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垃圾分类奖惩制度范文

时间:2024-03-20 16:25: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垃圾分类奖惩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区垃圾分类奖惩制度

篇1

让我们先来看一看生活垃圾全部混在一起都会带来哪些后果吧!首先,会增加填埋或焚烧的垃圾量。仅在我们北京,垃圾占地就已达1万亩啦,焚烧垃圾越多,释放的有毒气体也就越多,同时还会产生有害炉渣和灰尘呢,这些都对我们的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

我们再来算算垃圾不分类会造成多大的资源浪费吧。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300万吨废钢铁,600万吨废纸没得到利用。而我们经常随手丢弃的废干电池,每年就有60多亿只,里面总共含有7万多吨锌,10万吨二氧化锰呢。这些资源如果都能被重新利用,将会成为多大的社会财富啊。

既然垃圾分类这么重要,为什么大家总是做不好呢?我们调查后发现,很多人怕麻烦、环保意识不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街上和社区里方便分类垃圾箱特别少,让人们很难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篇2

一、“百人千人就业项目”的基本情况

至*年10月,全县共录用“百人千人就业项目”人员7352人,其中:农村居民生活垃圾收集项目1366人,乡镇泯沟清理维护项目2588人,社区治安巡逻项目1763人,村级公共绿化维护管理项目231人,乡村道路维护管理项目1163人,住宅小区公益服务管理项目241人。在录用的7352名人员中,属城镇失业人员的541人,协保人员75人,农村劳动力6686人,其他(聘用在职管理人员)50人。其中属“双困”人员的6977人,占录用人员总数的94.9%。

作为缓解“双困”人员就业矛盾而实施的一项实事工程,“百人千人就业项目”使就业保障与社会救助较好地结合起来,化解了“双困”人员就业与经济困难的矛盾,对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还有效地推进了本县的生态岛区建设,一方面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意识,另一方面也切实加强了本县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公共服务,进一步促进了社会治安稳定,为全县人民提供了更好的生存环境。

二、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百人千人就业项目”还是一个实施不久的新兴事物,处于探索实践阶段,目前还存在着以下一些困难和问题。

1、从业人员的长效管理机制不够健全。这批从业人员,有“多、散、低”的特点。所谓“多”,即人员多,全县每个乡镇几乎都要新增400-500人,甚至更多的从业人员,使乡镇有关部门在管理这批人员时感到人手不够,力不从心;所谓“散”,即这批人员工作地点分散,平时都在河边、路上、林中等野外自由工作,在村干部和镇服务社的视线之外,很难真正了解他们的出勤和工作情况;所谓“低”,即这批人员的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等相对较低,给管理也带来了一定难度。

2、从业人员的管理主体不够明确。就目前运作情况来看,从业人员的管理主体是镇的几个服务社还是各个村委?现在有点界限不清,从现在建立的综合服务社和多个专业服务社来看,管理主体应该是“社”,但从实际操作的情况来看,较多的工作还是村委在管理。而现在各村干部只有3~4人,他们原本就工作多、负荷重,再要求他们对新增加的这些保洁员、巡逻员、保绿员等进行管理,的确有点强人所难。

3、从业人员的报酬、待遇不够合理。本次“百人千人就业项目”从业人员的工种是多样的,有林业养护、河道保洁、治安巡逻、垃圾收集、道路维护等,各工种的工作时间和地点不尽相同,就是相同的工种,工作强度、进度也有高低快慢之别,基本报酬的一刀切,无法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出现了平均主义,很多从业人员对此颇有微辞。

4、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不够扎实。这批“百人千人就业项目”的从业人员,是本着扶贫救弱的原则安排就业上岗的,所以整体文化素质和技能素质都相对较低。少数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责任心都不强。虽然在上岗之前他们都曾接受过职业培训,但那只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法真正解决问题。在他们踏上工作岗位后,对他们的教育和培训,还属于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

三、关于加强“百人千人就业项目”管理的建议

面对如此众多的从业人员,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有效的管理制度,如培训制度、上岗制度、考评制度、奖罚制度等。为此,特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加强岗位管理,完善考核奖惩制度。在原有考核与奖惩要求的基础上,应有县职能部门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和奖惩制度。建议日常工作检查由镇下派的市容协管员负责,做到天天有检查;每月一次对从业人员的考核由村负责,根据奖惩制度,奖优罚差;对村的工作考评由镇综合服务社和专业服务社负责,做到一月一次初评,一季一次总评,一年四次奖罚。年终对“百人千人就业项目”从业人员开展“评标兵”活动,以示政府对他们工作的鼓励。在制定考核标准时既要定性,又要定量,便于村干部把握。平时还要加强工作考核,做好台帐记录,将考评分与他们的考核工资结合起来,工作出色的加,以此来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他们的工作责任心。对一些几经教育督促工作仍不能达标者,每年作一次调整,具体调整办法由镇服务社与有关村共同确定。

2、加强组织领导,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百人千人就业项目”已经形成了镇社村,村组长从业人员的分级管理网络。但在管理主体上建议由县职能部门进一步明确县、乡镇、村各自的职责,尽可能做到人权、事权、财权的一致。根据目前的情况,对这几支队伍的管理主体应是村,而乡镇综合服务社、专业服务社则以指导、协调和服务为主。考虑到各村的干部少、工作重的特点,各村除有一名领导分管外,还应配一个专职管理员,具体做好管理、协调工作。

在明确项目管理主体的同时,还要加强对该项目的统一管理,明确乡镇和业务委局的管理职责分工:“百人千人就业项目”中,非正规劳动组织的日常行政管理由所在乡镇负责、业务管理由各主管委局负责。各乡镇和有关委局明确一名分管领导负责此项工作,并明确职能部门和具体工作人员。要做到条块结合、协调一致、职责明确、各行其职。

3、加强政策调整,确保实施项目取得良好成效。此次“百人千人就业项目”的从业人员,按非全日制用工的形式,享受每人每月基本工资300元,考核工资100元,合计400元。农业户口人员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户口人员参加小城镇社会保险。所有人员都参加非正规劳动组织从业人员综合保险。所有的工种都配备必要的工具和劳防用品。

篇3

为使医院健康促进工作扎实开展,按照2020年县卫健委健康促进医院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我院对照《健康促进医院标准》,紧紧围绕“健康促进医院”创建四大目标任务开展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立机制,营造氛围,保障创建工作有序开展 1、医院建立并完善健康促进医院机构及网络,及时成立创建健康促进医院组织领导机构,明确了工作职责;成立健康教育办公室;各科室成立健康教育工作小组,在医院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工作,完成了健康促进医院组织机构的网络建设。

2、制定和完善了健康促进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将健康促进医院工作纳入了医院综合目标考核中。新修订了控烟管理制度、巡查制度、考评奖惩制度、劝阻制度等。

3、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科室相关工作,落实专兼职工作人员和工作经费,完善管理机制,逐步完善创建工作规划、计划、检查、考核、评比、总结等文字资料,使我院创建工作符合考核标准的有关要求。

4、创建领导小组及时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创建工作顺利实施。医院将创建工作任务分解到相关责任部门和科室,各科室按照医院关于创建工作的总体要求,形成创建合力。

5、医院采取多种形式,广泛进行宣传发动,想方设法增强医院职工对创建工作的责任感,鼓励和发动职工群众积极参与、支持、配合创建工作,营造良好的创建工作氛围。创建工作经费落到实处,特别是一些硬件建设项目,以保证创建健康促进医院顺利完成。医院配置了大屏幕液晶电视和电子显示屏,定期播放健康宣教片,受到患者的欢迎。 二、合理布局,优化流程,提供舒适优美就医环境 1、医院优化了就医环境,完善就医流程。医院门诊大厅设置了咨询台,配有导医,候诊区设置了足够的候诊座椅,方便了患者就诊;辐射安全及医疗废物标识清晰,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放置和转运合理,符合院感规定,保证了患者安全就医。

2、在病区整治上要求做到:既达到标准,美观大方、又整齐划一;在设备、设施配备上,立足长远;在工作抓落实上,实行“责任制”(院领导、科室),协调解决创建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

3、医院大力开展了优质服务行动,通过召开优质服务启动仪式、志愿者服务活动及全员优质服务素质培训等举措,使医院管理得到加强,打造出县医院特色服务优势,体现人文关怀,真正让患者受益。 三、狠抓重点,兼顾全面,大力开展医院健康教育工作

1、门诊、住院部各科室均制定有健康教育流程和要点,

对每一位住院患者都开展了健康教育,它包括入院时针对不同病种的患者进行的健康评估、健康宣教;患者出院时的健康指导;出院后有电话随访,持续提供健康建议。

2、门诊、住院科室发放健康手册,每季度社区医生都会对所辖居委会进行一次健康教育,对患者或家属提出的健康问题进行解答。

3、加大健康科普知识宣传力度,定期组织居民群众进行高血压病及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医院设置健康宣教宣传栏,每个月更换一次,今年更换宣传版面9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12次,开展健康咨询活动11次。利用电视、电子大屏滚动播放健康素养66条等健康知识,并通过医院微信公众平台和呼图壁县电视台健康呼图壁栏目对公众开展健康教育,今年健康科普信息6篇,参与健康呼图壁栏目录制5期。

4、做好职工的健康管理,对全体职工进行了全面体检,建立了健康档案,开展了健康评估。根据员工主要健康问题,开展健康管理,有具体的干预措施,将每个员工的体检综述及健康建议装订成册。积极组织了职工生日会、五一趣味运动会、做蛋糕活动、包粽子比赛、晾晒辣椒、广场舞及工间操等活动,丰富了员工生活,提高了医院凝聚力。

四、无烟医院工作开展情况

1、将控烟工作纳入新修订的医院奖惩制度中,并将控烟做为医院优质服务行动的单项否决项,严格标准,专人进行督查。各科室设立控烟巡查员,全体员工人人是控烟义务监督员。

2、加大了控烟宣传力度,加强了对职工和患者的宣传,宣传吸烟的危害,以及对他人和环境造成的伤害。呼吸科门诊设立吸烟门诊,对有吸烟史的住院患者或家属进行戒烟健康教育。

篇4

循环经济的发展,不仅要建设循环型农业体系、工业体系,还需要建设循环型社会体系。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的恶化给城市发展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影响着城市聚集效应的发挥。而循环型社会体系的构建不仅是循环经济的有机组成,也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构建生态城市、打造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的重要保证。因此围绕《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建设循环型生态城市,不仅是城市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和甘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战略需要。

甘肃在循环型社会体系构建中要围绕发展静脉产业、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构建绿色社区、构建节约型政府等方面切实开展起来。

从“动脉产业”到“静脉产业”

所谓“动脉产业”是指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形成的产业,是资源―产品―消费过程。相对于动脉产业,“静脉产业”是指围绕废物资源化形成的产业。国际上,形象地将废弃物转换为再生资源的行业称为“静脉产业”,由于它能够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如同将含有较多二氧化碳的血液送回心脏的静脉。静脉产业是国际上对废弃物综合利用的一个比喻概念,是循环经济的“肌肉”,它独立于其他产业又把所有其他企业和整个社会生活连接在一起,使循环经济贯穿于整个社会,形成了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在传统的经济运行模式中,经济活动的主体大都着眼于动脉产业,而忽视静脉产业的作用。在循环经济的运行中,静脉产业是与动脉产业同等重要的产业部门。静脉产业既可以解决由动脉产业废弃物产生的环境污染,又把动脉产业产生的废弃物作为二次资源进行利用。

