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质量标准范文
时间:2024-03-20 17:53: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手术室护理质量标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质量管理; 手术室; 应用效果; 临床价值
doi:10.14033/ki.cfmr.2016.30.05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0-0096-03
手术室是医院外科实施相关治疗的重要科室,手术室护理质量直接决定手术的成败与否,由于各种因素影响手术室护理质量[1],因此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够有效控制影响护理质量的因素,保证护理人员规范操作,根据质量要求完成各项护理[2]。本文对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完善护理质量管理,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f直人民医院手术室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2014年1-12月在完善质量管理前的护士作为对照组,这一阶段科室共有9名护理人员,年龄22~41岁,平均(32.89±7.67)岁,主管护师3名,护师4名,护士2名;文化程度:本科3名、专科6名。将2015年1-12月完善质量管理的
9名护士作为观察组,年龄23~42岁,平均(33.89±7.90)岁,主管护师3名,护师4名,护士2名;文化程度:本科3名、专科6名。两组护理人员年龄、职称、文化程度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进行手术室护理工作,观察组实施以下质量管理。
1.2.1 成立手术室质控小组 建立质量控制监督体系,由护士长、管理员建立质量管控监督组,对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并对护理成效进行监督及效果分析,同时监督组长对护理中潜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
1.2.2 健全手术室管理制度 完善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标准、操作流程,做到有章可查,有纪可循,明确岗位职责。将手术室各项工作进行细化分工,如院内感染又分为学习培训、监测、术中监控、保洁清扫的管理,质量控制又划分手术配合、标本管理、抢救车管理、无菌物品准备等,指派各层级护士分管,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有责。
1.2.3 明确手术室质量管理标准 制定合理科学质量管理标准,是手术室护理工作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3],据手术室质量管理目标和要求,按照以质量为核心的宗旨,制定完整的手术室质量标准和定量评估规则,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要确定的内容是:无菌物品管理、药品器械与设备管理、无菌技术操作与手术配合、标本及污物处理质量标准、卫生与消毒隔离管理等。同时根据医院管理标准,制定了各级各类人员职责标准:护士长管理质量标准;护士工作质量标准(责任护士质量标准,巡回护士质量标准,洗手护士质量标准)。
1.2.4 提高手术室护士专业素质 有计划的组织手术室护理人员更新操作技术,以配合手术的需要,护士长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人具体情况,制订出业务学习计划,指定人员讲课,并结合实际,示范操作,使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更好地做好新手术的配合,开展新手术、使用新设备和新仪器前请专人讲课,手术室护士参加术前讨论以掌握手术步骤和方法,更好地配合新手术的开展。增强法律知识学习,在手术配合过程中要有风险识别能力[4]。严格规范手术护理记录单的书写,高度重视手术护理记录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巡回护士、洗手护士、手术医生对记录单确认记录无误后签全名,随同病案归档,使之有效地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
1.2.5 合理配置护理人员 根据科室人员紧,手术任务重的局面,适当增加手术室工作人员,了解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同时根据手术量合理调配,注意分层使用护理人员,手术排班尽量做到能力高低搭配、老少结合,使年轻护士有充分学习机会并得到锻炼,保证手术配合质量,防范差错事故的发生[5]。
1.2.6 加强与相关科室的沟通 手术工作是群体劳动,工作有共同目标,有分工协作,手术室的护理质量管理涉及到多个手术相关科室[6],因此,必须加强与相关科室的沟通与协作,召开手术科室座谈会,听取意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共同解决,以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
1.2.7 实施监控改进方案 质量抽查主要由护士长按照护士职责和质量标准进行抽查,内容包括:消毒隔离、抢救物品、手术间物品定位、清洁卫生、各班职责等;分析护理过程和环节,评价、监测护理质量管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寻找护理质量隐患,寻找改进的机会与环节,制定预防措施与纠正措施,发现质量隐患时,及时查找原因,寻求对策,然后形成制度。
1.3 观察指标
(1)手g室护理人员护理操作考核、护理理论考核、护理文件评分,各项满分100分。(2)手术室工作满意程度(调查两个不同时间段临床手术患者各100例对手术室工作满意程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对本次研究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护理操作考核(94.89±4.22)分、护理理论考核(93.55±4.87)分、护理文件评分(96.34±2.23)分高于对照组的(84.67±10.32)、(82.34±9.23)、(89.34±6.23)分,比较差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手术室是医院重要的科室之一,医院的整体水平往往会从手术室中得到体现,所以提高手术室的护理水平对提高医院的整体社会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7],然而在目前随着外科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广泛使用、外科病床扩展手术量增加、低年资护士进入、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护士“慎独”精神欠缺、护理基础知识专科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不精等各种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手术室的护理质量[8],因此如何做好管理过程控制,保证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护理质量是护理工作永恒的主题,是手术室护理管理者的核心[3],直接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与健康,关系到医院在社会公众的形象,作为手术室管理者,应该积极发挥质量控制、指导、协调和监督作用,做好质量管理中重点管理工作,增强工作人员质量意识,并将质量意识贯穿于服务的全过程,使每位护士思想上重视,行为上落实,实行自我控制,不断改行工作流程[9-10]。本文通过成立手术室质控小组、健全手术室管理制度、明确手术室质量管理标准、提高手术室护士专业素质、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加强与相关科室的沟通、实施监控改进方案等措施完善质量管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操作考核(94.89±4.22)分、护理理论考核(93.55±4.87)分、护理文件评分(96.34±2.23)分高于对照组的(84.67±10.32)、(82.34±9.23)、(89.34±6.23)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手术室由于环境因素、患者特点、护理人员等众多因素导致护理管理过程中存在较多质量问题,实施有效措施加强管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手术患者的满意程度,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手术室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邹树玉.应用质量控制小组活动提高护理质量的体会用[J].天津护理,2013,21(6):293-294.
[2]霍丽民,高深.手术室的护理质量管理探讨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6):6396-6397.
[3]常后婵,戴红霞,钟爱玲.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在手术室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5):14-16.
[4]夏庆梅.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学,2014,21(21):16-17.
[5]吴琦,黄丽华.手术室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研究进展[J].护理与康复,2015,14(9):831-833.
