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知识与科学精神范文

时间:2024-03-20 17:53: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知识与科学精神,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学知识与科学精神

篇1

1993年8月,英国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提出21世纪所期望的医生既要精通医学技术,又要具有仁爱精神。2001年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制定的《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也明确指出“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是医疗实践的核心”。2009年11月,在我国召开的“医学发展高峰论坛”上,医学科学与人文的整合成为达成共识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医学已发展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阶段的今天,医学人文精神已成为医学教育本身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智商高、专业强的七年制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更是刻不容缓,因为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成就不了高层次的医学人才。为了加强七年制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除了对其进行医学人文学科诸如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法学、医学社会学等的教育外,属于人文学科的英语教育在施行医学人文精神培养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无可比拟的重要性。本文旨从医学人文精神的视角出发,探讨医学七年制公共英语课程设置改革的设想。

二、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

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刘德培先生认为:“医学按其使命来说,就是对人从生到死的全过程的关爱和尊重……把关爱和尊重人的理念和意识付诸于行动。这是医学人文精神最直接、最生动的体现……弘扬医学人文精神,我们的意思是说,不仅要治病,而且要关爱和尊重病人;不仅要关爱和尊重病人,而且要关爱和尊重作为病人的人;不仅要关爱和尊重作为个体的人,而且要关爱和尊重作为人类存在的人即人类本身。”从刘德培先生对医学使命和医学人文精神的诠释中我们可以知道: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和核心即是关爱和尊重。这与中国传统医学伦理思想中的“医乃仁术”“大医精诚”以及西方著名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中的“医学不分男女、不分贵贱,要为患者的幸福着想”所包含的是同样的内涵。如何在医学七年制公共英语教学中教育学生懂得关爱和尊重人以及怎样去实现这种关爱和尊重是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三、医学七年制公共英语课程设置改革设想

医学人文精神视角下的医学七年制公共英语课程设置改革应该致力于发展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即关爱和尊重人的理念和意识。因此,公共英语课程设置必须富有人文性。为改变传统倾向于技能训练的“精读+听力”的工具性课程设置模式,满足七年制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培养的需要,根据七年制医学生入学时英语基础普遍较好的特点,医学七年制一、二年级的公共英语课程设置可以借鉴一些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路,改革为“综合英语+人文修养类课程”的模式,即每个学期均开设《综合英语》和一门人文修养类课程。笔者认为,起点高、文理科基础宽厚的七年制医学生比五年制医学生和研究生更有可能接受这些专业化的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不仅可以激发七年制医学生的学习热情,不会让学生感到“英语教学或是流于形式、行同虚设或是陷于停顿、放任自流”,更可以把关爱和尊重人的理念和意识融入英语教学中,培养其医学人文精神。《综合英语》已得到教师和研究者们足够的重视,本文不再展开论述。本文的课程设置改革重点分析侧重文学文化内容的“人文修养类课程”。这类课程是公共英语教学回归大学教育之道,提高七年制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实现“高层次”目标的最好途径。根据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人文修养类课程”可依次开设《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英语影视赏析》和《英语文学作品赏析》。

第一学期开设《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该课程介绍英、美、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主要英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背景,让七年制医学生了解这些国家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增强他们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力、辨别力和批判力,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意识。

第二学期开设《英语影视赏析》。影视作品因其直观性、艺术性、趣味性、刺激性以及明星效应而成为众多大学生喜欢而且容易接受的一种教学材料。更重要的是,其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和人文精神,展示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歌颂人性本善,批判人性丑恶,不失为对七年制医学生进行医学人文精神培养的绝佳材料。

第三、第四学期开设《英语文学作品赏析》。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反映人生百味和跌宕起伏;叩问人的生存意义、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折射人生哲学;揭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通过创造不同的艺术形象颂扬美、善、爱,批判丑、恶、冷漠。因此,任何文学作品都具有某种程度的教育价值,即对人精神上的某种启示。笔者认为文学作品的教育价值包括生活教育价值,即丰富、充实、改进学生生活的经验,并激发其生活向上的勇气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社会教育价值,即使学生在作品中体验到各种社会行为;情感教育价值,即增进学生关爱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文学作品的教育价值正是医学人文精神培养所需要的。因此,医学七年制公共英语课程中开设英美文学课程有利于启迪七年制医学生的心智,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锻造健全的心理素质、塑造完美人格,让自我感觉非常好的他们学会放下身段,正视自我,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由于文学作品对七年制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教益优势明显,故《英语文学作品赏析》课程开设两个学期。

四、结语

医学职业的崇高性决定了医学生必须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学会尊重、懂得关爱的人、具有人文精神的人。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医学高层次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的七年制医学生更应该是实践医学人文精神的典范。外语作为人文学科,具备培养医学人文精神的条件和内涵。因此,从医学人文精神培养的角度改革医学七年制公共英语的课程设置,第一,可以提高七年制医学生的英语学习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的英语语言综合技能得到更快、更高层次的提升;第二,可以使他们获得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拓宽他们的人文视野和思想疆域,这样他们日后成功的可能性会更大;第三,可以帮助他们养成完美的人文人格,使他们在未来的医学实践中不仅医术高明,而且能具备关爱和尊重人的人文精神,成为真正的医学大家。

参考文献:

[1]刘德培,陆莉娜.必须全方位多层次地弘扬医学人文精神[J].医学与哲学,2003,(3):5.

篇2

一、教材内容把握“整体化”,“先见森林,后见树木”。

交谈发现:许多教师自以为已基本掌握了《生物课程标准》的内容,但谈起“高中生物课程”模块包括哪几个,每个模块又包括哪几个部分时,大家不能准确表述,说明教师对教材内容不熟练,而且对三维目标的把握还欠缺。一部分教师在备课环节不够严谨,只是参考优秀教案或自己以往个人经验,草率备课,做不到在整体上把握课时内容,在课堂上何谈高效地将理论知识呈现给学生呢?更别说了解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了。笔者认为,一线教师首先要对教材内容全方位把握,非常熟悉,才能了解学情,合理支配课堂时间,创设出高效课堂。其次,教学过程中要精心备课,充分创设课堂情境,精心营造自由宽松、和谐互动的课堂氛围,真正做到高效驾驭课堂。最后,在整体把握课时内容的前提下,呈现理论知识的策略可以是“先见森林,后见树木”。这一点笔者觉得高三一轮复习时完全可以采用,效果很好,当然,新授课中可以根据具体课时内容选择。

