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文学常识范文
时间:2024-03-20 17:54: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阶段文学常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方法
一、会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宽阅读视野
1.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1)养成每天定时定量读书的习惯。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带领学生利用每天上午第一节上课前的15~20分钟,朗读课本中优美的词句片段或篇章,以及《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此举并非一定讲求学生会背,而重在培养其定时、定量、自觉读书的习惯。
(2)养成利用工具书阅读的习惯。我曾在班上做一调查:有《新华字典》的学生占三分之二,有《成语字典》的学生占五分之一。学生阅读时遇到生字生词,没有查工具书的习惯,而是习惯于问老师或跳过去,遇到困难绕着走,缺乏主动学习、自主求知的精神。针对这种情况,当学生再问我“老师,这个字念什么?这个词什么意思?”时,我先会反问他们:“为什么不查一查字典,让那个无声的老师告诉你呢?”学了《动手做做看看》一文后,我更是让学生把“动动手”“查一查”当做他们的“助力器”,逐步锻炼其使用工具书帮助学习的习惯。
2.充分利用资源,拓宽阅读范围
(1)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媒体,拓宽知识范围。引导学生坚持收看“新闻联播”,定时收听广播中有益的节目。此种做法的目的在于让播音员于无形中对学生产生影响,让学生学好普通话;引导学生从小关心国家大事,学会从不同渠道和途径收集利用信息为我所用,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2)成立阅读小组,资源共享。师生共同收集有益的课外读物,成立阅读小组,利用每周的阅读课,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相互交换课外读物,实现资源共享。
二、能述说—锻炼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口语交际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交际环境中进行。因此,教师要因势利导,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精神,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无论是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还是在平时的师生交谈中,都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口语交际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可从“自我介绍”练起,还可以让学生口述见闻,或从广播、电视、电影、报刊和广告中吸收的信息,任选一两条,抓住中心,按一定的顺序简单地讲给大家听。让每个学生都敢开口说,愿意开口说,知道怎么说,为一步的写打下基础。
三、愿意写—写童真、童趣、真人真事
1.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让学生明白世间的万物、人的喜怒哀乐,皆可人文,让其懂得用“吾手写吾心”。写得多了,悟得多了,写作基本功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打扎实了。
2.从身边事写起。农村的孩子接触农村的事物较多,我就鼓励他们挑选自己身边最熟悉的,亲身经历的,真正触动其心灵的事来写。例如杨梅同学的作文《车祸》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妈妈和舅舅去医院照顾爸爸了,留下我一个人在家看家。我想写作业可是写不下去,眼泪把作业本全打湿了。不知道爸爸的腿能不能保住?以后还能不能走路干活?不知道什么时候,我竟然睡着了……”这段文字虽然朴实无华,却处处浸润着父女真情,把父亲出车祸后自己深夜独自在家的内心活动真实地再现了出来,让人读了不由心生感动。
四、感受成功~改革评改环节,保护写作热情
1.小学生刚刚接触作文,受年龄限制,为其写的批语要力求亲切、随和。
2.批改忌满篇飘红,把学生的作文改得面目全非。
3.切忌人为拔高学生思想,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写作时多进行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4.教师评语应以鼓励为主,多写一些有个性的充满人文关怀的语言,让学生从心理上容易理解和接受,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评语成为连接师生心灵的纽带。
五、学会观察生活
现实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来自现实生活。学生作文又以他们已有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及一定的习作水平为前提。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学生参加实际活动,作文就有东西可写;积极地参加实际活动,写出的文章就有特色。教师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同时,还要学生认真去想想,去听听,去闻闻,去尝尝,去接触接触,去研究研究。教师要给学生一个广阔的写作空间,要经常把学生带出课堂,走入自然,走入社会。自然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学生走入大自然的怀抱,会有一种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感觉。自然界的奇山秀水、花草树木、众多可爱的生物都是学生写作的好材料。同学们要想写好作文,就要热爱生活,学会做生活的主人。一个不热爱生活的人,他不可能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一个对集体活动不关心的人,也不可能写出精彩感人的集体活动场面;一个对周围事物不仔细观察的人,当然也不可能把事物写具体,写生动,写形象。只学会观察生活,学生对待作文才不会有害怕心理,才乐意去写,才敢于去写。才能写出他们眼里的世界、内心的情感,才能写尽生活的真、善、美,世间的假、臭、恶等。
六、习作要求的创新
1.在对想说的内容进行表达时,应坚持采用自己的语言句子进行表述,童年童话与家乡土话土语相结合构成自己成长中的语言,在作文中通过童话将自己的写作潜力得到有效的展现,对自己美好的童年时光进行谱写,避免在书面语言表达上过于拘泥。
2.采用空格或汉语拼音的方式对不懂的语言文字进行替代
在具有口语和土语相结合的作文中,时常会出现一些自己完全不懂的字词,在工具书中无法对土语中的字音进行确定,因此在表达时应采用空格或不太准确的拼音进行,其主要原因则是小学生的阅读相对较少,且具有较少的摘录语汇而导致的。
3.在合适的时候,应对学生的作文字数向多的方向鼓励,多运用词语进行替代,促使事物描写逐渐趋于具体化。
学生通过对作文中自己的言语,能促使压力得到有效减轻,增强自身的说话能力以及写作能力。不仅使其学生的作文兴趣得到提升,从而形成了较为有效的作业习惯。
七、重视作文的评改,让学生在自改、互改中交流提高
在评改学生作文时,可以采取两种方式:自主评改、交互评改。学生自改,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人。当然老师在让学生自改作文前应进行指导,教给学生评改的方法:首先让学生对照题目,看自己的内容是否切题;其次,让学生检查文章的条理、详略的处理,中心材料是否充实具体;再次,检查是否有病句或错别字;最后,看看采用修辞手法可否使文章更精彩。学生自改后,小组同学参与互改,我发现小组同学在互改交流中,无拘无束、乐于交流,敢于阐述自己的见解,哪怕是一个小问题他们也会争得面红耳赤。他人评价时,无疑能让自己大受启发,以广阔的视野对习作进一步修改;评价他人时,亦能使自己得以借鉴,吸取他人的闪光点。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既利于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习惯又使学生在自改作文中尝到了“自改成果”,我也能从精批细改的主体地位中脱离出来,成为作文批改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教给批改的方法,给学生以指导。
篇2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师;做好;初一新生;六种;“常识性”;衔接
中国分类号:G633.3
当小学生进入初一学习时,中学语文教师用注重做好六种“常识性”的衔接。这六种“常识性”的衔接指的是――
一、做好教材知识的衔接
