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的主要工作范文

时间:2024-03-20 17:54: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应急管理的主要工作,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应急管理的主要工作

篇1

(江苏南京普兰宁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持续加快以及整体国民经济水平的稳步提升,我国建筑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时机。目前来看,我国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主要是借助了经济形势与社会环境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但是当一切外部有利条件都相对减弱的情况下,我国建筑业要继续保持稳定、健康、持久的发展势头,就必须从自身管理工作抓起,确实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只有这样我国建筑行业才会拥有永不枯竭的发展动力,才能走得更远、更稳。本文就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和对策作以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 建筑工程;管理;主要因素;对策;影响;分析

Constructionengineeringmanagementproblemsinitsmaininfluencingfactorsandcountermeasures

ZhouJian-ming

(NanjingPuLanningConstructionEngineeringConsultingCo.,LtdNanjingJiangsu210000)

【Abstract】Inrecentyears,asChinacontinuedtoacceleratethepaceofreformandopeningupandtheoveralllevelofthesteadyimprovementinthenationaleconomy,China´sconstructionindustryusheredinunprecedentedfavorabledevelopmentopportunity.Now,therapiddevelopmentofChina´sconstructionindustryismainlywiththeeconomicsituationandsocialenvironmenttopromoteandfacilitatetherole,butwhenalltheexternalconditionsarerelativelylessfavorablecircumstances,theChineseconstructionindustrytocontinuetomaintainastable,healthy,long-lastingmomentum,wemuststartfromtheirownmanagement,andaredone"withinastrongandColleges,"OnlyinthiswaytheconstructionindustryinChinawillhaveaninexhaustiblemomentumtogofarther,morestable.Inthispaper,ourconstructionmanagementproblemsanditsimpactfactorsandstrategiestomakeabriefanalysis.

【Keywords】Construction;Management;Themainfactors;Countermeasures;Impact;Analysis

1.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是指:从建筑工程项目立项开始,经过招投标、整体规划、设计、工程造价、施工、竣工验收、房地产及其他建筑专业的管理,最终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实现“质量良好、成本低而效益高”的根本建设目标。目前,我国全面实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时间还比较短,而且相对缺乏系统、专业、深入的理论研究与探讨,导致了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弊端、漏洞较多,急需得到有针对性的改进与完善。总体分析,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管理体制不健全是尤为突出的重点问题之一。健全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要设置功能齐全的项目管理部门和机构,并根据工作的实际需求分别配备数量不等的人员,以满足工程管理中各项具体工作的要求。但是

我国大部分建筑工程项目为了节省人员开支,大量削减工程管理部门,以及工作人员的数量,这就造成管理部门和人员的残缺,甚至引发了管理人员不得不身兼数职的现象。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也就无从谈起了。

1.2管理制度深入性不足。

近年来,我国中央和地方各级建筑行业主管部门逐渐加强了对建筑行业的监督与管理力度,并相继颁布和出台了一系列建筑工程管理文件和相关规定。建筑行业的相关管理制度全部是由国内著名的建筑行业专家、学者、主管部门领导、具备丰富工作经验的工程管理人员共同研究、讨论,经过反复论证最终确定下来的。但是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在下发到各建筑工程单位以后,大多变成“一纸空文”,其作用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建筑工程管理制度浮于表面、难以深入,是我国建筑行业管理工作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

2.影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

从表面形式来看,我国建筑行业呈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但是国内部分建筑行业专业管理人士通过对相关数据、资料进行研究与分析后发现,我国建筑行业管理工作的发展速度相对缓慢,甚至部分地区出现了“停滞”发展的状态。影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主观因素。

世界一切事物的发展与进步都是主观因素起决定性作用的,如果在人的主观意念中排斥新事物的萌发,则必将扼杀这一新事物的成长和壮大。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现状不容乐观,前景也难见光明,究其根本原因,与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人员主观意识中排斥先进、科学的管理理论与方法有极大的关系。由于我国大部分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坚持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在他们的主观意识中认为,传统的管理方式完全可以满足现阶段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需求,无需耗时、耗力去进行修改与完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主观上不支持和配合管理制度的制定、管理体制的建立、管理责任制的明确、管理任务的具体化等工作内容,我国建筑工程整体管理水平较低的现象也就不难解释了。

2.2客观因素。

影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客观因素,主要是指除建筑工程单位自身以外的一些相关机构和部门的因素。首先,政府建筑行业主管部门监督与管理的力度不足,是影响工程管理的一个重要客观因素。政府建筑行业主管部门具有协助建筑工程单位加强管理的权利和义务,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能难以全面实施和落实。其次,由于我国工程监理单位及监理体制的起步、发展较晚,也无形中成为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客观因素之一。监理单位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独立第三方参与者,其具有独立开展建筑工程全部项目审核与管理的权利,是有效促进建筑工程管理进步的新型体制之一,但是多数监理单位心甘情愿的被施工单位“束之高阁”,也就失去了监理的意义和效果了。综上所述,影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客观因素多是来源于外界,并且也较易得到解决。

3.如何全面提升我国建筑工程的总体管理水平

建筑工程的总体管理水平,已经逐步提升为衡量我国建筑行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指标之一。提升我国建筑工程的总体管理水平必须要坚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基本原则,还要充分考虑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存在主要的问题,进而制定出科学、合理、有效的发展方针和路线,否则只能是循规蹈矩,难以有全面的突破和飞跃。全面提升我国建筑工程的总体管理水平的措施,主要有两点。

3.1新型建筑工程管理思路体系的建立。

近年来,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由于国内管理理论和经验的缺乏,导致了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思路体系始终难以全面确立。建筑工程管理思路体系的建立是一个专业性十分强的问题,必须由资深的建筑学科专家和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管理人员共同来组织实施,才能最终实现。在建筑工程管理思路体系建立的过程中,首先要充分借鉴和学习国内外建筑行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理论,还要积极吸取世界上先进的建筑工程管理思路与方法,并对各方面资料加以综合和整理,以实现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建筑行业实际情况的工程管理思路体系。只有以健全的工程管理思路体系作为建筑工程总体管理水平提升的基本保障,才能确保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3.2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创新发展。

管理理念是管理水平提升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也是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重要元素之一。我国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表面层次的内容较多,而相对忽略了对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和意义的研究与分析,这是极其不利于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发展和进步的。现代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创新,主要是针对传统的管理理念而言的,即对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进行适当的革新与完善,并要不断的填充现代化的管理元素和思想,以彻底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创新发展。但是,在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创新发展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发展的速度与方向,创新发展的速度要适中,既不要冒进,又不要停滞不前;发展方向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不要片面追求新理论、新观点、新思想,而是要结合中国国情,逐步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

参考文献

[1]孙占军、马厚民.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丛书选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金晓丹.最新建筑工程监督与管理规章制度全集[M].合肥:安徽文化教育出版社,2004.

[3]宋发明、魏博.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措施[M].甘肃建筑科技,2001(12).

[4]赵龚琪.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前景[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8(4).

[5]张德明、王思易.如何全面提升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管理水平[J].辽宁经济导报,2007(10).

[6]刘东江.浅析工程监理制度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的意义和作用[J].四川建筑,2009(3).

