员17万人。
2、网络平台初具规模。农业部建立的中国农业信息网具有较强支持服务功能,是著名的中国农业信息“批发市场”,构建了办公网络平台,开通了指挥调度卫星通信系统,初步建成了以中国农业信息网为核心,集20多个专业网为一体的国家农业门户网站,访问量在全球农业网站中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2004年底,各省级农业部门、80%左右的地级和40%的县级农业部门都建立了局域网和农业信息服务网站。全国乡镇信息服务站中,有计算机并可以上网的约占80%。农业信息服务网络正快速向中介组织、龙头企业、批发市场、乡村以及经纪人、种养大户延伸。
3、信息采集与资源开发渠道日趋完善。
通过抽样调查、典型调查等方式,建立了基本覆盖农业、市场、资源等重要内容的信息采集系统36条,省级农业部门大都建立了定期农业农村经济形势会商会制度,信息资源整合开发工作取得了较好的进展。特别是农业部在2002年6月,为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和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系统,对小麦、玉米、稻谷、大豆、棉花、糖料、油料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进出口、价格、供求形势及世界农产品市场态势跟踪监测分析,每月监测预警报告,在调控农产品市场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4、信息覆盖面逐步扩大。
农业部建立了以“信息日历”为主要形式的信息工作制度,形成了部属中国农业信息网、农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农业节目、农村杂志社和中央农业广播学校等媒体为主,各相关媒体参与的信息窗口;各地农业部门也都与有关媒体联合,开辟信息渠道,努力扩大信息服务范围。
5、电子政务凸显成效。在信息工作的推进过程中,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遍推广应用,农业部门的调控引导、监管服务等政务工作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农业部行政审批综合办公信息系统为申报单位提供了“一站式”服务;一些地方农业部门通过网络系统,实现了监管事项的办事程序、过程和结果的三公开。电子政务工作的开展,使农业部门行政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
三、加快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建议
根据我国农业信息化的现状和所取的得成果,笔者对加快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提出了以下建议:
1、重视和加强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
农业信息化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多学科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政府必须重视此项工作,并充分发挥其组织领导的作用,从国家立法、资金投入、政策扶持和管理协调等方面来促进农业信息的发展。首先,制定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出农业信息化的中长期规划,并选定部分目标,重点突破,借鉴日本的经验,抓好信息市场的法制、法规建设,制定一系列制度性规则和运行性规则,约束市场各方面的行为,促进市场的有序发展,并注重依法保证信息质量的真实性、有效性及知识产权等,维护农业信息化主体的权益。其次,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政府投入主要用于农业信息系统的多项硬件建设,重点支持农业科技信息数据库和多种信息产品的研制开发、协作和服务,加强全国农业信息科学的学科建设,加强农业科研机构的建设等。同时注重多渠道增加农业信息化的投入,建立多元化投资体系。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团体、个人、外商投资农业信息化的建设。由各级政府组织协调涉农相关部门和企业制定信息设备投入、信息资源开发等规则,建立健全农业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和服务机构,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减少重复和浪费,实现农业信息的共享。2、加快农业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首先,加快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我国信息网络起步晚,但发展较快,农业部“中国农业信息网”已有1000多个地、县入网。中国农科院建立的“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也已经初具规模。然而我国的基础网络设施还存在着参差不齐、设备低下、宽带不足、网速慢的弊端,因此,必须采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建立集多个农业信息网络于一身的高速、宽带的全国性农业信息广域网络,由于这部分工作投资大、技术难度高,可采取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拨预算,专业公司招标承建的方式,较快地推进基干网络的建设。市级以上的农业部门可以有选择地组建有自己地域特色的农业信息网,如农业气象信息网、农业地理信息网等。并加强国际合作,充分吸收与利用发达国家的先进信息技术成果,积极参与全球农业信息共享,使每一个农户都对国内市场乃至世界市场行情有充分的了解,从而,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生产品种,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其次,充实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大批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但其数量和质量不足以形成农业信息产业。因此,在不断扩大现有数据库容量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的质量。并大力挖掘信息资源,把农业信息视野扩展到农业及相关的各个领域,以充实现有数据库的内容,逐步建立大型综合性数据库及专业特色数据库。与国际信息网络联网,为农民及时提供准确的国内外农产品生产、供给、需求、价格变动趋势的市场信息,减少农民进入市场的成本和风险,在农产品贸易中争取主动。再次,抓好农业科技信息网的建立。应借鉴日本的经验,充分重视信息技术在农业科技传递推广中的作用,农业科技资源大多掌握在各级政府主办的科技研究或普及机构的手中,而这些机构多靠政府预算维护,政府应使这些机构全部联网,并规定这些机构必须无偿地向农民提供各种技术信息,从水土保植或良种的推广作用,通过网络将技术服务送到农家。
3、增强全民的信息意识,充分发挥民间在提供市场信息方面的作用
信息技术在当今世界农业中已相当普及,农民靠信息引导进入市场,组织生产,政府靠信息进行宏观调控,制定农业政策,信息技术的发展已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但目前,我国广大农民、基层科技人员和政府部门的有关领导信息意识仍较淡薄,使本来就稀缺的信息资源得不到利用,这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极为不利,因此,要通过各种手段与媒体,宣传普及农业信息知识,提高全民的信息意识,和自觉利用信息、依靠信息的积极性,将稀缺的信息资源转化为现实的农业生产力。日本在市场信息提供方面,建立了一套民办为主,官方监督的体制,有效地解决了信息提供的准确性、及时性及全面性问题。我们应充分借鉴日本的经验,通过制定一系列法律,规定各地的批发市场有义务及时地将每天的各种农产品销售及进货数量、价格上网公布。由于市场信息工作做得越好,它的交易量就可能越大,而且与农户的切身利益有关,因此,由民间提供的信息一般具有真实性和及时性,对整个农业生产能产生良好的指导作用。
篇3
论文关键词: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主成分分析法
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速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于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研究建立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科学和客观地测算以及比较分析我国各地区信息化水平,有助于政府梳理农村信息化建设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信息化发展战略和政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农业信息化更是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和重要途径。笔者应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实用的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并用于评价四川省凉山州的农业信息化水平,获得良好效果。
