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宣传方法范文
时间:2024-03-20 17:53: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垃圾分类宣传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基本情况
(一)领导重视,规范管理
一是健全了机构,切实做到了有人管、有人做。成立了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垃圾分类指导队伍,由各村保洁队长担任指导员,并加强保洁员培训,在日常保洁中指导村民做好垃圾分类。二是健全制度,切实做到规范管理、有序运行。为保障垃圾分类工作有效推进,制定了《BB镇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制度》《BB镇生态乡村垃圾分类管理办法》
(二)宣传有力,氛围浓厚
一是动员机关干部职工、全体社区专职人员深入到街辖内各社区居民家中开展入户宣传,派发垃圾分类宣传单张、居民垃圾分类手册;二是充分利用街道和社区宣传栏、宣传橱窗等传统宣传载体进行广泛宣传,制作垃圾分类宣传栏、宣传橱窗。三是开展垃圾分类“进小区、进校园、进公共场所、进机关”四进宣传活动。根据不同场所,制定不同的传宣计划,制作了垃圾分类宣传视频、动漫短片、宣传彩页、指导手册、校园四分类卡通人偶、中小学生垃圾分类宣传图书等,让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
(三)加强措施,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1、垃圾分类从机关、单位做起。在我镇行政范围内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推行垃圾分类活动,配备分类垃圾桶,要求镇干部做好垃圾分类进袋。
2、小区、学校、农户家配备垃圾分类设施。发放分类小型垃圾桶11000多套,中、大型分类垃圾桶300多套,较好提高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效率。
3.从“小”抓起。坚持“垃圾分类,从孩子抓起”,利用校园广播定期垃圾分类活动信息,开展垃圾分类小游戏,组织垃圾分类知识竞赛、设立垃圾分类积分荣誉榜等多种形式,提高中小学生对垃圾分类工作的认识,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爱护家园的意识,促进我镇垃圾分类工作深入开展。
三、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一是宣传范围不够广,村民垃圾分类知识及参与度不高,二是对垃圾分类处理能力不够。垃圾回收处理设施还不够完善,且没有形成产业链。
四、下一步打算
篇2
一、杭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进程
杭州是浙江省省会,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相继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国际花园城市等10多项国家级和世界级荣誉。同时,杭州是一个自然资源十分匾乏的城市,环境是唯一的战略资源。杭州市委、市政府一直把建设“宜居城市”作为政府的首要任务,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来提升城市经济发展环境,对垃圾处理提出了具体的目标要求。
早在2000年,杭州作为建设部的首批试点城市开展了第一次垃圾分类,但是大部分流于形式,实施效果并不理想。2010年初,为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建设“生活品质之城”,杭州市政府重新启动垃圾分类,破解垃圾处置难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在垃圾分类、收集的硬件和市民的习惯养成的软件上都从最实处做起来,做出全面安排。
在居民习惯的养成方面,重点做了以下的工作:(1)2010年初,杭州市城管办就生活垃圾分类进行网络调查、社区走访和书面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7.82%的市民赞成实施垃圾分类。其中,在将可回收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作为必选分类的前提下,57.73%市民赞成将不可回收物按照“厨房垃圾、其他垃圾”进行分类。杭州市政府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了垃圾四种分类方法。(2)2010年3月,杭州市正式推出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处理体系,先期选择建南小区、浙报公寓、新城国际花园、清水公寓、绿园、东芝公寓、金沙曲苑、江滨花园八个小区,进行试点,并对试点小区的社区干部进行培训。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小组,通过向家庭配发生活垃圾可降解塑料垃圾袋,召开垃圾分类宣讲会、经验交流会,进驻试点小区进行现场指导。
为了有效地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运行,政府还在垃圾分类、收集的硬件提升,重点做了以下的工作:(1)杭州市政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公众的垃圾分类的便利性及末端处理的不同方式,确定了杭州市垃圾四种分类方法。并且,统一采用不同颜色标识出不同垃圾投放箱,制作相应颜色的垃圾桶、垃圾袋,分类垃圾桶根据小区的居住人口和户数配置。(2)2009年,为避免垃圾收集、处置过程中又将市民分类好的垃圾混为一团的做法,杭州以推行清洁直运为突破口,以垃圾不落地、垃圾不外露、垃圾不抛撒为标准,实现主城区清洁直运工作的全覆盖“杭州模式”,初步形成和构建了城市垃圾集、疏、运一体化的新格局,有效地推动了杭城市居垃圾分类扩面提质的热情。
从杭州居民垃圾分类收集的实践可以看出,先着手对垃圾分类链条做系统设计,在最后的处理设施条件如分类处理等,垃圾直运等具备的情况下,然后再做居民的工作,可以有效地推进居民垃圾分类行动的有效性和持续性。通过近三年的实践与发展,目前杭州市全市垃圾分类收集扩面提质,城市垃圾清洁直运“杭州模式”全覆盖整个城市(包括下辖的乡镇、农村)。做到了生活垃圾清运全覆盖,清运率为100%。垃圾分类直运基本形成,已实现从垃圾分类投放、垃圾收集、垃圾运输和垃圾处置四个环节的全程化分类。
二、杭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相关建议
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居民先要分类投放,之后还要分类运输、分类转运、分类处理、分类加工利用,否则就会前功尽弃。这都需要对原有的垃圾处理系统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除了增加人力物力,还离不开增加政府的投入。另一方面,垃圾排放量与分类收集与公众的行为密切相关,公众意识、教育、奖励制度影响着公众对垃圾分类收集的配合态度。
1、不断完善垃圾分类收集的硬件
公众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意向以及具体分类行为,受到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的影响。因此,让公众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必须为他们创造条件。在便利的地点设置标识清晰的分类垃圾箱,保持垃圾箱周围干净,提供及时的收运服务等,都能确保居民更好的将源头分类的意愿转变为具体的垃圾分类行为。杭州近两年居住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推进的速度较快、效果较好,与政府加大投入为居民提供方便的硬件设施密不可分。杭州推行垃圾分类的覆盖区域,分类投放设施包括分类标志、分类容器、宣传标牌都基本到位,容器上标注收集物的名称,分类方法简单,居民可较快适应。政府加大投入,是实现垃圾的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实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和资源化的有利保证。
2、加强垃圾分类收集宣传的有效性
公众既是垃圾的制造者,也是垃圾的受害者,公众参与对分类收集有重要意义,通过宣传教育可提高公众环境意识的过程中,引导公众积极参与。
(1)宣传方式的多样性
目前,杭州城市主要街道,有关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的宣传条幅随处可见,传统的媒介如广播、电视、报刊、公交车的视频都开始充分利用;内容详尽的垃圾分类的指导手册大多已经发到居民手中。多点多面的宣传,确实对公众建立垃圾分类收集的意识起到了很强烈的效果。但随着杭州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不断推进,要想广泛实施垃圾分类,政府和社会必须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宣传,更注重其多样性。
一方面是因为,这种方式虽然受众面广,但仍存在着单方传输、针对性差、公众被动接收的缺点。针对垃圾分类这种特殊的宣传对象,可以采取走进社区的方式,组织人员深入社区进行宣传教育,将垃圾分类落实到家庭。另一方面,绝大部分的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识有基本的了解,但更深入的知识还是有相当的欠缺。比如,绝大部分居民都会字面理解“厨房垃圾”,会将在厨房中产生的垃圾都一统并到“厨房垃圾”箱中;其它垃圾和可回收垃圾分类就更难了,同样是纸张,硬纸板、报纸、旧书就是可回收垃圾,如果是用过的纸杯等就属于其它垃圾了。由于细致的知识缺乏,所以许多居民家里的垃圾也是习惯性地往一处扔,并没有注意分类的问题,虽然杭州的生活垃圾分类源头分类收集推出了几年,但是“不分类”和“分错类”的情况相当普遍。如何组织社区的垃圾分类培训讲座,组织更多的自愿者到社区向居民宣传并解答有关垃圾分类问题,是今后进一步有效使垃圾分类工作顺利进行的途径。
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可以将城市生活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理念纳入各级学校教育,在各级学校青少年中加大垃圾分类回收、循环利用知识的普及力度,以学生影响家长,以家庭影响社会。也可以利用体验式的宣传方式,组织市民参观有关垃圾与环境展,垃圾分拣站及垃圾填埋场,亲身感受垃圾给环境造成的危害,并对循环经济有一个更为直观的认识。杭州市应持续开展并扩大“垃圾分类处理一日游”活动的规模,每月组织市民去参观“天子岭垃圾处理场”,让他们意识到废弃物分类的重要性,自觉养成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2)宣传内容的深入性
大众传媒传递信息具有直接性和迅速性,能及时反映和传播公众所提出的各种社会问题以及对公共政策的期望,促进公众参与,而且媒体报道也可以放大和传播公众参与。
首先,媒体的宣传有助于垃圾分类收集意识形成与强化。相关的宣传既要使公众充分理解生活垃圾正确的收集、清运和处置方法对发展城市经济、改善生活环境的重要性;也同时使公众明晰在垃圾分类中的权利和义务,要让公众意识到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分类,与每一个公众和整个社会息息相关,是每一个公众责无旁贷的义务,只有全体公众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实现对环境的积极保护。