篇2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应急管理;问题;对策

一、应急管理相关理论分析

(一) 应急管理的界定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应急管理的定义并未统一,但纵观国内外对应急管理的界定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对应急管理的目的的说明;二是对应急管理的具体行为进行阐述。国外应急管理多以危机管理出现。罗伯特・吉尔认为:危机研究和管理的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降低人类社会悲剧的发生;国内学者陈安认为在应对突发性事故的过程中,为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优化解决方案决策,在对事故原因、过程及后果分析基础上有效集成社会各方面的相关资源,对事故进行有效控制和处理过程。结合上述分析,应急管理应是指在遭遇突发性生产事故、社会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等的过程中,为尽可能地降低其危害性,采用有效集成社会各方面相关资源的方式所进行的相关控制和处理等活动过程。

(二) 应急管理的主要内容

关于应急管理的内容,学术界普遍认可的主要有三种:一是三阶段模型,即危机前、危机中和危机后;二是芬克的四阶段模型,即征兆期、发作期、延续期和病愈期;三是米特罗夫提出的五阶段模型,第一阶段是信号侦测,识别新危机产生的警示信号并采取预防措施;第二阶段是探测及预防,组织成员搜寻已知的危机风险因素并尽力减少潜在危害;第三阶段为控制危害,即危机发生阶段,组织成员努力使其不影响组织运作的其它部分或外部环境;第四阶段为恢复,尽可能快地让组织运转正常;第五阶段为学习,组织成员回顾和审视所采取的危机管理措施,并整理使之成为今后的运作基础。

(三) 应急管理体系

应急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实体维、管理维、技术维三个维度。(1)实体要素主要指应急管理所涉及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包括应急组织、指挥中心、专家组、救援专业队、物质、资会保障系统、监测与预警系统、防灾减灾设施、救援器材与装备等;(2)管理要素主要是指应急管理法规体系、培训、教育及演练、应急处置与救援预案等;(3)技术要素主要涉及应急过程中用到的各种技术措施和手段,包括监测和预警技术、信息传递与处理技术、危险源识别、评价技术、紧急救援与重建技术等。

二、我国危险化学品的应急管理现状分析

随着安全生产制度的不断完善,危险化学品应急管理系统建设已日渐引起人们重视,而有关危险化学品应急管理的相关研究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立法和管理体制正在逐步建立。

(一) 相关立法的制定

目前,危险化学品管理的相关法律主要有《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消防法》、《职业病防治法》等等;危险化学品管理的相关法规,主要包括《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等。据了解,国家、省、市、县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已基本完成编制工作,初步形成应急救援体系,尤其是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企业预案覆盖率达到100%。此外,《突发事件应对法》于2007年11月1同起施行,该法明确规定了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活动,明确了政府、企业各相关部门的权力与义务,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了法律保障;《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已于2009年修订完成。各地和国务院相关部门也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法规、规章和制度。

(二) 应急管理体制的构建

2006年我国成立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截止目前,已建立国家经贸委应急救援抢救中心,主要分布于我国化工发达缝区,分别是:青岛、上海、济南、株渊、吉林、沈阳、天津和大连。随着化学品登记注册的开展,各地区相继成立化学品地方登记办公室,将担负起各地区的应急救援工作,使应急网络更加完善,响应时间更短,事故危害将会得到更有效的控制。

三、我国危险化学品应急管理对策

(一) 日常应急管理

危险化学品日常应急管理要在增强日常安全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评估、编制事故应急预案以及建立事故预警机制等工作,以更好应对可能爆发的危险化学品事故。

(二) 应急响应

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后在及时准确地建立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组织应急救援行动,成为防范事故风险或控制灾害蔓延、降低危害后果的重要途径。应急反应对时间的要求极为严格,若有耽搁往往会丧失最佳时机,整个局面就面临失控。为加快应急反应的速度,并且组织各类资源,形成统一的救援指挥中心,公安、消防、安全监督、环保、卫生等部门和企业密切配合,迅速、有效地组织和实施应急救援。

(三) 应急恢复

能否在现有条件下尽快恢复正常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恢复阶段的管理水平。企业应急响应终止,当应急处置达到下列三个条件时,企业进入应急恢复阶段:(1)根据应急指挥中心的建议,确信事故己经得到控制,事故装置己处于安全状态;(2)相关部门己采取保护公众免受灾害的有效措施;(3)有关部门已制定和实施恢复计划,环境质量正处于恢复中,此时即可进入应急恢复阶段。

参考文献:

[1]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41-45.

[2]陈安,李铭禄.干扰管理、危机管理、应急管理概念辨析[J].应急管理汇刊.2006(8):22-24.

[3]郭际,吴先华,李南.企业危机管理演进的动态分析[J].科研管理2007(1):89-96.

篇3

吴 涛 著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环境管理的滞后导致环境污染事件越来越多,特别是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在生产、运输、储存、使用、处置过程中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尤为突出。虽然企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但由于许多企业认识上存在局限性、环保管理能力薄弱,加之,编制环境应急预案需要编制部门及人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严格的科学性等要求,导致企业制定的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照搬照抄环评,脱离现场实际情况开展必要的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更有许多企业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与之混为一谈,缺乏对环境影响和人群健康的关注。

一、我国应急管理发展历程及体系

  (一)发展历程

   1.2003年应急管理元年,提出了:中央统一指挥,地方分级负责;依法规范管理,保证快速反应;完善检测体系,提高预警能力;改善基础条件,保障持续运行。

   2.2004年应急预案编制年

   3.2005年推进“一案三制”,4月国家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7月首次‘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12月国务院应急办成立。

   4. 2006全面应急能力建设:应急管理进企业,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成立。

   5. 2007年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年:5月全国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会议,11月《中华人们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二)应急管理体系

   1.应急管理的“一案三制”体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应急管理体系。“一案”为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三制”为应急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制。

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概述

  (一)什么是突发事件?

     1.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2.狭义理解:在一定区域内突然发生的规模较大,且对社会产生广泛负面影响的,对生命和财产构成严重威胁的事件和灾难。

     3.广义理解:广义的突发事件是指在组织或者个人原定计划之外或者在其认识范围之外突然发生的,对其利益具有损伤性或潜在危害性的一切事件。

  (二)突发事件的特点

   1.突发性、紧迫性

   2.不确定性(复杂:“涟漪效应”)

   3.损害性

   4.蔓延性

 

  (三)环境应急管理流程

   1.简易流程

    

   2.详细流程 

 

三、环境应急管理的意义

   加强环境应急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履行环境综合管理职能的应有之义。社会各级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社会各界人士要切实注意身边潜在环境风险问题,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反应。确保国家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1.当下,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也随之频发。突发环境事件往往具有突发性、公共性、高危性等特点,通过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增强工作环境风险防范意识,提高环境应急人员的预警及应急能力来减轻其造成的危害。

    2. 2015年入冬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接连出现大范围重污染天气,引起了公众和舆论的高度关注,造成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如何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最大限度减少空气污染对公众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的影响,是当前环境管理面临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课题

   3. 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事件呈上升趋势,且东部地区多于西部地区,化工行业、运输行业污染事件发生的次数多于其他行业,污染物以液态为主,事件表现方式主要为爆炸和泄漏。

例如:2015年天津滨海新区爆炸、2018年11月泉州碳九泄露

   4. 针对环境风险源的特点,环境应急管理的主要控制点首先在于预防与应急监测准备,其次是应急监测的分析与信息,最后是应急事件的善后处理工作。环境应急能力建设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环境应急能力只有从不断的建设中才能完善。突发环境事故是有重大隐患的,如果有一支高素质的环境应急监测队伍及精良的应急监测设备,污染物的成分和浓度才能被快速、准确的检测出来。根据监测分析的结果,政府行政部门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治理突发环境事件带来的污染,才能尽可能降低突发环境事件给社会和公众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当然,环境风险的管理主要还是从立法上进行约束。环境风险管理是社会行为,只有从法律上规定环境风险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将重点风险源纳入日常监管,突发环境事件才能得到有效遏制。有研究者提出中央政府部门应直接管理环境风险源,这样就可以在研究的基础上建立风险源清单,并在管理的过程中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虽然对风险源的有效管理可以降低突发环境事故的发生,但是只要风险源存在,就有一定的几率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因而环境应急能力的建设也是环境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 

 

 结语:当前我国突发环境事件正处于高峰期,为更好的应对和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环境应急能力的建设是个关键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建设属于公共事业的范畴,其建设所需的人才队伍和仪器设备需要政府强大的财政支持,而且加强应急管理也是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通过环境应急管理减少当前环境风险,确实保障国家环境安全,减少人民群众因环境污染事件而带来的健康隐患。

参考文献:1. 2007年11月1日《突发事件应对法》

2.张璐. 浅谈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工作[J]. 科技展望, 2015(10).

