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活垃圾分类制度范文

时间:2024-03-20 16:57: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生活垃圾分类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生活垃圾分类制度

篇1

关键词:贵州农村;生活垃圾;环保处理

中图分类号:X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1-0068-02

1 引言

贵州山地居多,由于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和泥石流灾害,因此,农村村寨大多散布于山腰之上或山间平坝中较高的区域。村寨生活垃圾至今无统一规范的处理方法,往往就近抛洒于房前屋后,任由日晒雨淋,一定程度上对下游田地和水源造成了污染。在和谐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积极探索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环保处理的有效策略,意义重大。

2 贵州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2.1 村民普遍无环保意识

经过大量走访调查发现,贵州农村居民大多没有环保意识,并不知道生活垃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在村里弯弯曲曲的小道边,随处可见村民们倾倒的大堆小堆的垃圾,包括火灰、纸屑、废旧塑料、废弃泡沫等,还有很多厨房垃圾。如果他们的房屋前面刚好是一个土坎或土坡,而且其下是林地的话,林中一定布满生活垃圾。在当地居民看来,生活垃圾丢在土地上,时间长了也就会变成土。许多人还片面地认为,垃圾丢在土里,可以变成土壤肥料。正是这种意识的存在,使他们很自然地将垃圾乱丢乱倒于房前屋后。

2.2 家庭及村寨均无固定的垃圾处理场所

调查发现,许多村民房前屋后僻静的角落都可能成为垃圾堆放场所,并无特定的位置专用于垃圾处理,更没有城市里常见的垃圾箱之类的物件。整个村寨也没有固定的垃圾处理场所。如果村寨比较大,各家各户的垃圾相互连接,寨子有多大,垃圾场就有多大。

2.3 村民普遍没有垃圾分类意识

生活垃圾包含许多种类,简单可分为有机物与无机物。对于有机物,时日一长,自然会在土地中分解;对于无机物,抛置于土地中,就只会对土地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调查发现,村民们普遍没有这种分类意识,无论有机物还是无机物,他们都作为垃圾一起丢到某个角落或其他冷僻处。

2.4 火炭灰导致村寨附近土地含碱量偏高

笔者对村寨周围的田土进行了抽样化验,发现这些田土碱含量都偏高,大一点的村寨旁的土地甚至已有碱化倾向,已影响到部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何以村寨周围田土碱含量偏高,这要归功于各家各户排出的火炭灰。贵州农村至今仍主要依靠煤炭或木材燃烧获得热量以加工食物或取暖,因此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火炭灰。每天早晨或晚上,村民们都会将火炭灰抬出家门,倒在房前屋后的田土边沿,有的甚至直接倒在土中央。时日一长,田土酸碱平衡自然遭到破坏。

2.5 由垃圾引发疾病的风险高

由于垃圾乱堆乱放,村民得疾病的风险相应增高。走在村寨中各家各户房前屋后的道路上,随地可见大堆小堆的垃圾,时时可闻到垃圾堆的腐臭味,处处可见群蝇乱舞。一些小孩没有大人照料,就直接在垃圾堆中玩耍嬉戏。正因为如此,村民们时时处于被感染疾病的风险之中。农村家庭一旦有人染上大病,往往使整个家庭返贫。

以上这些现象,对农村环境都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而且也影响到村寨容貌,进而影响和谐新农村的建设,因此急需采取合适的措施予以解决。

3 农村生活垃圾环保处理策略

3.1 加强环保宣传,提升村民环保意识

当前贵州农村垃圾处理乱象主要原因在于村寨居民普遍缺乏环保意识,因此,要改变农村垃圾处理现状,应从广大农民思想抓起。政府环保职能部门应当印制环保宣传手册向村民派发,手册内容一定要结合当地实际和村民生活实际,让广大农民通过手册深入了解生活垃圾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对他们未来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光凭手册宣传效果不一定理想,必要时应当在某些特定的节日组织特定的活动进行生动有趣的宣传,比如通过生动活泼的文艺表演告诉村民环保的重要性,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宣传手段。如地方老百姓喜欢的“打钱杆”、“跳花灯”等民间文艺形式,大可用于宣传环保,把环保知识和垃圾处理的一些方法,编制到“打钱杆”、“跳花灯”等民间文艺唱词中,让老百姓在娱乐中受到浸润影响,进而建立起环保意识。

3.2 加强卫生教育,改善村民卫生习惯

垃圾乱丢乱扔,源于村民不良的卫生习惯。有关部门有必要通过一定的手段对村民进行宣传教育,让他们意识到讲究卫生的重要性。卫生教育可以和环保宣传一起进行,两方面的内容本来就不矛盾,放在一起组织活动更方便,可以实现一举两得之效。通过卫生教育,最终要让村民意识到垃圾规范处理的重要性。在卫生教育上,可以结合学校教育,推行“小手拉大手”的活动,让中小学生影响家长。一般而言,中小学生在学校中接受教育,很容易接受有关卫生教育知识,也很乐意影响父母,推行“小手拉大手”活动,让他们回到家后,告诉父母有关卫生知识,并以他们的行动在家中带头改变卫生习惯,这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3.3 建立垃圾管理队伍

当地乡一级政府应牵头组织各村成立垃圾管理队伍,主要负责各村寨垃圾处理的指导和监督工作,各村寨可设一名或多名垃圾管理员,在村寨中适当的地方指定垃圾集中处理点,督促各户村民将垃圾清运到此。在条件成熟时,也可以采用向村民少量收取垃圾处理费的方式,设置垃圾处理基金,请专人负责村寨垃圾清运处理。此外,还可以发动中小学生义务参与各村卫生监督,扩大和加深垃圾管理范围与力度。

3.4 建立垃圾科学收集处理制度

乡一级政府应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村寨垃圾环保管理制度。制度要考虑可行性,其中应注意规范垃圾处理的流程。可在各村寨指定的地方修建垃圾处理站,村民每天将垃圾集中于处理站,再由村级行政机构派专人专车来清运或作无害化处理。制度中对清运和无害化处理的操作规范也应有明确的说明。

3.5 加大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力度

科学规范地处理垃圾,当然就需要一定量的垃圾处理设施,比如各村寨都应当有固定的垃圾处理站,站内也应当配备相应的设施。这些设施当然不能由村民来投资,而应当由政府财政统一划拨资金予以解决。切不可为处理垃圾而增加农民负担。

3.6 建立环保卫生奖惩制度

在条件成熟时,当地政府应当结合实际制定环保卫生奖惩措施,对严格按规范处理生活垃圾,积极保护生活环境的村民进行奖励,对不讲卫生,乱丢乱堆垃圾致环境污染的村民,应适当予以处罚。奖励的标准可高一些,但惩的标准不宜太高,一定要充分考虑村民的承受力,要注意到处罚只是手段,而非目标。通过奖惩措施,最终要调动所有村民对垃圾进行环保处理的积极性。

3.7 加强垃圾分类常识普及

村民生活垃圾在倒出时最好能作分类,以确保垃圾能被充分地作无害化处理,而且也有利于某些垃圾的再利用。为此,需要对村民进行垃圾分类常识的教育,让他们充分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分类的具体操作办法。

参考文献:

[1] 徐晓春.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防治对策探讨[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2003(12):69~71.

篇2

有一组数据记录下了“周四垃圾减量日”的足迹,2010年开展宣传活动40余场,2011年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各区县开展宣传活动100多场,2012年1月至9月市政府有关部门开展宣传活动13场,各区县开展活动80余场;这些活动走进社区、街道、学校、农村、机关……真正调动起城市管理工作的主体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性。纵观2012年的“周四垃圾减量日”宣传活动,主题不变,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北京市市政市容委与首都文明办把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宣传工作融入到“北京精神“中,充分体现了首都市民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而与“雷锋精神”的有机结合,让垃圾分类垃圾减量活动更增添了新的内涵。

垃圾减量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人人参与和时时坚持。每个人都需要增强责任意识,发扬“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精神,在参与中体现责任;从自身做起,坚持“大手拉小手、全家起动手”,在奉献中收获快乐;从点滴做起,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行动中彰显文明。

小小心灵种下环保的种子

作为环保事业的民众基础,广大农村地区不能忽视,需要调动村民的积极性来促进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的广泛开展。2012年第一个进农村活动来到了平谷区刘家店镇,主题为“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绿色乡村月”,此活动吸引了周边各村村民300多人参加,知识普及和有奖问答等环节深受村民的喜爱,不仅普及了垃圾分类知识,更提高了村民的垃圾减量意识。

同样,作为环保事业的潜在支持力量和未来栋梁,家庭重要成员——妇女和可雕可塑的儿童更是重点宣传对象。朝阳区团结湖街道迎来了“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走进家庭”活动,市妇联号召全市妇女、儿童积极行动起来,参与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工作。全市广大妇女要动员家庭成员们充分认识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减少塑料制品和一次性消费品的使用,按量点餐、剩菜打包,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生。儿童作为未来城市的主人,要积极参与“小手拉大手”活动,在家庭、学校、社区日常生活中参与、监督垃圾分类,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团结湖街道的少年儿童在活动中表演了节目,他们用废品制作玩具、衣服,展现了垃圾变废为宝的过程,在小小的心灵中种下环保的种子。

另外,社区作为城市的细胞,其中的每个居民分子都起着点滴而不可缺少的作用,“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绿色社区月”宣传活动走进丰台区草桥欣园社区,由社区居民代表发出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倡议。

新时代走出新步伐

雷锋作为中国人家喻户晓的模范和榜样,其朴实无华却弥足珍贵的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变化着。“学雷锋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系列宣传活动正是把学雷锋和环保事业相结合,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走出了新步伐,更是提升了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的精神内涵。

2012年8月2日,由首都文明办、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市老干部局联合主办的“学雷锋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走进老干部局,号召全市老年人积极行动起来,参与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工作。离退休干部代表倡议全市广大老年人养成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树立从自身改变环境的理念;严格遵守垃圾分类制度,形成文明良好的生活方式;带头参与垃圾分类行动,营造共建绿色北京的氛围。老干部们还对北京市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工作提出了“进一步加大宣传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发挥社区一老一小人员的作用”、“鼓励并引导各类环保社会组织参与到垃圾减量垃圾分类中来”等意见和建议。

创新形式营造良好氛围

随着“周四垃圾减量日”的深入开展,其宣传形式在摸索中逐渐多样化。在8月23日的“垃圾减分参与月暨周四垃圾减量日”主题宣传实践活动中,海淀区创新宣传方式,引进智能网络,创作了垃圾减量垃圾分类主题皮影戏剧目,启动了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官方微博;并由社区文明小使者向广大居民发出倡议。随后,首都文明办组织80余名社区居民前往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参加“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垃圾文明一日游”活动。