其次,良好的宣传有助于生活垃圾的准确分类。目前,非常多的居民不了解垃圾中哪些是可回收的、哪些是有害的,不了解垃圾分类的原因等,因此对垃圾分类收集不是很积极。正在不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杭州,应该不仅仅宣传垃圾分类的概念,更应该加强宣传的深入性,让公众了解哪些是真正的厨房垃圾,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有害垃圾。
同时,各新闻媒体应采访报道分类收集进展情况、定时公布各地方的分类收集情况,对分类收集做得好的单位或市民进行跟踪报道,给予表扬、奖励,营造公众参与氛围。只有当公众对垃圾分类收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才会有意愿参与日常生活的垃圾分类收集的行动中去。
3、适当的激励与惩罚提高垃圾分类收集的参与度
(1)适当的激励有助于垃圾分类参与率、准确率的提高
广大居民户的自觉参与确实也需要投入一定的劳力和时间。因此,除了通过扩大垃圾分类收集活动的宣传,提高居民参与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行为的积极性,必要时可以从经济利益方面驱动。国外的实践表明,对在生活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工作中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可以起到示范性作用,促进相关工作的开展。如以色列实施的鼓励回收空饮料瓶的政策,消费者可以将空易拉罐、玻璃瓶放入一种“空饮料瓶自动收集机中”,可以换得小额货币,不仅解决该国700-900万只空饮料瓶问题,而且提高了国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和习惯。杭州的社区实践中,也有对有害垃圾主动分类的市民给予一定的奖励,换取收集袋、洗衣粉、肥皂等。这些细致入微的活动,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收集活动的意愿。
(2)适当的惩罚有助于将垃圾分类的意识转化为具体的行为
目前,垃圾分类还是以居民自愿行为为主,效果很难保证。因此,更有效推动垃圾分类收集的覆盖面和效果,仅作为一种自觉行为是很不够的,还应该将其纳入法制轨道,制定具有可行性的政策法规,使其由“我可以分类”转化为“我必须分类”。城市生活废弃物的处理必将走向分类收集、分类处理。因此,应积极依靠政府行政和法制手段,通过立法规范生活垃圾处理中的政府责任、社会各参与主体的责任和义务,为垃圾处理提供法制保障,推动规范分类收集,促进再生资源的利用。
4、建立社区、物业、公民三位一体的垃圾分类收集体系
城市垃圾处理综合且复杂,社会中的单一主体都无法独自解决好垃圾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公众和社会组织这些不同主体共同努力,促进城市环境的良性发展。目前,在比较健全的小区,都存在社区和物业这两个职能不同、但相互又交叉和联系的管理主体,性质、职能不同,但共同为社区居民服务。
(1)注重社区工作的培育,努力提高其在环境长效管理中的作用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顺利实现,离不开以家庭为单位的每个微小主体。社区作为距离公众最接近的管理者,监督和管理会比其他主体更为直接和有效。
首先,社区介于政府与家庭之间,具有贴近现实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辖区内的环境以及具备的条件,以可行的方式管理社区环境卫生。社区可以在不同的居民区开展讲座、趣味活动等形式,也可以安排志愿者上门释疑等各种活动,提升居民积极性。只有通过社区的力量,才能真正将垃圾分类的知识切实地宣传到了每家每户;也只有通过社区细致入微的工作,才能将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做到细致扎实。
其次,社区介于政府与家庭之间便于垃圾分类收集效果的考核。目前,虽然政府部门对垃圾分类投放设施的配置、宣传工作的开展较为重视,却忽略了对垃圾减量贡献率的结果进行考核,形成“重布置,轻成效”的现象。社区作为接近居民居住的社区,可以在监督、检查居民废弃物的工作中做得更多。社区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组成监督检查组,检查本辖区内的废弃物堆放点。对于不按规定分类的,工作人员应该当面告诉他如何分;如果不在家,就在家门口贴改进的小纸条;屡教不改的按制度进行相应的惩戒。通过监督机制,使分类收集管理工作在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上发展。
(2)强化物业公司日常管理,努力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收集习惯的养成
物业公司受聘服务于住宅小区,同时接受政府有关部门、街道及社区的监督、协调和指导。物业公司涉及的工作范围很琐碎也很广泛,对于垃圾处理方面物业的态度是很关键的。如何通过多种方式鼓励业主参与垃圾分类,一个有心做好垃圾处理工作的物业公司会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例如,作为上海市生态示范小区,朗润园经常性开展如回收废旧电池、废报纸等各类环保活动,业主参与度则通过“绿色生活小存折”里的环保小图章体现。以中高档楼盘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杭州南都物业,也采取请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讲座,对小区内居家保姆进行垃圾分类收集的培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总结
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性工程,生活垃圾的收集与每个家庭有关,因此公众的参与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论文希望能为杭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方案的优化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分类收集管理系统的综合效益和长远效益。
参考文献:
[1]邓俊,徐琬莹,周传斌.北京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实效调查及其长效管理机制研究[J].环境科学,2013(1).
[2]黄文芳,李明冉,王辉.国外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经济激励措施及其对我国的借鉴[J].环境卫生工程,2012(5).
[3]刘研,殷洁.南京市垃圾分类体系试行现状与改善建议[J].山西建筑,2012(3).
篇3
门头沟区以“共建城市环境,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以周四垃圾减量日为载体,全面开展垃圾分类工作,通过以点带面,普及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知识,在全区市民百姓中养成了垃圾减量和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推进了资源循环利用。
唱个歌谣 垃圾分类很轻松
垃圾分类投放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可说归说,做归做,真正实施起来还是有点难度的,究竟该怎么分装?并不是每个人都清楚的。门头沟区绿袖标指导员创新工作方法,一边唱着垃圾分类歌谣,一边引导居民实行垃圾分类,形象生动地在居民中普及了垃圾分类知识,对指导居民自觉分类垃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垃圾分类歌谣:
“垃圾是个大杂烩,扔前请你分分类,分清几种垃圾桶,仔细分类可利用。
绿色大桶装剩菜,化作肥料来灌溉,瓜果皮核茶叶渣,厨余垃圾容纳它。
还有蛋壳和落叶,放进绿桶来装卸。灰色大桶装其它,变废为宝靠大家,纸巾尿片食品袋,卫生填埋变无害,陶瓷灰土和烟头,装入灰桶不用愁。”
社区里一位大妈说:“以前看文字和图片介绍怎么垃圾分类,看过后总记不住,有时候倒垃圾还是忘了分类。唱垃圾分类歌让我能轻松地记住垃圾分类的做法,每次倒垃圾脑子里就会想起分类歌,倒垃圾不会出错了。”
新桥南大街社区老党员王正秋自己也编写了一首垃圾分类顺口溜,轻松一念,诀窍重点都在其中。
葡东社区的“分类奶奶”
在葡东社区有个出了名的“分类奶奶”——韩兴芝。在人们的印象中,“臭”似乎总是和“脏”联系在一起。可韩奶奶是一个非常干净利落的人,家中更是一尘不染。那您就不禁要问了,她为什么落得这么一个称号呢?
2010年8月份,葡东社区做为全区十个垃圾分类试点社区之一,开始筹措和运行社区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工作。自葡东社区居委会筹备之日起,韩兴芝就积极地投入到了社区的各项公益事业之中。她担当了楼门组长、社区志愿者、居民代表、治安巡逻员等许多职务,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这退休了比上班还忙,不挣钱了比挣钱时还忙”。所以在招募绿袖标指导员的时候,社区领导首先就考虑到了这个热心肠的老太太,她就成为了全区第一批“绿袖标指导员”。
韩兴芝负责着葡东社区两栋楼共计96户、300多人口的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宣传、指导、监督工作。刚接到任务时,她没想到那么难。等到真干上之后才知道,累点儿、脏点儿、苦点儿自己都能克服,关键是居民的不理解和不支持使她很苦恼。出来进去的小朋友们不懂事的,看她整天摆弄垃圾,以为她是捡破烂的,就追赶着喊她“臭奶奶”。好心的邻居们都劝她说“小韩,别干了,这活儿没法干,咱又不差这几个钱”。但是韩兴芝却说:“垃圾减量、垃圾分类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利国利民,我可不能打退堂鼓,一定要干好。成为绿袖标,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为建设绿色北京出一份力,就是将来干不动了,我也能给子孙后代留点儿念想呀。”就是这朴实的话语,坚定的信念使韩兴芝这个“分类奶奶”一直坚守在垃圾减量垃圾分类这块阵地上。
刚进行垃圾分类时,宣传工作尤其重要。韩兴芝为了深入进行宣传,主动为用户代领垃圾桶,利用晚上入户率高的时间为所辖居民送桶到家,并且发放了近百份宣传册,使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为居民进行讲解,深受居民的好评。每次搬来新住户,她都会一次次地入户进行指导,直到分类准确为止。他们楼里有一住户家的厨余垃圾里总有烟头,她就专门对他进行“强化”记忆,每次都告诉他烟头是其它垃圾。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户人家的垃圾终于达标了。象这样的住户不在少数,都需要她反复指导,跟踪指导。韩兴芝说:“不怕不会分,就怕不坚持,只要把这件事当做大事来做,好习惯总会养成的。”
韩奶奶说她现在想的最多是在垃圾减量上作文章,怎样从源头上减量、怎样从厨余垃圾上减量再减量。夏天吃西瓜量大,而西瓜皮中水分较多,汁水与其他垃圾混合后,会产生污水。韩奶奶说:“我们家里的西瓜皮,基本上都吃了。为了达到减量的目的,我摸索着用西瓜皮做饺子、包子、菜盒子,还挺好吃的。我做好了送去让大家尝,教大家怎么做,不仅省了钱,还能从源头上起到垃圾减量,真是一举多得!”
