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4-03-20 17:53: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音乐教学培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音乐教学培训总结

篇1

关键词:校本培训;音乐教师;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2-129-01

校本培训是指为了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目标和需求。由学校发起和组织,主要在学校中,进行的一种教师在职培训形式。校本培训应追求创新。“‘大而统一’的培训模式单一、僵化、缺乏活力”,难以完成校本培训的任务。校本培训是提高音乐教师整体水平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但在开展校本培训工作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影响了校本培训的实效性。具体表现如下:(1)个别学校还未把校本培训工作放到应有位置。(2)音乐教师“充电”意识不强,校内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欠缺。

(3)学校规模相对较小,音乐学科教师数量较少,不利于相互交流、探讨。

针对以上现状,校本培训应采取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名师“请进来”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的经典课例、常州市名师大课堂专题讲座,让老师们亲眼目睹大师们的风采,揣摩大师们的课堂教学艺术,向大师学习。提升音乐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能力。

也可观看名师的课堂实录,既可让音乐教师亲身感受名师的风采,又能解决学校资短缺的问题。

二、骨干引领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音乐教师素质,打造一个高水平的教师群体,就必须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通过开展系列的主题教研,让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先进模范充分发挥作用,帮助教师更加深入系统地研究问题。

三、音乐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对教师开展校本培训进行研究,扬长避短,探索一些适用的组织管理方式、培训模式、反馈交流方式以及评价手段,以期望促进校本培训的健康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利用网上交流可以促进教师间的交互反思。

四、在反思中提升自己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音乐教师要善于反思自己,学校也要引导教师经常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总结,梳理教育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之处,积累教学经验,使之不断升华,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在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自己的教学效果,以审视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教学过程。并通过举办教育教学反思交流会、教学反思论坛,展示教学反思后的教学效果,汇编教师反思案例等方式,不断地积累、不断地提升,逐渐将零散的教育之珠穿成精美的教育之链。

五、注意的问题:

1、充分发挥领导的模范带头作用 开展好校本培训必须加强领导,领导要重视校本培训。

2、合理安排校本培训工作量 在安排校本培训过程中,不能过重增加教师工作量。爱因斯坦说过:“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所以,学校要合理安排校本培训工作量,给教师个人以自由发展的空间,使他们更深刻独到的感悟、体会、理解和把握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3、推进新课程的改革,教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而音乐教师的整体素质、专业素养与新课程的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广大教师中、甚至音乐教师中还存在着音乐课是“副课”思想。培训的机会不是很多。教师进修机会少,兼课多;自身素质跟不上,多数教师专业不对口,导致在教学中只能勉强对付上节音乐课。

鉴于此,音乐教师,只有实行同伴互助,提高专业能力的培训模式,才是最行之有效的。在研究实施新课程方案中,加强对“师资培训”工作的研究,建立起新型的教师培训模式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篇2

【关 键 词】音乐教师培训;调研;培训建议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4-0107-03

从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通过对长春地区中学教师队伍进行调研,了解相关情况。调研采取调研问卷、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这次调研主要是弄清音乐教师队伍培训的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为我市义务教育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一、调研教师情况概述

开展调研的依据主要是长春市教育局关于调研工作的要求,针对市内及外县初中音乐教师参训对象开展培训需求调研。调研期间共组织召开座谈会3场,调研针对的人员包括市、县中小学的普通音乐教师和骨干音乐教师,总计参与调研的人员共55人,调研期间共发放55份问卷,其中收回有效问卷50份。通过收回的问卷统计参与调研人员身份的比例,其中从事音乐教育15年或以上的人有43人,他们中绝大部分参与了全部的网络继续教育培训和考核,对培训的目的、过程和结果有着比较全面的认识。凭借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他们的需求和建议对于改进培训工作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参与调研的教师中,有15名县级音乐骨干教师,6名校级音乐骨干教师和29名普通音乐教师。调研涵盖了长春地区较有代表性的地区和市县,各个层次的教师比例适当,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其调研结果对大部分地区有着一定的借鉴价值。

二、调研过程总结

(一)调研分析结果

1. 近3年来培训的总体评价。培训的效果是调研问卷中很关心的问题,在询问大家对近3年来的中小学继续教育开展情况的效果是,选择“满意”或“比较满意”的比例占到了56%,而有44%的参与调研者选择了“一般”。可见,总体上大家对培训的效果还是给予了肯定的评价,说明新教改的推行对一线教学人员的工作起到了较强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应看到还有很大一部分教师的满意度还不是很高,说明教师们对培训的内容、形式、方法和效果上还有较大的期待。这也更加鼓励我们加大教改的推行力度,进一步提高和完善继续教育培训,让那些能够切实知道教学实践的方式方法,通过继续教育的培训能够迅速地进入课堂。在选择适宜的培训模式的问题中,选择“校本和集中多模式混合,逐步推广远程教育”的人数占了28%,略高于“集中与远程培训模式相结合”和“集中培训模式”,后两者的得票分别为22%和20%,排名较低的是“校本培训”和“远程教育”,分别为16%和14%。如此分散的选票说明了各种培训模式都有一定的长处,但没有哪一种能够成为绝对适宜的培训模式,还需要更多的探索和琢磨。从趋势上看,大家对多种模式相结合的培训方式还是比较认可,单一的培训模式难以获得高票数。

对培训的方式,大家倾向性比较突出,“名师带教”获得了36%的票数,“以赛代培”获得了34%的票数。这两个选择占到了70%,说明了教师对直接指导的培训方式比较认可,这种方式获得的借鉴性最多,实践性最强。其余选项“经验交流”、“专题讲座”、“自主研修”选择的人数均不到10%。

2. 对新培训的期望。关于培训的教师方面,排名靠前的是“名家”、“教授”和“骨干教师”,分别占据了总票数的40%、28%和26%,而“教研员”和“进修教师”合计才占到了总数的6%。可见,教师们都对有着较高理论水平和教学经验的名家、教授们的宝贵经验很渴求,而一般的进修教师和教研员的一线经验不够丰富,难以引起教师们的培训热情,这一问题在下一阶段的教学改革中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让教研员和进修教师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对于培训的内容,教师的答案也层次分明。首先,“教学技能和教育经验”得到了总票数的48%,居各选项之首。说明了教师培训的侧重点应以实践经验和技能为主,切实将平时授课的宝贵经验通过培训的方式向大家推广。其次,“专业与科研能力”得到了32%的总票数,“教育学新知识”获得了12%,说明了教师对自身修养和专业技能的提高还是有很大热情的,这也符合教改逐步深入、教师对新理论、新方法渴求的心理。最后,“教育法规和政策的学习”与“道德和素养”只得到了8%的选票,说明教育政策和法规以及自身道德素养没有被大家所重视,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的力度。

