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培训建议范文
时间:2024-03-20 17:53: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员工培训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本文将对员工的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并对培训方法提出自己的一点建议,从而促使员工培训工作更加科学合理。
一、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管理者对员工的培训不够重视
不少高层管理者认为,教育培训是人力资源部的事情,高层不重视,中层不支持,底层不理解,导致培训部门孤立无援,展开培训工作困难重重。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一些管理者意识到了良好的培训可以有效地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从而促进企业更快地发展,但是却经常被其他直接影响企业发展的产品技术、产品质量等问题所掩盖。还有一些管理人员认为选择和拥有的人才可以通过招聘快速取得,而忽略了员工培训。由于管理者的错误决策,致使企业员工缺乏工作积极性,最终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甚至导致企业面临生存问题。
(二)对培训需求信息缺乏理解,缺乏针对性
有效的培训需求分析能够保证培训工作顺利的开展并取得良好效果,但是不少企业在制订培训计划时都忽视了“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需求分析主要包括两方面,即对企业战略发展的需求分析和对企业员工个人发展需求的分析,同时应结合员工自身差异。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员工都存在差异,因此在培训时应针对员工的职责、工作范围和工作性质的不同,对不同的员工进行不同的训练。有些企业采取一锅端的形式,忽略了员工的需求差异,导致培训内容与企业期望以及员工需求严重脱节,这样不但浪费了企业资金,也使企业培训难以转化为实际的人力资源。
(三)缺少有效地培训评估和激励机制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缺乏完善有效的培训评估体系,这些企业对培训结果的评估较为简单,忽视了培训考核结果与激励挂钩,导致员工积极性降低。培训与实际脱节,以致不能达到预期的作用,培训也只能变成一种形式,难以对企业人力资源产生积极的作用,也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因此,企业要建立和完善一个科学且行之有效的培训评估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员工培训的投入不足
很多企业的培训内容多以应急需求为主,因此企业员工培训成为了一种短期行为,而且部分企业盲目追求短期效益,认为企业人才培训的费用大于直接招聘的费用,所以一些企业不重视企业内部的人才培养,加之培训后会有员工离职的现象,所以很多企业不断减少员工培训费用,导致了企业员工培训的投入严重不足,阻碍了企业人才的培养。
(五)培训缺乏系统性
企业的教育培训缺乏系统性,认为培训就是组织理论学习和技能学习,没有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人力资源规划相挂钩。多数企业仅仅有一纸计划,根本不能按计划执行,致使企业的员工认为“企业培训”只是个概念,对培训的定位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无法将培训视为企业给员工的福利,利用企业培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二、员工培训方法
企业员工培训机制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员工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优秀员工的获得不仅仅靠培训,还需要多方面因素的配合,使整个企业的力量大大超过原有个人能力的总和。
(一)制定科学的培训体系
企业员工培训要做好科学系统规划,以保证培训效果落到实处。企业管理者不仅要对培训对象、内容、方法、形式、培训师、教材、经费等有一个系统的安排,而且还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员工培训效果可以从受训员工的反应、学习效果、行为的改变及企业绩效的改善几个角度来评定。
(二)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做好培训需求分析
企业要想实现培训效果的最大化,就必须对培训的需求准确定位。通常情况下,培训需求分析包括组织需求分析、工作需求分析和员工个人需求分析三个层面。(1)组织层面的培训需求分析,找出企业存在问题并确定是否培训。(2)工作层面的培训需求分析,通过查阅工作说明书或具体分析某一工作需要哪些技能,了解员工差距,弥补不足。(3)员工个人层面的培训需求分析,是通过人员分析确定哪些人需要及需要何种培训。组织、工作、员工三个层面的培训需求是一个有机的系统,缺少任何一个层面都不能进行有效的分析。
(三)创新培训内容,重视员工的素质培养
现代的培训观念认为,企业绩效的改善依赖于人的发展,只有开发员工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其个人价值,才能实现企业自身效益的最大化。这就要求企业在员工培训时,在内容的选择上,立足以人为本,从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精神、团队精神和工作内涵等来统筹思考,不仅注重业务技能的提高,还注重潜能的开发,从而培养研究兴趣,激励创造动机,养成创新精神,形成使命意识,真正实现企业员工的双赢。
三、员工培训的建议
(一)对于员工培训,应当是长期的持续的。这应该成为企业的一个良好的习惯,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员工培训,更新一下智库,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
篇2
一、当前油田基层员工培训工作的特点
第一,培训人员的广泛性。
作为国家特大型企业,胜利油田生产经营范围广泛,在岗员工人数众多,既包括广大一线操作工人,也包括各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庞大的员工基数,使员工培训工作需要覆盖的人群非常广泛。随着油田发展形势的不断变化,培训教育对象不仅包括广大在岗员工,还包括数量庞大的外协施工队伍、临时性用工。
第二,培训需求的多样性。
胜利油田拥有石油勘探开发、工程技术、工程建设、水电暖供应、社区服务、科研教育、医疗卫生等覆盖多个行业的不同单位,建立了完整系统的各级生产运行和管理机构、组织和单位,涉及众多业务和技术领域,因此,广大干部员工从事的岗位职责差别性较大,这就造成了培训需求的多样性。
第三,培训层次的差异性。
一方面,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不断有大批的员工通过转岗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大批劳务派遣工参加到油田一线生产中,他们的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急需进行更新;另一方面,还有一部分技术娴熟、管理能力强和专业水平高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操作人员,也迫切需要通过能力提升实现自我成长,这就使得各个群体的培训需求呈现出明显的层次性。
二、油田基层员工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第一,培训针对性有待加强。
面向基层员工组织的教育培训要更贴近生产需要,更能满足基层员工个人需求,而目前油田层面统一组织的培训大部分是按照年初各二级单位劳资培训部门上报的培训需求来制定计划。由于各单位需求不一,油田层面组织的培训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只能统筹兼顾共性需求组织培训,造成培训针对性较差,工作中的实用性不强,难以做到学以致用。
第二,培训形式较为单调。
目前基层员工接受的培训大多拘泥于理论知识讲授,上级精神传达上也大多采取在会上集中读一读、讲一讲的方式,很多基层员工片面地认为只要将书本上的东西学一学、说一说、考一考就算达到了目的。这使大多数接受培训的员工不仅收效不大,而且学用分离。考试时虽然成绩不错,但到了具体工作中或面对实际问题时,却一筹莫展,难以适应岗位要求。
第三,工学矛盾较为突出。
油田层面统一组织的培训安排时间大都在年初确定,而大部分基层单位的工作具有一定的临时性和变化性,往往没有规律可循,客观上造成部分员工生产与培训时间的冲突。生产一线干部员工早出晚归,倒班作业,工作任务繁重,往往没有时间和精力学习,而采取集中学习方式,又可能因为生产任务造成学不完、学不透,达不到培训的真正目的。
第四,培训教育效果不明显。
首先,基层缺少一支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相结合的兼职师资队伍。内部专业技术人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却讲不出来,会做不会说;外聘教师资源中大多注重理论,没有实践经验,影响教育培训效果。其次,部分干部员工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不善于阅读记录、思考运用、交流总结,没有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导致部分人员受训却没有效果,或提高较慢。第三,部分基层单位重培训轻使用,没有做到轮训普及与重点提高相结合,没有做到考核激励与选拨使用相结合,造成强弱两级分化和培训“专业户”现象,使基层员工培训的积极性不高,重视程度不够,素质提升效果不明显。
三、加强基层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建议
第一,管理者更新培训理念,营造学习氛围从战略高度重视员工培训。
在一个企业内只有高层管理者的支持和批准和推进,员工培训才能得以进行。如果企业领导管理者尤其是决策者不重视员工培训,那么无论从师资、资金、时间等各方面就很难保证员工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如果仅仅对员工进行培训而忽视对管理者的培训,企业领导的培训理念可能就会落后于企业培训需求的发展,企业决策者同样会对员工培训没有足够的重视,企业会因培训的落后,导致企业职工队伍和管理队伍思想落后,知识和技能老化,企业的竞争能力就会逐渐降低,慢慢就会被其他企业所超越。