韩奶奶已经60多岁了,可是无论培训还是学习,她都积极参加、认真领会。在上岗不久后,她对所有生活垃圾的分类准确率就达到了100%。在参加区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知识竞赛时,她家取得第二名,还被推荐代表门头沟区参加了北京市18个区县“绿娃在行动”知识竞赛,一路过关斩将,以预赛第一的成绩进入了决赛,获得了三等奖。
全面发动 大力宣传
人人参与垃圾分类
2011年开始,门头沟区以强势宣传为着力点,建立全方位的宣传机制,通过专题专栏、公益广告、主题活动、宣传资料、学校教育等多种途径,把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到各个层面,营造了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使垃圾分类处理逐步成为广大村民的自觉行动。
区委、区政府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垃圾减量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主题宣传实践活动。活动以“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为主线,以倡导垃圾减量垃圾分类为重点,以“周四垃圾减量日”和“再生资源回收日”活动为载体,开展垃圾减量垃圾分类主题宣传实践活动。在55个小区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在10所学校、5个党政机关开展生活垃圾“零废弃”管理试点宣传活动。同时,区文明办还制作了公益广告片、动漫及真人的垃圾减量宣传片,区属媒体在《文明进行时》、《文明之窗》栏目开设专栏进行播出。在社区发放垃圾分类宣传资料和海报、挂横幅,普及宣传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知识。
从3月至11月,每3个月安排一个主题。3-5月为绿色社区活动季。重点在55个社区、居民家庭开展主题宣传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参观垃圾分类处理设施,举行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知识竞赛,张贴宣传海报,制作播放公益广告,对社区居民进行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宣传。
6-8月为绿色餐饮活动季。重点在饭店、酒楼、度假村、农家乐等餐饮企业,持续推广适量点餐、减少浪费;剩菜打包,减少废弃;减少一次性餐盒、筷子、水杯等用品的使用;扩大“绿色餐饮宣传员”队伍,积极打造绿色餐饮文化,促进餐厨垃圾源头减量。
9-11月为绿色乡村活动季。重点在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及农村地区,推行科学文明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群众垃圾分类意识,引导商户“净菜上市”和执行国务院《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的决定,果蔬垃圾就地生化处理,或就近运至相对集中的资源化处理站,从源头减少垃圾产生。
垃圾减量来评比
家家参与来减量
在门头沟区文明办、区市政市容委共同组织的“做文明有礼北京人——垃圾减量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主题宣传实践评比活动中,55个社区的参与形式新颖,有知识竞赛、公益劳动、文艺演出、小品比赛、诗歌朗诵、书画展评等。活动最终选出最佳活动奖10个、评选出优秀创意奖6个、市民参与奖7个。
大峪街道承泽苑社区: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竞赛系列活动
利用板报、横幅、LED等广泛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发放倡议书、生活垃圾指导手册等3000余份,环保袋及围裙2000余份;开展“低碳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竞赛”6期;评选出10名优秀绿袖标指导员、50户垃圾分类优秀家庭。通过宣传,社区居民知晓率达到100%。
城子街道向阳社区:争当小小宣传员活动
组织社区青少年参加垃圾分类知识讲座。课后在绿袖标指导员的指导下,同学们亲自上阵体验垃圾分类指导员的辛苦,并和家长共同学习《首都市民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手册》,一同进行了垃圾分类,使此项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葡东社区:环保时装秀活动
暑期,在学生中征集“废品小制作”,通过时装表演形式向社区居民进行展示。通过趣味活动,在家长和学生中宣传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及低碳环保理念。
峪园社区:垃圾分类宣传日活动
张贴宣传画45处,发放倡议书、垃圾分类歌等资料1450份,宣传品2500余份;在社区各类会议中,即时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开展“共建城乡环境,共享美好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日活动;社区文艺晚会上,表演由垃圾分类歌改编的快板。居民垃圾分类方法知晓率达到100%。
月季园一社区:四项活动力保垃圾分类活动
1.用科技力量“武装”垃圾分类。利用音频软件制作垃圾分类宣传广播,定期播放。通过社区博客、电子屏开展宣传。
2.用丰富多彩“宣传”垃圾分类。组织居民参加垃圾分类小游戏;利用周四垃圾分类宣传日,发放宣传手册、分类指导书等,通过橱窗、展板、板报等开展丰富多彩直观的宣传。
3.用干净整洁“保卫”垃圾分类。定期清洗垃圾桶,定期对垃圾桶及周边洒药,防止蚊虫滋生。每周坚持,形成长效机制。
4.用从小做起“展望”垃圾分类。“从小做起的垃圾分类活动”分两部分,一是“情系党恩,共享快乐假期” 活动,通过征文、绘画、小制作等,培养学生从小树立低碳生活理念。二是垃圾分类知识问答比赛。“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周围一片”,为社区环境做贡献。
篇4
垃圾分类的实施方案1 随着“环保小卫士”这一主题活动的深入,孩子们对如何保护环境已有了一些了解。孩子们经常会说到:“我们要保持教室和幼儿园环境的整洁”、“不乱扔垃圾”、“不乱采摘花草树木”……但在日常生活中随手乱扔废纸、瓜果皮、塑料袋的现象依然存在。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开始关注细节,引导幼儿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孩子从小懂得怎样去保护环境卫生。相信这样的教育对幼儿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孩子将受益终身。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垃圾可以被人们通过多种方式处理,懂得垃圾分类的益处。
2.有环保意识,做到积极正确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垃圾。
二、活动准备
1.布置两个区域:“垃圾王国”和“清洁城堡”。
2.自制贴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标志的垃圾桶两个。
3.课件:有关垃圾的动漫视频,垃圾分类标志卡片。
4.一次性手套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参观和交流
1.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垃圾王国”和“清洁城堡”。
2.请每个幼儿以小市民的身份选择自己喜欢居住的环境。
3.教师组织幼儿交流,谈谈居住在“垃圾王国”和“清洁城堡”的感觉会有什么不同?
4.教师提问:“清洁城堡”这么干净,请幼儿想想城堡里的垃圾到哪里去了?
2)基本部分:了解垃圾的分类
1.幼儿观看有关垃圾的动漫视频,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a.垃圾是怎么分类的?(可回收和不可回收)
b.哪些垃圾是可以回收的,哪些垃圾是不可以回收的?(废纸、塑料、玻璃、布料等属可回收垃圾,烟头、鸡毛、油漆颜料等属不可回收垃圾)
c.垃圾有哪些处理方法?(填埋、焚烧、堆肥)
d.哪些垃圾是有毒垃圾?(废电池、日光灯管、化妆品等)
2.再次观看垃圾动漫视频。
3.认识垃圾分类标志
4.教师出示“垃圾分类标志”卡片,幼儿猜测该标志的含义,并说说在哪里见到过这些标志。
5.请幼儿谈谈自己家的垃圾平时是怎样处理的?
