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对贫困学生的帮扶总结范文

时间:2024-03-20 17:53: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老师对贫困学生的帮扶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老师对贫困学生的帮扶总结

篇1

工作流程

学院领导重视,全院老师积极响应,为了切实抓好扶贫帮困工作,学院成立了以党总支书记为组长,副院长为副组长,学生辅导员、师生代表等为成员的认定工作组,负责认定的具体组织和审核工作。各年级先后开展贫困生摸底工作多次,摸清贫困生家庭状况,做好贫困生建档工作,明确助学思路,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学习精神

制定帮困措施,扎实推进帮困工作,我院根据学校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的工作安排,认真学习了《关于在**年全国扶贫日组织开展教育扶贫相关活动的通知》(陕教财办〔**〕28号)的文件并根据文件精神制定了相应的帮扶措施和活动。根据措施和计划做好宣传和布置工作,在教师例会、辅导员工作会等各种会议上做好动员,发动广大教师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争当扶贫帮困的积极分子,共同搞好扶贫帮困工作,构建和谐校园。

具体工作

工作落实到人,温暖送进宿舍,学院对贫困学生帮扶工作落实到各班、各责任人,做到每个贫困生都有人关爱,每个贫困生都能感受学院和学校的温暖。平时经常与这些学生谈心,帮助他们克服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努力学习,争取有更出色的成绩立足于竞争激烈的社会之中。

工作延伸

延伸帮困意义在于形成帮困“人文化”,开展一些扶贫帮困活动后,学院发现全体师生的热情很高,这为我院的“人文帮困文化”——学院另一种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契机。

我院提出了“人文帮困”的理念,要进一步发挥帮困的育人作用,除了物质帮困,还更需要人文帮困,以及整个帮困活动的人文化。这是帮助贫困学生在物质帮助之外的另一层次需求,包括如何克服贫困家境带来的自卑心理、如何更快融入集体生活环境、如何正确规划自己的未来发展,对贫困学生这些需求的满足,有时比提供物质帮困更重要,因为物质帮困只能解决生存的问题,而人文帮困,则关系到贫困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扶贫不仅扶起的是物质世界,更丰富的是精神世界

篇2

六一活动总结

我们实验小学本着以人为本,体现欢乐童年的主题,以真正把“六一”节还给儿童,让儿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为出发点,组织全体少先队员开展了一系列庆祝活动。活动形式多样,内容健康,既丰富了孩子们的节日生活,又起到了教育作用,受到了广大家长的一致称赞。现将我校系列活动开展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庆“六、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情况,多次开会研究制定活动方案,围绕活动主题,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整个活动计划。并将筹备工作落实到人头,形成人人参与的局面。在活动期间,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扩大宣传声势和影响,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活动的支持和参与,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传播媒介,加大本次活动的宣传力度,使这次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了全体少先队员的热烈欢迎。

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今年,我们在总结历年庆“六、一”系列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保留了效果较好、深受小朋友欢迎的传统项目,并注意充实新内容,拓展新形式。从内容到形式都突破往年,既有全校举办的“小红花艺术节”暨庆“六、一”大型文艺演出、“我的爸爸妈妈”演讲比赛、书画大赛、写字比赛、争创文明城市征文活动;也有各中队自行开展的经典诗文诵读、知识竞赛、才艺展示等;还有同学们自己设计制作的手抄报、黑板报等各种形式的活动。极大丰富了孩子们的节日生活。

三、宣教结合,重视维权。

“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我校一方面利用校园广播、手抄报、黑板报等形式加大《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保护儿童的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倡导“儿童优先”、“尊重儿童”、“支持儿童”的意识,为广大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强的社会保障;一方面面向家庭,利用家长学校宣传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家庭教育观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从而达到学校教育与家庭

教育的有机结合,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关心孩子、爱护孩子的目的,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广泛发动,爱心献儿童。

篇3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23)

摘 要:通过对2012、2013级100名贫困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分析调查结果,总结了贫困生人际交往障碍的主要表现,并分析了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

关键词 :高校贫困生;人际交往障碍;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2.029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必须建立在相互接触、相互感知、相互了解、相互影响的基础上。要稳步立足于当今社会,丰富的知识必不可少,良好的个性品质和社交能力也不可或缺。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团结协作精神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可以适应社会的各种挑战。

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下称南工院机械学院)是国家首批28所示范高职院,招生重点是江苏徐州,学院几乎2/5的学生来自于徐州,另外还对重庆、山西、黑龙江、安徽、湖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不发达或欠发达地区招生,造成贫困生数量很大。为了把贫困生工作落到实处,南工院坚持“三公”的原则,特制订了一套贫困生入贫困库的流程。程序是先由学生本人申请(申请材料包括学生家庭情况调查表、南工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和当地民政部门出具的三级证明),经过班级的民主评议小组进行测评,上报学院审核,公示无异议后录入南工院贫困生库。并且贫困生每年认定一次,保持动态性和科学性。国家助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必须来源于贫困生库。

100份调查问卷的调查对象主要是南工院机械学院2013级、2014级的贫困学生,回收率达99%,全部为有效问卷。其中2013级贫困生主要来自于南工院机械学院贫困生库。2014级学生主要来自于助学金获得者(因新生还没有入库,但获得助学金要有学生家庭情况调查表和当地民政部门出具的三级证明)。贫困学生大部分来自于苏北和边远地区。因此,贫困面很大,学校照顾关心学生的资助,并有超市助学、小太阳奖学金等关心学生的生活问题,而人际交往方面的苦恼日益困扰着这些本身就肩负经济压力的贫困大学生,他们的内心世界更需要大家的关爱。本问卷主要涉及他们的基本情况、人际交往的特点、态度,笔者通过对问卷的回收整理,总结出贫困生人际交往障碍的表现,从而有利于分析造成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校社会工作,改变他们的错误的认知,提升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2 贫困生人际交往障碍的主要表现

第一,不敢交往。由于贫困生多来自农村,家庭条件差,从小除了学习,没有其他任何兴趣爱好,也没有见过世面,上大学是第一次出远门,不知道流行的前沿,与都市的喧嚣有些格格不入。想加入又苦于没有兴趣特长,怕被人笑话。并且,自我评价比较低,认为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因而只能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怕被别人看穿。老师也不像以前那样随时出现在学生的视线里,与高中时的师生亲密关系相比,学生有诸多不适应。在本研究的99份问卷中,有一题“你有苦恼时,会向谁倾诉”,选择向老师的只有20%,说明他们大部分人有问题也不和老师交流,师生关系相当一般。在问卷中对“在与人交往时,你是否怕见生人,在交往过程中紧张、焦虑”的问题,有75%的同学选择“总是”,有15%的学生选择“偶尔会”,只有10%的学生表示“不会”。在问卷中有题为“在与人交往中,你是否会经常觉得自己这也不会,那也不会,怕别人笑话,不敢与人交往”,有90%的人做答,有85%的人同意这种说法。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说明贫困生介意自己的出身,考虑到与非贫困生的差距,比较自卑,不敢与人交往。

第二,不会交往。由于贫困生的生活背景,日常接触到的生人不太多,并且学生大部分都是住校上学,考上大学是改变命运跳出农门的唯一出路,因此学习是第一要务,总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想与学习无关的其他的事情。其身边的同学基本上也是这种情况,“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与城里见多识广的同学视野差距很大。在问卷中对于“你看见陌生人常常无话可说,很难有共同的话题”,60%以上的学生同意这一说法。对于宿舍关系,问卷提到“你与室友的关系如何”,超过60%的同学存在问题,并且女生的问题多于男生。对于其中有一题开放式问题“你感觉与同学交往中问题主要有哪些”,有同学答“生活习惯不同,价值取向不同,风俗习惯各异,不知道怎么相处”。

