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舞弊问题范文

时间:2024-03-20 10:57: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舞弊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务舞弊问题

篇1

【关键词】*ST创智 财务舞弊 动机 手段 启示

一、*ST创智的背景介绍

*ST创智的前身是成立于1980年的长沙五一文化用品商场。1993年3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采用定向募集方式成立“湖南五一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6月26日在深交所上市交易。2006年财务舞弊曝光。2007年5月因连续三年亏损被暂停交易。2007年12月被四川大地集团有限公司并购,但重组几经周折最终失败。2013年2月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并于2013年4月22日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开始转让。

二、*ST创智的财务舞弊动机

(1)经济利益动机。公司高管通过虚增收入、隐瞒费用等方法为个人谋取巨额利益。*ST创智从2003年开始连续亏损,企业经营业绩极差,公司高管为了个人利益以及维持昔日的辉煌形象,从而进行舞弊行为。

(2)操纵市场股价的动机。上市公司往往会利用公开上市公司的虚假财务信息和风险管理情况,来炒作公司的股价,达到上市公司顺利进行再融资的目的。*ST创智为了控制股价的稳定,利用虚假的财务信息来操纵股价,以高价抛售股票或廉价购进股票,从而取得公司更大的控制权。

(3)避免被特别处理或退市的动机。我国《证券法》规定,上市公司出现亏损达到一定程度,要收到特别处理、暂停上市或被终止上市的处理,这对上市公司造成了巨大压力。如果上市公司被特别处理或摘牌,将严重影响上市公司的形象和声誉,相关利益人会受到损失。*ST创智从2003年开始亏损,面临退市风险,于是通过提供虚假的财务信息掩盖公司的巨额亏损事实。

三、*ST创智的财务舞弊手段

(1)违规对外担保。2004年,*ST创智的子公司创智科技园发生10笔总金额为32,28万元的对外担保事项,*ST创智未在2004年年报中进行披露。2005年,*ST创智以及子公司创智科技园有12笔总金额为55,93万元的对外担保事项,*ST创智未履行临时披露义务(包含从2004年度延续下来的未解除担保责任的三笔金额合计13,60万元的担保)。

(2)未按规定披露股东的关联关系。 *ST创智在2004、2005、2006年的年报中披露:“公司前十名股东中,湖南创智实业有限公司系创智集团的控股子公司,该两公司为一致行动人。前十名流通股股东中,未获知是否存在关联关系。”但是,调查发现,*ST创智的股东湖南华创实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黄家健系由创智科技大股东湖南创智集团有限公司委派出任;华创实业的设立资本及其受让创智科技法人股所支付的部分资金系由创智集团提供;华创实业与创智集团的实际控制人均为丁亮,华创实业与创智集团是一致行动人。但*ST创智2004年、2005年、2006年年报均未如实披露股东创智集团与华创实业之间的关联关系。

(3)大股东及其关联方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2004年度,创智集团及其关联方占用*ST创智及偿还的资金累计发生4笔,金额合计20280万元。截至2004年12月31日,创智集团及其关联方深圳诚茂、智信公司、华创实业、北斗星等公司占用*ST创智的资金额为21140万元。以上情况,*ST创智未在2004年年报中予以披露。2005年度,创智集团及其关联方占用*ST创智及偿还的资金累计发生72笔,金额合计49937万元。截至2005年12月31日,创智集团及其关联方占用*ST创智资金的余额为46771万元。*ST创智2005年年报披露,截至2005年12月31日,创智集团及其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余额为3.48亿元。与实际占用资金的情况相比,*ST创智2005年年报披露的事项存在重大遗漏。2006年度,创智集团及其关联方占用*ST创智及偿还的资金累计发生22笔,金额合计49285万元。截至2006年12月31日,创智集团及其关联方占用*ST创智资金的余额为1173万元。但*ST创智2006年年报披露,该公司已解决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问题。与实际占用资金的情况相比,*ST创智2006年年报披露的事项与事实不符,存在虚假陈述。

(4)虚假披露公司资产。在创智集团及其关联方占用*ST创智资金的过程中,*ST创智进行账务处理,将占用资金列为资产1.92亿元,列为主营业务收入1461万元。

2002年,列为资产5960万元,包括列为存货426万元,固定资产5184万元,在建工程350万元,列为主营业务收入1461万元;2003年,列为资产8850万元,包括列为存货1968万元,固定资产4912万元,在建工程1650万元,长期待摊费用320万元;2004年,列为在建工程3623万元;2005年,列为在建工程810万元。

四、启示

*ST创智2006年舞弊曝光,2007年由于连续三年亏损被暂停交易,并最终于2013年成为新版退市制度推出后首批退市的两家公司之一。

*ST创智的失败,一是由于公司后来的发展战略不符合产业发展的趋势;二是由于没有坚持发展主营业务,盲目实行多元化;三是公司高管专注于舞弊行为来谋求私利。因此,相关机构应根据具体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措施,从根源上有效地控制上市公司舞弊行为,实现我国证券市场、资本市场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陈慧慧.中小企业利润操纵的会计手段及案例分析[J].会计之友,2011,(13).

[2]张新红.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原因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0.

[3]黄宏.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动因及治理对策分析[J].商业经济,2012.

篇2

关键词:财务舞弊;动因理论;舞弊手段

中图分类号:F23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7-0073-02

引言

进入本世纪以来,舞弊现象呈愈演愈烈的趋势。据美国注册舞弊调查师联合会2002年的一份报告估计,舞弊和财务操纵每年要使美国经济耗费6 000亿美元,占企业营业收入的6%。注册会计师联合保险公司估计舞弊每年递增15%。而同时在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欺诈事件也一直不断,“诚信危机”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国家会计学院的调查显示,只有2.51%的总会计师认为中国目前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是可信的。舞弊事件的发生对各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此种情况下,审计中对舞弊就需要愈加关注,而从理论上探讨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更是至关重要。

一、舞弊的含义及特征

舞弊是指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治理层、员工或第三方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当或非法利益的行为。财务报表舞弊是为了欺骗报告使用者而对财务报告中列示的数字或财务报表附注进行有意识的错报或忽略。它包括:对财务报告据以编制的会计记录或凭证文件进行操纵、伪造或更改;对财务报告的交易、事项或其余重要信息的错误提供或有意忽略;与数量、分类、提供方式或披露方式有关的会计原则的有意误用。在财务报表审计中,注册会计师通常只关注下列两类舞弊行为:(1)侵占资产。是指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或员工非法占用被审计单位的资产;(2)对财务信息作出虚假报告。其可能源于管理层通过操纵利润误导财务报表使用者对被审计单位业绩或赢利能力的判断。

舞弊通常具有以下特征:(1)舞弊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一定利益。舞弊通常是为了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舞弊的手段是欺骗性的;(2)舞弊通常采用伪造、变造记录或凭证,侵占资产,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等手段;(3)舞弊的性质是违法或违规的;(4)舞弊的动机是有意识的。即舞弊者往往是为了实现舞弊的结果,获得其自身的某种利益而策划、制造舞弊行为。

二、财务报表的舞弊手段

从理论上来说,舞弊最终必然要通过财务报告体现出来,掩盖舞弊也就是掩盖真实的财务报告。财务报表舞弊手段的产生思路并没有超出会计原理,而且也和其动机紧密相连。了解财务报表舞弊的主要手段,可以为注册会计师审计提供值得关注的重点区域。

