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4-03-20 16:25: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道德教育;教育体系;综合素质

一、高职院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重要性

职业道德教育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从业人员的道德品格和道德境界往往通过对本职工作的态度具体表现出来。因此,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对高职学生而言是相当重要的。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原因决定:(1)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改革开放以来,由于西方国家价值观念的大量涌入,传统的、单一的价值观已经被多元化、复杂化的价值观所取代。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职业道德方面的知识熏陶和教育,使学生具备较为深厚的职业道德修养,为国家培养合格劳动者和建设者,能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2)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体系、丰富高职教育教学内容的客观需要。当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是动手能力强,还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然而,从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目前所开设的课程来看,绝大部分学校对职业道德这门必开课程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这是很不妥当的。从事一定的职业就需要相应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不仅包括专业技能素质,也包括职业道德素质,有了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不仅是学生职业生涯成功的保证,而且是推动社会发展、促进企业经营、保证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需要。(3)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客观需要。敬业的含义就是尊敬、尊崇自己从事的职业。敬业精神就是对所从事的职业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尽职尽责精神。我们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压力,一个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敬业精神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能不能在这种竞争中生存下来。因此,高职院校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从现在开始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二、高职院校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发展,掌握自身成功的基本规范要求,进而具备与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职业道德。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情况来看,当前主要应对学生实施以下几个方面的职业道德教育。(1)大力开展高职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职业理想是指从业者依据社会要求和个人条件在职业岗位上确定的,未来的奋斗目标,是个人渴望实现的境界,即对未来工作部门、工作种类或专业以及事业成就大小的向往和追求。职业理想是人生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职业活动和职业成就的超前反映。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教育时候,要引导学生将职业理想和理想职业区别开来。理想职业带有强烈的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色彩,它主要从物质待遇、个人愿望的满足、人生目标的实现等方面来考虑,所以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职业理想首先考虑是社会的需要,要求每个同学从国家和民族大局出发选择自己的工作岗位,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此基础上,才能获得个性的满足及全面的发展。(2)大力开展高职学生的责任意识、健全人格与成人成才教育。成人成才的素质要求应从基本要求、责任、任务三个方面来把握,从社会要求和自身人格发展的角度来明确。社会的要求是:做“四有”新人,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好公民,成为投身现代化事业的有用人才。自身人格的健康发展,其最基本的要求是:面对现代社会的挑战,学会心理的自我调适,保持身心的健康发展。对于一个即将或刚进入社会的高职学生来说,成人成才教育的重要任务无疑就是培养健全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的能力,具体地说就是要达到以下四个目标:保持开朗的心境,保持正确的自我认识、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保持与社会协调一致。(3)大力开展高职学生的择业观念与职业责任教育。高职院校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正确认识客观存在的职业差异,不管自己的具体职业如何,只要自己勤奋工作,能够在本职岗位上做出相应的贡献,都会受到社会的尊敬,并获得相应的物质报酬。现在的高职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在意志力、忍耐性、吃苦耐劳等方面存有明显的不足,因此,要把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精神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教育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把握基本的职业行为规范,包括尽职尽责、主动服务、欢迎批评等三个方面。在职业责任教育中,要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自我评价观念,要从业者发自内心的,真正的“以遵守职业道德为荣,以违背职业道德为耻”的意念。这种自我评价意念的确立,是职业道德规范得以有效推广、执行的保证,也是高职学生岗位成才的重要基础。

参 考 文 献

[1]李新生主编.《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问题探讨》.中南大学出版社

篇2

高职院校的舞蹈教育教学是一门集实践性和技巧性为一体的课程,舞蹈教学的过程,就是通过训练,将形体与艺术进行结合,达到表演的目的。能够在教授学生舞蹈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是我国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高职院校的舞蹈教育是一项全民的舞蹈素质教育,其不仅仅是一项针对舞蹈专业学生群体的专业舞蹈教学,同时也是一项面对非舞蹈专业学生的美育教育。这种教育不限于从业的技能和职业的训练,更是一种美育意义上的教育教学,是让学生体验艺术、感受艺术从而培养良好的艺术习惯。高职院校的舞蹈教学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健康肌体,让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品格,不断美化学生的风姿和气质,从而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社会和国家发展所需的综合技术人才,智育是高职院校培养的重点方向。然而,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培训只是教育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方面。一个合格的高素质人才,不仅要具备为社会服务的良好的专业技能,同时也要具备满足社会需要的艺术修养的道德修养。因为道德修养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艺术修养相关联的,因此,在高职院校的舞蹈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注重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把人的全面发展和学生的艺术素质培养相结合。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舞蹈教育的重要性,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舞蹈素质教育以多种形式走向高职院校的教学当中,所开设的课程类型主要包括理论知识讲解和实践训练两种。在课程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认识舞蹈,将舞蹈的概念、发展、特点,以及一些具有鲜明特点的著作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了解舞蹈的来源、历史、表达形式、艺术特点、文化背景、发展演变历程,提高学生对舞蹈艺术的鉴赏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我国的一位著名舞蹈家,吴晓邦认为:“艺术以它的感染力去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品质,鼓舞人们的乐观主义和进取精神。”通过舞蹈的表演教学,第一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的体验不同的生活情感与情趣,另一方面还可以促使他们通过舞蹈来抒发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或者心理状况,获得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情路历程。另一方面,通过舞蹈的创作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创造能力。用舞蹈教学来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这也是舞蹈教育推动全面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从而提高国民的文化水平、思想道德以及身体心理素质。舞蹈素质对职业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舞蹈学习有利于人格的完善

 

舞蹈的语言就是肢体动作,也是其艺术的核心,不同的舞蹈类型所要表达的是舞蹈者对人生的不同的态度,将最优雅、具有魅力的一面展现给观众,对于舞者本身来说,每一次的舞蹈表演或者训练,都是对自己身体的超越与心灵的历练。所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可见对于舞蹈表演者来说,只有通过不断的艰辛的训练,才能够达到身美、心美、神美的效果。舞蹈课从艰辛的学习训练到表演的过程是一个体力与脑力相结合的过程。舞蹈课程严格的训练以及舞蹈表演可以锻炼舞蹈者“顽强坚韧”“勤奋刻苦”“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持之以恒”“果断自信”“知难而进”等这些优秀的人格品质。舞蹈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朔造人格、锻炼毅力的过程。学生通过学习舞蹈艺术,循序渐进的接触和了解不同民族和地域的舞蹈,感受不同的文化特点、人文精神,以及艺术美感,让学生在舞蹈艺术的海洋中无限徜徉,无限想象,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不仅如此,舞蹈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完善自身的人格修养。

 

二、舞蹈学习有利于智能的提高

 

舞蹈的训练过程是从手、眼、身、法、步等方面着手的,通过训练过程中对肢体的把控,不断的锻炼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判断力、模仿力、记忆力、想象力等能力。伴随着曼妙的音乐和优雅的肢体动作,学生会在舞蹈训练中不自觉的提升着自身的智能,而且智能提高的效果比较好。佩里博士曾提到过:“右脑富于情感,主要以形象思维的方式活动,其主要负责形式、空间和非口头活动;左脑擅长理智,主要以逻辑思维的方式活动,其主要支配语言、文字、运算等。”当前我国的教育主要以语言和文字形式为主,这就导致我国学生的左右脑发育不均衡。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伟大的贡献和发明绝大多数是以形象思维的方式于丰富的想象中产生的,由此可见,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重视舞蹈艺术教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左右脑均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积极开展舞蹈相关的艺术教育工作,对学生的右脑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想象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智能,让学生的理智、情感、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比翼齐飞,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舞蹈学习有利于形体的健美

