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教学实践总结范文

时间:2024-03-20 11:22: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护理教学实践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护理教学实践总结

篇1

【关键词】 PBL LBL 教学模式 临床护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2(b)-0039-02

临床实习是护生向护士角色转变的重要阶段,临床护理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精湛的技能、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注意加强对护生各种能力尤其是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以提高护生临床综合技能。然而,传统临床护理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采取灌输式教学模式,往往不能充分调动护生的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1]。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即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或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Howard 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创立[2]。我们结合本院临床护理教学的特点,参照国内、外学者的做法,将PBL教学模式引入到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于护理本科专业的临床护理教学实践中,以期调动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对护生各种能力尤其是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护生临床综合技能,为理临床护理教学改革提供新的尝试。

1 临床护理教学的特点和现状

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生综合技能训练的重要阶段,是护生综合技能提高的重要环节。在临床实习阶段,护生的认知环境和认知内容出现很大的变化,护理教学从在校的课堂灌输式讲授模式转向以临床为主的多层次、多类型的实习学习过程,要求护生努力适应和把握角色位置的改变,积极实践,掌握临床知识和技能,以提高自身综合技能,适应临床需要[3]。目前,临床护理教学仍然采用传统带教方法,教学手段单一,缺乏授课技巧及个性教学,多采用“一带一”的师徒式带教模式,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为中心,分为三个步骤,即学生看,老师做,学生与老师一起做,学生做,老师看。整个教学过程,没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4]。究其原因,临床护理教学的改革相对医学院的改革的深度和速度较为滞后,一些临床教师不了解或不太了解医学院里发生的变化,加之缺乏信息交流,仍采用传统带教方法。临床带教教师大多为临床一线的护士,身兼临床护理和教学双重任务,必须在完成大量临床护理工作的同时负责带教,时间和精力都难以保证,既要指导护生工作,还要为护生的工作行为所造成的后果负责,由此易使带教教师压力过大而简化带教工作,影响了教学质量。

2 PBL教学模式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PBL教学模式,最早由美国的教授Barrow1969年创立。该模式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有效运用知识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表达交流能力和团队精神为教学目标[5]。目前国内医学本科教育PBL教学模式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

此教学模式的优点:①PBL教学过程:发放病例(不完整的),学生提出问题,查阅资料,小组交流讨论,归纳总结,再次发放病例,学生再次提出问题,小组交流与讨论,归纳总结,再次周期性进行,PBL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通过自主查找资料和讨论来解决问题,锻炼其自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了当今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小组内讨论来解决问题,并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③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组交流与讨论、归纳总结,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有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适应了当代社会对综合性素质人才的需要;④PBL教学以临床病例为基础,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锻炼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提高了学生在临床实际中对所学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

此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①PBL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通过自主查找资料和讨论来解决问题,通过病例讨论及学生自我导向式学习,学生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到解决问题上,而忽略了对知识点的掌握,无法在短期内构建完整系统的医学知识体系;②在教学实践中,无法调动老师的积极性,体现老师的作用,由于教师不能把他们经过多年的艰辛努力而提炼获取的专业知识和独到见解明明白白地传输给学生,使学生无法在短期内获得完整系统的医学知识;③学生本身的医学知识水平以及主动学习的意识品质不同,导致教学效果差异较大;④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学生主动配合,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从而得出最佳结论,导致占用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加重学生学习负担,久之必然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PBL教学模式在西方国家已广泛渗透到大学教育中,并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3 PBL教学模式在护生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针对临床护理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我们尝试在护生临床护理教学中有针对性有选择的引入PBL教学模式,将PBL教学模式应用于护理本科专业的临床护理教学实践中,具体应用如下:

3.1 PBL教学前的准备

教师方面:根据教学内容,带教老师事先精心设计好护理问题,涵盖临床实际工作中的任务,准备若干个相关教学案例。有针对性的给实习护生发放住院病人的病历,让她们先认真阅读病历再结合病人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通过查阅课本、书刊、上网等方式,然后将各自查阅的问题进行小组汇总、集体讨论,最后老师根据讨论的情况进行评价,以达到解决问题,完成临床护理教学的目的。选择教学案例遵循以下原则:①紧扣临床实际工作中的任务;②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③难易度适中,学生能够通过查资料及课本进行正确的分析;④开始前在教研组充分论证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学生方面:事先向学生系统的介绍PBL教学模式,让学生了解PBL教学模式,尽量争取学生的配合;考虑学生性别、宿舍、性格特点等因素,在进行PBL教学时,将学生分为5人一个小组。

3.2 PBL教学模式的教学组织和实施

为了不增加学生负担,PBL教学模式主要在课堂内完成,PBL教学模式的资料查阅需要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执行。组织实施注意:①为了保证教学的一贯性,学时不变。②将PBL与传统带教模式有机结合起来,相互穿插、渗透及补充;③PBL教学案例在PBL小组讨论至少两周前发给学生,让学生自行查阅资料回答问题并提出问题,通过学习后,学生提交总结报告。

3.3 教学的考核和评价

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学生提交的总结报告、实习结束后的考试成绩,以及将教师对学生的整体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等方式引入到以PBL教学模式的临床护理教学实践的考核和评价中。在相同层次的班级间,任选的一个班级作为试点PBL教学模式班级,引入PBL教学模式的班级期末考试成绩及格率和平均分均高于单纯的传统带教模式。问卷调查及教师和学生自我评价都显示:与传统带教模式相比,大部分学生更乐于接受PBL教学模式;PBL教学模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学思维,让学生提前接触临床,有助于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综合能力。参加教改的教师认为,准备PBL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师进行相关医学知识的学习,拓宽了教师的视野。

总之,在传统带教模式的基础上,引入PBL教学模式,将两者有机结合,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临床护理教学的教学质量。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在PBL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教师和学生对新教学模式的不适应。为了适应21世纪教学改革的需要,不断总结PBL教学经验,进一步拓展思路、开扩视野,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使临床护理教学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才能适应新世纪的需要,培养出知识面宽,基础扎实且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医学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赵振萍.改革临床带教现状走出传统带教模式[J].河北医药,2001,23(1):69-70.