从国外静脉产业发展的情况来看,该产业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美国环保局资料表明:回收再利用1吨铝,比从铝矿开采生产1吨铝的耗能量节约95%,钢铁节约能量74%,铜节约能量85%,再生纸节约能量74%,塑料80%以上。此外,进行再生资源的产业化,可以减少垃圾填埋占地,进而减轻由此带来的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可以说随着“静脉产业”发展的不断推进,不仅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且也会成为建设“循环型社会”的一支主力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领域。因此,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是对市场结构中缺失的静脉产业部门的完善过程,也是我省解决固体废弃物不断增加、推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对公众生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据报道,中国约有2/3的城市陷入垃圾围城的困境。我国仅“城市垃圾”的年产量就近1,5亿吨,这些城市垃圾绝大部分是露天堆放。不仅影响城市景观,同时污染了与我们生命至关重要的大气、水和土壤,对城镇居民的健康构成威胁,垃圾已成为城市发展中的棘手问题。垃圾不仅造成公害,更是资源的巨大浪费。每年年产1.5亿吨的城市垃圾中,被丢弃的“可再生资源”价值高达250亿元。

而甘肃省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方面主要是依靠各县市的回收利用公司,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回收服务网络。例如兰州市的再生资源回收市场主要有雁滩旧货市场和西固旧货市场以及兰州再生资源回收公司,兰州再生资源回收公司在兰州市内四区有180个回收网点,资源、网点、规模为独家优势。按照兰州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发展规划(2007年―2010年)的基本要求的规定“经过三至五年时间,构建起由社区回收、集散交易市场和综合利用处理三个层次组成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使兰州市回收人员纳入规范化管理,再生资源通过网络体系进行规范化交易和集中处理,可用废弃物得到回收利用,基本消灭二次污染”。但目前省城兰州还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良性联动发展的再生资源产业发展链条,全省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截至2008年底,甘肃省16个城市生活垃圾平均无害化处理率仅为32.28%,其中兰州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零。按照甘肃省“十一五”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规划的要求兰州市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低于70%,嘉峪关等9市不低于80%,天水等6市不低于60%的目标,部分城市将难以按期完成。

而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废弃物品种越来越多,数量越来越大,尤其是废家用电器中的特种废弃物,含有许多对环境有害物质,如不处理或处理不当可能成为危害人类生存环境的“环境杀手”。如电冰箱中的制冷剂R12、发泡剂R11是破坏臭氧层的物质;电视机显像管含有汞、铅等的高毒性物质;电脑有一半元件含有对人体危害极大的汞、砷、铬等各种有毒化学物质。如果将大量的废旧电器丢弃野外或简单掩埋,废旧电器所含的重金属就会渗入地里,对地下水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并最终导致人体中毒。如果对废家电采取简陋工艺和设备进行处理,也可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一些老型号的电脑大多含有金、钯、铂等贵金属,小企业采用酸泡、火烧等方法提炼贵金属,产生大量的废液、废渣、废气,严重污染环境。“垃圾是放错的资源”,过去人们常把生活垃圾当作废物对待,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成为资源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单一的垃圾处理方式也开始向综合性的处理方式改进。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加大投入,舍得投入,并按轻重缓急的原则处理,使垃圾处理无害化、产业化,尽可能地经过加工处理变成再生资源回到生产或者消费环节。

《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指出: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培育成新型产业。《总体规划》指出,全省要逐步建立以城市社区和乡镇为基础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完善再生资源储运系统,建立若干集中的再生资源分拣整理场所,开办各类废旧物资交易市场,吸纳和组织包括个体经营户在内的从业人员进入交易市场开展合法经营,形成废旧物资回收、分类再使用、再生利用良性联动发展的产业链。建立与完善绿色产品研制、开发与生产的激励机制,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参与节能、节水、无污染的产品以及再生产品的研制,开发和生产。

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中,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开展: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市民环境意识强不强,也是垃圾

处理成败的关键之一。城市生活垃圾的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关系到所有市民、机关、单位、企业的切身利益,政府必须加大宣传、教育,并逐步建立公众参与垃圾管理的机制,使大家都认识到垃圾问题与自己息息相关,使大家都有“减少垃圾生产、正确处理垃圾”的“主人翁”精神。

二是从源头上控制垃圾量,实现垃圾源头减量。控制垃圾量是解决垃圾处理问题的关键。限制一次性包装物,鼓励包装材料回收利用;减少或限制使用一次性商品;禁止使用难降解的一次性包装物;要首选尚具有使用价值的旧货回收再利用,余下部分分类加以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二次资源,实现资源再生。

三是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分袋制度。垃圾分类收集是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基础和前提。生活垃圾从家庭、单位、医院、商场和集贸市场所有垃圾源头开始分类,可分为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有机垃圾等5类。电池体积小危害大,实行单独收集。要彻底解决垃圾问题,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和减量化,分类收集是关键,垃圾袋装化收集只是由混合散装到分类收集的过渡阶段。一直以来,居民已养成了随手将垃圾丢到垃圾道的习惯,袋装化收集是对居民垃圾袋意识的培养,使居民从思想上到行动上都习惯袋装垃圾,为下一步分类收集打下基础。

四是,建立完善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在生活垃圾处理系统中,主要对生活垃圾进行综合利用,包括再使用和再循环。输入的是城市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输出的是可使用和再循环的原料和能量以及减量化后卫生填埋的废物。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流程如图所示。

五是,加强相关法规建设。甘肃省可结合本省的具体情况,指定具体的可直接实施的生活垃圾管理法规。尽快完善执法的保证和监督体系,加大执法力度。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践行绿色消费,构建绿色社区

《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明确提出要在全省推进可持续消费:禁止生产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超薄型一次性塑料袋,逐步在商场、酒店、机场、车站、公园和旅游景点取消不可降解、不可循环使用的一次性产品,争取社会塑料购物袋综合使用量下降60%―80%。

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在生活的点点滴滴努力践行绿色消费,通过使用节电、节水器具和产品,倡导消费绿色标志产品,杜绝长明灯,购买能效标识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环境标志产品、无公害标志食品……,社会公众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的节约,也能集腋成裘,每个人很小的改变会带来整个社会巨大的变化。

绿色社区除了具备绿色建筑、社区绿化、垃圾分类、污水处理、节水、节能和新能源等硬件设施外,还要形成一种环保文化氛围,积极引导社区群众参与垃圾分类、节水节能、绿色消费等实践活动。它是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意在寻求自然、环境、建筑和人四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即消耗最少的资源和能源,产生最少废弃物的社区。社区作为最基本的社会细胞应充分发挥其在循环型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主力作用。在循环型社会体系的构建中,社区是最直接的组织者、最有力的教育者,也是最大的受益者。社区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运用社区的力量来组织一些活动或推行一些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应该可以取得相当好的效果。

《总体规划》提出了建设循环社区的方向――建立社区废弃物分类回收清运系统,在大型商场、超市和专业店大力开展节能技术升级改造,全力推动照明、空调、电梯及其他耗能设备的节能工作,建立社区中水回收系统,推广先进节能措施和管理模式……到2010年,全省要建成循环型社区30个以上。这是消费方式、生活方式的绿色革命,据此,必将引起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革命。

在践行绿色消费,构建绿色社区的循环型社会系统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妇女在在循环型社会体系的构建殊优势和作用。由于妇女在家庭消费中占有主导地位,我国家庭75%的消费是通过妇女进行和完成的。妇女能否选择一种低消耗、低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可直接影响到生产结构的改变,以及环境状况。而妇女在家庭教育中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如果每一位母亲都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孩子,使她们在生活中通过点点滴滴来影响孩子,就可以增强下一代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自觉性,养成节约和绿色消费的好习惯。

开展绿色家庭先进典型创建活动。绿色家庭是指积极参与社区环保活动,带头实施绿色生活方式的家庭。通过这些家庭,影响和带动其他家庭选择绿色生活方式,使更多家庭加入到绿色家庭的行列里,由此创建成为绿色社区,绿色社区的每个家庭将通过选择绿色生活方式来践行循环经济。

构建节约型政府

节约型政府是指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率,把政府的资源消耗维持在最低水平,并以最低的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据权威部门测算,我国政府机构(包括教育等公共部门)的能源消费约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5%,节能潜力为15%至20%,能源费用超过800亿元,单位建筑面积能耗超过世界头号耗能大国美国政府机关1999年平均水平的33%。看来,政府部门的节能潜力还相当大,政府没有理由不在节能方面发挥表率作用。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有过一项读者调查,其中90.3%的人认为政府的浪费现象比个人更严重。调查显示,81.9%的受访者明确赞同“建设节约型社会应当从政府做起”。

节约型政府的构建,不仅可以有效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约财政支出,而且也是政府自身良好形象的体现。通过政府的率先垂范,实现调节经济运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现了政府的政策导向,对推动循环型社会体系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因此,倾力打造一个节约型政府,是实现循环型社会必不可少的关键,应该说没有“节约型政府”就没有“节约型公众”。

为此,《总体规划》提出,要突出抓好节约用电,高度重视节约用水,全面使用节水设备,精打细算节约办公用品,严格公务车辆节能管理,加强政府建筑节能管理,集约使用土地,实施政府绿色采购等。

打造节约型政府,通过相关制度的规范和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观念的转变,提高自觉节约的意识并最终付诸行动,使绿色、低碳、循环、节约成为一种常态。在节约型政府的构建中,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节约用电。据估算,我国各级政府机关的节能潜力为15%至20%,也就是说,我国各级政府目前消耗的能源中至少有15%--20%被浪费了。所以养成良好的习惯,下班后切断所有的电源。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尽量少开灯或者是不开灯,做到人走灯灭,坚决杜绝长明灯。合理调控室内温度,一般夏季不低于26摄氏度,冬季不高于22摄氏度。

二是节约用水、用油。正确使用节水设备和器具,养成随用随开和用后随关的用水习惯。加强公务用车的日常管理,对采购、保险、维修、报废处置等进行动态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切实降低汽车运行成本,严禁公车私用。

三是节约办公资源。爱护办公区域内的公共设施。节约使用办公用品,凡是能够重复利用的坚持重复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办公用品的利用价值。加强公文资料复印管理,提倡双面用纸,节约纸张。

四是规范政府节能采购。对政府节能采购进行强制性规范,规定要尽量明确、细化,使政府采购机构在具体操作中有据可依。采取各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努力在广大政府采购当事人中形成绿色采购的广泛共识,尤其要消除广大采购人员的模糊认识,尽快统一思想,使采购人能够自觉地开展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工作。政府采购应该优先购买节能环保产品,各地政府采购监管和操作机构应该以实际行动来推行政府节能采购。政府采购要尽量采购再生纸、节能灯、低排量汽车等环保产品,实现“绿色化”采购。

篇5

(一)爱国卫生组织管理

1、进一步发挥市爱卫会的组织协调作用,促进爱国卫生工作顺利开展。爱卫会各委员部门要各负其责,齐抓共管,根据工作职能,制定切实可行的责任落实和考评奖惩方案,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加大管理力度,改善城乡卫生状况,不断提高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2、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组织和动员爱卫会各委员部门、社会各单位和广大群众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爱国卫生运动,如卫生单位创建活动、卫生宣传活动。

3、各区及市直有关单位,要进一步提高对爱国卫生工作的重视程度,强化组织领导,确保镇、街道及市直有关单位爱卫会办公室设置专兼职人员不少于2人,市直有关单位,各社区(村)不少于1人,做到工作岗位不缺位,专职专责。各级政府要在年度财政预算中保障健康教育、病媒防制、农村改水改厕等爱国卫生工作专项经费。改善爱卫会办公室工作条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信息通讯设施、交通工具和影像记录设备等。保证工作人员的稳定和工作正常开展。

4、各级政府要将爱国卫生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政府目标管理,明确有关部门的责任和工作指标,明确目标完成情况的奖惩制度并落实到位。爱国卫生工作要做到年初有实施计划、年内有安排部署、年中有阶段小结、年终有总结表彰。各级爱卫会办公室要重视档案资料(文字、影像、录音等)的收集整理,注重工作资料的积累,及时总结推广工作经验和特色做法,保证各项工作档案齐全,分类管理,建档造册,保存完整。

