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学校教育制度范文
时间:2024-03-20 16:57: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行学校教育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具体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四个阶段。
学前教育,又称幼儿教育,是指实施幼儿教育的机构根据一定的培养目标和幼儿的身心特点,对入小学前的幼儿进行有计划的教育,其主要任务是使儿童身心获得协调发展,为人小学接受小学阶段的教育作好准备。初等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打下文化知识基础,具备基本的写算能力,为接受更高一阶段的教育做好准备的教育。初等教育是国家学制中的第一阶段,又称小学教育。我国实施初等教育的机构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对6至12岁左右的儿童实施教育的普通小学;另一类是为未能接受初等教育的成年公民开办的成人初等学校,主要是进行扫盲教育和基本的文化知识教育。中等教育是指在初等教育基础上继续实施的中等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中等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分为初级中等教育和高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青少年;成长;影响
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教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也是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之一。
老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都有这样的经验,孩子在成长中,有几个特殊的年龄段,处在这几个特殊年龄段的孩子问题特别多,特别令老师和家长头疼。
一、家庭教育
家长是孩子教育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接受习染的最早环境。家长,应当成为孩子生命的第一责任人;家庭,应当成为孩子品德修养与学识智慧的培训基地。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但在这个共同目标之下的家教理念与行动却是大相径庭,结果,孩子成人之后也就相去甚远。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对于绝大多数家长来说,仍然很迷惘。本人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对孩子进行全面的教育,做到德、智、体、美、劳兼顾在体育方面,要注意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和体育锻炼,防止营养过剩,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力量、耐力、速度,灵敏度以及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不利环境因素的抵抗能力;在品德教育方面,要根据社会对儿童青少年思想品德方面的要求和儿童青少年年龄特征进行教育,做到适时适势;在智育方面,主要是进行早期智力开发,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开阔孩子的知识眼界,对文化知识的学习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辅助以及制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气氛,做到适时而教,遁序渐进;在美育方面,培养孩子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创造美的意识;在劳动教育方面,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等。总之,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二是家长要提高的自身素养。做到以身作则,榜样示范的提高家长的自身素养,包括要有知识,比如儿童青少年生理学知识、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知识、教育学知识等;要有能力,例如要有了解子女的能力,分析问题、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有威信,要有义务感等等。总之,家长要提高自身的素养。
三是父母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影响孩子的成长。现在的父母大多忙于挣钱,为自己的孩子提供一个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会忽略了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有些父母可能简单的认为让孩子上最好的学校,有最先进的学习工具就是对教育的投资。其实不然,父母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仅仅是一些物质的简单投入,而更多的包括对孩子心理的关爱和呵护。
二、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制度的不完善对青少年成长的负面影响:
一是过于严格的制度使学校过分“封闭化”,青少年沦为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习机器”。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社会交际能力,也很难有机会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青少年完全地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生活学习,个性、兴趣和天赋都被打压。而处于这个年龄段的他们是个性发展的重要时期,严格的学校教育制度忽视青少年各方面的需要,造成了青少年自我学习,自我思考能力的丧失。人们把学校看成工厂,意味着制造某种规格的产品,学生毕业就同产品出厂一样,因此人们总是更看重学生是否被塑造成标准形象,对学生出厂后的情形关注并不充分而且学校教育也并不存在一个类似于工业、商业中的“售后服务”体制,学校教育对毕业后的关注难以实现,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无法弥补的负面影响。
二是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中的课程设置过于刻板,缺乏灵活性。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与社会的飞速发展,“呆板化”的课程与学制设置所培养的人才在知识、技术、能力上已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学校教育成果与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青少年只能在书本上解答应用题,却无法灵活的运用到生活中,这对青少年的成长毫无益处。所以大学毕业也就失业了。
篇3
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就是拿同一个标准去评价所有的孩子,不管男孩还是女孩。男孩和女孩不同,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却常常漠视男孩和女孩的差异。
我们认为:现行的教育制度对于男孩危机负有第一责任。
现代学校教育,对男孩发展更不利
男孩和女孩不一样,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在教育过程中,学校教育却常常漠视男孩和女孩的差异,对于体内有高出女孩15倍之多的素的男孩,却要求他保持与女孩一样的规矩,不要打打闹闹。
学校教育,偏离了教育的核心目标
现代教育制度,是一种工业化教育制度,工业化时代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决定了现代的学校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已故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先生对此感叹:“跟蒸包子一样一屉一屉的,出来一个模样”。
现代学校被深深地烙上了工业化的印记。学校是工厂,教室是流水线,学生则成为流水线上的产品。流水线上的产品没有生命,不需要个性,只要具备特定功能,能够满足预期需要即可,同样的生产线生产出同样型号、具备同样的功能的产品。学校教育用这种工业化生产的方式,大规模、大批量地生产制造完全相同的产品 学生,不管他们的天性如何,不论男孩还是女孩,孩子们被相同的教育模式规范教育成同一类型的人。
在这样的学校教育下,教育就是书本学习,几乎否定了孩子们获取知识的其他途径,如动手实践。在这样的学校教育下,教育就是接受学校教育,否定了孩子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教育对孩子来说,越来越成为一种被强迫从事的艰苦劳动,而不是充满乐趣的身体和心智成长过程。可以说,现代学校教育已经偏离了它的核心目标。因此,男孩危机不仅仅是男孩教育的危机,而是整个教育体制的危机。
学校教育,漠视性别差异
男孩与女孩在许多方面存在性别差异,但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忽视了性别差异的存在及其影响。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上学开始的那一天起,男孩在读写能力发育上就比女孩晚两年。然而人们往往要求男孩和女孩在相同时间内以同样的方法学习同样的知识。男孩甚至连手指神经都比女孩发育得晚,因此让男孩握住铅笔并写出横平竖直的汉字更加困难。这些发育上的差异往往使男孩被视作笨或迟钝,这使他们从一年级开始就讨厌学校。
麦吉尼斯博士甚至还指出:教育简直就是专门与男生的天资和倾向作对的阴谋诡计。
工业化的思维方式导致现行学校教育漠视、忽视或者无视性别差异的存在,从而危害到男孩的学业以及其它方面。在现在的学校,学习常常是一种模式化的智力活动,活泼好动的男孩身体被固定在座位上,天马行空的精神世界更无处张扬;不管男孩的身体和心理发展速度与女孩有多大的不同,他们的优势智能又表现在多么不同的方面,他们只能与女孩在同样的年龄以同样的进度学习同样的内容。
华东师大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华认为,男孩教育和女孩教育首先是两种有差异的儿童文化。“既然有差异,我们就不能简单以女孩为标准来衡量男孩,或者反过来以男孩为标准来衡量女孩。”
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男孩危机雪上加霜
应试教育对男孩和女孩都不利,但与女孩相比,应试教育对男孩更加不利。
教育“新四化”,男孩深受其害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以说是最能蛊惑人心的教育宣传,它让无数父母深感焦虑。这一观念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升学压力下移,学校教育被人为提前,具体表现为“教育新四化”:幼儿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中学化,中学教育大学化,大学教育幼儿化。幼儿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中学化对男孩更具杀伤力,让许多男孩过早在学业上掉队,最终丧失了在学业上追平女孩的机会。
幼儿教育小学化
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越来越严重。游戏少了,作业多了,考试更频繁了,升学压力层层传递到幼儿身上。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征兆在孩子入园时已经显现。为了筛选优质生源,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取得优势,许多幼儿园不断提高入园门槛,两三岁的孩子就开始学习数数、背诗、写字、记单词。
进入幼儿园后,小学化倾向更是明显。据报道,天津河西区一所幼儿园已开始应父母要求教孩子用竖式算3位数的加减法,而这是小学二年级的课程。“橘、凳、酱、藕、墨”这些原在小学三年级才会学到的字,也出现在《学前500字》之中。哈尔滨某幼儿园的一块小黑板上,写着幼儿们周末应完成的作业:抄写古诗《静夜思》三遍并背诵、默写汉语拼音字母、父母出20道退位减法题。
这样的幼儿教育的恶果之一就是让男孩从一开始就畏惧学校、讨厌学习。在他们应该游戏、唱歌、跳舞、绘画、到处跑、到处玩、胡思乱想的年龄,孩子们不得不规规矩矩地坐下来学习、读书、写字。这会让他们认为,学习是枯燥的,甚至是一种惩罚,从而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对学校心生厌倦。
小学教育中学化
在小学阶段,学校教育相对规范了很多,课堂上超纲“抢跑”现象还不算太突出。但到了课外,各种五花八门的补习班给孩子们上紧了发条,早就叫停的奥数班遍地开花,英语培训和各种考级随处可见。
