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工作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4-03-20 17:53: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应急救援工作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xxx年应急救援工作以创建“安全生产”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以保障工人生命财产安全为核心,扎实推进指挥体系建设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为保障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保证煤矿安全生产,作出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努力把应急救援工作推向新水平
为切实加强对应急救援工作的领导,使应急救援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顺利进行,矿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成立了以董事长、总经理为组长,各个矿长为成员的应急救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应急救援办公室,确保了应急救援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做”。
二、认真研究,充分论证,完善应急救援管理体制建设
在完善和修订应急救援预案过程中,紧紧围绕我矿各类突发事件的特点,认真研究,总结经验和教训,广泛听取专家、管理部门和一线工作同志的意见,不断提高预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先后制定了《矿井火灾应急预案》、《矿井水灾应急预案》、《矿井瓦斯爆炸应急预案》、《矿井煤尘爆炸应急预案》、《矿井顶板事故应急预案》等,一系列应急救援工作预案,同时建立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的应急救援管理快捷、高效的运转机制。
三、强化保障机制,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加强救护队伍建设,成立了一支21人组成的快速反应、处置有力的应急救援队伍,协助董事长、总经理妥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确保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在第一时间有组织、有安排地进行及时有效的应对处置。
四、强化宣传力度,营造应急救援浓厚氛围
我镇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宣传渠道,如“安全生产月”举办消防知识讲座等,向广大群众宣传应急救援法律、法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增强人民群众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努力做到应急救援常识进区队,形成全矿共同正确应对突发事件的良好局面。
五、开展应急救援培训和演练
根据应急救援工作的要求,我矿对应急救援队员和管理人员进行了应急常识和业务知识及技能培训,先后开展了防水、消防、防火、煤尘、瓦斯等知识,各类知识讲座和技能培训,提高了应急救援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处置能力,同时积极开展了应急救援演练工作,在演练中落实预案,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预案。
六、认真做好风险排查工作
针对不同时期、不同特点,矿应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安排了相关人员对本行业的风险隐患进行排查整治,主要包括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做到了由分管领导亲自抓,责任调度室具体抓,排查有计划,检查结果有记录,隐患整改有方案,安全措施有保障,通过排查和整治,最大限度地消除了各类灾害和事故隐患。
七、加强值班备勤,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篇2
关键词:煤矿应急救援;信息管理系统;系统功能设计
随着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很多煤矿企业都设有应急救援信息系统,以保障应急救援工作的开展。在应急救援工作开展时,良好的应急救援信息管理系统是可以说是整个工作的“大脑”,它可以及时获取和处理煤矿井下有关信息,提供煤矿事故全方位可靠信息,以便应急指挥中心输出高效处理指令,采用科学的应急预案,实现对煤矿事故的科学高效处理和及时有效控制。目前,我国大部分煤矿应急救援信息管理系统基于B/S结构进行系统设计,还有一部分仍然沿用C/S传统模式,系统基本都包括煤矿信息采集、应急救援智能处理、煤矿信息存储、现场人员物质调度4个大模块,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和系统原理进行开发设计,用以实现应急救援可视化、信息管理科学化等目的。
1系统应用分析
目前,应急救援信息管理系统在我国煤矿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建设、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1.1系统数据库规模较小并且数据管理混乱
应急救援信息管理系统高效运转离不开数据库支持。数据库的稳定性、大小、结构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运作。很多煤矿企业虽然应用了应急救援信息管理系统,但是一方面数据库性能低,缺乏管理更新,造成系统信息无法进行有效处理;另一方面,煤矿系统信息种类多,比较烦琐,大部分数据库无法做到有序处理。
1.2系统信息获取途径有限,无法做到实时动态监控
大部分企业应急救援信息管理系统获取途径比较单一,无法对井下各个有关因素进行实时动态监控。有的企业仅仅对井下几个因素进行监测,这都影响系统对信息分析,也影响着整个应急救援工作的开展。对于应急救援工作来说,不仅要对人员位置、风向、井下温度、瓦斯含量、机器运转等进行监控,还要有应急救援设施、矿山机械设备、通风降温、电力供应、危险源等信息的获取。
1.3系统功能设计不够全面
系统功能设计应该以保障应急救援工作科学全面高效地开展为目的。对于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处理、信息存储、信息输出等四个模块,有些系统仅仅注重其中一或两块,没有考虑到系统整体性的特性。只有四个模块都要具体细致地功能设计,才保证系统功能全面,运行高效顺畅。
1.4资金投入少,软硬件更新不及时,缺乏专业计算机技术人才
很大一部分煤矿企业缺乏对应急救援信息管理系统的资金投入,没有重视其应用。“走形式”、“花架子”等思想仍蔓延在企业文化之中,系统软硬件更新不及时,缺乏专业计算机人员进行管理,从而系统工作效率低下,导致恶性循环。
2应急救援信息管理系统的完善措施
2.1系统功能设计
煤矿应急救援信息管理系统应包括监控监测、信息分析处理、应急救援指挥、应急救援通讯、系统日常管理等五个功能模块。监测监控包括对人员进行定位监控、水文监测、机械运作监控以及视频实时监控;信息分析处理是对监控监测输送的信息进行筛选处理,并对矿井整体状况、救援路线、预案选择等进行分析;应急救援指挥是人和机结合的部分,共同完成人员物资调度调配,预案的修改选择等重要工作;应急救援通讯是系统的辅助模块,它是指挥中心与各部门连接桥梁,主要内容就是4G网络通信、IP对讲机无线通信、可视化网络通信等;系统日常管理则是系统应急救援开展的基石,需要对救援预案编辑存储、矿井信息存系统维护升级、预案模拟演练等等。
2.2数据库建设
煤矿应急救援信息管理系统对于数据库的要求是比较高的,针对数据种类多、数量大的特点,应选择应属关系数据库。运用计算机技术,结合SQLServer2012数据库开发平台,进行开发设计。SQLServer2012数据库具有数据处理灵活性高,简化HA和DR的需求,安全可靠,增加了更多的cmdlet,为煤矿数据的处理提供更有利的支持。使用ER/Studio数据库开发软件和SQLServer2012数据库相结合,设计出安全、高效的数据库,并且根据信息种类的不同设计出多个数据库,提高信息存储质量和读取速度,以及方便数据库管理。
2.3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是煤矿应急救援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之一,一方面必须对井下实时动态信息进行筛选初分析,然后输送给应急指挥中心;另一方面,根据初步分析的信息必须再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处理,比如是否达到报警值、是否启动预案、信息综合整合呈现等等。煤矿应急救援信息管理系统都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构建,对于图像的处理处理呈现就是系统数据处理的重要部分。采用GIS、MapX控件和3DMAX控件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地理信息地图数字水平低的缺陷,实现煤矿矿井地图三维可视化呈现。
2.4系统外辅助措施
煤矿企业应加大在应急救援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及时更新系统硬软件,确保系统涉及的硬软件都是符合系统运行要求的。煤矿企业还应建立自己的专业技术队伍,专业技术人员应及时完善系统,全面细致保障信息采集,科学合理进行信息存储,高效及时进行信息输出,同时,及时将编写的应对各种突发事故的预案输入系统,以便及时更新数据库,保障系统正确及时应对各种事故。煤矿企业必须掌握一些维护更新的相关技术,维护和管理应急救援信息管理系统,保证系统地稳定性和可控性。
3结论
改进完善的系统会为煤矿企业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智能化、信息化平台,有利于应急救援工作开展,增强煤矿企业应急响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永立,等.基于基础数据库的煤矿应急救援指挥信息系统[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0,01:44-47.
