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动物的科学常识范文

时间:2024-03-20 10:58: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动物的科学常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动物的科学常识

篇1

实践美学的人学观不但表现出对于现代人类学成果的滞后,而且表现出对于一百多年前恩格斯人类学研究水准的滞后。而将“劳动”这一概念绝对化和神秘化,是其集中表现。他们常常借着哲学的模糊性和抽象性来掩饰这种滞后。他们坚持这种滞后,是因为以科学的进化论为基础之一的人类学观,会动摇他们的以神化的人性为基础的美学思想体系。

【关键词】 绝对化的劳动观 神化的人学观 进化的人学观 科学美学观

张玉能先生以《劳动与人》(以下简称《劳动》)一文,对笔者的《必须正视马克思恩格斯在人与动物界定问题上的区别》(以下简称《必须》)一文提出了商榷。[1]感谢张玉能先生赐教。为了相互切磋,以利于学术的进步,笔者认真地考虑了张玉能先生的意见。现在作几点回复如下。

对“区别”性质的辨析

在笔者展开自己的观点前,有一个事实看来需要明确一下。在张玉能先生的《劳动》一文中,有不下三、四个地方,以引用“笔者”的语言(“本质的区别”)的方式,来作为笔者对马克思恩格斯之间在人与动物界定问题上的区别的性质判断。这使笔者有些惊讶。笔者在《必须》一文中,确实几乎通篇都在讨论马克思恩格斯在此问题上的区别,但在对于他们的区别的定性上,却是谨慎而注意分寸的,记得自己并没有用过“本质的区别”这一提法。带着这一疑惑,笔者又重读了几遍自己的文章,终于发现,确实有“本质的区别”这一词组,但其内涵,似乎与张玉能先生所说的无关。出现这一词组的情况如下:笔者的文章中引用了恩格斯关于动物与人的区别的一段话。然后就恩格斯的这一段话,笔者写道:“甚至在恩格斯所指明的、作为‘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的对自然是‘利用’还是‘支配’这一点上,我们看到的也可以是某种意义上的量的区别。例如,和‘支配’有更根本性的质的区别的应该是‘被支配’。而‘利用’和‘支配’却都是主动地向自然的索取,都是必须使用智能的行为,所以在某种意义上也‘只是在程度上不同而已’(一句恩格斯用语)。一种角度上的量的区别,也会是另一角度上的质的区别。我们这样说,只是为了防止对这里的‘本质的区别’的绝对化的理解。如此而已。”[2]不知张玉能先生是否把上文中的“本质的区别”,就当作了笔者对马克思恩格斯区别性质的定性?那实在是有些“牛头不对马嘴”的。但除此之外,拙文中就再没有出现过“本质的区别”这一提法。由此看来,张玉能先生对笔者的“语录”的“引用”,多半出于“误读”了。

当然,笔者对于马克思恩格斯在人与动物界定问题上的观点区别的性质,虽然并没有作“本质的区别”这样的定性,但和张玉能先生在这一问题上的定性,毕竟是大相径庭的。张玉能先生曾经承认:马克思恩格斯之间关于动物与人的区别之界定的确是有一些差异,汪济生同志所做的分析完全是正确的;但另一方面却又就此“差异”,提出了一些自己迥然不同的判断。他认为这些“差异”的性质“主要是一种类似于‘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以及哲学思考与科学实证间的区别,但是结论都是一样的……”[3]“只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论述更具有哲学性质,而恩格斯晚年的论述就更具有科学实证的性质,二者不仅不是相互矛盾、相互对立、相互不同的,倒是可以相互生发、相互印证、相互阐发的……”[4]对于张玉能先生的这种“定性”笔者实在不敢苟同。不过为了避免那种论争中常见的因为没有具体统一参照物而不可能有结果的抽象的词汇之争,我们还是通过罗列事实先建立起具体的“语境”,那问题的性质就可能有不言而喻之效了。

我们还是先选几段青年马克思的论述来考察一下他如何划分人与动物之界。第一段:“他(指人——引用者)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这不是人与之直接融为一体的那种规定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5]第二段:“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属于它的肉体,而人则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6]第三段:“我们在这里讨论的不是原始动物的本能的劳动,……

我们现在谈的是人类所特有的那种劳动。蜘蛛结网,颇类似织工纺织;蜜蜂用蜡来造蜂房,使许多人类建筑师都感到惭愧。但是就连最拙劣的建筑师也比最灵巧的蜜蜂要高明,因为建筑师在着手用蜡来造蜂房之前,就已经在头脑里把那蜂房构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所取得的成果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存在于劳动者的观念中了,已经以观念的形式存在着了。他不仅造成自然物的一种形态改变,同时还在自然中实现了他所意识到的目的。”[7]

我们也选几段恩格斯的论述,看看他如何划分人与动物之界。第一段:“正如我们已经指出的,动物通过它们的活动也改变外部自然界,虽然在程度上不如人所作的那样。”[8]第二段:“但是,不用说,我们并不想否认,动物是具有从事有计划的经过思考的行动的能力的。……动物从事有意识有计划的行动的能力,和神经系统的发展相应地发展起来了,而在哺乳动物那里则达到了已经相当高的阶段。在英国猎狐的时候,每天都可以观察到:狐是怎样正确地运用它关于地形的丰富知识来躲避它的追逐者,怎样出色地知道和利用一切有利的地势来中断它的踪迹。在我们的那些由于和人类相处而有比较高度的发展的家畜中间,我们每天都可以观察到一些和小孩的行动具有同等程度的机灵的行动。因为,正如母腹内的人的胚胎发展史,仅仅是我们的动物祖先从虫豸开始的几百万年的肉体发展史的一个缩影一样,孩童的精神发展是我们的动物祖先、至少是比较近的动物祖先的智力发展的一个缩影,只是这个缩影更加简略一些罢了。”[9]第三段:但是一切动物的一切有计划行动,都不能在自然界上打下它们的意志的印记。这一点只有人才能做到。[10]第四段:“一句话,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而造成这一区别的还是劳动。”[11]第五段:“整个悟性活动,即归纳、演绎以及抽象(狄多[恩格斯所养的一条狗的名字——引用者注]的类概念:四足动物和二足动物),对未知对象的分析(一个果核的剖开已经是分析的开端),综合(动物的机灵的动作),以及作为二者的综合的实验(在有新的阻碍和不熟悉的情况下),是我们和动物所共有的。就种类说来,所有这些方法——从而普通逻辑所承认的一切科学研究手段——对人和高等动物是完全一样的。它们只是在程度上(每一情况下的方法的发展程度上)不同而已。只要人和高等动物都运用或满足于这些初等的方法,那么方法的基本特点对二者是相同的,并导致相同的结果。”[12]

现在,让我们从马克思恩格斯的上述论述中提取几组“关键词”。我们看到,在马克思那里,作为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和“生产活动”的区别的主要几对关键词是——有意识和无意识;全面的和片面的;有计划、有目的的和本能的、无目的的。这几组关键词之间,呈现出明显的相互对比、甚至对立的关系。在恩格斯那里,关于这些区别的主要几组关键词是——有意识和“发展起来了”的“达到了已经相当高的阶段”的有意识;能够在自然界打下“意志的印记”的有计划行动和不能打下“意志的印记”的有计划行动;“发展程度”较高的悟性活动和“发展程度”较低的悟性活动,等等。而在这几组关键词之间,呈现的却明显的是一种发展程度上的区别关系。把前后两者进行比较,在笔者看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一问题上的观点区别,虽然未必是象“金属”和“木材”之间的那种“本质的区别”,但象檀香木和水杉木之间的那种“质地的区别”总还是明显存在的。(笔者并且在《必须》一文中,还对这种区别的产生之因,作了较具体的探讨。)而张玉能先生却还要说两者之间构成那种“相互生发”、“相互印证”、“相互阐发”的关系。按照张玉能先生的“逻辑”来演绎,马克思关于动物的行为是“无意识的”、“本能的”的“哲学”界定,可以“自上而下”地不矛盾于、甚至等同于恩格斯关于动物的行为可以是“有意识的”“有计划的”的“科学”界定。在张玉能先生那里,“哲学”和“科学”、“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竟然可以这样的对事物的性质进行反向“转换”!我们看不出这种“转换”与逻辑和学理有什么关系,只能使人想到一个词汇——“魔术”。按照这种“魔术”,在恩格斯这里的关于人的行为是“有意识的”、“有计划的”的“科学”定性,“自下而上”地到了马克思那里,是否也能够等同于可以说人的行为在“哲学”上是“无意识的”和“无计划的”呢?

对“自由自觉”的辨析

那么,在张玉能先生那里,人和动物的区别是怎么样的呢?

