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危机管理范文

时间:2024-03-20 10:57: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婚姻危机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婚姻危机管理

篇1

【关键词】 重度低血糖昏迷;急性脑血管意外;原因;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1059-01

低血糖是临床上一种十分常见的症状,是一组血葡萄糖浓度过低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及相关的高级神经元功能失常等症状。成年人血糖浓度低于4.0mmol/l者称为低血糖,此时脑细胞功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差不多全部是由葡萄糖分解供给,血糖浓度低下,胰岛素的分泌受到抑制,相应地升血糖激素分泌升高,导致大脑功能紊乱,如果血糖浓度过低且长时间得不到控制,可以导致患者死亡[1]。低血糖昏迷伴随着偏瘫患者,患者意识丧失,与中风的临床表现相似,很容易被误诊为急性脑血管意外。由于重症低血糖昏迷患者病情危重,且病情发展迅速,若被临床医师误诊而无法给予正确的处理治疗,则很有可能导致患者不可逆的脑损害或死亡[2]。笔者研究本院急诊科2011年1月――2012年12月发生的重度低血糖昏迷被初步诊断为急性脑血管意外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被误诊的原因,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急诊科2011年1月――2012年12月发生的重度低血糖昏迷被初步诊断为急性脑血管意外的40例患者进行该项研究,均已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和医院伦理学委员会的批准许可。40例患者,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为65.5岁。40例患者均被误诊为急性脑血管意外,误诊时间30min-24h。合并有糖尿病患者18例,高血压患者6例,脑梗塞患者8例,脑动脉硬化患者8例。

1.2 临床表现 40例患者均是急性起病,且在2h内送至医院。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言语障碍或不清者12例,嗜睡但是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者14例,浅昏迷患者8例,深昏迷患者6例。实验室检查:血糖0.5-3mmol/L。所有患者行头颅CT检查,均无异常表现。

1.3 治疗方法 40例昏迷患者确诊后,给予30ml的50%葡萄糖静脉注射,待到患者症状缓解后,再以10%的葡萄糖维持治疗,同时给予吸氧、补钾等对症治疗。

1.4 结果 40例昏迷患者用药数分钟至2h内意识恢复,苏醒,症状消失者32例,4例因合并有脑血管疾病仍有偏瘫、言语不清症状,4例因患者病情严重,送诊时昏迷时间长,合并有感染、肾功能损害等,导致恢复时间延长,但无死亡。

2 急救护理

2.1 急性发作期 重症低血糖患者一旦出现意识障碍、言语不清等昏迷征象者应该立即送医救治,争取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诊断、及时治疗,最大程度地降低脑组织的损害。有研究报告,脑组织的损害程度与低血糖持续时间成正比[3]。患者发病迅速,发病前有服用胰岛素或降糖药物病史,日常生活中血糖水平不高且波动范围较大,也可借助于快速血糖检测血糖浓度,迅速做出准确诊断。这类患者一旦明确诊断后立即给予抢救,即给予50%的葡萄糖溶液静脉推注30ml,然后以10%葡萄糖维持治疗。护士应该密切配合临床医师进行抢救工作,在抢救的同时应注意清除患者呼吸道异物或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2.2 恢复期护理 由于昏迷患者能量消耗大,因而患者清醒后护士应该嘱咐患者注意休息及补充营养。一部分患者在清醒一段时间后又陷入昏迷,多发生于服用降糖药物的老年人,此时护士应该反复测量患者的血糖浓度,检测患者病情变化并且上报给临床医师。低血糖昏迷患者因为其发病迅速,且病情来势汹汹,常导致患者恐惧、出现幻听等心理变化,护士应该注意对患者进行心理梳理,心理关怀,增加患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师的治疗[4]。加强健康教育及有关知识普及。对于糖尿病患者应注意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正确指导其降糖措施。护士应注意宣传糖尿病知识的预防及控制,指导糖尿病患者如何进行饮食及运动治疗。嘱咐患者应该随身携带一些糖果,当出现头晕、乏力等低血糖表现时,及时补充糖类,防止低血糖昏迷的发生。

3 讨 论

低血糖昏迷患者因为有神经精神症状,表现为肢体感觉异常、失语、意识障碍等而被误诊为急性脑血管意外,本研究中40例患者原有糖尿病者18例,因为呼吸道感染导致摄食减少并且服用降糖药物,是导致患者昏迷的主要原因。有一部分患者因为血糖较高,而未参照医嘱服药,滥用降糖药物造成了低血糖昏迷。脑动脉硬化或者脑梗塞患者由于脑部病变导致脑细胞数量减少,而且脑细胞对缺氧及低血糖的耐受性差,导致脑部功能障碍,发生昏迷。因此,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是治疗的关键,及时准确的诊断及治疗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减少低血糖的不良预后。

参考文献

[1] 陈冠英.低血糖昏迷误诊为脑血管病的临床分析及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6):93.

[2] 张晓斌,杨京会.重度低血糖昏迷12例临床抢救[J].社区医学杂志,2010(12):31-32.

篇2

看着窝在沙发上看韩剧的媳妇,赵先生楞了楞,心里叹一口气,走进厨房,做饭去了。其实他很想冲过去,夺过手机,大声质问她:为什么不能去做顿饭?韩剧有什么可看的?可是,赵先生不是那样的人,况且,结婚十几年了,一直就是这样,只要赵先生在家,他媳妇从来就是休息的状态。

刚结婚时,赵先生觉得自己是男生,应该多做一点,所以干家务很主动。没想到,这以后家务竟然全成了他一个人的事了。

有时候,同事朋友聊起各自的媳妇,说谁家媳妇有洁癖,必须亲自洗衣服;谁家媳妇善烹饪,周末又做了好吃的;或者谁家媳妇能干,每周都要大扫除。听到这些,赵先生都艳羡不已,怀疑自己当初的判断力。

去年,赵先生的母亲去世了,赵先生目睹了母亲临终前对生命的留恋,不禁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了怀疑,认为自己人到中年,工作没有什么进展和成绩,都是因为对家庭投入得太多。今年年初,赵先生的弟弟毅然离婚,重新选择了伴侣。赵先生猛然发现,原来人生也可以重新来过。

于是,在一次短差归来,赵先生饥肠辘辘地走进杂乱无章而又满是尘土的家中,他终于抑制不住地爆发了。他提出分居,半年后离婚,然后提着行李走出家门。

史宇点评: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位赵先生爱的表达方式,那就是他十几年如一日地做家务、做饭。他期待着爱人对他的爱做出回应,加入他的行列,一起为家付出。可是真实的情形是妻子十多年来习惯了他操持一切,不仅如此,似乎对他的付出吝于肯定与赞扬。

这个案例中的夫妻俩是非常典型的彼此不懂对方爱的语言的例子。让我们看一下繁体的“爱”字,能从里面拆出一个什么字?是“受”字。古人已经洞悉了爱的真谛,爱就是要用对方能接受的方式来表达。赵先生一直在付出,可是未必是妻子能get到的爱的语言,或许妻子能接受的爱,赵先生没有做到。同样,妻子肯定也有自己表达爱的方式,赵先生也没有get到。双方都没有读懂对方的需求。其实赵先生可以在结婚伊始或者婚姻中的任何一个阶段对妻子提出要求,邀请她与自己一起投入家务中,当然要注意表达方式,这个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中年夫妻的婚姻的确缺少了不少激情和新鲜感。但是激情和新鲜感不是婚姻的常态,婚姻应当是舒适而有吸引力的。就好像一个着急回家的孩子,为什么他不在外面玩,而是要恋着回家呢?肯定是家里有吸引他的事情。中年人的家庭和婚姻应当具备这样的吸引力。新鲜的事物有吸引力,这就是为什么婚外恋会吸引人前仆后继的原因。而吸引力未必非得由新鲜的事物产生,夫妻双方完全可以通过共同的兴趣和目标或者其他方式创造出新鲜元素,从而使婚姻历久弥新。比如一次新的旅行,一项共同的健身计划,看一场电影或者读一本新书并彼此谈论观后感等。