 

舞蹈所涉及的肢体运动非常多,舞蹈能够实现在娱乐的过程中起到健身的效果,舞蹈训练能够促使学生的肌肉呈条形生长,从而达到形体健美的效果。例如,经过舞蹈课程的基础舞步训练,可以使学生在灵活性、控制性以及身体柔韧性等方面得到协调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身体曲线的优美舒展。尤其重要的是,舞蹈课程训练在矫正不良体态方面具有其他形式课程不可比拟的效果。舞蹈训练主要是依靠肌肉对形体的修饰,从而使形体修长挺拔。在训练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优美、简单的动作作为基本训练。与此同时,也可以将日常生活中基本体态举止和站立行走坐卧纳入形体训练的项目。结合多年的教学研究,笔者认为,在舞蹈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合理的进行分组教学,因人而异的制定教学目标。通过简单易学的舞蹈形体训练,同样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学生在不断训练的过程中让形体变得匀称协调,举止端庄优雅,而且逐渐克服了自身的自卑心理,学生的自信心也越来越高。

 

四、舞蹈学习有利于提升亲和力

 

在不同舞蹈作品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尝尽人间百味,舞蹈是对生活态度、生活状况的描写,一些舞蹈述说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一些舞蹈表现对亲人的思恋,也有一些舞蹈演绎出人间的凄美爱情,当然,也有一些舞蹈是表演者对自己内心的告白等等,通过对不同舞蹈风格的欣赏与学习,学生体验了自己生活中不曾出现的情感历程,享受多姿多彩的生活体验,这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亲和能力,促使学生在毕业之后能迅速的融入社会。学生在舞蹈演出比赛中都会对不同的舞蹈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甚至对舞蹈进行再创造,一些学生在舞蹈作品中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情感。

 

五、增强团体合作意识

 

舞蹈表演是一项需要团队合作的独特艺术,整体一致的队形,刚柔并济的动作展示,会使人进入另一个美妙的世界而不愿离去。在表演的过程中,大家的团队意识是非常强烈的,任何一个人的失误或者动作错误,就会直接影响整体画面的和谐,从而使舞蹈的艺术性大打折扣。在舞蹈训练的过程中,学生的整体团队意识在无形中得以提升,时间久了,就养成了良好的团队意识的习惯,自觉的摒弃一些不利于团队发展的习惯,自觉地维护团队的利益,对学生的成长和职业生涯都有非常大的帮助作用。

 

六、舞蹈学习能够抚慰心灵,有利于艺术修养的提升

 

舞蹈的振奋与激励作用是其他艺术不能相比的。相关研究表明,音乐能够抒感,净化心灵,而肢体的运动也是宣泄压力的最佳途径,对于舞蹈,是肢体动作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在教学中,对学生加以引导,鼓励他们参加舞蹈的表演,多学习别人的艺术形式,试着去欣赏、鉴赏,进而创作,不仅能够提高其专业水准,还能够提升其艺术情操,培养艺术情趣。另一方面,在教学中,可以多收集一些古典舞蹈,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与文化韵味,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气质,升华他们的精神境界。但是,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在高职学校中进行舞蹈教育,不是希望学生成为舞蹈家,而是要培养学生的舞蹈知识、技能和鉴赏水平,即便不能上台表演,也应该能够胜任管理、教育、研究、传媒、文化交流等领域,成为舞蹈艺术的高水平的欣赏者、传播者。就算毕业后没有选择与舞蹈相关的职业,这样的教育方式,也能够给予他们不同的生活方式,使他们能够理解艺术的美感,让他们健康、快乐,有品质的生活,这样来说,舞蹈艺术的教育也是真正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之一。

 

七、结语

 

总之,作为高职院校的舞蹈教育工作者,其教育工作的目的不仅仅是提升学生的舞蹈专业水平,而是通过舞蹈这种独特的艺术教育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学生成才。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高职院校的舞蹈教育工作,一方面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高职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特征来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同时还要适应迅猛发展的形势以及快速改变的世界,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培养全面协调发展的新时代人才,努力推动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

篇3

[论文关键词]高师 音乐教育 职业道德素质

高师音乐教育担负着培养未来音乐教师的任务,高校音乐教师的综合素养和职业行为将直接影响未来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思想和行为。近年来,在高师音乐教育师资队伍中存在着重音乐技能而轻职业道德,甚至是为了达到功利的目的而无视职业道德的不良现象。同时,由于音乐艺术所要求的技艺性和人们对音乐教育价值的不当理解,无形中又加剧了这一不良现象,如果不加以控制,音乐教师的整体形象势必受到损害,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势必受到阻碍。

一、高师音乐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1.遵守职业道德是音乐教育本质的要求。音乐教育从本质上是讲求审美性的,虽然从音乐教育哲学层面来说,音乐教育的本质还存在很多争议,但音乐教育对审美性的追求是毋庸置疑的。早在古代,我国儒学创始人孔子就提出了音乐艺术的“尽善尽美”,孔子作为提倡“仁”“和”的大教育家,他所指的“善”与“美”绝不只是局限在音乐自身的纯粹审美层面,更包含了育人的求善和求美。美育者,应用美学的理论进行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所以美育者,必是智育与德育相辅相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德为智生,智为德用。可见,“美育”是情感的教育、道德的教育、育人的教育。

目前,虽然我国的音乐教育体系并不完善,但音乐教育早已成为了育人的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音乐教育都应该发挥它的育人功能。高师音乐教育作为人生教育的一个较高阶段,教师在育人的过程中,更应该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为人师表。在课堂上要利用言语引导,在教授音乐知识的同时启发学生领悟音乐的美感,怀着高度的责任感来尽心完成本堂课要达到的目标;而在课堂外,高师音乐教师更要以身作则,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教育是一种“美育”,那么,音乐教育者更不能因为自己对名利或金钱的追逐而玷污了“美”的心灵。那些有失音乐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是对音乐教育事业的玷污,更是对自身人格的侮辱。

综上所述,遵守职业道德是音乐教育本质的要求,是作为一名高校音乐教师应有的品质。作为高校音乐教师,音乐技能和知识素养固然重要,但如若没有一种高尚的职业道德行为贯穿于教育实践中,就很难培养出真正的音乐人才。

