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范文

时间:2024-03-20 17:53: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

篇1

关键词:职业道德教育途径;竞争情报

竞争情报教育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竞争情报活动的重要内容,是使外部竞争情报职业道德转化为智力的内在品质和行为的有效手段。通过接受培训和自我教育等方式,培养职业道德情感,树立职业道德信念,使竞争情报职业道德规范深入人心,进而提高竞争情报人员的道德水准。

一、竞争情报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竞争情报的地位也在不断地提升,掌握了情报,就等于掌握了机遇,掌握了财富。竞争情报的职业道德是指在职业活动中的竞争情报专业人员应遵循的行为规范,是在特殊的道德要求的范围的一个专业,即专业的竞争情报专业人员,专业化的态度、职业纪律和职业风格的行为。竞争情报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的研究是完善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可以成为人才的标准从事竞争情报行为的基础上,保证竞争情报活动的有序和规范化,也是竞争情报人员提高素质的内在要求。

二、竞争情报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

(一)对竞争情报人员进行职业道德的观念教育

道德是一种对与错、善与恶的判断,是一种对良心和心的真正发挥作用的人的一种诉求,而道德教育是一种道德实践,它是一种道德认同,在活动之外达到的(道德行为)。对竞争情报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竞争情报人员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和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就竞争情报人员的职业道德这一层面上来说,诚信就是最核心的答案。竞争情报人员的道德要求是对竞争情报活动的特点和其工作人员职业责任的要求的一种体现,它明确地规定了竞争情报人员在履行职责中“应当怎么样”、“不应当怎么样”。

(二)对竞争情报人员进行职业道德的规范教育

对竞争情报人员进行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应建立一个内容丰富、具体的竞争情报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竞争情报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就是该规范体系中的最高层,它是在竞争情报人员的职业活动范围内,调整和处理竞争情报活动中个职业关系的根本准则和总体要求,它对竞争情报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和各种行为指南具有统帅全局意义,对该规范体系中其他层次的内容具有指导作用,使该规范体系的核心和主导。制定竞争情报职业道德指南,是以基本规范为依据,针对竞争情报活动中的行为所提出的具体做法和要求,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三)对竞争情报人员进行职业道德的警示教育

对于竞争情报活动中各种违法行为,目前国内外都制定了许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约束竞争情报人员的行为。美国于1986年率先成立“竞争情报专业人员协会(SCIP),现已拥有2500多个会员。1990年于欧洲成立了SCIP。之后,相继在法国、英国、荷兰、日本、澳大利亚都成立了SCIP组织。我国也制定了许多相应的或者其他涉及到对竞争情报活动与行为的法律法规。

三、实现竞争情报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

(一)通过学历教育提高竞争情报人员的职业道德

竞争情报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的是在准备能够在该工作领域的工作人员,他们中的大部分将进入竞争情报工作,从事竞争情报活动。通过学校或培训单位,竞争情报人员的职业责任、职业义务为核心内容的积极、规范的职业操守,为竞争情报职业活动中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二)通过继续教育提高竞争情报人员的职业道德

对于竞争情报人员来说,继续教育是指在竞争情报活动中进行竞争情报活动,接受某种形式的、有组织的、以知识更新为目的的教育培训活动。继续教育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竞争情报的有效形式。竞争情报人员继续教育伴随着终身教育的兴起和全社会的兴起。在许多领域对竞争情报和组织工作人员提出的道德问题接受持续教育的要求,提高其竞争情报人员已达到职业道德的目的。竞争情报职业道德教育应始终贯穿于竞争情报人员继续教育始终,适应新的市场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形成良好的竞争情报人才职业道德素质。

四、结束语

让“诚实守信”这一道德规范深深根植于每个竞争情报人员的心中,才会使竞争情报职业道德水平登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李富兰.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决策分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

[2]张译中.一个世界500强企业的竞争情报工作[J].图书情报工作,2007(11).

[3]邹江.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教师素质评价体系[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6).

[4]王超,樊军,尚领军.国内企业竞争情报的发展状况[J].科技资讯,2007(27).

[5]何金整.浅谈情报人员的素质培训[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2).

[6]赵宇翔.企业竞争情报中人际网络的信息构建[J].图书情报工作,2007(04).

[7]蔡建文.情报为王[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8.

篇2

关键词:职业道德教育;方法途径

Abstract: The young worker occupation moral education i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untry the name" projects. Young employees are the main force of an enterprise, have the ability, are highly civilized, occupation occupation accomplishment of young employees is an enterprise based on today, win the key to the future.

Key words: occupation moral education; approach

中图分类号:D64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如何教育青年员工养成正确的职业道德,坚守道德操守,爱岗敬业,为企业中心工作服务,把青年的智力、优势集中到促进企业科学发展上来,则需要企业切实结合自身实际,正确处理好相关关系,对青年员工进行长期持久的行之有效、用之有用的职业道德教育,才能激励青年员工具备正确的职业道德,从内心感恩、奉献于企业,为企业科学稳健发展贡献青春与力量。

一、对青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要结合实际

职业道德,顾名思义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而当今社会所呈现出的复杂性、诱惑性、腐蚀性,对于青年员工有着现实性的侵袭,有的青年员工所流露出来的拈轻怕重、追求利益最大化、缺乏义务奉献精神等错误倾向切不可忽视。既然是现实性的问题,这就要求要适应于现实状况,把握住时代脉搏,说到底,对青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首要的就是要结合实际。

错误的认知是觉得当前的青年员工不好管理,思想活跃,对于职业道德无任何操守可言,有甚者企业更是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照抄照搬一些所谓的成功性的强势管理,硬安于自身企业进行推广,结果是青年员工根本无法接受,而纷纷离职跳槽,企业很快走向了衰亡。这,并不能责怪青年员工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而是企业根本没有考虑到结合实际,没有正确的认知培养青年员工的职业道德,只是一味的强势管理所造成的结果。