二、课时知识“问题化”,问题讲求“递进化”。

教学实施过程中,巧设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多角度、深层次地挖掘知识内涵,营造动态课堂,最大限度地再现学生的个性思维和批判精神。这就要求教师挖掘教材中的质疑之处,精心设疑,通过师生互动设置连续性、层次性问题,或开放性、有难度的问题,组织和引导学生更明确地突击重点、直击难点、撞击疑点。从而把思考加深,把学生引向新的思维空间,以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知与审视。如对《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核心内容的呈现:其中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是学生理解上的难点。可以这样设计递进问题:A.噬菌体是哪一类生物?它有哪些成分?元素组成各是什么?如何标记核酸和蛋白质?B.怎样获得被■S和■P标记的噬菌体?C.实验中与有放射性的噬菌体混合培养的大肠杆菌有无标记?D.试验时为什么要均匀搅拌?离心后的放射性分布情况是怎样的?E.上清液放射性高说明什么?沉淀物放射性高又说明什么?F.新的噬菌体放射性为什么表现不同?G.你能说出实验结论吗?这样,难点自然迎刃而解。

三、课堂预设“宽松化”,课堂氛围“和谐化”。

新课改教学中,教师要营造自由宽松、和谐互动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尊重,个性得到张扬。教师要深入学生,成为其学习上的良师益友,包容学生对教材理论知识个性化的分析、另类的表述及特殊的解题方法。对有独到见解的要大力表扬,对不完善的要加以补充,对那些不合常理的奇思异想要给予呵护。这样,学生才敢于在课堂上活跃自己(发表自己的意见、向老师提出不同想法等)。学生的个性才能得以展现,学生的创新火花才能迸发出来,很可能随时出现无法预见的“个性化教学”资源。故教师对这些资源的产生要有所预测,做到心中有数,提高临阵应变的机智。可见,新课程不仅会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同时可能改变教师的教学策略,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研究和分析事实,才能使教师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面、新的特征、新的细节,这是创造性劳动态度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兴趣、灵感的源泉。”[1]的确如此,有了“自由宽松”、“和谐互动”的课堂氛围,不怕没有兴趣和灵感的诞生。

四、课堂活动“全员化”,教师评价“艺术化”。

教师在设计课时内容时一定要与课堂活动紧密联系起来,充分了解学情,研读新课程标准,依据教学目标层次要求和学生个体差异,有目标、有计划地精心创设课堂活动。这样才有可能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课堂互动,才能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让他们都有收获,体验成功的喜悦。当然,一个重要因素限制着学生是否能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教师的评价。评价很重要,好的评价是滋润学生学习兴趣和体验成功的雨露。不管学生表现如何,教师一定要用个性化语言评价,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有很多闪光点,这就达到了我们的目的。如对后进生可表扬性评价,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中等生可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上进;对优质生可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总之,我认为评价一定要讲求艺术,体现个性化。

五、教学设计“公开化”,交流合作“主动化”。

一位名师的成长经历中少不了勤于教学反思。加强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切磋,扬长避短,可使个人在成长道路上少走弯路,特别是年轻教师。故教师应将教学设计在备课组内公开,主动与大家交流设计思想及驾驭课堂的方法,充分接触备课组内的“阳光”和“风雨”。因为大家的实践方法、教学经验可能有很大不同,对教授时理论知识有不同呈现方法。这样既“取其精华,弃己糟粕”,集思广益,又实现二次备课。实践证明,这对提高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很大帮助。

篇3

关键词 生物科学 语文知识 数学知识 渗透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b)-0000-00

1生物科学与语文知识的渗透

语文是最重要的基础学科,生物教学中最常运用的讲述法就是以它为基础。语文中的许多语言艺术、修辞手法,在生物教学中均具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备课过程中有意识地挖掘,教学过程中恰当的运用,一定能增加生物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习的效率。我在生物教学中运用科学性的课堂语言,发掘人们所熟悉的诗词、谚语、成语、修辞等语文学科知识辅助教学,的确起到很好效果。

1)诗词在生物教学中的灵活运用 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珍贵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内容方面涉及草木虫鱼等生物知识的诗词众彩纷呈,各尽其妙。在生物教学中把有关诗词渗透进来,不仅能活跃气氛、加深理解,还能激发学生的思想情感,可谓一举两得。例如:在讲解“生物的适应性”时引入的名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学生对这句诗非常的熟悉,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理解它的本意和喻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来讲述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来理解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循环利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2)谚语在生物教学中的灵活运用 谚语是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能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在教学中把有关生物知识方面的谚语引进课堂,既加深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认识,又能使学生运用学习到的生物知识来解释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所遇到的生物学现象。例如:“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有水无肥一半收,有肥无水看着丢”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这些农谚充分体现了水和矿质元素对植物的重要性。又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是对食物链的生动描绘。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了生物具有遗传现象,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的是条件反射的建立。3)成语在生物教学中的灵活运用 挖掘成语中的生物学知识将其用于教学,或做导言,或做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不但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例如: “作茧自缚”表示适应的相对性, “华而不实”表示植物体缺少元素硼而出现的现象。“移花接木”表示植物的营养生殖方式,“一枝独秀” 表示植物的顶端优势。

当然语文知识浩若烟海,只有更多更好地把语文同生物知识联系起来,使教学语言生动、风趣、幽默、严谨,寓教于乐,从而构建一个积极活跃的课堂学习环境,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学而不厌。

2生物科学与数学知识的渗透

数学是学好生物等课程的基础,适当渗透相关学科知识,即可体现数学的基础功能和工具作用,又能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的能力.这种形式的试题体现了数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变通性、统一性和实用性。因此,为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和高考制度的改革,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生物学科中,巧妙地运用相关的数学知识解生物学试题,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态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变通能力。

1)应用集合法解决生物学问题

数学中的集合可以反映范围的大小,生物学教学可以借助集合法更深刻和直观地地区分各种事件概率的范围大小和相互关系。比如: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2)应用数学归纳法解决生物学问题

数学归纳法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基本方法,在生物教学中也随处可见。

例如:计算细胞分裂的数目时,1个细胞分裂为2个,2个细胞分裂为4个,3个细胞分裂为8个,依此类推,则n个细胞分裂为2n个。

3)应用数学中的排列组合解决生物学问题

有些生物试题若只简单的用生物学的知识去解答,计算时就会复杂、易错,且费时,无疑不是最好最快的解法。若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出发,应用数学排列组合的思维去处理这个问题,很快就算出答案。

例如:有3个不同的氨基酸和3种不同的氨基酸分别形成三肽的种类: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过程:设三个不同的氨基酸分别为X、Y、Z;三肽模式;___①_____ _ ____②______ _ _____③____