9月14日,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走进了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征集“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垃圾减量垃圾分类”文学作品、绘画作品、标语口号,通过中小学生的理解和倡议,展现学生对环境的关注,对垃圾分类的感悟,进一步宣传普及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知识,让他们从小培养垃圾分类、低碳生活的习惯和自觉性,树立垃圾减量、节能减排的理念。征集活动分为文学作品、绘画作品、标语口号三类,内容以参与生活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的亲身经历、感悟及对生活垃圾减量节能减排理念的传递和日常生活中有关生活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的所见所闻为主。征集活动由全市中小学负责统一收集,市有关部门将会组织专家组对征集作品进行评选,对其中的优秀作品在全市范围内公布、给予适当奖励,在广播、电视、报纸进行宣传报道,并在生活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工作中予以应用。

下一步,按照2012年主题宣传实践活动方案的计划,全市还将举办绿色低碳环保生活作品设计大赛,广泛开展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知识竞赛等活动。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宣传作用,创新宣传方式、方法,营造全社会积极参与垃圾减量垃圾分类行动的良好氛围。

(本文图片由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宣传处提供)

3月8日,2012年首个“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周四垃圾减量日’暨《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宣传活动走进朝阳区;

4月28日,“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2012年“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绿色乡村月”宣传活动走进平谷区刘家店镇,这是北京市今年举行的第一个“周四垃圾减量日”进农村活动;

6月1日,“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2012年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绿色社区月宣传活动”走进丰台区草桥欣园社区;

6月21日,“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2012年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走进房山区良乡镇南庄子村,活动以互动的形式调动了全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垃圾减量,让群众积极参与到绿色房山建设中;

7月12日,“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2012年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走进家庭在朝阳区团结湖街道举行,活动中,播出了垃圾分类宣传动画片,团结湖街道的小朋友们用废品制作的玩具、衣服,展现了垃圾变废为宝的过程;

7月26日,“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2012年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走进共青团,号召全市团员青年按量点餐、剩菜打包、少用一次性产品,减少垃圾产生;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8月2日,“学雷锋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2012年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走进老干部局,向全市老年人发出参与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的倡议;

8月9日“学雷锋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2012年垃圾减量分类宣传活动”走进丰台区新村街道育仁里社区;

8月16日“学雷锋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2012年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走进大兴区魏善庄镇,大学生村官倡议大家学习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知识,小手拉大手,共同营造美好环境;

8月23日,“垃圾减分参与月暨周四垃圾减量日”主题宣传实践活动在海淀公园举行,活动中启动了海淀区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官方微博,播放了皮影戏《垃圾总动员》;

8月30日,垃圾分类宣传进企业北京长富宫,通过介绍回收体系建设情况,交流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做法和经验;

篇3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项消费的增加,居民生活垃圾、废旧家具电器、建筑垃圾废弃材料等小区垃圾产生量逐年上升,垃圾处理不及时,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小区居民投诉多,由此也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公众的高度关注,物业管理小区垃圾处理问题成了亟须解决的严峻问题,本文主要是顺应广西施行的“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的势头,针对广西物业管理住宅小区垃圾处理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探讨适合物业物业管理住宅小区居民生活垃圾处理的有效措施和办法。

一、物业管理住宅小区垃圾处理存在问题及原因

小区垃圾是住宅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或物业公司为小区居民日常生活提供服务而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绿化修剪的废枝叶等),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建筑垃圾等固体废物。近年来,小区垃圾量逐年上升,垃圾不分类,生活垃圾和建筑等垃圾混一起,随着露天堆放时间过长,会产生硫磺化物、氨、重金属和有机染物,滋生物源微生物、蚊虫和老鼠,加上生活垃圾有机物含量高、成分复杂,任意堆放或处理不当,都会严重危害居民生命健康。

1、小区垃圾混杂,收集、清运不及时,污染大

小区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由居民放在固定的露天垃圾桶,产生的建筑垃圾放在临时堆放点,再由小区垃圾车到各个垃圾桶收集垃圾运到垃圾集中点,最后由环卫车拉到垃圾场处理。大的小区日产垃圾达30吨,而小区垃圾车基本是脚踩三轮车,密封性不好,时常洒落在地上,对环境造成造成二次污染。小区保洁人员不稳定,流动性大,许多小区内运垃圾每天只有上午一次,到晚上垃圾桶堆满,发出阵阵异味蔓延在小区天空;加上垃圾不分类,生活垃圾与废旧家具电器、树枝、建筑垃圾废弃材料等垃圾混杂一起,每次收集清运垃圾前,清运人都要将垃圾分捡,无形中增大清运的时间和难度,从而导致蚊蝇滋生、空气污染、地面污渍,甚至噪音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

2、小区环境卫生基础设施落后、不完善

老住宅小区,建成年代普遍 较早,小区 配 套 或不完善、环卫设施不完备、 居住环境差,投入不足;新建的小区,目前使用的收集容器材料为塑料制品,没有固定封闭垃圾池。塑料垃圾筒不耐用,经过日晒雨淋,老化、残缺破烂的多,无盖垃圾桶垃圾外溢,由于资金缺乏未及时更换,在居民生活垃圾产量高峰期,如夏季、节假日,由于垃圾间贮料间容积有限,常会出现垃圾桶垃圾暴露、直接外溢桶外,造成垃圾和臭味逸出,同时小区内的垃圾集中点,设备简陋、密封性差,易造成周围卫生状况的恶化,保洁困难,污染环境。

3、居民对环境卫生公德意识不强、环保意识有待加强;,

由于多年形成的陋习,居民对环境卫生公德意识、环保意识不强,一是将生活垃圾和建筑等垃圾直接投入进垃圾桶或扔在桶边,桶内及周围垃圾树叶、木板、砖头、果皮纸屑、塑料罐、吸管、烟头等各种垃圾,果皮纸屑、零食袋等污物随处可见;二是建筑等垃圾滴、撒、漏,旧家具电器强占人行道,影响了居民出行和生活垃圾的收集和处理。三是在一些公共场所人们随地乱扔垃圾,人为的破坏一些环卫设施,将垃圾倾倒在禁止倾倒的地方。四是租户多的小区或楼栋、无物业管理小区或老旧小区垃圾问题严峻。

4、居民普遍缺乏垃圾分类的常识,

针对南宁市多个小区的调查,78%的人对什么是可回收垃圾,什么是不可回收垃圾,不是很清楚;另一方面,即使对此很清楚的居民由于自身意识不够强,怕麻烦或由于时间仓促也很难做到严格的进行垃圾分类,这就会出现外部不经济的现象。

5、部分居民由于对物业公司的操作不满,觉得自己将垃圾分类是徒劳无功,因此对垃圾分类抱消极态度

一是小区物业宣传不到位,也没有依照要求设立分类垃圾桶;二是小区无盖垃圾桶垃圾外溢,垃圾桶脏乱,处理不及时有的垃圾桶异味很大或者外淌浊液,;三是监管装修垃圾不力,装潢工人在小区中随意倾倒装修垃圾,有的混夹生活垃圾,有的不落实装修垃圾全部实现袋装化,不仅影响了生活小区环境卫生,而且还因在外的玻璃、砖块等物,造成多起人员伤害事故,形成了为一户之方便,损百家之权益的后果。因此居民对垃圾分类抱消极态度或随意乱扔垃圾。

二、物业管理住宅小区垃圾处理应对措施

1、 加强教育和宣传,进一步提高小区居民环境卫生意识

目前广西全区上下大力推行的“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提出“100天新变化”,“200天新提升”,“500天 新形象”目标 。为物业企业大力搞好小区环境卫生创造了有力机遇。因此,一是物业企业要主动积极参与,多渠道、多形式、多角度地开展宣传“美丽广西,清洁小区”活动,让清洁工作观念深入人心,增强业主环境卫生意识;配合政府流动宣传车、报纸、电台等媒体宣传工具,充分利用小区墙报、横幅和网络、专题文艺晚会等阵地加强对环境卫生管理的宣传,普及相关知识,增强社会公众的生活垃圾环境保护意识,积极营造“环境管理人人有责,爱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的社会公德氛围,使其认识到搞好小区、楼 院卫生,是一件既关乎别人又关乎自己的好事;同时宣传居民减少垃圾、做好垃圾分类回收。二是物业服务企业要做好环境综合整治,每天垃圾日产日清,对乱堆放的废弃物要集中清理,垃圾箱及其周围定期消毒,房屋共用部位保持清洁;对小广告、乱贴、乱画和堆放杂物等现象积极进行清理。三是与业委会一起发动和激励小区居民积极参与。居民是小区的主人,小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小区管理主体。只有居民主体提高认识,尤其是老小区、外来人员的文明意识的提高,才能从源头自觉参与行动, 自觉带头做好日常环境卫生工作,提升小区环境卫生水平。

2、采取“网格化管理”模式加强小区日常卫生保洁、监督巡查

一是物业企业采取“网格化管理”模式,即将小区分成一个个网格,并把保洁人员划分到个个网格负责,清洁卫生工作做到“五定”即定人、定时间、定地点、定任务、定标准,“六净”即路面净、人行道净、楼梯净、果皮箱净、绿化带及墙根净;职能部门与管理处人员也也纳入网格进行管理 ,每天利用半小时到小区日常卫生保洁、监督巡查,集中清理乱堆放废弃物和卫生死角,增加保洁的灵活性,将“定时”与“流动”型保洁相结合,对保洁工作的考核指标量化。三是每天分上下午二次收集垃圾,维修小区垃圾车或更换为密封性,通过设立下水口排污水”、当日污渍当日冲洗、喷洒杀蚊蝇的药物等手段,完善垃圾收集点的“流淌”、“异味”和“滋生蚊蝇”的问题。 四是物业企业主动联合社区党支部、居委会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并积极号召居民参与,建立“小区卫生清理队”、“小区综合整治队”、“牛皮癣清理队”、“卫生死角突击队”、“社区卫生综合突击队”等志愿者队伍,招 纳志愿者可以面多小区广大中小学生群体,利用他们还暑假时间进行卫生大清理。

3、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垃圾分类需要政府主导才能有效开展。物业主管部门应组织相关物业企业到广东、深圳等垃圾分类做得较好的地区参观学习;物业管理单位也可以选1个小区或楼栋有针对性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一是发放了垃圾分类宣传册,设立垃圾分类投放指导员,指导居民正确进行垃圾分类收集。二是提倡居民在家中按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分类收集,然后再拿到垃圾桶分类放置;三是在小区内设置2组不同颜色的垃圾分类收集桶。