6.欣赏教师自制贴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标志的垃圾桶。
四、游戏
1.幼儿使用一次性手套帮垃圾王国分类清理垃圾,让垃圾回家。幼儿分两组:一组清理可回收的垃圾,另一组清理不可回收的垃圾。
2.将分类后的垃圾捡到教师自制的两个垃圾桶内。(贴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标志)
3.欣赏变干净美丽的垃圾王国,请幼儿给它取好听的名字。
4.教师将垃圾桶的垃圾交给幼儿园的清洁工处理。
五、活动延伸
1.组织幼儿参观垃圾收购站。
2.幼儿给自己家的垃圾桶设计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标志。
3.向家人和朋友宣传垃圾分类的益处,并实际行动。
六、活动反思
这节课通过带领孩子们参观和比较“垃圾王国”和“清洁城堡”,让孩子们发现我们都喜欢在美丽而干净的环境中居住和生活。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懂得保护环境不是每个人随口说说而已就可以做到的,我们要从自己开始,从幼儿园和自己家的周边环境开始,将我们生活中的垃圾分类,送回属于它自己的家。从小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让每个孩子都成为环保小卫士,为美化环境献出一份微薄之力。
垃圾分类的实施方案2
一、活动背景
为了保持xx幼儿园的清洁卫生,培养xx幼儿园全体教职工、小朋友的环保意识,提高教职工及幼儿的环保技能,让教职工、幼儿懂得垃圾分类回收有利于变废为宝,实现垃圾资源化,有利于减少管理成本,实现垃圾分类量化递减,有利于综合利用,实现垃圾的无害化等好处,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节约型社会。
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希望全园教职工及幼儿严格遵照执行,自觉养成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的好习惯。
二、垃圾分类管理原则
垃圾分类管理人人有责,垃圾分类从幼儿做起,加强管理,园令畅通,重在实效化,有奖有罚,持之以恒。
三、垃圾分类宣传总动员
1、xx幼儿园垃圾分类工作小组
组长:xx
成员:xx、xx
2、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
进行全园动员宣传,充分认识减少幼儿园垃圾和节约资源的重大意义,明确垃圾分类收集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重要举措。实行校园垃圾分类处理,美化幼儿园,改善幼儿园环境质量,是一件利园利师利幼儿的利国利民大事。
3、加大宣传力度
把分类的具体方法标示在显眼处,要让每一位教职工和幼儿都了解我园的垃圾分类和处理办法,并自觉遵守,分类首先要从源头上把好关。
4、利用网站、微信平台、智慧树、LED横幅等形式大力宣传
大家牢记垃圾分类原则,懂得垃圾分类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自觉对垃圾分类投放的习惯。在幼儿园中开展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活动,不但可以使资源循环再利用,节省资源,还可以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全面推广和落实完善的垃圾分类处理政策,建设一个和谐,美丽,节约型的社会。
垃圾分类的实施方案3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垃圾产生量持续增加,垃圾围城之困日显突出。为打造生态宜居幸福新冉义,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和文明意识,根据《2011年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等国家及成都市鼓励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及资源化利用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指引,围绕建设生态宜居幸福清溪的目标,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运和处置,建立生活垃圾综合管理体系,推动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促进城市精神文明与生态环境建设。
二、工作原则
(一)协调管理。坚持统一领导,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强化属地管理、综合协调和分工协作运行机制,加强宣传引导。
(二)科学易行。各村社区结合分类收运和处置方式,按照先粗后细、先易后难原则,制定科学分类方法,方便居民操作。
(三)示范推进。各村社区通过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运、处置试点,总结经验,以点带面,逐步推进。
(四)统一规划。各村社区系统考虑分类投放、收运、处置各
环节之间的衔接,配置配套的环卫收运设施设备。
三、推行区域
冉义镇7个村社区作为我镇2011年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区域。
四、工作目标
2011年,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村社区建立垃圾分类收运体系,配套相关设施设备;2011年底,力争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达55%,在全镇范围内构建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体系,逐步建立长效监督管理机制提供经验借鉴和基础保障。
五、生活垃圾分类操作方法
(一)分类标准
目前,我镇群众环卫意识尚处于初级阶段,试点区域采用粗分法,根据生活垃圾来源、成分构成和目前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分为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四类。
1、可回收物:指生活垃圾中未污染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适宜回收和资源利用的垃圾,如纸类、塑料、玻璃和金属等。
2、餐厨垃圾。指居民家庭生活和宾馆酒店、机关团体及企事业单位食堂产生的有机易腐垃圾,具有含水量高、易被生物降解、产生臭味、产生渗沥液等特点。主要包括:废弃和剩余的食品、蔬菜、瓜果皮核、茶叶渣、废弃食用油等。
3、有害垃圾。包括生活垃圾中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物质,具有易燃性、腐蚀性、爆炸性以及传染
性等特点,混入生活垃圾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主要包括:废电池、日光灯管、水银温度计、油漆桶、过期药品、废化妆品以及电子产品等。
4、其它垃圾。包括除餐厨垃圾、有害垃圾以外的其他所有生活垃圾,含大件垃圾等。大件垃圾指体积大、整体性强,或者需要拆分再处理的废弃物品,如废旧家具用具、废旧大件电器等。
(二)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和处置设施配置
1、垃圾分类收集容器配置。设置垃圾收集固定点,并按照分类标准,配备不同颜色的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应对收集的垃圾类型标识清楚,容器设定位置应相对固定,并符合方便居民、不影响市容观瞻、不妨碍交通、利于垃圾的分类收集和机械化收运作业等要求。另外,对有害垃圾收集桶要做好防渗透等处理,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2、垃圾收运设施配置
生活垃圾的分类收运设施要与前端生活垃圾分类收运投放设施相配套,并统一外观和标识,实行密闭运输。
3、餐厨垃圾处理设施配置
根据需要配置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处理餐厨垃圾和部分落叶、杂草、枯枝等有机垃圾。
(三)分类投放
按照分类标准,将生活垃圾分类袋装后(试点期间由政府免费提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袋”和“其他垃圾收集袋”),分类投放
到相应收集容器,由环卫工人负责分类装运。此外,可回收物还可预约服务企业上门有偿回收或自行送至再生资源回收点;大件垃圾可通过电召预约上门回收。
(四)分类收运
垃圾分类收运实行“分类手推车收集+压缩转运”机制。分类收集可采用手推车或直接配备带轮带盖垃圾桶。其中,分类手推车收集要满足以下要求:
1、配备经过岗前培训的环卫工人,负责清运垃圾收集容器的垃圾;
2、环卫工人配备的专用手推车要密闭、有分类装载功能,可分装多类垃圾。
五、组织领导
(一)领导小组
为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冉义镇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曹光平(党委副书记、镇长) 副组长:吴永琪(党委委员、武装部长) 成 员:喻旗(党政办公室主任)
杨港(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 康志忠(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
熊小平(社会事务办主任)
李建伟(垃圾清运负责人) 各村社区书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吴永琪同志兼任,办公电
话:88759031。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镇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工作的统筹规划、协调和推进,具体负责制订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工作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宣传、监督、检查和考核的落实,协调落实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工作经费。
六、实施步骤
1、召开工作动员会: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召开一次工作动员会,成立领导小组,明确部门职责,布置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工作。此项工作在2011年10月4日前完成。
2、前期准备工作:协调村社区完成试点小区垃圾产生情况、垃圾成分调查;购置垃圾分类收集桶,做到合理布点、标识清晰,按要求配备专用手推车、运输车辆;确定餐厨垃圾处理单位和有资质的废物处置单位。此项工作在2011年10月15日前完成。
3、开展宣传培训:通过标语、广播、会议等开展舆论宣传,发放生活垃圾分类宣传资料,对保洁队伍进行组织培训,此项工作与前期准备工作同步进行,在2011年10月20日前完成。
4、启动工作:在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袋、收集桶及生活垃圾分类运输车辆等专门设施配置到位的情况下,启动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工作。试点工作应在2011年10月20日底前完成。
5、总结经验:2011年底对我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形成书面材料,重点提炼试点经验;按照市工作安排,制订下一步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工作计划,积极扩大分类收运处置
