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态度范文

时间:2024-03-20 15:45: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的态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文化的态度

篇1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认知;态度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我国高等教育建设以及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大学生作为当前社会最富有活力和创造性的群体,他们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态度,往往影响着社会公众对于这一问题的关注。以大学生作为调研群体,了解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分析其思想形态特点对于制定相应的措施来改进教育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辽宁省部分高校进行问卷调研,我们发现调研对象中有部分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知识了解程度低,其获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渠道窄,大多以书籍和课堂教师讲授为主。究其根源,部分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对于他们的生活意义不大,纯理工科学生普遍对大学语文课程内容不感兴趣,甚至认为没有必要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他们更愿意花时间去关注当前的流行文化和时尚杂志。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还发现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传统文化欠缺,素养偏低,对传统文化认知模糊、审美缺失等问题。

一、导致这一现象的具体原因

1.全球化的影响。我们今天所面对的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都生活在地球村这个小村庄,当前通讯工具和交通工具日益强大。许多西方知识和文化在全球进行资源共享。许多大学生一窝蜂地学托福,考外语,学计算机。而我们的传统文化则被束之高阁,大学生对其的重视程度已然令人堪忧,学生很自然地将大学语文排在了专业课、外语、计算机甚至是政治课之后。

2.高校教育管理的松懈。我们调研的许多高校,很少开设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本来高校就有责任引导不重视大学语文的学生,如今却主动撤消了学习传统文化的平台。当高校都缺失审美心理甚至是审美的素养,又怎么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呢?

3.信仰危机所带来的传统文化情感匮乏。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都是以儒家精神教化人民。儒家的思想极具现实性,而现实社会中真正恪守儒家思想,以德约束自己的人简直寥寥无几。真正的儒家思想是用来教化行为的,只有从行动上切实践行,才能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而大学语文的作用就在于要把学生这方面的缺失弥补起来。大部分学生并不认为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而误以为这些都是过时的糟粕,未能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价值。

4.家庭社会道德失教难以引起传统文化审美共鸣。调研中发现,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失去了这方面的家庭和社会教育,过多地依赖父母,这些现象反映出他们缺失了礼和孝――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而到了大学,再想将这种道德思想更深入地贯彻到已经成年的大学生的思想之中,几乎已经不可能。

5.应试教育缺乏真正的传统文化审美情感培养。在应试教育下,中小学的学习几乎都遵循一种规范,学生所做的题目有标准化答案,学生很少能在一种自由宽松的心境下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学。也就是说,当前大学生从小学起就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和文学的陶冶。

这些主客观原因的存在导致了大学生传统文化审美心理和审美素养的缺失,这些主客观因素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交互作用的。面对如此繁多并相互作用的主客观原因,我们深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改变大学生传统文化审美的缺失现状,的确并非易事,但我们已经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之所在,接下来便是对症下药。

二、应对措施

要想改变这种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欠缺、素养偏低、认识模糊的现状,需要社会的舆论导向、高校的理论和制度要求、教师身体力行等几方面相互配合,发挥合力。总结起来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要从自身做起,做好行为示范,提升自身传统文化审美境界。然后言传身教,影响身边的学生,以自己的道德学问和传统文化的审美境界感化学生和身边的一切人。教师在有力的现实基础上,“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促使学校、社会、国家重视起来,并有一种明确的舆论导向和真正切实的具体举措和制度,促使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提高审美素养。

其次,从大学生自身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出发,增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教育的针对性。当今的大学生具有一定的个性,教育者应该给予学生信任和理解,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应强迫灌输深奥的哲理;应该让大学生生活在一个平等交流的环境里面,根据他们自身的文化需求,对其进行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

最后,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客观情况,改变轻视传统文化的社会风气,改革历史文化教育形式,并建立有效的保障制度,发挥国家社会的舆论导向功能及学校的课程设置作用,配合教师的身体力行,共同作用形成合力,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缺失的现状。

参考文献:

[1]张人杰.20世纪教育学名家名著[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篇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主要特征、主要作用。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全面地分析传统文化兴衰原因;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情景的创设,使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激发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树立看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一、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分析

1.教学重点:传统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2.教学难点: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3.教学疑点: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流于表层,难以把握其中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

三、教法和学法

1.教法:情景创设法、问题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

2.学法:参与学习法、自主探究法。

四、教学设计说明

1.学情分析:本教学设计主要面对北京地区高二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理性思维能力,对身边文化现象有一定关注,并能较为全面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但是,他们对于这些问题的关注和思考都不够深入,观点比较片面。

针对这样的学情,此教学设计立足于以下三点思考:首先,选择北京地区的文化现象作为案例,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引起学生的关注,激发学习热情。其次,通过一系列情景创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地、辩证地思考。最后,将传统文化的常识性内容与教材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近距离接触北京传统文化,借由北京传统文化的自身魅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激发学生继续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

2.教材分析:文化生活的内容“易讲难精、易教难学”,“传统文化的继承”这一课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这一课的内容中,如果无法将抽象的“文化”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就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故而,这一课的教学“情感引导为上,知识记忆为下;贴近生活为上,空谈文化为下;辩证思考为上,照本宣科为下”。

3.教学设计思路:本教学设计旨在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让学生对一些“有所思考但不够深入的”问题进行真正深入的思考和表达。在思想的碰撞和教师的引导下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树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以学生关注的北京2014年高考作文题“老规矩”导入课程。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将传统文化的概念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其次,介绍并分析传统文化的概念及传统文化的四种主要表现形式,逐一以案例加以说明。以四个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案例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传统文化的兴衰原因。

“传统习俗”的教学以“俗语的释义”和“春节习俗的变迁”来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内容及形式的变迁。

“传统建筑”的教学以学生们“耳熟能详”却又“知之不详”的四合院作为案例。在普及北京传统建筑知识的同时,以“梁林故居的拆除与重建”来引导学生正视我们曾经对待传统建筑的错误态度,强调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能够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传统文艺”的教学则选择“相声”作为代表,提醒学生注意在传统文艺中不仅有“庙堂文化”也有“草根文化”。让学生在较为轻松的氛围中零距离感受这种诙谐的艺术形式。引导学生认识传统文艺的传承和发展也需要文化本身的生命力,在不断完善和创新中适应时代的变迁。

“传统思想”的教学是在之前一系列案例铺垫的基础上,鲜明地指出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对我们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我们需要的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所以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最后,以归纳法总结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回顾本课所讲的重点内容之后,以两道高考真题作为课堂练习巩固学生所学。