他是这样说的:“……人与动物的区别,最终表现为实践的自由及其生成的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也就是说,是自由自觉的劳动使得人脱离了动物界成为能够审美的人,审美的人越来越离开动物界,成为真正的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13]张玉能先生在他那篇不长的《劳动》一文中,将这一说法重述了好几遍,其中最主要的关键词就是“自由自觉”。他的这种主张当然是有“根据”的。根据就是他所反复引用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如下论述:“……生产生活本来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14]在这一段话以后,马克思进一步发挥他的观点,在和动物的一系列对比中,阐述了人和动物的区别。如我们前面已经罗列过的行为的有意识和无意识、有计划性和本能性、全面性和片面性,等等。可以说,在这些描述中,人和动物之间的区别具有判然分明、两极对照的特点。时年26岁的青年马克思做出这些界定是在1844年。人非“先知”、人非“圣贤”,在达尔文的进化论诞生(1859年)以前15年的时代、知识背景下,做出那样的界定,是十分正常的,更何况在那样一本非自然科学性质的论著中。没有必要为尊者讳,那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

恩格斯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不是偶然的。进化论诞生后,人们在人和动物的属性之间,确凿地看到了两极之间的联系、对比之间的融合、低级简单与高级复杂之间的动态演进。我们在1886年时年66岁的恩格斯修订完成的《自然辩证法》中,基本上就看不到“自由自觉”“与否”那样的判然分明的提法。相反,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提法:“……[绝对分明的和固定不变的界限]是和进化论不相容的——甚至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之间的界限,也不再是固定不变的了,鱼和两栖类之间的界限也是一样;而鸟和爬虫类之间的界限正日益消失。”[15]“‘非此即彼!’是愈来愈不够了。”[16]“一切差异都在中间阶段融合,一切对立都经过中间环节而互相过渡,对自然观的这种发展阶段来说,旧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就不再够了。辩证法不知道什么绝对分明的和固定不变的界限,不知道什么无条件的普遍有效的‘非此即彼!’,它使固定的形而上学的差异互相过渡,除了‘非此即彼!’,又在适当的地方承认‘亦此亦彼!’,并且使对立互为中介;辩证法是唯一的、最高度地适合于自然观的这一发展阶段的思维方法。”[17]在人和动物的区别问题上也是如此。并不存在什么绝对分明的“自由自觉”与“不自由自觉”。

转贴于

其实,也不必把所谓的“自由”、“自觉”神秘化。张玉能先生在他的《劳动》一文中,引用过恩格斯的这样一段话:“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18]从这里,我们起码可以看到,行动的计划性和目的性,是达成“自由”的一种“可见表征”、甚至“衡量尺度”。姑且从这一角度来观察,我们就可以看到:动物的行为就未必是完全“不自由”的和“盲目的”,也会有一定的“自由”和“自觉”;而人类的行为未必是完全“自由”和“自觉”的,也会有甚至相当大程度的“不自由”和“盲目”。不必舍近求远去找例证,我们就在恩格斯的文章中找。(为了看准问题,有些引文笔者不得不重复地引用。)关于动物,恩格斯写道:“动物从事有意识有计划的行动的能力,和神经系统的发展相应地发展起来了,而在哺乳动物那里则达到了已经相当高的阶段。在英国猎狐的时候,每天都可以观察到:狐是怎样正确地运用它关于地形的丰富知识来躲避它的追逐者,怎样出色地知道和利用一切有利的地势来中断它的踪迹。在我们的那些由于和人类相处而有比较高度的发展的家畜中间,我们每天都可以观察到一些和小孩的行动具有同等程度的机灵的行动。”[19]请问,动物(狐还远不是具有最高智能的动物)的这些表现,不是一定程度的“自由”和“自觉”,是什么?再看看恩格斯对人类行为的描述:“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20]请问,人类的这些表现(这些表现直到今天,仍然存在、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愈演愈烈),不是相当程度的未获“自由”、未达“自觉”、甚至“盲目”和“愚昧”,又是什么?

应该说,恩格斯的治学轨迹,是紧跟时代的脚步、并合乎科学发展的规律的;表现在他的《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得出的就是合乎当时科学水准的、经由形而下的考察而确立的两个具体的区别“尺度”——动物是“利用”自然界,而人则是“支配”自然界;动物(具体为猿)在“劳动”中最多只会“使用(天然)工具”,而人则还会自己“制造工具”去进行“真正的劳动”。恩格斯没有再采用在“劳动”中是否“自由自觉”这种含义既宽泛而又绝对的“界限”,来区别人和动物。他的这些研究,无疑实质性地推进了当时的学术思想。但张玉能先生及许多实践派美学的学者们似乎不愿意循着恩格斯这一条治学轨迹走,他们仍然喜爱摆弄“自由自觉”这样的概念,而不愿、或不敢做那种“形而下”的“考订”。其实,他们并非在理论上不了解形而下的实证科学研究对于人类学和美学研究的重要性。

李泽厚先生就曾经这样谈到过审美心理学:“审美心理学就正是要科学地实证地研究这种种问题,研究所谓‘人类天性’实即文化心理结构的审美法则问题,尽管它现在还处在如此初步的阶段,其前途却是远大的。”[21]可是,每当科学提供的实证材料,威胁到他们既有的人本质说和美本质说的核心命题时,你就往往会看到,他们已经“防范在先”似地在提醒你,他们的研究和命题的“哲学”性质。我们就经常可以看到李泽厚先生在这样强调他的学说的“哲学”性。在他们那里,“哲学”几乎成了一个“避难所”、一颗“烟幕弹”、一道“攻守自如”的“战术掩体”。他们在“哲学”的名义下,无所不谈。而一旦面临别人要对他们的“高论”进行实证性的检验、甚至逻辑规范性的检验时,他们就要举起“哲学”的“盾牌”予以拒绝,并躲到形而上的烟雾中去了。他们的这种治学态度,并不符合经典作家们的治学原则。实践派美学家们十分喜欢提到据说是马克思写的《美学》条目中的“科学的体系”,李泽厚先生也多次提到美学的“数学方程式”,但又常常连对“形而下”的接触都惧怕,不禁令人想起“叶公好龙”之典。

对所谓“常识”、“定论”的辨析

在张玉能先生的《劳动》一文中,反复地提到了一些“似乎也无庸赘述”的“在今天已经成了人所共知的常识”和“定论”,值得我们认真看看:“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论述,依据至今为止的人类学、考古学、史前艺术史的材料,我们仍然坚持‘劳动创造人’,劳动使人脱离动物界成为‘按照美的规律建造’的‘审美的人’……生产劳动是人类产生的根源。的创始人对此早有精辟的论述和分析。……尤其是在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关于人通过劳动自我生成有着大量的论述和分析,而且已经成为了实践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常识。关于劳动生成了人类,也是人类学的定论。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在人类的史前遗迹中发掘出了不计其数的旧石器时代的各种各样劳动工具,这些石制的劳动工具——石器以及相应时期的人类化石都明确证明了,人类正是通过劳动才逐步地脱离动物界,由类人猿转变为人,并且逐步地由半猿半人、直立人、早期智人、智人、真人逐步生成为现代人。这在今天已经成了人所共知的常识。”[22]

我们不知道,张玉能先生怎么一下子就端出了这些斩钉截铁的“常识”和“定论”。我们清楚地记得,即使在恩格斯的论述中,“劳动创造人说”,也不是没有任何前提条件的。恩格斯这样写道:“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但是劳动还远不止如此。它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23]我们实在不知道,恩格斯的这个有明确的限定作用的用语——“在某种意义上”——怎么会被那些精通典籍的学者视若无睹。他们以马克思恩格斯的名义,没有任何前提地搬用“劳动创造人说”,这实在是不严谨、不慎重的,客观上不能说就没有误解、甚至曲解经典作家原意的后果。“真理跨越一步,就会变成谬误。”这一句老生常谈的话,应该是不用笔者来提醒这些学者的。

还有,张玉能先生认为“劳动创造人说”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似乎主张只要是“人所共知的常识”,就应该为人们确信,并能够毋庸置疑地成为一个学派立论的基石。这也是笔者不敢苟同的。比如,根据日出东山、日落西山的“常识”,人们恐怕是很容易相信“地心说”,而拒绝“日心说”的。而真理呢,却在“日心说”这一边。事实上,“常识”是会追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普及,而不断变更其内容的。正如在今天,“日心说”已经取代了“地心说”成为了人们的常识一样。具体考察一下“劳动创造人说”,其中的“劳动”这一概念,恩格斯当时的定义是:“真正的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24]他并指明“人类社会区别于猿群的特征是什么呢?是劳动”。[25]所以,很明显,“劳动创造人说”中的“劳动”一词是指人的能够“制造工具”的“真正的劳动”。而猿类,显然恩格斯认为是不能制造工具的。应该说,这是符合当时人们所掌握的科学知识的。但恩格斯逝世一百多年来,科学有了长足的发展。人们已经大量地发现了动物,尤其是高等动物类人猿(如黑猩猩等)能够制造工具的新事实。这也几乎成为了科学界“人所共知的常识”。而这些动物能够制造工具的事实,已经存在了几百万年。这些现代类人猿为什么没有被“创造成人”呢?毋庸讳言,这些事实已经构成了对“劳动创造人说”的挑战。实践派美学家们在这种现实面前要再次认定“劳动创造人说”,起码要对恩格斯所定义的“劳动”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做一番重新研究和调整。决不是重复几次“自由自觉”这种内涵模糊的语词,就能解决问题的。