[6]张丽娟.循证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15,8(17中):78-79.
[7]张梅,刘海霞,姚见玉.基层医院手术室质量管理及护理质量分析报告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3):419-420.
[8]白洁,吴福丽.绩效管理在手术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上旬版),2012,10(19):1791-1792.
[9]郑艳.高效安全管理手术室促进护理质量提升[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12):1429-1430.
篇2
1.1研究对象
将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底内所有科室手术室的患者为对照组,男性患者380例,女性患者300例,手术例数为680例。将2013年6月至12月底内所有科室手术室的患者设为观察组,男性患者400例,女性患者320例,手术例数为72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的陈旧的护理工作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两组时间内手术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麻醉方式、手术种类等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后半年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情况如下
1.2.1强化护理管理
增强优质护理理念,建全护理服务机制健全规章制度,优质服务需要制度管理,全面规范护理工作的所有细节,做到细节化护理。持久性的开展优质服务工作,将个别护理人员的自发行为变为全体护理人员应有的自觉行为。订制各项规章制度如《护理人员管理规定》、《护理管理手册》、《规范化服务流程》、《护理质量标准》等,严格要求护理人员,护理措施遵守规章制度,保证护理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质量标准是评价护理质控和质量的基础,对护理质量实施动态监测,完善护理质量的管理体系,在护理质量有所提高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护理管理,护士之间相互监督,科室之间相关监控,并设护理部为总体控制,有效的监控护理服务理念。
1.2.2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是做好手术室工作的基础
手术室是一个相对来说含量较高的高技术的科室,随着临床高学历专业技术性人才的逐渐增加,手术系统会出现大量精锐,高端的手术设备及技能得到推广和应用,也给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带来压力,使他们不得不面对广泛的知识结构。在知识化与信息化的当今,手术室护士必须多方面学习,加强专业知识能力,完善自己的技能水平,不断地更新新观念才能适应现代护理发展的需求。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所涉计的知识面非常的广泛,汇集了内外妇儿骨科等众多科室的相关知识及专业内容,包括解剖、心理、病理、生理、人文、伦理学甚至机械学、力学等全方面的知识。器械护士想正确的判断和掌握术者的手术需求和过程,就必须做到保证手术中各项设备器械的有效安全地使用,明确每一台手术的作用及目的及熟悉人体的解剖步骤,要具有较强的预见性来主动配合术者手术的操作,熟练掌握手术室内各种仪器的操作程序和工作原理。
1.2.3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是提高手术护理配合主动性的前提
只有手术室护士在有娴熟的操作技能作强大的后盾时,手术过程中的护理服务才能做到主动到位。例如可以快速的在手术前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保证手术器械在手术过程中的正常使用,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密切有效地观察,娴熟地使用专业手术的器械,及时的摆好患者的正确手术,准确快捷地为术者传递手术器械等等。这些术前和术后的工作都体现了一个手术室护士的技术操作水平和专业素质。
1.2.4应保持良好的心理和精神状态
近年临床上越来越深入化的对心理方面进行讨论和研究,大多数是探讨因为患者而进行的。在现实中,护理人员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同样需要大家的关注。手术中配合的护理人员心理和精神状态会对手术进展与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同样会来自有社会,家庭等不同环境带来的负担和压力,在工作中应对紧张繁忙的手术,在生活中还要肩负着责任,工作环境的人际关系、晋升和竟争等多方面的压力,很容易产生精神压力出现心理和精神问题。
1.3考核标准
由科室服务小组进行调查考核优质护理服务;采用我院统一为应用护理部评价护理质量及护理工作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数据进行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l7.0进行统计。
2结果
将两组实施护理管理后临床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与手术室的护理质量调查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篇3
关键词:眼科手术;显微器械;精细化管理
眼科手术大部分为微创手术,对手术器械的要求很高,然而眼科手术显微器械材质特殊,精密度高,结构复杂,因此手术器械管理与保养十分重要,手术室必须不断更新提高相关的精密仪器管理来适应微创眼科显微手术的飞速发展,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传统的器械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临床需要,手术室器械准备不齐或器械质量不佳,会影响手术质量或导致手术改期,引起医患矛盾。为探讨精细化管理在眼科显微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本科室自2015年11月至今,将眼科器械的管理由传统专人管理模式转向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人人参与,全程质量环节控制精细化管理模式,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院是一所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眼科是重点学科,目前拥有2个眼科手术间,年眼科手术量1800台左右,开展的手术有白内障超声乳化术,青光眼手术,复杂视网膜脱离修复术,玻璃体切除术,翼状胬肉手术,斜视矫正术,眶内肿瘤切除术等,手术室眼科手术小组5名,均为女性,年龄28~45岁,其中护师2名,主管护师2名,副主任护师1名,目前随着本市人口增加及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眼科手术量逐年增长。1.2方法1.2.1传统的管理方法眼科器械由手术室护士用纯净水清洗,纱布擦干后放于固定位置,下次手术需要时用快速锅灭菌,灭菌后即使用。1.2.2精细化管理规范眼科显微器械的手供一体化管理流程,全程环节质量控制。具体包括以下:①制定眼科显微器械质量标准。建立与供应室的合理交接流程,专科小组负责管理眼科显微器械,组长负责制。②交接明细单的使用。对眼科显微器械依据本院手术医生手术习惯及疾病病种,分类装盒,目前有超声乳化包、斜视包、青光眼包、眼外伤包、玻璃体切除包及眼科特殊器械包。另有机动单包装的眼科显微器械及时调配手术台上所需,器械盒上注明器械包名称,用纸塑包装送供应室,随包送器械包、器械明细单,供应室灭菌后返回手术室有器械明细单,方便交接。③优化器械管理流程。手术室护士在显微器械使用前查看物品数量和质量,发现问题及时与供应室沟通,必要时可用微信传送照片给供应室护士。手术完毕,手术室护士清点器械,并检查质量,经预处理后装于眼科专用盒内,放于手术室非限制区固定位置,负责与供应室交接的护士再次查看器械,并打印2份交接单,一份留于手术室。供应室下收工人将另一份交接单和眼科显微器械放于平稳位置,送到供应室清洗、灭菌,灭菌毕供应室按接收单上的器械送到手术室,手术室护士放至眼科显微器械专柜保存。④加强人员素质培训。人员素质是精细化管理的第一要求[1],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学习眼科显微器械性能,保养方法及使用范围,护士长晨会不定期提问,发现薄弱环节加强学习,科室备有眼科器械图谱,方便护士随时学习。⑤健全岗位职责与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明确眼科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职责,与供应室交接的职责,并将工作内容流程化。