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培训建议范文
时间:2024-03-20 16:25: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业培训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为贯彻落实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城镇技能再就业计划和能力促创业计划的通知》(劳社部发〔〕30号)、省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意见》(政发〔〕2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在全市开展创业培训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发展中小企业,促进就业和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需要,面向我市有创业愿望的各类人员开展创业培训。通过培养一批创业者,开发一批就业岗位,实现劳动就业倍增效应,形成“以培训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就业促进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二、目标任务
年至年,全市组织10000人参加创业培训。其中:创业意识(GYB)培训8500人,创办你的企业(SYB)和改善你的企业(IYB)培训1500人,创业成功率达50%以上。
三、培训对象
具有本市户籍的下列人员:
1.城镇失业人员;
2.转复军人;
3.农村富余劳动力;
4.有创业愿望的其他人员。
四、培训内容
全面推广国际劳工组织和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共同开发的“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SIYB)创业培训项目。
1.开展“创业意识”(GYB)培训。帮助潜在的创业者产生可行的创办企业的想法,增强自主创业能力。
2.开展“创办你的企业”(SYB)培训。帮助具有创业条件但尚未创业的人员掌握创业技巧和相关经营管理知识,指导科学合理地选择创业项目,引导创业者创办小企业。
3.开展“改善你的企业”(IYB)培训。帮助新办服务型企业负责人、小型私营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等创业人员调整经营思路,改善管理方式,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4.开展个性化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融资贷款、项目选择、政策法规、诚信教育等专项知识培训,满足有创业愿望人员不同层次的需求。
五、培训管理
1.规范创业培训工作管理。市劳动保障部门负责管理全市创业培训工作,组织具有创业培训资质的培训机构,针对劳动者自身特点和创业不同阶段的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培训。
2.加强创业培训基地建设。增加公共财政对市创业培训基地的投入,完善创业培训设施,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创业培训师资队伍,使创业培训工作逐步纳入专业化、科学化的轨道。
3.建立创业培训考核机制。实行统一培训、统一考核、统一发证制度。创业培训合格者由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颁发《创业培训结业证书》。
4.组建一支专家志愿团咨询队伍。建立由市劳动保障、财政、工商、税务、经贸、民政、物价、公安、卫生、质监、环保、城管执法、银行等有关部门的专家和工作人员组成的创业培训专家志愿团咨询队伍,开设“专家门诊”,为创业者提供政策、项目、产品、市场等咨询服务。
5.建立创业项目资源库。开发一批符合国家创业政策、有市场需求的创业项目,纳入创业培训工作项目资源库。按照“个人自愿、风险自负”的原则,通过创业培训基地或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将创业项目推荐给创业人员。
6.做好创业跟踪服务。对创业培训学员提供开业前指导服务,协助办理工商、税务登记、创业贷款及担保等手续,提供服务,及时发现问题,提供后续支持,提高创业成功率。
六、扶持政策
1.实施免费创业培训。创业意识培训的经费补贴每人不超过200元,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培训的经费补贴每人不超过1600元。创业意识培训、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培训都只能每人免费培训一次。培训经费补贴从市失业保险基金职业培训补贴资金中列支,由市劳动保障部门审核后拨付。转复军人的创业培训补贴从市退伍军人安置费中列支。
2.落实再就业各项政策。创业培训学员结业后新创办实体或从事个体经营,对符合条件的,可按市政府相关文件规定享受就业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
七、组织领导
创业培训工作在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下实施,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明确目标任务,认真抓好落实。
篇2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暨促进创业工作现场推进会及《关于实施市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意见》精神,充分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培训工作,进一步帮助高校毕业生提高自主创业能力,现将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5部门《关于开展“创业培训进校园”活动的通知》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保障活动顺利开展,市及各区县、高校要迅速成立“创业培训进校园”活动协调小组,明确各成员单位相关责任人,制定详细的活动实施方案,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各成员单位要进一步提高对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认识,明确任务,分工合作,密切配合,把“创业培训进校园”活动作为促进大学生创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充分运用新闻媒体和网络信息,广泛开展“创业培训进校园”活动宣传,营造鼓励创新、崇尚创业的良好氛围。
二、突出活动重点
篇3
摘要:高职教师培训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一支优质的师资队伍作保障,其素质直接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从高职教师培训现状分析入手,借鉴了国外职业教育的经验,结合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台湾嵌入式暨单晶片系统发展协会合作开展的教师培训,有效地提高教师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教师培训;实效性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师资队伍职业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D/2013/03/144);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基于网络平台的虚拟实验教学研究和应用”(项目编号:2014-R-30254)