初中语文教师应了解小学语文教材。小学低年级课文贴近儿童生活,课文类型以童话、寓言、诗歌、故事为主;小学中高年级课文题材、体裁、风格多样,并有一定数量的科普作品。而初中教材古代诗词和文言文占30%左右,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各占35%,目的是使学生在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研读中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丰富精神世界。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应对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心中有数,通过教材对比,把握学生已具备的知识体系,为下一步的语文衔接做好准备,在教学的弥补上有的放矢。
二、重视初一新生“喜欢语文”的衔接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想让学生喜欢你,这是比较简单的事,如果想让学生喜欢你的语文课,这就是一种挑战。如何才能使初一新生“更上一层楼”地喜欢语文呢?下列措施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前三分钟演讲、辩论比赛、书法比赛、课本剧表演、好书推介会……这些不经意的举动,会让学生深深地爱上初中语文。无形中,就做好了初一新生“喜欢语文”的衔接。
三、做好学习方法培养的衔接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小学阶段就要引导学生形成一丝不苟地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如: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形成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的习惯;养成书写规范工整、格式正确的习惯;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随时积累有用知识的习惯。学生进入初一学习时,要有意识、有步骤地教给学生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如怎样做好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小结;如何利用科学记忆法提高学习效率;进行课外阅读时,如何选读、精读、批注;考试后如何正确检查等。
四、帮助学生做好心理上的衔接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刚升入初中,面对新的老师、同学、环境,难免会出现新奇、紧张、甚至无所适从的现象,特别是一些成绩退步的同学,他们缺乏自信心,情绪低落,甚至产生厌学情绪。面对这些学生,如何正确引导,使其心理健康“过渡”,使其学习顺利迈上新的台阶呢?中学语文教师可以借助日记等方式,及时把握学生心理动向,不断鼓励他们建立自信心,自我调整心态。指导学生写周记,是对初一新生进一步进行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为此,可以指导学生写好反映师生关系、家庭关系、同学关系的周记,由此架起师生之间心与心沟通的桥梁,帮助学生实现心理平稳的衔接。
五、做好阅读教学的衔接
小学阶段,小孩子天故事,并且幼稚单纯,表现欲强,对老师的盲目崇拜和依赖也最强,这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最佳阶段,只要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起来了,并且掌握了初步的阅读方法,语文教学几乎没什么大问题了。所以小学最后一个学期,应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初一阶段,中学语文老师应对学生加强经典诵读的培养,及时复习巩固小学背过的诗歌文章,加深记忆,同时应加强初中乃至高中教材中经典古诗文的学习背诵,再者应充分利用“名著导读”的平台,有序开展中外名著阅读活动,教师还应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经典现代美文。在此基础上,应让学生们明白,通过记读书笔记可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加强概括能力的培养,完成词语的积累与赏析,从而在阅读中提高语文素养与能力。
六、做好学习评价的衔接
语文课上,小学教师教态亲切,讲课富有感染力,学生随时都在准备回答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一升入中学,教师应当十分爱护学生举手发言的积极性,让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否则就会使他们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受到挫伤。小学教师在教学中能注重鼓励性评价,以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乐意地参与学习;中学教师同样也要注意到学生身心的发展,把握住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坚持正面诱导,多找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关注学生,绝不吝啬任何一次表扬的机会,用鼓励代替批评,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篇3
1.1.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阅读是语文学习水平升华的基础,因此,我们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读,并且在读中能够体会文中的情感,能够通过审美能力的提高,来把握好文章的主体,明白创作者的写作意图。但是,现阶段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生怕哪一个知识点没有讲到,而整堂课对知识点进行分析,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造成学生朗读能力不高,无法通过自己的阅读来熟练掌握字词句的内涵。
1.2.教师在传授知识时不能与生活相联系
我们知道,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存在不同,其与生活息息相关,即在生活中对语文学科知识的应用最为广泛,同时,在新课标中也有明确规定,语文教学要打破传统与生活隔阂的模式,将生活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纵观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知识的融入非常有限,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历有效,认知能力有限,对于一些语文学科知识无法深刻的理解,这样势必会影响到小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而由于小学生具有浓厚的好奇心,且对生活中的人和物非常感兴趣,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融入生活常识,就可以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促进小学生对课文知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学习。与此同时教材的内容与中小学生的生活体验如果不一致的话,很容易造成中小学生认知上的分裂,进而对其人格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1.3.第三,教学方式过于枯燥
由于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大部分教师还在沿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导致小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接受学习中,同时由于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又增加了教学课堂的枯燥无味感,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导致小型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迟迟得不到提高。
2.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
2.1.语文教学内容生活化
要想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做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做到理论教学与小学生的生活互为印证。具体来讲就是通过寻找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生活的契合点,来使教学内容与生活进行有效融合,这样可以大幅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小学语文课有这样一个课文《小马过河》,讲述的是一匹小马要渡过一条小河,但是却不知道河水的深浅,于是就问松鼠和老牛河水有多深,结果两个截然相反的结论使得小马陷入了两难的选择之中,没办法就去问自己的母亲,母亲告诉它要想知道河水的深浅,必须自己去尝试。语文教师在讲授这一节课的时候,就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项生活化的任务,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亲身体会小马所悟出的道理,从而使得语文的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2.2.语文教学手段多元化趋势