覆盖范围。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推进垃圾分类收运处置工作,指定专人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工作的落实;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检查指导,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二)落实资金保障。工作开展期间,宣传教育活动经费和生活垃圾分类区域内分类垃圾袋、垃圾收集容器、垃圾收运设施及餐厨垃圾处理设施配置所需经费等由镇村两级财政予以解决。
篇5
【关键词】生活垃圾;处理;对策
一、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1)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及特点。近十几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大幅度提高。根据统计数据,我国目前人均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四百千克,全国垃圾年产生量达1.5亿吨,每年以
8%~10%的速度增加,全国历年垃圾存量已超过65亿吨。城市生活垃圾来源主要是道路垃圾,单位、居民区垃圾,商业垃圾,工业建筑、装修垃圾。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特点是可燃物、有机物、可回收利用物增多,可利用价值增大。垃圾种类的多样化,尤其是电子垃圾逐渐成为困扰环境的重大问题。(2)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主要采用焚烧、填埋和堆肥等几种方法,当中最主要的方式是填埋,其次是高温堆肥,焚烧垃圾所占比例极小。目前大多存在处理设施技术水平低,处理能力小,存在污染严重等。
二、城市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
(1)处理能力低。虽然各级政府都提高了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投入力度,一些较高标准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逐步投入使用,但是因为欠债多、基础差、历史遗留问题多等问题,现在在一些城市中还有约过半的生活垃圾不能达到无害化处理,在县城和乡镇中仍有90%以上的生活垃圾不能实现无害化处理,而各个自然村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几乎为零。目前全国城镇有数十亿吨的存量生活垃圾未得到有效处理。(2)资金不缺乏严重。长期以来我国对城市环境卫生行业的资金投入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一般占市政公用行业资金的不到3%,在市政公用行业中一直处于最后,也大大小于发达国家15%左右的平均水平。依据我国现行标准估算,企业特许经营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合理补贴范围,一般焚烧厂在120元/吨,堆肥厂在
80元/吨,填埋场在60元/吨的费用比较合理,各地政府补贴资金远远不够。(3)垃圾处理方法落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仍然比较落后,一些城市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因为政策法规不健全、分类系统不匹配、协调机制不完善、宣传力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等各种原因,总体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4)垃圾处理污染大。大部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不能满足或不能全部满足现行的国家环保标准和行业标准,全国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总体水平较低,环境污染的状况和隐患比较严重。
三、改善措施
(1)提高环境意识。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关心和支持,积极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垃圾处理的宣传,不断加强宣传教育力度、范围,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使公众充分理解正确的收集、清运和处置方法对生活改善、对城市发展的现实意义。(2)加强法规建设。国家《固体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明确规定了对生活垃圾的倾倒、收集、清扫、回收利用和处置的要求。应尽快完善执法的监督和保证体系,根据法律制定城市垃圾管理法规、实施细则和相关管理条例,完善城市垃圾管理法规体系,加大普法宣传,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执法意识。(3)建立生活垃圾管理体系。现行的政企合一的垃圾管理体制不利于垃圾管理的发展,要改变在管理体制上政企合一的僵化格局,实行环保部门监督、环卫部门管理、专业公司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管理模式,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系。环卫机构应当将其管理职能和服务功能分离,一是强管理职能,增强管理、监督的力度,通过合同方式管理环卫服务;二是环卫服务功能企业化,用优质的服务竞争环卫合同,同时努力拓展服务范围,增强服务能力,提高企业效益和活力。(4)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为了更好地实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处理目标,应尽快在社区和企事业单位相对集中的区域,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居民可以按照有机、可回收、不可回收的标准,分2~3类收集;企事业单位适当提高分类的精度,实行“1+M”的分类标准。根据试点经验制定在全市逐步推开的工作方案,努力争取尽快全面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置与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作,要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需要通过完善立法、加强宣传教育,使全体公民意识到垃圾处理的重要,自觉成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动,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篇6
关键词:生活垃圾分类;校园;全覆盖
2015年11月,《2015年浙江省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正式,随后各个地(市、区)对本地区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行全面部署,绍兴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由此推开,并在2016年实现全覆盖。在此过程中,各学校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如何落实?具体怎样实施?学生如何评价?取得哪些成效?存在什么问题?今后如何完善?为回答这一系列问题,课题组以绍兴市第一中学为调查对象,开展了相关研究。
一、问卷统计分析
课题组围绕绍兴一中学生对生活垃圾分类情况的了解程度、对生活垃圾分类的行为与态度、对学校生活垃圾分类情况的评价及完善等内容,设计了《关于绍兴一中生活垃圾分类的问卷调查》问卷,随后通过现场发放和QQ、微信转发等方式,向绍兴一中三个年级段的学生随机发放问卷160份,回收有效问卷共计153份。
本次调查对象中新高一占19.6%,新高二占41.2%,新高三占39.2%,基本呈均态分布。从对是否有必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调查看,有94.8%的调查对象认为有必要,表明学生对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已达成共识。从对生活垃圾分类了解度调查看,有83.7%的调查对象了解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内容,大部分班级召开了主题班会。另外,调查对象中有85.6%的学生能准确或基本准确区分四种生活垃圾,并有83.7%的调查对象经常会或偶尔会劝导亲朋进行生活垃圾分类。但从对调查对象是否会在家中进行生活垃圾分类调查看,只有39.9%的人有时会在家中进行生活垃圾分类,这说明调查对象对生活垃圾分类在行动上存在校内与校外的不一致。
从对生活垃圾分类时出现的各种情况的态度调查看,54.2%的调查对象不会随意丢弃垃圾,已经形成良好习惯,39.2%偶尔会随意丢弃,尚需提高环保意识;有51%的人不受外界影响坚持垃圾分类,有43.8%的人会受身边同学的影响;有66.2%的人会正确进行垃圾分类并监督同学,有31.4%的人对其他人的分类情况不关心,但自己会做好。在如何正确区分生活垃圾的问题上,调查对象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性,如酒精棉、用过的医用针头属于有害垃圾,但有4.6%的人将其归为可回收垃圾,有85%的人将其归为其他垃圾,只有10.4%的人将其正确归入有害垃圾中,说明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较为粗略。
从对生活垃圾分类参与者态度的调查看,大部分调查对象认为教师办公室和本班生活垃圾分类做得非常好或比较好,同时认为本班班主任非常重视或比较重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各班级设有专门管理生活垃圾分类的班委或由其他班委兼任该职,另有71.9%的调查对象认为值周班级对各班生活垃圾分类的检查非常到位或比较到位。但是,在学生垃圾分类后如何收运垃圾问题上,有51.6%的调查对象曾看到保洁员收运垃圾时会将分类好的垃圾混合在一起后运走,说明生活垃圾分类成果不能保全,生活垃圾分类与收运两个环节存在脱节。在垃圾桶设置是否合理的问题上,有38.6%的调查对象认为学校垃圾桶摆放位置不合理,有17%的学生认为垃圾桶和垃圾袋设计不合理,有28.8%的调查对象认为垃圾分类不够细。在调查对象回答“如果学校成立关于生活垃圾分类的社团”问题时,有14.4%很有兴趣,有47.1%兴趣一般,有38.5%没有兴趣。
二、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
从问卷调查情况可以看出,目前绍兴一中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中,学校的宣传比较到位,学生和教师生活垃圾分类的意识和习惯逐步养成,学生大部分已基本掌握生活垃圾分类方法,学校对班级的生活垃圾分类有一定的管理措施和监督措施,但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认识不到位。目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生活垃圾分类重要性的认识还未到位,既有垃圾分类教育进课堂工作存在死角的问题,也有班级垃圾分类工作责任落实成为一句空话的问题,更有“我分了,你不分,那我也不分了”、“反正清洁工最后都把垃圾放一起运走了,我们分也没有意义了”、“学校里规定要分类,那我就分,家里就无所谓了”等认识误区。
二是分类不科学。无论教师、学生还是清洁工,都存在生活垃圾分类不科学、不准确的问题,表现为垃圾分类的不彻底、因垃圾分类知识匮乏而乱分类或不分类、垃圾收运不规范等方面。