五、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情景创设。

【教学演示】PPT演示《2014年高考作文题目“老规矩”》及其材料。

【教师过渡】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老规矩”,在这些行为准则的背后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内涵我们习惯性的把它们统称为“传统文化”。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聊一聊我们生活的地方——北京,聊一聊关于它的“传统文化的继承(板书)”。

2.新课讲解。

【教学演示】PPT演示“传统文化的定义”以及“本课的整体框架”。

【重点概念讲解】我们首先要明确传统文化的概念,它是指: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对于这一概念我们有两点应当特别注意。第一,我们说的传统文化一定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不是别的国家的文化。第二,传统文化一定是传承至今的、相对稳定的文化。那些尚未被人们广泛接受的新兴的文化现象我们不能将其视为传统文化。

【教师过渡】在了解传统文化的概念之后,我们以北京的传统文化为例,从北京的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板书)四个方面来了解一下我们身边的传统文化。

首先是“传统习俗”。老北京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礼数多,讲究多,禁忌也多。有很多俗语都表达了这样的意思,我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下面我们来一起解读这些俗语背后的文化含义。

【教师过渡】在传统习俗当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传统节日。以我们最熟悉的春节为例,你们家中过春节的活动都有哪些呢?

【学生回答】守岁、吃饺子、压岁钱、贴福字、放炮竹、看春晚等等。

【教师引导】刚才同学们分享的过年传统习俗如今也有了一些新的变化。例如网络春晚、电子鞭炮的出现,将传统的习俗和现代的生活方式融为一体,丰富了我们的传统节日。过年的习俗在内容上比较稳定,但是形式上不断丰富,这种一脉相承却又不断发展的“稳定”我们称之为相对稳定性。

【教师过渡】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传统建筑,它被称为“凝固的艺术”。老北京的传统建筑有很多,同学们熟悉的都有哪些?

【学生回答】故宫、天坛、颐和园、圆明园、恭王府、四合院等。

【教师过渡】刚才有同学提到了四合院,它是北京极具特色的一种建筑风格。下面我们就来一同感受下四合院的特有魅力。

【教学演示】PPT演示四合院的图片,并按图讲解四合院的特征与文化内涵。最后一幅图片为梁林故居的图片,详细讲解。

【教师引导】2003年9月23日,包括梁林故居所在的地块共1. 67万平方米的土地被富恒房地产开发公司以土地协议出让的方式获得,梁林故居被“维护性拆除”。一代国学大师的故居,不仅没有得到良好的维护,反而成为一片瓦砾。为了一些经济利益,竟然将这些传统建筑无情拆除,实在令人扼腕叹息。好在2011年1月东城区文委表示“梁林故居”将原址恢复修缮,最大程度地恢复原貌。这一传统建筑的重生提醒我们过去的错误不能再犯,要树立正确对待传统建筑的态度。

【教学演示】PPT演示老舍、梅兰芳、侯宝林的照片。

【教师过渡】让我们再来看一下老北京的传统文艺。同学们来认一认这三位文艺名人分别是谁?又分别代表了哪些中国的传统文艺呢?

【学生回答】老舍(舒庆春)——小说、戏剧、文学;梅兰芳——京剧;侯宝林——相声

【教师引导】可见,传统文艺不仅有“高大上”的庙堂文化,也有贴近我们生活的草根艺术。下面我们放松一下,一起来欣赏一段相声。跟随他们的表演,一起回到相声最繁荣的“天桥时代”去探索传统文艺的兴衰之谜,也同时去了解一下老北京人褒贬不一的生活方式。

【教学演示】播放相声《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关于天桥文化以及老北京人生活方式一段。

【教师引导】在刚才这段相声中我们其实已经找到了传统文艺的兴衰之谜。艺术需要观众,需要生长的土壤;现如今传统文艺没落的根本原因也正是如此。传统文化不能要求观众无条件的喜爱,不能固步自封、不能孤芳自赏。传统文艺只有根据观众的兴趣变化做出革新与调整才能焕发新的生机,才能达到保护传统文艺的目的。

【教师过渡】从刚才的相声中,我们还听到了一些老北京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能最直观地体现人们的思想。北京作为六朝古都,常年生活在“皇城根”下的人们有着其独特的思想品质。“北京精神”中的爱国、创新、包容、厚德是对北京人传统思想优点的高度概括。当然,北京人的思想当中也有“好面子”、“讲排场”、“好享受”等一系列的“不足”。这些“不足”也会对新一代的北京人产生很大的影响。那么我们该如何处理老北京传统思想中的优点与不足呢?

【学生回答】我们应该发扬传统思想中的优点,摒弃其中的不足。

【教师讲解】同学的想法非常正确,我们将其总结为十六个字,这是我们这节课最重要的内容,即面对传统文化我们正确的态度就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教师过渡】总而言之,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各异,但可以看到它有两个最主要的特征。第一是它的相对稳定性,相对稳定是指它形式上的稳定与内涵上的不断变迁的动态的统一,不可以狭义理解为一成不变。之前讲到的春节习俗的变迁能够比较好地体现这一特点。第二是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它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3.总结练习。

篇3

一、积极倡导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融会了中国大地上的多民族文化,同时也包容了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和西方文化成分而形成的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主体文化。近现代以来,随着各民族日益深入和广泛的交往,不同文化的价值日益被人们认识,多种文化模式并存,导致文化之间相互交流、沟通、碰撞已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趋势。任何人都不同程度地浸润于传统文化之中。传统文化无时不在对现代人发挥着作用,传统文化不能回避也不应回避。因此,我们应积极倡导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㈠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令世人惊叹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特有的文化习惯及文化积淀,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他包括以下三种基本精神:

1.人文精神。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产生和中国历史的演进是同步的。人文精神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培育了中华民族的美德:积极进取,坚忍不拔,敬老养老,救济孤残,勤俭节约等。这些美德是我们宝贵的 精神财富。

2.“自然”精神。中国古代各个学派都从不同的 方面探讨人和自然的关系,即所谓“天人”关系。“自然”精神推动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天文历算、农学和中医学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人和自然的关系不仅在于人类社会要从自然界取得生活资料,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人们从自然界吸取美感,以自然界的某些现象作为原型,进行艺术加工,给生活带来美的享受和高雅的情趣。这些我们从古代器物,特别是书法、绘画、文学作品、饮食文化以及园林建筑等方面可以看得十分清楚。

3.“会通”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是国内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结果,同时也吸收了外国的优秀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文化,她善于学习各种文化体系的长处,又能加以消化吸收,用以丰富自己,这就叫做“会通”精神。