4、加大物业公司对装修等垃圾的监管力度

为了小区的环境卫生清洁干净,一是垃圾对不放入垃圾桶或规定堆放点而乱扔垃圾的居民,及时制止,并教育引导。二是完善装修手续和现场监督,装修垃圾全 部 实 现 袋 装 化。每个小区设立一个固定(临时)堆放点,并在 醒 目 的 地方张贴宣传标识牌,同时落实专人看管,尤其是老小区,更加注意二次装修所产生的装修垃 圾 规 范管理;另外,还可公开投诉电话,方便居民投诉 联 系。三 是对在小区清运垃圾人,要求垃圾桶边散落垃圾要清扫,运输中必须实行全程封闭,防止滴漏,垃圾飞扬散落。四是在新接的住宅小区中,在早期介入阶段,就通过建议的方式向开发商提出新的解决垃圾集中点的方案,做到同步建设,同步启用。

5、巩固完善建章立制,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一是制定“美丽南宁,清洁小区”方案”、“小区环境卫生管理标准”、 “小区综合整治工作考评办法”;针对居民小区实际制定“居民卫生管理公约”,规范便民信息张贴栏,二是每月广泛开展居民小区单位卫生评比、开展“美丽阳台”评比制度,将评比结果在街面公示栏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6、需要政府政策支持、经费投入,为提升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创造必要条件

一是物业企业要争取城区和街道政府在安排经费计划时应向老小区、无物业管理小区倾斜,重点建设新型环保密闭或垃圾中转设施,或确保居民能就近投放生活垃圾;对一些坑洼路面、人行道进行修补。二是物业企业配足清扫保洁及垃圾收运作业人员,做到作业区域全天候保洁,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7、依法行政合力管理

篇4

一、开发环保教育校本课程,让环保知识入脑

进行环保教育,涉及一种文明习惯的养成、一个人道德素质的提升。环保教育没有系列教材,于是,我们根据学生年龄结构、身心发展和认知水平的特点,组织教师编写了一套资源包——《环保与生活》,开设了环保与生活校本课程,对环境污染成因进行了深刻剖析,对环保知识进行了系统介绍,对环保实践进行了认真指导,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环保知识入脑。本套资源包分三册,在每个年级各开设一节校本课程。在内容的选择与课程实施上,我们做了以下4点:一是本土化与全球化结合。我们将本镇环保的实情作为选择的知识范围,而“本土化”的背景是全世界通用和最新的环保理念。二是知识性与实践性统一。其具体体现是由专业性知识到实践性知识的转化。我们构建了“你说我说”“知识课堂”“相关链接”“课外拓展”“实践活动”等学习板块来实现书本与生活的对接。其中“实践活动”一般包括“小小调查员”“动手做一做”以及“问题探究”等形式的活动,着力于学生环保习惯的培养。三是通俗性与专业性整合。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知识结构来组织教学内容,在编写资源包时尽量运用通俗化的、适合各年龄段学生的语言来对环保知识进行二度编辑,并坚持把握本土特色、环保镇情以及当地优势来选取内容。尤其书中所选图片素材,很多来自镇内各学校(幼儿园)、各村(社区)的环保实践活动。四是美观性与实用性的协调。资源包的设计力求美观,适合孩子的审美需要。在使用上采取循环方式,体现了“节约”特征。

二、组织环保系列实践活动,让环保行为形成习惯

我们经常看到,有的人对乱吐、乱扔、乱画现象不以为然,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公共卫生、破坏了生态环境。我们特别重视实践教育,让大家身体力行,让环保行为形成习惯。

(一)养成好习惯,崇尚新生活

好的环保习惯能减少环境污染。我们组织了志愿者服务队,学校建立了垃圾分类回收站,并有专人管理。2016年下学期,全镇2300名中小学生回收书报纸1840千克、饮料瓶575千克、包装纸1500千克、杂纸1150千克、废电池5000余节……总计获得回收资金5198元,而比上学期同期减少垃圾清运费20%。通过对垃圾的分类与整理,培养了学生好的生活习惯,优化了学校和家乡的自然环境。

(二)坚持常态活动,启迪新梦想

一是举行环保纪念日活动。近年来,在“4•22世界地球日”和“6•5世界环境日”,我镇都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如今年“世界地球日”纪念活动,我们围绕“环保”,组织与会者签名、观看环保专题片、诵读《长沙市民文明公约》、表演精彩节目、聆听“环保达人”的报告。大家心灵深受震撼,认识到讲环保不仅是义务,更是责任,我们应该担当。二是组织参观考察活动。老师们带领学生参观长沙市固体废弃物填埋场和医疗废弃物焚烧场,当学生得知长沙市5个区和长沙县每天产生垃圾达到8000余吨,全世界平均每天新增垃圾490万吨时,深感震撼,从而深切感受到低碳生活和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三是开展环保征文活动。我们一直坚持开展以“爱我家园•文明校园•美化环境”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并将征文中的优秀作品编成环保文集《新绿》给学生分享,旨在通过征文活动,增强师生的环保意识,并将这种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

(三)善于发现美,努力创造美垃圾

在高度分类后绝大部分是可以利用的,这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还可以“变”废为宝。“变”的过程让学生增长了环保知识,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具体做法为创作手工艺品、环保服装、亲子环保制作等。通过运用“实践教育”理念,教师率先垂范,学生既需劳动,又长见识,从中享受到环保的乐趣;通过“小手拉大手”形式,我们从影响一个学生到影响一个家庭,从而带动整个社会,营造了“人人讲环保、个个护生态”的良好氛围。

三、构建激励考核机制,让环保意识入心

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等十部门曾联合发文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村,全国90%以上村庄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可见,环保教育是一个具有时代性、持续性、复杂性的教育过程,是重大民生事业,我们必须要有良好的运行机制,让环保意识入心。首先,建立考核激励制度。我们将环保教育考核内容纳入“文明创建与百姓城管”的二级指标体系一并考核,主要考查4个指标:环保课程设置、环保活动开展、环保习惯养成、环保志愿者服务水平等。其次,建立资金补助制度。为督促班主任带领学生落实好垃圾分类的学习与实践,各班级将回收物品按市场价卖给学校,镇学区校再采取1∶1的比例给予同等金额的资金补助。资金可用于资助特困生、开展班级活动等。最后,建立环保评优制度。

篇5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政策措施,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规范建设,健全废旧商品回收网络,提高废旧商品回收率,按照“政府引导支持、社会各方参与、企业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加快建设完整的先进的回收、运输、处理、利用废旧商品回收体系。

(二)总体目标。以废旧商品回收网点为基础,以回收利用基地为核心,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到2015年,初步建立起网络完善、技术先进、分拣处理良好、管理规范的现代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力争主要品种废旧商品回收率达到80%。

二、主要工作任务

(一)完善回收处理网络。支持龙头企业按照《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建设、改造标准化废旧商品回收网点,整合提升传统回收网络,对拾荒人员实行规范化管理。结合城市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加快建立居民废旧商品分类收集制度。畅通生产企业间直接回收大宗废旧商品和边角余料的渠道。支持在线收废、预约收废、押金回收、以旧换新等灵活多样的回收方式。

(二)探索推进试点示范。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组织等公共机构,作为社会行为和公共道德的示范和标杆,要率先建立废旧商品回收网络,引领和带动全社会废旧商品回收工作。继续在市经济开发区做好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并总结试点经验,逐步向全市推广。

(三)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加大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鼓励废旧商品回收企业联合重组,推广分拣处理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逐步培育形成一批组织规模大、经济效益好、研发能力强、技术装备先进的大型企业。充分发挥大型企业的示范和带动效应,吸纳社会零散队伍和小规模回收企业参与,提高废旧商品回收企业的组织化和规模化程度。

(四)建设回收利用基地。加快推进建设集废旧商品回收整理、集散交易、物流配送、加工利用、科研开发和异地资源配置一体化的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环保型的区域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废旧商品集散市场),使90%以上的回收废旧商品进场交易和集中处理。结合回收利用基地建设,引导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并与创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有效衔接。

(五)加强行业监管工作。完善废旧商品回收经营者登记管理相关制度,进一步健全废旧商品回收行业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废旧商品回收市场秩序。强化对回收站点的治安管理,依法查处收购国家禁止收购物品、收赃销赃等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利用废旧商品制假、造假行为。再生资源行业协会要制定行业自律规范,配合主管部门研究制定行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相关技术规范,并接受市商务局和市供销社的业务指导。

(六)严格落实环保措施。强化废旧商品回收各环节的污染防治,完善污染防治设施,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严禁产生二次污染。积极推动企业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及清洁生产审核。对未达到质量和环保要求的废旧商品回收、运输、处理、利用企业,要限期整改。

(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统筹用好各类专项资金,支持废旧商品回收网络和回收利用基地等项目建设,加快综合利用和技术研发,引进先进设备,推广先进技术,发展循环经济。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用好用活各项财税扶持政策。各县、区也要根据本地实际,具体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和推进措施。

(八)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发挥社会舆论导向作用,积极开展废旧商品回收公益宣传,倡导环保健康、循环利用的生产生活方式,增强全社会对废旧商品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引导市民积极参与废旧商品回收和再生资源产品使用,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充分运用政府采购制度,带头使用再生资源产品。在中小学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中,要加强对勤俭节约品德和废旧商品回收知识的普及教育。

三、实施步骤

(一)2012年,总结试点区经验,指导推进全市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建设,回收利用基地部分投入运营。

(二)2013年,基本完成市区回收网点、分拣中心建设,建成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废旧商品集散市场)。

(三)2014年,基本完成三县县城、重点镇回收网点和分拣中心建设。

(四)2015年,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初步建成全市废旧商品回收体系。

四、推进机制和职责分工

(一)建立协调推进机制。市政府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市各相关部门参加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研究提出政策建议和工作思路,指导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建设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把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建设纳入党政机关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加强考核和评价。

(二)明确部门职责分工。

市商务局:负责废旧商品行业管理,做好废旧商品回收企业经营者的备案登记,牵头实施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建设工作。

市委宣传部:负责指导协调废旧商品回收利用和节约环保的宣传工作。

市发改委:负责把废旧商品回收产业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协调重大项目的立项及项目前期工作,促进废旧商品回收产业与发展循环经济、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等衔接。

市教育局:负责抓好对中小学生的教育,培养环保意识,引导中小学生及社会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包装。

市科技局:负责引导和支持废旧商品回收利用企业实施相关研发项目,积极申报争取相关政策、资金支持。

市经信委:负责废旧商品回收、分拣、处理和加工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运用,督促企业在设计和制造环节充分考虑产品废旧回收时的便利性和可回收率。

市公安局:负责废旧商品回收行业治安和消防安全管理,打击收、销赃犯罪行为。

市财政局:负责根据有关政策要求统筹落实相关资金。

市国土局:负责优先安排废旧商品回收体系项目建设用地指标。

市环保局:负责牵头宣传节约环保理念,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依法办理废旧商品回收利用建设项目环保审批手续,进行环境保护监管。

