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劳动教育制度范文
时间:2024-03-20 16:56: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校劳动教育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劳动教育;项目管理;专业思维
项目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工作与生活中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作为从事一线教育的老师,本人尝试把项目管理理论与大学生教育管理实践现结合,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成文,希望对其他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
一、劳动教育的意义及特点
“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良好习惯的培养及优秀思维习惯的养成。优秀思维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可能源于生活中的小事,但是对我们以后的成长却有深远的影响。所以,无论对于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养成教育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具有重要意义。
“劳动教育”是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拥有正确的劳动态度,有热爱劳动之心、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养成良好劳动习惯与思维习惯的教育。这也是传统劳动教育的真正目的。
“劳动教育”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它是通过劳动这一具体的体验过程来达到教育的目的。“体验”几乎是所有人获取知识的基本手段,它来自我们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多种感觉。所以,体验式学习的信息冗余量很大,这对学习知识本身来说好像不利,但如果我们充分地挖掘、利用了这些所谓的信息冗余,在三本院校、职业院校中劳动教育自身的价值就不仅仅是劳动了。如果我们能将劳动与学习过程中的试错、观察、思考、专业教学相结合,劳动教育将产生比劳动教育本身更大的教育价值。
二、项目管理相关理论
项目管理是把各种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应用于项目活动,来达到项目要求。为达到项目管理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目标,应关注以下理念:
同时关注结果和过程。有好的过程才能产生好的结果,如果只有好的结果,没有好的过程,那么好的结果将是不可持续的。
预防胜于检查的风险意识。防患于未然的代价总是小于纠正错误的代价。应提前制定好计划来预防这些问题。
积极主动地面对问题。项目经理要积极主动的面对问题与冲突,主动和发生问题的当事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并解决问题。
在上劳动课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提前设计好每一个阶段要体验的项目管理知识,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体验式学习中信息冗余的特点,使劳动课的开展更有意义。
三、项目管理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培养专业思维
一个好的可持续的结果背后一定有一个好的系统设计。项目管理思维之所以能在郑州成功财学院这一个三本院校的劳动教育中得以应用,并得到好的成效,得益于本校有一个好的系统的劳动教育体系设计。下面结合工程管理的专业特点,从文化、制度、管理和实施等四个层面系统地分析项目管理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有效方法。
第一 劳动教育文化建设。劳动教育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每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文化就是这个学校的传统,就如习惯一样影响着学院各项工作开展的主旋律,影响着学生每天的学习与生活,影响着劳动教育开展的成效。虽然我所实践的郑州成功财学院(以下简称“成功学院”)建校仅10年,但是却有着深厚的校园文化,因为创办人王广亚先生有着70多年的办学经验,而郑州成功财经学院的校园文化正是在70多年的实践中不断沉淀下来。“成功”精神是:“爱国爱校,宁静好学,礼让整洁”。其“礼让整洁”的“成功”精神正是本校劳动教育开展的文化背景。“成功”校园的每一处地方都一尘不染,这不是一般学校所能比的。成功学院独具特色的劳动教育也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展开的。从“礼让整洁”的办学精神,到校园整洁文化、宿舍整洁文化、教室整洁文化、办公区整洁文化,整洁文化覆盖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校园整洁文化通过劳动教育与保洁管理系统得到落实,从而形成优秀的劳动教育文化。而劳动教育文化最终内化成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其他管理人员的日常行为习惯,再一波一波向下传,最终形成校园文化传统,深入到每一个“成功”人心中。
第二 劳动教育制度建设。没有一个好的制度设计好的传统文化是很难得到继承与发扬的。成功学院的劳动教育建设也是如此。在劳动教育制度建设上,成功学院有一个闭环管理制度设计。成功学院的行事准则是“计划创新、执行彻底、考核严谨、赏罚分明”。 所以,学院的整个管理制度的建设无不体现着这16个字。劳动教育制度建设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也充分体现了这一行事准则。成功学院的劳动教育形成了学院的一个特色,教师的一项考核,学生的一门课程,院领导、系领导、教师定期深入劳动教育场地进行劳动教育示范的人人参于的制度。正是有了这种基础制度的建设,劳动教育才有可能在实施的过程不断创新,沉淀,积累。
第三 劳动教育组织管理。从管理的部门设置来看,成功学院设有“劳卫科”专门从事劳动课的组织管理工作。“劳卫科”下面设有劳动小组,组员称为“劳动小组长”,主要由大二学生组成,专门负责每一个班级劳动课的开展。“劳动小组长”每月都可以领取一份勤工俭学的工资,以此作为物质上的激励。“劳卫科”下面还设有督查组,按照结构化的要求对每一个班级的劳动区域进行打分,每周汇总评比,评比结果是辅导员的一项重要考核,各系评比的一项指标。
第四 劳动教育实施管理。有了文化的影响,制度的保障,组织管理考核的闭环管理,成功学院的劳动教育才有可能顺利开展,进而做出特色。首先,是项目管理专业术语的应用。因打扫不到位,且组长查出来再打扫的,一律称为返工。学生因打扫不到位扣分,我一律称为质量不达标。因质量不达标扣的分,每扣一分就折算成10万元的工程款。对于不易打扫的地方要重视的,一律称为做好风险控制。其次,是将项目管理理念的深入到劳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同时关注结果与过程。有好的过程才能产生好的结果,如果光有好的结果,没有好的过程,那么好的结果将是不可持续的。所以,让学生重视打扫过程中的态度问题。预防胜于检查的风险意识。防患于未然的代价总是小于纠正错误的代价。所以,让学生一次就打扫彻底,尽可能的不进行第二次检查。积极主动地面对问题。所以,“劳动小组长”与劳动班长在班级人员管理上要学会积极主动的面对问题与冲突,主动和发生问题的当事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并解决问题。没有简单的事情,只有简单的头脑等等一些好的项目管理理念。最后,是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学生学开设了工程制图课,我就让学生用工程绘图的方式来绘制我们的劳动区域。除了上述的一些专业特色,劳动教育所要求的耐心教育、整洁教育、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教育等根据劳动的不同阶段也逐步开展。
项目管理与劳动教育的结合,只是个人在辅导员工作岗位上的一个小尝试、小收获、小创新。如果高校辅导员都能够把自己的岗位实践与自己的专业知识、视野结合起来,我相信,会有更多乐于为学生接受的活动项目被开发出来,辅导员所学专业知识的价值也会得以体现,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也将大大提高。唯有不断地进行实践创新,我们才可能在辅导员工作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参考文献】
[1]王广亚,成功与我[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
[2]美国项目管理协会,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第五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篇2
2019年以来,我校扎实开展办学规范大落实、突出问题大整改、教师全员大家访活动(以下简称“三大活动”),有效提升了教育群众满意度。为进一步巩固提高我校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更好的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按照市、县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经领导班子研究决定,将继续开展2021年度“三大活动”,为使活动卓有成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促进教育系统干部职工、教师队伍作风转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的获得感,努力办好更加公平、更有质量、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规范办学。将2021年定为办学行为规范提升年,将基本办学行为作为立校之本。依据教育部、省教育厅办学行为规定,逐条逐项对照标准找差距、改问题、促提升。
2.坚持问题导向。多渠道听取民意,查实找准突出问题。自始至终着力解决问题,以整改行动开局起步,以问题整改完善提升注入动力,以整改成效交出答卷。
3.坚持精准发力。聚焦工作细节,精准提升,分类包保要精准、逐人施策要精准、家访备课要精准、问题整改要精准、家访成效要精准、学生信息要精准、家校沟通要精准。