(二)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

虽然我国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但长期的封建统治思想遗留下来的种种恶习,还有古代图书中的一些消极因素,使得传统文化中也有糟粕存在,所以我们要用正确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

1.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诚然,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由多种成分和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有机体,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在更多的情况下,又难解难分,不能截然分开,历代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经典著作,还有我们祖先一直保持的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正直、勇敢等优良的传统,均为世界瞩目。对于传统文化中积极的一面尤其值得我们珍视。而对于一切不利于我们发展的事物都应该被屏弃。全盘肯定或否定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方法是先人总结出的正确对待事物的方法,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时也应该采取这种正确的态度。

2.在继承的同时不断创新

一个民族的文化,总是在继承和弘扬自身传统中发展,在借鉴和吸纳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中丰富,在反思和推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实践中更新的。为此,在大胆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同时,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对中国传统文化做一番梳理扬弃的工作, 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将有助于打造堪以支撑中国和平崛起的宏大文化思想体系,才能使我们的民族文化经久不衰,源远流长。只有不断创新,培育出新型的中华民族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三)弘扬传统文化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责任感。

近百多年是革命和改革的时代,所革所改的对象主要就是文化传统,传统文化早就变得支离破碎、惨不忍睹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悠久,价值就在于有传统,只讲改革创新而不讲继承保守,把传统丢掉了,历史再长有什么意义,又有什么可自豪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凝聚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历史使命感,它感召华夏儿女胸怀天下,志存高远,勇担重任,建功立业。把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当成一种历史责任,将使我们大学生更有责任感,更加积极向上。

2.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爱好和平,追求和谐,有着巨大的包容性,以中庸之道为哲学基础,体现了人与人在社会关系上的和谐与协调。传统文化不仅注重社会的和谐,更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这些思想有助于实现科学发展观中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观念,并能够推进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㈠关于人文精神阐述

人文精神,是一种关注人生真谛和人类命运的理性态度;他包括对人格、个性和主体精神的高扬,对自由、平等和做人尊严的渴望,对理想、信仰和自我实现的执著,对生命、死亡和生存意义的探索,等等。有人将这种对人的、生真谛和人类命运的关注,称为对人的“终极关怀”。

㈡ 高职大学生应如何培养人文精神

1. 阅读经典

文化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巨大的感染力和丰富的创造力。中华文化经典凝聚着中华民族高超的智慧和伟大的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深邃的思想。中华文化有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良传统,中华文化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阅读文化经典,正是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方式。

2. 内化人文知识

通过学校教育我们获得了丰富的人文知识,但是有了人文知识并不代表我们就有人文精神。人文知识的呈现可以在口头上、试卷中;人文精神的表现却只能在人的情感里、实践中、行动上。人文精神的载体在人自身,人文精神的获得必须经过人文知识的内化、整合而变成主体的意识、思想、情感等生命体验和善行。.因此,培养人文精神我们 首先要内化人文知识。

㈢培养人文精神的意义:有利于高职大学生塑造良好的形象

大家熟知的某学生在公园用硫酸泼熊,也有大学生用微波炉烤杀乳狗, 这些极端的事例似乎不应该发生在受到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身上,然而我们的大学生中就有一些人这么做了。

可想而知他们的人文素养到底多么的糟糕,所以才会作出极度损害自身形象的事。我们高职大学生要做有知识有修养有文化有素质的现代四有新人,就必须配样自身的人文精神。

篇4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大学生;教育

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从社会层面来看,社会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一种文化往往是在长期的社会行为中形成的,中国的传统文化离不开几千年历史的沉积,对文化的传承需要有严肃客观的精神,才能保证以不偏不倚的态度真实准确地展现文化的内涵和魅力。一方面,许多影视、小说在经济利益驱动下,更关心票房收入,而不是社会效益,危害极大;另一方面,举办历史文化知识讲座,开展文化宣传,保护文化遗址等方面,社会重视力度远远不够,除了一些专业的工作者以外,很少有人给予较多的热情和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长,大学生很容易欠缺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兴趣。

(二)从学校层面来看,相关的教育模式存在误区。现有的绝大多数高校,虽然也设置了相应的课程,但是相比而言更重视的是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这不免让课程的设置流于形式。而且通常这些课程大多是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在课堂上很难发挥主动性,对于此类课程的学习也很难培养出主动性。加之有些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往往停留在书本上,自己对相关课程认识不够,加之自己理论水平不高,不知道及时学习更新,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课堂上,不注重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片面地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授,忽略对传统文化的内化,教学内容的单一化和方法的陈旧化,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从学生个体层面来看,学生对待相关课程的态度不够端正。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加之中国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学生个人在学习取向上功利色彩过于浓厚,忽视对自身思想文化修养和道德素质的培养。很多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对他们的实际生活没有多大用处,加之,面临着社会生存压力的日渐增大,就业机会越来越难得,学生们更关心的是抓紧时间去考五花八门的外语、计算机等技能证书,以求在未来的职业竞争中为自己增添砝码,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使得他们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培养个人的道德文化修养。

二、相关建议或措施

(一)要纠正全社会轻视传统文化的普遍风气,积极抵制社会不良文化对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侵蚀。追根溯源,社会轻视传统文化这一大环境直接影响了人们的错误认知。一种文化形式得以保存不能离开人民大众这片广阔而厚重的土壤,要纠正社会轻视传统文化的不良风气,必须要加强相关的理论宣传。一方面,要注重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另一方面要注重抵制、防范社会不良文化,并强化对其监管力度,并积极通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  (二)传统文化教育的形式亟待改革。传统文化教育枯燥无味,缺乏创新是导致社会文化氛围薄弱的主要原因,由此我们要创新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

1、注重教材的创新。如以书本教材为主,辅之以声像教材、计算机软件教材、实物教材等;2、注重形式上的创新。传统文化的内容,要通过理论和思想品德的教学,直接灌输给学生,使之成为学生的知识内涵,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同时,不能仅仅依靠单纯的讲解积极优秀的文化,需要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批判、激浊扬清,自觉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3、注重课堂形式的创新。如以教学课堂为主,辅之以社会实践课堂、文化活动课堂等体验式环节;4、借助多种途径,全面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针对现在网络文化发展的趋势,要进一步建设校园网,通过强化网络服务功能吸引和凝聚大学生,在服务中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可以以网络主题日、网络道德问题辩论等为载体,积极开展网络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等。

(三)大学生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知识,端正对相应课程的学习态度。现在,在高校里,人生态度世俗化,言行举止粗俗,人际关系淡漠,考试屡次作弊的大学生,随处可见。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只有大学生这个群体,从自身内部认识到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个局面。平时,学生们应该不断增强自我对民族文化和国家的认同感,主动接受传统文化课程的学习,加深自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识;利用网络、电视、相关讲座等多种途径努力学习相关知识,比如时下流行的《百家讲坛》、各类国学网站,都是很好的资源。