相反而言,有的企业从自身企业实际入手,对青年员工进行正确的引导培养,鼓励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建立正确的职业道德。例如,当前经济形势异常严峻,世界经济低迷不振,而我集团领导从每次的重要讲话,从我们党群团系统的宣传引导,都没有回避当前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使广大青工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坚守信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何况是具有较高素质的青年一代呢?集团历经近15年的积累与沉淀,早已造就了三友人迎难而上,众志成城的精神品质,越是在困难时期,越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用。这种力量来源于自信与实力,正是由于集团不断做强做大的科学发展实践、集团领导务实求新的科学治企理念和特色企业文化、给予广大职工安定和谐的幸福生活等,高度统一凝聚了青工思想,抓住了三友青年的“心”,“原则责任诚信”、“忠诚胜于责任”成为广大青工共同的行为准则。这就是结合实际,让每名青工心中有个明白账,企业发展与个人利益息息相关。企业好,每个人就会都好,是最浅显不过的道理。

其实通过十召开、神九飞天、歼31试飞成功等这些关系到民族兴衰,国家荣辱的大事件面前,作为当前社会主流的80后甚至90后的出色表现已向世人证明,我们的青年一代是经得起风雨,耐得住考验的。同于而言,企业当前的主流青年员工不就是他们其中的一份子吗?只要企业结合实际,有正确的管理与引导,加强和改进青年员工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途径,年青一代是不会过多计较当下岗位的艰苦,环境的优劣,将会树立正确的认知,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奉献青春于企业。

二、对青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要灵活独特

凡事切不可禁锢于一个圈子中,按部就班、闭门造车的结果只会出门不合辙,加强和改进青工职业道德教育要灵活独特,才能真正的实现青年员工职业道德教育成效最大化。

一是要灵,随时而行。职业道德没有确定形式,通常体现为观念、习惯、信念等。因此对于青年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方灵,随时而行,不要受一些原有教育方式的束缚,开课堂、搞培训很多只是一时性的强硬灌输,应该要把对青年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搬到岗位上,送到班组去,要靠日常的积累,平时的完善,来培养、塑造、提升青年员工的职业道德。使他们认识到各行各业都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目标,各项工作都是企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各种分工都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在每一个岗位工作,都是受到企业的信任和委托,担负着一份重要的工作,因此,都应当忠于职守,热爱本职工作。

二是要活,积极主动。职业道德大多没有实质的约束力和强制力。因此对青年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要活,不能局限于以往教条式的教育模式,按部就班,应该积极主动的进行青年员工职业道德教育。例如,改变过去面对面教条式传授,以聊天的方式进行,比面对面的谈大道理要好的多。而且应该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作为职业道德教育手段。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年青人普遍喜欢上网,喜欢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和交流思想,利用网络优势,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必将有一方新的舞台。

三是要独,企业独特。职业道德标准多元化,代表了不同企业可能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因此对青年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要宽,辐射全面,培养青年员工具有本企业特色职业道德。例如,在集团内强外扩的项目建设中,有的职工身患重病还坚持工作,有的职工把家庭、妻儿抛在脑后,舍小家顾大家;在历年的大检修中,我们的青年突击队轮番上阵,几天几夜奋战在检修前线,确保大修安全高效,保质保量完成;在我们开展的“让爱心在三友传递”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中,青年员工捐助爱心助学款、关心帮扶空巢老人、救死扶伤、扶贫济困等好人好事不断涌现,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也提高了职工的文明层次。而这些就是多年来所沉淀积累出的三友的青年员工所特有的具有“创业守成,事在人为”精神的职业道德。

四是要特,因人而异。职业道德是依靠文化、内心信念和习惯,通过员工的自律实现。 因此,对青年员工职业道德的教育要特,因人而异,百人百性气,切不可盖棺定论,尤其是涉及到职业道德这样涉及青年员工精神深层次的品德性培养,更是要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例如,有的青年员工明明个性强,你却偏要在众人前纠正他的一些错位工作习惯,如果换成个人交流谈心呢?有的青年员工出误差,已经很自责,却偏要在众人面前让他念检讨书,如果换成找差错座谈会呢,让大家帮他找失败的原因,避免下次再发生,这样既照顾到失败者面子,又警醒了大家。其实条条大路通罗马,就看选择怎样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的道路了, 对于青年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就是要因人而异,以最快的速度取得成效最大化。

三、对青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要创新持久

当今社会做任何事情,不创新而守旧,所承受的结果只有失败与淘汰。创新并不是一味的否定过去,摒弃过去的一切,对青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要的是继承的基础上创新,进而发展。其实在古代文献中,早就有关于职业道德的记载。例如,公元前 6世纪的中国古代兵书《孙子兵法·计》中,就有“将者,智、信、仁、勇、严也”的记载。智、信、仁、勇、严这五德被中国古代兵家称为将之德。明代兵部尚书于清端提出的封建官吏道德修养的六条标准,被称为“亲民官自省六戒”,其内容有“勤抚恤、慎刑法、绝贿赂、杜私派、严徵收、崇节俭”。中国古代的医生,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优良的医德传统。“疾小不可云大,事易不可云难,贫富用心皆一,贵贱使药无别”,是医界长期流传的医德格言。还有近代的孟泰精神、铁人精神、穷棒子精神等等,这些好的职业道德典型正是我们所继承创新发展,进一步发扬光大的。但是,但只是一味创新,而不问成效,同样不行,也得来点“雨打芭蕉”、“风疏雨骤”,同时还要看看“花落知多少”,检验一下成效。例如,集团团委所开展青年职业规划与自我管理培训,就是对青年大学生职业道德的一次检验性的培训,就是想了解身处于各个岗位的青年大学生对自我未来发展有着怎样想法,就是想弄清他们的职业道德究竟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层面。因为,三友集团所需要的是讲忠诚、讲责任、讲感恩的青年员工,而不是不切合实际、好高骛远,挖空心思、贪逸怕劳的颓废之人。

篇3

关键词:中职生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和内容。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故名思义就是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教育。而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即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工作中应遵循的道德。会计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对其职业道德教育不同于一般行业的职业道德教育,会计的职业道德教育包含的内容如下:

1.思想道德教育。

既然是道德教育,就要涉及到思想教育问题,要把握会计人员的心理,从其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方面做工作。

2.法制教育。

会计职业道德不是普通的个人道德,它既属于道德的范畴,又属于法律的范畴。也就是说如果会计人员违反了会计职业道德,很可能会触犯法律。

3.专业教育。

任何取得会计从业资格的会计从业者会计职业道德考试都要合格,因为会计职业道德涉及了很多专业性的知识。只有根据不断更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遵守会计职业道德。

二、中职生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中职生的年龄一般在15至20岁之间,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容易经不起诱惑。而会计是一个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高危行业,说它是高危行业,是因为在一张张普通的凭证、账簿、报表背后随时都有弄虚作假的可能。特别是会计报表一旦失真,对企业、国家的财产将造成重大损失。所以对中职生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尤为重要,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由中职生的特点决定。

思想道德方面,中职生年龄比较小,思想上处于懵懂状态,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没有清晰的认识,可塑性很强,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成效会比较明显。

另一方面,中职生由于其学校的特殊性,会认为自己没有前途、是个失败的人,可能不太自信,由此可能特别需要证明自己,容易一失足成千古恨,也可能给一些不法分子机会,造成他们“被违反职业道德”。

法制方面,会计是一个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其中很多的会计核算方式如果使用不当,被审计出来,可能会触犯法律。中职生因为年龄小,法制观念相对薄弱,容易在会计核算方式等选择上触犯法律。

专业性方面,会计是一个相对成熟的学科,核心课程不到10门,但这并不是说会计是一个很好学的学科,学了之后可以一劳永逸。相反,随着会计的职能越来越多,其在企业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当今会计在核心思想不变的前提下,具体的处理方式和记账方式等越来越人文化,会计的更新也日新月异,这就要求会计从业人员有独立判断能力。但是中职生的课程设计可能没有那么深入,特别是刚工作的会计人员,很可能迷信老会计的权威,从而在专业性的方面不遵守会计职业道德。

2.由会计工作本身的特点决定。

会计是个技术性和政策性都很强的职业,会计人员在处理业务时,不但需要遵循相应的经济法规,还需要根据自身的价值观做出判断。会计人员在对外披露会计信息,在经济契约的签订、执行,在遵循国家有关管理论文" target="_blank">财务管理、资金结算、劳动工资、对外投资、社会保险、税收法规制度等方面,都面临着法律和职业道德规范问题。在企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工作直接涉及到国家、企事业单位、会计人员本身和其他业务相关联单位与个人的利益。因此,会计人员拥有独立、公正等会计职业道德至关重要。

三、中职生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

1.加强中职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健康的心理,就不会对自己有真正的了解,更谈不上有属于自己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要对中职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可以由学校心理老师通过上课、团体辅导、心理讲座等方式进行教育,从认识自己的优缺点、了解自己的价值观、了解自己的思维特征等方面进行教育。

(2)开展诚实守信的专题讲座。诚实守信是一名会计从业人员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职业道德,可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专题讲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诚实守信的专题教育。讲座的形式可以是老师讲,也可以是学生自己讲。讲座的内容可以是会计人员的诚信案例,也可以是一般公民的诚信案例。讲座的范围可以是名人的诚信案例,也可以是身边老师同学和自己的诚信案例。总之,只要是关于诚实守信的都可以讲,将诚信潜移默化,让学生认同,最终被同化为诚实守信的人。

(3)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要充分发挥榜样带头作用,当学生亲眼看到自己的老师能不顾个人利益兢兢业业地给他们上好每节课,看到教师只要答应他们的事就一定办到,看到教师不是为了个人利益和别的教师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比多少句口头的教育“要爱岗敬业,要诚实守信,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舍弃个人利益”,都要来得实在。

2.加强中职生的法制教育。

(1)在日常教学中强化中职生的法律意识。很多人都认为职业道德仅仅是靠自律的,甚至是学习会计专业的人员也这么认为,所以要强化中职生的法律意识。通俗来说,要通过日常教学,使他们明白如果资金结算、劳务工资处理、税费等日常会计业务处理不当,如果不诚实守信,就会触及国家相关法律,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2)利用会计犯罪进行警示教育。警示教育在教学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学生倾听会计犯罪分子的犯罪经历,特别是他们的罪后忏悔和感言,能对学生起到震撼心灵的作用。这会使他们明白,会计犯罪不是很遥远的事情,如果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注意,在小事上经不起诱惑,就很可能会走上会计犯罪的道路。但在我国,学生很少会主动到法庭上旁听。因此,学校可以与法院合作,让在校会计专业学生在旁听活动中强化会计职业道德意识,在警示中感受法律的威严,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学科老师也可以将典型的会计犯罪案例讲给学生听,利用会计犯罪的警示作用规范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

3.加强中职生的专业教育。

(1)将会计职业道德纳入会计专业的学科体系中。

在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可专门开设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会计职业道德概述、主要内容、评价及奖惩机制等。通过规范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深刻理解会计职业道德的内涵、会计职业道德的自制和法制性及违反会计职业道德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从而明确责任与义务,为以后从事会计工作、遵守职业道德打下坚实的基础。

(2)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贯穿会计职业道德。在会计基础教学中,要教育学生认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教育学生要爱岗敬业,坚持原则;在财务会计教学中,教育学生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不只是会做账,更要掌握会计核心思想,在工作岗位上严格按照《会计法》

等相关法规进行核算,实行监督;在成本会计教学中,教育学生以企业为家,为企业节省资源,降低成本;在财务管理教学中,教育学生合理利用企业资金,避免追求当前利益使企业以后受到资金的困扰,为企业决策者出谋划策,提供可靠信息;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教育学生熟练掌握基础操作,了解自己权限;在税法教学中,教育学生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及时、足额缴税,不偷税漏税,并果断拒绝违反法律的指示,敢于同违法行为做斗争;在审计教学中,使学生了解注册会计师是“商业正义的一道重要防线”,以后如果从事审计工作,要努力维护注册会计师“经济警察”的形象。

(3)让学生养成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习惯。由于会计核算方式更新很快,如果不及时了解,会在日常工作中无意识地违反会计职业道德,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活到老、学到老。学校可以订阅会计期刊,及时了解会计重大事件和会计行业最新动态;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会计知识“更新知多少”的活动;可以让学生把会计行业新动态以板报的形式记录下来,让学生养成关注行业动态的良好习惯。

总之,教师要通过各个途径、各种方法,加强中职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专业教育,从而加强他们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在校内处于优异的水平,为将来从事会计工作时遵守会计职业道德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贾晖。会计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策略。商场现代化,2010.12.