[2] Barrows HS,Tamblyn RM.The portable patient problem pack:a problem-based learning unit[J].J Med Educ,1977,52:1002-1004.

[3] 李秋萍,杨支兰.国内外护理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现状对比及发展趋势[J].中华护理教育,2006,3(3):132-134.

篇2

关键词:护理教育学 教学改革 思考

《护理教育学》是围绕着高等护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和技巧为目的,以综合地培养学生的素质及能力为中心而设置的科目。通过护理教育学的实践教学,使学生亲身体验护理教师的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进一步掌握护理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护理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护理学领域内的教育活动及其规律的应用性学科,有着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和学科范畴,是护理学与教育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和边缘性的学科。

面对当前新形势下的新情况、新问题,护理教育学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特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越发显得捉襟见肘,因而护理教育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护理教育学之学科分析

国家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最新本科专业目录中要求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临床护理、护理教学、护理管理和护理科研等方面工作”,这几个方面要求的核心实际上就是“临床护理”和“护理教学”(管理与科研实际上在临床护理能力范畴之内)。由于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角色已发生了根本改变,健康教育者已成为护理人员的主要角色目标之一;同时,作为培养层次较高的本科护理人才将来还要承担护理专业课教学和实习带教的任务,均要求护理学本科毕业生不仅应具备临床护理的基本知识与能力,还应具备从事健康教育和护理学教学的基本知识与能力。开设护理教育学课程,努力提高其教学效果,是培养护理学生从事健康教育和护理学教学的基本素质的重要途径。

护理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教育学,不能变成普通教育学的翻版。普通教育学的内容涉及教育基本原理、教育史学、课程学、教学论、德育论、体育学、美育学、教育管理学等内容,是庞大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论,是教育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护理教育学是主要研究护理学领域内的教育现象(即护理学教学或健康教育)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内容侧重点是介绍关于护理学教学和健康教育方法的一般性知识,帮助护理专业学生系统掌握教育学的原理与方法和护理教育教学技能。国内出版的有关护理教育学的教材存在着照搬普通教育学内容框架的倾向,尚未将该课程的特定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完整地反映出来。

二、护理教育学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1、突出重点,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护理教育学的知识信息量很大,若系统地讲授,将占用大量的学时。因此,我们把内容的侧重点富有针对性地取在关于教学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基本技能的介绍上面,内容布局突出专题性。根据我院的做法,护理教育学课程包括理论讲述和教学实践(讲课实习)两部分,共48学时。其中,理论30学时,实践18学时,理论与实践之比为1∶0.6。

2、创新课堂理论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护理教育学的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组织形式本身就是其教学内容的直接体现,教师的教学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学习观摩示范讲课的过程,护理教育学的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所以从这一点来讲,护理教育学比一般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求更强,对从事该门课程的教师的教学水平的要求更高。为了使该门课程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我院打破了其他专业课程长期以来沿用的“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的传统的单向呈示性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实行双向对话式教学模式,鼓励学生问答、参与课堂讨论和做心得体会式的课堂笔记。理论课每次安排3学时,1/3时间用于教师讲述,主要讲解本次课内容的基本框架、学习范围和一些重要概念;另外1/3时间用于课堂讨论,按座位就近原则将学生分成6~8个讨论小组,将学习内容设置成6~8组问题,并阐明其冲突和争议之处,将问题分别布置给几个讨论小组进行讨论;另外1/3时间用于学生回答问题或讨论后的专题发言。每次课均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后做学习笔记,笔记内容不仅要求有听课的简要记录,还必须有听课体会的简要批注或小结。这种教学形式有效地将教师教与学生所学的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能从教师讲解和自学教材中学到护理教育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能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学到最直观的教学基本技能,而且还能用所学的理论和技能知识去分析评价身边的教育教学现象,总结经验教训。

3、重视实践教学,培养教学技能

护理教育学实践环节教学共18学时,分四个阶段安排,包括撰写教案、小组“说课”与互评、大组正式讲课与评比、全班内讲公开课等。教案撰写主要安排在课余时间进行,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护理专业课程选择一段内容,撰写一份20分钟的教案(含教学设计和详细讲稿)。小组“说课”与互评安排4学时(半天),每15人一组,每个同学通过“说课”的形式介绍自己试讲内容的教学设计,接受小组同学的评价,然后根据同学的意见和建议重新修改教案后交给老师评阅和评分,最后根据老师评阅意见再次修改教案。大组正式讲课与评比安排8学时(两个半天),每组30人,每组安排2位教师做评委,所有学生均参加讲课评比,评委老师对每位学生的讲课给定评分。全班内讲公开课6学时(半天),按各大组讲课评比情况选出6~8名同学做全班示范讲课,颁发护理教学实习示范讲课证书。

参考文献:

[1]孔祥清,轩辕,秋艳.为医学生开设医学教育学课程的思考. 西北医学教育,2005,1?

篇3

关键字:临床护理;实践;职业素养;带教管理;法律知识

0引言 护理学是引导学生在实践学习中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相关知识和方法,学习基本知识,掌握专业护理理论基本技能的学科,是临床护理教学的重要环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应用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专业的技术能力成为具有较强能力的核心技术人员是该科目的重点。本院通过近几年的不断探索与研究,在顺应要求、遵循原则的情况下,变革求新,建立更加规范、系统、科学的护理教学管理模式,使得临床护理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1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建立临床教学医院的管理体系,细化到各岗位,包括:护理部主管教学领导、组长、与教学老师。明确总带教人员,由其负责制定教学计划,落实实践方针,征求集体意见及建议,并处理带教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教师教学领导小组由教师组成,由护士长带领,确保工作能顺利实施开展。通过体系的建立,职能的明确使工作中处处有人管,层层有规划。

2改进临床护理师资队伍建设

本院医学护理教育在随着医学不断发展的条件下,积极探索医学护理教育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规律与解决办法。结合人才培养教育中的新问题、新思路、新观念及新方法,建立了培训体制,培养了大批人才。采用资格认证与聘用制,对其进行集中培训,分为入学提高与岗位模拟等方法进行就业培训。培训分为岗前与岗位培训,分别包括:讲座班,讲座科室小课堂、教学查房、课件设计与操作、教学理论与方法、教学技能、课件设计制作、语言规范、教育心理学等内容。带教老师会定期接受理论与技能的考核,督促和指导带教老师牢固教学理念,不断尝试改革创新教学模式,积极思考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构建能力为宗旨综合素质突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并存的的教学医院临床护理系统为目标,使得护理教学任务更加新颖及高标准的完成。