篇5

[关键词]学者;网络;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学者是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主体和重要力量,通过对北京、江苏、河北、黑龙江等四省学者进行调查,了解学者对当前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看法,对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发展的态度,以及借助网络推进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形成调查样本,并对样本进行分析总结,提出结论,为推动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

一、调查目的及意义

本次调查,以了解学者对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发展的态度,以及借助网络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现状为基本诉求。学者是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主体,了解学者对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与发展的态度,以及应用网络传播传统文化的现状,对推动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意义重大。

二、调查过程

首先,确定调查的具体方法。为了从开放的视角了解学者对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与发展的认识,让学者对此问题从不同角度谈谈看法,本调查采用访谈的方法,即主要通过电话访谈、邮件访问、现场访谈等方式进行。

其次,确定调查对象。本调查是对推动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与发展主体状况的一个把握,从事社科领域和计算机网络领域的教研人员应该对这一问题有所关注,我们把调查的对象限定在从事社科领域和计算机网络领域的教研工作人员,以高校教师为主。为了扩大调查对象范围,使调查结果更客观,我们选取了四省人员。我们选取的学者,长期从事社科和计算机网络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且形成了丰硕的成果,对本次调查具有一定说服力。由此,我们对北京、江苏、河北、黑龙江等省份三十位学者进行了调查。从年龄构成看,访谈者以中青年学者(35—49岁)为主,所占比重为87%,50岁以上学者所占比重为13%。从学科构成看,访谈者的具体学科涵盖哲学、历史、中文、文化学、伦理学、教育学、图书馆学和计算机网络等学科领域。这些领域是和传统文化及网络文化相关的领域。从学历职称构成看,访谈者中本科以上学历所占比重高达80%,本科学历所占比重为20%。职称全部为副高职及以上。所以,无论从年龄、专业,还是职称上看,我们的选择对象具有一定代表性,能够对我们所调查的问题进行有效和充分说明。

再次,设计调查问题。现实中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与网络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致的,我们先从学者对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现状的看法切入,进而深入到对网络中传承发展传统文化问题的认识。由此,围绕学者对当前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现状的看法、对网络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以及通过网络进行传统文化传播状况等方面展开,具体涉及到四个方面的内容:1.关于当前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现状。2.传统文化哪些应该传承,哪些应该抛弃?3.网络对文化传播的作用以及网络能否成为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载体?4.借助网络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实践情况。

三、调查概况及分析

本次调查,通过电话访谈、邮件访问、现场访谈等方式,与北京、江苏、河北、黑龙江等四省份三十位学者[1]进行了沟通交流,最终形成调查样本二十五份。针对这些样本,我们来进行分析。

1.学者对当前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现状的看法

学者普遍表示传统文化当前传承发展的现状不理想。在我们的访谈中,大多学者认为,当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已经开始重视,但存在虚化的倾向。河北历史研究学者姜教授认为,“目前网络中的传统文化消极的、封建的东西太过。西方文化、非主流文化,甚至、不客观的观点也很多,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播存在虚热。”黑龙江科技教育学者闫教授表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还远远不够,和国外差距很大。韩国、新加坡从骨子里尊重传统文化。”并进一步指出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缺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更多的是认同西方文化,源于对教学体制建设的忽视。教学缺位,体制机制的缺乏,使传统文化遗失。”黑龙江文化研究学者高教授从自身研究和教育实践中感到,“目前人们对什么是传统文化精髓,并非所有人都了解。”从学者们的回答可见,学者们认为当前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现状很不理想。

2.学者对传统文化哪些应该传承,哪些应该抛弃的见解

学者普遍表示要辩证看待传统文化。黑龙江闫教授提出“对传统文化精华糟粕的判断,应该辩证看待。现代我们认为的糟粕,对当时有积极作用,就是精华。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要有重点。当然,传统文化中包含一以贯之的核心内容。但重要的是,一定要结合时代。”学者还从个人教学和研究的实际,提出传统文化哪些应该继承,哪些应该抛弃。北京文化研究学者高教授认为“传统文化的精华有很多,值得继承,比如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念;刚劲有为的人生理想;温柔敦厚的民族性格;家国一体的国家意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等等。应该抛弃的是:滑头哲学;混世观念;等级意识;专制文化。”黑龙江高教授认为,“儒家所主张的加强自我道德修养,积极入世的精神对现代人的道德修养,以及责任意识有积极作用。道家对生命本性的尊重,以及人回归自然,融于大自然之中的生命体悟,对现代人的浮躁心态,紧张节奏下的心理压力,有疏导作用。而尊卑、官本位、专制应该抛弃。”从调查可以看出,学者普遍表示要辩证对待传统文化,但对于应该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哪些内容,不同学者从不同视角给予了不同解答。

3.学者对网络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作用的态度

大多学者表示网络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有积极意义。江苏文化研究学者林副教授表示“文化如果是观念或思想,或是涉及关联观念或思想,那就当然可以;网络只是信息手段而已,能传播思想信息,通过文字、图片、声音等等。”河北姜教授表示网络在推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很大。并进一步指出博客效果最好。因为“网站只代表网站的或办网站个人的观点,我们只能接受。博客可以让人们进行争论,能够深化。”黑龙江闫教授认为,“网络是最好的载体。能够推荐、介绍传统文化。”指出“文化本质是追求自由,网络是自由的最大体现。网络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最好的结合。而且深受青年人喜爱。应该创建大型的、好的网站,形成样板,让人们普遍接受。从实际看,要扩大传统文化网站的影响。总之,要有高层进行统一部署,加强系统工程建设,使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发展真正落到实处。”学者在肯定网络对传播传统文化积极意义的同时,也提到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河北姜教授指出,“目前,网络中的传统文化内容,消极的、封建的东西太多。西方文化、非主流文化,甚至、不客观的观点比比可见,对高校教师和大学生造成一定影响。感到很担忧,呼吁国家管理部门加强高校教师管理,加强网上文化管理。”也有学者认为主要应该对网络加强监管,至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太认可。黑龙江某中医药大学方副院长认为“网络更多是负面,要加强监管。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关键是国家要重视,要做好引导。”从这个问题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少数学者认为网络文化负面影响更大,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多数学者认为网络在传播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主张应该利用网络载体传承发展传统文化。