2.良好的师德是培养高校学生树立正确音乐价值观的必要条件。高师音乐教育是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一个特殊的学习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所有考上高校音乐系或音乐学院的学生,都必须集中学习最重要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从人生的发展规律来讲,大学阶段是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重要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所见的、所经历的,都会对其一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不论这种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会在他们的头脑中通过理性思维进行分析总结,最后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如果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教育,那么,这些青年学生极可能受不良风气和不良现象的影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66年10月通过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书》提出教师的师德理想是:“应以人类个性的全面发展,以集体精神的、道德的、社会的、文化的和经济的进步,以及对人权和基本自由极大尊重的谆谆告诫为目标。”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尽可能地将学生的教育损失降低到最小。笔者认为对于一个学生来讲,他从老师那里得到的最大收获应该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然后,依靠这种正确的价值观来指引自己面对任何情况时都做出正确的选择。所以,如果学生从教师那里得到的是不当的或偏颇的价值观,那么,这对于学生来讲,就是最大的“教育损失”。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阳光,教师所产生的力量,是任何教科书、任何思潮、任何奖惩制度都替代不了的。可见,教师的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对于价值观形成最重要的大学阶段来说,学生思想上形成的价值观念会直接作用于他毕业后的工作和生活,进而也将会对社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对于未来的音乐教育者来说,如果他们用一种错误的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那么,最终将会在音乐教育界形成一种不良循环。所以说,良好的师德对高师音乐教育来讲是极其重要的。

3.高尚的师德是高校学生获得高水平音乐技能的必要保障。大学阶段是学生获取知识最重要的时期,学生音乐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日后的择业和教学质量。怀有一颗真诚的心热爱学生的教师,会不遗余力地把自己所有的知识通过有效的方法传授给学生。教育不能够离开感情,也不可能离开感情。在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必须以感情作为桥梁,作为纽带,才能产生教育的效果,达到教学的目的。

音乐教育是一种相对特殊的教育门类,高师音乐教师除了要加强理论学习外,还需要较强的操作性、技艺性学习。在声乐、器乐、舞蹈等一系列技巧性学习过程中,除了要记住一些规定性知识(如气息、指法、舞步等)外,还必须要通过大量的肢体示范,循环往复地教授,并需要针对每个学生各自的优势和弱点因材施教。整个教授过程可以说是相当细微而复杂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师德表现就显得尤为关键。一个充满责任心的老师,一个真正视教育为天职的老师,必会用尽一切教学手段来尽可能地挖掘学生的最大潜能,不仅仅是要求学生“做到”,而且要求他们在能驾驭的技巧范围内做到最好、精益求精。因此,如果没有将良好的师德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那么学生的技艺水平也是得不到保障的。

二、提升高师音乐教师职业道德的要点

前文所述,已经足以说明高师音乐教师拥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很广泛,我们无法精确地概括出教师职业道德所包含的所有内容。同时,由于教育劳动自身的特殊性,因此,教师职业道德不同于一般行业的职业道德,它相比其他一般行业的职业道德要求更高。而由于高师音乐教育的性质和责任的特殊性,因此对高师音乐教师的师德要求也具有特殊性。笔者认为,对高师音乐教师的师德应主要强调以下几点:

1.以育人为根本准则。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育人,使人更加完善,趋于完美。所以,无论是教授乐理知识还是技能知识,都要本着育人的原则。这是师德表现最重要的一方面。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一方面要修身,即完善自我;另一方面要育人,即教育和培养学生。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传授知识并非教育的终极目标,而育人,即把学生培养成健康向上、积极乐观、有利于社会的人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音乐教师在给学生传授技艺的同时,对学生的品质、作风、生活习惯等都要给予正确的引导。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高校教师们首先坚定以育人为根本准则的信念,任何有损于学生身心的事情都不能做,不被有损于音乐教育的不良现象所干扰,时时关心学生的学习,把精力投入到教学中,以高尚的精神指引行为,用积极的行为感染学生,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转贴于

2.高尚的个人品德。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会在他的教学实践中,将他的个人魅力展现于学生面前,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取向。教师高尚的个人品德表现在生活上是吃苦耐劳,勇挑重担;表现在思想境界上就是助人为乐,关爱学生;表现在工作上就是忠于职守,尽心尽力;表现在学习上就是刻苦钻研,孜孜不倦,锐意进取。可见,教师在为学生树好榜样的同时,也是一个自我完善、不断提升的过程。

3.广博的文化知识。正如韩愈所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音乐课虽说有自己的特征,但它与诸多文化之间的联系同样也是割不断的。音乐教师的知识面不能仅仅局限在音乐方面,而是要博大精深,能为音乐教育所用,力求在教授每一个知识点时,都能够扩展其涉及的知识面,并达到知识自我化。以声乐教师为例,除了应具备精湛的歌唱技艺,还应对文学、心理学、语言学、力学等有较充分的理解,面对抽象的声乐理论,力求在传授每一个技术点时,都能够通过形象具体的语言表述出来,把复杂抽象的歌唱艺术形象化、具体化。音乐教师一定要注重学习积累,储备充分的知识和过硬的音乐技艺,集音乐理论与技巧示范于一身,这也是知识传授层面的一种道德。

4.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音乐作为一门声响艺术,学生的音乐学习成果需要通过实践才能展现出来,这就要求高师音乐教师要及时给学生提供演练的机会,并且尽量保证人人都有机会。对于音乐素养水平高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其提供大型比赛等较高层次的实践舞台;对于音乐素养水平稍差的学生,可以为其提供班内表演等普通的实践表演。这样既能为他们提供演练的机会,又能兼顾到他们的心理需求,切忌只重视音乐素养水平高的学生,而忽略其他学生。

5.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师的劳动具有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在对音乐课的讲授上,教师也不会在短时间内就能看到自己的教学成果,再加上学生的领悟能力和学习能力肯定是参差不齐的。在这种背景下,教师不能放弃任何一位学生,尤其是对音乐技能课程来讲,它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绝不能因为学生的水平高低而偏袒或放弃。每个学生学习的权利都是平等的,而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是教师最智慧的选择。

篇4

关键词:技工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困境;对策

一、技工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困境

第一,职业道德教育缺乏实效性。技工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缺乏实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职业道德教育理念落后。学校和教师通常将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方面,严重忽视了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导致职业道德教育在开展中缺乏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同时课堂活动较少,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没有体现出整体性;第二,教学方法缺乏先进性[1]。现阶段,职业道德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仍然将学生作为客体,自身充当课堂主体,一味的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这一过程中严重忽视了学生的参与度,不利于学生对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产生深刻的认知,职业道德教育质量和实效性相对低下。第二,教学体系不规范。技工学校在积极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并没有及时构建起规范的教学体系,这集中体现在学校并没有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对教学体系进行构建,导致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无法符合现代企业发展的需求。现有的技工学校职业道德体系在构建的过程中,是以岗位职业道德、一般职业道德等为核心的,学生经过长时间的学习也无法对企业实际发展需求中的职业道德规范进行掌握,而现有职业道德教学体系内容无法提升学生对此门课程的重视,因此不利于学生养成自我职业道德约束的习惯[2]。在这种情况下,技工学校学生在后期参与工作时经常会出现频频跳槽、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吃苦耐劳能力若等现象,不仅会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对学生的长期发展也具有阻碍作用。