4.坚持领导带头。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参加活动,亲力亲为,上级带下级、主要领导带班子成员、领导干部带一线教师,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三、主要内容
(一)、办学规范大落实
认真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教学管理规范,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落实国家和地方课程方案,落实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和管理规章制度。
1.严格落实免试就近入学政策。严格落实《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1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意见》(鲁教基函〔2021〕9号),科学划分学校招生片区范围。对于招生片区范围有调整的,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提前进行研判分析,综合制定工作方案预案。严格按照公布的招生片区或范围进行登记入学,不得通过笔试、面试、面谈、考察或擅自附加其他任何条件招生,不得跨区域、跨范围招生,不得在开学前后采取考试方式分班。
2.严格落实办学条件标准。通过均衡师资配置,实现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全面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消除大班额。严格按照规定班额招生,坚决杜绝新入学年级产生新的大班额现象。
3.落实五育并举。坚持德育为先,将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全过程,建立心理健康问题学生的筛查、识别和干预机制,健全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提升智育水平,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实施教学,确保全部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加强因材施教。强化体育锻炼,保护学生视力健康,每年至少举办1次学生运动会,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校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确保学生达到体质健康合格标准,掌握1至3项运动技能。增强美育熏陶,每年至少举办1次学生全员参与的校园艺术展演活动,培养每位学生学会1至2项艺术技能。加强劳动教育,落实劳动教育课时,开展劳动教育和劳动实践,建立学生值日制度,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4.严格规范日常考试。一律不得组织入学分班考试,严禁划分重点班、普通班或快慢班,全面推行零择班、阳光分班。每学期不超过2次统一考试。全面实行等级评价,不以任何方式公布学生成绩及排名。
5.加强作业布置管理。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分年级统筹作业布置。平均不超过90分钟,初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教师要对布置的学生作业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强化作业批改与反馈的育人功能,通过作业精准分析学情。
6.加强学生手机管理。落实“济宁市学生手机管理规定”,学校应当告知学生和家长,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校应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制定具体办法,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建立班主任沟通热线,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
7.加强学生睡眠管理。初中生应达到9 小时;初中一般不早于8:00,初中生一般不晚于22:00。个别学生经努力到就寝时间仍未完成作业的,教师应有针对性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加强学业辅导,提出改进策略,如有必要可调整作业内容和作业量。教师要关注学生上课精神状态,对睡眠不足的,要及时提醒学生并与家长沟通,指导学生统筹用好回家后时间,坚持劳逸结合、适度锻炼。指导家长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就寝环境,确保学生身心放松、按时安静就寝。
8.规范教材教辅和进校园读物管理。坚持在国家和省定目录内选用教材和教辅,坚持“一科一辅”原则,不以任何形式强迫学生订购教辅材料。不使用未经审定的教材。不得强迫学生和家长购买课外读物,严禁问题读物进入校园。
9.严格规范课程开设。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课程设置要求,开齐课程,上足课时,要保障开全开齐音乐、体育、美术、综合实践、安全教育、传统文化等课程。
10.严格学校安全管理。加强平安校园建设,建立健全风险防控、隐患排查、应急处置等机制,严格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深入开展校园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完善学校安全责任清单,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防范措施,及时整改各类问题隐患。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开设安全教育课,落实“每日一提醒”“1530”安全警示教育制度,每月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推进“法治进校园”,加强预防欺凌宣传教育,持续开展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并通过家访、家长会、家校微信群等形式,经常向家长宣传学校开展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的情况。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推动专职保安员、封闭化管理、一键报警和视频监控配备、护学岗建设“4个100%”达标。
11.严格治理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将教师签署的《拒绝有偿补课责任书》在学校、班级醒目位置公示,在学校门口设置有偿补课举报电话公示牌。对所有在职教师进行全面排查,一经发现,立即制止,严肃处理。对认识不到位、工作不力、出现严重问题造成恶劣影响的,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
(二)、突出问题大整改
1.整改教育公平方面的问题。农村学校管理水平落后,教师流动性大,师资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2.整改教育精准扶贫方面的问题。对适龄儿童失学辍学的,要及时有效地组织劝返;严禁残疾儿童教育关爱工作不到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未资助或未资助到位的现象发生。
3.整改学校管理方面的问题。严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乱收费、强制或变相强制、指定订购教辅材料,收取赞助费或赞助物品、对转出学生收取管理费等现象发生。根治学校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
4.整改家校沟通方面的问题。整治学校、教师未按规定进行家访,或以电话访、到校访代替登门访,沟通方式少、频次低、态度差、实效性差,家校沟通机制不畅通,家长的意见、建议得不到及时反馈、教育政策和学校工作未能及时充分地传达给家长,家长对学校和教育工作存在误解等现象。
5.整改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整治学校存在的安全“一岗双责”责任制不完善,安全制度及安全档案还不标准、不健全、保安配备不足,物防、技防配备不达标,防火、用电、校车隐患整治不彻底。
6.整改教师管理方面的问题。在职教师组织或参与有偿补课、对学生尊爱关爱程度不够、敬业心不强、备课不充分、上课不认真、课后辅导不及时、作业批改不全面、教育理论素养和教学技能水平有待提升。
7.整改教师纪律约束的问题。学校对教职工纪律约束不严,教师通过课堂或网络等公开发表不当言论。
(三)、教师全员大家访
1.健全工作制度。学校要建立“校长带头、中层示范、育人导师为主体、全员参与”的家访工作机制。落实家访工作方案,开展家访培训。结合全员育人导师制建设,推动非班主任教师对所联系学生和所任教学科学习困难学生进行家访。明确家访工作的周期和次数,实现每名学生每学年内至少接受一次入户家访。
2.做好访前准备。要根据学生个体情况,明确家访目的,精心设计家访内容。要通过任课教师及班级同学,广泛收集学生在校情况,包括课堂表现、完成作业、参与活动、学业成绩、同学相处等日常表现。对于特殊情况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家访策略。根据家长的工作和居住状况,提前与家长商定家访时间。
3.科学设计内容。家访时要全面了解学生在家表现、家庭情况和家庭教育情况,给予学生发展指导和家庭教育指导,特别是对学生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勤俭节约、体育锻炼、劳动教育等方面进行引导,形成家校共育合力。要对学生在校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向家长介绍学生取得的成长与进步。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与不足,从关爱学生的角度出发与家长一起商讨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
4.落实普遍家访。家访方式应根据实际,尊重家长意愿灵活确定,注重集中家访与日常家访、全面家访与重点家访相结合,加强家校沟通。在此基础上,灵活选择家校沟通方式,班主任每年入户家访一次。
5.突出重点家访。在对全体学生有基本了解的基础上,筛选重点家访对象,“一生一案”制定重点家访工作方案。对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失学辍学学生家庭、随班就读残疾学生家庭、对学校有个性化诉求的家庭等,要列入重点家访对象,每学期至少入户家访1 次。必要时,应邀请相关部门人员进行联合家访。
