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范文
时间:2024-03-20 15:45: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宏观调控;经济关系;应用分析
一、宏观调控的概念及内容
(一)宏观调控的概念
宏观调控最早是由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其是国家采取各类手段来对国民经济发展进行调节及控制,使得社会再生产能够协调发展的条件,其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管理中的关键职能。
国家在采取宏观调控时,一般是通过政策、法律及计划等手段,来对经济发展状态进行干预与调节,从而使得国民经济能够持良好事态发展。在市场经济当中,商品及服务的供求关系,是受到价格等市场机制所影响的,经济增长时,会可能带来通货膨胀,随之而来的便是经济停滞与倒退,这种周期性的波动,对对社会资源及社会生产力都造成严重损害。而宏观调控采取人为调节的方式,来对经济运作进行干涉,从而使得国民经济可以适度增长,使产业结合能够合理调整,物价水平持续稳定,进而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宏观调控的内容
宏观调控在应用时,一是国家采取各类经济政策与措施,通过对经济及社会方案等政策的制定,来对产业布局进行规划与挑战,对总量平衡进行控制,对货币及财政政策加以制定,对积累及消费间的关系进行调节,从而实现供求平衡,防止通货膨胀的出现,对市场经济制度做到完善。二是采取价格、税收等经济经济手段,来对国民收入实现分配与再分配,从而对社会再生产的各环节进行调控。三是通过对各项经济计划的编制,使资源配置发挥出有效作用,弥补市场资源配置依靠市场情况下的不足。
二、宏观调控在经济管理中的具体手段
(一)经济调控
经济调控是宏观调控的三大手段之一,作为国家调控行为,其可以依据财政与货币政策,来对经济管理实施把控,并可以将控制手段细化到工资、税收及信贷等各方面,并对货币有着直接的调控,是国家经济管理中出现经济问题的最直接调控手段。例如,市场上所流行的一种商品,其在国家经济管理中,有一定问题出现时,国家便会采取经济调控的手段,来对该类商品实施价格调控。正如受到自然灾害影响,农作物收成不高,难以对人们要求进行满足,这时,便会产生供求关系不平衡现象,从而造成农作物价格上升,长期以外,给人们的消费能力带来调整,这时,国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便会采取经济调控,或是对物价进行调节,或是对人们工资进行调节,从而使得我国经济状况得到有效控制。
(二)行政调控
行政调控是宏观调控中的一项强制性手段,行政机关在经济管中,下达相关条例及规定时,低下的各层行政单位及部门,都需要无条件的对最高宏观调控命令加以执行。但是,行政调控手段在应用时,也会手段社会主义路线的影响,因此不能长时限的采用。比如,春节时期大面积强降雪的发生,给人们的日常出行及货物流通造成严重阻碍,这时,一些商贩,为了获得巨大利润,便会将其囤积的日用商品及食物价格抬高。这时,国家便会采取行政调控的手段,来对物价进行合理规划,避免这种经济紊乱现象的出现。但是这种调控,只是针对一段时间内出现问题而解决的,其是一种强制性且效率较高的宏观调控手段,不可持续操作,所受到的局限性也较为严重。
(三)法律调控
法律调控能够对公民及国家财产及经济进行合法的管理,其主要是通过经济司法及经济立法两个部门来进行执行,司法部门主要是对经济行为作出审理及检查,立法部门主要是针对市场经济中出现的问题,来做到对相关法律及法规的制定,从而使得市场经济主体能够处于合法及规范的法律框架当中,这样,一旦有企业或者个人对法律调控框架相违背时,便会受到法律对其的严格制裁。
三、宏观调控手段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一)对通货膨胀率加以控制
粮食作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一大支柱,长期以来,我国粮食价格都远低于国际市场上的粮食价格,从而给农民生产积极性造成严重打击,农民的利益也得不到保障。作为我国人口比例中的最大群体,农民不仅可以通过自身劳动来提升我国经济经济增长,其还能在经济地位提升之后,做到对我国经济内需的拉动,使我国经济发展再登新台阶。针对这一现状,国家便可以通过宏观调控,来做到对干预政策的强制性制定。例如,通过宏观调控,来对农民手中农作物价格进行抬高,对农作物种植所需物资价格进行降低,从而使得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的积极性得到提升,使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浪潮。通过该种方法,不仅使得农民得到实惠,才能够对我国内需发展起到带动作用。
(二)对国民就业问题加以控制
国家在对国民最低物质生活保障进行满足的前提下,还要确保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国民,都能够有事可做,拥有其自身的事业。国民只有有了自己的工作,才能够对家庭及自身内部需求负担的承受,从而减轻国家实施的低保政策压力及负担,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环节国家相对压力的经济难度。因此,国有企业在面临倒闭及裁员情况时,国家必须要采取宏观调控中的行政手段或者是经济手段,来对国民利益进行保护,或是帮助下岗人员再就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宏观调控在应用时,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企业及单位倒闭及裁员现象的存在,然而唯一使我国经济不受到人员流动或是无业可施而带来的经济困扰的方法,就只有国家对人员再就业进行相对的宏观调控措施实施保护策略。比如,对于下岗人员,国家可以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及方向,来对下岗人员进行专门的技术培训,对其业务技能及素养进行提升,从而使得下岗人员能够跟得上国家经济发展的前进步伐,尽可能的避免国家因大批人员下岗而造成的经济困扰问题的出现。
(三)对国民收入加以控制
国家除了要保证国民有饭吃、有工作做,还需要对国民从事工作的收入情况进行调控。对于收入来说,其是每一个公民通过自身努力及劳动情况下所获得的对应回报,通常这一回报都是通过薪酬待遇来进行体现出来的。然而,薪酬待遇是否合理?只有国家根据当前社会的经济状况及物价购买状况来进行衡量。若是物价比较高,国民收入偏低,便会造成国民没有能力去消费与购买,也就是说,国民没有能力去将自己的劳动所得资金去通过货币的交换而获得生活必备的物品。若是国家一直处于这种生活状况下,其直接结果便是国家无法做到对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因此,只有只有物价和国民收入成正比时,才能使收支达到平衡,社会得以稳定,才能让国民在稳定生活中带动内需,使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
(四)对企业生存及成长率加以控制
企业是能够为国家来负担所有国民生存的港湾之一,因此,国家在经济管理中,只有对企业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才能够使得企业的生存及成长率得到提升,做到对人民生存需求的满足,在对其进行调控时,采取经济、法律及行政调控这三种方法,都能够对国家经济管理采取有效及有力的保护。
总结:
国家经济的发展,是每个公民持续努力与奋斗的结果,更是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手段在经济管理中有效应用的结果。公民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只有国家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才能够使其运行状况及质量得到大为改善,在使我国经济管理能够得到稳定运行及发展的前提下,使得我国经济能够做到可持续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卢锋. “十一五”时期宏观调控手段更加多样化[J]. 中国财政. 2011(01)
篇2
1998年,我国政府机构进行改革,明确规定,与计划、财政、金融三大调控方式有关的原国家计委(现称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国家经贸委员会(现与原对外经贸部合并,称“商务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四个部门为宏观调控部门。以上四个部门是否就拥有房地产宏观调控权是法律明确规定的,其它相关部门是否也拥有房地产宏观调控权,法律没有做进一步明确规定。2003年,国务院提出土地是宏观调控的手段,由此国土资源部也成为宏观调控的部门之一。房地产调控权的配置是在法律的框架下形成的。从权力来源的角度看,在法律中明确规定哪些国家机关享有房地产宏观调控权。目前,我国宏观调控政策主要包括财政、金融及产业政策几大类,分别出台与十几个不同政策制定机关,中央宏观调控主体过于分散。如作为金融领域管理机关的人民银行则偏重于防范金融风险,出台的政策往往旨在防止房价过高出现泡沫或防止房价过度下跌而影响国内金融秩序。而建设部门作为房地产业的主管部门,则希望房地产业能保持一个高速发展水平。由于部门立场差别,宏观调控政策存在相互消弱的弊端,很难形成调控的合理,影响调控效果。再者,房地产调控权主体过多,控权力就过于分散,当发生情况,需要担当责任时,有可能发生各个部门相互推矮或者无人承担责任的现象,最后产生了看不见的手打败了多只看得见的手的房地产宏观调控。