三是宣传不彻底。对学校而言,学校对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是一项长期工作,每年都有新生到来,每年需要定期或不定期_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工作。从调查看,学校的常态宣传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宣传途径和方式还有待进一步创新。
四是管理不规范。《2016年绍兴市直教育系统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计划及行动方案》要求各单位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机构,制订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明确分管领导、责任处室及联络员。从调查看,绍兴一中的垃圾分类组织机构健全,但无论是班级教室,还是教师办公室,还存在一定的管理和监督漏洞。
三、进一步推进校园生活垃圾分类的对策
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与循环利用工作,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要举措。下一阶段,要在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背景下继续全面推进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一是实现生活垃圾分类知识“三进”――进学校、进班级、进课堂。切实贯彻落实《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开展与学生特点相适应的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动员师生员工人人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结合学校实际,开设“垃圾分类”选修课程,充分利用校园网站、广播台、黑板报、宣传栏等媒介,或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文艺汇演小品节目等形式,大力宣传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实现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进学校、进班级、进课堂,促进师生生活垃圾分类意识、习惯的养成。
二是健全生活垃圾分类体制机制,保障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顺利推进。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设立学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委员会,大学由学生处负责,高中由校团委和校学生会负责,初中由政教处负责,小学由大队委负责,建立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与监督机制。在各班级专门设立负责生活垃圾分类的班委,并建立奖惩机制,与学生品德考核相结合。每学期期末各班评选生活垃圾分类积极分子,颁发奖状并在全校予以表扬。在中小学生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增加社区生活垃圾分类专题,增强中小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篇7
生活垃圾分类与循环利用工作作为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十大民生实事工程,是我市打造“文明美丽双城建设”工作的重要一环。我街道高度重视该项工作进程,始终坚持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工作,力争实现变废为宝,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双赢局面。这里我就目前街道相关工作进展情况,做一下简单介绍:
一、工作进展情况
我街道在去年就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第一时间成立了街道生活垃圾和循环利用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主要领导出任组长,并出台细化工作方案,积极推进各项工作进展。截止目前,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已初见成效,辖区内7个社区已基本全面铺展,共推进金声玉府、置地华庭、东台公寓、万里世纪豪庭、阳光水岸、涌金湾、东江丽景、水岸蓝庭、华园、君悦国际花园、东方卢浮郡等试点小区24个,占辖区内居住小区总数的50%,覆盖居民住户13789户,涉及人口约31000人。目前试点推进小区已全面完成分类垃圾桶按点位图放置,小区点位图与信息公示图均已公示,宣传小折页入户、楼道海报宣传及物业宣传巡视等工作也已全面铺展。累计至今,我街道共设立垃圾分类宣传栏17个,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海报日历、入户三折页等宣传资料25000余份,发送短信2万条,张贴横幅30多条,标语700多张,各社区以社区为单位开展了1月2次知识宣讲或现场引导活动,总数超过40多次。总体而言,辖区原定计划生活垃圾分类硬件设置已初步到位,宣传引导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正在稳步树立垃圾分类新观念。
二、工作中遇到困难和问题
在工作实际推进中遇到困难问题主要有三点:
1.物业工作推进有阻力。按照上级文件规定,分类垃圾桶,宣传栏等设施需要由所在小区物业承担,无物业单位的再由权属所在地社区或街道(乡镇)政府承担,这条规定在实际操作中阻力很大。截止目前,市住建系统尚未对此项文件规定作出硬性要求,在街道和社区工作中,主要是以大局出发,垫资进行硬件设施采购,目前街道统一采购首批硬件已落实,但在后续破损更换和维护问题上存疑很大,物业单位因自身经营状况问题,普遍不愿承担,影响宁波督导工作。街道和社区作为一线单位,在主管单位未明确意见及相关细节规定前,也没有强制要求的依据。
2.群众情绪有一定抵触。在实际工作开展中,我们主要收到三方面群众问题反馈:第一类是愿意垃圾分类群众,发现自身分类垃圾在后续转运中被混杂,挫伤积极性,街道社区做了垃圾分类渐进性安抚工作,但仍由较大疑虑。第二类是群众分类意识不强,在垃圾箱满额情况或就近倾倒考虑下,乱倾倒垃圾造成垃圾桶桶内混杂现象,目前社区和街道以引导宣传为主。第三类是因为目前垃圾分类内容较多,造成小区内分类投放点增多,智能箱入住小区占用公共区域,表示不满的群众,主要因为垃圾投放点分类后需新设站点,靠近自身住宅或减少公共区域引起,目前基层以劝导实施为主,由物业和小区业委会努力引导。
3.部分垃圾缺乏消化渠道。因为现行市建筑垃圾收运标准与小区内分类划分标准不一致,园林垃圾、大件垃圾处置渠道不够明确,居民产生家电包装塑料等其他垃圾无法处理等因素影响。同时中低价值回收内容中与大件垃圾回收内容有交互,堆放时大件垃圾容易丢入混杂投放点中,容易造成二次分拣压力,目前此块分类处置细节问题尚未明确,也需要上级部门明确后续处置渠道。
三、下步工作计划
我街道在今年下阶段工作中,主要以两方面入手。
一是在硬件配置上继续查漏补缺,按照原定计划,在2018年新增13个小区内按照分类宣传栏,并设置宣传横幅。在自身备桶数量足够条件允许情况下,对各物业小区损坏,遗失垃圾桶进行适当补缺。同时做好宁波市督导问题单的整改落实工作,对分类工作不到位的地方进行现场指导,同时及时解决基层反馈的一些细节问题,及时调整小区点位信息,对于难以明确的,及时报上级部门进行沟通联系。
二是在宣传引导上加大投入,主推小区现场宣讲引导工作,同时结合社区定时开展的宣传工作,多以小区学生,孩子,居家老人为突破口,加强家庭带动作用,逐步扩展到全体住户。努力宣传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规范,力争推动“四定四分”分类知识讲解进户到人,达成分类政策、分类方法、分类原则居民知晓率达70%。
四、意见和建议
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反馈,我街道对市级相关工作主要建议有四点:
1.确保生活垃圾分类专项资金投入保障,并纳入今后年度工作财政预算中去。确保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明年后续大量非物业管理小区进行垃圾分类推进时,有资金投入保障。
2.明确生活垃圾分类各级责任,希望市分类办加强市局各部门联系,对各系统不同实施意见进行统一。特别是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先行对基层单位进行文件要求落实,便于街道社区开展工作,减少重复改动。
篇8
[关键词]杭州垃圾分类;现状调查;知识宣传;环境压力
据杭州市固废处置监管中心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近两年来,杭州市区生活垃圾清运量平均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加,2008年已达到214万吨,日平均5800吨,2009年全年预计将达到230万吨,日平均6400吨。
虽然目前杭州的垃圾处理能力为每天7500吨,但以现在增长速度,明后年就将接近处理极限能力,给垃圾的收集、转运、处置带来极大的压力。
据了解,杭州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甚至更早以前,就试行过垃圾分类收集。2000年左右,杭州街头流行过一批双筒分类果壳箱。一黄一绿两个筒并排立在一起。黄的写着“可回收垃圾”,绿的标示着“不可回收垃圾”。可是,试点的效果却并不理想,不少分类垃圾桶实际上早就形同虚设。
据悉,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低碳城市,构建循环经济体系,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所以垃圾分类工作已经成为杭州城管办“十二五”规划中的重中之重,2010年3月25日,杭州启动了垃圾分类试点工作,要求居民主动将生活垃圾分为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厨房垃圾、其他垃圾四类进行分类投放转眼,一年时间快过去了,杭州共有788个小区实现了垃圾分类,占小区总数的52%,但仍然存在垃圾分类工作不到位、部分硬件设施跟不上等问题。
为了解杭州市目前生活垃圾分类现状,我们“垃圾分类成效调研及垃圾分类知识宣传”社会实践小分队开展了此次调研活动。
一、调查内容
(一)调查时间
7月17日——7月30日
(二)调查步骤
本次调研活动主要以走访社区、分发问卷为主,辅之以走访垃圾回收站、环保环保站,城市管理办公室,最后进行资料整理等后期工作。
7月19日至21日,调研小组分别走访了铭和社区桂雨坊、华联社区和理工大学附近的清雅苑这三个垃圾分类实行小区。在走访期间我们在小区内分发问卷,采访清洁人员和小区垃圾分类负责人。调研小组实地参观社区的垃圾点,检查垃圾箱里的具体垃圾分类。通过采访和问卷,了解社区对垃圾分类动作的执行力度以及居民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支持度和对此的一些建议和想法。
7月23日至26日,调研小组走访了垃圾分类未实行小区,头格社区和智格社区以及吴山广场。通过对社区居民的问卷调查来了解未实行垃圾分类的小区对垃圾分类的支持度以及杭州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程度。
7月27日至28日,调研小组分别走访了华家池环保教育宣传站和城市管理办公室。在此次走访中,调研小组具体的了解了杭州市垃圾分类处理的直运模式,丰富了垃圾分类的知识以及垃圾分类工作的规划及实施情况。
(三)调查结果分析及思考
本次实践小组对杭州铭和社区、华联社区、浙江理工大学附近的高教社区三个垃圾分类实行社区和未实行垃圾分类的社区头格社区、智格社区开展了关于垃圾分类回收调查问卷,其中实行社区共发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40份。此次调查利用抽样调查方法,分布到杭州几个社区,因此,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杭州市目前生活垃圾分类现状,问卷重点调研了居民对垃圾分类回收的了解及态度,社区为垃圾分类提供的硬件条件情况,垃圾分类实施存在的难点等问题。
