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规范范文

时间:2024-03-20 17:53: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手术室护理规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手术室护理规范

篇1

[关键词] 护理管理;规范化;门诊手术室护理指标

[中图分类号] R473[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4(c)-118-01

为了使门诊手术室得到科学规范的护理管理,笔者2006~2008年对门诊手术室的护理管理进行了探索性的改进,现将本院门诊手术室的护理管理工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门诊手术室每日可开展手术40~50台,在门诊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中存在如下问题:手术间相对较少,管理相对混乱,手术器械及物品摆放欠规范,患者等候时间长,医护人员常需加班工作,劳累、忙乱增加了门诊手术潜在隐患的发生概率。为此,笔者对手术室的护理管理进行了规范。

1.2 方法

全员树立给医生最满意的配合,给患者最满意的服务的信念。全员培训,不断学习各项护理专业技能,掌握规范化护理原则,以提高门诊手术室的护理质量。

制定手术间、敷料间、库房、办公室等的各项规范化审核标准[1],该审核标准具有可操作、可重复、科学、规范的特点。

1.2.1 发现问题,寻找原因笔者对门诊手术室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全员参与讨论,根据本院、本科室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2]。每一次发现新的问题,都要把相应的有效对策补充到原定的审核标准之中去。不断修订,直至达到门诊手术室管理科学规范的目标。

1.2.2清理物品,合理安排对手术间的物品摆放进行规范,将不需要的物品进行清理,对所有物品进行分类,固定其位置,做好标识[3]。手术操作中能快速的取用所需物品,节省手术时间,尽可能减轻手术创伤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所使用仪器标注使用说明及其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减少或杜绝错误操作和不规范操作的发生。

1.2.3 保持清洁,定期消毒门诊手术室手术量相对较大,笔者要求护理人员根据具体手术,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手术前后做好清洁、消毒工作。做好手术器械、垃圾分类工作。避免交叉感染、院内感染的发生。

1.2.4 定期学习,提高素质全体护理人员定期进行业务学习,包括各项手术护理的操作技能,各类手术对手术室环境的要求、手术原则及原理[4]。学习医患沟通技巧,给患者提供最优质的业务护理和心理护理。给患者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手术氛围,帮助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手术。术后为患者提供合理的卫生宣教,为患者术后的快速恢复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5]。

1.2.5 爱岗敬业,自省自律要求全体护理人员养成遵守医院、科室规章制度的良好习惯,树立爱岗敬业、自省自律的坚定信念。护士长要以身作责,带头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履行职责。在护士长的带领下,全体护理人员自省自律,对自身出现的问题及时反省,及时改正。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护理管理实施后各项指标与护理管理实施前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门诊手术室手术数量大,护理人员工作繁忙,如不进行规范化管理,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从而导致门诊手术室手术效率低,手术时间长,交叉感染发生率高,护患关系紧张,患者满意率低的情况的发生[6]。

本院经过对门诊手术室护理管理的规范,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人格素养。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团队精神,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主动性。提高了门诊手术的工作效率,手术室的环境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有效地减少了院内交叉感染情况的发生。患者的满意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于医患关系、护患关系的改善,医院形象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辛虹,王兰素,王华芝.整体护理在门诊手术室的应用[J].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8(5):844.

[2]吴清香,丁小容,刘远新,等.“五常法”在门诊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2005,11(15):1235-1237.

[3]王桂珍,张丽岚.护理管理在规范门诊手术室中的作用及效果[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1):2610-2611.

[4]韩琳,李继平.人本原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2005,11(1):34.

[5]翁琦.当代护理管理的若干方法与思考[J].现代临床护理,2003,2(3):28.

篇2

通过调查820例病人结果发现,术前最担心、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术前担心疼痛157例(19%),关心主刀医生及手术效果119例(14.5%),紧张要求关心照顾69例(8%),担心疾病性质52例(6%),担心室温51例(6%),关心愈后情况34例(4%),要求保留脏器6例(0.7%),不要输血6例(0.7%),担心经济问题3例(0.4%),其它21例(2.6%手术时间长短、手术等),302例病人表示无特殊问题(38.1%)。根据调查结果,针对病人的心理问题,做好心理疏导。

2.制订规范化指导语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往工具,是信息传递最强有力的手段[3]。它可以直接地及时地交流信息,沟通情感,收效最快。但有时不恰当的语言表达,往往会误导病人,产生适得其反的作用。在临床实践中,曾有一位病人谈到手术怕痛问题时,一位年轻护士则对病人说:怕痛让麻醉师多上点麻醉就行了。第二天病人打完连硬测麻醉平面时,不管针头、针尾碰到皮肤他都叫痛,目的为了可多打点麻醉,使得麻醉医师无法正确测试平面,延误了手术时间。应用规范化指导语后,事先告诉病人麻醉过程,指导病人密切配合,确保麻醉、手术顺利进行。因此通过设计的语言,实现对患者的心理调控及心理支持,往往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制订了以下9条规范化指导语.

