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4-03-20 16:56: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作用

篇1

关键词:高校;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职业道德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在履行职责活动中应具备的道德品质。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指为了使高校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能履行会计职业道德义务,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而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高校学生进行的相关教育活动。高校会计专业的学生是国家会计队伍的预备人员,是未来会计工作的后备军,他们是否具备会计职业道德,将直接影响到未来会计工作的好坏。高校作为会计人才的摇篮,作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对培养学生会计职业道德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若重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将会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和习惯奠定基础。然而,当前许多高校都十分重视对学生会计专业知识的传授及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对学生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却重视不够。因此,加强对高校在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势在必行,研究当前高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会计专业课程结构设置中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缺位。会计课程结构是指会计专业在规定的学习期间所学全部会计课程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按照培养高级人才的要求,会计专业的课程由会计基础课程、会计必修课程和会计选修课程构成。高级会计人才应该是同时具备良好专业知识、技能和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的综合体。所以,高校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和结构的完善要同时注重知识的传授和道德的培养。而当下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许多高校没有将会计职业道德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开设。例如,笔者所就读的高校,会计专业就没有开设专门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在会计专业开设的所有课程中只有《思想道德修养》或《道德与法》涉及职业道德教育的问题,而且安排的课时也少(一般4-6课时),并由非专业教师讲授。国家会计学院的一项曾有调查:你所在的学校有会计职业道德课吗?回答有的占20.27%,回答没有的占56.75%,回答有内容而没有单独课程的占22.98%。[1]沈阳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的一项调查显示,80.1%的在校学生没有学习过会计职业道德课程。[2]以上情况说明,多数高校会计专业没有设置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课程,在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处于缺位状态。

2.会计专业教材建设中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存在缺失。同经管类专业及其他文科类专业相比,会计学科专业性强、自成体系,所以无论学校还是学生,都更加关注会计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没有重视。与此相对应,在会计专业的教材建设和教学内容上普遍存在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缺失。与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对在校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不仅有许多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著作和教材,而且发行量大的教材都有相当篇幅的会计职业道德知识的论述相比,我国目前各高校的会计教材很少涉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方面的内容,而专门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教材更是少之又少。《会计学原理》和《审计学》两门课程虽然涉及了一些会计职业道德和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内容,但前者只是介绍了少量会计法规和《会计法》中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4],内容显得空洞苍白,后者虽然在职业道德一节讲解了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但因教学大纲的限制,课时安排非常少。以上情况无疑会使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失去先天基础。

3.会计专业教师队伍中会计职业道德教师的缺乏及会计专业教师自身的缺陷。会计教师对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会计人才、发展会计事业负有重要职责。会计教师和其他教师一样,在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应该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然而,目前高校会计教师的教学结构却存在一定的缺陷,这种缺陷表现在:高校会计专业的教师一般分为基础课程教师(主要讲授英语、高等数学等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教师(主要讲授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等专业课程),而根本没有专门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会计法规、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师,即在会计专业教师队伍中专门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师缺位。这种会计教师队伍的结构缺陷,使得会计专业学生在会计法规、会计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知识的先天不足。另外,一些会计专业教师由于自身素质问题和本身会计职业道德意识不强,因而对学生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意识也模糊,导致不能在会计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和会计专业技能的培养过程中对学生渗透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

4.各种会计专业的考试中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内容缺乏。针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各种考试,如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电算化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研究生考试等,主要都是考会计专业知识,而较少涉及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内容,而且内容分值较小。调查发现,会计专业学生在校的一大部分时间用于准备各种会计考试。以笔者就读学校为例,少数人在大一下学期即通过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部分人大二下学期、大三上学期通过,大三下学期以来,部分人忙于考研、部分人准备注册考试。这说明会计专业的在校生格外重视各种会计考试,也说明各种会计考试对会计专业的在校生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正是因为这些考试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其内容、分值的匹配才应该更趋合理而不应该发生偏斜,但是,当下此类考试的导向却发生了严重的偏斜――偏重会计知识和理论的内容,而较少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以注册会计师考试为例,考试科目有《会计》、《审计》、《经济法》、《税法》、《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成本管理》,可以说涉及会计及相关领域的所有内容,而涉及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内容几乎没有。[3]在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涉及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内容也很少,分值也很低。在这样的考试引导下,学生为了通过考试很自然会把学习重点放在会计专业知识上而忽视会计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学习。

二、加强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1.改革现行的会计学科课程体系,增设会计职业道德课。针对高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缺少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缺陷,高校应调整会计专业教学计划,增设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并有计划地将其纳入会计专业教学体系中,使其成为会计专业课程的组成部分。具体讲就是,把会计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会计法规教育等课程定为会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通过这些课程的开设,向在校大学生灌输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帮助会计专业学生树立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只有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纳入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并将其定为专业必修课,才能引起方方面面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才能使其在高校会计教学体系中获得应有的地位,并在师资、教学条件和教学时间等方面得到保障,从而不断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最好安排在大学四年级,因为此时学生已系统地修完了各门会计专业主干课程,对会计理论、技能和知识有了较全面的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再结合案例系统地讲授职业道德,就可以广泛地涉猎企业财务、税务、审计、电算化等内容,这样既能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能使学生拓宽知识面;在提高学生会计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能提高其政治思想水平和法制观念,从而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帮助他们形成职业道德观念和良好的职业品质。

2.加强会计专业教材建设,丰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针对目前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教材的缺乏,国家应积极组织会计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和高校教师,结合会计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道德困境和典型案例,共同研究编写专门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教材,以供各高校开设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时选用。同时,应积极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对会计专业现有核心课程的教材进行修订,以增加相关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并选编相对应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对其中的道德难题进行讨论,使学生在掌握会计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加深对相关职业道德要求的领悟,从而促使学生在将来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道德自省。在目前还没有专门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教材出版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会计专业教育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即在讲授会计专业课诸如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税法等每一门课的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况融入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比如在学习《中级财务会计学》的会计要素――资产中“现金”、“银行存款”时,教育学生自觉维护财经纪律,严格遵守银行结算制度,加强企业货币资产的管理,保护国家财产的安全与完整,从而培养学生强烈的制度意识。