我们一般会给前来问诊的夫妻做一个简易的心理测评,评价对方在你心目的分数,满分为10分。常见的类型有3种,第一种是双方分值都很低,3分、4分的水平。这种情况下,双方会各自寻求心理寄托,男士多为婚外情和工作,女士多为孩子。

第二种是一方分值高,7分、8分,另一方分值低,比如案例中赵先生和妻子很可能就是这种状态。这种情况比双方都低的情况更危险。因为低分值的一方不可能一直忍受,高分值的一方享受其中,感知不到危机。低分值的一方很可能会突然爆发,没有余地挽回,导致婚姻破裂。

第三种是最好的,双方分值都在7分、8分甚至更高的水平。这种情况的夫妻,双方舒适度都很好,都能在婚姻中获得滋养和力量。

婚姻就像是一个账户,可以充值也可以消耗。舒适度好的夫妻不断地往自己的婚姻账户里充值,自己愉悦自己,心理能量不断强大。如果账户中已经有100个点,这时候夫妻吵架,减掉1个点,还有99个,对婚姻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来说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如果婚姻账户余额不足了,这时候减掉一个点很可能就是致命一击。所以中年夫妻不妨给自己的账户评定一下,如果快要余额不足或者已经出现赤字了,就要想办法给自己充值。

情绪是可以传染和传递的,如果伴侣之间多是加分充值项目,彼此之间就有能量在传递。此时,即使在工作中遇到挫折,也不会那么容易发脾气,反而会妥善化解,使工作生活处于良性循环。

婚姻的中年危机只是一个现象,不是人到中年一定会出现危机,而是到了这个年纪出现问题的夫妻比较多。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矛盾、问题没有及时沟通化解,积累了许多年,形成了危机。很多中年人出现婚姻危机会选择离婚,其实离婚有时是一种逃避,我们主张将矛盾解决,而不是选择离婚这种消极的方式。

没有能力解决矛盾的夫妻可以求助于专业心理辅导机构,现在很多机构有夫妻共同参与的课程,教授爱的语言和沟通技巧,实用性很强。

各行各业通常都会在入职前有岗前培训,而人们在结婚前都没有经过岗前培训。人的职业生涯,男性在60岁,女性在55岁,多就结束了,而婚姻却是一辈子的事。所以,积极地把伴侣之间的关系维系在一个舒适的状态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很值得的。

篇3

关键词 压力控制 情绪管理 缓解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识码:A

The Mitigation Strategies of Teacher Stress and Emotional Management

LI Hongmei

(XingZhi College,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Zhejiang 321004)

AbstractThe psychological pressure of groups of teachers become more promin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sulting emotional problems in many university teachers , anxiety, insomnia phenomenon, and even many mental plague, depression, tendency to pessimism, through effective counseling to ease the pressure to the crisis, balance themselves, manage their emotions and do the masters of mood.

Key wordspressure control; emotional management; mitigation strategies

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的一份调查显示:93%的教师感觉压力过大,50%的教师想辞职,只有17%教师愿意执教;中国科学院的调查结果为:教师的平均寿命倒数第二;英国教育机构的调查显示:68%的被调查者认为,工作压力是他们最关心的5件事情之一,并且其重要程度已经超过了“生命危险”,44%的被调查者认为他们的压力过大。

1 高校教师的压力来源

1.1 来自职业竞争的压力

高校管理机制的改革,不仅要求教师具有高学历,还要完成一定的教学工作量和科研任务。为了符合职业要求和职称晋升的需要,追求高学历在高校教师中已屡见不鲜,而且需要完成的学术科研也有硬性的指标,同时,在现今高校管理中普遍采用了教师岗位聘任制、挂牌授课制、末位淘汰制、剥离分流、竞争上岗等等,加之,有些中青年教师属于人事或者年薪编制,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工作量超负荷带来的同工不同筹的心理冲突,承受着巨大压力。

1.2 来自教学评价机制产生的心理压力

由于学校的教学评价机制尚不够科学、合理,更没人性化的测评体系,也无法从根本上反映来自学生、教师群体、教学督导、领导层面的客观评价,某些非理性的、随意的、甚至是恶意报复式的不客观、不真实评价在所难免。为了避免学生对自己做出不利的评价,影响年度评价,一些教师甚至会选择讨好学生的做法,这种做法丧失了其应有的教书育人的作用与职能,极大地削弱了教师的职业责任感,使其产生强烈的焦虑与不安,不仅成为教师产生生理、心理、行为问题的直接原因,而且对教育教学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消极影响。

1.3 来自知识分子微妙复杂的人际关系压力

由于教师职级晋升的压力,导致对评选先进、争当优秀比较有功利心,加上教师群体具有孤芳自赏、清高、比较自我的特点,使教师的人际关系紧张,同事之间相互不往来、不做深入沟通,致使许多教师没有交流、沟通的平台,更没有文化生活的支撑,个人的精神生活无法满足。

1.4 来自婚姻情感和家庭生活的压力

由于高级知识分子比较注重精神追求,因此对情感的需求比较高,对婚姻对象要求也很高,特别是教师的职业习惯,在两性关系中常常自以为是、好为人师,表现出唯我自大、惟我独尊的姿态,令人感到高处不胜寒,因此,婚姻生活中常有不和谐因素。

2 压力主要表现及其特征

2.1 教师群体压力的主要表现

现代教师群体常出现疲惫、焦虑、失眠、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健忘、挫败、烦躁不安、易生气、嫉妒、仇视、愤怒、怨恨、哀伤、怀疑、恐惧、迷失与茫然等情绪,这些压力与危机感等情绪被称为“身心症”。这些症状往往由于没有及时、恰当的排解,被压抑、隐忍,以致长久得不到释放,转而会攻击身体的其他器官与神经系统,久而久之,会导致诸如:忧郁症、躁郁症、强迫症、恐慌症等情感疾病,以及神经衰弱、内分泌失调、甲状腺、肿瘤等疾病,严重影响教学工作和生活质量。

2.2 教师群体压力的表现特征

运用普遍调查与个别深度访谈的方式,对高校教师压力与情绪现状进行调查,搜集到高校教师压力的实际案例,通过心理学测量技术进行科学的分析后,发现不能如实反映和确切体现教师的压力与情绪问题,因为高校教师属于高级知识分子,这一特殊的群体往往很自我、很主观,针对压力所做的调查,具有隐藏性、压抑性的特点。教师的职业特点是比较善于表达,对于心理危机、压力与情绪的管理,理论上认同,而行动上不愿意面对甚至不愿意承认自我压力管理失调的状态,而采取抗拒、掩盖等主观行为,因此,在其他心理治疗手段中,往往会产生抵触、伪装、狡辩、甚至不愿意配合等等现象。特别是在心理咨询、催眠治疗中,教师往往采取自我设限、自我保护,无法配合治疗师,更不愿意暴露隐私,特别碍于面子,无法放开自我。

3 缓解压力的几种策略方法

3.1 采用沙盘疗法、色彩画等道具进行科学的分析,达到化解压力的方法

沙盘游戏治疗,又被称为箱庭疗法,是目前国际上很流行的一种心理疏导手段,使用沙、沙盘,以及有关人或物的缩微模型等沙具,来进行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沙盘疗法,针对教师群体主要治疗焦虑情绪、心理压力、自闭症、忧郁症、攻击性倾向行为、人际关系困扰、亲子关系问题、两性关系不和谐等。做沙盘游戏治疗,可以提高自信心、完善自我性格、提高人际交往技巧、有效的宣泄消极情绪、释放压力等。

3.2 采取团体辅导,举办专题沙龙讲座、心灵成长工作坊,达到化解压力的方法

针对压力与情绪进行再认知,获得重视,并加以舒解,再通过团体辅导的形式,教会一些实用的方法,对压力进行控制,改善情绪。具体可采用的方法:(1)放松训练,参加对象:考试紧张综合症、梗椎病、神经性头痛、肌肉紧张性疼痛;(2)压力调适与情绪发泄演练,参加对象:忧郁症、燥郁症、自闭症;(3)角色扮演与情绪疏导,参加对象:婚姻情感危机、亲子关系危机。