再看看张玉能先生的所谓“定论”。如果说“劳动创造人说”在我们中国的人文科学界拥有比较广泛的影响,尚问题不大;但如果要说它就是“人类学”的“定论”,那就真不知是从何谈起的了。世界科学的新进展,其中包括上面我们所提到的对高等动物“制造工具”等行为的观察和研究的新进展,早已经带来了人类学、人类起源问题研究的新局面。我们还是来看看有关专家的描述吧。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荣誉教授、被誉为“进化生物学中最耀眼的人物之一”的恩斯特·迈尔先生曾经这样写道:“人们曾经认为双足行走和使用工具是人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事件。由于认识到双足行走的南方古猿依然保持着猿类的特征,而且由于发现黑猩猩也可以使用工具,于是人们不再认为双足行走和使用工具是人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事件。脑量的迅速增加似乎与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两项发展有关:人科动物不再生活在树上,以及语言(人类的交流系统)的发展。”[26]我们还可以看看肯尼亚国家博物馆馆长、出身于考古世家的世界著名古人类学家理查德·利基先生的描述:“……那些认为诸如制造工具、使用符号、镜象认识,当然还有语言是唯独人类才有的行为的思想长期充斥了人类学文献。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发现猿能使用工具,使用符号以及在镜子中认识作为个体的自己,这堵‘唯人才有’之墙逐步瓦解。只有口语这个领域仍然没有受到触动。因此,语言学家成了人的独特性的最后辩护人。”[27]上述两位著名学者的陈述基本一致,世界人类学现状大抵如此。我们不知道张玉能先生的那个在人类起源问题上有了“劳动创造人说”的“定论”的“人类学”存在于哪里?还请张玉能先生明示。

回到美学问题上来,我们并不先入为主地否定张玉能先生所坚持的“劳动使人成为审美的人”的命题。我们只是认为,实践美学在能够谈论这一命题之前,恐怕必须解决的“课题”是:他们应该首先对于“劳动使人成为人”(也即是“劳动创造人”)这一命题作出再认定。(道理很简单,一个学派治学就如一个人上台阶:只有踩实了第一个台阶,才能跨上第二个台阶。)同时我们要提请他们注意的是:这种认定,已经不能再靠什么一成不变的“常识”和孤陋寡闻的“定论”了。仅仅是作为准备工作,他们就必须解决他们研究基石中存在的两个“滞后”的问题,即:其一是,他们相对与恩格斯的研究成果和方法的滞后;其二是,他们相对于今天的科学水准的滞后。概而言之,也即他们相对于与时俱进的现实与科学的滞后。其实,仅就他们命题中使用的极端重要的“劳动”这一个词,他们要拿出一个合乎现代科学水准的言之有物的界定,就已经足够艰辛了。但这却是实践美学派不能止于空谈而必须实际从事的工作。否则,他们的美学命题,就不会具有现代意义和价值。

在通过了创立学说所必不可少的夯实现代科学基础的必由之路后,如果实践派美学家们仍然能够充满自信地把他们的命题“劳动使人成为审美的人”标明于论文或论著之前,它才是有价值的。而以“哲学”为掩体,拒绝直面科学的进展,抱定“无为而无所不为”的“宗旨”,这样的学派是不会有“可持续发展的”的前景的;它便只能仍然陷于停滞之境,并把这种停滞带给受它影响的学派和学人,而无力直面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和人性现象,更无力承担起美学所应有的对于当代急速发展的人类生产、生活实践的介入和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汪济生. 必须正视马克思恩格斯在人与动物界定问题上的区别. 学术月刊,

2004(7);张玉能.劳动与人——兼与汪济生先生商榷. 探索与争鸣,2007(3)

[2]汪济生. 必须正视马克思恩格斯在人与动物界定问题上的区别. 学术月刊,2004(7)

[3][4][13][22] 张玉能. 劳动与人. 探索与争鸣, 2007(3)

[5][6]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7、57~58

[7]朱光潜. 美学拾穗集.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98~99

[8][9][10][11][12][15][16][17][19][20][23][24][25]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56、158、158、158、200~201、190、190、190、158、158、149、154、154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6

[18]恩格斯. 反杜林论.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111

[21]李泽厚. 美学四讲.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7

篇2

天涯上有个帖子叫“吐槽一下那些最近才知道的惊人常识”,里面提到的知识包括,原来四川和陕西是接壤的啊!古语有云,“得陇望蜀”嘛!后来被跟帖的热心观众指出,“陇”也不是陕西啊陇是甘肃啊亲—这难道不也是“常识”吗?楼主(性别女)你果然是头发长见识短。

四川和陕西,也许算不上是“惊人”地接壤,但能正确理解甘肃和陇之关系的人到底不多吧?而且以上短短这么一段,就包括了三则“常识”:四川和陕西接壤、陇是甘肃以及—女人见识短。

维基百科告诉我们,常识有两个意思,一是英语“Common Sense”的翻译,指与生俱来、无须特别学习而得的思维能力、判断力,或是众人接受、无须解释或论证的意见观念,也即“寻常见识”;另一意思是指普通社会上一个智力正常的人应有的知识,也即“平常知识”。

根据上面的定义和例子,我们似乎也能发现,虽然都叫常识,但是常识也是有不同分类的。有一种似乎可以叫做“果壳式常识”,比如中国省份分布、动植物百科以及宇宙的起源及演化,获得方式是背诵《十万个为什么》和参加初中会考—如果你不知道,那么“惊人”惊到的其实是别人,他就可以很顺利地就此推导出:一,因为你是个女人;二,因为你智商低。

而另一种惊人常识,是完全形而上的,从一个又一个闹心的日子里总结出来的人生小Tips,比如“你知不知道都要知道的生活小常识”。其中内容包括“那些跟你说‘如果到××岁都还是单身那就在一起结婚吧’的人,都不会单身很久,也不会和你结婚的”以及较为实用的“你以为世界背叛了你,拜托脑子好一点,世界根本没空理你好不好?”……

这些常识差不多你看了三条就得哭。而且根据仅有的生活经验你也能感觉到,它们是正确的—其效果等同于点开那个叫做“每天来点儿负能量”的微博账号,感受一下扑面而来的负能量常识,比如说“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归来后,除了该做的事情被拖延得更久了,什么都没有改变。”

不过,也不必太感伤。

你看,对于前一种常识,生有涯而学无涯。爱斯基摩人有五十多个词来表达雪,阿拉伯人有四百多个词来表达骆驼,彼之常识,你一辈子用不着啊。有些时候,太渴望了解常识,反而会掉进“绿豆可以治百病”的陷阱里。毕竟,人生最重要的是独立思考而不是知识。

而第二种常识嘛,虽然世上总有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但是人生毕竟不是被各种箴言指引好的游戏。常识固然有用,世间也总有特例—日光之下还是总会有点儿新事的,真能想走就走了也不赖,当然记得去去就回啊。

“擦!居然是这样”型

01 电视剧里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应该是“奉天承运皇帝,召曰”是六二断而不是中分。而如果你有寻找雍正手书“朕略萌”的兴趣爱好,估计你也会知道,这句话在书写的时候,由古代有“平抬”的书写习惯,所以“天”和“皇帝”须换行顶头书写,以示尊敬。由于排版限制,具体造型,请大家自行搜索相关图片。如果想了解更多历史相关的知识,就去看各种历史剧的吐槽贴呗,比熟读课本三百遍有用多啦。

02 斗牛士手持红布,只是为了掩盖血色,不至于那么血腥,实际上牛无法分辨红色。果壳网说啦,牛是色盲。

03 海蜇就是水母,橙子是橘子和柚子的杂交,安禄山就是亚历山大,买买提就是。安禄山和买买提这两个虽然都被百度百科肯定了但还是蛮不能相信,而更重要的是,哇靠,从此吃凉拌海蜇的时候脑中都会浮现把水母切丝的画面,实在是—好像凉皮啊!

04 来自果壳网的一则关于《怪兽电力公司》的科学小常识:多少尖叫的小孩才能供应一座城市的用电?声音是物质(空气)的震动。利用能将动能转换成电能的“压电材料”,可以将尖叫变电力。人类尖叫难以超过129分贝,若将50平方厘米的纳米声波发电装置装在“任意门”的外框中,小孩尖叫一次,差不多能产生0.000015瓦吧。然后你就可以拿自己的城市进行换算了,懒得算的话看这里,以台北市为例,一小时的电量供应要找到3265.1934万位尖叫或哭闹的小孩才行!