第三,不愿交往。由于贫困生家庭条件很差,用每一分钱都有计划性,不能和别人出去聚一次餐,回来喝半个月的免费汤。有时候,他们也争取出去兼职的机会,为自己挣点生活费,减轻家庭的负担。与非贫困生在一起玩不仅挣不了钱,还要额外花钱,因此贫困生不愿与非贫困生交往。在本问卷中“你是如何认识朋友的”,有75%的同学选择“被动结识”。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对“兼职会影响人际交往”持赞成态度,认为会减少与同学交往的机会。但其实贫困生大多数比较在乎自己的经济状况,节衣缩食。遇到请人吃饭、送礼等需要花钱的地方,推辞或躲避,经常会有意无意地触及他们的自卑或自负的那根神经。因此,贫困生的人际交往范围比较狭窄。

3 贫困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分析

3.1 社会原因

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城乡差别,收入差别日益拉大。笔者所在院系所招生源有江苏条件好的地区,也有甘肃、青海、宁夏等经济本身欠发达省份的学生。城市条件好的孩子有着良好的家教氛围,受到良好的教育,琴棋书画、外语、计算机样样精通,并且性格开朗,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而来自家庭条件相对较差的学生,本身的生活环境、文化条件、教育水平较低,综合素质较差,只会一味地学习,肩负改变自身甚至改变家族的使命,因此个人压力较大。在笔者所在院系举行才艺大比拼时,很多家境优越的同学,真的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而贫困生因经济压力基本没有除学习以外的任何兴趣,因此两者很难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对比之下,贫困生易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难以融入集体,社会经济压力造成的人际交往不适就不容置疑。另外,贫困生的浓重的乡音,有时也会成为他们与其他学生交往的隔阂。

3.2 学校原因

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他们本身由于见不多、识不广,就存在自卑、敏感、多疑的不良的心理问题,学校应对这些特殊的群体多关注,建立档案,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对他们进行帮扶,免于他们成为“双困生”。学校对于贫困生开展了建立科学的贫困生库,并且每年“公开、公平、公正”动态地评定一次,便于更加合理的资助学生。但是,在贫困生资助过程中的方式方法值得探讨。笔者所在学校有个新生班,由于学生的情况还没有准确摸清,班主任让学生在班级公开演讲后班级学生打分,从而决定助学金的名额。这种方式虽是无奈之举,可明显有给学生贴标签之嫌,对有的学生来说在本就自卑的心理上划了深深的伤痕,也可能是对他们敏感的心的又一次伤害,造成他们自我孤立。曾经就有一名女生在自己的日志里写到“我们没钱,但请不要伤害我们的自尊”。

3.3 家庭原因

家庭经济压力大,没有闲钱供他们自由支配。贫困生一般要么是家庭处于偏远地区,要么父母下岗,要么家庭上学的子女多,要么家庭成员有重大疾病等情况。因此正如中国的俗语“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从小就有着勤奋朴实的品格,认真踏实的精神。但是他们接触不到什么新事物,近20年生存在一个熟人社会,朴素的民风,让他们来到都市里有诸多不适应。他们的好多人都是靠助学贷款或亲戚朋友的帮扶才上得了大学,因此有强烈的光宗耀祖、跳出农门的迫切愿望。而城乡差别让本来以为上了大学后处于同一起跑线的他们有些无所适从。他们感受到了莫大的经济压力,每天算计着自己的生活费,还想尽一切办法勤工俭学或兼职去挣点补贴。他们无暇参加集体活动,也没多余的资金用来交际。笔者在工作过程中找学生谈话时,学生明确提出“同学聚会总找各种理由推掉,我要躲避这样的场合,因为我们的每笔开支都是精心计划好的,没有那么多闲钱支配啊”。

另外,“家庭是最好的老师”,而贫困家庭里家庭成员每天都忙着挣钱维持基本生活,且生活仍然艰难。有的学生说从小跟爷爷奶奶生活,爸妈一年到头在外打工,一年难得见几次面,由于家庭人口多,爷爷奶奶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好,挣的钱仍然不够花,少有时间或根本没有精力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家庭氛围也起不了正向的作用。

3.4 个体自身原因

3.4.1 自我认知比较低,比较自卑

由于贫困生主要来自于农村、偏远地区或特殊困难的家庭,经济比较拮据,他们习惯于自己的那个熟悉的生活圈子,近20年的生活习惯,比较敏感、脆弱、不自信,认知结构单一、狭隘。来到大学校园后,都市的灯红酒绿与朴素的农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他们感到很不适应,认为那是有钱人的生活,与他们无关。他们习惯于把自己包裹严实,怕别人看出自己的窘迫状况,从而看不起自己。他们的这种长期孤独和脆弱从而导致的封闭、自卑等消极的心理,使他们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久而久之,易与同学关系疏远,造成交往的障碍。

3.4.2 交往圈子比较小,不懂交往技巧

贫困生的生活压力比较大,因而他们往往难以融入到群体中去。花费比较大的同学,往往追求时尚,熟知流行前线,贫困生很难与他们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并且贫困生家乡的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相对落后,除了拼命学习,应付考试,业余的活动都不能充分开展起来,兴趣爱好更是无从谈起,硬件软件都不能与城市相比。学生综合素质较差,与他人的交往难以形成沟通的共同话题。并且他们生存在教室与兼职的路上,很疲惫,根本无心无力去“讨好”这类“高富帅”或“白富美”,而且也不知道跟他们怎么交往,时间久了,他们只有固于自己以前的朋友圈子或者有一两个与自己一样的贫困生朋友,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觉得踏实,才没有差距,不用做“装在套子里的人”。

参考文献

1 于永成,付强.高校农村籍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成因与疏导[J].航海教育研究,2011(4)

篇4

关键词:贫困生 案例分析 贫困生帮扶

案例事件:

王英杰,2010级沈阳药科大学高职学院中药一班学生,来自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父母均靠种地为生,家里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两年前弟弟突然患有再生贫血,治疗费用让家里入不敷出。父亲目前常在外打工,提高家庭收入,母亲在家一边忙农活一边照顾弟弟;姐姐在当地担任补习教师,把自己的收入基本都补贴给家里。但治疗费用太大,家里欠了很多债。

该生是我校的贫困生,学校除了为贫困生提供助学金外,还提供部分勤工俭学工作给愿意参与此项工作的学生。该生为了补贴自己的生活费主动提出勤工俭学申请。但实际工作当中,该生每次打扫教室都等到自习室没有人总担心周围同学的反应,,怕他们嫌弃自己家庭条件不好,把自己当异类。该生内心受着极度煎熬,常常来找我哭诉这种矛盾心理,既想继续勤工俭学,有害怕别人异样的眼光。

案例分析:

王英杰的案例属于贫困生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案例,家庭贫困会造成学生自卑心理,不能坦然的面对周围的老师和同学。所以分析该生产生这种心理负担的根本原因至关重要。在与她长时间花心思的谈心和了解后得知,(1)该学生家庭本本分分,在当地是一个和谐、幸福,而且家庭条件并不贫困的家庭,突然地变故使家里经济条件急转直下,难免会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2)该生来到大学,面对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有些不适应和胆怯,自尊心强,很想融入集体有有些自卑;(3)弟弟的病治疗周期长,耗费精力大,对未来缺乏信心。

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注意工作技巧:

(1)既然学生有困扰就要耐心倾听他的经历,注意抓住其中的细节,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及时对他的遭遇表达充分的理解和合理的同情。逐步的让学生信任辅导员,愿意在辅导员面前畅所欲言,把自己心理所有的顾虑和担忧无保留的表达出来。

(2)辅导员真诚的表达出对此事的看法,进而分析大部分学生的内心想法,结合实际情况让其明确这些顾虑都是自己的猜测,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顾虑。

(3)交谈语言、措辞和语气要格外注意,保护学生敏感的自尊心。

(4)此类学生心理转变速度较慢,容易反复,故要保持开导工作的长期性。坚持长时间内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给予及时指导,达到真正的精神解困。