⑥眼科显微器械放置规范,装在上下都带有突起耐高压的垫子内,有利于眼科显微器械卡在凿内,并在显微器械头端套上直径合适的硅胶,延长器械使用寿命。1.3评价方法对精细化管理实施前后眼科显微器械的清洁度、器械完好率进行对比分析,评价精细化管理后的器械质量[2]。采用目测法、5倍放大镜观测及棉签擦拭法对清洗后的器械进行效果检测,无水迹、血迹等残留,放大镜观测及棉签擦拭均无混浊及变色为合格;有血迹、水迹等残留,放大镜观测及棉签擦拭有絮状物,则为不合格。器械完好率的标准:使用目测和放大镜检测器械各个部位,凡器械完整无缺,性能良好视为器械完好;器械损坏、丢失,器械表层有脱落或锈斑,刃面变钝、尖锐部位起卷或错位折断等均为器械损耗。每月发放手术医生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满意度。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4.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精细化管理实施前后眼科显微器械清洁度和完好率比较,见表1。2.2精细化管理实施前后器械术前准备比较,见表2。2.3精细化管理实施前后护士责任意识比较,见表3。2.4精细化管理实施前后手术医生满意度比较,见表4。
3讨论
3.1精细化管理使眼科器械质量得到保障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医院眼科中心进入了精确显微手术的时代。眼科手术的显微器械精细且昂贵,这就要求手术室必须有相应的科学精密的管理方法与之相配。精细化管理以科学管理为基础,其核心思想是精细、准、严[3]。传统的器械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其主要弊端表现为在手术室全面负责处理眼科显微器械,手术室由于人手紧张,护士忙于应付日常护理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和专业清洗设备与条件,难以保证眼科显微器械的清洗合格质量,器械不合格,影响手术顺利进行。实施精细化管理,制定眼科器械质量标准和具体流程,使得眼科显微器械质量有章可依,工作制度化。对于工作中的具体环节制定了器械明细交接单,按交接单签字交接,做到交接正确,眼科显微器械依据实际情况分类装盒,切合临床手术应用,细节上器械装于眼科专用显微器械盒,并配上保护套,延长器械使用寿命,节约成本。关于人员制定了岗位职责和工作制度,并加强对人员素质的业务培训,严格按制度执行,护士各司其责,又互相联系,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对于合理化建议经眼科专科小组讨论循证并报上级批准合理采纳,纳入制度。3.2精细化管理能够促进多团队之间的合作精细化管理是应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的持续运行[4]。作为手术室,要做好质量控制,精细化管理是良好的管理理念,明确职责,调动护士积极性和责任意识,促进了手术室护士与供应室护士良好协作关系,提高了手术室的满意度,有利于眼科手术团队成员之间良好协作,促进眼科手术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陈湘玉,谢玮玮,,等.精细化管理保障优质护理服务持续改进[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9):615~616.
[2]罗小菊,陈章娣.眼科手术室显微器械的优化管理[J].护理学杂志,2012,11(27):17~18.
[3]温德诚.精细化管理[M].新华出版社,2007.
篇4
关键词:手术器械;消毒;标准化管理
ISO国际质量管理的核心是无缺陷管理,注重过程控制与持续质量改善。规范手术器械、消毒、敷料准备以及灭菌,产生一套具有标准操作规范与高效率的标准化管理模式。
1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流程
为了确保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可以适应工作需要,把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流程,需要对岗位技术含量与护理人员的体力、业务技能以及教育水平进行评估,按照实际工作量,确保岗位配置的合理性,吸收高学历与年龄的护理人员,老中青护士的比例应为1:2:3,保证护理人员结构的合理性。定期轮换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人员,加强手术器械使用与保养等专业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掌握手术室的全部工作流程,完善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工作技能。
手术开始之前,器械护理人员以及巡回护理人员要清点回执单上的器械名称以及数量,清点无误后在使用者的位置上进行签字,如果出现器械数量与器械种类不一致的情况,就要在30min中和手术室器械室的护理人员进行沟通与交流,查明原因并解决。使用手术器械后,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要再次进行手术器械清点,确认无误后把器械清点回执单放到器械筐中,把手术器械放到指定区域,安排专人把手术器械送到消毒供应中心污染区。在器械清点回执单上表明感染手术,使用包布将手术器械进行包裹,并在包布外表明感染的类型。
手术器械要在清洗机中接受酶洗、漂洗以及上油与烘干,清洗后将手术器械送至清洁区,清洁区的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整理与分类。按照手术器械的名称放进清点回执单,表明整理人员的姓名,然后对手术器械进行打包与灭菌。
手术器械灭菌后根据器械标签将器械放到指定的位置进行分类和储藏,手术之前手术间护理人员要利用电话通知消毒供应中心,通过清洁区的直通电梯将手术器械送回手术间。
2管理对策
把手术器械纳进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后,手术室护士非护理性的操作可以得到有效的减少,提高了手术器械消毒的专业化以及程序化。同时可以确保手术室的护士有更多精力与时间提高自身的专科业务质量与技术。增强围术期病人护理与健康鉴于,不但可以提升工作的质量与效率,还能有效的推动手术室全面护理工作。发挥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的作用,确保无菌物品的质量,拓宽消毒供应中心服务的范围,增强专业工作内容的全面性,进一步提高消毒供应学科的发展。
环节管理是提高无菌物品质量的重要条件,增强环节管理还能有效的提高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按照手术的具体要求,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人员进行手术器械分类与操作,提高手术器械与物品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确保无菌物品的质量符合标准,降低物品交换的次数,提升工作的效率。
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便于手术器械集中管理,可以减少手术器械清洗设备的投资,能够节省成本,同时还能增加手术间,实施更多的手术。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还能促进消毒供应中心消毒、清洗设备的充分利用,增强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效果,发挥消毒供应中心的特点与作用。
消毒供应中心比较独立,除了增强器械的学习之外,还要对中心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与技能培训,提高中心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增强中心人员的工作能力。同时还要熟悉掌握手术室相关的专业知识以及工作流程,便于配合与支持,进一步推动消毒供应中心的快速发展。
3结论
标准的可衡量性与控制对象量化的指标为质量控制,为了细化工作流程,对器械交接环节进行规范化管理,加强清洗与灭菌缓解的质量控制工作,可以在手术室的污染区、消毒中心的污染区、无菌区和清洁区构建交接登记制度、清洗质量标准、灭菌质量标准、岗位职责以及奖惩制度。增强工作流程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规范性,确保工作质量的同时,也要提高工作衔接的畅通性,连通与融合手术室器械与消毒中心的衔接,减少手术室护理人员非护理的操作时间,增强手术间使用的频率,对器械的灭菌与清洗实施集中管理,降低分散处理造成的污染与伤害。
参考文献:
[1]钱黎明,王雪晖,钱健. 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流程的探讨[J]. 中华护理杂志,2009,05(01):465-466.