[2]高东旭,庞大芳.基于ASP.NET和SQLServer技术开发煤矿安全信息管理系统[J].煤炭技术,2008,10:64-65.
[3]李艳妮.基于WebGIS的煤矿应急救援系统设计与实现[D].河北工程大学,2015.
篇3
目前,核能和放射性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学和科研等领域。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事故、美国三喱岛核电站核事故、福岛核事故、国际核恐怖组织的出现,防范和处置核或放射事故成为各国政府和公众关注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成为核或放射应急的一个重要内容。核辐射及放射性污染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损害范围广,危害时间长,放射性物质半衰期有的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第二,核化毒物对人体损伤严重,受伤人员伤情严重复杂,救治难度大,死亡率高,愈后不良。[1]第三,防护难度大,核化生物质污染扩散会因人员流动而扩大范围。第四,对公众心理造成巨大的负面冲击,社会影响严重。日本福岛核事故后民众争先恐后囤积碘盐即是一个比较好的佐证。
二、核应急护理救援工作的特点
1、参与救援工作的重要性及紧迫性
近年来,核电设施建设蓬勃发展,截至2010年1月1日,全世界已有437座核动力堆在运行,核电在全球发电量中的份额已达到14%-16%,民用核设施安全问题日益凸显。[2]另外,与医护工作密切相关的放射性医学应用不当造成的超剂量放射事件屡有发生。核安全事故不仅会造成生态环境污染,对人体造成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损害,甚至会严重危害国家的安全、经济、社会和政治的稳定。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对突发核事件和放射事件的应对处理工作,国务院先后了《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一系列法规、条例。[3]国家及政府对核应急救援工作和科学研究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大。核应急工作需要在组织体系、战略管理、人才培养、经费保障等各方面有大的提高。
2、救援任务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核事故发生时,对机体及环境造成的危害是十分复杂的,包括不同程度的放射性损伤、非放射性损伤(如烧伤、各种创伤)、增加相关疾病的风险、对环境的长时间污染及对大众造成的心理创伤等等。另外,核应急救援工作的开展及实施受事故源项情况、现场气候、地形、周边自然及人文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救援工作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
3、救援工作中的心理障碍问题
核应急及辐射事故对广大公众可产生严重的心理影响,这也是核应急救援中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历史上几次严重的核事故救援经验证明,核事故造成的不良心理影响和效应,其后续影响甚至大于对身体健康和经济损失造成的损害。如日本广岛、长崎遭原子弹袭击后,一方面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大面积的环境污染,对健康和生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而随着公众对核辐射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对自身保健意识的提高,公众不仅担心核辐射造成的早期物理损伤,还担忧辐射可能诱发白血病、癌症甚至影响后代的遗传效应。这种恐核思想通过各种途径在社会上流传,成为发生核事故时影响公众社会心理反应的关键性因素。
三、核应急救援护理人员的角色适应策略
核应急医疗救援包括事故等级评估、分级响应、现场救援、去污洗消、诊断治疗、后送上级专科医院治疗。而护理人员的工作重心除了现场急救与护理、手术配合、伤员转运、院内后续治疗、重症监护外,还包括心理问题评估及心理危机干预,但这项工作并非每个护士都能胜任。核应急救援要求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在最短时间内尽可能提高伤员抢救成功率,因此现场救援经验十分重要。但是由于核应急事故及放射损伤发生的次数并不多,绝大多数护理人员并没有现场救援经验,对救援的特殊环境和特殊伤情认识不足。如湖南省大部分医院没有处置放射病例的经历,四川省仅3家医院的26名医生参与处置了7例放射损伤病人。所以,救援护理人员的角色适应十分必要。
1、加强核应急护理专业知识教育与培训
在临床工作中,核应急救援对于普通的临床护理人员而言接触较少,护理人员所接触的患者及所获得的培训多为普通、常见病种的护理,核辐射患者的救援和护理经验不足。在应对核应急突发事件时,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心理上,都比较难以马上进入角色。因此,核应急护理教育与培训是护士角色适应良好的基础。从实际工作需要来看,核应急救援与护理除了要应用到原来的护理专业知识外,还需要一些重要的特殊专业技能知识,如流行病学、公共卫生、通讯联络、特殊设备应用及指挥体系等。所以,护生在校学习期间应完善课程体系,增加灾难护理以及核应急护理相关知识的教育与培训,同时,加强在职护士的培训与演练。在教学策略上,除了核应急理论知识,还应配合实战情境演练,模拟核应急现场救护情境,落实标准作业流程与常见问题的应对,以提升护理人员临场反应经验与技能,促进护理人员在核应急救援工作中的心理及角色适应。临床护理人员的在职教育则应更加注重实用性,如损伤基本护理技能、特殊医疗问题、大量伤员的检伤分类及现场抢救、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等等。
2、强化护士心理护理理论与技能
核应急救援过程中的心理护理不仅仅是普通的关怀体贴、同情、健康宣教等,后期的心理危机评估及干预、救援人员本身可能面对的心理障碍使得心理护理人员必须完全适应于护理职业角色,端正职业心态,具备相应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和心理干预技术:系统地掌握临床心理护理的新理论、新技术;能熟练而准确地评定患者心理状态、性质及程度,识别心理护理问题;能科学的提出心理护理对策和方案,因人而异的提供恰当的心理护理及干预;定期的随访,判断干预效果并修正干预方案等等。
在校学习阶段,应加强护生的心理护理理论教育,尤其是核应急等灾难心理护理知识,完善护理课程体系。同时,加强临床护理人员心理救援服务及心理干预技术的学习,积累有关经验。可定期开展针对核应急心理救援及护理方面的短期培训,使护理人员能够快速熟悉相关心理救援及护理的服务项目、核心任务及基本的干预技术。使护理人员在接受核应急救援任务时就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扎实的心理护理知识和技术,在参与救援工作时既能进行自我调适,避免自身心理伤害,尽快适应救援角色;也能为受灾民众解决紧急心理问题,提供心理救援服务,并在灾后建立或参与相关心理卫生服务组织,完善后期心理干预工作。
3、构建区域性核应急护理小组,强化护士角色训练
核应急救援护理工作与日常临床护理工作相比较,其工作环境、护理对象、工作内容、工作方法等都有明显不同。而且在紧急事件的早期阶段,与组织能力(才能)相比,个人能力(才能)往往更重要,参与灾难救援护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了救援的最终效果。因各类突发急救事件决定了急救工作的高强度和高压力性,而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急救工作的质量。根据施素华等研究者的研究结果,构建灾难救援护理人员抽组方案,还可提高救援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提高了伤员的救治成功率。
因此,除了加强护理人员核应急救援知识的普及教育,可建立区域性的核应急护理小组,逐渐建成完善、统一、有力的核应急救援护理体系。小组成员可包括各个医疗保健机构的优秀护士及护理学专业人士,可适当增加高级职称的护理从业人员。对核应急护理小组成员,针对性的设计和推广相关的灾难护理课程,帮助小组成员了解核应急救援网络及自己在网络中的地位和职责,了解与核应急相关的法律和规定,形成包括护理基础教育、核应急救援相关专业知识、灾难护理继续医学教育以及应急模拟演练在内的教育培训体系,使小组成员熟练掌握人员疏散、转移、现场救治、后期转移交接等理论知识。有针对性的定期组织大型救援演习,提高紧急动员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整体协同救援能力,通过不断的学习、训练、考核及演练,提高核应急护理小组的救护水平,建立一专多能的核应急救援护理专业队伍,随时做好应灾、救灾、协助灾后重建的准备。
篇4
根据全省应急管理座谈会议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政办发〔〕63号)精神,为进一步加强企业应急管理工作,有效防范和处置企业各类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和企业安定,现就做好当前应急管理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尽快建立和完善企业应急管理体系
(一)加快各级各类企业应急预案编制(含操作简本,企业应急预案格式附后)工作。市属企业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由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组织,市安监局负责组织中、省在企业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市经委负责组织市属工业企业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市国资委按照出资人的职责,负责组织下属企业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市商务局负责组织市属商贸企业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市建委负责组织市政公用和建筑企业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市交通局负责组织市属交通运输企业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市卫生局负责组织市属医疗卫生单位应急预案编制工作;通信企业由市信息产业局负责组织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市直其他部门本系统凡有企业的都必须组织做好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各相关部门将企业应急预案汇总后,于10月15日前报市政府应急办备案(预案一式5份,并附电子文件)。各县市区及开发区负责本辖区的各级各类企业应急预案(含操作简本)编制工作。应急预案内容要简明、实用,明确提出发生事故(事件)的具体应对措施。县市区属企业应急预案向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备案,辖区内的中省企业的应急预案报市政府应急办备案。