3.完善高校会计专业教师结构,加强会计教师队伍建设。会计专业教师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可以说高校会计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启蒙教育,对会计专业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形成良好职业道德品质,成为具有高素质、高风尚的会计人才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建议设置会计专业的高校一方面要培养专门讲授会计职业道德、会计法规课程的教师,以弥补会计专业教师队伍的缺陷,完善高校会计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方面也要特别注重对现有岗位上的会计教师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要培养他们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因为道德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如果教师本身不重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或者教师的言行反映出教师本身的职业道德水平低,就会对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4.发挥考试的引导作用,在各种类型的会计考试中增加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针对当前各种会计考试内容中会计职业道德内容少、分值小的情况,今后国家应该在各种会计考试中增加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内容,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分值,以便通过各种类型的会计考试引起人们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对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视,从而发挥会计考试在建设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方面的功能。应该说,学校平时的期中、期末考试就应该把对会计职业道德内容的考试和对会计专业知识的考试以及会计专业技能的考核放在同样的位置,比如增加会计法律制度、会计职业规范、会计道德修养方面的考试内容,并增大这方面的分值,以便通过平常的考试,让学生在心底感受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在各种会计考试中增加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内容和分值不能仅是走形式,重要的是要通过考试在学生中产生一种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 马颜玲,黄云明.应加强和改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J].经济论坛,2004,(15):121-122.

[2] 陈祺,戴蓬军,马正凯.会计专业学生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情况的调查研究[J].财会通讯,2005,(9):88-91.

篇2

1. 高校会计专业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 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由于会计工作有其特殊性,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职业道德水平有着特殊的要求,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是一名合格的会计人才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品质。会计专业学生是我们社会未来会计事业的建设者,是会计法律法规的践行者,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德才兼备,具备良好的个人综合素质,所以高素质会计人才是高校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基本目标。高校必须大力加强高校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从战略的高度去培养既具娴熟专业技能,又有高尚道德情操的高素质会计人才,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1.2 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每年高校为社会培养大量的会计人员,会计专业学生已是会计队伍的最主要来源。所以,在高校会计专业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将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内化为会计职业道德品质,最容易获得实质性的效果,从而使会计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遵守职业道德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我国着名会计大师杨纪琬说过:做人是做会计的根本,所以会计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殊性决定了更应强调对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具有完善的人格与深厚的道德修养,并以此作为出发点,提高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和树立“诚信为本”的职业道德理念,为他们将来进入工作岗位,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奠定良好的基础。

加强会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我国现阶段大量企业肆意造假,多数经济案件都有会计人员牵涉其中,从而使会计成为“高风险”的行业。高校会计专业学生是我国会计人员最主要的来源,加强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从学生时期就使他们熟练掌握相关的行为规范,培养良好职业道德意识,实现自我监督和自律,是会计学生在以后工作中实现自我保护的最佳途径。加强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一方面能够使学生正确认识会计工作的重要性,产生热爱会计事业的责任感;另一方面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尽职尽责、忠于职守,正确处理奉献与索取、集体与个人的关系。这样,当经济利益与道德规范发生冲突时,才能够抵制住外在物质利益的引诱。总之,高校学习时期是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最合适的启蒙教育阶段,这一时期最容易使这种职业道德内化为个体道德,从而使会计学生在工作中面临职业道德挑战时,能够对公众利益和个人利益起到最大限度的保护作用。

有利于会计队伍的健康发展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大量的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具有强烈的需求,所以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直接影响着经营者、投资人、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的决策,进而影响到整个经济社会的秩序。由于会计人员承担了重大的社会责任,所以在会计教学中必须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纳入专业会计教学体系,使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在学校期间就能够得到培养,在毕业后能够以高尚的道德、积极的态度、正确的方法从事会计工作,从而从根本上促进会计队伍的健康发展。

2. 高校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现状

2.1 会计专业缺乏职业道德培养目标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资本要素知识化,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已不仅限于具备会计专业知识与能力,更看重的是个人的综合素质。然而,目前我国高校会计专业培养目标以及具体培养计划都将会计理论及实务能力作为重点,而忽略了道德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主要针对学生的智力培养,将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会计、审计学、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等课程列为专业必修课,而涉及培养学生德育方面的课程,如会计法、会计伦理等却很少有学校开设,即使开设也列为学时很少的选修课。总体上看,我国会计教育仍侧重于专业技术素质教育,而忽视职业道德和人格素质培养,忽视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对各种能力的培养。

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认识不够

我国会计专业教师主要是基础课程教师和专业课程教师,而很少有专门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会计法规、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师。由于高校会计专业教师不重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认为那是政治课老师的事情,与专业课教学无关。所以,讲授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师主要从事理论的研究,缺少实际业务的经验,很难从深层次来理解和把握会计职业道德在实物操作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针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各种考试,较少涉及有关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内容,以致会计专业课教师自然把授课重点放在会计专业知识上而忽视会计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内容。

教学内容缺乏、教学方法单一

从现有的会计教学体系来看,高校会计学教材很少涉及到职业道德教育,现有的思想政治教材又存在内容空洞、形式单一、脱离专业等问题,而专门的配套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教材更是少之又少,这使实施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缺乏理论依据。另外,有关会计职业道德的课程,如《会计法》、《会计从业道德规范》等课程内容比较枯燥,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主要靠教师在会计课的讲授中或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提出一些职业道德要求,讲多讲少完全由老师决定,并没有针对性地向学生进行深层次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这种简单的授课方式,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产生了学生不愿意学、甚至厌学的情况。