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小学生天生好奇,种特性我们不应该抹杀,而是要善于引导和利用,通过对小学生的引导来让他们可以进入学习状态。课堂中我们除了简单的板书外,使用图片、表格、影音都是非常好的教学方式,要增加对他们的感官刺激,让信息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他们的头脑中。
2.3.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
在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常常出现唱读的现象,这不仅破坏了原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同时也影响了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课文朗读教学过于随意性,且教师还不能及时予以学生更正。所要,我们教师一定要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问题重视起来,同时教师在进行课文阅读教学中要给学生进行范读,让学生从中发现自身阅读时与教师范读时存在的不同,并从中找出差距,同时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中注意向学生传授阅读方法、阅读技巧,来使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得到升华,同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结语
篇4
比如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将一些读物的内容进行讲述,让学生对其有好奇心,或是启发学生去阅读读物,从而培养学生的讲述能力和阅读表达能力。
(一)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阅读儿童读物,从而培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从各方面调动儿童阅读的积极性。因为小学生的自制能力都比较弱,而读书有时候是一个很枯燥的过程,需要一动不动的坐着,而小学生喜欢好动,追逐,这时候老师和家长可以对其进行监督,进行奖励的机制,在家里,家长也可以陪着小孩一起读书,这样有利于养成其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儿童文学开拓视野。在儿童文学中,学生获得更多的是开拓自己的视野和语言的积累,因为在新课标中,对学生语言感觉的培养是形成起良好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在儿童文学中,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更重要的是积累其语言感知能力,使其懂得许多生活的常识和一些基本的礼仪道理,长期以此自然提高其审美的能力。
(四)优秀的书籍。在儿童读物方面,应该减少的是其说教性,更多的应该是重视其趣味性和教育意义,这就需要发挥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作用,配合学生的兴趣,带领他们阅读的是一些健康的书籍,让学生在这个阶段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和生活观,也让他们多尝试不同的阅读内容,在阅读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或者是在阅读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动脑的能力。
(五)寓教于乐。语文教学中可以相对应的植入一些儿童文学的思考,或者是利用学生阅读了儿童文学之后开始进行角色互换和扮演等,通过游戏的形式来演绎好儿童文学,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儿童文学,同时将文学中希望表达的思想带到生活中,使得学生的收获更多。
(六)适当利用工具书。在阅读中,老师可以适当的启发学生自己去使用工具书,因为在阅读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生词不认识或者无法理解,为了避免学生们打退堂鼓,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合理使用工具书,自行进行查询,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知识面会得到很大的拓展,也培养了自身独立学习的能力,这样可以启发学生对阅读更大的兴趣。
二、结束语
篇5
关键词:中学语文;基础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3-0012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朱熹有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中学语文教学就应该是那水天一色、风光无限的池水一潭,它虽无江河湖海的壮阔气势,却独有半亩方塘的清景半片。语文教学作为第一语言教育,是由言语教育与文学教育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言语教育即通常所说的语文教育,是文学教育的基础和起点。它引导着中学生流连陶醉在芳香馥郁的文学花丛,它承载着中学生驶向浩瀚的文学海洋。
然而,经过六年的小学语文教育升入中学的学生,在语文方面是否已经具备了驶向浩瀚的文学海洋的能力呢?笔者认为,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因此,如何在中学阶段尽快弥补学生的这一不足,关键问题是要搞清楚不足在哪里,从而明确目标,进一步对症施治。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逐一展开论述:
一、中学生的语文基础究竟怎么了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现阶段中学生的语文基础主要存在三方面的不足:一是没有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主动思考,只记“结果”,不愿意或没有能力对内容进行理解、揣摩;完成作业不主动。二是语文基础知识十分薄弱。相当比例的学生尚不能熟练掌握汉语拼音,甚至区分不了声母和韵母,不会标声调;书面表达能力弱,作文很难做到文从字顺;解题过程思维僵硬,不能融会贯通,更妄谈举一反三;三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有限。究其原因,主要是小学阶段没有养成基本的学习习惯,没有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二、学生基础薄弱的“病根”在哪里
我们一直强调语文基础,小学阶段也一直在“夯实”,可是六年过后如此现状,不得不让我们再去反思这个问题。在小学阶段很多强调语文基础成功教学的法宝,其本质都是“记忆”二字。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语文能力是差在“语文之外”,不是记得不牢,而是缺乏对语言的审美、对生活的感悟、对问题的理解、对形象的感知。究其原因,可归结为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对。
不能否认,语文基础其实包括了语音、字词、句法、修辞、标点、文化文学常识、写作常识以及诗文背诵等方面,这些确实需要靠平时日积月累的记忆。这些知识实际上并不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过分突出,但在小学阶段却被许多教师当作“核心内容”反复训练,实际上大大损害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养成。还有一部分语文基础题,比如标点的运用、病句修改、诗文赏析,一般会综合在阅读部分来考核。其实已经是一种汉语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核,要靠用正确的方法来学习,死记硬背是无法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但却被很多教师一带而过。
陆游曾讲到,“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他认为诗外才是真正学诗的基础。语文是一门综合课程,作文更是一门综合艺术,学习语文不仅要“记”,更重要的是要去表现、感悟、升华、启迪、引领,语文应该由语言、思维、审美三方面构成,“记”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不是全部。但又有多少学生愿意在“记”之外而有所投入呢!