3.3 应建立一套控制压力与情绪管理的支持系统――网上心理预警在线交流空间

根据教师的职业特点、自身特点,可借助现代网络的自由、便捷、隐蔽、私密、保护、安全的优势,建立一套网上心理援助支持系统――包括量表自测评分机制、心理压力色彩自测游戏问卷、亚健康测试问卷评估系统等等,为高校教师提供心理测试与疏导服务的平台,一旦遇到心理危机,教师可以寻找到支持系统,同时可设网上在线交流、心理咨询的空间,以利于有压力的教师寻求协助、获得组织的援助,认识并建立自己的心理防卫机制,当然,教师本人更应该重视与关注心理健康,提高心理防御意识,确立核心价值观,在集体中获得认可与尊重,从多方面、多层面预警、排查、支持援助,是彻底抗击压力与管理情绪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针对高校教师目前存在的较为普遍的各种躯体化、强迫、焦虑和不安等心理问题,开展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组织心理压力认知与鉴定专题沙龙、心理情景剧的演出,组建心灵成长工作坊等形式,利用沙盘游戏进行心理危机的预防与疏导等方法,使教师学会舒解压力与情绪管理的方法,能够自我调节、平衡因工作压力与不良情绪带来的失衡状态,真正成为掌控情绪的主人,从而提升职业的成就感、荣誉感、幸福感。

参考文献

[1]黄建萍.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现状的思考[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8(2).

[2]关淑萍.高校教师心理压力及其减释策略[J].成才之路,2008(19).

篇4

一、婚姻家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仓促结婚越来越多。随着社会发展,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青年人流动性增强。由于工作性质明显的“同性聚集”特点,以及“外来人口”的缺乏被认同感,很多农村青年男女都是回到老家结婚,主要经他人介绍认识,双方没有或者很少有较长时间的相互接触和了解,仓促结婚。由于婚前接触了解太少,婚后才发现双方性格差异,易引发矛盾甚至离婚。

2、早婚、私婚现象越来越多。多年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农民早得儿孙早享福的思想还普遍存在,致使子女不到法定婚龄就结婚。结婚时不进行登记,私自结婚,办几桌酒家承认就行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婚姻的稳定性。

3、人员流动性越来越大。近年来,由于农村青年文化程度普遍提高,进城务工青年增多,已婚青年的流动,特别是“牛郎织女型”的流动,空间距离的扩大阻碍了夫妻情感的交流和沟通,增加了接触优秀异性的机会,感情危机随之产生,对婚姻稳定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离婚的情况明显增加。

4、生活困难成为婚姻家庭出现问题的又一诱因。有的家庭非常困难,妇女没有收入,在家庭中没有经济地位,为了靠男方的收入来维持生活而忍受没有感情的婚姻,对于一切不顺心都要忍受,从而导致家庭暴力、丈夫婚外情等现象频频发生。

二、农村婚姻家庭现状产生的原因

1、历史原因。中国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封建时期,封建思想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尤其在农村,大男子主义、男尊女卑等封建残余还有滋生的土壤,并且直接影响到婚姻家庭。妻子被打是“家庭内部问题”,“离婚不光彩”,到头来,家庭矛盾越演越烈,轻者离婚,重者发生伤亡事件,给家庭、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2、社会原因。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经济条件好了,生活改善了,开始寻求一些刺激的、新鲜的东西,于是,有些人(大多数是男性)染上了“吃、喝、、赌、毒”等恶习,有了这些恶习,势必要给家庭带来一定的影响,出现婚姻家庭矛盾。

三、改善农村婚姻家庭状况的对策与建议

1、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婚姻家庭观。要加大力度宣传社会主义婚姻家庭观,对市场经济大背景下的婚姻家庭观念进行积极的引导,大力开展一些弘扬家庭美德、良好道德风尚的活动。倡导社会新风,创建和谐社会。

2、普及法律知识,强化相关法律求助措施,加大维权力度。加强《婚姻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采取多种形式,让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村妇女弄懂、弄通相关法律,提高维权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篇5

关键词:夫妻财产关系;社会性别;社会变迁;个体化

中图分类号:DF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9-0072-02

婚姻制度的变革是社会变革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变迁的重要外在表现形式,也最能体现社会的发展变化。在短短的十年之内,婚姻法的司法解释三易其稿并相去甚远,充分表明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和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已经折射到婚姻家庭领域。

一、研究背景

2011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以下简称《婚姻法解释(三)》)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其中争议的焦点集中在调整夫妻财产关系的条款。具体内容如下:特殊条件下婚内可以分割财产,房产归属视情况区别对待,养老保险金分割以实际缴付为依据,离婚协议中的财产分割并非当然有效,婚内借款附条件成立,双方均有过错离婚无权请求损害赔偿。

学界一致认同“在特殊条件下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可以请求分割共同财产”是此次司法解释的亮点。但是反对质疑声也不绝于耳,学者们从各种角度探讨其不足与缺陷。婚姻法及其适用应当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既要保护公民个人的婚姻家庭权益,又要有利于发挥婚姻家庭的社会功能。两者应当兼顾、并重,不可顾此失彼,有所偏废[1]。在笔者看来,这一司法解释的根本问题,还不在于它支持怎样的婚姻理念,而在于它完全丧失了任何理念[2]。有学者认为法理逻辑与司法技术发生了不易察觉的断裂:婚姻法司法解释第10条最大的危险在于,它以一种隐蔽的方式动摇甚至瓦解我国婚姻法长期坚持的婚姻财产制度――即以夫妻共同财产制为核心的婚姻财产制度[3]。

司法解释出台后的典型案例:南京市已开庭但尚未判决的离婚案件,原本因出轨自知理亏愿意调解的丈夫态度强硬,原本能得到一半房屋产权的妻子财产落空;深圳市有一婆婆不再担忧家产被分割直接将儿媳扫地出门。注意保护女性离婚后的生活,是欧美各国婚姻法的共同政策导向,因为法律上的男女平等并不能掩盖女性在事实上的弱势。与英、美、法、德、日等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离婚可以说是最容易的,对男方的经济约束最少,成本最低。(薄守省.婚姻法解释(三)之负面影响及其补救.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2年5月.)司法解释的负面影响已经显现,就是其过度强调对夫妻个人财产的保护,缺乏对弱势一方的救助及过错方的财产惩罚。现实的反应是夫妻中另一方要求在房产证上添加自己的名字,房产“共名”逐渐演变为一种趋势,更有甚者以房产“共名”作为婚姻成立的条件。被戏称为“分家指南”的司法解释已经冲击到传统婚姻家庭观念、影响择偶观念。以爱情、亲情为纽带的婚姻关系,本应目标一致实现共赢,不应沦为博弈关系。

徒法不足以自行。要想有效地调整婚姻家庭关系,需要协调法律规范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关系,充分考虑影响法律运行的社会因素。

二、研究方法

有关婚姻家庭的研究中被访者的感受、态度和经验很难用数字准确表现出来,重视这些主观表达背后隐藏的内容有助于本研究的深入分析。由于研究内容需要了解两性对司法解释调整夫妻财产关系的内容的认知,探讨他们对夫妻财产关系司法的态度和想法,挖掘出对司法解释争议的深层社会原因。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思路和个案访谈的方法描述和分析两性对法律规范的认知和反应。

本研究选择采用质性研究,描述和分析司法解释对夫妻财产关系的影响。本文所使用的资料来自作者从2013年8月到2014年6月期间对12人(其中男性6人,女性6人)进行的深度访谈。个案编号1-6是对女性的访谈结果,个案编号7-12是对男性的访谈结果。

三、夫妻财产关系的社会学分析

1.社会性别的视角

两性对婚姻的理解和婚姻对两性的意义都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特定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夫妻因社会性别不同在婚姻家庭中权利、责任及义务的不一致。

个案1无固定职业:“一旦离婚还是女性吃亏,青春白白浪费什么也没捞到。”个案3个体经营:“我觉得男的越有钱越好找对象,女的越漂亮越好找。”个案4硕士事业单位:“婆家觉得我生了小孩离婚也找不到满意的了,我自己也担忧能否再适应与其他人生活。”这几个个案揭示:两性个体价值是变动的,会随着年龄、地位以及阅历等不断发生变化,这使择偶标准具有了伸缩性。生活实践往往增加了男性价值而导致女性价值贬损。妇女从婚姻获得收益的时间较晚,再婚也比较困难,当婚姻契约被破坏时其权益受到的损害更大,加强离婚时妇女权益的保护十分必要[4]。