二、加强技工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

第一,提升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新时期,要想从根本上提升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技工学习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而是应当努力增加同企业、家庭之间的联系,通过合力加大对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学校通过制定相应的制度,鼓励学生努力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并通过各种规定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职业道德教师应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对职业道德重要性产生深刻的认知;企业应给予技工学校学生参与实践实习的机会,促使技工学校学生对企业职业道德的规定产生深刻的认知,并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努力有针对性的实现自我提升;而家长也应当积极参与到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中来,通过学校召开的家长会、家访等工作,促使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为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在提升技工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的过程中,还应当及时应用先进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对职业道德知识的学习兴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模式,提升职业道德教育活动的丰富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模拟岗位教育、班会教育等方式,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进行培养;同时也可以通过热爱专业演讲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促使其在社会实践中来检验自身的职业道德;同时还可以同当地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引导学生深入企业内部对企业在职职工的职业道德进行体会,并接受企业给予自身的各种磨练的机会,为切实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奠定良好的基础[3]。在这一过程中,有助于全体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职业道德的学习中来,为提升职业道德教育的全面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二,规范职业道德教育体系。规范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下,有助于切实提升技工学习职业道德教学质量。在这一过程中,技工学习职业道德教师应积极构建完善的德育评价机制,对学生每日在校学习行为和表现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全年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制定综合评价机制,并将德育评价好技能考核进行紧密的融合,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科学的培养和评价。同时,将某一行业领域内的职业道德作为核心,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进行培养,对该行业领域发展过程中的内部规范等进行全面的介绍,并在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努力创新德育,为完善德育教育体系和标准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且,技工学校还应当为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有针对性的构建专门的学习基地,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对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产生深刻的认知。这种工学结合的职业道德教育方法是对技工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完善,有助于提升职业道德教学质量,为人才的全面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技工学校在发展中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专业技术性人才,一定程度上为推动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以及先进技术的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技工学校在人才培养中,在职业道德教育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人才的全面发展。新时期,技工学校必须从职业教育实效性的提升和职业道德教育体系的完善两方面入手,加大对人才职业道德的培养,才能够确保人才在长期学习过程中专业技能以及内在修养都得到有效提升,能够在步入工作岗位以后更加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志明,杜卫有.技工学校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探讨[J].科技信息,2015(26):318.

[2]陈文兰.加强技工院校职业指导中的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就业竞争力[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24):199-200.

篇5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与资本市场一体化等外部环境驱动下,会计教育国际化成为我国高校会计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为构建会计教育的国际标准,促进会计教育的国际趋同与协调,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下属的国际会计教育准则理事会(IAESB)专门制定了会计国际教育准则(IES)系列。截至2016年,IAESB共了8个会计国际教育准则,涉及到职业会计师准入条件、会计教育内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实务经验及后续教育要求等诸多领域。其中会计国际教育准则第四号(IES 4)――《职业价值观、道德与态度》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提出了教学目标与具体实施方案,成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国际标准与指导性文件。IES 4认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应系统地嵌入不同的会计专业课程之中,不仅倡议独立设置会计职业道德课程,还建议在财务、审计、管理等专业课程中体现不同专业情境下职业道德的培养与运用。IAESB提出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国际标准与指南被国外高校及会计职业团体所借鉴,并体现在课程设置与考核大纲之中。与国外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普遍重视所不同的是,我国传统会计专业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往往被忽视[1-2]。近年来,我国高校通过将国外会计职业资格证书如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ACCA)、英国特许会计师(ACA)、特许管理会计师(CIMA)融入本科学历教育,不仅开辟了一条务实有效的会计教育国际化之路,同时还将遵循IES 4标准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引入我国会计教育。本文介绍了IES 4职业道德教育准则及其实施框架,并对我国导入IES 4职业道德教育国际准则的会计教育国际化项目展开调查,以期了解我国会计教育国际化项目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上的目标、效果、方法及面临的问题,并为IES 4在中国制度背景下的实施提供建议。

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国际准则及实施框架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国际准则(IES 4)由IEASB于2004年5月、2014年1月进行了修订。为了落实IES 4在会计教育实践中的运用,IAESB于2006年9月还了国际教育实务公告第一号(IEPS 1),提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框架(Ethics Education Framework)。该教育框架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及Rest道德决策四要素模型为基础,提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应该是提高个体的职业道德敏感度、促进道德判断水平的提高、训练个体在面临其他因素干扰下的道德行为实施能力,并最终化为个体实施道德行为的勇气与品质[3]。该框架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分为四个阶梯型步骤,分别是:(1)传授职业道德知识;(2)培养职业道德敏感性;(3)促进职业道德判断能力;(4)维持符合职业道德操守的行为承诺。该框架还特别强调这四个步骤是一个统一整体,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模块。IAESB将上述每一步骤的教学重点、目标、建议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都做了细化,其主要内容在表1进行了汇总。

上述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框架不仅设定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还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提供了具体指导。因此这一框架对会计学历及职业教育体系的重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4-5]。IES 4之后,IFAC要求其成员在职业会计师能力培养、资格考试及后续教育中遵循IES 4的具体要求,IFAC成员如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PCA)、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协会(ACCA)等在其资格认证科目中已按照IES 4的要求和IEPS 1的指导建议,通过不同的方式将职业道德教育嵌入到资格认证科目体系中[6]。

三、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国际准则在我国会计教育国际化项目中的运用

将国外会计职业资格证书融入大学会计教育是目前我国会计教育国际化最为普遍的模式之一。截至2016年,国内已经有100余所高校将ACCA职业资格课程嵌入到大学会计学历教育中,其中既包括综合类高校,也包括财经类高校;既包括公办高校,也涉及到民办高校。在职业道德教育上,ACCA职业资格课程体系遵循IES 4要求,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分层次、系统地嵌入到整个课程体系之中。

具体而言,ACCA课程体系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中体现以下特点:第一,在专业入门基础课程中就强调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如在《会计师与企业》(F1)就设计了专门章节介绍会计职业道德内容及其重要性;第二,在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学上强调道德认知循序渐进的特点,在基础课程、技能课程以及专业课程中逐步强化对会计职业道德的理解和运用;第三,通过独立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职业会计师》(P1)引导学生在两难困境下如何运用道德判断模型做出职业判断行为;第四,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嵌入到会计学的不同专业各课程之中(具体嵌入方式如表2所示),以培养学生在不同专业情境下解决道德问题的能力。此外,ACCA课程体系还特别强调案例分析及两难道德困境教学法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中的运用,几乎所有的专业阶段课程考试都会通过道德困境辩论及案例分析的方式来对会计职业道德展开考核。

四、我国大学会计教育国际化项目下职业道德教育调查分析

随着遵循IES 4会计职业道德国际教育标准的国际化教育项目在我国高校的广泛实施,了解国际化项目下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效果及存在的问题成为深化我国会计国际化教育内涵的关键。下文将以我国ACCA国际化项目的任课教师为调查对象,对我国高校国际化项目中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展开问卷调查。调查面向国际化项目的任课教师,主要涉及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认知、教学目标、实施方法等具体问题。调查问卷力图从一个较为宏观的层面了解我国会计教育国际化项目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上的实践现状。

(一)问卷设计与样本描述

问卷涉及了四个方面共8个问题(表3),第一是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知(问题1,2);第二是对会计道德教育理论及国际准则的了解情况(问题3,4);第三是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效果的主观评价(问题5,6);第四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及教学方法(问题7,8)。在ACCA中国代表处的支持下,向全国31所高校共计45位ACCA专业任课教师发放了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共39份。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量化问题调查结果的描述与分析