[2]李学军。我国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问题与对策分析。中国集体经济:培训教育,2010.8(下)。

[3]宋辉宇。浅谈会计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教育战线,2010.5.

篇4

    论文摘要:做好职业指导工作是关系到中职学校未来发展和培养的学生能否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工作岗位的关键,对促进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增强学校办学机制、优化专业设置、合理规范人才培养目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面对着企业越来越务实的用人需求、中等职业学生现有的就业心理及能力水平,特别是面对较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做好职业指导工作,是关系到中职学校未来发展和培养的学生能否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工作岗位的关键环节,对促进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增强学校办学机制、优化专业设置、合理规范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职业教育向就业教育转轨的大趋势下,我们承坦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验”,在试验过程中,作为课题主持人,我亲自组织并参加了课题研究与实验的全过程,对我校在探索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的一些方法和途径做了些归纳,以期能和各位同行交流。 

    一、整合课程体系 

    我校从着手职业指导研究以来,就对课程资源进行了整合,主要以创业教育为主线开设了职业指导与创业课程,从教学计划中的德育课中分离出32节课,作为职业指导课,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择业、就业与创业指导。 

    据《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新生存在的四大问题是:目标定位、人际交往、学习问题、就业压力。可见,就业已成为新生思考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安排就业指导课从新生开始,实现教学的全程化、全员化,面向全体学生,贯穿在学生整个高中学习期间。根据不同阶段,就业指导内容各有侧重,如一、二年级帮助学生树立就业观念,增强就业意识,强化竞争意识,培养创业精神,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培养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通过就业指导课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加强学习的主动性,加强综合能力的训练。三年级着重就业政策的学习、就业形势的分析、就业信息的搜集、求职准备、择业技巧、自主创业、心理调适等具体问题的指导和训练。将就业指导课从临时性、季节性转向稳定性、常规性,并具有连续性和针对性。将零星的、分散的、讲座式的、动员式的“指导”作为一门课程固定下来。 

    同时,充分发挥“两课”、专业课、人学教育、毕业教育对学生就业指导的作用,将就业指导的有关内容融人其他教学活动之中,构建学校完整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根据就业指导课的特点,该体系不仅要包括课堂教学,还应包括专题讲座、就业咨询、成功校友报告会等多种形式。 

    二、完善教学文件 

    作为一门课程,教材建设必不可少。但由于就业指导课的特殊性,很难有一本全面、长期、稳定、适用的教材,因此,教材选用、讲义编写十分重要,教师要通过文件学习、信息搜集、广泛阅读、大量查阅,系统地、有序地确定教学内容,编写适用的课程教学大纲、规范的讲义或学习指南、完整的授课计划、详尽的教案,制作生动直观、实用性强、信息量大的课件,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过程。建立信息库、案例库,为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奠定基础、创造条件,同时,确立有效的考评机制和考核方式。 

    三、改进教学方法 

    就业指导课是一门实践性、实用性、参与性很强的课程,因此,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应具备丰富的信息和实践经验,否则教师的教学就会仅停留在口头说教上、纸上谈兵,收不到理想效果。在遵循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引入资料分析法、参观讨论法、案例引导法、场景模拟法及模拟招聘会等活动,形式新颖、灵活多样地开展教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性和参与性,提高教学效果。 

   四、编写校本教材 

    毕业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未来持续发展的大事。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学历层次要求、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学历层次相对较低,知识面较窄,专业技能单一,而多数毕业生及家长又把工作环境好、挣钱多、劳动强度小做为择业的第一标准。因此,职业中专学生的就业也越来越难。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学生的职业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人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积累和对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的课题研究,结合学校各专业的实际,编写了《职业指导校本教材》。其用意就是帮助学生分析劳动力市场供需状况及发展趋势,使学生了解就业的相关政策;指导学生树立理性的职业意识,形成客观的职业理念,搞好自身定位;向学生介绍相关的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和从业条件,引导学生正确择业;培养学生的求职择业的方法和技巧,增强学生的择业竞争能力;对学生职业能力和心理素质进行测定、评估,帮助学生正确地判断自己的能力状况和兴趣爱好、特长,结合自身实际合理选择职业。在实验的使用过程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五、加强社会实践 

篇5

一、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科研的困境

1.发展不平衡。

主要表现为:(1)校际间的教育科研工作发展不平衡。我们对本地区7所中等职业学校进行了调查,从“‘十一五’期间课题研究”和“教师”两项统计中发现,有些学校平均5.4个教师就有一个课题(含省、市规划课题,教育学会课题和教师专项课题),而有些学校立项课题还是空白;有些学校教师年平均或获奖达1.8篇,有些学校教师年平均或获奖还达不到0.5篇。调查反映出有些学校教科研虽然基础较差,但发展势头好;有些学校教科研基础较好,但发展迟缓;有些学校教科研基础较差,发展也不快。(2)校内教师的教育科研发展不平衡。调查表明,部分教师能围绕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地反思和探索,积极参加各项教育科研活动,并在研究实践中取得了不少经验和成果;而有部分教师墨守成规,安于现状,缺乏科研意识,科研素质相对低下。