教育效果:

经过对她的开解和沟通,该生目前能够正视自己的家庭情况,对待勤工俭学工作认真负责,不再把它当成一个负担,而是一份很平常的工作;另外该生也时常和要好的同学提起家里的种种情况,主动把烦心的情绪表达出来,自己觉得现在的生活充实而有意义。

常见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校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随着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学习和就业压力明显增加,特别是一些贫困大学生来到陌生的环境,适应性较慢,自卑感和自尊心格外明显,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状态是学校老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1、自卑心理较强

部分贫困生因家乡属贫困地区,整体经济条件较差,教育条件也相对薄弱,学生们从小就自立要强,与周围同学差异不大;进入大学校园以后,大家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面对学校丰富多彩的文化气氛,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际交往,他们多数不能适应,自尊转变为自卑,甚至产生强烈的失落感。这些学生总担心自己寒酸的外表和拮据的消费被人看不起,对周围的人和事常常敏感多疑,害怕同学们不能理解和接纳自己。正是此类异常的顾虑和担忧干扰了他们全面客观看待自己优势和所拥有的条件的能力,往往因为一点小事,或者是误会而不满意自己、否定自己;同时他们不愿表白自己的心理,或者将自己的真实心理隐藏起来既不善交际也不愿同周围人交流,长期形成心理压抑。

2、自立自强,但心理负担较重

贫困学生因受家庭环境等影响,大多吃苦耐劳,待人诚实,做事踏实,勤劳朴素。但他们的心理负担较重,与其他同学相比他们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学习,还要担心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开支,每当新学年开始时他们都很担忧难以交齐的学杂费和平时的生活费。这些担心都会不断加重他们的心理压力,使其长时期处于紧张状态,如果不能及时表达出来或者找到适合的发泄渠道,将会产生恶性循环的效果。

3、关注学习成绩,常忽略交际能力的锻炼

贫困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等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域,能考上大学进城里念书实属不易。所以他们更珍惜上大学的机会,平时学习认真刻苦,成绩优异,但他们往往忽略综合素质的培养,性格相对内向,交际能力薄弱,与周围同学交流甚至应聘工作时处于被动状态。

辅导员工作启示:……

1、贫困生只是因某些学生家里经济相对拮据而产生的特殊称谓,故是否是“贫困生”与学生本身的能力、学习成绩等并无本质联系,只是有少数学生相对内向,没能及时调整自己心态而存在自闭、自卑的心理。这种情况并不能代表全部情形,所以对贫困生不能一概而论,大部分贫困生还是积极乐观向上的。

2、俗话说“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贫困生的家庭同样如此。有的是因为家乡位于相对落后地区,经济整体发展缓慢;有的家庭面临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而遭到临时变故;有的家庭则是因为亲人生病等情况而入不敷出……因而面对不同的学生首先要认真了解其家庭背景,这样才能更深切的走入学生内心,学生也会愿意向老师倾诉他们的所思所想。

篇5

摘要: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中的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贫困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特定的成长环境,特殊的成长经历所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心理素质的缺陷,给贫困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本文从贫困生、学校及社会因素出发,构建“三位一体”救助帮扶体系,为示范性高职院校推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三位一体

贫困大学生主要是指家庭经济条件不佳、生活困难的学生群体,包括特困生、困难生和比较困难的学生。他们是大学校园里的特殊人群,亦是社会弱势群体的一部分。针对这个特殊人群,其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受到了社会和高校各方面的关注。

一、贫困大学生各式心理问题解析

由于贫困大学生在特殊的环境中成长,他们在承受着“物质贫困”的同时,心理上也笼罩着阴影,显得异常的敏感、脆弱。他们中的部分人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心理障碍,一旦遭遇一些挫折后(尽管有些问题在平常人身上看似是微不足道的),就很容易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心理素质的缺陷就表现出来。笔者结合近几年高职院校贫困生工作经验,主要总结以下几种心理问题:

(一)自尊与自卑的矛盾。自卑心和自尊感是贫困生的一对心理矛盾,而且往往是自尊感越强,自卑心就越强。贫困生虽然大都家境贫寒,但他们好胜、好强、不甘落后,尊重满足与否所引起的情感反应十分强烈,对社会和他人对自己的态度相当敏感,老师同学一句不经意的话和平常的举动都可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使他们感到压力。

(二)学习、交往上的挫折感。以前把高考作为唯一目标,周围一片黑暗,自己只朝着不远处的一盏明灯前进。入大学后,天亮了,四周的一切都清晰了,贫困大学生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生活琐事,适应各种人际关系。生活不宽绰的他们,与人交往处于被动的地位,底气不足的他们对别人都忍让、谨小慎微。被动消极的生活态度会使他们不断遇到挫折,较差的人际关系使他们陷入了苦闷、焦虑与孤独中,有时形成孤芳自赏的状态,贫困的“小刺猬”迷失方向。在别人眼里就显得古怪孤僻,令人不敢亲近。

(三)面对竞争时的焦虑心理。贫困大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往往承载着家庭和个人对未来更多、更高的期望,他们希望通过发奋成才来彻底改变自己、家庭的贫困境遇和现实命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现实问题是难以通过他们自身的努力和拼搏得到解决;同时他们每年还要应付对贫困生来说高昂的学杂费和生活费,加之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竞争剧烈,一些社会的不公平导致了贫困生发展机遇的不平等性,造成贫困大学生心理失衡,这样容易产生对个人生存和未来生活危机的持续焦虑心理。表现为行为的无所适从、无法正确评价和认识自己。

(四)偏执心理。由于贫困带来的挫折感,使贫困生对他人都存在着一种戒备心理。看问题容易以偏概全,以点概面,认为同学和老师只看自己的不足之处,而忽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会形成消极的自我评价,这种错误认知,使他们表现出较强的狭隘心理,遇事不理智。当有些外界不利因素与青春期的大学生内在心理矛盾交织在一起并激化时,就很容易导致心理失衡。这同时也是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比普通大学生比率高的重要原因。

因此,当前形势下必须着手研究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工作,尤其在转变心理矫正的理念和创新心理矫正的方法上下功夫。创新心理矫正理念或模式,要求示范性高职院校在研究贫困学生特殊心理问题的基础上,着重从多个方面,多种渠道出发开展心理矫正的研究工作。

二、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众多研究均表明,心理问题(疾病)的产生是综合性因素导致的,而不仅仅是某方面原因。本部分从贫困生、学校及社会的三个因素出发,分析贫困大学生产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各种原因,为提出构建“三位一体”贫困大学生心理帮扶体系提供分析的基础。

(一)自身因素。

贫困生本身思想认识方面存在误区。目前,这几所高校部分贫困生存在不良思想状况,一部分高校贫困生不能正确地面对生活的艰辛,有些同学内心虚伪,虚荣心强,自身存在一定的自闭心态,不敢坦开心扉与别人交流,深深陷入强烈的自卑情绪中等等。个别学生无节制开销并不应是一个贫困生该有的行为。

(二)社会因素。

1.社会阶层分化造成贫困生处于弱势地位。

在我国现阶段,社会各阶层的收入差距逐步扩大,造成贫富分化。贫困生一般都来自于属于社会弱势群体的农村贫困家庭或城镇下岗职工家庭,家庭本身就存在较多的基本生活困难,而进入大学后又要交纳数额不菲的学费、住宿费、书费等,这无疑加重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负担。

2.不良的社会风气加剧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困扰。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出现了一系列不良社会风气,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人际关系冷漠、势利和虚伪等。这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加剧了他们对金钱的渴望,使他们更加看重物质利益的作用,这种心理与他们贫困现实的矛盾冲突,导致他们心理困扰加剧,产生更为强烈的自卑感和焦虑感。