男女两性在形式上早已平等,但实质平等还仍未达到。社会对男性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事业发展上,对女性的评价则既要考虑其是否有职业还要看其婚姻家庭状况。只有事业、家庭双丰收的女性才被认可是成功女性。男性因为妻子承担了这些义务可以心无旁骛地发展自己的事业,全力提升个人的社会资本。女性则面临双重角色冲突,在当前职业竞争激烈和晋升压力巨大的现实面前,女性因为生育、养育而阻碍事业发展和晋升的情形比比皆是。个案5全职太太:“我原来在国企,辞职换个职位因不方便照顾小孩就什么都不干了,照顾两家老人和孩子及所有事务,他只管赚钱。”个案6全职太太:“有小孩之前,两人都上班,家务我做的多些,生了小孩我就不上班了,家里的事都是我处理。我们一起管理财产,考虑孩子上学重返职场,担心时间久了不适应。”个案7无固定职业:“虽然我是男人,我也觉得女人生孩子确实影响职业发展,男人应该弥补。”个案10国企干部:“全职太太有风险。”法律规范应当从社会性别视角考虑建立有效的补偿制度可以避免剥夺女性在婚姻中的“投资”和预期收益。

2.社会变迁的视角

离婚率的不断攀升,使人们对婚姻的稳定性缺乏信心。2013年全国依法办理离婚手续的共有350.0万对,比上年增长12.8%,粗离婚率呈逐年增长趋势。(见表1)2011年婚恋幸福感报告显示离婚的首要潜在原因即出轨(60.4%),面对如此情况也就不难理解调整夫妻财产关系会引起这么大的争议了。个案1:“我觉得法律把财产分得太清,虽然感情稳定,但很有危机感。一旦离婚还是女性吃亏,青春白白浪费什么也没捞到。”个案2个体经营:“觉得以前的法律规定更合理。”个案7工人:“如果法律没规定弥补,不打算弥补对方。”个案10国企干部:“法律应该规定单独留出孩子的份额再分割财产,如果因外遇离婚就会计较。”这些个案充分反映出人们担忧离婚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并期待在婚姻破裂时自己的财产利益能得到充分保障,尤其是对过错方的惩罚。

家庭分工仍不合理,但家庭决策权渐趋平等。除了个案3开店前妻子干的家务多,开店后由丈夫包揽家务外,其他家庭都是女方全部或较多承担家务,个案4妻子甚至既要养家又承担全部家务。个案1、5、6、7、12都是由妻子管理钱财,个案2、3、4、10、11中都是由夫妻二人共同管理钱财,仅个案9是丈夫管理钱财,但是非常有意思的是他提道:“我的钱都花这个家里了,她婚前的房产卖的钱也没和我商量都给她父母用了,这不是玩心眼嘛!为这事差点离婚。”虽然他管理财产,但妻子未经其同意处理了自己的婚前财产,他也无可奈何。多数被访者谈到花钱是两个人商量的结果,这表明夫妻在财产决策上基本平等。

社会变迁加速了社会流动,根据全国“六普”数据: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亿人,同全国“五普”数据相比,增长81.03%。社会流动增加了人们的就业改善机会和社会交往机会,这些会带来观念的改变进而转化为新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因为社会流动导致许多夫妻两地分居或阶层的上下变化,双方发展变化不同步就会导致夫妻关系疏离或冲突,就有发生婚姻危机的可能性。个案1:“他总在外地干活,我习惯了,走多久也不想念,把钱寄回来就行。”夫妻关系疏离得只剩下夫妻财产关系了,房子和钱都是丈夫的,因为财产关系的依附才使婚姻得以维持。个案4:“我学历比他高倒没什么,主要是他得有个稳定工作有份工资能养家吧。现在他待业在家准备考个职位,也不帮我分担家务。”夫妻冲突主要是职业发展不同步引发夫妻财产关系不均衡,一方承担了过多义务。这一个案很特别,房产是无业一方的婚前财产,另一方既要养家又要承担家务。根据新司法解释,一旦两人离婚,则必定是有产者的胜利,他对婚姻付出非常少但仍保有个人财产,对另一方而言太不公平。分析至此司法的僭越已经显现,婚姻家庭法领域的个人自由必须加以限制,国家干预要适度以保障夫妻财产关系中弱势一方的权益。

3.个体化的视角

个体化是贝克在《风险社会》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个体化是依赖于市场、法律和教育的社会化的最先进模式。教育、流动和竞争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引致个体化过程。个体化核心的关注点:控制个人的财富、时间、生活空间和身体。造成男女对立的冲突更为突出地显现出来。主要有两种“催化因素”:孩子和经济保障[5]。

个案3:“我收入多些,开店前家务多些,开店后他包揽家务。”从没有收入到收入比另一方多,她的个体化程度因夫妻财产关系变化在家庭逆转。个案6:“孩子上学也要重新返回职场,不过有些担心时间久了不适应。”个案5:“我非常后悔辞职,如果能重新选择我一定不会辞职。虽然即使离婚分的财产够我今后用了,总感觉生活缺少什么。”夫妻一方往往是出于家庭的整体利益考量,经过再三权衡,决定由其中一方放弃更好发展的机会来帮助另一方谋求更好的发展和机遇。对放弃自己发展机会的一方来说放弃的不仅是经济利益,更是一种人生和命运的重大抉择。这个过程伴随着个体化的中止或丧失。个案6则担心不能重新适应劳动市场的竞争,个体化的中止对其职业生涯形成阻碍。个案5的家庭并不缺少她的那份收入,甚至下半生的生活已经没有经济顾虑,退出劳动市场令其个体化受损失去实现社会价值的追求。

四、结论

从社会学视角来分析新司法解释对夫妻财产关系的调整,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首先,新司法解释在调整夫妻财产关系时缺乏社会性别的考量,无视两性价值体现的非同向性,忽略了女性因为生育导致的职业受阻,缺乏离婚时有效的补偿机制,剥夺了女性在婚姻中的“投资”和预期收益。

其次,随着社会变迁,离婚率攀升,夫妻都希望保有婚姻中积累的财产成果,夫妻财产决策权渐趋平等,但国家应当适度干预以保护夫妻财产关系中弱势一方的权益,限制强势一方的个人自由。

再次,两性在个体化过程中的冲突难以避免,离婚博弈时获益一方应当对为家庭利益放弃个人发展机遇的另一方进行补偿。

最后本研究意外发现:随着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发展,人们不再被动地接受法律规范,而是敢于质疑其合理性,希冀国家能建立公平合理的法律规范,这是对社会治理提出的更高层次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杨大文.略论婚姻法及其适用的价值取向――兼析婚姻法司法解释(三)草案第六条[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1(2).

[2]吴飞.当代中国婚姻的价值缺位[J].文化纵横,2011(1).

[3]王涌.法律不应离间婚恋[J].发展,2011(10).