排位:①位置可以是X、Y、Z,即有3种填法;则②位置只能放其中之二,即有2种填法,那么③位置只有一种。组合后形成三肽的种类:3×2×1=6

当氨基酸的种类为3种时,①②③位置分别可放X、Y、Z即各有3种可能,组合后形成三肽的种类为:3×3×3=27。

所以在解生物试题过程中,当遇到一些难题时,或许我们换一种思维方式来考虑,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由此可见,在生物教学中加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既适应了生物教学的新趋势,又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生物科学与数学、语文相互作用,共同发展,有利于学生理解生物科学的本质,建立科学的自然观,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人才竞争十分激烈的年代,怎样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这个问题摆在了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高素质的人才不外乎就是指在多个知识领域都能够占有一席之地的人,更何况科学本身就没有学科界线。在生物学教学中,只有合理运用、处理好生物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知识渗透,才能高效地把知识内容

全面、系统地传授给学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篇4

2016年“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我们看到了国家态度,看到了重振“工匠精神”的信心,也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高职院校要积极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承担起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重任,深刻查找工匠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打造以工匠精神为特色的育人体系,着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

有部分研究认为,虽然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已经改变了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模式,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模式,但是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关键在于让学生不断进行技能实践操作,通过不断的操作才能生产出高端的产品,才能掌握熟练的专业技能,而当前高职院校基于资金实训基地等因素限制,导致学生的实践操作时间非常少另外高职院校的实训设备落后也是影响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因素。这些难题主要从技术条件角度考量工匠精神难以培养的原因,却忽略了工匠精神在人文道德层次培养的重要意义。

工匠精神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追求完美和极致;二是严谨,一丝不苟;三是耐心、专注、坚持;四是专业、敬业。工匠精神的本质是一种对真、善、美的追求。传统的工匠精神教育往往以教师讲为主,而教师讲授的往往是规范,“应该怎么做”或“不应该怎么做”,这就使学生无形中感受到工匠精神与自己本身的脱离感。但凡是通过灌输得来的道德教育都是外在的塑造,表面的影响,治标不治本。因此就导致了学生往往会因为并未真正了解到工匠精神的内在价值和意义而看似接受,其实并没有得到内化。这样的工匠精神教育过程无法使学生完成自我内化和自主建,因此阻碍或是延缓了工匠精神在学生身上由他律水平上升到道德自律水平。而学生要实现自主选择,实现工匠精神的内化,一定离不开亲身的体验。

体验式教育是一个从具体体验到反思观察到抽象概括最后到主动运用的过程。它注重的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是以体验为基础的持续过程;运用辩证方法不断解决冲突的过程;一个适应世界的完整过程;是一个个体与环境之间连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而工匠精神追求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永无止境的过程需要体验、观察、思考再继续体验,这就是人文教育中关于真、善、美的追求。因此在人文课施行体验式教育的过程中将工匠精神这一职业道德要求做更加细化、明确的思考和实践显得尤为有意义。

二、体验式教育培养“工匠精神”在人文课中的具体实施

1.课上:关注到每个个体的体验。讲述体验――点评反思――反馈运用。宏观的讲授工匠精神正如理性的说教对于个体来说没有意义,只有当人们有了类似的体验,再通过学习了解具有工匠精神的资料,才是把他人的书本知识变成自己人生智慧的时刻。因此只有关注到教育当中的每一个人,让工匠精神在每一个学生心里都留下感受和思考,特别是与自身实际相结合的感受和思考才会有意义进而发生改变。在人文课程教学中根据课时、学生数设置,每次安排几名学生进行三分钟演讲的环节可以关注到每一个人,要求大家讲自身的一个感受,这个感受是自己过去或正在某一个事件中的表现,比如经历失败挫折的感受、成功的经验分享;其中对事情的态度、要求以及事情最后的结果需要被讲述出来。教师讲评的时候要注意引导,因为讲述自己的经验就是体验式教育的第一个部分:具体体验,而第二、三个部分反思观察和抽象概括可能是学生已经完成或者尚未完成的环节,而这个环节引导、帮助和启发学生思考是很重要的,也考验教师的功力,教师需要关注到事件中的人对待事情的态度,往追求真、善、美方向引导,因为这是工匠精神的本质体现。最后一个环节是主动运用,这是离开课堂后才能实现的一个部分,容易被忽略,但也是检验和提升的一个重要步骤。因此课堂之后、时间之外,学生再反馈是整个体验式教育最后也是检验发生改变的最重要环节,他可以作为课程考核的一个部分,但是也可以与课程考核无关,而如果在课程之外,如何与学生链接也成为一个重要的思考部分:比如可以通过建立线上QQ群和线下学生互助小组的方式反馈持续观察学习。

篇5

课程的发展方向必然是多路径的,经济环境和教育体制越是发达,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方式、价值取向等元素也会越加多元化,原因很明确,那就是信息技术是培养人在信息社会中的适应与创造能力。这种适应与创造,涉及生活、生产、学习等各个方面,不仅仅是合格信息公民的信息技术基本需求,还有信息创造者对信息技术的创新需要。因此,我们探讨未来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价值观问题,要有一个基本的出发点,那就是多元化。

过去的课程明显区分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虽然没有强调单独教授,但是仍然因为人为割裂而被曲解与诟病,支持者与反对者都是从各自角度看待,没有从全局考虑,因此我们此处仍然借用“价值观”这个词汇,去观察、设想未来信息技术课程中需要面对的法律、道德、态度以及技术情感等,以及它们对技术学习与运用的价值观影响。

法律教育能对技术价值观进行公共契约精神的培养

在一个成熟的社会,包括信息社会和虚拟世界,法律教育是最基本的教育。尤其是在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的信息技术领域,对于初学者和技术成熟者一样需要把法律观念和法律方法作为首要的学习内容。

以往的技术领域的法律教育局限性主要在三方面,一是在内容上一般局限于信息安全、软件版权等纯技术内容;二是在方式上采用法律条文罗列和反面案例分析等就事论事的说教;三是在评价上达到知道程度后无法提高。另外,随着新情况、新法律的出现,在教育上更是容易滞后或误导。

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是没有抓住法律教育的本质——“公共契约”,我们的教育缺乏的不是正面宣传、反面警示,缺乏的是公共契约精神的培养。

如何在技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公共契约精神?试举一个假戏真做的“庭审辩护”项目学习案例。