市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进一步加强监督工作,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的特点,加强对企业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组织和应急管理的分类指导,全面提高企业应对事故灾害、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能力。
市安监局:负责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日常工作和综合协调工作,组织协调工矿商贸领域(包括危险化学品、石油天然气、烟花爆竹、煤矿、非煤矿山领域等)的安全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
市经委:负责市属企业日常应急管理工作的协调。
市国资委:负责督促监管有关落实应急管理工作责任。
市建委:负责组织协调房屋建设和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城市燃气安全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
市公安局:负责组织协调道路交通、火灾事故等灾难的应急救援工作,组织指挥应急救援的治安保卫、道路交通管制,提供施救所需的救援器材和装备。
市交通局:负责组织协调市内水陆主要事故灾难等应急救援工作和长江干线水域以外水上搜救工作,提供应急救援所需的水陆交通运输保障,组织指导水上交通管制工作。
市农业局:负责组织协调涉及农业、渔业船舶、农业机械等事故灾难的应急救援工作。
市质监局:负责组织协调特种设备事故灾难的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施救所需的特种设备。
供电公司:负责组织协调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提供施救所需的电力设备。
市信息产业局:负责组织协调通信、信息网络安全事故灾难的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施救所需的通信保障。
市旅游局:负责组织协调旅游安全事故灾难的应急救援工作。
市卫生局:负责组织医疗卫生企业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织协调应急医疗救援和卫生防疫工作,为地方卫生医疗机构提供技术支持。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开展食品、药品安全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市商务局:负责组织协调各商场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
市供销社:负责本系统内烟花爆竹经营公司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
市发改委、市经委、市财政局、市商务局:负责组织协调应急救援物资、药品保障和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市民政局:负责指导协调群众转移安置、临时居住、善后处置和工伤保险等相关事务。
军分区和市武警支队:根据市应急领导机构的要求,负责组织指挥部队和预备役部队、民兵参加抢险救援行动。
市气象局:负责天气监测、预报、预测,及时提供气象信息服务,开展气象灾害调查、评估及分析等工作。
市环保局:负责组织协调事故现场环境监测和处置工作。
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信息工作。
长江海事局及其所属的武汉、岳阳、和宜昌海事局:负责组织协调长江干线通航水域水上交通事故和船舶污染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组织指挥长江干线水上交通管制工作,并按事故及险情应急反应制度向辖区县级以上政府报告事故及应急搜救工作情况。
交通、水利、铁路等重大建设项目的事故灾难应急救援由相关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
(二)尽快明确和落实企业应急管理责任,健全组织和机制。各级各类企业法人代表(主要负责人)是企业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在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开展应急管理工作,要确定专(兼)职应急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大中型企业要设置应急管理事项机构和办事机构,按照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属地为主、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做好应急突发性事件的处置。中、省企业要加强与其所在地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主动接受监管,依法按时按要求报告突发公共事件情况并妥善处置。同时,企业要从实际出发,有效地组织应急演练,让每一名职工熟练掌握第一时间处置突发事件的方法,增强自救、互救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各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每年初制定演练计划,并将年度演练计划向同级政府应急办报备,按计划组织演练,各级安监及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企业预案演练的检查与指导。
(三)各企业每年要组织力量,重点针对企业生产场所、危险建(构)筑物以及企业周边环境等认真开展危险源及隐患排查,落实措施、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做到防范于未然。
二、抓紧制定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操作简本
年全市制定了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并对应急预案进行了演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现有的各类应急预案还比较抽象,不能满足实战要求。为了使应急预案更具针对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有必要对应急预案的内容进行细化、具体化和规范化。各单位要根据应急管理工作的实际,尽快制定应急预案操作简本,对各类预案的操作程序予以明确,以利及时启动预案,妥善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各专项应急预案简本由该预案原牵头制定单位负责制定,各部门应急预案简本由本部门负责制定。各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操作简本一式5份(并附电子文件)于10月15日前报市政府应急办(市政府办公室总值班室)。
篇5
【关键词】城市燃气管道;事故;应急救援系统
城市燃气管道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类型的事故,城市燃气管道多位于人口密度大、工商业住宅集中区域,一旦发生事故很容易造成伤害程度严重的大型事故,燃气运行管理企业需要建立完备的应急救援机制,确保事故发生后及时得到处理。本文将从城市燃气管道的特点和城市燃气管道事故的成因出发,对城市燃气管道事故救援系统改进进行了分析。
1.城市燃气管道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的现状
城市燃气管道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第三方损坏、腐蚀、设计和误操作等许多模糊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泄漏、火灾爆炸等管道事故。当事故发生时,不同的事故模式具有不同的抢修方案,同一种事故又有多种抢修方案,而且影响抢险方案选择的因素不一定是独立的,而是彼此关联的,具有很大模糊性。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快速地对抢修方案进行筛选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促进企业提升应对城市燃气管道事故的能力,及时控制和消除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国家规定企业必须编制相应的燃气管道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同时也便于基层技术人员进行应急工作时借鉴和参考。
目前采用的危险源管理单元划定法为便于安全分析,对城市燃气管道系统进行划分,根据城市燃气管道场站段、管道周围的环境复杂情况(如人口密集程度、管路复杂程度、消防通道及公益消防设施的配臵情况等等)划分若干个管理单元,绘制管理单元分布图,同时编制专门的子预案。
2.城市燃气管道事故应急救援系统存在的部分问题
2.1燃气管道设备的设计选材有待提高