第二,做好培训计划,理顺培训流程。
要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和员工,提出不同的培训目标,设计不同的培训内容,从而使这个计划既符合企业整体发展的需要,又满足企业目前的工作需要。建议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专业岗位胜任力的素质模块,推行持证上岗制度,规范化、系统化培训内容,本着“统筹兼顾,着力推进,重点突破、创新特色”的设计方针去引导企业发展。在培训流程的设计上应注重教育部门和各专业部门的紧密协作,做好培训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无效培训和重复培训。
第三,建立岗位素质能力评价标准,提高培训实效性。
为使员工培训工作取得实效,在认真分析员工结构现状和岗位需求的基础上,确立了“严格培训出效果,回到岗位能干活”的培训宗旨。为加强实训效果,在所属各单位选拔最优秀的生产一线人员担任兼职培训师,培训注重创新教学手段和培训方法,融入现代培训理念,采用多媒体教学、现场参观、实际操作训练、交流座谈等多种方式。
第四,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实施多元化培训。
在培训对象和内容方面,一是要加强对基层班组长的教育培训。不仅要授之以判断与决策能力、灵活应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理论知识,更要发挥其纽带桥梁的作用,将基层员工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纳入整体培训内容,授之以思想工作和心理咨询的能力,使其在面对复杂的基层情况,根据不同的特点找到适合班组每个员工的最有效的影响与控制方式,疏通员工心理郁结,规范员工工作行为,促进员工工作生活态度的转变。二是要加强新入厂员工和劳务派遣工的企业忠诚度教育,要从主人翁意识教育入手,使其正确认识同工同酬概念,认清自身处于技能积淀期和心理成长期的特点,进一步明确导向,讲清形势,端正态度,为油田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培训形式上,要在原有的授课式培训模式基础上采取新形式、新方法,形成方式方法灵活多样、系统健全完备、专业配套的员工教育培训体系,形成教学现代化、培训多元化的新局面。根据不同单位、层次人员的需求实际,坚持内培与外培相结合、课堂培训与阵地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送教培训相结合。采用课题研讨、模拟演练、研究讨论以及案例式教学和网络培训等现代化的培训方法,不断丰富培训手段。
第五,采用多种措施,提高培训质量。
针对不同类型的学员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比如对于一些有着丰富现场经验的老师傅,则采用交流和学习共享的方式与他们进行积极的互动,向他们传达理论知识的同时共享其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师生互动,学习交流,从而使其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现场实践相结合,达到最佳的培训效果;对于一些学习主动性较差和长期服务于一线的学员,则通过心理的疏通和思想的引导提升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中心由“教育型”向“服务型”的全面升级转变,最终使学员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全面系统的知识。
一是全面加强教职员工的综合素养和个人魅力,以权威的学术赢得学员的认可,以精彩的讲授调动学习的激情。在培训过程中,教师通过各种血淋淋的违章案例所带来的悲惨后果和安全规范施工所换来的幸福利益,来全面提高学员的安全理念,不断增强施工的安全意识,使得他们从“来学习”到“要学习”这一思想观念的重大转变,从而深刻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和学习的必要性,为中心的工作开展和培训的不断扩大奠定结实的基础。
二是全面加强教学管理水平,严化各项考核规则,细化各项学习准则。严格的考核虽然不是培训的最终目的,但却能着实促进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尤其对于一些虽然有着丰富现场经验但学历水平较低、基础知识较差、学习主动性不强的学员,中心通过多样化的管理方式,不断创新管理方法,不断更新培训理念,一方面通过与其交流现场经验来凸显他的优势,调动其学习的热情,另一方面通过严格的考核、精细的管理来督促其学习的进程,帮助其解决学习的困难、摒弃学习的惰性,使他们的理论知识得到全面的提升争取做到每一位学员都来有所学、学有所获、获有所用,从而不断提高培训的实用性和中心的影响力。
第六,强化培训激励考核,形成长效机制。
油田员工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应重点从两个方面完善:一是培训档案数据库管理机制。目前油田各单位都根据自身实际实行了员工培训档案管理,但从实施情况看,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规范,各单位管理执行参差不齐,有的甚至流于形式,出现了重复培训、交叉培训等问题,造成培训资源的浪费。建议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将每名员工的培训简历、技术等级、学习成绩等一并纳入专门的员工教育培训档案管理系统,实现教育培训信息的统一管理、统一指导。二是培训考核激励机制。为了进一步增强员工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励员工岗位成才,建议油田把员工教育培训工作作为日常企业管理的内容之一,将员工的技术业务素质、思想教育、遵章守纪情况与员工收入、竞争上岗、晋级提职紧密结合,建立健全培训、考核、使用、待遇一体化考核运行机制,重奖学有所成者,提拔任用学有所长者,积极营造学有所用、学有所创、学有所为的良好学习环境。使员工实实在在地感到有实惠、有比头、有干头、有奔头,激发员工向高层次攀升、发展的愿望和动力,基本形成以素质决定岗位,以岗位决定收入的激励机制。
四、结论
篇3
关键词:医院 人力资源管理 新员工 岗前培训 实践 创新
绍兴市人民医院是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开放床位1712张,设有32个临床科室,10个医技科室。全院职工2225人,其中高级职称366人,博士、硕士266人。医院作为知识和专业技术密集行业,拥有高素质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影响着医院的发展,其宗旨在于使新员工了解医院概况、医院文化、规章制度,医院的整体规划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对新员工自我定位与个人发展规划有重大意义,有助于更大程度地发挥员工潜能。成功的岗前培训可以起到传递核心价值观和理念,并塑造新员工行为的作用,为新员工尽快了解医院、融入医院,做好职业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岗前培训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1.是加强医院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人才是医院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新员工的到来为医院的人力资源注入了新活力。岗前培训是医院人才建设的开端,注重新员工岗前培训,才能保证医院人才战略的优势,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2.帮助新员工尽快融入岗位。新员工大部分是应届毕生生,他们在学校接受了正规系统的教育,但往往缺乏临床实践经验和医疗工作的职业素养,岗前培训能够让他们在较短时间内了解医院文化、工作流程、规章制度,帮助他们尽快完成由医学生向医务人员的转变。
3.能够促进医院文化建设。岗前培训中包含很多医院文化的内容,为促进新员工更快地融入到医院文化中,促进员工之间互相沟通发挥着作用,同时也为医院文化传播、医院文化建设的发展发挥着作用。
4.是新员工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培训,新员工不仅获得相关知识和技能,还按照培训要求尽快地调整自己,以适应医院工作的需要,从而促进了新员工整体素质的提升和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逐渐形成一支充满生机活力和创造力的高素质员工队伍。
5.提高新员工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新员工通过岗前培训,可使他们感受到医院对自己的关心和重视,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对医院的忠诚度,不仅为实现个人的理想奋斗,同时也为医院建设而努力。
二、我院新员工岗前培训工作的实践与创新
1.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短训班的形式集中安排10~15天时间,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岗前教育,以专题报告学习、座谈会、志愿者服务、军训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进行医学人文、组织文化、职业素养、医疗安全、诊疗规范、规章制度学习、医患关系处理技巧、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科研、医院信息化等全方位的培训。岗前培训以广视角、深学习、勤实践为目标,及时传递着医院精神、医院文化和核心价值观,对提升新员工的思维模式、职业道德、职业礼仪、医患沟通技巧、医疗安全及防范等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2.凸显医院人文关怀。医院为新职工准备了素质人文教育课程,结合医院宣传片,向新员工介绍医院历史、医院现状及医院今后的发展方向,专门开设医学人文课程,注重新员工人文精神的培养。人事处专门编写内容丰富、实用性强的岗前培训手册,让新职工尽快熟悉院史院训、人文环境、规章制度、办事流程。通过人文关怀去引导新员工树立起良好的职业目标。