3 加强学生岗前的管理

学生进院实习时都要有为期一周的岗前实践培训,了解医院整体概况、工作管理制度,熟悉工作环境、学习医护常规、职业礼仪、交流沟通技巧,对如何处理医疗纠纷与防止护理工作差错,护理操作技术能有一个全方面的掌握。尽快适应工作角色,明确实习目的,严格遵守劳动纪律考核要求。以主人翁的心态全面投入到工作中,同时树立起正确的工作价值观,专业知识意识、优化服务意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尽快掌握所学知识并运用于医学实践中,争取顺利通过操作技能考核进入临床实习工作中。

4 带教过程中的管理

4.1 专题讲座

由护士长、临床护理专家等担任授课教师,定期安排专题讲座,并根据实习计划及时调整。从护理职业素质与修养、安全防范教育、患者健康教育、护理程序及应用、法律在护理中的重要性、如何与患者沟通以及护理行业的职业道德等方面作为重点,并采取多媒体授课的方式,向学生灌输正确的护理思想、了解护理行业的发展动态。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专业素质,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授课技巧等各方面水平。

4.2科室小课堂

与专题讲座同样,定期举行一次科室小讲课,但周期较短。一般由护士长制定授课计划,基本包括专业技术的操作、如何将护理应用与专科中、仪器的适用、常见多发病因的研究,健康基本教育等内容,目的使学生能充分的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能把控所学知识,将其运用与临床护理中,成为综合性临床护理人才。

4.3护理专家检查教学

由院内安排护理部护理专家,每月两至三次对相应科室进行教学检查,对如何进行教学查房进行检查与指导。通过对其方式方法、知识掌握、流程技巧的检查,发现问题,做出指导与示范。必要时可进行一对一的点评与指导,提高教员教学能力。

4.4注重法律知识教育

按照法律的规定,护士在没有达到国家规定水平时,是不能独自进行工作的,必须在执业护士的严密监督和指导下,并且是在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程的前提下来为患者实施护理工作的,如果不这样的话就会被法律认为是侵犯了患者被正常护理的权力。因此,护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必须在相关法律以及规则制度的条件下来进行护理工作。

4.5 生动有趣的多样型教学方法

在定期举行专题讲座的基础上,授课老师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寻找多样性的授课内容及授课方式,提高学生对临床护理的兴趣,加强对知识的记忆力。如通过多媒体制作的教学片可以演示人体组织的结构图,通过动态生动的诠释检查方法及操作步骤。内科老师也可将心脏的整体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幻灯片演示心脏、心房跳动的频率等,使得学生对知识有更具体形象的认知。授课教师也可通过学生不同的情况采用针对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多获取临床护理新的知识以及工作中的技巧及处理问题的方法手段。

4.6对教学过程、效果进行总结

教学管理部门要及时对教学进度、教学质量、教学方法等进行检查,发现不足并改进。接受学生对教师的授课评价,采纳意见及建议,进行积极的沟通与交流,掌握学生对临床护理教学的整体学习情况。在实习期即将结束前,由学生填写调查意见及建议反馈表,对整体的临床实践护理工作进行总结与评价,发现不足并改进,最后评选出优秀带教教师。同时带教教师也要通过座谈会的形式对整体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学习经验,发现漏洞并共同制定改进措施。这样不仅双方都能完善自我在临床中的角色作用也调动了师生在整体临床实践教育中的积极性,为后期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

5结束语:

通过对临床护理教学模式的规范,健全教学组织管理体系及制度,临床教学的内容更加生动有趣、丰富多样,调动了带教老师的教学积极性,拓宽了业务知识水平及提高了教学能力、素质。在今后的临床教学实践中,带教老师应保持好积极性与主动性,为临床教学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也能使临床护理的学生收货更多有价值的东西。

参考文献:

[1]张小磊.护理工作中容易被忽略的客观性[J].中华护理杂志,2013.04

[2]于丽霞,刘建新,李姿.案例讨论在护生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3.09

篇4

1反思性教学理论的发展

1.1反思及反思性教学的概念

20世纪早期美国著名教育哲学家杜威(Dewey)系统论述了反思活动。“反思”在杜威的《Howwethink》一书中被明确界定:对任何信念或嘉定的只是形式即为反思,根据支持它的基础和他的趋于达到进一步结论进行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和仔细的考虑,而英国的洛克(J.Loke)和荷兰的斯宾诺莎(B.Spinoza)等人是较早研究反思的学者。洛克称对获得观念心灵的反观自照为“反思”,与此同时,心灵获得是不同于感觉的观念。而后,在杜威研究的基础上,人们对教师如何反思进行了深入研究,进而应生了以英美两国为主的维拉(Villar)、麦伦(VanManen)、Pennington、Zeichner、Farrell等人对“反思性教学”的不同表述,虽然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汲取众说之长,一种由教师反思性教与学生反思性学构成的双边性特殊认识过程即为反思性教学。国内只有少数学者提出了反思性学习的概念,钟浩梁认为“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反思性学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对其中所涉及的知识、策略、效果等进行深究,不仅仅是一般性的回顾教学过程,具有探求研究的性质。它对教师理论素养、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学者郑菊萍提出“反思性学习就是学习活动过程中要进行反思,是再认识和检验自己思维过程、结果的过程。”国内学者对反思性学习的理解仍然是以教师为主体,强调如何通过反思对自身教学水平进行提高。该研究认为完整的反思性教学不仅涵盖教师反思性的教,也包含学生反思性的学,教学相长、两者兼顾。