小学奥数培训,甚至已经把初中,甚至高中才可能学到的内容提前灌输到了男孩脑袋里。我(孙云晓)曾说,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学习奥数的过程就是反复证明自己是个傻瓜的过程。奥数在中国的泛滥,绝不意味着科学的振兴,而是文明的堕落。
前几年,为成人设置的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小学生竟然成了主力军,2007年北京超过一半以上的考生是“娃娃考生”。
虽然这种做法对所有男孩、女孩都造成了伤害,但女孩适应起来似乎要容易一些。这是因为女孩的大脑和身体发育得要比男孩更早、更快。研究表明,5岁男孩的大脑语言区发育水平只能达到3岁半女孩的水平。
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男孩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总体落后于女孩。但是,不管是幼儿园,还是小学,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认识到男孩发展落后于女孩的事实,以同样难度的教学内容要求所有男孩和女孩,以同样的评价标准评价所有男孩和女孩,因此,许多男孩自然会表现得落后于女孩。
实践体验不足,男孩优势遭到忽视、敌视
很多父母早就注意到,男孩子似乎天生就有充沛的精力,他们很难安安静静地坐上一会,即使在读书的时候,他们也会摆弄着小东西,或者眼睛不时地瞟来瞟去,或者随意站起来走动。千万不要把这看作是男孩的缺点,这就是男孩的正常表现。男孩需要大量身体的活动,需要刺激与冒险,才能将精力释放出来、展现出来。
因噎废食,体验成为纸上谈兵
如今,孩子们越来越远离自然,他们很少有机会到野外游玩。全国许多学校已经停止了包括春游、夏令营和秋游等野外活动,因为众多教育部门把别出事、集中时间精力抓学习看作头等大事。2004年国家统计局、中央文明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调查”显示,对夏令营、冬令营等未成年人喜爱的体验活动,城市中参加3次以上者为15.7%,农村仅为5.2%;参加一两次的,城市为40.5%,农村为28.2%;没有参加过的,农村比城市则要高出22.8个百分点。
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就连学校的体育课都只能选择一些绝对安全的项目,很少开展跳高、跳远、跳山羊、单杠、双杠这样的体育项目。而且,体育课的时间在很多学校也难以保证。
篇4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原因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7-0041-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加快,特别是城乡经济教育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不平衡,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选择离开农村外出务工,由于政策、体制机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他们无法或无力将子女一同带出,便不得不将孩子留在农村。由于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长期在外,就出现了农村留守儿童由父母一方监管或他人代管或无人监管的现象,这些农村留守儿童缺乏亲情关爱、缺少家庭教育和监管,加之学校教育失当、社会教育不足和自我教育不严,致使他们在学习、生活、道德、行为和心理等方面出现诸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既有制度性原因,也有政策性原因;有学校教育因素,也有家庭教育的因素,需要认真分析研究。
一、政府原因
(一)现有的体制机制障碍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带来的制度效应已逐步减弱,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农村经济增速较缓,使得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由于户籍制度为主的城乡二元结构制度限制,绝大部分外出打工的父母无法将孩子一同随身带出。另外,由户籍制度派生出来的其他一系列制度如教育制度、保险制度和住房制度等,对农民工子女到务工地读书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和障碍。特别是现行的一些制度使得农民工子女入学受到诸多不平等待遇,高昂的学习费用是一大障碍,各地考试制度、教材、科目设置等方面的差别也是一大障碍。虽然现在提出了一些针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解决方案,但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解决方案与现行义务教育制度的安排存在种种矛盾,实现起来较为困难。即便有农民工将子女带到务工地,但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他们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安全状况等也是不尽人意。
(二)政府的重视和投入不够
目前,对于学校特别是广大农村学校,教育经费主要还是靠政府解决,但这些费用在满足基本的教育开支后,就不能给留守儿童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了,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特别是没有专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经费,导致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举步维艰,一些有利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解决的措施难以实施,同时也难以留住优秀的辅导教师和管理者。也没有专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在人才和技术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扶持,导致很多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积少成多。
(三)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
当今,一方面城市化、城镇化加快发展,另一方面农村经济发展却相对滞后,特别是在边远地区和交通不便的山区,农民就业创业的机会更少,农民为了改善家庭经济生活条件,让孩子有更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摆脱祖祖辈辈难以摆脱的困境,这些父母不得不选择离开家乡到经济发达的地区打工以养家糊口,改善家庭经济条件,因而他们的孩子便在不完整的家庭环境中长大。所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也是引起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大原因。
二、家庭原因
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但总的来说,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在正面影响方面,父母外出务工可以增加家庭经济收入,提高生活质量,增强教育支付能力,改善家庭经济环境;外出父母在外接受了新思想、新事物,在教人育人方面思想会有所进步,从外界获取的信息和知识增多,有利于扩大留守儿童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精神和生活世界;有些农村留守儿童能深知父母外出务工的不易,会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生活上更加节俭且独立性和责任感更强。但总的来说,父母外出对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
(一)缺乏情感交流
人从生下来面临的第一个对象就是父母,第一个环境就是家庭,家庭是每个人成长的首要场所,血缘关系则注定父母要给孩子上第一堂课,父母对孩子不只是养育,还有教育,尤其是那些学龄前、小学、初中的孩子,他们更需要父母对他们的关爱和家庭教育,缺少一方或双方的教育都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阻碍。调查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父母打工地较远,回家成本较高,回家的次数很少,有的甚至一年到几年才回家一次。因此,留守儿童与父母的联系更多的是通过电话或书信等联系,且大部分留守儿童与打工父母之间的联系频率很低,缺乏足够的思想沟通与正常的情感交流,从而无法实现正常的完整的家庭教育。农村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务工后,表现出很多的不适应,产生了孤独、寂寞和无助等消极情绪,很多留守儿童特别是年龄较小的留守儿童根本不知道父母在外从事何种工作,而且对父母的生活安全等全然不知,常常会在儿童心中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而外出务工的父母在情感上不能像非留守儿童父母一样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情感关怀和安慰。因此,打工父母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精神上都不能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照顾,从而导致了彼此之间情感上的生疏和隔膜。
(二)临时监护人教育监管方式不当
对于那些父母一方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在家照顾他们的父母由于精力和知识有限,又为生活所累,对留守儿童的监督较少,有的抱着“棍棒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的旧观念,采取粗暴的方式,更是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幼小心灵,对于年龄较小的留守儿童,本身接受能力差、是非分辨能力弱,缺乏有效监护引导和监督的情况下,易受到一些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往往导致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失范和价值观、世界观扭曲。由(外)祖父母监护的留守儿童,照顾他们的长辈即便有年轻化的趋势,大部分的文化素质较往年往代有所提高,对小学及学龄前的儿童教育基本能辅导,但对于初高中儿童的教育辅导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即便如此他们的知识结构、知识储备和现在提倡的文化教育、科技教育也有很多不适应。因此,他们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更多的是让孩子自觉去学习,去摸索,而在生活和物质上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是偏爱和顺从。
(三)过多依赖学校教育
近年来,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农村孩子上学的负担大大减轻,农村学校教育也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农村学校教育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农村家庭教育的惰性。在实地走访调查中发现,很多留守儿童的父母都是初高中文化,临时监护人的文化程度也偏低,他们认为自己知识有限,已有的知识水平也不足以辅导孩子的教育,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责任,应由学校和教师来承担,认为自己的责任主要是照顾孩子的生活,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道德水平的高低等是孩子个人素质和能力的体现,是学校的责任,家长的责任很小。有教师反映大部分留守儿童的家长和临时监护人很少与学校和教师沟通,有的家长连学校的家长会都不参加,对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不管不问,根本不配合学校的教育。出现这类情况的原因是:一是家长的不负责任造成的;二是家长自身能力、精力、知识和时间有限,无暇顾及孩子各方面的教育;三是家长过多相信学校的教育是万能的,依赖性较强。这种过多依赖学校教育的教育方式不仅对孩子的学习成长不利,而且也不利于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教育教学管理等工作的开展,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利于学生的素质提升和全面发展。
三、学校原因