3.深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贯彻落实《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大力推进医疗机构廉洁文化建设,对新员工进行岗位廉政教育,增强依法执业和抵制商业贿赂的自觉性。针对行业特色进行医德医风教育,开展上岗前宣誓授帽仪式,组织新老员工座谈会、新员工门诊志愿服务工作,通过医务前辈的经验传授和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对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也为新员工提升服务理念夯实基础。
4.增设拓展训练。近年推出的拓展训练,主要是为了能让新进人员在更好地认识、熟悉彼此的同时,培养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和集体主义精神,提高综合素质。通过调查发现,大家对拓展训练评价很好。拓展训练不仅增添了岗前教育的趣味性,更能让新职工在短短的时间里消除心理压力,建立起同事关系,顺利渡过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5.注重反馈与评价。通过问卷方式对参加岗前培训的新员工进行调查并统计,找出影响岗前培训效果的相关因素,并进一步完善医院的岗前培训体系。为进一步了解新员工对此次岗前培训的评价及建议,更加完善岗前培训工作,针对培训方式、课程安排、互动安排、员工期望值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为今后切实、有效地开展岗前教育提供依据。
三、新员工岗前培训工作总结和思考
岗前培训及时传递着医院理念、医院文化和核心价值观,对培养年轻医务人员的职业纪律、人文情怀、服务意识、沟通技巧和医疗安全观念等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我院岗前培训以广视角、深学习、勤实践为目标,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和教育,为医院培养综合型、智能型、创新人才储备力量。为使岗前培训工作不断改进和完善,建议今后在建立健全岗前培训制度化方面可再作深入,使培训工作更加趋向规范化;在制订培训计划方面可根据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员工,针对性开设课程,设计出更加合理的培训内容和形式;在新员工的人文精神的培育方面也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岗前培训对新员工个人、医院和整个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都起着很大的作用,需要我们不断的实践与创新,将医院岗前培训全面展开并落到实处。
1.应该继续细化培训工作。进行岗前培训前,要认真研究培训人员的基本情况,按照这些人员不同的学历、不同的工作经验、不同的素质进行分类,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使知识不同、能力不同、水平不同的人员都能依据自身情况进行学习,掌握一定的技能;还应根据培训人员的工作时间、专业特点、工作性质等,安排培训时间。
2.降低培训支出,研究新型授课形式。由于职工的脱产培训,会使培训成本增高;现在医院的用人制度非常灵活,在每个月都会有新的人员来上班,因此对职工的培训时间也不易掌握。所以要改革培训形式,有效应用医院的内部网络,创建岗前培训教学平台,利用网络进行职工的岗前培训,将丰富的培训资源放在网上,可以方便职工下载自学,使培训时间更加灵活,职工可以利用电子信箱将学习情况反馈给培训老师,医院对员工的网上培训实施监督。培训内容要紧密联系员工实际情况,与员工今后的工作性质密切相关。这种形式的培训可以节省大量经费。
3.要注重培训考核工作,不断提高培训质量。职工岗前培训工作要有研究报告、总结、考核。使职工培训考核与职工的晋职、调资相结合,真正使培训人员从思想上重视培训工作,将培训学习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再有,医院要对授课教师进行评估,掌握授课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教学方法、知识结构设计等方面的内容,激励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注重教学手段的提高。
综上所述,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使刚参加工作的新员工明确自身应负的责任与崇高使命,以满腔热情投入到新的工作当中。医院应适时制订激励措施,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医院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娜欣.浅析国内企业员工培训的问题与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16)
[2]覃艳艳.我国企业员工培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0(16)
[3]李星宇.企业培训效果有效性探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3)
[4]方昕.浅谈认知学习理论在员工培训中的应用[J].海峡科学,2010(11)
篇4
关键词:进城务工培训;管理;监控手段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349-02
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最新调研,我国现有进城务工人员存量约2.74亿人左右。按照"两个百年"的时间规划,2014年-2020年间,我国年均农民工市民化数量约为3629万人左右。2021年-2049年间,年均约为955万人左右。可见,农民工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力量之一,也是我国产业工人的中坚力量,在广大农民工进城务工和市民化的过程中,技能的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华亭县也不例外。新春伊始,我县有关部门就开展了开展以"搭建供需平台、促进转移就业"为主题的"春风行动",帮助2万多农民工顺利就业。很显然,"春风行动"的开展,有效促进了务工人员的就业,然而要从根本上助力务工人员就业,还必须加大务工人员的培训力度,使他们获得一技之长,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但是现在的进城务工人员培训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切实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县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竞争力,促进我国城镇化的事业的稳步发展。
存在的问题:围绕我县进城务工人员培训工作,笔者根据实际调研发现,当前农民工培训工作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应在今后的培训工作中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
第一,进城务工人员培训工作缺乏可监控的科学模式。调研中发现,对进城务工人员培训的监控手段和措施还不够健全,使得一些技能培训活动流于形式,出现了弄虚作假的情况,导致部分农民工培训工作出现"只见数字不见人"现象。表面上看,农民工接受了相关的技能培训,实际上只是走了过场,并没有获得有益的技能。
第二,进城务工人员培训缺乏真正实用对路的优质教学资源。调研中发现,农民工培训教学资源针对性不强,适用性、规范化和标准化有待提高。培训机构提供的培训课程和教材流于单一,程式化。虽然近年来各种新教材不断涌现,但广大进城务工人员由于自身知识水平较低,往往难以看懂。真正通俗易懂,便于农民工上手的多媒体培训课程相当缺乏。
第三,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方式和手段相对滞后,从调研情况来看,目前农民工培训主要还是以传统面授和教师现场示范为主,培训教学手段仍旧简单,落后,难以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培训的收获有限。很难适应社会发展对进城务工人员技能要求不断提高的特点,如今,随着教育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推进和普及,乡镇农民文化站和乡镇中学基本都具备现代化教学设备,但这些设备有些甚至基本没有投入使用,在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中没有发挥作用。
第四,进城务工人员工培训有待于整合。农民工培训项目种类繁多,而且由不同的部门牵头负责。调研中相关人士普遍认为,这些项目看似百花齐放,实则各自为战,重复建设,相当的程度上浪费了国家经费和资源,培训工作效果并不明显 ,急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资源整合。
第五,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程度有限。培训内容过于浅显,力度不够,很多务工人员培训后技术理念仍旧缺乏实质性的进步,所以,根据务工人员的技能水平分门别类地进行不同层次的培训才是真正落实有效培训的做法。。
第六,进城务工人员的创业知识培训亟待加强。事实说明,务工人员自主创业,也是大有作为的一条路子。一人创业成功既可以带来良好的示范效应也能促进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所以,因地制宜,对进城务工人员进行创业培训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出现农民工外出务工难的情况下,应充分认识到加强农民创业培训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对策及建议:
就农民工培训工作而言,全社会力量正在被最广泛地调动起来。当务之急,要在集全社会之力的"集"字上做文章。要加快建设和进一步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培训公共服务体系,出台有针对性可操作的配套政策,搭建良好的培训公共服务平台,整合社会培训资源,改进培训过程监控手段,切实提高务工人员技能培训质量,大力创新培训模式,改进培训方式,深化提高培训效果,合理有效利用培训成本。用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和方法指导务工人员培训工作的指导思路,及时纠正急功近利的思想和务工人员培训中存在的一些误区。