对1―6项以李克特量表度量的问题,调查结果在表4中做了描述性统计。其中问题1的评分均值4.13,说明几乎所有的任课教师都认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重要的;但在具体教学精力的投入上(问题2),调查结果则出现了相反的情况,评分结果仅有2.13,说明我国高校教师虽然在意识上重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但在具体教学环节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付出并不多。在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国际准则及会计职业道德理论模型的了解上(问题3、问题4),调查结果也不令人如意,均值仅为1.69与2.15,表明我国会计专业教师亟须拓展自身的会计职业道德知识、掌握伦理决策基本理论与模型,以便更有效地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效果的评价上(问题5、问题6),绝大部分教师认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判断能力(分值为3.23),但在改进学生具体的道德行为上作用有限(分值为2.74)。

2.非量化问题调查结果的描述与分析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目标及方法的调查结果在表5中做出了列示(括号中数据为百分比)。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目标上,有40%的调查对象认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行为,其次为职业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这一调查结果与国外研究观点有所不同,国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研究者认为,由于会计职业道德行为受到不同的制度、文化及个体因素的影响,因此提高会计学生职业道德判断能力而非职业道德行为可能是更具现实意义的教育目标[7-8]。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方法上,大部分调查对象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比例高达64%),而对IES 4所提倡的两难困境辩论法则运用的不多(比例仅为10%)。

篇6

关键词:会计教学;职业道德教育

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接触大量的资金,这就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具有十分良好的职业道德。但是在当今社会之中,由于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的事件时有发生,另外会计犯罪的犯罪趋势也朝着年轻化、高学历的方向逐步发展。

1、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会计作为企业以及社会之中重要的一项职业,所提供的各项信息能够直接影响到经营者、投资者以及社会大众的经济利益甚至还能够影响政府的决策,如果会计工作人员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伪造、变造的虚假会计信息,那么其造成为危害是无法想象的。会计犯罪行为能够靠严厉的惩罚制度进行制止,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需要他律,但是在会计职业道德中最重要的就是自律。在这个法治社会,虽然法律制度在不断的完善,但是很多人员已经忽视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自律的重要性。为什么在会计行业中会屡屡的发现一些作假事件呢?也只是因为其忽略了自律的重要性。学校教育作为为未来会计专业工作人员的价值灌输和培养道德的重要场地,应该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建设,使其在未来的会计工作中,能够时刻遵循会计职业道德。

2、技校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忽略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在大多数的学校中还是比较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理论教育以及专业技能的培养,对于会计职业道德这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在进行《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的教育中,重点讲的是财经法规,在职业道德方面就几句带过,也没有专门开设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课程。正是因为这样,学生在进入社会进行工作之后,面对公司进行的岗前培训中或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的职业道德无所适从,就进一步的造成了虽然说学生的会计方面专业技能比较高,但是相对的来说缺乏一些职业道德观念,给就业也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2.2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忽视了会计专业的特征

职业道德的特征就是职业性、继承性、实践性和多样性。但是在目前技术院校中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中缺乏与行业、企业之间的联系,忽略了职业性是当前技术院校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一个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一般来说,职业道德教育应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基础职业道德教育,这其实就是社会之中所有的从业人员必须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二就是行业职业道德,这就是某一个行业中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但是在当前的技术院校进行职业道德教育额过程中往往注重的就是基础道德教育,忽略了会计专业的特征,比如说教师教育学生要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努力勤奋、遵纪守法等但是却没有教育学生要保障会计信息额真实性和完整性。这样学生会认为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工作之间的关系并不大,直接的影响了教师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3、在会计教学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几点措施

3.1改变教学观念,重视职业道德教育

可以说会计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非常强的课程。在会计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一般都是体现在会计一般原则之中,会计一般原则说的就是在学生没有任何会计基本知识的情况下就对学生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这样对学生进行教育,想让学生能够了解其含义并且融会贯通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教学效果势必会不尽如人意。所以教师应该做的就是将职业道德教育始终贯穿于学生的会计专业知识教育中,但是这个问题是教师比较容易忽略的。那么僵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到会计专业知识教育中,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当在像学生传授基本知识的同时与财务处理之间济宁紧密的联系,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掌握会计核算而且还能够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熟练的运用职业道德。

3.2科学合理设置职业道德训练模式

设置会计专业职业道德训练目标,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使学生拥有高素质。因此学校应该积极的组织职业道德训练,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逐渐的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操作之中,并且要注意学生之间职位的转化,让学生能够全面的了解公司财务部门不同会计的职责,这样学生才能够对职业道德的印象深刻。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提高对于会计职业道德教材的编写力度,同时增加职业道德教育的课程,这样一来,教材就能够更加适应本校,并能偶组织建立属于本校的职业道德教育的师资力量。加强对于教师职业道德理论知识的培养,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完善教师教育制度,从机制上强化技术院校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3.3不断丰富会计专业教学内容

在会计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进一步的丰富教学内容,将职业道德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平常的教学中所使用案例,让学生能够了解到如果在将来的会计工作中缺乏会计职业道德,可能会严重的影响到自身的发展,更有可能会影响终身的发展。另外,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积极的鼓励学生多多阅读与会计行业相关的期刊、文献、报纸等,及时的了解到行业的发展,让学生对于职业道德的相关的案例进行了解,激发学生的对于会计专业的兴趣同时还能让学生们也了解违背职业道德的严重后果,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震慑的作用,另外也能够弥补由于教学时间有限学生没有对职业道德相关知识进行全面了解的缺陷,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4、结束语

对于任何一个行业来说,职业道德教育都是事关重要的,对于会计行业来说更为重要。最为会计专业教师,我们有责任当然也有义务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提高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水平,促进我国会计行业的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

作者:殷之 单位:江苏省扬州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欧阳民.高校会计教学中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研究[J].商业会计,2014.19

[2]刘美琴.会计教学中应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J].现代企业教育,2011.10

篇7

[关键词]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有效性

职业道德作为行业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是社会公德在某个行业的具体表现形式,任何人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都需要自觉遵守。高校学生的专业划分比较清楚,就业指向性也比较明确。高校毕业生想要满足企业需求,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具有企业所需的职业道德。同时,企业在招聘员工的时候,职业道德也列入了重点考虑的范畴。因此,高校必须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的职业道德教育。

一、我国高校学生职业道德现状分析

我国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起步较晚,经过快速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学生对职业道德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随着职业道德教育的开展,90%以上的学生意识到了职业道德在将来自己的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高校学生对职业道德教育的认同度比较高。可是,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很多学生虽然认识到了职业道德教育对自身发展的意义深远,但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行为非常散漫,迟到早退、违反纪律、旷课现象经常出现。2.学生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具有功利主义倾向。高校学生对自身缺乏全面、清楚的认识,很多人不愿意到一线就业,把择业目标放在那些社会地位较高、工作稳定、收入较高的工作岗位上。有些学生并不认同爱岗敬业,认为敬业不是必须爱岗,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们对待实习工作没有责任感,更谈不上奉献,具体表现在他们不愿意不计报酬、无偿加班完成没有做完的工作。这部分学生比较欠缺奉献精神,认为经济回报应与自身的劳动付出呈现正相关,即以经济利益衡量职业价值。持有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学生过分强调个人利益,比较倾向于选择工资待遇高、工作环境好的职业。