4.学者借助网络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现状

学者普遍表示尚未借助网络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从我们的访谈中看,学者们经常使用网络,网络在其工作中不可缺少。但在通过网络传播传统文化方面,大多学者表示没有为之付出实践,北京高教授表示,“目前主要通过课堂和讲座传播传统文化,建立网络论坛还没有成熟的条件,主要是时间不允许,另外这种传播的自觉性还不够。我可能会再退休之后,设立网站或开启博客传播传统文化。”河北姜教授表示,“不会在网上发表观点。网上的东西太多,太杂。网络舆论压力也很大,如果观点不符合网友口味,会遭到网友的群攻。不愿和一些偏见者进行争论,觉得很难争论清楚。”也有学者表示进行着实践,林教授在论坛、博客中发表见解,进行传统文化传播。

四、结论

学者是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主体,中青年学者是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网络新技术的高应用群体。了解学者对当前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现状的看法、应用网络情况,以及借助网络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现状,对推动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化中的传承发展意义重大。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可以得出结论:1.学者普遍表示当前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不理想,认为要辩证看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学者普遍认为网络已经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载体,要推动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3.在推动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与发展的实际之中,多数学者并未为之付出实践,极少数学者正在借助网络传播传统文化。

注释:

篇6

关键词:传统文化 课堂教学 渗透

一、缘起

前阶段,为了完成既定的展示课教学任务,我选择了《塔》一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反复磨课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这一内容背后所隐含的传统文化知识深度,超出了我的原先设想,如:“为什么一般古塔的层数是阳数,而横截面的形状又是阴数呢?”“为什么要把魁星像刻在塔砖上?”“古塔塔顶的装饰物有什么寓意?”等等(图1),在感叹学生敏锐观察力的同时,也为老师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

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美术课程的价值之一,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不仅是中国的文化精髓,也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美术教学,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激发珍惜并关爱传统民间文化的情感,让学生学会传承与保护文化遗产,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并对世界多元文化保持宽容和尊重,这是美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传统文化知识渗透的策略分析

1.树立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正确态度

传统文化知识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情感的重要载体,是普通百姓代代相传的文化财富。在这些文化财富中,由于信仰、背景、民族的不同,人们对其的看法也不一样。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应教育学生正确看待传统文化知识中的区别性,用包容的态度进行吸收和借鉴,促进自身文化修养的提高。

在《塔》的教学过程中有这么一个环节:老师出示几座不同的塔,看你有没有发现塔的层数和塔的横截面有什么特点?生1说大雁塔和香山琉璃塔都是七层的,而应县木塔是五层的;生2说它们的横截面也有不同,大雁塔是正方形的,应县木塔和香山琉璃塔都是正八边形的;……师小结:大家说的真好!塔还有那么丰富的知识啊!建造的层数和横截面的形状都有一定的规律,原来在古典式建塔的要求中,层数一般都为奇数也叫单数或阳数,而横截面的形状则是偶数也叫双数或阴数,充分说明塔的建造是很有讲究的。生3说为什么一般古塔的层数是阳数,而横截面的形状又是阴数呢?阴阳的说法不都是迷信吗?是不好的东西。

面对学生的质疑,我给出了诚恳的答案,从传统宗教文化的角度来看,塔有镇守一方水土,驱散邪气的重要作用。而驱散邪气,根据天人感应的学说,必须使用阳数(奇数)来表示“光大”,这样可以更好吸纳周围的“正气”。而阴数(偶数)则会聚集阴气,所以被用在横截面的形状上。从建筑学的角度来说,六角形、八角形塔更具有稳定性。

在解释之余,我还要求同学们面对所谓的“封建迷信”,要有全面的认识,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中有益的东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树立正确的认知态度。

2.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文化内涵知识的传授与交流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一味地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灌输式”教育,使得美术教育变成了历史教育。在教学中忽视美术学科的本位,不注重引导学生领悟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当中折射出来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精神,所以要善于从传统文化知识上挖掘美术学科的东西。

在《塔》的教学过程中有这么一个环节:(老师出示杭州雷峰塔的图片)师:同学们,你认识这座塔吗?它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生1:外观漂亮,金碧辉煌的!生2:我去过的,很雄伟,很高!……师:很好,让我们再看看里面(出示《水漫金山》的浮雕),这是《水漫金山》的浮雕,表现了白娘子和小青大战法海而水漫金山的故事,你觉得怎么样?生1:雕刻的很精细;生2:人物很生动,好像要动起来了;……师:那么美的雷峰塔,每到黄昏时分,夕阳西下,塔身倒影在西湖里,融入在周围的环境中,形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卷,这就是西湖十景之一的“雷锋夕照”(图2)。

从美术学科的本位知识到传统文化的渗透,都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塔的造型、色彩,塔内的浮雕美感,以及塔与周围环境的协调,都是美术学科的本位知识,它与《白蛇传》、西湖文化都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要借助彼此的内涵来吸引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美术知识以及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

3.重视加强学生与当地传统文化资源的接触

弘扬传统文化知识的精华,对帮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提高其精神境界和艺术素质及审美能力,有着积极且重要的作用。美术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当地传统文化资源,将其渗透到美术教育的实践中,让学生在浓浓的传统民俗文化氛围中感受艺术的质朴、率直和不拘一格。

在《塔》的教学过程中有这么一个环节:师:同学们!你知道我们家乡有什么样的古塔吗?生:(说说了解的知识)师:(出示家乡文明塔的图片)这座古塔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生1:很古朴,好像年代很久了;生2:颜色不好看,都是灰色;生3:我觉得很壮观,是我们家乡的塔,我很自豪;……师小结:大家说的很好,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座塔的介绍,你还有什么发现?(课件出示:文明塔位于乾元镇下兰山的南侧,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塔建于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八月。又名文风塔,塔身用厚砖砌成,高18米,七层八面。除下两层有小佛像外,各层面中央均有方砖魁星像。)生1:我知道了这座塔建造的时间和地点;生2:我发现这座塔是七层八面的;生3:老师,什么是“方砖魁星像”啊?师:它是一种画像砖,就是把魁星像(一个神话人物)雕刻在砖上,起到装饰作用。传说魁星手中的朱笔能帮助文人高中状元,一举夺魁,独占鳌头,寄托了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图3)。

重视和强化学生利用家乡资源进行美术学科的学习,把传统文化知识与艺术作品进行有机的结合,从中发现作品的美观,感悟文化的美丽,使学生能更好的利用所学知识介绍家乡,热爱家乡,提高自身的爱国热情和文化修养。

篇7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倡导的以道德实践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对自己对社会都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倡导应建立的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的协调有序的人际关系,特别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实践要义,时当代大学生道德修养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