二、调控政策不够全面
宏观调控政策准确性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政策内容的正确,二是政策范围的合理,三是政策手段的协调性。但是目前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却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一)政策内容的不准确
宏观调控是市场失灵或缺陷时,政府运用经济等相关政策的一种干预手段,是对不能发挥正常作用的市场机制的及时有效的补充,以有助于市场正常运行。宏观调控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也不应该替代市场机制,也不能干涉企业的自主经营和管理。宏观调控应该是间接的,具有指导意义的,不能直接指挥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动,干预经济自由。
(二)政策范围的不合理
宏观调控的范围是一个实证性的问题,每一次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因素在每个时期都不是相同的,因此,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范围也是在不同时期是有所不同的。从1998年至今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过程中,温和调控期和严厉调控期两个阶段的调控目标都是抑制房价上涨。但是在该阶段政策实施之后,其效果并不明显。调控政策脱离了市场,政策范围划定不合理是政策失效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房地产市场供需失衡是导致我国房价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因此,房价问题的解决应该以“实现供需结构的相对平衡”为切入点,在着力增加住房供给数量、优化供给结构的同时也要注重加强对投资、投机需求的抑制。
(三)调控手段相对单一
房地产宏观调控手段主要可以分为三种: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这三种调控手段的内容和方式不同,针对的对象和任务也有所不同,如经济手段,通过调整市场主体的利益关系来影响经济行为的一种宏观管理手段。主要是通过货币、财政税收、土地等经济机制来引导房地产经济的良好运转,实现房地产总供需的动态平衡。它主要是利用经济杠杆来调节市场主体间的利益分配。行政手段,具有强烈的政府意志,是政府采取带着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国家经济的手段。法律手段是通过规范生产经营的宏观调控,不论是制定国家计划,还是产业政策,或者实施行政干预,都必须有法律依据。这些手段在房地产宏观调控中要根据房地产市场的不同阶段、对象、以及范围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运用,这样才可以起到积极、及时、有效的效果。一般来讲,宏观调控是以经济手段为主,法律手段为保障、行政手段为辅。但是由于房地产市场与一般市场的特殊性,涉及的土地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不能完全通过市场调节,需要政府的供给,因此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就趋于复杂化,用单一的政策和手段可能出现相互冲突和消弱调控效果。
三、调控政策程序不完善
篇3
“调控”仍在继续
目前正在进行的这次宏观调控已经是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五次宏观调控,从去年下半年起,到现在也将近1年时间了。目前看起来,本轮宏观调控仍未结束,可能仍会持续一段时间。究竟会持续到几时,专家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只说要看调控效果和视具体情况而定。
本轮宏观调控与前四次宏观调控相比,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首先两者针对的形势不同。前四次宏观调控,针对的都是当时经济增长中已经出现的超过11%的“大起”。其次,前四次宏观调控针对的都是经济的全面过热或总量过热。第三,前四次宏观调控都要治理严重的通货膨胀。
本轮宏观调控,即第五次宏观调控针对的不是经济增长中的大起(2003年经济增长率为9.1%),而是为了防止出现“大起”局面,从而防止由“大起”导致“大落”。本轮宏观调控是一种主动的、局部的调控,调控的重点是3大重点行业,后来扩大到9大重点行业,目的是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这是与前四次宏观调控完全不同的。
手段更加灵活与务实
本轮宏观调控在方式和手段上也与前四次有所不同。在方式上,本轮宏观调控采取了渐进的方式,由冷静观察、温和预警到逐步加大力度,注意准确地把握调控的时机、节奏和力度,对看准了的问题采取果断有力的措施。在手段上,本轮宏观调控综合采用了三种手段,即市场经济手段、体制调整手段和行政管理手段。市场经济手段,如央行的准备金手段、公开市场操作等,从减少资金供应上进行调控。体制手段,如调整土地管理体制,国务院决定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土地的体制,设立银监会,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等。行政手段,如随着人民银行调整分支行的信贷管理职能,各商业银行也相应调整了信贷业务的经营管理规则,加强了信贷风险管理;国务院还通过对重大违规项目的处理,组织固定资产项目和银行信贷的大检查,加强本轮宏观调控的效果。本轮调控中,人们更多看到的是有关部门将三种调控手段组合起来运用,如市场经济手段与行政管理手段结合运用,体制规范与法规执行结合运用,政策目标引导与解剖典型项目结合运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宏观调控的效率,增强了宏观调控的弹性,软化了宏观调控的刚性,使宏观经济调控形成对失衡经济结构的制度性规范,支持和保障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与前四次宏观调控不同,本轮宏观调控还表现出了“有保有压、有紧有松,有动有静”的特点。对于地区、行业、项目的经济实体,有保有压,有限制有鼓励,行业调控突出重点,受重点调控的行业,谨慎地、逐步地由最初的三个,扩大为包括钢铁、有色金属、机械、建材、石化、轻工、纺织、医药、印刷等九大行业。在政策上不是全面紧缩,而是有紧有松,有动有不动,央行的准备金政策趋紧、信贷政策规范,但外贸外汇政策宽松;土地管理政策调整,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却迄今未动,在调控的同时,努力为经济增长创造宽松环境。
结果可能有三种
从目前情况看,本轮宏观调控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仍旧面临着三大挑战,一是如何继续以稳妥措施,巩固宏观经济调控成果,使特定时期的宏观经济调控平滑转入正常时期的宏观经济调节。二是如何促进消费合理增长,缓解主要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压力,避免非理性的投资反弹。三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问题。本轮针对经济局部过热的宏观调控暴露了我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体制瓶颈和资源瓶颈问题,要通过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推进结构调整、体制改革和增长方式转变,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同三认为,本轮宏观调控可能出现三种结果。
第一是实现大家所希望的软着陆。要想实现比较成功的软着陆,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一是时间问题,软着陆需要有一段时间,时间上可能会长一点,二是继续深化改革,要想比较好的实现软着陆,需要坚持改革。
第二是硬着陆。硬着陆的五个因素,1、增速跌落的太快;2、不良贷款上升;3、就业情况得不到改善;4、企业间债务链加重;5、企业的资金困难。从目前情况看,这五个方面的因素都不同程度存在,所以出现硬着陆并非无可能。
第三是出现反弹。现有的体制造成地方各级政府大搞投资的热情,为反弹准备了体制条件。在资金方面,今年上半年,已经完成了全年的财政征收任务,目前财政的收大于支大概有上千亿元;因为抽紧银根,银行上半年存贷差扩大了5万亿元,银行里有大量的钱,同时也有花钱的冲动;再有就是大量的民间资本,为反弹准备了良好的资金条件。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继续实施宏观调控方面,目前政界、学界意见几乎惊人一致。一些企业界人士希望本轮宏观调控很快就会过去,希望到时候再大干一场,这种希望可能会落空,如果有基于这种希望的投资计划,需要尽快调整。
七个问题要注意