2.氛围不浓厚。

主要表现为:(1)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比例偏低。调查中发现,近三年中有38.5%教师参加过课题研究(包括规划课题、教师专项课题、校级课题),39.7%教师没有参加课题的研究,但撰写了论文,21.8%教师既没参加课题申报又没撰写论文,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程度偏低。(2)普遍缺乏参与教育科研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调查中发现多达43.6%的教师认为应“组织有能力的教师参加教育研究”,33.3%教师认为应“自愿参加教育研究”,只有23.1%教师认为应“人人参加教育研究”,说明大多数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自觉性不高,缺乏主动性和使命感。

3.成效不明显。

主要表现为:(1)教育科研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引领作用还没显现。教育科研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还是两张皮,还没有切实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2)有影响、有特色、有质量的教育科研成果还没凸现。反映在精品课题少、高质量论文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少。(3)教育科研的应用推广还没实现。重科研轻推广、重成果轻应用的状况普遍存在,多数学校的教育科研还停留在开题、结题上,不少教育科研课题一结题就束之高阁,成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总结、推广和应用。

以上情况说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许多问题,这是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教育科研困境形成的原因分析

形成以上困境有多种原因,涉及多个方面,我们运用管理学和批判性思维原理从认知、机制、实践三个方面作简要分析。

1.从认识的程度看,对重要性和内涵认识不足制约着教育科研的常态化开展。

(1)领导层面:有些学校和行政部门领导没有真正确立教育科研要先行和科研出质量的观念,把教育科研当作是“锦上添花”,当作嘴上讲的、经验总结里写的口号与成绩,“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往往成为一个口号,缺乏支持教科研发展的环境、措施与行动,不按教育科研规律办事,使教科研成为一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可有可无现象。(2)教师层面:虽然教师普遍能认识到教育科研的重要性,但大多数教师参加教育科研目的是为了自身职业的顺利发展,出于对评职称、评先进和经济的需要,功利性强;有些教师把申报课题和论文写作与教育科研画上等号,没有将教育科研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及教育教学改革联系起来。无论是领导还是教师,只有正确认识到开展教育科研的意义、作用、内涵,教科研工作才会有目标、方向、动力,教育科研才能成为一种常态工作。

2.从机制的角度看,机制不完善制约着教育科研的深入推进。

篇6

高职英语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不可忽视,英语作为国际语言,在我国大中小学生的教育中,都是重要的教学部分。对于高职英语,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用于即将步入社会的高职学生。教育部提出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向导”,所以,高职学校的教育既要从社会需求出发,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国家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小,很多企业对实用型英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企业单位也对内部人员的英语培训重视起来,说明了英语对学生就业的重要性。从就业导向方面,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是高职教育中英语教学未来发展的道路。

一、高职英语教学特点

1、专业化

高职的英语教学,最终是为学生的专业进行服务,所以要根据学生的专业进行英语教学,这就说明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的英语内容是有差异的。只有英语教学专业化,学生在参加工作后,学到的英语知识才能更好的发挥辅佐的作用,本身的专业也能更好的得到发挥。

2、实用化

对于高职教育的就业岗位来看,对学生英语的要求不高,只需要具备基本的外交能力就可以[1]。所以,实用型的英语就是高职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实用型的英语是高职英语教学的灵魂,是高职英语教学的特色。

3、特长化

高职英语根据学生的专业和就业方向,在英语教学方面进行选择性的重点培养。比如英语教学中的听、说、译、写等等,使英语教学成果有特长化。

二、我国高职英语教学存在问题

1、学生缺乏兴趣

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师生之间缺乏交流,是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一般都比较差,所以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本来就不高,在日常的英语学习中不重视,甚至逃课等等。而老师的教学还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上,学生在接受知识的时候十分被动,老师不懂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学生更加不能提起对英语的兴趣。

2、高职英语教学没有自身特色

高职英语的教学套用本科英语教学的套路,没有高职教育的特色。从教材选择和教学方法,都是套用了本科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没有联系学生的专业课程,发挥英语的实用性。

3、高职教育教学目标不清晰

高职英语的教学不仅仅是为学生打好英语语言基础,最重要的是要对学生语言使用能力进行重点培养,尤其是对基本的使用能力。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创新对策

1、以就业为导向,明确高职英语改革方向

高职英语要了解社会对学生就业的要求,然后对英语课程进行不同的改变,适应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让高职的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找到合适的岗位。对英语教学的改革,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改革,从教材的编写,再到具体课堂的授课方式,实践等。坚持以为学生服务为目的,培养英语实用型的人才。这样的改革模式,是毕业生能满足社会的就业需求[2]。

2、以就业为导向,处理好实际教学中各方面的关系

高职学院的英语老师在英语教学中,要处理好知识和技能之间的关系,对学生的英语教学,要从原来常规模式的知识教学变为技能教学,促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践中的应用能力,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心理进行观察和分析,帮助他们重新唤起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对英语学习恢复信心,学生对英语学生重拾信心,才能提高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另外,老师还要加强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保证他们的语言能力的发展。

3、以就业为导向,明确课程目标

高职学院的英语教学目的,不再是让学生通过英语等级考试,而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要培养能在社会和各个行业中运用英语进行服务和管理的人才,重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专业英语能力。英语老师要改变以往传统传授知识的模式,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思维,从重视对书本知识的传授变为重视英语实践交流的培养。以就业为目标,培养实用型人才。

4、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教材改革

篇7

1.1 从时间和空间上看

大部分高校均要求辅导员与学生同吃同住,要么是辅导员常住学生宿舍,要么是辅导员进驻学生宿舍轮岗值班。可以说,早至晨读,晚至关灯,辅导员基本都与学生在一起,即使周末假日,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学生活动的组织举办将辅导员和学生紧密联系在一起。辅导员自然具备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优势与学生交流、恳谈。他们能准确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和心理动态,及时了解学生面临的疑惑和困难,量体裁衣地为学生的进步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和路线。

1.2 从年龄和专业上看

高校选聘辅导员多面向刚刚毕业的本科或硕士研究生,并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或院系专业教育方面进行考虑。学生更愿意对自己的同龄人敞开心扉,他们相信年轻的辅导员能够了解自己的所想所感。另外,刚毕业的辅导员们,能够从自己的切身经历出发,提炼出社会对当前毕业生的新的要求,告诫学生对生涯规划或就业准备进行及时调整。