05 这两天忽然出现的、可能会让女孩子们尖叫,以辅助发电的小常识:那种叫做Bobby Pin的黑色小发夹,应该把波浪的一边方向卡在头发内部,而平整的一面露在外面,据说这样发夹才不会从头发里滑出!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为什么大家都用错!建议厂家搭配说明书好么!插播一则关于女孩子的小常识,那就是:“其实女人手机里所谓的隐私,不过是一些没有P过的自拍照罢了。”

06 医学小常识。知乎上有医学小常识的帖子,推荐大家前去学习,其中包括“外伤后应立即冰敷,绝不是热敷!更不要揉搓或是擦活络油。”虽然说,其中最惊人的一则是,一位医生说,“其实医生的工作和IT狂人差不多啦,多喝水和重新启动能解决这个世界上80%的问题……”所以,珍惜你身边老让你喝水的备胎吧,好吗。

07 小清新小常识:宜家的产品名称都是有固定套路的,比如书架都是职业名称,椅子都是男子名字,窗帘是女性的名字,厨房用品是语法词汇。儿童用品是哺乳动物、鸟类,床上用品是花、植物,餐桌和椅子是芬兰地名……

每天来点儿负能量型

01 一则不知道有没有经过数学家检验的小常识:到底有没有知心爱人?茫茫人海中,如果每个人其实有且仅有一个知心爱人,而且这个配对是随机的,会怎样?答:假定你的唯一真爱跟你生活在同一时代且差不多大,你的灵魂伴侣会是约五亿人中的某一个,而你找到Ta的几率,大概是万分之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两件事,一,遇上知心爱人很难。二,如果遇到了,请珍惜。

02 那些看上去在夸你但是仔细琢磨一下又像在骂你的词:这衣服很显瘦、你很上相、你比以前漂亮了。如果这些词在使用的时候以不怀好意的“亲爱的”作为前缀,请果断回复对方:“是啊!我就是美啊,Bitch!”

此外,不管你多爱陈奕迅,当别人讨论到你的发型艺术和造型艺术的时候,如果使用了Eason和他老婆两个人的名字作为形容词……都是贬义,请怒发冲冠,请当场甩脸子。不过嘛,“如果你喜欢怪人,其实我很美”。

03 人丑是病没法治。就算是一副大眼镜蠢萌蠢萌、瘦弱瘦弱、惹人怜爱的文艺中年伍迪·艾伦老师,也会在其电影《非强力》的豆瓣条目上遭遇中国网友的Judge,“无功无过,就是难看,非常讨厌Woody Allen的,就应该避免那事儿”。伍迪·艾伦还是个孩子……他有多努力你们知道吗!

另外一条:胖就是丑。“你知道不知道都要知道生活小常识”说了,所有说自己“骨架子大”或“骨头重”的女生都是在回避自己是个胖子的事实,请不要随意揭穿。望周知。

04 大学内,“好好学习知识”和“取得好绩点”有时候是一个矛盾。另外一则,看历史只能看出正能量的人没有前途。

颠覆世界观式惊人常识

01 淘宝除去可以帮你点亮手机QQ上的“使用iPhone登录”图标之外,还可以……帮你打飞机哦。淘宝上有家店铺三天时间里,成交600多笔交易,按照每笔交易平均10元钱计算,平均一天进账2000元。说起来,这也是一门技术工种,实在没什么好嫉妒的对么!如果有人调查一下,为了让自己打飞机和连连看的排名往前一点,有多少人删过好友……一定也是另一条惊人常识。

02 想要拥熊猫入怀吗!熊猫可是吃肉的。爱看动画《白熊咖啡厅》的萌系少年少女们就算知道这则应该已经不太惊人的常识,在一边吃泡面一边看动画的过程中应该也会选择性遗忘“他们吃人哦他们吃人哦”这样的警告。而温文尔雅的白熊店长,同样应该被列入危险名单。

另一些凶猛的萌系动物包括懒猴、鸭嘴兽、袋鼠。前一阵出了澳洲某小官员走在路上被路过的袋鼠殴打的新文章后,大家都开始研究起李小龙投胎般的雄性袋鼠们的肌肉比例,虽然不知道是不是和彭于晏一样有3.7%,但是最起码,再也不想拥抱这种动物了……

03 知乎有网友说“我确实是学计算机的,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会下列技能:帮你配电脑,帮你重装系统,随手掏出盗版Office、Photoshop等软件帮你安装,熟知各种整机和配件的当前行情,会配置各种手机:苹果安卓塞班WP黑莓MTK山寨,修手机,会用Photoshop帮你磨皮,会用AutoCAD帮你做图,敲几个键就能登入任何电脑,帮你装修QQ空间”真是见者惊心,闻者落泪。不过这件事最“惊人”之处就在于,以我们的友谊来看,那你有何用啊?

04 无罪、犯案有理。今天你不帮被抓起来的人说话,明天被抓的就是你哦—如果还没有建立起“朋友圈似乎已经取代了微博”的常识,还在快活地刷着微博,就会在这两周内看到微博大V们为社会事件倾情奉献的各种多样化价值观。

篇3

我国的幼儿科学教育主要将重点放在如何使幼儿形成概念、如何正确地认识具体的事物、并形成简单的概括能力。但是在美国,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重点,在培养幼儿从小对科学的正确态度、正确认识和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对科学知识的尊重。美国幼儿科学教育重视让幼儿认识科学活动的过程,不仅让幼儿了解科学家发明了什么,更要使幼儿知道科学家是怎样发明的。可见并不同于我们,总是告诉幼儿哪位科学家发明了电话,哪位科学家发现了电或者看看老师的科学实验演示等等,只是一些纯粹的概念型知识。对科学认识的广泛使得美国的科学教育更重视幼儿科学探索技能的培养,和良好科学精神的树立。

美国人通过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使儿童获得基本的科学概念,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批判性思维和对未知事物的探索能力、以及树立个人良好的道德观、价值观。在培养幼儿尊重科学的同时,又不迷信科学,而这一切正是从事科学活动所真正需要的品质,幼儿的科学教育其实是将促进幼儿认知发展和情感发展、心理发展相结合的一种教育,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学科教育。通过科学教育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对事物的好奇心,而教育活动本身就为幼儿提供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尽可能的发挥幼儿的创造力,逐渐让幼儿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

在美国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可谓是真正的丰富多样,有关于动物、植物、非生物、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等。但是没有统一的教育大纲,每一位教师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选择教育方案,制定适合的教育计划,对不同年龄的儿童排列出符合季节的课程,有系统按顺序进行教育。在每个班的教室中都设立一个便于进行科学教学和儿童实际操作活动的“科学中心”,里面有动物角、植物角为幼儿提供照料动物的机会,让他们通过喂食、浇水等学习基本的的动植物养植常识,从中自然地了解它们的生长特点和习性。

篇4

一、选择适合大班幼儿阅读的科学绘本的研究

1.根据主题选择绘本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每个学期都会有不同的主题,根据不同的主题我们会引导幼儿有目的地选择科学。比如根据主题“动物世界”,我们推荐了动物百科全书系列。这套绘本是很适合大班幼儿阅读的绘本,图书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幼儿很喜欢。书中一些动物的知识让孩子们有了太多的新了解,他们在观看过程中会一直向老师提问。在放学前的集体分享阅读中,孩子也会要求老师集体讲解这些关于动物的知识,他们对这些知识的汲取非常渴望。

通过这样将科学绘本与主题内容相结合,让幼儿对主题知识有了一个延伸与拓展,丰富了幼儿的知识经验。对于即将上小学的大班幼儿来说,这也是为他们提前奠定了基础。

2.选择幼儿喜爱的绘本

大班学期初,我们进行了班级幼儿感兴趣的科学绘本的调查问卷,发现幼儿对于动植物、日常生活常识、宇宙太空、色彩、季节、食物等方面都非常感兴趣。为此,我们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绘本阅读活动,旨在依托主题课程,增加幼儿的认知经验。根据实践我们发现,幼儿对于百科知识图书感兴趣,因为百科图书知识全面,从动物、交通、机器等等全面讲述,幼儿能了解到很多的知识。幼儿在自由阅读时间中经常会选择这几类图书,选择自己喜爱的图书也让幼儿阅读积极性比以往更浓厚。

3.适宜幼儿阅读的绘本

幼儿喜爱的图书有很多种,《小牛顿爱探索科普绘本》,该书全球销量超过1600万册,整套书非常富有趣味性。这套科普书内容涉及人体、动植物、宇宙、地球以及能量等系列,这些知识均被选人小学的自然、生物、物理等课程,提前掌握这些知识,会让幼儿更爱学习,也起到了幼小衔接的作用。

二、开展大班幼儿科学绘本集体阅读活动的研究

1.邀请爱心家长参加活动

我们每月会邀请家长参加班级分享活动,每次活动前,我们都会提前和爱心家长邀约,商量绘本阅读的主题和内容,一方面结合主题教学活动,另一方面也充分考虑幼儿的已有认识水平和经验,既不重复知识点,也不刻意加深阅读难度。如12月进行的绘本分享《张开嘴巴,牙齿学校在里头》,就是结合大班幼儿乳牙换牙的实际生活经历,和幼儿一起认识牙齿,了解乳牙、恒牙的作用,牙齿的构造等等。家长也有针对性地准备了牙齿模型和精美PPT,结合幼儿的换牙经历深入浅出地进行绘本分享,起到了很大的科普宣传及教育作用。活动后的幼儿漱口明显比以前更主动,更自觉了,家园联系也有了很好的体现。