第一环节,法律准备:首先安排一次小论文、小调查的写作,涉及科技、文化、生活各方面都可以,强调目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表观点,比如,《我的校训观》、《电动车的安全改进》、《手机利弊调查》等;然后根据学生的作品,进行分类,从原创度、真实性等挑选有争议或者抄袭的作品,由另外小组进行简要的法律针对性分析,对著作权、肖像权等进行分析,或对发明权、经销权、税法等进行论证,即无论是支持方或者反对方都要找到部分法律依据。

第二环节,模拟法庭:确定几个经典案例,组成法官与陪审团、原告律师团、被告律师团和大众听证团,进行一定约定后模拟法庭辩护,通过诉讼、辩论、合议及审判等相似流程,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在网上抄作文”、“发隐私图片”、“造假调查数据”等是有法律责任的,或者能够对“修改公共安全设施、工具(如电动车)”、“使用实名反面案例”等寻找法律依据,并且判断不同的行为可能或已经造成的利益损害程度。这样的过程,可能涉及的法律要素不一定全面,但是要有一定的依据。

第三环节,宣判与公约:因为是模拟法庭,宣判侧重在认识的正确与否,以及公共的意见共识达成,而非对个人的处罚。处罚的决定,可以作为对败诉方及所有人的一种意识校正。更进一步,通过公共讨论,形成班级一定的技术学习与运用的公约,如《上课合法应用手机的班级公约》、《作文网络抄袭公诉基本规定》等,达成公共契约之后大家执行,有公诉团体或者个人监督,定期通告或公诉。

组织这样一次或多次项目活动,用时较长,细节繁杂,并非一两节课可以完成,但是可以有一定的准备周期,学生经历后会对法律的核心精神有所领悟,不仅对遵守法律而且对用法律和制定法律都会有一定的感受,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学生学会利用契约或法律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班级制度、学习环境等。

无论技术怎样发展,无论是应用“贴吧灌水”还是应用“作业神器”,大家不再以盗号、拷贝、匿名谩骂等违法行为作为骄傲,也不对法律过度敬畏,而是真切有法律的意识,运用法律去维护权益,制定法规去管理大众,认可、遵守和尊重公共契约精神是最基本的社会人属性。逐步达成法律教育目标,再有技术变化、技术法律变化都可以应对,因为不是被动学习的法律条文,而是主动去寻找法律依据、完善法律需求。

法律条文会变,公共契约精神不变。

道德养成能对技术价值观进行自律意识的促进

法律与道德不相同却有关联,这一点在以往的课程中往往表述不清,致使混为一谈或者前重后轻。于是,形成只要不违法就行,自我意识强的人并不会顾及他人的感受。比如,公共人物在隐私权和肖像权方面是存在薄弱的地方,但是从尊重社会道德的角度思考,一方面不宜过度放大问题起到反面教材的作用,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不能通过网络暴力对他人和自我心灵造成一种畸形认识观失去道德自律,在幸灾乐祸中忽视生命。因此,法律意识是一种遵守的公共契约,道德意识则是一种尊重社会规范的自律。法律教育不仅是从反例分析,还要寻求法律依据;道德培养更注重正面引导、养成教育,而非反面经验。

在技术价值教育中,道德教育涉及的内容更多,主要是指技术的合理利用(相反的如PS造假、恶搞、人肉搜索等网络暴力,网络虚假信息或谣言,包括不加论证的科普虚假信息等)。

自律的培养靠说教是事倍功半的,甚至起反作用,这一点在未来的教育中必须要克服。试想,我们从幼儿园、小学就开始进行思想教育,为何效果不理想?原因很简单,就是空话太多,实践太少。道德意识是言传身教,是日常行为的是非判断,是具体的而非理论的。因此,我们要进行细致的渗透教育。例如,通过动漫、绘画、摄影等技术创作作品,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认识、描绘善良、美好和信心,通过技术在向别人表达美的同时提高了自己的审美,加强自我美育,自律养成就会水到渠成。再如,学习邮件不仅是简单的发邮件技术,而是向学校、市政等主体单位提出工作建议,在发挥民主的技术运用中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和主人公责任感,养成关爱社会、有责任让社会变得更美好的意识,能够运用技术对社会做出有价值的贡献,而非是游离或凌驾社会,这是对自律意识的促进教育。

道德源于自律,自律促进来自主动的实现社会价值中的感受。

态度生成能对技术价值观进行科学认同感的校准态度不仅是学习、求知的态度,而且是对具体技术的态度,态度决定高度正说明态度是方向盘,必须时刻校准。现在的信息技术课程由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原因,已经造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态度,在学生心理上缺乏科学认同感,在学校与社会眼中缺乏课程认同感,原因就是技术的价值显现中严重缺乏科学元素,于是缺乏科学方向,直至缺乏科学精神。

首先是内容要变革,信息技术也是一种科学技术,里面有科学的原理和技术的创造,不能再只局限于应用,要找回“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科学技术价值观。无论编程、动漫创作,还是实验软件、系统软件,都要面向科学。编程方面,从低年级起要在创作中体验、培养如何驱动机器解决问题,而非仅在主题上深化以致与应用软件使用不加区分;动漫创作方面,要在中年级提高交互与自动化技术价值体现,以提高技术对动漫的价值;在实验方面要在各年龄发现问题,系统软件要探索机器运行实质等,不能仅仅把系统软件作为用户界面。如,用系统检测软件可以更清楚地观察、研究、调整计算机内部的硬件、软件运行环境,这是超越使用手册式学习的信息技术科学角度的学习。

其次是教学方式要变革,态度来源于用事实说话,让学生认同课程、认同教师、认同科学技术的方式正是让他们自己去证明、去感受、去创造。认同感的基本需求是“真实”,这是最大的科学原则。我们教师也不要瞎吹,学了电脑多好,用了什么软件会成绩提高多快,这些非理性的商业夸张会在毁掉产品本身的同时毁坏学生的科学认同感。技术就是工具,科学就是规律,不能神化,而是要辩证应用与开发。例如,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网络学习方式,而不是统一要求看微课、用在线课程。学生在非强制下有需求了,会主动认同微课、寻找在线课程。

良好的态度来自于民主式的科学认同感,因此形成最重要的科学精神。

技术与德育整合教育的线索与方法基准权衡以上从内容和方式的角度分类对国家的法律规章、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个人的认识态度进行了思考,当然涉及技术的德育内容还有很多,以上仅是举例。目前,国家课程越来越提倡学科的整合教育,那将有更多有关哲学教育、美学教育、劳动教育等元素与技术教育相结合。面对可能繁杂的德育任务,我们需要厘清属于技术教育领域的德育线索与方法,并且要有基本的准则权衡,在内容、方向和时间上有所权重。