3.刘伟龙. 论我国环境应急管理的问题和对策[D]. 兰州大学, 2011.

4.赵永. 雾霾天气和一般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比较[J]. 资源   节约与环保, 2016(7):114-114.

5.杨岚. 重污染天气应对的经验和启示[J]. 中国应急管理,        2016(1):44-45.

6.张迅.环境事故应急管理与处理.河北环境保护,2008(11). 

篇4

首先,强化社区应急管理,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对于城市社区运行而言,良好的社区应急管理不仅能够使社区存在的问题及时得到克服,同时也能够保证社区居民的稳定生活,进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其次,强化社区应急管理,是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阵地。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现在城市突发事件时有发生,这就需要良好的社区应急管理体系,社区可以通过演习演练、应急培训等方式进行突发事件预防,为居民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再次,通过加强应急管理,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可以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维护社区稳定运行。

二、吉林省城市社区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1、应急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

在城市社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完善的组织机构尤为重要。通过对吉林省各基层治安管理支队、派出所对当地城市社区应急管理现状进行调查,特别是对长春市城市社区应急管理做全面的调查,发现长春市社区应急管理组织机构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一方面,有些社区应急管理的组织架构比较松散,只有社区警务站承担相应的应急职能,很难适应社区管理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社区管理组织分工不明确,容易造成各环节的相互推诿,不利于应急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2、社区应急预案和预警系统不完善

首先,有些社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不完善。通过调查发现,长春市有些城市社区在应急预案建设方面存在操作性不强、格式不规范,造成了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不完善,不利于问题的及时有效解决;其次,社区危机预警系统不完善。主要体现在设备落后的层面上,有些社区在设备配备方面相当不完善,例如:灭火器丢失、失效,消防设施配备不齐的情况时有发生,影响了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再次,应急保障体系落实不到位。有些社区的经费不足,资源、人力、物力缺乏,成为制约社区应急管理的“瓶颈”。

3、社区居民和管理者的危机意识缺乏

通过走访调查发现,长春地区有些社区居民的危机意识普遍缺乏,危机应对能力也相对薄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应急管理的难度。2010年9月,长春市一座在建楼盘发生火灾,火灾发生时,附近一些社区的居民还跑到现场去,不顾危险,危机防范意识缺乏。另一方面,社区管理者的危机意识也不强,在工作过程中没有对危机事件形成高度的防范和应对机制,当突发问题出现的时候往往会力不从心,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社区应急管理能力的有序提升。

三、强化吉林省城市社区应急管理的对策

1、健全城市社区应急管理组织机构

健全的管理组织机构是应急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所在,要想更好地推进吉林省城市社区应急管理工作,必须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首先,城市社区应该强化物业、居委会、业主委员会之间的沟通协作,成立社区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加强对社会应急管理的领导和规划。要根据不同社区的实际情况设置领导办公室、作为日常社区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协调部门,也可以与市区不同级别的应急指挥系统并网,形成一个运行有效、反应敏捷的应急管理网络,同时还应该设置不同的应急管理科室和其他部门,做到责任明确,分工合作,确保各项应急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积极组建社区综合应急队伍,确保工作顺利开展。社区领导小组要积极将社区居民纳入到应急队伍当中,强化对社区水电、煤气、管道、消防、医疗、治安等方面的介入和管理,积极吸收具有相关特长的居民,坚持资源加入的原则,根据各自的专业进行任务分解,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顺利开展各种自救互救,保证社区居民的安全。与此同时,社区可以根据本社区的基本情况聘请专业的应急救援队给本社区的居民进行培训,提高居民的自救能力;再次,要不断提高社区应急管理的整合能力。城市社区要与时俱进,积极整合社区现有的资源,成立包括事故灾难、公共事件、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应急管理专家库,确保应急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优化城市社区应急管理预警系统

在城市社区应急管理工作中,建立预警系统尤为重要。首先,要积极建立不同层级的应急预案。2006年,吉林省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颁布下发了《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为进一步提高吉林省政府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减少突发事件的损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各个区县也应该根据本区县社区发展的基本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应急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及时发现社区内存在的风险源,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要根据本社区的基本特点,积极确认社区内存在的风险源类型和危险源,进而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例如,可以制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煤气事故应急预案、突发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等,加大应急预案的覆盖范围,确保把各项危险源或者是突发性事件扼杀在摇篮中,为社区居民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再次,建设社区预警防控系统。通过走访相关的社区发现,长春市有些社区已经与市110、120、119等指挥平台实现了互联互通,为应急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重要的前提。同时,社区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在社区内部设置专门的视频监控室、对社区中的停车场、楼道、出入口等进行全天候的监控,在每个住宅区的门口设置相应的应急值班室,确保一旦出现问题能够做出及时的反应。社区保卫应该做到岗位执勤的流动性,强化应急处置和日常预防的相融合,紧急出动与常态管理相结合,提高社区的预警防控能力,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

3、增强城市社区居民和管理者的应急防范意识

篇5

1.电力系统突发灾害及其特点

1.1 电力系统突发灾害的特点

目前,对由电力装备与设施构成的物理电力系统的电气特性研究较多,但是电力系统不是与世隔绝的,它存在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必然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电力系统安全不但与电力系统自身相关,而且还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关。电力系统突发灾害就是在一定区域内突发的,给电力系统和国家、社会带来极大物质损坏、财产损失和精神痛苦的灾难事件,它具有如下特点:涉及环节多,灾本文由收集整理害源多,损失巨大。

1.2 电力系统突发灾害的分类

按照致灾原因分类,电力系统突发灾害可以分为如下4类:

(1)自然灾害导致的电力系统突发灾害。主要指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造成的大面积电力设施损坏和电气故障。

(2)因电力设施受到破坏、自身故障或缺陷导致的电力系统突发灾害。如输变电一次设备受到毁坏,其控制、保护设备故障引发系统事故,或者输变电控制、保护设备存在隐藏性缺陷使之不能正确动作而引发的重大事故。

(3)人员过失导致的电力系统突发灾害。是指运行维护人员误操作或调度人员处置不当,从而导致或扩大系统事故。

(4)次生灾害。由电力系统突发灾害引起的次生灾害,如对电气化铁路、城市地铁列车、化工厂、煤矿、广播电视以及军队、医院、学校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设施的危害。