篇6

35岁的小陈是一名大学教师,与老公结婚6年了。她始终觉得老公在婚后对她不如婚前好,特别是生完孩子2年后,夫妻同房的次数很少,两人越来越频繁地因琐事争吵。紧张的气氛弥漫在婚姻的每个角落,让她难于呼吸。

小陈想不通,为什么婚前婚后老公对她有如此大的反差,一次老公酒后吐真言:“夫妻生活大不如前,找不回曾经的感觉。”看来婚后生完孩子,带来的不仅仅是夫妻生活质量下降,更危及婚姻。几天前,陈女士在成都首家中韩合作医院――维多利亚女子医院newbom女性私密整形会所经过专业检查,发现原来是自己的“爱情肌”因为怀孕分娩受到损伤,导致她和老公的爱情也跟着“生病”了。

调查:呵护女性“爱情肌”

女人结婚生孩子,收获幸福的同时,10个月的孕育和分娩,盆腔肌肉和韧带也承受着连续不断的重负。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专家指出,女性盆底是由韧带、结缔组织和盆腔肌肉联合支撑托起的,特别是盆底肌肉能维持夫妻生活,所以这三组肌肉又合称为“爱情肌”。

专家进一步解释说,“爱情肌”与我们手脚上的肌肉不一样,它长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正是因为这块肌肉看不见,所以很多女性忽略了它的存在,实际上这块肌肉的作用很大。“爱情肌”如果出现损伤,轻者表现为产道松弛,导致夫妻生活不和谐,或出现小腹坠胀、尿频、便秘等不适症状,重者甚至会出现尿失禁、子宫脱垂、直肠脱垂等疾病。患者不但承受着难以言状的痛苦,而且为夫妻关系埋下定时炸弹。

据介绍,女性“爱情肌”损伤多源于怀孕期。在漫长的孕期中,腹中胎儿的重量压迫是对盆底肌肉的一次严峻考验。因此不管选择顺产还是剖腹产,孕期胎儿的重量已经对盆底造成了压迫,“爱情肌”已然受损,这无疑会给夫妻生活的和谐带来不利的影响。

专家建议:手术修复“爱情肌”

成都市民张女士最近遭遇这样的莫名烦恼:“生了孩子后,咳嗽、大笑、打喷嚏时稍不注意就漏尿,和老公同房的次数也是越来越少,经常出现阴吹的现象。就在一个月前,他向我提出了离婚……我才30出头,这可怎么办?”

知名妇产科专家汪丽主任透露,维多利亚女子医院newborn女性私密整形维养会所,曾经对2000多名成都女性做过一次专业问卷调查,发现有55%的已婚育女性知道自己患有产道松弛或盆底功能障碍,但她们不知道该去哪里就医。很多女性对产后夫妻生活的不和谐往往难以启齿,她们错误认为生完孩子后出现这些问题是很正常的。比如有的妇女产后盆底肌肉收缩功能变差。有的中老年女性出现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站立时即漏尿。还有的女性甚至重度子宫脱垂长达30年,长年忍着不去就医。”

昨日,张女士来到维多利亚女子医院newbom私密整形会所,点诊汪丽主任为她做阴道紧缩术。张女士说,只要每天一想到丈夫以“夫妻生活不和谐”的理由提出离婚,自己就会忍不住痛苦失声。经朋友介绍,她了解到做阴道紧缩术可以改变和老公的紧张关系。朋友告诉她,目前这个手术在国外很流行,很多女性在结婚生育后都要做这个手术,术后立即就能改善夫妻生活,也能很好维持家庭幸福。

私密整形:稳定婚姻,减少危机

性,在夫妻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离婚率不断提高。虽然很多人是以夫妻性格不合之类为离婚理由,但有调查显示,在分析原因时,性的因素占到第一位,占比35%。现代女性在婚姻选择面前越来越把“性和谐”作为重要的因素来考虑,而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近几年,韩国的私密整形越发繁荣。“除了韩国本国人会选择私密整形之外,很多国外的女性,也会通过各种渠道,来到我们医院接受这项稳定婚姻,提升幸福指数的手术。”ROE N医院商谈组韩室长介绍说,女性对私密整形的迫切心理,往往来自于对夫妻生活的危机感。大部分人是为了稳定自己的婚姻,挽回丈夫的真心。

汪丽主任也介绍到,近年来选择做妇科阴道紧缩手术的女性有增多趋势,不少女性是为了挽救婚姻,也有一部分是为了提升生活质量和自信心。

分享:私密整形,重拾婚姻激情

来自韩国的40岁的朴恩惠与丈夫李东焕结婚15年了,依旧保持着新婚时的新鲜感,原因在于他们比别人更早尝试和了解私密整形。朴恩惠说:“10年前私密整形刚起步,很多人不知道是什么,我大学是学医学的,对这手术略有了解。那年我们生了第一个孩子,为了防止阴道松弛后引发妇科炎症,我做了第一次阴道紧缩术,那时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健康。6年后我们有了第二个孩子,私密整形也在蓬勃发展,更多的人是为了维系夫妻间的感情来做这项手术,当然我也不例外。”朴恩惠告诉记者,在韩国,除了女性会做私密整形,重拾激情之外,男性也会在朋友圈里相互倾诉妻子做手术后的和谐生活。由此可见,私密整形已经成为维系夫妻间情感的“秘事”。

温馨提示

专业医院为你护航

篇7

关键词:离婚自由;社会正义;适当限制

中图分类号:D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婚姻登记条例》对《婚姻登记管理条例》作了很大的修改,最重要的改变是立法理念的变化,从公权力过度干预到对“个人意思自治”的张扬,充分保障了公民的离婚自由。与此相适应,自2003年以来,我国民政部登记离婚数量大幅上升。在2003年之前,判决离婚数量与登记离婚的数量基本持平。自2003年《婚姻登记条例》颁布之后,经行政登记程序离婚的夫妻数量急剧增长,一直到2012年,民政部办理登记离婚案件以每年至少20万对的速度增长,而法院的判决离婚数量基本维持稳定。由此可见,离婚率的上升与我国离婚立法的自由化存在很大程度的关联。

一、高离婚率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在我们欢呼离婚自由解放人性,保护人权的同时,也应当冷静的看到高离婚率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正是由于离婚自由的过度张扬,才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新的非正义的社会问题。

1.离婚妇女的生活水平下降。离婚妇女的经济危机以及生活水平的下降是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普遍问题。在女性经济地位下降问题方面,一些调查结果显示,在离婚后,女性的经济生活和经济能力较男性都有明显的不足。

2.离婚不利于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离婚并不仅仅是夫妻双方之间的私事,离婚过程中的争吵和离婚后父爱或母爱的缺失,都决定了子女成为父母离婚的牺牲品。我国学者在他的调查研究中表明,离异家庭子女易形成抑郁、憎恨、易怒、自卑、多疑、嫉妒、胆小、孤僻、情绪不稳定等心理特征。①

3.高离婚率也是催高未成年人犯罪率的重要原因。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率始终居高不下,未成年人犯罪率的高涨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对未成年人犯罪的调查和分析中,将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归结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几大因素,其中家庭原因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因素。

4.高离婚率引发了婚姻内部的信任危机。婚姻本是彼此承诺、互负义务的关系,但现代离婚法不仅废除了传统离婚法对离婚的限制,而且大大降低了离婚的成本,为婚姻关系中的当事人提供了一个相对容易的婚姻退出办法,从而弱化了婚姻中的忠实义务。

5.加重社会负担。保障职能与教育职能是婚姻家庭所具备的重要职能,在社会福利条件不充足的情况下,家庭保障对于社会中弱势群体的保护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居高不下的离婚率让社会增加了相当高的社会保障成本,加重了社会的负担。

二、高离婚率背后的自由与正义之较

无可否认的是,离婚自由是人类斗争得来的结果,它使人类摆脱了宗教教义和国家强力干预的桎梏,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婚姻关系中当事人个人意愿的表达,为那些感情却已破裂的夫妻摆脱婚姻的空壳而勇敢追求下一段幸福提供了出路。

虽然我们承认人类对自由权利的要求是根植于人的自然倾向之中的,但即使如此,我们也不能把这种权利看作是一种绝对的和无限制的权利。任何自由都容易为肆无忌惮的个人或群体所滥用,因此为了社会福利,自由就必须受到某些限制,而这就是自由社会的经验。②对于自由的限制理论,罗尔斯比尔认为,“自由是人所固有的随意表现自己一切能力的权利,他以正义为原则,以他们的权利为限制,以自然为原则,以法律为保障。”③作为社会制度的组成部分,婚姻制度有其特定的价值追求,这就是正义。

将罗尔斯的正义观具体应用于婚姻家庭领域,婚姻法所要实现的正义包含这么几个层次:首先,婚姻中的权利义务应平等地由双方当事人享有或承担。婚姻自由是公平原则,在法律规定的限度内,所有人均享有平等的自由和权利,任何人无权限制和干涉。其次,如果婚姻关系当事人及其利害关系人由于性别、年龄、地位的不同而存在不平等,则必须通过某种制度对家庭中最少受惠者或对受损害一方的利益加以特别的考量,从而尽量矫正这种不平等的实质影响,最终达到实质的平等。最后但并非不重要的是,对自由和平等的保障具有优先地位,不能以社会利益为由侵犯自由和平等本身。在离婚法中,正义就是要在保障离婚自由的前提下,通过对离婚当事人中弱者的利益予以救济,所受的损害予以补偿,最终达到各方利益的平衡。

