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纪律整顿情况汇报范文

时间:2024-03-20 10:58: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作风纪律整顿情况汇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作风纪律整顿情况汇报

篇1

一、存在问题

经过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纪律等方面进行了认真查摆分析,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精神状态不振的问题。精神状态不振是大家讨论中提到最普遍的问题,导致做得到的工作做不好,做不到的工作不想做,表现在行动上是养尊处优,不思进取。主观原因是缺乏强烈的忧患意识。一些干部过惯了衣食无忧的生活,忧患意识淡漠,认为进了机关就进了保险箱,不管怎样工资不会少我一分,对拥有的岗位不是特别珍惜,或者是爱岗但不敬业。

2、工作作风不实的问题。有的干部办事效率不高,没有在抓落实上下功夫,干工作打折扣,干不好强调理由。在服务基层的问题上只讲原则,讲套话,讲长远,对当前的、具体的指导服务措施应如何着手心中无数,不愿下功夫去抓.

3、执行纪律不严的问题。在执行纪律上,从面上看存在时紧时松的问题,实质上还是纪律观念不强的问题。少数机关干部沾染了一些不良风气,不与别人比工作、比能力,专与别人甚至别的部门比享受、比待遇,表现在纪律上则是松弛散漫。

4、大局意识不强的问题。个别科室、人员之间协作意识不强,干工作拈轻怕重,想问题、办事情不是从全局出发,维护党委权威,对自己应当承担的职责,身在其中却置身事外,有利的事情抢着干,困难的工作到处推。

通过深入剖析,我们深刻认识到,思想作风问题不容小视,小视就可能引发大问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思想作风,直接关系到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的贯彻落实,关系到本部门的发展,关系到机关的形象和威信。机关干部必须大力加强思想、作风、素质、纪律、精神状态的改进,进一步振奋精神,转变观念,改进作风,树立起分工分明、协作有序、系统上下令行禁止的良好作风。

三、整改措施

1、加强教育管理。切实加强对机关工作人员的管理,把提高机关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内抓素质、外塑形象做为领导班子的中心工作来抓。

2、明确指责分工。进一步明确各科室工作人员的职责,增强机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能够尽快适应新时期的粮食工作,把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分解到人头,促使工作人员增强紧迫感。

3、提高工作效能。加强日常学习、督导和考核,激励约束工作人员做好本职工作,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原创:拓宽知识面,增长才干,增强敬业、精业精神,以旺盛的精力做好本职工作,使各项决策切实落到实处。

4、严格各项制度。坚持干部职工外出请销假制度,工作人员因公事或因私事外出,必须按制度程序办理,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作考勤、政治学习考勤制度,切实扭转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局面,形成乐于奉献、勇于奉献的正气。

5、理清发展思路。进一步分析研究粮食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差距,对人员、岗位分工及各项工作发展目标进行相应调整。

三、制度建设

作风问题是个长期性的问题,不可能通过一次的整顿就得到全部解决。所以在这次作风整顿中,我们本着边查边改的原则,针对干部职工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制度上分析原因,从工作机制上找缺陷,从监督措施上找不足,通过研究完善相关制度规定,初步形成了机关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建立起了职工监督、组织监督等监督体系,形成了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体系。使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明确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保证已解决的问题不反弹,易出现的问题早防范,机关规章制度得到规范和完善。

四、主要成效

1、大局意识进一步增强。通过作风整顿,广大干部职工的政治意识、全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得到增强,摆正了上级与下级、个人与组织、局部与全局的关系。

2、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通过整顿,机关干部职工工作作风有了明显转变,各项职责分工到人,要求到位,责任主题意识明显增强,促进了工作的开展。

篇2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一年来。认真履行职责,协助张利同志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实施创新型城市建设主战略、推进绿色转型的重大举措。今年我把落实“城乡清洁工程”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一是抓好“城乡清洁工程”城乡清洁工程”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需要。从方案、机制、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完善。特别是针对工地乱象问题,组织人员制定了形象而具体的九治”标准,相继组织个执法大队召开整治工地乱象现场观摩交流会,全市300余个建设单位参加了现场会,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推动了全市建筑工地文明管理。

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修订完善了千分制考核方案。每月我都要召集指挥中心、督察大队负责人,二是抓好城管执法千分制考核。千分制考核是局指导城区分局工作、考量市直大队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去年根据城管执法工作发展的需要。研究确定本月的检点,并亲自带队深入到一线进行检查,现场打分,当场反馈,有力地促进了相关问题的整改。工作中,还注重了解基层对千分制考核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检查考核方式和方法,力求实现考核科学化、公平化、合理化。

篇3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法院紧紧围绕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积极探索和创新调解机制,不断加强民事诉讼调解工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2007年,共审结各类民事案件5558件,其中调解结案3932件,调解率达70.7%,调撤率达84.6%。在市法院工作考核中,市法院民事诉讼调解工作一直位居前列,其中“审前程序和预审法官制度”、“多元化纠纷化解机制”等经验和做法得到了上级法院的充分肯定。