市住建委:负责指导协调物业公司支持物业服务小区回收网点的设立及运营。

市规划局:负责将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依法实施监督管理,支持废旧商品回收网点、分拣中心、回收利用基地的规划许可,审查并监督新建小区同步配套废旧商品回收网点。

市市容管理局:负责牵头实施生活垃圾分类,促进垃圾减量及资源利用,依法对污染环境、乱堆乱放、占道经营的废旧商品回收站点予以查处。

市直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公共机构废旧商品回收利用工作的组织协调。

市供销社:负责全市废旧商品网络建设具体工作,协调基层社、社有企业积极参与废旧商品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促进资源整合和废旧商品回收行业发展。

市国税局、市地税局:负责按有关规定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篇6

为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这一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我们实施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专题研究。

一、课题的产生背景

1993年1月18日,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为地球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和不断加重的水污染敲响警钟。在我国水资源总量虽然不少,但人均占有量还不足世界人均的四分之一;在世界排名88位。北方缺水区总面积58万多平方公里,还有8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在全国517座城市中,有300多城市缺水,90%以上城市的水环境正在日益恶化,并且城市河流正在遭受严重的污染。水日的确定,旨在使全世界都来关心并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一天,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就水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开展各项活动,以提高公众的水意识。

宝鸡市位于西部的秦岭北麓,渭河上游,是生态薄弱的地区之一,人口100余万。

我校地处川陕公路旁,清姜河流域的东岸。清姜河属渭河一级支流,整个流域在宝鸡市范围内,流域总面积234.4km2,河流长度为43km,属于清水区。据环保局的同志介绍,清姜河是宝鸡市主要水源地,九公里水厂向宝鸡市日供水量为4.5万m3,解决了宝鸡市十多万人的用水问题,占全市自来水供水量的14%。同时宝鸡桥梁厂、宝鸡灯泡厂、益门粮库、宝鸡发电厂等企业在清姜河日取水量约3.3万m3,加之沿途乡镇人畜用水,其最大日取水量可达12.8万吨左右。

这样一条被宝鸡人民视为母亲河的清姜河,其周边环境保护的怎样?河水是否被污染了呢?污染的情况如何?为此。我校环境保护小队的同学召开了一次讨论会,会上有的同学说清姜河水被污染。尤其是中下游污染严重,这是他亲眼所见。于是同学们提出:行动起来,用实际行动保护我们的母亲河,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同时也为世界水日的到来做好宣传准备工作。

通过讨论,我们确定了这次活动的子课题――清姜河段污染情况的考察。计划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1 清姜河段水污染情况考察。

2 治理清姜河段水污染的应对措施。

为了使这次活动能落到实处,我们对学生提出了几点建议及要求:

(1)首先收集有关河水污染问题方面的资料。可查阅有关书籍,也可向家长求援,获取帮助,有条件的同学可以上网查询、收集资料。

(2)聘请环保方面的专家,请他们介绍有关清姜河的情况以及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

(3)将小队分为几个小组,分头收集资料。最后进行汇总。

(4)制订考察计划,以利于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实地考察。

(5)实地考察所需准备的物品,交通工具如何解决,制定考察路线图,在考察中如何采取水样、如何做好原始纪录。

二、课题实施

(一)准备阶段

1 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讲座、提高学生的认识。

首先,利用星期五第三节课后的时间,由学校出面请来了渭滨区环境保护局的专家为我们小队进行了历时一个多小时的环保知识讲座。为了扩大影响,我们还将五、六年级大部学生叫来一起听了报告。报告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环境保护的意义、清姜河流域的情况介绍、宝鸡市取水源情况介绍、目前清姜河流域污染的主要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

为了扩大宣传环保知识的力度,我们通过板报栏,将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进行宣传,扩大影响。制作了校园环境保护网站,进行宣传。同时指导学生制作了有关环境保护知识的电子科技小报,并在学生中开展保护知识系列活动,建立了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自然科学展示厅。

通过这些活动,扩大了影响,使我校形成了人人知环保,人人讲环保,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的良好风气,为我们下一步顺利开展环保考察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激发他们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

由于受旧的教学观念的影响,学校、学生、家长乃至社会的部分人一直认为,只要学好语文、数学这些“主科”就行了。其他科不用太费心。这样就给我们开展活动造成了一定的阻力。为此,我们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转变学校、学生、家长的观念。抓住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这一特点,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激发他们的兴趣。经过努力。我校的环境保护考察小队正式成立了。小队成员都是爱好科学活动,喜欢探究,对科学充满兴趣的未来的“小科学家”。

3 指导学生分组活动,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精神。

为了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我们引导学生自愿分成了5个小组,并要求每组选出一名组织能力强的同学为组长。小组成员分头行动,进行信息的收集、考察活动中材料的准备等工作,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4 指导学生制订活动计划,使他们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与方法。

各小组利用业余时间分头制订出了实地考察计划,有的小组的计划写得较详细。可操作性强,但个别小组的计划不够详细、不够实际,要考察的内容也没有写明白、写全面。这样的计划没法实施。让他们看看别的小组的计划,相互借鉴。不久他们就制订出了详细的计划。

5 寻求各方支援,作好物资准备。

由于清姜河流域较长,全靠徒步行走不能完成任务,需要代步的交通工具。学校在_资金条件严重困难的情况下,仍然为我们小队派了一辆小面包车,但仍没法解决全体队员的问题,这时有些同学就想到了向家长求援,经过与部分家长联系,他们都很支持我们的活动,又为我们义务出了四辆面包车和一辆轿车,这样就解决了外出考察的交通工具问题。

解决了交通问题后,我们就着手准备考察的物品、记录、考察工具等。各小组按照计划准备好了采集水样的瓶子,用于测量排污口的卷尺、木棒,记录第一手资料的记录本,照相机、录像机。同时制订出了考察路线图。计划去时坐车,尽量走到离清姜河源头近的地方,从那里开始分上、中、下游三段进行考察取水样,做好记录,并进行拍照、录像。留下第一手资料。

(二)实施阶段

1 信息的收集。

分好小组后。各小组都制订了考察计划,并按照计划开始第一阶段的实施,即信息收集阶段。同学们有的从书上查到了一些有关的资料,有的同学寻求家长的支援,请家长帮忙收集到了一些资料,尤其是第三小组的

同学还从家长处收集到了过去家长在清姜河拍的照片,从照片上能看出那时清姜河的本来面貌。还有的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从网上查到了有关河水污染的一些资料,这些都有助于我们这次活动的顺利开展,

2 信息的整理、交流。

星期六小队活动时。队员们带来了一大堆资料,如《环境保护报》《小学生学习报》、《少年科技报》等,大部分的信息是从网上下载的,如:中国科普网、学生科技网等。大家分头将这些资料进行了归纳、分类,整理,然后又进行了小组间的交流,通过交流,使大家收集的资料能够资源共享,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课题报告

经过历时一个多月的考察,分析、讨论,并通过走访环保专家,上网查询有关资料,我们指导学生写出了本课题的结题报告。

清姜河段污染情况考察报告

随着科学技术事业的突飞猛进,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保护的问题就上升为重中之重的首要问题,

为此我们对清姜河段水域进行了考察,考察结果报告如下:

1 清姜河水质情况分析。

我们从嘉陵江源头出发。将这一段流域分为上、中、下三段,在这些地段我们分别采集了十多瓶水质样本带回学校,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结论:中、上游地段的水质清澈、无异味、水中无杂质,可以看见一些鱼在水中游玩。说明这一段水域基本无污染。中下游地段的水质轻度浑浊,偶见漂浮的杂质,有腥异味,没有见到一尾鱼。说明这一地段韵水质有轻度污染。下游的水质混浊,水中有杂质。有腥臭等异味,根本找不到一尾鱼在水中生活。说明这一地段的水质污染严重。

为此我们得出结论:清姜河中下游地段的水已经被污染

2 污染源情况分析。

(1)在清姜河沿岸居住的农村居民,将生活垃圾直接堆放在沿岸,造成河道堵塞,河水严重荇染。其中沿岸的大小垃圾堆约33座,最大的一个垃圾堆约7500m3。这些是造成清姜河下游严重污染的重要原因。

(2)位于清姜河沿岸公路旁的一些餐馆、洗车点、居民区、加油站等的污水。清姜河沿岸共有餐馆约148个、洗车点20个左右、居民区大约有25个、加油站11个。这些地方的废水大部分都直接排放到清姜河中,是造成清姜河水污染的又一因素。

(3)小型工厂、养猪场等排放的废水污染。清姜河沿岸共有小型工厂约9个,养猪场2个。这些地方的废水大部分都直接排放到河水中,造成河水的污染,其中就有一个宽1.3米、水深10厘米左右、流速较快的污水排放点直接将浑浊、散发着异味的污水排放到河水中,另一个紧挨岸边的养猪场将混有猪粪便的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水里。

(4)人为的盲目污染。在清姜河沿岸居住的人们,他们的环保意识不高,根本没有意识到环保对他们自己乃至人类的重要性。在考察中,我们就亲眼看到一些妇女在河道中洗衣服,任凭泛着洗衣粉泡沫的废水流入河水,而在她们的下游就是我们宝鸡市自来水厂的取水处。正是部分人的环保意识淡薄,无知,才导致清姜河水受到污染。

3 污染造成的危害。

(1)宝鸡市的城市主要取水点就位于清姜河的中游地段,河水严重污染,会使宝鸡市自来水质量受到严重影响。饮用这样的水,会影响到宝鸡市人民的身体健康。

(2)大量的生活垃圾、废物倒入河道中会使清姜河河道变窄、堵塞。降低了河道的排水能力,遇到雨水到来的季节,就会造成河水泛滥,淹没两岸民居的危害。

(3)记得小时候,清姜河水清澈见底,一到盛夏,河边总有一堆堆纳凉的人们,水中总能见到游泳嬉戏的大人孩子以及一尾尾的鱼,岸边也能找到一些螃蟹、小虾。如今中下游地段的鱼虾已不见踪影,人们只能远离这里。污染已严重破坏这里的生态环境。

(4)考察沿岸,见到沿岸农民都用河水灌溉菜地,这样,污染的河水会进入蔬菜体内,人们长期食用含有有害物质的蔬菜,会得许多疾病。

4 我们的建议。

通过这次清姜河水质污染情况的考察,同学们觉得目前的清姜河环境情况令人担忧,都表示要强烈呼吁,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加快治理清姜河沿岸环境工作的速度,大家纷纷提出了治理河水污染的建议,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加大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力度,定期召开环保知识讲座,尤其是针对沿岸农村居民,提高他们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他们自身乃至我们全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2)清理沿岸的生活垃圾,尽快建立垃圾处理厂。建立、健全垃圾处理相关制度,严格控制垃圾的去向。