(一)缺乏针对性的教育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对孩子的道德、安全和心理教育较少,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作为教育学生的学校和教师便担负起更多的责任。据调查,农村留守儿童一般不会主动与教师交流和联系,很多临时监护人和父母更少与教师联系,而对于教师而言,由于班上人数多、教学任务重,更是没有更多精力和时间主动给农村留守儿童更多关心。教师与留守儿童的关系更多的是在课堂上,课堂之外很少甚至没有沟通交流。受物质条件和师资力量等因素制约,广大农村中小学的课程安排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留守儿童实际和成长发展需要。在心理教育、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和道德教育等方面缺乏针对性,收效甚微,主要是教育形式过于死板僵化、内容与现实脱节,更多的是抽象化的教化,原理、原则性的内容更重,内容大而空,不符合新时期儿童学习需求,有的教师甚至直接占用被认为不重要的“豆芽科”,认为一学期学习一两次宣传教育片就算完成部分科目的教学任务,对于处于启蒙教育阶段的儿童来说,根本还不能完全理解,亦步亦趋式的死记硬背现象严重,认为得分高就是学习好,根本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
篇5
地方教育创新实践
教育均衡是教育部门近年来重点解决的问题,城市地区在经历了2012年前后的择校热治理、义务教育均衡验收之后,基本实现了均衡,正迈入优质均衡发展阶段。而农村地区,在撤点并校、城镇化浪潮中,出现了县城与乡村教育资源的极度不均衡。因而,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改革重心自然地由城市转到农村,农村教育改革成为创新的重要内容。
农村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失衡……可让人欣喜的是,湖南省一项坚持10年的“战略性工程”,正在破解这些难题。2006年,湖南省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了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专项计划。目前,这项计划已招生4万余人,毕业1.05万人,99%已补充到农村学校任教。
早在2005年3月,湖南省教育厅对全省中小学教师培养工作,进行了大规模的调研,不仅查找出农村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还溯源查找出其职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他们发现的问题主要是师范生生源质量普遍下降,特别是专科,因小学教师待遇低,吸引不了优秀生源,培养小学教师的师专,录取线有的低至200多分。对此,调研组提出10条建议,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改革师范教育招生录取办法,实行新的定向培养模式,市州报计划推荐生源,省里定培养学校单独招生并面试,学生就读期间学杂费全免并补助一定的生活费,但毕业后需到农村学校工作5年以上。
2005年6月17日,湖南省《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培养工作的意见》下发。按照这个文件,从2006年起,启动农村小学教师专项培养计划,省财政按每生每年4000元的标准设立专项资金。这是全国首例。由于没有经验,刚开始小心翼翼尝试:初中毕业的专科层次,小学教师,限贫困县,招生人数也不多。2006年,湖南在全省38个国贫、省贫县首批定向招生1006人。2011年7月,其中的981人顺利毕业,并如约到乡村小学任教。
随着毕业生陆续到岗,这批师范生“上手快”“素质高”“留得住”,计划获得了超出预期的成功。因此,湖南进一步扩大了招生。2016年,湖南省专向招生计划达6789人,比2014年增加1263人,增长率22.86%;各级财政安排的专项经费已达7.76亿元。
江西省上栗县实施乡镇学校挂点结对帮扶制度,促进乡村教育均衡发展获得成效。从2013年开始,上栗县推行县级领导挂点乡镇学校制度,每个县领导联系一个片区或一所学校,为学校解决实际困难。在推行县级领导挂点乡镇学校的同时,上栗县还实行县直部门结对帮扶乡镇学校和乡镇党政领导联系乡村学校制度。同时,上栗县进行管理体制创新。县教育局在每个乡镇成立一个校务委员会,小的乡镇7人,大的乡镇9人,统一管理本乡镇的中小学一切事务,畅通乡镇内教师流动机制。所有校务委员会成员均在教学一线兼主课。
上栗县从建设农村教师周转房、发放山区教师补贴等方面入手,健全农村教师激励机制,让广大教师安心扎根农村任教。在为农村教师建周转房的同时,县政府还按农村学校所在地艰苦程度,每年从财政中拨款140多万元,为全县1000名边远山区农村教师,每月发放300元至500元不等的特殊津贴。此外,还从教师培训、绩效工资改革、职务职称晋升等方面向农村学校教师倾斜,让他们在农村学校留得住、教得好。
主动创新增加
根据相关数据,多年来,县市区政府是教育制度创新的主体(占58.8%);省级层面的制度创新也占据一定比例(占20.6%)。自2014年以来,省级教育创新主题开始增加,显示政府部门对教育创新的重视程度在提高。
目前,东部地区的“教育制度创新”最多,西部其次,中部最后。与2014年相比,中部、东部、西部差距在缩小。
在现行行政和教育体制下,教育制度创新往往是现实情况倒逼的结果。但是,随着各级政府认识到教育创新的价值,开始尝试主动创新。根据创新的推动来源,创新动因可划分为为 “上级压力”“组织发展需要”“家长、学生需要”“管理对象触动”“非政府组织触动”等类别。
对最近两年来引起社会关注的创新案例动因分布的统计情况可以看出:创新首先是倒逼的结果。“管理对象触动”高居所有创新动因之首,占47.2%。不少地方多教育部门下辖学校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如教育资源匮乏、管理自不足和办学活力欠缺、师资困局、管理困局等,不得不以制度创新拓展局面。创新的动力来源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这些问题和挑战的回应。各地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形成了地方教育制度创新。这种创新类型,是“倒逼型改革”,具有被动型改革的特征。
源自上级压力的教育创新是另外一个重要的创新类型。各地为响应上级试点改革要求、国家规划要求而被动开展的创新在近两年显著增加:2014年有4%的地方创新属于这种情况,而2016年则有20%的地方创新是在上级推酉抡箍。这表明政府对教育创新开始了积极推动。湖北省郧西县应对义务教育均衡验收,在地方财力薄弱的情况下,倒逼出吸纳社会力量捐资助学,进而创新出名誉校长管理机制。山东省寿光市创新中职教师招聘管理机制是落实山东省开展“双师型”师资建设项目下实施的地方创新实践。中西部省份,如贵州、青海、甘肃在国家提出实施学前教育3年行动后,纷纷加大省级统筹,创新师资招聘培训机制,加大普惠性学前资源覆盖率。这些都说明了地方政府创新地开展教育工作以回应上级的政策要求,也传递出教育工作在一级政府全盘工作中地位不断上升的积极信号。
社会参与增多
全社会对教育的关注,也是促进教育创新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关注主要来自家长群体的关注――他们的推动,教育部门把创新提上日程。
近年来,回应公众需求的教育创新增多。2016年的一项统计显示,创新动因为“社会公众需要”的占17.6%,较2014年时的8%有大幅提高。社会公众需求主要为外来人口入学(入园)需求、关怀留守儿童的社会呼求。如深圳市实施民办教育学位补贴以分担家长压力,上海市浦东新区通过全方位扶持民办普惠园(包括保育点)发展以解决地段生入园贵的问题。湖北省鹤峰县、武汉市新洲区等敏锐地回应留守儿童的发展需求,创新性地建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机制。然而,也应该认识到,回应社会公众需求是政府创新的应然动因。
一些地方政府面对家长对教育的积极参与,给予了积极回应。深圳市罗湖区成立区级家委会联盟,推进家校合作更新升级。过去的家委会虽然一直存在,但是其成员往往由教师、校长确定,形同虚设,被认为“专为学校唱赞歌”。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才以新的措施发挥家长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和支持教育工作,构建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结合的教育体系,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具体措施是成立家委会联盟,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化。罗湖区家委会联盟是由罗湖区所辖中小学校家长委员会,就家委会建设及研究工作而成立的非营利、公益性质的社会联合体。联盟工作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开展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工作学术研究,为全区中小学家长委员会提供咨询和服务;组织指导中小学家长委员会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为学校教育提供所需资源;支持并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监督学校做好教育工作等。章程别强调,联盟中的学校家长委员会互通信息,凡是可以共享的资源,可以实行校际之间的资源共享。联盟首届理事会成员由300多名家长代表选举产生,罗湖区教育局制定并公布了《罗湖区中小学校家长委员会工作联盟议事规则》。主要特色包含罗伯特议事规则中的核心关键词“一事一议”“主持中立”“动议明确”等都被写进了议事规则中。规则中还提到:家长委员会议事事项的议题可以由学校提交,也可以由家长委员会提交。
家委会身份职能的转变更新,促进了学校的创新。罗湖区改变了原来家委会从属学校的关系,两者之间为平等、合作、互相制约的关系,家委会对事关学生和家长切身利益的事项有权介入,参与决策,至少要知情。家委会的选举方式必须完全民主,新的家委会不仅支持和参与学校的管理,也对学校有监督力和事务参与权,可参与到军训、郊游、食堂准入、课程开发、日常教学等学生发展和学校教育各方面。家委会可参与讨论:学校要开设的特色体育课;下午四点半孩子放学,大部分家长还没下班,有特长的家长就在校内开起了“特长班”;孩子课间餐营养安全很重要,家长公开招标选择餐饮公司,还不定期到餐饮公司“突袭检查”;学校组织的春秋游活动的组织策划全程由家长主导,投诉少了许多;等等。家委会联盟的做法,对教育现状的改变起到一定创新作用。
重视社会组织创新建议
教育基金会、委员会等非政府组织一直关注教育,致力于推动教育进步。近年来,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重视非政府组织意见,引领这些机构开展了一系列教育创新。
2016年统计显示:新增了不少回应组织发展需要的教育创新案例。因为“组织发展需要”而进行的教育创新占比8.8%,较2014年有大幅提高。有些教育行政部门自身机构臃肿,政出多门,各部门职能定位不清、不合理,履职摇摆不定,越位、错位、缺位现象频出,使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机构改革及管理服务升级成为其改革的重要内容。如杭州市上城区实行管办助评服务型机构改革,将管理机构与办学机构、导助机构、评价部门分离,以提高教育公共服务的质量、效率,是一项基于组织发展需要的主动型改革。
教育创新开始受到NGO触动。甘肃省宕昌县以公益组织进入为契机,基于自身教育基础薄弱的现实,在政府主导下,以开放的姿态积极寻求专业化社会组织的服务,引进了许多关涉区域内涵发展的教育项目,改变了区域教育生态封闭、薄弱的现状。
湖北省鹤峰县有留守儿童约1万人,其中半数住校。2011年,该县与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合作,推广“免费午餐”计划,解决了留守儿童的基本温饱问题。为保障食品安全,鹤峰还专门在学生食堂设置视频监控设备,通过网络加强社会监督,还将免费午餐的实施情况作为校长考核的重要指标。该县率先实施“政府部门+基金会+商业保险”三方合作模式的乡村儿童大病医保。中国乡村儿童大病医保基金会每年投入167万元,为2万余名6周岁至16周儿童购买每人每年75元、最高赔付额20万元的商业医疗保险。
篇6
关键词 弗里德曼 教育券 自由主义
中图分类号:G649.22 文献标识码:A
在现代社会,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被定义为一种公共品,由政府提供。公立教育制度为提高公民的知识水平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发现,由政府直接提供的教育质量日渐下滑,教育系统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原因究竟何在?如何改变教育的现状,通过教育改革提高教育的质量和国民的素质?针对教育出现的种种问题,自由主义学派经济学家把原因归咎为政府垄断了教育。能否在学校教育领域引入市场与竞争的原则?对此,新自由主义学派的回答是肯定的。
新自由主义是在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理论体系。与古典自由主义完全信奉市场与自由放任,反对政府对市场的任何干预不同,新自由主义承认国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调节是市场经济得以运行的重要条件。教育凭证思想是新自由主义思想在教育中的体现。①