由此可见,很多学生语文基础薄弱并不在“记忆”得不够,更多的原因是在教和学的方式方法上存在问题和失误。因此,在找到了“病根”之后如何“医治”就成了关键所在。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夯实语文基础。
三、如何“补救”学生的语文基础
一是从培养习惯入手,建立“新的学习方式”。既然很多学生已经习惯了六年的“定式”,唯记忆而轻能力,现在就要颠覆他原有的方式,变成重记忆唯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暗示、调整和强化。比如,笔者在教学中就有意识地强调理解和感悟,而这方面学生开始时不太重视,甚至不感兴趣,认为“与考试无关”。笔者就通过课堂提问“逼迫”学生重视,再反复举考题中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练习,还教学生解题的方法。经过近一学期的努力,情况方有所改观。再者,从小处着手,严格要求,使学生形成习惯。要从具体问题着手,比如做选择题,笔者就要求学生将错项在原题上改正,不能只填序号,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做题应付的态度。其次,要坚持长期严要求,对学生的要求一定要持之以恒,不给他偷懒的空子。这就需要教师多费心思,多检查、严要求、勤落实。
二是从提高兴趣入手,让学生慢慢“喜欢上语文”。之所以很多学生害怕语文,就是小学那种“记忆”式的枯燥训练,泯灭了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笔者通过开展一些有趣的语文活动力争把课讲得深入浅出,从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等方面入手,慢慢培养学生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比如,好多学生容易写错别字,就可以让学生每天给自己或别人找一个错别字;很多学生容易混淆“衣”字和“示”字偏旁,就指导他们找规律,学生掌握起来就容易多了。
三是在课堂中突出基础知识的训练。学好词句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教学中,笔者在讲、读课文时,花大量的时间给学生正音,结合语句理解字、词的意思,重点词句反复训练,讲细、讲透切,使学生领会到位。懂得一句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使学生认识词语在一个完整句子中的作用。“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为学生扫除学习障碍,才能更快让学生进入课本、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是让读贯穿全课。俗语说得好,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无独有偶,著名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张田若先生也曾讲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张先生把学生是否熟读课文作为评判一节语文课教学成败的标准。语文阅读课的教学,就是一个字“读”,必须紧紧抓住这个“读”字做文章。因为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课文的内容自然也就理解了,甚至文章的思想感情也就体会出来了。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就是赋予作品生命。为此,笔者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朗读课文时至少要读三遍,第一遍朗读要正确,不能读错字、掉字,不能出现破句;(下转第14页)(上接第12页)第二遍朗读要读流利,学生在流利朗读课文的同时了解课文大意,分清文章脉络;第三遍要读出感情(精读),在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懂,读出字面“背后”的意思,进而把课文读出感情来,做到品味语言、体会情感;最后是品读,做到赏析与反思、完善与修正相结合,将读写训练相结合,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能力。
五是在语文基础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和掌握,如果只是把它作为死的知识记忆下来,那么语文基础知识就失去了它的最重要的意义,所以要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具有运用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语文基础知识越学越活,越用越熟。因此,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非常注重学以致用。比如刚学过一个单元的字词,就让学生用这个单元的字词写一段话;学了不同的表达方式,就让学生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各写一段文字;学了文章中修辞手法的应用,就指导学生运用多种修辞写一段有文采的话;或者利用活动课开展改病句、改错别字、查工具书、演讲、辩论等比赛活动,让学生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在活动中。在学中用、在用中学,让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语文学习形成良性互动。
总之,语文基础知识的夯实是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也是需要全体语文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笔者希望自己的这点思考能给各位同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豫霞. 半亩方塘见清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浅析[J].南昌教育学院报,2010(6).