技术中德育教育的核心问题,仍然是以“科学精神”的认同感培养为根本。不论科学技术如何发展,我们是要运用科学技术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价值,而非反科学;科学技术一定会不断发展,不存在万能的科学技术。拥有科学的精神与意识,真正实践“实事求是”,一切“公共契约”、“自律”和“态度”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因为我们需要科学地面对世界、创造未来。

技术中德育教育的核心方式仍然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脱离课本的束缚,破除网络的瓶颈,把技术运用到生活中去,不论是物联网、创客还是微课,都仅仅是知识的载体与技术运用的方式,需要借鉴这些载体与方式去实践。甚至是平凡技术的应用,比如利用信息采集技术,完整记录、拍摄一种植物或动物的生长,运用信息搜索、交流技术探索动植物生长中的问题与规律,形成很有成就感的认知收获,那么不用说教的一种德育的生成,就更自然、更有力量地成功了。

篇6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科学的灵魂。科学素质是人们的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之一,而化学科学素质包含化学科学知识、化学科学精神、化学科学方法、化学科学能力、化学科学意识。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化学实验使学生牢固掌握化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能力,强化科学意识。

一、通过化学实验,获取科学知识

化学科学知识由科学用语、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组成,是化学科学素质的基础,是化学科学精神、化学科学方法和化学科学能力的载体。化学科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化学实验本身的实践性又为学生获取化学科学知识以及知识的深化、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最佳途径,使学生获取感性认识,并为其上升为理性认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强化实验教学,精心设计教材中每一个实验,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改教师演示性实验为教学并进实验或学生实验,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获得了化学科学知识。例如,在氢气的实验室制法的教学中,可让学生分别探究镁、锌、铁三种金属与酸的反应,通过比较反应现象,自然地掌握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

二、追求实验过程,培养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体现在无尽的探索中,培养学生化学科学精神就是培养学生多做实验,利用每一个实验现象制造悬念,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急于探究化学的心情,学生亲自做实验、观察、分析现象,不仅通过鲜明的实验现象了解物质变化规律,而且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实验成功,要求总结成功之处,若失败,鼓励学生重新做实验直到成功,并且帮助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这就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这种敢于正视现实,敢于创新的思想是化学科学精神的重要内容。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化学科学精神就是教师根据教材基本内容,分步骤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验、去观察、去探求新知识。在研究钢铁锈蚀的原因实验前,组织学生分组调查全市平均每月回收的废铁数量。调查结果是个惊人的数目,教师在学生的惊讶中及时提出:导致钢铁生锈的原因是什么?怎样防止铁生锈?在问题提出后,学生便查阅资料,并利用书中设计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最终得出结论――在潮湿的空气中铁能生锈。有的学生还从资料中查出电化学腐蚀,拓宽了知识面。探究性实验看中的不是结果,而是学生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使其从中品悟到实践的快乐。

三、规范化学实验,掌握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是人们在科学研究中遵循的途径以及运用的各种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学生一丝不苟、严谨治学实验习惯的养成,需要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在实验中出错是难免的,正确处理差错会使其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做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时,一组学生的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的装置突然发生炸裂,我急忙走过去问伤着了没有,见没有受伤,便让其他学生继续做实验,并帮助事故组同学重新安装并实验。实验一结束,便组织学生讨论发生事故的可能原因。通过讨论,学生把本实验的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牢牢记住了。

四、优化化学实验,提升科学能力

化学科学能力是化学科学素质的核心,一是学习获取已有的科学知识的能力,二是在学习已有的化学科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探索的能力,它们均离不开化学实验。化学科学能力包含实验观察力、思维能力、理解和自学能力、创造力和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篇7

关键词:英语专业;自然科学:基础课程;科学精神:培养

一、前言

目前我国外语专业主要培养三类人才:知识型、复合型和应用型。几乎所有理工科院校的英语专业都有着同一个目的:培养复合型人才。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是所有此类院校面临的关键问题。

本文从分析目前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现状人手,以分析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和科学精神之间的关系为基础,提出了作为学生科学精神培养必不可少的条件:设立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二、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现状

目前,一方面理工科院校由于拥有良好的相关专业资源优势,在课程开设时过多地考虑就业因素而加重就业前景良好的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忽略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后续课程。另一方面由于教学理念模糊,在课程设置上贪多图全,课程开设随意杂乱、缺乏系统性、误导学生失去学习重心。课程设置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导向,经过调查我们发现一些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既无本专业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过硬的应用能力,其它相关专业知识也不甚了解。

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形成的观念,英语专业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培养英语比非英语专业学生用得更纯熟的学生的地方。由于大学英语迅速发展而使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拥有明确的专业的同时也有可能具备较好的语言技能,英语专业如果不进行适当调整,发展前景不容乐观。而现在的英语专业教学,大量的还是对语言本身的分析、讲解;英语教师对语言、背景知识的讲解与学生以后的工作缺乏相关性,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由于基础教育高中阶段学生过早分科,考入大学的文科大学生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匮乏不言而喻。

但是由于外语教学自身的规律,以及教师思想上的忽视,在外语教学中往往只强调模仿、复现、记忆,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了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薄弱的后果。不少高校都存在如下事实:如果外语系的学生和文科其他系的学生比试背诵、复述能力,外语系的学生多半能够占先;但如果大家一起讨论某个涉及政治、社会、文化的问题,外语系的学生中不少人就会言而无物了;不少外语系学生的文章,英文表达不错,可是内容贫乏。这种情况的出现跟他们知识面窄、思维能力差、缺乏创造性见解不无关系。

三、自然科学基础课程与科学精神的关系

科学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对于科学来说,知识是“硬件”,而方法和精神则是“软件”。

科学精神,指的是人的意识对客体的尊重精神和追求精神。科学精神在人自身的发展中有着重大的作用,使人能够积极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从而获得科学知识和物质财富。

科学精神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古往今来,政治家、科学家、社会学家等从不同的侧面阐述了科学精神的实质。有学者认为科学精神的实质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求真的理性精神,求实的实证精神,求新的创新精神。更进一步讲,科学精神涵盖:构成科学精神根基的实证和理性精神,促进科学进步的怀疑和批判精神,以及体现科学精神“灵魂”的自由创造精神。

因而学习科学知识并对科学知识进行反思的过程。即是接受科学精神熏陶的过程。因为科学理论和科学体系的静态结构、科学知识产生、确立和发展过程,以及科学知识对人类社会影响的广泛与深入等等,都有可能在科学精神方面给人以某种启迪和教育。