教育券(Educational Voucher)也可以译成学券或者教育凭证,它是教育领域中试行的一种代币券。所谓“券”,实际上就是针对特定收费服务事先规定的一种具有特定货币购买力的凭证。也就是说,政府以券的形式将用于教育的经费直接发给学生家长,学生用得到的教育券支付所需学费,学校再统一将教育券兑换为相应的现金。这样,学校间为了争取这部分教育资源势必展开竞争,从而形成一个竞争性的教育市场。②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在他的著作《资本主义与自由》、《自由选择》中分别以《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和《学校的问题在哪里》为题,分析了美国基础教育越来越走下坡路的原因,认为:由于政府垄断公共教育,导致的公立学校系统质量和效率低下,资源浪费,要求把市场竞争机制和家长自由选择机制引入学校系统,以提高美国公共教育的质量,并且提出了著名的教育券制度。这个制度的核心内容是:政府把教育经费折算成一定数额的有价证券发给每位学生,学生可以不受学区限制自由选择学校,而学校把所收集的“教育券”向政府兑换现金,用以支付办学费用。1995年,弗里德曼在《华盛顿邮报》上《公立学校:使其私有化》,进一步发展了他的教育凭证思想。
可以说,教育券制度的提出,是为了减少政府对教育过多的干预,打破政府对教育的集权和垄断,在教育领域里引入市场机制,达到鼓励竞争和多样化的目的。
在教育领域引入市场和竞争,会对现有的教育产生怎样的影响,对教育改革又有怎样的帮助?教育券在教育中的运用到底合不合理,对此弗里德曼有着深刻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
弗里德曼认为,美国的公共教育质量低下,资源浪费的最大原因是缺少竞争,之所以没有竞争,是因为政府对教育过度地干预,政府在教育中的职责无原则地扩大。而政府对教育进行干预的理由有两个:一是相当多“临近影响”的存在,二是对孩子们和其他对自己行动不负责任的个人的家长主义的关怀。③
所谓的“临近影响”也就是经济学上所指的外部性。对教育而言,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除了给自己和家庭带来利益的同时,对社会产生了良好的效益,也对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带来好处,因此教育是具有正外部性的。但是,受教育者和家长承担接受教育所需要的成本,却没有办法向受益者收费,结果就会导致教育供给不能满足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正是基于此,政府对教育进行干预,负担全部或极大部分的学校经费。然而,政府支付费用的教育,只能保证公民接受最低水平的学校教育。但由于政府对教育承担职责过多,导致公立学校缺乏竞争,教育质量下降,教育问题频频出现。
至于政府的“家长主义关怀”其实是在剥夺家长和学生的教育选择权。政府把中小学按学区划分,实行就近入学政策,儿童和家长都没有选择的权力,只能进入政府指定的学校。因此,无论公立学校质量如何,都会有绝对的生源和经费保证。这必然导致公立学校效率低下,而学生和家长对公立学校的教育服务越来越不满。
由此可见,国家出于“临近影响”和“家长主义关怀”的理由而对教育进行干预的理由是不充分的,而由于政府对教育的垄断导致学校教育恶化却是有目共睹的。弗里德曼提出,教育券制度可以改革现有的教育制度,解决教育存在的问题。
弗里德曼认为,政府对教育只需要通过强制性的税收实现对教育经费的筹集,而不必要亲自去兴办和管理学校。政府把本该直接投入到教育中的资金经过折算,以教育券的方式发给每一位学生,学生凭券可以进行自主选择,到任何一所政府认可的学校,包括公立学校或私立学校就读。学校为了获取教育经费,必须要提高自身的教育质量和各方面条件来吸引拥有教育券掌握着选择权的学生就读。政府通过发放教育券的方式保持对教育的投入,而学校也会为教育经费而增强竞争,一个充满活力的新的教育体系会逐步建立。
教育券制度的实施,还可以赋予学生和家长教育选择的权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和家长是教育服务的消费者,对教育拥有选择权。政府把对教育的投入换成教育券的形式发给学生,等于把教育的选择权交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手中,学生和家长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学校。现行的教育过多的强调智力教育,对受教育者其他方面的能力发掘较少。然而现实社会中,受教育者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智力差异所带来的机会不均等。教育券制度给学校教育打开一个新的局面,更多的不同类型的,能满足学生需要的学校将会产生,学校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明显,同时也增加了学校制度的灵活性。
教育凭证计划是弗里德曼作为一个经济学家提出的教育改革方略,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成为美国公立学校改革的焦点。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各州陆续出现了一些教育券计划。自1989年威斯康星州通过了全美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凭证计划以来,美国逐步形成了以“一州两市”为主导的公立教育券格局。2004年,美国联邦政府孜孜以求的联邦教育券计划获得通过,这是美国教育券史上的一个飞跃。但是,美国公立教育券的推行依旧困难重重。教育券能否改善学业成绩、教育券的“公助私学”以及教育公平等问题仍是争论的焦点和进一步推行中的阻力。④
(1)关于教育券能否提高学生成绩的争论。在密尔沃基市MPCP教育券实施之初,威斯康星州实施对MPCP计划的官方评价,在1990-1995年间,实施得出结论:教育券计划确实调动了家长的热情,但是,它并没有显著地提高学生的成绩。⑤但是,1996年哈佛大学的彼得斯、格林等人用不同的方法重新分析了前者收集的数据,结果显示:择校生在数学方面取得了显著地进步,但是语文阅读进步不大。⑥
与MPCP计划不同,佛罗里达州的A+教育券计划是为那些就读于质量较差学校的学生提供的。2001年,美国曼哈顿政策研究学会研究员杰伊.P.格林通过对佛罗里达州公立学校1999-2000学年成绩的研究,了一份关于佛罗里达州教育券计划的报告。该报告指出:A+教育券计划为那些“F”等级学校制造了压力,也确实促进了这些学校的改进。⑦2001年,学者哈盖重新分析了佛罗里达州公立学校的测试成绩,对格林的研究报告提出了质疑。他认为:格林对F等级学校成绩的解释过于简单化,而且夸大了教育券的作用。⑧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尽管教育券在美国已经实施多年,但是对于教育券计划是否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改进等问题一直都没有定论。这一方面是因为实验的数据样本、分析方法、理论依据等不同造成的,另一方面也可以反映出教育券由理论转换为实践所出现的困难。
(2)关于教育券“公助私学”的争议。弗里德曼将教育券视为公立学校引入竞争的一种手段。家长通过持有教育券可以将孩子送到私立学校、教会学校,或者他们自己选择的公立学校。然而,由于教育券涉及政教分离问题,还被有些人认为转移了公立学校的资金,因此,对于教育券政策依然存在着极大地争议。但是,美国民众对教育券的态度却一直是模糊不定的。美国的卡潘/盖洛普教育民意调查报告在1969-2007年间数次对教育券问题进行调查,以获取公众对教育券的理念——“允许家长和学生用公共经费就读私立学校”——的认同度。表1是近几年的调查结果:⑨
通过这个表我们可以明显发现,美国公众用公共经费选择私立学校大多数是持反对态度的。学生和家长带着教育券选择区私立学校或教会学校,就等于把公共经费流入到私立学校中去,相当是减少了对公立学校的投入,使得本来就显得经费不足的公立教育资金更加紧缺。而且调查还发现,尽管多年来始终有一部分人坚定地支持教育券,但一直都没有超过半数。这表明教育券在实践中还是没有达到预设的效果。
篇7
关键词:郝克明;终身学习;学校教育;终身教育(学习)体系
学校教育系统的改造,是我国推进终身学习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工程。既然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是包括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教育与学习,学校教育系统就不能置身于外,而是其中重要的基本部分。没有学校教育,就不能谈真正意义上的终身教育体系;没有按照终身学习思想、原则,对现行学校教育系统进行变革和改造,终身学习目标就不可能实现。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终身学习在理论上产生的偏差和混乱,在实践中出现的疏离都更多地集中于对现存学校教育系统的认识上。客观上讲,一种组织或制度体系一经形成,就会同时带上其自成一体的封闭性和保守性。经过长时期历史发展的学校系统,其与生俱来的保守性和封闭性,因长时间系统运行的加固而愈加坚固。[1]表现在对传统教育的强大惯性依赖,对外界变化反应的极度迟缓,以及人们认知的盲区和滞障上。例如,人们对终身学习体系与国民教育体系关系的认识偏差,将学校系统超然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理论与实践之外,都是学校系统长期的封闭与保守阻滞人们正确认识的突出表现,也表明了学校系统实现变革和超越的艰巨性之所在。郝克明以“大教育”观念,坚持终身学习体系的完整性,准确回答了学校教育在终身学习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为我国终身学习理论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这一思想对推进新时期全面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同样意义重大。当前理论界应当深入学习、研究把握其思想精髓,特撰写此文,以求教于方家。
一、郝克明学校教育系统变革思想的观点主张
(一)准确把握终身学习的本质内涵,为学校教育系统定位
1.终身学习的本质内涵终身学习与终身教育,是在新的时代和发展阶段,传统学校教育系统已经不能适应人类社会变革需要的情形下提出并不断发展的,既是时展趋势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发展规律的反映。终身学习的本质要义是学习已经从谋生手段变为与人的生命同在的体验和需要。其特点主要有:(1)学习的终生性。学习伴随人的一生,并包括人的一生中所有的学习———一切正规的与非正规的学习;(2)学习对象的全民性和平等性。学习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也不再是某一年龄阶段的专利,它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场所应有的权利;(3)学习和教育内容的全面丰富性。不再局限于传统教育观念中的知识和能力,而是包括广泛多元的内容和生命体验;(4)学习途径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和便捷性。学习不仅仅是在学校里进行,任何场所、任何形式,正规与非正规、学历与非学历渠道都可以进行,具有更为弹性、更为开放、更为多元的特点。[2]20-27终身学习的本质内涵和特点,突显了包容、开放、友好的教育新需要,要求具有内在一致性、关联性和持久性的教育体系与之相适应。2.现行学校教育系统的弊端现行学校教育系统与终身学习理念严重不相适应,其弊端主要表现为学校教育制度的阶段性、体系的封闭性与内容方法的狭窄性。首先制度的阶段性,带来教育管理上的诸多僵化和呆板,人们接受教育的渠道单一,时间和条件受到很多限制。一个人错过了学校教育,就很难再有机会重返现有的学校教育序列接受教育,或者很难再有其他机会接受同等的教育。需要突破这种阶段性的限制,向终身性转变,使受教育的机会更加多元灵活。其次体系的封闭性,使得学校教育系统与其他教育形式之间相互不融通,甚至排斥,造成大量教育资源的浪费,系统内部壁垒重重,也缺少活力。最后内容方法的狭窄性,只注重正规教育、普通教育和一次性的青少年教育,对其他类型的继续教育、回归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内容形成歧视。需要从以单纯传授知识和能力为主,向为人的终身学习奠定全方位基础转变,并将学习内涵从单纯的学历教育和正规教育,向接纳其他各类学习内涵于一体的方向转变。郝克明基于终身学习的理念和原则,对现行学校教育系统的种种弊端提出批评,认为“在相当程度上,束缚甚至扼杀了不少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3]603。她指出:“学校教育系统内部各类教育特别是普通学校与职业学校之间、学校教育体系与社会教育体系之间尚未建立起合理和有效的相互沟通与衔接的关系,教育资源共享程度不高”[3]602“我国各类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在终身学习体系中的作用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3]122“学校教育的发展和改革,还不适应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进程中,学校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不仅应该加强,而且从教育观念到教育内容、教育模式和方法、教学制度等,都需要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3]6033.终身学习视野下,现存学校教育系统何去何从如果将现存学校教育系统置身于终身学习视野之外,与其他校外教育系统各行其是,学校教育系统就会被认为是游离于终身教育体系之外的教育,或者说终身教育便只是学校教育之外的其他部分。这会造成终身教育体系内涵的不完整和缺失,还会由于传统学校教育系统种种弊端的存在,对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产生更大的阻力。