针对当前宏观调控的形势,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战略室副主任王元京指出,要使宏观调控措施进一步落实,真正实现经济的“软着陆”,当前在投资领域特别要注意七个问题:
一、控制投资增长要避免一刀切。既要防止因投资膨胀引发通货膨胀,也要防止因产业链条断裂引发通货紧缩。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在钢材、水泥、电解铝等中游产业层面已经形成了庞大的生产能力,要充分释放已形成的庞大的产业产能,就必须加大旅游、房地产、消费品等下游产业的发展。如果调控力度掌握不好,导致产业链断裂,会使产能无法释放,需求不足则可能导致通货紧缩。另外,还要防止因信用链条断裂引发金融风险。目前一些行业投资项目的资本金比率不高,银行信贷的支持力度较大,形成了一批高负债项目,对银行资产的安全构成了一定威胁。但是在处理在建项目的债务关系时,也要区别对待,掌握好调控力度,防止信用链条断裂引发新的金融风险。
二、要防止过热行业卷土重来。经过调控,目前投资总量与部分行业投资过热的势头已得到有效遏制,下一阶段应继续贯彻已经出台的宏观调控措施,并根据形势的需要进行一些调整与补充,防止部分行业投资过热卷土重来,同时适当加大对农业、水利、能源、交通、环保、教育、卫生等薄弱行业的投入,加快旅游、金融、居民服务等新型服务业的发展,以迎接新的经济周期的到来。
三、要发挥经济杠杆调节作用。在当前的宏观调控中,由于土地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水资源政策、环保政策尚未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地价、水价、税率、利率等经济杠杆的调节功能仍不够灵敏,这使得控制投资过热等重任过多地落在了产业政策上面,有关部门不得不使用某些行政手段来刹车,难免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因此,未来应当更多的发挥地价、水价、税率、利率等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分担产业政策的调控压力,替代行政手段的调控作用,用经济办法调控投资流向,在财政上,可考虑重新启用投资方向调节税。
四、要创新产业政策调控机制。根据当前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形势的需要,宏观管理部门适时提出了新的产业政策目录,规定了限制与禁止产业(包括产品)发展的清单,并且制定了相配套的信贷政策,取得了明显的产业调控的成效。但是,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产业政策本身也有着一定的不完善之处,即产业政策的调节往往静态的、孤立的支持与限制某些产业的发展,却无法适应这些产业周期变化与相互关联的需要,从而难以避免供求偏差的发生。所以,要创新产业政策调控机制,尽量避免一人生病,大家吃药,要制订政策,鼓励发展产业集群。
五、要严格规范政府投资行为,从制度上限制各级行政机关越权配置投资资源。比较有效的办法是强化行政问责制。重庆市最近通过了《重庆市政府部门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这是政府部门首次在制度上直接约束政府投资行为的有益尝试,应当充分肯定与大力推广。除此以外,还应当增强各级人大对政府投资项目以及债务融资的有效监督与制约,提高社会公众对城市规划、建设的民主参与程度。
篇4
关键词:重大自然灾害;资本市场
中图分类号:F0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0-01
一、调研背景
重大自然灾害历来会使国际资本市场造成波动,甚至产生严重不利影响,威胁到资本市场乃至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单以地震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为例,从全球范围来看, 2004年12月印尼发生地震海啸,亚洲股市在随后几个交易日内普遍下跌。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地震发生当天,股市尾盘出现跳水。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亚太主要股市多数收跌,A股也受到拖累,跌幅0.79%。其后续由于地震造成的福岛核辐射泄露加重了股市不景气。我国沪深两市在市场大跌下亦难幸免,两市小幅低开后一路震荡探底。
从种种事例可以看到,重大自然灾害,尤其是地震、海啸等在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极其恶劣影响的同时,也时时影响着资本市场,引起资本市场的重大动荡,加剧风险,恶化经济。因此,及时分析总结出因重大自然灾害给国民经济带来的损失从而建立起我国资本市场对重大自然灾害预警及防范机制来及时出台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是完全必要的。
二、调研目的
重大自然灾害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影响涉及我国资本市场的波动问题。为了更准确了解当前重大自然灾害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的现状,进一步分析出重大自然灾害是如何给国民经济造成损失,从而证明出重大自然灾害对我国整体经济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并且为探究我国政府对此的宏观调控效力,为构建我国资本市场对重大自然灾害预警及防范机制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调研对象
长沙市国信证券公司、华融证券公司、华林证券公司和方正证券公司的股民、经理和相关工作人员。
四、调研方式
发放调查问卷,随机采访
五、调研时间
2011年9月至12月
六、调研内容
1.以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投资者对重大自然灾害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的认识,以及对国家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的看法以及对自己的投资调整情况。
2.以随机采访的方式对整个资本市场受到重大自然灾害后的冲击后造成的损失以及由国家及时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效果进行全面了解。
七、调研结果
本次共发放了1000张问卷,收回868张,经过筛选得到有效问卷791张。现将这次通过调查问卷所获得的重要信息报告如下:
1.国内外重大自然灾害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国内外的重大自然灾害给国民经济带来了巨大损失,在影响企业营运状况的同时也把社会弄得人心惶惶,从而对我国资本市场有较大的影响。不过,与国内自然灾害相比,国外的灾害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要小一些。
2.重大自然灾害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时间
重大自然灾害对资本投资活动的影响时间较长,大致时间为一年,可见,灾害给国民经济带来的损失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恢复,其带来的损失可想而知。
3.国家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当重大自然灾害对资本市场造成波动的时候,国家宏观调控手段中的经济手段是最有效和最易被投资者所接受的,而法律手段过于强硬,行政手段的效果不明显。因此,经济手段是市场经济中比较理想的宏观调控手段,宏观调控应以经济手段为主。
调查数据显示出我国的国家调控机制比较完善,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国家及时采取了相应的宏观调控措施,虽然产生了一定的效力,但是所带来的影响却不是很大。
从调查问卷的结果可以看出,接受调查的投资者基本上从事投资的时间在三年以上,因此在投资工作中有丰富的经验。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他们大多能在国家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的帮助下,通过以往经验和专业分析来对自己的投资活动作出相应的调整。不过,投资者也明确的指出国家还应该改善宏观调控机制以将重大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波动与损失降到更低。
在随机采访的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灾害对国家财富造成的如此巨大的威胁,对经济增长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制约和影响,从而使我国的资本市场动荡不安,这表明了我国宏观调控机制的改善势在必行,构建我国资本市场对重大自然灾害预警及防范机制迫在眉睫。
八、调研分析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重大自然灾害愈发显现出对经济发展的巨大而深远的重要影响,灾害的发生严重损害了国民经济从而使资本市场受到冲击。那么,重大自然灾害究竟是如何影响我国的国民经济从而导致资本市场的动荡不安的呢?