2.1担心疼痛一般情况下,手术是在充分麻醉、安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的。另外,我院麻醉科的学术地位、临床经验,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大部分医生具有一定的临床麻醉经验。上完麻醉后将测试麻醉平面,到时麻醉师会用针头点刺手术范围表面的皮肤,您需分清刺痛与点触感觉,希望您如实反映。术中麻醉师还会根据手术需要辅助用些镇静药,可能您一觉醒来,手术已经结束了。

2.2关心主刀医生及手术效果您的手术情况将由负责手术的外科医生向您解释。我院是三级甲等医院。您要相信我院外科医生的医术、医德水平。如手术过程中有疑难情况,会及时组织全院有关科室和有经验的专家亲临解决,您尽管放心。

2.3要求关心照顾您明天早上进手术室时,会有护士、护士长迎接并关心您,为了减轻病人的紧张、焦虑情绪,我们手术室为病人设置了背景音乐。在手术等候期间,您可以借助优美、流畅的轻音乐,得到适当调整和放松。整个手术过程中您有任何不适或需要,可随时向巡回护士或麻醉师反映。我们将为您提供一流的服务,请您放心。

2.4担心疾病性质首先希望您手术结果属良性。但有时结果可能会事与人违,您也要承受得住。人的精神因素很重要,要相信目前医学在不断发展,有不少治疗和控制肿瘤的方法,如:化疗、放疗介入疗法,中药等。另外,有些肿瘤只要是早期诊断、早期手术、远期存活率是很高的,您术后要注意劳逸结合,加强锻炼,按时随访,完全能象正常人一样生活。

2.5担心室温手术室内温度按规定应保持在摄氏22℃。当伤口消毒前,巡回护士会把空调暂时关闭,有时因特殊手术需要,室温可能会低于22℃。如您觉得冷,一定要及时向巡回护士反映,我们备有特制的小棉被为您解决怕冷问题,您不必忍受不说。

2.6关心愈后情况人的个体差异性很大,愈后情况也各不相同,如保持良好的情绪、合理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及尽早下床活动等,都能有利于术后早日恢复.由于手术室护士对病人(您)出室后的具体情况不了解,很难作出全面、正确的评估,应由主管您床位的护士、医生根据术后情况为您作具体解答。望您谅解。

2.7要求保留脏器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该保留有关脏器。如病变累及附近脏器,手术医生会根据病情与家属及时联系,在家属同意情况下,再进一步决定手术方案.您应该相信医生和家属的决定。

2.8术中不要输血麻醉师会根据术中出血情况,判断您是否需要输血。一般介于可输、可不输的情况下,会尊重您的意愿,尽量不输,但术中出血非输不可时,一定得输,否则会影响生命安全。当然输血有可能会带来血清感染的危险。但其发生率是非常非常小的。

2.9担心经济您的担心我们会认真考虑,术中我们会根据您经济状况保证情况下,控制高费用物品的使用,请您放心。如您实在有困难无法解决,可借助有关机构反映,以解决您的经济问题。

3.掌握交流技巧

我院手术室年轻护士占三分之二,有不少刚从学校毕业。她们年龄小、阅历浅、社会实践经验少、人际交往能力差。在术前访视中,碰到病人提出的问题,无法及时正确回答,有时解释不当,更会加重病人的心理负担。另有的护士则不善言辞,与病人交谈时总觉得无话可说。为了使大家掌握交流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平时晨会抓紧各方面知识训练,模拟病人心理问题,寻找最佳语言表达方式.另外还请高年资护师到病房实地示范.一次在对一位喉癌病人术前随访过程中,病人情绪十分紧张,担心手术效果,愈后情况,发音问题,术后生活质量等.这位护士的丈夫曾做过喉癌手术多年,至今各方面恢复很好,她就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经验感受,措施等与病人足足谈了半个多小时,使病人情绪大大缓解,术后恢复顺利,提前出院.随访中要求做到:仪表仪态端正,语气态度温和,视线角度合适,回答问题恰当,掌握交流技巧,取得病人信任。在不断实践基础上,我们指定了规范化指导语,并不断进行修改、完善。在最近进行的病人焦虑自评测试的单项分析中显示,病人术前一天与手术室护士交谈后,焦虑值有不同程度下降。