国内对终身教育理论的认识误区中,将终身教育体系与国民教育体系并列为两个体系的情况,就是这种片面性认识的具体表现。针对于此,郝克明据理力证,坚持捍卫终身教育(学习)体系的完整性。她在很多场合、多篇研究和讲话中始终强调:终身教育体系与国民教育体系不是两个并列的系统,终身教育体系涵盖了学校教育与继续教育,是对现存传统教育系统进行新的改造和升级。而将学校教育与其他教育进行简单叠加,同样偏离了终身学习理论的准确内涵,难以达成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应达致的各类教育间融合沟通的目标。以上两种情形,并列或简单叠加都是对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理解的偏差和误区。郝克明强调指出,不扭转上述片面认识,“会在实际工作中造成不利的影响:一是容易使学校教育置身于终身学习体系之外,把推进终身学习只看作是学校外其他教育的职责,忽视学校教育的改革和学校在建立终身学习体系中的作用;二是不利于促进各级各类教育衔接、沟通和资源整合,特别是建立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教育渠道都能成才的立交桥”[3]600。对存在的这两种偏差的症结,她认为根源在于对终身学习、终身教育体系本质内涵的理解和把握不清,“终身学习和现行教育的关系是什么?是现行学校教育体系的延伸,还是按照终身学习的需要,整合一切教育形式和资源”。“终身教育体系不是传统学校教育与成人教育、继续教育、非正式教育等各类教育的简单叠加;而是需要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建设具有内在一致性、关联性和持续性,使学校和各种教育机构以及广大学习者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开发的新的教育体系,实现各种教育类型、各种教育形式和各类教育资源之间的相互沟通、衔接和共享,满足广大社会成员对终身学习的多种需求。”[3]236-237在纠正片面性认识的同时,指明学校教育系统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功能定位。总之,没有学校教育系统的终身教育是不完整的,学校教育系统是终身教育体系的核心和基础部分,但又不是简单相加关系。需要将学校教育纳入终身学习视野之内,在终身学习思想、理念的指导下,对学校教育全面系统地进行改造和超越,使之成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郝克明终身学习理论的重要内容。
(二)学校教育系统的变革方向
郝克明对学校教育变革的重要理论主张,不仅纠正了一段时间以来人们的认识偏差,为正确的变革导向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也为变革实践提供了路径,指明了方向。她用“革命性”“人类教育的飞跃”来概括终身学习思想引领我国整个教育改革的主要突破点和基本内涵,指出:“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所包含的不仅仅是时空上教育的拓展,而是在新的教育理论指导下,教育发展史上一场极其深刻的变革,是继奴隶社会的古代学校、工业革命的近代学校之后人类教育的第三次飞跃。”“必将带来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许多领域的新变革,需要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3]236-2371.实现观念上的革命性转变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的权利:走向全民终身教育》的报告中,提出了21世纪教育要从全民基础教育走向全民终身教育。与社会发展进程相类似,教育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从对象少数到全民、从阶段到终身的发展过程。当今,教育正日益与人的生命亲近并融为一体,教育功能开始归位于教育本真。人才观也随之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从少数精英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经济服务人才观到社会服务人才观,再到人的发展本身。在这个变化下,学习的意义发生根本变化。“学习不仅是谋生的需要,而且正在拓展成为人的发展的要求,成为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和乐生的需要”;“对于广大社会成员来说,学习(教育)也正在成为生命历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3]230这是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形成的基础和精髓。终身学习不应仅仅从经济的角度,把终身学习只看作是促进经济发展和开发人力资源的途径,而应更加注重促进社会的进步和融合,关注学习者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和学习乐趣。正如有国外学者指出的:“要视终身学习为一场对现有的学习文化、教育文化的革命,它在所有的层面(无论是概念、组织层面还是教学法层面)都会带来根本性的变化。”[3]290因此,仅提一般意义上的学习已经不够,真正的灵魂之意在学习观的转变及新的学习价值观的形成上。这才是引发方方面面革命性变化的驱动器。2.以新学习观为引领对现行学校教育系统进行全方位的改造(1)纵向上,将人的学习从青少年阶段转向整个一生,教学指导思想上,强调传授知识的同时,着力扩展至为人终其一生的学习打基础。首先,强调保护和不断发展儿童与生俱来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决定学校教育能否成为未来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和重要动力的重大问题是,“究竟什么样的观念和做法妨碍了学生热爱学习,什么样的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取得最佳学习效果。这是学校教育教学创新必须思考与实践的根本性问题,也是决定学校教育能否成为未来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和重要动力的重大问题”[3]603。其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摒除当前学校教育的狭隘性,提倡多方面、多层次、多规格、多阶段的成长观和学习理念。在学习内容上,特别值得注意的主张还有,不仅强调知识和能力,更包括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感和道德品质,心理素质、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特别强调了对人与自然的责任感。[3]78即终身学习所提倡的是,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共处,学会发展,学会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最后,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特别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学校和课堂已经不是学习的唯一场所,教师也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来源。学生可以跨越时空限制,通过各种渠道特别是网络,去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和各种知识。因此,教师更要注意引导和帮助提高正确选择、辨别、分析和应用各种信息知识的能力,懂得学什么和怎样学。同时,要注意学生创新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3]78-79(2)横向上:从教育类型、教育资源、学习场所和学习方式等各个方面进行横向拓展,加强各类学历教育、正规与非正规教育间的相互沟通与衔接。首先,要加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沟通,学校教育与继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沟通。在盘活校内外教育资源,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同时,为社会成员提供更加方便、灵活和多样的学习机会。其次,要拓宽学习场所与渠道。除了加强与社会各类教育资源整合和横向联系外,要注意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和资源,加强学习空间和途径的实体与虚拟的融通,促进学习方式多样化、个性化。最后,要推进国际沟通。加强地区和国家间学校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也是郝克明特别强调的一点。在高度开放的学习型社会里,必须把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置于世界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视野中,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在全球大视野下,开阔学生眼界,增强学生国际交往能力,同时,把优质教育资源整合利用的视野扩展到全球,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创新和提高。[3]823.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的开放性在制度设计上,郝克明提出了具有破冰意义的革命性设想,即学校教育系统,通过实施弹性教育教学制度,向社会成员开放。如,为离开学校的人重返学校继续学习开辟途径,建议从非义务教育阶段入手逐步实行弹性的教学制度,学生既可以集中时间学习,也可分阶段完成学业。在农村还应发展以弹性学制和学分制为基础的非正规小学、初中和高中教育,为社会成员特别是相当数量的没有读完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农民与农民工提供更多的文化补偿教育的机会。“高等专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本科、硕士、博士阶段,应逐步放宽招生和入学的年龄限制,进一步健全在职攻读申请学位的制度。”[3]51在学校教育内部,为了消除校内班级制的封闭和弊端,她在主张“小班制”的同时,提出大胆的“走班制”设想。这一设想的重要价值在于,为学生的学习权利的实现和学习资源的公平、自主选择,同时激活校内的教育资源活水,带来了曙光。与此同时,主张学校向社会开放,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资源的潜力,特别是大学,要在终身教育体系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要强化其为社会成员提供多种多样继续教育服务的功能。与学校教育系统的制度设计相配合,在继续教育部分,郝克明提出继续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远程教育的途径创新,设计了继续教育学习的成果认证思路,提出“学分银行”这种新型学习制度和教育管理制度的建议和主张。综上可见,郝克明终身学习理论体系下的传统学校教育系统的改造与超越,是从教育观念到教育内容、教育模式和方法、教学制度等全方位的深刻变革。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对学校教育系统的变革必须克服将学校教育系统独行于终身教育(学习)体系之外的片面认识,而承认其是终身教育(学习)体系的一部分和重要基础;必须克服学校教育系统与其他教育类型简单相加的片面认识,而认识到终身教育体系中各类教育类型的有机整合、融通衔接;必须认识到学校教育系统实现这种变革与超越的艰巨性与复杂性,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
二、郝克明学校教育系统变革思想观点的科学性与前瞻性
郝克明对学校教育系统变革的思想创见不是空穴来风,其理论的先进性和可行性来源于其高尚的学术研究品格,是全球视野、本土情怀、科学架构、以公为大的使命担当集于一体的结晶。
1.全球视野
强调全球视野是郝克明学术研究的一贯原则。学习型社会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社会,研究终身学习思想,她更是身体力行。她多次到国外进行终身教育实地考察,始终关注国际终身学习研究的最前沿,非常重视基础性的国际比较研究,仅就“跨进学习社会”课题,她带领课题组与世界银行发展学院进行合作,举办学习型社会国际论坛,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OECD组织以及世行等国际组织的专家学者,与课题组及国内有关专家学者进行研究成果交流与讨论。在文献研究方面,不仅对国内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已有成果进行比较全面的文献研究,了解已有的基础、存在的局限及未解决的问题,还收集翻译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以及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内共计9个国家有关终身教育理论的1195篇相关文献,编辑出版了《世界终身教育研究文献汇编》《终身教育国际论坛报告集萃》等。这些宝贵的文献资源以及会议与交流报告,是郝克明理论前沿性、先进性的来源之所在,她的问题研究、观点主张站在了时代的最前沿、世界的最前沿。如在关于学校终身教育论述中,她就列举了英国中小学提供开放的终身学习服务的例子,赞赏其在正规教学时间之外提供系列的教育服务和活动,以满足学生、家长和社区的需要之做法;列举了欧洲大学协会为促进大学提升服务终身学习的能力,于2008年发表《欧洲大学终身学习》的实例等。