作者简介:卜树坡,男,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5-0052-03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要密切产学研合作,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同时,强调“完善教师资格标准,实施教师专业标准,实行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目前,国家日益重视职业教育,社会逐步接纳职业教育,人们越来越关注职业教育。高职院校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企业岗位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上,要求学生接受高等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资格教育。这就意味着高职教师不仅要有专深的专业理论基础,而且必须具备相应的实际操作技能。然而,目前的高职教师培训,国家、地方和学校都采取了大量行动,但效果并不理想。[1]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台湾嵌入式暨单晶片系统发展协会合作,开展为期两周的教师岗位技能培训,取得了良好的实效性。
一、高职教师培训的现实状况
高职教师培训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和大多数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制定了一些教师培训与能力提升政策。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和教育教学水平考察活动中,也将教师培训视为重要的考核内容和指标。[2]但是,总体来讲,培训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比较突出。目前,教师培训主要归纳为国培、省培和学校培训等形式。面临的主要问题是:(1)培训方案缺乏系统性。大多数培训方案的设计都是指向高职教师群体的,但培训方案设计都比较笼统、空泛,缺少针对性。还有国家与地方层面教师培训存在定位冲突,学校培训、地方培训、国家培训三个层面分工不明确、定位不清晰,缺少沟通,各自为战;(2)培训内容缺乏专业性。从教师培训开展的情况来看,培训内容简单、随意、零散和重复,不能反映教师的实质需求,大多包括高职教育理论、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建设、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等方面。这些培训还远不及高职学生的培训,缺少订单式培训,更少有为专业教师量身定制的个性化培训;(3)培训对象缺乏针对性。不论是国培还是地方培训都是立足于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提高,忽视绝大多数专业教师的培训;培训内容不深入、不具体,许多培训目标定位在了解、理解层面;培训对象被动培训占多数,主动学习、实践操作占少数;(4)培训考核缺乏公正性。高职教师培训结果的评价、考核缺少统一和规范的机制,有的培训缺少实质性的考核,甚至交了培训费都能通过;不少培训老师自行制定培训方案、讲授培训课程、拟定考试试题、批阅试卷等状况,根本做不到教考分离、公平公正。
二、借鉴国外教师培训的成功经验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对高职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师资队伍培训工作十分重要。职业教育发达国家都特别重视教师培训,如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十分鼓励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在职培训。在美国,对高职教师的要求标准很高,不仅要有相当的学历,还要有教育教学和实践操作的能力。美国社区学院的专业教师要有硕士以上学位,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法等学科,专业教师必须具有3年以上的实践工作经验;[3]在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从联邦政府到职业学院都有一套完善的师资培养计划、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紧跟行业企业技术发展的步伐,熟悉专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成为终身学习者和实践者;在德国,对职业教育教师要求十分严格。大学毕业生不能直接任教,必须参加国家组织的职业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者获得实习教师资格,再进入实习学院进行两年的实习,再考试合格者才能获得岗位资格证书;在加拿大,针对教师的培训有省级教育培训和学院教师培训,有严格的制度规范,尤其重视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示范性能力。[4,5]我国的教师培训没有那么系统和规范,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具体做法,使教师培训达到预期目标,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出更多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高职教师培训的案例分析
笔者以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台湾嵌入式暨单晶片系统发展协会合作开展教师培训为案例进行剖析。
(一)学院办学理念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人才培养“地方性”、“应用性”和“职业性”的办学理念。学院以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和高等职业院校的使命定位办学方向,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1)“地方性”是把人才培养工作的服务区域定位于地方,即以“立足苏州,服务江苏,辐射长三角”为落脚点,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服务苏州产业转型升级需求;(2)“应用性”是把人才培养的类型定位为应用型,即培养面向生产、技术、服务和管理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按照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基于工作任务开发课程内容;(3)“职业性”是强调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定位,即培养“职业人”,以培养学生的“职业人生观”和“职业价值观”为核心,在职业素养、职业品质、职业操守、职业文化和职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接受教育,力争使其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教师作为人才培养的引路人和指导者,就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积极参加岗位技能培训。