(3)严格清姜河沿岸餐馆、洗车点、小型工厂、养猪场等废水排放的管理,督促环保工作人员不定期地进行抽查,发现有违反规定的应立即严肃处理,严重的要令其停业整顿或关闭。

(4)沿岸树立明显的宣传环保知识的标志,提醒人们注意保护环境,不要将垃圾倾倒到河床中,也不要在河中洗衣、洗车、洗牲畜,使河水免遭污染、生态免遭破坏。

(5)借鉴渭河两岸治理环境的方法,逐步将清姜河两岸建成花园式的娱乐、休闲场所,这样即美化了环境又造福了一方百姓。

我们坚信,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政府部门的重视及不断努力,清姜河一定能重现河水清澈见底、鱼虾成群嬉戏、人们悠闲漫步河边的景象。那时,我们就可以站在河岸激动地说:清姜河――宝鸡人民的母亲河,你是多么的美丽、迷人。

四、成果与体会

本课题实施虽历时一个多月,但师生都受益匪浅。通过活动不仅使学生养成了观察的好习惯,而且锻炼了他们吃苦耐劳的坚强意志,同时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究的能力。在活动中,学生深深体会到污染对环境造成的种种危害,直至危及到我们人类的安全。

考察活动结束后,不少学生写出了小论文、文章、考察报告。并积极向各方投稿,以期引起人们的重视,一些论文、考察报告在区教育局、区环保局的征文中获奖,小队的一名学生被区环保局命名为“环保小卫士”。我们的活动也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和重视,他们也积极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

篇7

我们xx路社区新一届居民委员会于XX年5月7日经海选产生以后,5月10日又民主产生了新一届党支部,两委班子马上投入了紧张的日常工作,尽管两委班子成员几乎全是新手,但在街道工委的领导下,以及前任书记、主任的手把手的指导下,除了正常的工作外,决定在社区开展“创建绿色社区”活动。

我们社区是一个老城区中的棚户区,居民住房大部份是40—50年代的旧平房,小巷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全体居民的20%以上,下岗失业人员多,低保户多,居民的素质相对较低,人们的生活习惯相对守旧,不文明的行为和不卫生的生活方式随处可见;与此相对的是,随着旧城的改造,高层楼房的兴建,以及滨江美食街、湘春路商业街的兴起,上级领导来我社区检查多,商户们来我社区投资置业的多,再加上明德中学高素质的住户多,这就形成了两种习惯、两种观念、两种对生活、居住环境要求的不同,要协调好这两种观念的关系,就必须提升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改变老居民的生活习惯,加强对社区内的环境综合治理,使社区生活环境上一个新台阶。创建绿色社区就成了我们两委班子面前的必由之路。

一、    领导高度重视,建立建全有效机制

1、在新班子刚刚成立之际,就在原任主任的帮助下,两委班子决定在我社区开展创建绿色社区的活动,并成立了以新一届居委会主任胡可为组长,书记为副组长、城管专干为常务副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邀请街道相关领导及驻社区单位的相关负责人进入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中又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划分了责任区。

2、领导小组经过协商商讨论,制订了详细的创建工作计划,明确了在每项工作中的记录和总结。

3、召开了三次小组成员和各居民小组长会议,号召广大居民积极参与到创建中来,并在会上通过了环境管理制度、各种环保公约和各监督制度。

二、      加强宣传,强化绿色意识。

要创绿色社区,美化社区居民生活环境,就必须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绿色观念,必须告诉大家,什么是绿色,什么是环保。因此,宣传是一道必不可少的手段。社区于5月16日召开班子成员会议,在明确社区其它工作任务的同时,决定在社区开展创建绿色社区活动,5月17日召开有街道领导、驻社区单位有关负责人参加的会议,成立创建绿色社区的领导小组,并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和责任分解,落实到人,5月18日,召开各居民小组长和居民代表会议,向全体社区居民发出倡议,进居民小组长进行动员,并作出了“百日决战”动员。共制作宣传板二块,宣传栏三期,《身边事》简报三期,电嗽叭每周一、周三、周六晚上宣传。暑假期间,中小学生成立环保小卫士志愿者服务队,向居民发放社区致居民群众的一封信、小卫士向居民发出的倡议书和环保宣传资料。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社区组织了居民群众参加的大型环保宣传活动,利用文艺形式宣传环保知识。

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媒体的宣传,营造了一个人人讲环保、户户倡绿色的良好氛围。

三、      抓绿化管理,大力加强环境整治。

倡导绿色,首先就要保护好现有的绿化带。随着人们的观念更新,生活水平的提高,绿化意识的增强,居住环境就要求得到大幅度的美化和提高。社区筹集XX元自建绿化坛11个,绿化面积200平方米,居民自建绿化区35个,面积约1500平方米,园林部门所建绿化带约5000平方米,明德中学公共绿化面积(包括水面)约占总面积的40%,社区总绿化约占辖区的35%。绿化地有专人负责日常的浇水、除杂草、整理工作,并有社区小卫生清理杂物,责任到人,并行成制度化。古树、古井有专人负责保护,古建筑乐诚堂成为市级保护文物。

在保护绿色的同时,大力整治社区的内外环境。由于我社区是旧城区中的棚户区,房子比较破旧,居民的生活水平较低,外来人口租住户较多,这些人员的环保意识较低,如餐饮业的务工人员剩余饭菜随处扔,瓜皮果壳随手丢,农用车随便停,这些是我社区突出的问题,为此,我们加大力度进行整治,通过与房屋出租户,餐饮业老板交涉,结合城管手段,使我社区的外部环境得到彻底改观。

在整治外部环境后,就将重点转向内部。在向广大居民宣传环保的基础上,绝大多数家庭都能将内环境进行清理,但有极少数居民的年龄较大,旧习惯难以改变,加上受居住条件限制,卫生清理不到位,社区便组织志愿者上门集中清理,如湘江中路一段170号是70年代初兴建的单位宿舍,结构落后,居住条件差,外来人口多,一直是内环境差的重点,社区于8月25日组织人力重点清理,收到了预期效果。

四、         倡导绿色消费,拒绝新的污染源。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都抱怨环境污染带来的恶果,但人们又在不自觉地制造新的污染,如生活垃圾的处理、家用化学品的使用、一次性餐具的使用、能源、纸巾等,这些消费品是由于人们对节能、环保知识的不正确观念而形成的,要使人们对环保产品、环保消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除了向居民群众作广泛的宣传外,还要有一个节能的措施。针对这些居民的日常生活习惯,要求居民垃圾袋装化,并由清扫员向居民做工作,拒绝桶装散垃圾,用桶装垃圾倾倒时产生的灰尘作示范,使居民亲身感受袋装化的好处;可回收垃圾分类投放,回收率达100%;垃圾袋装化达到85%以上,除餐饮业垃圾外,居民住户垃圾袋装率达100%,无乱扔乱倒现象,可回收垃圾回收率95%以上,医疗垃圾专项回收;除四害工作在市区检查中获得好评;公共场所无卫生死角,有专人负责,街面整洁;一次性餐具消费下降90%,如盒饭碟装化,不再使用泡沫塑料碗碟,不用一次性筷子;购买东西提倡菜蓝,少用或不用塑料袋。为此,居民还专门写诗赞颂社区工作。共2页,当前第1页1

五、                           共驻共建,净化环境。

社区内有四家大、中型餐饮酒店,一所中学,一家停产集体企业。占地45亩的明德中学,一直是我社区的后盾单位,不管什么事,对社区的工作都对能密切配合,在环境治理上,绿化面积包括水面约40%,南院宿舍区成为我社区文明礼貌、环境美化、邻里和睦的一面旗帜。

在我社区内的四家大、中型酒家,即秦皇食府、好食上、七彩江南和五斗米,这些酒家的油烟是我社区的最大污染源,因为它们都是在去年以前落户我社区的,除好食上在基建同时解决了油烟排放外,其它三家均未进行油烟处理,居民群众对此意见很大。

五斗米酒家过去在卫生、除四害、油烟治理上不太配合社区工作,在社区创绿色社区活动中,通过宣传和情感交流,终于得到了解决。

七彩江南酒店的油烟一直是社区的老大难,自从去年落户我社区以来,居民苦不堪言,意见最大,媒体也曾多次曝光,社区曾多次找其负责人协商,七彩江南就是不理睬,在这次创建活动中,通过我们反复做工作,使用多种手法,终于让其接受居民的意见,目前烟筒安装工作正在施工中。秦皇食府经过油烟净化,油烟排放降低80%,也在筹划安装排烟筒。居民对此翘首称道。

辖区内有一家歌厅,原来夜晚传出的歌声令居民很不高兴,经过社区对其进行绿色社区的宣传,经营户表示了理解,将音量调低,居民不再有意见了。

六、                           环保从小做起,争做环保小卫士。

加强环保意识,美化环境,拒绝污染,需要我们从自我做起,从娃娃抓起,培养下一代的奉献精神。

7月24日,中小学生刚刚从紧张的学习中放松出来,就来社区参加小义工活动,在活动中,除了接受倡导绿色的教育外,还签定了倡导绿色的承诺书,向广大居民发放创建绿色社区的倡议书,发放创建绿色社区的宣传资料。8月4日,小义工们成立环保小卫士志愿者服务队,在街头巡逻,护绿、保洁,给花坛清除杂物,8月24日,再次在街面巡逻和督查卫生。除了这些外,还出版宣传刊,用书法、漫画、作文等形式宣传环保,文艺活跃分子还在大型环保活动中表演了节目,对宣传环保的氛围起了促进作用,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篇8

【关键词】西安灞生态区 生态文明 科学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要求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坚持以人为本,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全面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新西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灞生态区建设作为西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激活了西安城市品牌资源的新聚集和新发展,是适应“低碳、环保、绿色、生态”新时展的城市主题形象的理念与定位。

西安灞生态区生态文明建设成就

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灞生态区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动力,在机制、制度、管理、建设、财政、能力建设等方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保障体系,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的生态建设领导小组、节能减排领导小组等组织领导机构;设立了生态管理局、湿地管理办公室、水环境管理中心等专业管理机构;制定下发了灞生态区《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环境保护审批管理办法》、《生态建设项目管理试行办法》、《流域综合治理专项规划》等一系列管理文件,使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得到充分的政策保证和有效落实。