对于教师都希望在什么时间进行培训的问题,“在学期中”得到了84%的选票,“在假期”得到了14%的票数,而“在双休日”只得到了2%的票数。说明了老师们对休息日进行的培训是不支持的,这反映了教师们希望可以享受到国家法定休息日的普遍想法。

(二)座谈环节

在上述座谈会的过程中,我们以“培训中遇到的障碍,培训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和对未来培训的规划”这一议题为中心,本着总结过去,放眼未来,为今后的培训工作确定方向和方法的目的,与教师们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交流的结果总结为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 教师的老龄化问题。由于近年来整个国家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教师逐渐增多,特别是农村地区,50岁以上的教师占了很大的比例,这些教师由于年龄原因,视力和记忆力都有所减退,精力也大不如前,他们对培训,特别是理论性比较强的或者是课程有特殊要求的培训(如远程培训)感觉比较困难。

2. 市区、外县发展不平衡。我市外县学校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小,每个班级的人数相对市区学校也较少,但是班级的数量并不少,所以外县学校音乐教师的授课量是比较大的,全天课时都有课的情况是很普遍的,所有的教学日都在课堂,所以很难抽出时间进行培训工作。甚至很多校本培训的交流活动也都占用了教师的休息时间。另外,农村教师的家一般也在本地,休息日有不少的家务事要做,所以比较难或不太愿意再抽出时间进行培训工作。

(三)培训问题总结

1. 培训认识上的问题。这里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领导认识的问题,二是教师认识上的问题。领导对培训问题重视不够会导致培训工作上的领导力和执行力不够,对教师的激励机制不足,从而既导致教师参加培训工作缺乏有力的保证。而教师认识不到位会导致教师参与培训的主动性不够。

2. 培训方法上的问题。以往培训的方法主要包括集中培训、远程培训和校本培训等几种。集中培训主要是采用作报告的形式,老师讲,大家听,往往大课的听众很多,成百上千人,接受培训的效果就不好。远程培训因为很难进行有效的监控,而且在农村的很多学校中还不具备大规模远程培训的条件,也有很多学校受到地域、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培训的实际效果也打了折扣。而校本培训因为没有十分专业的引领,难以落到实处,经常成为了十分无味的读书本和照章写报告,流于形式,成为教师的负担。

3. 培训内容上的问题。培训内容以往主要是通过培训主讲人自上而下确定,教师们只是简单的接收,在后续的培训中虽然加入了调研问卷和信箱反馈等形式,但从结果看还是过于倾向于理论,在实践经验和具体方法的应用上还是略显单薄。

4. 培训有效性的问题。最后是对培训的有效性没有切实的考核机制,往往培训的效果只是通过回访或问卷的方式,简单了解,难以有效量化和客观评价。在培训之后,没有有效的继续跟进的措施,使培训课程结束变成了整个培训过程结束。教师有没有将培训内容消化吸收,有没有有效地指导授课实践,这个过程中有没有遇到问题,遇到问题如何进一步沟通解决。以上的问题都需要进一步加以落实,以便逐步完善培训的有效性,把培训真正落到实处。

(四)未来培训的规划

1. 希望建立起一套完整且行之有效的激励制度。使老师们变被培训到爱培训,调动起教师本身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使老师们感觉到培训的内容真正对平时的教学工作有促进作用,培训的过程能够得到帮助、鼓舞和实惠。

2. 教师对培训的内容有很强的期待。这里尤其是对那些有很强针对性、可操作性又与课堂教学紧密相联系的内容。能够把理论形象化、具体化到课堂细节,有意识的锻炼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使我们的培训切实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又帮助教师提高专业能力,使他们的认识和能力与国内的名家名师接轨,甚至能够主动汲取和借鉴世界发达国家教学的优点,不断地完善自身,教学相长。

3. 希望使培训更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允许教师们自选培训方式,为教师们多提供到名校观摩进修的机会,拉近教师与名师的距离,使他们有充分的机会和渠道进行沟通。

4. 希望针对不同的受众,结合地域特点和他们自身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

5. 希望加强培训者的队伍建设。主要是将名师资源编目汇总,不断优化填充,建立动态的名师培训资格名录和相应的激励措施,使我们的教师培训工作进入良性循环。同时加大对学校层面校本培训人员的培训力度,让他们有机会多参与高水平的培训和授课工作,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迅速带回本校开花结果。

6. 希望加强县村级的远程培训服务平台。主要是充分运用高科技多带来的优势,让优势的资源和信息通过网络快速地进入广大的相对偏远落后地区,给教师们提供方便快捷的交流平台,使培训工作有效的开展。

(五)深入基地校听课

我们选择了两所基地校:长春市二道区53中学和长春市二道区108中学进行深入听课。按照学段紧跟授课教师每堂都去听,从中得取培训资料。教师希望能到各校区观摩,专业技能也希望有所提高,为自己的课堂增加色彩。

(六)音乐骨干教师技能大赛

通过开展长春地区骨干教师技能大赛,以赛促培,让更多的老师相互沟通了解,取长补短使我们能够掌握第一手培训材料,目的是提高教师的学科专业质量,从而能够更好地应用于教学。

三、对培训过程的几点建议

经过这次深入的调研,我们总结了以往在教师培训课程中的经验和问题,进一步细致梳理了教师对未来培训课程的想法和愿望,并且仔细分析了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教师们的实际困难,研究了未来培训课程中最急迫的需求和急需改善的重点问题。

1. 教师培训的制度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在制度层面保证教师培训工作的方向和力度。既要保证培训工作对学校和教师的约束力,又要建立好相应的激励办法,使我们的教师培训工作变被动为主动,逐步引导和加强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要将教师培训工作的评估考核作为教育督导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并作为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督导考核的内容之一,以便推动教师培训工作的持续开展。

2.设身处地从教师的实践出发,大力改革培训内容。在课程培训的过程中,教师们最经常向培训者提的问题是“请告诉我应该如何做?”但我们的培训者在培训时更多地讲诉了“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最后到了讲“怎么办”的时侯,又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教师们当然不满意。当前,课堂教学正在向追求“有效”、“高效”的方向发展,教师如何转变自己的角色,引导、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也是广大一线教师最普遍、最迫切的需求。