1测算方法选择与指标体系构建
1.1研究综述对信息化水平测度的研究,最早来自美国经济学家Machlup和Porat在知识产业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信息经济的测算方法。国内相关学者自2000年后开始运用多种方法对农业信息化水平的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研究。
国内外学者普遍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的方法,如波拉特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数据包络法、专家评分法和灰色关联分析等。但这些评价方法都一致要求所选用的评价指标之间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而这一要求在实际选用指标时很难得到保证,也就是说,指标之间可能存在某种线性相关性。采用这样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显然难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基于上述原因,笔者选择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对农业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价,以解决指标体系之间的干涉问题。
1.2主成分分析法基本原理主成分分析法是把多个指标约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多指标(变量)的研究中(如m个指标),由于指标的个数很多,且彼此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因而导致观测数据所反映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重叠。主成分分析则可通过一种降维的方法对数据进行简化,从较多的指标中找出较少的几个综合指标,使这些综合性指标尽可能反映原来指标的信息,且指标之间互不相关。通常是取原始m个指标的某种线性组合,适当选取组合系数,使得这少数几个综合指标之间的相对独立性、代表性尽可能完好。
1.3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根据农业信息化水平的内涵及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研究和政府统计的现状,遵循代表性、全面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可比性、动态性等原则,参照其他学者建立的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有关专家的反馈意见、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及研究目的,选取指示性强、数据来源可靠的l3项指标,笔者尝试建立了一个较为简洁实用的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表1),可用于评价我国各地区的农业信息化水平。
该体系可用于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横向比较,也可在此基础上拓展到纵向比较。指标中的数据绝大部分可从权威的统计年鉴中获取,个别数据可通过调查和处理获取。通过采用该体系评价后基本上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
2实证分析
笔者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四川省凉山州17个县(市)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在指标体系所涉及的指标中,“涉农网站数量(X8)”可通过网络查询的方法得到,“农村信息员受训率(X10)”可通过农户调查与专家意见调查取得“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X11)”在市(县)年度工作报告中查询,其他指标在《凉山州统计年鉴(2007)》中查得(因《凉山州统计年鉴2008、2009版》正在编印中,故选择2007年数据)。计算过程采用SPSS软件求解。
2.1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对四川省凉山州l7县(市)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原始数据与无量纲化数据略)。
2.2选取主成分和构建综合评价函数由于指标X3、X4、X8数据采用的是凉山州全州的标准化均值,故在因子分析中将该3项指标模糊。设定提取5个因子(因子得分最多的5个主成分,命名为F1~F5),用SPSS软件求得5个因子的特征值、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表2),由表2可知,5个主成分的信息携带量已达全部信息的94.970%,能够代表原来的指标信息进行评价。KMO测试值为0.792,表明因子分析效果较好,原有变量信息绝大部分可被因子解释,同时计算出各个因子得分情况(表3)。
方差的贡献率反映了主成分的重要性,因此,以方差的贡献率(5个主成分的贡献率)作为主成分权重进行综合评价,即可构建评价模型:
运用以上评价模型可求得四川省凉山州17个县(市)农业信息化的评价分值(表4)。
3结论与讨论
篇4
(一)农业信息缺乏针对性目前我国农业信息网站平台中提供的大多是关于当前国家与政府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及某些农业经济学家对国家重大农业经济发展政策的深入解读,反而具有农业生产指导作用的农业生产技术创新与突破相关信息较少。同时,农业信息平台上共享的农业信息大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科学素质较低的农民与某些地方农业生产合作社工作人员不能理解。农业信息的使用者主要包括农民自身、与农业相关的政府机构及一些如农村生产合作社、农业信息中介等私营机构,不同的农业信息使用者对于信息内容的倾向性与侧重点不同,因此要求农业信息平台中提供的信息具有明确的定位与分类,只有具有针对性的农业信息才能满足使用者的要求,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对农业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同样进入从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向规模化、产业化的现代化农业方向发展。近年来政府对于农业现代化与新农村建设高度重视,使得人民逐渐认识到先进农业生产信息与技术对于指导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方面的重要推动作用。但是,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较高,一些地方政府与农民仍然片面坚持“勤劳致富”的传统观念,忽视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于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这种传统观念的存在严重阻碍我国现代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进程。
(三)农业信息利用率低农业信息的最终使用者大部分是农民,但是不可否认农村文化教育水平相对比较落后,农业生产信息化程度低,农民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对于农业生产信息的吸收与利用程度低,这也严重制约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四)农业信息化建设技术人员缺乏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改革、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今天,农业经济想要实现现代化、产业化发展,就需要不断推进新型农业信息化建设,而农业信息化建设技术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工作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已成为阻碍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性问题。农业信息化建设技术人员大多是不具备农业生产技术专业知识的政府职能部门人员,对于农业经济发展与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难以提出具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指导意见,导致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二、落实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一)优化职能机构,努力提升农业信息服务水平新型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首先就是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机构与个人及农业生产信息进行统筹规划,建立起统一、规范化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平台,并不断完善信息与传播过程中相关的规章制度,逐步建立起涉及政府职能部门、农业生产专家、大众媒体与信息服务机构、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民自身在内的综合型农业信息服务平台。