(二)培训总体目标
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建立一支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学院要求教师既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要有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与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以及后续培养学生、培训企业员工的能力。
(三)培训方案
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系与台湾嵌入式暨单晶片系统发展协会共同制定培训方案,使得培训方案目标定位准确并切实可行。(1)培训项目。项目1:电子元件拆与焊实用级/专业级能力认证培训,项目2:单晶片实用级能力认证培训,项目3:数字逻辑设计实用级/专业级能力认证培训;(2)培训对象。项目1针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师,项目2针对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教师,项目3针对通信工程技术专业教师。下面以项目1为具体案例。
1.培训地点。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台湾嵌入式暨单晶片系统发展协会联合建设的能力认证中心。
2.培训时间。实用级/专业级各1周,每周三下午学科考试,每周五下午术科考试。
3.培训目标。培训教师的实践能力,主要培训零件拆焊、测试、维修及设计、制作等能力。
4.培训重点。认证说明,实务课程,症状排除;具体内容包括学科理论讲解和理论测试,实用级术科应试说明、拆焊成品板(SCBL)练习、测试与模拟考试,专业级增加周边圆孔板(SCBH)讲解、SCBL拆焊和SCBH布线练习、测试与模拟考试。
5.培训考核。学科理论测试认证从500题中随机产生50题,闭卷测试;实用级术科实操测试认证包括装配、焊接、调试SCBL板并正确显示,然后再拆卸板上所有器件;专业级术科实操测试认证又增加了周边圆孔板电路布线设计与制作,最后SCBL+SCBH板联调,显示正确并发出美妙动听的音乐。
6.培训证书。学科测试60分以上为及格,术科测试2小时30分钟以内完成为及格,颁发台湾嵌入式暨单晶片系统发展协会实用级证书;学科测试80分以上为及格,术科测试2小时30分钟以内完成为及格,颁发台湾嵌入式暨单晶片系统发展协会专业级证书。
(四)培训效果
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系各专业培训效果统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获得实用级证书94.7%、专业级证书88.9%,电子信息技术专业获得实用级证书94.7%,通信工程技术专业获得实用级证书93.8%、专业级证书93.3%。
据了解,台湾嵌入式暨单晶片系统发展协会签发的能力认证证书获得了台湾电脑工会所属四千多家电子信息企业的认可。
四、高职教师培训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
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是教师能力持续发展的需要;(2)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3)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2013年,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台湾嵌入式暨单晶片系统发展协会联合建设的能力认证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该中心是台湾嵌入式暨单晶片系统发展协会与江苏省高校创建的首家联合认证中心,是一个集教学科研、专业培训和考试认证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中心由电子元件拆焊能力认证中心、单晶片能力认证中心和数位逻辑设计能力认证中心组成,该能力认证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
据统计,目前在苏州市注册的台资企业1万余家,总投资额超过1000亿美元,苏州已发展成为台商在大陆投资最密集的地区。台资企业主要从事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化工、医药及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电子商务等产业,其中电子信息产业无论投资规模还是用工人数均位居第一。笔者对12家台资电子信息类企业进行了调研,企业对毕业生要求排在前两位的是品德修养和实操能力。教师获得该协会颁发的能力认证证书后,一方面,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培养学生。学生实训后通过认证考试,获取认证证书,毕业时可直接进入相关企业就业,从而实现学校培养到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目前,已得到华硕、宏基、高创和冠捷等50多家台资知名企业的广泛认同,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就业;另一方面,为了培训台资企业员工。在苏州从事电子信息行业的台资三千余家,企业新员工培训和老员工提高是个很棘手的问题。学院自能力认证中心正式挂牌以来,广泛地与台资企业联系,利用学院建设的能力认证中心实训设备和具有能力认证监评资格的教师开展对外服务,已为华硕和高创两家公司培训员工总计93人,正在与苏州明基、力晶和友达等公司商谈具体培训计划和培训方案。
通过这次培训,带来了诸多启示。培训内容进行了系统化设计,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注重动手操作,理论讲解占20%,实际操作占80%;培训过程严格要求,从讲解、练习、测试、模拟考试到正式认证考试,每个步骤、环节都体现出很高的职业性;培训考核严谨务实,无论是学科考试,还是术科考试,严肃考场纪律,要求每人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考试未通过者,下次再参加培训和考试。这为高职院校教师后续学生培养、企业员工培训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模式。
参考文献:
[1]郭雪利.职业教育教师培训系统化设计研究[J].职教论坛,2013(13):49-54.
[2]余婉娜.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建设[J].中国农业教育,2012(1):40-42.
[3]王勇强.高职教师培训实效性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5):77-79.
[4]王华.论高职教师培训主体缺位与多主体参与[J].继续教育研究,2011(2):32-34.