2.本土情怀
本土行动是根,无论多么前沿的国际理论思想,如果不与本土实际结合,必将是无土之木,难以存活。郝克明力主要认真学习研究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终身学习的论述和实践,并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丰富和发展我国终身学习的理论宝库[3]237;从我国人口多、发展不平衡,以及中国文化特色和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实际出发,建设世界上最大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这“不仅是适应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对世界终身教育发展应做出的贡献”[3]204。她带领团队多次向国家相关部门提出政策建议,参与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研讨,决策咨询报告;她考察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之所以提出了许多带有破冰意义的可行性建议,源自她对中国终身教育发展的责任情怀,对中国教育国情的全面把握和深刻洞察。例如,为了改变各类学校特别是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相互缺乏沟通和衔接的状况,扩大学习者对教育的选择机会,她在《当代中国教育结构体系研究》中,对不同类型学校的相互沟通和联系提出了新的重要的框架构想和建议。[2]56-57
3.科学架构
郝克明终身学习理论历经十余年,不断丰富和丰满,其基本思想、理论主张贯穿于她的全部研究中。这种理论自信,源自于她对国际前沿和本国国情都有总体把握下的严谨的科研态度、求实精神和规范的研究方法。可以说,她的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体现在每个研究环节上,从文献基础研究的全面扎实,理论体系确立的完备系统,到研究方法范式的规范严谨等,时时处处表现出她深厚的学术修养和科学精神。在具体的研究中,她注重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例如,仅学习型社会一项研究,就发放并回收行业与企业调查问卷两万余份,研究和分析处理相关数据数百万个。正是基于大量的数据搜集和分析,科学地得出了“文化程度愈高,他的学习参与性越高”的结论,因此,“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和基础”[3]218。再如,在另一项调查中,她率领课题组对全国7个省市17个区10个县的334个中小学近10万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这些数据成为国内相关研究的宝贵资料。此外,研究中采用可视化分析法,如人的生命周期与科技发展、社会变革的周期比较示意图,都使人印象深刻。可见,郝克明对学校教育系统变革问题的研判,每一点都不是凭空而言。从郝克明终身学习理论体系中,我们能够深切地领悟她对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完整性的阐释和强调,坚持以终身学习理念、原则,改革学校教育教学制度,增强学校教育体系的开放性、灵活性,使学校系统真正成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和核心。但事实上,至今,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研究者仍然集中于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领域,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还没有引起全社会的普遍重视,对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本质内涵和特点的认识偏差和误区还普遍存在。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终身学习推进的健康发展,前提是理论上的清醒和正确把握。郝克明终身学习理论体系,尤其是对学校教育系统变革的观点主张,将为全面深化学校教育改革指明方向。
参考文献:
[1]查尔斯﹒赫梅尔.今日的教育是为了明日的世界:为国际教育局写的研究报告[M].王静,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23-26.
[2]郝克明.让学习伴随终身[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篇8
关键词:学校;管理;问题;策略
时代在发展,教育的风帆也正高扬起来,乘风破浪。国家教育制度处于变革之中,而学校管理则要紧随时代步伐,树立现代教育和课程改革新理念,以顺应时代潮流的大形势,以保证教学成果的丰硕取得。学校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决定着一个学校的发展走向,它是全体教职员工教师工作行为的风向标。当然,在现行的教育发展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到,由于我国的教育事业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致使小学的管理工作在很多方面出现了问题:现如今提倡的素质教育不能够真正的得以实施;老师与学生之间存在很深的代沟,不能够及时地进行沟通;班级文化构建工作不够完善等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要想使学校的教学质量得以提高,学校就要做好校园管理工作,这成为各个小学乃至整个教育行业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就此问题,笔者认为小学校园管理的有效方法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提高决策水平
现代著名管理学家赫伯特・西蒙有旬名言:管理就是决策,管理过程就是决策过程。可见,学校管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校管理决策的过程。学校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着制定决策、执行决策和实现决策目标进行的。一个学校决策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其管理效能的高低,决策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决策是管理的心脏。”学校的管理水平与学校领导的决策水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领导的决策水平高,学校的管理水平才能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才能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做出好决策的方法主要有:(1)做决策之前要认真并客观地分析出现的问题,不能将问题一概而论。(2)决策要具有可行性,从实际出发,并结合长远的利益考虑。(3)决策制订要因时而定,因地制宜。决策的制订常常受到时间以及环境的影响,有时遇到一些刻不容缓的问题,决策就需要及时地作出;有的时候遇到的是有关教学方法改进上的问题,那么决策的制订就要经过实践才能制订出来。
二、实施科学组建管理制度
科学规范的管理是学校高效运转和实现办学目标的重要保证。学校要强力构筑以制度体系作保障的民主管理模式,制定并完善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学校管理工作很繁琐,为了能够以更高的效率解决校内的问题,学校可以组建管理小组,管理小组的成员可以通过班级选举出来,由这些班委对班级的制度进行制订,全方位地实施管理工作。除此之外,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还可以轮流参与管理工作,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学校管理工作的效率得到提高。充分发挥教代会民主管理职能,集思广益,及时搜集教师的合理化建议,改善已拟订制度,推进了学校制度建设,使学校的管理理念顺利转化为管理行为,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提高教职工工作效率,提高行政及教师管理水平,形成学校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进而促进学校健康快速发展。
三、重视教师管理
学校组织是一个人的系统,学校管理的目的是培养人,教育人,而具体的培养教育又是通过教师及其活动来进行的。所以,在学校管理中,对教师的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管理好教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动精神与创造才能:完成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培养出合格人才,才能达到学校管理的最终目的。师资力量决定着管理的成败,所以要尤为重视教师的管理。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体。如何唤起教师的职业使命感、责任感,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自觉性,是做好教学管理的前提。关注教师情感,尊重教师的个性,充分信任教师的能力和才干,是教学管理的基本准则。对于青年教师来说,要宽容和严格有效结合,避免出现一有错误就严厉苛责,挫伤教师的积极性,导致其出现负面情绪,而一个宽容的管理者,势必会得到双倍的收获。而对中年的教师,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通过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来提高教师的存在感,激发工作热情,强化教师的归属感。对老年的教师管理,由于他们的年龄因素加上从事教师职业的时间较长,要尊重他们的人格。管理是智慧、是艺术。学校的发展必须依靠教师,教育质量的高低,关键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要想提高学校管理的效能,必须挖掘教师的潜能,并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加快校园的信息化发展
篇9
【关键词】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学校教育制度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9)04-0005-05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众受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针对幼儿教育领域出现的诸多问题,社会上出现了主张将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的呼声,更有多位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将此作为议案或提案提出,引起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广泛关注。本文试图分析幼儿教育义务化面对的理论困境和现实阻碍,并希冀为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点思路。
一、幼儿教育义务化的理论困境
针对幼儿教育领域存在的办学体制和教育教学等方面的问题,许多人主张将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借此加大政府投入,加强规范建设,推动幼儿教育事业公平、均衡发展。然而笔者发现,在这一问题上,学界更多的是主张通过立法,即尽快制定《学前教育法》来解决幼儿教育领域的诸多问题。“幼儿教育义务化”虽然在民间支持者众多,但在理论研究方面尚显薄弱。“民间热、学界冷”的状况既凸显了幼儿教育领域的诸多问题确已非常严重,也反映出幼儿教育义务化方案目前还只是应对当前幼儿教育困境的一种民间思路。至于这一方案是否可行,在对其现实可行性作出判断之前,其面对的理论困境也有待探讨。
1.义务教育的本质特征:普及还是免费
由于我国近年来陆续实施了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完全免费政策,出于对幼儿教育高收费现状的严重不满,人们对幼儿教育义务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从查阅到的相关资料来看,幼儿教育义务化之后的免费性或许是大多数提倡者的根本追求,这也反映出社会公众普遍将免费视作义务教育的一项基本特征。