6.客观做好记录。家访记录是学生成长档案的组成部分,反映教师育人的痕迹,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基础。家访人员要及时整理家访记录,通过多种形式对家访效果进行持续追踪,评估家访效果是否明显、改进措施是否落实,并及时调整和改进培养方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家访管理、创新家访形式、做好家访记录,努力实现家访高效化、实效化、科学化。
7.保护家庭隐私。家访是对学生和家庭的深入了解,对于学生身心疾病、家庭收入、父母婚恋等相关隐私必须严格进行保护,不得在任何场合随意议论学生家庭隐私。在作为家访案例介绍或典型经验交流时要隐去学生家庭隐私信息。
8.守好廉政底线。家访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延伸,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合作的重要内容。家访工作人员要带着真心、爱心和耐心走进家庭,让学生和家长感受到学校和教师的关爱。家访教师要廉洁自律,不得向家长推荐、推销教辅材料或其他收费服务,不得收受或索要财物,不接受家长的吃请,时刻保持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
9.落实全员育人责任。各校要认真制定全员育人导师制方案,以育人导师为主体、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分组,明确家访注意事项、时间节点、责任分工和家访内容,提高家访质量,覆盖学校所有学生。
四、实施步骤
活动共分四个阶段。
(一)启动实施阶段(6月16日-7月6日)
结合我校教育实际,制定“三大活动”方案,召开全校“三大活动”动员会,对“三大活动”全面安排部署;制定全员育人导师制,指导家访培训;开展自查自纠,制定问题台账,明确整改措施、责任人、整改时限等。
(二)整改落实阶段(7月7日-8月31日)
“三大活动”推进家长教育和家庭教育,凝聚家校合力;加快学校建设,均衡配置学位资源,确保招生入学工作有序进行,不产生新的大班额,做好家访工作。
(三)集中冲刺阶段(9月1日-10月31日)
以育人导师为主体,以学科老师为补充,分类别进行重点家访,进一步细化措施,家访前充分备课,确保家访对象信息精准。
(四)巩固提升阶段(11月1日-12月31日)
进行查缺补漏、完善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突出问题,形成一系列规范办学行为、加强学校管理的制度性成果。同时,制定下一年度家访方案,完善全员育人导师制方案,助推家访工作常态化的进一步发展。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切实担负起对本单位“三大活动”的领导责任。
(二)精准制定方案。结合校情、生情,细化落实措施,明确办学规范,精准制定活动方案,确保每项工作有人负责、每个学生都有老师包保、每个问题都能跟踪到底。
(三)加强宣传引导力度。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各级各类新闻媒体、网络、微信等载体,积极宣传推广学校在落实办学行为、整改突出问题、开展家校共育等方面的好做法、好经验,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传播正能量,树立新风尚,扩大活动的社会效果。
篇3
首先是抓育人观念到位。加强中小学德育教育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必须克服当前存在的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轻实践,重校内,轻校外,片面认为学生学习成绩好,老师有业绩,学校有光彩,导致“一好”代“三好”的倾象,树立为学生终生学习打好基础的全面发展科学观:必须克服德育教育是隐性的,难以量化、摸不着,看不见,短时间显现不出来,因而不愿把时间和主要精力花在德育上的旧观念,树立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抓好德育的新观念,要克服把学习成绩作为唯一考核标准的旧观念,树立让受教育者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新观念。坚持从小培养,把德育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全过程。加强德育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青少年思想道德意识主要形成于学生时代,“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话虽有夸张,但它说明了在养成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一切道德从近身开始,从“小利、小礼、小廉、小耻”开始,从基本的礼貌行为规范开始,“礼义廉耻,国之思维,思维不张,国乃灭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加强学校德育教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赋予的历史使命。今天的中小学生几年甚至十几年后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他们将承担起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要求我们必须从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高度,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的观念,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并真正落到实处。因为未来高素质人才除具备先进、系统、全面的科学知识的技能外,还要有迎接挑战所必须具有的创新思维能力、敢于竞争的意志、毅力和胆识等,这些人格品质的形成主要靠德育教育来实现。由此可见,德育无论对于现在还是面向未来都是一个战略性的大问题,德育教育工作非但不能削弱而是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是抓教育内容到位。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性出发,遵循社会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认知规律,品德形成规律,根据课程改革的现实充分挖掘教材德育内涵,分层次确立德育工作内容,循序渐进地把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分年级,分层次确立德育工作内容,循序渐进地把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分年级、分层次、有计划地贯穿到教学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要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弘扬中华美德和传统教育为重点,对学生进行政治素质、基本道德、基础文明,遵纪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教育,使广大学生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进行良好个性和心理品质的培养,针对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握最佳时机,抓住几项打基础性质的内容,即: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为振兴中华而学习的学习观教育、诚信教育、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卫生教育、公民道德意识教育、劳动教育、优良传统教育、美育和关心未来教育。
三是抓实施途径到位。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密切配合。通过课内外、校内外各种渠道和途径的实施,并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形成合力教育网络,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形成教育的整体效应。一是校内德育活动常规化。即通过开设思想政治课、德育课和其它学科教学的渗透;班主任、团队、学生会工作的灌输:自习课、课间活动、劳动课、校园环境建设等渠道的引导,抓好校内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二是校外德育活动社会化。通过德育活动社会化,建立起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社会教育网络,营造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确保德育教育工作的效果最大化。
篇4
论文摘要: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和供需比日趋下降,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为全社会所关注。课程体系设置与创新应以就业为导向,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明确素质教育的内涵,重视实践,突出特色,统筹规划,优化资源,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务件。
1造成此不利局面的相关因素
1.1传统教学模式思想的制约
从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来看,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认识上存在着两个误区。
(1)忽视了对大多数学生的培养,只为少数人服务。客观现实决定了只有少数人能够通过考试,片面强调和追求考试升学率、考证合格率,必将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从而使基础教育成为面向少数人的教育。
(2)“应试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生产劳动教育,只注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与心理素质培养,它所追求的是片面发展,而不是全面发展。为了考试考证而学,是根本违背人才培养规律的。然而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思想在现今的教育改革浪潮中,非但没有被先进的教学模式所取代,反而延缓了教学改革前进的步伐。
1:2教学权威部门管理不严
当前教学权威部门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中国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作出贡献,但是如今教学权威部门似乎在管理上出现了偏差,困难多、压力大、机构繁、管理杂,从某些方面制约了教学改革的发展、弱化了学校办学的特色。以职业资格证书为例,当前职业证书市场存在4方面值得关注的问题