篇3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管理;骨科;手术;院内感染

手术室护理管理是手术室重要的工作环节之一,由于骨科手术往往暴露面积较大,加之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易合并其他损伤,所以显著增加了术后感染的发生概率[1-2]。感染的出现不仅延长了骨科手术患者的恢复时间,同时还能够影响手术治疗效果与预后生活质量。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降低骨科手术患者院内感染概率十分必要[3-4]。2015年4月—2016年4月该院实施了规范化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收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择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102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组,男60例,女42例;年龄25~75岁(50.5±5.3)岁;疾病类型:四肢伤57例,脊柱伤30例,骨盆伤10例,颅骨伤5例;病程:1d~2个月(15.3±4.3)d。择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102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男62例,女40例;年龄25~75岁(50.8±5.5)岁;疾病类型:四肢伤58例,脊柱伤29例,骨盆伤11例,颅骨伤4例;病程:1d~2个月(15.8±4.4)d。入组标准:患者经影像学检查证实;患者对该次研究内容知情,已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感染性疾病史;意识障碍或有精神疾病史。两组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及病程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骨科手术护理管理措施,即护理人员根据个人职责与范围开展护理服务,积极配合医生实施手术操作。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规范化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具体方法如下。1.2.1规范手术室规章制度制定标准化手术室规章制度,并及时给予补充与完善,包括:器械的消毒、清洁与保养,手术准备,日常管理、手术实施等方面,保证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可以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管理者应认真监督护理人员对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并将其与科室奖金挂钩,保证护理管理措施得到有效的开展。1.2.2规范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培训每周组织护理人员进行1次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培训,内容包括:骨科手术的护理技术操作、高风险感染因素、感染预防方法、感染控制方法、器械及设备的工作性质与管理、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应急预案、骨科手术配合流程、特殊器械准备等。根据护理人员的年资与技能,将其分层次划分,由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带领新入职护理人员,以便强化工作效率与护理质量[5]。1.2.3规范手术室环境规范手术室各区域的环境,将其划分为无菌区、相对无菌区与非无菌区,用明显的标志标识出每个区域,并贴上提示条[6]。同时,手术相关设备应按照手术要求放置于不同的区域,不可将废旧器材与手术无关的物品留置于术间。针对手术类型将区域划分为非感染手术区域与感染手术区域,将感染性手术患者集中管理,以便减少手术污染。1.2.4规范无菌技术针对骨科手术室内全部的耐潮湿与高温的物品均给予高温压力灭菌,高温压力蒸汽温度在121℃的,消毒时间为30min。护理人员每月对无菌物品的效期进行核查,对于超出效期的用物应及时进行更换。剪刀、手术刀等清创锐器均放入高压无菌包内,以便进一步清洁与消毒。护理人员经常换洗口罩、服装,特别是手套破损时应立即更换。手术前,护理人员应认真实施消毒操作,并严格落实无菌性操作原则。1.2.5规范手术室废弃物品管理分类归整手术室垃圾,并分开进行包装;医疗垃圾应统一回收与存放;污水与废弃物品应先以消毒液浸泡再实施无害化处理;一次性物品应消毒后再予投放;手术期间出现的污物与排泄物应统一收集后再行无害化处理。设置专人负责医疗垃圾的投放与管理工作,每次处理完垃圾后应对存放点进行消毒与清洁。1.2.6其他规范化护理管理⑴根据患者的耐药性合理应用抗菌物药,主要为头孢唑林、庆大霉素等;⑵限制手术室参观人数,尽量减少手术室内走动,认真落实手术室消毒隔离措施,降低外源性感染的概率;⑶彻底消毒术区,尽量降低因未彻底消毒所致的切口感染。1.3观察指标①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②观察对比两组手术室不规范护理行为的发生率,包括:术中护理不规范、手卫生不彻底、术中活动频繁、器械消毒不彻底。1.4统计方法采用SPSS15.0软件处理(n,%)表示计数资料结果,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对比研究组医院感染1例,发生率为0.98%;对照组医院感染8例,感染率为7.84%;研究组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185,P<0.05)。2.2两组手术室不规范护理行为的发生率研究组手术室不规范护理行为的发生率4.90%,低于对照组16.67%,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篇4

【关键词】 细节护理;手术室;感染;预防

手术室是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如何减少手术室感染的发生是医院管理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研究显示[1],手术室护理环节则是决定感染事件发生率的主要环节。为达到“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真正落实到每一个医疗服务环节的目的,我们对80例手术患者行细节护理,相关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6月的150例手术患者分成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观察组中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龄19-67岁,平均(41.37±6.99)岁;剖宫产20例,甲状腺切除10例,子宫切除18例,阑尾炎22例,骨折10例;初中以上文化50例,初中及以下30例。对照组中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龄19-67岁,平均(41.37±6.99)岁;剖宫产18例,甲状腺切除8例,子宫切除15例,阑尾炎20例,骨折9例;初中以上文化43例,初中及以下37例。所有患者都为头次手术,排除语言障碍、意识障碍、精神疾病病例。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如术前访视、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和术后康复训练等常规护理和指导。观察组行细节护理:①制定符合医院实际情况的完善的手术室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和相应的考核奖惩措施,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内镜器械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等法律法规,由护理部定期或不定期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考核,手术室护士长对进行考核中护理人员的薄弱环节进行总结和分析,实行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够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减少手术室感染的发生。②下发手术室感染措施目录由新入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自我评估,由手术室老资质护理人员对新入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手术室感染措施目录中项目自评未达到“胜任”的项目进行带教示范,对未达到“胜任”的项目进行针对性的带教培训,新人手术室护理人员目在手术室进行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改由手术室护士长根据手术室感染措施目录的内容对新人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考核并做出评价,如果新人手术室护理人员未能达到“独立完成”则由固定的指导老师进一步辅导并跟进考核以使得新人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手术室感染措施目录中的每个项目均达到“独立完成”的标准。③医务人员在对手术室手术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医务人员在使用一次性物品后严格规范操作,用后按照医疗垃圾进行处置,将其放入密封塑料袋内,由专人回收至医疗废物暂存间,最终交由有关部门统一回收处理。同时,做好手术室感染病原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监测工作,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用药指征。对比两组手术室感染的发生率。

1.3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里所有数据均由SPSS13.0数据分析软件处理而得,计量资料用χ ±s表示,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以P

2 结 果

观察组手术室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见表1

3 讨 论

手术室感染的发生不仅明显延长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而且还影响患者术后病情的恢复,严重者甚至引起全身性感染、败血症等而危及患者的性命,严重影响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的核心[2-3]。将细节护理用于到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能够针对既往找出护理人员临床护理工作中预防手术室感染工作的不足和缺陷进行护理干预,确保各项预防手术室感染护理措施能够落实到位;同时还能使得新入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手术室感染措施目录中的每个项目均达到“独立完成”的标准,并且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严格执行手术室感染措施目录中每个项目的内容,并对感染高危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故能有效的对手术室感染进行预防。本组资料内实施细节护理的一组手术室感染的发生率为6.25%,明显低于行常规的一组的17.14%,也较好的印证了该观点,因此细节护理是值得在手术室的开展的。

参考文献

[1] 彭兰兰.手术室管理在预防院内感染的作用之现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24):3119-3140.