当前,很多高校开始试行“双师型”或职业化、专业化辅导员队伍建设,着力培养政治过硬、能力较强、优势突出的辅导员队伍;或是鼓励辅导员通过学习和考试,参加思想政治教育培训班学习,获得诸如心理健康、就业指导等方面的资格或等级考试证书,突出了辅导员队伍在学生工作方面的专业优势。

2 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途径

2.1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

就业指导课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的自我认知与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政策宣讲、就业渠道概述、就业技巧浅谈等内容都是操作性、实践性、时代性较强的内容,辅导员队伍具有的先天优势决定了其在对以上内容进行讲解时能够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学生获得了知识与技能,辅导员增长了经验与才干,在师生的良性互动中教学相长,既有利于切实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也有利于辅导员队伍自身的完善发展。

2.2 日常教育管理

(1)主题班会和主题团日活动。主要通过这两种方式进行思想和心理方面的教育和疏导,在意识层面开展就业指导。如召开以“敢问路在何方”为题的主题班会或团日活动,引导同学制定经历高考厮杀顺利进入大学之后的人生目标,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分析职业理想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差距,寻找解决方案,鼓励学生正面挫折,感谢风雨,期待彩虹等。

(2)主题学习和经验交流活动。比如开展“大学生创业与贷免互补”等主题学习活动,向学生介绍政策性和程序性较强的就业途径,帮助学生理清应届毕业生可以选择的就业途径有哪些,每一种途径要求具备的标准和条件是怎样的,如何拟定计划达到目标等。也可以召集已成功就业的往届毕业生现身说法,让在校学生直面已经毕业就业的“前辈”,解疑答惑。

(3)日常接触和教育。学生工作的点点滴滴都体现在辅导员对于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中,辅导员对于就业政策的了解和把握、就业形势的分析和感受、就业选择的立场和观点、就业技能的掌握和应用都可以通过日常和同学的交流得以体现,在与学生的沟通中进行一定的引导和树立。

2.3 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

实习实训作为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起到检视学生专业学习是否牢固的作用,更是学生在进入社会前的“职场预演”。如果说课堂上的就业指导更近乎于纸上谈兵的空乏的话,实习实训则是真刀真枪的就业实战,因此,辅导员要重视学生的实习实训工作。主动参加实习实训动员会,积极参与实习实训中途管理,善于进行实习实训总结归纳,并尽可能对学生所在单位进行意见收集和调查,以期对今后学生的教育培养和就业指导进行调整和完善。

社会实践的积极作用已获得普遍认可,辅导员同样应该鼓励学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无论是假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还是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写作,无论是校园内的勤工助学还是校园外的打工兼职,都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对于校园外的打工兼职活动,辅导员应加倍给予关注,谨防出现学生安全事故。

2.4 技能竞赛和就业竞赛

当前很多高校,尤其民办高校,都将培养应用型、创新型、能力型人才作为目标,辅导员可以结合所在院系的实际情况,开展如针对师范生技能的“课堂教学比赛”、针对计算机网络类专业的 “计算机装机大赛”、针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电子商务竞赛”、针对旅游服务类专业的 “中西餐宴会服务竞赛”、针对设计规划类专业的“招贴画设计比赛”等。

近年来,我国也十分重视大学生就业类竞赛的组织开展,包括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以及模拟面试比赛等多种形式。这些就业类竞赛,对参赛选手的意志品质、团结协作、学识水平、写作表达、临场应变、职业素质等能力都有相当大的锻炼,不啻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辅导员可以在所属院系、所带班级中开展以上竞赛,也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参加高一级就业竞赛的方式树立典型,逐步推广。

2.5 做好就业服务

服务就是教育,服务就是管理,辅导员可以在服务中渗透其管理手段和教育内容,依托全面到位的就业服务实施就业指导。

篇8

(一)学生职业道德认知有待提高

1.高职学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理念落后当今社会,传统道德观念受到冲击而新的价值观念还没形成,大学生思想尚不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在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抵抗种种社会不良风气和消极因素影响的能力较差,缺乏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因此,职业道德教育中的现代性内容对他们来说十分必要。旅游专业学生缺乏职业道德认知是高校旅游专业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应该解决的重要问题。

2.高职学校学生对职业道德教育意义认识不到位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不能一蹴而就,必须经历一个反复磨炼,不断累积的过程。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没有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没有把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实践相结合,而仅限于知识教育,从而导致学生对职业道德教育意义认识不到位,职业道德教育效果不理想,学生职业道德缺失。

(二)学校缺乏对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

1.旅游教育重知识技能传授,轻职业道德教育笔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高职学校没有把职业道德教育放到应有位置,一般只是提出职业道德教育的总体目标,缺乏实施具体过程。学校往往将工作重心放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一次性就业率上,而忽视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没有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导致学生缺乏职业道德方面的认知,不能满足学生立足社会的需求。与此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仅重视传授专业知识,而轻视道德教育。在平时的学生管理中,辅导员和相关管理人员也忽视了在学生生活实践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很少用职业道德教育的理念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这是导致当前旅游专业学生职业责任感缺失、道德意识淡薄、职业素质低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职院校这种“重技能、轻道德”的做法,势必会影响未来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2.职业道德教育针对性不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在于使学生获得职业道德规范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选择并建构合乎道德的职业方式。然而,高职院校现有的旅游职业道德教育模式仍存在不少弊端,职业道德教育针对性不强,学生对旅游职业道德的了解主要来源于旅游专业教师的讲解,缺乏专门的旅游职业道德教育;旅游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方法主要采取理论知识灌输的方式,不善于运用问答或启发的方式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情感;旅游职业道德教途径比较单一,重理论轻实践,为学生提供的实习、实践机会较少,使培养出的学生走进社会后成为“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3.旅游专业教师缺少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指导旅游专业本身极其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但大多数旅游专业学生表示在旅游专业实习过程中很少得到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指导,也很少听到他们谈及旅游职业道德的相关问题。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是高职旅游专业师资力量薄弱,没有专门的旅游职业道德教育教师对学生的实习进行跟踪指导;二是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主要以、完成课题的数量和质量为依据,这导致很多教师将更多精力用于学术研究,形成了“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教师与学生仅仅保持一种“纯教”的关系,除了课内的答疑、辅导外,很少在课外尤其是在实习中给予学生职业道德指导。因此,旅游专业学生在旅游行业实习过程中出现的责任感缺失、服务热情不高、易被游客投诉等种种道德失范现象,与当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指导的缺失存在一定关系。