2、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作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对大学生具有重大意义。爱国主义思想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后一时代的人们总是把前一时代的优秀思想精华继承下来,而且有新的补充,发扬光大。在新的时代,爱国主义的传承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身上。经过世世代代的沉积、凝集、升华、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思想总是围绕着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这个中心。

3、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大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篇8

中国传统文化它集合了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修养方法,也即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因此,对目前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认可态度等方面进行调查显得十分具有时效性与参考性。

一、目前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认可态度

(一)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分析

本研究通过编制《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问卷》,对在校350名大学生进行调研,内容涉及到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对接受传统文化的途径及对传统文化对其的影响,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现状,探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思考与反思。

调查结果显示,调查者中大约5%的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其中中文相关专业的占了80%;大约81%的人了解程度一般;14%的人不了解。大部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很感兴趣。76%的被调查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20%的人兴趣一般;4%的人不感兴趣。关于传统文化的存在价值认同度很高。90%的被调查者对传统文化的存在价值持有肯定的态度,10%的人认为可有可无或没有价值。95%的人认为有必要学习传统文化;3.4%的人为了考试才学习;个别人认为没必要。90%以上的被调查者承认传统文化对社会具有积极作用。45%的同学认为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对个人帮助较大;55%的认为帮助程度一般。

(二)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态度

首先,目前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显得抽象化、肤浅化。由于他们平时接触的文化课程大多是公共选修课,这些课程的授课模式大多是“概论+通史”,学生们也只是围绕这一模式学习,从而忽略了对经典原著的阅读与理解,导致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内涵理解较为肤浅,有时甚至还会产生一些片面的思想与观点,更谈不上去领悟中国传统文化深层次的精神内涵。

其次,还有一些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显示出被动化、机械化的特点。大部分大学生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专业学习与考各类证书上,或者是花费在休闲娱乐方面,缺乏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动性。这种过于被动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模式成为了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障碍。

此外,有部分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显得有些实用化、功利化。虽然目前社会上,某些机构对国学的热捧与宣扬如火如荼,但与其他的补习机构课程相比,他们两者的区别与对学生真正的修身作用体现在何处,就显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大学生对国学学习的心态产生了偏差,缺乏对自身内在修养的修炼与提升。

二、目前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现状所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与传播途径

近几年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主要采取给学生统一安排公共必修课的方式,教育方式显得单调。面对这一困境,我们需保持冷静,理清思路,抓住主要矛盾,开辟有效的渠道进行颂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与大学生形势政策课或政治学习相结合,利用各类讲座、活动、交流、展示等形式,把传统文化融入到课程与活动中,让大学生们感性地接触传统文化并愿意参与探讨与践行。

(二)高校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与提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育人为中心,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为核心,以教会学生学会做人为起点和落点,而这些做人的基本准则与道理都蕴含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是伦理型文化,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其中提倡的“百善孝为先”的孝道思想,“言忠信,行笃敬”的诚信品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宽容品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谦虚思想,“容止所思,言词安定”的礼仪风范都是当代大学生所需要大力提升的优秀思想道德品质。因此,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这将对于塑造大学生的优良品德,陶冶高尚情操,提升道德境界,树立完善人格,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价值。

(三)高校缺乏一批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教师队伍

师资力量薄弱,数量和质量难以满足对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要求。有调查表明,在北京地区,从事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的专职教师基本集中在少数文科学院。例如,清华大学的传统文化学习集中在人文社科学院下属的中国语言文学系,下设有古典文献研究中心、中国书法与文化研究中心等,在编教师26人,相比3133人的教师总量仅占0.8%;北京理工大学从事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的教师主要集中在中文系,也仅7人,占学校教师数量的0.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理工类院校基本没有设置专门的开展传统文化教学的系所。由此可见,目前我国高校在传统文化的师资力量上还是有较大的缺口。

三、凝练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挖掘育人新途径,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重视校园环境,融入传统文化

高校要重视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契机,让传统文化融入学校的育人环境。在校园中可借助先进的媒介传播手段,如网上论坛、微博、网络视频、校园广播、报纸等载体,通过通俗易懂、具体生动的文化作品、宣传海报、微电影、文献读物等,引导大学生关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营造一种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传播为主流的氛围,让传统文化融入学校的育人环境。中国的大学就应该有自己的个性与特点,使学生进入校园环境中时,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影响。高校可根据自身学校文化特征挖掘出符合自身需要的传统文化亮点,这也可在各高校中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无形中也为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发掘经典内涵,注入大学生生活实际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坚持以理论为核心内容,培养出一批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服务的大学生,强调的是奉献。因此,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符合我国目前的国情和文化特点,且从大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影响其各方面的状态,对心性的修养与行为的修正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弟子规》这一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经典恰恰能深入浅出地讲解做人的基本道理与准则,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一定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弟子规》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如从该书第一条“入则孝”内容中就可以看出对感恩教育的重视。孩子从小要听父母的话,对长辈要悉心关怀,懂得如何照顾和体贴自己的父母及长辈,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顺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此外,强调诚实守信。书中要求“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指出了说出的话首先要讲求信用,不能欺骗蒙混和胡言乱语。书中还说“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当我们在说话时要恪守诚信原则,坚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些都折射出做人的基本准则。面对浮躁的社会,如果我们都能做到谨言慎行,信守承诺,那么我们的社会环境会变得十分和谐。另外,还有尊重教育,如“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要求我们对人不要有分别,对每个人都要友好相处,体谅他们的难处,懂得宽容与体谅。“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面对他人的流言蜚语,我们不能轻信与传播,保持他人的名声。可见,从一部《弟子规》中,我们就可以发掘许多适合当代大学生所需的思想教育素材,如果能融合他们的生活加以解读,就会使其更易于接受与内化,在无形中感化他们,影响他们。

(三)加强辅导员思想修养,学习传统文化

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骨干力量,他们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由于辅导员本身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传统文化的培训与学习,所以很少能够把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在一起开展工作。在入职后,也没有专门地进行对传统文化的宣传与学习,没有经过自身研读经典和反思,很难用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来引导教育学生。因此,辅导员这一队伍的自身修养与内涵建设也需要加强与提升。

(四)利用社会实践,体悟传统文化内涵

高校可充分利用各种实践平台,把传统文化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教育大学生坚持知行合一,从而达到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在大学生践行的过程中,懂得用传统文化中的道理,“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等,这些都提供了大学生很好的做人处事上的原则。