3. 丰富培训模式和方法。从教师的期望和教师培训工作发展来看,远程培训、校本研修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是开展教师全员培训的主要途径。集中主要解决培训阶段性总结、交流研讨和问题指导等,远程主要解决专业引领、问题指导、交流展示等,校本研修主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同时,要丰富培训的方式,如访谈课、名师讲堂、送教上门等教师们喜闻乐见的培训方式,使我们的培训模式更加多样化。

4. 以专兼结合的方式大力加强培训者队伍建设。首先,从经验丰富的一线优秀教师中选拔部分骨干充实培训者队伍,建立动态的名师培训资格名录和相应的激励措施,并严格培训者的考核评价,可通过外出学习、岗位研修、下校实践等方式,认真组织实施培训者每年50学时的培训研修,提高培训者的培训能力。

最后,在未来的教师课程培训工作中要注重实际效果,即培训内容上要解决教师的实际问题,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改进有实际作用,具有可操作性,易于推广和普及,最终达到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教育部师范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02,(5):18-22.

[4]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8).

[5]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2.

篇3

一、指导思想

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我校音乐工作将继续贯彻上级会议精神,深化音乐教学课程改革,以课改为中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为工作目标,以新课标中“以审美为核心”的理念作为指导学科的基本方向,以“促进学生发展”作为长期教学目标,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重视教师的培养,加强落实课外兴趣小组的训练,在学习和活动中努力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二、工作目标

1、以全面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使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到更好的音乐教育,力求开足音乐课,丰富课堂内容。

2、提高老师的教研参与意识,鼓励他们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总结,反思。多开观摩课,教研课,使教研意识深入每一位老师的工作中,有效提高音乐课堂教学。

3、开展各种形式课外活动,以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

4、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三、工作要求

对于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我校在这一方面做得也相对较好,在本学期我们音乐教师在吸收以往工作的经验教训下,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到更好。

1、备课要求

(1)内容充实,实用,认真钻研教材,体现新课改的精神;

(2)目的明确,重难点突出,要有突破重难点的具体方法,步骤清晰,教学过程中能真正体现学生的整个活动过程,书写认真。

(3)经常性翻阅资料,提高业务水平,丰富自身音乐内涵;搞一些校内基本功观摩等。

2、课堂要求

(1)条理清楚,体现师生双边活动;

(2)教态自然亲切,语言生动优美;

(3)教师自身基本功扎实

(4)利用音乐教学设施,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3、课外兴趣小组要求

(1)老师要善于发现特长生,并及时训练,重视其个性发展;

(2)力求争取到更多的教研经费,改善音乐教育教学环境。加深音乐老师外出培训的力度。

四、工作任务及措施

“向常规要质量”这是任何一项管理工作最基本的准则,为了做好这项管理工作,特制定以下工作任务及措施:

1、按照音乐室的要求在墙上钉好制度和挂图,摆放好钢琴、电子琴、收录机、讲桌、仪器柜、学生凳等,布置好音乐室。

2、每周安排学生打扫两次音乐室的清洁卫生,将地面打扫干净,将门窗、讲桌、仪器柜、琴、学生凳等抹干净,把桌凳摆放整齐。平时安排学生做好保洁工作。

3、协调好各年级的音乐教师上课使用音乐室的工作,以免发生冲突,要充分使用好音乐室,发挥音乐室的功能作用。

4、做好各种乐器的登记和保管工作,如有外借,做好借还登记记录,如有损坏、报废等情况,做好登记,并报告教导处。

5、搞好音乐设备设施的登记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向学校分管领导反映。

6、我每周对音乐室的安全进行检查,主要对地面、墙壁、门窗、仪器柜、课桌凳、电器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能处理的自行处理,处理不了的报告教导处。

五、主要工作安排

三月份和四月份

积极开展音乐兴趣活动及音乐技能培训,

五月份

为儿童节节目汇演进行节目排练。

六月份

篇4

现状;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95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12—0057—01

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音乐始终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音乐教育是人类认识世界,实现自我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其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智慧都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现阶段的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还处于一个缓慢发展的状态,部分农村学生家长、农村中小学领导及教师并未给予音乐教育足够的重视。下面,笔者就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与解决对策谈些自己的看法。

一、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1.教师教育观念陈旧,学校领导对音乐教育不够重视。虽然教育部门一直大力提倡实施素质教育,《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也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学生音乐综合素质培养的理念,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师教育观念陈旧,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部分农村中小学把“主科考试成绩”摆在了重要位置,对音乐教育则侧重于“纸活”(撰写应付上级检查所需材料),加之一些农村中小学的领导缺乏基本的音乐教育常识,其认为音乐教育是“小儿科”,音乐课程人人可教,这使得音乐教师感到低人一等,一些教师则改行,进而导致学校音乐教师更加缺乏,音乐教学课时被随意挤占、挪用的现象则日趋严重。

2.音乐教师专业素质低下,专业师资力量匮乏。在现阶段的一些农村中小学中,由于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专业教师,有相当数量的非专业教师在承担着音乐教学任务。其大多未受过正规的专业培训,也缺少参与音乐教学交流活动的机会,音乐专业素质低下,不具备良好的歌唱能力和弹奏能力,在教学理念、教学水平等方面与新时期的音乐教学需求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3. 音乐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音乐教学条件欠佳。音乐教学设施是实现音乐课程目标的保证。但部分农村中小学因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音乐教学条件非常差。主要表现为:缺少音乐专用教室、专用设备和实施集体演奏教学所需的课堂乐器,如,钢琴、风琴、手风琴、电子琴等,以及常用的打击乐器、民族乐器、西洋乐器等,音乐书籍、杂志、音像资料等也非常匮乏。这使得音乐教学只能在普通教室进行,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受到极大影响,诸如练声、歌唱、视唱练耳、音乐欣赏等教学活动则无法顺利开展。

二、解决对策

1.切实转变观念,提高思想认识。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其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陶冶学生的情操,有助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学校各级领导、科任教师和学生家长应切实转变传统观念,要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去认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真正确立起音乐教育在农村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

篇5

研讨活动首先安排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和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两个国家级课改实验区的音乐教研员对课改实验以来音乐教研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汇报和交流。