近年来,我国的燃气输送系统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安全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相比于发达国家来说,输送设备还是比较落后,主要的缺陷集中在以下几点:首先,整体设计不规范,没有形成系列化、定型化的设备生产模式,目前正在使用的燃气输送设备的型号有很多种,这就会给用户的选择、使用、运输、维修和安全管理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而且这类设备不符合国际安全设计规范,很难与国际市场接轨;其次,输送设备的安全附件不统一。安全阀、紧急切断阀、温度计、压力表等都是设备所必需的构成部分,每个厂家生产的产品没有统一的标准,品种繁多,这就给设备的使用、维修、保养等带来很多不便之处。
2.2燃气管道附属设备维护保养工作不完善
燃气管道附属设备本身质量维护保养监管不严,定期送检的要求不能保证执行,在设备自身不安全的操作环境下,设备人员的人身安全不能仅依靠操作管理方法来实现自身安全。相关的主管部门做不到定期的管理和监察,附属设备的安全监察松懈,必然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一些超过使用期限的输送设备仍在使用中,没有按规定报废,这些都给燃气的输送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给救援工作带来更大的压力。
2.3燃气输送设备维护检修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够
燃气输送设备维护检修的工作人员的素质是燃气输送应急救援工作技术的发展的关键,目前很多燃气输送设备的一线工作人员不具备足够的专业素质,因为燃气专业类的院校并不多,这就要求在上岗后进行必要的职业素质的培训,必须取证上岗,获得相应的技术资格。
3.城市燃气管道事故救援工作的几点建议
3.1严把输送设备的质量安全关,为救援工作打下基础
国家市政、安检、质检等部门通过制定标准、规范,提高燃气输送设备的标准等级,加强对设备设施的定期检修、维护和保养,采取各种措施减少并尽量避免燃气运输过程中设备的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如推广HAN防爆阻隔技术,当输送设备发生事故后只能燃烧不能爆炸。
加强防火安全管理,设置防火防爆安全装置。在容易造成火焰传播的管道部位设置水封、砂封、阻火器或防火阀等防火装置;在容易发生超压爆炸的管道上需设置安全阀等防爆卸压装置;在穿越交通线路、河流及重要设施的,设计与施工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可靠的安全防护,防止日后地基下沉、腐蚀造成对管道的物理破坏。燃气停运检修和启运前应按规定进行管道的排气置换,安全监督人员按照城市燃气管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严格的安全隐患排查,遵守相关规定例行检查。
3.2增强对燃气输送设备工作人员和救援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燃气输送设备工作人员和救援人员的职业素质是燃气输送设备正常运行和救援工作顺利有效进行的关键,只有确保做到人人清楚城市燃气管道事故特征、类型、原因和危害程度,遇到突发事件时,才能够及时迅速采取正确措施,积极应对,燃气输送安全才有可能得到保障。
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努力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体系,准备充分的应急资源,落实各级岗位职责,加强应急救援人员和管道操作、管理人员培训。
3.3增强对燃气输送应急救援设备的研究和开发
我国目前的燃气输送设备应急救援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燃气输送应急救援设备的很多技术不够成熟的情况下,应急救援系统也难以得到很好的发展。发展好燃气输送救援设备技术就是保证燃气输送工作的安全的前提,这是燃气运行安全工作的关键环节。我国应该加大对于燃气输送设备安全技术和燃气救援设备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和保护,研究出省时省力安全有效的燃气输送救援设备,鼓励高校和企业个人对燃气输送设备工作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4.结语
根据对城市燃气管道事故的成因分析,控制事故发生的根本手段是对设备的本质安全和人员的安全管理进一步细化,但事故本身是具有不可避免性的,本文所讨论分析的应急救援的管理就是保证针对不同的事故情况开展有效的救援,提高应急救援管理的水平,从而将事故伤害程度将至最低。
参考文献
[1]张文艳,姚安林,李又绿等.埋地燃气管道风险程度的多层次模糊评价方法[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6(8):32~35
篇6
这次座谈会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认真落实全省安全生产应急座谈会议和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部署今年应急管理工作任务。今天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余建国主任莅会指导,并亲自为我们解读了《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危行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规定(暂行)》,天河煤矿谢庆梅矿长为我们推介了该矿应急救援工作情况,市吉州气体公司钨丁根总经理和天河煤矿工程师李文泰副总分别为我们讲解了危化企业和矿山企业应急预案编制的方法。讲得很详细很具体,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性,天河煤矿谢庆梅介绍该矿救护队的经验和做法。尤其是余主任的解读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是我们很好的学习机会,深受启发,对我们进一步做好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此,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对余主任对我市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刚才,小功同志还传达了全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座谈会议精神和其它市县的经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下面,我再讲两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一)要从党和政府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安全发展”作为重要理念纳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国务院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把“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安排部署,国务院安委办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2011年,国务院又印发了《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再一次提出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和基地建设,完善应急救援机制和基础条件,加强预案管理和应急演练工作。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接连召开了视频宣贯会议和工作座谈会,宣传贯彻国务院文件精神。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赣府发[2010]32号),要求建设更加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突出抓好矿山、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地建设,充分发挥救援基地在提升专业应急救援方面的重要作用,各高危行业生产企业要建立专职或兼职的应急救援队伍,没有建立的要与专业队伍签订救援协议。同时把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内容纳入《省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
(二)要从社会经济发展中看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紧迫性。目前,各类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企业急需加快转型升级,这就势必给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带来新问题、新压力和新挑战。在生产领域,一是生产安全事故仍然较多,治大隐患、防大事故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二是安全生产基础仍然薄弱,大部分小矿山、小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还没有真正落实,安全投入严重不足,工艺、装备落后,从业人员素质和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不高,应急能力较差,基础资料不全,安全保障能力薄弱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三是全市上下进位赶超、加速发展的局面既给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活力,也给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随着沿海发达地区化工企业不断向我市进行产业转移,氟化工、氯碱化工以及农药中间体、医药中间体企业增长迅速,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压力不断增大,这些情况都是应急管理和救援工作面临的新任务。近年来,我市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在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下,逐步走上正轨,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对照目标和任务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就更需要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