二、目前我国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高校没有高度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的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很多高校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忽略了职业道德教育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缩减了本该用于职业道德教育的学生时间、师资力量、财力支撑等。例如,师资力量很难保证,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研究职业道德教育;经费投入比较少,职业道德教育中的很多教学活动都无法正常开展,这些都制约着职业道德教育的发展。2.高校职业道德教育观念比较落后。目前,高校的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是向学生灌输个体必须要遵守的职业道德准则,而没有认识到学生自身具有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学生专业背景的差异。职业道德教育的授课内容过分强调一般职业道德相关理论和知识,缺乏行业具体的职业相关道德规范,也没有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让学生自主处理道德问题的意识较差,这就造成职业道德理论内化为学生行为习惯的效果不太让人满意,学生难以将职业道德理论运用于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3.高校尚未形成完整的、系统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许多高校不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的发展,没有形成完整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仅仅只是形式化地开设了职业道德教育的相关课程。在教材选择上,没有真正考虑到各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缺乏针对性,而且内容以理论为主,较为空洞,对学生缺乏吸引力,这就造成学校提供的教育内容与学生所需的教育内容不相符合的矛盾,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失去信心。在授课方式上,教师通常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度不高。而且教师素质与职业道德教育的工作要求不相符,教师本身往往没有相关的专业背景,参与培训的机会又少,平时对于相关问题的研究不多。总的来说,目前高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和现实需要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不能满足社会与学生的需要,迫切需要改革。4.高校职业道德教育缺少科学的评价体系。目前我国高校职业道德教育的评价体系以考试为主,形式比较简单,有易于操作的优点。但是,这种评价方式存在很大的问题,如重视对理论知识的考查,而对于能力提升和行为的评价方面则难以操作。而且,评价结果主要根据教师的评价,没有考虑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互评。这种评价体系,无论是在评价内容的全面性方面,还是在评价标准方面,都是不科学的,极大地影响了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导致出现很多学生在校期间道德评价极高,而就业后职业道德较差的现象。

三、提高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有效性的策略

1.高校需要加强对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想要高校给予职业道德教育足够的重视,就需要高校加深职业道德教育对高校学生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将职业道德教育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把职业道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工作中。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为职业道德教育保驾护航。高校需要上到管理者,下至德育工作者、广大教职工,都能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发挥全部人的力量,做到齐抓共管,营造良好的职业道德学习氛围。2.高校需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职业道德教育观念。职业道德教育要让学生能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感,并通过具体的职业行为表现出来。首先,在高校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引导学生以职业道德的标准来进行职业行为的判断和决策。这就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尊重学生的个体需要,让学生对职业道德教育高度认同,从内心把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变成积极主动参与的活动,并提高学生在活动后进行自我反思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自我教育。其次,教师应该关心学生成长,尊重学生在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学生的道德状况有基本的了解,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接受职业道德教育,从而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3.高校需要进一步完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职业道德教育体系的构建对于提升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性至关重要。职业道德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从教育内容、教学模式、师资力量等方面来着手进行。首先,在教育内容方面,高校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倾向,提高学生服务一线的意识,提高学生与专业相对应的行业精神,提高学生的职业责任意识。同时,加强职业精神、职业规范、职业纪律、职业情感等方面的教育,并将这些教育内容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其次,转变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理论灌输为主,忽视了教育主体——学生的感受,学生对于这种形式的课堂不感兴趣。本文介绍几种有利于提升职业道德教育有效性的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利用情境模拟的形式,将行业需求、企业要求和学生个体融于职业场景之中,借助案例的形式,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现实职业背景下的职业道德体现。(2)课堂讨论法的运用。这是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需要发动学生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来。通过思想的碰撞,加深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并提高以后遇到同类问题的应对能力。(3)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地展现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拓宽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途径。第一,高校需要创造大量的实践、实习机会给学生。校企合作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选择。学校负责社会公德方面的教育,企业负责行业规范方面的教育。学生在具体的工作环境下,培养职业道德情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高校可以邀请成功的企业管理者、行业带头人向学生介绍行业道德准则,并结合实地参观学习,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下,深化对这些道德准则的理解,从而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第二,高校应该在专业教学里穿插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广大教职工都有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责任与义务,全校上下一心,合力完成职业道德教育。第三,通过各种课外活动,如社团活动、演讲征文比赛、辩论赛等,让学生加深对职业道德的认识,不断反思自己的认知,提高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最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高校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为职业道德教育注入数量足、素质高的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同时,教师应主动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教师的行业道德规范,为学生做好表率。4.高校需要完善职业道德教育的评价体系。建立健全职业道德教育的评价体系,对于职业道德教育有效性提升的作用不言而喻。首先,高校需要完善职业道德教育的课程评价体系。职业道德教育既需要理论传授,也需要实践教学,因此,对于其课程的评价,也应该包含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方面。同时,课程评价需要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在一起。其次,职业道德教育的评价途径也要更加科学,改变以教师为主的评价方法。具体来说,高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应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相结合,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的办法。例如,学生的实习表现,除了参考带队教师、学生的评价外,企业对其的评价更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最后,将考核评价的结果与学生的切身利益建立直接的联系,比如奖学金、评优等,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于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综上所述,高校必须深刻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改变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完善教育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切实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组织教学,以真正提高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莉.高校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探索[J].职业时空,2010(7).

[2]邱秋云.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及有效途径[J].职业教育研究,2012(6).

[3]罗金彪.关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探讨[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4(4).

[4]张莉初,龙燕.高校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路径选择[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5(3).

[5]徐振.新时期高校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问题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3(10).

[6]贺芳.加快转型升级背景下高校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10).

篇8

【论文摘 要】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其职业道德教育必须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不断进行研究、探索,加大改革力度,从而使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取得新突破。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呈现如下趋势,一方面是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中等职业教育由于生源、经费等问题,发展后劲不足,举步维艰。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继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要性。而作为其重要教育内容之一的职业道德教育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是未来劳动力市场的一个重要来源。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掌握所从事行业的知识、技能,还应具备爱岗敬业、履职尽责及职业纪律、作风等基本素质。

一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教学内容较为陈旧。现在的德育教材,主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职业理想、道德情操等,而对生活中最普遍、最基本的首先要求有所忽视,忽视了“90后”职校生的主观需求、个性特征,教材内容条条框框较多、要求多,从而形成了“热衷于对这些职业道德知识与符号的记诵和逻辑演绎,使学生学到的不是沉甸甸的生活智慧,而是枯萎的职业道德语言和知识气泡”的不良现象。

第二,在教学方式上,职业道德教育大多还采取过去教师台上讲授、学生台下听课的传统模式,只把职业道德看做是一门课程,按照教学计划进行管理,完成教学任务及考试。教学中,像传授其他自然知识一样,学校把职业道德当做客观的职业世界的真理,要求学生去记忆和掌握一些抽象、僵化的职业道德概念、规范规则,而对现实的职业道德现象和问题弃而不理。

第三,很多中职学校对职业教育首先不够重视,普遍存在轻视德育工作,认为谁都可以上课的倾向,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德育教育工作者的创新积极性。同时,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者也面临着青黄不接、捉襟见肘的窘境。

第四,由于目前中职学生招生问题较为突出,生源渐趋减少,这就使得不少中职学校不得不降低招生标准,甚至出现报名即可录取的现象,这也导致了不少中职学校的学生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厌学情绪浓,职业道德教育更趋严峻的状况。