篇4
受国际金融金融危机影响,国内部分中小企业出现经营困难,企业用工需求量减少,大量外出农民工返乡,社会就业压力加大。为积极应对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我局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帮助返乡农民工重新再就业或创业,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力保全县就业形势的稳定。
一、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民工返乡现状。
我县现有农业人口76.38万人,农村劳动力48.2万人,转移到非农产业26.1万人,输出到县外13.8万人。主要的外出务工地区为长江三角和珠江三角地区,占总劳务输出人数的77%。据本次在全县范围内对外出务工返乡的调查结果,截止09年1月底,我县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共返乡36156 人,其中因此次金融危机导致裁员返乡13190人,占全县劳务输出总人数的9.6%。可以看出,金融危机已经影响我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返乡农民工的数量仍将有扩大的趋势。
二、采取措施,提前应对新形势下的就业压力。
我们针对当前面临宏观经济影响就业的新形势,出现的新问题,一方面加强调查研究,密切关注形势发展;一方面积极寻求对策,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一)成立组织机构,落实工作责任。
为切实做好稳定就业工作,我们成立了**县返乡民工就业工作应急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掌握我县农民工返乡动态情况、人力资源供需变动情况,制订应急措施,帮助返乡民工渡过难关,稳定就业局势。
(二)建立报告制度,实行动态监控
为加强对劳动力转移的动态管理,我们建立了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返乡的长期监测制度。通过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和村劳动保障服务站对本辖区的返乡民工随时进行摸底、登记,定期上报。随时掌握全县的农民工返乡状况。对一次性返乡超过100人、一天内返乡超过1000人的,立即启动应急机制,第一时间将相关情况上报县政府和市劳动保障局。
(三)主动搜集本地企业的用工岗位。
采取“走出去”的工作方式,全面细致的掌握本地企业,特别是中小困难企业的用工需求状况,做好人力资源供求监测分析和用工调控工作。通过人力资源市场的优势和信息宣传栏、电子大屏、手机短信等方式多渠道信息优势。依托**电视台、**广播电台、**新闻中心等新闻媒体单位招聘信息、个人求职信息和招聘会信息,让用人单位和求职者能有更多机会和途径了解就业信息,使返乡的农民工能与用工企业及时对接。大力开展服务项目多、服务态度好、服务水平高、服务质量优、服务效果实的大中型招聘会,春节前,我们召开了2次返乡民工的专项招聘会,共召集了86个企业,提供20xx余个岗位,当场匹配成功800余人。20xx年2月24日,我们联合无锡、徐州市的劳动保障部门,组织了20xx年春季返乡农民工招聘暨南北劳动力交流大会,此次招聘大会,182家用人单位提供了11211个就业岗位进场招聘,吸引了1.5万名求职务工人员,现场达成就业意向4612人,有效地促进了我县返乡民工的就业,得到了省、市劳动保障部门领导的充分肯定。
(四)全面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
一是对返乡民工和本地企业失业人员开展基本素质的培训。以乡镇、街道为单位,聘请教师、发放教材,对现阶段企业经营困难而被裁减的人员进行心理疏导,讲解择业知识和必备的务工常识、法律法规。二是以创业培训为重点,努力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格局。加强对返乡农民工的创业培训,应该把金融风暴引发的民工返乡的不利影响看成是培训人员、提升素质的有利契机,变不利为有利,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出击。从营造创业培训氛围、保证创业培训质量、强化创业培训服务三方面入手,努力提高创业者的创业水平和创业成功率。通过培训返乡民工促进就业升级。
(五)搭建创业孵化园,引导创业,促进返乡民工就近就地再就业。
为提高创业者的成功率,我们采取先易后难的办法,优先选择手中有一定资金或门路的失业人员作为突破口,在经济条件相对好的镇建立农民创业园。在园内设立办公室,成立劳动服务站,在税费征收、小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经营场地、工商管理等方面给创业者提供更多的方便,降低创业门槛,减少创业成本和风险,优化创业环境,简化创业手续,搭建创业促进就业平台,努力提高创业成功率,实现一人创业带动一片就业,形成以就业促进产业发展的良好互动格局。柳新镇机械加工创业园、马坡镇玻璃制品创业园和黄集镇家禽孵化、养殖创业园已经初具规模,共吸引39家企业进入,带动就业20xx余人。
通过多方努力,全县因受金融危机冲击返乡的农民工目前大部分已经实现了重新就业,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力争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率达到95%以上,实现 “保就业、保增收、保稳 定”的目标。
三、几点建议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县带来的冲击,“率先达小康、建设新**”,关键在农村,关键在于增加农民收入,为此,建议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扶持力度,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强化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水平。
2、进一步提升开发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建议把新增的失地农民全部纳入新型农保,努力做到“即征即保”;
3、建议县委、县政府进一步降低小额担保贷款发放门槛,简化手续,加大资金投入,切实帮助民营中小企业做大做强。
篇5
>> 返乡农民创业的现代种植养殖技术政策及其经济效果评价研究 新时期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问题及政策支持 构建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体系 江西省返乡农民工对创业扶持政策的评价调查及政策建议 现代建筑节能经济效益及政策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新特点及金融支持研究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状、困境及对策研究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利弊分析及对策 基于社会网络的农民工返乡创业研究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府引导机制研究 农民工返乡创业中的政府责任研究 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产生的经济效益研究 科技馆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分析及研究 安徽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 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理论框架构建及支持体系 江苏返乡农民工创业调查分析与扶持政策研究 农民工返乡创业研究 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 农民工返乡创业对策研究 返乡农民工创业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韩晓亮.山区农民创业问题研究――以黔江区、濯水镇乌杨村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11.