深圳市南山区音乐教研员张开军老师汇报的题目是:《课程改革中教研员该做什么》。新课程实施以来南山区狠抓了教师的培训工作,首先通过理论的学习解决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的思想观念问题,在培训中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法,把音乐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进行管理,做到每次培训有目标、学习有考核、结业有跟踪。其次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提出;从每堂课的教学入手,将新的教育理念转变为实际的教学行为,教师必须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以学定教”,注意将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到实现教学目标的活动之中;从学习评价入手,爱护学生的求知欲,尽可能挖掘和激发孩子的潜能,激励和促进学生的音乐学习:从课堂需要入手,鼓励教师开发和使用视听资料,并相互进行交流;从专题研究入手,通过说课等形式,展示研究课题,引领教师走科研之路。在教师的培养和管理方面,关爱教师,为每位教师建立成长记录袋,注重名师的培养,鼓励教师成名成家,让教师有成功感、成就感,一改以往优秀课、示范课、模式课而为研究课、个性课、特色课,为教师的发展创造了宽松、优良的环境。

太原市迎泽区音乐教研员连华老师就《寻找音乐课程改革的支撑点》,从四个方面汇报了迎泽区作为国家级课改实验区在音乐教育教研和管理方面所做的探索和研究。一是抓好音乐教材培训,落实音乐课程改革的基础点,三年来,太原市迎泽区每学期都聘请专家进行教材培训,解决教师对教材的整体把握问题,为了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将培训时间由开学前调整到开学一个月后,使教师在有了一定实践基础、产生了问题之后,再带着问题聆听专家的讲座与辅导,与专家进行实质性的、面对面的交流。二是转变教研方式,找准课程改革的突破点,太原市迎泽区采用了“抓典型课例,探索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抓课题研究,积极推进课程实施”等多样化的方式,抓典型课例,主要是采用“一课多教”和“教好一课”的方法,目的是鼓励教师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对课堂教学的不断改进;抓课题研究,主要是立足教学实践开展教育科研,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困惑作为研究的课题,提高研究的实效性和实践性。三是立足课堂,构建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四步走的形式,即:第一步兴趣教学;第二步找准兴趣与教学任务的结合点;第三步关注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审美、创造价值;第四步落实音乐课程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音乐课堂教学改革步步走向深入。四是课改后音乐教学所产生的新变化,通过扎扎实实的培训、学习、研究和探索,教师对新课程有了崭新的认识,在备课、角色转变、对教学行为和活动的反思、课堂的组织形式等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使音乐课堂真正成为了学生提高审美素养、发展音乐兴趣、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的阵地。连华老师的汇报生动活泼,不仅有生动的事例,而且还不时穿插有音乐教师上台对“一课多教”和“教好一课”等活动实际操作过程的介绍,得到了与会者的好评。

篇6

一、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

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优秀人才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教育部门的重要目标,与时俱进地进行教育改革也是当下教育部门的首要工作,本文将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性极强,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有着非常高的专业素质。根据现阶段高师音乐教育的情况来说,培养出高分低能学生的情况比较常见,这也是造成学生在毕业之后就业情况不好的重要原因。当今社会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在对音乐专业的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除了要保证他们能够具有高超的理论知识之外,还应该培养他们过硬的音乐素养,特别是对于各自的特点性音乐素养的培训。因此,在现阶段进行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长久以来,应试教育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我国教育界根深蒂固。课堂上,一般都采用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形式,难免会造成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对所学知识厌烦,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特别是对音乐教学来说,其是一种互动性极强的专业,需要教师多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高师音乐教学改革正是提倡这种活跃的教学氛围,不断地提升教学的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二、现阶段我国高师音乐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高师音乐教学改革现状进行调查,将其存在的问题总结为几个方面:

(一)对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师范性的忽视高师音乐教育是为祖国培养从事音乐教育方面的人才的,因此,除了对其进行音乐方面的教育之外,还需要对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进行教育。但是,很多高校在这一方面都有所忽视,将音乐专业教学和音乐教学混为一谈,单纯地采用音乐教学的手段对其进行教学。长此以往,将会导致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只是单纯地掌握了音乐的理论知识和技巧,无法将所学的知识传递给他们的学生,更不能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不利于其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更加不利于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对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特色性的忽视结合本文对现阶段我国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现状来看,大多数院校在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都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对学生音乐专业素质的培训和音乐教学的培养方面,忽视了对于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文化课的培养。这种不完善的教学模式将会导致高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只有一定的音乐技巧和教学能力,却很难有自己的特点。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不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对于他们未来的工作和发展非常不利;除此之外,理论知识和文化课程的欠缺还会导致这些学生的整体素质不高,学习新东西的速度也相对较慢,在社会上很难找到合适的立足之地。

(三)对高师音乐教育改革整体性的忽视纵观现阶段我国对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情况,大多数在改革的过程中只是单纯地从某一角度或者出现的某一个教育新现象作为改革的切入点,进而进行改革,这大大地忽视了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整体性,不利于音乐教学的整体发展,不能取得良好的改革效果。

三、对于高师音乐教改下基础教育的相关建议

本文通过对高师音乐教学改革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和我国现阶段改革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将相关建议总结为以下内容:

(一)深刻理解新课标的音乐教学要求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教育部门全面推进新课程标准的教学,高师音乐教学的改革在这一大环境下进行,就应该深刻理解和掌握新课程标准下对音乐教学方面的要求。教师应该彻底转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建立全新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核心,加强对音乐审美方面的培训,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定期对教师队伍进行培训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教师本身素质和专业技能的高低对学生的总体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想要从根本上改善现阶段我国高师音乐教学改革的现状,就应该从教师方面入手。根据现阶段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主动和学生进行身份的转变,从主导者转变成为引导者。我国传统的音乐教学都是采用教师对学生进行单向的知识传递的方式,学生一味地接受,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来即使成为音乐教师之后,也只是单纯地照搬老师教给他们的知识,并不能真正意义上地在音乐上对学生进行很好的引导。新课程标准改革下的音乐教学应该帮助学生从根本上树立教师的观点,将其当作一名潜在的教师来进行培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作为一名音乐教师的感受,让他们能够真正地意识到自己将来作为一名音乐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教师除了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进行教学之外,还需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言传身教,真正地影响学生,使其更好地适应音乐教师这个角色,为其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更好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相关的教育部门和学校在高师音乐教学改革中也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现阶段在高校中有很多的青年教师,他们中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刚刚走出学校,正是对其进行教师形象塑造的非常关键的时期。因此,学校应该定期对其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其教学水平。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建立完善的师资队伍,合理地设置师资结构,保证每个年级、每个学科师资力量的均衡发展,建立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