1.虚增销售收入。通过收入来粉饰财务报表是舞弊者最常用的手法,而且虚增销售收入也有多种不同的手段,以下列示几种最常见的虚增销售收入的舞弊手法。(1)提前确认收入;(2)扩大销售核算范围虚增收入。(3)通过三角交易虚增收入。

2.多计应收账款。通常债权人比较关心企业的偿债能力,企业能否按期还本付息直接决定着债权人的信贷决策。企业的偿债能力并不是孤立的,它是和企业的营运资金状况、资本结构状况等密切相关的。多计应收账款和虚增销售收入是紧密相连的,一般的情况就是在虚增销售收入的同时多计应收账款。但是这种舞弊手法很容易被审计人员通过函证发现,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经常伴随着应收账款的转移,具体的做法是将应收账款让售给专门的财务公司,伪造金融单证或者在金融机构配合下,以虚构的银行存款“收回”应收账款。

3.隐瞒重要事项。利用关联方交易虚增利润、粉饰报表是中国上市公司常用的伎俩。但是大额的关联方交易易于被审计人员察觉,小额的关联方交易又不能起到粉饰报表的作用,因此,上市公司通过各种手段使关联交易非关联化,以此来迷惑审计人员。

4.其他舞弊手段。前面几种舞弊手段都是涉及收入和费用的利润舞弊手段,任何一种舞弊行为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虚增收入势必要增加资产,而虚增现金最为便利,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对现金舞弊造假手法情有独钟且乐此不疲。现金流量指标和利润指标在衡量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上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利润用于衡量一定会计期间内企业创造的价值,现金流量用于衡量企业创造价值的真实程度。现金舞弊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1)高现金舞弊;(2)受限现金舞弊;(3)现金流水舞弊。此外,还有其他舞弊手段,如递延当期收入、漏列负债等。

三、应对舞弊的主要措施

在了解舞弊手段的基础上,就能在财务报表审计中有意识地对舞弊加以关注,提高应对舞弊的能力。

(一)了解客户的经营状况

评估客户的经济状况,有赖于注册会计师对客户的经营及其产业的了解。经济状况包括内在及外在两个因素,外在因素包括经济景气及竞争情况,内在因素包括财务结构及经营绩效。外在经济景气及竞争情况可能说明客户经济活动及经营结果的变化或发现某些个别问题。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注册会计师评估客户财务报表有无遭受重大错误或舞弊的可能性,判断在审计过程可能遭遇的困难程度。

在获取客户经营业务的性质和所在行业情况的信息时,注册会计师应重点考虑哪些信息能够用以识别舞弊。注册会计师应运用专业判断辨别是否存在舞弊风险因子,评估舞弊的风险。舞弊风险因子不是在所有的舞弊情形中都是相关的,在不同规模的公司、不同所有制的环境下,一些舞弊风险因子可能有更高或更少的重要性水平。

(二)设计和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设计和实施正确的审计程序,以获取识别舞弊所需的信息。财务报表审计中查处舞弊的方法和程序不是独立于一般财务报表审计的方法和程序而存在的,财务报表审计的方法和程序在查处舞弊中同样适用,而且要在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进行。财务报表舞弊的审计程序和传统审计程序基本一致,但在运用时应更多地考虑财务报表舞弊的风险。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应当格外注意对重要审计程序的实施,这将有助于发现和查处财务报表舞弊。

1.分析性程序。实质性测试中的一个重要程序就是分析性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目前针对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有以下几种特殊的分析方法:(1)不良资产剔除分析法;(2)关联交易剔除分析法;(3)异常利润剔除分析法;(4)现金流量分析法;(5)收付实现制验证分析法;(6)表外筹资监管分析法;(7)比率分析法。

2.询问。在审计过程中,审计师必须保持合理的职业怀疑,搜集与舞弊风险相关的信息,深入调查管理层和员工。由于财务报表舞弊大多涉及高级管理人员,因此,当审计师就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的舞弊进行审计时,应当重点询问治理层、管理层和内部审计人员。对询问对象的询问内容与其职责密切相关,审计师应当根据不同的询问对象,运用职业判断,确定询问内容。审计人员应当充分运用审计心理学,从被询问人的口头语言和身体语言进行合理的推断,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

3.函证。是指注册会计师为印证被审计公司会计记录历载事项,防止被审计公司弄虚作假,而向第三者发函询证的方法,是对应收账款强有力的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通常应对银行存款、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已购买尚未交割的投资、银行借款、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等项目实施函证。通过函证,特别是对应收账款和银行存款的函证,注册会计师可以获取重要的外部证据,这是对付财务报表舞弊的锐利武器。

4.监盘。是对被审计单位的实物(包括存货、固定资产等)通过实地盘查,然后与账面核对的方法。所有销售环节最终都导致实物资产的减少,企业要隐瞒货物销售额,必定要隐瞒销售数量;而且存货和固定资产通常价值较大,存货又是品种繁多的一类资产,因而往往也是实施会计舞弊的首选目标。监盘是应对多计销售收入、存货和固定资产的有力武器,所以注册会计师必须重视实物监盘。

5.设计延伸性审计程序。是指在审计对象的时间范围、空间范围和深度上均可以延伸的审计程序,通常情况下不是常规的,而是由目标的追踪审计程序。常用的延伸性审计程序包括:(1)在一日之内或近期之内突击盘点两次现金;(2)对供应商及客户的调查,可以发现虚构的供应商及客户;(3)特别函证支票的二次背书;(4)跟踪支出分析,将正常的收入同所有的支出进行比较,假如支出超越了合法收入,那么超出部分也许就是舞弊所得;(5)追查期后事项,可以查出虚构销售收入和现金舞弊。

(三)保持职业怀疑态度

职业怀疑态度是指审计师以质疑的思维方式评价所获得证据的有效性。并对相关矛盾的证据以及引起对文件或管理层声明的可靠性产生怀疑的证据保持警觉。注册会计师应该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及敏锐的观察力,对于看似无关、可疑的迹象或线索,能够提出“合理疑问”,并能锲而不舍地追查下去,以确定其是否导致财务报表重大不实表达,排除合理怀疑。一直以来审计职业界对职业怀疑态度的理解都是:既不能盲目地认为每一个管理层都是不诚实的,也不能不假思索地认为管理层是绝对诚实的。

(四)实地调查和利用专家工作

注册会计师扩大实地调查程序必然能够为发现舞弊提供有意义的线索。调查工作可以从内外两方面进行。注册会计师应该深入企业生产、管理现场,观察生产经营过程,并询问相关工作人员,如采购员、销售员、保管员、生产工人等,可以获得有关企业内部控制、生产经营实际情况的重要信息,许多管理漏洞和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也不难被发现。如果有必要,还应该进行外部调查,如对供货商、商、消费者甚至同行业企业的调查。当然,注册会计师要真正实施广泛的内查外调还须要法律法规赋予相应的权限,并需要执业环境的整体改善。

参考文献:

[1]尹平.财务造假监控与检测[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23-56.

[2]付光武.中国上市公司管理舞弊的类型及审计对策[J].当代财经,2003,(9):89-92.

[3]黎任华.资本市场中舞弊行为的审计策略[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16-19.