生态环境治理效果明显。一、水环境治理。生态区大力推进灞河水环境综合治理,水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二、大气环境整治。生态区落实《污染减排实施方案》、《扬尘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等制度,加快集中供热及配套工程建设,建立了一批新能源示范工程。三、噪声控制。生态区明确各功能区环境噪声标准,加强区内防护带、绿化隔离带的建设;开发数字灞管理系统,加强对交通、建筑施工、住宅区生活噪声及各类设备噪声的监督和污染控制。四、垃圾治理。生态区遵循垃圾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治理原则,利用建筑垃圾进行河堤建设和土方造型;已建成社区中,生活垃圾84%实现分类收集、回收及压缩清运。五、生态景观建设。生态区已完成生态堤防建设50公里,建成橡胶坝4座,观景码头7座,4座跨河桥,河流湿地覆盖率9.8%;新增绿化面积6700亩,林地覆盖率达15%,生态用地比率达到21.8%。

生态人居形成品牌。灞生态区已被市民公认为是西安人居环境最好、最有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中新集团、盛邦集团等大批知名企业相继入住;医院、餐饮、文化、教育、邮电、银行、超市等城市配套项目建设全面展开。生态区内新开发项目的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利用、垃圾收集,处处渗透生态理念。新建社区绿化率超过35%,人均绿地面积13平方米,可再生能源使用率7.7%,清洁能源使用率100%。

生态产业稳步发展。灞生态区坚持以循环经济理论统领区域产业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强化与西安市支柱产业之间的循环和连接,实现上下游产业互补结构和生态补偿;重点发展金融、商贸、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科技研发、教育、房地产以及体育等现代服务业;推动生态农业、花卉养植、科普教育、观光休闲等生态产业发展。生态区已成功启动灞金融商务区建设;引进知名房地产十余家,打造以房产、主题乐园为龙头的生态宜居产业;沿、灞两河沿岸打造沿河生态旅游廊道。

生态文化呈现多元化。灞生态区努力把提高公众生态文明水平与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培训,组织专家、学者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员工培训的重要内容,使生态标准成为公众自觉遵守的道德规范;挖掘灞历史文化资源,依靠广运潭、半坡博物馆等历史素材,促进灞文化发展;通过开展湿地公园建设,加强湿地科普教育,提高公众湿地环境保护意识;依托污水处理厂建立水环境教育基地,增强市民的生态环保道德责任感。

西安灞生态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参与度不足。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级利益主体,包括政府、公众、企业、环保非政府组织等的共同参与及合作协商。但从灞生态区目前的建设情况看,政府和企业是参与灞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主体,其他多方主体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程度低、涉及面窄,参与途径不多、不畅,参与效果不明显。生态专家咨询委员会、生态环保联盟等环保非政府组织发育迟缓,其数量和质量均难以满足区域生态环境监督和治理的需要,在环境决策中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广大公众及社会力量还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和开发,社会参与的主动性和协调配合性不足,没有形成整体联动的推进合力。

生态建设的核心关键技术创新不足。生态技术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前提。废物资源化、生态效率化、能源与资源消耗的降低和废物的减排等都需要先进的生态技术和工艺。目前灞生态区内与生态工业发展相关的技术引进、开发和创新能力尚显薄弱,生态工业链中的物质流动过程和产品生产过程的生态化改造还缺少先进技术的支撑;生态规划技术、信息技术、物流链接技术、能源综合利用技术、水重复利用等技术还不够成熟;相关行业和产业间的关联、协调、配套关系还比较松散,信息化网络化建设还显滞后。

生态教育和生态文化体系不健全。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社会生活、居民心理、集体行为、城市社区特征以及各种城市社会问题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最根本的是与人的创造能力、认识能力、文化品位和社会的文明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灞生态区目前还没有实现对区域传统生态文化和现代生态建设文明成果的充分挖掘和利用;没有形成健全的以生态文化为核心的新文化体系;生态价值观、生态道德伦理、生态文明观还没有完全渗透到政策制度、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还缺少涉及社会空间布局规划、人口、就业、居住、城市社会公共服务设施、交通和市政设施及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内容的生态文化教育。

生态区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不足。区域劳动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覆盖面还不够完整,救助水平还比较低;城市居民之间、城乡居民之间贫富差距有扩大趋势,城乡一体化发展不足,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还有相当的距离;另一方面,区域间的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和区域交通枢纽建设也存在较大不足,区域优势资源的科学配置和区域间道路网系统的整体效能还未体现。

西安灞生态区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对策

完善生态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参与制度。应通过完善环保听证制度、加大生态信息透明度,创造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环境;积极发展独立于政府之外的环保非政府组织,发挥其在唤醒环保意识、普及环保知识、促进生态信息交流、加强有效外部监督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大对企业的环境执法力度,规范其环境责任行为,并加强环境责任意识的引导和教育,鼓励循环经济产品的生产、营销,将环保责任列入企业评定标准,建立环保优先的生产和消费机制。

推进生态区生态建设的核心关键技术创新。必须进一步深化影响生态经济科学发展的深层次和关键环节的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把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首位,加大节能减排、生态保护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培育先进、高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态产业集群;加强生态建设核心关键技术的创新力度,在促进污水处理技术、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等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开发的同时,加强对资源替代技术、多功能技术、高效节能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研制开发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小流域生态治理技术等充分利用资源和优化生态环境的技术开发和创新。

篇9

关键词:生态环境 污染防控 建议 北京市门头沟区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1-012-02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作为国家首都,北京市着眼于构建“和谐宜居”之都,全面推进“绿色北京”战略,通过加强污染源头防控、控制生产型污染、治理机动车污染、防治扬尘污染、推进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以及促进垃圾源头减量、对垃圾进行分类管理、提高垃圾资源化水平、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等一系列具体措施治污防污,打造天蓝、地绿、水清、气洁的生态环境。门头沟区作为素有“绿色生态氧吧”之称的京西重要生态屏障,是北京市重点发展的5个生态涵养发展区之一,并居于首位。按照区委区政府部署,未来五年,门头沟区将全力打造“和谐宜居滨水山城,全域景区化百里画廊”。要实现目标,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是必须加大区域内环境整治力度,完善污染防治制度体系建设。

一、加大环保考核力度,严肃问责追责

环境污染控制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更是民生问题,各级政府和组织来不得半点马虎和懈怠。对于门头沟区来讲,也要立足区域定位和污染源分布及防控情况,完善实施《门头沟区生态损害及环境污染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完善环境保护区、镇(街)、村三级责任体系,明确责任主体和责任内容,强化权责一致、终身追究理念和意识。要健全和完善《门头沟区环境保护综合治理工作考核验收办法》,逐步加大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中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环境保护相关指标的权重,将其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管理监督的重要依据。要通过采取挂牌督办、约谈、区域限批、“一票否决”及表彰奖励等措施加大奖惩力度。对考核优秀的镇(街)、村或相关的单位,给予表彰或物质奖励,每年设立一定数量的环保示范镇、示范村、示范户、示范企业、示范园区等,发挥典型引领和激励作用。

二、加强人员设施建设,提高环保监察和监测能力

一流的专业设施和一流的专业队伍,是打造一流的生态环境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设备设施的陈旧、人员队伍的短缺和不专业,成为很多地区应对环境事件时的制约因素。因此,加强环保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和设施设备等条件建设,刻不容缓。对于门头沟区来讲,要按照环境监察和监测标准化建设标准,进一步加大环境污染监察、监测设施设备条件建设,强化交通、取证、通讯、办公和信息化等必备的执法装备配置,购置先进的环境监测仪器,全面提升环境监察和监测机构的工作能力和标准化建设水平。要扩大环境监察、监测人员编制数量,大力补充专业监察人员,加大路检路查、入户抽查、路检夜查、进京路口检查等的监察力度。同时加强监察业务培训,提高队伍执法水平。要完善区、镇(街)、村三级监察、监测机制,点面结合、重心下移,依托现有城市网格化监管平台,加强镇街环保队伍建设,在乡镇(街)一级设立环保所,完善机构设置和岗位职责,落实2~3名人员编制,赋予一定的执法权。每个村设置1~2名环境污染监察员、监测员(网格环保监督员),配置相应监察、监测设备,适当给予一定财物补贴,调动积极性;区、镇(街)统筹,通过专门培训、警示教育等方式加强专业技能的教育培训。

三、打造政、企、学、研合作平台,强化环保人才和科技支撑

环境污染治理不仅是环保部门一家的事情,既要加强区域内各部门之间的协同与合作,包括环保部门与气象部门、规划部门、住建部门、公安部门、安监部门等,联防联控,形成联动新机制;也要注重与区域系统外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协同合作,打造政、企、学、研合作平台,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环境保护中的优势。基于此,建议由政府主导、统筹,主动与涉及环境污染具体领域防治、生态建设等相关领域及专业的在京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联合组建环保类研究所、实验室、研究院等实验平台,有针对性加强对门头沟区域内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建设的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和探索,促进不断创新环保工作机制、模式、技术和手段。例如,2015年北京农学院蒋林树教授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成套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主要研究的是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获得了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此类技术可以通过区、校合作予以引进和应用。要通过打造政、企、学、研合作平台,有利于定期邀请合作单位的专家进区、进镇、进村指导和开展培训;也可以在重点镇、重点村建立关于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每年开展1~2次青年教师和学生专业实习实践,充分发挥青年教师和学生的聪明才智和专业技能,也有利于区里招聘和引进专门人才。要通过打造政、企、学、研合作平台,尝试在重点镇、重点村、重点片区探索建立专家“一对一”的环境污染防治指导帮扶机制。

四、发挥“互联网+”优势,提升环保信息数字化水平

“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地发生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互联网+”不仅指互联网与现代制造业的完美结合,也意味着互联网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的结合。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发展,“互联网+环保”成为当前潮流产业之一。基于此,建议门头沟区依托北京比较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和信息优势,努力打造“互联网+环保”平台。通过不断推出小的应用和服务,积累庞大的用户群,最终实现利用互联网的理念、思维、方法推动建立线上线下互动,上下左右联动的环保全员宣传和参与机制,增强环保体验性、互动性,使得区域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方式更加多元、自主和开放,实现“影响一个、带动一批”的扩大效应。依托“互联网+环保”平台,助力环保执法,通过开通环保微信、微博举报,为群众提供了便捷的环保投诉渠道,促使环保执法力度越来越大。通过“互联网+环保”平台,还可以充分发挥环保管理信息化建设优势,将重复的、固化的流程提炼出来,使人为流程数字化,从而提高效率;也可以促进环境信息资源共享,建立集污染源数据、空间地理数据、环境质量数据、电子政务数据及环境相关资源数据于一体的环境资源中心,提升环境数据资源利用率,充分发挥其在环保业务中的作用。例如,广东柯内特环境科技公司与IBM公司合作,联合打造“互联网+环保”,利用IBM的物联网、移动互联和大数据技术,构建了环保产业的物联网、涉污企业数据模型与移动互联平台;通过大数据模型实现了政府与企业环保预警、主动排查、智能监管等功能。当然,“互联网+”在环保和生态领域应用的博大空间,还有待于我们去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五、立足区域特征,发挥农合组织在环保中的重要作用