5、市爱卫办要依照全国爱卫会、省有关文件法规,科学组织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农村改水改厕的督导协调工作。

6、在新闻媒体开辟爱国卫生专栏,设立爱国卫生热线,受理群众投诉,积极开展群众性卫生监督,对群众投诉的问题要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反馈,对群众强烈反映的脏乱差现象,新闻媒体要予以曝光并进行追踪报道。及时整理群众卫生投诉原始记录与办结记录相关档案。每年组织开展一次群众对全市卫生状况满意率调查,及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存在问题进行认真整改。

(二)健康教育

1、扩大健康教育和卫生宣传的覆盖面。在全市主要道路、繁华地段、公共场所、广场、游园、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单位内部、居民楼院等场所设置卫生公益广告及固定的健康教育专栏;设置大型喷绘、壁画、板块等多种形式的健康知识宣传长廊;利用公交车、出租车播报器等传播健康知识,使之成为卫生宣传的流动课堂;在市区沿街墙体立面及景观墙书写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墙体标语;印制卫生宣传知识资料,向市民发放。

2、定期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市民群众的卫生防病保健能力,做到精心组织,不走过场。开展全民健康教育知识竞赛活动,鼓励社会各界群众踊跃参加。促进社区与社区、家庭与家庭、居民与居民之间相互学习健康知识,提高全民健康知识知晓率。

3、积极组织开展创建健康城市活动。在开展健康教育学校、健康医院、健康单位、健康社区、健康农户评选工作的同时启动创建健康城市活动。中、小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按照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做到有课本、有教案、有考核,利用“小手拉大手”、墙报等形式向学生传播健康知识;医院要利用橱窗、展板、讲座、发放健康处方等方式向患者及陪护人员传播健康知识;要定期向社区居民普及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保健知识;社区做到年度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并根据不同需求有针对性的传播健康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健康教育促进活动;社区卫生服务站要为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处方、健康指导;机关、企事业单位要针对行业、部门特点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宣传相关的卫生法律法规;新闻媒体要坚持开辟健康教育栏目,加大健康教育节目播放频率,扩大视听覆盖范围,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生活方式,充分发挥动员社会广泛参与和实施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

4、坚决取缔建成区内烟草广告和变相烟草广告。开展“无烟单位”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吸烟义务劝阻员的作用,积极开展禁烟执法监督活动。

(三)市容环境卫生

1.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每平方公里3座公厕(二类以上标准)、服务半径500-800米1座垃圾中转站、道路两侧交叉50米设置1个果皮箱的标准,完成市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2.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建设部《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规定》、《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等有关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严格遵守国家各项强制性标准。

3.对道路交通、园林绿化、城市水系、户外广告、违章建筑、街道景观、市容环卫、社区(单位庭院)环境、重要窗口单位整治和城市精细化管理、市区雕塑、夜景照明、建筑工地等进行建设和整治,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1)维修人行道板,修补道路坑槽,搞好桥梁维护,整治整修道路侧石、路沿石、人行道至建筑物之间黄土、路口间与道路间衔接、道路与单位大门口的衔接等,做到路面平整,人行道板铺装“纵到端”、“横到边”,路沿石和侧石稳固,完善无障碍设施建设。

改造电力、通信等检查井、雨污水窨井盖。做到各类井盖与道路平面衔接顺畅平整,解决好井盖被盗问题。

在不占用道路的前提下,对所有路名牌、公交站亭、公共信息栏、报刊亭、警亭、高压箱、交换箱体进行改造、更新、完善,做到布局合理、美观大方。

加强市区空中线缆规划和管理。一是对市区现有空中线缆进行统一归拢整理;二是对新建、扩建、改建城市道路中各种管线及设施建设做到管线入地、同步建设;三是彻底清理废弃线缆、线杆,净化城市空间。

优化城市交通管理,规范各种交通标识,及时更新刷洗交通标志和设施,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完善交通标识和技术设施建设。

(2)完善已建公园、广场、游园的设施建设,加强日常管理,做到道路、广场平整、无积水破损,喷泉、照明灯饰完好、运转正常;绿地植物生长良好、修剪及时,草坪平整、均匀,无漏草、斑秃、干枯;园林绿地土壤疏松、土地平整,无杂物、脏物,卫生清洁,无死株、缺株、黄土及杂草丛生现象。

完善园林绿化管养制度,落实管养责任制,提升现有公园、广场、游园和道路绿化的管理效率和水平。加强城市道路行道树的管理,做到及时清理死株,补植缺株,抹芽除萌,修剪整形,达到内膛通透、主侧枝条分布匀称,疏密得当,树形美观;对行道树树穴的覆盖、绿化要做到树穴整齐,大小适宜,边线清晰,线条流畅,一街一景。

(3)治理河道。彻底解决城市外河道截污问题,市水利局、市建委负责对湛河河道的截污工作,做到河道水面清洁,无飘浮垃圾,岸坡整洁,无垃圾杂物。

改造市区排水设施。做好雨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基本消除城市积水点;推广具有渗水功能的人行板道、渗(透)水砖在城市道路的应用;在确保城区防汛标准的前提下,对居住密集区敞开式沟涵进行封闭改造,并同步建设带状绿地。

(4)按照有关规定,对沿街户外各种未经审批的违章广告予以拆除。凡手续过期或证照不全的要限期完善手续,否则予以拆除。对于未按批准规格设置的户外广告要严格按规范设置,逾期不达标的予以拆除。在出入市口及市区显著位置设置高档次、高品位的公益广告。做到户外广告设置有序、规格适度、工艺新颖、形式多样、色彩和谐,门头牌匾制作要统一规格、统一标准;文字简洁明了,富有文化气息;霓虹灯管理要做到住户登记;对文字不全、灯体残缺的要立即整改修复。

(5)拆除市内各类违章建筑和有碍观瞻建筑。杜绝在城市规划区域内各种违法建设。城市规划区域内的城中村不得新批新建住宅。

建筑工地管理规范,周围架设1.8米高防护栏或文明墙,加大对建筑工地职工食堂、宿舍、厕所的卫生管理,达到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要求。

(6)加大对占道经营治理力度。杜绝占道经营和店外经营现象;沿街洗车行要做到配套设施完善。排水设施达标,杜绝污水溢入人行道和占道洗车现象。整顿现有停车场,规范经营行为,提高现有停车场利用率;加大停车场规划建设,形成地下、地面、立体等多层次、多方位机动车停放格局;鉴于目前我市停车场建设滞后的情况,在不影响交通的前提下,科学合理规划、确定适量的占道停车位,解决各种车辆乱停乱放问题。

对沿街建筑物立面粉饰进行统一规划,在保持既有建筑风格的基础上,追求整体景观的协调一致,充分体现粉饰效果。对重点地段、重要部位建筑物的装饰装修要做到档次高、效果好、风格独特、特色鲜明。加大对市区“胡喷乱画”的治理力度。清楚建筑物立面附属物和楼顶各类堆放物品,有条件的要进行屋顶绿化和“平改坡”,增强建筑物第五立面空中视觉效果。

(7)巩固和完善卫生清扫保洁、垃圾运输与处理制度,创新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加大环境卫生监管力度。加大投入,进一步改善环卫装备水平,提高环卫作业的机械化程度;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做到环卫管理规范有序。

(8)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建成区内开展城市数字化管理试点工作。应用、整合城市数字技术,采用万米网格管理办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城市管理空间细化和管理对象精确定位;创新城市管理信息实时采集传输手段。要形成城市管理的快速反应和监督反馈体系,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9)对沿街重要建筑及公共设施的夜景照明,陈旧的予以更换,档次低的予以改造,做到各具艺术风格、突出文化品位。对老化的原有路灯设施进行改造,完善路灯故障应急处置机制,提高路灯维修时效。路灯达到市区全覆盖。

4、加强集贸市场专项整治。改造市区现有市场,推进退路进场工作。

(四)环境保护

1、采取措施推进大气环境治理。一是加大燃煤锅炉整治力度,取缔燃煤小锅炉、燃煤大灶和露天烧烤。二是加快烟尘控制区建设。由市环保部门制定方案,并组织实施,保证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90%以上。三是开展机动车尾气监察工作,控制汽车尾气污染。严禁不达标车辆上路行驶,彻底整治城区机动车污染状况。

2、提高城市环境管理水平,促进环保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对重点地区实施重点监控,一旦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或接到举报,要随时调度监察人员前往处理。

3、加大饮用水源的保护力度,确保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6%;保证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转,完善城区污水收集系统,进一步提高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

4、坚持实施噪声污染治理,有效控制区域环境噪声。

(五)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卫生

1、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传媒以及张贴温馨消费提示等,广泛宣传有关卫生知识和要求,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开展五小行业整治活动。取缔达不到卫生要求的无证单位;对有证特别是新开业的单位加强培训,提高卫生意识,督促从业人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完善消毒设施,落实消毒措施。“五小”单位配齐配全消毒措施,严格落实消毒制度。

4、全面清查自来水厂和二次供水设施,做到防护措施得当,定期清洗消毒,检验报告及各种档案资料齐全。

(六)食品卫生

1.分层次、全方位地对食品经营业主和从业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向每一位从业人员发放相关卫生知识资料。通过培训,使相关人员熟练掌握卫生标准、要求。

2.坚决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实行前置审批,在小饭店开业装修前,卫生监督部门进行指导,合理布局硬件设施,避免重复建设。加强卫生监督,及时制止和纠正“有设备不用”的现象。

3.扶持集中消毒企业,在不具备消毒条件和不能坚持对餐具进行正规消毒的餐饮业推广使用由专业消毒公司提供的集中消毒餐具。

4.对小饭店进行分级管理,分级评定等级结果在小饭店门头标识,正确引导消费。继续实施放心早餐工程,方便市民群众。

5.加强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对“五小”单位的证照持有情况、卫生操作过程、基本卫生保持情况等实施日常的监管,发现一般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发现严重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6.建立完善统一的“五小”硬件标准和日常监管措施,尤其对小餐饮,要依照国家《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的要求,推进量化分级管理制度。

7.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管,督促完善卫生实施和卫生监督检测各项制度。有效控制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药物残留超标。严格进货渠道,健全采购索证、进货检查验收、台帐、过期食品退市等制度。

(七)传染病防治

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严格执行执业资格、岗位准入及内部考核制度。加强业务培训,执业人员熟练掌握疾病与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信息管理、消毒和控制病媒生物危害、实验室检测等相关技能。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专业队伍建设,提高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置和实验室检测检验能力。

2.医院要加强传染病管理,控制院内感染,健全传染病报告制度。规范感染性疾病科和预检分诊点,医院感染科和发热门诊要规范门诊日志,落实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加强传染病人的管理,充分发挥前哨作用。

3.加强全市各级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统一处置,加大监管力度。特别是小诊所医疗废物的处置情况,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的收集、暂存、转运等制度,全面实现医疗垃圾集中回收和处理。医用废物处理做到专人负责,制度健全,执行规范,记录认真,符合要求。同时加大对社区楼院、城中村、城乡结合部非法行医的查处力度,坚决取缔无证无照行医行为。

医源性污水的处理要严格执行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污水处理设计规范》和《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要求》,严禁医疗机构将污水排入生活饮用水水源卫生防护地带内,污水消毒要选用安全有效消毒剂,定期开展污水中总余氯、粪大肠菌群、致病菌等有关指标的监测工作。

4.坚持执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业和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制度,专人负责公共信息网络管理。利用监测信息数据库,积极开展技术指导。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严格门诊日志制度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报告制度。

5.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制定和落实全市预防接种工作计划,定期为适龄人群提供预防接种服务。预防接种要求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规定科学、规范的实施。及时核查和整理适龄人群的预防接种卡(薄),做到资料齐全。

6.落实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杜绝有偿献血和医疗机构非法自采自供行为。加大对采供血及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监管力度。