[3] 2014年国家深化农村改革 支持粮食生产 促进农民增收政策措施[J].农民科技培训,2014(6):48-49.
[4] 李启秀.贫困地区农民创业教育问题的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2.
[5] 葛建新.创业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6] 李玉杰.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民创业教育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2 088-2 089.
[7] 吉文林.开始你的农业创业 农业创业培训教程[J].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20-21.
篇6
今天查字典为大家准备了简单的网络创业培训体会写作模板推荐,供各位读者阅读,希望内容能对您有帮助。
为切实提升我市网络创业培训质量,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我市网络创业培训工作深入开展,9月22日,由宿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的宿迁市首期网络创业培训师资培训班在宿迁市考试鉴定中心开班。我有幸参加了这一期的师资班。培训班邀请了电商平台专业讲师,通过小班教学以及高度创新的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头脑风暴法、练习法、游戏法等参与性互动教学方法,向参培学员讲解包括网络创业培训理念、培训模块、教学技能等网络创业技能。并将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可以让我们在短时间内快速接受网络创业的技巧、注意要点和作为网络创业培训师的授课技巧。
几天的学习过程,让我有很多的感触。通过理论结合、实际操作、备课准备,试讲测评等,让我了解了非常好的体系:一是有利于参加培训者,学会掌握了网络创业的基本技能;二是有利于社会,让更多的人参加网络创业培训,让社会的人员有事做,有追求;三是有利于创造社会财富,有更多的人能投入到创业中,少走弯路,也是对社会财富的一种积累。授课的解老师,认真负责,知识丰富,从开始到结束,认真讲解,深入分析,把这个体系全部知识传授给参加培训的学员,好尽早开展工作,用各种方法,把体系讲透讲活。
通过八天全体学员和老师们的努力,各位学员都意犹未尽,希望这次课程的结束,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开始。本次师资班的成功召开,对网络创业培训工作在全市的开展和推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推动作用。在课程中,很多学员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在今后的网络创业培训工作中,我们将根据现有的工作经验,同时诚恳的接受各位学员的宝贵建议,进一步的促进网络创业培训项目顺利实施和开展。
篇7
关键词:创新创业;创业环境;文化;认知;法规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3-0087-01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是高校组织与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科学研究与设计创新的重要教学场所,是一个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多元化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当然,实现这项功能需要创建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
1 对创业环境的认识
创业环境是一种各种制度集合的环境,由文化的制度、认知的制度和法规的制度三个方面组成。文化的制度反映社会对创业者和创业活动的尊重和理解程度,与文化道德、社会规范有关;认知的制度与人们的知识、技能和信息获取有关;而法制的制度则包括法律、法规、规定和政府政策等促进和限制行为的方面。所以我们可以从资金条件、政府政策、市场变化、教育和培训、文化和社会规范等描述一个地区的创业环境。
2 构建良好创新创业环境的建议
创新创业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我国政府自2003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对于创业给予了更多、更广泛的重视,特别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政策导向从简单的提供优惠政策向提供创业辅导,激发创新精神和创业资金支持转变。这些改进标志着我国政策制定部门对全面改进创业环境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支持。
2.1 文化方面
文化方面的建议主要包括认同创新创业的文化,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资金支持。
社会大众对待创新创业的态度的改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创新文化需要长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比较容易做到的是在全社会增强创新活动和创业者的正面宣传力度,特别是在大学教育中,学校可以设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指导的课程,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业兴趣。
除此之外,各级政府应当考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培训,便利的场地和充足的资金支持,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资金和场地的问题,为大学生创业奠定坚实的知识和物质基础。我们应该建立完整的大学生创业贷款担保管理办法、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和住房补贴资金发放办法,为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从资金到生活一条龙的“链式保障”。
2.2 认知方面
认知方面主要是对创业教育的建议。
笔者认为,个人创业技能实际上是和个人所受教育直接相关。首先,大学应该加强和普及创新创业教育,需要进行师资队伍建设,比如到国外学习进修,或者是与国外的领先机构合作。同时,应该把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作为大学人才培养的一项基本要求。纯粹的科学研究和学习没有包括创新精神和学生自己的思考,创新精神要求大学生需要有把知识创造和财富创造紧密结合的意识,要求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形成自己的思想而不是照本宣科。