(1)缺乏规范,证出多门。各部门、机构推出的认证种类繁多,认证交叉重复,证书的权威性难以判断。仅计算机应用技能的认证,目前就有教育部、劳动保障部、人事部、信息产业部及协会、商业机构等组织的10余类数十种认证,考试培训费用从数百元至数千元不等。
(2)报考资格随意降低。一些机构为收取更多的报名费、资料费和培训费,随意降低报考条件。
(3)认证内容不科学。一些机构所设置的认证考试与现实应用脱节。
(4)认证考试过程缺乏监督。许多认证培训机构用各种方法提高考生的“通过率”,甚至打出“包拿证”的广告,出现了种种“走过场”的认证考试,实质上是花钱买证。其根源在于职业资格管理权分散,各部门自行设立职业资格,未能形成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资格制度体系。
13工学结合成效差,校企合作力度小
教育部颁布的《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表明我国职教改革与发展进人了更深层次、更为关键和核心的领域。在此探索中,一部分学校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收到了可喜的成绩,但仍然有相当部分学校固步徘徊,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观念陈旧、模式单一。部分学校仍然存在着传统的观念,不主动与企业合作,与市场接轨。在认识上不到位,只是单一被动地与企业接触,结果往往是成效极差或是不了了之。
(2)顾此失彼,急功近利。这种状况在当前较为突出,相关报道也屡见不鲜。学校为争取高就业率,索性与任何企业快速合作,抹杀了学生在校学习的机会,压缩了本该牢固掌握基本专业知识的时间。同时企业为得到廉价劳动力:也希望学校尽快提供相关资源支持。这样就促成了拔苗助长,导致了学生基本知识能力的缺失,进而限制了学生今后的综合发展和自身的竞争力。
(3)瞻前顾后,态度平淡。这种情形也广泛存在。因为合作就必须有风险,而国家也无相关法律条文规范,双方都有后顾之优。企业的不积极、学校的无奈正说明了这一点。学生在企业实习顶岗期间是否能达到学校的要求.企业在学生到来期间利润的赢亏,在实质上都是不可能得到保障的。
1.4课程设置分配的不合理
各学校都在积极尝试、不断探索,以寻求课程的改革方法,但要真正找到合理的解决方式却十分困难。
(1)培养目标不明确。过去办学的培养目标不甚明了,基本上是把高职教育作为比本科低一层次的理论学术型人才来培养的,在教学中偏理论、轻实际。虽然现在有所改变,但事实上理论课程仍唱主角。培养目标大都还停留于形式,未能真正发挥其指导作用。
(2)前瞻把握不深刻。学校在专业课程设置时,未做充分调查,对市场产业结构变化认识不清,有些则是闭门造车,决策盲目,对未来的预测性把握不足,甚至出现了人才培养的偏离。
(3)专业特色不突出。现代科技发展的一个特点就是学科交叉综合趋势比较突出,一项生产技术问题并不是某个单一技术就能解决的。但现今的课程设置大多是按原有学科体系来安排的,专业特色不突出,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学生学的用不上,能够用的知识又学不到或学不透。最后导致的局面是:经济和社会急需大量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而我们培养的学生却只知理论而不会在实践中灵活运用,从数量上看高职毕业生是多了,但适合企业生产一线的人才却没有增加。
1.5教学质最存在明显不足
(1)教师教学任务重、工作压力大。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健康主要取决于身体健康、内心平衡与环境和谐3个方面。教学任务重,工作超负荷,考核压力大,是造成教师精神压力大的重要原因。现在不少学校仍然以“合格率”、“就业率”、“考核达标率”为主要指挥棒,教师在此高压之下,很容易出现强迫症以及焦虑症。一旦教师在人际沟通、心理疏导、自我调节等方面缺乏相应的机制,就会导致教师身心疲惫、负荷沉重、教学质量低的恶性循环。
(2)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参差不齐。教师队伍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一流高等职业院校首先必须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但近年来的扩招使高校学生人数逐年增加,给师资队伍中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①优秀教师数量严重缺乏、工作任务过重;②新进青年教师实践经验不足、教学水平不高。一些学校为了弥补师资的不足,大量吸收应届毕业大学生,并不断加重教师工作量。由此产生的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教学质量。
(3)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学习动力不足。我国高职学生的主体,是高考成绩居于中间段的学生,他们一般具有思想活跃、参与热情高、社会活动能力强的优势,但同时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稳定性差,缺乏创新精神和自我调控能力等弱点。当然这与我国教育模式单一,过于强调学生的逻辑思维智能,而忽略其它智能开发有很大的关系,致使学生在综合素质水平的发展上明显不足。
2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新探索
2.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打破中国传统教育模式,每一个教育决策者、管理者、工作者都无一例外地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彻底转变观念,进一步明确素质教育的内涵,明确实施素质教育的伟大历史意义,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
(1)变传统教育为开放教育。当前形式下,在改革公立教育传统模式的同时,大力发展非公立教育,改善资源环境,促进国际交流。提供相应政策扶持,鼓励优秀企业家投资办学,缓解国家教育成本压力。积极加强义务教育投人,推进教育公平发展,杜绝“教育产业化”。扩大国际教育交流,坚持自由开放教育,刺激教育制度创新。 (2)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教育的目的最终不是为了考试,而是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学校教育,主要是教书育人,在培养学生专业、智能、体能的同时,让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目前社会存在的以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教学倾向愈发严重。当然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而是要求考试具有综合性、全面性和针对性,不能简单地把素质教育与考试对立起来。
(3)变淘汰教育为合格教育。合格教育,是一种成功式教育,在现今教育却被异化为选拔教育、淘汰教育,让大多数学生成为失败者。《东方早报》曾经报道过这样一则新闻:王楠子,8年前,上海某中学一个“标准的差生”,经常被老师“重点关照”,无奈之下赴美求学;;8年后,他成了全美动画比赛个人组冠军,并被老师表扬“是个天才”。这一事件说明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差生,只有特定环境里的差生,同时也深刻揭示出国的部分教育偏离了教育的方向。
(4)变单一教育为多元教育。“因材施教”本是个常识性的教育方式,但早已在单一化、格式化教育面前土崩瓦解。今日普遍已无“因材施教”,只有“万材一教”。教育不能在单一的模式下长期运行,学校教育应结合学生自身特点、社会认知环境、市场结构变化,多层次多角度多元化地持续发展。
2.2加大管理,规范制度
要彻底改变中国教育管理的模式,就必须建立和完善教育权威部门的各项制度标准和法律规范。标准和规范制定以后,必须严格执行,只有树立“以标为导”、“以法为准”的观念,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才能有效保障中国教育的良性、持续、有序发展。切实加强教育督导工作。一方面高校要提高对教育督导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明确教育督导的任务和职责,要按照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进一步明确教育督导的地位。另一方面教育权威部门要抓紧教育督导机构和队伍建设,积极参加督导活动,深人调研,充分发挥作用,进一步协调教育督导机构与教育系统内外有关部门的关系,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教育环境。
2.3灵活机动,重视实践
教育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一项实践活动,所有的教育理论都是实践智慧的凝结。虽然众多高职院校已着手改进,但如何真正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仍需要寻求进一步的探索。
(1)要正确处理“工”和“学”的关系。正确区分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和勤工俭学的概念。要明确“工”是“学”的延伸,是“读”的深化,是整个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重视实践内容与专业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生技能的深化和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从业准备教育,必须把素质、实践教育贯穿到教学和实训的环节中去,通过模拟操作、顶岗实习和项目实训、实验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z>要正确处理“校”和“企”的关系。要妥善做好顶岗实习学生的思想工作,教育他们要有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其次学校要积极和企业协商,不断完善学生实习补贴发放制度,保证学生获得合理的劳动报酬。学校要和企业共同制定有关学生生产安全处理方面的协议。大力加强对学生的劳动纪律、生产安全、自救自护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保障学生的各项合法权益。学校要与企业积极合作、共谋发展、寻求双赢。学校的目的是为了社会培养输送人才,企业的目的是吸纳优秀人才获取经济效益、不断发展。在与学校教学计划发生冲突时,双方应灵活机动,相互协调。