3. 加强高校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

3.1 重塑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学目标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应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可见,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中心思想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高素质人才更注重培养对象的综合素质,所以现阶段高校的培养目标并不是单纯的理论知识教育,而更应注重人文素质、品德等教育。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会计专业仍侧重于基础知识教育,而忽视职业道德的培养。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会计职业道德提出了新的要求,许多涉及会计职业道德的新问题需要解决,加强高校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在为社会培养会计人才时,应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会计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学习

高校会计专业应把《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列为会计专业核心课程,在向学生讲授会计职业道德相关内容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 “诚信为本”的职业理念。由于职业道德的要求需要内化为职业理念,所以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需要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而不可能一蹴而就,通过一两门课程的学习就能达到效果。基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特殊性,教师只有通过平时量的积累,寓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于各门课程之中,才能培养出综合的职业道德水平。另外,教师需要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的内在职业素质,在讲授时才能使学生真正地起到内化的作用。对于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包括修订教学计划或调整课程设置等。也可将案例教学与道德教育相结合,让学生了解违规会计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内在原因,通过讨论分析职业道德冲突的解决途径和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培养职业道德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和提高职业道德水准。

丰富会计职业道德教学内容

由于会计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很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丰富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职业使命感、责任感和道德意识教育。由于现有教学内容的缺乏,需要会计教师及时地将杂志、报纸、网络等所报道的各种案例和新闻作为教学内容,补充教材实践知识的不足,增强学生识别虚假会计信息的能力,从而起到强化职业道德理念的作用。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不局限于书本知识,形式灵活多样,通过实际案例感受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会计职业道德精髓的理解,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不断地更新和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从而不至于被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所淘汰,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人格和理念。

参考文献:

[1] 董丽英.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与方法设计[J].财会通讯,2007.8.

篇3

一、会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会计人员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提出了以下原则和要求。

(一)敬业爱岗。会计人员应当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从事的工作要求。

(二)熟悉法规。会计人员应当熟悉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和会计制度,并结合会计工作进行广泛宣传。

(三)依法办事。会计人员应当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工作,保证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和完整。

(四)客观公正。会计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中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五)搞好服务。会计人员应熟悉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情况,为改善单位的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六)保守秘密。除法律规定和单位领导同意外,不能私自向外界提供或泄露本单位的会计信息。

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没有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放在应有的地位。近年来,增设了许多新的专业课程,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一直没有作为单独一门课程纳入会计学科体系。没有认识到会计人员不仅与数字打交道,在实际工作中更需与人、与事、与物打交道,面临利益诱惑和道德冲突,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会计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

(二)教学中重视专业技能培养,忽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会计课堂教学中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不重视给学生灌输会计职业道德观念、职业风险意识、保密意识、责任意识,使学生在面临实际工作中与道德冲突时无所适从,导致部分学生虽然具有较高的会计理论水平和技能,但缺乏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

(三)学生缺乏顶岗实习的社会实践机会。由于会计资料的重要性,许多单位不愿意给学生提供实训的机会,导致学生在学校读书期间缺乏“真刀实枪”的实践机会,缺乏对会计职业风险性的深度理解,从而使学生埋下遵守职业道德自觉性不够高的隐患。

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

1.提高教师的人格修养和专业水平是培养学生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条件。会计教师高尚的人格修养和过硬的专业知识是培养学生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条件,教师自身人格的完善会对学生高尚人格的培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而不会引发抵触和反感情绪。在日常的会计教学实践中,会计教师应以自身较为完善的人格修养为基础,结合实际会计案例对学生进行会计职业道德品质的引导和教育。实践证明,会计专业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及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会计师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学生内心信念的形成。

2.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在会计工作中,会计与单位的财务打交道,需要经常接触金钱等财产物资,因此,职业道德教育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并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法制教育让学生知法守法,培养学生学习、执行有关法规政策和自觉性。会计必须遵守国家的各项财经纪律和财会制度,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

3.设置“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开展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活动。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在会计专业学历教育中专门开设“会计职业道德”课程。通过在校阶段的教育,向学生灌输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学生树立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学校要将职业道德教育纳入正常的教学内容中,增加学分比重,针对不同学生特殊需要采取辅导教育方式。通过开设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加强引导,开展各种公益活动,强化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诚信观念。

4.创新教学维授专业技能的同时重视职业道德教育。针对目前部分学校毕业的学生虽然具有扎实的会计专业理论和技能,但缺乏会计职业道德观念的情况,学校在传授专业技能的同时更应重视职业道德教育,把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专业教学全过程,以实现德育和智育的内在统一。

5.运用各种形式在学生中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在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的同时,要充分运用各种形式,如校内广播、电视、校园网络、图书馆、陈列室等设施,发挥校报、校刊、黑板报和橱窗等作用,形成强大的舆论导向,正面引导学生,逐步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