其次,在小学、中学等大学以下的教育体系中增加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基本技能。不能充分发挥和应用青少年固有的热情、干劲和创造性,是我国青少年教育的不足。少年强则国强,所以,我们的政府和社会应该向青少年传播创新创业精神的种子,培养应有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技能。
2.3 法规方面
法规方面主要指对政府制定政策的建议。
政府创业政策的基本目标是减少创业障碍,发扬创新精神,促进创业活动,推动经济增长,其中减少创业障碍是前提。对于刚开始创业的大学生来说,申请资金手续非常繁复,审批流程漫长,使得他们在创业的过程中面对资金短缺束手无策。在减少和消除创业障碍方面,我国政府首先需要改变管理观念,提高办事效率。单纯缩短管理的时间,不如优化创新创业的办事流程;单纯取消一些收费规定,不如治理多收费的根源;单纯降低创办企业的门槛,不如降低大学生在创业方面的总的成本,比如减少精神压力。总之,减少创新创业障碍需要政府进行细致的调研工作和深入的分析,从大学生的需求和创业基地的发展为出发点来考虑政策制定。
3 加强教育和资金扶持,创造良好创业环境
创业教育所提倡的对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创新能力的训练符合培养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与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相一致的。
创新创业教育是对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的一个创新,我们应该充分整合政府、高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的资源、信息,加大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除此之外,笔者建议我们政府应该鼓励、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优惠或减免各类管理费用,降低毕业生创业贷款门槛,为大学生创业搭建平台,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营造更好的创业氛围。
参考文献
篇8
一.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基本情况,我镇有劳动力人口17540人.外出务工人员5703人,其中回乡创业人员5人,其中开成实体的一个,占外出务工人口的0.001%,开办回流型企业0个,投资规模也很简单,没有形成很大的气候.现有一个小企业的产业项目是以酒业为主,累计投资额总产值50多万,只占全镇工业总产值极少的一部分.所缴的利税也极少,吸纳劳动力人数共30人,其中城镇劳动力20人,农村劳动力10人,虽然农民工回乡创业还没有形成规模,但还是有效的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并起到了致富创业的带头作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二.引导和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的主要做法与经验:欠缺!
三.农民工回乡创业存在的困难与问题.1、缺乏资金。回乡创业人员在创业中缺乏资金是一个普遍现象。据调查,打工时的原始积累对于创办企业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且往往在固定资产投资阶段就被耗尽,新办企业大部分是租用场地,没有财产抵押,贷款困难,资金短缺常使企业陷入起步容易运转难的尴尬境地,步入正轨的企业也没有更多的资金进行扩大再生产和技术改造,多数返乡创人员有一腔回乡创业的热情,却因资金问题得不到解决,无法实施创业计划和施展自己的才能。2、缺人力。目前,回乡创业人员投资办厂头痛的一个问题就是招不到企业所需的人员,无法按设计要求正常投产,尽管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给予协助,但还是不能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3、缺优惠政策。调查表明,有30%的人认为政府没有鼓励回乡创业的优惠政策,有18%的人认为优惠政策没有落实,即便有一些优惠政策,也因宣传不到位或未认真执行没有落到实处,存在重引进轻扶持的倾向。4、缺创业环境。调查中了解到,有的企业所在地治安形势较为严峻,少数社会流氓常到工业园区滋事,造成职工思想不稳定。有的单位借检查之名到企业索拿卡要,企业老板要花费很大精力来应付。有些村、组干部,视这些回乡创业企业为“财神”,隔三差五来“揩油”,吃喝不算,还要向企业老板借钱借物,导致某些创业者不敢露富,不敢冒尖,不敢扩大再生产,害怕树大招风,引来麻烦。
四.相关对策与建议:农民工回乡创业,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在回乡创业过程中,他们面临着许多自己难以克服的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创业就难以成功。这不仅仅是其个人利益受损,而且影响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此,提出如下几点建议:一)落实优惠政策,调动农民工回乡创业的积极性2、尽量给予资金扶持。要加强金融、财政对回乡创业企业的支持力度。3、优化企业环境。对回乡创业企业要规范收费项目,制止乱收费行为,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要建立完善规章制度,严格执法,对损害企业利益、损坏企业发展环境的行为要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营造回乡创业良好氛围
篇9
[关键词]农民工回乡创业效应分析政策建议
一、引言
近年来,伴随内地经济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农民工回乡创业的“逆流”。重庆市位于我国内陆西南部,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城乡区域发展极不平衡,是我国广大地区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农民工回乡创业已逐渐遍地开花,在拉动当地经济、促进劳动力就近转移等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展现前所未有的巨大带动作用,同时对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有着积极意义。但其发展受到诸多障碍的限制,发展较为缓慢。本文在对重庆回乡创业农民工抽样调查与个案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重庆农民工回乡创业的社会经济效应,并根据目前重庆农民工回乡创业面临的障碍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支持政策建议。
二、重庆农民工回乡创业的社会经济效应分析