(3)要正确处理“供”和“求”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法,必须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企业对人才的知识、技能的需求为依据。要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的大学生择业仅限于自己所学和所喜爱的专业,而对于其它专业则是不闻不问,宁愿无所事事也不去干别的。大学毕业,表明你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已达到一定的高度和水平,能适应一定的工作岗位。
2.4突出特色,合理调配
职业教育要持续快速稳固地发展,就必须积极适应市场和社会的需要。在学校课程建设方面,突出特色、整合资源,合理调配、强化质量应做为其基木办学方向。学校不是一定要规模大,而在于特色和优势,学科不在乎有多全,而在乎实力和内涵。即使是世界一流大学,它所拥有的一流学科也是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学科,并不是所有学科都居世界一流水平,也不是一味追求学科的“大而全”。此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这一特点也决定了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差异性。不同类型和类属的高校在学科专业设置方面是不尽相同的,承担的人才培养任务也是多层次、多类型和多规格的,各个民族高校的学科专业结构也不应是一个模式,而应是各具特色、多样化、因校而异的发展模式。鉴于此,中国职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应当选择具有自身特色与学科优势、规模适度与内涵发展的道路。也只有办出特色,高校办学才有前途。否则,没有特色的大学是没有发展前途的。
2.5统筹规划,优化资源
各高校所在地的党委、政府应充分认识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性,把这项工作列人重要议程。
(1)大力加强政策扶持。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是公共财政支出的重要领域。“十一五”期间,围绕实施“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行动计划”,应进一步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人力度,确保预算内高等教育经常性事业经费拨款逐步增长,同时着力提高各级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坚持和完善“三级办学,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充分调动政府、社会、学校的办学积极性,继续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兴办高等教育。
(2)学校自身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从招生、教育培养、就业三方面加强统筹规划,建立良好的制度保障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促使大学生更深人地走向社会,到工厂、农村和社会各个领域参加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围绕就业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积极推进大学生实训基地建设。
篇5
关键词:农村学校体育;改革;哲学反思
农村学校主要是指县以下的由镇乡一级政府直接管理的乡村中小学校,其担负的主要职能是开展农村的义务教育。目前,我国现有普通中小学866万多所,农村约占89%,在校中小学生1亿6 900多万,农村约占74%。学校体育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国民体育的基础;农村学生体质和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村国民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也关系着我国新一代农民的整体素质。
一、目前农村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中面临的窘境
1学校领导对体育重视不够
(1)名义上虽有校长分管体育,但实际上许多分管校长分而不管,对随意占用体育课尤其是毕业班的体育课听之任之,有些地区毕业班根本没有开设体育课。
(2)校领导对体育课和体育活动漠不关心,只抓升学率,无视学生体育活动和身体健康状况。
(3)体育课质量基本无人关心,校领导只对文化课感兴趣,体育课可有可无。
(4)分管领导对体育课多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数年不听、不看体育课是常事。
(5)有的学校领导甚至把抓体育工作与教育质量对立起来,使学校体育工作变成了“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工作。
2师资不足
(1)具有专科或专科以上学历的体育专业教师不足,很难保证教学质量。
(2)体育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男、女体育教师比例严重失调,女教师寥寥无几。
(3)师资培训力度不够。在农村学校,体育课一般被认为是副科,体育教师很难被列入师资培训的范围内。
(4)对体育教师的评价比较片面,体育教师付出的劳动得不到认可,不能同工同酬。
3.教学问题突出
(1)课程设置缺乏连续性、科学性、灵活性;体育考试项目的确定不够科学、灵活、全面。
(2)体育课开课率低,随意性大。大多数农村学校把体育课纳入了教学计划,列入了课程表,但名副其实的体育课开课率相当低,往往把体育课当成室外活动课,让学生自由活动,或者把体育课当成“自习课”,玩一玩,放松一下,有一名老师监护就行。尤其是村级学校,开课随意性更大,有的班主任对上体育课是随心所欲,想上就上,想不上就不上,体育课名不副实。
二、哲学思考
笔者认为,在认识上,重智育轻体育的思想依然存在;在社会评价与管理上,对农村中小学的体育工作还缺乏一
套科学规范、严格公正的评价标准和管理机制;在经济上,资金投入不足是目前农村体育教学落后的重要原因。此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领导的态度和爱好
“小城镇体育,大社会问题——来自我国小城镇学校体育的调查报告”中向我们揭示这样一个现象:校领导对体育的态度,对某个体育项目的特别爱好,也能使小城镇学校体育硬件有所变化。苏州横扇小学,校领导对体育的重视和对篮球的特殊爱好,导致了人均GDP并不被看好的横扇镇,在人均球类数指标上,超过人均GDP第一的上海中小学。
对具有几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人来说,他们已形成一条“规律性”的认识,即领导的态度和爱好成为决定一切的因素,并已内化为人们的价值取向。改革的成败竟完全取决于少数领导的态度和爱好。
改革开放,社会转型,目标是公民社会。教育是培养公民意识、走向公民社会的重要途径。当我们感叹世界文明进步的同时,审视我国的教育改革特别是农村学校体育的改革,我们也意识到公民社会的目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
2.农村学校体育改革缺乏整体性和配套性
体育,使人的生命系统按其自然本性而正常发育、成长,避免畸变伤损,圆满地实现生命全过程的预求;使生命系统按照人类社会的需求,在体质、体能、体型、体力等等方面发生合乎目的的相应变革、强化或优化,适应不同形态人的活动的需要。农村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应该是通过“五育”的整体性推进来实现的。目前我国农村学校教育的改革却偏重于智育和德育,漠视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显然有悖于教育的整体性规律。
体育是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一个系统,任何一个系统都是整体结构中各个因素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形成的综合体,如果单独一个方面,孤立起来就不可能得到发展。在农村,学校体育与农村体育构成了一个体育文化整体,但事实却是农村体育与农村学校体育属于不同的条块,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协调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3.教育政策“城市取向”,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模式缺乏创新
我国地域辽阔,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大,在经济全球化、城市化、工业化的今天,我们一味地强调城市文化所代表的时代文化对农村的导向和表率作用,长期奉行的整齐划一思维模式,事实上造成了我们在教育取向上的单一化。由于教育的话语权、决策权集中在城市阶层,也潜在地使得我们的教育政策和主流话语更多地带有“城市取向”。
没有对先进理论的了解和掌握就不会有先进理念的形成,与此同时,先进的理论并不代表先进的理念,因为理论转变为理念需要一个过程。教育领域特别是学校体育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和体育教育教学的执行者必须先接触和了解理论。能不能接触和了解理论,有三个问题:第一,想不想知道?第二,从哪里知道?第三,有没有条件和办法知道?贫困地区的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就面临着这三个问题。
今天我们的农村学校体育课堂的情形是:标准的课程,规范的教学,有力的控制,等等;学生的自由、天性、创造力就在这样的教学中逐渐丧失殆尽。在这个问题上,教育本身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
三、农村学校体育改革的理性回归
农村学校体育对中国农村和农民现代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这主要体现在:农村学校体育是不可替代的教育生态环境要素;是不可替代的生活方式教育;是最具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教育方式;是最具现代性的先进文化传播器;是联结学生与自然、学校与社会的文化纽带;是促进体育文化传承,推动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后盾;是教育国际化的推进器。
1.构建主体性意识,依法教改,依法治体