(三)进行高师音乐教学改革的整体性布局在现阶段我国的高师音乐教学的改革中缺乏整体性布局,这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很多院校在改革中过分地重视改革的局部化,不利于整体改革的发展。因此,要建立高师音乐教学改革的整体性布局,培养全局观念,从全国音乐教学的整体情况出发,从宏观的角度去进行布局,改变以往片面局部地制定改革战略的问题。相关部门需要综合考虑全国音乐高师音乐发展的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从整体上对高校的高师音乐专业的改革事宜进行规定,各个学校在不违反规定的情况下根据自身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去进行改革方案的具体实施,这样既可以保证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质量,也能很好地促进高师音乐改革的进程。

四、结语

篇7

一、中学音乐教师教育技能培养研究

(一)中学音乐教师课程设计能力的培养研究

教师训练课程设计能力时首先要认真学习《音乐新课程标准》(2013版),它为音乐教师的课程设计提供了教学目标和教学思路,使教师学会分析和处理教材。同时,教师要学会不断思考,要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只有不断思考才能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从而良好的设计课程;其次,教师在训练课程设计能力的时候要多做练习:可以随时记录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反思,教学感想等,并对这些记录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改进方案。只有通过不断积累,不断总结,在不断地研究中推陈出新,才能提高自身组织能力;最后要多向别人虚心求教,多听有经验的音乐教师对自己的建议,只有虚心接受别人对自己提出的建议并加以改进才能不断进取。同时,可以多听其他中学音乐教师的公开课。切身体会才可以有更深的体会,才能对课程有更深的感悟,进而对课程内容的设计才能进行合理的创新与发展。

(二)中学音乐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研究

教师在进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时首先应当多读多写,多看优秀的教育文章、教育书籍,从书中掌握语言的组织方法;其次要注意说话的对象,善于运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用词要简洁明了,具有教育性。在准备课堂教学内容时就应当反复斟酌思考语言的表达。例如在准备导入阶段时教师应根据导入情景训练说话的语调和语态。比如说教唱课《大海啊,故乡》的导入:在优美的歌曲背景下,教师用抒情温柔的语调描述大海的美丽,用怀念的语气表达对妈妈的思念。而提问时教师要训练自己的语速及语汇。提问时语速不宜过快,语汇要通俗易懂,否则会使学生产生压力及厌烦感,不利于课堂的进行。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一名合格的中学音乐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之中不断思考、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断总结和分析、研究如何改进教学手段、充实教学内容;不断吸取别人的成功经验,并加以不断创新,最终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二、中学音乐教师专业技能培养研究

(一)“弹”,即中学音乐教师的歌曲伴奏技能

中学音乐教育中歌曲伴奏多采用钢琴伴奏或多媒体伴奏,多媒体伴奏虽然音响效果好、使用方便,但学生音乐带入感不强、且无法分段练习,对学生的音准和节奏的训练也不好,所以中学音乐教师应当将钢琴伴奏和多媒体伴奏结合起来教学。教师训练钢琴伴奏技能时可以首先练习基本手法,从音阶练起,同时要注意弹琴的坐姿和手型;其次,由于中学音乐教师的钢琴演奏以歌曲伴奏为主,教师练琴时应当以歌曲伴奏为目地,多配合歌曲的旋律使用不同的伴奏手法练习,但伴奏类型不宜过于复杂;最后,中学音乐教师要着重训练自己的视奏能力,在训练时可以选择简单而富有旋律感的乐曲进行视奏,并不断对乐曲进行加工处理。

(二)“唱”,即中学音乐教师的歌曲范唱技能

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教师必须对歌曲进行正确的演绎,使学生对歌曲有正确的初始印象。教师在进行范唱训练时首先应注意基本功的训练:中学阶段的学生模仿能力很强,教师的音准和节奏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教师可以在训练时反复模唱音阶,拍打节奏,以此来训练音准和节奏感;其次要选择正确的歌曲唱法:中学音乐歌曲的演唱不需要太高深的声乐技巧、音域相对较窄,符合中学生的音域特点。但情感的表达十分重要,教师要在范唱前了解歌曲的背景,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情绪,可以适当加入个人的理解,以便更好的诠释歌曲。

(三)“指”,即中学音乐教师的合唱指挥技能

合唱指挥能力是一门综合和能力,不仅包括合唱队组织能力,合唱训练能力,还包括音乐处理能力和指挥能力。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乐曲处理能力和视唱练耳能力,可以针对自身薄弱之处进行专业训练,比如寻求音乐专业人员的帮助,参加专业培训等;其次中学音乐教师要积极组织和排练学生合唱训练,不断实践并加以总结,同时在训练的过程中可以请专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学习,以此提升中学音乐教师的合唱指挥技能。

(四)“舞”,即中学音乐教师的舞蹈教育、编排技能

首先教师要注重基本功的训练。要学会舞蹈的基本动作和具备基本编舞能力,在舞蹈方面有所欠缺的音乐教师可以寻求舞蹈专业人员的帮助,参加舞蹈培训,提高自身舞蹈功底;其次,中学音乐教师要积极主动的利用舞蹈进行教学。舞蹈的动作性可以极大的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内容。例如在学习歌曲《找朋友》时可以将学生分组加入不同的舞蹈动作,配合歌曲的演唱进行演绎。

篇8

[关键词]音乐师范生 职业技能训练 微格教学 应用研究

微格教学又称之为微型教学或片段教学,它是利用现代先进视听设备、多媒体信息技术、多媒体课件等,有组织、有目的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将复杂的教学过程进行科学细划,并对细划的教学环节和技能进行专门训练,微格教学可变因素少,容易控制教学过程,对学生无影响,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迅速、准确,是一种能很好的帮助学习者获取并掌握某一教学技能、技巧的教学方式。其通过几十年的不断完善与发展,被推广到各个学科教学之中。音乐教学作为一门非常特殊的学科在其教学技能训练中,有诸多复杂的技能,采用微格教学,可以有效地解决音乐师范生职业培训与训练中的诸多难点与问题。基于此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一、 音乐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现存情况

目前,对音乐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和教学能力提升的途径,一般是通过以下几方面来施实完成。

通过笔者多年的音乐教学法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分析,感受到了有以下不足:

1.1不系统、无计划地实施音乐教师职业技能的各种训练。音乐教师所学习和掌握的音乐理论知识与技能、技巧只表明他具有音乐教学能力的可能性,并不意味着他具有教学能力。教学能力的形成与提升不是自发的,它需要时间的推移和积累,象掌握一种特定的技能一样,需长时间地、不断地、系统地专门训练。

1.2把教育实习作为音乐师范生职业教学技能训练的最终实施过程。音乐师范生教学技能的训练完全依赖于教育实习。而目前音乐师范生教育实习本身也在淡化、流于形式,作为教师应具备的各种教学技能缺乏特殊的组织训练,最终以音乐师范生能够组织教学为目的。

1.3现今在中小学基础音乐教育中非常重视教学观摩及集体备课的形式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这些实践活动中,考查、评估、示范的因素较多;缺乏培养音乐师范生教学技能基础的、实质性的训练和演习。在观摩课中,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会在教学过程中提供诸多优良的教学技术,但同时也可能会出现诸多不良的教学技术。授课教师在课堂中所表现出来的是含含糊糊的一般教学原则,教学常规,观摩学习者只是漠然地看待授课教师,往往不容易把握及运用授课教师特定的教学行为,理解它们的意义,缺乏明确的理论指导。

1.4教学实践中音乐师范生没有受到足够的训练,没有要明了教师的职业技能和教学技能,仅仅靠课上的体验是远远不够的。已往对音乐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全部倾注于音乐课的观摩、评估和授课体验的总结上,这是把陪伴教师一生的教学技能的改进,陷入到了“体验主义”的框框里。

1.5音乐教师教学技能的训练,最基层的中小学音乐教研室对教师教学技能的训练工作缺乏有效的组织与实施。完全依赖于音乐院校或师范承办的各种进修班或研修班,而这种进修班主要是侧重于音乐教师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高,缺乏对音乐教师职业技能的专门训练。

上述分析表明,在我国对音乐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与培养缺乏必要的手段和措施,对作为终身教育的音乐教师进修缺乏科学、完整的方略和实施办法。

二、微格教学实施的设计方案

训练音乐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的微格教学,是借助现代化的视听设备 (摄像机),有系统、有目的的训练音乐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技巧,评估音乐教师的教学能力的一种模拟授课型式。

如何进行微格教学设计方案。

2.1 设计教学计划

进行微格教学一定要有细致的计划,将实施过程分为若干环节,明确每一环节的目标、任务和日程安排。设计各环节与其目标、任务相适应的微格教学课的训练技能、实施方案,组织措施、设备畴划与淮备工作等。在设计微格教学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全年的教学任务、训练计划,要设计好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案、教学设备、教学方法,以及教师活动设计和学生活动设计,制作好多媒体课件。并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更好地、直接地为训练学生的教学技能服务。

2.2合理调配分组

根据学生的音乐理论基础,唱奏能力等合理分组及学生的音乐专业特点进行教学,学生可以具体详细地接受,消化上课内容,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机会得到职业技能的训练和个别指导,职业技能的训练效果会更好。

2.3设计训练内容

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分解成单一的教学技能训练,每次上课只训练一种技能或针对一个问题来开展,使教学内容少而且具体,让学生容易学习和掌握。

2.3教学示范展示

教学示范是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实施音乐师范生职业技能微格教学的最重要的教学环节 也是实施教学的主要活动,在示范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讲述教学内容,要起到教学示范的作用,要对学生进行导入、新课教学、深入、拓展、创编等等教学环节的教学示范,也可以播放音像资料,观看音乐教学录像,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视野。

2.4直观模拟教学

进行模拟教学是微格教学中培养职业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师范生学习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的真实显示,其主要特征是角色转换。通过模拟教学,教师和学生可现场观看学生对所学的教学技能与教学方法的掌握情况,为进一步讨论和评价获得依据。

2.5及时反馈和评价

音乐师范生在运用微格教学进行职业技能训练中的“反馈和评价”是学生再学习的提炼教学能力的过程(如:放学生上课录像,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讨论,教师进行评价)。播放录像可以使学生直观的看到自己教学情况,学生相互讨论能促进交流,为学生充分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总结评价中要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点拨,要客观的分析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要充分肯定学生在模拟教学中好的表现,肯定学生的进步,包容学生失败,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三、微格教学对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功能

微格教学是一种片段式的模拟教学,给学生提供了讲练结合实战教学机会。它将复杂的课堂教学分解细化,创设出可操作、易观测的教学环节。学生在练习教学环节时,不再只靠口传心授、心领神会,而是通过不断的实际操作。冲破了传统对音乐师范生教法课偏重理论的讲授方式,运用现代化的教育理论和技术手段讲授课堂教学技能,对学生的培养既有理论研究和分析示范,又有实际操作演示,大大缩短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进程,有利于快速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帮助师范生或在职教师单独训练,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微格教学主要有以下三个功能:

3.1针对

微格教学具有特定的条件和特指的目标范围,教学内容是针对某一教学环节进行单独训练,一段时间内只训练一种技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如设问教学技能的训练,设问就是设置悬念,做得好就能打动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巧妙的提问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始终关注于一个特定的学习范围。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微格教学课上只做一个环节、只练一种技能,可以让被训练者能在较短的时间掌握所教内容,也让指导者容易对被训练者的行为尽快做出评估和反馈,大大提高被训练者的教学能力,改善了被训练者的学习效率。

3.2实践

微格教学是一种实践操作性很强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实践训练,可以把教学的理论方法和教学的具体操作,用最简单的形式展示出来,便于被训练者掌握与运用。微格教学的授课时间较短约二十分钟,在二十分钟内要求被训练者将某一环节的教学内容、教学技能完整呈现。受训者可以反复练习、观看自己上课录像,在经过指导教师的集中精力观察和评价、反复指导,有利于受训者教学技能的不断提高。微格教学的实践性同时也加强了理论和实践的联系,帮助被训练者能够很快的适应实际教学,简化未来音乐师范生的教学实习过程。

3.3反馈

微格教学模式中的教学反馈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准确及时的教学反馈评价对提高教与学的效果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每一次微格教学实训之后,指导老师通过回放录像、讨论等方式向学生积极反馈相关信息,与受训者一起分析整个试讲过程,找出其的错误,帮助受训者改正错误和不良习惯之后,再一次请受训者试讲。这种不断循环、不断反馈的训练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受训者的授课水平和心理素质,对其今后的教学行为起到显著的作用,使受训者充分感知自己在练习中的行为和表现进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综上所述,对音乐师范生教学技能采用微格教学训练方式,是音乐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方式,弥补了对音乐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不足,可使学生教学技能训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对音乐课堂教学的研究进入到了微观的层面,让教学技能的培训内容、范围和效果科学化、规范化,使技能的培训和评价具有可观察性、可记录性和可操作性,快捷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使之成为学习研究反思的创新型音乐教师,也为改进与提高音乐学科的教研工作开拓了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袁善琦.音乐教学技能[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樊卫生.利用微格教学提高师范生教学技能[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4).