在此基础上,相关部门必须在监控手段上有所突破。[1]应进一步加强对务工人员培训的监督管理。
具体说来,首先,在监控机制上,应该逐级明确责任人,确立问责制,形成评价指标体系,加强评估和社会监督。同时,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建立远程监控平台和农民工电子档案,以便实时掌握全国各地的农民工培训情况。其次,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整合优化资源,搭建农民工培训公共服务平台,发挥平台的溢出效应,防止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控制培训成本。再次,改变农民工培训方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结合传统培训方法,开发针对农民工特点的学习资源,创造出新的农民工培训模式。最后,明确务工人员培训的定位问题。农民工不仅仅是产业工人队伍的组成部分,还是建设新农村的宝贵人才资源。农村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农民自己。所以要培养、引导和帮助农民工去创业。农民工培训定位在公益性事业,但是随着职能转型,政府可以采取购买优质服务的方式,把实施层面的工作放权给社会力量。
实际上,外出务工人员培训的目的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要把农民工培训放大到农民的终身教育高度,着眼长远,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把提升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的问题解决好。
篇5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培训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古人云:“凡为治之大本,莫善于抑莫而务本”。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治本之举就在于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如何“抑末务本”,紧紧抓住安全教育培训这个重要环节,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讨论的问题。
一、建筑施工安全教育培训的特征和管理现状
结合建筑施工行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建筑施工作业人员的组成,建筑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要求具有以下特征:
1、专业性:安全生产既有管理性又有知识性的要求,不同工种,不同施工内容所要求的安全教育培训内容有很大差异,使得安全教育培训具有专业性的要求。
2、普遍性: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作业人员,无论是特种作业人员还是一般作业人员都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培训。
3、时效性:建筑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是一个过程管理,一方面不同时间和阶段的教育培训内容和方式方法有差别;另一方面其贯穿于施工工作、工程施工、企业管理的安全工作始终。
目前建筑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1、教育培训文化理念建设不到位,部分企业及相关人员认识不足。安全教育培训缺乏安全文化支撑,往往不能持之以恒,形成长效循环的工作机制。
2、教育培训制度建立、执行不到位,项目在开展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时,往往缺乏责任落实,投入实施,考核奖罚和监督管理的相关制度,或者因制度不健全等原因在执行过程中大打折扣。
3、教育培训基础建设不到位,教育资源缺乏、教学设施不齐备,教育培训师资力量缺乏、教育培训内容空洞陈旧、使得施工作业人员不能得到很好的组织。
4、教育培训方式方法不到位,组织开展形式枯燥,内容单一,对施工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没有针对性和及时性,不能满足各类作业人员多样化的要求。
5、教育培训工作监督管理不到位,各级人员在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工作中流于形式,在对目标考核,过程管理和效果评价过程中缺乏监督管理。
6、安全教育培训管理体系建设不到位,对各类安全教育培训的组织开展和各级管理机构的职责明确没有形成标化的管理流程,使得其在实施过程中不能有效管理。
二、加强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的措施与对策
1、树立安全教育培训文化理念,助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应树立“教育培训不到位是重大安全隐患”的管理理念,要强调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全员参与”和“一票否决”的思想观念。尤其是在管理人员意识当中树立这种理念,使每个人认识到教育培训工作是在施工作业前必须进行的一项工序,从而推进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教育培训是企业安全文化落地的重要手段,是安全文化软实力的体现和保障。所以,树立正确的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文化理念,是在思想上和根源上解决安全教育培训所面临的难题。
2、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严肃教育培训的执行落实。
这里所强调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是明确项目部如何组织开展各项教育培训工作的制度,是严肃安全教育培训执行的制度。例如我们如何保障入场三级安全教育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如何将班前安全的责任层层下沉并有效开展?分包单位不组织开展安全教育我们应当怎么办?安全工作不仅仅是安监部门的内部工作,更是一项全员参与的系统工程。在制度建设中必须要对责任人和组织形式加以明确,要严格制度执行的考核评价。制度完善是强化教育培训工作执行的基本保证。
3、强化教育培训基础,育培训标准。
强化安全教育培训的基础,就是加大安全投入,在教学设施、人员组织,教材编制和具体实施过程中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的物质基础、人员基础和管理基础。作为生产场所不固定、生产设施具有临时性的建筑施工企业,教育培训基础建设更是我们管理的薄弱环节。强化教育培训基础,需要我们按照标准化和同质化的要求,制作研发出一批标准统一的、周转适用的,内容科学详实的培训设施和教学教材,需要我们培养出一批经验丰富,水平突出的师资力量,需要我们实践出一套规范适用、便于操作的教育培训方法,从而降低开展教育培训工作的难度,提升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
4、丰富安全教育培训方式方法,延伸安全教育培训内涵。
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具有丰富的载体和多样的形式,相较于传统的教条式的教育培训,潜移默化的氛围宣传、互动性强的操作实践和科技含量高的视频影像等都是较好的教育培训方式,不一而足。这里所要指出的是延伸安全教育培训的内涵,通过全员参与,全方位策划,全过程覆盖,借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达到施工作业人员接受教育培训的目的,日本的KYT训练法和韩国的体验式培训都是很好的借鉴经验。针对接受教育培训人员的特点和实际需要,总结和创新适用的方法和手段,是我们更好的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要途径。
5、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应建立完善考核机制
通过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一方面可规范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另一方面也可对教育培训工作的参与者的责任进行明确,从而保障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切实开展。建立考核机制就是要明确安全教育培训的目标和计划考核,逐级对拟定目标计划进行分解和监督;建立考核机制就是要加强安全教育培训过程的考核,对其采取的方式方法和内容进行细化和量化;建立考核机制就是要强调对安全教育培训效果的考核,以确保达到实时安全教育培训的目的。
6、完善安全教育培训体系,梳理教育培训流程。
安全教育培训体系是将各种安全教育方法和内容和培训实体结合起来实现其预定效果的一种架构,从系统工程的角度,PDCA循环能有效的提升系统运行的质量。我们要在培训对象的分类、培训内容的填充、培训时间的要求、培训经费的保障、培训师资和教材的准备和培训方式方法的研究等方面对建筑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体系进行完善和流程梳理,通过检查评价形成以一个良好的循环体系来改进保障安全教育培新的效果。
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安全教育培训是建筑施工人员本质安全的保证,是夯实建筑施工安全基础的一道根本安全防线,也是保障作业人员安全的一道不可逾越的红线。我们要高度重视建筑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才能有效的扭转当前的严峻安全生产形势,守住企业的生命红线,实现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公立医院 医德 培训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种利益交错带来医患之间紧张态势,如何开展公立医院人员医德教育培训工作,促进医疗技术和医德共同提高成为医院人力资源工作不可或缺的部分。开展以思想道德教育及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的医德医风教育培训,促进医院工作人员个人修养和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重视加强新进医务人员的医德教育培训