四、科学精神培养途径

对于一个民族的科学精神的培养,基础在教育。科学精神和和创新能力并不是学生们往往联想到的高不可攀的“真知灼见”和“创造发明”。只要诱导学生勤于思考,并提供他们实践和训练的机会,这种能力通过给学生创造条件而可能培养出来。

首先,学校要提供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其次,教师要自觉地把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作为自己的崇高职责,切实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第三,通过课堂讨论引导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意识。第四,如果教学中采取能激发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方式,有助于对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最后,也是针对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的重中之重:设立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因为科学知识的讲授是培养科学精神的基础。如果不考虑扩大知识面,就会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无法完全适应未来的工作,在外语领域也难有建树。其实扩大知识面和外语学习并非是矛盾对立的,人类的各种知识是相通的,某一门类的知识往往能对另一门类的知识有所启发。也许从表面上和短时间来看,读非英语类书籍占去了一定时间,但从长远看不但不会影响英语学习,而且会有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掌握。

综观其他学校进行的改革,不同的大学基本根据自身的情况设立相应的课程。比如清华大学的英语专业为了培养具有较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基础、较强的英语运用能力和广泛的人文、科技、经贸等专业基础知识。毕业后能从事翻译、教学、商贸、管理、国际文化与科技交流领域工作的高级英语人才,在课程设置方面就突出清华大学独特的学科交叉、文理工渗透、中外古今贯通的特点。清华大学英语专业自1983年恢复招生以来,由于历届学生具有文理渗透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始终保持较强的竞争优势,具有可塑性好、适应能力强等特点,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和欢迎,其中不少人已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

像中国科技大学这样以理工科为主的,其外语系英语专业偏向科技英语方向,招收理工类学生,培养具有宽厚自然科学基础及一定专业知识,具有较广播的文、史、哲修养的英语专门人才。而其英语专业(科技英语方向)主要学科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普通物理及实验、计算机语言及应用基础系列等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篇8

一、在课堂教学中构建生活化情境

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应当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中心,注重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以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经历的科学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课程的教师要在课堂的教学当中结合所学习的科学知识给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自身的体验中进行科学问题的探究,注重引导学生从自身的生活体验出发,学会根据生活中的现象去理解科学知识,让科学教学课堂变得更加灵活和生动。

例如在教学《食物链》一课的时候,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一段关于自然界中生物的视频,视频中主要讲述的是在树林的旁边有一块稻田,树林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鸟类,还有蛇、猫头鹰等动物,水田中蹦着几只青蛙和蝗虫。让学生观看后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动物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并让学生结合自己在生活中所看到的动物觅食的现象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会想到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通过给学生创设生活化的场景,让学生在课堂中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来理解科学知识,那么再难的科学知识也会被学生所理解。

二、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材料

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科学现象,学习科学知识,因此科学的探究材料是探究中最关键的一部分。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生活中的科学材料和学生所熟知的材料进行探究。如果探究中使用实验室的器材学生会感到陌生而不知所措。探究材料如果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被学生所熟知,那么学生很容易地就进入到课堂的教学探究当中,同时也更有利于探究的顺利展开,增强学生对探究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能量的转换》一课时,给学生提供一些生活中的工具,如打火机、电吹风机等,让学生在这些生活化的物品中学会观察科学现象,进行思考。学生通过对生活中物品的观察就能够明白,这些物品有的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有的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从而掌握本节课的科学知识。利用生活化的物品进行探究可以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印象,具有良好的探究效果。

三、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活动

课堂教学虽然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但却不是唯一的形式,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现象不能仅仅被禁锢在狭小的课堂中,展开合理的课外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在课外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拓展,视野得到开阔,科学探究活动也更加广泛,更有利于学生积累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因此小学科学教学当中教师要学会将课堂外的广阔天地与课堂教学两者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生存环境》一课时,可以通过课外活动的形式,让学生相互配合制作一个动物生态瓶和一个植物生态瓶,让学生根据自己生活中所观察到和看到的动植物的生活环境,模拟一个动植物的生活环境,满足动植物生存所需要的条件和环境。学生之间可以通过课外生活的观察记录动植物的生活环境,进行交流和沟通,并通过动手制作模拟动植物的生活环境,加深对科学知识的印象,提高参与科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生活化的课外活动能够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与课堂科学知识相互联系,又能够对课堂学习的科学知识加以拓展和延伸,开拓思维,有利于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学生可以将学习到的科学知识应用到课外活动中,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在课外布置生活化作业

科学素养的培养不仅需要课堂科学知识的传授,更需要给学生布置可探究性的课外作业,让小学生通过课外作业的形式探究科学知识,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课外的作业是对课堂知识学习的巩固和补充,是提高学生应用和实践能力的最好证明。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完成后,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给学生布置课外的实践作业,拓展学生课堂学习的范围,增强对科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例如在学习《寻访小动物》一课中,课堂教学完成后可以给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在课下探寻蜗牛的生活,对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进行记录,并把自己的观察结果以小作文的形式展示出来,在课堂中分享给同学。这一生活化的作业激发了学生参与意识和探究的激情,纷纷参与到对蜗牛习性的探究当中,既提高了学生参与的兴趣,又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究的能力。

篇9

【关键词】文科学生 自然科学素养 自然科学史

【中图分类号】W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168-02

国内高中开始的文理分科和大学的专业教育,使大多文科学生很少接触理、化、生等自然科学的相关知识,导致了文科学生自然科学知识的不足,造成其科学思维与科学精神的缺失,严重制约了文科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当前部分高校在文科学生课程体系中增加了“自然科学基础”类课程,但由于文科学生的理科基础薄弱和个人兴趣等原因,往往不能取得好的效果。

自然科学史是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的学科,是描述和解释自然科学知识产生、发展和系统化进程的历史学科。1917年,自然科学促进会在其年会上认为:“科学史是一种溶剂,它能溶解由学校课程表带来的文学和科学之间人为的壁垒。”[1]在高校文科学生中开展自然科学史教育,对于提高文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自然科学素养、培育怀疑与批判精神、创新与开拓思维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但是,目前国内大学文科教育中还极少将“自然科学史”列入教学内容中。探讨“自然科学史”课程的教育目的、意义和方法是当前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通过自然科学史教育提高文科学生自然科学素养的可能性