篇3

【关键词】外币报表折算;现行汇率法;时态法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5-0112-2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多外资公司在我投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外资公司的进驻,催生了越来越多的跨国交易,投资,筹资,这些活动皆会使得跨国公司在提供会计信息是需要面临外币折算问题,而外币报表折算就是其中之一。

一、外币报表折算的概念

外币报表折算是指为了特定目的将以某一货币表示的财务报表换用为另一种货币表述。一般来讲,外币报表折算只是改变表述的货币单位,并不改变报表项目之间的关系。

二、进行外币报表折算的目的

主要有外币报表折算的最基本目的是为了向外国股东或其他使用者提供本企业的财务报告。这种折算只要按照报表日的汇率进行简单的换算即可。在国外资本市场有证券上市交易的公司,必须按上市地区的货币对外报告。这时的折算除了货币换算外,还需要揭示本国会计准则与外国会计准则的差别。编制跨国公司的合并会计报表的需要。由于编制合并报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母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等的需要,因而合并报表通常应以母公司报表所用货币来表述。

三、会计报表折算的方法

现行汇率法:现行汇率法是一种以现行汇率为主要折算汇率的外币报表折算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内容是:资产负债表上各资产与负债项目均按编表日现行汇率进行折算。净资产项目中除留存利润或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均按发生时的当日汇率折算。折算差额作为所有者权益的调整额成为资产负债表上的留存利润或未分配利润项目的平衡数,可倒挤确定。在留存利润或未分配利润后单独列示。折算后资产负债表上的未分配利润项目直接从折算后损益表上的未分配利润转入。利润表上的收入和费用项目,按现行汇率折算,或者按编表期内的平均汇率折算。

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是将资产与负债项目区分为流动性项目与非流动性项目两大类,将流动性项目按现行汇率折算,非流动性项目按历史汇率折算的一种外币报表折算方法。

这种方法的基本内容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各项目按编表日现行汇率折算。其他资产负债表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之外,均按历史汇率折算。资产负债表上的未分配利润属于平衡数,不必按特定汇率折算,可倒挤确定或从折算损益表转入。利润表上的折旧费用、摊销费用项目,按有关资产取得时的历史汇率折算;其他项目,按编表期的平均汇率折算。折算损失作为当期损益,以“折算损益”项目列入折算后损益表税前收益项目之前,其金额由折算损益表其他项目金额挤算求得。此时,资产负债表上的未分配利润项目由资产负债表其他项目折算后金额倒挤得出,并转入作为折算后损益表(期末)未分配利润金额;折算利得作为递延项目,以“折算差额”项目列入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之后。此时,折算后资产负债表上的未分配利润项目以及折算差额的确定方法同现行汇率法。

货币与非货币项目法。货币与非货币项目法是将资产与负债项目分为货币性项目与非货币性项目,将货币性项目按现行汇率折算,非货币性项目按历史汇率折算的一种外币报表折算方法。这种方法和流动与非流动法的区别在于对存货项目、投资项目的处理上有差异。

这种方法的基本内容是:资产负债表上的货币性项目,包括货币性资产与货币性负债(如现金、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长期负债等),都按现行汇率折算。资产负债表上的非货币性资产与负债项目(如存货、固定资产、短期和长期投资等),都按其取得时的历史汇率折算。净资产项目中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均按历史汇率折算。未分配利润项目属于平衡数,由资产负债表其他项目折算后金额倒挤得到,并转入作为折算后损益表(期末)未分配利润金额。“折算损益”作为当期损益项目列入折算损益表的税前利润项目前。其金额由折算损益表其他项目金额挤算求得。利润表上的折旧费用与摊销费用项目,同流动与非流动法一样,按有关资产取得时的历史汇率折算。由于存货按历史汇率,因而销售成本实际上也是按发生时的历史汇率折算的.其中期初存货按上年末汇率折算,本期购货按本期平均汇率折算,期末存货按期末现行汇率或取得时的平均汇率折算。利润表上的其他项目均按业务发生时的汇率或编表期的平均汇率折算。

时态法又称为时间度量法是一种以资产、负债项目的计量属性作为选择折算汇率依据的一种外币报表折算方法。这种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外币的折算实际上是将外币报表按一种新的货币单位重新表述的一个过程,其改变的只是被计量项目的计量单位,而不是计量属性。因此,各个外币报表项目应按其计量日期的实际汇率折算,这样才能保证不改变各外币报表项目的计量基础。

时态法和货币与非货币项目法相比较,绝大部分内容相同,不同之处表现如下:资产负债表上按历史成本计价的各项非货币性资产(如按成本计价的存货及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按取得这些资产时的历史汇率折算。资产负债表上按现行市价计价的非货币性资产项目(如按市价计价的存货、投资等),按编表日的现行汇率折算。通过上述四种方法的介绍可以看出,从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到货币与非货币项目法,再到时间度量法是外币报表折算理论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结果。而现行汇率法相对于上述三种折算方法具有其独特性,虽然其主要选择单一汇率进行外币报表折算缺乏足够理论支持,但其突出优点在于保持了报表折算前后大多数财务指标的一致性。

我们一般也称现行汇率法为单一汇率法,其他三种方法为多种汇率法。另外,如果外币报表折算的目的是为了编制合并报表,则应特别注意两点:第一,在折算之前,应当统一母公司与国外子公司的会计报表决算日和会计期间,使子公司会计报表决算日和会计期间与母公司的会计报表决算日和会计期间保持一致。两者不一致时,应当按照母公司本身会计报表决算日和会计期间,对子公司会计报表进行调整,根据调整后的会计报表进行折算,或者要求国外子公司按照母公司的要求编报相同会计期间的会计报表。第二,母公司应当尽可能统一母公司与国外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使国外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与母公司保持一致。当国外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与母公司不一致时,母公司应当按照本身规定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对子公司的会计报表进行必要的调整,根据调整后的会计报表进行折算。依据重要性原则,如果国外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与母公司的要求差异不大,母公司也可直接根据该会计报表进行折算。

四、我国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方法的选择

当前国际上外币财务报表折算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模式:第一,以美国会计准则为代表的,采用现行汇率法与时态法并行的折算模式。1981年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第52号财务会计准则基础功能货币概念。把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分成两个步骤:首先用时态法把子公司当地货币表述的财务报表折算为以功能货币表述的财务报表;然后,用现行汇率法把以功能货币表述的财务报表折算成以美元表述的财务报表。第二,以国际会计准则为代表的,只采用现行汇率法。2003年修订的国际会计准则第21号准则要求,每个会计主体都应但采用功能货币计量器财务报表项目;同时,会计主体可以用任何货币表述其财务报表。

我国新会计准则规定我国外币财务报表折算采用现行汇率法。我国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已基本与国际会计准则相趋同,但现行汇率法在我国的应用并不尽人意。目前,我国的跨国企业刚起步不久,占主导地位的海外投资企业大部分还是国有企业,特别是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及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的股份制企业,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为了反映和维护国家在跨国公司中的权益和地位,提供有助于跨国公司的投资方向和投资规模进行宏观控制的会计信息,就需要以母公司为主要依据,这不仅在国际上具有通用性,也适合我国跨国公司公有制为主导的现状。而且我国跨国公司及其海外子公司的经营活动大都是出口商品。其功能货币是母公司所在国货币即人民币。这种情况下,有关汇率一旦发生变动,必然会影响到母公司的经营活动和现金流量,时态法正好能恰当反映这种实际状况。

所以即使我们正在与国际趋同,我们还是要考虑我国具体国情,不可盲目趋同。

【参考文献】

[1]林恩惠.新会计准则下的企业外币折算[J].福建轻纺,2008(10).

[2]冯娜.外币报表折算方法选择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

[3]张晶晶.外币报表折算问题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2007.