李泽厚先生认为,人类通过漫长的历史实践终于全面地建立了一整套区别于自然界而又可以作用于它们的超生物族类的主体性体系。但是由于传统文化中上尊下卑思想的长期影响和现实社会体制内的等级压迫,造成了广大农民及农村体育教师主体性的缺失,使得学校体育工作和改革中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执法不严的现象经常发生,却少有人问津。学校体育工作和改革,尤其在农村,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人治。例如,对学校体育经费,《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只做了一些原则的规定,如“把学校体育经费纳入核定的年度教育经费预算”,“应当安排一定数额的体育经费”,“在经费上尽可能对学校体育给予支持”等。但学校体育经费具体给多少,还是有关领导说了算。张校长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就可能多给一点,李校长不太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就可能少给一点。如果体育教师胆敢提出不同意见,就用“要顾全大局”、“服从整体规划”等大话来压你,如果不服就给你“穿小鞋”,甚至搞打击报复。
要改变学校体育改革尤其是农村学校体育改革因领导的好恶而变化的局面,必须构建农村学校体育各主体的主体意识,依法治教,依法治体,真正做到:第一,完善现有的教育制度和法律,制定新的制度和法律,具体明确农村学校体育中各个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真正做到有法可依。第二,加强制度和法律的宣传,唤醒农村学校体育改革中各主体的主体意识,增强他们、特别是教师主体的法律意识,用法律维护学校体育的地位和教师自身的利益与地位。第三,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民加强对教育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改革,维护司法公正。
2.整体推进,倡导终身体育,促进农村人口的全面发展
辩证联系的思想要求用整体的观点来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一方面,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没有部分便没有整体;另一方面,整体的属性、功能并非各部分属性、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具有新的特征和功能的整体。
因此,农村学校体育改革必须整体推进,倡导终身体育,促进农村人口的全面发展。为此,第一,农村学校教育各主体要充分认识到“五育”是一个整体,偏废任何一育都不利于农村社会进步和农村人口的全面发展。第二,树立体育课与其他课程一样重要的观念,体育教师与其他教师一样是现代教育的主体。第三,教学内容需贯彻终身体育的理念。利用学校教育12年的时间(小学到高中阶段的学习)改变一个人的思想,12年的时间足可以让一个人接受终身体育的思想,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第四,以农村学校体育为依托,推动农村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3.勤于学习,勇于探索,因地制宜,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拓展新的空间
对于一个以“三农”为主要成分的国家来说,没有富于特色的合宜的农村学校体育模式及相关的政策倾斜,应该只是一种遗憾,而对于在理论和实践上本已存在巨大差异的农村学校体育来说,“城市取向”的学校体育政策,使得本是乡村传统体育文化最为丰富的农村,遗弃和背离了他们原本有价值的体育文化资源,这不仅仅是体育工作者们的遗憾,更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悲哀。因此,农村学校体育改革要解决教学理念落后、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不管是教师还是教育政策制定者,必须勤于学习,掌握和培养发展创造性思维和开展创造性实践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关部门应尽可能地建立创新机制和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和氛围。农村学校体育教师要勇于探索,因地制宜,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拓展新的教学空间。如农村有山、有水、有着城市所不具备的大自然,让学生去爬山不会比枯燥的“跑圈”运动量小;让学生在田野里抓蝴蝶,听到的笑声或许是最开朗的。农村学校应尽可能地根据广大农村的实际情况开展能够让学生真正喜欢的体育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让这种“兴趣”能够陪伴他们一生。
参考文献:
[1]刘志民,丁燕华小城镇体育,大社会问题——来自我国小城镇学校体育的调查报告[R]体育科研,2004(1):62~75
[2]孙庆祝,等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农村体育的必由之路[J].体育文化导刊,2004(8):53~55
篇6
Wang Zengqiang;Chen Kaijun; Yang Weijun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咸阳 712000)
(Shaanxi Polytechnic Institute,Xianyang 712000,China)
摘要: 本文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专业生产实习为案例,剖析生产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方案。
Abstract: Taking production internship of Shaanxi Polytechnic Institute as an example, analyzed problems in production internship and then put forward measures and case.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机械制造 生产实习 职业素养 共盈机制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machinery; production internship; professionalism; total surplus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5-0235-02
0引言
生产实习是职业院校学生在生产现场以工人的身份,直接参与生产过程,使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工科的多数专业在教学计划中,都要安排一次或几次生产现场实习。因此,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专业的生产实习是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一项重要内容,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解决生产实习中的问题,提高生产实习的效果,值得教育、教学管理者和诸多一线实训教师研究、探索。本文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下称陕西工院)“机械制造类专业生产实习”为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
1实践教学的两个平台
陕西工院作为最早实施职业技术教育的院校之一,经过60年的发展,学院定位准确,紧扣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突出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中心的教育特色;明确定位为“教学培训型高校”,逐步形成了“校厂一体、产教并举、工学结合”的办学特色。在实践性教学中,形成了以“精练实用的教学与快捷有效的培训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这一模式的关键有两个支撑平台,一个是工业技术中心,另一个是校办实习工厂,工业技术中心以培养基本技能、中级工培训和技能鉴定为主要工作目标,校办工厂以系列万能工具磨床的生产、学生的生产实习为主要工作目标。
2专业生产实习中的主要问题
陕西工院机械制造类专业学生按照实践教学计划。第一学期进行6周轮换工种(车、铣、钳、磨)技能实训教学,第二学期进行固定工种实训教学,经过固定工种专业实训后,再安排学生下厂进行专业岗位生产实习,也称顶岗实习前的三部曲:轮换工种实训固定工种实训生产实习。轮换工种实训、固定工种实训由工业技术中心组织和安排实施,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机械加工生产的基本技能;专业岗位生产实习由学院校办工厂机加工车间实施完成,目的是为顶岗实习夯实基础,在进行顶岗实习时能尽快进入角色。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生产实习效果较好,基本达到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即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只需进行短期适应培训或不进行培训就能单独进行顶岗生产,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研究、探索和实践。
2.1 学生对生产车间的性质认识不足车间是生产一线,工人师傅是以完成工时定额为第一要务,工时定额完不成,个人当月的经济收入将受到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到生产计划的配套。所以,部分学生感觉到,在生产实习中工人师傅对其态度比较冷淡,不如在实训基地的指导教师每天不厌其烦地给其讲解各类知识和手把手地教各种基本技能。由于不能很好地认识和解决角色和位置的变化,对生产实习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困难,缺少思想准备,就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生产实习时有少部分同学在生产实习的前几天,几乎只站在机床旁边看,或者看一些无关的书籍,整天无所事事,不知道该帮助师傅作哪些工作,也不知道如何与工人师傅进行技术和思想上的交流和沟通。
2.2 学生期望值过高参加生产实习的学生,一般都经过5~6周的工种轮换实训和3~4周的固定工种实训,多数学生认为自己的操作技能比较熟练了,生产实习不在话下,希望在生产实习期间大显身手,多干一些较复杂的工件;而工人师傅根据实际生产过程的特点,刚下厂的几天内,为学生安排一些辅助工作或加工一些简单零件。但学生就觉得师傅小瞧自己、大材小用。表现为:干活吊儿郎当,出工不出力,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由于思想上重视不够,加工出的零件就有废品或代用品,或者出现刀具损坏现象。这样,工人师傅对学生的操作技能产生怀疑,认为这么简单的零件都作不好,就减少让其上岗操作的机会。