【3】郁正民.音乐微格教学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篇9

【关键词】信息技术支持;学科;有效教学;整合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工作逐渐与网络信息技术、多媒体应用产生了紧密联系,而信息技术也逐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进行了渗透和推广。因此,将小学音乐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进行结合,能有效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促进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以及全面发展。在当下的教育教学中,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也越来越为大家关注。如何有效整合成为了研究的热点[1]。为了推动信息技术支持的学科有效整合,寻求信息化教学之路的有效经验,笔者针对性地提出了信息技术与艺术课程有效整合的建议。

一、与时俱进,提升技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顺应时展的潮流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优化和创新,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使用。并且教师必须遵循正确的指导思想与实施原则,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不断提升信息化素养。(一)更新观念,主动学习时代在高速发展,绝不容许教师再墨守成规、固步自封。新时代、新技术、新观念,教师首先应认清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已经密不可分的事实。教师就是一份终身学习的职业,若不如此,终将被社会淘汰。只有具备主动意识,才能深入学习。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是教师更新教育观念的切入点。在实施音乐教学的时候,教师要立足信息技术之于音乐教学的重要性,重视信息技术,形成信息观念,自觉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技术魅力,增强应用信息技术实施美术教学的欲望,进而走进音乐课堂,灵活应用信息技术创设多样活动,提高音乐信息化教学水平。(二)专业引领,深入推进个人的能力终归有限,拓展培训渠道,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才能为专业化发展打下基础。为此,学校应建立信息化教学专业培训平台,为各科教师提供信息技术技能培训、教学法培训、整合培训等提供平台,实现资源共享[2]。教师在终身学习观念的引导下,自主利用网络渠道学习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相融合的内容,由此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储备,积累教学经验,逐步提高专业水平。教师还可以主动利用在线方式与信息技术教师、其他音乐教师互动,向信息技术教师请教操作微课、多媒体、交互式电子白板等方法,储备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向其他音乐教师请教应用信息技术实施音乐教学的方法,储备音乐教学经验。(三)特定技术,指定支持技术问题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一大障碍,这会使得教师对应用信息技术产生恐惧感。一方面,打好学科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的基础,足以面对应用技术过程中的一些小状况并能迅速反应。教师在参加信息技术技能培训的过程中,要将培训与实践操作结合在一起,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培训内容的理解,尤其锻炼操作技能。同时,教师还可以自主地围绕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演示教学过程,发现信息技术应用问题,有针对性改正问题,完善信息技术认知,提高应用信息技术实施音乐教学的水平[3];另一方面,要提供专门的技术支持,成立信息技术支持中心,能够建立起一套针对学校各种技术问题的迅速反应体系。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实施音乐教学的时候,要立足实际情况,及时反馈应用问题,以便信息技术支持中心的工作人员获取真实信息,有针对性地改进反应体系,增强反应体系的有效性。(四)技能傍身,小试牛刀所有的学习,最终都是为了课堂的应用。唯有实践,才能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发现整合过程中的优与劣,尝试与优化是学科整合的不二法门,将技术、内容和教法三者有机地融合起来,不断尝试与改进,才能有效地把技术整合到课程和课堂中,促进信息化教学的发展。教师在实施音乐教学的时候,要深入剖析教材内容,发现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的契合点,选用恰当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设计,根据教学设计内容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真正应用信息技术[4]。在课堂结束后,及时反思课堂教学情况,发现应用信息技术的问题,探寻问题成因,总结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完善自我,提高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相融合的效果。(五)注重实践,发挥功效想要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和灵活,在设计课堂教学备课环节时,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具有实践性、互动性和探究性的课堂教学形式,从而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实践中,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并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例如,在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音乐学科鉴赏教学和歌唱教学的特性组织开展课堂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辅助下进行歌唱和乐器练习,融入到适宜情境或是模仿练习中,发挥信息技术教学功效的同时,也可以增加学生体验,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互动,让学生主导课堂,实现真正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新颖的课堂实践教学中得以提高综合学习能力,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和灵活,使课堂教学效果稳定提升。