从重大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巨大损失来看,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一般认为,直接经济损失是指灾害直接造成的物质形态的破坏,如粮食产量的下降,房屋建筑、公共没施及设备的破坏等;而对于灾害的间接经济损失,则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如徐嵩龄等人认为,灾害的间接经济损失在广义上包括:由灾害对社会经济系统造成的直接破坏,并通过社会经济系统的网络而引发的社会经济系统的其他破坏而带来的损失;由一种灾害引起的另一种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资源上所遭受的损失。
显然,这种对间接经济损失的理解是广义上的。黄渝祥等人将灾害的间接经济损失分成三部分:由于经济活动的关联性,生产单位、行业和部门有着紧霸的投入一产出连锁关系;中间投入积压增加的经济损失;灾害后的恢复过程需要动用原来可用于生产性投资的资金所产生的机会损失。
综上所述,虽然重大自然灾害是小概率事件,但是其损失却不能以单纯的经济数据来计量。灾害可能对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甚至民心带来致命的打击,继而加剧经济损失导致资本市场剧烈震荡。因此,我国必须着眼于经济体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一套长效的资本市场对重大自然灾害预警及防范机制。
参考文献:
[1]郑功成.灾害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篇5
综观这一轮经济运行出现的问题,本质上其实是结构、体制和增长方式问题,是结构矛盾和体制缺陷的综合反映。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通过宏观调控使经济结构趋于合理,是调控的最终落脚点。在宏观调控向纵深挺进时,根据经济运行情况随时调整完善政策至关重要。
中国当前的经济增长具有与以往完全不同的特点,供给增长能力大大提高,无论最终消费品还是基础产品,增长的潜力都很大。几个一度紧缺的行业中,粮食增产已成事实,钢材、水泥、有色、电力的生产能力也大幅度提高。新一轮经济增长中,经济的周期性繁荣或将结束于生产过剩,而不是以往的由结构性供给不足导致的过热和通货膨胀。
目前最应该担心的不是未来供给不足,而是出现新的过剩。物价继续上涨,需求大于供给时,意味着增长仍然有一定的上升空间;当物价回落,供给开始大于需求时,则是繁荣期结束的标志。当然,由于这一轮增长的消费需求空间巨大,过剩问题始终是周期性,不会很严重,也不会持续时间很长。经济发展的基本约束仍是需求而不是供给。
当前的宏观调控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环境下进行的,致力于保护可能的经济上升空间,防止过早地约束需求导致经济增长回落,应该以市场为基础改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稳定需求和控制风险,为保障调控成果及经济的健康发展,目前宏观调控的重点应该转向总量方面,以经济增长、物价、国际收支为核心,减少行政手段,多使用经济和法律手段,通过利益、风险责任之间的联系亦可约束企业行为。
随着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市场竞争的风险,包括生产过剩的风险,将主要由企业、居民等市场主体承担,经济运行的市场化特征(周期性的过剩,通过破产失业消化过剩;各种价格对生产和要素流动起主要调节作用等)将逐步明显。因此,宏观调控体系的改革方向应该是:进一步减少直接的行政手段对市场活动的千预;规范和稳定宏观调控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提高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分析预测水平,通过宏观调控目标的适时调整协调财政货币政策,引导市场主体的活动,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优化经济结构。调节模式应该向市场化、规范化、法制化、透明化方向转变。
当前宏观调控中某些经济手段的作用不够理想,调节措施伴随的风险较大,都与宏观调控的基础不完善有关。例如银行和金融企业的内在机制不完善,权、责、利关系不对称,造成了国家承担大部分的金融风险责任,同时以行政手段(控制不良贷款比例等)约束大多数的金融活动,使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调节措施伴随的风险较大;又如财税体制不完善,财政支出还不够规范和透明、各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不够一致,税收体制也还存在诸多问题。
这都增加了财政政策的风险,限制了减税措施的实施。应该加快推进投融资体制、金融体制、财税体制改革,促进资本等要素市场发展,尽快完善宏观调控的基础。另外,理顺宏观调控各部门的关系,尤其是计划、金融、财政等部门间的关尽,规范稳定各自的职能,宏观调控才能达到最终效果。
计划的职能今后宜集中在捉出宏观调控的目标;政府支出的安排则宜集中到财政部门。财政职能应该重点强化公共财政职能,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各级财政支出首先应保证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要;基础设施建设必须由财政支出的也应尽可能引导社会资金参与,财政资金不能再投入一般竞争性产业。将所有财政性支出纳入预算范围,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实行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完善预算体系,提高预算编制、执行的透明度,加强预算的责任和监督。
篇6
关键词 宏观经济 走势 调控政策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
宏观经济的调控是以间接调控为主,以计划经济为指导,以经济手段为主要调控方式的综合调控,其调控的经济手段主要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伴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宏观经济的发展更应该站在世界化、全局化的角度进行了。因此,就需要把握宏观经济发展规律,不懈地探究经济发展的未来走势。
一、 我国宏观经济的走势
我国宏观经济总体上就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运行的,逐渐形成了以市场经济为主,宏观经济为辅的经济现状。因此,根据现状,对我国宏观经济的走势进行探讨。
(一)促进我国宏观经济与环境效益和谐统一。
据以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来看,经济发展速度都超过了百分之十,在这样经济高速发展的环境下,我国宏观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当我国一心关注于经济效益时,却忽视了环境效益。又随着人们经济实力的上升,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追求。因此,我国宏观经济的走势就逐渐由一味追求经济发展转变为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放在同等重要的经济重任上。促进我国宏观经济与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不仅是人生追求更好生活品质的要求,也是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大力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
一个国家合理的经济结构应该是第三产业最为发达,其次是工业,最后才是农业。然而,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产业结构的发展相对来说具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因此,为了使得我国宏观经济未来长远健康的发展,就需要改变我国工业最为发达,第三产业发展比较落后的现状。构建一个新型的、合理健康的产业结构。
(三)发展资本型的产业经济。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我国在国家竞争中一直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只能够凭借密集型的劳动力占据廉价优势。因此,在未来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就需要转变为资本混合型经济发展模式,促进高新科技的研究,培育新时代科技人才,使得我国的经济不仅能够发挥廉价优势,还能够以高质量、高技术站在世界经济舞台。
(四)平衡东西部经济发展。