例如:我院的数控系0708班同学在生产实习中,在圆柱形零件的一个端面上铣十字直槽,由于分度不准,制作了三件就报废了两件,并损坏铣刀一把,直接经济损失上百元。零件报废后,指导师傅对其操作技能的认可度下降。
2.3 学生专业技能不够扎实,缺乏职业素养根据陕西工院机械制造类专业生产实习教学计划,在第一学期安排基本技能实训150~180学时,第二学期安排专项技能实训90~120学时,生产实习60~120学时。由于基本技能实训的课时总体偏少,参加生产实习的学生还不具备加工中等难度以上零件的操作技能。遇到稍有难度的零件就不会干,对加工工艺似懂非懂(机械加工工艺课程还未开设),又缺乏向工人师傅请教和交流的技巧,下厂生产实习的几个周,指导师傅基本不让其上机床操作,甚至出现拒绝上机床操作的个别现象。极大地挫伤了部分学生参加生产实习的积极性,也使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由于现在招收的高职学生都是“80后”,其中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的劳动教育和劳动锻炼较少,基本上没有参加过体力劳动。刚到机加车间,看到地面油污,机器上有油、零件上有油,就会产生怕脏怕累情绪,知难而退,工作不积极、不主动。由于本身的基本操作技能不扎实, 又缺乏职业素养,就间接地加大了学生与工人师傅间的距离,影响生产实习的效果。
2.4 生产实习单位的困难与工业技术中心对口接纳学生生产实习单位是学院校办工厂的机加车间。该车间是一个经济独立核算单位,每人每月的工时定额是260-280小时。因此,在接纳学生生产实习时有“三怕”。一怕出现安全事故,生产实习都是真正的生产过程,由于学生初次参加生产实习发生事故的频率较高,一旦发生事故,车间很难担负起责任;二怕影响生产。因为,学生参加生产实习,带班的师傅必然要抽出部分精力,一对一的给予指导,车间就担心搞生产实习影响生产,月底完不成生产任务,直接影响工人的经济收入;三怕出废品或损坏刀具。车间给一线工人都有废品率考核指标,如车工、磨工为0.2%,铣工为0.8%,废品率超过部分,要按本工序之前发生的加工工时费用和材料费用总和的40%进行处罚,且在年度考核和年终奖的发放中还有连带处罚。这样就影响了工人师傅指导学生进行生产实习的积极性。
3改进措施及建议
3.1 加强教育和管理为了使学生在有限学时的生产实习中,最大限度提高操作技能水平,应制定严格的管理、教育制度。在下厂生产实习期间,首先由工业技术中心主管领导负责对学生进行生产实习的安全、目的、要求、重要性的教育。从思想上让学生对下厂进行生产实习有明确的认识和的目标,做好遇到各种困难的心理准备,知道遇到矛盾如何处理或求助的方法。由车间派一名专职实习教师负责考勤、岗位协调、师生关系协调,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专业素养教育;由于学生在生产实习时,还比较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工业技术中心专门委派一名懂理论会操作的“双师型”教师负责工艺、刀具、机床、夹具等专业理论知识辅导,解决学生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同时为学生在今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3.2 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
3.2.1 增加基本技能实训教学课时实践性教学是高职学生“学习工艺知识,增强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工程素质、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生产实习与其他实践环节相链接,共同构成了一个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必须科学合理地设计实践教学计划。以机械制造专业实践教学计划为例,见表1所示。
3.2.2 增加实训教学经费投入目前,高职院校都存在实训教学经费不足现象,主要是日常开支投入不足,因为各类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使原本紧张的实训教学经费更显得捉襟见肘。例如:因为铁矿石价格连年大幅上涨,钢材的价格也连年大幅上涨,其它辅助材料也有不小的涨价幅度,势必直接影响到学生练习基本技能的成本,学院应实时增加实训教学经费的投入幅度,增加生产实习费用,目前学院给每名学生制定的生产实习费用5元/天,显然过低。由于学生参加生产实习,工人师傅发生废品的几率势必加大。另一方面,学生由消耗性实训转变为生产性实习,不用再消耗实习材料给学院节省了材料费。所以,对于高职院,尤其是机械制造类高职院校的管理者,更应审时度势,加大实训教学经费的投入力度,将“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落在实处。
3.2.3 提高基本操作技能经过两轮机加工实训,基本功扎实的学生到生产车间后上手快,能够较快地和师傅融洽结对,从生产实习中获得收获较多。主要原因就是能较好地协助师傅完成生产任务,并且,出现的废品较少,损坏的刀辅具也少。所以,这类学生是生产车间欢迎的,且能最大限度地把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践。因此,要提高生产实习的效果,关键因素还是要提高高职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这就好像基本功扎实的运动员,就必然会受教练的重点培养,容易成才。
3.3 建立建全校企合作的共盈机制“校厂一体、产教并举、工学结合”是陕西工院长期积淀形成的鲜明办学特色。在学校创建之初,根据职业技术教育的特定要求,建成了校办实习工厂――咸阳机床厂。经过近六十年的发展,生产规模由小到大,产品技术含量由低到高,产品结构由简单、单一到系列化,主要功能由单纯承担教学实习任务到既承担教学实习又从事产品生产的发展过程。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校办实习工厂与学院形成教学共同体、利益统一体,校厂同生共长、相辅相成。特别是1999年学院升格以来,学院又进一步明确了校办工厂“既出产品、又育人才”和“以产养教、以教促产”的功能定位,使其成为人才培养和生产经营的“两地、两场”,即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和“双师素质”教师培训基地,高科技产品生产场所和学生职业素质训导场所,构筑“校厂一体”的能力培养平台,营造“产教结合”的能力培养环境,实行“双向互动”的运行管理方式,形成了“前校后厂”的办学格局,为进一步大力推进和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有力的机制保证和软硬件基础。
但是,在实践教学的实施中,存在血脉不畅的现象。建议设立“校厂一体、产教并举、工学结合”领导小组,专门研究、协调、指导、制定实训教学、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方面的政策、管理制度、监督机制等。使双方的权利、责任、义务明确,只有双方都找到利益的切入点和平衡点,才能有效地调动院校和企业的积极性,从而真正保障教学与生产实践的长期、有效合作,达到双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登洁等.高等职业院校数控生产实习方式探讨[J].科技信息,2010,(8).
[2]宋秀兰等.对提高职校《钳工生产实习》课教学质量的探索[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5).
[3]刘文等.高校机制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J].甘肃科技,2010,(2).
篇7
江户时代是日本道德教育体系初步形成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主线是武士道教育,它融合了日本神道思想、佛教思想和中国儒家思想。纵观中国知网的相关研究,这一时期的内容较少,而且大多出现在对于日本道德教育历史进程的通观研究中。程晋宽的《论日本道德教育的传统及面临的问题》认为,作为日本道德教育思想基础的神道教和武士道是对日本封建文化与道德意识的独特反映,为日本近代侵略行为开辟了道路,并为现在日本战后军国主义的死灰复燃提供了历史依据。[2]王凌皓等人的《日本武士道的生成、作用及影响》,通过对日本武士道的历史、特点、作用与影响的阐述,为我们揭示了日本近代新武士道对于世界以及日本本国的消极影响。[3]解娟的《江户时代武士教育特点分析》指出,这一时代的道德教育比江户时代之前有着更完整的内容、更正式的教育地点并且融西方思想于其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4]兰卉的《日本传统文化对青少年道德教育影响研究》,将日本武士道精神发展分为江户时代以前、江户时代、明治维新以后三个阶段,并指出武士道精神本身内涵并没有错,只是与二战时期日本军国主义联系起来才导致人们对武士道精神的反感。[5]朱玲莉的《日本江户时期的平民道德教育》从平民阶层角度对道德教育的政治基础以及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可以说是对这一时期日本道德教育的一个专题性论述,并且十分少见地提到了对女子的道德教育,对于研究江户时期日本平民的德育状况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6]王瑞荪在专著《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中[7],使用了通观比较和专题比较等一系列方法对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进行了深入评价。饶从满的专著《日本现代化进程中的道德教育》[8],对整个日本道德教育从时间上进行了梳理。这些文章或专著通过对日本武士道精神的介绍、评析,用大量历史事实使我们对江户时代日本道德教育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纠正了有人认为军国主义是近代日本的产物这一看法。此外,这些文章所提供的大量材料以及信息,为今后进一步的比较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于对这一时期日本的道德教育研究缺乏第一手资料,大多数停留在对道德教育历史现象的简单罗列,缺乏对其深层本质的挖掘,研究具有肤浅性与重复性。
二、明治维新时代日本的道德教育