篇4

【关键词】高校;会计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培养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它贯穿于会计工作的所有领域和整个过程,通过对会计工作人员自身的约束,通过将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内在的非强制性规范,促使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形成良好的规范。新的经济形势下,高校财务部门和系部都应该完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体系,更新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理念,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进程。结合当前高校会计道德教育的特点,进一步寻找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和改革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方法,在老师方面,也应该提高道德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加强专业老师的师德建设,做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与就业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等多种紧密结合,形成一个完善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系统。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是让原则、规范和观念注入到会计人员的意识之中,引导会计工作人员能够实现自己调节、自我监督,对其自身的会计专业道德进行一个综合的会计道德评价。具有整体性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思想,是会计道德认知、情感、意志、信念和会计道德习惯等各种因素相互发展,相互影响的整体,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既要所有侧重地培养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道德,又要兼顾其他方面。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实践性和道德本身是知和行的统一,没有了会计道德实践工作,会计道德行为就会变得毫无意义,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的社会实践中培养和训练,由“知”转化为“行”尤为重要,而且也必须在实践基础上实现。社会会计工作的复杂化情况使会计人员的从业道德面临许多的问题,他们在社会的会计工作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的诱惑。尤其是在高校会计系统的发展过程中,会计人员因为缺失职业道德而发生的舞弊案件在逐渐的增加。高校因为财务系统的单纯性,没有企业会计系统的复杂化,相对来说,财务会计过程简单清晰一些。但是,即使在这种环境下,仍然有一些职业道德问题出现,而且未引起大家重视。在高校中,针对有开设会计专业学科的学院来说,更要注重对于这一专业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对于会计专业的道德理论知识来说,现在教育部门提出要重点培养具有综合能力较强的会计学生,不是只具有会计技能的会计人员,而综合能力最重要的就是会计职业道德。但是高校的实际情况是很多老师只重视实际教学,而忽视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高校大都建立了科研实务教学领导小组,对于会计实务大部分都有相应的研究小组,而对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方面的探讨就比较少。现在,有关部门对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规定与目标都有了明确的指示,同时,高校的一部分资金投入也将注重实效性方面的投入,一些系部也加大在不能见效快的职业道德层面上的投入,尤其是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教学和参与会计实践方面的资金投入。通过结合我国高校在实际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以下具体的、有针对定的措施。

1完善高校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加强实际经济工作中应用

我国高校在对学校内会计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提高学生的专业文化学习和会计课外知识的能力,尤其加强对学生会计专业综合素质的培养,进入社会之前,学校要加强培养学生会计方面的法律意识,熟悉各种会计法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进入社会经济工作中的同时,在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水平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方面,需要自己约束自身道德观念。同时,对在校学生培养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会计人员进入社会之后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道德水平和法制观念,切实落实到个人的会计职业道德修养当中,使自身的会计素养得到提高和巩固。

2更新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观念,发展多样化教学

高校会计教育要想持续有序的发展,需要及时更新会计人员及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找出学校本身的会计教育的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汲取国内外的先进会计职业道德思想,将国内外优秀的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方法引入学校专业教育。高校则应该注重学生在职业道德教育中以人为本的理念,时刻树立为自己所在单位服务就是实现自己价值的观念。其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应体现会计人员之间的个体差异,不要一视同仁,对跨专业的各系学生应该采取多样化以及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会计职业道德教学要考虑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自身成长的家庭环境,以及自身道德素养等各种因素。

3拓展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进程,引导学生进入社会工作

通过对进入社会的会计专业同学的调查,我们发现工作越久,在经济工作中受到的会计职业道德冲击性就越强。会计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接触的会计职业道德意识表现比较单纯及简单化,但是在步入社会后,学生才发现在复杂的经济关系中,保持自身会计职业道德的艰难性。所以,鉴于这种情况普遍存在,在今后的学校之内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建立一个持续跟踪、反馈和帮助的平台。各高校可以建立以自身为单位的会计职业道德互助平台,使进入社会的会计专业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会计职业风险的时候给予引导和互帮互助,另一方面,也可以分享执业经验教训。

4结合实际,引导学生正确价值观

当前社会,物质诱惑很大,各种行业各个岗位都有。刚出门的学生,尤其是涉及到经济方面专业的学生,如何在复杂的社会形势下把握自我岗位责任的一个度,也是需要引导和学习的。除了在学校接受的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还需要进行自我约束,自我监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如何在社会生活以及工作生活中,需要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思考岗位职责,并且需要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能够抵制一切的腐蚀,坚定自己的专业立场,把握住自己的岗位准则。

5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目标不统一,重视度不高

我们国家对于职业道德教育一般都是侧重于自身的道德素养上,虽然我们国家的会计专业设置了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课程,但是,老师的讲解也主要是集中在课本以及网络等媒介的单一知识讲解中,学生只能面对现有空洞的案例或者理论空想,很难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理解认知,再一个,我国高校对于职业道德教育还停留在教育基本阶段,一般情况下,在开设职业道德教育后,往往通过讲解就不会再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建设等进行必要的了解,指导,造成学生在毕业之后,对于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以及如何规范自己的会计工作很快遗忘,造成目前我国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日益失落的局面。在现代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发展时代,作为经济基础的会计工作尤为重要,而会计工作的核心就是会计工作人员,会计工作人员的基本职业素养更是重要,能够保证各个单位的会计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为保持各工作单位的工作连续性,准确性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从高校开始就注重会计职业思想教育的普及以及重视,使之在校期间就能很好的培养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思想,为进入社会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何军峰,黄红球.试论新形势下加强高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和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

[2]宋宜珈.国外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商业经济,2013(8).

篇5

1对学校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调查

为了解学校在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方面所做的工作及其实际效果,笔者进行了两项调查。

1.1调查学校是否开设了有关会计职业道德的课程

通过对所在城市开设会计专业的4所职业院校的调查,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开设法律道德或法制教育课程的有4所,且都安排在第

一、二学期;开设技能实训类课程的有4所;开设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课程的有2所(都安排在第五学期),每学期安排过一次有关会计职业道德专题讲座的有1所,没有一所学校专门开设会计职业道德课程。

1.2调查本校会计专业学生学习会计职业道德相关课程后的实际效果

调查分两组进行,第一组的对象为一二年级未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153位学生,第二组的对象为三年级参加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107位学生。调查结果显示:是否参加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成为学生接触会计职业道德的标尺,但这仅仅是形式上而已,大部分学生是出于考试需要,并未在思想层面认知;学校开设的法律道德等课程未能达到向学生传导会计职业道德信息的效果;学生对会计工作情境缺乏认识,认为“会计诚信”离自己很远;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越来越被社会“同化”。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学校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有待加强。