现阶段我国经济整体发展不平衡,东部经济比较发达,西部经济比较落后。然而,这种不平衡的现象严重背离了我国社会主义理念的本质,严重阻碍了中华儿女共同富裕的宗旨。所以,在我国未来宏观经济发展过程中,就迫切需要变革这种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促进经济的全局、全面发展。
二、针对宏观经济未来发展的调控政策
促进我国未来宏观经济的合理健康、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还需要通过宏观经济政策进行调节。下面笔者就根据未来我国宏观经济的走势,对相关的调控政策进行探讨。
(一)有效进行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进行宏观调控政策的两种主要手段。合理利用财政政策就需要发挥财政收支的功能。为了使得我国未来经济能够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那么就可以对具有高污染的产业进行更高标准的税收,达到抑制该产业更大规模的污染。针对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变,就可以利用财政补贴与减少第三产业的税收进行,从而使得第三产业在政策的支持下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属于第三产业,所以,在促进第三产业的同时,也能够促进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平衡东西部发展就需要通过财政资金的扶持,可以通过财政收入,把东部的税收用到西部的基础建设等,使西部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经济力量,从而转变西部经济落后的现象。
(二)合理进行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的执行一般是通过银行实现。所以,为了改变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弊端,规范未来经济的走势,就需要合理的进行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就可以让银行对政府需要扶持发展的对象,放低贷款要求,降低贷款利率,从而缓解其资金不足的现状,促进其长远发展。就拿为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为例,为了使得第三产业能够大力发展,就可以对从事第三产业的企业降低贷款要求,放宽还款日期,使该产业能够在经济运行中具有勃勃的生命力。
(三)完善宏观调控中监督职能。
发挥调控监督职能是使得宏观调控政策保质保量的有效途径。质监部门发挥监督职能就应该严格审核各种制度实行标准,严厉打击财政支出不落实处的现象,并以身作则。完善质监部门的监督职能,才能够有效反馈调控政策的实施结果,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宏观经济未来走势的正确方向。
在推进我国经济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只有具备长远性目光,准确把握我国宏观经济的未来走势,并采取相关的调控政策,才能够更好的使得我国经济更健康、更合理、更科学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贺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
参考文献:
[1]吕靖,葛孟,段密密.试论宏观调控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02).
篇7
宏观调控是政府干预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它已有较长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盲目性较大的干预阶段。其特点是在经济运行严重偏离适度区间后,才被迫采取高强度措施,予以纠正,因而经常出现经济增长的大起大落,表现为强幅波动。第二阶段是理性干预阶段。其特点是在经济运行刚一偏离适度区间,就能采取中等强度措施加以纠正,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大大减小,表现为中幅波动。第三阶段是精确干预阶段。其特点是运用微调手段将经济运行控制在适度区间以内,实现经济周期波动平滑化,表现为微幅波动。微调是指政府小幅度地反复使用某一政策工具来对付经济惯性等因素引起的小冲击、小扰动,将经济运行控制在适度区间。发达国家的经济调控已进入第三阶段,并主要以利率为手段进行微调。例如,美联储为了抑制经济过热或过冷,有时连续十几次提高或降低利率,每次变动利率的幅度很小,一般为0.25个百分点。
我国的宏观调控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过去,我们往往在出现严重通胀后才被迫采取高强度紧缩措施,造成经济大起大落。而此次宏观调控在经济出现过热苗头时,就迅速采取紧缩措施,不仅避免了经济强幅震荡,而且保持了平稳快速增长。这说明我国宏观调控已过渡到第二阶段。现在的任务是如何掌握利用微调来调控经济,将其控制在适度区间的方法和技巧。
我国此次宏观调控实际上是中等程度干预,它的效果虽然好于高强度干预,但低于微调。与后者相比,它有三个弱点。一是滞后性。它往往在经济运行已经偏离适度区间,过热或过冷初步形成后才进行干预,错过了最佳时机,有些失之过迟。二是力度偏大。由于经济运行已偏离适度区间,要将它扭转回适度区间,需较大的调控力度,这容易引起经济震荡。三是缺乏灵活性,不能对付经济惯性的冲击。
经济运行有两大特点,一是方向的变动性,即其总是交替向上或向下运动,不会停止在某一点上。二是惯性,当经济向上或向下运行时,有一种冲力,即使加以抑制,也会在原有轨道运行一段时间后才会停下来。例如,当经济处于上升趋势或上升通道时,经济惯性会使经济增长速度越来越快,如果不加以阻止,会很快越过潜在增长率和适度区间,进入经济过热。但如果采取强干预,则由于力度太大,产生矫枉过正的偏差,即不仅阻止了经济趋向过热,而且使之转为过冷,引起经济震荡。只有采取微调手段,才能适度减缓经济惯性的冲击,将经济稳定在适度区间。由此可见,宏观调控有两个任务:一是扭转经济运行方向,即在经济过热(或过冷)时,采取高强度或中等强度措施,使之由上升(或下降)转为下降(或上升)。二是使用微调手段来阻击和抑制经济惯性的冲击,将经济增长率控制在适度区间。如果第二个任务完成的好,第一个任务也就不需要了。
二、宏观调控的微调工具和技巧
从我国的宏观调控历史来看,我们比较善于高强度和中等强度调控,对于微调还比较生疏,缺乏深刻的认识。其原因之一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微调工具。要掌握微调技巧,需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微调工具,确定微调幅度和频率,正确判断微调启动时机,三者缺一不可。
(一)微调工具
发达国家选择的是利率,这与它们已建立起相当成熟的市场经济分不开。而我国刚刚建立起市场经济,还不完备,利率也没有实现市场化,因而无法以利率为主要微调手段。更何况,利率的调控空间小、时滞长,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局限性较大,并不是最理想的工具。
与之相比,投资贷款增长率具有很多优点。经济增长从短期来看,主要是靠投资拉动的,而投资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投资资金的多寡,特别是投资贷款的多少。因此,抓住了投资贷款增长率(即信贷闸门)也就抓住了经济增长的“牛鼻子”和要害,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实际上,利率也是通过投资贷款增长率来间接影响经济的,即利率的升降影响投资贷款增长率的增减,进而影响投资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从我国此次宏观调控来看,正是管住了信贷这个闸门,才及时制止了经济过热。
央行直接调控投资贷款增长率是行政手段还是经济手段呢?它实际上是经济手段。一般来说,在货币领域,凡是央行只控制总量不管资金具体使用,而由商业银行或经济主体自行决定的,都属于经济手段。以这个标准来衡量,贷款增长率,特别是投资贷款增长率与银行准备金率一样,都属于货币政策工具,所不同的是它的作用更直接,效果也更显著。
(二)微调幅度和频率的确定
发达国家微调的幅度是每次变动利率0.25个百分点,属于小幅调整。对投资贷款增长率的调整也应如此,以小幅调整为主,每次变动0.25―0.5个百分点为宜。微调的频率不宜过快,要有一定的间隔,以观察效果。如果微调频率过快,间隔过短,等于几个微调叠加在一起,成为“重调”,容易引起经济较大波动。特别是投资贷款增长率,它的调整要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影响经济增长率,因此每次调整后,应等一下,观察效果,不可操之过急,频繁调整。