1、调查结果
(1)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态度
我们对杭州市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态度我们做了调查,调查结果如图3.1与图3.2。
从图3.1中可以看出89%的居民认为对垃圾进行分类是一项十分有必要的措施,其中有高达76%的居民乐意配合这项措施,从图3.2中我们也能看出51%的居民对本社区的垃圾分类的前景持有乐观态度,而对于社区的垃圾分类的前景表示不关心或漠视的人只占7%,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杭州市民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热情是十分高涨的,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只要采取合适的手段,让环保知识在广大市民中得到普及,绝大部分的市民将会自觉的履行环保义务。
(2)居民在垃圾分类方面的做法
如图3.3数据可知,36%的居民有良好的环保习惯,会自觉的将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仅有14%的居民对于垃圾分类显得有点冷漠,对其无动于衷;然而却有半数的居民的环保意识并不是十分强。所以笔者认为社区还是要将环保宣传进行的更为深入,才会有更多的市民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并将这份意识付诸于实际行动中。
从图3.4中可以看出当分类垃圾箱内垃圾已经混放后,有45%的居民会会选择随波逐流,垃圾外露和发出臭味也是影响居民垃圾分类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样的结果并不乐观,如何避免这类问题的发生,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问题。
(3)垃圾分类方面存在问题
图3.5指出:有50.9%的居民会主动将垃圾分类放入垃圾箱,而49.1%的居民只是偶尔或者从来都不会将垃圾分类后再放入垃圾箱。我们考虑到相关方面的宣传问题,如果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能够得到更为广泛的普及的话,这半数的居民所占的比例必然会有所减少。
我们已经发现垃圾分类在具体实施时还是存在不少问题,不少居民还是不能按照规定将垃圾进行合理分类,调查中发现有28.2%的居民认为,“垃圾分类意识不够”和“市民生活习惯问题”是导致推行垃圾分类回收困难的主要原因;而12%居民认为因为“垃圾分类得不到妥善的处理”,通过上表的结果我们可看出垃圾分类实施过程中的确还存在许多难点,推行道路任重而道远。
2、调查思考:垃圾分类困难重重
(1)前期宣传工作不到位
虽然城管局一再要求各个单位要做好环保宣传工作,但是实际上,有些单位并没有认真落实工作,敷衍了事。而当政府部门宣传到位的时候,许多小区的宣传工作却没有跟进。我们的实践小组进小区宣传环保知识的时候,有的小区没有积极地配合我们的活动,收效甚微。小区是市民生活的地方,它最贴近市民,如果进行大量的垃圾分类宣传,更能够达到宣传效果。
(2)群众分类意识薄弱
在我们对于多个小区的抽样调查中,28%的居民选择市民分类意识不够是杭州生活垃圾分类政策实施受到阻碍的原因。在调查问卷“在您周围的人是否会自觉自愿的进行垃圾分类”这一项中有45%的人选择选项“少数会”,30%的人选择“多数会”,还8%的选择了“”都不会,看来居民主动自愿的进行垃圾分类还是居民的意识的问题。居民没有认识到垃圾是放错了的资源,也没有考虑垃圾扔掉后怎么处理,即使意识到了,也会因为各种原因不以实际行动来做到垃圾分类。
(3)难以监督
由于没有具体的条例规定,对于不进行垃圾分类的居民,我们只能进行劝说,并不能进行惩罚,但是这样做的效果是微弱的。也有一些小区开始实行垃圾分类“实名制”的实践。“紧箍咒”的确让垃圾分类取得了良好效果,也引发了是否侵犯隐私的争议,甚至遭到一些居民的抵制。
(4)社区管理不到位
许多可回收的垃圾在环保部门处理前就被拾荒者拣走了,而拾荒者在寻找可回收垃圾的时候会不时将居民已分好的垃圾随意倒出,这极大的增加了环卫工人的劳动量。虽然这是一种变相的环保,但是也解决了部分人地生计问题,在一定层面上讲是一举两得的事。
从以上分析来说,导致许多城市推广垃圾分类回收多年却收效甚微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建立起完备的分类垃圾回收系统,政府部门与小区、居民没有密切配合。
三、建议意见
(一)政府需积极推行垃圾分类工作
1、建立法规、考试制度
政府应加大宣传广度,有相关调查显示,有关垃圾分类的宣传只局限于杭州实行垃圾分类的小区或单位,其他人群都未听说或有听说垃圾分类,但并不明确的知道该如何进行正确的垃圾分类。我们应该学习国际上分类做得比较好的日本和新加坡等国家,加大垃圾分类的宣传和教育广度,将垃圾分类工作应该作为一项长期国策而不是短期政策甚至设立人群普及面较广的考试如公务员考试,高中升学考试等,法规,明确相应的奖惩措施。
2、开征适当垃圾税
在发达国家中,加拿大从2008年开始就施行一项制度规定,每户家庭需缴纳垃圾处理费用,收效甚好。而芬兰从1996年开征垃圾税,对于送往垃圾掩埋场的垃圾每吨征收30欧元的垃圾税。2007年此项税收收入突破5700万欧元,这笔收入全部补贴到了垃圾处理现场操作、废物清理、维护处理设施以及废物运送等方面。
高昂的垃圾处理收费不仅能抬高了垃圾制造者的心理门槛,也为垃圾处理工作提供了财力支持,根据中国国情,政府可以向包装产品生产者收取适当的垃圾税,这样不久就可以促进垃圾的分类收集、回收利用和减量化,同时也为城市垃圾处理开辟了重要的资金来源。
3、建立相应的可回收及有害垃圾回收站
据调研组调查发现,小区中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桶里的垃圾一般不会超过半个桶,根据这种情况,政府可以积极发挥其调动市场和社会力量的能力,利用政府资源(用地等政策优惠),鼓励无业人员、拾荒者成立合作社,综合解决城市包装废弃物管理问题和城市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以及拾荒者增加环卫工人劳动量等问题
(二)城管办完善垃圾分类管理机制
1、完善制度建设
健全和完善以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为主的管理系统、收集系统和处理设施系统才能不断提高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法制化。
2、强化考核监督
据调研组考察发现,管理人员巡查频率高的小区,居民的垃圾分类工作做的比较好。从这一调查中可以发现,监督作用是十分强大的。强化考核监督工作,能不断的促进垃圾分类工作持续有效的进行,增强居民的分类意识。
(三)社区加强宣传引导,及时通知新条例
社区要对开展垃圾分类的管理部门和物业小区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告诉他们分哪些类,为什么分,怎么分类等问题,还会制定一些诸如垃圾桶如何摆放、标志是否明显等指标来考核小区的落实情况,有条件的小区还应该设置厨余垃圾处理机,通过生物处理进行资源再利用。宣传措施更是必不可少,除了社会范围内进行广泛的环境保护宣传以外,小区物业管理人员入户、制作宣传手册、垃圾分类的公益广告都可以成为倡导生活垃圾分类的方式,并且垃圾分类宣传也应做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这样才能使垃圾分类的宣传效果达到最佳。
(四)提升个人环保意识
光是上述这些工作做到位了还不够,还需要社会大众的配合。由于中国国情和中国民众的习惯及观念问题,社会大众的环保意识和分类意识普遍不高。谁都知道垃圾分类好,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具体落实到做、要改变行为就困难了,尤其是在没人监督的情况下。所以身为一名普通公民,我们一定要养成一种社会责任感,将垃圾分类看作是自己分内的事,正所谓“自己一小步,垃圾分类一大步”。
篇9
关键词:上海高校;垃圾分类;调查分析
中国《工人日报》曾经指出,中国688个主要城市中,有2/3的城市被垃圾“包围”,有1/4的城市已无垃圾掩埋场可使用。更为严重的是,城市产生的垃圾每年都在以10%以上的速度增加。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实行垃圾分类已经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在生活垃圾产生源头就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是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的最佳方法。废纸、废饮料瓶、废电池是校园垃圾的主要组成部分,校园里每日约产生1.05t废纸垃圾、1.23t废塑料垃圾以及0.7t玻璃垃圾,而这些垃圾经过分类处理都可再次利用。利用1t废纸,可造纸800kg,相当于节约木材4m3或少砍伐树木20棵;1t废塑料再生利用约可提炼出0.7t汽油/柴油;每1t废玻璃回收后可生产一块篮球场面积的平板玻璃或500g瓶子2000只。另外,利用废电池可回收镉、镍、锰、锌等宝贵的重金属,同时可减少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因此,校园垃圾具有较高的资源化程度,对其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后可以取得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大学生这一群体具有素质较高、接受能力较快等特点,所以了解大学生对于垃圾分类的意识,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对于上海未来的垃圾分类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一、问卷设计及样本来源
本次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垃圾分类知识、垃圾分类态度、垃圾分类行为三个部分,从大学生垃圾分类知识、意识及其行为等方面来调查,旨在了解高校学生对于垃圾分类的意识水平等。通过查阅和搜索相关文献,编写了一套调查问卷,从各层面、多角度调查上海高校学生的垃圾分类意识水平。整个问卷涉及各个年级、各类专业。整个调查主要包括两个大学城内的学校,其中松江大学城包括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和东华大学。临港大学城包括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和上海电机学院。总共发放问卷400份,有效回收380份。
根据表一显示,有11%的被调查者对垃圾的分类方式非常了解,53%的被调查者相对来说不了解具体的分类方式,另有36%的被调查者完全不知道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的具体种类区分。从调查者对于垃圾分类的意识来看,被调查者没有强烈的意识要去进行垃圾分类,仅5%的被调查在扔垃圾的过程中会完全进行分类并投掷到相应垃圾桶。从被调查者清理垃圾的行为来看,大部分被调查者一周(七天)之内清理垃圾的频率集中在两天至三天清理一次,他们认为有时垃圾桶里没有易腐烂的垃圾就不会每天清理;有8%的被调查者会每天清理垃圾,他们认为保持一个清洁度是相当重要的;另有3%的被调查者四天至五天才清理一次垃圾,他们会等到垃圾桶内的垃圾堆满了才去清理。从大学生产生的垃圾来源来看,被调查者的生活垃圾种类大部分集中在食物废渣、废旧纸张以及包装袋,另有小部分的生活垃圾来源于饮料瓶和废旧垃圾。
表一 问卷调查结果
[问题\&统计特征\&比例(%)\&你是否了解垃圾分类?\&非常了解\&11\&一般\&36\&不了解\&53\&校园日常垃圾处理方式?\&完全分类扔到相应垃圾桶\&5\&部分分类扔到垃圾桶\&23\&直接扔到垃圾桶\&72\&清理垃圾频率?\&一天一次\&8\&一周两三次\&89\&四五天一次\&3\&主要垃圾来源(多选)?\&食废纸物废渣\&53\&废纸\&32\&废旧包装\&23\&饮料瓶子\&14\&]