2.电力应急管理

2.1 电力应急管理的特征

由于电力生产运行实时性特点决定了电网突发事件影响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蔓延,所以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那必定造成事态的恶化和发展。因此,电网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及时性,电力应急管理具有复杂性,电力应急管理动态博弈性。

电力应急管理具有复杂性。电力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涉及的任务往往是多专业、多领域、多层面的,需要把电网企业资源和社会公共资源有效的协同调动整合起来。

2.2 电力应急管理的定义

电力系统突发灾害是在一定区域内突然发生的,其主要特征是灾害的突发性及重大危害性、难以完全准确预测、难以完全有效防御及难以彻底根除。电力系统是存在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综合系统,它的灾害特点不同于纯自然灾害,也不同于纯社会系统灾害,如在台风灾害中,不能准确预测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但是对其发生的区域、宽度和时间段是可以预测的。电力应急管理主要是为了应对电力系统重大突发灾难事件,主要研究重大突发灾难的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以提高电力系统应急管理能力。

3.电力应急管理技术对策

3.1 充分重视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工作

电力系统应充分利用国家十分重视应急工作的机会,与国家灾害监测和预报部门建立数字式联系,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通信系统及时获取全国及各地区的各种灾害信息,提高全行业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充分掌握台风、冰雹、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数据,争取更多时间做好灾前准备,尽量避免和减少灾害损失。同时还应加强

电力系统动态安全预测预警工作,并与应急指挥中心实现互联互通,为应急指挥提供第一手信息。

3.2 加强应急通信能力建设

在发生重大电力系统灾害时,公用通信网可能瘫痪。在美国“卡特里那”飓风横扫墨西哥湾周边几个州时,发生了长时间的公共服务(包括电力供应)中断现象,给应急救援带来了极大困难,因此在应对电力系统重大灾害时需十分重视加强应急通信能力。应急通信系统是指支撑应急业务数据采集和应急指挥协调所需的通信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卫星通信、无线数字集群、无线移动视频、移动应急指挥系统等。当然,目前各电力企业已建的光纤通信

系统、微波通信系统、语音电话在应急时也是一种应急资源。卫星通信可作为移动应急和重要厂站的备用应急通信方式,即租用通信卫星公司提供的卫星信道,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建立应急救援工作中迫切需要的厂站和单位、移动应急救援指挥车等应急救援卫星通信系统。无线移动视频通信系统可实现救援现场短距离音、视频通信功能,满足抢险救灾现场图像、视频、声音实时传输与交互

转贴于

的需要。移动应急指挥系统具有在救援现场与指挥中心进行数据交换以及通过语音、视频、ip电话进行实时、双向通信的能力,并可支持救援工作现场与各方领导、专家的视频会议。无线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根据需要来建设。

3.3 加强应急管理平台建设

电力应急管理平台是以公共安全理论为基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技术,为应对电力生产重特大事故、设备破坏、电力供应危机、与电力生产相关的严重自然灾害等重大突发事件以及公共安全事件而建设的,具有应急信息采集与管理、应急值守、预测预警、调度指挥、辅助决策、电子预案、资源管理、演练评估、信息等应急管理功能的技术保障系统。电力应急管理平台为电力应急管理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不但支持电网大面积停电的应急处置,还支持其他涉及全局的专业应急处置。在应急管理平台的支持下,实现公司上下以及与社会相关部门的应急联动,实施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置。

3.4 加强电力系统应急装备研制开发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有时也会发生电力系统重大停电事件,但应急救援装备水平没有得到根本性提高,应急手段基本沿用常规装备实施事故抢险救援。随着特高压输电通道的建设,由于其输送距离远、输送能力强,线路受到毁坏而停运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适用于电力系统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通信方式、移动视频装备、220kv以上设施救援装备、大容量应急电源等的研制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5 加强电力系统应急管理关键技术的研究

电力系统应急管理关键技术主要是指对电力系统大面积停电危害性的分析方法、电力系统大面积停电应急救援技术、自然灾害引起的电力系统大面积停电预测预警技术、海量信息融合技术及智能分析应用技术和仿真技术。

3.6 加强应对电力系统突发灾害的试验能力

电力基础设施受到破坏、攻击以及次生灾害试验在实际电力系统中难以模拟。为了模拟实际故障或毁坏,检验应急预案及处置的正确性和演练方案的有效性,需要加强应对电力系统突发灾害的试验能力,以便为减灾防灾的研究提供服务。

篇6

关键词:应急管理体系;碎片化;整体性治理;县级政府

随着经济转轨与社会转型程度的加深,社会矛盾与冲突不断加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日俱增。县级是突发公众事件产生的第一现场,县级政府也顺理成章的成为应急管理的首要的负责人,是维护国家的安全与稳定的重要力量。当前,依职能划分的政府管理模式与需要跨界综合的突发公共事件处理机制不匹配,县级应急管理体系呈现碎片化的现状。整理性治理理论强调由“分化走向整合”,正好契合当前追求跨界合作、共同治理的应急管理的需求,为县级政府应急管理体系的整合与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

一、碎片化:县级政府应急管理体系的困境

应急管理体系的碎片化是指县级政府在依托“一案三制”治理突发公共事件的过程中,治理理念落后、治理主体单一、治理功能分散和治理流程破碎的状态,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应急预案的碎片化。我国的应急预案具有较高的同质性,特别是县级政府预案制定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在纵向层级和横向部门中相互抄袭,这导致县级应急预案在实践中可操作性差、应急预案间的协调性低,不能真正的运用到实际的应急管理中去,只是流于形式的摆设。

2.应急工作体制的碎片化。应急主体的单一性已经不适应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在政府内部,落后的应急管理思想、脱节的应急执政能力及阻塞的信息传递渠道使得职能部门经常各自为政,缺乏基本的合作;在政府外部,缺乏开放合作的观念,不能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度不高。

3.应急工作机制的碎片化。一方面,县级应急管理的部门化倾向严重,因职责和分工不明晰,部门利益纷争,职能部门间横向协调不足等原因,常常导致资源的浪费与处置的冲突。另一方面,应急处理的工作重点偏差,应急管理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最好办法是把危机扼杀在摇篮中,在现实中却是重视现场处置多于监测预警,基层应急队伍疲于应付层出不穷的问题,却难以从根源消除。

4.应急工作法制的碎片化。在国家层面上,应急管理的法律并不健全,仅凭一部《突发事件应对法》难以规范应急主体、应急流程、预案制定和应急保障的认定与运行,应急管理常常缺乏法律依据;在地方层面上,应急工作缺乏操作性的政策规范,凭借经验开展应急工作,没有统一的办事准则。

二、县级政府应急管理体系碎片化根源探析

1.危机意识淡薄。在当前县级政府的应急管理体系构建过程中,普遍存在“轻民众应急意识培养,重政府应急能力建设”的情况,一方面,政府的危机意识淡薄,对应急管理的认知不够,没有认识到突发公共事件的普遍性和复杂性,在日常的经济社会管理活动中“重救治、轻防范”,没有一套系统应对的方法,推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另一方面,公民的危机意识缺乏,政府少有开展针对危机防范的教育与宣传,群众普遍认为危机只是小概率事件,对突发事件缺乏心理准备,最终导致非理性的心态和行为,更谈不上对政府予以支持配合。