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农业生产信息的收集与精确定位分类工作,不断提高农业信息对于实际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针对性与实践操作的指导性,同时还应该不断开展农业信息下乡工作、组织农业科技生产队伍进驻农村对实际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指导,加强农民农业生产信息化的新观念,努力提升服务水平与质量,大力推动现代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促进我国农业经济体制改革与转型,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二)开展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基地项目开展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基地项目,积极运用先进农业发展示范基地具有的真实直观的引导作用来进行农业经济信息化项目建设的宣传和普及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农业经济信息化基地项目首先就是具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农业村镇作为信息化基地,可以采用依靠政府财政补助、地方企业资金与技术投入、国家农业经济政策扶持、农民自身收集等方式,为基地大部分农民安装计算机并接入农业信息共享服务网站,建立农业信息化农民专项培训队伍,帮助基地农民通过计算机获取具有农业生产指导性的农业信息,并不断完善基地信息化基础设施与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通过基地的示范作用推动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最终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
(三)提高农业信息技术人员综合素质提高农业信息服务技术人员综合素质一方面就是注重农业信息使用者———农民自身的信息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业生产与经营者获取与利用农业信息的能力,以保证农业信息能够最终促进农业生产与发展,同时还需要不断提高农业信息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知识水平,具体可以通过网上远程教育、建立统一农业生产专业信息技能培训平台,建立相关职能机构对于农业信息技术服务人员岗前培训及持证上岗工作实施严格监督;另一方面由政府做担保与引导,组建一个具有丰富农业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经验的农业经济信息化专家队伍,同时不断加强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技术的结合,推动农业经济向信息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篇5
(一)转变政府职能
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背景是政府统筹,这样就会导致基层行政与组织的管理功能的弱化,但是信息的公共品属性比较强,具有不可分割性、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市场机制只有在消费具有排斥性的条件下才能发挥正常作用,在非排他性的条件下,人们就会从对自己最优的角度出发来寻租,这样一来,市场机制在这类?物品或服务的提供上就失灵了,投资者的投资成本就会增大,一般投资者的投入信心会受到很大影响。因而政府必须在这时起主导作用,不能单纯的以一个投资者的角色出现,而是要以信息产品供给者和信息产品的市场调节者的双重身份进入市场,既要保证公共品的有效供给,还要积极参与到整个农业生产信息化的中间环节来,在信息市场中起到主导作用。同时在我国的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政府已经形成了较强的权威性,特别是在信息的传播和方面,因此对于保证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常运行来讲,政府所的宏观政策。
(二)引入社会力量和进入农业市场体系
在我国,涉农的社会力量主要有农业科研机构、农民合作社或合作组织、农村经营大户、农村经纪人和为农户服务的龙头企业等组织或力量。社会力量一直以来都被划归为第三方力量,它的特征是利益一致、合作、自愿,这种制度安排出来的组织或机构不同于以利益性为特征的市场组织,也不同于以强制性为特征的政府机构。它的自身优势是具有公益属性,不仅可以弥补市场赢利性的不足,同时由于它们本身就是农户或者利益的既得者,所以又能弥补政府理性与农户理性的对立,社会力量可以联合市场、政府与农户,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有莫大的作用。同时,农业信息化必须进入市场才能形成经济增长。这是因为信息产品虽然具有公共品属性,但是其发展如果完全由政府或社会力量供给,是不可能完成的。因为政府简单而具有垄断性质的供给方式,无法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多样性、及时性和针对性需求,为此需要在供给上适当引入市场的竞争机制,来提供那些时效性比较强的信息服务。市场供给机制的引入,可以使大量的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本进入到农业信息化领域,从而解决信息化发展中所面临的多样性、针对性和及时性问题,也使部分资金问题得到缓解。我国从农业信息化建设起步到现在三十多年的实践证明,市场加政府加社会的三维组合是最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模式。而且,国外发达国家信息化建设的经验表明也是因为有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信息化的进程才能顺利推进。
二、推进农业信息化服务业的发展
农业信息服务业,是农业产业链中最具潜力的朝阳产业。其内容大致可分为:农业经济信息服务、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和农业社会信息服务。我国是一个拥有七亿农民的农业大国,农业信息服务业潜力是十分巨大的。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农业发展受到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应高度重视农业信息服务的建设及利用,采取积极措施,努力为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氛围。
(一)建立农业信息市场多层次服务体系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资源禀赋不同,经济发展差距较大,这就对我国农业信息市场提出了分梯度、多层次的要求。形成以农村信息市场为根本,以区域性信息市场为主干,以国家信息市场为龙头的多级信息市场体系。信息服务业作为信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纽带,要根据信息的多级市场建立所对应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体系。农业信息服务工作,应具备主动服务、动态服务,主动服务于基层,服务于经济发展。目前,我国农村涉农企业正在蓬勃发展,其对人才信息、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求之若渴,同时农民也深刻地认识到,科学信息技术不发展,农业生产就会随之停滞不前。农业信息服务业应把市场重点放在广阔的农村,这样既能促进农业信息产业本身的健康成长,又能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增长。
(二)大力开发农业信息产品并推向市场
虽然我国现在已有关于农业实用技术的大量多媒体信息产品进入了市场,但我们应该针对不同市场,投放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多媒体技术与声像技术都是以计算机或其他电子手段为载体,以的文本、图形、声音、动画和视频信息为表现形式的组合。它可以将原本晦涩难懂的农业技术,转变成易懂、易学、易用的媒体形式,用这样新鲜大众的方式对农业科技、农业咨询和农业教育来推广。它具有易传播、易理解、易操作等特点,是各级政府部门和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传播实用技术,普及农业科学知识的先进手段,也是农民学习和利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渠道之一。另外对于信息化基础设施较好,拥有互联网、远程教育的地区,要加强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利用网络开展实时教学、科学研究协作活动,以及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使农民可以方便地在家中通过电视、电脑或其他视频设备上了解到简单易懂的各种农业信息化实用技术。促使多媒体技术在农业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各种专家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融合于多媒体技术之中,提高系统的实际使用效果。未来,随着更多的农业信息产品投放农村市场,将切实对我国的农业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