三、适当限制离婚自由是各国的普遍选择

离婚自由是人类经过多年的不懈追求而逐步实现的,它是婚姻自由的一个重要内容,如果只有结婚自由,没有离婚自由,就好比一个只有入口没有出口的封闭空间,是不符合人性的发展要求的,所以世界各国大都采纳了无过错离婚制度以充分保障公民的离婚自由。但离婚自由作为法律权利,应由法律来确定其权利的范围和行使方式,而不是由公民任意妄为。所以离婚自由并不是绝对的、任意的、不受限制的,相反,它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有特定适用范围的。就世界范围而言,各国在其离婚制度中也都就离婚的条件、离婚的程序和离婚的效力做了明文规定。当事人只要按照法律的规定,符合法定条件,履行法定程序,就可以享受离婚自由权。所以说,离婚自由是有限的自由,是在法律框架下的自由。

婚姻家庭具有私人和社会双重属性,但社会属性是其根本属性。婚姻家庭在本质上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属于社会范畴,是社会关系的特定形式。它依存于一定的社会结构,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承担着繁衍后代、养老育幼、维护伦理亲情和传承文化等多重社会职能,对维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起着能动的作用。因此,当高离婚率严重侵害到个人利益、子女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时,维护家庭稳定、适当限制离婚自由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是各国在婚姻家庭立法时应该遵循的一条原则。

当然,我们不能因高离婚率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反推过错离婚制的合理性,又回到过错离婚制的老路上去。在无过错离婚制被充分肯定的今天,我们应该更所得考虑程序的正义性,通过设定一定的考虑期,提供离婚前的咨询等手段,使处在困境中的当事人冷静对待离婚这个问题,避免草率离婚,并尽可能的减少对其他利害关系人的伤害。

注释:

①程鑫:“离婚家庭对子女心理发展的影响”,载《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6期。

篇8

70岁的Ben(罗伯特・德尼罗饰)曾是一位精明强干、事业有成的电话簿制作公司副总裁,但如今,他还是和大部分老年人一样开始了平淡的退休生活。Ben对忙碌而又充实的过去无比怀念,孤独与内心蠢蠢欲动的渴望让他做出了重回职场的决定,应聘到一家时尚购物网站,成为年轻的女主管Jules(安妮・海瑟薇饰)手下的一名员工。朱利安年纪虽轻却是这家著名时尚购物网站的创办人。为了事业,她牺牲了全部的业余时间和感情生活,这份事业带给了朱利安荣耀,却也成为了她肩上沉重的负担,成为了她与老公感情的绊脚石,直到有一天,她发现老公出轨了。更糟糕的是,公司董事会已经开始怀疑朱利安是否能够胜任她目前的职位了。起初,朱利安并没有将年迈又落伍的Ben放在眼里,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相处共事对彼此产生新的认知,这位慈祥、睿智的“实习生”渐渐成为了她职场中生活中最真挚的友人。

这就是口碑电影《实习生》的故事简介,故事情节一点不复杂,但却言之有物,它想告诉我们的是,人生大部分的喜怒哀乐都与感情和工作紧密相连,如何平衡这两者的关系是我们一生的课题。

作为一个曾经事业有成的商人,Ben在享受了几年旅行、学厨艺、打高尔夫球、参加老友葬礼、打太极等随波逐流的退休生活后,被每次回到家后“那种无所事事、无处可去的感觉重重打击”。他说,“我对退休生活的感觉就是需要不停发挥创造力,而保持新鲜感的方式就是,走出家门。”于是他以高龄实习生的身份重回职场。这是这部标准美式喜剧影片最精彩的故事设定,企图摆脱乏味退休生活的高龄实习生,与被感情和工作左右夹击的妙龄女主管之间的成长故事。

影片的精彩不仅仅是因为它开了个好头,接下来,70岁实习生开始了他独一无二的实习生涯,融入新公司,与同事打成一片,努力适应工作,赢得上司信任,开始与女按摩师的新恋情……70岁的实习生与二十多岁的实习生除了年龄差别之外没什么不同,都需要保有对生活的热忱、探索和学习。工作的意义对每个人来说或许各有不同,但共通的是,它能丰富我们的生活,发挥我们的才能和热情,实现我们的价值,助益人生。

因为一份实习生的工作,Ben首先改变了自己乏味无聊的老年生活,接下来他用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开始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首当其冲的是他的老板Jules―Ben为Jules整理杂乱的办公桌;Ben发现Jules原来的司机酗酒,说服酗酒司机换个更合适的工作,他继而成为Jules的司机;Jules发现自己公司所在地原来是Ben工作了四十年的印刷厂旧址,换言之是她一手造成了Ben公司倒闭,她以为Ben会对此耿耿于怀,但Ben却深情地望着窗外说:“尽管这里已改头换面,但依旧是家”;Ben向Jules建议分析顾客购买模式,改变广告投放领域,提升顾客消费量;Jules错发电邮给老妈,说老妈“是一个”,任何技术手段都无法删除,Ben竟然带领几个员工,私闯Jules老妈寓所,删除了邮件!发现老公出轨的Jules情绪低落,担心自己死后孤单落葬,Ben答应会在他和老伴儿墓地中给她留一席之地……这对职场拍档的“革命友谊”没有落入职场恋、老少恋的雷区,温情展现的是一种亦师亦友、如父如女的职场关系,纯洁温暖,美好感人。除此之外,Ben以他随和、睿智、幽默的人格魅力,积极影响着公司里的年轻人:他为恋爱受挫者支招,为暂时无家可归者提供住宿,为衣冠不整者提出换装建议,为不被老板重视的高材生打气!Ben不但改变了垂垂老矣的晚年生活,同时也推动改变了周围人的生活,堪称史上最励志的实习生逆袭。

当传统守礼的老绅士与职场女强人擦出合作的友谊之花,当职场老前辈与职场后生碰撞出“三观”互补互助火花,观众会被深刻打动,这才是真正的“夕阳红”,这才是真正的“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你会发出愿景,希望我们的父母辈也能活得如此精彩,希望多年后的我们也能做个如此优秀的“实习生”!

剧情最大的转折点,发生在Ben意外发现Jules的老公出轨。因为不知道该如何处置这个“秘密”,Ben变得心事重重、行事诡异,聪明的Jules当然看出端倪。飞机上,当Ben还在犹豫着要不要告诉Jules时,她坦然开口“我老公出轨了”。 原来,她早就知晓了老公的不忠!被事业危机和婚姻危机重重包围的她,到底是如何度过一个个孤独的不眠夜?如何掩藏内心的煎熬和伤痕?如何在两处难关来回拼杀、坚守?职场女性的艰辛和隐忍,扑面而来。无奈之下,Jules想要独当一面地解决自己的婚姻危机,她找别的CEO来代替自己,拿走对她犹如宝贝孩子一样的公司管理权,她只是想要换来家庭和睦的机会,挽救即将破裂的婚姻。

这个剧情就像是社会惯性思维为广大职业女性下的诅咒一样,无论你的事业多么出色,你如何坚守感情,你如何自律,你的婚姻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是女性事业与家庭的矛盾,是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是职场女性的最大心结。

女作家杜拉斯说过,爱是爱消失的过程。当恋爱男女最初的荷尔蒙(一般会持续6―18个月)消失后,爱情便会在柴米油盐、日常琐事、思想观念、家庭伦理等各种过程中遭受重重考验。Q定我们是否能经得起考验的,不是颜值,不是价值观,不是经济能力,不是生活差距,更不是外界诱惑的多寡,而是我们对自己的坚守,对伴侣的理解,对未来的信任,对彼此的守望相助。夫妻就是要一起多经历些高低起伏、生活考验,迈不过这些坎儿的,走着走着就散了;迈过这些坎儿的,才能成全彼此携手到老。