7.贯彻落实预防为主方针,加强对艾滋病、结核病、乙型肝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加强疫情监测、健康教育和人员培训。

(八)病媒生物防制

1、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邀请省、郑州市专家进行指导,开展多层次专业技术培训,注重病媒生物防制的科学方法与技术的学习与引进,及时掌握和采用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新方法和新要求,

2、完善不同行业场所的病媒生物危害监测评估体系,采用科学的监测方法,合理设置监测网点,提高监测布点的代表性,及时准确掌握全行业的鼠情虫情动态,为适时防制提供可靠依据。

3、积极采用绿色环保,高效低毒的卫生杀虫灭鼠剂和科学的杀灭方法控制病媒生物,定期开展卫生杀虫灭鼠剂抗药性监测和实际应用效果评价,为科学合理用药提供技术支撑和依据。规范使用和管理杀灭器械、药物,查处违禁药物。

4、建立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长效监督管理机制,规范管理病媒生物服务机构,监督检测防治效果。

5、完善和规范档案资料,为科学有效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九)社区和单位卫生

1、要继续开展卫生先进单位创建活动,继续实行届满复核制度,对卫生状况下滑的坚决摘牌,打造一批制度健全、卫生整洁的亮点社区和单位。

2、加大人居环境改善力度,拆除社区、小区、单位违章建筑、小灶台、遮阳棚;封堵垃圾道;坚决取缔市区内旱厕;粉刷居民小区、单位破旧建筑和沿街立面;结合实际增加绿化面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功能。

3、搞好窗口单位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打造文化、工业、交通、居民社区、风景旅游建设窗口单位的良好形象,做好窗口单位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使各项管理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4、社区卫生服务站要充分发挥健康教育和基本医疗、预防保健的重要作用,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有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方便、价廉的优势,以优质卫生服务吸引群众,服务群众。

(十)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卫生

1、做好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的硬件设施改造,完善环卫设施,改革环卫体制。逐步把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纳入市容管理工作体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

2、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于“村容整洁”的要求,整治城中村卫生环境,卫生全面达标并加以保持。

3、加大对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的“五小”、集贸市场的监管力度,保障群众健康。

4、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对现有城中村进行彻底改造,从根本上解决脏、乱、差问题。

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硬化村道和小巷,修建密闭式排水设施,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各村要根据实际情况建设完善垃圾收集、运输设施、设备,同时建立清洁队伍,力争做到垃圾收集有容器、清运有组织,处理无害化。

二、保障措施

(一)实行领导包干制。建立市四大班子领导分包创建工作制度,将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十项主要内容,各确定1名市领导进行承包,责任领导要对分包工作负总责,全程包干,一抓到底。即:包工作方案制定,包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包日常检查督导,包国家考核验收合格。

(二)实行网络工作机制。市政府同各区政府、职能部门签订创建目标责任书,纳入全市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各区、各单位要层层签订责任书,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网络,做到分管领导、工作人员、工作任务、工作经费四落实。通过实行目标责任制,各责任单位要形成人人身上有任务,个个头上有目标,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实行监督管理机制。把领导监督与群众监督、重点监督与经常监督、职能监督与社会监督结合起来,形成严密有效地监督机制。在媒体开设“曝光台”,向社会公布投诉电话,欢迎广大市民监督举报卫生热点难点问题。创建指挥部对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十项内容进行考核,做到分级管理层层抓,属地管理块块抓,行业管理条条抓,社区管理条块抓。主要领导主要抓(抓人、抓经费);分管领导具体抓(抓事,抓干活);专职人员专职抓(抓本职工作);执法人员依法抓,做到有法可依、依法办事。

(四)实行责任追究制。推行“日检查、旬通报、月评比”制度。由市爱卫会对各单位创建工作,每日进行一次明察暗访,每十天通报一次,每月进行一次评比。对行动迟缓、不能按期完成创建任务的责任单位,第一次下达整改意见通知,进行通报批评;第二次在新闻媒体曝光,责任单位第一责任人写出书面检查;第三次采取组织措施,对驻平单位要函告其上级主管单位,对责任人采取组织措施,并授予该单位“最不受人民欢迎单位”,并予以挂牌。

篇6

第一条为加强城镇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创造清洁、优美的城镇环境,根据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省城镇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和《省城市建设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县城市规划区、镇规划区范围内的城镇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及相关活动。

第三条城镇容貌和环境卫生坚持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原则。

第四条县城市建设管理部门主管城市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县建设局负责城市规划区内的城市容貌各项规划的编制管理工作。县市政公用事业局负责城市规划区内的环境卫生具体管理工作。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负责城市容貌和环境卫生的行政执法工作。

镇人民政府建设管理部门负责本镇规划区内的城镇容貌各项规划的编制管理工作,并承担城镇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公安、工商、卫生、交通、环保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城镇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五条城镇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实行责任区制度,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一)城市规划区内主次干道、广场、公共水域等公共区域,以及公共厕所、垃圾转运站及其他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由县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处负责;

(二)镇规划区内主次干道、广场、公共水域等公共区域,以及公共厕所、垃圾转运站及其他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由镇人民政府建设管理部门负责;

(三)街巷、居民区,由社区(居委会)负责;实行专业物业管理的居民住宅区,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由物业服务企业负责;

(四)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门前及院落,由本单位负责;

(五)车站、码头、停车场、集贸市场、文化、体育、娱乐、公园绿地等公众聚集场所,由管理单位负责;

(六)施工工地由施工企业负责,待建地块由土地使用权人负责;

(七)临街商户、各种摊点周围由经营者负责。

责任区划定后,县市政公用事业局、镇人民政府建设管理部门应当将责任区具体范围和责任要求书面告知责任人,并与相关责任人签订责任书。

责任人应当做好责任区内卫生保洁、清扫冰雪、清除乱贴乱画等城镇容貌和环境卫生工作,保证责任区符合城镇容貌标准和环境卫生标准。

第六条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公众媒体,应当加强城镇容貌和环境卫生法律、法规和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城镇容貌和环境卫生意识及公共道德水平。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城镇容貌和环境卫生的义务,有权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

第二章城镇容貌管理

第八条县建设局、镇人民政府建设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城镇建设规划要求,编制本区域重要地段景观、户外广告、照明、停车场、集贸市场等专项规划,制定城镇容貌标准,按法定程序批准后实施。

第九条城镇道路两侧建筑物需要进行外部装修或者改建临街门窗的,应当符合城镇容貌标准,并依法办理相关手续。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建筑物顶部、阳台外或者窗外擅自搭建鸽舍、棚屋。

第十条城镇主要道路两侧和景观区域内的建筑物、构筑物、雕塑和其他设施的所有人、使用人或者管理人,应当保持建筑物、构筑物、雕塑和其他设施完好、整洁,并按照管理部门规定的时间、标准进行修整、清洗、粉刷。

第十一条在城镇道路两侧建筑物的顶部、阳台外、窗外,不得堆放、吊挂或者晾晒有碍城镇容貌的物品。

建筑物外走廊、阳(平)台需要进行封闭的,不得超出建筑物外墙面,其外型、规格、色彩应当符合城镇容貌标准。

在建筑物外部安装空调、太阳能热水器、防盗网、遮阳罩等的,应当符合城镇容貌标准。

第十二条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城镇主要道路两侧的建筑物前,应当选用透景围墙、栅栏或者绿篱、花坛、草坪等作为分界;既有的封闭式实体围墙应当逐步进行改造。

第十三条城镇道路的养护、保洁单位,应当保持道路路面的完好、整洁,每日巡查不少于一次。发现路面损坏时,应当及时组织修复;发现路面有杂物时,应当立即清理。

第十四条在城镇道路上设置各种井盖、沟盖、雨箅等设施,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并由产权单位或者管理单位采取必要措施,保持其完好、正位。

第十五条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城镇道路从事非交通活动。

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镇人民政府建设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公安、建设等部门编制本区域内城镇道路摊点设置导则,按照合理布局、疏堵并举、方便群众、整洁有序、规范管理的原则,在广泛听取居民意见的基础上,对允许设置摊点的道路路段、摊点种类、经营时间、保洁要求等作出规定,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施行。

第十六条在城镇主要道路两侧和公共场地不得擅自堆放物料,搭建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临时堆放物料,搭建临时性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的,应当向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或镇人民政府建设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查同意后方可按照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城镇道路两侧的经营者不得超出门窗或者外墙摆卖商品。

禁止在城镇道路两侧的护栏、线杆、树木、绿篱等处吊挂杂物或者晾晒衣物。

第十七条城镇道路改造时,沿路设置线杆的产权单位应当按照道路改造标准同步进行线路改造,并自线路改造完成之日起30日内拆除废弃的线杆。

第十八条在城镇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应当保持车容整洁,禁止机动车带泥上路。

运输砂石、土方、渣土、混凝土、灰浆等散体、流体物质或者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应当对运输车辆采取覆盖、密闭措施,不得造成泄漏或者遗撒。

第十九条供排水管理单位应当加强对供排水管网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保证供排水管网设施正常运行。

开挖城镇道路、维修管道、清疏河道或者排水管(沟)所产生的淤泥、污物,栽培或者修剪树木、花卉、草坪等作业所产生的枝叶、泥土,施工或者养护单位应当及时清理。

第二十条施工单位从事现场作业的,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在临街施工现场周围设置硬质围挡;

(二)对车辆进出道路进行硬化;

(三)施工时采取防尘措施;

(四)及时清运渣土等建筑垃圾;

(五)保持驶离施工现场车辆的清洁;

(六)按规定排水,不得污染路面;

(七)工程停工、竣工后,及时清理和平整场地。

经批准占用道路施工作业的,施工单位应当在批准的路段和期限内进行。

第二十一条设置户外广告牌、牌匾标识、标语牌、指示牌、画廊、橱窗、霓虹灯、灯箱、条幅、旗帜、显示屏幕、充气装置和实物造型等,应当内容健康、文字规范、外形美观、安全牢固,不得遮挡、影响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不得妨碍交通通行。对陈旧毁损、色彩剥蚀,影响城镇容貌的,设置单位应当及时整修、清洗或者更换;对有安全隐患的,应当加固或者拆除。

第二十二条设置大型户外广告,城市规划区内的应当向县建设局、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提出书面申请,镇规划区内的应当向镇人民政府建设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广告设置的位置、规格、色彩及效果图等资料,经同意后,依照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第二十三条在城镇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上张贴、张挂宣传品,或者利用实物造型、悬挂物、充气装置等载体设置宣传品的,城市规划区内的应当向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提出书面申请,镇规划区内的应当向镇人民政府建设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同意后,依照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和地点张贴、张挂、设置,期限届满后及时撤除。

第二十四条禁止擅自在建筑物、构筑物的外墙或者公共设施、路面、线杆、树木等处进行张贴、涂写或者刻画。

建筑物、构筑物、公共设施、路面、线杆、树木等的所有者、使用者或者管理者,发现张贴、涂写或者刻画的,应当立即进行清理。

第二十五条城镇道路照明管理单位,应当保证路灯亮灯率、设备完好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城镇主要道路两侧建筑物、构筑物及公共场所等,应当按照城镇照明专业规划的要求设置景观照明设施。

第三章城镇环境卫生管理

第二十六条县市政公用事业局、镇人民政府建设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城镇环境卫生专业规划和设施建设标准,组织建设公共厕所、垃圾转运站、垃圾箱、洒水(冲洗)车供水器、环境卫生车辆停车场和环境卫生作业人员工作休息场所等环境卫生设施。

纳入城镇环境卫生专项规划的环境卫生设施建设项目,经批准定点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建设项目施工。

第二十七条城镇新区开发、旧城改造、道路新建和改建及商业、文化、体育、医疗、交通等公共场所建设,应当配套建设公共厕所、垃圾转运站、垃圾箱等环境卫生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所需经费纳入建设工程概算。