篇6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阅读”方面有明确的要求,即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4万词以上。虽然这是对初一学生的要求,但要想达到4万词的阅读量,需要学生不断地积累,因此,教师可以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就有意识地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以提高他们的输入量。这在语言技能二级要求中也有明确的要求,即语言学习需要大量的输入。由此看来,丰富的阅读资源对英语学习尤为重要。
进入小学高年级之后,书本上的内容比中、低年级增加很多,但仅有的阅读资源大多数为阅读理解短文,依然难以满足高年级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应该切实地秉承新课程标准的思想,根据教和学的需求,为学生们提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英语学习资源,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英语学习资源。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面对教师精心挑选的“阅读大餐”时会感觉索然无味。如果这样的话,那么阅读还有什么意义呢?久而久之,一定会影响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针对这一现实情况,我对我校高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调研,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也会为教师选择阅读资源提供参考。
一、调研过程及结果
此次调研的对象是我校六年级3个教学班的102名学生,主要考查他们对童话故事类、寓言故事类、科幻故事类、日常生活类、逸文趣事类、人物传记类、科普知识类、社会文化类、地理常识类等9类阅读材料的兴趣,并按照兴趣高低进行排序,具体调研数据见表1。
由表1,我们可以看出:第一,科幻故事类、逸文趣事类的阅读材料最易激发高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目中,位居第一位的阅读材料在各个类别中都有分布,但科幻故事类与逸文趣事类阅读材料尤为突出,它们分别占据了全体学生的31%和26%。第二,童话故事类、科普知识类、社会文化类与地理常识类的阅读材料也能够激发高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折线图(见图1)可以清楚地看出,高年级学生在将这9类阅读材料按喜好程度排序时,从第1到第9,选择童话故事类、科普知识类、社会文化类与地理常识类阅读材料的学生人数没有呈现出明显的递增或递减趋势。这说明小学高年级学生对这4类阅读材料的兴趣一般,但它们也能激发高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三,日常生活类、人物传记类与寓言故事类的阅读材料不易激发高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调研数据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在高年级学生心目中位居最后一位的阅读材料各类均有分布,但日常生活类、人物传记类与寓言故事类的阅读材料比较突出,各自在学生中的比例是25%、22%和15%。而且,我们还可以通过折线图(见图2)清楚地看到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将9类阅读材料按喜好程度排序时,选择日常生活类、人物传记类与寓言故事类的学生人数基本呈递增趋势。这说明日常生活类、人物传记类与寓言故事类这3类阅读材料的受众群较小,这些学生对这3类阅读材料的兴趣较低。
二、调研结果分析及启示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对学生而言,阅读材料的选择是否合适将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对英语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只有当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才会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才会突显出阅读的效果。
所谓阅读兴趣,是指对自身从事阅读活动的心理倾向和阅读材料内容及意义进行积极探究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通常表现为一种积极的情绪态度。阅读兴趣是阅读活动中最直接、最活跃的意向心理因素,对维系注意力、增强理解和记忆、激发联想和创造思维、唤起情感体验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如果学生对阅读材料不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将阅读当成一项任务来完成,会“为了阅读而阅读”,那就会丧失阅读的乐趣,那这样的阅读还有什么意义呢?因此,了解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真实想法、清楚学生的阅读需求就成了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1.偏爱科幻故事与逸文趣事类阅读材料的原因及启示
科幻故事是用幻想的方式描述人类科学上的某些新发现、新成就以及在此基础上可能得到的预见,以完成某种奇迹的小说。科幻故事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虚幻、虚构、神奇,人物和事物都有神奇的力量、魔法及魔力等。31%的学生将科幻故事列为第一名,这说明学生对具有奇幻特点的阅读材料非常感兴趣。针对这一点,我们在为小学高年级学生选择英语阅读材料时,可以优先选择科幻故事类的阅读材料,如英国Julia Donaldson编著的“Oxford Reading Tree”系列故事中的Castle Adventure,《培生儿童英语分级阅读9》中的Journey into the Earth、Adventure at Sea、The Magic Carpet或Voyage into Space等故事中的某一章节内容。
逸文趣事是以日常生活中的材料入手,描述一些鲜为人知的事情,主要是幽默故事。它的选材多源于日常生活,给人以似曾相识之感,但随着故事的发展、展开、结束,会给人一种意外的感觉。26%的学生将逸文趣事列入第一名,这说明学生对具有幽默、惊奇特点的阅读材料也很感兴趣。针对这一点,我们在为小学高年级学生选择英语阅读材料时,可以优先选择逸文趣事类的阅读材料,如“攀登英语”中的Mr. Farmer,《培生儿童英语分级阅读6》中的The School Fair、The Castle、The Lost Costume或The Big Boots等等。
2.对童话故事类、科普知识类、社会文化类与地理常识类阅读材料兴趣一般的原因及启示
童话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等手法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一般童话中有很多超自然人物,如会说话的动物、精灵、仙子、巨人、巫婆等。如此看来,童话也具有奇幻的特点,小学高年级学生应该对童话故事类阅读材料表现出很高的阅读兴趣,但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童话故事类阅读材料的兴趣一般。这可能是因为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阅读过很多被译成中文的著名的童话故事,如Snow White、Little red hat、The Ugly Duckling、The Little Girl Selling Matches、Cinderella、Jack and The Beanstalk和The Emperor’s New Clothe等,所以他们对童话故事类阅读材料的新奇感逐渐地丧失,但由于这类阅读材料具有奇幻的特点,因此,小学高年级学生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对童话故事还是有一定的兴趣的。针对这一点,我们在为这些学生选择阅读材料时要选择他们没有读过或很少有人读过的童话故事,如The Magic Porridge Pot和The Princess and the Pea等。
无论是科普知识、社会文化,还是地理常识,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科学课、品德与社会课、英语课中都有所了解,因此他们对这3类阅读材料没有什么新奇感,兴趣自然不会太高。但人类的探索永无止境,社会文化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总会有新的发现吸引人们的眼球,所以在我的调查中,这些学生对这3类阅读材料还有一定的兴趣。因此,我们可以为他们选择一些科普常识类的阅读材料,如A Fruit Is a Suitcase for Seeds,或者是有关社会文化类的阅读材料,如April Fool’s Day,还可以是一些有关地理常识类的阅读材料,如Saving Egypt’s Great Desert。
3.对日常生活类、人物传记类与寓言故事类阅读材料兴趣低的原因及启示