当Jules决定为了挽救婚姻而放弃事业时,她哭了。泪水里有对工作的不舍,有对婚姻的恐惧,这时的她内心纷乱如麻,看不到光明和希望,说白了,她不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甘心这么做,她不确定自己会不会后悔。事业和爱情对她同样重要,她哪个都不想放弃,就像影片开头说的那样,“爱情和工作,就是生活的全部。”对Jules来说,也是如此。

作为朋友,Ben看到了Jules内心的挣扎,他对她说,“当我站在你的身后,看到你亲手教工厂女工怎么折衣服时,我就知道了公司为什么会成功。你需要它,它是你的梦想。而你正准备放弃它,就是希望你的丈夫不要出轨,它们怎么能够持平?”是的,爱情和工作怎么能够持平?谁家的定律、教条告诉女人,选择感情就必须放弃事业,抑或坚守事业就必须放弃感情?选择爱情还是事业,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它们本来就不是一对天敌,本来就不在生活天平的两端,不是舍一取一的排他关系,不是非此即彼的对峙事物。现实生活中往往是,放弃事业的家庭主妇感情生活未必幸福美满,职场女强人的感情生活也未必精彩,因为无法实现自身价值的女人不可能在感情里被当成宝,因为不懂得经营感情的女强人注定是工作的附属品,感情阵营里的永久实习生。

篇9

【关键词】机智 独立 坚强

一、引言

《威尼斯商人》至今仍有震撼人心的魅力,不仅在于它折射出当时的社会问题,更在于它塑造了鲍西娅新女性的形象。戏剧讲述了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为了帮助好友巴萨尼奥追求富有的鲍西娅,向犹太人夏洛克借钱,但因安东尼奥不能如期还钱而陷入危机,最终在鲍西娅的帮助下解决危机并救出安东尼奥的故事。在这场斗智斗勇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鲍西娅鲜明的性格特征。本文主要分析鲍西娅最杰出的四个性格特点。

二、性格特点

1.聪明机智。鲍西娅的智慧主要体现在“三匣选婿”和“一磅肉”案的情节中。她的父亲临终立下遗嘱,在金、银、铅三个匣子中只有一个里面装着鲍西娅的画像,每一个求婚者可以在三个匣子中任选一个。如果选中了装有她画像的匣子,就可以和鲍西娅结婚,并继承他的财产。如果未能选中,则终身不能再娶。鲍西娅没有选择的机会,正如她所说的“一个活着的女儿的意志,却要被一个死了的父亲的遗嘱所钳制”面对父亲的遗愿,她渴望爱情,希望和相爱的人结婚。于是,她对前来选匣的人提出自己的要求,不能告诉任何人他选的匣子,如果选错,马上离开。另一方面,为了让心爱的巴萨尼奥选中,她劝他不要着急,一个月之后再选。巴萨尼奥拒绝了她的建议。但在选择时鲍西娅用音乐、诗歌来暗示他:诗歌的每一行最后一个字和铅押同样的韵律,她采用这种隐晦含蓄的暗示方法,最终帮助心爱的人选对了匣子,表现出鲍西娅的聪明机智。

第四幕“法庭裁决”是戏剧的,也将鲍西娅的聪明机智展现的淋漓尽致;她女扮男装充作律师去法庭,假装支持夏洛克。但鲍西娅指出按照契约,夏洛克只能割一磅肉,不能比一磅多也不能比一磅少且不能流一滴血,夏洛克因无法满足如此苛刻的条件而败诉。最终,安东尼奥获救。精心的解救策略表现了她的足智多谋,鲍西娅用智慧扭转了危机,变悲剧为喜剧。

2.独立。鲍西亚具有许多优秀的品质:美丽,善良,聪明,但最重要的是她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虽然她父亲给她留下一笔遗产,但她独自管理这笔钱财。当她决定和心爱的人结婚时,她对巴萨尼奥说,她将她自己以及所有的一切都交给他,她的财产、仆从、房子也是他的。她有权支配自己的财产。然而,在文艺复习时期,其他女性不得不依靠丈夫作为其经济来源,这决定了她们的附属地位。因此,鲍西娅是一位经济独立的新女性。

独立的经济基础决定了鲍西娅具有独立的爱情观。鲍西娅美丽漂亮、出生高贵、家庭富有。按照资产阶级的择偶标准,她的结婚对象应该是有显赫权势的王公贵族们。但她不把这些世俗的东西当作标准,她渴望真正的爱情以及婚姻自由,她看重的是高尚的品德。因此,她为父亲的选匣子定终身而懊恼,又为摩洛哥和阿拉贡亲王选错匣子而庆幸。她喜欢的是没有钱财但德才兼备的巴萨尼奥,她称他为“一位爱神差来的体面的使者”。她清楚她想要的是什么,在选匣的过程中她巧妙的帮助了他,得到了爱情。

3.仁慈善良。在法庭斗争中,鲍西娅是一名判决案件的律师。为了帮助安东尼奥逃避酷刑,她善意慷慨,给夏洛克两倍甚至三倍的还款劝说他放弃条约,而且,她曾三次说服夏洛克对安东尼奥多些仁慈之心,并告诉他仁慈的作用。但夏洛克坚持执行条约―割安东尼奥胸口的一磅肉。他的冷酷无情与鲍西娅的仁慈善良形成鲜明的对比。鲍西娅的聪慧取得了法庭的胜利,夏洛克受到惩罚,甚至以生命为代价。但在法官对他做出判决的最后一刻,鲍西娅要求法官对他怀有仁慈之心。他的一半财产充公,一半财产由他的女儿女婿继承。尽管他唯利是图,十恶不赦,但鲍西娅对他很仁慈。另一方面,鲍西娅认为夏洛克的罪行不应该牵扯到他的女儿女婿,她为他们争取到一笔财产,使得他们的生活有了保障。鲍西娅能为他人考虑,她的仁慈之心和善行,法庭上的所有人都有目共睹,大家都被她的善良所感动。

4.郧坑赂摇1西娅的坚强勇敢,体现在她的反叛精神上。男权社会中,婚姻是资本主义制度财产的一部分,女性没有选择的权利,她们是这一社会阶级的受害者。但随着女权主义的迅速发展,女性开始反抗不平等的婚姻。鲍西娅认为婚姻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之上,每一位女性都有追求婚姻自由的权利。虽然她不愿遵循父亲的择偶标准,但她勇敢的面对。表面上,她顺从父亲的遗愿,实际上,她已经违背了父亲的遗愿。为了和心爱的人结婚,鲍西娅在巴萨尼奥选择时给予暗示和帮助,最终选择了正确的匣子。这是对婚姻不公抗的体现。

鲍西娅的反叛精神还表现在她敢于反抗男女的不平等。男权社会中,女性无论在法律上还是在政治或经济领域都没有任何权利。女性被认为是愚昧无知的人。然而鲍西娅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有强烈的女性意识,强调自由和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为了救安东尼奥,她鼓起勇气女扮男装去法庭。当法庭上其他的男性都无能为力时,她挺身而出,勇敢大胆的辩驳,从而拯救了安东尼奥。在场的法官和公民都佩服她的勇气和胆量。鲍西娅不仅实现了个人价值,也反抗了男权社会中男女地位的不平等。

三、结语

莎士比亚成功的塑造了一个新女性的形象。首先,通过三匣选婿和成功地解决“一磅肉”案,突出了鲍西娅的聪明机智。其次,她具有独立性,她不仅经济独立且具有独立的爱情观。再次,她仁慈善良,对夏洛克也充满仁慈之心。最后她勇敢坚强,她敢于反抗父亲的遗愿、挑战传统的婚姻道德、反抗男女社会地位的不平等。通过对其性格的多方面分析可以看出鲍西娅是她所处时代的新女性。

篇10

1.对我国现行婚姻登记制度定位的反思

1.1我国现行婚姻登记制度的改变

婚姻登记制度自1950年确立以来,伴随着《婚姻法》的三次修改,也一直处在发展完善之中。尤其是现行的《婚姻登记条例》,它以扩张公民的私法自治权利,保障公民的意志自由为立法原则,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进步。