明治维新对于整个日本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转折点,因此,对这一时期日本道德教育的研究有很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通过对这一时期成果的研究,虽然还是以介绍为主,但是相比江户时期,对这一时期的介绍更加详细、深入,不再只是对历史知识的再现,还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成果有:王智新的《日本的道德教育》[9],姜辉的《明治時代における武士精神の様態についての考察》[10](明治时代武士精神的演变),张凤莲的《论日本教育中传统道德思想的渗透》[11],孔祥宏的《论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12],尹贞姬的《教育敕语与近代日本国民道德教育的启示》[13]等等,这些文章对明治时期到二战结束前日本道德教育的演变以及所产生的后果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论述。由于他们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关联性,综合以上诸多学者的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内容:资本主义伦理道德的启蒙与封建帝国主义的传统并存发展;由学制令向教育敕语的转变迎合了日本天皇制的统治需要,成为日本近代道德教育的大纲;修身教育制度由最初的从属地位跃居为主导地位;军国主义思想、极端民族主义以及变质的武士道精神成为日本国民的主要道德标准。另外,这一时期日本的第一次教育改革对日本道德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体系的影响也是我国学者热衷探讨的问题之一,这一点也值得我们注意。王建平[14]在他的文章中对这一时代日本道德教育观念对国民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涉及这一时期的研究专著有苏崇德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15]第三章第一节,陈立思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16]第四章第一节,苏振芳的《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17]第十章等,这些专著都对明治时代到二战结束前日本道德教育的情况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对我国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民主时代日本的道德教育
这一时期关于日本道德教育的研究成果不仅数量多,质量高,而且研究方法也由单一转向综合,研究视野、范围更加开阔,研究的深入程度与细化程度更加突出。归结起来主要有日本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特点、现状、环境等方面。研究日本战后道德教育的目标,很多研究论文都有所涉及,虽然日本道德教育目标进行过多次修改,但它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学者们主要从有利于教育对象与社会发展的视角说明日本道德教育目标的现状。张德伟等人的《从培养丰富的心灵到培养丰富的人性再到培养人性丰富的日本人》指出,日本德育方针自20世纪80年代第三次教育改革以来,道德教育的目标重心由重智不重德逐渐转向注重个性发展以及丰富心灵的培养。[18]王超的《比较德育学》指出,日本道德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公民的民族精神,培养具有民族优越感的人,形成民族认同,使全体日本人具有民族意识。[19]曹能秀的《当代日本小学和初中的道德教育述评》对日本道德教育目标进行了较全面的归纳,主要有四点:培养忠诚于国家、集团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公民;培养具有基本道德素质和社会公共精神的公民;培养面向世界的日本人,有利于与世界接轨;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20]王丽荣的《近现代中日道德教育目标比较》认为,日本在道德教育目标上实现了从过分强调外延较广的民族国家的社会本位向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并重的转变,既有利于自身发展,同时对社会体系的健康运行产生积极影响。[21]饶从满的《关于道德教育中若干基本问题的思考———基于日本道德教育的经验与教训》指出,日本道德教育目标与中国德育目标虽然都旨在培养学生的德性,但日本道德目标更多体现为一种有利于在社会生存的人格特点,强调各种价值观的综合作用,而中国则将其认为道德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品德。[22]牛立忠的《浅论日本学校道德教育的经验和启示》认为,无论在哪个学龄阶段,日本道德教育目标都注重道德意愿、道德态度、道德判断力、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以对心的教育为核心。[23]关于日本战后道德教育的内容,研究者均有所提及,并且形成了一致的观点:日本的道德教育内容大致相同,但实施的力度却越来越大。史忠媛的硕士论文《当代日本青少年道德教育体系研究》提出,日本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个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教育、国际化教育、劳动教育五个方面。[24]耿华的《当代中日中小学道德教育比较研究》认为,日本的道德教育内容包括自身培养、与他人相处、自然和崇高事物、集体和社会关系方面的内容。[25]曹能秀的《当代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认为,在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日本道德教育内容呈现出“规范”与“发展”并重的趋势,加强了文化传统和爱国心的教育,注重对核心价值观的培育。[26]在中国任教多年的日本学者奥田真纪子在《道德教育与人的价值创造》中,通过对日本道德文化的变迁、所面临的课题以及对牧口学说的赞同,认为道德教育最重要的内容应该是实现人的价值创造,只有创造社会价值的道德教育才能使人抱有感恩的心。[27]除此之外,日本战后德育课程的改革也是学者研究日本道德教育内容的一个重点,例如王映哲的《教育改革中的日本道德教育演进及启示》,通过对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特点以及新的变化的研究,认为这些改革虽然存在不少问题,但它确实对日本成为世界强国起了无法磨灭的作用。[28]吴潜涛的《日本道德教育的战后演变及其现行改革》认为,日本现行的教育改革,在思想上重视学校教育地位,在内容上重视价值观与实践相结合,在方法上重视全社会的合力,最终有利于构建终身道德教育体系。[29]关于日本战后道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不少学者无论在专著还是论文中均有所研究。在专著中,学者往往用单独的章节阐述日本是怎样进行道德教育的。代表性著作有苏崇德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王玄武的《比较德育学》[30],苏振芳的《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等。其观点主要有:一是通过家庭教育培养儿童的道德启蒙意识与初级的道德习惯,父母以实际行动影响儿童;二是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系统的道德体系,道德教育以正式课程、学科渗透、道德实践的方式融入学生所处的环境中;三是通过两种类型的社会教育,即针对大众的普遍性道德教育与针对失足青少年的道德教育,社会教育机构在联系学校与家长、促进整个社会形成良好道德氛围有着重要的作用;四是利用大众传媒进行宣传教育,通过制造良好的社会道德公众舆论影响公民道德建设。相关学术论文中,主要是从某一个或几个具体方面或者与其他国家道德教育进行对比研究日本道德教育的实现路径。白俊的《日本道德教育对我国德育教育的启示》指出,家庭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个性,还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与审美情趣。[31]基国林等人的《“中日新”三国高校实施德育途径比较及辨证思考》[32]、王佳的《日本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认为日本高校的道德教育实施途径有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共同努力,并对这三方面分别进行了详细说明。[33]徐雯娟的《中日高校德育比较研究》认为日本高校道德教育的具体方法有理论教育法、挫折教育法、直接体验法、言传身教法、环境熏陶法等立体多面的方法,比较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34]谢惠莲的《当代中日中小学活动德育比较研究》,通过对中日两国活动德育在理论、原则、形式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比较,强调了道德实践在培养人的道德修养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35]为我国道德实践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借鉴。田静等人的《当代中日中小学道德教育发展趋势比较》指出在道德教育路径上,日本比中国有着更加完整的德育形式,日本道德教育发展不仅仅是一种趋势,更是形成了蓝图,是有计划的,这是中国道德教育所应该学习的。[36]还有学者总结出日本道德教育在途径方法上与中国道德教育有着共同特点:政府高度重视;道德教育的显性与隐性结合;道德教育注重整合化与社会化[37]。对于日本战后道德教育的其他方面,我国学者都有所研究。在对日本道德教育特点的研究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李新慧的《二战后日本德育的特点和启示》,归纳了五大特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并存,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共同配合进行德育,政治化与组织化突出,挑战与缺陷共存。[38]在对日本道德教育的现状研究上,主要有王丽荣的《当代日本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状况》,通过图表和报告的形式指出日本现在青少年道德教育积极方面和问题都有,对与我国的道德教育现状比较研究具有参考作用。[39]在对日本道德教育的环境上,有郑永廷的《美国、日本的德育环境建设》,对美国与日本为构建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所做的努力进行了介绍,指出没有好的道德教育环境,道德教育是很难成功的。[40]钟启泉《儿童德性的形成及其环境影响分析》,通过对德性及其层级、影响儿童的环境进行分析,指出儿童的道德教育必须建立在自律性的基础上。[41]另外,对于日本20世纪70年代产生的道德教育荒废现象以及由此开展的第三次教育改革的研究,应该是我国学者今后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向。
四、简要评述
- 上一篇:采购检查方案
- 下一篇:学校消防安全教育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