[2]郑艳芬. 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流程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3,27(23):250-251.
篇5
【关键词】手术室;人力资源;管理
手术室作为医院的重要部门,它的工作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并影响到医院的医疗水平和发展。手术室人力资源管理又是医院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提高手术室人力资源质量也就成为手术室护理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对护理人力资源的管理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人力资源的选择
1.1手术室护士长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手术室护士长应具备主管护师以上的专业技术职称和护理本科以上的专业学历;应经过手术室专科培训和医学伦理学及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培训,熟练掌握手术室各专科技能、教学科研、护理管理等各项工作;能够运用护理程序对手术病人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组织和指导危重病人的抢救[2]。
1.2手术室护士应具备的素质
1.2.1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护士必须认识到手术室工作是集科学性、严肃性、协作性、主动性及风险性于一体的复杂工作[1] 。必须做到热爱本职工作,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具有时时为病人及医生服务的思想和稳定的情绪。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应变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1.2.2丰富基本理论知识手术室无菌程度要求高,因此与普通病房护士相比,她们更需要具有丰富的手术室基本理论、熟练的无菌技术及消毒隔离技术。
1.2.3扎实的专科理论和娴熟的配合技能随着外科学和外科手术学的迅猛发展,对手术室护士的专科配合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护士必须具有专科手术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适应外科发展的需要。
2人力资源的应用
2.1以手术为中心的弹性排班制所谓弹性排班是在原有周期性排班的基础上,根据临床实际,为解决人力资源紧缺、手术量大等情况,在8小时工作时间内按护理需要所采取的具体排班方法。它的特点在于班次弹性、休息弹性,能较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即保质、保量完成手术工作,又可以解决护士补休及个人假期的时间安排,使护士及时缓解倦怠情绪,使人力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利用。手术室护士工作的随机性、可变性大,护士个人的情况各异,要使护理人力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必须根据外科手术难度系数和护理工作量,合理设置护理岗位数,使护理工作量与护士人数相适应并做到动态补充。在科室护士的搭配上,要注意使其年龄、职称、专业知识背景、工作能力等方面形成一定的梯层结构,并兼顾护士在性格、气质等方面的互补。同时还要考虑外科医师的手术习惯与要求[3]。
2.2合理分配管理时间手术室管理者在日常工作管理中,传统的方法是每日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人员安排。近年来,我们改变了传统模式,合理安排护士班次,养减少手术间护士的更换频率,以缩短护士长的排班时间,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手术间管理及护理质量的检查上。使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得到及时的发现和解决,提高了手
术间护理的质量,达到了管理时间的科学性。
3人力资源的培训
3.1新护士的培训根据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年限制定出相应的培训计划,按计划实施和落实培训内容。采用带教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如高年资护士对低年资护士进行操作技能和临床经验的传授,同时要求护士以自学的方式广泛阅读各种专科书籍、杂志,不断接受新知识和新观点,写出读书笔记,在科室开展读书报告会,安排有教学能力的护士在科室内进行小讲课,起到锻炼自已并促进科室整体业务水平的提高。
3.2专科护士的培养培养优秀的专科手术护士是加强人力资源内涵建设的重要。专科护士可以极大地提高手术配合质量,因为他们能把精力集中在临床护理的特殊方面,能将新的理论和设想试用于临床。专科护士应人具备一定学历、年限、技能的护士中选拔优秀人才来担任,并要求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应变能力及敏锐的判断能力,能训练、全面地掌握手术室专科理论和专科配合技能。做到专科理论强、专业技能精、专科手术配合好,并能够指导护士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手术病人的护理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参与护理科研课题的实施。
4人力资源的质量考核
质量考核是衡量员工工作行为及协助其工作成长的过程,是定期与不定期地对员工的工作能力与表现进行有系统地评定,改善本身工作和决定建立改善计划和沟通的过程。
4.1建立并实施护理质量考核标准:标准是质量的保证。实施绩效管理首先是明确质量标准并根据标准制定奖惩细则。首先将手术室工作分为洗手护士、巡回护士、器械班护士、设备技士和管理岗位,不同岗位计分值不同,强调向苦累岗位、高责任、高风险岗位倾斜分配。根据每个护士的实际工作数量,得到手术分值,按天、月累计成为该护士的工作数量积分。
4.2建立健全综合考核标准:在质量考核、数量考核基础上进行综合统计。护士长将每人每天的分值均公布于众,增加透明度。每月将手术计分、有效工作时间、工作质量考核分值进行汇总,考核分与当月奖金挂钩。其中考核分逐月累计,年终作为评优、聘用的主要依据。