通过每月邀请家长参加爱心活动的体验,让幼儿通过不同的途径汲取知识,而家长的讲述不同于教师的讲述,这是一种新奇又不同的讲述,能够听进去,并且牢记。

2.师幼集体分享绘本

每次离园前的十分钟我们会和幼儿分享图书。有的时候分享的是主题的图书,有时分享的是幼儿们自己带来的他们喜爱的图书。教师的语言丰富,具有感染力,幼儿们每次听得都很入迷。每次图书分享结束之后,第二天我们还会让幼儿回忆图书的内容,不是让幼儿为了学而学,而是为了拓展幼儿的科学视野,丰富幼儿的科学经验。

三、开展大班幼儿科学绘本自主阅读和交流的研究

1.分享与交流

每个主题开展前,我们都向班级家长进行了短信的通知,告知家长我们这个主题的开展,让家长们一起配合寻找与主题相关的书,幼儿们再将书本带入幼儿园,与其他幼儿一起分享交流。例如主题《大自然的语言》主题中,幼儿们就带来了很多关于天气、植物方面的图书,对大自然有了更深的了解。在幼儿带来图书之后,每周一次的分小组绘本阅读时间,都可以自行交换漂流阅读。除了两位教师的巡回指导,外加爱心家长的加盟,让幼儿的自由阅读更贴心,幼儿有任何阅读中的问题,都可以直接询问老师或家长。还有午饭过后的休息时间以及学习性区域活动的时间,幼儿可以抓住一分一秒的时间进行分享阅读。通过互相之间绘本的分享,不仅让主题更好地开展,也丰富了幼儿的知识,对主题活动也有了更多的认识。

2.幼儿集体分享绘本

篇5

赵闯开始了对恐龙的渴望。像五官都装上了雷达一样,他能捕捉到所有关于“恐龙”的字眼,小学期间他就读完了能够弄到的关于恐龙的全部资料。他写了好几个关于恐龙的小说,在其中一个故事里,苏家屯在一场沙尘暴之后跌进时空扭曲的虫洞,侏罗纪和白垩纪重叠了,剑龙和霸王龙在屯里展开了搏斗。他还自己编过一本书,叫《中国恐龙》,50页,抛开前言后记,用水彩画了36种恐龙。

2004年,赵闯考上了东北大学,他第一次接触到互联网。和恐龙之间因为高考而沉默了一段时间的“激情”,重新被点燃了。“以后不能随便画(恐龙)了,要画就画精确。”而任何一个细节的精确都意味着无数的知识点:从骨骼结构到肌肉纹理,比如画巨棘龙时你不但得知道它的皮肤样式,还得知道它“小鳞片里零星散布着大鳞片”的排布秩序;再比如画霸王龙时它手指有几根骨节也无法含混过去。

他从网站上找恐龙骨架照片,研究化石,想象凹凸,甚至需要考虑解剖。对于系统受训的古生物系学生而言,这些往往是老师一嘴带过的常识,而东北大学室内装潢专业的赵闯则需要通过非常细致的观察,小心地记录下他个人的每一项恐龙学发现。

当然还有看论文。他那时候英文一般,但“每天拿出几小时生生看英文论文”,至今如此。

十年下来,赵闯练就了一口古怪的“古生物英语”。一次,他和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Mark Norell坐在一辆出租车后排,一开始挺尴尬,聊吃饭喝酒这些家常话聊得他张口结舌,后来他硬着头皮问了句:苍龙的舌头是不是像蜥蜴一样分叉的?

聊起这个,赵闯就high了。两人从三角龙的灭亡聊到其刚毛再到有没有证据显示它身上到底是肉还是角质层,一路畅通无阻,下了车还意犹未尽。直到对方又问他爱喝什么啤酒,赵闯又完全反应不过来了。

2006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在中科院的BBS上发现了赵闯。这个躲在ID “draw”后面的人上传了一组特暴龙和灵龙的彩铅素描,无论是技法和准确度都让汪筱林吃惊不已。他立即询问赵闯是否愿意合作,为他们即将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论文《最早的飞翔者――远古翔兽》画插图。拿到汪筱林发来的化石图片,赵闯花了一个星期研究动物形象,画出草稿,交回科学家们检查、讨论、定稿。两个月后,他画的《远古翔兽》登上了Nature的封面。

对这群研究古生物的科学家来说,发现赵闯令他们如获至宝。之前他们只能用化石照片,表现力上差很多,有时候会找外国人画,但国外大多也是博物馆馆员兼职,专门从事这个(古生物形象复原)的人非常少。在达尔文的年代――那个人人都是博物学家的年代,这项工作大多由科学家本人来完成。而现在,在国际上,这小小的专门一群人被称为科学艺术家――医学、物理、天文、古生物,这些领域都需要这样的人,兼备科学素养和艺术才能,将研究成果具象化。当然,相比去描摹细胞和中子,古生物和天文学领域对科学艺术家的创造力提出的要求要高得多――尤其是古生物,通过一堆零散的、破碎的化石,去还原乃至创造古生物的生前样貌,令赵闯偶有“创世”的惊惶感。

到2009年,赵闯手上的恐龙画稿已有了大约超过1000张。这时他遇上了投资人李青,他对赵闯的恐龙计划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在其资助下,赵闯和志趣相投的同伴成立了啄木鸟科学小组,他们发起的第一个项目叫作达尔文计划――生命美术工程。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对古生物(包括恐龙)化石进行严格复原。

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他们完成了超过10000种古生物化石的形象复原――但在赵闯看来,他的工作才刚刚起步。在他的理想中,他想复原的远不止是静态的恐龙形象,而应当是整个生态空间――比如,三角龙遇到突然袭击时的反应,剑龙是如何摔它的幼崽的,而中华龙鸟在面对不是自己的蛋时会呈现出什么状态。

篇6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教育;科学素养;培养研究;学前教育专业;

中图分类号:G652;G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1-0045-02

从20 世纪80年代以来,《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的发展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幼儿常识教学法》;20世纪90年代《幼儿科学教育》;21世纪初至今《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我国幼儿科学教育从常识教育过渡到科学教育,幼儿教师在科学教育教学实践中面临诸多问题,这一现象成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且极具研究价值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培养幼儿园教师的学前教育专业应走在科学教育改革的前沿,承担起这个重任。

一、幼儿园对科学教育的要求

随着幼儿园的科学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能够了解、掌握、分析最基本的自然常识、科学常识,而且要求教师能够把掌握的科学知识用最浅显、最明了的,可以让学前儿童接受、理解、并可以通过实践的方式探究而习得,同时还要与孩子们日常可以接触到的事物结合到一起。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我们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弥补学生科学素养偏低的现状。学前科学领域活动的引领,只有教育教学的理论及技能还远远不够,学生还必须要有浓厚的科学底蕴才能很好的胜任,尤其是幼儿园一日常规中各个环节所随机触及的科学内涵。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偏低的成因分析

(一)高师对学前教育专业科学类课程设置不足

以某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开设的课程有普通心理学、教育原理、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钢琴、舞蹈、美术实践、乐理视唱练耳、声乐、学前卫生学、幼儿园教育活动与指导、幼儿园课程论、0-3岁婴儿保育与教育、特殊儿童发展与教育、学前教育史、儿童弹唱、书法、幼儿教师礼仪基础与口语训练、幼儿教育政策法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纲要》解读、儿童行为塑造与矫正、幼儿游戏与指导、幼儿园教育评价、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组织与管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哲学、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前沿及热点问题研究、学前教育改革研究、幼儿园环境与玩具制作等等。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中,科学教育课程只有一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开设在第四学期,只有32学时。在课程体系中根本没有系统的科学教育课程,致使学生的科学素养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难以适应幼儿园科学教育课程实施的要求。

(二)学前教育专业的招生对象,必然造成学生科学基础薄弱

在目前,多数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只招收文史类学生,有很多高校的招生对象还有一部分的幼儿师范的学生。在初等教育阶段,他们接受的主要是文科课程教育,这就造成学生理科知识结构的严重不足和缺失。虽然在初等教育阶段他们曾经学习过理化生等课程,但是并不系统,不能构建他们自己的自然科学知识体系,不能对自然科学有全面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解。在我国初等教育阶段有关天文学、宇宙学等方面的常识教育更是少之又少,对于文科学生来说更是基本涉猎不到。加之文理分科之后,在高考的重压下,学生对既有的一些自然科学知识也缺乏巩固和提高,上了大学之后,连最基本的自然科学常识都知之甚少了。更不用说对现代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知识,特别是前沿知识,学生们更是一无所知。在以某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进行的调查问卷,从调查结果看,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对最基本的科学常识和基础知识知之甚少。在访谈中,多数学生对毕业后从事幼儿科学教育感到非常的困惑和畏惧。