(三)发展农业信息咨询业
大力的发展农业信息咨询业,有助于各级政府、涉农企业、农村合作社和农户做出正确的决策。我国农业市场经济活动竞争持续加剧,农业咨询服务业将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另外,咨询服务业相对其他农业产业来看,它投入少、见效快,回报高,是目前所有信息产业中发展最为迅猛的一个部门。所以,发展农业信息化我们可以信息咨询业为着力点,以市场机制为引导,以信息化和产业化为目标,逐步建立起具有生机的农业信息咨询产业自身发展机制,提升我国农业信息化的水平。近年来,我国农业信息咨询服务业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
三、完善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制度
(一)农村领导干部的培养
农村的领导干部作为当前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骨干,首先要培养他们的信息化意识,可以通过国家“农村党员干部现代化远程教育”等工程,向这批人员率先传播培训信息化管理和信息化技术知识。由于农村的领导干部大部分年龄偏高,一些观念无法与时俱进,对信息化技术的理解和掌握有限,因此应完善城镇的村官培养机制,吸引优秀的年青人才走向农村,一方面,可以增加农村信息化人才的储备。另一方面,有效的实施农村信息化推广工作,将更加依赖信息化意识较强的官员。
(二)农业技术人员的培养
各涉农教育部门和农业机构应适当开展农业信息化的相关教学,使各层次的涉农人员得到信息化方面的相关培训。如加设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的课程,定期举办免费的农业信息技术教学班,以培训各级水平的农业信息化人才为目的。具备一定条件的农村中学、高职高专和农业技术学校也适当开设计算机应用培训课,或者与其相关的农业信息检索与服务课程。这些院校也可以利用短期培训等方式对农业推广人员、农业技术人员和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农民进行信息方面的再教育。在加强人力培养的同时,还要建立健全人才竞争与流动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信息化人才关注农业领域。
(三)农民文化水平和信息化意识的培养
篇6
利用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和丰富档案信息资源是档案工作自身发展和改革创新的必然需要。档案信息化是通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将电子文件与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即档案信息化最核心的要素,转为电子档案,以磁盘、光盘等作为介质进行存储,从而为数字化、网络化目标和实现资源共享提供平台。作为未来档案信息资源主体,对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的检验是验证其能否长期安全地提供有效阅读现利用的有效手段。因此,利用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和丰富档案信息资源既是档案工作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档案工作改革创新的必然需要[3]。
2高等农业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重视度不够信息化建设,尤其是高等农业院校信息化建设不能受到足够的重视,高等农业院校档案管理机构通常容易被忽视,不受领导重视的部门,对其信息化建设以及信息技术的管理应用缺乏全面深入的研究。
2.2专业人才不足在高等农业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缺少专业化训练,不具备专业的信息化知识,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对信息的采集、开发与利用缺乏实践经验,从而使高等农业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无法理论联系实际,不能得到有效实施,影响信息化的建设进程。
2.3缺乏信息化系统标准目前,各高等农业院校档案馆缺乏统一的发展标准和规划,而要实现高等农业院校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必须要统一档案信息系统设计和应用软件的管理标准,同时也要统一电子文件的管理标准和纸质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和资源共享。
2.4数字化进程缓慢之前高等农业院校的档案管理多数是由纸质文档建立的数据库,其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将全部纸质档案文档材料数字化,是一项极其复杂浩大的工程,同时,高等农业院校信息档案资源陈旧,系统更新缓慢,且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无法有效实施高等农业院校档案信息的数字化。
2.5设备落后,缺乏资金许多高等农业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对档案信息化资金的投入少之又少,而档案信息化建设则需要配备其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计算机,文字扫描仪等硬件设备和档案管理软件,档案信息处理系统等软件设备,资金不足,无法配备信息化建设的必备基础设施,技术得不到提升,则会制约档案信息化的工作的发展。
3加强高等农业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3.1增强档案信息化意识,制定发展规划高等农业院校领导对档案信息化要充分予以重视,认识其对学校各项事业开展与发展的重要性,对档案信息化的资源配备,信息共享,协作开发等问题能够进行全面深入的可行性研究,制定信息化的发展规划月科学计划,各部门相互协作以加快档案信息化的进程。
3.2培养专业档案信息化人才加快培养专业档案信息化人才是促进高等农业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的有效途径之一,作为档案信息资源与用户之间的纽带,档案馆工作人员负责对高知识含量信息的设计,生产和操作,因此,高等农业院校不仅要加强对在职的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强化其信息化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还要适时引进具备信息化专业技能的人才,充实档案管理队伍,进而加快高等农业院校档案信息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3.3加快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制定统一的信息化系统标准档案部门的一项中心工作就是建设档案信息资源库,即对档案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有效题供档案信息,只有对档案信息资源库进行合理配置,方便利用,才能有效地满足和保证社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建设统一标准和规范也是重中之重,因此应加快制定统一信息化系统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需求以及规范高等农业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
3.4增加资金投入档案信息化的建设与维护均需要大量经费,为了维持档案业务的正常运行,学校应增加资金投入,将档案信息资料数字化建设纳入到校园网络建设的总规划和预算中,从而加快档案信息化的进程。
4结束语
篇7
李道亮教授,自1999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成果转化基金、霍英东基金、欧盟Asla IT&C、国际合作重点等项目20多项:教授农业智能系统、农业信息技术、农业信息学、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4门课程,在农业信息化领域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在科研和教学领域,李道亮教授主要致力于先进农业传感与智能处理系统的研究,重点开展了农业信息传感机理,农业信息智能传输、处理和传输和智能控制领域的研究,提出了农业智能系统的理论体系。
李道亮教授向《中国科技财富》介绍,近年来,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虽然迅速,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农业信息技术产品不成熟、服务体系整体的不完善、缺乏相应的激励和鼓励政策及产业体系、农业信息化机制不健全和联产承包责任制规模比较小,组织化程度低等方面。要解决这些问题,李道亮教授认为,应当呼吁对农业信息化的政策支持;国家应当有意识地扶持一两个龙头企业转向农业信息化的研究与生产,加快农业信息技术及产品熟化与转化;调动三大电信运营商积极对农业信息化的投入;同时还要大力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