篇5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00例,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细节护理管理组,各400例;对照组年龄19~42岁,平均(34.38±5.26)岁,其中妇科46例,产科354例;细节护理管理组年龄18~42岁,平均(34.50±5.32)岁,其中妇科50例,产科35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管理干预,即根据规章制度规范手术室常规操作技术及流程、定期组织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医院内感染控制培训,建立带班责任制度,各项手术室护理操作应严格执行登记签字制定,并做到责任到人。

1.2.1细节护理管理组患者采用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干预,包括以下内容。

1.2.1.1定期组织手术室医院内感染相关知识培训依据国家卫生部颁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制订培训及实施方案,完善手术室医院内感染管理、消毒管理、一次性手术器械及医疗废物分类处理制度,对医源性感染可能产生各个环节进行干预[4],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已制定规章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开展多部门多层次讨论会,对发现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1.2.1.2制定手术室护理人员无菌操作观念量化考评制度每月不定期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相关操作完成情况进行理论测评[5]。

1.2.1.3制定手术室消毒灭菌量化考评制度严格监督手术室各项消毒灭菌制度执行情况,并在每次操作前后进行登记;每周进行手术室空气、手术器械、护理人员及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数检测1次以上,对于发现未按制度操作及菌落超标问题[6],积极查找问题所在并制定改进措施。

1.2.1.4制定手术室护理规范操作考评制度术前洗手、摆放及尿道置管在内的侵袭性操作均由专人负责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1.2.1.5制定手术室器械细节管理制度如专科手术器械专门建卡标记,并放置使用说明书,详细写明使用适应证、维护清洁注意事项等;严格进行围术期器械清理,交接班时由2人清点器械数量,并登记造册,对使用状态进行准确评价;此外,还需加强手术器械清洗保养细节管理,首先采用专业软毛刷进行2次及以上刷洗,其次刷洗1次后使用高压水枪冲洗器械内腔隙,最后以柔软纱布擦干器械,并以酶类消毒液超声振荡连续清洗15min[7-8]。

1.3观察指标(1)记录患者医院内感染发生例数,计算发生率,其中医院内感染数据均由院感科专人收集汇总确定;(2)采用本院自拟手术室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护理满意程度评价,内容包括护理服务、护理操作、护患沟通及住院环境等,由患者或家属勾选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中任一项;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应用本次研究数据录入、及逻辑纠错软件选择EpiData3.04,应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医院内感染发生率比较对照组和细胞护理管理组患者医院内感染发生例数分别为14、1例,医院内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50%、0.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细节护理管理组患者护理服务、护理操作、护患沟通及住院环境等临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篇6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原因分析;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332―01

前言

手术室的护理安全是医院管理的重要模块,手术室护理安全问题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给患者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手术环境,护理人员要配置合理,而且各级护理人员之间要分工合作,实现对患者从心理到生理的照顾,从而全面配合医生完成手术。对其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可以更好地找出不安全因素的产生原因,并有针对性的进行防范。本文选取2008-2013年间本院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对一些实用的防范措施推广应用。

1 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

本院手术室护理人员80名,均为女性。其中护士42名,护师28名,主管护师10名;大学本科9名,大专27名,中专44名。下表是对这些护理人员在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调查,在2008年到2013年间手术室人员累计出现不安全因素隐患的人数及其占科室总人数的比值平均值。

这些不安全因素是护理质量的直接反映,实施安全、可靠的护理工作不仅有利于医疗工作的开展,而且可以促进患者身心恢复。

2 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原因分析

2.1手术室护理人员长期应激性工作

手术室护理工作量大,劳累繁重,所以导致手术室护士长期超负荷地工作,加之手术配合工作要求护士不能有半分差错,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这样的高风险高节奏的工作都会给手术室护士带来巨大的生理心理压力,从而影响护理安全。

2.2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不够

很多手术室护理人员知识水平有限,实践经验不足,在上岗前未能参加特定的培训,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难免会出现失误。很多护理人员分不清手术器械,甚至在手术中不能很好的与医生进行配合,延误患者的最佳手术时机;此外,护理人员由于经验不足,常常不能在手术前期对手术仪器进行完善准备,影响手术进程,造成不利后果。

2.3手术室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失效

手术室是一个相对封密的空间,患者在心理上往往会承受恐惧、孤寂等不良心理。护理人员作为手术过程的参与者,如果只是机械式地进行护理操作,忽略与患者的沟通及人性化的服务,这样会带给患者不良的心理刺激,影响手术进程及效果。此外,护理人员要给患者提供一个相对安静和健康的治疗环境,如果护理人员不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在手术室大声谈笑与手术无关的事情,术中接听手机,很容易引起患者的不满,产生医疗纠纷。

2.4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很多医院为了节省开支,在手术室护理人员上配置的数目达不到手术要求,致使护理人员工作过于繁忙,难以周全;而且,很多护理人员工作年限相对较短,护理经验不足,不能满足患者与医生手术中的特殊要求,做不到眼疾手快耳灵。这对患者的手术进程有很大的干扰,也影响医生手术中的心情,致使手术操作不善、患者复原困难。