4.3质量考核方法的实施:包括工作数量目标、工作质量目标、满意度调查及考核四个方面。工作数量目标包括手术配合时间、手术配合台次、夜班工作时间等;工作质量目标包括各项护理工作制度及技术操作规范等;满意度调查包括医生满意度调查和病人满意度调查及围手术期访视等;考核包括定期考核、不定期考核、口头考核及各种资料等。
5体会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人力资源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资源的投入,提高了能量的产出,它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不可估量的。在实践中我们深刻地意识到人力资源的数量是医疗、护理工作的基本保证,并且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发展。因此,如何将人力资源管理更合理化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魏革,刘苏君.手术室护理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67
篇6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手术室;医疗器械;消毒灭菌
根据卫生部2009年颁发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的要求,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应采取集中化管理的方法,对所有需消毒或灭菌后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其工作质量的高低与医院感染的发生、控制有密切的联系,直接影响到医院护理质量及效果[1]。但是,由于基层县级医院手术器械大多数在手术室清洗和包装,消毒供应中心普遍存在存放使用面积不足,手术器械周转数量不到位。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对器械认识不足,手术室护士对器械清洗、包装、灭菌操作流程不规范,尚未能做到手术器械集中到消毒供应中心处理,手术室的无菌物品均由手术室护士手工清洗、消毒、器械保养和包装,后送供应室灭菌[2]。为降低人力资源消耗,提高器械的清洗质量和效率,确保医疗安全,提高社会效益,于2006年至今,因地制宜地开展消毒供应室人员参与手术室器械清洗、包装,现将情况报告。
1 实践方法
1.1医院各级领导对手术器械质量管理高度重视、全方位预支持、协助,由业务院长分管手术室管理工作。护理部、院感办、手术室、供应室等相关科室人员组成质量控制小组,定期对灭菌物品的清洗、包装、灭菌质量进行抽查,质量评价,分析记录。
1.2建立完善的手术室、供应室管理制度、操作流程、工作标准、应急预案等,做到有章可循。
1.3加强手术室和供应室护理人员专科知识的培训。供应室护士提高对手术器械的认识,手术室护理人员提高对器械清洗、包装质量的认识。每年选送优秀护理人员接受上级继续教育培训。
1.4 供应室护理人员参与手术室质量管理。消毒供应中心每天派一到两名专职护士到手术室器械清洗间和包装间,按消毒供应中心制定的器械清洗、包装流程,按操作标准进行清洗、消毒、包装 ,灭菌及效果监测。
1.4.1重复使用的手术器械的处理 手术室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的清洗、包装在手术室的器械清洗间、包装间进行。手术结束后,对各种使用过的器械和物品进行分类,清洗的步骤包括冲洗、洗涤、漂洗、终末漂洗[3],金属器械在终末漂洗过程中使用水溶性剂,再干燥—包装—灭菌。供应室和手术室共同制定外来器械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制度。
1.4.2器械清洗质量要求 清洗是消毒物品重要的环节,通过清洗去除器械95%以上的病原菌,而要达到灭菌的要求,必须控制清洗质量,不能依赖先进的清洗设备和进口的清洗剂,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合理有效的清洗方法,以达到清洗的效果。
器械清洗外观洁净、光亮、无血渍、无水垢、无残留物质、器械关节处和齿槽无新鲜锈迹和黑色腐蚀斑点,上述几点都视为目测合格,任何一点不符合的器械视为目测不合格[4]。为便于肉眼观察,包装台光源充足,要配被扩大镜以便于检查。 转贴于
1.4.3手术室敷料的管理 手术衣、铺巾等布类由洗衣组洗涤、折叠后送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灭菌,将灭菌敷料和布类送回手术室。包布做到一用一清洗,新布类洗涤后再使用。
1.4.4器械包的质量标准 选择蒸气压力能穿透的包装材料,布包装层数为双层,包装严禁过大、过紧、过重,包体积为30㎝×30㎝×50㎝,金属包重量为7㎏,辅料包重量为5㎏,用不锈钢蓝盛放待灭菌的物品,以免灭菌后受㎏到污染。灭菌包标识清楚,注明名称、灭菌日前、有效期、责任者。确保灭菌合格率,无菌包外放3m化学指示胶带,包内放化学指示卡,根据变色程度评价灭菌质量。
1.4.5加强器械清洗和包装质量的控制 手术室、供应室、护理部、院感办每周抽查3-5个灭菌包,检查手术室器械洗涤、包装、灭菌质量,加强反馈,持续质量改进。
1.4.6加强灭菌运行监测 监测仪表、压力、温度、时间是否正常,预真空灭菌器每日进行BD测试,每周进行生物监测,将结果记录并存档。
2 效果与体会
2.1通过完善规章制度、操作过程、工作指引,使供应室、手术室护士工作有章可循,按操作规程操作,确保器械清洗、包装质量。
2.2器械按要求浸泡、清洗、包装,提高无菌物品的质量,增加存放时间,降低医疗成本。充分利用消毒供应室人员技术优势和设备优势,优先处理手术器械,尽量配合和满足手术室需要,促手术器械集中处理顺利。
2.3在质控过程中供应室护士与手术室护士共同建立器械清洗、包装工作标准,纠正供应室护士手术专业技术与技能,纠正器械清洗、包装过程中错误做法,确保手术安全。
2.4 共同参与、合作,增加同事之间友谊,提高专科知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人力资源,
3 小结
通过实践,提高无菌物品的质量,提高护理人员专科技术操作水平,提高责任感,缓解人力不足,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节约医疗费用。对于县级医院相对人力、物力缺乏的情况下,因地制宜地实行供应室护士参与手术室器械清洗、包装工作,对提高护理质量起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风娣,王惠珍,陈琼芳.消毒供应中心参与手术室器械清洗、包装质量管理效果分析[J].南方护理杂志2010,17(11):63.
[2]罗维英,师清莲,李华喜.新形势下消毒供应室定位思考[J].中华感染学杂志,2006,16(7):794-795.