第二十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损坏环境卫生设施或者改变环境卫生设施用途,不得擅自拆除、迁移环境卫生设施。确需拆除、迁移的,建设单位应当事先提出拆除、迁移方案,经批准后方可实施,并依法进行重建或者给予补偿。

第二十九条城镇道路、公共场地的清扫保洁责任人,应当按照作业规范和环境卫生标准要求,定时清扫、保洁。每日首次清扫保洁作业,应当在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严禁将树叶和垃圾扫入下水道、绿地和河沟内。

第三十条城市建成区内不得饲养鸡、鸭、鹅、兔、羊、猪等家禽家畜和食用鸽。依法从事教学、科研或者其他特殊活动的除外。

饲养宠物不得影响环境卫生。养犬人携犬出户,应当用束犬链(绳)牵领,并随身携带清除犬粪用具,及时清除犬粪。

第三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随地吐痰或者便溺;

(二)乱扔果皮、纸屑、烟蒂、口香糖、塑料袋、饮料瓶(盒)等废弃物;

(三)不按照规定倾倒垃圾、污水或者粪便;

(四)不按照规定从事烧烤经营;

(五)在露天场所、垃圾收集容器内焚烧枝叶、垃圾或者其他废弃物;

(六)临街庭院的围墙外擅自搭建厕所、禽畜围栏;堆放垃圾、杂物和粪肥;

(七)其他损害城镇容貌和环境卫生的行为。

第三十二条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规定的地点、时间等要求,将生活垃圾投放到指定的垃圾容器或者收集场所。

生活垃圾逐步实行分类收集、回收利用制度。

第三十三条垃圾产生者应当按照规定缴纳生活垃圾处理费。生活垃圾处理费应当专项用于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置,严禁挪作他用。

第三十四条城市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和未接入污水处理系统的粪便,由县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处统一组织收集、运输。单位产生的生活垃圾,由单位负责收集、运输,或者委托县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处收集、运输。生活垃圾应当运送到指定的生活垃圾处理场进行处置。

县城周边乡镇的垃圾处理,由镇人民政府建设管理部门负责收集、运输,集中到县垃圾处理场处理。偏远乡镇也应逐步实行集中处理,设置完善垃圾收集设施,规划建设垃圾处理场。

第三十五条从事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运输、处置经营活动,应当向县市政公用事业局提出申请,取得经营许可证后,方可进行经营。

第三十六条单位食堂和饮食业经营者产生的餐厨垃圾,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单独收集和处置,或者委托有关专业单位收集和处置,不得排入雨水、污水排水管道、河道、公共厕所或者与其他垃圾混倒。

对工业垃圾、医疗垃圾、电子垃圾等各类危险、有毒有害垃圾,应当实行定点收集,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不得投放到生活垃圾容器中或者随意丢弃。

第三十七条施工单位处置建筑垃圾和运输单位运输建筑垃圾,应当向县市政公用事业局或镇人民政府建设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取得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后,按照批准的时间、路线、数量,将建筑垃圾运送到指定的处理场所,不得擅自丢弃。

施工单位不得将建筑垃圾交给个人或者未取得建筑垃圾处置核准的运输单位运输。

第三十八条居民进行房屋装饰装修活动产生的建筑垃圾,应当按照物业服务企业或者社区居民委员会指定的地点堆放,并承担清运费用。

物业服务企业或者社区居民委员会应当及时委托环境卫生专业单位,将居民装饰装修房屋产生的建筑垃圾运送到指定的场所处置。

第四章监督检查

第三十九条建立健全城镇容貌和环境卫生监督管理机制,定期督促检查,实行层级考核监督制度,逐级落实责任人。

县政府对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县市政公用事业局、镇人民政府进行城镇容貌和环境卫生考核;县市政公用事业局、镇人民政府应建立起对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机构、责任区责任人、路段负责人、环卫工人的考核奖惩制度,做到管理到位、监督到位、考核到位。

对各环境责任单位实行考核评议制度,对环境卫生保洁较差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凡被通报批评两次以上的,当年不得评为文明单位和先进单位。

第四十条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镇人民政府建设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城镇容貌和环境卫生的执法检查,建立并实行执法巡查制度,设立举报电话,及时查处各类市容环境卫生违法行为。

第四十一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各社区(居委会)和所属单位市容环境卫生的监督检查,对市容环境卫生保洁较差的单位,应当提出批评、督促整改。

第四十二条报社、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应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对破坏城镇容貌和环境卫生的行为进行批评,对工作不力的单位予以曝光。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三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据《省城镇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规定,由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清理、拆除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逾期未清理、拆除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的,可以按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在建筑物顶部、阳台外或者窗外擅自搭建鸽舍的,处以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二)在城镇道路两侧建筑物的顶部、阳台外、窗外堆放、吊挂或者晾晒有碍城镇容貌的物品的,处以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三)未及时清理路面杂物或者补装、更换井盖、沟盖、雨箅等相关设施的,处以1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四)未经批准擅自在城镇道路两侧或者公共场所堆放物料,影响城镇容貌的,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五)对运输砂石、土方、渣土、混凝土、灰浆等散体、流体物质或者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的车辆,未采取覆盖、密闭措施,造成泄漏或者遗撒的,按照污染道路面积及污染程度处以每平方米20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但罚款总额不得超过3万元;

(六)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或者个体经营者乱堆乱放或者焚烧废旧物品的,对单位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以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七)施工单位违反施工现场作业管理规定,未在临街施工现场周围设置硬质围挡、未对车辆进出道路进行硬化、施工时未采取防尘措施、未及时清运渣土等建筑垃圾、未保持驶离施工现场车辆的清洁、未按规定排水致使污染路面、工程竣工或者停工后未及时清理和平整场地的,处以1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八)未经同意,擅自设置大型户外广告,影响城镇容貌的,处以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九)未经批准,在城镇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上张贴、张挂宣传品,或者利用实物造型、悬挂物、充气装置等载体设置宣传品,影响城镇容貌的,处以2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十)擅自在建筑物、构筑物的外墙或者公共设施、路面、线杆、树木等处进行张贴、涂写、刻画的,处以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逾期未清除或者拒不接受处理的,可书面通知通信企业暂停其在张贴、涂写、刻画中标明的通信号码的使用;

(十一)在露天场所、垃圾收集容器内焚烧枝叶、垃圾或者其他废弃物的,处以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据《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由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可以按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随意倾倒、抛洒、堆放城市生活垃圾的,对单位处以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个人有以上行为的,处以200元以下的罚款;

(二)未经批准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或者处置活动的,并处以3万元的罚款;

(三)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的企业在运输过程中沿途丢弃、遗撒生活垃圾的,处以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五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据《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由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按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将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或将危险废物混入建筑垃圾的,单位处300O元以下罚款,个人处20O元以下罚款;

(二)擅自设立弃置场受纳建筑垃圾的,单位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个人处3000元以下罚款;

(三)建筑垃圾储运消纳场受纳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的,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四)施工单位未及时清运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造成环境污染的,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施工单位将建筑垃圾交给个人或者未经核准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单位处置的,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五)处置建筑垃圾的单位在运输建筑垃圾过程中沿途丢弃、遗撒建筑垃圾的,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六)未经核准擅自处置建筑垃圾或处置超出核准范围的建筑垃圾的,对施工单位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对建设单位、运输建筑垃圾的单位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七)任何单位和个人随意倾倒、抛撒或者堆放建筑垃圾的,并对单位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200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六条违反本办法规定,不符合城镇容貌标准、环境卫生标准的建筑物或者设施,由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会同建设规划部门,责令有关单位和个人限期改造或者拆除;逾期未改造或者未拆除的,经县政府批准,实施,并可处以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七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损坏城镇容貌和环境卫生设施的,当事人应当恢复原状;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八条在实行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镇,本办法规定的管理权限与行政处罚,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按照省人民政府确定的职责实施。

第四十九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其他行为,依据《县实施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规定》予以处罚。

第五十条依照本办法规定实施行政处罚时,必须出具省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没票据。罚没收入按规定上缴国库,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五十一条阻碍城镇容貌管理行政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由公安部门依法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二条城镇容貌管理行政执法人员,在城镇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依照法定职责或者法定程序进行行政执法的;

(二)对应当受理的举报、投诉不予受理或者对已受理的举报、投诉不予调查处理的;

(三)打骂、威胁或者侮辱当事人的;

(四)故意损坏、擅自处理或者侵占当事人物品的;

(五)以吃、拿、卡、要等方式刁难当事人的;

(六)其他、、的行为。

篇7

    (1)法律法规意识培训。制定资源管理和节约、综合利用、节能及可用废弃物回收利用等法律法规,从加强部门协调、拓宽融资渠道、依靠科技支撑、健全法规制度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将碳减排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根据实际需要,加快拟定地方性的法规和规章草案。各政府部门按照统一法规、统一规划、统一监管的要求,加强对碳减排工作的综合监管力度,推进责任的落实。各级统计部门把节能降耗、低碳产业体系构建、碳源碳汇评估、低碳教育培训等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进一步完善节能降耗体系,逐步建立碳源碳汇统计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加强对重点低碳教育培训项目的监测和统计,加大技术装备和资金投入,配备低碳经济和教育培训专业人才,保证数据准确可靠。加大低碳统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设立人才专项资金,加强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的交流。

    (2)重点低碳项目培训。强化工业企业节能降耗,淘汰落后产能、工艺和技术,大力发展低碳排放产业,着力提升金融业、物流业、生物医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积极培育健康产业和环保产业,建设新能源产业基地,着力推进生物质能、沼气、地热等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增加碳汇,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森林资源保护工程和农村生态能源建设工程,切实保障生态安全,重点推进重要生态功能区和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建设、矿区生态修复与重建、城市绿色生态屏障建设、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重金属和土壤污染防治等项目建设。同时,促进低碳试验试点培训,依托现有工业园区、产业区及产业集中区,进行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改造。规划建设低碳能源、低碳物流、低碳建筑为主要内容的低碳集中区,培育低碳产业集群。实现绿色低碳化,推广绿色低碳建筑,鼓励建立节能低碳、可再生能源利用最大化的社区能源与交通保障系统。开展低碳家庭创建活动,制定节电节水、垃圾分类等低碳行为规范,针对商场、宾馆、旅游景区等设施,加强对顾客消费行为的引导,减少试点商业机构的二氧化碳排放。

    (3)低碳社会构建培训。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和其他社会渠道进行低碳宣传,使各级政府、企业和公众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在全社会普及低碳理念,提高社会公众对开展低碳城市试点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建立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的社会公共道德准则。政府率先垂范,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低碳消费观,提倡节俭理性的低碳生活,使公众从自己的生活习惯做起,控制或者注意个人的“碳足迹”,反对和限制高碳消费,使低碳生活逐步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积极引导,使合理选购、适度消费、简单生活等绿色消费理念成为社会时尚。构建低碳生活指数,评估低碳生活水平,完善配套设施,引导居民生活向低碳方式转型。支持各类服务组织、行业协会、学会等非营利组织,向全社会提供有针对性的低碳指导和服务。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和绿色消费,在全社会形成健康文明的低碳生活方式。