科学史作为人类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科学发生和发展历史的一门学问,立足于从历史的角度研究诸多科学事实本身及其相互间的关系[2]。要实现高等教育阶段科学和人文的融合,提高文科学生的科学素养,在高校广泛地开展自然科学史教育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这是由自然科学史的科学与人文的双重属性决定的。

自然科学史是描述和解释自然科学知识产生、发展和系统化进程的历史学科,包括它的通史、断代史、国别史和部门科学史[3]。从它的含义来看,一方面,虽然它着眼于自然科学,却立足于历史。科学史如同经济史、政治史、文学史和艺术史一样,本质上也是一门历史学科,它属于人文科学研究领域,具有浓厚的历史感[4]。所以自然科学史从本质上说是一门历史学科,历史学科又从属于人文学科,这就决定了自然科学史的人文属性。另一方面,它不是关于社会、经济或人类的历史,它是一部关于自然科学的历史,具有明确的指向性。这决定了它的科学属性。所以说自然科学史具有科学与人文的双重属性。

文科学生的思维方法更偏向于形象思维,而自然科学知识的逻辑性相对较强,如果单纯的传授自然科学知识,对于文科学生而言接受起来比较困难。自然科学史简单来说也就是自然科学产生、发展的历史,学生可以在历史的脉络中学习到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方法。所以通过自然科学史教育来提高文科学生的自然科学素养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二、在高校中开展自然科学史教育的意义

(一)促进文科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

复合型人才指的是那些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具有一二门专业知识,且知识面较为广泛,基础较为扎实,在广泛领域内具有较强适应性和较高水平,并以自己创造性劳动在社会中做出某种贡献的人[5]。社会科学的发展与自然科学密切相关,如果文科大学生不了解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不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那么全面发展就无从谈起。在文科学生中开展自然科学史教育,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全面渗透,不仅使学生了解了科学发展的历史,也提高了科学知识水平,弥补了自身知识单一的缺陷,拓展了其知识面,促进文科学生向复合型人才迈进。

(二)培养文科学生的探索和批判精神

人文学科的知识具有较为稳定的特点,学生学习和应用过程中大多只需要有选择的接受即可。而自然科学知识却是迅速发展变化的,这就需要一代代的人们不断地探索、发现。通过自然科学史的学习,相信文科学生会理解自然科学知识形成和发展规律,学习到科学家们孜孜不倦的求知精神和科学的批判精神。从学生的整个人生的发展来看,既有利于养成他们以科学精神看待人文社会科学的习惯,也有利于他们形成以人文社会科学的思想来反思科学技术发展的批判意识[5]。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更为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学风提供基础。

(三)提高文科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现代公民要舒适的生活,更要科学理性的生活。这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以从事相关职业,而且需要科学的精神来辨别社会生活中的是非。我国的经济在高速发展,但是公民的科学素养却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一些人由于科学知识缺乏,辨别是非能力不强,从而相信封建迷信,轻者影响自身生活,重则影响社会安定。在文科生中普及自然科学史,有助于学生培养科学精神,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加科学理性的生活,从而带动社会上的科学之风。

三、在高校文科学生中开展自然科学史教育的途径

(一)高校要对文科生的自然科学史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大学专业教育的背景下,许多高校只把目光放在了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教育上,而对学生的综合教育关注甚少。这就造成了一些文科学生虽然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但是却对自然科学知识了解甚少,例如不知道“光年”是长度单位等。要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高校对文科学生的自然科学史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西方,很多国家关心学生的科学史教育,为学生开设了科学史课程。美国哈佛大学在20世纪20年代就较为系统地面向各专业的学生开设科学史课程,其科学史的师资队伍也一直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在法国的大学教育中,科学史也很受重视[4]。我国高校应该借鉴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做法,重视文科学生的自然科学史教育,这样才能更有效率地提高文科学生的自然科学素养。

(二)适当改革课程设计体系,增加科学教育比重

大学实行专业教育,这一方面确实有利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为企业、社会的发展输送各方面所需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这种专业教育却忽视了人才的全面发展。大学的课程安排多是按照本专业需要而设定,课程设置比较单一。例如一个新闻专业的大学生,学校可能为其开设了新闻理论、传播理论、中外新闻史等各种专业课程,但是他们却很难接触到有关高等数学、物理、计算机等各种理科性的知识。大学是一个开放的课堂,应尽力改变课程设置的单一,增加科学教育的比重。例如,一方面可以增加有关自然科学基础的选修课,并且可以选择一到两门作为考试或考察的科目;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学校的科技活动,并且多多鼓励文科学生参与,加强文科和理科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让学生在大学这个开放的课堂中得到全面发展。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自然科学史讲座

毫无疑问,课程的学习是增加学生知识的重要手段,但是校园中丰富多彩的讲座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又一条捷径。在高校中开展形式多样的自然科学史讲座,聘请各个自然科学专业的老师,在一定的时间内向学生展现一幅学科发展的精品画卷,这对提高文科学生的自然科学素养具有极大帮助。另外,每个老师都有自己不同的讲课风格,这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讲座有助于提高文科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提高自身的自然科学素养。

(四)开设《自然科学史》课程

选择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质、生物、医学、能源、机械、材料等各个学科的知名教师以联合授课的形式在文科学生中开设《自然科学史》课程,重点讲述各个学科的重要发现、科学思维和历史进程。在课程基础上组织编写针对大学文科教育的《自然科学史》教材,让学生可以在课下巩固所学知识。以课外阅读的形式要求学生阅读一些能够看懂的经典论著,如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伽利略的《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哈唯的《心血运动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等。通过课程的系统学习,逐渐培养文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提高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了解自然科学各个学科的基本知识和重要历史事件,增强综合素质。

四、结语

社会需要综合型人才,高校在着力培养文科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也应把眼光放在提高文科学生的自然科学素养上。通过自然科学史教育提高文科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探索与批判精神、增强辨别是非、正误的科学能力,文理渗透、融合,为社会输送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邵敏,曹肇基.科学史教育与创新精神的培养[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9,(3) : 43- 45.

[2]魏屹东.科学史研究为什么从内史转向外史.[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11):27-32.

[3]互动百科:http://.

[4]李涛,肖恩玉,李志勇.论大学的科学史教育.[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9):113-117.

[5]何启贤.略论对文科大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意义.[J].管理研究, 2009(7):17-18.

[6]F. James Rutherford. Fostering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 American Science Education? Science and Education, 2001, 10 (6).

[7]Roy Macleod, Russell Moseley .Breadth, Depth and Excellence: Sources and Problems in the History of University Science Education in England, 1850-1914. Studies in Science Education, 5(1), pp.85-106.