篇7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1(b)-127-01
手术是一项需要主刀医生、助手、麻醉师以及手术室护士之间密切配合才能顺利完成的复杂工作,不论哪一个环节或某一个人失误,都可能影响手术的成功,以至给病人带来巨大的痛苦,甚至是死亡。2003年1月21日,我院手术室发生护理严重差错1例,对此我们进行了分析;为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吸取教训,确保医疗护理安全,制订了防范措施,3年多来未发生护理缺陷,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纱布垫遗留腹腔1例。外科患者,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手术完毕,医生置T管时即喊手术护士与巡回护士清点,数目正确,置管完毕询问护士清点情况,手术护士回答无误,而未再次清点,主刀医生也未再次清理腹腔就关腹了。术后3 d,患者发热,诉右上腹持续疼痛,切口疼痛,T管引流物持续不断,经多次换药无好转,术后10 d切口出现感染现象并有分泌物渗出,后再次打开切口发现一纱布垫遗留腹腔。
2原因分析
护士在术前清点与关腹前清点数目正确,但在医生置T管后没有再次清点。而医生也没有对腹腔进行再次清理即关腹。关腹后缝合切口前手术护士与巡回护士未进行第三次清点器械、敷料等。没有严格执行手术器械整理的规章制度,(在关闭胸腹腔及手术切口前,手术护士、巡回护士及术者应共同核对纱布、纱垫、器械及缝针数目等,最后术者再探查一遍,确保无异物存留方可缝合)。发现后立即取出遗留在腹腔内纱垫,虽然没有危及病人的生命,经治愈出院,但延误了病情,加重了病人的痛苦,增加了医疗费用,影响了病人的身心健康,给医院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和经济负担。
事后讨论分析,此事是完全可以避免发生的,由于医护人员缺乏医疗安全意识,不严格执行手术器械整理制度的原则,缺乏责任心而造成了不必要的严重差错事故发生。通过此例教训表明,在执行医疗护理技术的操作过程中来不得半点马虎,无论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要有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否则,都有可能发生不可弥补的差错事故,给患者身心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
3防范对策
3.1加强医疗技术管理,健全制度,严格执行
健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手术室各项操作常规,是防范护理缺陷的关键。因此,根据手术室存在的医疗安全的隐患,结合医院整体护理质量管理标准与护理安全防范事故措施的制度,健全了手术室的各项管理制度,如手术室器械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安全防范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等。强化组织学习,严格执行。器械物品管理做到“四固定”、“三有数”、“五规范”。四固定:固定位置、固定数量、固定专人保管,固定时间检查质量与保养。三有数:要求每一位护士对手术的种类所需使用的器械包内器械数量心中有数,对器械的性能质量心中有数,对术前、中、后的清点使用数量心中有数。五规范:规范了器械敷料表格登记,规范了术前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台上所有的器械、敷料,核准登记,规范了大手术时间长,中途护士要对台上的器械、敷料、缝针等进行核对确保无丢失,规范了手术完毕关闭胸腹腔前、后均需清点无误才能缝合切口皮肤。规范统一了纱布垫的规格,器械、敷料打包前检查合格,数目统一,清点确认无误,才能打包消毒。从而做到了制订制度必清,执行制度必严,违反制度必究,把护理缺陷杜绝于萌芽状态。
3.2抓重点和薄弱环节,制订防范措施
手术病人在手术中是医疗安全的重点,医护之间要密切配合才能安全完成手术程序。因此,要着重抓住薄弱环节,特别是危重手术病人和复杂手术病人,针对医护人员思想紧张,工作忙乱时失误率高的特点,制订了相应的措施,如“三到位”,质量“三抓”。三到位:任务到位(人),责任到位(人),措施到位。三抓:抓易出差错的时间,抓易出差错的环节,抓易出差错的人。从而达到职责分明,目标明确,具体责任到位。同时注意医护之间,护护之间的相互沟通与协调[1]。
3.3强化安全质量,责任教育
消除护理不安全性是避免护理缺陷,保证护理安全的前提,责任心是护士减少缺陷发生的基本保证。有了安全意识、责任感,才能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熟练掌握操作规程。因此,从思想上强化安全意识,事业上强化责任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慎独修养。增强护士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懂得知法、守法、依法、护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护理行为,严格遵守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树立“病人第一、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观念,使护理安全警钟长鸣。
4体会
通过对手术室发生护理缺陷进行分析,我们体会到,健全规章制度,明确各级人员职责,制订合理的技术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严格执行,是防范缺陷的关键。培养医护人员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是防范医疗缺陷的重要保证。同时要充分发挥护理骨干的把关作用,使医护人员在医疗护理工作中有章可循。职能主管部门人员要经常深入临床第一线,及时发现问题,给予及时解决。由于手术室管理制度实施到位,3年多来未再发生护理缺陷。
[参考文献]
篇8
任何一门学科、一种理论的产生,都是为了适应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概念已不在仅仅只限限于生理方面,而更加重视的是心理需求的满足。
护士人文素养指的是护士具备的人文精神、人文素质、人文关怀以及人文科学等方面的修养。他包括护士必须掌握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等知识体系和有政治观、价值观、道德观等组成的精神体系。它要求护士将人类科学、道德、审美、闹东等方面的文化成果转化为自身较为全面的素养。
护士人文素养的灵魂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以人的平等、自由、幸福以及社会的民主、和谐、进步为起点和归宿的,体现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科学的终极关怀。其核心是“以人为本”。
护士人文素养的重要内容就是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素质或达到的程度,是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平直,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包括如何吃力人鱼自然、人鱼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性等方面的问题。
护士人文素养的具体体现是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人的本质的需要。关注人、关心人,重视人的个性、满足人的需求、尊重人的权利。
护理和人文护理的区别在哪些方面有所体现呢。
1 护理
1.1 护理的任务:主要任务包括三个方面:
(1)照顾:照顾是护理的永恒主题。一直以来人们认为护士主要是照顾病人的衣食住行,由于这样简单的认为,所以也利索当然的认为护理工作不需要多少技术含量,更谈不上人文素质的要求。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医疗模式以及人们观念的改变,现代护理工作不在仅仅是照顾饮食起居,不在是救治病人,而是让病人尽可能的达到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各方面的完好状态。
(2)帮助:帮助是护士用来与服务对象互动以促进健康的手段。
(3)人道:护理工作的直接对象是人,护理工作中提倡人道,首先要求护理人员视每一位服务对象为具体人性特征的人体,为各种需求的人从而尊重个性,注重个性,也要求护理人员对待服务对象一视同仁,不分高低贵贱,不论贫富与种族,积极救死扶伤,为人们的健康服务。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改革的需要,护理人员必须转变自己的观念,由过去以疾病为中心的单纯护理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多元化护理模式反战,宗旨是“以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为指南,以各种专业协作为基础,以护理程序为手段,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整体护理。”
2 人文护理
人文护理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体现人文关怀的整体护理。它集中表现在对患者的区乃至整个社会。要适应新形势,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延伸护理服务等。
主要内容包括:
(1)营造人文氛围:一是要营造舒适的院内环境,使患者在花园式的环境散步、锻炼能够心情舒畅。二是 创建方便温馨的工作流程,实行导向负责制,提供快捷的一站式服务。
(2)实行人性化服务:推行心理护理,在整体护理中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面对面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对患者的心理产生积极影响,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理疾病的康复;加强健康教育,是患者得到及时的指导,掌握促进康复的知识以及建立良好的卫生行为方式;延伸护理服务,目前,护理服务已经不仅局限在医院内的患者,而要不断向外延伸,扩展至家庭、社会。
(3)强化人文知识的学习:使护理人员具有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及关爱生命的淳朴情怀、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维护,包括护理内部环境的人性分为和护士的素质与品格等。