2原因分析

2.1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尚未真正融入专业教学体系

学校在会计专业教学计划安排中,过去主要强调会计理论知识,侧重学历教育,后来通过示范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引导,开始注重对师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训课程所占比例得以提高,出于验收和就业需要,“考证”成为学校教育的又一侧重点。但对学生职业道德修养的培养,还仅停留在枯燥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层次上,造成学生片面追求实用和自我专业价值,使今后在实际工作中的职业道德培养失去了先天基础。

2.2缺乏浓厚的会计文化氛围

学校的专业文化建设重形式、轻实质,通常的做法是挂几幅会计名人像、贴几句会计法规、布置一间展室,学生在入校时参观过一次后就大门紧锁。而日常教学工作围绕考试考证转,学生管理工作围绕校纪校规转,课外活动围绕文娱体育转,没有将教育教学及学生活动与会计职业道德培养有机结合,达不到文化熏陶、潜移默化的效果,无法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认识。

2.3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与专业脱节,教学形式陈旧

学校开展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以思想道德及法制教育为主,一方面理论性强、不易理解,另一方面,课程内容没有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文化层次,与会计专业也缺乏紧密联系,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大部分的职业道德教育在“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和教师反复说教的情境下开展,形式僵化,学生被动接受,其结果自然是“左耳进右耳出”;多媒体教学化身为放法制录像;难得有一次案例教学,又由于案例简单、缺乏新意、答案一目了然而变得无思考价值,学生自己都觉得参与讨论“太过幼稚”,也就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

2.4社会现象冲击学校道德教育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但社会风气却变差了,不良的社会风气对学校德育造成了强大的冲击,真善美的学校教育和假恶丑的社会现象形成了两种对立,这对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的青年学生来说,很容易导致他们道德情感的迷失。

3加强学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措施

3.1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专业教学计划

学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职业道德教育摆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将“法律道德教育专业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渐进教育理念运用到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中,设置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系列课程。通过“职业生涯与规划、法律道德、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经济法、会计法、就业指导”等课程的开设,循序推进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3.2加强学校专业文化建设

要努力开拓新形势下学生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大力推进校园专业文化建设。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到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文体活动各个方面,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3.3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融入专业教学中

在开展专业理论教学时,教师除了对专业知识进行讲解外,还应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力,融入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例如,出于粉饰会计报表的目的,将本应费用化的利息支出进行资本化,就会虚增当期利润。教师应指出,这是会计制度所不容许的,要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抵制这种违法行为,使知识的外延得以延伸,陶冶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情操。积极开展校内实训教学,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实训中要注意变换学生的岗位角色,使学生熟悉实际工作中的业务处理流程,了解各岗位的职责要求。学生只有亲身实践,才能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会计职业道德知识。

同时,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并将实践中遇到的有关职业道德问题加以整理,作为案例教学的内容,补充教材的理论知识,化解学生在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认知矛盾,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篇6

关键词: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诚信是会计的灵魂,会计诚信是我国经济和谐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精神基础。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是未来会计领域的主力军,其职业道德对于维护会计整体行业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从国际上的安然事件到国内的银广夏、蓝田股份会计舞弊所引起的问题再一次地把诚信会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推向了维护会计行业尊严的风口浪尖。本文主要探讨加强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根据目前高校教育的实际情况综合文化、心理等提出我国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措施。

一、我国本科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现状

《2007年会计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高校每年约有10万左右会计专业毕业生加入会计行业。会计专业学生是未来会计领域的预备役,在大学读书期间正是他们增长会计知识、形成职业道德人格的黄金时期,也是高等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深入人心的最佳时机。然而,由于各方面原因高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以下缺陷:

(一)职业道德教育的薄弱或缺失

高校会计专业的培养通常涵盖会计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及职业道德教育三个方面,目前就业对能力的需要导致我国各高校本科培养目标以及培养计划都过多倾向于会计理论及实务操作,而忽略了道德教育。据调查显示,仅有19.9%的高校会计专业学生接受过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学习,这直接导致学生对会计职业道德理解的缺失。一项针对专科、本科、研究生的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在屈指可数的开设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学校中超过2/3的学校此类课程为选修,平时课时少,考试形式多为考查课,在这种教育状况的引导下,职业道德教育难以引起在校学生的重视,又何谈在学生的职业人格形成中发挥作用?

(二)教学方法拘泥于传统模式没有创新和突破

近年来,在解放思想大潮的呼唤下许多高校都在积极从事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模式从传统灌输模式变化为多元化教学,如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研究式教学、实验式教学,这都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和接受,达到了积极的效果。然而在职业道德教育却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还保留以政治教育代表职业道德教育、说教式的道德知识传输的旧模式,忽略教学方式的生动和道德情感的熏陶。总之,教学方法没有创新和突破是职业道德教育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缺乏对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熏陶和职业氛围的营造

学校是社会中最纯净的一片土地,在校学生的职业人格和职业性格尚处在形成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多元化、经济的多元性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受到了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冲击,部分大学生对于原有的传统道德信仰产生动摇,原有的道德操守一旦失陷就会导致个人主义价值和自我意识突出,在利益面前屈膝投降、道德沦陷。

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诚信品格塑造在会计人才培养中意义重大

会计界先贤潘序伦先生曾说:“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诚”。《国际会计职业道德准则》的道德原则定义为:正直、客观、独立、保密、技术标准、业务能力、道德自律。诚实无欺、信守诺言、言行相符、表里如一,这既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更是会计人员的道德操守,它把外在的法律内化,深入到法律无法作用的领域,在会计人员需要、动机等内心世界发挥约束作用,使得会计人员自律,对会计人才培养意义重大。