新进医务人员肩上承载着医院的未来,医德医风培训实践必须重视新进医务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使他们树立规范服务、文明行医的观念,牢记“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的入职誓言。激发新进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奉献自己的知识和力量,在医院健康发展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实现个人价值。在培训实践中始终把提高新进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贯穿教学全过程,每批新进人员到岗前,均接受以患者为中心、以提高医疗质量为重心的医德医风教育培训。增强新进医务人员的爱心、同情心、责任心和法律意识,把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救死扶伤,不辞艰辛的医生实验铭记在心,积极引导他们认清当前形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针对工作实际问题开展医务人员医德教育培训
医德医风教育培训针对医务人员日常工作实际问题,改变机械的知识传授方法、转变高大上的思想灌输形式。培训人员要平等的与医务人员交流,细心了解医务人员的需求。近几年医患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医患沟通不畅产生误会最终导致矛盾冲突的情况时有发生。对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培训,需要针对医生工作实际,解决医务人员遇到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消除对立情绪和隔膜状态,达到交流思想和提高医德的目的。在具体培训实践中,可以开设医患沟通技巧、人性化服务技能、文明礼貌用语及民族禁忌须知、患者隐私保护等课程。医德问题的出现绝对不是孤立地、突然地出现的,在很大情况下都是由于某些具体事情引发心理波动,或者是由于理论与实际情况的反差太大,导致非医疗差错上的行为偏差。医疗行业作为一个特殊服招幸担在教育培训中需要关注医务人员发生医德问题的根源,针对医患相处的实际情况开设课程,从而既解决实际问题,又避免和减少医德问题的衍生。
三、重视打造和谐的富有特色的医院文化
医德教育培训应形成全院全员教育的大氛围,构建丰富和谐的医院文化是有效途径之一。
一是在医院悬挂形式规范、内容丰富的名人箴言、警句、文明礼貌用语,开辟医德楷模事迹宣传栏,弘扬医界正能量。使医院职工一踏入医院,就有一种积极向上富有人性的文化氛围,同时也使医务人员在名人和医界楷模正能量的带动下,提升思想境界,提高文化修养。
二是创新开展有利于铸建良好医德的活动。如无红包医院创建活动,鼓励医务人员拒收红包,定期公示表扬;如人性化服务创新竞赛活动,每个临床科室上报创新服务项目并实施,依据患者满意度数据进行评比。组织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召开本院医德医风模范事迹报告会,树立正面模范典型,以此彰显医疗服务领域的主流价值,将正能量传递下去。
三是经常开展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把医德教育培训融入其中,达到异曲同工之效。如举办各类体育比赛,组织丰富多彩的文艺晚会、知识竞赛、开展“心系患者,规范行医”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等。通过各类文体活动,增强了医务人员的责任感与集体意识,加强了各科的团结协作精神,最重要的是形成了积极健康的医德教育氛围,使医务人员在润物细无声的浸染下逐渐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个人素质。
四、重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及工作水平
医务人员的医德培训工作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随着医疗领域快速发展和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面对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层出不穷,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修养势在必行。首先要努力学习医学常识和文化知识,搞清弄懂医疗业务基本知识,深刻领会医院中心工作任务、要求、部署,熟悉医院业务流程,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学识修养。其次要深入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 学习党的十精神,学习国家法律知识,熟悉掌握医疗行业法规,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三是运用自身学识修养塑造高尚的人格魅力,以此去影响接受培训的医务人员。同时还要注意在工作中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勤政廉洁、公正公平。四是将医德培训工作主动深入到医院日常工作中去,让医德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五是以人文精神关照医务人员,在医德培训工作中充分把握每个医务工作者都期望自己的职业得到尊重、认可、信任的心理,以人文精神对这种心理予以关怀。
总之,公立医院医德教育培训需要人力资源管理者摆脱单一枯燥的培训形式,改变机械的知识传授方法,提升自身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在信任的基础上,针对医务人员实际工作情况,展开平等的教育培训实践。注重医院整体文化氛围构建,在大环境的感染下带动医务人员提高人文精神和个人修养,塑造良好医德。
参考文献:
[1]姚黎英,孙萌众.大医精诚:医德与医学人文教育[M].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年4月
[2]冯泽明.医德教育与实践模式创新研究[M].吉林人民出版社,2014年7月
篇7
关键词:一线员工 技能人才 人才队伍 培训与培养
前言:技能人才是电力企业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近年来,广东电网公司经历了一系列改革,人才结构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出现人才结构不尽合理,特别是出现了一线技能人才严重不足,针对这种情况,对一线技能人才的培养,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公司人才战略的重中之重。在具体工作中,科学创新实践、多措并举,强化一线员工培训与培养,促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增强了公司核心竞争力。
1.技能人才队伍现状
近年来,公司由于经历主辅分离,广深分离,农电体制改革使人才结构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人才流动和人才流失比较大,出现人才结构不尽合理,战略性新兴业务单元人才紧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应用型技能人才储备不足,冗员与结构性缺员现象并存,特别是出现了通信、调度、变电、配电等一线技能人员严重不足的现状。一线员工素质偏低、整体技能水平不高,技能人才断层现象严重,这已成了公司的主要“短板”。
2.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
安全生产、优质服务是电力企业的生命线,活跃在生产一线的员工,其扎实的岗位技能是电力企业安全、优质的基石,也决定了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技能人才是电力企业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对一线技能人才的培养,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公司人才战略的重中之重。
3.技能人才培养对策与创新实践
公司以加强班站长队伍建设和班组素质技能提升为主要措施,全面提升班组人员素质能力与技能水平,切实加强以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生产一线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保障。近年来公司对一线人员在培训经费上帮扶,在培训政策上倾斜,在培养方式上不断总结创新,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公司特色的有效的技能人才培养机制。
3.1技能人才培养思路
加大培训资源向县级子公司倾斜、向一线班组倾斜力度,以持证上岗促业务技能培训,以职业技能竞赛促岗位成才,着力提升技能人员岗位胜任能力。重点开展生产班组长业务技能轮训,围绕岗位培训规范推动个性化培训,提升一线员工适岗能力。公司在一线技能人才的培养思路上一直注重四项基本原则。
3.1.1服务性原则:培训的职能是为各部门和员工服务,即培训要服务和支持各部门工作需要和员工成长发展需要。
3.1.2实用性原则:培训要明确对象和目的,在内容上注重实用和适用,秉承:“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思想,而不是个人兴趣导向。
3.2技能人才培养标准、机制
3.2.1印发技能专家选聘工作方案,公开选聘技能专家。该方案的出台,进一步拓展公司技能人员职业发展通道,促进优秀技能人才留在基层,立足岗位成才。
3.2.2技能人员评价项目通过验收
通过岗位职责分解、问卷调研与访谈、专家交流评审等,最终形成了公司技能职系(生产类、营销类、通信类、物流类)42个班组247个“岗位胜任能力模型”,以及与“岗位胜任能力模型”对应的技能岗位胜任能力评价标准,解决了公司技能人员缺乏能力管理标准的实际问题.