从微调的实际效果来看,美国运用的比较成功。例如,为对付通胀压力(即经济增长率越出适度区间上限的压力),美联储从2004年6月到2005年12月,连续13次提高利率,使之从2%提高到4.5%。这些经验值得借鉴。对于我国来说,在进行微调时,无论是提高还是降低投资贷款增长率,都要一点一点地进行,走一步看一下,宁可慢一些,要有足够的耐心。
(三)微调启动时机的判断
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经济运行处于上升(或下降)趋势的情况下,当经济增长率高于(或低于)潜在增长率时,启动微调,阻击经济惯性,将其控制在潜在增长率附近,至少不能偏离适度区间;另一种情况是经济过热,政府采取紧缩措施,使经济增长率由上升转为下降,但由于阻力太大,经济增长率迟迟不能回归适度区间。这时,就要启动微调来加速回归进程。
掌握微调启动时机,首先需要确定经济增长适度区间。经济增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扩大再生产过程。决定扩大再生产的因素主要是投资和生产技术效率。由于后者在短期内相对稳定,因此投资量的变动对扩大再生产至关重要。从这一点出发,扩大再生产过程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企业筹措投资资金阶段(简称筹资阶段)。由于我国企业投资资金很大一部分,甚至主要部分来自银行贷款,而它又容易为政府所调控,因此,投资贷款增长率成为该阶段的核心指标。第二阶段是企业使用筹集来的资金进行实际投资阶段(简称投资阶段),核心指标是投资增长率。第三阶段是投资拉动经济增长阶段(简称经济增长阶段),核心指标是经济增长率。第四阶段是经济增长率影响总量均衡阶段(简称总量均衡阶段或通胀阶段),核心指标是通胀率。这四个阶段及其核心指标,组成了新的经济运行评价指标体系的主干。从其相互联系来看,投资贷款增长率是先行指标,投资增长率是次先行指标,经济增长率是同步指标,通胀率是滞后指标。
三、我国经济运行评价指标体系的参考数值和政策选择
从我国情况看,根据经济模型测算,上述四个阶段达到均衡时核心指标的参考数值是:通胀率为3%,适度区间为1―3%;适度经济增长率或潜在经济增长率为9.3%,适度区间为9―9.6%;适度投资增长率为16.5%,适度区间为15―20%;适度投资贷款增长率为6%,适度区间为5―9%。
运用上述参考指标来观察我国2005年经济运行态势,可以发现通胀率比2004年同期下降2.1个百分点,达到1.8%;经济增长率为9.9%,比2004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但高于适度区间的上限;投资增长率为25.7%,比2004年同期下降0.9个百分点,仍明显高于适度区间的上限;投资贷款增长率(由于我国没有投资贷款的统计,因此只能以贷款总额减去消费贷款后的余额来代表之)连续下降,从2004年12月的13.5%回落到2005年12月的10%,向适度区间的上限靠拢。
上述四个核心指标都有不同程度下降,说明政府的宏观调控产生了积极效果。但经济增长率、投资增长率和投资贷款增长率都不同程度地高于适度区间上限,说明投资膨胀的反弹压力仍然很大,政府决定继续采取双稳健政策是正确的。它有两层含义:一是保持紧缩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防止投资膨胀反弹。二是紧缩力度不可过大,要平稳过渡,防止经济大幅下滑。
篇8
关键词:房地产;宏观调控;存在问题;对策
房地产业是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兴衰成败影响着近50多个行业的荣衰。针对近年来出现的炒房、囤房、价格虚高等不良态势,我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用以稳定房地产业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维护了社会稳定和谐,巩固了我国国民经济结构。但政策并未完全解决住房供应引发的结构性矛盾,屡调不控及且调且长的现象屡禁不止。
一、房地产业宏观调控的相关概念
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指的是国家采用行政、经济及法律等相关手段,在宏观意义上调节、指导、控制和监督房地产行业,促进房地产市场中的供需总量和结构的平衡,它作为一种管理活动,能促进房地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按调控体系分类,宏观调控可以分为政策和战略两种调控。政策调控,是指国家从经济层面出发,运用税收、货币、财政及土地等相关政策措施经济性约束房地产业的市场行为。战略调控是指从法律及行政层面,全局引导并规划房地产市场的环境和系统全局。
战略调控和政策调控在调控手段及调控目标上有根本性的差异。在调控目标方面,政策调控主要目的是调节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波动,是市场保持短期的局部的稳定,使房地产业的投资市场及消费市场协调发展;而战略调控主要对房地产的市场战略进行调整,制订合理的房地产业的发展规划以维持市场供需平衡,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也能够优化市场的供需结构,并使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需求得到保证。在调控手段方面,政策调控是指从经济手段上对房地产业的市场行为进行约束及惩罚,纠正市场事物,补充市场失灵,调整市场失效;而战略调控具有法律性和强制性,能引导惩罚房地产的市场行为,可安排调整房地产业的制度。
二、宏观调控导致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1.政策本身就有的问题
(1)调控政策经常失灵,表现在其一,政策具有滞后性,调控政策从制定到开始实施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段包括发现问题、制定政策、实施政策的完整过程。但房地产市场具有的波动性及易变形会阻碍政策的执行,造成了滞后性;其二就是灵活性较差,房地产市场时一个具有较强区域性的市场,导致部分地区对房地产市场的适应性较差,即使制定调控细则,也是一纸空文,另外,该政策的制定者也有可能对房地产市场问题没有足够的把握;其三,对政策的执行力度不够,政策执行时,地方部门往往因为政策与当地经济利益冲突而歪曲调控政策,对政策执行不到位,且执行者偶有不作为。
(2)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失效,主要原因有其一,政策调控所具有的经济约束性失去效力。宏观的经济政策主要利用财政、货币或税收对违反市场行为的人进行经济惩罚,但在实施过程中,因为寻租或招商引资等政策导致惩罚力度大打折扣,该投资得到的回报远远大于惩罚,政策的约束力也就失去了效力;其二,政策具有片面性;其三,政策的作用时间较短,实施宏观调控后,往往短时间内成果显著,但之后问题就会反弹,甚至更严重。
2.宏观调控引发的系列问题
(1)市场的环境问题。宏观调控使得房地产的投机回报率增加,导致炒房、囤房问题严重,尤其是其他重要的实体经济资本如制造业开始投资楼市,使得整个房地产市场变得不再像消费市场而像投机市场。宏观调控也引发开发商大肆建造高档房,高档房的成交拉动了中端房的价格,使中端房出现泡沫,总的来说,调控造成了房价的上涨,加剧住房困难,导致市场环境愈加恶劣。另外,由于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引发人们对宏观调控政策的怀疑,整个房地产调控的法律环境也受到质疑,政策效用大大减小。
(2)市场的系统问题,房地产市场的投机预期不断高涨,房价越来越高,而且,目前看来,我国房产的住房投资功能远远大于消费功能,楼市投机行为盛行,也导致了投资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
3.新思维改善目前的宏观调控政策
(1)要完善调控机制,完善税收政策,增加住房的投资成本,目前我国的政策是既抑制了投机,但同时也增加了住房的消费成本,引发了很大的住房难问题,因此,不再在抑制投机的同时也增加消费成本才是真正抑制投机的手段。完善土地的出让机制,资金支持要最大限度的满足保障性住房的建设。
(2)要弥补政策自身的不足,重视当前调控效果的评价,为制定今后更有效的政策奠定基础。加大相应的配套措施,保证执行力的力度,避免执行者不作为现象,并分析当前弊端,引导大众的住房需求。
(3)对房地产业战略调控时,要从现实意义上引导大众的住房需求,也要在理论基础上保证我国收入不高的群体实现他们的住房消费权。
三、结束语
目前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方式主要是加大房地产业的投资,对房地产业进行宏观调控,能从结构上调整房地产业,增加经济发展,提高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战略调控能加快我国进程缓慢的城市化建设,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改变我国目前城市规划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现状,促进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 洋 陈立文:加强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12(2).
篇9