(三)学生缺乏独立开展儿童科学教育的能力

学前专业学生在设计和指导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方面,普遍存在定位不准确、选题不恰当、表述不清晰、材料准备不充分、环境利用不能有效支持开展活动、活动设计与指导过于注重知识灌输而轻实际操作、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有效解决突况、不能正面准确回答相关科学问题、不能把科学教育有效的与幼儿园的日常工作和幼儿的日常生活充分融合等问题。因此学生在毕业实习时,几乎都会回避科学教育类的课题。

(四)学前教育专业生源缺乏性别平衡的意识

绝大多数学前教育专业的招生性别比例上严重失衡,男女生招收比甚至小于1:30,以至于让人逐渐产生了学前教育专业是女生专业,幼儿教育只需要女教师,男人不做“孩子头儿”。而事实是男生在科学教育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严重的男女比例失衡也大大的影响着我国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质量。

三、关于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几点对策

自从2001年《纲要》颁布以来,对于学前科学教育在价值取向、构成和内涵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彻底改变了长期以来的重知识掌握的幼儿园常识教育,学前科学教育转向以探究为核心,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改变传统的幼儿教师培养模式,把知识习得模式转变为技能模式,这不仅包含了科学知识的学习,也包括了学生从教能力的培养。《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应转向“反思性实践家”的课程理念和培养模式,即实践反思模式――强调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是幼儿教师自身发展的积极建构过程,强调幼儿教师应以“行动”、“实践”为平台,将书本的、外显的、公共性的知识通过实践生反思转化为内在的、高度个性化的、经验化的个人知识。[2]

(一)构建合理的科学教育体系

很多西方国家,在师范教育采用“3+2”模式,即在前3年开展学士学位课程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系统学习数、理、化、生、天文学及科学常识等,合格者可以获得学士学位。如果要从事教育工作,必须要经过2年的教育类课程的学习和实习并通过严格的资格考试,才能获得教师资格。又如,新西兰设立了幼儿科学教育专业,其录取对象为有着优异理科背景知识的综合性中学毕业生,在进入本科教育的第一年将要参与为期半年的幼儿科学教育专业的筛选考核,只有通过考核的学生才能顺利进入学前科学教育专业。之后接受自然科学领域的教育包括物理、生物、地理、化学、天文等幼儿科学教育涉及的各个领域的知识以及学科的知识。而在我国,高中三年文科学习的学生,进行大学后他们更多的在学习教育学、学前教育学、艺术技能、各幼儿领域教学法等方面。[3]在我国,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必须让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科学类课程的教育,如文科高等数学、自然科学概论、科技发展与社会、科学与探究等课程。

(二)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由于学生的科学素养偏低,对于自然科学的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学习科学课程的基础,因此,在开展科学类课程的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为目标。具体可以结合科学课程内容开展探究式学习,把教学重点从教师对知识的讲解转向对既有自然科学发现过程的“模拟”。教师在课堂里的任务不再是讲解、演示或证明,而是提出问题,然后充当学生的“助手”,向学生提供分析和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各种材料、设备以及其他服务,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科学教育多样化、生活化,丰富学生的科普知识

1、组织科学兴趣小组,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的不同兴趣和爱好以及幼儿园的实际需要组织科学兴趣小组,利用第二课堂的时间开展各种科学实验、科学小制作、小发明、小创作等等。另外,鼓励学生走进实验室,让他们自己动手探究感兴趣的问题。

2、进行科普知识讲座,普及学生的科普知识。为学生举办科普知识讲座,在讲座中可以介绍自然科学知识及其发展过程、前沿科学动态、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以及未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科学问题等。鼓励学生大量阅读科普书籍,以弥补他们对现代科学知识及其发展状况方面知识的空白。

3、开展各种有关科学知识的活动,加深对科学知识和概念的理解。组织开展与科学知识相关的各种竞赛,科普知识竞赛、一站到底、科技创新大比拼、科普论文竞赛等,在各种活动及竞技的过程中,学生的科普水平会得到很大的提高,以实现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掌握及运用得到加深、巩固和提高的目的。

4、开展多种科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可以组织学生到化工厂、制药厂等地进行参观、学习,到动物园、植物园、科技馆等地参观、观察,到幼儿园去见习、观摩科学教育课,与幼儿多接触以发现幼儿日常涉及的自然科学知识,思考如何将学到的科学理论应用于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工作之中,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及对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适应程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秦金亮.“全实践”理念下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整合课程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2006(1).

篇7

人类通常对动物做以下事情:

为了食品、纺织原料、毛皮、象牙、药材等屠杀动物;

为了乳制品、皮革、蛋、廉价肉食等繁殖、圈养和利用动物;

对动物实施长期禁锢或其他形式的剥夺自由以获取特殊的肉类产品或用于生化研究;

在科研、教育、药品测试、武器测试等活动中杀死或伤害动物;

通过射击、布陷阱、捕猎等方式杀死(剔除或根除)围栏或鱼塘中不想要的动物;

为了娱乐、体育运动等目的杀死动物(狩猎、捕捉等);

将动物关在动物园、野生动物园、家里(作为陪伴者、宠物或展品);

在农业、娱乐、交通、警务、战争等活动中剥削动物的劳动;

通过破坏自然栖息地杀死、伤害动物或使它们被迫离开;

在没有考虑动物因素的道路上驾驶车辆伤害或杀死动物;

为了各种人类利益繁育实验杂交品种的动物(漂亮的狗、表演翻跟头杂技的鸽子等);

为了医学、农业和军事研究等进行克隆实验和繁育转基因异常动物。

所有这些都是人类在现实世界中通常对待动物的做法,是人与动物相处时的常态,但这些做法似乎又与我们心目中人与动物间应该具有的关系和相处方式相距甚远,至少对一个现代文明社会的普通公民而言,我们的道德直觉和基本的人道主义常识告诉我们,引起不必要的痛苦是一种恶,无论承受痛苦的是人还是动物。就连动物福利运动的批评者w·c·科恩(witness carl cohen)也认同:“我们人类有一种普遍的义务,那就是行为要符合人道,这意味着我们必须限制那些会引起不必要痛苦的对待动物的方式。” [2]

因此,尽管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很多残忍对待动物的事实,但是当归真堂活熊取胆事件被公之于众,成为一个公共事件之后,很多普通老百姓都加入了谴责残忍对待动物的行列。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动物保护主义者或环境主义者,当血淋淋的镜头展现在眼前时,道德直觉让他们对这种残忍对待动物的方式感到不安。

尽管研究当代动物伦理的理论家们大多主张从动物权利或功利主义的角度为保护动物提供辩护,但对于缺乏伦理学理论基础的老百姓而言,这些辩护显得艰涩难懂,很多时候甚至与他们的生活常识和道德直觉相悖。1983年,托马斯·希尔敏锐地发现了这些现代规范伦理学理论背后无法解释的道德不安,并由此开启了以美德为导向,从人的美德与品格的角度思考我们与自然界相处时所遭遇的道德问题的环境伦理学新方法。[3]

环境美德伦理旨在指导人们在追求人类卓越理想的同时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和可持续的共生,它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传统,强调以实践为导向和以行为者为中心,为保护自然环境提供道德行为者所具备的品质和性格倾向的解释。环境美德指向那些关爱和保护自然环境的道德品质和性格倾向(disposition),相应地,那些破坏和伤害自然环境的品质和性格倾向就是环境恶德(vice)。就动物保护而言,仁慈、敬畏生命和生态敏感性这些人类的性格特征是我们关爱和保护动物所需要推崇的美德,而残忍、傲慢和麻木不仁则是人与动物相处时应克服和摒弃的恶德。

从15世纪开始,抗议活体解剖、斗鸡、纵狗咬牛、捕杀狐狸等毫无目的的残忍对待动物的行为的呼声就不绝于耳。17世纪以来,仁慈主义运动在英国兴起。早期仁慈主义运动认为,尽管大自然是为了人类而存在的,但动物是上帝创造的一部分,作为最受宠爱和最强大的生命形式,人类有责任站在上帝的立场成为动物福利的托管人。仁慈主义主张动物能够感受痛苦,且能够被伤害。边沁(j. benthan)指出,一个有道德的人或有道德的社会应该最大限度地增加快乐并减少痛苦,当然也不能忽略动物的快乐和痛苦。洛克呼吁人们善待“所有活着的动物”,他指出,对动物的伤害在道德上是错误的,因为残忍地对待动物将导致人性的暴虐。有些儿童“折磨并粗暴对待那些落入他们手中的小鸟、蝴蝶或其他这类可怜的动物” 。他认为这种行为应被制止并予以纠正,因为这样做“将逐渐地使他们的心甚至

对人时也变得狠起来”,“那些在低等动物的痛苦和毁灭中寻求乐趣的人……将会对他们自己的同胞也缺乏怜悯和仁爱” [4]19 。

孟子讲:“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孟子·公孙丑上》),无功利之心而施仁,可见,仁慈是人性中最基本的内容。“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仁慈是人道主义的基础,也是现代社会最被普遍接受的美德。就动物保护而言,仁慈地对待动物,我们要做的无非就是循着自己最基本的人性,以恻隐之心看待那些比我们弱小的生命,不给它们施加不必要的痛苦,同时对动物遭受的痛苦要有怜悯之情,反对任何残忍对待动物的行为,让动物们免受折磨,在拯救动物的同时也拯救那些施暴者扭曲的人性。