在农业信息化领域首次,李教授提出了将农业专家系统扩展到农业智能系统,从软件扩展到了硬件领域,拓展了农业专家系统理论研究和应用领域:重点研究了农业信息智能获取方法和技术,在国内开创了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水产养殖信息技术应用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基于无线网络传感器和M2M技术的农业信息智能处理和传输技术:提出了水产养殖农业环境智能控制方法,集成和开发了集约化水产养殖系统,采用自动控制原理,改进了增氧机和投饵机的控制系统;他还将信息系统、专家系统与增氧机、投饵机和便携式水质测试仪等系列淡水养殖工程技术集成配套,形成高层次多功能的淡水养殖技术推广体系。
篇8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技术成为推进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农业信息化按生产过程分为了产前、产中、产后的信息化,产中信息化是其中极其复杂重要的一个过程,从农业生产过程信息化、生长过程信息化以及产品管理信息化3 个方面出发,详细论述了农业产中信息化的3 个主要环节及其辩证关系,对于厘清农业信息化发展进程、加快农业科技运用于农田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农业产中信息化;生产过程信息化;生长过程信息化;产品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3-0132
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现代村镇服务业技术集成示范(2006BAJ07B09)。
第一作者简介:高万林,男,1965 年出生,四川广元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农业信息化技术。通信地址: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17 号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Tel:010-62736755,E-mail:gaowlin@cau.edu.cn。
收稿日期:2013-03-26,修回日期:2015-04-23。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Agriculture Informatization in Mid Production Process
Gao Wanlin, Zheng Yuan, Tao Hongyan, Li Peipei, Hu Hui(College of Informati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Abstract: Agriculture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Incessant change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are the important role of promoting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griculturalinformation is divided into pre-production, mid-production, and post-production informationization and midproductioninformationization is extremely complex and importan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implementationprocess of agriculture informatization in mid- production process from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and their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This study helps to clarify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informationization and speed up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agricultural practices.Key words: Agriculture Mid-production Informatization; Production Process Informatization; Growth Process
Informatization; Agricultural Products Management Informatization
0 引言
中国农业的信息化水平还很低,尤其在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作为农业信息化重要内容的计算机应用,在总体上处于低水平。农业数据库总量不足,容量普遍较小,标准化程度很低,互通互联操作的比例也很低,计算机应用系统发展不够充分、平稳,没有形成生产经营管理支持系统和农业宏观调控的完整体系[1]。农业信息网络不发达,信息交流方式落后,信息时效性差。信息人才比较缺乏,特别是缺乏既懂农业科学技术又懂现代信息技术的高级人才[2]。信息技术产品和信息服务产业化水平低,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对信息的需求。
当代世界正由工业化向信息化时代迈进,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光纤和卫星通信技术的带动下,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农业是生产生命物质的国民经济的基本产业,是受自然因素与社会诸多因素制约的弱质型产业,因此这项产业格外需要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支持[3-4]。农业信息化就是培育、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应用于农业领域的过程[5]。
现代农业是包含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经营的大农业概念。农业信息化按其生产过程可分为:产前信息化、产中信息化、产后信息化,笔者在此主要讨论的是产中信息化,产中信息化就是在生产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从而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包括生产过程、生长过程以及产品管理的信息化(见图1)。
1 生产过程信息化
农业生产过程信息化是指农业生产领域信息化,包括农业基础设施信息化、农业技术操作全面自动化及农业生产管理过程的信息化,是农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之一[6-7]。生产过程的信息化包括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方方面面,从耕地、播种,到采摘、包装等农业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监控管理,对种植养殖的全过程进行严格记录[8]。农业信息技术对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改造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包括专家系统、传感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卫星遥感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9],农业信息技术使宏观性农业资源环境的检测管理更加准确、可以及时准确地进行气象和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可以在网上进行农产品买卖,可以使农作物播种、施肥、灌溉、喷药等更加科学、合理、准确,使农作物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10-11]。
从信息化的角度对农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电子化、网络化、数字化等形式的监控与管理,有效地将生产过程各阶段的信息加以采集和,对于确保农产品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作用[12]。生产过程的信息化能够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改变劳动力就业结构[13]。
1.1 农业基础设施信息化