农民合作社是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型实体、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门头沟总面积1448.9平方公里,山地面积占98.5%,是典型的小城市、大郊区、纯山区的区域特征,189个行政村分布较为分散,农村生活垃圾处置较困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率低、运行率低。如何把一家一户的农民集中起来,增强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调动其在环境污染防治中的重要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基于此,建议门头沟区持续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人才、科技、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的扶持,做大做强一批典型合作社、示范社,涉及农村污染防控治理、生态建设的相关财政项目,优先安排具备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要积极引导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广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扩大有机、绿色和无公害食品的种植。积极应用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实施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补贴;养殖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整规模化养殖产业发展,通过合作、并购、收购等方式缩减散户养殖比例,鼓励养殖专业户、散养户向集约饲养方式转变,加强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统一收集和处理污染物,统一做好污水、粪便的收集、贮存和处理工作,减轻和避免对农村水环境的污染;生态旅游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分类分步地建立污水处理设施。要针对土壤污染治理难度大、成本高、周期长,指导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联合生产的方式将村民(社员)土地进行集中使用、集中管理,增强预防土壤污染的能力和水平。鼓励和扶持有条件的合作社,购置和配备土壤检测、土壤修复等相关技术仪器设备,提升土壤分析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强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六、注重环保舆论和生态文化建设,增强全民环保意识

环保宣传的目的,在于普及全民环保知识、增强全民环保意识,更有效地调动民众参与、践行环保积极性。要充分发挥区、镇(街)两级宣传部门的舆论优势,注重前期舆论营造。建议成立由区领导任组长的环保宣传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区环保宣传工作,有针对性地制定环保宣传工作规划。要建立环境污染防治区、镇(街)、村三级宣传体系,每个村可设置1~2名专兼职结合的环保宣传员,大学生村官兼任村环保宣传员,发挥其知识和文化优势,强化环保工作的宣传教育。要充分运用微信、微博等各种现代媒介,以及民众日常生活关注和喜闻乐见的有奖问答、知识竞赛以及春节挂历、特色扑克牌、条幅标语等载体,加大对典型案例以及环境污染防控知识的宣传报道,充分发挥民间舆论监督优势。要健全完善环保听证、社会公示、环境、环境举报、市民检查团、环保义务监督员和“12369”环保热线等制度,鼓励社会各界依法有序监督环保工作。

生态文化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生态智慧,融合现代文明成果与时代精神,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文化载体。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生态文化必将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基于此,要进一步加快推进环保和生态文化教育和推广、环保与生态文化重点工程、环保与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环保与生态环境教育,在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建立环保与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区域内大中小学生开展实习、夏令营活动,进行环保和生态知识和道德教育。在全区乡镇(街)一级,每个乡镇(街)建设1个环保与生态文化活动中心。发挥好门头沟区221个村居文化室平台作用,重点做好农村、农民环保与生态环境教育,制作环保与生态全民教育读本,确定和推出一批环保与生态文化名镇、名村、名户、名园。要依托区域特色产品和资源禀赋,有针对性地定期举办特色鲜明的主题文化节会,诸如永定河文化节、玫瑰文化节、山茶文化节、樱桃文化节、戒台寺丁香文化节和山茶文化节、举人文化节、古村落文化节,寓绿色、环保、生态于文化节中,打造生态文化特色品牌。要加强区域内企业环保与生态文化建设,积极推广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引导企业按照PDCA(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行动)产品质量持续改善循环模式建立环境管理的自我约束机制,有效地开展污染预防。树立一批模范环保与生态企业,从企业形象策划、产品开发、商标设计、广告等商务活动中体现企业环保和生态理念。加强对企业环保与生态文化的教育培训,把环保与生态行为准则纳入员工考核指标体系,作为企业奖惩依据。

参考文献:

[1] 樊宏宇,陈均红.首都环境污染违法犯罪现状分析及打击整治对策.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16(4)

[2] 刘超.管制、互动与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

[3] 何明辉.治理工业企业环境污染的五大举措.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4)

[4] 杨学聪.北京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经济日报,2015.12.2

[5] 江泽慧.弘扬生态文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人民日报,2013.1.11

(作者单位:北京农学院 北京 102206)

篇10

一、总体要求

《省卫生城市(县城)考核鉴定和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省卫生城市(县城)每4年复审一次,由省爱卫会办公室组织,采取暗访、明查的方式进行。省爱卫会根据复审结果,对符合标准要求的城市(县城)予以重新确认;对未达到标准要求的城市,暂缓确认,并规定改进期限;再次复审仍不合格者,取消其命名。

这次复审将根据20**年1月新修订《省卫生城市(县城)标准》进行,增加了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卫生,且有许多指标作了新的调整和提高,难度显著提高。复审的重点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日常卫生管理等方面的巩固与发展情况,特别是对旧城区、背街小巷、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河道保洁、农贸市场、“五小”行业、建筑工地卫生等长效管理情况。此外,还要全面检查近4年卫生城市各项指标的达标及巩固情况,核查4年的档案资料。

二、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

工作目标:巩固和发展省卫生城市成果,动员全市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以“迎接省卫复审,建设和谐城市”为主题,着眼于抓基础求发展、治难点求长效,集中力量解决主要问题,使我市的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卫生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群众生活环境进一步优化。通过全市上下努力,力争高标准通过省卫生城市复审,为明年通过国家卫生城市考核打下坚实的基础。

迎接复审工作的基本原则:坚持“标本兼治、治本为主”的原则;坚持“条条包干,块块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服从属地管理,配合块块做好工作,把迎接复审工作作为本部门、本单位的大事来抓,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

我市自20**年通过省卫生城市重新确认以来,不断寻找自身薄弱点,继续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市委、市政府立即提出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等“多城同创”的目标,市爱卫会制订标准,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责任分解和行动,发挥属地管理、块块管理作用,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各区、街道加大了对背街小巷保洁、集贸市场卫生、“五小”行业卫生管理等几个薄弱部位的巩固工作力度,城市卫生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但是对照20**年新颁布的《省卫生城市(县城)标准》,我市目前迎接创卫复审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和难点:

(一)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卫生状况差。

尽管旧城改造在不断进行,但是在城区范围,还有相当一部分城中村。由于城中村的基础设施与密集的居住人口不匹配,加之管理上缺位,目前绝大多数城中村存在“脏、乱、差”现象。环卫设施不全,公厕不足,没有排污系统,乱搭乱建乱涂,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清运,“四害”孳生,违规饲养家畜家禽等现象比比皆是。4年前,我市创卫考核城中村卫生不作要求,没有暴露这个突出问题。20**年新修订的《省卫生城市(县城)标准》,增补了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卫生共7条,对照新标准,这些城中村几乎无一能够达标。

(二)社区出租屋带来严重卫生问题。

在城市社区尤其是一些没有物业管理的老社区,业主把没有配套卫生间、没有厨房的车库、车棚、杂物间稍加改造,出租给外来务工人员居住,带来一系列社区管理问题。如治安问题,乱倒垃圾、厨房污水、粪便问题。不仅破坏了社区卫生面貌,也已成为肠道传染病防治的隐患。不仅影响小区居民的健康与安全,而且不利于租住者的健康。

(三)市容管理还没有真正形成长效机制。

我市城区环卫保洁比较稳定,主要街道的保洁也已基本到位。相比之下,对背街小巷、马路菜场、流动摊贩乱设摊点造成污染、菜市场周边拥挤杂乱、沿街店铺跨门出店、占道经营等等影响市容市貌整洁有序的管理上还缺乏有效的机制,往往管一管、好一点,放一放、回原状,市民向有关部门举报投诉的,也多是这一类问题。在近二年的市民卫生状况满意度调查中公厕的卫生仅在50-60,农贸市场、窗口单位的卫生状况满意率也不高。城中河的污染问题尚未真正解决,发黑发臭时有发生。住宅小区内小广告“泛滥成灾”,缺乏定期的清除管理。城区中对迎接省卫生城市复审的创建氛围不浓,与其他复审的城市相比,简直“天壤之别”。上述这些现象对暗访、考核带来比较大的影响。

(四)“五小”行业卫生隐患多,无许可证经营比例仍较高。

“五小”行业餐具、茶具、理发毛巾工具等不消毒现象比较突出。目前城区背街小巷或城中村中未取得卫生许可证在经营的“五小”摊店仍较多。“五小”行业业主变更频繁,市民质疑消费是否卫生安全,势必影响复审对食品卫生安全项目的评价。

(五)病媒生物控制需要动态管理措施。

省卫生城市标准要求鼠、蚊、蝇、蟑螂有三项达到全国爱卫会规定的标准,另一项不超过国家标准的3倍。我市除四害4年前已经三项复查达标,这些年来每年在投入上不平衡,从密度监测结果显示波动较大。仅从去年组织的多次明查暗访来看,由于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场所的蚊蝇孳生地没有根治,城区下水道没有及时投放灭蚊蚴药物。一些重点行业防控设施不到位,平时又不及时清除孳生物,导致一些区域鼠、蟑螂、蝇密度严重超标。小餐饮店有大量除四害“盲点”。

(六)公众对全市卫生状况满意程度需要进一步提高。

新修订的《省卫生城市(县城)标准》指标要求有关部门认真办理群众卫生投诉,群众对全市卫生状况满意率大于90,我市尚未建立正常的投诉渠道和投诉问题的有效解决途径,市统计局的调查结果也未达到90,这次复审专家组通过随机方式对市民调查询问或问卷的形式进行的,不确定因素较大。而且,这项标准作为10个基本条件之一。

四、主要对策和工作措施

为了如期高标准通过复审目标,在目前已达标和基本达标指标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有效的对策措施,在计划时间内组织各项专项整治活动,并且研究切实可行的长效管理措施,全面达到省卫生城市复审标准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1、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都要切实加强对省卫生城市复审迎检工作的领导。由于卫生城市是环保模范城市、文明城市的前置必备条件之一,要实现“多城同创”目标,必须有卫生城市为最先达标。市委、市政府“多城同创”工作委员会把迎接省卫生城市复审作为今年的头等大事来抓,#区也及时作重心转移,市区两级创建办全力以赴抓好迎接省卫生城市复审工作,负责省卫生城市复审迎检工作的规划、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等具体工作。各成员部门也要以此调整。