3.社会上一些资助活动开展不当,无意中加大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对贫困生各种资助工作的开展,无疑是件好事,但是由于宣传不够、教育滞后或方法不当等原因,使一些贫困生在物质上得到资助的同时,心理上却遭受了挫伤,从而加重了贫困生的自卑心理和沮丧、抑郁等消极情感。

(三)学校因素。

一般来说,贫困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前,无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社会生活中,与周围人群不会有太大的反差,但在进了大学之后这种反差——贫与富的反差、先进与落后的反差、素质高低的反差等却突然变得明显起来。在这种反差较大的环境中,尽管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等知识性活动并不因为学生的家庭背景有所区别,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却必然在这种环境中遭遇困惑。如果大学校园中缺乏一种以获取知识和追求真理为荣耀的良好学风的话,贫困大学生就很容易因为自己在经济上的困窘、穿着上的落伍、素质上的偏颇而滋生多种不健康心理。另外,为了让高校贫困生能顺利完成学业,国家、学校、社会千方百计地采取各种措施帮助他们,长期以来,学校往往将解决贫困生的物质生活负担作为助困工作的全部来抓,忽视了他们身上正在暴露出来的思想问题和道德缺陷,忽视了助困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构建“三位一体”帮扶体系,推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建设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家境贫寒而导致的心理失衡。高校、社会应该给与这类学生群体更多的关注和关心,为他们的成长成才创设良好的条件。从心理问题普遍的解决逻辑上看,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路,必须坚持从贫困生、学校、社会多位出发,构建全方位的救助帮扶体系。因此,作好以下三个有机结合:

(一)贫困生:悦纳自我与自力更生有机结合。

1.了解自我并接受现实的自我。一个人对自己不仅要充分了解,而且需要坦然地面对,因为在个人所具有的条件中,有很多是不能改变的,这其中就包括个人的贫穷境遇。如果不能接受自己,势必增加个人的不安与痛苦。贫困生只有在充分认识自己的情况下,才能给自己正确定位,树立与自己相符的理想,而不至于产生愤世嫉俗的念头。

2.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贫困生不仅要在学习方面努力,而且要积极参加勤工助学和社会实践活动,主动与人交往,以消除心理上的抑郁与忧虑。积极参加工作可以使自己发觉自己的价值,产生成就感,并获得社会的认可,建立自信心。另外,广泛的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会更多地扩展自己的人际交往面,在与人交往过程中,会减少以往由于自卑而带来的封闭,让自己更开朗。

(二)学校:心理教育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

1.在对贫困生的物质资助中,千万不能忽视他们心理的感受,要充分尊重贫困生的尊严与人格,更不能让他们感到物质支持是别人的施舍,在得到物质支持的同时丢掉了个人的尊严。所以,在给予贫困生物质帮助的时候,要切实考虑到他们的心理感受,要让他们欣然接受别人的帮助。在完善对贫困生物质资助的同时,更要重视精神扶助,必须使他们从心理上彻底改变以往的自卑、抑郁等不健康的状态,以走上自强不息的光辉之路。只有把心理问题的解决与思想认识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与行为是由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各种因素共同孕育而成的,同学之间的相互暗示、感染、模仿起了很大作用。而且贫困本身就是一个相对意义的词语,在现实中也存在着一种比较。在解决贫困生物质困难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对家庭条件好的学生的消费行为加以正确引导,提倡和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在校园里营造鄙弃奢侈、崇尚俭朴的舆论环境,以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的良好氛围,减轻贫困生的贫困感觉和自卑意识。增强贫困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自律能力,以大学生身份角色为核心,整合性别角色、地缘角色等其它各种社会角色,确定个人的消费追求及消费行为规范,进而引导个人的消费实践。

(三)社会:物质帮助与心理引导有机结合。

1.必要的物质帮助。经济原因是导致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最主要因素。因此,给予必要的物质帮助是必不可少的,这是精神关心、心理引导的前提与基础。社会要千方百计给他们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和岗位,要通过教育引导他们走出“等、靠、要”的习惯思维模式,贫穷并不可耻,可耻的是自己甘于贫穷,不努力去改变贫穷,只要自己艰苦奋斗,就能改变自己的状况,拥有美好的明天。

2.加强诚信教育。当今世界,由于受到太多的诱惑,人们往往难以确立一个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因此,应该加强对贫困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让他们认识到人生真正的价值体现在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价值观集中体现在诚信上,有时在贫困生的群体中出现了一些不应有的现象,如因诚信缺失不按期还贷等。因此对贫困生的诚信教育已变得及其重要,学校应鼓励贫困生培养诚信品质。

以上通过分析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提出了一些贫困大学生心理建设的“三位一体”解决办法。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因此相应的解决对策也不应该是单一的。“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学校对学生开展的一切工作都会对贫困大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应仅仅局限于学校心理咨询、救治,而是应该努力构建一个包括生活救助、校园文化、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内的综合性的育人体系。

参考文献:

[1]李福宝、丁桂兰:《高校贫困生心理状况浅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黄石)2005.2

[2]赵红、代艳丽:《对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现状及对策思考》,《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武汉)2005.1

[3]孔德生、杨晓梅:《贫困大学生个性特征及教育对策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唐山)2004.6

篇6

关键词:社会排斥 贫困大学生 集体融入

贫困大学生是我国高校在校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人群。据教育部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统计,目前我国有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2547.7万人,贫困家庭学生约占学生总数20%,达到509万左右,其困学生人数更是占到了在校生总数的8%。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面临――融入难、学业难、就业难等一些适应性问题。其中,融入难已经成为贫困大学生面临的最主要心理问题,其严重影响了贫困生自身的自立成才,已成为一个学生忧心、家长揪心、学校担心的,政府和人民群众热切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

1.引言

社会排斥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研究源于对新贫困现象的讨论。我国学者从社会学独特视角出发,将社会排斥定义为“某些个人、家庭或社会群体,由于社会政策及制度安排等原因丧失其公民权利,无法参与正常活动或参与不足,导致被边缘化及情感疏离的机制和过程。”[1]在社会心理学的概念中,国内学者杜建政和夏冰丽(2008)将Baumeister、Twenge 以及 Mac Donald 和 Leary 的理论进行了整合之后,对社会排斥的概念做了系统的总结:“社会排斥是由于为某一社会团体或他人所排斥或拒绝,一个人的归属需求和关系需求受到阻碍的现象和过程。其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排斥、拒绝、孤立、无视等。”[2]在某人希望能尽快融入某一团体或集体却被拒绝时,这种外部排斥往往会造成自身的焦虑、自卑等情绪,产生交往障碍进而导致很难融入集体。当前,在贫困大学生社会适应性领域研究中,社会排斥理论大多用于研究就业歧视问题,而“集体融入”问题已成为贫困大学生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社会排斥理论为研究贫困大学生集体融入问题提供新的理论视角。本文运用社会排斥理论,分析了贫困大学生很难融入集体的现状、成因和影响,提出了解决其“融入难”问题的对策。

2.贫困大学生“集体融入”现状

以往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在校贫困大学生大多不愿意主动与人交往,生活封闭,由于家庭、社会以及环境所带来的压力,贫困大学生在校期很容易引发悲观、逃避,焦虑、抑郁,依赖、懒惰等心理问题,加之由于自尊心强所导致的人际关系敏感,贫困大学生很容易产生难融入集体的问题。具体来看,很多贫困学生由于自身家庭条件较为困难,经常感到自卑,不愿意让老师和同学知道自己的处境,并不可抑制地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还有一些贫困学生在校期间从不主动参与集体活动,选择把自己封闭起来。更有甚者对人际交往持极端的态度,对待同学不友善,殴打辱骂其同窗同学。很多贫困大学生由于长期在经济上精打细算使他们形成了谨慎行事的风格,在进行人际交往时往往防范意识强,一方面渴望与同学们交往,另一方面又怕达不到预期,所以这种复杂的内心矛盾导致了他们人际关系的紧张和失调。贫困大学生在自己与他人、社会之间筑起了一道道屏障,一方面自己主动选择隔绝在集体之外,另一方面不良社会风气、舆论等对大学生产生了恶劣影响,很多大学生不愿意与贫困生沟通、交往,导致了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面临严重的集体融入难问题。