3 人文精神与护理
3.1 人文精神是护理工作基本特征:人道伦理意识是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面对医疗和护理中的各种问题,自觉从人道和伦理学的角度去考察、分析和判断的一种观念和思维,及以此去处理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人道伦理意识在整体护理的作用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
3.2 人文精神是整体护理的旗帜:古云:“医乃仁术”,护理和人文和谐发展,才能真正更好的实现医学拯救人吗、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社会进步与人类繁荣的伟大功用。没有人文精神的滋养,就无法保重昂医学护理学科的反战沿正确的方向前进。有深厚人文底蕴又有医疗技术的义务工作者,一定是人性善良、人格高尚,把人道主义作为自己圣神使命的人。
3.3 人文精神是整体护理发展的内在动力:当前,整体护理如何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如何促其发展,已成为护理界广泛关注的问题。无疑,严格的护理管理,完善的护理程序、强化护士的责任心等都是必不可少的要素。然而,贯穿在这些要素之中的人文精神是最为重要的,他始终是整体护理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灵魂。
例如,在关于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方面。
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注重对生命,和患者的关爱,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使患者顺利进行手术。从目前来看,科学技术能够让手术在梧桐方面得到保证,也有一定的安全保障性。但是,现实中有很多患者对手术感到恐惧,研究表明,这种心理状态不利于手术效果的展开,对患者今后身体的恢复也非常不利。所以,通过人性化护理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具有重要意义。
(1)手术室人性化护理的基本原则
1)服务质量标准的建立:手术室人性化护理的质量评价标准需要联系实际,建立起和手术过程密切相关的护理质量评价分析制度、患者需求制度、患者跟踪随访制度等标准,把服务质量标准和患者的需求、期望、满意度密切关联。
2)职业素质的培养:手术室人性化护理体现了护理人员工作素质。即护理人员一方面要爱岗敬业,拥有作为一名护士的使命感,培养过硬的理论和时间知识,以便及时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促进患者康复,另一方面,还要去护士拥有社会人文学以及心理方面的知识,通过人文素质的丰富,更好促进人性化护理的实施。
3)人性化手术环境的设置。
(2)手术室人性化护理的具体实践研究
1)术前人性化护理:术前人性化护理主要从心理角度环节患者情绪。
2)术中人性化护理:术中人性化护理主要在于对患者进行足够的关心和体贴。
篇9
关键词:质控小组模式;手术室护理管理
手术室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部门,由于其特殊性的存在,质量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高低影响了手术患者的安全。由此可以见质控对于手术室管理的重要性。质量控制小组模式就是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成立护士长-质控员-专科组长等组成的责任明确、分工细致的质控小组[1]。手术室护理人员多、工作时间集中、对护理人员素质要求高等特点决定了单靠普通护士长管理不能保证手术室中的护理质量[2]。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措施作为专为达到品质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能够在手术室中进行有效的、直接的质量控制[3]。本科室在设立质控小组后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专科医院,住院床位数多达1000多张,共有手术间16个,手术室护士共有44名,年龄22~54岁,其中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o师 18名,护理师17名,护士3名。我们选择成立质控小组前后的2年数据进行对照比较(2014年和2015年),两组患者身高、体重、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
1.2.1成立质量控制小组 根据科室的质量管理,将质控小组分为临床质控小组和教学质控小组。每个小组设立一名年资长,经验丰富,工作认真负责的护理人员担任组长,组长负责整个组员的质控把关,护士长负责整个手术室的质量控制。所有的考核指标纳入个人护理考核。
1.2.2各小组的任务分工 临床质控小组的负责手术室的消毒隔离,手术的整体配合,各类临床标识的摆放,手术物品的装备,与患者的沟通,交接班核对制度,手术的应急状态,抢救物品的装备,物的管理。教学质控小组负责科里人员的带教,进修实习生带教,护理科研的发展,三基的定期考核与检查。各类手术器械及大型的医用仪器要定人定期的进行检查,保证机器能够正常使用,如出现突况要准备好应急预案。由于腹腔镜手术较多,并且刷洗需要大量的时间,所以质控小组要对腹腔镜器械要定期进行抽查。
1.2.3制定质量控制标准 手术清点记录单及医嘱单要做到字迹清楚,清点单要做到完好无破损,记录单要认真填写,做到准确无误,应用医学术语,对于一些使用的自费耗材要做好登记。根据护理部及医院要求,按照科室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对应的质量控制标准,质量标准要符合科室发展的需求,由护士长及质控小组组长及组员代表共同商讨制定。每周进行一次质量汇总,对于过去的1 w所发生的事情进行整改,对于做的好的要给予表扬,对于存在问题的要进行批评整改,并在下一周的质量控制中进行重点观察。每月对所有数据进行汇总,所有的考核指标与奖金相挂钩。
对于手术室里面的卫生人员也要进行专科知识的培训,一些基本的消毒隔离制度,安全接送患者,手术室里面推床拖车的正确使用。培养基本的无菌观念。对于手术中产生医疗垃圾要及时的清理。
1.3数据记录 记录设立质控小组前后患者对于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和护理的差错事故例数。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GraphPad Prism version 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M(Q)]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组内比较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设立质控小组前后患者之间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无统计学差异(P>0.05)。
由表1可以看出,设立质控小组后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高于未成立质控小组前(P
3 讨论
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检查、诊断并担负抢救 工作的重要场所,其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4]。随着以患者为中心、以服务为核心的整体护理不断深入开展,为手术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是每个护士必须履行的职责[5]。手术室护理质量不仅体现在为护理对象提供直接的护理,也包括术前、术后各个环节的间接护理服务[6]。
普通手术室质量控制一般来说是采用由护士长主要管理副护士长辅助管理的方式,这种方式极易由于主副护士长的主观因素以及自身综合素质而受到影响,导致最终结果不公正[7]。本研究通过实施设立质控小组使得每一项问题都有相对应的方法,而且这种管理模式也使得出现护理问题时,处理起来更加合理公正,评价的标准更加公开化,使得结果更加客观[8]。
并且护士直接参与管理,不仅有利于培养骨干,而且能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个人潜能,增强科室凝聚力及专业发展活力[9]。由于本院手术室的特殊性,护士长责任重大,事情较多,成立质控小组可以减轻护士长的负担,而且可以使更多的护理人员参与到科室的管理中来,他们更知道科室中有哪些不足,可以更好的进行改正[10]。
本研究通过设立质控小组前后的对比,明显发现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大大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的护理差错也大大减少,使得护理人员之间更加团结,促进了科室发展。增强了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了护理人员对于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及时的防范,护理人员对于患者的护理质量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医患之间关系更加的融洽。科室在年底的评选中荣获优秀护理单元。本研究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的不足,由于各种客观的原因使得我们对于时间的选择可能还不太够,参照的人数可能不足,在数据的选择过程中我们不知道是否有更好的量化表格。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数据去完善本次实验。
综上所述,设立质控小组在手术室中的这种管理模式在不增加护理人员工作量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减少护理差错,使得人性化护理成为可能。由于其科学、合理、新颖的护理管理方式,将会极大提高手术室护士在护理中的信心,从而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护理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别逢桂,李柳英,王文平,等.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7):596-597.