【关键词】价格总水平;调控;调控手段
价格总水平调控是指国家通过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对价格总水平的变动进行直接或者间接的干预和约束,以保证价格总水平调控目标的实现。价格总水平调控事关经济发展全局,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在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中,物价稳定排在第二位,占有重要位置。所以要充分认识我国价格运行情况及其价格总水平调控的目标,按照《价格法》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价格总水平调控工作。
一、我国价格总水平运行情况及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市场化价格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价格总水平运行大体上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1.前10年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后10年价格波动幅度较小。1990年以来,我国经济基本上经历了两次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和一次通货紧缩。其中,通货膨胀分别发生在1993-1995年和2007-2008年,CPI峰值分别为24.1%(1994年)、5.9%(2008年)。通货紧缩发生在1998-2002年,主要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影响,全国市场价格持续低迷,CPI涨幅明显下降甚至为负。
2.食品价格是影响CPI变化的主要因素。2003-2009年食品价格累计上涨45.2%,拉动CPI累计上涨约15个百分点,贡献率达82.0%;2001及2003-2008年居住价格累计上涨22.5%,拉动CPI累计上涨约3个百分点,贡献率达16.4%。两者对CPI贡献率合计超过98%,而其他非食品类价格,包括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等,总体上保持基本稳定的态势,没有出现较大幅度的涨跌。
3.城乡居民消费价格走势大体一致,但价格涨幅差距出现了较大变化。2001年以来,除了2006年城市、农村居民消费价格均比上年上涨1.5%外,其他年份农村价格涨幅却高于城市,两者最大相差1.5个百分点。究其原因,这可能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差距、消费结构变化、市场环境、价格改革等方面密切相关。
4.近年来通货膨胀外部输入型特征逐渐显现。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以及我国石油、粮食、食用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国内外市场联系更加密切,国际市场价格通过金融市场、进出口贸易、市场预期等途径传导到国内,并对国内市场价格上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二、价格总水平调控的目标
物价稳定能够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协调、稳定的发展。价格总水平调控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社会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
价格总水平调控在解决资源配置问题上,首先,能够缩小市场价格波动的幅度,避免生产资源配置由一种不合理状态走向另一种不合理状态,其次,能够防止垄断性行业和企业对某些产品价格的操纵,通过鼓励竞争来提高生产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生产资源在微观层次上向优化的目标前进。
(二)社会消费的合理化
消费合理化包括消费水平的合理化和消费结构的合理化,社会主义经济还处在不够发达的阶段,有必要对那些过多耗费社会经济资源的消费品实行较高价格的干预政策,以达到抑制这些产品消费的目的。对一些国际市场需要的有利于出口的产品,在国内也有必要实行较高价格的干预政策,以扩大这些产品的出口量。
(三)价格水平的基本稳定
从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现实看,无论是价格总水平不断下降的发展趋势,还是价格总水平不断上升的趋势,都是与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发展的要求相违背的。价格总水平的不断变动不仅降低经济增长的质量,引起不良的社会收入分配效应,还会导致社会经济不稳定,因此,在社会主义的经济管理中,价格调控要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三、调控价格总水平手段的运用分析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探索,我国在价格调控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形成了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为辅的一整套价格调控政策措施。
(一)调控价格总水平的经济手段
价格调控的经济手段,是指国家根据价格形式的内在规律和市场供求规律,运用财政、税收、货币、信贷、工资、投资等经济措施和政策工具,从内部影响价格形式的各种要素,从而达到控制物价总水平、调节商品的社会需求和供给总量的目的。从我国目前价格总水平调控的组织情况看,国家发展改革委是主要职能部门,负责提出价格总水平调控的目标、政策,提出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手段的建议,国家统计局、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等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有关工作。具体任务是:制定国家中长期、年度价格总水平调控目标,制定实现调控目标的措施和办法,与经济增长、收入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等其他重要宏观调控目标进行协调,就加强价格总水平调控提出建议。
(二)调控价格总水平的法律手段
用法律手段调控价格,实际上是指用法律规范来调整价格关系,使价格的制定、调整、实现、争议、裁决等行为法律化,从而使价格关系具有法律的规范性、稳定性和强制性。我国价格法的内容大致包括:关于商品价格管理形式的规范;关于商品价格调整的规范;确定价格档次的规范;价格保护措施的规范;价格管理权限的规范;价格检查监督的规范;处理违反价格法规行为的规范等等。
(三)调控价格总水平的行政手段
价格调控的行政手段,是指政府及有关物价管理部门,运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对部分商品价格的形成、价格的制定及价格关系进行的直接管理。价格管理上的行政调控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对商品市场价格的直接干预,它的范围是标准化的大批量产品。对这类产品,国家可以也应当直接定价,直接监督。另一种类型是对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定价行为的干预。它的范围是差别产品。对这类商品的价格,国家不可直接制定市场价格,而应通过颁布各类价格管理的行政法规来制约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定价行为,间接地达到国家控制市场价格的目的,这可以叫做行政调控中的间接管理。
行政手段具有权威性、纵向性、无偿性及速效性等特点。价格总水平的调控还不能放弃必要的行政手段。因为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的调节功能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法律手段有相对稳定性,不能灵活地调节经济活动;经济手段具有短期性、滞后性和调节后果的不确定性。当法律、经济手段的调节都无效时,就只能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尤其当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失调或社会经济某一领域失控时,运用行政手段调节将能更迅速地扭转失控,更快地恢复正常的经济秩序。当然,行政手段是短期的非常规的手段,不可滥用,必须在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加以运用。
参考文献
[1]毕吉耀等.“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发展趋势[J].宏观经济管理,2009(10).