1.2反思性教学的结构

反思性实践的概念由前麻省理工学院的萧恩教授(DonaldSchon)首次提出,它看重实践者在活动中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而不看重实践者对实践的预测和控制,提出了反思思维是不同于“技术理性”的理论思维。受萧恩的影响,“反思性教学”被布鲁巴赫(J.W.Brubacher)等人从时间的维度划分为实践反思(reflectionforpractice,又译实践前反思);实践中反思(reflcetioninpractice);对实践反思(reflectiononpractice,又译实践后反思)三类。唐和格里菲斯(SarahTann&MorwenaGriffiiths)两位英国教育者提出了反思时间框架即快速反思、修正、回顾、研究、理论的重构和重建的5个层次反思构架。这五个层次的反思结构更进一步拓展了萧恩在行动中反思、对行动中反思的思想,是反思行为具体化。赵蒙成重视资料收集和分析的重要性,将反思性教学分为明确问题、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建立理论假设、实施行动5个步骤,但没有体现反思的重要作用。熊川武则认为,教学反思的过程包括分析教学现状、提出假说、实施计划、得出初步结论结论。虽然阐述的便于实际应用,但也未能将反思性教学完整的呈现出来。我国学者郑菊萍首先对反思性学习的过程概括为反省、评判、察觉问题、界定问题、确定对策、实践验证、总结提高7个阶段,详细列出了反思的过程。

2反思性教学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2.1护理教学中反思的重要性

随着不断发展的护理学科,人类逐步提高对健康的需求,这对护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国外护理教育届对于新概念的接纳程度和敏感度,很快使反思性教学引入护理教育的领域并获得了一定的成效。护理专业的大学生要“发展和运用更高层次的解决问题和评判性思维能力是在1998年美国高等护理教育学会(AmericanAssociationofCollegesofNursing)在修订版本的护理专业高等教育标准中提出的”,而反思性教学的本质就是提高学生和教师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量文献表明,反思性实践对发展护理教学实践、社区护理实践以及注册护士考核都有积极作用,英国护理产科学委员会(NMC)已经将反思技能的展示与临床能力联系在一起来评判是否能获得专业注册资格。Agaath等研究者认为,对于护理专业终身学习和发展以及日常实践中采取深思熟虑过的决定和行动来说,反思能力是不可或缺的。护理教学中的反思引起了国际的广泛关注,比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但各个国家没有对护理教育中的反思性教学的应用达成共识。

2.2护理教学中反思的方法及测量工具

2.2.1护理教学中反思的方法

国外护理教学中反思性学习和反思性教学的方法种类丰富多样,比如:反思性学习法包括录音带或录像学习法、日记法、合作学习法、真实性评估和学习档案、绘画、诗歌等;反思性教学方法包括反思日志、教学自传、教研活动或研讨会等,通过多种多样的方法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得到反思,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使教学经验得以提升,同时使学生学习能力得以提高。

2.2.2护理学中反思的测量工具

国外主要应用SRIS(theSelf-ReflectionandInsightScale)工具,译为自我反省和洞察力量表,该量表是由Grant,Franklin,andLangford等人根据元认知与自我调节理论发展编制,主要用于评估个人自我意识,并被MarilynE.Asselin等人使用。Roberts等研究表明,SRIS对于测量准医学生职业行为的变化是有用的。虽然没有对护士用此量表测量,但是它对护士是有潜在用处的,尚无针对护士的量表来测量反思。目前,国内也没有测量反思的工具,特别是针对护理教育环境中的反思。

3我国护理教学中反思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篇5

【关键词】 优质护理;教学管理;改革

临床护理教学是实习生将理论知识转变为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完成护士角色转变的重要阶段[1]。因此,临床教学质量对护理人才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其中教学管理又是教学质量的保证。2010年卫生部推行“创建优质护理服务工程”,本院成为广东省示范医院之一。开展优质护理,本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建立临床护理工作时间的优化模式,实行小组包干责任制整体护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落实基础护理,满足住院患者的不同需求 [2]。临床护理理念、工作模式的转变,对临床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新模式,培养具备现代护理各种技能的护理人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2年对临床教学管理进行了系列的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内科9个带教病区为观察对象,实习护生均为全日制大专、本科生,来自于广东、湖南、山东、湖北等8所全国大专院校。

1.2 方法

1.2.1 改革临床带教模式 改变传统的在功能制护理基础上对各班职责进行实践的模式,实行护生管床责任制整体护理教学模式。护生分管老师床位中的3~5个患者,在老师指导下,以患者为中心,运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对分管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全责、整体护理。要求对患者情况做到“八知道”,护生当班对所管患者都需认真观察病情动态变化、医生治疗方案、护理措施、心理状态、生活自理状态、饮食等,老师每天抽查。根据护理工作特点,实施分时段教学实践,培养护生独立工作能力,教学分3个时段,其中晨间交班前、密集治疗后为护生可相对独立实践时间段,护生为患者进行晨晚间护理、协助外出检查、评估夜间病情、巡视沟通、协助生活照顾、活动等;9:00~11:00为护理能力实践较集中的时间段,在老师指导下护理患者、执行医嘱、跟医生、组长查房、进行健康指导。在教学中贯彻优质护理服务内涵,改变护生“重专业,轻基础,重技术,轻服务”的观念,实行床边工作制,要求做到走在红灯前,多与患者交流沟通,了解患者需求,除技术性操作外,护生还需协助患者进食、服药、大小便、翻身、洗头、床上擦浴等,主动提供护理服务满足患者需求。改变传统的每轮回1~2次病例讨论式的教学查房,改为每周进行床边教学查房,查房对象为护生负责的患者,查房目的是解决患者护理问题,培养护生整体护理实践能力。查房由学生汇报病情、治疗过程、护理效果,提出目前存在护理问题或难点,责任组长、护长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引导护生分析现存护理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进行健康指导。改革了临床小课模式,除专科组织小讲课以外,将各专科每月的业务学习、病例讨论安排编排给护生,护生根据感兴趣的课题跨专科参加各种业务学习、病例讨论、业务查房。

1.2.2 建立岗前培训管理体系 实习前2周为岗前培训时间,理论培训3 d,其余时间为操作技能培训,要求人人参与,人人培训过关。理论课程设置方面,除护理核心制度、职业防护、护生礼仪及护患沟通技巧、职业生涯规划,重点对管床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优质护理服务指导思想内涵进行培训。选择临床常见的16项基础护理操作技能作为培训内容,采取分项目、小组练习、人人培训过关的模式,操作流程、护理用具均使用本院的标准,使学生的操作达到标准化、统一化。