3 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防范措施

3.1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与法制教育

很多医护人员在手术室护理的经验不足,缺乏相应的护理安全常识以及护理不当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意识,这就致使他们在手术护理中的责任心不够。很多护理人员不能意识到自身失误会带来的损失,这都会对患者的手术带来一系列不安全因素。为此,要定期培训手术室护理人员法律法规相关知识,使护理人员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最大限度地对不安全因素加以避免。

3.2规范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医疗服务行为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技能水平不够,难以满足手术室特殊的护理要求,为此,规范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医疗服务行为是非常必要的。可以通过定期技能培训和专业考核来督促护理人员提升自身护理能力,强化护理技能。

3.3合理优化手术室人力资源配置

人员配置要符合医院的工作目标,根据外科病床数、手术台使用率、急诊手术数以及科研、教学任务的不同而定。一般情况下,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台比为2.5―3:1,教学医院的比例宜相对提高,可达3.5:1。我院手术室有手术台22张,手术室护士人数为55人。在人员配置上应做到两个合理:一是人才梯次合理。各级职称人员应按一定比例构成一个较完整的人才知识结构,并随学科的发展进行不断调整,做到能级对称,各尽其能,促进人才培养和发展。二是年龄结构合理。根据手术室护理工作特点,按从事手术室工作护龄的长短,可将手术室护士划分为高、中、低年资3个年龄层次。在人员配置的年龄结构上注意新老搭配,有利于手术配合和人才培养,确保手术安全。

3.4畅通手术室的护患沟通

手术室护理人员应该对手术患者进行心灵呵护,减少他们对手术的恐惧感,提升他们对疾病治疗的信心,放松心情,去应对和战胜所得的疾病。在交流中包括非语言交流和语言交流。非语言交流在临床应用中,以体语和触摸为最普遍应用。语言交流极为重要,在交流中要注意使用礼貌性语言、使用安慰性语言、使用严谨科学性语言,并学会倾听,尊重患者的隐私。唯有如此,患者才能真正忽视疾病带来的困扰,全身心的投入到疾病的手术治疗中,进而与医生协调配合,减少护理不安全现象的发生。

3.5完善手术室护理质控机制

每月定期全面检查一次及每周不定期抽查,对手术室的日常护理工作进行监督与改进。包括消毒隔离工作的执行情况,如:手术室的工作环境质量,每月细菌学监测一次并有监测结果;各种器械物品的消毒灭菌情况,无菌物品及药品的存放有无过期;无菌技术操作的管理;手术室医疗废弃物的管理情况;手术间人员在岗情况等。各种护理文书的书写情况,手术医生的满意度调查,每季度护理部、医务部、文明办等部门分别进行检查,考核指标达标率并计分。

4 结束语

本文对护理中的一些不安全因素进行探索,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是非常有应用价值的。本文中所述的一些护理不安全因素都是比较常见的,对它们进行原因分析并对应对措施进行探讨可以更好地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降低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概率。

参考文献:

[1] 洪梅, 程勇, 曾梦. 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策略[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11(17): 326-327.

篇7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原因分析;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241-02

近年来,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护理安全成为护理管理的重点,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管理是整个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1],成为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特别是手术室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运行单元[2],手术室因工作量大、工作程序繁琐、涉及专业较多,相比之下是容易出现差错事故的高风险科室。新技术、新方法正快速和广泛应用于临床,不安全因素也随之增加[3]。

1 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医疗器械灭菌不规范,导致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和(或)输液针口感染发生;医疗器械准备准备不充足或配备欠齐全,或器械未能定期保养,造成性能不良,而延误手术时间;清点物品不认真、不及时做好登记,特殊物品未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中如实记录,造成物品清点不正确,影响手术正常进行,特别是术中大出血填塞大量纱布未能及时提醒记录,易造成异物遗留在于体内;接台手术时间较多的情况下,易出现接错手术患者或开错手术部位现象;用错药物或输入异型血;使用电刀时电极板放置位置不正确引起灼伤或烫伤患者;遗失病理标本或手术取下标本没能及时固定造成标本腐烂损坏;放置不当而致神经麻痹或手术时间过长而致患者皮肤组织受压引起压疮;物、器械管理或使用不当引发爆炸;接送患者时,常因无人看护,发生患者坠床、碰伤及血压突然增高引发严重不良后果;术中护理记录单记录不规范、不详实、不客观,易留护理纠纷隐患;手术室空气消毒不规范,特殊患者未予以正确的消毒隔离措施,易造成院内感染发生。

2 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原因分析

2.1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及责任心不强: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是医疗工作的行为准则,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不严格执行核心制度,或采取漫不经心的工作态度,会使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概率增加。手术室护理工作繁忙、工作压力大,一旦工作疏忽大意,则会出现接错患者、开错部位、用错药、输错血、术中灼伤切口、切口遗留异物、标本遗失等。

2.2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不足或不严格操作规程: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高、新手术技术的开展、新仪器设备的使用。如果护理专业技术人员不能及时更新相关理论知识,并且不能注重业务技能操作的训练,易发生器械清点错误,违反操作规程,造成操作失误或错误,与术中医师配合不到位,导致在手术配合的不顺利,对一些急危重症、中等以上复杂手术表现出手忙脚乱,不能适应手术的需要,不仅延误手术时间,同时也会给意识清醒的患者造成心理焦虑、恐惧、抑郁,使其丧失安全感和信任感,为其术后不良心理增加负面影响。