[2]佚名.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N].人民日报,2010-11-22.
[3]温桂芳.价格宏观调控:新时期的新挑战和新思路[J].学术研究,2008,4.
篇10
[关键词]环境保护 经济手段 原则 条件 影响因素
一、实施环境保护经济手段的原则
1.污染者和使用者支付原则。1972年OECD提出并采用了污染者支付原则,并把它作为制定环境政策的基本经济原则,近年来,人们把该原则扩展到:由于环境质量是一种稀缺的资源,污染者不仅要支付达到环境质量的“可接受状态”的污染削减成本,还应该支付由于其污染所造成的损害成本。同时,还要进一步把资源利用也纳入到污染者支付原则,并提出“污染者和使用者支付原则”,该原则将使用者成本纳入到价格体系中,使得价格更合理。污染者和使用者支付原则在确定和选择具体的环境经济手段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2.预防和预警原则。从侧重治理政策向预防政策的转变是环境管理的发展趋势和必然,该原则要求在设计经济手段过程中,在意识到环境问题和资源利用问题以及与此相应的社会后果存在不确定性的条件下,通过一定的经济手段来避免那些可能发生的不可逆转的环境损害,包括从源头控制废物的产生并继续保留末端治理措施。
3.经济效率或费用有效性原则。在环境经济手段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其所要达到的环境和资源保护目标以及手段实施的相应成本之间的关系。同时,在不产生显著的负外部性的前题下,把环境决策和强制执行设定在社会能够接受的水平上。
4.政策一体化原则。环境经济手段并非是万能的,每一种经济手段都有其固有的缺陷,应当进行各种手段的组合,寻求一种扬长避短基础上的优势互补。由于环境政策会影响其他因素的变化,具体的经济手段与其他手段或不同经济手段之间组合应用能够产生更有效率的结果。政策一体化的趋势会促进不同政策部门、不同国家的经济手段以及经济手段与政府干预的其他领域的政策的协调,并有利于开发新的、基础更广泛的经济手段。
二、实施环境保护经济手段的条件
实施以市场为基础的环境保护经济手段,必须具备以下的条件:
1.比较完备的市场体系。环境经济政策是环境管理部门通过经济刺激手段,直接或间接调控管理对象的行为。因此,环境经济政策成功与否,取决于市场的完善程度。如果市场功能不健全,管理者就失去了传递意图的中介,或者导致市场信号失真;而管理对象可能对市场信号反应迟钝,甚至不发生反应和不在乎市场是否存在。最终导致环境经济政策的效率减低甚至失败。
2.相应的法律保障。市场经济是法制的经济,这一观念今天己经得到普遍认同。同理,参与市场运行的环境经济政策,只有在相应的法律保障之下,才具有合法性和权威性。因此,在制定环境经济政策的时候,必须首先寻求法律体系的支持。另一方面,如果拟议的环境经济政策与现行法律不相悖,也必须获得法律认可,赋予政策合法地位。这种法律保障除了确认该政策的合法性之外,还要授权主管部门制定政策的实施细节和管理规定。
3.配套的规章和机构。环境经济手段的有效执行仍然需要必要的规章和机构。例如,排污收费制度的实施,需要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详细的收费标准,建立负责费用征收、资金使用和管理的环境监理机构。
4.相应的数据和信息。必要的数据信息仍然是环境经济政策制定与实施的重要条件。管理者若要在最优水平上实施调控,例如,使边际控制成本等于边际损害成本,就必须掌握关于污染控制成本函数以及环境损害函数等数据信息。
三、影响环境保护经济手段实施的因素
从总体看,影响环境经济手段实施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政策可接受性。有些环境经济政策付诸实施后,会影响一些部门、地区或团体的利益。受影响的利益集团会采取相应的反措施,抵制环境经济政策的施行,当反对的力量强大到足以影响政策决策过程时,该项环境经济政策就会被修改乃至被放弃。因此,考虑一项环境经济政策能否施行,有必要评价其政治和社会的可接受程度。
2.相关政策的制约。现行的法规框架,为环境经济政策的选择划定了有限的生存空间,在此范围之内,环境经济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之间的关系,只能采取配合而不是冲突的形式。否则,一些在环保部门内部合理的、有意义的设想,一旦放在国民经济运行的大背景下,可能会同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相抵触,而不具备现实可实施性。各级政府为实现特定时期的经济目标而制定的一些产业政策,也会影响环境经济政策的实施。
3.管理的可行性。管理的可行性既影响环境经济政策的选择,也影响具体政策的执行。例如,荷兰1988年实行的环境税,因税种太多,难以管理,因而于1992年将五种税改为一种税。我国正在推行的排污许可证制度,由于技术含量高,在许多地区难以操作,也在一定程度上防碍了这一制度的推广。
4.社会的公平性。对社会公平性的考虑也会制约一些环境经济政策的选择与使用,因为在决策者看来,有些经济手段的实施可能会引起社会不公平问题。例如,如果普遍提高水资源的价格,对于规模不同的生产者,收入不等的社会阶层,其意义和影响是不同的,这就可能导致不公平问题。
5.对市场竞争力的担心。环境经济政策最终要参与国民经济运行,发挥宏观调控的功能。一些部门和地方政府担心,施行环境经济政策会给企业造成经济负担,影响经济效益水平,最终削弱本部门或地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可能对于一些环境经济政策持消极或抵触态度,干扰环境经济政策的实施。
参考文献:
- 上一篇:科技创新对企业的重要性
- 下一篇:高校新教师培训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