农业基础设施信息化包括农田基本建设信息化;农产品的储存内部环境因素变化的监测、调节和控制等完全使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行;畜禽栅舍饲养环境的测控和运作完全实行自控或遥控等。经过30 年以上的发展,中国的农业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已初见成效。截至2010 年底,电信网已基本覆盖全国,农村电视机普及超过了100 台/百户,电话接通率已覆盖全国所有行政村;数据库建设发展迅速,已建设大型涉农数据库100 多个,占世界涉农信息数据库总数的10%左右,引入了世界4 个大型农业数据库[14-15]。
1.2 农业技术操作全面信息化
农业技术操作全面信息化包括农作物栽培管理的自动化、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信息化、畜禽饲养管理的信息化和自动化等。利用精准农业的手段[16],根据作物生长情况和土壤肥力的空间差异,调节作物管理,实时诊断耕地和作物长势,在充分了解大田生产力的空间变异的基础上,以平衡地力、提高产量为目标,实施定位、定量的精准田间管理,实现高效利用各类农业资源和改善环境这一可持续发展目标;借助于农业专家系统[17-18]中相关资料的全面性和专业性,启用系统中农作物栽培及生产管理系统、病虫害防治系统等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
1.3 农业管理信息化
农业管理信息化。一是覆盖县、乡、村的信息网络,保证及时了解市场、政策信息;二是研发适合区域农业情况的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对农业生产中的现象、过程进行模拟等;三是通过信息网络作为渠道,获取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达到合理利用农业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产品和质量的目的。
利用虚拟农业的手段模拟农产品生产组织的流程,并根据模拟的结果,对生产方案进行评价,降低生产消耗,提高生产效率。
2 生长过程信息化
生长过程的信息化是对农业生产中生物的生、老、病、死整个过程进行的信息化。生长过程涵盖了从作物从播种发芽开始到收获结果的过程,牲畜甚至农业微生物的从孕育到死亡的过程,对生长过程进行信息化是一个长期并且庞大的工程,同时它也与生产过程的信息化交织重叠,共同完成生产与生长过程的信息化。
2.1 植物生长过程信息化
采用地理信息技术、决策系统技术等,结合农作物生长环境,如地形地貌、土壤类型、化肥农药使用情况等,绘制电子地图,抽取化肥、水分等信息给专家支持系统,可以实现植物生长过程的信息化管理[19-20]。在设施农业中,利用遥感技术和作物生长模型,建立农作物生长动态监测系统,对农产品长势进行监测[21]。在作物生长模型、遥感信息及气象信息的主要农作物长势综合监测评价指标与模型的辅助下,提高农作物生长监测的精细化程度,实现农作物生长的多时效、定量化、全程性的测评与估产,提升作物生长动态监测的定量化和精细化水平[22]。
2.2 动物生长过程信息化
包括畜禽育种及养殖过程、肉蛋奶生产过程、饲料生产过程、养殖场管理、疫情监测及防治等,应用集传感器、智能监测与控制、移动通信等于一体的设施化养殖系统,实现动物生长过程的信息化[19]。对畜禽生长过程实现信息化和自动化,通过埋置于家畜体内的微型电脑及时发出家畜新陈代谢状况,通过计算机模拟运算,判断家畜对于饲养条件的要求,及时自动输送饲喂配方饲料,实现科学饲养;建立作物及牲畜的水肥营养诊断系统,保证其充足的养料[23]。
3 产品管理信息化
农产品管理的信息化,包括农产品的收获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和利用信息技术对农产品进行管理等。利用现代化手段统计农产品数量并及时跟踪其物流情况,如利用RFID 技术进行农产品数量和信息的记录统计,这也为下一阶段产后信息化的实现做了较好的准备工作。
中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农产品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由于当前客观条件的制约,中国的农产品管理仍然处于严重滞后的水平。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及信息化建设的完善,农产品管理水平亟待提高,这就使得农产品信息化和风险管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24]。建立农产品管理信息系统,对农产品分门别类,并进行数量统计和质量检测,将所得的数据存入系统并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共享,收集和加工管理过程中有关信息,为决策提供支持,给农业管理带来了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帮助农业计划管理可以增加产值,减少管理费用,减少消耗。同时,在财务管理、作物生产存储管理及制定销售计划等方面提供了很大的帮助[25]。
4 结论与讨论
产中信息化是农业信息化的关键一环,直接关系到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水平。生产过程信息化、生长过程信息化和产品管理信息化是农业信息化的3 个主要环节,三者紧密联系、相互作用,又相互区别。生产是农业的首要环节,生产过程决定生长过程的效果,生长过程又反过来指导农业生产过程。农业生产的最终结果就是农产品,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是农业生产过程和生长过程的效果反映,可根据农产品的产量高低、质量好坏来评价和调节农业生产过程信息化和生长过程信息化。加强农产品的管理,有利于降低损耗和浪费,促进集约型农业的发展。
农业生产过程由于其时间跨度长、不可预知的因素众多,更需要信息化技术的辅助,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证。目前,数字技术、3S 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使得农业经济增长从依靠物质投入转移到依靠信息劳动上来。产中信息化主要考虑如何通过信息技术科学种(养)以期达到最高产量和最佳品质的问题。开发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领域的农业专家系统、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便携式农业信息系统等,加快农业科技运用于农田实践。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农业信息化的作用,积极推进和实现农业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林毅.浅淡中国农业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专刊):72-73.
[2] 白硕.论农业信息化与农民增收[J].农村经济,2003(6):57-59.[3] 石元春.农业信息化现状与趋势[J].农产品市场周刊,2005(34):8.[4] 农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前景[J].农业装备技术,2004(4):1.
[5] 高万林,李桢,于丽娜,等.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257-261.
[6] 张志慧.中国农业信息化问题初探[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J].2004(4):108-112.
[7] 潘运国,张连挥,于素华.农业生产领域信息化现状及对策分析[J].农业网络信息,2011(9):5-6,86.
[8] 贺少云.农业生产中自动化信息技术的应用[J].农业经济与科技,2013(4):178-179.
[9] 王辉,程雪,李玉霞.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J].河北农业科学,2009(7):145-147.
[10] 张瑞玲,张银丽.信息技术在精细农业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877-1878.
[11] 杨洪伟.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19-620.
[12] 郑洋.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信息采集与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13] 宋燕.信息化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及其发展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3):15,22.
[14] 周婷婷.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研究综述[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5(1):95-102.
[15] 王儒敬.中国农业信息技术发展现状分析与展望[J].2005 年“数字安徽”博士科技论坛,2005.
[16] 谢美峰.海南省农垦集团信息化发展路径与对策研究[D].海口: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7:1-20.
[17] 毕小明.专家系统及其在中国农业中的应用[J].科技广场,2006(5):115-116.
[18] 高大明.网络化、组件化的玉米专家系统的研究与构建[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00.
[19] 郭作玉.用信息化推进农业现代化[J].农机科技推广,2013(5):60-65.