3.贫困大学生“集体融入难”原因探究

(1)社会排斥下的认知因素

已有研究表明,社会排斥导致了人们的认知能力的下降。社会排斥理论认为受排斥者更倾向于考虑目前的状况而难以对未来加以关注。Buckley 等的研究Y果表明,社会排斥影响了受斥者个体对自我及周围环境的认知评价[2],往往表现为低自尊以及对周围环境和他人的不满。尤其是针对经常用异样眼光审视自己的人,受排斥者往往给予了非常消极的态度和评价。当一个人的某种缺陷受到他人轻视或鄙夷时,往往会加重个体的自卑感。 贫困大学生在与身边同学家庭情况作对比时,很容易发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感到自己不被群体所接纳,从而产生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又加剧了其在群体中的“不合群”现象。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往往对当前的贫困局面过分注重,对未来充满担忧,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究其内在原因,主要是一部分贫困生没有正确认识贫困这件事,同时也对身边的呢同学造成了错误评价,最终逐渐疏离集体。

(2)社会排斥下的情绪因素

情绪在人际交往中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关乎一个人能否在集体中获得长久立足。社会排斥与负面情绪之间存在者密切关系,Baumeister和Tice发现,社会排斥会引起强烈的消极情绪,焦虑是人们对社会排斥的主要反应[3]。

焦虑来自于对生活的压力。当前,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贫困大学生力图改变自己、实现自我价值的心理需要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往往给他们带来了精神上的巨大困扰。面对贫困 ,面对未来,他们往往无所适从。相比于其他来自城市衣食无忧的大学生来说,贫困生有更多的负担,因而在群体中有时会显得特立独行。同时,社会排斥也会导致孤僻、嫉妒、压抑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对贫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有着显著地消极影响。

(3)社会排斥下的行为因素

社会排斥与自我调节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告诉我们,遭受社会排斥者往往具有较低的抵抗力和自我调节能力。面对挫败更容易“知难而退”,同时个别受排斥者还存在极端行为。在一些案例中,贫困大学生对身边同学施暴、甚至极端案例的出现了投毒和杀人案件。除此之外,该群体由于甄别能力不强、抵抗诱惑能力差,往往被社会上别有用心的人诱骗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还有一些贫困大学生由于害怕上当受骗,所以把自我封闭起来,拒绝与他人的交流沟通, 生活在自我设计的一个孤独的世界中。这两种极端都直接导致了贫困大学生很难融入集体,获得他人的信赖和尊重。

4.解决贫困大学生“集体融入难”问题的对策

贫困生在集体融入上存在的主要困难在于自身因素。针对自身焦虑、抑郁、自卑和人际关系紧张等外化表现,解决的思路当是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将助困与育人有机结合。引导贫困大学生通过转变自身观念,发挥自我激励效能,同时发挥榜样力量引导贫困生向身边优秀的学生干部学习。同时,加强引导,引导贫困生积极参与班级建设、社团活动以更好地融入集体之中。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

(1)学会积极有效地进行自我激励

积极有效的自我激励是贫困大学生心理自助的重要途径。学会积极有效的自我激励也是个体心理成熟的重要标志。贫困大学生只有W会自我激励,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学会积极面对困境和危机,才能更好地融入集体、摆正心态与同学们良好相处。因此,贫困大学生要学会积极的自我激励,要树立远大的目标,充满梦想,并激励自己朝着梦想努力,要相信贫困是暂时的,相信自己通过努力将来可以有所作为的。同时多向身边同学学习,彼此传递正能量。

(2)优化校园文化环境

贫困生难入融入集体很大一部分程度上与校园环境有关。学校要建立机制关注贫困生健康成长。辅导员老师要做好引导工作,在同学之间要提倡勤俭,反对不良攀比,使贫困生能够正确认识贫困,积极融入集体。在班级建设中,注重引入一定数量的贫困生比例,在遴选班级学生干部时,要尽可能的将一部分优秀贫困生选走向服务岗位。同时经常性活动,邀请贫困生主动参与、担任职务。调动积极性,使其在集体中获得锻炼。在校园文化环境的优化中,贫困生的身心压力得到释放,有助于其更好的融入集体,服务集体。

(3)运用朋辈心理互助引导贫困生之间相互帮扶

解决贫困大学生集体融入难问题,社工可以运用小组工作的方法发挥重要作用。具体而言,可以运用朋辈小组互助的方式,招募符合条件的贫困大学生组成互助互惠小组。以改善人际交往能力为目标,通过小组活动与团体活动为主、课程讲授为辅的方式,运用综合游戏、小组讨论、个人分享的方式,引导小组成员消除戒备、缓解压力、敞开心扉彼此沟通,发展友谊,更好的认识自我,融入集体中。朋辈心理互助下建立的“互助互惠”小组,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小组内,各成员间具有相同的家庭背景、文化背景。在“相似吸引”原则的作用下,该小组成员很容易形成彼此认同,从而有助于建立友情。在与小组其他成员的相处中,贫困生学习了一定的人际交往技巧,提高了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这对解决贫困大学生“集体融入难”问题提供了有效实践。此举必将推动贫困生乐观面对生活、积极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各类问题,更好的融入社会,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融入难”问题。

参考文献:

[1]孟P,黄佳豪. “社会排斥”概念内涵及其本土化探讨[J]. 长江论坛,2009,(05):56-59.

[2]杜建政,夏冰丽. 心理学视野中的社会排斥[J]. 心理科学进展,2008,(06):981-986.

[3] Baumeister R F, Tice D M. Anxiety and social exclusion.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1990, 9(2):165~195

[4] 曲丹.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心理归因及调适[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04):

89-91.

篇7

资助工作 内涵式人才培养 励志 诚信 感恩

我国整体经济高速发展的现阶段,仍存在区域性、结构性的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导致高校学生群体中部分学生家庭无力承担学费、基本生活费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和社会的稳定、和谐。扎实推进学生资助工作,并强化其育人功能,不仅缓解了贫困生的经济和心理压力,更有利于学生群体道德观、价值观的养成以及整体素质的提高,切合内涵式人才培养思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发展及现状

据2004年3月中国扶贫基金会对我国部分高校的调查,农、林、师范类学校贫困生比例在30%以上,特困生比例超过15%。据教育部全国学生贷款管理中心主任崔邦焱介绍,截至2004年年底,全国公办普通高校有1350万在校生(全日制本专科和研究生)。其中,贫困家庭学生约263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19%,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约122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9%。高校贫困生承受着沉重的经济、心理压力,对于安心完成学业,学有所成的夙愿造成威胁,如何及时有效地给予他们需要的帮助成为社会民生关注的核心问题。

鉴于此,2007年5月9日,国务院第176次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决定从2007年秋季学期开学起,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体系。各高校也积极采取措施,逐步建立以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体系,还开设了针对贫困生入学的绿色通道。据报道,中央财政支出由上年的18亿元,增加到2007年下半年的95亿元,加上地方财政的投入,达到154亿元。2008年全年达到308亿元。随着新的资助政策体系全部落实到位,每年国家用于助学的财政投入、助学贷款和学校安排的助学经费将达500亿元。全国每年将有大约400万大学生和1600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获得各种形式的资助,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生的上学难问题。

但随着资助工作推进的时间增长,我们发现这其中逐渐出现了些问题,如部分学生为了能申请到资助,或者申请更高的资助,隐瞒家庭收入情况,或是夸大家庭贫困程度,由于人力物力等资源的限定使得高校的贫困认定工作不可能深入基层实地考察,仅凭申请材料和学生在校表现来评定困难程度使得资助资源的分配有些不尽合理;物质生活的诱惑使得资助金的使用不仅限于学习和基本生活,尤其是奖学金的支配方面,请客吃饭、购买奢侈品等等占用了大部分金额;勤工助学岗位的工作未能和学生所学专业或擅长技能结合,在能适度减轻学生的经济压力之外,对个人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显得多少有点苍白。