生命至善是拥有环境美德者的共识[5],对生命的敬畏是我们审慎处理人与动物关系时重要的道德依据,也是一个人对待动物的重要美德。 早在1905年,伟大的人道主义者施韦泽(albert schweizer)就提出“敬畏生命”(reverence for life)的伦理命题。当时他在刚果的丛林医院行医,为非洲当地人看病。一次当他撑着小船从一条生机盎然的小河中逆流而上,一边思考着“人应该如何道德地与自然相处”这个长期萦绕他心头的困惑时,脑海中突然出现了敬畏生命这个词。施韦泽的母语是德文,他所感悟到的敬畏是德文中的ehrfurcht一词,指在面对巨大而神秘的力量时所产生的敬畏或谦卑,敬畏生命就是对要保护、促进和完善所有生命都具有的生命意志。施韦泽曾明确指出,他所敬畏的生命绝不仅仅是人的生命。在他看来,“一个人,只有当他把植物和动物的生命看得与人的生命同样神圣的时候,他才是道德的”[4]70。 命意味着适度的谦逊,与敬畏生命的美德相反,傲慢地控制和操纵生命是对待自然的恶德。现代主客二分的认识方法将自然彻底客体化、对象化。动物作为人之外的自然物,就像笛卡儿所认为的那样,是无感觉、无理性的机器,“它们像钟表那样运动,但感觉不到痛苦。由于没有心灵,动物不可能受到伤害” [4]18。对待这样无生命的“机器”,人所要做的就是认识、征服和为我所用。这种现代性自然观反映在伦理上就是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伦理与自然的无涉。科学技术使得人类几乎无所不能,人类傲慢地、毫无顾忌地对待生命,控制和操纵动物,破坏它们的栖息地、人为改变动物的生活习性,甚至运用基因技术改变它们的生物特性。但在高傲的人类享受自己对动物看似无所不能的控制的同时,我们也制造出了人类无法控制的sars病毒和超级细菌。

对真善美的追求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对美的敏感和欣赏是一个道德的人应该追求和发扬的优良品德。对环境美德而言,对大自然的审美敏感性是一种重要的美德。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对自然界中动物、植物、山川河岳所展现的各种美和生机的感悟和响应是一个人关爱自然的重要动力。在自然界所有的美中,动物所具有的美是最生动的,动物所散发的勃勃生机和灵动之美总是最能在同为动物的人类中得到情感上的回应。

遗憾的是,对动物、植物和大自然所展现的美的感受力在很多人身上正逐渐减弱。现在的人大多生活在城市钢筋水泥的丛林里,活跃于虚拟的赛博空间中,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和技术化的生存方式使我们越来越远离生机盎然的大自然,远离灵动的动物世界。生活在人工自然环境中的现代人对真正的大自然愈来愈麻木不仁,人们对动物的了解大多来自书本、电视节目,甚至电子游戏,对生态系统复杂关系的认知完全来自于书本和网络。人们对电视节目中灵动而又美丽的动物发出一声声感叹,然后接着在虚拟的世界里养鸡、照顾开心农场。除了宠物,绝大多数孩子对动物的认识就只剩下动物园中的那些圈养动物。与自然界的长期疏离造成人们对真实自然的麻木不仁,而这种麻木正是当下造成很多人难以走近自然的性格障碍。

环境美德伦理强调以实践为导向,在现实情境中,具有环境美德的行为人自觉地运用其在习惯中形成的道德定势和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的实践智慧,对关涉自然的道德情形作出判断。电影《少林寺》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情节,小和尚觉远救了受伤的小鸟,却不得不捉虫子喂它,这对觉远而言似乎是一道不解的道德难题,他只能凭着直觉以舍小保大的原则来应付。但对于一位具备深厚环境美德素养的人而言,这样的情形也许并

不难。由于行为人的道德定势是在长期关爱环境的习惯中逐渐形成的,其实践智慧是在与自然环境友好交往的生活中积累的,因此尽管行为人可能没有依据任何一条具体的道德规范,但有理由相信他(她)所作的判断是符合环境美德的。关于动物伦理的实践智慧,施韦泽也曾给予我们极佳的示范。在面对生活中要偶尔杀死其他生命的道德难题时,他的回答是,这样做必须是为了促进另一个生命,并且要对“被牺牲的生命怀着一种责任感和怜悯心”。施韦泽将这种责任感和怜悯心当做“伦理过滤器”来帮助自己在面对不得不牺牲另一个生命的难题时作出抉择。事实上,他的这种责任感和怜悯心就是长期以来固化在其性格中的道德定势,是指导他面对道德难题时作出符合环境美德的道德判断所需的实践智慧。

面对现实中的人与动物的关系,我们应以环境美德为导向,以一颗仁慈之心,怀着对生命的尊重,感受动物的活力与美,在与动物相处的生活实践中运用我们的实践智慧,扬善弃恶,从我做起,在关爱动物的同时提升自己的美德,在践行环境美德的同时实现自己的幸福。参考文献:

[1]andrew brennan ,y s lo. understanding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m]. durham: acumen publishing limited, 2010:41.

[2] carl cohen , tom regan. the animal rights debate[m].new york: rowman and littlefield, 2001:5.

[3] 托马斯·希尔. 人类卓越理想与自然环境的保护[j].郭辉,译.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1):18-26.

[4] 纳什. 大自然的权利[m]. 杨通进,译. 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

篇8

文章说,科学家调查了六种药物,它们在动物身上实验时是安全的,但用在人的身上却会产生灾难性的副作用。比如有一种治疗头部受伤的药,用在老鼠身上,效果很好,但用在人身上却很差,还有一种治疗中风的药,用在动物身上不错,但用在人身上,要么造成药物依赖,要么造成死亡。

无助于改善我们的健康

其实,要不要取消动物实验、动物实验对人类的健康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有益,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

早在1975年,彼得•辛格在他著名的《动物解放》一书中就对动物实验提出了质疑。《动物解放》是西方动物保护者的圣经,它集中批判了人类的两种“残暴行为”:一种是大量养殖动物用来宰吃,另一种就是动物实验。

关于后者,辛格指出,“很多开发医药产品的动物实验,无助于改善我们的健康。”

有一些药品被证明对动物有毒性,对人则没有。比如胰岛素可使兔子和小鼠产生胎儿畸形,但对人不会,吗啡对人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对小鼠使用则引起狂躁。美国学家G•F•索莫斯说,如果当年用豚鼠来测定青霉素的毒性,现在人们很可能还没有用上这种抗生素。

取消动物实验的另一大理由是这种实验太残酷了。比如化妆品公司为了观察洗发香波的毒性,就把它滴入兔子眼睛,持续三周观察兔眼的溃烂情况。兔子会发出惨痛的嘶叫,拼命抓眼并力图逃脱,最后双目失明。还有把小狗小猫放入微波加热装置中,以研究微波加热引起的伤害与一般发热引起的伤害的差别,结果这些动物在数十分钟内极其痛苦地死亡。其他一些实验手段如“砸碎”、“冷冻”、“出血”、“压力或应激”、“脊髓损伤”、“剥夺蛋白质”等听上去就令人毛骨悚然。

几十年来,以数百万动物生命为代价的实验被动物保护主义者认为是没有意义的。比如,许多狗、猫、鼠、兔子被人为地暴晒而死,而研究的结论只是为了告诉人们“中暑病人应当降温”这个基本常识。

科学家的权利?

不过,也有许多人赞成动物试验。目前,在许多疾病的治疗,如精神疾病和癌症治疗等方面,药品种类还远远不够,医疗条件也有限,许多国家的法律都规定,新药用于患者之前,必须首先在动物身上进行测试。由于进行了动物实验,许多意想不到的副作用被暴露出来。因此,这些药品被禁止在人体上使用。动物实验还有助于医生掌握用药剂量,并且帮助人们了解某些未经使用的疗法可能给人们带来的痛苦程度。

不少科学家将进行动物实验视为他们的权利,不管这些实验是否与人体健康有直接的关系。科学家举例说,在生物学中,通过研究果蝇眼部的细胞结构可以知道蝇类生物的生长情况,控制果蝇生长的基因同样也存在于人类的癌症基因之中。这一类的研究在发展抗癌药物方面给人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而在这类动物实验开始的时候,其实并没有人能预料到会得出这种有益的结果。

在2003年中国科学家研制DNA疫苗以抗击非典时,首先从非典死亡病人肺里取样,提取信使RNA,再使用分子生物学和克隆技术得到刺突基因片段,将其放入核酸载体,最后注入大白鼠体内,然后检测它们体内是否产生了非典抗体。如果不经过动物实验而直接用人来进行实验,后果就很难想象了。

牟利的手段

对动物实验是否应该继续进行的争议并不局限于学术领域。

《动物解放》一书中文版时隔29年后,于2004年才得以在中国出版。中译者祖述宪是一位医学专家,本人做过大量动物实验,他对动物实验在现代医学发展中的作用持相对肯定态度。但同时他指出了另一种倾向,那就是,动物实验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包括科技界在内的一个庞大利益集团的牟利手段。

他说:“长期以来,医学界一直存在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用动物实验才是高水平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在专业刊物上也比较容易发表。近些年来,由于体制的原因,滥用动物实验的现象尤其严重,实验动物的用量急剧增长,却极难见到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现在,许多实验动物实际上只是成为人们攫取功名钱财、于实际毫无意义的牺牲品。更有甚者,有些人还利用动物实验装点门面,为假药和庸术开路。”

事实上,商业原因已成了目前要求进行动物实验的一个重要理由。包括各种以“生命科技”为旗号的动物实验有限公司在市场上犹如过江之鲫,昂贵的“新药”贴上动物实验的标签纷纷出笼,不少完全是以追名逐利为导向的,并不考虑医学伦理。

用什么来替代?