2.应急机制缺乏联动。从近年来政府加强了对应急管理的重视,应急管理的组织、队伍、信息、资源都相继得到完善,应急管理的重要问题由“缺什么”转变为“怎么用”,即应急管理体系的联动问题。首先,狭隘的本位主义严重,纵横不同层级和部门间利益难以协调,缺乏联动的动力基础;其次,政府与社会缺乏公平博弈的平台,政府排斥社会力量的参与,难以达到社会资源的优化整合,缺乏联动的物质基础;最后,应急管理的责任主体职责不明,难以保障统一的指挥调度和信息支撑,缺乏联动的组织基础。

3.应急队伍能力不足。应急队伍既包括就职于政府各个职能部门的应急人员,也应该包括来自社会的支持力量,当前县级政府主要依靠政治动员机制,通过行政手段处理突发事件,没有做到合理利用社会力量的优势为政府适当减压。一方面,政府应急人员分散于各个职能部门,在工作中难以做到相互支援;另一方面,应急管理的专家智库不完整,难以为政府应急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应急志愿者队伍也缺乏规范,难以成为应急管理的后备人才支撑。

4.应急支持难以保障。首先,县级应急技术力量薄弱,这主要体现在基础性技术落后、保障性应急设备缺乏等方面,这些都制约了县级应急能力的提升;其次,应急的人、财、物等资源不足且整合程度低,应急资源只能通过政府财政投入获取,当前财政的投入总量不足,应急物资普遍缺乏且缺乏维护,以灾种为划分标准的资源管理模式也导致了物资调动的僵化和滞后;最后,缺乏公众的参与与支持,应急处置往往需要公众齐心合力去解决,但由于公众的主体意识差、处置能力低、制度保障缺,公众参与应急管理的积极性并不高。

三、整合县级政府应急管理体系的规制路径

1.观念整合,增强危机意识。转变当前应急管理队伍重视局部利益、个人利益多于社会整体利益的观念现状,首要通过加强党性教育,提高服务的意识、弘扬实干精神、提高履职能力,努力建设一支党性强、作风好、纪律严、团结紧、素质高的富有战斗力的应急管理队伍;其次要增强群众的主体意识,强化社会公众危机意识的培养,加大对应急管理的宣传,认识到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和破坏性,了解公众参与的必需性,从而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自救和互救能力。

2.主体整合,构建治理网络。运用整体性治理理念,可知要修复政府与其他社会主体割裂的现状,就需要转变全能政府的观念,引入社会力量,构建应急管理的多元参与网络。这需要县级政府以协作和整合为前提,对非政府组织、私营部门、社会公众进行梳理,建立治理主体间相互信任、相互依靠、相互监督的以政府为核心主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高度开放型治理网络。

3.流程整合,建立联动机制。其一,构建立体化的应急预案体系,切实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其二,构建信息收集、传递和沟通联动机制,为危机预警机制提供技术支撑;其三,引入专业人才,建立科学的危机决策机构,提供决策制定的辅助保障,增强决策者的危机应对能力;其四,加强善后评估,保证应急管理的完整性,在危机过后妥善做好安置工作、尽快恢复重建、加强评估反思。在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发生、处置和善后阶段切实做好统一领导、多元、注重信息、控制协调,切实建立多元、跨界、动态的应急管理联动机制。

4.支持整合,保障良好运行。首先要提高资源的整合效率,要将分散、多元、异构的应急的各项资源,包括信息资源整合成一个有机整理,通过管理方式由部门管理到统一管理的转变,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其次要提高应急管理队伍质量,通过建立高水准的应急管理专门人才与技术人才队伍保障应急处置的人才支撑;最后,要推进应急管理的规划化和法制化建设,为应急管理提供法律保障与法律约束。(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玉磊.公共危机治理:从碎片化到整体性[J].理论探索,2012,06:117-120.

篇7

【关键词】 煤矿企业应急管理规范化对策

煤矿企业应急管理主要是指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时,能最大程度将突发事件的危害性降到最低,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事前控制、事中处理、事发应对、事后管理等几大环节。因此,必须形成一套有效的应急管理机制,才能切实保障大家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

煤矿企业本身就是高危行业。它的特征有安全系数偏低、突发事件多、牵涉面广等。当前我国煤矿事故频频发生,安全仍然是煤矿企业和社会发展的致命之痛。由于国内还未出台关于煤炭生产应急管理的相关法规,为了尽量减少事故带来的损失,煤矿企业应尽快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1 充分认识到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煤矿工作者必须把煤矿安全工作摆到重要的位置,充分认识到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与紧迫感。

1.1 它是“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重要体现

抓好应急管理工作,能增强企业预防与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也直接关系到矿井安全与全体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它的实施,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理念。

1.2 它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突发事件包括各种自然灾害与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属于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全面抓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增强事故防范及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降低事故带来的各种损失及伤亡,是体现“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广大群众根本利益、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因此,我们要强化忧患意识,狠抓应急管理建设,努力预防与处理煤矿生产中遇到的各类新问题,为实现八矿的快速发展,打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生产环境。

2 多措并举、全面推进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

2.1 成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

首先,成立了专门的应急领导小组,由矿长任组长,各分管矿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各专业副总工程师及各业务管理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组成。应急领导小组每季度开展一次例会,不定期开展专题例会,确保应急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应急情况下,应急领导小组自动转换成应急救援指挥部。同时,还成立了10个应急救援工作小组:抢险救援组、医疗救护组、技术保障组、通信保障组、物资保障组、财力保障组、运输保障组、保卫警戒组、善后处理组、事故调查组。

此外,结合我矿应急管理工作实际情况,制定了《煤矿应急管理工作实施办法》、《煤矿应急管理目标考核办法》,明确了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及成员,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各个应急救援工作小组的日常职责和应急状态下的职责。

2.2 应急值守及应急装备

领导小组下设有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矿调度室,调度室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调度室每天24小时有专人值班,完成应急值班记录,记录预警信息、应急反应、应急处理等内容。

调度室内配备了相关的应急设施,如传真机、微机等,从而保证调度通信保持畅通。调度台的功能比较齐全,性能良好,能实现强插、强拆、群呼、会议等功能。通话质量较好,调度台安装有录音系统,可实现正常的录、扩、放功能。同时,应急指挥场所配备大屏幕显示系统、中央控制系统、有线和无线通讯系统、UPS电源保障系统等。建立覆盖全矿井所有作业地点的应急通讯网络。编印完整的应急响应通讯录。

2.3 应急救援预案的制订与完善

根据煤矿年度采掘部署计划,公司与各矿都及时完善了《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帮助全部员工都了解应急预案的相关内容,掌握避灾线路,学会如何逃生、自救、互救等方法,学习相关的事故预防及应急救援知识,进一步增强大家的事故防范及应急处置能力。应急预案编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总则、危险性分析、组织机构及职责、、预防与预警、应急响应、信息、后期处置、保障措施、培训与演练、奖惩。应急预案主要涉及到井下火灾、瓦斯煤尘爆炸、采煤生产过程中的各类事故以及井下水灾、应对灾害性天气等方面。

2.4 健全各类应急投入保障体系

建立应急投入保障体系,包括通讯与信息保障、应急队伍保障、交通运输保障、医疗救护保障、治安保障、物资装备保障、经费保障、技术保障等方面,并建立完善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从通讯、物资装备、交通运输、医疗救护、应急队伍与技术、经费、治安等多方面加以保障,确保应急体系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其中,煤矿必须将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纳入到重点工作的范围内,做到明确分工、设施齐全、责任到位。并制定应急物资管理制度,建立管理台帐,于每个季度末期补充物资。通常,可把应急物资仓库设在井口供应站,采取专库专用,完善各类台帐及相关管理牌板。针对这些物资,要采取常检查、常保养、常监管的措施,保证它们的性能,能有效应对灾害的发生。