    在教育培训方面,应当采取多种方式来加以推进。

    (1)加强组织领导,推动教育培训发展。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对低碳教育培训的领导,成立加快低碳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当地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成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建立政府部门领导与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联系制度,加强政企信息交流,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实行奖惩制度,每年对低碳教育培训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目标责任制考评。加强低碳教育培训发展规划与专项规划,以及年度计划的衔接,通过专项规划、低碳产业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分解,确保低碳教育培训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加强规划实施过程的监督管理,建立规划公示、评价等制度,加强规划实施的分析和评估,定期向人大报告,自觉接受监督检查。另外,发挥规划对社会资源的引导功能,激活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优化配置内部资源,积极吸引外部资源,合理配置公共资源,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2)强化政策扶持,引导教育培训发展。坚决贯彻落实好国家教育培训政策、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及国家有关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研究和落实相关的配套文件和一系列教育培训规划,吃透、用足、用好上级扶持政策。从促进节能降耗、优化能源效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碳汇等角度出发,贯彻落实相关低碳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在此基础上,立法形成地方低碳和低碳教育培训法制,对违反低碳和低碳教育培训规定的行为,依法予以惩处。在投资政策、项目招标、征用土地和执法等方面,适度倾斜高新技术产业或企业,抓好优惠政策的落实工作,兑现在招商过程中的承诺,进一步提高政府信用建设,加大失信的惩戒力度。同时,建立各种相关制度,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

    (3)提高教育培训水平,加强能力建设。制定有关教育培训的相关标准,加大对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为发展教育培训技术、增强自主研发能力提供资金支持。建立相应的激励和引导机制,引导企业向教育培训进行投资,扩大教育培训研发的经济来源。政府和企业充分考虑对教育培训进行战略投资,规范应用低碳技术,抢得先机,提高公众形象,紧密研究和跟踪气候变化的国际制度发展,超前作出企业的部署。逐步建立起节能和能效、洁净煤和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等多元化的低碳教育培训体系,使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低碳技术、设备和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将低碳教育培训领域科技人才纳入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范畴。

篇8

关键词:行为治疗;老年慢性精神分裂;日常生活能力

【中图分类号】R7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163-02

精神分裂症为一种常见重性精神病,其大都病程迁延,且病残率高,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伴随着我国都市化、工业化的不断发展,这种疾病的发病率每年都呈上升趋势,给患者及家属甚至于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而精神分裂症的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由于长时间的住院治疗,与外界基本上断绝了联系,让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不断的下降,甚至有些完全不能自理。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效果差,给患者及其家属都带来了困扰。近年来医学模式也在不断发展和转换,其中,行为治疗就使患者的精神状况得到了有效的改善,现对我院收治的115例患者的治疗进行资料性回顾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在2010年1月至2111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共115例, 经确诊均符合我国慢性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患者均可自行活动,年龄在61-93岁,平均年龄为68岁。将其随机分为行为组和对照组,行为组56例,男42例, 女14例,病程平均为34年,住院平均15年,服用药物的38例,未服用18例;对照组59例,男35例,女24例,病程平均为36年,住院平均16年,服用药物的39例,未服用20例。

1.2 方法:

1.2.1 所有患者都根据各自病情的不同来给予相适应的抗精神病性的药物治疗和基础生活护理,再由专职的护理人员按照计划定期对患者来进行基本的训练, 同时加强督促和指导,定期地组织患者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及帮助。

1.2.2 对于行为组则同时通过行为治疗来干预:鼓励患者主动地整理床铺,督促其要按时起床,起床后能主动洗漱并且定时进餐,勤换内衣与修剪指甲[4],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护理人员应积极指导患者进行力所能及的工作劳动,比如帮厨、种地、养花、洗衣、拔草、洗衣等等。进行场景模拟训练,通过角色扮演等一些方式来锻炼其适应社会的能力,比如训练他们出院以后自立自强、适应新的环境、更好地保护自己、积极应对挫折等等的能力。在护士的指导下,选择小组长,由组长带领着卖菜、管理图书和杂志、运输垃圾、做些简单维修的活动,培养患者对生活的兴趣[2]。当然也可组织患者进行朗诵、演讲、歌咏比赛、表演小品等等的一些娱乐性活动,是患者的身心更好地发展。护理人员也要积极地鼓励患者之间自由地交谈,建立一种平和温暖的氛围,让患者提一些问题和想法来锻炼他们的语言或是非语言的表达和理解接受的能力,培养一些社会交往的能力。将行为组分成4组,14人一组,分别竞选出组长和副组长各1名,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以上的训练,同时辅以实施激励性的护理措施,可采用代币法来进行奖励,主要以多劳多得为主。当患者完成了训练的项目时,就发放代币券,根据完成的主动性和质量来决定代币券的数量。代币券也可自由支配,领取一些生活用品,实现其愿望。在实施激励性的护理措施时候,对患者的评定标准应该统一,并且按时按量地兑现,不能失信,同时也应给予一些精神鼓励。使患者能自己识别和矫正自己的思维,并掌握学习和快乐的方法,更好地辨别现实和融入社会,建立起新的正确信念[3]。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的ADL评分比较.

两组的患者在治疗前后都采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ADL量表进行评分,其中包括自理性与工具性两个因子,大于20表现为异常,得分越高,则ADL越差,由表可知,治疗前,患者大都存在严重精神问题,而治疗后,精神状况有所改善,可见行为治疗在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中效果显著。

2.2 经过观察发现行为治疗有助于患者反应迅速,思维活跃,对生活也充满兴趣,患者的精神衰退也得到明显的改善,其生活自理能力也是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3 讨论

大多的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都是因为他们的病程和住院时间很长,阳性症状已经基本平息了,而表现大都为思维的贫乏、情感的淡漠、意志的减退等等阴性的症状,并且随着时间流逝,其生理机能不断地衰退,从而丧失了社会以及自理的生活功能, 甚至导致了几乎没有治愈的可能性, 给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防止患者衰退, 促进其康复成为了精神卫生工作一个重要的课题。

而行为疗法是一种根据经典的条件反射与操作的条件反射的为基础的理论,应用于心理学的方法,其能在患者自身建立一些适应比较良好的行为或者消除一些适应比较不良好的行为[1]。而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行为治疗在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中的作用也逐渐得到了重视,大量的实验和研究都肯定了其疗效。

行为治疗使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得到了理解和支持,使之生活能更好地自理,保持了乐观积极的心态,感受到了社会的关怀和爱护,让这些弱势群体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也维护了医院的形象,值得大力地推广。相信患者经过行为治疗能更加接近社会,更好地生活。

参考文献

[1] 王精、李茹、李花. 行为疗法与药物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疗效及护理观察[J]. 临床中老年保健,2002.5(04):291

[2] 刘晓菁. 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老年期的康复护理[J].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5):1955-1956

[3] 朱建忠. 认知行为干预对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疗效评估[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05):560-564

篇9

班级

204

班主任年制

11

心理健康证书级别

C证

班主任姓名

范国跃

特色创建项目名称

书香伴我行 励志人生路

一个班级的进步,需要很多方面的原因。学校的情况,老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态度都是很重要的,当然学生的学习认真程度和学习的努力情况是最重要的。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好学生是最重要的。一个班主任就是带领班级继续前进的最大的动力,我相信自己能够做好,只要自己不断的努力,我就坚信自己的班级可以走的更远!新的学期又是一次新的挑战,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如下:

一、工作目标:

1、班级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

2、及时检查反馈,形成良好的班级运行机制。

3、营造和谐健康的班级文化的艺术。

4、班级风貌:做人要自尊,行为要自律,说话要诚实,学习要勤奋。

5、坚持每节课的课前三分钟分享、天天练好字的好习惯。

二、学生现状分析:

二年级(4)班共有34名学生。每个孩子都活泼可爱,有着很强的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他们纯洁善良,好奇心强,求知欲强。但是自制能力差,时常不能控制自己,上课时爱随便说话或者做小动作。很多行为习惯有待进一步培养。针对班级管理中的不足之处,我制定了这学期如下几个工作要点:

1、班集体建设:

这学期,我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为集体服务的意识和集体利益高于个人的意识。学生知道自己身处在集体之中,应该为集体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让学生有个人服从集体的意识。我想今后的工作中更应该注意这方面的培养,以利形成凝聚的班集体。

2、注重班干部培养:

班干部是班集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集体意识、竞争意识的增强,本学期,我在班干部产生上采用了任命和竞选相结合的办法。让出两个名额由班级学生通过竞选产生,自荐和推荐相结合。通过竞选,不但选出了班级学生喜爱的小干部,更主要地培养了学生积极竞争,为班级、为同学服务的意识。我想后者是更为积极重要的。

3、抓好班级常规教育: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是规范小学生行为准则的尺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在校学习,需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常规习惯的保障。在学习习惯中,紧抓课前准备,抓课堂纪律。牢记没有良好的课堂纪律保障,学生就不可能很好地把课堂学习到的知识接受进去。抓学生的作业书写,养成认真、整洁的书写习惯和爱惜书本的习惯。抓学生学会听话,养成专心、专注地听别人说话的习惯。在常规习惯中,抓劳动常规,抓卫生常规,抓学生两操,教育学生懂文明、讲礼貌,培养学生的班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4、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基本功。首先要把真诚的爱给予后进生。要做到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倦,态度上不粗暴,方法上不简单。要用自己对差生的一片真诚的爱心,去叩响他们的心灵之门。其次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为他们创设一个健康良好的环境,也有利于班集体的建设。

5、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

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合理分工各负其责,给他们充分的权利,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管理计划管理班级,并及时总结,找出不足,以利再战。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努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从而提高后进生的自信心。

我愿意用自己的爱心为我们班的孩子指明前进的方向,只要自己班的学生学习成绩和思想素质都能够得到提高,我做出什么努力都是值得的。在新的学期里,我会以身示范,带领我们班的学生努力前进!

一、指导思想

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引领同学们陶冶情操、修养品性、提升境界,努力营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班级文化,推动学习型班级、学习型家庭的建设,建设具有班级特色、书香氛围浓厚、环境优美整洁、富有激励性的班级文化氛围,关注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长、长远发展,从进步书籍中体会励志哲理。

1、制定富有特色的班级口号、班风、班训等,努力营造健康向上、富有成长气息的班级文化氛围。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2、发挥每一位学生的创造力,积极参与班级布置并定期更换,勤写读书笔记,让每一堵墙都“说话”,形成班级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

3、建立健全的班级制度,包括班级公约、奖惩制度、值日生制度等等,以此约束学生的言行。

4、建立班级岗位责任制,实行岗位轮换制度,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鼓励学生发挥主人翁精神。

5、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

6、建立班级图书角,努力扩大班级藏书量,调动每一位学生的读书积极性,鼓励学生制作读书卡片,写好读后感,让全体学生“感激书籍,享受阅读”。

二 、具体内容:

班级名字:书香班级

班魂:优、雅、勤

班级形象: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

班级公约:学风严谨 奋勇拼搏 优雅大方 文明守信 心胸宽广 表里如一

尊师爱友 团结互助 自立自强 知恩图报 静净敬竞 永不言弃

班级口号:摆舵 奋勇拼搏

三、形式内容:

活动主题:书香伴我行 励志人生路

活动步骤 :

第一阶段:制定方案。班级制订读书活动总体方案,学生分别制定自己的读书活动计划;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按计划组织实施读书活动,教师定期督促检查读书活动;经常进行读书感想交流活动,要求学生和家长一起写出读书心得。

第三阶段:汇报、表彰。

1、组织学生、家长举行班级读书汇报活动;

2、举办读书展览会,并在学生、家长当中评选“优秀组织奖”、“优秀读书活动创意奖”、“读书明星”等奖项;

班级活动内容:

1、“读书改变了我”(我和书的故事)征文活动

2、“书香人生路”演讲比赛

3、“我的读书名言”征集活动

4、“读书日记伴成长”优秀读书笔记评选活动

5、自编自演中外文学名著(剧本征集、表演)

6、“用耳朵阅读”名著故事会

7、读书小报评比活动

8、亲子共读展示活动

9、“枕着书香入眠”睡前读书普及活动

学生活动部分:

1、“每天必读,读中积累”读写活动:教育学生每天都要阅读自己选定的图书,并能够随时做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和积累本相结合,填写每周阅读档案卡,并请家长签字。以此帮助学生养成每天读书、注意积累的好习惯。

2、“书海流韵”交流活动:每月最后一周班会时间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读书活动阶段汇报、展示、交流。同时,根据阅读活动情况,随时进行班级读书活动典型的交流展示活动。