二、突出重点,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各项工作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要以机构建设、能力建设、应急平台建设、应急队伍建设和预案备案管理为重点,逐步建立和完善体系、健全机制、巩固基础,全面提升应急管理水平和应急救援能力。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努力提高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行政执行力。一要抓紧抓好各县(市、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人员、办公场地、办公设备、交通工具及经费的落实。要努力争取增加编制,抓紧人员调整到位。同时,还要推动其它行业主管部门安全生产应急机构和乡镇安全生产应急机构的建设。二要加强安全生产应急值守工作,及时处理各类接报信息,对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信息,做到准确接报、快速响应、快速处置。市局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承担着全局的安全生产应急值守工作,步入了正常轨道,效果较好。三要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和协调联动。最近省局印发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联席会议制度》(赣安办字[2012]16号),市局和各县(市、区)要根据实际情况,也要建立相关制度。四要整合各部门管理的应急资源,在体制不变、隶属关系不变、资金渠道不变的前提下,建立统一调动利用各类应急资源的工作机制,发挥整体功能,提高协调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能力。
(二)努力提高应急预案管理效果。一是要提高应急预案质量。生产经营单位制定应急预案,要从车间不安全因素和岗位危险性的调查分析着手,使应急预案制定过程成为安全隐患排查的过程。各县(市、区)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要增强可操作性,克服过于原则的现象。要根据《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危行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规定(暂行)》(赣安监管应急字[2012]63号)把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备案等作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应急预案评审、备案,提高应急预案的质量。没有通过评审、备案的不得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这一条要作为一个铁的纪律来执行。二是要积极开展预防性应急管理检查。各应急救援队伍要按照“险时搞救援,平时搞防范”的原则,帮助企业搞好应急管理工作,围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应急物资准备及装备保障措施、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等方面开展检查工作。三是要积极开展应急演练。各县(市、区)要定期组织高危企业开展安全生产综合应急演练和专项应急演练,尤其要针对本辖区、本部门、本企业单位生产安全事故特点,及时组织应急演练。四是要及时抓好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至少每三年修订一次,并按照应急预案报备程序重新备案。
(三)努力提高处置事故应急救援的能力。重点抓好非煤矿山和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地和骨干队伍建设。一是要推进市级矿山和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两个基地”和“两个队伍体系”建设。“两个基地”即依托省天河煤矿救护队组建市非煤矿山救援基地,依托新干县化工园区公安消防大队组建市危险化学品救援基地。“两个队伍体系”即“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体系。二是要推进企业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要指导、督促高危行业企业,尤其是重点企业、大中型企业依法建立专职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其它企业要建立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并与市专职救援机构签订应急救援协议。
(四)努力提高应急救援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水平。一是要加快市、县两级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建设。通过应急平台建设实现各类应急资源、应急预案、应急管理及救援专家、应急队伍、事故典型案例、重大危险源等数据库的建设,提高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救援工作的效能。二是要加强安全生产应急装备、物资储备建设。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应逐步配备处置重特大复杂事故的专业设备,尤其是大型、特种装备,提高整体装备水平。同时要加强安全生产应急装备物资储备,健全调运机制,增强应急装备物资保障能力。
篇7
一、基本原则
坚持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以最快的速度、有序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二、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
为加强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应急处置能力,我局成立防震减灾应急领导小组(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应急处置工作,成员名单如下:
(一)办公室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任办公室主任,工作人员。具体负责灾情上报、处理、反馈,防震减灾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局防震减灾措施宣传等工作。
(二)抢险队
抢险队人员为全局工作人员。
城区建设项目燃气等方面的抢险救灾工作,完成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预警和预防机制
(一)加强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把防震减灾工作纳入日常工作中,提高全局干部职工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在城区道路、桥梁建设工程中,严格按照防震减灾设计要求组织施工,根据工程类别和特点,落实防震减灾措施。
(三)结合工作特性,做好抢险救灾物资的储备,以备发现异常时能及时抢险处理,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四、工作机制
在县政府统一领导下,县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负责建立建全本部门防震减灾应急预案及应急预案的组织和各项实施制度,对各项目施工单位建立和完善建筑工程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以及实施进行指导、协调和监督,各施工单位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成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
五、应急准备
(一)应急救援机构与职责
应急处理指挥部组织本部门按照应急预案迅速开展抢险救援工作,迅速调度应急力量、救援装备、物资等,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力争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根据事故发生状态,统一部署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并对应急救援工作中发生的争议和新险情采取紧急处理措施,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做好稳定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适时将事故原因、责任及处理意见向社会公布,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和问题,及时对预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二)应急救援物资
积极储备应急救援物资,并定期检查、维护与更新,确保正常使用和调配。
(三)应急救援互助
应急抢险救援工作需多部门配合,县规划建设局在县政府统一领导下,与公安、卫生、消防、质监、安监等部门及时沟通、密切合作,共同开展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六、应急响应
(一)灾害应急响应
1.组织抢险救灾队伍。及时组织人员参加抢险救灾,预防可能发生的各种次生灾害。
2.保障信息畅通。由办公室负责,根据上级防灾减灾应急指挥部的指令,实行24小时值班,值班室设在局办公室,负责组织收信、整理信息,按规定将险情、灾情,灾害发展趋势和抢险救灾情况及时报告上级部门,确保有关抢险救灾信息畅通。