篇4

【关键词】地方财政 经济金融

一、县级财政收支情况与特点分析

根据地方经济金融发展状况,本次从陕北、关中、陕南三个地区各选取了一个样本县(为表述方便,陕北的样本县称为A县;关中的样本县称为B县;陕南的样本县称为C县),其中,A县经济发展状况属于相对较好,B县经济发展状况属于一般,C县经济发状况属于相对较差。

(一)财政收入情况与运行特点分析

一是在经济状况较好的县,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渠道。2011年,A县和B县的税收收入占比分别为50.5%和66.2%,而C县的税收收入占比仅为14.8%,这说明在经济状况较差的县,税收对当地财政收入的贡献十分有限。

二是经济状况较差的县对上级财政的依赖程度较大。2010年C县的上级财政调拨和返还为2.84亿元,2011年增加到3.82亿元,同比增长34.51%。2011年,上级财政调拨和返还占C县财政收入的比重为29.8%,同期A县上级财政调拨和返还占当地财政收入的比重为24.14%,而B县则没有上级财政调拨和返还。三个样本县中,经济状况较差的C县对上级财政的依赖程度最大。

三是经济状况较差的县对土地出让金收入的依赖程度较大。2011年,C县土地出让金收入占当地财政收入比重为14.3%,同期A县土地出让金收入占当地财政收入比重仅为4.5%,而B县则没有产生土地出让金收入。不仅如此,C县的土地出让金收入还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2010年,C县土地出让金为1.49亿元,到2011年上升为1.83亿元,同比增加0.34亿元,增长22.82%。

(二)财政支出情况与特点分析

一是县级财政支出整体上呈现逐年大幅度增长的趋势。经济状况较好的县,财政支出增长幅度相对较大。2010年,A县、B县、C县财政支出总计分别为39.2亿元、28.9亿元、11.9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41.5%、37.6%、-11.2%。2011年,A县、B县、C县财政支出总计分别为52.8亿元、43.7亿元、13.5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34.7%、51.2%、13.4%。以上数据显示,经济状况较差的C县受地方财政实力约束,财政支出增长幅度较小,甚至下降。

二是县级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支持“三农”和改善民生领域。近年来,三个样本县按照国家有关支持“三农”和改善民生领域的政策导向,不断加大对农林水事务、教育、医疗以及社会保障方面的财政投入力度,县级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2010年,A县、B县、C县用于支持“三农”和改善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占比分别为46.6%、68.3%、53.8%。2011年,A县、B县、C县用于支持“三农”和改善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占比分别为69.3%、62.9%、61.4%;以上数据显示,不论是经济状况较好的A县,还是经济状况较差的C县,都将“三农”和社会民生领域作为财政支持的主要方向。

二、县级财政收支情况总体评价

(一)A县财政状况良好,但是可持续性偏弱

A县凭借丰富的煤炭资源,地方经济快速发展,财政收入实现了大幅度增长,且收入结构比较合理,对上级财政和“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较小。全县财政支出保持了快速增长,主要用于支持“三农”和改善民生,符合国家政策导向,支出结构比较合理。全县财政收支缺口压力较小,2010年全县财政赤字仅为0.7亿元,2011年全县财政盈余2.6亿元。但是,A县财政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从短期看,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形势转趋恶化,煤炭市场低迷,煤价接连下跌,对以煤炭开发为主要产业的A县来说,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难度加大。从长期看,仅靠开发不可再生资源,财政高速增长难以为继。

(二)B县财政自给能力较强,但是财政赤字压力较大

与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全县财政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税收是最主要的财政收入渠道,当地财政自给能力较强,基本不依赖上级财政和“土地财政”。近两年来,全县用于支持“三农”和改善民生的财政支出占比均保持在60%以上。但是全县财政支出增长过快,财政收支缺口压力较大,2010年、2011年全县财政赤字分别为12.5亿元、22.4亿元,财政赤字逐年大幅度扩大。2012年以来,受市场供需矛盾突出,原材料、产成品价格波动等不利因素影响,当地工业经济运行极其艰难,企业普遍开工不足,长期处于停产和限产状态。2012年1季度,全县75户规模以上企业,有27户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作为全县财政收入主要渠道的税收收入完成不足1.3亿元,仅占全年任务的15.7%,可以预计,2012年B县财政收支状况不容乐观。

(三)C县财政自给能力较弱,但是财政赤字压力较小

受限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C县财政收入增长缓慢,对上级财政调拨和返还的依赖程度较高,同时“土地财政”的问题也相对突出。近两年来,该县财政支出增长幅度相对较小,2010年甚至出现负增长,基本体现了量入为出的原则,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支持“三农”和改善民生。C县财政收支缺口压力较小,2010年财政收支基本平衡,略有盈余,2011年财政赤字0.7亿元。目前该县财政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县级财政收入空间难以拓展。近几年,县政府在“三农”方面投入财政资金较多,有力支持了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但是,大部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均享受了免税政策,在短期内对当地增加税收的贡献较小。二是财政收入来源不广。C县县域财政收入主要依靠当地两家有色金属公司,然而这两个公司的产品价格不够稳定,存在大起大落的情况,在产品价格处于低迷状态时,对当地财政收入影响较大。

三、县级政府债务状况及其对金融机构的影响

近年来,在加快发展地方经济,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以及政绩形象工程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大幅度增长,但是,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却不能满足财政支出快速增加的需要,由此,政府债务融资成为缓解地方财政收支矛盾的重要途径。

(一)县级政府债务规模状况

1.A县债务负担较小,具备较强的偿债能力。A县于2009年、2010年先后发行5251万元和4030万元的三年期政府债券,截至2011年末,债务余额为9281万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2.06%。

2.B县债务负担适中,债务增长速度逐年放缓。2011年,B县政府债务余额为5.91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27.7%,偿债压力适度。近几年来,B县债务增长速度呈现逐年放缓的趋势,2009年增长率为178.8%,2010年增长率为17.1%,2011年放缓至1%。债务资金用途主要为公益性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3.C县债务负担沉重,债务规模逐年扩大。2009年C县政府负债为6.43亿元,增长50%;2010年政府负债为7.99亿元,增长24.26%;2011年政府负债为13.48亿元,增长68.71%,占当年财政收入的105.3%,当地财政已经到了入不敷出的程度。资金用途主要集中在:一是公益事业工程建设费用,如城区亮化工程、乡村公路建设材料款、绿化工程款等,占比79.11%。二是乡镇招待费用及办公配套设施费用,占比4.21%。

(二)县政府融资平台情况及其对金融机构的影响

按照人民银行定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指由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等通过财政拨款或注入土地、股权等资产设立,承担政府投资项目融资功能,并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调查显示,三个样本县都设立了地方融资平台,主要通过银行贷款等方式筹措资金,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1.A县政府融资平台资本实力雄厚,没有银行贷款。该县融资平台为A县国有资产运营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2年11月,注册资本20亿元,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注入的资本金、公司经营收入和参股企业分红等。截至2011年末,A县国有资产运营公司代表县政府出资参股20户,共投入股本金19.69亿元,扶持了一大批具有带动作用的骨干项目,产业涉及电力、煤炭深加工、建材、农产品加工以及养殖等多个领域,带动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多亿元,有力促进了地方民营经济的发展。