由于农民工与农村、农业的天然联系,农民工回乡创业正在以其特有的方式,在带动农民就地就近转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加快不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推动中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1.创业带头人的创业示范效应。据调查结果显示,在回乡创业的农民工中,投资办企业的约占37.5%,搞种植、养殖业的约占45.0%,担任村干部的约占7.5%,他们都是新农村建设的创业带头人。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农民工回乡自主创业的实践,本身就是各个乡村土生士长的自主创业的活教材,看得见、摸得着、学得成,具有强烈的示范、感召和带动效应。
2.创业促就业的乘数效应。据重庆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统计,2004年以来,重庆市回乡创业农民工申办个体工商户6.5万户,创办有一定规模的企业4798个,投资规模46.9亿元,年产值73.6亿元,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27.1万人。调查结果显示,平均每名回乡创业者带动就业4.8人。
3.创业资本的原始积累效应。据开县某官员反映,全县2008年上半年引进的资金中,35%以上来自回乡创业企业。如果按平均约5万~10万元创办一个企业计算,那么全国回乡创业农民工创办的约400万个企业,就已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约2000亿~4000亿原始创业资本。
4.小城镇建设的扩张效应。农民工回乡创业不仅扩大小城镇人口和经济规模,而且还提供了小城镇发展所需的产业支撑、基础设施和配套产业。调查结果显示,回乡创业的农民工,多数在小城镇居住。落户一个回乡创业农民工,既增加了小城镇的人口和消费,又扩大了小城镇的经济总量,促进了小城镇的繁荣。
5.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城乡统筹效应。创业者通过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扩大了农业的规模经营;通过对农业资金支持,提高了农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改善了农业的基础条件;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条,促进农业生产向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由此可见,农民工回乡创业成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有效载体,推动着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
三、进一步推进重庆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支持政策建议
目前重庆各区县农民工回乡创业取得了斐然成就,但根据调查资料显示,目前他们仍然面临着“地方政府服务创业的意识还不强”、“融资瓶颈”、“人才制约”、“创业风险偏大”等问题与障碍。我们认为,要进一步推进农民工回乡创业,把重庆打造成我国西部的“创业之都”,政府应该在遵循“尊重创业,因势利导,积极支持,完善服务”的方针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回乡创业农民工最直接最现实的需求和回乡创业的障碍,着重在如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农民工回乡创业支持政策。
1.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增加农民工回乡创业便利。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优化创业环境,保护已经初具市场意识的农民工回乡创业热情。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放宽对农民工回乡创业的限制,除国家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领域之外,所有的行业与领域都应当向回乡创业农民工开放。政府应该根据农民工回乡创业所处的不同时期和所进不同门槛的行业,把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做小做多”和“做大做强”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要正确引导农民工返回当地的乡(镇)和县城所在地创业,以促进小城镇经济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步伐。
2.拓宽农民工回乡创业的融资渠道。重庆市农村金融机构数量少、规模小、分布密度低,支农力度明显不足。为此,要进一步促进农民工回乡创业,需要拓宽农民工回乡创业的融资渠道,为其提供信贷支持。一是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扶持。二是发展重点服务中小企业和农村社区的金融组织,并促进其支农责任的充分发挥。要扩大村镇银行试点范围,积极推进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三是建立中小企业发展和农民工回乡创业的信贷扶持担保机制。
3.建立健全农民工回乡创业辅导和培训服务体系。一是提供创业辅导、培训和信息、技术服务。鼓励与农民工回乡创业有关的金融机构、科研院所、培训机构和行业组织等社会机构加强分工合作,形成多方参与的相互协调的农民工回乡创业服务网络,为回乡创业农民工提供创业培训、市场信息、开业指导、管理咨询、融资指导、企业诊断等服务,提高其创业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二是组织有资金、懂技术、会管理、立志回乡创业的优秀农民工到省内外重点企业、龙头企业、大型企业学习锻炼,帮助他们拓展创业思路。
4.建立农民工回乡创业的风险规避制度,减少创业者的创业风险。由于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风险,特别是在农业方面,由于农业自身的种种特点,生产经营不确定性较大,但农业相关的保险还基本上是一项空白,所以创业者大多有所顾忌。这需要政府积极推进“三农”保险,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即可以从财政支出中设立专项保险基金,或牵头与保险公司进行合作,推出相关险种,以建立农民工回乡创业的风险规避制度,打消他们的回乡创业的后顾之忧。这不仅可以充分调动他们回乡创业的积极性,还可以促进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阳立高 廖进中: 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基于对湖南省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08(4):85-88;
篇10
行动意味着有可能成功,只说不做一定是失败。
河南开封王先生:无意在饭店里看到你们的《商道》杂志,内容丰富精彩,创业项目也非常之多,但之后在几个报刊亭都没找到《商道》,我想订阅贵刊,请问怎么订?