1.2.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进行带教老师资格认证,挑选临床经验丰富、有创新思维、良好职业素养的护士担任带教老师。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临床护理的培训,在院内举办护理操作示范技巧、教学查房、临床小讲课培训,选择优秀的教师进行展示,并拍摄成录像,全体带教老师进行观摩,相互交流、探讨,每年举办教学技能竞赛,以赛促进。有计划组织出外参观学习或参加有关教学学术会议、培训班,内容有职业素质、带教方法、教学评价、学生心理、基础理论等,使带教老师系统、全面掌握教学新理念、新进展,提升综合教学能力。

1.2.4 建立激励机制,激发护生学习热情 举办毕业实习护生技能竞赛,竞赛分个人、团体,竞赛评分增加了团队精神、人文关怀、沟通表达能力、应急处理能力等体现综合素质的内容。通过竞赛,以赛促进,以赛促教,以点带面,在全体护生中加强理论与技能的训练,特别加强对护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激发护生学习的热情。制定实习生评优制度,实习结束前,由各实习科室对护生进行评价投票,最后按比例评选出优秀实习护生给予奖励。另外,科室对每个实习生进行招聘留用评价,评价在B级以上的护生,均可优先参与本院的护士招聘会。

1.2.5 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持续质量改进 以优质护理实施、管床责任制整体护理教学效果为目标,建立环节质量标准、终末质量标准,环节质量评价标准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实施,评价内容包括教学计划是否明确、可执行,是否按计划实施教学、老师的教学方法、护生学习的进度、教学活动的效果。分别采取定期与抽查相结合、定项与随机相统一的质控方式,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教学管理委员会每季度、科护士长每月、护长每2周、病区总带教每周进行环节质量质控,通过中期总结、出科总结、不定期观察、沟通等方式,做到分阶段、有重点、层层质控、层层把关,收集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及时修正教学计划和方案,改进教学方法。终末质量评价标准包括护生整体护理实践能力、患者对护生服务满意度、带教老师对护生实习满意度、护生对病区教学满意度4个指标。护生整体护理实践能力采用综合技能考核,出科时选择1个病例考核,评分内容包括护理程序的应用、基础操作、专科操作、沟通能力、应急处理能力,总分100分。患者对护生服务满意度由护生管床患者填写,内容包括受到尊重的感受、对护生信赖的感受、护生提供生活照顾、解决问题的感受、护生沟通能力等;带教老师对护生实习满意度,由带教老师在出科前填写,内容包括专业价值观、学习态度、主动服务意识、实施基础护理能力、团队意识、沟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护生对病区教学满意度内容包括病区计划、教学实施、教学活动、护长管理、带教老师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工作能力、为人师表等,调查表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4个等级。终末质量指标数据收集后,分别以病区、科为单位进行统计分析,观察前后教学效果变化,对突出问题进行持续改进。

2 结果

2.1 改革前后成绩比较 改革前平均理论成绩(80.32±2.48)分,改革后(85.35±1.54)分;改革前综合技能成绩(82.27±3.18)分,改革后(88.62±2.28)分。经t检验,P

2.2 改革前后各项教学满意度结果见表1。

3 体会

3.1 临床教学模式改革必须以护生能力培养为目的 现代教育提出学生的能力培养重于理论、技能的培养,现代综合能力包括创新、团队协助、沟通、人文关怀、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具备良好的临床护理综合能力是护生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我们采用护生管床责任制整体护理教学模式,以护生为主体进行教学,使护生明确角色定位,增强了服务意识,应用护理程序根据患者的个性特点、生活习惯、病情进展等实施护理、生活照顾和健康教育,提高了护生整体护理实践能力、人文关怀、沟通能力。分时段教学、床边教学查房,锻炼了护生独立工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管床责任制整体护理教学模式是适应护生能力培养的模式。

3.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护理专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在优质护理模式及整体护理背景下,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更加有赖于一支强有力的护理队伍,加强临床护理教师队伍建设,是培养优秀护理人才的保证,更是护理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3]。临床带教老师大多数都没有接受过“教师”职业的培训,虽然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但缺乏教学技巧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因此,加强教师队伍的临床教学技能的培训是非常必要的。通过系统的教学技能、管理学习和培训,更新了临床教师的教学理念,打破经验教学的传统局面,提高了教学技巧和方法,规范了教学管理和护理行为,为护生提供规范服务和优质服务的学习榜样,教学效果得到保障。师资队伍的培训还应拓展教学科研培训,培养临床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促进临床教学科学、持续发展。

3.3 加强教学质控,保证教学质量 层层质控和多维评价使教学管理不间断、不脱离实际,通过环节质控能真实、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整改,提出修正方案,保证了教学计划的落实和顺利进行,保证了教学效果。终末质量评价通过护生、教师互评,增强了带教老师的责任感和教学意识,促进老师提高自身素质,促使护生主动学习、主动服务,促进了教学管理工作目标化和规化,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楼蓉蓉,蒲杰,丁玫,等. 临床护理教学的管理思路与实践.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 (7):7475.

篇6

关键词:护理教学 案例教学法 效果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护理要求的提高,需要高等院校培养处更多综合素质较强的护理人才,但是我国在护理教学过程中,其方法不得当,是导致教学效果差的主要原因。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要求,引用案例作引导教学,组织学生从案例中进行学习和探究的教学模式。传统护理教育,是有教师讲课,学生被动学习,导致护理效果受到限制。随着护理制度的改革,护理人员不仅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也需要将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在案例中分析问题、发现问题。最后解决问题。有学者认为[1],案例教学法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积极性,提高教学满意度。在本组研究中,对护理教学实施案例教学法,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护理专业学生82名为观察对象,男性5名,女性77名,年龄18-21岁,平均年龄(20.3±0.5)岁,其中二年级学生34名,三年级学生44名。将所有学生随机分为常规教学组与案例教学组,每组41例,两组学生性别、年龄、年级及其他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常规教学组行常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组在常规教学基础上加用案例教学方式,研究主要分为教学实践阶段与效果评价阶段。案例教学组需要先展开案例的讨论与策划,随后对案例谈论进行归纳总结[2]。