2.5 加强应急教育与科普宣教

2.5.1 积极开展科普宣教活动

为进一步推进安全高效矿井建设,扎实有效地开展各类应急管理宣传教育活动,矿井制订应急宣传教育工作计划,成立应急管理宣传教育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矿长对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总负责,各专业副总工程师、宣传科、办公室、安检科、职教中心及各生产科(区)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宣传科。矿应急管理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对全矿宣传教育培训工作进行督导,根据矿安全生产实际,对计划进行调整,协调好宣传教育工作开展与生产的关系。

结合矿井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应急管理科普宣教活动。利用广播电视、牌板、班前班后会、简报等多种形式,开展多题材、多角度、有针对性地宣传教育。建立多层次应急教育机制,发挥区队、班组应急管理宣传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2.5.2 建立多层次应急培训机制

职教中心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结合应急演练方案,每年制定各级人员、各类事故应急培训计划,把已知危险源辨识、应急避险常识、应急演练方案、个人避险自救等列入安全培训考核内容,逐级逐人培训考核。对职工进行安全资格培训时,每期/次安排不少于4个学时应急知识培训。各基层单位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现场培训并融入“三个一”活动,强化全员自主保安责任意识和应急避险心理素质教育。

3 完善应急管理规范化的建议

尽管八矿在应急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不过,我们依然看到自身的差距与不足,这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行业规范与上级规定都有不少的差距。主要表现为三方面:(1)全矿干部职工对应急管理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仍需进一步提高。(2)应急演练方案实施效果尚有待提高。(3)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应急技能培训还需进一步提高质量。

针对上述不足,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改进。

3.1 强化对应急管理的认识

首先,要尽快转变传统应急管理的理念。它不是指当事故发生后采取的补救及救援措施。关键是抓好事故的预警及防控工作。只有防患于未然,提前做好部署,才能强化对各类突发事故的预警及防控。这样,也才能尽量避免事故发生。国外煤矿企业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应急管理体制。他们也把预防摆在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位置。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强化预防预警观念。

3.2 积极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活动

要根据不同季节特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演练方案,从而使演练更有针对性、实效性,不断增强全体人员的应急自救、互救、逃生、避险等应急自救能力。比如,4月份,组织掘进工作面发生瓦斯超限事故的现场应急处置演练;6月份,组织以出现灾害性天气,如雨季“三防”的相关演练活动;7月份,组织设备起火的专项预案演练;9月份,组织井下工作面发生火灾的相关现场应急处置方案演练。在演练过程中,一定要根据预案认真演练,确保各个环节都落实到位、相关机构、救援组织队伍都要全面参与、配合。完成演练后,完成评估,便于及时改进应急预案措施,起到落实预案、磨合机制、锻炼队伍的作用。

3.3 继续抓好宣教工作,增强应急意识

可制定详细的《应急宣教计划》,然后逐一落实。通过各种形式多样、贴近员工的活动,让他们了解到应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自觉配合宣教工作,提高应急意识。同时,要多和员工沟通,倾听他们的意见与建议,不断完善宣教工作的方式方法,以期达到更好的宣教效果。

参考文献:

[1]廖明语.关于煤矿企业应急管理的几点建议[J.建材发展导向,2012.

[2]倪蓉.煤矿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研究[J].煤炭工程,2011,(4).

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应急管理;制度建设;预防为主

0 引言

目前,国内建筑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工作已经引起政府和建筑企业的高度重视,并纷纷制定本地区和本企业的应急管理预案。国家有关应急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颁布实手

作者:钟定容 来源:山东工业技术 2014年2期

" window.document.body.innerHTML = _first + prnhtml; window.print(); window.document.body.innerHTML = bdhtml; } jQuery(document).ready(function () { ContentBigImageControl('zoom', 650); })

1 预案编制存在的突出问题

由于缺乏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参考文本和对应急预案理解上的不足,在编制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应急预案内容过于简单粗略,与一般的管理规章区别不大;

(2)应急预案未按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制定,缺乏充分的应急管理能力评估;

(3)应急预案的要素和功能论述不全面,不能满足实际应急管理的需求;

(4)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差,很多应急管理的方法和措施不具体,责任主体不明确;

(5)应急预案中的管理界面划分不清,缺乏相关部门之间必要的协调,存在矛盾或重复现象,造成事故应急行动时职责不清、指挥不力、操作混乱的局面;

(6)预案编制后,并未很好地宣传、培训、演练、维护和实施。

因此确定应急管理预案的编制规范和方法,确定预案的基本要素,明确应急预案的编制层次和可操作性等要求是必要的,而且需要不断完善。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应急管理范例,是建筑企业安全事故应急管理日趋标准化、规范化的需要。在工业发达国家,应急管理工作己经成为整个国家危机处理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工业发达国家把应急管理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工作内容,并且建立了运行良好的应急管理体制,包括应急救援法规、管理机构、指挥系统、应急队伍、资源保障和公民知情权等,形成了较完善的应急救援系统。此外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的行业和企业为了降低风险,建立了符合自己行业特点的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并编制了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其中包括统一指挥的应急救援组织机构、适用和精良的应急救援装备、训练有素的应急救援队伍、健全完善的应急工作运行机制等。随着我国法制的不断健全,借鉴国外的一些成功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根据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在应急管理预案的编制方面进行总结,为建筑企业编制应急预案,提供一些参考思路。

2 安全事故应急管理过程

尽管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但对于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不应只限于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行动。事故应急管理应该是对安全事故的全过程管理,贯穿于事故发生前、中、后的各个过程,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应急管理思想。安全事故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般包括事故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应急恢复四个阶段。尽管在实际情况中,有些阶段往往是相互交叉的,但每一个阶段都有其明确的目标,而且每一个阶段又是构筑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之上。因而,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的相互关联,构成了建筑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的动态循环过程。

2.1 事故预防

在建筑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中,预防主要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安全事故的预防工作,即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手段,尽可能地防止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本质安全的目标;其二,是指在假定建筑安全事故必然发生的前提下,通过预先采取有关的预防措施,来达到降低或减缓事故的影响及其后果严重程度的工作,如设置防护网、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等。事故预防措施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从长远观点看,是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环节。

2.2 应急准备

应急准备是建筑安全事故应急管理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主要是针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为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所做的各种准备活动,具体包括应急管理体系的建立,有关部门和人员职责的落实,应急预案的编制、审定与演习,应急队伍的筹建,应急设备、设施、物资的必要准备和日常维护,与外部应急力量的衔接等,其基本目标是保持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的总体应急能力。

2.3 应急响应

应急响应主要是指在建筑安全事故发生后及时采取的相应的应急与救援行动。一般包括事故的报警与通报、人员的紧急疏散、紧急救护与医疗、消防、工程抢险、事故信息收集、应急处置决策和外部救援请求等,其基本目标是尽可能地抢救受害人员、保护可能受威胁的人员,努力控制事故发展和消除事故影响。应急响应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即初级响应和扩大应急。

初级响应是在事故初期,建筑企业主要依靠自己的救援力量,使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但如果事故的规模和性质超出本企业的应急能力,则应请求增援和扩大应急救援活动的强度,以便最终控制事故。

2.4 应急恢复

应急恢复一般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组织实施。具体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应使事故影响区域恢复到相对安全的基本状态,然后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其次立即进行的事故损失评估、事故原因调查和事故现场清理等工作。此外应注意在短期恢复中避免出现新的紧急情况。对于长期恢复应积极吸取事故和应急救援的经验教训,开展进一步的预防工作和减灾行动。