2.B县政府融资平台资本实力增长迅速,银行贷款规模适中、风险较小。B县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成立于2005年,注册资本2000万元,资产总额3500万元。截至2011年末,注册资本达到4.6亿元,资产总额8.4亿元,目前只有国家开发行贷款,贷款总额5730万元。目前已归还贷款2380万元,尚有贷款余额 3350万元,相对于该公司的资本实力,还贷压力较轻,银行信贷资产风险较小。

3.C县政府融资平台银行贷款逐年剧增,金融风险隐患不容忽视。2008年,C县利用城司在银行贷款贷款7938万元,2009年增至19297万元,增长98.16%;2011年增至26984万元,较2009年增长39.84%。其中,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金额达2.19亿元,占比80.97%。贷款期限一般较长,有10年期、12年期和15年期三种。贷款利率执行人民银行基准利率,合计每年支付利息约1600万元。据了解,C县每年新增的财政收入除偿还利息外,不够偿还所欠银行贷款的五分之一。县政府要求延长债务期限,致使贷款逾期,负债逐年积累,银行贷款风险不断加大,金融风险隐患不容忽视。

篇5

目前,基层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宣传仍停留在挂横幅标语、设置宣传栏、橱窗广告、告示牌、印刷材料等传统方式上,且90%以上的基层机构仅在营业厅内或网点附近宣传,宣传范围小,社会知晓率低;多数机构在宣传理财产品时,重收益宣传,轻风险提示。据对1200户居民问卷调查显示,对人民币理财业务“比较熟悉”的占17%,“略知一二”的占44%,“不了解”的占39%;38%的客户对银行理财产品宣传不满意;42%的对理财产品的风险提示不满意;38%的不了解理财产品的风险程度。同时,对内宣传、培训力度不够,业务人员不能详细讲解产品的特点、不足,客户无法对理财产品有系统的认知。

二、理财业务内部管理不规范

除天津塘沽区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赤峰市中国银行外,其他理财产品经销机构均未设置专门理财部门,也未配备理财师;多数机构缺乏健全有效的市场风险识别、计量、监控手段,难以根据市场利率和汇率波动,即期做出准确预测,为客户理财提供优质服务;经销机构的理财业务只在储蓄科目中反映,未设立专门科目进行核算,难以有效监控资金使用情况;部分经销机构将人民币理财新产品销售额按一定比例折算成存款进行考核,忽视风险、收益等因素,致使基层分支机构盲目追求业务规模扩张。

三、专业理财人员匮乏,队伍建设滞后

基层银行业金融机构多自2005年开办人民币理财业务,时间较短,专业理财队伍尚未形成。取得CFP(国际金融理财师)和AFP(金融理财师)资格的人数远不能满足理财市场的需要,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理财业务的稳健、快速发展。

四、理财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

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个人理财品种不断增加,但多数理财产品内容相近、收益和投资期限雷同,难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理财需求。如多数理财产品起存额均在5万元以上,付息方式为“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等。产品同质化导致客户购买理财产品只关注收益率,进而引发理财产品销售“价格战”,加大了理财业务风险。

篇6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审计对策

这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财务报表舞弊问题也越发严重,特别是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舞弊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其实不光是我国,世界发达国家的企业也存在财务舞弊问题,在美国,经济界认为财务舞弊者造成的危害比还严重。在我国,财务舞弊案不仅会损害债权人、投资者的合法利益,同时也会给国民经济秩序带来巨大伤害。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加强审计是当务之急。

一、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手段

毋庸置疑,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会产生巨大的损失。上市公司一般通过以下一些手段实施财务报表舞弊:

(一)资产负债表项目舞弊

这种舞弊又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一是资产舞弊,包括现金舞弊、应收项目舞弊和虚拟资产挂账。现金舞弊是最常见的舞弊方式,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恰恰能造成巨大的损失;应收项目舞弊是指上市公司随意操作公司存货的数量,将合格产品当作废弃品予以处理,或者通过西虚假发票来虚增存货;虚拟资产挂账是公司继续将没有实际价值的资产挂在账上,以此达到虚增资产和利润的目的。二是负债舞弊,上市公司在流动负债上动歪脑筋,比如公司采购物品时,物品已入库,但没收到购物发票,这时候应该将未付款项计入应付账款科目,但是一些上市公司故意不计入应付账款,以此达到财务舞弊目的。

(二)损益表项目舞弊

这种舞弊手段分为两种方式,一是收入舞弊,即通过虚构销售活动来达到舞弊目的,具体操作方式是填写虚假出库单、虚假发票,虚构销售对象,让投资者误认为自己公司有很好的收益。二是成本费用舞弊,一些上市公司利用成本结转和计量的复杂性,提前或延迟确认费用,以此达到舞弊目的,比如将本该由下次分摊的材料成本提前到本期核算,这种以领代耗原材料核算的做法可以掩饰上市公司的舞弊目的。

(三)现金流量表舞弊

上市公司在形成会计盈余的过程中,不少会计假设现金流量和会计原则并不会参与其中,因此公司高层难以通过采取改变会计方法的形式来变化现金流量,但公司还是能通过经济业务和结算过程来对现金流量情况进行人为操控,甚至可以人为增加现金流量净额,给投资人造成假象。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上市公司实施财务报表舞弊的方式有很多种,他们为了谋取一己私利,不惜伤害别人的利益,这种行为是必须严厉禁止的。要防范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案例,对其加强严格的审计刻不容缓。

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审计对策

要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进行审计,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优化审计程序

首先,准确识别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迹象。能否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迹象进行准确的职业判断,直接关系到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审计的成果。其次,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进行准确评估,要借助不同的财务数据以及其他相关数据的内在联系,科学评价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再次,邀请富有实践经验和专业才能的审计专家组成审计小组,促使他们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上市公司的审计程序、时间和范围,以此防范财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风险。第四,严格实施审计过程,特别是要加强风险再评估,适当修整审计计划,进一步扩大审计测试范围,得出合理的审计意见。

(二)优化内控制度

人类社会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行之有效的管理活动。“无规矩,无方圆”,大到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小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市场营销,都离不开有效控制,如果没有制定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就好似一个城市没有护城河,敌军可以随意掠夺。有鉴于此,加强内部控制至关重要。上市公司尤其要加强内部控制制度。首先,上市公司要优化自己的治理结构,防止出现“内部人控制”和监事会形同虚设的问题,具体而言,上市公司要充分发挥审计委员会的功能,要强化对注册会计师反映的会计信息问题的监管力度,还要防范审计师与公司高层的不法勾当行为,防止他们侵蚀公司利益。其次,上市公司还要自我评估自己的内部控制情况,要定期或不定期的评估公司内控体系,及时发现问题,防止财务报表舞弊现象的发生。

(三)完善公司外部治理机制

首先,上市公司要优化信息披露制度,要杜绝不充分、不及时信息披露现象,尤其要杜绝虚假披露行为,要不断规范信息披露准则和规则体系,尤其是要加强自愿性披露,包括公司背景信息披露,公司面临的风险及相应措施披露,以及社会责任、人力资源、环境保护信息等。其次,为便于公司会计报告更加直观地反映社会责任资产、负债以及社会责任权益的分布情况,让公司各利益相关者更全面系统地获取对其有用的信息,上市公司应借鉴国际上的先进做法,并结合我国现阶段的现实国情,编制独立的公司社会责任会计报告。

三、结束语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不言而喻,虽然我国对这个话题已经有了不少研究,但对其认识依旧处于探索阶段,论成果不够多,也不够先进,所以无法有效地指导实践操作。在此背景下,实业界应该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研究,并采取合适的审计对策,形成理论体系,为实践操作提供参考。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上市公司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应有的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大翠.基于舞弊行为的审计策略与方法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苏州.苏州大学,2008:30 -32.