3、“好书推荐”活动:评选出小学生最喜爱的书籍并向全班同学推荐。

4、“书香人生路”读书节汇报活动。

具体活动安排:

三月工作:

1.出台少先队工作计划,建立健全少先队组织,各大队围绕总队部计划制定大队工作计划。

2.召开大队辅导员会议,交流新学期工作思路。

3.结合3.5雷锋日开展“捐出一元压岁钱 快乐公益我助力”学雷锋献爱心活动。

4.3.12植树节组织开展“海娃红领巾志愿者服务队”植绿护绿活动。

5.各中队出版主题黑板报。

6.组织少先队员观影活动。

7.组织完成学生寒假作业的评比活动。

8.开展少先队每月争章活动(本月学校特色章是“爱绿护绿章”)

9.“读书改变了我”(我和书的故事)征文活动

10.“书香人生路”演讲比赛

四月工作:

1.开展“清明节祭祀先烈”红色研学活动。

2.在三、四、五年级开展“讲好英雄故事 学好英雄精神”讲故事比赛,选拔优秀学生组建“海娃红色志愿宣讲队”。

3.各中队出版主题黑板报。

4.进行中队长培训活动:队仪式的学习。

5.开展校级“十佳孝星”评选活动。

6.开展少先队每月争章活动(本月学校特色章是“先锋榜样章”)

7.“我的读书名言”征集活动

8.“读书日记伴成长”优秀读书笔记评选活动

五月份工作:

1.开展队员五一假期实践活动。

2.第三大队开展“童心向党”主题大队活动。

3.开展“海娃红色志愿宣讲队”培训活动。

4.开展校级“新时代好少年”与“优秀少先队员”评选活动。

5.各中队出版主题黑板报。

6.组织少先队员观影活动。

7.开展少先队每月争章活动(本月学校特色章是“孝亲敬老章”)

8.自编自演中外文学名著(剧本征集、表演)

9.“用耳朵阅读”名著故事会

六月份德育

1.6月1日一年级第一批新队员入队活动。

2.“红领巾志愿者”社区垃圾分类实践活动。

3.开展“海娃红色宣讲队”实地研学活动。

4.各中队出版主题黑板报。

5.开展少先队每月争章活动(本月学校特色章是“快乐成长章”)

篇10

为进一步加强企业平安生产工作,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平安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合政〔〕192号)精神。全面提高企业平安生产管理水平,结合我县实际,经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工作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经济发展建立在平安生产有可靠保障的基础上;坚持“平安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全面落实企业平安生产主体责任,健全规章制度,加大平安投入,提高企业平安技术水平;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切实加强部门监管,夯实平安生产基层基础,促进全县平安生产形势继续稳定好转。

(二)主要任务。以非煤矿山、交通运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民用爆炸物品、冶金、有色、建材、消防、机械制造等行业(领域)为重点。形成企业自我约束、继续改进的平安生产长效机制;加快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提升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平安保证能力;实行全员平安培训教育,建设企业平安文化;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健全预警和应急联动机制;严格执法检查,强化政府“一岗双责”目标考核、打非治违”等监督管理职责,形成强有力的平安生产推进机制。

(三)工作目标。企业平安生产水平明显提升。全县平安生产形势实现根本好转。2015年,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事故死亡率、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10万人事故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事故死亡率等各项指标控制在市控指标以内,平安生产工作处于全市先进水平。

二、严格企业平安管理

(一)进一步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企业要进一步健全平安生产责任制等各项平安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高危行业企业员工平安生产绩效工资不低于其工资总额的20%管理层的平安生产绩效工资不低于其年收入总额的30%高管层的绩效工资不低于其年收入总额的50%对一般企业绩效工资,县有关部门要提出指导意见,推动企业执行平安生产绩效工资制度。企业要认真执行建设项目平安设施“三同时”平安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外包工程平安管理、平安生产许诺、预警等平安保证制度。企业要严格查处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行为,严禁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严禁超速、超载、超限运输,凡违反规定的一律依法实施企业停产停工整顿,并对企业和企业主要负责人给予规定上限的经济处分。对拒不执行政府平安监察指令、拒不整改隐患以及屡改屡犯的由县政府依法予以关闭。

(二)健全企业平安管理机构。企业要健全平安生产管理机构。并切实保证其工作开展。从业人员在30-100人的企业应配备专职平安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100人以上的应设立平安生产管理机构。非煤矿山、建筑施工、危险物品生产、经营、贮存和运输单位,以及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上的其他企业,应设立平安总监并行使企业副职职权。

(三)实行企业领导带班制度。厂矿企业要制定领导带班制度实施方法。并建立考勤制度。企业未制定领导带班制度的按企业不履行平安生产主体责任处分;无企业领导带班下井或该带班而未带班的对有关责任人按擅离职守处理,同时给予规定上限的经济处分;发生事故的依法从重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四)强化企业全员平安教育培训。加强县、乡两级安全培训。要制定平安培训计划和方案,员工必需全部经过培训合格后上岗,并建立企业员工平安培训档案。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置,员工转岗、轮岗前,进行平安生产专题培训。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平安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人员必需按国家有关规定持执业资格证书、平安考核合格证书、操作资格证书上岗。凡存在不经培训上岗、无证上岗的依法实施停产停业整顿;未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平安培训教育,或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导致事故发生的企业,依法予以关闭。

(五)完善企业事故隐患自查自改机制。企业要落实隐患排查治理、监控主体责任。严格执行班组日查、车间周查、作业区域旬查和企业月查等制度,并建立排查治理档案。企业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每月至少组织一次企业内全面的平安检查。企业要建立重大隐患公告制度,建立以平安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为主导的隐患整改效果评估制度,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预案和举报奖励“六到位”企业要定期统计分析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并于每月1日前将上月事故隐患自查自改情况以文字表格形式上报所在乡镇或开发园区安监机构。对停产停工整改逾期未完成而复产复工的隐患整改不力发生事故的依法追究企业和企业负责人的责任。

(六)开展平安达标升级活动。企业要自觉执行《企业平安生产规范化基本规范》AQ/T06-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主要内容的平安生产规范化建设。开展建筑工地、客货运输、渡口渡船平安质量规范化达标升级和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爆器材、城镇燃气、人员密集场所、机械、轻工等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平安评价。非煤矿山、尾矿库须在2011年底前至少达到平安规范化最低等级;2013年底前。制定企业平安生产规范化建设推进措施。凡在规定时间内未实现达标的企业要依法暂扣其生产许可证、平安生产许可证,责令限期整改;逾期整改未达标的由县政府依法关闭。

(七)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监控与管理。企业要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平安管理规章制度和应急处置预案。重大危险源要报县安监、消防等有关部门备案。企业要加大资金投入,尽快实现对企业重大危险源的电子实时监控。重大危险源发生隐患的要将隐患部位、隐患内容、防范和治理措施等向企业全体职工和周围群众公开警示,隐患排除前或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平安的要暂停使用,撤出作业人员。对未按规定进行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检测、监控,未制定应急预案和经停产停业整顿仍达不到要求的依法给予责任单位、责任人规定上限的经济处分。

(八)加强班组平安管理。推广“白国周班组管理法”切实加强车间、班组、工段等作业现场平安管理。严格实施平安规程、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保证平安设施、设备正常运转。建立班组长岗位竞争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强化和落实班组平安责任。企业、车间、班组、工段全面开展“零事故”活动,推进企业平安文化建设。

(九)落实紧急撤人避险制度。企业要赋予生产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和调度人员遇到险情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调度人员正确行使权力的不论现场是否发生事故。要落实平安审批和活动平安方案备案制度。各类物流企业要加强对场站(货场)货物运输及装卸环节的平安管理,严禁擅自经营超许可范围的货物。

(十)加强职业平安健康防护。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作业岗位要依法开展职业危害申报、评估和治理。配备作业人员防护用品,组织员工职业健康体检,每年对接触职业危害的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不少于1次。做好职业病防治,建立职业危害定期分析和评估通报制度,强化职业健康监管,凡不在规定时限申报,或未按规定配备职业危害防护用品和监测设备,或发生2人以上职业病的依法予以重处,情节严重的依法予以关闭,冒犯刑法的依法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三、建设坚实的技术保证体系

(一)强化企业生产技术管理。强化企业技术管理机构的平安职能。对可能危及生产平安的技术问题负有处置决策权,对无法解决的技术问题应立即演讲企业主要负责人处置。因平安生产技术问题疑惑决发生重大隐患的对企业主要负责人、主要技术负责人和有关责任人给予处分;发生事故的依法按规定上限处置。高危行业企业要配备或聘用注册平安工程师,其他企业应聘请安全技术服务机构或人员提供技术支撑。

(二)强制推行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专用运输车辆、承压移动罐车、旅游包车、三类以上的班线客车和预拌混凝土运输车、建筑垃圾运输车、建筑沙石资料运输车要在2年内装置卫星定位装置。新建企业要实行计算机集中自动控制;推进加油站储罐阻隔防爆装置、撬装式加油装置、车用CNG气瓶电子标签管理系统建设。对逾期未装置使用并实现达标的依法暂扣其生产许可证、平安生产许可证、车辆运营证等相关证照,实施停产、停业、停运。县有关部门要制定强制推行先进适用技术装备的具体方法。

(三)加强企业平安生产技术研发应用。企业在年度财务预算中必需确保必要的平安投入和技术装备升级换代经费。

四、强化平安监管措施

(一)强化一岗双责制。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本辖区、本行业(领域)平安生产全面负责。分管平安生产工作负责人负平安生产综合监管职责。县政府负责人、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政府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平安生产工作,并做好检查记录,建立领导干部检查平安生产工作档案。

(二)完善目标管理考核奖惩制度。健全平安生产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增加对事故控制、平安生产基础管理工作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的考核权重,将考核结果作为政府工作目标管理、一票否决”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对目标管理考核优秀的地区、单位和企业予以惩办和奖励。建立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单项重点工作与基础管理工作、行业管理工作与综合监督管理工作相结合的考核制度,改进考核方式方法,提高考核的效能。

(三)细化部门平安监管职责。县平安生产监管部门对平安生产进行综合监管。县发改、经委、公安、国土资源、规划、建设、建管、交通运输、农业、水务、商务、工商、质监、教育、文化广电、卫生、食品药品、畜牧水产、乡村管理、房管、旅游等部门负责各相关行业(领域)平安生产监督管理。县财政、科技、法制、监察、宣传、环保、工会、科技等部门,依照平安生产职责规定履行职责。

(四)加强建设项目平安管理。县有关部门负责其主管行业(领域)内建设项目的平安监管。应包括平安监控设施和防瓦斯等有毒有害气体、防尘、防火、防爆、排水等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平安设施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未同时设计的一律不予审批核准备案,未同时施工的责令立即停止施工,未同时投入使用的不得通过验收、颁发平安生产许可证等有关证照,并追究有关单位负责人的责任。县发改、经委、交通运输、规划、建设、建管、工商、安监等部门要制定相关制度并监督实施。

(五)强化属地平安生产监督管理。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园区管委会及负有平安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要依照职责分工。消除监管盲区,组织对企业的平安生产状况进行平安规范化分级考核评价,评价结果报请上级行业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开。

(六)加强平安生产监管机构和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县、乡(镇)开发园区平安生产监管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一类乡镇和开发园区安监机构监管人员不少于5人,其他乡镇依据监管对象实际状况配备3名以上监管人员和相应装备,人员在乡镇和园区编制总额内调剂。设立村(居)民委员会、社区平安生产信息员。各乡镇和园区安监机构的平安生产监管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配备,须在5年内达到国家平安监管总局规定的规范要求。负有平安生产监管职责的县有关部门,应当配备必需的监管人员和技术装备。