那么,未来会怎样呢?据报道,2009年起,欧盟将不再进口通过动物实验方式检验安全性的化妆品。寻找替代实验方法被认为是一条出路。

国外已有先例。比如,美国的化妆品以前都要做兔眼试验,这遭到了动物保护主义者的抗议。1980年,他们要求美国最大的化妆品公司露华浓拿出利润的千分之一出来研究替代兔眼试验的方法。开始时,露华浓予以拒绝,但《纽约时报》接下来出现了一整版广告:“为了美容,露华浓搞瞎了多少兔子的眼睛?”结果露华浓不得不设立基金用于开发动物实验的替代方法。

其他一些公司如雅芳、必治妥、美孚、宝洁、诺赛尔、贝纳通等随后都加入了这个行列。1989年,雅芳宣布开发出一种名为眼泰克的特殊合成物质,可以用来替代兔眼试验。玫琳凯和安利公司也在该年宣布全部采用替代方法进行安全性评价,停止了动物实验。

2006年5月,德国之声报道说,德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利用小鼠干细胞替代动物实验的方法,在对人类未出生胎儿的毒性方面的研究中,利用小鼠干细胞实验所获得的结果,与用小鼠、兔子、大鼠及豚鼠实体做实验获得的信息是一样多的。另外,利用干细胞替代动物进行实验还可以降低成本。

篇9

有一天,女儿对我说:“妈妈,我的豆豆()上长了两个洞!”我大吃一惊,一看之下,才哑然失笑,原来是她的上有了两个针眼大的乳眼。我告诉她:“这是你以后做妈妈给宝宝喂奶,出奶水的地方。”女儿有些不好意思,忸忸怩怩地说:“拜托你了,不要说得那么露骨好不好?”看她难为情的样子,我决定抓住机会消除女儿的害羞心理。“这是坦白,不是露骨。”我大大方方地说:“你对自己的身体有什么不懂的地方,都要像今天这样坦白告诉妈妈,妈妈也会坦白地给你解答。这是科学,是常识,就像吃饭穿衣一样,是每个人都要遇到的事情,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女儿听我这么说,一下子放松了。她说心里面一直还有个疑问不敢问我,害怕我骂她思想复杂。

“思想复杂是好事情,说明你长大了,懂得多了。有什么问题尽管说出来,还有谁比妈妈更理解你,更能直接给你帮助呢?” 我鼓励她。

“那我问了啊――你说,男孩子拉了女孩子的手,会出事吗?男孩子坐过的凳子,女孩子坐了不要紧吧?”女儿心一横的样子问道。

“你认为会出什么事,有什么要紧?” 我反问她。

“就是怀孕呀。”原来,她一直担心这个。

“不会。怀孕是很复杂的事情,拉拉手,坐坐位子,是没有关系的。”听了我的话,女儿像是放下了一个大包袱:“噢,太好了!真后悔没有早点问你,害得我担心了好久。”那以后,关于生理卫生方面的问题她都会和我坦诚交流。

今年,朋友送给我一套儿童性教育光碟,它通过有趣的动画片的形式,讲授了月经、、怀孕、生育、使用安全套、预防爱滋病等系统的性知识。我一直在犹豫要不要给女儿看。这一两年来,她似乎很少问这方面的问题了。我担心一下子给她灌输这么多也许她还没有想到的知识,会产生副作用。琢磨了好些日子,我终于想通了:迟看不如早看。早看了,可以消除孩子对性的不必要的好奇,免得她进入青春期后思想不集中。

我对女儿说:“你12岁了,以后你的身体里会出现许多你不了解的变化。妈妈今天和你一起看一张光碟,它会让你对人的身体、对男女之间的性知识有一个系统的了解,这样你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爱惜自己的身体,注意健康和卫生。”

片子是用粤语解说的,我听广东话吃力,便有意要女儿这个“小客家”给我翻译,以打消她对片子里面谈到的有关性知识的顾虑。女儿一边看,一边把粤语解说翻译成普通话,遇到不懂的地方,我就结合画面给她讲解。看片的过程,成了我们母女共同讨论性知识的一堂科普课,轻松愉快,半点没有两代人观摩性教育片的尴尬。

篇10

针对课标要求和科学课的特点,根据学生不同年龄、不同年级以及对自然知识的理解能力,结合长期教学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室外观察活动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天气和气候现象的观察

组织学生有目的地到室外观察,了解各种云的角度、形态,根据不同云的种类及其性质来辨别天气。比如:天空中有薄薄的卷层云,半天之后可能下雨;如果山头不再有云雾围绕,人的郁闷感觉减少,表示短期内不会下雨。也可以从动物的行为辨别天气。比如:早晨麻雀鸣叫表示天气晴朗,天气越是好,叫得越是厉害;青蛙鸣叫、燕子低飞等则是下雨之前兆。也可以通过观察树木的摆动和烟柱的飘动情形,来判断风力的大小和风向。还可以组织学生在下冰雹和下雪时,观察它们的不同形状,讲解认识水在自然界中的不同形状。

2 植物的观察

学校的美化、绿化建设,大大方便了科学课的教学。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到这个环境中,教师一边让学生观察,一边当解说员。比如:让学生观察喇叭花的茎,通过观察,让学生知道喇叭花是用茎本身缠绕在别的物体的茎上生长,这样的茎是缠绕茎。在观察喇叭花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还有哪些植物的茎与喇叭花相同。学生可以说出:黄瓜是用卷须攀援在别的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攀援茎;积雪草的茎长而平卧地面,茎节和分枝处生根,这样的茎称匍匐茎;麻黄的茎最初偏斜,后变直立,这样的茎称斜升茎。同时结合学生观察,还可以让学生区别茎的不同种类和特点。在菜园中拔起几棵蔬菜,让学生分辨韭菜、菠菜和萝卜:哪一种根是须根,哪一种根是直根,哪一种根是贮藏跟。摘几朵不同的蔬菜花,教学生认识不同形状的花萼、花瓣、雌蕊、雄蕊等,并指导学生平时注意留心观察各种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的不同形状特点。在观察活动的同时,穿插讲一下农业科学知识,如种子的培育、太阳光的利用、如何鉴别蔬菜上的农药等。总之,利用校园这块小天地,开展室外观察活动,对学生掌握植物知识有很大的帮助,真正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3 动物的观察

因学校处在农村,小学生对各种体形的动物见得多,可对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生活规律及它们的繁殖周期知识知道甚少。为此,让学生到室外观察动物活动的情形和体形特点,飞的、跑的、有足的、无足的、足多的、足少的、翅软的、翅硬的等,根据学生观察到的情况,进行归类总结。比如昆虫的观察,可以提出问题:昆虫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各个部分又有哪些器官?各个器官又有哪些作用?学生可以通过再次观察很随便地找到答案,找到昆虫的共同和不同特点,从而加深对昆虫的认识,形成关于昆虫的概念。同时,在观察动物时,还要告诉学生哪些是益虫、哪些是害虫,哪些是益鸟、哪些是害鸟,从中培养学生保护益虫、益鸟的意识和习惯。

4 星座的观察

由于星空这一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因此组织观察是学好这部分知识的有效途径。笔者在教学这部分知识时,在冬、夏季各择一个没有月光的晴夜,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在视野开阔的地点,用手电筒或充电灯当教鞭,指点天空中的星座,一边让学生观察,一边向学生讲解:哪些星座在夏季看不见,哪些星座冬、夏季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比如银河,冬、夏季在同一时刻在天空中摆布的方向不一样。结合讲解,为照顾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理解能力,笔者还穿插一些有关星座的神话传说故事,如“牛郎和织女”的传说等。实际上,牛郎星离织女星很远,假如乘坐每秒飞行30万公里的光子火箭,从牛郎星到织女星也要16年。此外,还可以讲解宇宙中各星座距地球的距离远近的知识,讲解祖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以及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景、卫星的升空及其作用,培养学生远大的志向和热爱自然科学的兴趣爱好。

5 岩石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