篇9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优秀传统文化更是其中的精粹,其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意境高远、气势恢弘。人类发展的进程中,会不断面临一些共同的问题,不同时期人们都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而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不断总结以及人们哲理化的思考和认识,逐渐形成了人类精神文明和智慧的结晶。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其中优秀的传统文化正是人类文明精粹的代表,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源头,她蕴含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尚和持中”的和谐之本,“见利思义,诚实守信”的优良品德,“仁爱孝悌,礼谦恭让”的处世态度,“以诚相待,言而有信”的优良品德,“慎独内省,见贤思齐”的修养之道。这些凝聚着中华民族崇高的精神品格和精神追求,极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人文伦理价值,有利于塑造大学生的思想灵魂、激扬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完善大学生的品格道德、端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建立诚信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当前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二、隐性教育的内涵及作用机理

隐性教育是指教育者在宏观主导下,通过内隐的教育性因素、活动和载体,间接地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渗透的教育方式。其教育目的实现于日常生活中,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价值、道德、态度、情感等产生影响。使被教育者于无形中接受思想道德观念,内化为个人的道德观念,逐渐提升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最终指导个人的言行举止和行事态度。隐性教育能在宏观主导下通过隐目的、无计划、间接、内隐的社会活动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的教育过程,它渗透教育过程于休闲逸致间。隐性教育的教育主体体现为“宏观性主导”,或者说隐性教育的“操作者”是“宏观性主导”。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属于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两者范畴对应、作用互补。从心理学角度来讲,隐性教育着眼于人的情感、意志、无意识,使受教育者在非教育认知的情况下受到影响,从而达到内隐的育人效果。具体说来,隐性教育立足于无意识感知,重视受教育者日常生活、接触、存在的环境的建设,将丰富的传统文化德育资源渗透在人文环境的营造中,熏陶育人;隐性教育立足于情感需求,在校园休闲娱乐中强化高尚情感的渲染,在知识技能传授中渗透德育内容,在日常教育中进行思想疏导,在解决现实问题中蕴含发展建议,服务育人;隐性教育立足于意志强化,隐性教育可以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校园文化实践活动来替代传统说教,在行动中培养学生的意志,行动育人;隐性教育还立足于态度平衡,“消除环境中的负面因素,强调、肯定正面因素,增加、发展正面因素”来影响受教育者的态度和价值判断,舆论导向育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隐性教育其自身的隐蔽性非常有利于教育内容在教育对象心中的内化,有助于提高教育的艺术,而德育内涵本身的广泛性也为隐性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更加有利于隐性教育作用机理的实现。

三、高职院校德育中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载体

(一)德高身正者———教师魅力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答疑解惑,其言行举止、思维方式、敬业精神、道德品质都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学生模仿和学习的主要对象。教师加强自身的传统文化的修养,内化于自身而外显于人格魅力,对于学生将产生积极正面的熏陶和影响。从教育的本质来讲,对于教师的要求不仅仅局限在知识的传授,更是要将正确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传递给学生。在思想上,要把关注学生的发展、心灵的成长作为教育目标之一,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净化学生的心灵。作为教师来说,自己就要将满腔的爱投入在学生身上,在行为上,要将自己所传递的德育理论用行动表现出来,言传不如身教。从人格层面上讲,充分发挥教师个人魅力,切实落实教师人格对学生优秀人格形成与发展的渗透力。

(二)专攻于术业———专业课程

这里所指的课程是学生的专业课程,专设的传统文化课程因学校类别、专业类别不同等原因并不是全面普及的,但它可以内隐于任何专业课程中。专业课程教师应树立起育人的观念,自觉提升自身的德育意识,深入挖掘学科内容与传统文化思想的联系,如自然学科教师可挖掘中国古代领先科学及先辈们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执着精神,人文学科教师可阐发传统文化中的伦理价值、人文关怀,从而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道德水平,作为高职院校学生主体活动的课程学习就为传统文化的德育提供了有效的隐性教育平台。授课过程中方法上避免一言堂,追求互动的、指引为主的教学方式。在这方面,要求教师能都站在时代的前沿,与时代前沿对话,不仅在专业上走在时代的前沿,在思想领域、在精神文化层面也要走在时代的前沿,以先进的文化、与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化武装自己的大脑,使得文化既是先进的,又是系统发展的,让学生在道德层面上也能够接受到连贯的、先进的、又源自于传统的德育方面的教育和感染。

(三)墙面会说话———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既包括学校的物质环境也包括学校的校风校训、传承精神。“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能说话。”蕴含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建筑、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对于学生来说有着美而不露的熏陶作用,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起到陶冶情操、启迪思想、规范行为、激励上进的“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发挥学校自然环境的身心陶冶功能,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责任感,除了校园里的建筑、布局等硬件设施以外,校园内师生的仪表等其实也具有很强的桃李不言的隐性教育效果。学校的制度建设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隐性教育因素,崇尚积极、公正、公平的制度文化也会给学生们积极正确的思想引导。“学校纪律是一种道德教育的工具,一种难以复制的工具。”好的制度的建立和执行能够起到良好的社会控制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应对学生缺乏自觉检查和评价的习惯,潜移默化帮助学生形成良好道德行为的自觉性。而传承许久、不断优化的校风校训则更加彰显出一所学校独特的个性魅力,这种校风校训很多时候恰恰积淀着地域和时间所带来的传统精粹,他对学生的感染力、渗透力,可以起到群的人。

(四)知行应合一———实践活动

当代高职院校德育越来越重视实践,不论是志愿者活动、专业实习,还是产学合作、社会调查,这些都为传统文化的隐性教育提供了平台。活动或实习中,来自于企业的文化、深藏于社会中的传承千年的优良传统都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行动的舞台,他们可以在企业实习中体会“三人行,必有我师”,可以在志愿活动中体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产学合作中体会“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在隐性教育的过程中,所谓知行结合,其实主要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这是隐性教育中的行为导引,德育的隐性教育本身就具有体验性和分享性的特征,细化来说一般包括角色体验、情感体验和行为体验,在实践平台搭建和隐性教育实现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独立人格、自主意志与选择愿望,注重工具价值向人文价值的转换,而传统文化中大量的极具人文价值的文化精粹适存于社会中每一个岗位、每一个角色,在实践中感知、在实践中内化,在公共生活中逐步转化,是最好的隐性教育的途径。