(二)高校会计人才对于国家会计的特殊意义

众所周知,高校会计人才是未来国家会计领域的主力军,决定会计的发展方向和祖国经济的腾飞,因此高校会计人才对于国家会计和国民经济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基于这个原因,大学承担着输出人才的责任,更承担了对输出人才职业道德负责的重托。财政部会计司刘玉廷司长指出:“会计诚信教育已列入工作议程,我们将通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体系。全面开展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因为当巨大的利益驱动与严肃的道德规范发生碰撞时,只有潜移默化的诚信教育才能使天平倾向道德规范。所以,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成为当务之急。

(三)国内外造假案例为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敲响了警钟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信息失真已成为全球会计界面临的一个共性话题。社会各界都在呼唤诚信会计,强化会计管理,提高会计职业道德已经成为会计工作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作为培养高等会计从业者的高校更应该反思舞弊问题出现的根源,并努力探索提高会计德育实效的途径。前车之鉴,后世警醒,让前世失足的教训换作新一批会计工作者的职业操守,遵法守纪,不踏雷区。

三、实现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构建以诚信为核心的会计文化,以人文精神陶冶道德情感

从孔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儒家为人之道到现代的诚实守信价值观,中华民族从不缺乏以诚信为核心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感化。高校的人文氛围是思想道德品德教育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生存的土壤,高校回归人文教育,通过科学手段和人文精神融合来缓解腐朽思潮对人性的扭曲,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最终学生的独特个性,尊重学生的创新思维,注重利用几千年来积累下来的传统人文精神积淀陶冶道德情感,培养人格高尚、思维睿智、具有完整健全人格的21世纪新会计人才。

(二)高校改革传统职业道德教育教研方式,不断发展创新

首先高校应对现有的课程设置计划进行研究,对不科学的设置计划进行调整,在教学计划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但对职业道德教育现状的突破产生革命性效果的不是单纯的增加科目,而是对德育教研方式进行改革,推陈出新。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1、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法。心理学认为,人在作为前虽然事情没有发生但在心理上实际上已经有了如何作为的驱动点,一旦事情发生就会按照驱动点的轨迹进行价值判断、有所作为。因此,在高校教育完全可以利用心理学对会计职业学生进行心理评估,建立心理档案。如果一旦出现心理状况可以立即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矫正,使之及时调整,战胜消极心理,实现健康的道德取向。

2、案例模型法。研究表明,视觉传输的效果比听觉传输的效果好上百倍。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仅仅依靠老师的讲述职业道德教育是很难深入人心的。道德教育最有效的方式是案例教学,刺激学生的兴趣点,通过同时调动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启发学生从实际案例中吸纳开放中的道德意识,引导学生从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中剖析案例中道德的深层问题,在学生自己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始终贯穿国家法律法规制度和道德影响,最终增强高校会计预备从业者的道德意志,弘扬正气。

3、跟踪指导法。跟踪指导法是盛行于欧美的一种教育方法,它着眼于长效保持,建立日常可跟踪、可对比的指导制度。在教学、生活中为会计学生建立一整套的评估、监督、奖惩、改正与发扬的制度,记录在案,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证德育长时间的感染力,最终达到深入人心的效果。

总之,高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的义务,任重道远。高校应按照道德发展规律,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采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在学生时代不仅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更具备自觉遵守职业道德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祺,戴蓬军,马正凯.会计专业学生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情况的调查研究[J].财会通讯,2005(9).

2、伍中信,沈辉.提高会计德育实效的现实途径――以人文精神陶冶道德情感[J].会计之友,2009(9).

篇7

【摘要】当然,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影响会计行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一项重大系统工程,单凭会计教育界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它还需要政府部门的正确引导,需要会计理论界、实务界、学校及社会多方面的协助与配合,那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会计人员所提供的经济信息是社会进行资源配置的基本依据,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准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其为社会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作为培养准会计人员的高等院校,其培养的会计人才不但应具有高水平的技术,而且应具有高水准的职业道德。所以,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会计信息质量、会计职业形象和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一、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迫切性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对现有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这主要由会计职业团体及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来完成;二是对准会计人员进行职前教育,由于职前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各大专院校,所以对在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学校应承担的责任,应当由学校来完成。对前者,1998年财政部就下发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要求在职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提高政治素质、业务技术和职业道德水平。2003年3月,财政部又专门就会计职业道德问题下发了《财政部关于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宣传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部门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公信力。在此号召下,各地财政部门已大规模的组织了各基层在职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工作。可见,第一层面的教育已获得了重视。然而笔者认为,要使职业道德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仅靠后续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职业道德教育关键还在第二层面,即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源头———高校教育(或学历教育)。学历教育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环节。大专院校学习阶段是学生们职业情感、道德观念、是非善恶判断标准初步形成的时期,所以对在校生开展教育是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据统计,我国每年有超过10万的高校会计专业毕业生,这些学生毕业后的去向主要有两个,一为企业财务部门,二为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企业会计人员,其基本职责是向管理者、投资者、信贷及其它利害关系人提供信息;作为注册会计师,其职责主要是合理保证其客户对外提供信息的真实与可靠。可见这两类人员的行为都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其职业道德水平也就直接关系到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由于在校学生思想还比较单纯,尚未受到社会上许多不良风气的影响,因而对他们进行有关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易使他们印象深刻,思想上能够先入为主,产生较好的教育效果。