在英语教材中,学生会读到很多有关日常生活类的内容,如Uncle Jack’s Farm、School Sports Day、The Concert、Redrock Bay Health Club、Choosing a Gift、The Mountain Bike Race、In the Emergency Room等。学生已经对外国的日常生活情境有了很多的了解,因此他们对日常生活类的阅读材料失去了强烈的新奇感,也就很难再表现出什么兴趣了。同时,在语文课程中,学生学习了很多寓言故事,如鹬蚌相争、自相矛盾、掩耳盗铃、南辕北辙、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狐假虎威、揠苗助长、画蛇添足等。在英语课上,我们再对学生已经知道的内容用英语呈现一遍,无异于画蛇添足,自然激发不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据我们了解,学生读过的人物传记并不多,或者可以说是少之甚少。人物传记大多是通过对典型人物,如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经济学家、艺术家等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的描述和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其首要特征是真实,这些内容和日常生活类阅读材料类似,很难让学生对这类内容产生兴趣。
因此,我们在为小学高年级学生选择英语阅读材料时,这3类的阅读材料可以不考虑。但如果选择的寓言故事类、日常生活类与人物传记类的阅读材料具有趣味性、幽默性、奇、幻等特点的话,我们也是可以让这些学生读一读。例如寓言故事类的The Flying Turtle、The Golden Ax、The Fashionable Crow,日常生活类的My Name Is Yoon,人物传记类的Meet Ben Franklin等。
三、思考
虽然只有当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才会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阅读的效果才会突显,但我们在选择阅读材料时,不但要考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要考虑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阅读心理、实际水平及阅读目的。
1.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选择阅读材料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以及事物之间规律性联系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它可以使我们突破感官局限,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媒介理解与把握没有感知过或根本不可能感知的事物。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尽管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维系的,但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已经开始具有了抽象逻辑思维,慢慢地进入文学期。这时,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逐渐发展,兴趣逐渐分化,在阅读上便直接表现为他们的阅读取向趋向多元。在上述的数据分析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小学高年级学生会涉猎各类阅读材料,因此,我们在选择阅读材料时要趋向多元,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2.根据学生的阅读心理选择阅读材料
我们在选择阅读材料时首先要避免材料的成人化,应该按照小学生的阅读心理寻找材料。心理学家的一项研究表明:读书兴趣随年龄增长而变化,并将读书兴趣的发展分为依次递进的六个阶段,即绘画期、传说期、童话期、故事期、文学期、思想期。一般来说,学龄儿童位于第一阶段,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分布在第二、三阶段,也就是说小学生对“传说”和“童话”最感兴趣。这与我们的调查结果完全相符。因此,我们可以为学生选择一些传说或童话类的阅读材料及其他具有奇、幻特点的故事作为阅读材料。
3.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的难易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心理与情感,而这又往往与生词量有关。如果文本中的生词太多,学生就读不懂阅读材料,也就达不到训练的目的,还会导致他们对阅读产生畏惧心理而放弃阅读,给进一步的阅读造成障碍。因此,在挑选阅读材料时,文本的生词不能超过总字数的3%,让学生在熟词的大环境中理解、体会新词与文本内容。这样既可以避免学生产生畏难心理,又可以让学生体会阅读的成功感。因此,我们在为小学高年级学生选择阅读材料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适当的删减。
4.根据学生的阅读目的选择阅读材料
无论做什么事都会有目的,阅读也是如此。阅读目的是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借助意识、观念的中介作用而预先设想的,贯穿阅读过程的始终。如果存在明确的阅读目的,阅读的效果就会比较好。因此,我们在为小学高年级学生选择阅读材料时要考虑学生的阅读目的。如果想让学生感知语言的韵律和节奏,我们可以选择一些英文诗歌、散文;如果是为了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故事;如果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一些英美文化,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社会文化类的阅读材料;如果是为了提高写作水平而进行模仿写作,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结构化比较强、逻辑清晰的阅读材料。
参考文献:
[1]白薇.英语绘本的选择及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英语教与学, 2013(2).
[2]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篇7
摘要:规律又称法则,是事物发展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有自己内在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对待客观规律,人们只能遵循,不能违背,否则就要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语文教学也是这样。
关键词:试论 正确 认识 小学 语文 教学 规律
教与学的双方,如果遵循其自身的规律,语文教学就能打碎应试教育的桎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语文教学就能沿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反之,语文教学就会变味异化,就会受挫低效,与素质教育相背离。因此,不管语文教学如何发展,如何改革,不管语文教学产生多少新的理念,产生多少新模式与新方法,也不管是选修课还是必修课,都不能违背这一规律。因为语文教学的自身规律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母规律。它制约着语文教学的原则、方法、过程与结果。可以断言,能否遵循语文教学的自身规律,是语文教学能否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语文教学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归根结蒂,最重要的问题是认识和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的问题。什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呢?按道理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应该对这一重要问题作出明确而规范地表述,但结果却令人失望。《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有一句:“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教学建议”中只是有一句:“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但小学语文教学的规律到底是什么,却未作有诠释。那么,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究竟如何表述呢?笔者通过学习研究《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学论,认为,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有序地感知课文,领悟思想内容,积累知识和语言,并通过运用(即训练或实践)提升学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简言之,就是感知——领悟——积累——运用。
一、重视感知。
从认识论的角度说,语文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而感知即是这特殊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是对文本的感性认识。学习任何课文,不论是选修课还是必修课,都不能超越这个阶段。都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大体弄通词语、理清思路、概括要点,初步领会作者的思想倾向观点和感情。那么,如何感知呢?感知的方法多种多样,阅读是感知文本的主渠道,应根据文本的特点或默读、或略读、或跳读、或精读、或查资料、或述情节、或列提纲等等,一句话,要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根据不同的体裁和内容加以选择。可是有的老师往往超越这个阶段,以长篇累牍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自我感知,这正如张大文先生所指出的问题,是对其规律性和工具性的忽视,而空谈思想性与人文性。