3、群众的安全防护。及时疏散撤离群众,规定疏散的范围、路线、避难场所和紧急情况下保护群众安全的必要保护措施。
4、社会力量动员。在处置参与特别重大、或较大灾害事件时,动员一切社会力量开展自救和互救。
(二)事故报告
1、报告原则
事故报告遵循“迅速、准确、逐级上报”的原则,在第一时间上报事故。
2、报告程序
(1)重特大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必须在1小时内将发生的重特大事故的情况上报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2)应急指挥部接到重特大事故报告后,迅速上报县政府和县应急办。
3、报告内容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类别、人员伤亡情况。
(2)事故的简要经过,直接经济损失等。
(3)原因的初步分析。
(4)紧急抢险救援情况和采取的措施情况。
(5)事故报告单位、签发人及报告时间。
(三)事故处置
应遵循“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各司其职、协同配合”的原则,共同做好防灾减灾事故的应急处置抢险救援工作。
1、成立现场指挥部,根据事故现场实际情况,迅速指挥救援人员、车辆、机械设备投入抢救工作,并紧急安排技术专家为救援决策提供建议和技术支持,必要时请求卫生、公安、消防等部门协助抢险救援工作。
2、会同相关部门做好事故调查取证工作。
七、后期处置
(一)保持与县委、政府、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统一宣传口径,及时有关信息,做好防灾减灾应急宣传教育工作,保持社会稳定。
(二)配合县政府,做好各项救灾、安置、调查总结和恢复工作。
(三)协助做好灾后评诂工作,协调相关部门专业机构对城区道路、桥梁的破坏程度进行勘测,对不能继续使用的道路、桥梁采取相关措施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八、重点目标的应急保障措施
城区道路、桥梁是开展抢险救灾的重要通道,发生灾害时,应急指挥部接到灾害信息或预报后,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对城区重点路段进行巡查,相关抢修机械设备、人员处于待命状态,如出现道路破坏、损坏情况,立即进行抢修,确保生命通道畅通,把财产损失降低到最低,保证人民生命安全。
九、应急演练
加强应急救援人员培训,建立一支业务精湛、行动迅速、能打硬仗的应急救援队伍,并组织项目施工单位加强应急,提高整体应急反应能力,并根据演练情况和实际,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
篇8
主题词:电梯、应急救援
中图分类号:TU229文献标识码: A
电梯是载人的特种设备,电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我们首先要关注的问题。然而现实生活中由于停电、故障、火灾、事故等因素导致电梯出现滞留人员的紧急情况时有发生。针对上述情况,《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对电梯使用单位的使用资料重新作了修订,其中增加了应急救援演习记录以及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电梯运行管理制度。《电梯使用管理与日常维护保养规则》(TSGT5001-2009)第九条(六)也对使用单位作出了规定:使用单位应当“制定出现突发事件或者事故的应急措施与救援预案,学校、幼儿园、机场、车站、医院、商场、体育场馆、文艺演出场馆、展览馆、旅游景点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电梯使用单位,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救援演练,其它使用单位可根据本单位条件和所使用电梯的特点,适时进行救援演练”。《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六十四条对电梯滞留人员的事故划分作了规定“电梯轿厢滞留人员2小时以上的为一般事故”。那如何在电梯出现紧急情况时能够使乘客得到及时解救,避免因恐慌、非理性操作而导致伤亡事故,最大限度的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以及设备安全是进一步做好电梯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1、电梯的应急救援的必备要素
作为一个系统,电梯的应急救援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要素:
(1)人员要素:乘客或公众对电梯基本知识了解、紧急状况下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应急救援专业人员。
(2)信息通讯要素:电梯轿厢内设置的紧急报警通讯装置、相应的文字或语音说明及有效性,用以告知乘客应注意事项和可以采取的举措,给予乘客必要的安抚和疏导。
(3)救援装置要素: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所需的装置的组合,一般包括抱闸释放装置、轿厢移动装置、轿厢平层定位装置以及轿厢移动位移和移动时间控制装置。
(4)辅助环境因素:主要指施救人员工作环境和被困乘客所处环境,如救援通道、工作空间与照明亮度是否方便施救人员操作;如符合标准要求的轿厢紧急照明亮度、持续时间及轿厢的透气性。
2、电梯的应急救援的基本要求
电梯的应急救援包括有效的宣传、醒目的报警方式提示、有效应答和及时救护等诸多方面内容。
(1)电梯的宣传工作是提高乘客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方面。目前了解电梯基本知识和应急救援的人员不多,乘客对电梯普遍存有恐惧感,遇到紧急情况就惊慌失措,或者不按应急救援方式仓促逃生,酿成事故。所以要做好应急救援工作,第一步就需做好宣传工作。
(2)醒目的报警方式提示。主要是指在电梯轿厢里应有紧急报警有关说明,告知乘客此时应注意的事项。
(3)有效应答是指乘客发出的求救信号能被有效接收。
(4)及时救护是指接到求救信号后,专业人员能以最快速度赶赴现场并按紧急操作说明与要求尽快将乘客解困。
3、电梯常用的应急救援方式
其基本思路是通过被困乘客发出求救信号,由专业人员进行救护。出现紧急情况时轿厢应始终有足够的照明和通风。
(1)乘客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应当采取以下求救和自我保护措施:
①通过警铃、对讲系统、移动电话或电梯轿厢内的提示方式进行求援,如电梯轿厢内有病人或其它危急情况,应当告知救援人员。
②与电梯轿厢门或已开启的轿厢门保持一定距离,听从管理人员指挥。
③在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前不得撬砸电梯轿厢门或攀爬安全窗,不得将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出电梯轿厢外。
④保持镇静,可做屈膝动作,以减轻对电梯急停的不适应。
(2)使用单位接到求救信号后的处理程序:
①值班人员发现所管理的电梯发生紧急情况或接到求助信号后,应当立即通知本单位专业人员到现场进行处理,同时通知电梯维修保养单位。
②值班人员应用电梯配置的通讯对讲系统或其它可行方式,详细告知电梯轿厢内被困乘客应注意的事项。
③值班人员应当了解电梯轿厢所停楼层的位置、被困人数、是否有病人或其它危险因素等情况,如有紧急情况应当立即向有关部门和单位报告。
④电梯使用管理单位的专业人员到达现场后可先行实施救援程序,如自行救助有困难,应当配合电梯维修保养单位实施救援。
4、电梯的应急管理
(1)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应当配备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落实每台电梯的责任人,配置必备的专业救助工具及24小时不间断的通讯设备。并应当制定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电梯运行管理制度,包括事故与故障的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电梯钥匙使用管理制度等。
(2)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应当与电梯维修保养单位签定维修保养合同,明确电梯维修保养单位的责任。
电梯维修保养单位作为救助工作的责任单位之一,应当建立严格的救助规程,配置一定数量的专业救援人员和相应的专业工具等,确保接到电梯发生紧急情况报告后,及时赶到现场进行救助。
(3)政府应当逐步建立和完善电梯发生紧急情况时的社会救援体系。有条件的地方,应当设立电梯救援中心,组织专业力量,按区域建立救助网络。
(4)电梯发生异常情况,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应当立即通知电梯维修保养单位或向电梯救援中心报告(已设立的),同时由本单位专业人员先行实施力所能及的处理。电梯维修保养单位或电梯救援中心应当指挥专业人员迅速赶到现场进行救助。
(5)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应当加强各种电梯紧急情况应对常识的宣传。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应当每年进行至少一次电梯应急预案的演练,并通过在电梯轿厢内张贴宣传品和标明注意事项等方式宣传电梯安全使用和应对紧急情况的常识。
篇9
1.1编制目的
为了贯彻《市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范本区危险化学品事故(以下简称“危化事故”)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响应程序,建立快速、有效的城市危化事故应急机制,及时有效地实施事故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地降低和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制订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区域内生产、经营、储存、使用、运输和废弃危险化学品一旦发生泄漏、火灾、爆炸、环境污染等引发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稳定事故的应对工作:
(1)造成较大或有可能引发较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事故;