3.2.3技能人员岗位培训规范
技能人员岗位培训规范从一线技能岗位实际出发、自下而上倒推培训需求,促使技能人员岗位培训规范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目前,技能人员岗位培训规范涵盖了公司现有的全部技能岗位,包括变电、输电、配电、营销、调度、通信、信息、物流等8大序列共42类班组。
3.3技能人才创新培养方式和成果
3.3.1大力开展一线人员准军事化培训
为锻炼一线班组队伍,增强团队意识,培养“令行禁止,严勤细实”的工作作风,进一步提升班组技能和执行力,保障安全生产,大力开展一线人员准军事化培训。准军事化培训项目包括一线人员军事化训练、团队建设与执行力提升训练、人员行为规范培训、物品定置规范培训和“十个规定动作”培训,通过军事化的训练,将服从执行、规范作业、克苦克难等要求,内化成员工的行为习惯,自觉应用到生产班组的日常管理和现场作业,有效提升了班组长队伍的履职能力。
3.3.2县级子公司生产班组长素质技能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准军事化训练、班组5S管理、绩效管理与班组团队建设、生产班组一体化手册、班组长施工现场风险管制等。通过培训,培养一线员工“令行禁止、严勤细实”的工作作风,进一步提升了县级子公司生产班组长素质技能水平,提高了基层班组团队精神和员工执行力,促使他们更好地成为懂技术、会管理、善于带班的“四会”一线直接指挥者和管理者。
3.3.3加强高技能人员培训
高技能人员培训以着力提升一线技能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为目的,重点就网公司对员工队伍建设的最新要求、生产管理的先进经验、电网运行的新技术新技能等内容进行培训,采取课堂面授、双向交流、实操演练、参观考察等方式开展培训。充实的课程内容和丰富的教学活动,促使学员开阔视野,提升技术技能水平,增强适岗能力。
4.结束语
由于强化了一线员工的培训与培养,员工对安全生产理念有了新的认识,业务技能和工作责任心不断提高;员工岗位技能得到增强,岗位知识得到提升;员工服务意识显著提升,优质服务行为不断深化,牢牢树立“你用电,我用心”的服务意识;员工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公司生产安全和质量不断提高,平稳过渡了农电体制改革、阶梯电价改革、迎峰度夏,实现了全年安全生产零事故。
篇8
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社会培训是一项极为重要必不可少的内容,社会培训的开展,不仅是为了适应当前社会的经济发展,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相关政策要求。高职院校主要针对各项职业学习的学校,相对于其他高校来说有着技能培训、人才服务等教学优势,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全面提高学生的技能素质和实践能力,建立完善的社会服务机制。文章主要针对高校开展社会培训工作的途径进行了的分析和探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随之提高,高职院校为了跟上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在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和社会培训工作的方式。随着教学体制的不断完善,高职院校对于社会培训工作的开展越来越重视,社会培训工作主要是以服务为主,社会培训工作开展的如何是衡量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一、高职院校开展社会培训工作的内涵及意义
(一)高职院校开展社会培训工作的意义
高职院校的主要工作和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技能,高职院校社会培训工作的开展是为当地的企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一是我国相关规定中明确提出要高校树立牢固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并且围绕这一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把高职院校作为一个培养人才培养能工巧匠的途径和方式,为社会和企业不断提供高素质的人才。并且要落实高职院校的法定职责,就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并且要开展职业培训,为在校的学生和社会人员指出工作的方向。二是为了高职院校内涵的发展。社会培训工作的开展,通过和社会经济、企业的接触,可以及时地了解目前社会或企业最新的发展途径和动向,从而针对性地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为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且社会培训工作的开展不仅可以锻炼工作人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丰富实践经验,促使教师的专业能力有大限度的拓展。三也是为了让企业提升整体内涵而开展。高职院校在社会培养工作进行中的服务发展特色和优势是由该学校的地方区域性决定的,在进行社会培养中需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等的沟通,才可以保证其可持续发展,并且让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借助高职院校的这一孵化平台开展创业活动;并且可以让企业加入进教学中,可以采用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学校通过和企业的合作教学中,了解企业现阶段所需人才的目标,针对这一方向制定新的教学方案,培养出适应企业要求和发展方向的复合型人才,帮助企业提升发展的动力。四是为了满足服务构建终身教育的体系。高职院校在开展社会培养时,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利用师资力量、场地规模和设备等开展教育,有效地对职前和职后教育进行无缝衔接,让学生提早适应社会和工作后的模式,同时也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整体素养,对社会和谐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二)高校社会培训的内容
高职社会培训的工作内容不仅仅只包含社会培训,学校可以带领学生参与一些社区教育培训,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社交和管理能力,或者参与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播和教育,对学生的传统和特色文化会有一定的渗透;也可以参加农村劳动力转移或者对口支援等活动,可以有效地帮助当地的农民提升全面技能并且促进他们的就业。
(三)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的主要途径
一是以当地政府和企业的服务为主要目标,通过与当地的政府和企业单位合作,提高社会培训的可持续发展,并且适当地建立培训基地等,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资源、设备、场地等优势,通过服务当地政府和企业单位等方式,搭建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提升自己的整体实践能力。
二是以给企业输送人才,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为目标。在社会培训工作中,要加强与中小企业单位的合作,通过对企业的发展目标的了解,制定一个适应企业人才需求的培训方案,对这一岗位和发展需求展开技能培训;并且对高危职业展开相关技能和安全常识的培训,提高这一行业的安全意识和整体技能素质;针对一些难以就业人群:贫困人群、弱势人群等重点展开技能培训,提高这一人群的技能素质和整体素质,减少就业难的问题。三是开展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的居民提供培训条件,为农村的实用人才和主要劳动人员提供职业的培训;并且对退伍军人展开再就业培训;为当地因为年龄难以就业的中年妇女提供月嫂培训等工作,打造乡村综合性人才,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全面小康。四是需要以社区服务活动为方式,通过因社会培训开放的师资力量和资源,对社区的广大居民进行再学习的机会,培训相关职业技能,并且组织开展养老或者少年教育等活动,为当地的居民建立一个综合性教育服务平台。
二、当前职业院校开展社会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开展社会培训工作意识不强
在高职院校的教育开展过程中,有大部分的高校都以内涵教学为主要教学目的,往往忽略了实践和社会培训工作,但是这才是高职院校的核心。为了内涵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大多數学校目前都存在对社会培训工作的制度不健全,没有系统的去制定发展规划,并且对这一工作意识不强,没有形成一个整体性且连续性的计划,在学校品牌服务项目的树立方面没有制定目标和计划,没有产生共识等问题。同时由于很多教师对此不重视,不愿去参与社会服务工作,或者参与社会培训的人员整体技能素质不高,没有完整地体现高校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二)人才培养能力不能满足地方经济社会需要