篇7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监管研究

对于我国当前的诸多上市公司的发展来看,财务舞弊现象是比较普遍的,上市公司内部出现财务舞弊会严重的影响我国的上市公司的健康良好发展,同时也不利于上市公司进行融资和投资工作,也就无法从根本上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内部管理者的工作态度不够端正,公司内部工作人员没有足够的责任心,公司内部没有足够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公司的管理者对公司疏于监管,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都会导致我国上市公司出现财务舞弊的现象。如果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问题不能够及时解决,就会严重的制约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不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一、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成因

(一)公司内部会计制度不够完善

对于一个上市公司的发展来说,如果没有足够完善的会计制度,就会严重的导致该上市公司出现财务舞弊现象。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会导致我国上市公司内部会计准则不够规范,从而也就会造成上市公司内部出现财务舞弊现象。上市公司内部会计准则不够规范,首先最明显的表现为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原则的人为设定两个方面,其中会计基本假设其实就是一种人为假设,是企业计量和报告的前提。然而会计基本假设是人为设定的,从而也就会造成信息和客观性不够一致,逐渐的就会产生大量的非真实信息。对于一个上市公司的发展来说,会计基本原则,其实是会计工作的一种指导思想。在上市公司发展的过程中,会经常的产生一些经济方面的交易,同时在发生经济交易或者是发展经济的时候应该对会计信息进行合理的制定与监管,同时又因为会计信息制定和上市公司发生的经济交易缺少一定的稳定性,因此就会导致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在进行经济核算以及会计制度核算的时候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上市公司内部的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不够完善,就很可能会从根本上造成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

(二)上市公司内部约束机制不够完善

上市公司内部的约束机制不够完善,就会导致该上市公司出现财务舞弊的现象。我国现如今的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是以国有企业为主体,股权特征比较明显,上市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大多都是有一定的内部人来对公司进行控制与监管。这样下去就很难能够形成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很多上市公司的股权也会变得相对分散,而对于很多股东、董事和监事来说,他们只是该公司资产的代表人,从来都不是该上市公司资产的所有者,就会导致该上市公司出现虚置产权主体的现象,从而就会造成该上市公司频繁出现财务舞弊行为。

(三)上市公司外部监管不够完善

对于一个上市公司来说,如果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外部监管不够完善,也会造成该上市公司会普遍出现财务舞弊的现象。作为上市公司的主要监管者,证监会的成立时间比较短,常常会因为自己的监管经验不充分,从而使上市公司内部出现很多的虚假信息。一些地方的政府为了发展当地的社会经济,都会大力的扶持本地的上市公司,促进当地上市公司的良好发展,在监管当地上市公司的时候,对公司内部的财务舞弊现象都会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从而也就会促使公司内部出现的财务舞弊问题变得更为严重。

(四)法律法规不完善,打击力度不够

说起导致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重要因素,不得不说法律法规制度的不完善以及打击力度不够大,对一个上市公司的发展来说,在其发展过程中,如果没有足够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或者是没有足够强大的打击力度,那就会促成上市公司内部出现财务舞弊的现象,最终也就会严重的影响上市公司内部的投资环境以及融资环境,十分不利于上市公司的良好发展。

二、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的治理对策

(一)积极完善公司内部的会计制度

如果要从根本上有效的治理我国上市公司出现的财务舞弊问题,首先,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积极完善上市公司内部的会计制度。在完善会计制度的时候,最开始应该转变认为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原则的人物设定的思想模式,以及会计信息一定要确保真实性。在传统的公司管理模式视觉下,很多管理部门和管理者都认为在上市公司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够做到会计信息与公司的实际发展情况十分接近或者是十分吻合,也就是说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会计信息不够真实的现象。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相关的上市公司或者是上市公司内部相关的部门和相关的管理人员,应该积极创新公司的管理思维以及管理模式,并且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从根本上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另外,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相关的管理者应该积极规范公司内部的会计准则,遵循公司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潮流,促使上市公司的发展越来越朝向专科学校和前瞻性的方向发展。

(二)积极完善上市公司内部约束机制

上市公司的内部约束机制作为一种自律途径,能够从根本上有效的治理我国上市公司现已出现的财务比率问题。在上市公司财务内部运行机制工作的时候,首先,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完善上市公司现有的法人治理结构,同时还应该强化独立董事和外部董事的管理机制,给公司内部的股权特征变得科学合理。其次,最重要的问题是上市公司内部的相关部门以及管理者,应该积极完善公司内部的各种管理制度以及创新管理模式,积极引导上市公司朝着诚信经营的方向发展,上市公司内部还应该积极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建立,从根本上充分的完善经理人经营的模式,使上市公司的发展具有规范性,并且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信经营,这样一来,也就能够从根本上治理上市公司内部的财务舞弊问题。

(三)积极强化上市公司外部监管体制

在积极解决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的时候,强化上市公司外部监管体制是很重要的,首先,证监会应该从根本上加强对上市公司的审核和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同时还要建立起足够完善的公司保荐人管理制度,这样一来,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问题,同时也能够促进上市公司的良好健康发展。

(四)不断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打击力度

在进行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的处理时,相关的部门和相关的管理者应该积极建立上市公司内部发展过程中的管理规范。同时,我国应该尽快的出台一些科学合理的关于及时解决上市公司内部财务舞弊的法律法规,加大对上市公司发展的扶持力度,同时要坚决的打击上市公司的财务行为,应该设立一些会计事务所,或者与相关的高校进行沟通与交流,促使高校能够培养出大量的优秀会计师以及审计师。国家应该通过明确的法律法规规定,坚决打击上市公司常常出现的法律舞弊现象,对积极举报上市公司舞弊问题的人进行奖励,从根本上提高举报人的积极性,并且调动举报人的热情。国家应该出台科学合理的法律法规,从根本上规范上市公司的发展经营行为,打击上市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常常出现的财务比以及弄虚作假的现象,从而促进上市公司的繁荣发展和平稳运行。

三、结束语

在我国诸多的上市公司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财务舞弊的现象以及财务信息弄虚作假的行为,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够及时的被解决,那就会严重的影响上市公司的良好发展。在积极解决上市公司内部财务舞弊问题的时候,相关的部门以及相关的管理人员应该积极的完善会计制度和内部的约束机制,同时应该强化外部监管体制,并且建立和完善一定的法律法规,加大对上市公司内部财务舞弊行为的打击力度,从根本上解决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

财参考文献:

[1]韩芳艳.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动因探析[J].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6(06):102-106.