应该说,世界各国在普及义务教育的过程中都普遍采取了免除部分或全部入学费用的做法,但是免费并不是义务教育的唯一特征,更不是义务教育的本质特征。义务教育的英文表述是compulsory education或compulsory schooling,本意为“强迫教育”。日语将其译为“义务教育”。中文名称即来源于此。〔1〕从其本意来讲,义务教育首先强调的是普及,在这一点上,它“与选拔教育、精英教育有着本质的不同”。〔2〕国家颁布法令,规定一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是希望通过义务教育使受教育者在知识、心智、道德、体质、审美等方面达到相应的水平,将来能够有效参与公共事务(如选举),成为国家的合格公民。为了确保所有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必须借助一定的强制手段,但强制手段解决不了教育费用问题,适龄儿童由于贫困而不能入学接受教育的现象比比皆是,于是各种免费措施被适时推出。可见,强制性和免费性均从属并服务于义务教育的普及需要。①
虽然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有所认识,但如果只是将免费作为推进幼儿教育义务化的直接动机,而忽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及与之相伴随的强制特征,那么在具体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等问题上,各个相关方面肯定要经历一个漫长、曲折的适应过程。
2.义务教育的年限规定:最高还是最低
法律意义上的义务是法律关系主体所承担的某种必须履行的责任。需要指出的是,义务教育的责任主体不是国家,而是受教育者个人及其法定监护人。对于义务教育的适龄人群而言,要不要受教育?要接受多长时间的教育?何时开始受教育?这些都不是个人及其家庭所能自主决定的问题,而是要遵照国家的相应法律规定。我国的《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均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这意味着儿童在6岁或7岁的时候必须入学接受为期9年的义务教育,这是儿童的法定义务,是国家对儿童的强制性要求。9年是义务教育的最低年限。
如果将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无论是学前三年还是学前一年,势必都要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也就等于是延长适龄儿童为国家尽受教育义务的时间。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国家也有权要求适龄人群都必须接受并完成最低限度的教育,但是义务毕竟是要强制履行的责任,强制受教育的年限可以不断增加吗?义务教育是否应该有其最高年限要求?这些关于义务教育年限规定的问题都应该经过法律界和教育界相关人士的充分讨论,形成基本共识。
3.义务教育的延伸方向:向上还是向下
值得注意的是,在义务教育的延伸方向上,目前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在不久前江苏省的一次政协会议上,有两位委员分别提交了《关于在我省确立高中阶段义务教育的目标并逐步实施的建议》《关于争取尽早将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的建议》的提案,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形成了针锋相对的两派意见。〔3〕前者认为,推行高中阶段义务教育更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缓解就业压力,增加下一代劳动者的知识储备,并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后者主张,幼儿教育作为启蒙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基础。如果完全依靠社会力量来办幼儿教育,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对每一个儿童及其家庭来说,都是一种起点上的不平等。笔者认为,如果要扩大义务教育范围,在幼儿教育和高中教育不能同步推进的情况下,除了要综合考虑政府财力、社会需求、教育现状等条件外,明晰人在不同阶段的发展任务以及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政府作出科学决策,从而确定合理的义务教育延伸方向。
4.幼儿教育的功能定位:保育还是教育
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同妇女解放运动关系密切,早期的幼儿教育有着鲜明的以保育为主要任务的福利性特征。随着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适当的教育对于幼儿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例如,我国教育部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历时5年合作进行的“幼小衔接研究”证明,高质量的幼儿教育能让儿童的小学教育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有助于儿童顺利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4〕于是在相关研究的推动下,人们不断改变对幼儿教育的功能定位,在不忽视保育功能的基础上,越来越重视幼儿园承担的教育任务。但笔者认为,如果要将幼儿教育义务化,强制幼儿入园接受教育,那么幼儿园的保育工作不仅不应该受到忽视,而且应该得到进一步加强,以真正实现保教并重。
二、幼儿教育义务化的现实阻碍
同九年义务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面对的种种难题一样,幼儿教育义务化同样会遭遇到现实中的重重阻碍。
1.幼儿教育义务化必将增加政府的公共财政负担
义务教育作为免费教育,是世界各国的通例。而且,义务教育必然要求确立以公办学校为主、民办学校为辅的办学体制。但是,目前我国的教育经费尚不充足,而且各地公办园和民办园的比重不一,有些地方的幼儿教育基本以民间或社会办学为主,公办幼儿园极少。如果推进幼儿教育义务化,政府必然要出资接管部分民办幼儿园或者直接开办公办幼儿园,再加上政府需要承担的各项日常教育费用,那么至少在推进幼儿教育义务化的初始阶段,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将大大增加。“幼儿教育义务化,政府作好准备了吗?”这一问题确有思考的必要。
2.现行学校教育制度不适应幼儿教育义务化的需要
我国当前的学校教育制度(以下简称“学制”)分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四个前后相继的阶段,其中中等教育又分为初级、高级两个阶段。义务教育涵盖了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分别由小学和初中实施,这为义务教育的普及提供了良好的制度平台。而我国学制中的学前教育主要是指由幼儿园来承担的幼儿教育。幼儿园招收3~6岁的儿童,“原则上由家长在户口所在区内办理就近入园”,但并非严格执行就近入园政策,这为“择园”埋下了伏笔。在一些优质幼儿园中,即使是同一个班的儿童,其户籍所在地和实际居住地通常都非常分散。时下,呼声最高的是主张将学前一年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让我们试想一下,如果将学前一年的教育义务化,不仅会产生须强制5岁幼儿入园,是单独开班还是插班的问题,而且面临着诸如是否必须就近入园,是否严格限定班额,是否允许自由转园等问题。我国现行的学制还需加以有针对性的变革,方能适应幼儿教育义务化的需要。
3.幼儿园教师队伍还存在较大缺口
教师素质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合格的教师队伍”是我国1995年颁发的《教育法》中规定的设立学校等教育机构的一个基本条件。由于幼儿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幼儿园教师除了要有必要的知识储备外,还要掌握音乐、美术、舞蹈等方面的技能,这无疑提高了幼儿园教师的入职门槛。就目前掌握的信息看,尽管幼儿教育还没有完全普及,幼教师资由师范院校专门培养和社会培训两种途径来提供,上海市近几年来还是每年都会遭遇“幼儿园教师荒”,全市所有区县,甚至是中心城区都需要补充幼教师资,而郊区的缺口尤其大。保守估计,由于受到新一轮生育高峰的影响,2009年上海市幼儿园教师的缺口将达到上千人。〔5〕在城市化程度较高、经济基础良好、整体教育水平较高的上海市尚且如此,全国大多数省份的幼儿园教师队伍状况可以想象。
4.农村地区幼儿教育义务化任务艰巨
农村地区教育发展普遍面临着条件简陋、经费短缺、师资匮乏等现实问题。除此之外,农村地区的幼儿教育还存在着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不当、“小学化”和“成人化”现象严重等问题。如果在现有条件下推进农村地区的幼儿教育义务化,还会遇到由于农村地区居住分布状况和人口增长所带来的问题。农村地区普遍以行政村或自然村为单位,多则成百上千户,少则几十户,一对农村夫妇最多生育两个孩子,而且还有为数众多的随外出务工父母迁居别处的儿童,所以在规模不大的村子里适龄幼儿的数量并不多。在现有条件下,如何在农村地区合理规划便利儿童就近入园的幼儿园建设成了当务之急,否则接送孩子将会成为家长的一大负担。另外,我国正在逐步推进城镇化建设,人口正在缓慢有序地向城镇集中。如果不谋长远,只是依照相关规定,根据现有情况在一些较偏远的乡村配置幼儿园,那么必然导致重复建设和资源闲置、浪费的现象发生,给国家财产造成损失。
三、幼儿教育义务化的必然出路
当前尚没有哪一个国家将3~6岁阶段的幼儿教育统一纳入义务教育体系,不过英、美等国已经开始对5岁以上幼儿实施强迫教育。笔者认为,就我国社会与教育发展的整体状况来说,虽然面临着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种种问题和压力,但如将义务教育的初始年龄下延到5岁,这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做法。因为5岁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生活自理能力等都已显著增强,他们能够顺利地适应集体生活,从而减轻教师在保育方面的压力。当然,这需要政府与社会各方面有所作为。
首先,加大政府投入,实施幼儿义务教育免费政策。长期以来,政府投入不足是制约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近几年随着各级政府加大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教育经费匮乏问题有所缓解。如果将学前一年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对适龄幼儿实行免费教育,加上幼儿园教师工资、基建投资和公用经费支出,政府势必需要在原有基础上加大投入的规模和力度,才能从根本上推进幼儿教育义务化。
其次,修订相关法律,创新学校教育制度。如将学前一年教育义务化,是新成立一种专门的一年制教育机构,还是直接将其放入幼儿园,或者是由小学来承担这一职能,尚无统一的说法。就目前我国的学制来说,除了幼儿园和高中普遍是3年外,既存在小学6年、初中3年的省份,也有小学5年、初中4年的省份,各省甚至省内各地之间并不统一。这种状况倒为我们设计幼儿教育义务化方案提供了一种思路,即不妨将学前一年和小学一年级合并为一个新的教育阶段,针对5~7岁的儿童,以实施幼儿教育为主并兼顾幼小衔接,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单独设置或附设于小学之内。①这样既便于落实儿童入学时的各项规定(如就近入学),在师资保障、教育教学等方面也便于协调。只是这样必然要对现有的学制加以调整,也需要对《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进行修订,赋予5~7岁幼儿教育机构合法地位。
再次,拓宽办学思路,多渠道培养幼儿园教师。针对当前幼儿园教师普遍缺乏的现状,除了已有的师范院校等培养途径外,一些艺术类院校也可以申请开设幼师班,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资源,有效拓展幼教师资来源渠道。
最后,分区域、分阶段推进幼儿义务教育。由于我国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在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教育观念、基本办学条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全国范围内一刀切地推进幼儿教育义务化,目前看来并不适宜。幼儿教育义务化应该采取由东部向西部逐渐推进,由城市向城镇、乡村逐渐推进的策略,分区域、分阶段实施。可以考虑以国家立法的形式,授权各地政府根据本地实际采取适当的幼儿义务教育发展战略。
现代科学研究愈益证明,适当的幼儿教育对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将一定年限的幼儿教育义务化,为适龄儿童提供充分的受教育机会,既可为儿童的一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又可以有效降低家庭的教育成本,是一条可行之路。当然,在推进幼儿教育义务化的过程中,我国应该因地制宜,认真吸取九年制义务教育发展中的经验教训,积极借鉴其他国家普及幼儿教育的经验,有针对性地创造并选择合适的发展策略,这是幼儿教育能否被顺利纳入义务教育体系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温辉.义务教育:谁之义务〔J〕.法律适用,2001,(11):53-55.