[20] 詹嘉放.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产前、产中和产后阶段的应用[J].广东农业科学,2010(2):231-234.
[21] 张红卫,陈怀亮,周官辉,等.农作物生长动态监测技术综述[A].第27 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现代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10.
[22] 李武杰,王文滨,李丛军.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方法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22(2):3-4.
[23] 王登辉,高晓云,李焕仁.浅析信息化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21):5-6.
篇9
为了适应新形式下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要求,教育部于2000年决定在我国设置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正式启动我国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教育,开辟了应用型硕士培养的新领域。近年来,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教育为农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是一种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旨在向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及相关部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使他们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的训练,所授学位的标准主要反映该专业领域的特点和对高层次人才在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学术上的要求。因而,农业推广专业学位不同于学术性学位,学科口径更宽却更加注重务实训练。从2009年开始,我国就在不断加大硕士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力度,通过增招专业学位研究生,调整增量(新增硕士生招生计划,主要用于专业学位硕士生招生,基本不增加招生),调整存量(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将原有硕士生招生规模,每年按不低于5%的比例调出,用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等措施最终达到结构调整的目标。2010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占整个硕士生招生比例已提高N25S,20¨年计划达~U30%以上,争取~J2015年提高到50%以上”。在这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农业推广硕士近些年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农业信息化领域不断成为各高校新增的农业推广硕士领域之一。农业信息化领域的课程体系构建是各高校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在分析农业信息化领域课程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现有课程体系的缺陷和不足,进而提出一些粗浅的改进意见,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促进该领域课程体系不断完善。
2.农业信息化领域课程体系现状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体现人才培养特点的具体课程框架,农业推广硕士的课程体系在保证统一的培养规格、符合总体培养目标的同时,还需要兼顾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共性特征,不同领域知识和能力要素组成等,培养单位的学科专业特色以及区域、行业、产业的特殊要求。全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公布了一个(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农业信息化领域指导性培养方案。按照该指导性培养方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要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进行设计。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应根据培养目标要求,按领域设置,突出专业技能及技术集成能力的培养;在领域主干课中应有1门运用本领域的主要理论和技术解决农业推广实践问题的案例研究课程;教学内容应体现宽广性、综合性、实用性和前沿性。加强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12个月的实习实践训练。现行的农业推广硕士课程体系由公共课程、领域主干课程以及领域选修课程三部分组成。公共学位课程使农业推广硕士与其他种专业学位类型相区分,这一部分为既定内容,须严格按统一要求执行。公共学位课程包括外国语(2~3学分),政治学(2~3学分),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2学分),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2学分),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2学分),总学分数为10-12。领域主干课程使培养领域之间相互区分,这一部分也为既定内容,须严格按统一要求执行。领域主干课程包括农业信息化导论(2学分),农业信息化进展(2学分),农业信息获取与处理(2学分),农业信息化案例(案例研究)(2学分),农业应用系统开发(2学分),总学分数为lO。领域选修课由各培养单位自主设置,根据培养目标、研究生的工作需要和各校条件自行确定,每门课程原则上不超过32学时。领域选修课反映出不同培养单位的特色与优势,使得人才培养规格在不同的培养单位之间有所差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校全日制农业信息化领域设置的选修课程包括人工智能技术(2学分),VisualBasic(2学分),数据库技术与应用(2学分),多媒体技术与应用(2学分),网站设计与开发(2学分),科技论文写作(2学分),科技文献检索(1学分),要求学生选修的总学分数为6~8。
3.农业信息化领域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缺陷
在农业信息化领域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我们发现现有的课程体系存在一些缺陷。
首先,课程设置方面统得过严,管得过死。目前,教指委对公共课程、领域主干课程作了统一要求,虽然这样很好地保证了该领域比较一致的培养规格,但是这两部分总学分达到了2O以上,留给培养单位自主设置的领域选修课程空间太小,自由度不足。不能充分反映出不同培养单位的特色与优势,更难谈及使人才培养规格在不同的培养单位之间有所差异。
第二,领域主干课程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组织脱节。全国的农业信息化领域主干课程是统一的,但这些课程却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统一的师资培训。这必然会导致这些课程在不同培养单位的教学效果参差不齐,个别课程的教学甚至达不到当初设置该课程的目标要求。
第三,课程的实践性不足。专业学位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特定职业岗位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能更集中体现相关领域的实践需求。虽然指导性培养方案中强调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从事不少于l2个月的农业推广实践,并结合实践进行论文研究工作,但是没有明确对课程的实践要求,在“每门课程原则上不超过32学时”的限制下课程的实践性也是有局限的。
4.农业信息化领域课程体系改革的建议
针对农业信息化领域现有课程体系的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粗浅的建议:
第一,压缩公共课程学分,重新论证领域主干课程,补充选修课。首先,课程设置建议根据知识体系体现综合性,即在课程设置上抛弃“学科中心型”的旧观念,应适应科学知识综合化的趋势,增设综合化程度不同的跨学科课程,建立综合化多学科立体交叉的课程体系。其次注重课程的创新性。课程体系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农业信息化领域也要特别重视课程内容的更新,积极地把科技文化的新成就吸纳到本领域的课程中,并开设一些代表未来社会科学发展方向的课程,从而使课程体系更加具有灵活性。最后还需要培养单位立足学科优势补充选修课,开设有利于主体个性发展的课程,开设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