2.1案例谈论策划阶段

在向学生讲述护理的基础知识后,选择职业病防治、医疗事故处理、护理工作潜在法律问题、药事管理等相关问题作为谈论的重点内容。上课前,教师机体备课,做好教学设计,明确教学思路,充分对案例进行研究,设置问题与流程安排。案例选择主要有最新案例、经典案例、代表性案例。对于职业病防治中,主要包括“开胸验肺”;医疗事故处理主要涉及医疗事故界定与赔偿方面案例等;案例强调有代表性及时代性,激起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自己通过网络了解,开拓视野。

2.2案例课堂讨论

课堂上,主要为发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将设计完好的教学方案灵活使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将所有学生分为4个小组,每个小组准备一个案例,介绍授课目的与流程后,每一组推举一人讲述对案例的认识,并进行分析,对于案例中附带的问题进行解答。虽然每组只有一个案例,但是可以现场了解4个案例,能减少学习压力,也能更多的对案例进行分析。

每一个小组在做完汇报后,教师先予以肯定,在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作适当的评价。并针对问题提出建议,根据案例中的问题,再次提问,以此提高学生的印象,更深入的了解案例中的知识[3]。

2.3案例总结

案例总结时,教师主要对学生进行评价,并总结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不断中从教学中吸取经验。在案例讨论中,鼓励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可以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从而使其中所涉及的问题更加清晰,理解更为深刻。对案例作充分讨论时,需要教师再作总结,并阐述自己的结论,突出教学重点。

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学生对授课内容满意度及授课形式满意度,作对比分析。学生满意度以自制调查问卷为依据,满分100分,≥70分为满意,50-70分为一般,

4.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所得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X2检验,P

二、结果

案例教学组学生对课堂内容及形式满意率为87.80%,明显高于常规教学组68.29%,案例教学组教学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教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三、讨论

案例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其理论基础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其学习模式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学法的教学效果,这正是案例教学法诸多优点的体现[4]。本研究中,案例教学组学生对课堂内容及形式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教学组(P

参考文献

[1] 金丽萍,宁永金,何雅娟等.案例分析法在低年资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9):852-854.

[2] 程玲,杨春,赵思宇等.案例式立体教学法在养老护理员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8):2264-2265.

[3] 刘红,刘书香,戴莉等.案例分析法在护生护理核心制度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2,27(2):67-69.

[4] 张燕红,钱瑞莲,徐国彬等.案例分析法在精神专科护士护理知识培训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5):30-31.

篇7

论文摘要:为提高临床课护理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适应护理本科教学的需要,杭州师范学院护理学院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督促和鼓励专业课教师每年深入医院开展临床护理实践一段时间。2年多的实践证明,临床护理实践能提高和丰富专职教师护理专业知识,保证课堂教学与护理临床紧密联系;提高教师临床教学能力,促进和加快实用型护理人才的培养;加强学院教师与临床医院的合作,有利于拓宽护生实习、就业渠道。

为提高临床课专职护理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适应护理本科教学的需要,杭州师范学院护理学院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督促和鼓励专业课教师每年保证一定的时间,深入医院开展临床护理实践。2年多来,通过在不同医院、不同科室的护理实践,受益匪浅,现总结报告如下。

1制定教师临床护理实践实施细则

在教师临床护理实践实施以前,学院领导班子在广泛征求教学顾问及学院教师的前提下,制定了《教师临床护理实践实施细则》。以下为该细则的部分内容:

1.1对象和时间女教师40—49周岁、男教师40—54周岁,每年临床护理实践时间不少于2个月;年龄30—39周岁,每年不少于3个月;年龄29岁以下,在5年内累计实践时间不少于2年。女教师50周岁以上、男教师55周岁以上者,不硬性规定下临床,但应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最新临床进展。

1.2实践内容根据所学专业和已从事临床护理、医疗实践年限提出不同的要求:

1.2.1护理专业毕业、护理实践经验5年以上的教师要求熟悉护理和医疗进展,带教并指导学生。

1.2.2护理专业毕业、护理实践经验5年以下的教师要求熟悉工作环境和工作方法,达到较熟练地参与护理工作的程度(年龄35岁以下应达到独立当班的水平);带教并指导学生;熟悉护理和医疗进展。

1.2.3医疗专业毕业、医疗实践经验5年以上的教师要求熟悉护理工作程序;熟悉医疗护理进展;辅助参与护理工作;带教并指导学生。

1.2.4医疗专业毕业、医疗实践经验5年以下的教师要求熟悉工作环境和特点;熟悉护理工作程序;辅助参与护理工作;熟悉医疗护理进展;带教并指导学生。

2配套待遇和具体实施方案

为鼓励教师下临床参与护理实践,学院在实施《教师临床护理实践细则》的同时,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措施。

2.1配套待遇根据护理教学特点,教师临床护理实践以天为单位计算,每天按1个课时计算工作量,并给予相应的路途津贴。

2.2具体实施方法由学院确定若干代表本市医疗护理最高水平的省市级教学医院,作为学院教师临床护理实践的对口单位。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教师临床实践申请表》,内容包括医院、科室、具体日程及工作计划。学院和护理部协调后,医院护理部将每位教师落实到各个临床科室,由科室护士长负责教师的具体工作安排。

3结果和讨论

3,1提高和丰富了教师护理专业知识,使课堂教学紧密联系临床由于我国护理教育的特点,学校教师一般只在学校承担护理课程,较少有机会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对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困难、变化、发展缺乏了解,与教学联系不够紧密。特别是年轻的学校教师,更缺乏把握临床护理状况的能力。尽管专职护理教师基础理论扎实,教学能力强。在典型疾病讲解、病历书写和讨论、患者健康教育等方面具有特长,但对护理这一实践性课程来讲,“照本宣科”和“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够的。通过护理实践,我们发现临床上很多情境、问题和病例,可作为课堂教学的素材;同时临床上日新月异的新技术、新治疗方法也可成为课堂讲课的内容J。如在内分泌科,胰岛素泵、胰岛素笔及动态血糖仪等已在糖尿病患者的身上广泛应用,讲授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时,就可以补充这些教科书中还没有提到的临床新知识、新业务,让学生在进入临床之前,就对目前临床新进展有个大致的了解。同样,教师经过透析中心的临床实践,课堂讲授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的护理时,也显得更加得心应手。因此,通过临床护理实践,教师授课的自信心更强了,讲课更加生动有趣,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了起来。