社会培训开展前提条件是一支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都过硬的师资团队,但是目前的教师一般注重于理论水平的教学,所以在理论的方面水平比较高,但是对于实践能力就偏低一些,并且缺乏平时对企业发展的了解和重视,没有注意到企业真正的发展需求和发展方向,所以导致很多高职院校的社会培训工作开展不是很顺利,效果也不是很明显,大多还停留在理论这一阶段,并且也不能把高校的科研成果为企业所用。
(三)缺乏灵活的激励机制
由于很多高职院校对社会培训工作的不重视,所以相对来说激励机制也不是很丰富,对于教师来说也没有动力去参加和实践,这一问题也成为了开展社会培训工作时的阻碍。
三、加强高校社会培训工作的措施
(一)创新机制,完善培训制度
想要开展顺利并且成功的社会培训工作,就需要教师的配合。一是需要在政策和制度上对这一内容给予扶持和奖励,并且在晋升或者评定等各类奖励上也要设立一定的奖励制度,要在教师中选择优秀的实践型高素质人才参与社会培训工作,并且要专门针对社会培训工作设立一项健全的制度,对在开展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和支持;二是在经费方面,学校要对社会培训开展工作中存在的经费问题或者是场地和设备问题进行解决和扶持,让从事社会培训工作者无后顾之忧。三是要在社会培训期间利用起现有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优势,把社会培训服务带来的效益发挥至最大化。
(二)科学定位,明确发展目标
目标是发展的方向,在实施社会培训工作之前要制定发展的目标。结合院校内的优势,在选择培训项目前要选择自己院校相对来说比较擅长的领域,这样才可以最大化地维护和扩大学校的声誉同时还可以做很好的宣传工作。要有一个坚定的发展方向,争取建立当地最优的培训基地,要在开展社会培训工作的同时对学校的项目品牌,师资力量等项目进行开展和落实。
(三)多方联动,推进培训发展
在高职院校进行社会培训的开展时,要结合当地的政府和企业,共同开展培训工作,争取把院校内的专业学科和师资团队等优势在工作中发挥至最大。并且要和政府、企业和民间组织配合,为社会培训工作搭建人力资源信息的服务平台,为多方企业和单位进行服务,为构建政产学研一体化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并且也要打造资源共享的机制,打造高职院校间的教学资源共享,实现公平教育,提高培训信息资源的公平化,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在社会培训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不仅助力了政府工作,也帮助企业单位培养了员工的整体素质,提升了员工的服务水平。
篇9
关键词:企业;人事管理;员工培训
一、企业人事管理与员工培训的现状
市场经济大环境下,我国的民营企业数量与日俱增,企业的规模也逐渐扩大,人事管理和员工培训工作也随之进行。但是由于我国关于认识管理和员工培训方面的工作开展的时间比较短,所以员工管培工作整体上看是流于形式,该项工作在实际中也未能得到领导的充分重视。此外,人事管理在员工培训方面的工作较为宽泛,并没有针对不同岗位的员工进行不同侧重点的培训,这就使得培训成果与预期有较大差值,从而导致了企业领导和员工,甚至是人事管理部门本身轻视员工培训工作。另外,员工培训的考核方法也有待于提高,通常情况下,员工的考核方法是通过整理学习材料来写学习心得和思想汇报,这种考核方法虽然能够在数量上保证培训考核的结果,但是无法真实地反映出员工培训的质量,受制于受教育程度和写作能力的限制,很多员工的学习心得和思想汇报是通过套构网上的模版来完成的,并没有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
二、提高企业人事管理与员工培训的对策
(一)加强企业领导对人事管理与员工培训的重视程度
关于加强企业领导对人事管理与员工培训的重视程度的工作,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进行。第一,为企业高层领导提供人力资源和企业文化方面的培训课程,从而能够拓宽企业领导关于企业管理方面的思路,进而能够通过课程培训了解到人事管理与员工培训两者对企业经营发展壮大的重要作用,最终引起领导对该项工作的重视以及支持。第二,人事管理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方面材料的研究,结合自身企业的热点来制定员工培训方案供领导选择,从而能够减少领导对该项工作耗费的时间,进而能够让领导短时高效从企业高管的角度来进行决策。第三,人事管理相关工作人员,将过往成功的员工培训的案例以书面的形式汇总出来以呈现给领导,从而能够用事实和数据来说明员工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进而能够在人事管理工作方面获得领导的大力支持以利于工作的开展。
(二)企业人事管理与员工培训要实行三级培训制度
通常情况下,企业经营由不同的部门组成,在这个组织结构中,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所需要的职业能力是有差异的,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在业务上需要协调的上下游部门也是不同的,所以要想在员工培训中获得较好的效果,要实行分级培训制度。一级培训是人事管理相关人员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的培训,二级培训是在人事管理部门协调性进行各个员工所在部门的部门培训,三级培训是在人事管理部门指导下各个人员的岗位培训。三级培训不仅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员工进行培训,而且能够避免人力资源部门从业人员不具有各个岗位的专业技术职业能力而造成的培训失真。
关于企业人事管理与员工培训要实行三级培训制度的工作,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进行。第一,人事管理部门要对各个部门以及各个部门所需要的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的要求有明确的认识,从而有利于其在人才招聘的过程中能够保证与所需岗位有较大的匹配度;认识管理部门要建立各个部门的员工档案,从而有利于在部门级员工培训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进行老员工对新员工进行培训的人事安排。第二,人事管理部门要对企业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并且能够将企业文化有效地链接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项具体工作当中,从而有利于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认识。第三,人事管理部门不仅要对新员工进行培训,还要对老员工进行培训,在新员工培训方面注重岗位职责方面的培训,在老员工培训方面注重师德和企业文化方面的培训,从而有利于老人带新人工作的开展。
(三)企业人事管理与员工培训要采用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法
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法能够对员工培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是对培训过程的最好检验手段。优秀的培训考核方式不仅能够检验出员工培训过后的成果,还能够反馈出培训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以利于培训方式的优化和完善。
关于企业人事管理与员工培训要采用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法方面,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考核体系要兼顾直接考核与间接考核两个方面,直接考核的内容侧重员工的岗位职责和职业能力等可以进行客观量化考评的内容,间接考核的内容侧重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人际交往以及协作能力等方面的考评。第二,考核体系要兼顾短期考核与长期考核两种方式,短期考核是对员工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的考评,长期考核是对员工工作态度和品行以及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考评。第三,考核评定体系的小组成员要兼顾的企业组织结构中的各个层面,考评体系成员小组最好能够纵跨整个企业经营流程的各个部分,从而能够对员工的表现进行综合测评,并且有利于企业对员工进行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人才在企业内部进行平行流动,最终有利于企业进行人力资源配置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决定企业效益的软实力,良好的人事管理方法能够事半功倍地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从而能够让员工深入融入到企业文化当中,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主人翁的作用,进而能够创造性地进行工作,最终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所以,企业领导要予以高度的重视。三级培训制度能够让员工对企业文化、所在部门的上下游协作部门与岗位职责有清晰的认识,从而能够让员工在思想意识上与企业保持高度一致,在工作衔接上能够有据可循,在具体岗位上能够各司其职,进而实现员工的高效工作。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法能够对员工培训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从而能够保证在培训过程中员工的从业能力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相关的人事管理工作者要加大对员工培训的研究力度,根据自身企业的特征对各类员工进行科学培训。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员工培训管理;人本培训理论;调查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5.034