第二,学大纲和教学指导。对统一要求开设的课程可以试编统一的教学大纲或教材。通过组织各高校相关教师进行教学研讨,吸取各高校相关课程教学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并融入教学大纲或者教材中去。其次可以统一分批对各高校相关课程教师进行教学培训,或者挑选一批教学效果显著的优秀教师进行教学录像,将这些资源共享给各高校的相关教师进行网上学习,从而达到提高整体教学效果和学要求的目的。
篇10
论文摘要 阐述数字农业的概念及其作用,指出数字农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农业信息化水平低、信息化意识及利用信息能力不强、管理和标准化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等,并对数字农业的建设进行了展望和设想。
在我国2000年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中,将数字农业放在农业信息技术的首要位置,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试图谈谈对数字农业的认识、存在的问题和建设数字农业的基本设想,以供参考。
1对数字农业的认识
数字农业(digital agriculture)就是用数字化技术,按人类需要的目标,对农业所涉及的对象和全过程进行数字化和可视化的表达、设计、控制和管理。其本质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农业生产力要素,将工业可控生产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思想引入农业,通过计算机、地学空间、网络通讯、电子工程技术与农业的融合,在数字水平上对农业生产、管理、经营、流通、服务以及农业资源环境等领域进行数字化设计、可视化表达和智能化控制,使农业按照人类的需求目标发展[1]。
有的学者认为[2],数字农业是“数字地球”在农业领域的延伸。正如“数字地球”的概念一样,数字农业这一概念体现了数据和技术的综合集成。数字农业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数字农业,即信息化农业,包括农业要素(生物要素、环境要素、技术要素、社会经济要素等)、农业过程(生产、管理、储运、流通等)的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以及智能化,形成数字驱动的农业生产管理体系。狭义的数字农业,是以农业空间信息机理为基础的、以“3S”技术为支撑的农业系统空间信息技术体系。
事实上数字农业是一个学术性很强的综合概念。近年来,与数字农业技术体系有关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已经成为主要发达国家发展高新技术农业的侧重点,成为极其活跃的科技创新领域。数字农业是一项集农业科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空间对地观测、数字通讯、环境科学等众多学科理论与技术于一体的现代科学体系,是由理论、技术和工程构成的三位一体的庞大系统工程。数字农业是对有关农业资源(植物、动物、土地等)、技术(品种、栽培、病虫害防治、开发利用等)、环境、经济等各类数据的获取、存贮、处理、分析、查询、预测与决策支持系统的总称。数字农业是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高级阶段,是农业信息化的必由之路;农业信息化、智能化、精确化与数字化将是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结果。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保障我国的食物安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推动农业科技的发展,创造条件进行一次新的技术革命,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使粗放生产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可以预言,数字农业及其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推广应用,必将成为新世纪农业科技革命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必将推动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方向发展,在带动广大农民致富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
2存在的问题
2.1农业信息化水平较低
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播信息的软硬件设备与网络体系不健全;已开发的大量农业经济信息系统、农作物病虫害数据库、作物品种资源管理数据库系统、农业土壤系统分类数据库系统等大多不涉及空间维度,难以适应当前对空间数据信息的需求;对于来源多种多样、格式也不尽相同的各种数据的实时性、地域性、综合性处理还需作出很多努力。
2.2农业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
一方面,许多基层农技人员和广大农业从业者,知识老化,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利用现代技术,收集、处理、利用农业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另一方面,农业信息加工处理的技术人员缺乏,当前,就连最基本的能够及时、准确地提供农产品供需信息,对网络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市场形势,回复网络用户的电子邮件,解答疑问等方面的人才也不多,更谈不上能够满足数字农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
2.3农业信息化效益不明显
数字农业还刚刚起步,在国内总体上尚处于探索阶段,实用性、普遍性的技术应用还很少,直接带来的经济效益还没有很好地显现出来。
2.4农业信息数据的管理和标准化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其他农业信息管理系统为了完成某种分析工作所要求的各种农业数据往往格式与结构不同,而且往往掌握在不同的管理部门或研究机构中。因此,未来建立在网络上的农业地理信息系统要具备获取和分析分布式存储数据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要使所谓的WebGIS能够协同处理来自不同组织和机构的农业数据[2]。
3建设数字农业的基本设想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台州在数字网络建设、原始数字化数据积累、数字化信息采集及其处理等
方面的工作已有一定的基础,起动发展数字农业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借鉴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4,5],提出建设台州数字农业的基本设想,就是要在台州已有农业信息化建设成果基础上,建立可视化的台州农业地理信息系统,构建直观形象的农业信息管理与辅助决策视频体系,实现农业信息的现代化综合管理、分析、共享和,彻底改造台州传统的农业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台州农业工作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
3.1整合已有的农业信息
在国家、省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以各级农业部门为依托,建设中央一省一市县信息骨干网络系统,形成一个功能完善、性能优良的农业综合信息网络系统,并与其他网络互联,成为一个全方位的农业资源和经济信息网络系统。
3.2信息表达要直观、形象,并要实现信息系统的联网
把市内的地形、地貌、交通、村镇、行政区划等基础地理信息以及耕地分布、土壤类型、种植结构、水肥状况、农作物生长发育、气象、病虫害、农民知识、乡镇企业、农业法律法规等各种农业信息以图形图像等直观形象的可视化电子地图与相关信息的形式在投影视频系统上进行显示和表达,随着数字农业的发展,逐步做到与省级、国家级类似的信息系统进行交互式查询等。
3.3强化对科研、管理等的服务工作
通过对基础地理信息和农业专题信息的空间分析、网络分析和追踪分析等,实现农业科研、管理和决策人员在全市三维农业电子模型上,对农业生产中的现象、过程进行模拟,高效、直观、形象地为农业工作的规划、设计、建设、经营、管理、服务、决策等提供科学依据。
4参考文献
[1] 蒋建科.“数字农业”带动农业现代化[J].农资科技,2003(5):41.
[2] 薛领,雪燕.数字农业与我国农业空间信息网格(Grid)技术的发展[J].农业网络信息,2004(4):4-7.
[3] 曹宏鑫,王家利,郑宏伟.发展“数字农业”推动农村信息化[J].农业网络信息,2004(1):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