(五)时代的先锋———网络传媒

网络作为当今越来越重要的传播途径,也是传统文化必须占领的教育阵地。校园网络作为高职院校德育的隐性教育载体理应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纳入其中,如富有内蕴的网络版面设计、彰显文化的网站栏目代替教师的生硬说教会更具有实效。上海高职院校中逐渐普及的“易班”就为传统文化的表达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为学生一个自我追求、自行挖掘传统文化的载体,更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内化水平。近年来,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也成为了很多高职院校的新喜好,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喜闻乐见的形式也成为了优秀文化传播的新平台,各大高职院校经常会在相应平台上分享学校的人文景观、校训历史、文化传统、文艺争鸣等内容,都是很好的隐性教育的范例。将传统优秀文化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已经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隐性教育的手段,是一个可以不断发展和不断完善的新的平台。

四、高职院校德育中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策略

(一)培养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主体

教师是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主体,每一位教师和教职员工都应树立育人的理念,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要专注于专业学科的教学,还应承担起关注和传播人类优秀文明和先进文化的重任,一位合格的高职院校教职员工也不仅仅为学生提供学业和生活服务,更应对学生彰显传统美德。2013毕业季复旦大学宿舍阿姨给学生们的“从此隔山岳,世事两茫茫,确曾忆安家,勿忘阿姨情”的毕业寄语就给广大学子上了感恩的一课。可以说全员育人理念的形成是传统文化隐性教育切实推行的基础和前提。育人先做人,教师要树立言传身教的观念,重视自身修养和素质的提升,要将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化于自己的言行举止之中,而教师的表率作用是隐性教育的重要元素。除了教师以外的所有高职院校内的每一位工作人员、甚至是学生都是德育的隐性教育的主体。教师只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传统文化中的优良品德、道德规范,才能真正感染到学生、影响到学生。高职院校应重视教师、管理者和服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多为他们提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培养,将“见利思义”内隐于他们的工作思维中,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内化于他们的工作行动中,将“温良恭俭、仁义礼信”内融于他们的日常服务与管理之中,才能更有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高雅的气质、超然的情操。

(二)拓展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载体

高职院校德育中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载体是在德育工作中传递和承载传统文化内容、信息的方式、手段和途径。德育载体的彰显更有利于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关于德育载体,相关学者都有了深入的研究,如校园环境、广播、网络、校园刊物、活动等方面,这些载体在今天的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仍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载体也应继承运用这些教育载体,同时还要根据时代和工作的新的要求不断拓展新的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载体,特别要增强传统文化与隐性教育载体融合的深入性。一要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传统文化德育的元素,如中国古代的先进科学及先辈们追求真理的动人事迹,科学家们追求卓越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人文课程中的丰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二要拓展校园物质环境中传统文化的彰显形式,给学生营造一个“内蕴校统、外显人文”的优美环境,如肃立与学校有关的名人雕像或以有关的名人命名路牌,让学校的每一堵墙都会讲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三要强化传统文化在社会实践、社会生活中的体现,让学生带着“仁爱孝悌”感恩家人,让学生怀着“忧国之心”服务社会,让学生以“朋友有信”的原则与人交往,让学生以“锲而不舍”造“金石可镂”之功;四要推进传统文化与校园网络的深度融合,将中国传统文化内隐于丰富多彩的网络板块与网络活动之中,如上海易班中的“文化寻根”活动就为学生搭建了很好的感悟传统文化、熏陶自我的平台。

(三)丰富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内容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自我传承与选择让许多有益的德育思想被忽略或掩埋,大家更多地都集中在世人皆知的传统文化中的优良传统与国粹精神,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摒弃了很多儒家思想以外的优秀的可借鉴可传承的思想。所以除了前文所提到的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以外,还可以充分挖掘中国古代优秀人格典范的节操修养,礼仪文化中的细节风貌,诗词歌赋中的处世哲学,戏曲艺术中的至美至善。同时,还要加强传统文化的内容创新,找到与时代的契合点,如“天人合一”与“和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与“爱国”,如“足食、足兵、民信”与“富强”、“诚信”,“民贵君轻”与“民主”,这些都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传统文化的彰显。“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世思想、“民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也为广大学子积极投身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设、充分发扬主人翁精神提供了精神源泉。

篇10

文化是设计的灵魂,设计的内核是文化的传承和超越。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底蕴,赋予了产品设计强烈的审美性与文化性。将中国传统文化应用于现代产品设计,应当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改进,注入新鲜元素,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出更加深远的意义。

(一)应用的方法。国际著名汽车设计大师乔治•亚罗在接受采访时一再强调一个观点:“设计的内涵就是文化”,而且有一次,当着很多中外记者的面说过一句话:“中国的汽车设计缺少中国元素。”笔者认为,可以这样理解乔治•亚罗的话:在设计中要融入文化,要体现出文化的内涵,要将中华文化应用到产品设计中去。一是要通过充分的市场调查,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采取具体的方法,明确市场定位、产品定位和确定产品概念;根据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消费内容以及消费水平的变化把握好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把握好消费者的审美趋向。二是要多角度、全方位地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和产品设计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结合行业应用新特点,基于产品功能特征,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找到合适的契合点,并与外来元素完美融合,利用现代设计理念和手法,做到既能相融又不失原来的本色,创造富有中国特色与时代性的产品。三是按照设计程序和步骤,提出一个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将中国传统文化系统地有步骤地融入方案当中,从而体现出产品设计的整体感。

(二)在产品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应注意的问题。

1.正确处理好传统文化与产品设计的关系。一方面,传统文化是产品设计的基础和源泉,传统文化的不同,导致设计的不同。另一方面,产品设计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产品设计作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体,反映了传统文化的面貌,体现着传统文化的精神。将中国传统文化应用到产品设计中,使产品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使产品设计更具有民族性、文化性、时代性。

2.以科学务实的态度去伪存真,弘扬民族文化精神。虽然传统文化已成为我国企业打造高端品牌的制胜利器,能大大增加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并且我们要去发扬传统文化,但其有着独特的背景和意义,不能拘泥,不能一味地盲目继承,要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去审视,既要正确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有益的一面使之与产品设计完美结合,又要取其精华、剔除糟粕,扬长避短,结合企业历史、企业精神与社会的实际需要来进行产品设计,这样才能更好地使传统文化的潜在价值发挥出来,才能成为现实价值。

3.以不断发展的眼光,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工艺、新材料、新能源和新产品不断更新、层出不穷,由此所带来的新思想、新观念以及国外文化和意识已经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意识中。从根本上说,产品设计就是各种文化在具体设计中的凝结和物化。因此,在产品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要了解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不同风俗和文化背景,要吸纳和整合各种现代资源和理念,并考虑使用国际化的设计语言,这样才能使它具有世界性,使企业形象设计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在将我们的传统文化产品成功地推向市场、使中国的品牌走出国门,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推动企业国际化进程的同时,也发扬光大了中国传统文化。

二、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