篇8

[论文摘要]高职高专护理教学改革向护理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为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高职高专护理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外,还应重构跨学科能力,实践能力,多媒体教学技能和教研能力与之相适应的各种教学能力。

护理学是研究人对疾病、健康的某种反应,这种反应包括现存的和潜在的,是随病人病情的变化而改变,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由于近年来护理学发展很快,护理教师原有的专业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现有教学需要。随着高职高专护理教学改革的实施和推广,各院校采用了新的教学模式、方法。这一改革的深人发展,向护理学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为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护理学教师除了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外,还应着重培养以下技能,才能更好的适应新形势下护理教学的需要,胜任高职高专护理教师的角色。

一 跨学科能力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模式转变,护理学科不断地发展,护理的指导思想已经由以疾病为中心转为以人为中心。随着整体护理的普遍开展,患者对护理的要求和期望也越来越高。护理的有效性不再局限于打针、发药,而在于能够提供以知识为基础,以信息为参考,以伦理为准则,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逻辑性的临床判断及处理临床问题的行为。护理的角色不仅仅是照顾者,还是咨询者、教育者、计划者和管理者。除了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外,还要为个人、家庭、社区的健康提供服务和教育。因此要求护士的知识面要更广,不仅要掌握医学、护理学知识,还要掌握心理学、社会学、人文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培养学生具有复合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护理专业人才,能从事预防保健、临床和康复护理工作的高级人才。在这种情况下,护理教师需要调整和拓宽自身的知识结构,具备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因此教师除掌握护理专业基本知识外,还应掌握如:社会医学、医学心理学、健康教育促进、卫生法学等与护理专业相关联学科群的综合知识,充实并提高自身的医学人文教学水平。因此要加强护理教师的培训,增加她们出去学习的机会,使护理学科国际化,并向多方向发展,加强师资交流,取长补短,更新知识。这是高职高专护理教师当前面临的艰巨而紧迫的任务,它的成败会直接影响到高职高专学生护理能力的培养。

二 实践能力

护理学本身就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由于我国护理教育的特点,学校教师一般只在学校承担护理课程,较少有机会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对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困难、变化、发展缺乏了解,与教学联系不够紧密。特别是年轻的学校教师,更缺乏把握临床护理状况的能力。同时临床上日新月异的新技术、新治疗方法也可成为课堂讲课的内容。如在内分泌科,胰岛素泵、胰岛素笔及动态血糖仪等已在糖尿病患者的身上广泛应用,讲授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时,就可以补充这些教科书中还没有提到的临床新知识、新业务,让学生在进人临床之前,就对目前临床新进展有个大致的了解。因此,作为护理教师,不仅仅要关注课堂的理论教学,更应重视科学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的临床设备的更新、技术的改进,尤其是面对护理教材相对滞后的情况下,更应要求专职护理教师与临床相结合,将临床的新观念、新技术融人课堂教学中,在临床实践中丰富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以适应高等护理教育发展的需要。

目前,医院、社区等实践基地已有较完善的护生、进修生及护士的管理和带教制度,但缺乏护理专职教师临床实践的相关制度,因此学校应与临床实践基地共同合作建立并完善相应制度,如学院要求医院科室对教师严格考勤,在护士长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各项工作。为了解最新医疗进展,教师要听专家查房,参与病案讨论;要从护理部主任、护士长的日程安排中熟悉医院管理模式;参与轮班,以了解各班次护士的责任。这是高职高专护理教师当前面临的考验,它会影响高职高专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 多媒体运用能力

多媒体课件可以集图像、文字、声音、动画于一体,使护理学的教学多样化,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因此多媒体教学摆脱了过去机械的记忆背诵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枯燥和乏味,通过更加直观、形象的方式达到学习的目的,改变了传统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较难理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较难集中注意力的局面。如在“烧伤”一章中,应用多媒体课件易于把皮肤的组织结构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同时烧伤的一度、二度、三度烧伤,既可以通过烧伤到哪一层组织结构图展现各种烧伤的程度,也可以通过真实的图片展示烧伤的红斑、水泡、焦痴。烧伤的包扎疗法、暴露疗法、呼吸道烧伤的处理,通过图片、视频可以给学生具体、生动的印象。多媒体教学可以将不易理解的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既突出了重点,又突出了难点,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消化吸收。同时多媒体教学形式有多种,可以使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及所表达的内容产生质的飞跃。如我们知道外科护理学是与手术有关的临床教学,在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也是学生必需重点学习的内容。而学生在校期间,由于无菌技术的要求,很难保证每一位学生在学习外科时能够很好的掌握手术过程,单纯靠板书和简单的操作示教已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而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学生可以掌握穿手术衣、外科洗手、戴无菌手套、清创和换药、外科手术器械的使用及传递等方法。使用多媒体播放手术录像,可以将手术过程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教学内容易于理解、化抽象为形象。

因此护理教师必须具备现代教学的意识和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技术的能力,并充分利用这一现代化手段,提高教学效率。这就向高职高专的护理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认真学习或参加计算机培训,具有掌握和运用计算机的能力,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来改进和充实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适应时代对教师的要求,使语言教学效果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 教学研究能力

篇9

【关键词】护理英语 教学法 探讨 护理知识更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8-0185-02

随着护理市场的国际化,现今英语护理教学成为教师研究的热点。作为护理教师,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讨,总结了一些有益的教学方法。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的前提;其次,好的学习方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最后,要成为一名国际护士还需不断更新护理知识。

一、培养护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教育最首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兴趣和激发学习动力。[1]读医学文章或机械的背单词和句型很乏味,学生常抱怨句子太长、文章难理解,搞得头昏脑胀的,要坚持下去实在太难。所以调整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了老师的课题。

1.英语与护理有机结合

护理英语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它需要在教学中将英语与护理有机结合,使它们成为一个整体。在护理教学中贯穿英语,在英语教学中融会护理知识。在教学活动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教学活动作调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有了兴趣才会有学习的动力。