二、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以及对于校内学生及相关人员的随机采访,我们归纳出来以下几点。
1.大学生相应的垃圾分类知识缺乏
大学生虽然具有一些分类知识,但是并不完备,并不足以应对目前垃圾分类的实际问题。其产生原因可以说是多方面的:一是学生缺乏主动获取相关知识的积极性;二是上海市高校缺乏相应的宣传,学生对于垃圾分类的目的及意义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并不是十分明确。
2.大学生并没有形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从被调查者的垃圾分类行为来看,跟其所具有的知识有一定的关联,首先他们所具有的知识不足以使他们对于垃圾完整分类。从实际的调查中来看,他们对于垃圾分类的惰性比较强,大部分人并没有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对于垃圾分类并没有很高的热情,行为也并不十分规范。
3.大学生缺乏垃圾分类的主观能动性
根据调查结果,高校学生目前不进行垃圾分类的主要原因,从高校学生自身来看主要是由于他们并没有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以及不了解垃圾分类的益处。而对于分类设施来讲,高校这几年对于垃圾分类设施加大了投入力度,从设施上来说还是比较完备的。主要问题在于高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较差,客观上高校的分类设施已经基本达到要求。
4.垃圾分类较少,可回收处理具有很大空间
从目前校园所产生垃圾的主要类型来看,有害垃圾较少,主要是可回收垃圾,因而垃圾的可回收处理还存在着很大的空间;从目前对于高校后勤人员以及打扫卫生的阿姨调查来看,由于学生对于垃圾分类较少,导致垃圾处理起来相当浪费时间,也大大降低了垃圾处理的效率和收益。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垃圾分类还有巨大的潜力,因此提高大学生垃圾分类的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三、对策与建议
1.加大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提高大学生垃圾分类意识
在这一方面可以循序渐进,首先是提高大学生相应的知识水平。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的各种宣传平台,如校园的宣传栏、学校的广播等,使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必要性。通过调查比较分析来看,年级越低的学生对于垃圾分类认同感越强,更能按照学校的规范来行事。因此,如果从源头抓起,在新生入学期间将垃圾分类知识纳入新生教育,会大大增强宣传的效果。根据调查,不同专业对于垃圾分类的了解程度有一定差异性,尤其是环境相关专业的学生垃圾分类意识较强,因此可以利用他们的一些专业知识,整合校内资源,通过这些人引领大家更好地参与垃圾分类。学校也可以在一定层面给予他们一定的鼓励,表彰那些表现积极的学生。
2.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垃圾分类的热情
通过调查来看,基本每个学校都有相应的环保协会,但由于经费、人员限制,往往不能发挥很大的作用。但这部分人又是一股很强大的力量。首先,他们对于垃圾分类的热情和知识水平还是相当高的,因此学校可以给予他们一定的经费支持,由他们牵头,举办一系列的活动。如可以举办垃圾分类的比赛,分类成功的学生可以获得小礼品;或者举办一些换购的活动,用一定量的可回收垃圾换购一些小盆景,既回收了垃圾,也激发了学生加强垃圾分类的热情。同时,学校可以组织一些社会活动,如上海海洋大学的环保协会就曾组织学生去东海捡拾垃圾,利用了位置上的便利性。
3.把垃圾分类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
通过短期的一些激励措施可以迅速提高学生对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与行动力,但要真正地提高垃圾分类的效率,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个人行为习惯上。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因此学校要确保垃圾分类工作长期有效地进行。根据调查来看,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都不一样,因此每个学校要根据自己垃圾分类设备的情况培养学生相应的意识。从目前的调查来看,学生的垃圾分类意识要低于目前设备的建设。如每个学校的小区都有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学校是为了分类方便,但很多学生并不了解每种颜色所代表的意义,因而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基于此,学校可以制订适合自己的垃圾分类方法,并增加相应的垃圾分类知识,制作成相应的手册,在开学时候发放给每个学生。其次,学校还可以定期举办环保知识竞赛、垃圾分类标志识别大赛等活动。
参考文献:
[1]罗仁才,张莹.德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方法研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8,26(7).
[2]徐困梅.试论循环经济与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及资源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6).
篇10
XX镇XX小学位于XX镇XX大道27号,始建于1953年8月,于1985年8月易名为XX镇XX小学。现有8个教学班,学生239人,下辖XX一个分教点,学生190人。有教职工33人,其中高级教师20人,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校园占地面积22833平方米,生均占地53平方米,建筑面积6912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16平方米。学校设施设备较为完善,有两个标准的150米环形跑道的运动场(XX分教点一个),2个篮球场(XX分教点一个)、2个羽毛球场和2个小型足球场(XX分教点一个),4张乒乓球台,有适合低年级学生活动场地。全校设置有21个教辅室和一个生物园,满足了教育教学的需要。自花都区创建广州市规范化学校后,我校校园布局更加合理,环境优美、舒适,校园文化突出师生共建,体现人文精神,力求教育性、知识性、艺术性的和谐统一,展现现代农村学校的办学特色。
二、 主要做法
近年来,我校以“坚持科学发展,坚持垃圾分类,建设整洁校园”为主题,以“班美,校美,人更美”为载体,突出特色,扎实有效开展垃圾分类工作,进一步提升了师生的文明素质,推动了环境建设工作步伐。
(一) 实施校园垃圾分类工程
加大投资,先后完成了校园分类垃圾箱、8个班级分类垃圾桶的设置,保障了校园公共道路垃圾分类全覆盖,实现了“公共垃圾处理及时,垃圾分类达标”的目标。
(二) 班级垃圾处理工程
根据本校实际,我们为每个班级分发了分类垃圾桶,采用班级管理的机制,号召全体师生积极参与,维护好自己班级。开展生活垃圾可再生资源分类回收工作,按照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进行分类。通过垃圾分类,使可再生资源得到回收利用,减少了垃圾填埋量,降低了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三、 具体措施
(一)加强领导,广泛宣传
专门成立了以校长王炽明为组长的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具体要求和重点解决的问题,确保垃圾分类工作有序开展。
为动员师生广泛参与,通过校会、班会、广播、宣传栏、悬挂横幅、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多种有效方式,向师生宣传垃圾分类的主要做法、重要意义和丰富内涵,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加强管理,完善机制
一是建立长效机制。成立了由3人组成的垃圾分类管理队伍,负责公共垃圾分类、班级垃圾回收、送往镇环卫所处理等工作,学校每年提供必要的维护经费,建立了长效机制。
二是建立网络式管理机制。建立了“领导包校园、室长包办公室、班主任包班级”的垃圾分类工作网络式管理机制。
(三)立足课堂教学,扎实开展环保教育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同时也是环保教育的好场所,教师在各科教学,尤其是思品、语文、自然、社会等学科的教学中有机地渗透环保教育;每月最后一个星期五班队会定为环境教育主题会,利用唱歌、小品、知识竞赛、手抄报等形式进行教育,形成了环保良好的氛围;班级成立了环保科技小组,认真收集信息,整理资料,进行环保知识的研究和探索。
(四)利用活动载体,深化环保行为
我们校园内坚持一日两扫,并做到卫生无死角、无环境污染源,组织学生干部每日进行检查,一周小结,表扬鼓励。学生在“植树节”组织造林护树活动;在“爱鸟周”开展保护鸟类的宣传教育;在“世界环境日”不失时机地举行“保护环境、美化校园”专题讲座,号召全体少先队员行动起来,绿化美化家园,保护生态环境;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组织学生们走上街头打扫卫生、清理垃圾,向社会分发保护环境的《倡议书》,要求队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带动邻里、社会,潜移默化地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保护生态环境,爱护绿色家园,达到良好效果。
四、 主要成效
通过有效地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主要达到了以下几个效果:
一是垃圾填埋量大大减少,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原先我校的垃圾主要通过集中后焚烧、填埋的方法处理,对大气和土壤均有一定程度的危害。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对可回收利用的垃圾重新进行了资源化处理,有效地减少了垃圾焚烧和填埋的量,生活环境变好了。
二是师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了。以前都习惯于将所有不需要的东西都做垃圾丢弃,经过进行垃圾分类之后,村民意识到其中部分垃圾可回收,因此除将不可回收的垃圾、厨余垃圾丢弃外,大部分纸张、金属、玻璃等制品大部分被回收或者卖到废品收购站。
经过在师生当中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工作、发动学生回收可利用资源,绿色、低碳、环保的绿色新风正在校园内悄然生起。师生维护校园环境的自觉性不断提高,保持校园整洁的意识明显增强。在今后的垃圾分类工作中,我们将总结前一阶段工作的经验,改进工作方法,进一步依靠老师、发动学生,坚持不懈地继续进行垃圾分类,在保持校园整洁的基础上进一步保护环境。
五、自评结果
对照《XX市学校创建社区垃圾分类示范基地达标工作自检评分表》,我校各项自评得分如下:组织管理10分,垃圾分类教育10分,节约资源教学7.5分,垃圾分类实践25分,环境文化7.5分,创新项目8分,垃圾分类效果3分。总评分为71分。
通过自评,按照《XX市学校创建垃圾分类示范基地认定标准》有关内容,我们认为:XX镇XX小学各项条件均达到区级垃圾分类示范基地标准,敬请XX镇教育指导中心垃圾分类处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专家评估、审议。
- 上一篇:安全隐患整治情况汇报
- 下一篇:乡镇执法总结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垃圾整改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