篇9

关键词:电力应急管理;策略;电力系统;突发灾害;现状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14-0128-02

我国的电力管理部门必须强化电力应急管理的水平,加强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管理,提高其供电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保证社会经济生产和人们生活秩序的正常进行。文章主要阐述了当前我国电力应急管理的现状、加强电力应急管理的现实意义、电力系统突发灾害的类型和特点,提出了关于强化电力应急管理水平的策略。

1 当前我国电力应急管理的现状

我国电力行业必须严格贯彻和落实国家关于电力安全管理的一系列指标精神,保证电力供应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就当前我国电力应急管理工作现状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电力部门对电力应急管理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依然存在懈怠现象;在电力应急管理机构的设置方面,还存在着设置不合理以及职责不明确现象;电力应急管理的预案体系不健全,当前的应急预案在操作性、实用性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应急预案演练的财力、人力、物力投入力度不足;电力应急管理工作还未常态化,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上略显不足;参与电力应急管理工作的各部门,在协调配合方面还需进一步提升。

2 加强电力应急管理的现实意义

2009年11月10日,巴西最大的两个城市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以及周边地区突然遭遇大停电,停电范围约占巴西国土面积的一半,波及到全国18个州,电力供应几乎完全中断。城市交通一度严重瘫痪,经济损失惨重。2012年7月30日,印度遭遇大面积停电,逾3.7亿人受到影响。印度北方邦境内的一座超高压变电站出现问题,导致部分输电线路和变电站过负荷,随后发生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北部电网崩溃。

由此可见,电力系统突发事件造成大面积停电事故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正确、有效、快速和处置电力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影响和损失,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成为电网企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3 电力系统突发灾害的类型和特点

3.1 电力系统突发灾害的类型

电力系统突发灾害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①自然灾害原因。导致电力系统出现突发性灾害的自然灾害类型有很多,比如地震、暴雨、狂风、雨雪冰冻、海啸、滑坡、泥石流、洪涝、森林火灾等,这些灾害都会对电力设施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坏,并且引起大面积的停电中断事故。

②系统自身问题。电力系统自身的设备故障或是质量缺陷,导致电力系统出现突发灾害。比如断路器爆炸、支柱瓷瓶断裂、杆塔质量不合格,禁受不住电线的拉应力,导致断裂或是倾倒,引发电网供电中断事故的发生。

③维护人员过失。电力系统维护人员在维护的过程中由于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失误或是维护人员本身的经验不足等原因,导致电力系统出现重大的安全事故。

④次生灾害。电力系统突发灾害会引起一系列的次生灾害,比如城市地铁列车、广播电视、工业生产、医院、电气化铁路、学校等国家关键性事业单位中的重要设施被损坏。

3.2 电力系统突发灾害的特点

①灾害源众多。电力系统突发灾害的来源众多,可能是由操作人员违反安全工作规程的操作引起,也有可能由处于自然环境中的电力设施遭受自然灾害破坏所引起,还有可能是因为某些不法分子的蓄意破坏引起等。

②涉及环节众多。电能的生产、配送、消费等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完成的,涉及到电力系统中的多个环节,比如发电环节、配电环节、用电环节等。只要突发性灾害破坏其中某一个环节,就会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③次生灾害众多。当前我国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各个环节都已经离不开电力的支持,而电力系统突发灾害的出现,会给经济生产和人们生活带去很多的次生灾害,比如用电设备损坏等。

④影响面广,损失巨大。我国电力事业经过多年发展,电网遍布全国各地,电力设施分布广泛,固定资产的规模庞大,电力供应工作与各个行业的发展都密切相关。一旦发生电力系统突发灾害,就可能导致大面积停电,其影响面极广,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

4 强化电力应急管理水平的策略

①加强对电力系统突发灾害的监测和预报。首先,我国政府必要加强对电力系统突发灾害监测和预报的重视,要与国家灾害监测预报部门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通过网路技术、通信技术及时获取全国范围内各地的灾害信息,以此提高电力行业的自然灾害防御能力。加强电力系统动态安全预警工作,与应急指挥中心实时互动。

②加快对电力应急通信能力的开展。通信系统对于电力系统突发灾害的应急处理工作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应急通信系统主要包括无线移动视频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系统、微波通信系统等。其中,无线移动视频通信能够实现在事故现场进行短距离的通信,将现场救援工作通过视频、声音、图像等方式展现出来,使现场救援工作更加直观,有利于应急救援工作指挥开展。

③加强对电力应急管理平台的建设。电力应急管理平台主要是由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电力系统分析技术、控制技术等多种先进技术组成,其目的是为了应对电力系统突发灾害,其主要功能有预警预测、信息采集、信息分析与处理、电子预案、辅助决策、信息等,对应急处理工作的开展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④加快对电力应急装备的研制与开发。当前,我国电力应急手段中多采用常规装备进行救援,缺乏尖端技术的高质量装备。随着超高压输电通道的建设,电力输送能力更强,输送的距离更远,而输电线路受到损害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也更加巨大。因此,我国必须要加快对适用于220 kV以上的电力应急装备的研制与开发,保证应急救援快速、高效的完成。

⑤加强对电力应急管理关键技术的研究。电力应急管理关键技术的研究主要是指对大面积停电危害性的分析技术、大面积停电的救援技术、大面积停电的预测技术、海量信息融合技术、仿真技术等高端技术的研究。加强对这些方面技术的研究,能够极大的提高电力应急管理水平,能够有效的降低大面积停电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5 结 语

总而言之,电力系统突发灾害的应急管理是当前我国政府必要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只有落实好电力系统突发灾害的应急管理工作,才能确保将电力系统突发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恢复电力供应。

参考文献:

[1] 宋志巍.浅谈我国电力应急管理指挥系统的研发与应用[J].价值工程,2010,(36):190-190.

[2] 黄幼茹.加强电力应急管理,保证电力安全生产第1讲应急管理概述和案例分析[J].电力安全技术,2012,(7):66-68.

[3] 武胜,张学明.对电力应急管理理论与技术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0,(3):178-179.

篇10

一、运维管理流程

1.规划数据中心运维体系,提高各流程的集成性和可执行性,建立流程改进路线图

回顾运维管理流程的继承性和可执行性,和组织角色定义结合,完善流程的接口和衔接。定义服务交付管理流程要素,并制定服务流程建设和改进路线图,分级分步的进行,使其渐进形成可预测,可用和可度量(级别,成本等)的服务管理流程体系。支持未来服务级别、服务目录等面向服务的IT技术设施运营模式。

2.建立基于流程的运维工作管理办法,规范化流程的执行和日常工作,平滑流程的衔接

应建立运维工作管理办法,达成面向服务的数据中心运维职能和管理模型,形成数据中心运营,支持,行政,管理的职能;达成基于流程的数据中心运维管理过程,包括事件,问题,变更,,配置等管理流程和日常工作的融合。

运维工作管理办法应建立较完善的数据中心运维管理过程,包括运维中的主要工作和管理过程;过程间的接口;运维管理服务过程的关键保障环节。

上述职能,模型,过程要以数据中心运维管理制度和规范的形式落地,这些制度和规范包括操作规程,设备管理,机房管理,安全管理,服务支持,外包管理,行政管理,灾备管理等等。