当前,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可以说是问题不少,但总体来说还在不断完善、发展,我们应继续加大研究力度,在这样一个社会转型发展和职业教育改革的时代,不断锐意创新,探索新方法,不断完善教学内容,理解思路,增强责任感,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职业道德教育改革不断走向成熟,取得成就。

二 中等职业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的改革方向

中等职业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那么改革的方向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中等职业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一定要结合学生实际,绝不能远离学生或脱离学生,要提倡走近学生、走进学生,要把学生作为平等主体,进行充分的交流及对话,一定要把职业道德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要以加强和改进职校生学风建设为主线,以实施职校生素质教育为主题,以引导职校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与学会发展这基本目标,以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个性特长、责任意识和健全人格等培养为重点”。笔者所在学校目前正在开展的“四有一忠”素质教育(四有指有文化、有素养、有责任、有纪律,一忠指忠于企业)与传统的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已取得了一定成效。

三 中等职业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改革方法

中等职业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关系着每一位学生的成才,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改革旧有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当务之急。

1.真正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的改革

目前,职业道德教育改革的重要性虽一再被提起、强调,但很多中职学校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还未真正落实到行动上。我们应从思想上真正认识职业道德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重视并加快培养职业道德教育工作队伍,要不断选拔、培养、充实职业道德教育队伍,采取切实措施、努力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工作素质,不断深化制度改革力度,提升从事职业道德教育人员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2.改进教学方式,变单纯授课为互动式、体验式教学

针对“90后”中职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而且长期以来被冠以“差等生”的代名词,自尊心饱受伤害、学习兴趣不浓的实际状况,道德教育工作者应尊重、关爱学生,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以鼓励为主。在教学中,应广泛使用互动式、体验式教学方式,把枯燥的概念、知识融入丰富的教学环境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知识,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为行。

3.职业道德教育应以生活为基础

职业道德教育不是空中楼阁,生活必然是其基石,高德胜曾指出:“生活与德育是一体的,生活是道德得以生长的土壤,离开了生活,道德是无法进行的‘无土栽培’”。我们在职业道德教育改革中,要引导学生认知体验、感受生活,学会正确辨别生活中真假、美丑、善恶,在向书本学习的同时,更应强调向社会学习,适时地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自己体验对现实生活中身边人和事的感受,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4.职业道德教育应贴近专业岗位,有的放矢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向社会培养各种技能型人才,他们的专业又各不相同,而每个专业对职业道德的要求也会有所侧重。因此,在首先教育中应学会取舍,针对不同专业及行业的特征,适时增删教学内容,反复训练,从而形成良好的职业操守。

我国已确立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思想,特别是自2005年颁布《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策》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中等职业教育中职业教育虽然还存在不少问题,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理清思路,锐意改革,求真务实,在不久的将来,中职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的春天一定会到来。

参考文献

[1]王浪.职业教育中职业教育的困境与抉择[J].职教论坛,2011(10):9

篇9

【关键词】会计学 教育 职业道德

一、前言

在从事会计行业的人员中,遵循会计的职业道德是每一个会计人员的基本道德素质,会计人员在进行工作时一定要遵循会计活动中的相关行为规范,即人们通常说的会计职业标准。但是,现在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一些会计人员为公司做假账。究其根本的原因在于进行会计工作的人员缺乏相关的职业道德,没有树立诚信的理念,这个也是一直以来在会计教学过程中道德教育缺失的结果。所以,一定要从学校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做起,只有在学校中不断的渗入职业道德的思想,才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诚信理念。

二、实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通常所说的会计职业道德,指是就是相关的会计工作人员在进行会计工作时一定要正确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也就是要遵循相关的会计职业道德。一个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公司的财务制度执行的是否彻底。要想使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就必须在会计学习时对其进行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这也是每一们会计教师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会计学是一门语言,它主要是一种可以传递投资者和债权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的依据。如果在进行会计信息的输入时,会计人员故意编制各种虚假的会计报告,其带来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在学校教育中,必须将会计诚信教育融入其中,这样才能给今后的从业人员打好诚信的基础。

三、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

(一)学生对道德教育的认识不足

在目前的会计教育中,一般的学校对学生的道德教育都没有充分的重视,这样就使得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不够充分,出现了一些学生在找工作时不将道德教育也作为其求职的条件,他们实际上并不明白会计职业者的自身责任,因而就不会在实际的工作中注意职业的道德。

(二)在学校的教育中缺乏相关的道德教育内容

在目前的会计教育中,一些学校只注重相关的专业教育但是对职业道德教育不够重视,缺乏相关的专业道德教育。但是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人才培养规定,但是其缺乏了相关的教学内容。所以会出现在政治道德教育的课本中没有与相关专业相结合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只是内容单一的思想道德教育。现在,很少有学校具有一整套统一的会计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课本,这就给会计的职业道德教育带来了困难。

在会计行业中,从业人员的诚信教育和其所具备的职业道德要求是非常高的,但是长期以来,一些高校教育中只是对会计的理论知识进行重点的讲解,并没有对会计的职业道德进行过多的重视。在一些高校教育内容中根本就找不到一科道德教育的科目,这样就会使高校对于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始终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有的甚至干脆将会计的职业道德教育完全抛到脑后,从这样的教育中出来,学生根本不具备一定的从业道德,这也就导致了学生不适应社会的发展。

四、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策略分析

(一)普及会计职业道德基础知识

在会计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会计学是一门单独的学科,所以在教育中普及会计的职业道德是整个会计教育的基础,这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在学校的教育中应该广泛的开展各种宣扬会计职业道德的活动,使广大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懂得什么是会计的职业道德,为什么要具备会计的职业道德,了解其对整个社会的金融秩序的影响,如果在从业中没有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工作,则要受到相应的惩罚。

(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教育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职业道德教育就是要对会计专业的学生进行以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为内容的教育。可以简单的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分为: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客观公正、廉洁自律等相关的内容。这是整个会计道德教育中的核心,由于其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所以应该将会计的职业道德教育渗入到日常的每一个细节中。

(三)案例教育方法

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学校可以选取一些典型的案例对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这样就会使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受到警示和一些启发。所以应该在日常的教育中,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来选择一些典型的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案例在学生中间开展深入的讨论,这样不仅可以使教学的内容丰富,而且可以使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得到提高。

(四)多种教育途径相结合

1.教学中将会计的职业道德教育与会计的专业知识相结合

学生的良好品德不是一天就可以形成起来的,所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在会计专业的课堂上渗入一些道德的教育内容,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比如在讲解会计的核算内容时可以将会计职业规范的内容逐一的进行解释,并举例说明按照规则从业的重要性,使学生的道德水平得到提高。

2.个体与集体相结合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些学校可以将理论的知识结合到实践教学中去,安排一些会计的模拟实习,使学生真正的处于企业的管理环境中去。学生在遇到一些问题时,教师应该将此问题放在整个集体中去开展讨论,让学生自己得到答案。

五、结语

总之,在当前的会计教育中应融入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使学生具备高素质的职业道德,这样才能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一个端正的职业态度。

参考文献

[1] 苗媛媛,王艺臻,刘晴.浅谈会计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的渗透[J].现代营销,2011(11).

[2] 张珺.浅谈职业道德教育在会计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2).