篇8

最后本文提出公司从对信息公示认识、对会计处理辨别、企业内部控制,伦理道德观等方面着手改善,防止类似会计舞弊事件再次发生,以期我国上市公司得到启迪和借鉴。

关键词:会计舞弊;道德建设;信息公示

一、引言

会计舞弊的现象每天都在上演,其危害不言而喻。如何避免和防范会计舞弊的发生是一个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本文严谨深入得分析了戴尔储备金舞弊和违反公示的问题,详细了解了戴尔公司会计舞弊问题的成因、采用的手段、舞弊后的现象。通过分析个案以期得到防范会计舞弊发生的解决办法,给我国上市公司带来启示,引导社会经济良好有序的发展。

二、戴尔公司会计舞弊案例的描述与分析

(一)违反公示与收取回扣

回扣也是公司营业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购买商品的价格不同,产生的回扣也不同,所以针对具体的产品回扣是有一定的上限。如果回扣过高,占公司营业利润比重较大,就说明公司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在对外的公司财务报表中都要明显的公示。让投资者可以进行有效的投资和判断,维持证券行业的良好发展。

2005年美国证监委员会调查戴尔财务状况期间发现其存在违反规定的会计行为。戴尔没有将能影响到其营业利润的巨额回扣进行任何及时有效的公示,并虚假的财务报告。从2002年开始因特尔和戴尔达成协议,因特尔成为戴尔电脑芯片的唯一供货商,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向戴尔公司提供大量的资金作为回扣。这笔回扣金额巨大,大到可以对戴尔营业利润造成实质性的影响。按照规定来说,戴尔应该将这笔回扣在财务报表中进行公示,然而戴尔并没有这么做,而是把这笔资金算作营业收入。戴尔的这种行为显然违反了会计标准。不过由于当时社会监管制度的缺失,SEC竟然没有对戴尔进行制裁。因特尔提供的大量回扣明显的增加了戴尔的营业收入,戴尔为了掩盖这一事实,将其解释为费用的降低及产品成本的减少。到后来,戴尔开始使用AMD提供的芯片,因此因特尔公司拒绝再向戴尔提供资金,造成戴尔营业利润和股票的急剧下滑,戴尔出现财务困境,同时也给大量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由此可以表明戴尔存在违反公示和财务造假的情况。

(二)对回扣和虚假公示的掩饰

本文前面提到过,基于各种原因戴尔要求因特尔支付的回扣逐年增加,而且数额巨大。戴尔显然没有意识到这种做法的危害,也没有认识到这种巨额回扣已经严重影响到公司营业收入的实质。公司高层刚愎自用,依旧要求增加回扣。但是在相关的报告书中并没有提到或公开任何关于回扣的处理。回扣的不断增加造成戴尔公司的经营利润逐年上升。按照会计准则和行业要求,这种回扣应该在财务报告进行及时有效的公开。但戴尔并没有这么做,只是轻描淡写的将收入的急剧增加解释为费用的降低及产品成本的减少。很有意思的是,戴尔CEO在2004年提出,戴尔电脑芯片的货源已经有了强有力的保障,供应链已经掌握在戴尔手中。在财务报表中对回扣的事只字不提。

2007,戴尔透露出了使用AMD产品的想法,并将其作为戴尔特定使用产品。可以想象,戴尔公司的这一决定,一定会对因特尔的经营业绩造成影响,使其市场份额严重缩水。相反,AMD公司在蓬勃发展。这不是因特尔公司愿意看到的。可以想象的到,少了因特尔支付的大量回扣,戴尔的营业收入会显著的下降。果不其然,英特尔刚一停止向戴尔支付回扣,戴尔就受到重创,营业利润直接断崖式的下降36%。这与之前戴尔积极营造出来的公司业绩平稳增长的假象大相径庭。这才是戴尔公司的真实状况。不过,戴尔方面相当淡定,用产品价格普遍降低的接口来掩饰公司营业收入急剧下降的事实。这是蒙蔽投资者的行为,严重违反证券法律。

三、防范会计舞弊的应对措施

(一)提高对企业信息公示的认识

我们知道,回扣是营业利润的重要部分。但是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公开。如果回扣没有及时有效的公开,投资者就会根据虚假的信息做出错误的投资,对投资者造成损失。戴尔公司的会计舞弊案件不是个例,很多公司都或多或少存在类似问题。通过分析案列,让投资者和监督者得到有用信息。从戴尔公司的案例分析来看,作为投资者不仅要由要有极强的判断力,还应该更加关注企业的信息公示,判断其是否真实有效,清醒的认识到信息公示的作用,辅助自己进行科学有效的投资。

(二)加强对会计处理的辨别

会计销售金额与比率相离走向与利益的夸大有一定关联。不过,美国证监委员会通过分析戴尔在特定期间利润急剧减少发现其中存在问题的,在以前处理的案例中,几乎没出现过这种情况。因此,我们应该针对具体的情况来考虑和看待回扣的会计处理和公示。

(三)加强管理者的道德建设

公司管理者的任何一个决定都可能影响到公司未来的走向,影响到公司的生产经营。如果高层管理者没有很高的人格道德,很可能造成上梁不正下梁歪的不好的风气,所以加强对管理者的道德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关于戴尔公司会计舞弊案例的启示与思考

整片论文主要围绕了信息公示和储备金舞弊进行分析讨论。形成这两个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市场监督机制不全面,公司管理人员道德品质不坚定,企业内控制度不严谨或落实不到位等。这就涉及到了主管和客观层面。公司主要负责人因为眼前利益的诱惑,承担过重的财务压力,或者炒股的行为需求等,在没有道德约束的情况下产生舞弊;同时,因为相关财务制度和机制的落后,人们不能及时有效的发现虚假的信息,监管不到位等导致舞弊的发生。大部分发生舞弊的公司都存在内控缺失的问题。

本研究对戴尔公司会计舞弊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分析了其出现会计舞弊的原因与手段,要对公司领导及管理层不断的进行社会道德教育,才能最终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性,满足市场的要求。我国现在的管理观念比以前更加的实用,更加先进,逐渐向发达国家看齐,正在良好的发展道路上前进。但是,我们还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我国的财务管理模式还存在不足需要改进,怎样才能把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做好,是继续我们现在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W.R.Kinney.Jr,L.S.McDaniel.Characteristics of Firms Correcting Previously Reported Quarterly Earning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89(11):71-93.

[2] Obeua.S.Persons.Using Financial Statement Data to Identify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J].Journal of Applied Business Research,1995(11):127-145.

[3] 张改玲.财务报表的粉饰行为及防范刍议[J].企业导报,2012(1):98-101.

篇9

G•杰克•波罗格纳和罗伯特•J•林德奎斯特认为管理舞弊是由担负管理职责的职员从事的谎报公司或本单位业务水平的舞弊,其目的是从这类舞弊中寻求获得晋升、奖金或其他经济激励的地位象征的好处。他们将发生在企业内部的舞弊分为雇员舞弊和管理舞弊两类。管理舞弊,简单说来,是指管理当局采取不法手段,故意错报或漏报重要信息,生成误导性的财务报表,欺瞒投资者和债权人,以获得非法利益的行为。近年来,各种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利用自身的职务之便,钻法律和企业会计准则的漏洞,通过虚增资产、收入、利润,虚减财务、费用等手段粉饰财务报表,骗取债权人和投资者的信任,实则榨取他们的资金为自身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新闻报道屡见不鲜。

二、提高审计质量对控制管理舞弊的重要意义

(一)审计对管理舞弊防范的必要性一直以来,审计师被人们称作经济警察和经济卫士,自然地,在对管理舞弊的防范方面,审计届必须起到表率作用。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相关的责任》中第四条规定[2],“舞弊是一个宽泛的法律概念,但注册会计师关注的是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舞弊。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关的故意错报,包括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导致的错报和侵占资产导致的错报。”由此可见,《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要求我们必须要对管理舞弊实施审计。

(二)审计对管理舞弊防范的有效性要想实现高质量的审计,就必须对审计工作的每个环节都加以关注。但是,由于审计证据的真实性、充分性和相关性是对审计质量的基本保证,所以审计取证环节也就成为了最基础和最重要的环节。虽然管理舞弊的审计取证的模式在不断地进步,已由最早的账目基础阶段发展到制度基础阶段,再到现在的风险基础阶段,但现代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显然还不够完美,存在局限性。