二、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

目前,在我国高校的会计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忽视会计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的通病。在传统的会计教育中,教师往往只注重传授会计知识,很少关注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和会计法律法规方面的教育。这种重专业技术知识的传授,而轻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的教育模式,是导致将来从业的会计人员高技能、理论,低道德素质、法律观念的一个重要原因。[1]经调研发现,在广州十余所开设会计专业的高校中,大部分专业培养计划中没有设置系统的会计职业道德、法律法规方面的课程,有些院校虽有设置(如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金融学院均开设了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或会计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但只作为选修课程,且缺乏系统性,教与学的效果也不太理想。另有些院校在学生毕业前会安排其参与职前教育,但通常时间很短,系统性差,没有真正与学生的专业学习和今后的职业生涯相结合,效果不尽人意,而大多数院校甚至没有安排职前教育。显然,这种教育对学生职业道德观念的培养、会计违法的危机意识的树立均不能起到应有作用。当学生毕业后遭遇职业道德问题时,由于从未受到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教育而会感到茫然,且在没有固有教育基础及现有利益诱惑的情况下,极易走向反面。

三、值得借鉴的发达国家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从当今许多发达国家来看,其发达的市场经济与其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的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众所周知,在发达国家,各种会计职业团体为了维护本职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均十分重视。如在美国,其注册会计师协会、管理会计师协会、内部审计师协会、政府会计师协会都分别制定了本团体的职业道德规范,并制订了保证其规范得以执行的具体措施,如对违背职业道德的会员予以不同程度的惩处。近年来,这种对职业道德方面的重视情况已经从职业界扩展到了教育界。早些年,在有关教科书中,仅在个别章节有有关职业道德方面的案例,而近年来出版的《会计原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审计学》等教科书,大都在每章后面附加了有关职业道德问题的案例。在很多版本的《中级会计》第一章中也会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定义、内涵及职业道德规范、职业道德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的案例的分析方法进行系统介绍。一些教授或研究人员还对职业道德的不同教育方式所取得的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对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也得到了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及其他区教育机构的支持。[2]可见,尽管发达国家在职业道德(会计诚信)方面也有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但总的来说其对职业道德方面教育的重视程度,还是为发达的市场经济的运行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保障的。

四、建议与思考

篇8

[关键词]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1-184-01

高校会计类专业的学生,是会计队伍的预备人员,如果学生缺乏应有的会计职业道德,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必然会导致其为谋取个人或单位利益而肆意造假。有调查显示,目前会计犯罪呈现高学历、年轻化的趋势,这与会计学历教育中缺乏职业道德教育有直接关系,因此对会计专业学生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诚信为本的职业理念,有利于加强会计学生毕业后的自我保护意识,有利于会计队伍的健康发展。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由于会计人员承担了重大的社会责任,所以在会计教学中必须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纳入专业会计教学体系,使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在学校期间就能够得到培养。

一、高校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资本要素知识化,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已不仅限于具备会计专业知识与能力,更看重的是个人的综合素质。国家教委提出,高校会计专业的教育目标是:“培养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会计事务所、经济管理部门、学校、研究机构从事会计实际工作和本专业教学、研究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在目前我国各大院校的会计教材体系中普遍存在着重会计专业理论知识、轻职业道德教育的问题。

虽然绝大多数高校会计专业教师是兢兢业业的,但我国会计专业教师主要是基础课程教师和专业课程教师,而很少有专门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会计法规、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师。所以,讲授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师缺少实际业务的经验,很难从深层次来理解和把握会计职业道德在实物操作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针对会计专业的各种考试,如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职称考试等都主要是考查学生所具备的会计专业知识,而较少涉及有关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内容,以致会计专业课教师自然把授课重点放在会计专业知识上而忽视会计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内容。

从现有的会计教学体系来看,高校会计学教材很少涉及到职业道德教育,而专门的配套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教材更是少之又少,这使实施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缺乏理论依据。另外,有关会计职业道德的课程,如《会计法》、《会计职业道德》等课程内容比较枯燥,简单的授课方式,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产生了学生不愿意学、甚至厌学的情况。

二、加强高校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建议

(一)重塑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学目标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应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所以现阶段高校的培养目标并不是单纯的理论知识教育,而更应注重人文素质、品德等教育。

(二)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学习

高校会计专业应把《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列为会计专业核心课程,引导学生树立“诚信为本”的职业理念。由于职业道德的要求需要内化为职业理念,所以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需要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教师只有通过平时细微的量的积累,寓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于各门课程之中,才能培养出综合的职业道德水平。对于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如在讲授审计、基础会计、财务管理、中级财务会计等课程中,结合现场需要可适当增加职业道德内容。

(三)丰富会计职业道德教学内容

由于现有教学内容的缺乏,需要会计教师及时地将杂志、报纸、网站等所报道的各种案例和新闻作为教学内容,补充教材实践知识的不足,增强学生识别虚假会计信息的能力,从而起到强化职业道德理念的作用。

篇9

目前,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总体上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拥护党的方针、政策,支持改革开放,对未来充满信心。但与此同时,由于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时期,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心理承受力比较脆弱,容易受社会不良思想倾向的侵蚀。他们一方面要求改革,渴望成才,另一方面感到仅凭自己的劳动不能达到所期望的目标,容易滋生失落感。因此,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就要切实加强引导,改进思想教育工作,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中专教学中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道德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虽然我国的会计课程体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不断进行调整,但是一直表现出重视专业技能培养,忽视职业道德教育的特点,没有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单独一门课程纳入会计学科体系,职业道德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日益增多,对会计信息的披露要求越来越严格,许多过去不为人知的造假行为被曝光并受到应有的惩罚。时代呼吁诚信,而诚信教育最适当的时机就在于会计从业人员的启蒙教育阶段。因此,在目前中专会计教学中,更应该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二、对于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建议

1.改变以往重专业技能培养,轻职业道德教育的传统教育观念。

长期以来,我国形成的以应试为核心的教育模式,注重学生的智育,而职业道德教育却抓得不够。在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会计资格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当中,都缺少职业道德方面的内容。由于道德教育缺乏,一部分会计专业学生存在明显的人格缺陷,进入会计领域后,全无职业道德可言。作为这一行业的教育者,我们更应该意识到职业道德教育的分量举足轻重,只有在思想上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才会在教学过程中贯穿职业道德教育,以利于学生不断提高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为今后从事会计工作,并在职业活动中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奠定基础。