3.建立统一的系统的应急管理办法

应急管理已经是现代企业,特别是金融企业不可或缺的管理工作。IT运维同样需要应急管理流程来提高应急处理的有效性和及时性。IT技术设施的应急管理,需要把业务的应急管理要求协同到IT基础设施上。从组织,职责,流程,技术等方面,建立数据中心应急管理办法。应急管理办法总体需求包括:

(1)数据中心应急管理办法――规定总体事件分级,报告,处理,职责等;

(2)应急预案――定义具体业务系统、设施、事件应急处理过程;

(3)和灾备管理的衔接。

应急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事件分级、处理流程、组织体系和职责、处理资源、应急演练等。最后应急管理办法中还应包括实施贯彻建议,包括培训,宣贯,演练等。

二、运维管理技术工具

全面规划集中的统一的运维监控平台,尽可能覆盖企业现有IT基础设施,包括主机设备、网络设备、存储设备、备份设备、数据库、中间件、应用软件、桌面系统等;尽可能考虑对现有监控系统(包括业务监控系统)的集成;集中化管理提供故障处理、配置数据处理、性能监控等标准的系统监控功能,同时进行数据分析和整合,并以适当的形式进行呈现,支持维护人员进行的故障定位、诊断和解决,同时为运维管理提供基本信息;统一的平台提供统一的配置管理数据库,统一的管控流程;统一展现;统一分析处理;统一采集;

监控指标体系规划,分为平台和业务两部分,平台包括生产系统的网络设备、主机、中间件、数据库、存储和备份设备,业务为各类业务系统;监控指标需要包含定性的和定量的;反映监控对象工作是否正常的功能指标;反映监控对象工作性能的指标;反映监控对象资源使用情况的指标;反映监控对象安全状态的指标等。监控指标体系是对整个监控对象技术状态的静态和动态的量化描述,通过监控指标体系的阈值定义,也是刻画整个监控对象正常运行的范围;监控指标体系的规划要综合考虑业务要求,技术特性,设备配置和业界最佳实践;同时,监控指标体系也应该能随同事件/问题处理的积累进行调整,逐步加强指标体系对预测的支持;

监控系统布署规划;对监控体系框架中不同的层次(数据层、采集层、功能层和展现层)的部署规划,包括部署的部件、位置、配置、接口、网络配置(需求)等。部署当中要考虑到多地区部署、跨地区部署、部署变更、配置管理等因素;

自动化运维监控管理技术建议。根据一体化信息监管平台建设的需要,将运维管理系统按功能划分进行现有主流产品及集成分析,推出产品选型原则。这些功能要覆盖业务服务管理平台、网管平台、安全管理平台、桌面管理平台;服务流程管理平台及自动化运维管理平台;统一的资产配置数据库,资产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交付管理平台等主要部分;从集成框架和要求出发,从技术接口、协议标准、服务咨询、技术开发等方面,对主流产品的集成能力进行分析建议,并适时进行一体化监控平台的建设路线。

三、运维管理组织

1.在IT服务管理体系中规划服务组织,定义角色,角色职责,接口。整个服务组织规划中要考虑:

(1)层次化管理功能:在集团,分支机构营业部,子公司等不同层次上,不同组织特性上,分层组织功能;

(2)集中和分散的平衡:统一指挥,分级管理;

(3)面向服务的IT运维管理功能结构:从面向服务的IT运维架构出发,建立运行、支持、行政、管理等围绕服务提供的组织功能;

(4)流程导向是基于流程管理的运维组织架构:建立组织架构和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配置管理等服务管理流程的协同;

(5)各组织功能描述,各组织间接口定义;沟通与配合渠道;

(6)岗位定义,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考评,岗位培训计划。

2.规划数据中心运维体系,提高各流程的集成性和可执行性,建立流程改进路线图。回顾运维管理流程的继承性和可执行性,和组织角色定义结合,完善流程的接口和衔接。定义服务交付管理流程要素,并制定服务流程建设和改进路线图,分级分步的进行,使其渐进形成可预测,可用和可度量(级别,成本等)的服务管理流程体系。支持未来服务级别、服务目录等面向服务的IT技术设施运营模式。

3.建立基于流程的运维工作管理办法,规范化流程的执行和日常工作,平滑流程的衔接。应建立运维工作管理办法,达成面向服务的数据中心运维职能和管理模型,形成数据中心运营,支持,行政,管理的职能;达成基于流程的数据中心运维管理过程,包括事件,问题,变更,,配置等管理流程和日常工作的融合。运维工作管理办法应建立较完善的数据中心运维管理过程,包括运维中的主要工作和管理过程;过程间的接口;运维管理服务过程的关键保障环节。上述职能,模型,过程要以数据中心运维管理制度和规范的形式落地,这些制度和规范包括操作规程,设备管理,机房管理,安全管理,服务支持,运维管理,行政管理,灾备管理等等。

4.建立统一的系统的应急管理办法。应急管理已经是现代企业,特别是金融企业不可或缺的管理工作。IT运维同样需要应急管理流程来提高应急处理的有效性和及时性。IT技术设施的应急管理,需要把业务的应急管理要求协同到IT基础设施上。从组织,职责,流程,技术等方面,建立数据中心应急管理办法。应急管理办法总体需求包括:

(1)数据中心应急管理办法――规定总体事件分级,报告,处理,职责等;

(2)应急预案――定义具体业务系统、设施、事件应急处理过程;

(3)和灾备管理的衔接。

应急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事件分级、处理流程、组织体系和职责、处理资源、应急演练等。最后应急管理办法中还应包括实施贯彻建议,包括培训,宣贯,演练等。

四、运维管理体系中的PDCA

为实现现代企业数据运行中心的云计算及大数据技术的蓝图规划,我们可以从流程、工具、技术及数据的标准化入手,不断完善IT运维管理体系,最终使其满足企业业务发展需求,并且完成IT技术引领业务发展的目标。而本文作者想强调的是,我们完全可以借助PDCA管理方法,缩短优化这一改进过程。

企业数据中心的建设管理体系,可分为战略管理、实施管理、运维管理,这三种管理均可通过PDCA的方法进行管理优化。

1.数据中心战略管理(P)

数据中心建设管理规划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其必须符合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方针和战略。因此企业数据中心的建设管理规划可涵盖以下几点:

(1)评估企业未来的业务发展战略目标;

(2)评估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的可能性及具体需求;

(3)分析调研数据中心对于改进业务流程的关键支撑点;

(4)确定该企业数据中心的战略目标;

(5)本企业数据中心技术发展现状以及同业数据中心情况调研;

(6)确定数据中心未来发展的体系架构(包括硬件环境及应用系统)和运维管理模式;

(7)对数据中心现状和目标的管理模式和技术架构进行差异化分析;

(8)分析如何实现数据中心建设管理目标,并制定实施计划。

2.数据中心实施管理(D)

企业数据中心的实施管理应包括硬件环境部署、网络环境部署、业务系统实施、应用系统升级等方面的工作。所有的实施内容都应遵循数据中心的建设管理战略规划(P),并严格按照制度流程,规范化、标准化的进行实施作业。我们可参照项目管理中通常使用的管理方法,对数据中心的实施管理进行相关的操作。

3.数据中心运维管理(C & A)

数据中心运维管理的重点是确保各业务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保障应用系统的业务连续性,并提供给客户高效准确的信息化服务。生产系统必须具备高可用功能,如双机热备、集群管理等,并且当业务系统出现故障时,应该能够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运行。对应于PDCA管理方法,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可分为监控管理和变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