(三)社会环境对职业道德教育效果的影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社会的日益发达,产生了功利主义等消极价值理念,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高职旅游专业学生由于职业的特殊性,极易受到影响。加之学校不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导致不良社会环境制约了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使职业道德教育效果不佳。

二、结语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

职业道德是一个人在其职业实践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原则、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是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化。高职教育的职业指向十分明确,高职学生毕业后能否胜任工作岗位要求,既要看其专业知识与技能,更要看其对待工作的态度和责任心,因此,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对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工作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和总结,探索了增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的途径,以期不断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工作。

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的现状

1.职业道德认知水平高,自律性不高

笔者发现几乎所有高职学生都充分认可职业道德的价值,对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肯定。据统计,90%的学生认为职业道德对今后自身的就业和发展很重要或比较重要,反映了学生普遍具有提高自身道德素质的潜在需求。但是,高职学生在充分肯定职业道德重要性的同时,却存在着自由散漫,上课、实训中迟到、早退、不遵守纪律等自律意识不高的现象。

2.就业动机复杂,缺乏对一线工作认同感

调查显示,近2%的学生认为从业的主要动机是“社会地位高,受人尊敬”,8%的学生从业动机是“对社会贡献大”,35%的学生把“工作稳定与否”、40%的学生把“收入高、福利好”、25%的学生把“能否发挥自己的才能”作为自己择业的首先条件,仅有58%的学生甘愿选择在一线工作。学生们对一线工作的认同感不高,往往对所提供的工作岗位的工资待遇、工作场所极为关注,待遇高、收入稳定、工作环境好是学生的共同愿望。

3.敬业精神欠缺,功利主义明显

在敬业精神方面,有些学生认为新时期“敬业”不一定要爱岗,也有的学生认为“爱岗敬业”是有条件的。有些学生在实习中,对工作缺乏奉献精神,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在我们的调查中,当问及“工作没有做完,在没奖金的情况下,是否愿意无偿加班”,23%的学生选择了加班,64%的学生选择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3%的学生选择不愿意。可见,当前部分高职学生奉献意识弱化,过于强调奉献与索取成正比,将二者置于同等位置,功利主义倾向十分明显。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职业道德教育未得到足够重视

许多高职院校认为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上,而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因此在职业道德教育的时间、人力和财力上的投入不够。不少高职院校为了让学生尽快上岗极力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安排专业课程,德育课的时间和空间被大大压缩。另外,职业道德教育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而职业道德教育的经费较少。财力保障是开展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条件,经费的短缺必然影响到效果。

2.职业道德教育观念落后

目前,在职业道德教育的教材中,强调职业道德是个人应该遵守、服从的一种规范,忽视个人在职业道德中的能动性发挥。具体到学校职业道德教育中,便体现为偏重道德知识和行为规范的传授,缺乏对道德选择能力和解决道德冲突能力的培养,内化的效果不够理想。学生很难将所学的职业道德迁移到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不能将职业道德形成一个完整的、稳定的心理结构。

3.职业道德教育体系不完整

有些高职院校没有形成系统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方案,仅停留在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简单层面上。而教材体系又过于宽泛,忽略现实性和针对性,教材内容缺乏生动性和震撼力,导致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学生的思想困惑不能及时在课程设置及其内容体系中反映出来,造成学生对教学的不满意;教师往往是“照本宣科”,教学过程中互动性不足,大部分教师依然把灌输作为学生掌握理论的唯一途径等等。现行的职业道德教育相关内容显得薄弱,与社会的要求乃至高职生的实际需要都存在距离。

4.职业道德教育评价方式简单

当前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评价方式较为简单,仍以试卷考试为主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存在着缺陷:重视知识考查,忽视能力和行为评价;重视笔试评价,忽视评价方式的多样性;重视教育者的评价,忽视受教育者的自主评价。由于职业道德教育的评价内容不够全面完整,评价标准不够客观,使职业道德教育在开展力度和效果上得不到保证。学生在校时道德素质优秀,而走上社会后职业道德状况不佳的现象屡见不鲜。

三、增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1.提高对职业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高职院校应当按照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重要的德育目标,放到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加大经费投入,把工作的落实和成效作为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为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保障。高职院校的广大干部、德育工作者、教职员工都要负起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责任,各方面齐抓共管、协调配合、综合施教,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和格局。

2.树立“以人为本”的职业道德教育观念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在于“以人为本”,人的发展是居于中心地位的。职业道德教育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传递,而是将对职业道德框框的服从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在职业道德教育中,我们不应再让学生盲目接受和无条件地服从,而应让学生从认知能力、价值选择、价值评价上提高自己的道德判断决策能力。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把握学生的客观实际和特点,遵循教育规律,使学生主动认可教育目标,对提高自身职业道德产生强烈的自主意识,把职业道德教育化为自觉自主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反思能力,使学生的自我教育成为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准确把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

高职院校要结合时代特征、社会发展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遵循现实性的原则,在以下方面准确把握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重心:加强以“服务于第一线”为主要内容的职业观念教育,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服务于一线岗位的职业理想,培养职业精神,明确职业责任,端正职业态度;加强以“吃苦耐劳、艰苦创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精神教育,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忍耐性和拼搏进取精神;加强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为主要内容的职业规范教育,使学生珍惜、热爱自己的职业,立足本职,忠于职守,讲究诚信;加强以“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为主要内容的职业纪律教育,教育学生加强自我修养,把外在的职业纪律要求转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并融化于心灵之中;加强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情操教育,教育和引导学生增强服务观念,树立奉献意识,全心全意为社会做贡献。