2.开设“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

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不是通过较少课时或几次讲座就能完成的,应该从会计学习启蒙阶段就系统地接受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并通过整个在校阶段的专门教育,向学生灌输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牢固树立会计职业道德观念,使他们在掌握会计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同时,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为毕业后进入会计职业打下良好基础。

3.丰富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式。

会计职业道德理论、原则一般较枯燥、抽象,若按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则学生不易真正领会,甚至会反感。教师在讲授会计课程时有意识地在课堂上结合相关案例资料,鼓励学生思考,这是培育学生快速思维的有效形式。在进行案例教学时,要取得好的效果,一要选择好案例。案例的选择主要围绕有关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但同时要注意与学生已掌握的专业知识联系起来。例如在教学会计从业资格的班级时,针对教学的内容主要是“岗前培训”,因此选择的案例侧重于会计未来职业道德的内容,这些案例除了涉及道德决策外,还涉及会计学许多理论和实务问题。因此,学生通过案例研讨不仅能思考在各种情况下做出怎样的决策,而且能有效地复习和巩固已学过的会计知识,并且使已学过的有关知识得到灵活运用。二要对案例内容做好充分准备。教师不仅要熟悉案例,而且要尽力收集其他辅助教学材料,如各类专业性报刊上有关论文、观点等。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使学生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所学的相关会计专业知识,提高灵活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在生动活泼的学习中培养道德观念。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专业特点,开展与职业道德相关的课外活动。教师可以在带领班学生春游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爱护环境教育,引导学生用眼睛去欣赏美,用心灵去感受美,用感情去体会美,让情操得到美的熏陶。祖国山水是美,可是近年间由于种种原因环境污染严重,有的地方山不再青翠,水不再碧绿,花不再芬芳,草不再茂盛,天空不再蔚蓝,……借此教育学生增强环保意识,爱惜祖国山水,做环保的卫士。

5.重视会计的师德建设,言传身教。

学校是进行系统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而教师更是学生养成良好职业道德的直接影响者。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正确引导学生树立“诚信为本”的职业人格,帮助他们在学习阶段就为将来走入社会形成正确的职业判断打下良好基础。这就要求在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加强会计教师的专业素质培训,不仅包括会计专业技能的良好素质,而且包括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他们更自觉地接受职业道德的教育。

6.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手段,使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

篇10

[关键词]财会专业 财会职业道德

会计职业道德,就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在履行职责活动中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它是调整会计人员与国家,会计人员与不同利益者以及会计人员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及道德规范的总称。是基本道德规范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和延伸。会计职业道德既是会计工作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也是衡量一个会计工作者工作质量、业务水平的标准之一。在会计行业,会计信息失真、假凭证假账本盛行、行贿受贿、偷税漏税等现象屡禁不止。追根究底,都是由于涉案人员缺乏应有的道德观念或者道德观念不高引起,因此对于职业道德教育的推进成了各个行业面临的重要任务。因此对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格外重要。

一、财会职业素质教育的作用

1.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特别是提高道德自律能力的教育,使会计人员以立足本职,讲求实效、以诚待人的热情来体现会计人员的素质。财会职业道德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会计职业道德规定了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应该遵循和执行的准则、规范,通过规范从业人员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品质来实现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帮助会计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2.加强对财会职业道德违反者的打击教育力度。会计法律规范是对会计人员从业行为的一种强制性要求,由国家相关部门制定颁布,但是单单依靠法律的强行约束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依赖相应的社会观念、社会道德来共同约束。会计职业道德在吸收会计法律规范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会计法律规范当中没有的、需要依靠会计从业人员自我约束来完成的内容,进而共同作用来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实现会计目标,完成会计任务。

二、财会职业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

严酷的社会现实,表明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与会计社会职责的教育,已成为会计工作凾待解决并须着重致力解决的大问题。作为会计专业的学生应该了解基本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其贯穿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始终,比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还应根据会计专业的特点,加强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具体内容有:1.爱岗敬业。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安心本职岗位,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2.诚实守信。要做到以诚为本,信誉至上,不能弄虚作假。3.廉洁自律。要时时提高警惕,严格要求自己,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做到不贪不沾。4.客观公正。要做到实事求是、不偏不倚。5.坚持准则。要熟悉并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核算与监督。6.提高技能。要做到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三、财会职业道德教育的策略

1.将会计职业道德精髓贯穿于整个专业教学过程。学校应该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摆在教育教学首要的位置,应该开设有关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相关课程。教师应该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并且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无论是传授理论知识的时候还是校内开设实践课程的时候,都要及时结合反面材料同学生一起展开讨论分析,并加以警示。

2、.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与社会近距离接触。只有亲身尝试,才能避免纸上谈兵。专业能力的培养如此,职业道德教育也不例外。要鼓励学生将实践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加以整理,帮助学生分析并解决在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认知矛盾,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世界,也不可能永远享受这单纯的校园生活。走上工作岗位后不免要与同事、领导、银行、税务、客户等人员和部门打交道,没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与技巧,很多时候将会事倍功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教授其社交知识、沟通技巧。

4.改革教学形式,丰富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室等,指导学生阅读会计方面的报刊、书籍,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各类相关信息。可以组建模拟课堂,让学生无形中强化会计职业道德观念。

总之,学无止境,学无定法。要让会计职业道德的学习贯穿学习和工作的始终,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不被社会激烈的竞争所淘汰,才能真正成为合格的社会人才。

因此在财会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将来的会计工作中始终站在国家的立场上,以大局为重,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做好法规的维护与宣传工作,帮助企业合理合法理财。只有让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我国的会计制度发展才会促进市场经济朝着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山东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研究编审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