三、加强上市公司管理舞弊的审计防范

(一)正确的高层管理理念

1.企业应追求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企业的高层管理者眼光要长远,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不能一味的以牺牲企业未来的资源为代价获取短暂的眼前的利益。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领导者或者说管理者应该是有远见的,他制定的发展策略应该是站在一定的战略高度之上的。一个真正意义上高素质的管理者,追求的不应该仅仅是个人的利益最大化,而一定程度上来讲应该是行业利益最大化、社会利益最大化。

2.正确的认识财务报表于公司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只用一份正确客观反映公司业务实际情况的财务报表才是有价值的,才是对公司日后发展策略的制定有指导意义的。每个管理者当然都希望自身的财务报表反映出来的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指标是健康的甚至是优秀的,这样才能取得更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的信任,筹集更多的资金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可是通过舞弊等手段,粉饰出的虚假财务报表,纵使能骗取一些投资者和债权人投入资金,帮助企业暂时性的渡过难关,这个漏洞就会想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3.理性对待审计结果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审计指出财务报表存在的问题,并不是简单的理解为为了给企业找的麻烦。审计出的问题恰恰是以前、现在或不远的将来会阻碍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管理者自身看待评价自己的管理成果,总是不能做到100%的客观公正,这是每一个自然人的本性也是不可能完全突破的局限性因素。而审计就如同照镜子,有机会通过第三者的角度看待自己的企业。企业应该珍惜利用每一次的审计结果,把审计当作是对自己的体检,及时的发现和治疗问题才可能帮助企业长久发展。管理者应该利用审计结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企业自身还存在的管理方面的漏洞,及时地对管理制度和业务实施规范进行科学恰当的调整,使得内部控制更加健全。

(二)利用审计师工作

1.健全的内部审计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是当今实行的风险性审计模式的一个基础。只有保证内部控制制度是完善的,没有漏洞可钻的,才能确保审计人员在严格遵循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后,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内部审计制度实际上是一种方法论,这并不是可以通过空想就可以完善的,而是需要所有审计专家以及相关审计人员在工作实践中,从发现的问题中总结经验不断地发展起来的。不要只是停留在发现问题后就解决问题的表面程度上,在发现问题后,更多的是需要我们思考和探寻到底是由于那个环节的制度或方法的缺陷的存在,才导致这个问题可能发生,进而建立更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彻底的杜绝同样问题的发生。

篇10

[关键词] 舞弊审计准则 舞弊审计实务 改进完善

2006年中国财政部颁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l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新的舞弊审计准则在结构上体现了很强的国际趋同;在内容上更加细化,提供了更加详细的操作指南;采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建立起新的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x检查风险;新准则强调审计重心的前移,强调对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强调保持充分的职业怀疑态度;增加了项目组讨论的程序。。独立的舞弊审计准则的制定提高了业界对舞弊的重视,增强了注册会计师发现舞弊的能力。但是,与以美国为代表的很多国家的以及国际审计准则相比,我国的舞弊审计准则仍然显得不够成熟,舞弊审计实务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缺少“红旗标志”

国内外审计学术界和职业界将舞弊风险因素视为压力、机会、态度或舞弊行为合理化这三个环境特征统领下的可能导致舞弊行为发生的情形,总结出一大批认为能够显示财务报表舞弊迹象的标志,即“红旗标志”。“红旗标志”可以提高独立审计师对管理层产生舞弊动机的职业关注,提高其对财务报表舞弊风险领域的警觉。要求注册会计师充分关注红旗标志,已在审计学术界和职业界基本上取得了共识,而且在多个国家的舞弊审计准则中也均为注册会计师提供“红旗标志”。而我国的舞弊审计准则只提出了舞弊风险因素的概念,但没有给出具体的例子。考虑到由于我国处在经济转型期间,经济生活中出现的舞弊风险因素例子和国外较为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有所不同,而且由于我国的研究力量稍显薄弱,未来得及在准则中独自提炼成章节,因此,我国的审计准则中没有“红旗标志”。

二、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有可能导致舞弊审计中的风险评估出现目标定位偏差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虽然变革了审计方法及其传统的审计理念,但同时也给部分执业审计师形成了审计观念的紊乱,使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全力规避风险进而唯利是图。这是因为,按照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判断逻辑,如果被审计单位经营失败的风险较低,即使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存在错报的可能性,注册会计师卷入诉讼的机率也不会太高,审计失败的可能性比较小,在这种情况下,实施大规模费时费力、代价高昂的实质性测试显然是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这就必然形成会计师事务所将大量的精力用于研究客户的行业风险和经营风险,而对审计意见进行直接支持的实质性测试越来越少。世界各国的风险导向审计中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比如,施乐公司按虚构的毛利率调节各子公司的销售成本,莱得艾德公司通过编造没有任何原始凭证支持的会计分录调节利润等等。这些会计舞弊手法,手段并不十分高明,如果会计师事务所严格按照审计准则所要求的审计范围、审计程序实施完整的实质性测试,可能很多的财务舞弊案件都可以被及时发现或者得到有效制止。舞弊审计中的风险评估目标要定位于何处易存在舞弊,而不是仅仅节约成本和降低民事赔偿风险。

三、缺乏对审计师的免责规定

舞弊审计准则的每一次重大变化都是人们期望缩小公众期望差但同时也是审计师责任不断加大的过程,这是一个总的变化趋势。我国的新舞弊审计准则同样也提高了审计师的舞弊审计责任。但是,如果审计师严格按照舞弊审计准则从业,则美国的审计师可能免于受到法律的责难,而我国的审计师则可能受到法律的处罚。因为国外审计准则明确说明“审计师在严格按照舞弊审计准则执业的情形下,能够免除其因被审计单位舞弊导致的、审计师可能由此被追究的‘未勤勉尽责’的审计法律责任”。而我国审计准则中对此没有做出规定,审计诉讼中法院往往根据审计结果来确定审计师的法律责任,这无疑加大了审计师的责任。

四、对发现舞弊迹象后如何应对缺乏详细指导

美国AICPA在2002年10月的新准则《审计准则第99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关注》(SASNo.99) 为CPA发现舞弊迹象时应如何做出恰当反应提供了详细的例子,这为审计人员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但我国舞弊准则中关于如何证实舞弊的存在却未加详细的解释。

五、我国财务报告舞弊审计实务相对滞后

目前,世界上著名的四大会计公司都不同程度地实施了风险导向审计。而我国大多数的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审计工作仍然处于制度基础审计模式,注册会计师对审计风险的重视程度不够,即使对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予以识别和评估,深度和广度也远远达不到要求。另外,风险评估程序对审计人员素质的要求较高,先期建立积累信息的基础工作不到位,获取关于被审单位内外环境信息的难度较大,导致我国财务报告舞弊审计实务相对滞后。

综上所述,我国舞弊审计准则还存在很多问题,而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以及国际审计组织对财务报告舞弊审计研究的时间比较长,舞弊审计准则比较完善,是我国制定和完善舞弊审计准则的参照。另外,各国包括我国财务报告舞弊审计实务中也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我们从近来世界会计舞弊案频繁发生的事实可知该问题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这就需要人们继续努力来改进舞弊审计实务。

参考文献

[1]李雪:审计理论研究.2005(6)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 审计 .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3]陈毓圭:风险导向审计的由来与发展. 《会计研究》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