〔2〕叶之红.论义务教育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特征〔J〕.求是杂志,1998,(18):39-42.
〔3〕赵柏恋茹,戚庆燕,朱昕磊.义务教育9年变12年,是增加“幼儿园”还是“高中”〔N〕.扬子晚报,2009-02-05.
篇10
【关键词】国际学校 动因分析
一、国际与社会环境的促进
国际学校要存在与发展,必须基于本国文化与多元文化及传统并依赖于政治、经济的发展的大环境。政府有力的法律保障与财政支持,社会的支持,以及与其它类型学校的竞争是国际学校发展的外部条件。
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表现为众多不同社会利益群体和个人的多样化教育需求,包括宗教性教育需要,不同层次、类型的职业和专业教育需要,这种多样化的教育需要反过来成为国际学校教育存在的坚实社会基础。不少国家都在摸索社会改革,其中俄罗斯和中国都走市场经济体制道路。市场经济的动作机制强调经济支行中“看不见的手”所起到的自发作用,决定了教育制度结构和教育动作方式的不同。市场经济社会可以为国际学校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这是因为国际学校拥有相对更广泛的自力,能运用产业化的经营理念来强化学校管理,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世界上很多问题不再是某单个国家自身的问题,而常常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体系与教学经验逐步影响到其它国家,尤其是经济正在蓬勃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如中国。不论是对于作为发展速度减缓甚至可能出现经济危机的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对于急迫需求提高教育质量的发展中国家,优质国际教育的传播都有其发展的必要性。前者可以通过项目引进与开发,不H可以利用国外的人力物力资源赚取教育资本,还可以通过相关人员(包括教育家、教师、学生及家长等)在国家之间的往来提高其在本国的消费,增加收入,促进其经济发展。后者可以通过对比国外更先进的教育理念、更实用的教学手段,更高效地改革自身教育存在的问题,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教育质量。
二、教育观的变革
传统的教育观认为,教育是人社会化的途径,意义在于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维持既有的社会结构和秩序,教育的文化性质和政治意义决定了教育应是一项国家事业,是一项公共性的支出和福利性的消费。从迪尔凯姆到帕森斯都认为社会是一个整合的系统,它的功能是“使年轻一代社会化”,就是将社会的价值标准和准则内化于社会成员,从而服务于社会系统及其内部的稳定与均衡。然而这种只认为教育有利于社会系统及其内部的稳定与均衡。然而这种思想过于理想化,后来现实社会经济发展的迟滞也引起人们的反思,新论证到公立教育扩张并未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反而复制了社会的不平等,是一种“社会再生产”,使学校教育的正向功能受到质疑。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人力资本常说的诞生给传统的教育观以颠覆性的冲击,经证实:教育对经济扶她额直接和间接的贡献;教育可以通过谁知水平和态度、价值观等因素提高个人生产率;教育是决定个人收入的重要因素,不仅是一项对社会有意义的投资,也是对个人的各种收入有回报的投资。从而把教育的功用由社会推至个人。
另外,七十年代后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兴起,崇尚市场理念,试图利用市场法则来提高教育的功效。市场是最有活力的社会力量,市场所带来的生存竞争能给学校造成生存上的巨大压力,而迫使学校进步。当教育引进市场机制后,学校就面对着来自内外的各种压力、推力、引力,受到这些力量合力的作用;这种作用是全面而持续不断的,学校不得不始终以最佳的教育形式和最大的教育功效为目标。
教育功用和功效的凸显表明了世界教育制度变革重心所在,同时教育指向对象的转换也改变了教育和国家、社会之间的关系。这种转变最终导致了教育政策的改变,同时也冲击了教育消费者的观念,个人和家庭成为教育发展决策中的一股重要力量,他们的需求越来越被重视。目前,人们教育需求的多样化和高质量化的发展趋势使得国际学校进入了一个空前的发展时期。
三、教育选择自由与教育公平思想的刺激
在国家没有介入教育时,教育是一种个人选择,是否接受教育或接受哪种层次的教育取决于个人意愿和个人经济承受能力。当国家立法赋予了教育强制性后,教育不仅是个人的权利,还是义务,因此公民缴纳的税收中教育的份额不断提高。然而这些教育所得的税款是否得到了有效利用,教育机会平等及至教育公平是否真正实现都有待商榷。虽然从教育立法的角度,国家对个人的教育选择没有限定,但纳税体制却规定纳税人只能在其附近接受全部或者部分免费的公立教育,而对于高薪阶层群体而言,他们有能力以支付双份甚至更高的的学费为代价去选择公有制的学校,享受主动选择的自由,而广大的中下层民众只能有限地选择和被动地接受。公共教育资源虽然是充分了,但优质资源还是相对稀缺的。这种分析的前提是教育资源相对充足,而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公立教育资源本身就是稀缺性资源,其结果是公立教育就是所谓的优质教育,国际学校是为了弥补公共资源不足而存在的。为了扩大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公平,很多国家采用了“教育券”制度改革。在这种制度下,陪他的公立学校教育与私立学校教育之间的选择是自由了,国际学校也能从中受益。
对于一个分层化的社会而言,只有传统的学校难以反映各阶层的教育价值追求,不公平现象也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这种标准化带来所谓的“符号暴力”。对于富裕家庭来说,他们可以通过迁移居住地、退离传统学校等方式进行择校,而那些分派在城市地区受教育的低收入家庭则无法自由选择学校,只有承受这种不公平。从前者的角度出发,国际学校给他们提供了另外一种选择的方式。
四、教育需求与市场需要的供给不平衡
从消费角度来说,家庭在国际学校与非国际学校之间进行选择,体现了对国际学校的需求。选择国际学校接受教育是因为其可以带来与非国际学校不同的价值与服务。而国际学校所提供的正是迎合学生与家长在现行社会中的需求,并反映其对国际大环境的认识。以弘立学院为例,其提供了香港与学生对教育的需求:
(一)平衡中西方文化
香港1997年回归以来,实行一国两制,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不可否认的是,香港受英国殖民时的影响颇深,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完全转变成与中国大陆一致的状态。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本质是可以发扬光大并传承下去的,弘立书院在这一点上体现了对祖国文化的尊重及对市场的合理把握。由于与中国大陆日益频繁的经济往来,对中文及传统文化的需求不断深化,而香港家长也有意识地期望从文化上与大陆人民接轨,使得弘立学院的办学理念能符合人类重要的价值体现。
弘立书院放眼未来,有极为坚定的教育宗旨,扎根于传统中华文化价值观。它以世界为课堂,使学习不再受缚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采纳国际文凭中学项目及大学预科项目课程为基石,再配合本校推出的「书院项目经典文学及科学课程,经严谨设计的学术课程,丰富了不可或缺的体验学习机会,塑造每一位具备国际视野的学习者。我们承诺与每一个家庭肩并肩,协助每一个孩子发展他们的潜能,在学习的旅途上支持他们做各种尝试及面对各种困难。
(二)接受重要的人类价值观
如前所述,弘立的学生学习、接纳和体现人类重要的价值观,这也正是学校的办学理念 “八德一智”,即:忠,孝,仁,爱,礼,义,和,平,智。师生每天都在实践这些价值观:塑造学校的文化,与他人的互动,分享决定和想法。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喜欢刨根问底,而学校为他们设计的课程正是鼓励他们因此而探索、分析和思考。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视角看世界,通过一系列的科技手段,不H增长知识,而且还学到了根植于中国文化的价值观。
(三)获得优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