1引言
对员工进行科学有效,且富有规划的短、中、长期培训管理,是现代企业修炼管理内涵的重要环节,亦是一套设计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型,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工作绩效达标。一般认为,员工培训管理的特点有三个方面:首先,以战略目标为导向,其次,着眼于企业核心需求,最后,纳入员工的自身需要,其中,前两个特点着眼于企业宏观发展要求,最后一个特点则体现了“人本管理”的思想,意在通过有效的培训管理,实现员工自身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最终完成对企业发展的“反哺效应”。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企业管理学家William Ouchi便提出了《Z理论》,认为:针对员工的培训应采用弹性激励与高效合作方式完成,并积极鼓励员工参与企业培训管理,充分强调培训管理中的“人本思想”。综上所述,提倡人本培训、人性管理,并注重员工培训的切身需求,构建管理模型应成为现代企业开展员工培训管理工作的核心之核心。
2调查对象与方法
2.1调查对象
江西上饶晶科能源有限公司位于江西省上饶市经济开发区晶科大道1号,为本次员工培训管理调查的主要对象。在具体的实践中,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人员和一线员工为具体对象展开调查,其中,涉及生产、销售、研发等部门一线员工100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人员6人。
2.2调查方法
以问卷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展开调查研究。首先,编订《员工培训管理体验调查问卷》,利用下班休息时间发放给100名受访员工,要求受访员工以匿名作答形式完成调查,后期共回收有效问卷9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0%。其次,对企业10名人力资源部门人员展开一对一访谈,了解企业员工培训管理的情况,上述人员分布于该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对企业员工培训管理的情况比较熟悉。最后,利用EXCEL软件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整理。
3调查结果与分析
3.1员工培训投入
对于员工培训的投入情况,是衡量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管理质量的重要指标,此次调查中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相关人员的访谈,收集了晶科能源有限公司近5年的员工培训管理投入情况,具体如下:2012年为235万,2013年为217万,2014年为241万,2015年为238万,2016年为243万。由数据可知,近5年以来企业针对员工的培训投入费用维持在200万元左右,虽有起伏但波动不大。通过深入的访谈得知:企业近几年将主要资金用于市场拓展和新产品的研发上,在员工培训投入方面给予了一些压缩,这也是近5年以来企业针对员工培训投入“裹足不前”的主要原因。
3.2员工培训内容
针对员工培训内容的规划,也是衡量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管理有效性的指标之一。通过调查了解到,晶科能源有限公司对员工培训的内容进行了详细划分,主要分为:一线员工培训内容体系、中层管理干部培训内容体系和高层管理人员培训内容体系三个部分。首先,一线员工培训内容体系中,主要以简单的企业文化学习、岗位基本技能学习为主,安排在一线新进员工入职期间,为期1周左右,之后便不再对一线员工进行额外培训。其次,中层管理干部培训内容体系中,主要以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生产技术性管理课程为主,每年安排2-3次,每次3-5天,且大多为理论讲授性内容。最后,高层管理人员培训内容体系中,则由理论讲授和外出参观两部分构成,理论讲授包含员工管理学、质量管理学、企业经济学等内容,外出参观则以国内和国外一些同类企业为对象,每年组织1-2次。
3.3员工培训方法
对员工培训管理所采用的方法,能够反映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先进性和有效性。调查显示,晶科能源有限公司现有的员工培训方法以理论讲授为主,在具体的实践中,企业选派人力资源讲师为各级员工提供相关的理论培训课程。培训的时间大多选在周末或晚上,要求员工抽出业余休息时g参与培训和学习,此外,培训结束后,企业会对中层和高层管理人员进行阶段性的结业考核,而对于一线员工则并未设置考核环节。整体而言,现有的员工培训管理方法比较老套,占用了员工的业余休息时间,调查中有65.5%的受访员工表示“由于企业安排的培训课程大多在业余休息时间,这使得他们不得不在下班后或周末牺牲休息时间参与培训。”
3.4员工培训效果
对员工培训效果的调查,主要通过问卷法进行,结果显示:5%的受访员工表示“培训效果很完美”,50%的受访员工表示“培训效果一般”,45%的员工表示“培训效果较差”。由上述调查结果不难发现,企业现有的员工培训管理效果并不完善,而通过与企业人力资源
管理部门领导的沟通发现,在员工培训完后,企业并没
有建立起后续的跟踪调查机制,培训的结果也基本与员工的岗位晋升、工资福利没有关联,因此,大部分员工对培训的积极性并不足,仅仅是抱着完成一项任务的心态参与培训。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第一,晶科能源有限公司现有的员工培训管理效果有待提升。由调查结果可知,企业目前的员工培训管理效果并不佳,超过半数的受访员工对现有的培训管理效果持“一般”或“较差”态度,这说明企业需要采取措施优化员工培训管理实效性。
第二,影响企业员工培训管理效果的因素呈现多元化态势。调查结果也反映出一个事实:员工培训管理投入力度不够、一线员工培训内容较单一、培训方法老套且占用员工过多的休息时间等,是影响企业员工培训管理效果提升的主要因素,这也为企业优化培训管理体系提供了参考。
4.2建议
第一,加大培训管理投入力度,w现人本培训管理思想。在今后的员工培训管理中,企业应进一步加大管理投入的力度,包含人力投入、财力投入和智力投入等多个方面,例如:出台政策,规定企业每年盈利一定比例用于员工培训投入,且应以梯度趋势逐年增加,通过增加财力投入确保员工培训的方式、内容等能够更为多样化。而在智力投入上,企业应尽快建立起专属的员工培训师资团队,外聘或内培专业化的员工培训骨干力量,针对企业员工的实际情况开展行之有效的培训活动,总而言之,以更大的投入力度,让每一名员工在培训的道路上“不掉队”,体现人本培训管理的思想。
第二,丰富一线员工培训内容,体现关爱培训管理思想。“人本培训管理理念”中的《Z理论》提倡:对于企业员工的培训管理应以激励为主,并鼓励员工参与到培训管理政策的制定中来。鉴于晶科能源有限公司的现状,不断丰富一线员工培训内容,并鼓励他们参与到企业培训管理政策的编订,不仅能够优化企业现有的培训管理体系,还能够使制定出的培训内容更能符合员工的实际需求。例如,在传统培训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一些接地气的,能够让员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到的培训课程,譬如:岗位心理减压课程、健康工作餐烹饪课程等。此外,在具体的课程培训中,还应注重“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原则,让员工通过培训掌握扎扎实实的技能。
第三,构建现代化培训管理平台,体现人性化培训管理理念。有效的培训管理应建立在员工自愿的情况上,且应尽量不占用员工的业余时间,通过构建合理的培训平台,让培训成为员工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一部分,而不应成为他们的负担,充分体现“人本培训管理”的思想。为此,建议企业投入一定的资金,建立e-learning在线培训管理平台,该平台具有APP客户端,依托该平台,企业员工能够在工作闲暇时间,通过智能手机登录各自账号进行在线学习,学习考核以学分制体现,完成一门课获得相应的学分,且对学习的时间不做强制规定,如此一来,员工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培训的时间,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也能够通过学分的形式对员工的培训情况进行把控,充分体现出了“培管一体,人性控制”的原则。
参考文献
[1]马行天,康玉环.关于做好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几点思考[J].中国商贸,2011,(12):146147.
- 上一篇:交通综合执法大队工作计划
- 下一篇:危机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