2.3 手术室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失效: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护理专业技术人员还不能达到护理人员的职业规范要求,这就会导致医患沟通不充分、不到位或不良,护理行为不当,给患者的身心带来不信任、不安全感或是造成医疗不安全的后果。手术室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沟通中,其语言和行为会直接影响到护患关系。

2.4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工作负荷过重:长期存在护理人员配置不能达到卫生部编制要求,特别是手术室业务精、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相对缺乏,新增护理人员较多,护士经常要加班加点工作,连续接台时常发生,同时洗手护士和巡回护理要全身心的围绕手术进展开展工作,并且要“心到”、“眼到”、“手到”,长期超负荷工作,易造成身心疲劳。有研究报道护理人员不足将会导致更多的院内感染和其他不良反应,不利于患者的痊愈。

3 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防范措施

3.1 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与法制教育:护理安全与法律、法规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和法律观念意识的强化是做好护理安全工作的前提。经常开展护理安全教育和法制学习,牢固树立依法执业观念,严格执行护理工作规章制度,强化科学的工作作风,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手术室护理工作,防范护理缺陷、差错、事故发生。护理记录单要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记录,应与麻醉记录单保持一致,以免发生医疗纠纷时不能“举证倒置”。

3.2 规范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医疗服务行为:根据手术通知单认真核对病历,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诊断、手术名称和手术部位等,将患者送至预定的手术间内,并由巡回护士、麻醉师及手术医生认真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及手术部位等信息,确认准确无误后进行麻醉、开台手术。手术前及关腹前后由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或手术医师认真清点器械、纱布、棉球、纱布垫、缝针等物品的数目,检查器械螺丝是否松动,详细将物品记录在记录本上。

3.3 畅通手术室的护患沟通:如何让患者认可手术室的护理服务,只有充分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和理解医院的医疗护理服务,只有处理好这一点才有可能增加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增加患者的安全感,进而缓解护患矛盾,做到这一点的方法是沟通,且是惟一的方法。

3.4 完善手术室护理质控机制:强化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责任制,建立科室、班组、个人三级护理质控管理网络,加强手术室基础质控、环节质控和终末质控,强调各级人员应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定期督导、定期分析、定期反馈,坚持预防为主,强调事前控制,重视痕迹管理,抓实薄弱环节。

参考文献

[1] 李淑梅,苏丽庄.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与管理对策[J].中国伤残医学,2009,17(3):87-88

篇8

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检查、诊断及抢救的重要场所,而外科是医疗行业中具有“高科技、高风险、高难度”特征的专业。手术室风险无处不在,护理与患者的生命息息相关,任何疏忽大意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的增强及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给手术室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强化安全护理意识,树立安全第一,做到防患于未然,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尤为重要。

1 强化安全意识,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学习安全文化 对于医院而言,安全文化尤为重要,它涉及到病人的生命安全,涉及到医患、护患关系。美国围手术期注册护士协会把护理安全文化定义为一个组织具有风险知识、安全第一的工作理念,把差错作为组织改进的机遇,建立差错报告系统及有效的改进机制。认为如果一个组织缺失护理安全网,那么大部分病人将得不到安全的保障。护理安全文化是对护理质量控制评定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对安全文化的学习,提高全科护理人员对安全的认识,从而使手术室护理水平得到提高。

2 查找手术室常见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

2.1 常见的安全问题:接错病人、用错药、错误输血、压疮、灼伤、碰伤、坠床、烧伤、标本丢失、开错手术部位、摆放不当造成的神经损伤、器械、敷料、针等遗留病人体腔、手术部位的感染、引流管脱落、护理文书写错误等等。

2.2 原因分析:

2.2.1 手术室护士的年轻化,他们缺乏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随着手术室护理工作量的日益加大,工作的繁重,加上时间长,压力大,造成护理人员身心疲惫,注意力不集中。

2.2.2 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不健全。如核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操作技术规范、护理文书记录书写制度、器械管理制度等。

2.2.3 护理安全教育活动开展不充分,过程管理不到位,护士对自身的错误认识不全面,解决方法不明确。

2.2.4 没有建立全面的护理工作流程,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手术室大量先进仪器的引进,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加大了手术室工作的量和复杂性,手术医生掌握新仪器的使用,而手术室护士没有得到学习,造成技术上的落后。

2.2.5 感染控制意识不强,无菌观念差,操作不规范,有些护士只注重术中配合,对器械清洗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致使清洗不彻底,影响灭菌效果;对执行消毒隔离的敷料、器械消毒记录不完备,没有制定严格规范的手术室消毒、灭菌工作流程表;术前术中抗生素没能按医嘱规范合理应用;病人术中保暖不到位。

2.2.6 手术室护士与手术病人沟通不到位,缺乏亲和力,不注意语气和态度,解答问题不全面,不能使手术者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安全感和信任感,从而影响手术效果。

3 建立健全手术室相关制度及流程

3.1 建立手术室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技术操作规范、护理文书记录书写制度及特殊药品、器械制度等,完善相关工作流程,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把责任落实到位,确保技术服务质量。现在随着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以及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使手术室护士由单纯的手术配合扩展到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尊重爱护患者,培养主动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的同时,保证患者的安全。从制度流程管理、手术间的管理、规范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加强感染控制等方面进行护理安全管理,规范并制度护士的行为。