如,介绍护理程序实行分组教学。针对差一些的学生先用中文讲解,让他们在头脑中形成一定印象之后再用英语强化,如用英语列出护理程序的五个步骤以及一些护理诊断,要求学生将它们翻译成中文。而对于一部分优秀学生,我则先用英文讲解再根据学习的结果用中文简要总结。根据学生的水平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课后再布置作业对课堂内容进行强化。

又如,演示护理技术操作——静脉输液。在学习这一节之前学生已经学习和练习了一些其他护理操作,所以可将操作结合英文来讲解和演示:Check and explain procedure to patient(向病人核对解释);Clear all IV tubing of air(排气);Don gloves(戴手套);Select site for insertion(选择穿刺点);Apply tourniquet 5~10cm,ask patient hold the fist(扎止血带穿刺点上方5~10cm,嘱病人握拳);Cleanse the site(消毒穿刺点);Insert the needle,if success let patient open the hand(穿刺,如果成功松拳);Apply dressing to the site(固定);Recheck and adjust IV drops(再次核对调整滴速);Ask for feeling, thanks for cooperation(询问感受感谢配合)。[2]从双语教学中,学生既掌握了操作流程又记住了英语。布置课后作业:准备有关输液的英语情景对话。在下一次的操作练习中既能熟练操作又能强化英语口语。学生对操作感兴趣,同时对学习英语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多学生都觉得这样的学习方式非常有益。

2.英语与实践相融合

护理与英语都有一个共同点——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眼、耳、手和脑结合起来。[1]学生喜欢上操作课,在操作练习中将英语融会进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英语。比如:练习注射法、静脉输液等操作,在操作中融入情景对话,鼓励学生用英语给病人进行核对、解释及指导。学生练习老师要进行指导和评价。

如,肌内注射操作。在练习时将学生分组,鼓励他们在操作中相互用英语交流,在整个练习过程中学生做到了手、眼、耳、脑并用,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当然有的学生可能刚开始很不习惯,甚至羞于开口,万事开头难,只要一开口,进步就会很快,所以要鼓励学生开口讲英语,只有实践才能不断提高。在开始的练习阶段可以给学生一些例子,操作中的一些现成的对话,这样学生会觉得容易一些。在练习之后,让学生推荐优秀的小组上台表演,促进相互学习。

又如,课余讨论。在护理专业英语的学习中,学生肯定会有一些学习心得,提供机会让他们交流提高。给学生安排课堂或课余时间,让他们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总结自己的学习心得,相互交流,老师起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将同学们有益的学习方法总结以供相互学习提高,同时也可从中总结出改进教学的方法。学习小组也是一个好方法,同学们可以自己组织兴趣小组,在小组中讨论、学习及进行对话练习。我调查了一些学生,他们都认为小组讨论学习是一种相互促进、提高的学习方式。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可以在操作与英语相结合中培养起来,有了兴趣他们才会认真投入,使英语与护理真正结合,学英语难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

有了学习兴趣,老师教给正确的学习方法也很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起着导向的作用,[3]老师首要的任务是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而不是让学生背多少知识。医学词汇、句子一般都较长,也较难记忆、理解,部分学生一开始就“知难而退”了,而另一些学生坚持一段时间后也放弃了,就是因为没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认为学习太难。如何才能变难为易呢?教师应该找方法把学习变得简单,比如把复杂句变简单句,将单词分解以及寻找词汇之间的相互联系来提高记忆效果等。

篇10

关键词:歌谣教学;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5-0179-02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和《医疗事故处理条理》的实施,以及病人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要求护理学专业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之前,必须在学校内进行高质量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1],《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便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主要途径,然而由于《护理学基础》实验项目多、耗时长,操作步骤复杂多变,需注意的问题层出不穷,这对初学者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因此在充分借鉴各种实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研究者对实验教学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总结规律,编写教学歌谣,应用于《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2级护理本科班266人为研究对象,实验组131人,对照组135人,年龄19-23岁,学生在录取成绩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看视频―假设情境―教师示教―学生练习―学生分组竞赛―教师总结)。实验组除了采用传统的教学法外,还采用歌谣教学法,将自行编制的歌谣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课程结束后,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质量评价表”[2]对教学质量进行问卷调查,最后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评价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过程、教学能力、教学效果以及总评成绩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三、讨论

1.歌谣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的知识与技能,改善教学效果。在传统的《护理学基础》实验过程中,学生练习时机械动作较多,步骤的连贯性差,做了上一步忘了下一步,操作时违背操作原则、步骤颠倒等现象屡见不鲜。练习时学生还需借助辅助工具如课本、视频等,有的边看操作流程边练习,有的边观看视频边操作,动作慢,进度缓,结果在实验课时内很难熟练掌握操作程序,完成教学目标。而歌谣教学能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帮助同学记忆,练习时记住歌谣,有利于快速掌握新的知识与技能,例如导尿术步骤较多,且要求无菌操作,初学者大多在“再次开包做导尿”时感到茫然,所以记住歌谣“一撕二查三连接四”便能很快掌握操作要领。铺床术中大单的折叠方法应用歌谣教学“先朝外,后朝里,折完后毛边在上并朝里,床尾送床头(最后床头送床尾),放在床中游”。研究表明两组学生在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歌谣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教师的认可程度。郑凤莉[3]认为一名好的护理教师除了掌握本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外,在操作教学中要善于诱导学生,用精炼的语言把操作要领、技巧、重点、难点、易犯的错误等用口诀加以高度概括,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再加上准确、利落、优美的操作手法,更能使学生加深印象,使学生能较快地领会和掌握操作要领。而歌谣教学正是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系统凝练地概括操作中的重点问题,配合准确利落的示教,给学生深刻印象,所以实验组同学普遍认为教师讲解时条理清晰,示范正规,教师教学能力强,教学过程把握得好,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总结教学规律,创新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教师的认可程度。

歌谣教学作为《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的有力补充,形式新颖、重点突出、生动形象、便于记忆,能够有效地提高初学者的学习效率,改善教学效果,然而目前歌谣教学只能在部分实验项目中使用,研究者将继续总结规律编写新的歌谣,应用于教学实践,使教学效率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何利,郭永洪,肖霓等.我校《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现状及改革[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8):7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