(七)加强外包工程的平安管理。严格落实建设、设计、施工、监理、中介机构和租赁单位的平安责任。承揽工程必需具备相应资质。发包方履行平安生产协调、管理职责。或者在承包(租赁)合同中约定有关的平安生产管理事项。未签订平安生产管理协议、未约定平安生产管理事项、未对承包(租)单位履行平安生产协调管理职责的发生事故追究发包单位的责任。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和民用爆炸物品等高危行业企业建设项目不得转包、分包。实行工程总承包的总承包单位应自行完成主体工程结构施工;依法分包的分包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等级。对在项目建设中存在违法分包、转包行为的要立即依法实施停工停产整顿,同时追究项目业主、承包方等责任。

(八)实行重大平安隐患治理政府挂牌督办制度。县政府对重大平安隐患进行分级挂牌督办。并在政府网站和主要媒体上进行公告;县政府安委会对跨区域或可能导致重特大事故的重大平安隐患进行挂牌督办;挂牌隐患治理后要进行验收销号,并报市政府安委会备案。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应责令隐患所在单位停止使用、停产或停业治理。

(九)严格执行平安生产约谈制度。辖区内发生一起死亡1人以上生产平安责任事故的未完成平安生产工作目标任务或对重大隐患整改不力的乡镇和园区、相关部门、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向县安委会作书面检查。并在全县范围内予以通报批评。

(十)严格执行城区地面挖掘平安确认制度。县规划、建设主管部门牵头负责城区地面挖掘平安监管。完善有关审核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管线、管道业主单位应确定专门机构和人员加强管线、管道巡查和管理。挖掘城区地面前,施工企业要全面摸清项目涉及区域地下管线、管道的分布和走向,制定平安的维护措施和作业规程,并严格依照平安施工要求作业,严禁在不明情况下进行地面开挖作业。项目建设单位负有督促监管责任。管线、管道业主单位要对地下管线、管道情况进行现场交底,明确标识,必要时在作业现场安排专人监护,确保地下危险物品输送管道平安。

(十一)加强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工矿企业和建筑施工、水上运输一次死亡1人及以上的事故。对事故调查演讲有权出具结论性意见。严格依照事故“四不放过”和“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原则,对发生生产平安责任事故造成死亡或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根据情节轻重,追究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园区管委会、县有关部门分管负责人或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对事故查处实行督办制度,并实行严格的备案制度。县监察部门应会同县平安生产监管部门加强对事故调查处理和责任追究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责任追究不落实的追究有关单位负责人的责任。

(十二)强化社会、舆论宣传和监督。充分发挥各级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组织的作用。开展平安生产宣传教育。完善平安生产举报奖励方法,公开举报电话及处理结果,疏通社会监督渠道,鼓励职工、群众监督举报各类平安生产问题和隐患。对群众、舆论举报和反映的平安生产问题,应迅速查实、整改和反馈。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对典型案件和存在重大平安隐患、问题突出的企业予以公开曝光。新闻媒体要加强平安生产社会宣传,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平安的舆论氛围,普及平安生产基本知识,提高全社会平安意识和群众事故防范自救互救逃生能力。

五、建设更加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

(一)加强应急救援保证能力建设。进一步整合现有应急装备和队伍资源。不具备单独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中小企业,除安排兼职应急救援人员外,应依托大型企业和专业救援力量,签订应急救援协议,加强区域性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提高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加强应急救援装备投入,应急投入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完善县应急救援资金和物资贮藏机制,加快建设县、乡级救灾物资贮藏库,分区域贮藏救援物资。配备性能可靠、机动性强的装备和设备,保证必要的运行维护费用。健全应急资源管理数据库,建立社会资源征用弥补和应急救援有偿服务的工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

(二)完善企业应急预案。企业特别是高危企业要加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的编制、评审和备案管理。定期开展应急演练、评估,及时修订完善预案。对事故发生可能危及周边群众的应急预案应同时抄送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园区管委会,并协同开展针对性演练。学校、幼儿园、宾馆饭店、大型商场、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单位,非煤矿山、冶金以及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贮存、使用和运输企业每年至少要组织一次应急演练活动。企业要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贮藏必需的应急救援物资,配齐相应的救援器材、设施和装备,建立健全初始事故处置工作机制。有关部门要按规定加强应急预案的备案管理工作,建立应急预案数据库,2012年底,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爆器材、建筑施工等高危行业企业和重大危险源单位预案备案率要达到100%。

(三)建立完善企业平安生产预警机制。企业要建立完善平安生产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每月进行一次平安风险分析、评估。发现事故征兆要立即预警信息,落实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重大危险源和重大隐患要报当地平安监管部门和行业监管部门。气象、国土、林业等部门要及时暴雨、大风、雷电、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极端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园区管委会和县有关部门落实应急值守工作机制,接到预警信息及时制定并落实工作措施,预防、控制生产平安事故,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六、严格行业平安准入

(一)严格平安生产准入条件。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园区管委会和县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家平安生产许可法。不准立项、审批、提供场地等,要督促企业贯彻落实国家行业平安技术规范、专项平安技术作业和岗位平安操作规程,把符合平安生产规范要求作为高危行业企业准入的前置条件,严把平安准入关。高危行业企业及国家、省、市重点工程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在立项和竣工投产前应分别进行平安评价,未经平安评价、未通过平安验收的不得开工建设和生产运营;对已经建设和投入使用的应立即停止建设、生产和使用,履行平安评价、验收手续。凡不符合平安生产准入条件违规建设,或拒不履行平安评价、验收手续的由县政府依法关闭。实行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生产等企业平安规模、条件限批,提高准入门槛。对降低准入规范造成平安隐患的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二)加强平安生产专业服务体系建设。重点行业领域企业要定期开展平安生产现状评价和平安规范化等级认定。企业内部平安检查和定期平安条件论证。发现违法违规、弄虚作假行为的应依法依规报请上级机关从严追究相关人员和机构的法律责任。

七、不时完善平安生产政策措施

(一)鼓励和引导平安生产技术、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制定和落实鼓励企业研发、应用平安生产先进技术以及新装备、新工艺、新标准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开展平安科技研发,加快平安生产关键技术和装备的换代升级。

(二)加大平安生产专项投入。县财政、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开发园区管委会要将平安生产专项投入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加大对政府有关部门平安生产、职业健康工作的经费支持。用好平安生产专项整治、技术改造、重大隐患治理补助资金,落实配套资金。县级平安生产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平安监管队伍和装备、平安教育培训、重大隐患治理、职业危害防治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等。

(三)落实企业平安费用提取政策。重点行业(领域)企业要严格按规定提取和使用平安费用。计入本钱,专户存储,专项用于平安生产。平安费用提取不能满足平安生产实际投入需要的局部据实在利息中列支。加强对企业平安费用提取和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未按规定提取和使用的要立即责令纠正,依法予以经济处分。

(四)建立事故预防费用提取使用专项制度。积极推行平安生产责任安全。用于平安生产社会宣传教育、先进技术装备研发推广、平安生产规范化推广、平安管理水平分级分类评估、平安生产奖励支出。

(五)严格执行事故死亡职工一次性赔偿规范。从2011年1月1日起。对因生产平安事故造成的职工死亡,其一次性工亡补助金规范依照全国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计算。同时,依法足额及时发放工亡职工一次性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

(六)加强道路交通社会救助基金制度建设。建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制度。滚动使用。制定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使用方法,规范基金管理。利用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对伤者抢救费用逾越责任限额的未参与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平安或肇事后逃逸的进行局部或者全部抢救费用的垫付。

(七)建立水上搜救奖励和补偿制度。制定社会力量水上搜救奖励和补偿办法。

(八)建立平安生产工作惩办奖励制度。县政府每年将对全县在平安生产和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负责人、平安生产专家、应急救援队伍、政府各级平安监管人员。

八、更加注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制定落实平安生产规划。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园区管委会要将平安生产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确保平安生产总体规划和重点行业平安规划的实施。企业要依照各级政府平安生产工作要求,制定和落实企业发展的平安生产目标、规划和年度计划,保证平安投入和各项平安措施到位。

(二)强制淘汰职业危害严重、平安生产性能低下的技术和产能。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园区管委会及县有关部门要围绕转方式、调结构。对不符合有关平安规范、平安性能低下、职业危害严重、危及平安生产的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及平安保证低的落后产能,制定淘汰目录和淘汰计划。同时,招商引资时应防止类似项目的引进。凡是列入国家、省产业政策淘汰目录的一律停止生产、使用,依法予以强制淘汰。对存在技术装备落后、构成重大平安隐患的企业,由县政府有关部门予以公布,并责令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的依法实施关闭。

(三)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编制非煤矿山、民用爆炸物品、冶金等重点行业平安发展规划。确保引进的项目符合平安发展要求。

九、实行更加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

(一)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度。对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园区管委会、县有关部门年度平安生产目标管理考核不合格。或年度内发生较大及以上平安生产责任事故,实行平安生产“一票否决”取消被考评乡镇、园区和县直单位年度内各类评先资格。依照上级要求,凡受到一票否决”乡镇、园区和县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及分管负责人在下一年度内一律不晋级、不提拔。

(二)实行企业负责人任职资格终身否决制。企业发生生产平安责任事故。其主要负责人终身不得担任本行业企业的厂长、经理。对较大事故负有主要责任的企业主要负责人,5年内不得担任本行业企业的厂长、经理。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因事故受到刑事奖励或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受奖励之日起,5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非法违法生产造成人员伤亡的以及瞒报事故、事故后逃逸等情节恶劣的依法从重处分。各级平安监管部门对不得担任有关行业企业厂长、经理的人员的任职情况进行监督,凡违反规定任用其担任厂长、经理的对任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有关责任人给予奖励处分。

(三)实行企业平安生产信息披露和信用等级管理制度。建立企业及其负责人信息披露制度。作为企业信用评级的重要依据。对发生生产平安责任事故或造成人员死亡并负主要责任的企业,以及存有重大隐患整改不力的企业,平安生产严重违规、主体责任严重缺失的企业,列入“黑名单”由县平安生产监管部门会同县有关部门向社会公告,并及时向发改、国土资源、建设、建管、银行、证券、平安等部门进行通报,自通报之日起一年内对企业在新增项目核准、用地审批、产业扶持、证券融资、平安费率等方面予以限制,并作为银行贷款等的重要参考依据。

(四)落实“打非”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建立打击非法生产经营建设活动联席会议制度。坚持经常性监督检查,加强重点专项检查。强化县、乡镇(园区)两级“打非”工作责任和相关职能部门查处责任。明确“打非”职责分工,乡(镇)村两级主要负责摸排上报“打非”信息动态和协同配合工作,县政府负责组织领导,县主管部门负责牵头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协同配合、联合执法,履行查处取缔职责。对群众举报、上级督办、日常检查发现的本行政区域的非法生产经营单位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查处,致使非法生产经营单位存在根据情节轻重,对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园区管委会和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以及相关责任人,给予降级、免职或者开除等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发生事故的依法依纪从重追究相关领导和责任人的失职、渎职责任。

(五)严厉惩罚瞒报、谎报和迟报事故行为。企业要严格按规定演讲生产平安事故情况。对事故发生单位瞒报、谎报或迟报事故的依法查处的同时。并依法从重予以经济处分;情节严重的暂扣或吊销事故单位相关资质,责令企业停产停业整顿。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瞒报或谎报事故的追究直接责任人和负责人的责任。

(六)严格平安生产监管工作责任追究。为严格依法行政、查禁事故面前的腐败问题。

对企业生产平安事故应按而未按规定上限处分的

造成不符合平安生产许可条件的对平安生产准入把关不严、降低规范。

对企业“三违”三超”违反“三同时”规定等行为应奖励而未处罚的

暂扣或吊销平安生产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证照或依法关闭企业未按规定实施的对应停产、停业、停建整顿。

对将平安生产执法处分的罚款返回被处罚单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