(2)超出事故单位应急处置能力,或形成跨多个生产单位的事故;
(3)区委、区政府和区安全生产委员会领导认为需要处置的事故。
1.4工作原则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高政府应对突发性危化事故的能力。
2组织指挥体系及相关机构职责
2.1组织体系
2.1.1区危化事故应急处置组织体系由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组织协调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组成。
2.1.2指挥机构由应急救援相关部门组成,现场指挥应根据危化事故性质,由主要承担现场救援任务的部门负责人担任,其它相关部门协助配合。
2.1.3组织协调机构由应急救援相关部门组成,牵头协调为区安监局,主要承担危化事故现场应急救援协调工作,其它相关部门协助配合。
2.1.4应急救援队伍主要包括区公安消防支队、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区民防办)、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救援队伍、社会力量、志愿者队伍等。
2.2危化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指挥机构职责
(略)
2.3危化事故应急救援组织协调机构职责
(略)
2.4相关部门职责
(略)
3预防和预警
3.1重大危险源监管
区安监部门应加强对本区各生产、储存、经营、使用单位的调查摸底,掌握基本情况,本区重大危险源分布在全区各主要路段,尤以军工路一带为多,重大危险源由市、区安监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实行分级分类监管。
3.2侦检技术准备
整合全区化学品检测队伍优势(环保、民防),合理配套检测设备设施,统一调用,为突发性危化事故提供定性定量的侦检服务。
3.3事故类型预测
危化事故主要包括泄漏、火灾、爆炸、环境污染和人员中毒等,除了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外,因事故衍生的环境污染往往会引起更严重、更广泛的潜在威胁,危害人民健康与生态环境,影响社会稳定。根据本市危化事故特点,其类型主要包括:
(1)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
(2)水路危险货物运输和装卸事故;
(3)公共场所危险化学品泄漏伤害事故;
(4)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使用与储存单位的泄漏与火灾爆炸事故;
(5)其他危险化学品危害事故。
3.4预警及措施
发生危化事故时,在短时间内扩大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事故和经济损失,救援单位在难以控制灾害局面的状态下,应启动相应应急处置程序,联动区政府组织指挥,协调多个职能部门和专业救援队伍(单位),参与抢险救灾行动。
3.4.1单位预案启动
发生危化事故的单位,应立即向应急联动中心报警,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单位自救。
3.4.2本预案启动
区危化事故应急救援组织、协调机构在接事故单位或应急联动中心报警后,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和救援单位预警,当不能很快控制事态发展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时,立即启动本预案,组织抢险救援工作。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分工,组织指挥抢险救援工作。必要时可请示区政府商洽驻军、武警部队等支援。
3.4.3请示启动区安全生产预案
区危化事故应急救援组织、协调机构应在发生或可能发生重、特大事故,全力组织指挥抢险救援的同时,请示启动《市区安全生产事故灾难专项应急预案》,并向市安委会办公室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报告抢险救援等工作情况。
4.应急响应
4.1分级响应机制
危化事故应急响应坚持属地为主的原则,区各有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全面负责突发危化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区应急救援组织协调机构应根据情况给予协调支援。
根据突发危化事故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应急响应分为特别重大(Ⅰ级响应)、重大(Ⅱ级响应)、较大(Ⅲ级响应)、一般(Ⅳ级响应)四级。超出本级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及时请示上一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
区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在接到危化事故报告后,当确定为Ⅳ级、Ⅲ级事故时,启动本响应工作程序。上升为Ⅱ级重大事故或Ⅰ级特别重大事故时,在全力组织抢险救援的同时,由区安委会办公室及时向市政府及市安委会办公室、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部门报告抢险救援工作进展情况。
4.2应急响应程序
区危化事故应急救援组织协调机构,根据事故现场信息汇总,迅速响应并启动预案程序,通知专业救援队伍和指挥部成员组成部门,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救援工作。根据危化事故的特点,现场指挥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4.2.1区域隔离与防备
危化事故可能会造成有毒气体、蒸气或烟雾的扩散,累及事故发生地的周围区域和下风向区域,应实施紧急隔离和防备。
紧急隔离区域:危化事故发生扩散、喷射、燃烧、爆炸的直接危害区域,非专业救援人员不准入内。专业救援队伍进入该区域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具,包括自给式呼吸器等。隔离半径根据危险化学品的毒性和理化特性而定。
下风向防备区域:指正常人在开始接触扩散过来的有毒蒸气或烟气后60分钟内不会丧失自我防备能力,可以采取向下风向撤离或室内躲避的方法加以防备,避免中毒。
爆炸半径:事故爆炸半径国外一般采用800-1600米爆炸安全距离。由于事故现场比较复杂,具体米径由有关专业机构计算后确定。
4.3各类事故的处置原则
4.3.1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
统一由区公安消防支队指挥,区民防办、区环保局、区卫生局等相关部门协助。主要采取:(略)
4.3.2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
统一由区公安消防支队指挥,其它部门协助。主要采取:(略)
4.3.3群体性急性化学中毒事故
统一由区卫生部门指挥,其它部门协助。主要采取:(略)
4.3.4重大水体污染事故
统一由区环保部门指挥,其它部门协助。主要采取:(略)
4.3.5地下交通危险化学品事故
统一由区公安消防支队指挥,其它部门协助。主要采取:(略)
4.4危化事故的处置方法
危险化学品种类繁多,有关专业救援队伍应按照应急救援处置对策方法的要求进行妥善处置。
4.5新闻报道
(略)
4.6应急终止的程序
4.6.1区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确认终止时机,或由事故责任单位提出,经救援指挥部批准确认终止。
4.6.2现场救援指挥部向所属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下达应急终止命令。
4.7应急终止后的行动
4.7.1区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协调指挥机构责成有关部门及事故单位查找事件原因,编写事故调研报告,修订应急预案,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
4.7.2区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协调指挥机构将事故调研报告录入区危化事故数据库,定期事故报告,供同类单位借鉴。
4.7.3参加应急救援行动的专业队伍应总结救援工作的经验教训,维护、保养救援设备,补充救援物质。
5应急保障
5.1资金保障
区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协调指挥机构和专业救援机构根据危化事故应急需要,提出项目支出预算报区财政局审批后,按照《市财政应急保障预案》执行。
5.2信息保障
建立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并形成网络。通过危险化学品经营、生产、运输许可、登记,生产包装物(容器)定点,生产、储存设立批准及生产、储存装置、设施安全评价、安全培训、隐患整改等措施,逐步建立和补充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信息系统,满足应急救援动态监管、危险源监控的需求。
5.3装备保障
各成员单位和专业救援机构应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加强自身装备建设,不断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5.4通信保障
区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建立并维护应急联动中心、政府部门与相关人员(包括专家)的联系,确定各自固定联系电话、手机、传真等多种联系方式。
5.5宣传、培训与演练
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培训和演练,普及危险化学品知识和自救互救的技能,提高公众的防范能力。宣传各种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预防和救援知识,交流应急救援的经验和体会。为危化事故的预防和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指导。
篇10