[2]白雪玲,王元.|量控制在手术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 医学信息,2014,55(8):497-498.
[3]张祖进,张红远,曲海燕,等. 边防部队医疗设备计量及质量控制工作现状及对策[J].医疗卫生装备,2014,35(1):117-119.
[4]何雪英.手术室护理查房的实施效果[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1:2990-2991.
[5]胡光曦,郭芳,胡悦平.手术室五级质控组织管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 619-620.
[6]许敏,毛丽,兰萍."五常法"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7,21(14):1946-1947.
[7]陈燕春,杨玲,陈倪,等. 实行质控小组负责制对ICU医院感染发生的影响[J]. 现代临床医学,2014,3(1):197-189.
[8]J Eleni,Siouta Anders,Brostr M,et al. Content and distribution of discursive space in consultations betwee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J].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Nursing,2013,12(1):47-55.
[9]葛志娟,花卓君.软技能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3):2131.
篇10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护理人员20人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20名护理人员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护理人员10人,1人主管护师,3人护师,6人护士。为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手术室护理质量,采用常规护理质量管理模式。观察组护理人员10人,为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其中,1人为主管护师,4人为护师,5人为护士,观察组护理人员采用品管圈活动进行护理质量管理。
1.2护理方法
针对本次研究所选择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护理人员实施品管圈护理质量管理手段以及传统护理质量管理手段。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护理人员所负责的患者护理改善效果、基本护理合格率、病房管理效果、患者满意度等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总结出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品管圈的成效。观察组的护理人员运用品管圈方式方法来实施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其中,护士长1人,副圈长1人,圈长1人。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将观察组护理人员分成品质管理圈4个,包括手术室病危患者护理管理、手术室护理书写以及安全管理、患者健康训练管理以及病房管理。这4个品管圈由5名护理人员分别负责。结合具体的护理工作情况,制定出与护理规范相符合的衡量质量标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运用品管圈的初始阶段中,观察组的圈长要对4个手术室品质管理圈具体和实际工作进行调查。与此同时,还要开展详细分析,将分析结果作为根据,进而制定与之相应的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对策。如:在针刺伤事故的预防上,禁止双手分离污染的注射器、针头等,禁止双手回套针头帽,禁止直接传递锐器,使用后的污染锐气直接丢弃在收集盒中,处理废物时使用自动毁针器。出现问题时,及时与护士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并且进行书面材料的递交,护士长要将圈长所拟定的政策作为前提和基础,使政策和规范作为实际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实施和指导,与圈长工作进行密切配合。4个品管圈还要定期召开沟通和交流的会议,在会议上,进行全组工作详细情况和意见的交流,一起分析和解决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且为其实施解决方案的制定,对每一项工作项目进行落实和贯彻,保证品管圈的活动得以全面、良好、顺利实施,并且保证其质量。例如:在手术室搬运患者安全管理上,圈内成员一起研究存在的问题,是否存在接扣不紧、防护栏不用、束缚带固定不好、车轮子滑轮等问题,从而针对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制定工作计划和流程,做到搬运患者时的正确移位,不拉不拖,推送病人时做到平稳、固定。又如:在手术过程中,紧握患者的手,更换患者时,注意患者功能位置等,在细节上关爱患者,让患者感受到来自院方的爱护。本研究所涉及的所有数据和资料,均运用SPSS18.0统计学的软件实施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运用卡方来进行检验,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工作管理成效的比较和分析
在此次研究和实践中,观察组通过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品管圈,6例显著有效,4例有效,总的有效率达到了100%。对照组运用传统管理方式,4例显著有效,4例有效,总的有效率是80%。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数据具有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
2.2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人员满意度的比较和分析
在此次研究过程中,观察组的品管圈管理组患者10例,其中,7例患者为非常满意,2例患者为满意,1例患者为不满意,总体满意度达到了90%。对照组品传统护理患者10例5例非常满意,3例满意,2例不满意,总体满意度达到80%。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护理活动中,患者满意度效果对比,数据差异具有十分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2。
2.3基础护理、病房管理合格率分析和比较
在此次研究之中,观察组品质圈管理10例护理工作人员,基础患者护理合格率达到90%,普遍成效高。而对照组传统管理护理10例护理人员里,基础患者护理合格率达到80%,其并为患者护理合格率是80%,病房管理质量效果是80%。不管是基础护理合格率,还是病房管理,对照组的成效均低于观察组。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数据,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