4.改进职业道德教学模式

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专业的课堂理论知识传授不可或缺,但是,要发挥“两课”在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还必须注重改革课堂教学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案例教学,结合行业、企业特点及职业角色特点,通过设计一定的教学情景和职业场景,运用大量的案例为学生讲述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发生的有关职业道德的事实;组织课堂讨论,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问题讨论来提高道德认知水平,使学生认识将要从事职业的道德规范,提前接触以后工作中可能碰到的问题;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手段,将德育内容设计成吸引人、教育人、易为学生接受的信息,让学生更直观、更有效地接受职业道德教育,使职业道德教育工作从平面走向立体,从静态变为动态。

5.拓宽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

首先,将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专业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必须在全体教职工中树立“职业道德教育全方位、全过程渗透”意识,并从教学计划、课程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给予贯彻落实,共同完成职业道德的教育目标。

其次,加强实践环节的职业道德教育。安排或聘请实训(实习)、实践基地的管理人员或行业劳动模范介绍该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和规范,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训(实习)。在实践中,让学生担任一定岗位的工作,适应真实的职业环境,在工作实践中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由教师指导学生到实际操作的现场感受和体会职业道德和从业精神的内涵。实践完成后,要求学生写出以“怎样才是受用人单位欢迎的毕业生”为题的职业道德实践报告,促使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到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企业、事业单位形象乃至生存的重要性,从实践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作风等职业教育。

再次,开展丰富多彩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积极开展社团活动,通过组织演讲、征文、社会实践、实习和职业指导与咨询等方式,让学生认识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反思自己在职业道德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把职业道德教育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培养未来职业所需要的品质和技能,通过社会调查、岗位见习、科学文化服务、勤工俭学、青年志愿者等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了解社会、培养学生的职业应变能力;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邀请社会各行业,特别是学生将来从事的相关行业中的先进模范人物、优秀毕业生、优秀教师到学校给大学生作报告或讲座,用他们良好的职业道德感染和激励学生。

6.建立职业道德教育综合评价体系

首先,改进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考核方法。把职业道德教育考核体系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体系,理论教学重视教学过程的管理,在考核方法上可采用开卷和闭卷相结合、期末考试与平时考试相结合、口试与笔试相结合、主观卷与客观卷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同时可以辅之以论文答辩、专题演讲等考评手段,成绩评定以分数和等级相结合;实践教学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读书研讨、外出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等。在评估方法上,可以通过谈话法、观察法、评议法等,采用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自我测评与同学互评相结合的方式。

其次,拓宽职业道德评价途径。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评价应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校评价,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如学生在寒暑假里的社会活动、社会调查、在实习实训期间的表现等都应成为道德评价的重要依据。对学生的评价也不仅仅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学生、家长、社区、实习单位也应对其做出评价,并且成为学生职业道德评价的一部分。

再次,重视考核评价的结果。为了增加考核评价的有效性,考核评价结果要与高职学生的实际利益挂钩。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考核评定成绩,可以直接与各类奖惩如评定奖学金、先进个人等相联系,也可以与就业推荐挂钩。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思想道德修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8.

[2] 漆小萍,等.高校学生事务管理[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95.

篇10

关键词:中职财会专业;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教育途径;必要性

一、中职财会专业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其必要性

(一)中职财会专业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

中职财会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出现相互抄作业、有事不请假、迟到早退等不良现象;在顶岗实习和就业工作中表现出不踏实、不敬业、业务不精等问题,有的严重违反财经法规,给社会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这些既是由会计职业道德缺失造成的,也是由中职财会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缺失造成的。中职学校对学生违法犯罪教育较为重视,经常组织学生听有关违反犯罪方面的讲座,这对中职财会专业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具有一定作用,但是作用有限。中职财会专业一般会为二年级学生开设《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但是该课程理论性较强,学生理解起来容易,但是要想真正做到并形成职业习惯还比较困难。

(二)中职财会专业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中职财会专业培养的是会计队伍的预备人员,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社会,还没有受到各种复杂社会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思想还比较单纯,他们的会计职业道德情感、道德观念、是非善恶决断标准才初步形成,在这个时候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会计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领会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了解会计职业面临的道德风险,从而树立会计职业道德情感和观念,提高运用道德标准决断是非的能力。近年来,一些学生刚走入社会不久就出现违反会计法规的事件,不仅影响其自身的就业发展,还会对中职学校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会计从业人员,为了中职财会专业的良性发展,中职财会专业必须加强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二、加强中职财会专业学生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

(一)以班级为单位,营造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环境和氛围

中职财会专业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大环境的前提下,应重点加强财会专业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环境和氛围的营造主要靠班级。中职财会专业班的班级文化要突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以“不抄作业,不做假账”“常在河边走,坚决不湿鞋”等专业警句作为班级标语;在教室两侧张贴会计职业道德内容;班级黑板报要设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专栏;订购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相关的报刊杂志等,使学生在良好思想道德、法制教育的大环境下,以班级为单位,营造属于财会专业所独有的会计职业道德氛围。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和示范作用

中职财会专业的学生大多在16~19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最容易受别人的影响,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学校主要受教师和其他学生的影响,而其他学生同样也受教师的影响,可见教师作为行为示范者在诚信教育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工作、生活的态度,均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加强中职财会专业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和示范作用,尤其是专业课教师。首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职业道德示范作用。作为教师,要爱岗敬业、严于律己、为人师表、诚实守信、坚持原则、真诚待人,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位学生。专业课教师不仅要具有教师职业道德还要具有会计职业道德,既要热爱教师工作还要热爱财务工作,并将这种对工作的热爱无形地传递给学生。其次,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作用。中职财会专业开设《经济法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等相关会计法律法规课程,通过具体课程的教学能让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水平得到一定提高。最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应贯穿于整个会计教学过程。专业课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就应该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学习并遵循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在相关会计法律法规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采用案例教学法,使理论变为“现实”,运用案例使情景再现,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来警示自己,并从中吸取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