二、强化资助工作的教育功能,与内涵式人才培养相结合

社会对人才需求层次在提高,人才培养回归到内涵式发展的思路上时,资助工作的功能需求也被进一步提高。在缓解学生经济负担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资助工作的教育功能,实现物质到精神的帮扶,将内涵式人才培养渗透到事务管理工作中是我们的目标。根据高校开展工作的实际情况,以下几方面是资助工作与内涵式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1.通过奖学金的评定及其引导作用开展励志教育

贫困学生承受来自同辈、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普遍大于非贫困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的概率也较大,他们往往会表现出自闭、自卑和怯弱等不自信,害怕失败所以不去尝试和争取,习惯于被帮助或被肯定。对于这部分学生,经济援助固然重要,进行励志教育,唤起他们的自主意识,激发成就潜能,会是更长效的良方。

励志,立志为先,激励为主。引导贫困学生自我认知,自我探索,付诸实践,寻找并确立自己的目标,并帮助他发现自己的优点,培养自己的特长,营造和谐友好的氛围,让他能平稳地成长进步,通过奖学金等奖励措施的激励引导,让学生学会总结已取得的成绩并自我肯定,强化信心,实现良性循环,达到励志教育的效果。

2.通过勤工助学开展责任教育并进行“第二课堂”技能培训

勤工助学岗位的设置一般是有具体的工作任务的,对于大部分在校大学生来说,以类似于社会工作者的身份承担起一份工作还是新的尝试和挑战。

首先,要完成角色的转换。其次,责任担当也是必修课。作为学生,老师、家长和周围的人都在教他什么事该做,该怎么做,就算出现差错也会无条件补救。但当在工作岗位上,打交道的是同事和领导,公关、社交能力要具备,还要学会分工与合作,并且主动地学习技能以满足工作要求,不再等、靠、要。同时,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按量完成所分配的工作是基本的要求,对自己的工作过程和结果勇于承担,这种责任意识的培养利于学生主人翁精神的养成。

勤工助学岗位的实践作用不可小觑。贫困生在勤工助学的过程中,除了能缓解经济压力外,弥补动手能力的缺陷也很重要。理论知识谈起来头头是道,要完成简单的论文排版工作却不知所措,这样类似的现象在当代大学生中不在少数,原因是我们的课堂教学并没涉及或极少深入很多看似简单却很实用的实践动手能力。这时,勤工助学岗位就成了很好的“第二课堂”。尝试让勤工助学的同学建立团队,练就其核心的技能,并有良好的传承,可以让这部分同学不但在经济上有所收获,也增强了自身的综合素质,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做出贡献。

3.借助助学金评定、贷款管理、困难补助等工作进行诚信与感恩教育

之前已提到的现行资助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反映出,学生的诚信意识是整个资助工作体系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借助贷款申请、贷后管理及助学金和补助的评定工作对学生深入开展诚信教育是事半功倍的方法,不同于单纯的说教式教育,通过举办新生入学教育、主题班会、征信知识竞赛、诚信签名、建立个人诚信档案、网络宣传等途径和措施,加强征信知识宣传和社会责任感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家庭出身是无法选择的,但可以靠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命运。国家和社会正尽力给予他们在学习生活上的帮助和鼓励,应该正确看待各种资助资源,树立“诚信就是生命”的道德观,建立、珍惜并维护自己的信用历史,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这对自己终生的经济、社会活动至关重要。

同时,让学生学会知恩、感恩、报恩也是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与人之间利益冲突频繁,冷漠与麻木过多沁入人心,加强感恩教育迫在眉睫。贫困生在受助之后是否具备感恩意识,是衡量其人格素养的一个基本标尺。感恩教育有助于提高德育实效,实现德育目标。通过情感教育使贫困生正确看待所受资助,怀感恩心;通过报恩行动使贫困生学会回报社会,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也为资助工作的良性循环奠定基础。

三、搭建平台,整合资源,推动资助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兼具公益效应和教育职能,它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不仅关系到高校、家庭、社会的和谐稳定,更有利于内涵式人才模式的完善,在现行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探讨更好的工作方式。

1.借力基层,保护资源

在进行贫困学生认定的工作中,常遇到一些困难,有的学生在填写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时存在不真实成分,恣意夸大家庭经济困难程度,而且当地民政部门出具的困难证明不规范,也容易取得,这给认定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由于时间、精力等条件限制,学校不可能对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客观的考察,这样就不利于资助资源的合理分配。建议通过省级行政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干预,加强基层对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验证工作,为学校的资助工作提供有效的支持,更好地保护有限的资源能合理配置。

2.借力企业,联合培养

全国范围内,企业专项奖助学金无论是受益人数还是金额都不少,企业也多是因为校友或是老师的资源关系提供资助,如果能拓展这种合作关系,和学生的实习、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到相应的企业去进行实习或是短期的考察,不仅能增强学生和企业间的感情,利于企业选拔人才,也让同学们拓展了发展空间,更好地认识了解企业和社会,并有机会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回馈社会。无论是人文素养还是科创能力都得到提高,推动了重人才培养质量的内涵式发展模式。

总之,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逐步完善其体制和制度,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构建更宽广的平台,深化其教育功能,让受助学生在经济和精神上都有收获是我们今后要继续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马铭启.高校贫困生问题及对策研究.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学报,2006,(1):6-7.

篇8

[关键词]高校资助育人四大支持系统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3-0144-03

2007年实施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以其资助数额高、范围广、形式多样等特点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并成为高校帮扶困难家庭学生,提高育人水平,激励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手段。但是,大学生资助体系实施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资助体系一方面应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注入精神动力,培养学生感恩社会、担当责任、自强自立的良好思想道德;另一方面,应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拓展生命空间,使家庭困难学生在基本经济问题得到解决的同时,感受到外界的人文关怀,并因此构建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包括提高自信心、人际交往能力,确立理性的幸福观和挫折观,感受生命的顽强与美好等。资助与育人应当在实践中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

一、当前大学生资助体系下高校资助育人困境分析

资助育人功能的相对缺失和滞后,使得现行以“奖、贷、助、补、免”为主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无法满足家庭贫困学生的发展需要,也不能有效地激发贫困生奉献、服务、感恩的意识,存在许多亟待破解的困境。

(一)资助育人队伍困境

专业化的资助育人队伍必须考虑综合化、多元化、专业化三方面的因素,现行的资助育人队伍基本由学校资助中心、二级学院辅导员、班主任展开。资助的前期认定、中期实施虽然责任较为明确,但是,限于队伍数量、精力和专业素养,后期的跟踪、服务、纠偏等育人工作缺乏创新性和延续性,甚至无法落到实处。同时,育人队伍也缺乏社会各个层面人士的广泛参与,贫困生的发展需求得不到充分的满足,使育人效果受到制约。

(二)资助育人形式困境

现行资助模式由于理念、认识、素质等多种主客观原因,相对忽视了评定过程的育人作用,受助对象认定标准不够科学。简单地分配指标、按人头分钱的做法较为普遍,使整个资助工作前期就缺乏科学性和公正性。在后续育人上,则基本停留在简单的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层面,形式上采用宣讲、征文、简单的体力义务劳动等方式,强制色彩较浓,受助者基本上是被动接受,主动意识、互、公益性、融入性等素质培养相对落后,智力型活动的组织和开展等实践环节有待挖掘。