2、按照职责分工,将复审迎检工作的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区、各部门,实行复审迎检工作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3、加大经费投入。根据省卫生城市复审迎检的要求,市、区都要按照城市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规划,确保所需经费,分期分批予以安排落实。同时,要保证复审迎检期间各项专项经费的投入,为顺利通过复审创造条件。

(二)加大宣传,发动群众。

1、各区、各部门、各单位都要加强创卫复审迎检的宣传教育,广泛发动群众,使复审迎检工作全市动员、人人参与。市、区宣传部门、文明办、新闻单位要积极开展省卫生城市复审迎检的目的意义宣传教育,把迎接省卫生城市复审工作与宣传贯彻实施“三个**”战略相结合,动员广大市民珍惜省卫生城市成果,依法履行爱国卫生工作职责,引导广大干部和群众自觉参与复审迎检活动。同时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向社会公布省卫生城市标准,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对创卫复审迎检工作不作为和“脏、乱、差”现象长时间存在的单位、部门,新闻媒体要及时予以公开曝光。

2、各级、各部门要把迎接省卫生城市复审与争创国家卫生城市等“多城同创”工作结合起来,定期进行督查,促进创卫复审迎检工作的落实;市、区创建办要开展明查暗访,解决复审迎检工作中的困难,推动各项活动的深入开展。各级共青团组织和大专院校要组织发动青年志愿者参与“迎接省卫复审,建设和谐**”活动。

(三)突出重点,专项整治。

抓好城市卫生环境突出问题的整治,是当前迎接省卫生城市复审工作的重中之重。#区及开发区、各部门(单位)要逐条逐项狠抓整治,确保整改项目、重点整治任务落实到位。

一是立面环境洁化专项整治,由#区和开发区总负责,以“净、绿、美、亮”整体形象为标准,确保整改到位。#区和开发区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做好沿街店面内外环境整治,同时,建立和完善小区物业管理,开展小区环境专项整治,做到无乱栽乱种、违章搭建、乱堆乱放及各类无证广告。建设部门重点负责主干道的整修和路桥结合处、路叉处道砖破损的修整、主干道两侧沿街建筑出新以及墙壁修补、粉刷工作;城管部门负责拆除沿街影响市容环境的违章搭建和遮阳棚,规范灯箱广告、字牌、店牌设置;建设规划及相关部门负责做好杆线、管线梳理工作;加强对沿街拆迁、建设施工工地管理;公安部门要加强市区交通静、动态管理,实现市区道路交通、车辆停放有序、通畅、安全;交通、城管部门要开展窗口单位、出租车、公交车等公共交通运输工具的文明、卫生整洁形象专项治理。工商、城管部门要加强对户外广告的管理,取缔不文明广告、违法广告,取消市区所有烟草广告。加强夜间的亮化管理,彰显出城市的面貌。

二是农贸市场专项整治,工商部门和#区负责长效管理工作。工商局要继续组织开展农贸市场及周边环境专项整治,重点抓好城区各类市场特别是农贸市场规范管理,做到规范经营主体,落实划行归市,规范交易行为,强化上市商品质量管理,优化市场环境秩序,完善创建软件资料,开展经常性健康知识教育,推进除四害工作,同时,继续对市场基础设施按规范要求进行合理改造,对市场内外环境卫生进行全面整治;严格控制活禽销售,确保无违禁野生动物销售;实施农产品检测,有效控制药物残留超标;农贸市场及周边环境保洁不得低于二级道路保洁标准,坚决杜绝场外经营现象。城管局要继续牵头开展流动摊贩与马路市场专项整治,确保城区主干道及主要路段无流动摊点、无出摊经营、无占道经营。#区要开展夜市的管理,落实有序设摊,摊主负责保洁,做到“摊移垃圾清”。根据城市长效管理机制的要求,按照堵疏结合的原则,对一些因客观条件限制,暂时确实需要保留的室外市场,要落实专管人员,实行规范管理,不得低于三级保洁标准。

三是城市道路及建筑、拆迁工地专项整治。建设部门和#区负总责。要重点清洁和修补污秽及破损的城市主次干道人行道板,规范各类拆迁、建筑工地管理,督导各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施工工地管理标准和要求,实行围护作业,文明施工,工地出入口地面硬化,设立车辆冲洗设施,对运输车辆实行严格管理,按照规定时间、路线行驶,杜绝抛撒滴漏。切实加强职工食堂、宿舍、厕所卫生管理,按规范要求组织开展除四害活动,确保工地管理符合《建筑工地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要求。

四是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专项整治,由#区总负责,制订具体整改方案,明确区域、任务、责任乡镇,加大整治力度,做到“八无”:无暴露垃圾,无露天粪坑和旱厕,无乱堆乱放,无散养禽畜,无积水坑塘,无占道经营,无乱涂乱画,无水面漂浮物。

五是背街小巷保洁的专项整治,由#区和开发区总负责,加强对乱堆乱放等现象的清理整治工作,清除不卫生死角,进一步落实保洁工作措施。

六是市区河道环境专项整治,由市河道办总牵头,按计划完成市区河道工程建设,改善水质。进一步落实河道保洁措施,加大督查、督办力度,组织开展河道专项整治,做到河面无漂浮物、无杂船、无渔网(簖、罾),岸坡无垃圾、无废品收存点。

七是五小行业专项整治,由卫生部门和#区总牵头,以守法经营、规范经营为目标要求,加强对市区主、次干道“五小行业”的卫生监管,对硬件不达标或整改不到位的,督促转行或予以取缔。

八是暴露垃圾专项整治。#区及开发区要全面清除建成区范围内的各种暴露垃圾和积存垃圾,尤其要配合拆违工作,及时做好拆违现场的垃圾清运工作。建立完善全覆盖、无缝隙的环卫保洁管理机制,加强街巷保洁检查和考核,合理增加保洁人员,扩大保洁覆盖面,提高保洁水平,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建立健全创卫长效管理机制,#区及开发区要建立城市管理社区协管员队伍,及时发现、督办社区卫生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社区环境卫生监管水平。#区负责对脏、乱、差地段进行专项整治,组织开展卫生大扫除活动,对暂无改造计划的区域、地段实施整修、改造、硬化道路、补种绿地。#区要会同有关部门要加强废品收购站点管理,对现有废品收购站点开展集中整顿,无证经营者坚决清除,在限制范围内的持证经营者限期搬迁。要切实加强废品收购站点环境卫生责任区建设,不得出摊经营、占道经营,不得污染和影响周边环境。要督促经营者加强内部管理,废品实行分类摆放,保持场所卫生整洁,做到门外三包、门内达标。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垃圾车(箱、桶)必须密闭有盖,消灭无盖垃圾车(箱、桶),果壳箱、垃圾桶等卫生设施要按计划投放到位。

九是户外广告、“牛皮癣”专项整治工作,由城管部门和#区总牵头,负责对主次干道灯桥、灯箱、户外广告进行全面检查,落实维护出新措施,7月底前要拆除影响市容的各类灯箱、字牌,全面清理主干道两侧的各类无证广告等。供电、电信、广电等单位要配合做好有关杆线、设施的保洁工作。

十是“创卫氛围不浓”专项整治,由#区和市直各部门总负责,在入城口、公园广场、车站、主要街道边设立“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提高群众健康水平”等大大型广告宣传版块,#区分别设立10块以上,开发区设立5块以上。各级新闻媒体要分别设置相关栏目,深入进行“百日爱国卫生大行动”宣传动员,工作进度报道和“创卫”典型曝光。市文化局积极做好影剧院和其它公共娱乐场所的禁烟宣传和健康教育。市教育局认真做好中小学生“小手拉大手”活动,深入开展“创卫”教育。工青妇负责作好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教育工作,组织开展“热爱**、建设家园、争做文明市民”的大讨论,引导广大市民树立良好的社会文明卫生新风尚。各街道办事处、社区、各级“创卫”责任单位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举办讲座或培训班,让人人明白为何要“创卫”、“创卫”该做什么、以及怎么做的内容。全市各条线路公共汽车以及出租车上张贴“创卫”宣传标语、口号。7月底前,市区所有单位、村、社区至少有一幅迎接省卫生城市复审的创卫宣传横幅,营造迎接省卫复审的氛围。

(四)完善机制,巩固长效。

各区政府和各部门要认真总结城市卫生管理工作经验,特别是创卫以来已形成的一批城市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如环卫保洁“动态化”、背街小巷保洁、小广告清除市场化运作、非机动车有序管理、再生资源的回收、“五小”行业卫生“五常法”管理等。对这些已经形成的长效机制要继续推广,要在省级复审前召开若干个方面的长效管理机制工作推广现场会。同时要按照各自职责,从管理机制上入手,研究管理方案,推行政府、社会、市场三者互动共管,块块负责,条条监督的管理模式,逐步使城市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五、工作步骤

按照市政府迎接省卫生城市复审工作的总体要求,从今年4月份开始,在全市范围开展广泛、深入的复审迎检活动,力争以高标准通过省爱卫会的复审,并且将迎检过程中建立的城市卫生管理体系保持长期运行,进而为年底提出国家卫生城市申报打下坚实的基础。总体步骤如下:

第一阶段:动员准备阶段(20**年5月15日前)。

印发《**市迎接省卫生城市复审工作方案》,分解落实各项工作任务。三区政府和各部门、单位按照《**市迎接省卫生城市复审工作方案》和责任分解书,提出迎检实施计划或方案,组织本区、本部门落实各项复审迎检工作。市创建办、爱卫办负责向省爱卫会汇报我市迎接省卫生城市复审工作进展情况。

第二阶段:资料报送阶段(20**年7月底前)。

市、区政府及各部门按照《**市迎接省卫生城市复审台帐材料收集与报送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完成台帐材料收集、报送工作,并着手完善留存自备的创卫台帐材料的整理装订工作。**市财政负责落实创卫影像图片册、汇报DVD的制作及接待经费。市创建办、爱卫办负责向省爱卫会汇报我市迎接省卫生城市复审工作进展情况,以市政府名义向省爱卫会上报复审请示。

第三阶段:自查整改阶段(20**年8月底前)

根据创卫复审迎检工作方案,各区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我市环境卫生的总体情况进行认真地梳理,针对存在的问题,逐一分析研究、落实具体措施,切实完成整改,确保各项指标达到复审要求。完成各类资料汇总整理工作。市迎检办适时组织检查,8月底前准备接受省爱卫会专家组的暗访。

第四阶段:巩固提高阶段(9月1日-10月10日)。

针对省爱卫办暗访提出的问题,各区及有关部门制定整改方案,再次开展整改活动。召开不同类型的长效管理工作现场推进会,落实城市卫生长效管理措施。各区政府、市有关部门和各有关单位完成创卫复审各项指标的收集和准备工作。市创建办、爱卫办完成迎接省卫生城市复审的创卫影像图片册、汇报DVD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