二、重视领悟。
如果说,感知是阅读教学的初级阶段,那么领悟则是阅读教学的深化,是对课文的理性认识,是阅读教学的高级阶段,是知识形成能力的前提。所谓领悟,就不仅是知,知道是什么,而且要懂,能回答为什么,能够举一反之,闻一知十。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悟,觉也,从心,吾声。”可见,领悟从人的心智上、思想上启发人的“悟”。这种“悟”的特点是由感性的量的变化到理性的质的飞跃。在具体操作中,就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从文本的特点出发,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对文本或其经典段落进行默读、品读,读出重点、节奏、韵律、感情和意境,鼓励学生讨论、质疑。使学生不但明白文本写什么,而且还要明白为什么写,怎么写,这样写妤不好,好在哪里。同时,对文本的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进行深层的探究、评价与鉴赏,这也是语文教学人文性的本质要求。
三、重视积累。
积累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基础。素养,顾名思义,靠平时的积累和修养。何谓积累?即积累语言,积累思想,积累文化、文学常识,积累生活素材。积累要做到“三多”,多读、多背、多记。多读就是多读课文,多读文学名著经典、科普书刊和其他有益读物;多背就是多背诵名篇名句,特别是古典诗歌和优美散文;多记就是多记笔记,或存入电脑,并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古今多少硕儒、大师级的博学人物,其渊博的奥秘之一是善于积累罢了。当然,这种积累,不仅是简单的量的增加,而且通过梳理、归纳,使知识系统化、序列化、网络化的过程。
四、重视运用。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意义;对策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众所周知,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功能,教师的教学不仅要关注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同时也要关注人文性。就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只是重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重视知识的灌输和传授,忽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重视语文的德育教育,实现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效果。本文中,笔者结合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意义,分析相应的渗透对策。
一、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意义
从根本上讲,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之下,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已经成为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都是受到传统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从而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是重视知识的灌输和传授,重视学生考试成绩的提升,忽视学生的能力建设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德育教育,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对于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实现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2.有利于完善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
小学阶段的德育内容是:开展热爱学习、立志成才教育,开展孝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教育,开展做人做事基本道理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开展热爱劳动和爱护环境教育,开展尊重国旗、国徽,热爱祖国文化的爱祖国教育,开展社会生活基本常识和安全教育。从小学阶段德育的内容来看,教育部确定的六个方面的教育内容,是从宏观上对小学阶段德育内容的规定,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需要加以细化,使之具有可操作性。而这些内容,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都或多或少有所体现,并且更为具体化、直观化。同时,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一部分内容,虽然不属于小学阶段德育内容的范畴,但可以对小学生的德育起到强化作用。另外,通过小学语文教学实现对小学生的道德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小学德育手段;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加强小学语文教育有助于充实小学德育手段。
3.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
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祖国繁荣昌盛的希望。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则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国民综合素质的提升。而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实施有效的德育教育,对于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促进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对策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不仅可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完善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对于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也具有积极的作用。那么,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采取怎样的教学手段,实现良好的德育教育效呢?
1.立足课本,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拥有丰富的德育教育内容,而课堂教学是教师渗透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紧密结合语文教材的内容,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如诚实守信、拾金不昧、爱国主义、艰苦奋斗等,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手段。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讲析法,渗透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来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且在领会思想热莸幕础上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以收到语文教学应有的效果。学习课文时,应使学生学好语言文字,了解字、词、句的含义,把德育渗透到语言文字的讲析中,以达到智育与德育的自然融合,促进小学语文良好德育教育效果的实现。
2.开展课外活动,渗透德育教育