《商道》:非常感谢您对本刊的认可!《商道》杂志为全国公开发行刊物,如果您在报刊亭没有买到,有可能报亭已售完,建议您多找几家看看;如果还是买不到,建议您直接通过本刊发行部订阅《商道》杂志,汇款或转账78元(含邮寄费),就可订阅全年《商道》杂志。如果是快递寄送方式,全年12期含快递费共计150元。
地址: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光谷街11号加州阳光1栋一单元905室黄祥福 收。
订阅电话及银行转账详情请咨询027-83313510
广州王先生:我想问一下,《商道》杂志驻地办事处在广州有没有设点?如果没有具体怎么申请加入?
《商道》:目前广州还没有设点,欲加盟《商道》杂志办事处,请思考你是否具备以下条件:
1、有一定的空闲时间;
2、在当地有一定的人脉资源;
3、前期愿意投资并认同办事处运营模式。
办事处主要从事以下工作并从中赢利:
1、当地品牌广告独家运营,比如品牌企业、房地产以及老板访谈等;
2、《商道》杂志当地的发行、团购;
3、和《商道》杂志其它相关工作。
办事处加盟热线:15387065010
湖北鄂州余同学:本人热爱文字工作,也喜欢和人交往,一直想进入一家媒体发挥下自己的特长,请问我可以报名参加贵刊“千名大学生实习活动”吗?如何报名?
《商道》:如果你是大专大三或本科大四,不论专业,只要有采访、营销策划方面的特长或兴趣,即可报名参加“千名大学生实习活动”。
报名程序:将你的身份证复印件、学生证复印件、两张一寸的彩色登记照连同个人简历以快递或挂号形式寄往《商道》杂志编辑部,同时,你也可以将上述材料电子版发送到编辑部邮箱,经过编辑部审核认为适合的大学生我们将第一时间电话通知本人。
“创业武汉”公益培训活动通知:
由武汉市全民创业办、武汉市经信委主办,武汉市中小企业职业教育指导中心承办,本刊协办的“创业武汉系列公益培训”活动每月26日在武汉市图书馆举行(具体时间以网上公布为准),凡参与培训学员均可免费获取《商道》杂志及创业培训资料一份,欢迎本刊读者参加。
“创业武汉”活动主旨是弘扬创业文化,提升创业素质,交流创业经验,传递创业资讯。内容紧扣创业实际,涵盖创业模式、创业素质、经济形势与政策、品牌与营销、融资投资、人力资源、财务与税收、公司治理、经济法规、经验交流、国际经贸合作等。主讲人来自全国各地具有创业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的培训师、专家、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培训对象以中小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社会各界创业者为主;培训形式注重讲授与互动交流相结合,并通过延伸服务帮助创业者解决个性问题。
详情请登陆网址:
培训地址:武汉市图书馆二楼报告厅(武汉市建设大道861号)
联系电话:027-82422312(工作日)、82424217(周六、周日)
本刊读者QQ群①:6654648
本刊读者QQ群②:26396944
本刊读者QQ群③:34829208
本刊读者QQ群④:153703011
本刊读者QQ群⑤:184484127
(由于群名额有限,请读者只加一个群,谢谢配合!)
- 上一篇:采购监督检查方案
- 下一篇:社区垃圾分类奖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