3.2 降低护理风险,加强薄弱环节的管理。手术室护士长应加强对手术间的巡视,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解决,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实行弹性排班,避免超负荷工作,实行绩效考核管理,充分调度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手术配合时合理搭配人员,发挥各级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即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降低护理风险。

3.3 提高安全意识,强化服务理念,加强对低年资护士的法律意识教育。加强对年轻护士业务技能培训,组织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职责制度,学习全国手术室意外事件典型案例并讨论等,将安全理念渗透到每个护理人员心中。加强对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的培训。对于新开展的手术、疑难病例、特殊术式、危重病人术前进行评估及讨论,提出护理方案,有效控制风险。

3.4 重视手术病人主诉,熟练掌握沟通技巧并灵活运用。在术前一日进行术前访视,工作中注意随时观察病人的情况,术前谈话需注意几点:一是术前谈话一定要在手术签字前进行;二是注意与病人及家属谈话时的语气和态度;三是应将手术风险如实告知家属,并认真解答所有问题,以免发生纠纷。

3.5 建立有效地报告系统,以利于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科室建立护理质量缺陷登记本,定时汇总总结,发现不良事件及时上报,对于隐瞒不抱着进行批评教育,严重者进行处罚。并及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对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讨论、分析、总结,剖析原因,查找缺陷,制定修正措施。

篇9

[关键词]术前访视; 效果; 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8-126-02

手术患者在手术室停留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却是一生中较为特殊的一段经历,患者手术前大都对麻醉和手术感到紧张和恐惧[1]。术前访视可以增进患者对手术室护士接触、了解,进一步增强对护士的信任,减轻患者对手术顾虑,消除其紧张、恐惧的心理,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去接受手术[2]。国际手术室护士协会(AORN)规定:“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能和职责之一”[3]。由此可见,术前访视正逐渐成为我们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院手术室自2004年9月开始对择期的三类手术及全麻手术患者实施术前访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为使术前访视更好的深入开展下去,现将影响其效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1原因分析

1.1人员编制缺少我院属二甲医院但手术室护士在编人员包括护士长只有十人,护士严重缺乏,平日工作量大,手术一台接一台无法安排人员去做术前防视。

1.2观念未转变护理人员由于受传统手术室护理观念的影响, 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尚未完全接受,没有真正认识到术前访视的重要性;甚至以工作量大、护士缺编、时间不充足为由,不认真实施术前访视;或以书写术前访视记录单代替术前访视,致使术前访视效果不满意。

1.3术前访视内容不规范 我院术前访视主要是依据表的形式,里面内容较少且不规范,主要包括调查了解患者的家庭经济和有无焦虑心理,手术前需做的准备,手术室环境的介绍及健康宣教。

1.4术前访视内容缺乏针对性我院手术室是一个综合性手术室,每日手术包括了外科,妇科,眼科等。每个护士面对不同专科的不同病人,而访视内容是按表上统一的固定内容进行,没有针对性。

1.5缺乏经验及理论指导由于手术室术前访视开展历史短暂,形式不一,没有形成一个科学的、规范的模式;理论方面不够完善,可参考的护理文献及书籍较少;加之传统的手术室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较少,缺乏交流技巧,从而影响了术前访视的效果及进展。

2对策

2.1对手术室人员编制不足问题,应向护理部反映,要求增加人员补足缺少人员。还可利用下班时间进行术前访视,这样就有充分的时间和人力作保证。下班后实施术前访视所用时间按加班时间累计,给予补假或经济补偿[4]。

2.2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是开展术前访视的关键,尤其是护理管理者及护师以上护理人员观念的转变。

2.2.1创造有利条件,开展术前访视。护理工作量大、护士缺编、时间不充足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但实施术前访视,对国际、国内手术护理而言,都势在必行,大势所趋[5],所以任何原因都不能阻止术前访视的开展。通过采取简化术前访视记录单,简化护理工作流程,采取弹性排班制,增加护理人员等措施,使大家有更充足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术前访视工作中去,从而保证其效果。

2.2.2定期学习, 充分认识。我院手术室主管护士2人,护师4护士4人,平均年龄三十岁,工龄长则二十余年,少则一年,本科一人,在读四人,大专三人,中专二人。护理人员结构层次,业务水平尚可,主要是没有正确的术前访视观念。通过外出会议交流,进修学习,互联网等途径获取术前访视相关知识,科室定期组织大家学习,使大家充分认识到开展术前访视的重要性、必要性、必然性,从而转变观念,认真实施术前访视。

2.2.3正确处理术前访视记录单与病人沟通的关系,使大家对记录术前访视记录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术前访视重点在于将手术患者看作一个整体的人进行护理,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使其处于手术治疗的最佳状态,而不是通过记录术前访视单所能代替的。

2.3按照缺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加强继续教育学习。科室统一计划,定期组织大家学习现代护理新概念护理程疗、沟通技巧、护理礼仪、心理学、社会学、人文学等方面的知识。鼓励及支持大家参加各种培训及成人继续教育学习,并在科室里建立了小书柜放置相关书籍,以便大家随时翻阅及学习,从而逐渐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及业务水平,增加术前访视的主动性。