(一)发挥调解职能作用,努力维护和谐稳定大局。市法院立足调解职能,积极配合市委中心工作,坚持积极稳妥、以调为主、调判结合的原则,依法调解了一批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案件、共同诉讼案件和因城市建设、征用土地、房屋拆迁引发的案件,特别是在审理小康河改造、文体中心工程建设、城区改造工程拆迁案件中,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拆迁户联系沟通,做了大量的调解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三年来,共调解结案房屋拆迁案件104件,买卖、租赁、借贷、社会保险等各类合同纠纷案件10214件,交通事故、劳动争议等民事纠纷案件1089件。调解过程中,始终坚持平等保护、公平对待的原则,通过调解法官说服疏导,使80%左右案件能够自动履行合同责任。如,2006年8月,在审理原姚哥庄镇高家绪等31户农民与市农村信用联社储蓄存款合同纠纷案中,市法院坚持在庭前、庭审、判后三个阶段实行全程调解,最后市信用联社二审撤诉并赔付本金。2007年11月,又有9户农民以同一案由提讼,市法院通过反复做市信用联社领导的工作,按前案的处结方式结案,既节省了诉讼费用,又维护了社会稳定。对调解离婚案、瞻养抚养纠纷、土地纠纷、家庭纠纷案件时,通过采取上门调解、委托调解等方式解决矛盾纠纷,促进了家庭关系和邻里关系的和谐,维护了安定。

(二)强化内部管理和改革,努力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为建立公正司法的民事诉讼调解工作机制,市法院在全院挑选了部分熟悉社情民意、办案经验丰富、善于做群众工作的法官担任预审法官,赋予其庭前调解的职能,专司庭前准备和调解工作,为民事调解工作奠定了基础。为不断增强法官办案的质量意识,制定了包括预审法官调解比率、庭审法官调解比率、简易程序调解时限、普通程序调解时限等主要指标的诉讼调解质量考核体系,并将调解纳入“三全一考”审判监督管理机制之中,实行链式监督,案件办理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民事案件调解率由2003年的62.3%上升至2007年的70.7%,调撤率由2003年的73.5%上升至2007年的84.6%。同时,探索建立了“三三制”诉讼调解工作法,将调解作为办案的第一方式,围绕庭前、庭审、判后三个阶段实行全程调解,努力做到调判结合,案结事了,彻底解决矛盾纠纷,实现法律效果与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市法院的这一做法引起了司法界的高度重视,最高法院苏泽林副院长亲临调研时,给予充分肯定,并在全国法院系统推广了的经验。

(三)加强网络建设,完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加强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建设是积极维护基层基础和谐、实现将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的重要举措。市法院积极发挥主体带动、调解指导、后盾服务的作用,在全市已初步建立起了系统完善、覆盖面广的矛盾纠纷化解网络。目前,在农村建立了17处指导人民调解组织办公室,市法院从全院选派审判经验丰富的法官担任调解指导员,每周一次深入基层指导调解纠纷,提供法律咨询或调解建议。在城区19个社区建立了法官联系办公室,每周选派38名法官负责开展法制宣传,指导调解纠纷。对涉诉的老弱病残居民,上门办理立案手续,对简易民事纠纷案件即收即调即结。同时,联合11个职能部门、178家企业组成了全市企业法律服务协会,并依托职能局设立了7个行业纠纷调解中心,帮助所辖企业进行矛盾纠纷调处、劳动争议纠纷调解,促进了劳资关系和谐。2006年以来,市法院共举办调解员培训班10期4036人次,邀请陪审员和组织调解员观摩庭审62案次,指导调解组织调解纠纷2017件。

(四)注重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调解法官队伍的综合素质。一是教育引导。采取外出参观学习、以会代训、聘请专家教授讲课、调解现场观摩、案例评析等形式,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教育培训活动。强化了调解办案意识,提高了民事法官的业务水平。二是制度管理。坚持靠制度管人管事管案,制定出台了《司法能力建设考核办法》,将调解能力作为考核法官的8项能力之一,将调解率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对民事案件调解工作实行数字化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记入个人业绩档案,作为评先树优、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增强了民事法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三是治理整改。通过开展规范司法行为年、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平安创建、作风建设年等集中教育整顿活动,加强了对队伍的思想作风纪律整顿,解决了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民事调解队伍干事创业能力和调解水平明显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市法院的民事诉讼调解工作,在稳定全市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调查中我们也了解到,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个别法官存在重判轻调现象,有的案件通过调解就能结案,也以判决方式结案;二是有的案件调解期限比较长,致使一些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及时保障;三是案多人少的矛盾较为突出;四是个别法官“司法为民”宗旨观念有时不够强,有的案件调解质量和效率还不够高。

三、几点建议

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建议市法院在今后民事诉讼调解工作中注意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一步提高法官对民事诉讼调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牢固树立公平、公正、合法、自愿的现代调解理念,依法运用调解手段处理民事纠纷,化解民间矛盾,促进人民内部安定团结。

(二)强化法律法规政策学习,不断提高法官队伍素质。随着我国民主法治进程加快,人民群众法治意识的提高,新的法律法规不断颁布实施,加之一些新的诉讼案例的出现,对法院民事诉讼调解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市法院应当继续强化法官业务培训,提高法官业务素质,并联合其他司法机关认真做好调研,做到前后工作衔接,运用法律准确。要继续加强法官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法官的法制观念、大局观念和公仆意识,培养法官独立、中立、诚信品格,全面提高法官素质,真正树立起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