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而言,教师可以通过课外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从根本上讲,语文课外活动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熏陶。活动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并注重层次性和针对性。例如针对小学生处于幼稚、不成熟、独立性与依赖性相交织且其行为富于模仿性的特点;课外活动要坚持选择正面良好的榜样,以培养其优良品质、积极进取精神、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感。可以通过举办革命诗歌朗诵会、名人成功故事会等形式开展语文课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渗透道德教育,把语文能力训练与品德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德育于语文课外活动中,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3.紧密结合阅读,渗透德育教育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拓展学生知识和视野的有效途径。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紧密结合阅读教学,渗透德育教育,促进良好德育教育效果的实现。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并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特别是评价与欣赏的方法,使学生从阅读中有所收获。例如针对某些学生阅读时只注意故事情节,就要教育他们在阅读文艺作品时要掌握作品的思想内容,看到它的社会意义,从中受到有益的感染。一本好书相当于一位良师益友,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刻苦学习、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所以应该鼓励学生订阅书刊杂志,使学生扩大视野,提高思想觉悟,促进良好的德育教学效果的实现。
总而言之,德育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深刻认识到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积极意义,并通过教学手段的创新,重视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促进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的实现。
篇9
上海为什么要删掉那8首古诗?其市教委教研室相关负责人解释,8首古诗退出一年级语文课本,目的是为小学生减轻识字和背诵的压力,但在小学一年级的听力磁带中仍保留了这8首古诗,老师会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体验古诗的音韵美。但上海一些家长认为古诗是很好的文学形式,如果能保留一两首,让孩子适当学习,并不会增加多少负担。
9月9日,到北京师范大学与老师座谈。从展台上拿起一本课标书翻看。听说语文、历史、思想政治三门课标是全国统一的,他说:“我很不赞成把古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的话无疑将一锤定音。北京立即行动了起来,北师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任翔表示,从明年9月起,由她负责主编的北京市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中,小学一年级《语文》的古典诗词,将由现在的6到8篇增加到22篇,整个小学阶段不少于100篇;不仅如此,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新版的语文教材里也都增加了古代经典诗词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如《弟子规》《三字经》和《百家姓》等。
【多维解读】
1.吸取古人智慧。课本作为教育的载体,实在没有理由自缚手脚,弱化本民族文化特色。越是经典的文化遗产,越是具有时代意义。课本作为传承中国文化的载体,不能被割掉。通过对小学生的古典文化教育,可以让古典诗词等传统文化内记于心,外化于行,让学生在古诗词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美感和人文魅力,感受文明和道德的坚守,感受民族跳动的文脉和血脉。
2.传承民族文化。中国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古代经典是我国文化中的瑰宝。小孩子记忆力最好,古典诗词和散文需要靠记忆力先背诵才能逐步理解,所以让孩子在小学、初中阶段学背诵简单的古诗词和散文,效果最好。让孩子从小读一些优秀古诗词和散文,并不是简单“增加知识”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更不是为了长大了附庸风雅,而是为了传承中华文化文明的基因。应该把古诗词留在小学课本里,用诗词歌赋传播中华文化,让中国人把中华文化的根脉留住。
3.切忌过犹不及。负责主编北京市义务教育语文教材的专家表示,从明年9月起,北京小学一年级《语文》的古典诗词,将由现在的6到8篇增加到22篇,整个小学阶段不少于100篇。一下子由原来的几篇增加到22篇,值得探讨。凡事都有度,古诗词保留、回归中小学教材,也应循序渐进,理应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能盲目过多过快地增加。一味地增加,甚至是猛增课本中古典诗词的比例,并不一定能收到预期效果,反而有可能变成学生的另一种负担,落得适得其反的结果。
篇10
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在中小学中进行了综合课程的探索,一些国家的政府和国际教育组织也将课程综合化作为一项教育改革的政策写入了教育文件中。在艺术教育方面,各国的综合课程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设置艺术学科群,制定融各门艺术学科为一体的艺术教育目标,在实施教学时,每一门艺术门类仍然相对独立。二是设置艺术学习领域,综合数门艺术学科的内容进行教学。三是依然采取分科的方式,以美术或音乐学科的概念或体系为中心,在部分单元中加入一门或数门其他学科的内容进行综合性教学。
2001年6月8日,中国教育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此《纲要》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的第二条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合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为了适应课程变革的需要,同时保持美术学科自身的特性,又考虑到我国美术教育的传统以及教师的接受程度等诸方面的因素,《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研究与制定小组决定采取学科综合的方式,设置“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近年来,国内外的美术教育者们在中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已开发了许多以美术学习为主导的“综合·探索”教学活动。当然,作为教育战线上的我们也在积极努力的实践、探索着。
美育是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与其他学科相行不悖。
1.把音乐带进美术课堂
音乐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作用,能调动人的情绪反映。在美术课中相应地引用音乐教育,将更好地辅助教学。在欣赏课中,我们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古画名卷,如痴如醉的乐曲无形牵引我们的思想进入画境,感染画中的精神、画中的韵律,更强烈地激发感情,不仅使学生感情上产生共鸣,又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例如,我在上《太阳、月亮、星星》一课(小学一年级)的教学时,以音乐欣赏作为引导:播放一段激昂而有节奏的乐曲让学生体验太阳升腾的感觉,再让学生静静地聆听一曲伴随着细微的铃声和海浪声的幽雅乐曲,想象月亮、星星在天空中闪烁着光芒的美妙景象。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在课程中巧妙融合,利用通感,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想象、体验并表达天空的美丽景象。
2.与文学相结合
美术通过造型视觉艺术去传播文化思想,文学则利用文字,两者目的相同,只是表现手法不尽相符而已。在美术课中,利用优秀的文学作品(故事、诗歌、散文等),优美的语言与画结合,积极调动学生思维,仿佛身临其境,带着作品意境的整体印象,再联想,再遐想,由此培养想象能力、创新意识。
3.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美术来源于生活,形象地反映生活,具有强烈的思想性。美术课应与培养孩子高尚的审美情趣,爱国主义情感相结合。与此同时,美育要针对教材本身的美的因素,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例如:在绚丽多姿的风景中,感受生活的美好,树立热爱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在描绘壮美祖国山河,故乡一草一木中培养起爱国主义情感;在欣赏优秀的革命历史雕塑、绘画中,树立起远大的革命理想。
4.与常识学科相渗透
一位美术老师选择了低年级学生感兴趣的课题《树叶颜色变化的过程及原因》,以梧桐树为载体,引导学生采用绘画、文字、摄影等方式,记录梧桐树从10月至第二年1月的变化。这一学习活动,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学生按自己的意愿组成12人的课题组,再分成3个小组,每组4人,组长经民主选举产生,每位组员都承担一部分职责,贵重设备(如照相机等)作为共享资源。第一阶段为观察阶段,学生记录每天的气候、气温变化;每周描绘同一棵梧桐书的树叶,并拍摄这棵树的照片;每周五进行讨论与交流。教师则针对学生描绘树叶方式的概念化的问题,引导他们仔细观察树叶形、色的变化,学习用多种色彩表现秋天树叶的丰富色彩。第二阶段为总结阶段,学生们将采样、观察、记录的资料进行汇总与交流,写出了题为《树叶颜色变化的过程及原因》的小论文。与此同时,小组成员采用绘画的方式,创作了主题为《树叶的生命》的绘画作品,布置了摄影展览,并创作了小剧本,设计人物的服装、道具和舞台背景,排演舞台剧等。
- 上一篇:乡镇抗旱应急预案方案
- 下一篇:社区地质灾害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