(三)资助育人效果困境

资助育人的效果应从经济资助、精神支持、人格培养、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综合加以考量,科学的资助育人体系须由单纯的“输血”功能向“造血”功能转变。在现行资助体系下,大量的显性现金资助和隐性资金援助,使得受助对象得到了巨大物质利益却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和义务,个人能力在资助过程中难以得到提升。同时,现实中许多贫困生在享受资助的同时,出现自卑、封闭等心理问题,甚至出现消极的人生观,证明了单纯的经济资助无法使贫困生“心理脱贫”,资助政策体系“造血功能”差强人意。

二、高校资助育人长效机制的构建

隐藏在资助背后的育人功能,是大学的使命和社会职责。在现行的资助体系下,要想做到资助与育人的有机统一,进而建立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必须从资助育人的系统性出发。基于公平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三个维度,建议构建四大支持系统和平台,合力推进资助育人的最大化。

(一)育人环境支持系统

1.公正公平的认定环境

认定标准的公平公正是资助育人的先决条件。只有资助对象合情合理合法,才能为外界所认可,因此,认定过程本身就是育人工作。应对现有认定标准进行重新审视和规范,综合考虑学生所在地经济水平、家庭收入、有无重大变故、负债情况、社会关系、专业、学校所在地消费水平等因素,设定评定指标,体现系统性和科学性、可量化性与可比性、动态性与稳定性的统一。采取学生自愿申请、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避免非贫困生“混入”灰色地带。

2.全员育人的文化环境

资助育人长效机制的建立必须营造全员育人的氛围,强化课堂育人,使自强自立、诚信为本、服务社会的理念进入课堂,以教师潜移默化的知识传授完善和健全受助者的精神世界;此外,每个高校应结合本校校园文化特点,凝练大学精神内涵,探索资助育人与校园文化的有机互动机制,深入挖掘资助育人的载体,如微公益、微创新,志愿服务,关注生命、环保、绿色、健康活动,服务三农活动等,构建资助育人的文化环境系统。

(二)人财物协同支持系统

资助育人长效机制的建立不仅需要人、财、物的大量投入,还需要人、财、物三要素之间的有机配合和相互协调。

1.育人队伍

构建一支更加全面化和立体性的资助育人队伍,注重资助工作的专业性和育人工作的综合性。一方面要在资助环节(认定办法,受助对象构成,发放金额比例,资助后的追逐、调查、反馈和服务)体现专业性;另一方面,在育人环节(受助者的教育、指导、帮扶以及有关贫困和资助问题研究)体现综合性。在育人队伍建设方面,辅导员层面应打破院系限制,构建如校级“辅导员大学生自强导航小组”或“研究中心”,主动为贫困生提供服务,系统化地分析和把握贫困生的整体特点和个性需求,这有利于宏观上制定资助育人战略规划,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

2.财力投入

物质资助一方面要提供受助对象基本的生活保障,另一方面更要考虑受助对象的发展需要。为了关注个体发展,切实体现资助育人的目的,在财力投入方面应激活资助机制,设立灵活机动的资助基金。第一,设立项目化运作及动态资助基金。后续育人活动专项资金的设立,如设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科研资助、义务服务、校园公益活动等支持项目,可实现资助体系的长效性和灵活性,最大限度地达到后续育人的目的。第二,设立发展性资助基金。以发展性资助基金的形式,加大对自力更生、创业谋生的资助投入,如设立微创业基金等,为受助对象提供“造血”功能,解决贫困大学生能力素质上的“软贫困”问题。

3.物质保障

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必须有相应的配套设施和场所。在物质保障方面:一是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创业、社会服务、公益活动、科研团队、兴趣小组、跳蚤市场等提供相应的场所,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满足其自强自立、服务社会的意愿。二是挂牌成立工作坊,每个工作坊聘任辅导员担任指导老师,加大智力型、管理型团队的培养,改变过去单一的贫困生“劳务型”输出,多设置一些能发挥学生智力、巩固专业知识的“智力型”团队,增强贫困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和社会融入意识。

(三)动态追踪评价支持系统

资助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对目的、过程、效果进行全方位的审视、监测、总结、反馈和评价,在过程公平化、规范化、科学化中体现育人思想。

1.成本-收益分析评价系统

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为贫困生提供资助方面,缺乏对资助工作经济、社会效益的研究。因此,需要构建全面、动态化的成本-收益分析评价系统,对政府、社会和高校为贫困生进行的经济投入、情感投入以及育人效果进行分析评价,不断探索更为有效的资助育人模式和途径。

2.调查反馈和追踪服务系统

建立贫困生认定、考核、管理等相关信息在内的全面数据库,对贫困生实施动态管理。适度调整资助对象和资助金额,对每位贫困生的受助情况进行实时的统计、监控、反馈和追踪服务,在保证公平、公正、合理的基础上,强化育人功能。此外,还应该重视家校互动机制的建立,使家庭教育对学生起到合理的激励、监督作用。

(四)开放的社会参与支持系统

1.校企联合支持系统

探索校企联合的有效模式,例如设立助学金,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实习或就业机会,邀请企业主管进校开展励志讲座等。构建优化社会资源的校企联合支持系统,帮助受助者更好地融入社会。

2.搭建贫困生社会服务平台

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资助育人的有效途径和检验指标。利用动态资助基金,聘请相关老师做指导,有计划地开展各种高质量的义务服务活动,搭建贫困生主动融入社会平台,帮助贫困生完善自我,服务社会,提高成就感,也为社会了解贫困生及大学形象提供开放的环境,形成良性互动的资助育人氛围。

3.构建社会监督下的诚信体系

现行高校资助体系下,个人诚信记录还没有与个人生活结合起来,使得诚信教育在资助育人方面缺少依据和抓手。在保证贫困生隐私的基础上,开发信息平台,建立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与个人生活消费数据动态管理系统,构建受助对象、学生生源所在部门、银行、认定参与人责任共担机制,在制度层面防止不公正现象的产生,以此保证资助育人的纯洁性和合理性。

三、四大支持系统下的高校资助育人机制构建的现实意义及评价

资助育人不仅要注重系统性,更要注重其长效性和稳定性。四大支持系统运行下的资助育人机制,不仅提供了高校资助育人的理论依据、机制保证和制度建议,还对审视资助育人的开阔视野,及资助实践操作环节的有的放矢,大有裨益。

(一)有利于高校资助育人长效机制的构建

科学完备的资助育人机制绝不局限于对家庭困难学生的物质帮助和短期例行的感恩、诚信教育。建立育人所需的四大支持系统,不仅符合系统论和伦理学规律,也有利于现实中宏观层面立体式、系统化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的建构,使资助育人的效果最大化、科学化、长效化。

(二)促进高校资助育人水平的整体提高

高校日常的资助管理工作实践表明,正是由于学校在资助育人环境建设的滞后性,资助队伍素质、专业化水平、人员结构上的捉襟见肘,动态育人、追踪评价系统的缺失,以及开放的社会系统的监督、激励和支持缺失,导致学校不能全面、及时、准确地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思想教育和发展支持。四大支持系统的协调运作,可以大大提升高校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水平。

(三)促进家庭贫困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根据调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诸如心理危机、人际交往困难、感情困惑、陷入传销组织和就业难等问题,有自身和家庭教育的因素,也有学校育人方式的影响,而学校资助中育人环节的缺失则是因素之一。四大系统协调配合,可以有效地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被边缘化,得不到情感支持,没有生活信念,缺少发展通道的困境,并推动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服务意识、奉献精神、理想信念等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林秀元.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德育功能刍议[J].文教资料,2012(11).

[2]赵贵臣.高校学生资助育人方式创新研究――坚持经济扶贫与精神扶志相结合[J].思想教育研究,2012(8).

[3]李振江.基于育人目标的高校学生资助管理体系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1).