二、寻找入口,巧妙融合

并不是所有学科所有课程都可以利用技术来实现,切勿生搬硬套。当下的学科整合其实也存在弊端。例如,一说到信息化教学,我们立马想到利用平板,网络或者其他平台……学科整合就真是上一堂平板课这么简单吗?教学内容需要技术支持吗?需要什么软件、平台来实现?技术带来的是便利还是累赘?恰如其分地整合才是有效地整合。因此,在进行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地对信息技术作用进行理解和运用,并采用一些相关的案例在多媒体设备上进行展示和示范,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音乐课堂中来,提升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同时,创新课堂教学内容。(一)课例分析一:微课颠覆传统教学流程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结果。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是有准备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基础,也是学生锻炼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微课是颠覆传统教学流程的“法宝”,是基于某一教学内容而录制的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微课打破了课堂教学壁垒,为学生提供了课前自学便利。教师在实施音乐课堂教学之前,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把握音乐文化内容、音乐创作背景、音乐基础知识等,利用有关的录屏软件录制视频,使用相关软件制作微课。在制作微课后,将其发送给学生们,打造出在线学习课堂。学生们在在线课堂上,自主下载、观看微课,与微课中的“教师”互动[5]。尤其在互动过程中,根据“教师”的指示,走进教材中,探寻音乐内容,由此对音乐内容建构初步认知,同时锻炼自主学习能力。此外,不少学生通过观看微课,产生了浓厚的学习音乐的兴趣,有利于自主地走进音乐课堂,与教师进行面对面互动,提高音乐课堂学习效果。在课后,教师可以继续应用微课,鼓励学生在微课的指导下,回忆课堂所学,梳理总结音乐内容,加深对课堂所学的理解,提高课堂学习效果。(二)课例分析二:《百灵鸟的歌》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培养学习的兴趣是推进学生进行复杂认识活动的重要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教师讲授《百灵鸟的歌》这个单元时,教师不可能将真正杜鹃、白鸽放到学生面前,无法让学生感知各种鸟儿的歌声,学生缺少体验。因此,教师可以课前寻找资源,如各种鸟儿的声音甚至是鸟儿的视频,将这些进行剪辑并展示给学生。小学生想象力和好奇心比较重,因此在进行视频观看的过程中,可以很好地将其注意力吸引过来,并将课程内容引入到其中,从而快速让学生接受音乐知识。这一单元后面还有歌唱表演环节。当场表演的缺陷就是没有记录留存,演完就没有了。如果能拍摄下来,不仅能给学生保留作品,也是他音乐课美好的回忆。当所有的学生都有作品保存时,评价也就详细了。录像可以回放,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教师可以对着录像向学生指出哪里好哪里要再完善,学生可以很明确知道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三)课例分析三:音乐APP智能时代,手机、iPad人手必备,我们何不利用iPad让学生创编自己心中的乐曲?音乐APP拥有简洁专业的编曲功能,学生可以在线更新音色库中的各种乐器及音色,包括古典乐器、民族乐器、电子乐器、鼓、钢琴、吉他、音频素材等,并将其用于创作中。APP操作简单,不管是专业的音乐人,还是小学生,都可以随时随地轻松使用这款软件制作出音乐作品。针对不满意的地方可以随时进行修改和删减,可以随时播放来试听创作的效果,将学生创作的乐曲录制下来,甚至可以分享平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进行音乐的创作,让学生勇敢去尝试和体验。以往教学中音乐创作的条件比较高,学生需要将自己创作的音乐以乐谱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且哼唱出相应的旋律,再进行修改。这样的创作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度太大,操作起来也比较复杂,因此极大地限制了学生音乐创作能力的发展。小学生需要的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形式,可以随时进行修改,并且过程不是很复杂,音乐APP完全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只需要输入简单的音符,就可以成为作曲者。音乐APP还能帮助学生练习演唱。以前的课堂,都是老师唱学生跟唱,一遍一遍,耗时较长。有了APP,可以将练习曲目导入APP,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跟着反复练唱,一遍演唱结束后,系统会自动提示你的音准是否正确。这样不仅节约时间,还可以分层次练习。学生差异肯定是存在的,练唱效果好的,完全可以练习更多其他内容,不必和全班同步练习;反之,练唱效果差的,还可以反复练习。练唱是比较枯燥的。如果利用平板,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高了,也愿意去练习。

三、技术支持,事半功倍

实践证明,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课堂的使用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利用多媒体技术、软件、APP等可以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刺激他的感官,了解更多的音乐形式,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练习和巩固,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在以往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并不是很注重,经常都是按教材进行教学,然而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发展,信息技术被引入到了音乐课堂当中,从而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创造了不同的教学情景,让学生能够快速融入到音乐学习当中[6]。信息技术支持的课堂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教师要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视听结合、声像一体、资源丰富等优点,为教学服务。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的美育培养和全面发展有深远影响。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融合的作用也逐渐凸显。基于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教师要善于选择优质的音乐素材,结合多媒体来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使音乐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有效结合,从而保证一定的音乐教学质量。随着信息化教学的发展,将信息技术引进教育领域,会给学生、教师、学校带来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契机。同时,应该看到,信息化教学是一个新兴事物,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探索。我们相信,信息技术支持的学科有效教学必将大有作为。

参考文献

[1]沈国强.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融合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1(25):55-56.

[2]肖敏.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激活小学音乐课堂[J].考试周刊,2021(59):143-144.

[3]肖银霞.信息技术助力小学音乐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1(5):88-89.

[4]乔莉.解读如何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活跃小学音乐课堂教学[J].家长,2021(11):143-144.

[5]王璐.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J].第二课堂(D),2021(2):38-39.

篇10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

今天我们大家相聚,共同交流探讨音乐教育,我感到非常的高兴,根据培训的安排,我就这几年来我县音乐乡土教材的所做、所思、所想跟大家作交流,不妥之处,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全力抓实学习培训及挖掘收集整理工作,音乐乡土教材硕果累累

(一)强化学习培训,效果明显。XXXX年,我县被省教育厅列为全省15个开展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工作试点县之一,全面实施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工程。校外活动中心承担了此项活动,多次派我到XX等地参加音乐乡土教材的培训,培训的内容有乡土教材的编写整理、各民族器乐、民族民间舞、和声、合唱指挥等等,在培训期间,我注重把XX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带出去,每次展演都得到专业人士的充分肯定。(相关图片展示)

(二)注重挖掘收集整理,音乐乡土教材结硕果。自从我县被纳入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县以来,活动中心切实增强责任感,主动跟县文化馆、文联、电视台等单位联系,依靠我县民族民间音乐、总结整理收集出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筛选出适合编入补充课堂教学的教材内容(图1部分乡土教材)。在此期间,我走访过很多地方,收集了很多的民族民间的音乐艺术,汉族的洞经古乐、花灯、滇戏、仙灯、鱼灯、茶灯、皮影、扬琴、台阁、鱼鼓、耍龙舞狮等民间文艺;佤族的清戏,傣族的嘎光、傣戏、麒麟舞、白象舞等;傈僳族的上刀山、下火海绝技及跳嘎、三弦舞等;阿昌族的蹬窝罗等优秀民族文艺(图2相关视屏图片展示)。以及各民族的山歌、情歌、小调、叙事诗、民间故事、谚语、歇后语、童谣、艺术歌曲、作品等等(图3相关音频、图片、文字展示)。我发表制作过很多的关于XX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论文、课件,都获得奖励,2012年被省教育厅评为艺术实验县的先进个人(图4让乡土艺术之风吹遍XX山寨课件展示)。

二、方法经验交流

(一)内外联动,借助外力是关键。搞好音乐乡土教材要多与相关单位、相关人多联系、多交流,间接获取别人的知识。

(二)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是核心。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到民间去采风,获取直接音乐,再及时总结提炼,效果会更好。

(三)善于扑捉,留意生活是基础。乡土音乐来自民间,来自生活,要发掘好地方的乡土音乐教材,必须留意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善于扑捉有意义的素材,外出时要带上摄像机或照相机,随时扑捉有意义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