作者简介:

篇10

什么是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在回答这一问题时,我们要先明白什么是科学。科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科学往往指的是知识体系,更多的是自然科学知识。广义上讲:科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探索世界、获取知识的过程;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和态度。科学素养主要是在广义科学的范畴内进行演绎,目前我国学者认为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有: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方法与能力、科学行为与习惯、科学态度、精神和价值观等。因此,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是指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儿童科学教育的要求,幼儿教师所应具备的科学精神、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能力等。

从科学素养的具体要求来看,幼儿教师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必须具备基本的公众科学素养,同时,由于幼儿教师所面对的是充满好奇,渴望探索,却又缺乏经验的幼儿,这就决定了幼儿教师还必须具有高于一般公民的科学素养。同时,从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现代幼儿科学教育不再是传统的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和基本的常识教育,《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已经明确指出幼儿科学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因此,现代幼儿教师在具备公众基本的科学素养的基础上,还应该具备能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职业特征的科学素养。

一、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科学价值观是幼儿教师从事科学教育的根本和灵魂。幼儿教师从事幼儿的科学启蒙教育,首先自身要有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即要对世界有正确的认识和正确的态度,对科学技术予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的正确理解和认识。态度决定一切,人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态度是很重要的,你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它.它就会以相同的态度给予回应。如果幼儿教师的科学价值观不正确,带有迷信色彩,那么其所教的幼儿又怎么能正确地认识这个世界呢?此时的幼儿对世界的认知完全是通过周围的人和事物了解的,这个阶段为幼儿灌输什么样的思想,其就会把世界想成如你所说的那样。

如,随着人们对科学教育目标和对幼儿学习方式和特点的深入理解与认识,人们也越来越强调幼儿的探究。强调科学教育的过程主要就是让孩子亲历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探究”已经成为科学教育活动的一个核心词汇。教师对科学活动中的“探究”还存在一些误解,他们认为只要让孩子体验了、动手了,就是让他们探究了,“探究”就是所谓的“做科学”。而“做科学”又主要是动手的事情,因此将“探究”等同于动手的学习活动。事实上,科学教育过程中的“探究”要求孩子学习的过程必须是一个能动的过程,而动手活动则不一定是能动的。能动与否关键在于孩子是否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

可见,幼儿教师从事科学教育就是要对科学有深刻正确的认识,有了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并且能够与时俱进,随时展不断更新观念.才能在指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索发现时不会局限于狭隘、陈旧的观念,才能正确地引领幼儿进行科学探索。

二、一定的科学知识及对科学知识的认识

科学知识在科学素养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是培养和形成其他科学素养要素的载体。从广度上来说,幼儿教师应具备一定范围的科学知识。如:人体的结构及其功能,心理活动,个体生长衰老,保护身体,身体健康的了解;对动植物的观察与了解:对生态与环境的了解:对自然科学现象的了解:对生活中的科学技术的了解,等等。从深度上来说,幼儿教师不仅应了解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的基本知识,而且应具备对常见事物、现象的深层次的知识,如,以自然科学现象来说,不仅要了解有哪些自然现象、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还应理解这些现象怎么形成、相互之间的关系,学习一些专业术语,等等。更应该对自我的知识(包括对自身的文化素养、兴趣爱好、态度能力、经验积累等方面有明确的认识);幼儿的知识(幼儿生理、心理的发展特点和认知特点);教材内容、学科、课程结构等知识有专业化的学习和了解。

幼儿教师除了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外.还要对科学知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科学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与人们认识和实践水平的提高不断变化与发展的,要从不合时宜的传统观念中摆脱出来,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获取最新的科学信息,引导幼儿接受最新的科学发展,掌握关于科学的初步概念。逐渐形成对科学的正确认识.纠正传统习惯认为的一些错误观点,让幼儿从小树立正确的科学知识观。

三、科学信息获取、利用的能力与设计组织科学教育活动的能力

1.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

现代社会日益凸显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特征,大量的知识,尤其是有关科技的知识,更需要通过现代化的手段来获取.同时由于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更需要幼儿教师提供更多的直观、具体、形象的学习和探索材料。因此,无论从教师自身发展,还是从幼儿发展的角度来看,现代幼儿教师都需要具备获取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幼儿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学会运用多种手段查阅相关资料.如利用电子图书馆、全文数据库教学视频资源等,并能有效甄别信息,挑选价值性高的资料作为教学的有效补充。如,有的幼儿园在组织幼儿观察、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时,除了让幼儿亲自植植物进行观察外.还可以利用中央电视台七套节目中有关农业的节目录像,让幼儿更直观、形象地观察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诸如此类的活动容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2.设计和组织科学教育活动的能力

有效的设计和组织科学教育活动是科学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步骤。教师应具备设计和组织科学教育活动的能力.这是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核心要素。在设计科学教育活动时,教师应能正确把握幼儿年龄发展特点和班级特点,甚至是个别幼儿的特点,具备合理选用科学教育内容的能力。合理安排教学环节的能力,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和层次性。这种连续性主要表现为要给孩子提供连续的对科学的理解和体验,而不是随意的、盲目的活动层次性就是要注意活动的难易和重点,例如,并不是所有的活动都要让孩子观察,有的活动就可能侧重于孩子对于科学方法的认识。

组织科学教育活动的能力主要包括教师的科学启蒙意识和能力、反思能力等。幼儿期是个体科学素养萌芽期,这就决定了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具有启蒙性。由此,幼儿教师还必须具有科学启蒙的教育能力和素养,具体地说.具有科学启蒙意识和能力的教师,应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并善于利用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其对科学的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善于选取幼儿最感兴趣的科学问题.采用适宜的方式帮助和引导幼儿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善于创设情景和利用各种条件使幼儿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探索和发现的快乐。幼儿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目的不只是让幼儿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科学经验,更重要的是使幼儿在科学探索过程中发展其思考问题的能力。幼儿教师不仅自己要有一定的思考反思能力,而且要引导幼儿思考问题的能力,支持、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只有不断地对科学实践进行思考、反思,才能从中不断创新,从而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正确地把握科学教育的方向,不断提高幼儿科学教育的质量。

四、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和求实严谨的科学态度

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都是属于科学的精神本性。幼儿期是一个人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对其进行情感态度的培养尤为重要。所以,教师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培养是幼儿科学素养形成的关键所在。

幼儿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提高创新素质。教师的创造型人格对幼儿的创新素质的形成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应注重不断学习培养自己创造的能力和品格.在工作中不断解放思想,勇于突破现状,在内容上、形式上和手段上创新,做创新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