但笔者在实际办理一些小型化肥企业特种设备延期检验手续时,由于所在地的小型化肥企业,均由国有企业改制为私营企业。私营企业的负责人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企业机构精减,相应人员缩减,安全重视不够,所以他们制订的应急救援预案,内容比较简单,可操作性不强,有些是为了应付办理延期检验手续。为了规范小型化肥企业的特种设备发生安全事故时,不致于手足无措,导致事故扩大或发生次生灾害,笔者归纳整理出一份针对小型化肥企业的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供大家商榷。
小型化肥企业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3)《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
2、适用范围
(1)本单位内发生死亡1-2人,或者受伤19人(含19人)以下及其更多伤亡人员的特种设备事故。
(2)本单位内发生性质特别恶劣(如特种设备爆炸事故),经济损失在50万元以上的特种设备事故。
3、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指挥组织机构
(1)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抢险工作实行单位统一组织领导和各部门牵头负责相结合的原则。
(2)单位成立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①总指挥:一般为单位负责人(即法人)。
②副总指挥:一般为单位主要管理人员(即总经理)。
③成员:单位各部门负责人。
④指挥部设综合协调组、抢险救援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处理组等专业处理组,具体承担事故救援和处理工作。
4、应急救援机构职责
(1)单位应急救援指挥部:
在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时,负责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以及善后处理的组织指挥工作。
(2)专业处理组的职责:
综合协调组:由办公室负责,生产技术部配合,承办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报告,通知指挥部成员及各专业处理组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协调各专业处理组的抢险救援工作,及时报告事故抢险救援进展情况,落实关于事故抢险救援的指示;应指定专人负责。
抢险救援组:单位主要分管生产的领导负责,具体由生产技术部组织抢险队伍,进行抢险救援;应指定专人负责。
后勤保障组:由供销部和财务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提供各种抢险救灾物资和通讯保障工作;组织人员对事故现场及周边地区进行警戒,控制组织人员有序疏散;联系当地医院急救中心,对伤亡人员实施救治和处理;应指定专人负责。
善后处理组:由办公室负责,相关部门配合,配合安全监管部门进行现场勘察取证,以及上级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工作;处理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应指定专人负责。
参与救援行动的全体人员应在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安全、高效,有序完成救援任务。
5、应急救援预案
(一)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时,按下列程序报告
(1)发生事故后,要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综合协调组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发生事故的特种设备名称、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以及事故概况。
(2)综合协调组应立即向总指挥报告,同时尽快通知指挥部其他成员以及各专业处理组,以便迅速、高效、有序的开展救援处理工作。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挥部指挥及相关人员联系电话,见附件。
(3)应急救援指挥部必须立即报告主管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还应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公安、消防、医院,以求得紧急救援。
(二)应急处理措施
收到特种设备安全事故报告后,由指挥部根据发生事故的类别和应急救援工作需要,确定是否启动本预案,确需启动本预案的,立即按本预案组织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1)现场救援:
单位应急救援指挥部和综合协调组应立即派人赶赴事故现场,并迅速指示,调整必要的人员,车辆及机械设备。参加应急抢险救援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装备齐全各种安全防护用品和安全设施、设备。在事故现场抢救伤员,维护秩序,保护事故现场等。
①对事故危害情况的初始评估。先期处置队伍赶到事故现场后,应当尽快对事故发生的基本情况做出初始评估,包括事故范围及事故危害扩展的趋势以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等。
②封锁事故现场。加强现场警戒保卫,防止故意破坏现场。严禁一切无关的人员、车辆和物品进入事故危险区域,开辟应急救援人员、车辆及物资进出的安全通道,维持事故现场的社会治安和交通秩序。
③探测危险物质及控制危险源。根据发生事故的特种设备的结构、工艺特点以及所发生事故的类别,确认危险物质的类型和特性,制定抢险救援的技术方案,并在专业部门的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及时有效地控制事故的扩大,消除事故危害和影响,并防止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
④建立现场工作区域。应当根据事故的危害、天气条件(特别是风向)等因素,设立现场抢险救援的安全工作区域。
对特种设备事故引发的危险介质泄漏应当设立三类工作区域,即危险区域、缓冲区域和安全区域。
⑤伤员抢救。在现场首先要及时抢救伤员或者安全转移,最大可能减少伤亡程度,减少事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同时,后勤保障组应立即与当地医院急救中心或邻近医院联系,请求出动急救车辆并做好急救准备,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⑥控制事故的蔓延和扩大。协助、配合上级救援部门处理疏散人群,维持现场秩序等问题。根据事故的类别、规模和危害程度,在必要时,应当果断迅速地划定危险波及范围和区域,组织相关人员和物资安全撤离危险波及的范围和区域。
⑦保护事故现场。确认并保护事故现场,在救助行动中采取紧急措施和移动现场物件应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见证人员应签字,必要时应对事故现场和伤亡情况录像或者拍照。
消防、救灾时做好路线、方位、位置的选择,尽量保持好现场原始状况。不得随意改变事故现场的地形、地貌,不得移动或取走现场任何物品,不得改变现场设备、管子、管件、阀门、控制或保护装置、仪器仪表的位置、状态以及显示数字或指针的位置等。
破裂设备的断口,如不影响事故原因分析,可以涂机油以保护断口不锈蚀和腐蚀。
(2)事故调查
善后处理组要主动与事故发生地安全监管部门联系,报告事故情况和组织的救援工作,协助核实人员的伤亡情况,按照安全监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和要求,配合、协助事故的现场勘察和调查取证。
(3)善后处理
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妥善做好伤亡人员的处置和身份确认,对伤亡人员的家属做好相应的招待和安抚解释工作。
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水源、空气已经造成和可能造成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清洗、化学中和等技术措施进行事故后处理,防止危害的继续扩大和环境的污染。
(4)责任处理
按照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在安全监管部门查明事故原因和责任,对事故进行处理的基础上,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编写事故报告,总结事故教训,制定防范措施,并报主管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
6、预案管理与更新
将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报当地安全监管部门备案。
本预案应当每两年或者在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后,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评审和更新。
7、奖励与责任
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认真进行总结、分析,吸取事故(事件)的教训,及时进行整改,并按照下列规定对有关人员进行奖惩:
(1)对在应急抢险救援、指挥、信息报送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个人,按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瞒报、迟报、漏报、谎报、误报重大事故和突发事故中、不听从指挥、不履行职责或者临阵逃脱、擅离职守的人员,以及扰乱、妨碍抢险救援工作的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责任追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预案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本单位负责解释。
9、 预案施行时间
本预案自之日起施行。
- 上一篇:院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 下一篇:学校教育制度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