2.4规范术前访视内容对术前访视内容进行规范化,并使内容具体化。无论何种手术,对患者都是比较强烈的应激刺激,产生心理应激从而影响手术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根据产生心理反应的原因制定具体的内容,如制定对患者基本情况的详细了解的内容,向患者及患者家属提供有关手术的详细信息的内容。术前访视时使用规范化语言,与患者交谈时要注意仪表端庄,态度和蔼,言行规范,这样可使患者感到可亲可信[6]。

2.5加强术前访视效果评价及质量控制

2.5.1建立反馈机制按护理程序方法工作,随时对术前访视效果进行有效评价,形成一个良好的反馈机制,使大家既看到了工作成绩,增强开展术前访视的信心,又及时发现不足,总结经验,予以改正。如在术前一天,实施术前访视后,向手术患者提相关问题,了解其掌握情况,对患者疑惑的地方予以解答;术日根据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的心理、生理状态及术前访视相关内容的实施情况评价术前访视的效果。

2.5.2 术前访视质量控制护理管理者随时深入病房,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手术患者满意率进行调查,并采取奖励激励,感情激励、目标激励以及行为激励的方法[7],调动其开展术前访视的主动性;提高术前访视工作的积极性,保证术前访视的质量。

2.6加强术前访视的内容的针对性 我院进行术前访视主要是由巡回护士完成。术前一天,巡回护士根据手术通知单了解患者麻醉方式、手术方式,并深入病房,运用护理评估的方法,收集掌握病人的相关资料如:年龄、性别、文化层次、社会状况及心理状况等,全面评估手术患者的心理需求,知识水平、及学习能力,形成具有个体差异及针对性的术前访视的内容。

总之,通过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既可以消除手术患者不良的心理刺激,又体现了人文关怀的护理观念,减轻手术患者由于手术治疗而带来的负面影响,使患者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顺利度过手术期,而且为手术室护士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机会,为手术室护士的自身成长创造了条件。使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不断提高,更加适应现代医学护理模式的需要。因此,我们有信心而且有能力使它更好的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袁风銮,徐芳萍,郑映红.试述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6(3):338-339.

[2] 吴金兰,陈静,王华云.手术室术前访视的重要性.河南外科学杂志,2006,12(3):102.

[3]钱玉秀.中日两国手术室护理的比较.实用护理杂志,2001,17(12):17-18.

[4] 戴红霞.109所医院手术室开展术前访视的现状调查.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Oct,2005,20(20):58-60.

[5] 陈翠屏,高红梅.术前访视的现状与对策.实用护理杂志,2001,17(3):55.

篇10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手术室应用精细化管理后的手术室患者中随机抽取250例,设为观察组,其中男134例,女116例;年龄在17~80岁之间,平均年龄50.3岁。对应用精细化管理前手术室患者中随机抽取25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142例,女108例;年龄18~82岁,平均51.4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运用方法

(1)精细化管理手术室人员实现手术室精细化管理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提高手术室护士的业务水平,使其学习关于精细化管理的新知识、新理念。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本院定期组织手术室护士学习精细化管理知识,在工作上,培养其认真细心的工作意识,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严格遵守各项规定,保证在操作的过程中杜绝发生医疗差错。同时,要树立为患者着想的责任心。

(2)精细化管理手术室环境作为医院感染的高发区,手术室环境的情况与感染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建立手术室环境管理制度势在必行。例如,手术室的地面要及时进行消毒,手术室清洁工作要应用湿式打扫,手术室内外交换的时候一定要使用内外交换车。手术室地面打扫的同时还要注意对地面的保护,防止增加感染。

(3)精细化管理手术室物品以往,手术室物品的管理为专职工作人员凭经验管理,如今这种落后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医院的管理要求。对手术室用品进行精细化管理,是通过对手术用品的归类存放、定期检查,加强控制工作细节,提高工作效率。

(4)精细化管理考核评价和考核工作完成效果是检查执行力度的重要途径,还可以督促护士充分地满足患者的需要。考核过程中,需要一线操作与报表结合,建立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机制。

(5)满意度调查根据手术室具备的实际设施,结合审核标准,制定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的人群包括医师、患者及患者家属。可评价的内容包括手术室环境卫生情况、手术器具的准备情况、手术人员的专业技能、手术室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护理工作等。调查评分在手术结束后1~2h开展,比较实施手术室精细化管理前后患者的满意度。

(6)统计学处理结果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应用精细化管理前后比较分析采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应用精细化管理后的观察组有239例病人表示满意,满意率高达95.6%,明显优于应用精细化管理前的对照组73.2%的满意率。将两组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P<0.05。说明应用精细化管理后的观察组显著优于应用精细化管理前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手术室是医院内患者抢救治疗的直接场所,重要性不言而喻。持续改进的服务质量和不断增强的服务意识才能符合现代医院的发展要求。手术室精细化管理可以使患者的生命安全系数得到很大的提高。在繁琐的手术室工作中,无论大小的差错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作为护理人员,要关注细节。有研究显示,推进精细化管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护理管理是一种精细化管理意识,它是由质量标准来监督制约的创新型服务新举措。在手术室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能提升护理质量,提供优质服务,意义重大。精细化管理是服务于手术医师和患者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医患满意度。精细化管理能全面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养成精确、细致、规范的工作习惯。通过制定精细化管理规范,从而规范了护理人员的行为,全面地肯定了护理质量,充分提升了手术室质量管理,增加了手术室质量管理的内涵。

4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