[3] 刘美琴.会计教学中应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J].现代企业教育,2011(10).

篇10

关键词护理专业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各类职业的人在其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原则、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其实质就是社会生活对人们的一种职业要求。一定的职业道德规范只适用于从事该职业的人员,只能在被职业的范围内发挥作用。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职业道德要求。护士职业道德是在一般职业道德基础上根据护理专业的性质、任务,以及岗位对人类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责任,是护士用于指导自己言行,调整病人与护士、集体与护士,以及社会与护士之间关系,判断自己和他人在医疗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科研等实践过程中行为是非、善恶、荣辱和褒贬的标准。作为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学生,其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与形成,是目前学生必备的素质和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1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1.1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直接影响医疗质量

护理专业学生从在学校学习到医院实习这个整体阶段,是由学生转变为护士的关键时期,他们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将经历由理性到感性,有理论到实践的转变,对起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管理护理专业学生的全方面成长,从多个角度在心理素质和行为操守方面顺利完成一个职业角色的转变。从树立正确的积极的,成熟稳定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态度,进而指导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实践。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以医疗卫生行业为主,大多数在县市级以上单位就业。学生毕业之后从事的护士职业,在医务人员中占的比例最大,而且有很大的工作量,涉及面广,较强的专业性。病人从进入医院到治疗好后出院所需的各种治疗大约90%都是由护士配合医生执行完成。护士道德修养的好坏可以直接反映出所在医院的医疗作风。这就要求护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就要不断强化其职业道德意识。只有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热爱护理工作,端正学习态度,才能提升护理技能,全身心为病人服务,从而提高到医疗质量。

1.2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直接影响医患关系的和谐

现阶段,医患关系尤为紧张。特别是在县市级医院,患者对医务人员不信任;级别高一些的医院,患者对医疗期望值过高,而且要求护士的亲和力。患者在患病就医住院期间,感情比较敏感脆弱,希望能尽快得到治疗,且想得到服务优良的诊治服务。这期间,护士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他们要站在患者的角度,为其着想,充当其家人,态度亲切和蔼、语言充满关爱,使患者能够正确对待病情,积极配合治疗,自觉行动,营造和谐的、融洽的医患关系。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医学事业是神圣而崇高的,一旦选择从事医疗事业,就意味着选择了奉献。根据某医院对日常投诉的问题统计后发现:医院的服务问题占80%以上;而对医疗费用、医疗技术等问题,不足总投诉的20%。由此可见,产生医患纠纷的根本原因在于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态度、沟通等方面。为更好地让学生知道胜任工作的前提是良好的职业道德,在校期间,就必须重视对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

2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

在我院,职业道德教育与学生的职业规划作为一门德育课程对学生进行教学。对五年高职的学生,此课程教学多安排在入学第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6岁,授课方式以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为主。五年高职二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专业基础课程,对于专业学习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有的甚至还不真正了解其专业特点,以后从事的工作性质等。德育教师虽然有较为丰富的职业道德理论知识,但对护理类专业课程体系在认识上尚有欠缺,不如医学专业教师理解医疗服务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因此,德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时会令学生反感、厌恶甚至排斥,从而使教学效果大大降低。现阶段,职业道德教育多为课堂教学的模式,即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课本上怎么说,老师就怎么讲,大部分学生,很少亲身实践。而对三年制的大专生,年龄均已18岁,没有专门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这门课程,在其他护理人文教育中涉及而已。目前在高职院校中职业道德教育课的考核方式主要还是以书面考试为主。一张普通的试卷、一个分数就考核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结果。学生以为只要是考试及格了,就说明其已具有职业道德,就符合作为护士的要求了,却忽视了职业道德教育真正的意义。

3提高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措施

3.1加强职业道德课教师自身素质提高

某些高等职业院校对职业道德教育归在思政部,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不适应现在的职业道德工作要求。主要体现在:教师队伍不够专业,任课教师中大多由政治课教师兼任;相比专业基础和技术课程的教师,职业道德教师参加实践机会少,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也不多;缺乏对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的深入研究。对学时较多的五年高职学生,由于其年龄较小,职业道德课程的单独开设,就是为了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而此课程归到思政部,客观上看,职业道德教育仅仅是职业道德课任课教师的职责,其他基础课、专业课教师、行政教辅和管理人员似乎都不在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者队伍之内。事实上,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不仅是思政老师的职责,更需要其他专业课程教学的紧密配合,更受环境的影响。教师也有职业道德,在学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最直观,在给学生讲授职业道德理论的时候,更应通过规范自己的言行,用实际行动告诉学生教师是怎样教书育人,从而让学生也明白自己将来的职业道德,让受教育者从心底接受道德教育。

3.2专业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

专业课教师在其学习期间,到医院实习过,对医务工作有一定的了解,更应参与到职业道德教育中,在平时的授课中,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出发,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专业课程的兴趣,有针对性地涉入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在专业技能培训时,严格要求学生在技术上要做到精益求精,科学作风要严谨,爱岗敬业。例如:在训练学生无菌操作时,先要给学生讲明为什么要有无菌操作,操作不当会带来哪些严重的结果,再细致地讲解、示范无菌操作过程,对学生操作严格要求,同时强调在操作中的严谨态度和关爱保护患者的观念,这样在学生进入真正的工作岗位后才能更好地操作,具有责任心。每门课程的性质和内容不相同,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也就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根据自己授课内容巧妙安排,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使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课程学习有机融合在一起,做到从学生入学后的第一课堂到临床实习的整个过程都要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3.3安排学生到医院见习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学生最后一年基本都去医院实习。部分人认为职业道德教育在学生进入实习期的时候再与实训结合起来也不迟,笔者认为不然。护理专业的学生一旦进入医院实习,就意味着已经开始护理工作,接触病人,在这之前他们就应该具有护士的职业道德意识。因此,在学生学习职业道德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同时,安排学生去医院见习,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有通过努力实践,才能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修养。其次,通过医院见习这种教学模式,高职院校能够更好、更快地更新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医院也可以利用见习,主动向学校提出对未来员工应具备的职业素养的要求。再次,学校还可以邀请护理界的劳动模范走进学校,通过座谈会或开讲座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到医院实际工作中,护士所要具备的素养。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假期,走进社区,为居民免费进行简单体检、普及护理知识、为中老年人做健康保健知识讲座。学校给学生提供一些社会实践的平台,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增加其社会阅历,真正体会为人民服务的快乐,提前对护理职业职责有所体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仅是护理专业学生,对所有其他服务行业专业的学生来说,职业道德教育都是一个长时间需要通过其他教学活动来实施的教育过程。只有不断加强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才能为医疗机构提供具有较高职业道德素质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建松,邵路才,等.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路径[J].高校论坛,2014.9:125.

[2]邓奕,李小英.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的研究现状[J].医学信息,2011.10(24):442-443.

[3]罗小华,刘益.加强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前职业道德培训的重要性[J].学术研究,2014.10:47.

[4]朱徐慧,丁振,等.居民对医学职业道德教育及医患关系评价[J].江苏预防医学,2014.2(25):91-92.

[5]赵润平.论运用活动教学法提升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素养[J].科教文汇,2013.11:88-89.

[6]谈玲华.职业道德与职业生涯规划[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