篇9

一、指导思想 

    继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从学校工作和学生思想实际出发,加强班主任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素质培训,抓好班级管理工作,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努力使班主任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工作要点 

(一)班主任队伍建设 

1,新老帮扶结对 

在青年班主任和本年级段的优秀班主任之间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师徒之间经常性地进行工作经验交流,“师傅”要无私帮助,“徒弟”要虚心学习,围绕制定班队工作计划、确立班级目标、营造良好班风、开展班级活动、培养小干部、帮助后进生等方面,通过研讨、指导、学习,取长补短,提高青年班主任的思想素质和管理能力。期末,要求“徒弟”认真写好学习心得。 

“师徒结对”活动名单: 

丁  怡—叶  青    邵俐加—王晴时  

姜  僖—沈月樨    查慧玉—蔡惠红  

2,组织交流讨论 

每月举行一次“班主任例会”,有计划、有重点地对班主任进行思想、业务等常规培训。组织班主任学习教育理论和班级管理知识交流班主任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树立先进典型,表彰先进班主任;引导班主任总结自己的点滴经验,并把总结经验和教育科研结合起来。 

本学期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安排如下: 

九月份:姜 僖  (建设一个团结奋进的班集体。) 

十月份:邵 鸣   (爱心、耐心、细心开展班级工作) 

十一月份:李玉华  (良好班风建设) 

十二月份:查慧玉  (培养一支卓有成效的小干部) 

(二)、加强班风建设 

    1.安排班级活动 

要以全国少工委颁布的“加强少先队思想道德教育和深化体验教育的意见”为基础内容,根据学校德育工作安排,引导少年儿童开展各项实践活动。活动要加强对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活动之前要制定好计划,明确活动要求,设计好活动并扎扎实实地组织实施,力求取得主题教育的最大效应。班主任与学生一起确定好本学期各项活动的主题,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课内外活动,如主题班队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友谊中队举办一些联谊活动。 

2.营造向上氛围 

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努力营造平等、围结、和谐、进取的班级氛围。(1)制定班级公约、班风,给自己班级、小队取个新名字,创作班歌等。(2)布置教室环境。如设立“袖珍图书角”、“卫生角”、“金色童年”、“我们在这里成长”等文化背景。(3)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责任心,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和成就感。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供显示学生才华的机会,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自理自治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掘创新精神。 

3.指导培养小干部 

班级小干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要认真选拔小干部,同时要精心培养小干部。第一,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第二,鼓励小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第三,严格要求小干部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第四,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亦即“以面带面”。 

(三)、班级考核评比 

1.加强常规检查评比 

在上学期的基础上,本学期将不断完善《班主任工作考核细则》,并继续开展各项常规检查评比活动,每天公布检查结果。班主任要切实从班级自身出发,加强宣传发动,指导训练,将各项常规工作抓细抓实,力争主动、科学、民主管理班级,切实抓好班风班貌建设。同时认真抓好班队课、夕会课等,并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班队活动,使班主任工作的管理更合理化、规范化、艺术化。 

加强教学常规的检查评比。本学期,围绕“规范秩序”的学校工作思路,加强对教学常规的检查,要求班主任协助个人可教师做好教学常规的宣传、指导、训练工作,同时将班主任考核与学科质量挂钩,与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合格率挂钩,班主任要组织协调好各科老师合理安排拉差补差人员和时间,朝消灭不合格率的目标奋进。 

在每日检查评比的基础上,每月汇总成绩,并评出“常规优秀班集体”与“单项先进班集体”。期末,进行“优秀班集体”、“优秀雏鹰中队”、“优秀班主任”及各个单项先进班集体的评选。 

(四)针对特殊学生,开展特殊教育 

1.期初排出特殊学生名单(贫困家庭学生、智力障碍学生、自控力差生),学校建立特殊学生档案。 

2.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法,对特殊学生开展教育。 

班主任要通过观察、与学生谈心、听取各方意见,建立起丰富的信息网络,随时掌握与调控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思想行为动向。要力争和科任老师及家长对学生有一致的要求和态度,并时常同他们交换意见。特别要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取得共识,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 

3.针对行为习惯差、自控力差的学生,学校成立行规学习班,由退管会的老师和学校有关老师对特殊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态度、日常行规等方面进行教育和训练。 

篇10

一、指导思想

继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从学校工作和学生思想实际出发,加强班主任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素质培训,抓好班级管理工作,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努力使班主任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工作要点

(一)班主任队伍建设

1,新老帮扶结对

在青年班主任和本年级段的优秀班主任之间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师徒之间经常性地进行工作经验交流,“师傅”要无私帮助,“徒弟”要虚心学习,围绕制定班队工作计划、确立班级目标、营造良好班风、开展班级活动、培养小干部、帮助后进生等方面,通过研讨、指导、学习,取长补短,提高青年班主任的思想素质和管理能力。期末,要求“徒弟”认真写好学习心得。

“师徒结对”活动名单:

丁怡—叶青邵俐加—王晴时

姜僖—沈月樨查慧玉—蔡惠红

2,组织交流讨论

每月举行一次“班主任例会”,有计划、有重点地对班主任进行思想、业务等常规培训。组织班主任学习教育理论和班级管理知识交流班主任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树立先进典型,表彰先进班主任;引导班主任总结自己的点滴经验,并把总结经验和教育科研结合起来。

本学期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安排如下:

九月份:姜僖(建设一个团结奋进的班集体。)

十月份:邵鸣(爱心、耐心、细心开展班级工作)

十一月份:李玉华(良好班风建设)

十二月份:查慧玉(培养一支卓有成效的小干部)

(二)、加强班风建设

1.安排班级活动

要以全国少工委颁布的“加强少先队思想道德教育和深化体验教育的意见”为基础内容,根据学校德育工作安排,引导少年儿童开展各项实践活动。活动要加强对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活动之前要制定好计划,明确活动要求,设计好活动并扎扎实实地组织实施,力求取得主题教育的最大效应。班主任与学生一起确定好本学期各项活动的主题,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课内外活动,如主题班队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友谊中队举办一些联谊活动。

2.营造向上氛围

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努力营造平等、围结、和谐、进取的班级氛围。(1)制定班级公约、班风,给自己班级、小队取个新名字,创作班歌等。(2)布置教室环境。如设立“袖珍图书角”、“卫生角”、“金色童年”、“我们在这里成长”等文化背景。(3)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责任心,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和成就感。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供显示学生才华的机会,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自理自治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掘创新精神。

3.指导培养小干部

班级小干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要认真选拔小干部,同时要精心培养小干部。第一,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第二,鼓励小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第三,严格要求小干部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第四,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亦即“以面带面”。

(三)、班级考核评比

1.加强常规检查评比

在上学期的基础上,本学期将不断完善《班主任工作考核细则》,并继续开展各项常规检查评比活动,每天公布检查结果。班主任要切实从班级自身出发,加强宣传发动,指导训练,将各项常规工作抓细抓实,力争主动、科学、民主管理班级,切实抓好班风班貌建设。同时认真抓好班队课、夕会课等,并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班队活动,使班主任工作的管理更合理化、规范化、艺术化。

加强教学常规的检查评比。本学期,围绕“规范秩序”的学校工作思路,加强对教学常规的检查,要求班主任协助个人可教师做好教学常规的宣传、指导、训练工作,同时将班主任考核与学科质量挂钩,与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合格率挂钩,班主任要组织协调好各科老师合理安排拉差补差人员和时间,朝消灭不合格率的目标奋进。

在每日检查评比的基础上,每月汇总成绩,并评出“常规优秀班集体”与“单项先进班集体”。期末,进行“优秀班集体”、“优秀雏鹰中队”、“优秀班主任”及各个单项先进班集体的评眩

(四)针对特殊学生,开展特殊教育

1.期初排出特殊学生名单(贫困家庭学生、智力障碍学生、自控力差生),学校建立特殊学生档案。

2.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法,对特殊学生开展教育。

班主任要通过观察、与学生谈心、听取各方意见,建立起丰富的信息网络,随时掌握与调控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思想行为动向。要力争和科任老师及家长对学生有一致的要求和态度,并时常同他们交换意见。特别要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取得共识,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