现行的由民政部于2003年颁布的《婚姻登记条例》,是对1994年《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的修改和完善。其中有三处重大变化值得我们注意:一是法律名称的改变。2003年颁布的《婚姻登记条例》在名称上去掉了“管理”两个字,这一形式上的细微变化旨在传达一种新的立法理念。政府对个人之间的婚姻干预逐渐弱化,不再以一个强势的管理者的身份存在,在婚姻领域,国家干预首次向私权自治作了让步。二是婚姻状况证明方式的改变。1994年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要求结婚或离婚登记时必须提交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的介绍信,新规定取消了单位证明的方式,转变为由当事人自己对其婚姻状况作出声明,并由自己对其所作的行为后果负责。三是取消了强制的婚前健康检查制度。婚前健康检查在我国实施之时,被很多的部门当作谋取私利的手段,检查项目多、收费高等问题引起了民众的普遍不满,直接导致了此制度的取消。虽然现在仍然鼓励人们在结婚之前进行婚检,但是否婚检成了个人自主自愿的事情,国家不再强行干涉。

1.2对我国现行婚姻登记制度的评价

我们可以看到,现行的《婚姻登记条例》充分的贯彻了私法自治的原则和精神,在保证人格独立和平等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和倡导婚姻关系的当事人自由确定或者协商决定婚姻内部的大小事务,并由他们自己对其所选择的后果负责。这种扩大婚姻自由权限,限制公权干预的改变得到了很所学者的认同和赞扬,认为这是司法自制原则在我国法制建设中取得的极大进步。取得进步固然可喜,可作为一个理性人,我们仍然要考察一下,在婚姻登记领域,是否维持了公权干预和私权自治之间的平衡,还是我们对私权自治的过度彰显已经造成了公共利益和秩序的破坏?

显然,婚姻登记中公权力的缺位已经打破了公权干预和私权自治之间的平衡,造成了一定程度上公共利益和秩序的破坏。一方面,过分注重对婚姻自由、自主决定等私权自治理念的追求,造成公权力的严重缺位,婚姻登记所具有的行政职能极度弱化,婚姻登记机关根本无法进行实质审查,实体法中很多要求形同虚设,违法婚姻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对离婚情形过分宽纵,而离婚代价仍旧低廉,这样的制度设计为草率离婚大开方便之门。离婚率的大幅度上升不仅影响到了妇女、子女的利益,也破坏了原本安定和谐的婚姻秩序,加深了人们对婚姻危机的恐惧。

2.私权自治与公权干预之间的博弈与协调

如何划定公权与私权之间的界限一直是法学界争论不息的焦点问题。个人到底能在多大的范围内实现自治?公权力又应该在什么限度内进行干预?这种关于“度”的探究好像要比是非判断复杂得多。如今在婚姻家庭领域,随着自由平等理念的深入人心,公权干预与私权自治之间的博弈表现得更加激烈。从宏观上讲,婚姻是一种社会制度,从微观上说,婚姻又是一种行为与关系的复杂体系,这种行为与关系虽属于私权领域,却无往不在公权规制的“枷锁”之中。

婚姻是公益与私益的复合体。从私权保护的角度出发,婚姻制度的设立必须以保证个人自由意志为基础,对于婚姻内部不宜由法律干涉的广泛事务,由双方当事人自由确定或协商决定。社会学家伯纳德曾经预言:“未来社会这种婚姻的特点,正是让那些对婚姻关系具有不同要求的人,做出各自的选择。” 但是从国家管理的视角来看,婚姻又绝非个人私事。婚姻与国家、社会之间存在利益的契合,婚姻所担负的特殊的社会职能是婚姻与社会秩序的维护、社会的安定和谐之间存在着莫大的关联,这是国家运用公权力干预婚姻的根本原因。

由此看来,在婚姻法领域,既要保护私法自治最大限度的实现、防止公权力的过分入侵;又要保障公权的有效干预,维护社会秩序和利益。总之,私权自治与公权干预都不能以全有或者全无的状态存在,问题随之而来,私权自治与公权干预各自的界限在哪?如何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呢?私法自治是现代民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所在,它旨在强调每个人都有在一定范围内自主处理事务的权利,有通过实行法律行为为自己创设或消灭权利义务的自由。私法自治在婚姻法领域的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婚姻自由,而在现阶段,婚姻自由正呈现出不断扩张的趋势。有学者认为,婚姻自由所涵盖的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已经逐步演化为结婚自由、婚内自由和离婚自由的发展格局。 但是任何自由都是有限度的,自由与限制相伴相生,这是法学学者的普遍认识。“限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那个目的的要素之一便是扩大自由。” 对于私法自治来说,同样存在相应的限制,其中之一便是国家出于公共利益和秩序的维护所进行的公权干预,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如何把握住公权干预的界限。公权力总是存在一种内在的演变趋势,那就是“权力总是倾向于增加权力,它喜欢自己是一个目的而不是手段。” 如果任由公权力过度膨胀,必然会缩小甚至如极权主义那样消灭私人领域,进而从根本上排斥人的理性价值和个人的自由与权利,抹杀个人的进取精神和原创作用。 但是若公权消极缺位,监管不力,又可能使个人自由极度泛滥,动摇婚姻家庭的基础,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3.我国婚姻登记制度的理性归位

在向着婚姻自由改革中的一片欢呼雀跃声中,笔者认为我们仍然需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一个谨慎的态度。因为在涉及社会基本结构的婚姻家庭领域进行改革,需要一个渐变,而非突变。我国现行的婚姻登记条例仍然存在很大问题,设计的程序过于简单,相关制度之间缺乏衔接,自由有余而限制不足,导致其根本无法发挥对婚姻行为的审查作用,使得婚姻法等实体法律规范成为一纸空文,违法婚姻层出不穷,离婚率居高不下。这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再次提醒我们,我们要充分考虑我们国家的现实情况,改革做到不盲目、不激进。仔细分析国外的婚姻制度,我们就该看到,他们对婚姻高度自由的追求和保护,是以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为基础的。另外,很多国家在经历了高离婚率的冲击之后,婚姻家庭立法也逐步向着适度限制个人自由、维护婚姻家庭稳定的趋势发展。

所以,在当代中国,婚姻登记制度仍然要发挥其本应具有的审查婚姻行为的作用,在充分保障婚姻自由的同时,仍然需要一部完善的婚姻登记规范,维护婚姻家庭的稳定,实现公权力对婚姻家庭领域的有效干预。

首先,我们不能盲目地追求婚姻自由,单纯地认为赋予当事人绝对的婚姻自便是对人们的尊重与保护。婚姻本身所具有的伦理性和社会性要求国家必须运用公权力对其进行管理,且这种管理必须是恰当的和有效率的。国家的消极不作为将会使婚内自由泛滥,没有限制的自由将会趋向于不自由。况且婚姻关系不同于其他契约关系,它更加追求平等、公正、稳定和秩序,而绝非仅仅注重自由和效率。公正和平等是婚姻法的首要价值,这一价值的维护需要公权力有所作为。所以,婚姻登记制度的设置一定要体现其行政管理的职能,在充分保障婚姻自由的基础上,发挥其应有的审查、监管以及指引作用,以维护婚姻家庭以及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其次,国家干预婚姻必须从正当的目的出发,并在必要的限度内实现。美国学者瑞特直言:“法律必须有正当的理由才能对婚姻关系加以干预。”婚姻登记制度作为国家对婚姻行为进行审查和监管的工具,其每一项内容的设计都必须经过深思熟虑。首先要考虑的是,某项法律规定旨在保护什么利益,达到何种目的。公共利益保护和公共秩序维持是公权向私权入侵的唯一正当的理由,是整个婚姻登记制度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其次我们要问,该项法律规定的设置能否达成目标。政府不仅要保证公权干预目的的正当性,还要从实效中考察,此项制度的设计能否实现有效的干预,否则,就要做出适当的调整。最后我们要看,这种干预是否在必要的限度内。不是任何公共利益都需要私人利益做出让步,也不是任何公共利益的保护都必须以牺牲私人利益为代价。任何一项法律规定在作出以前,必须要在所欲保护之利益与所要牺牲之利益之间进行衡量,结合当时的社会和文化等因素,分析利弊,做出取舍。

参考文献:

[1]姚洪涛:“婚姻登记制度研究”,硕士论文,来源:中国知网

[2]谈大政:《性文化与法》,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66页

[3]邓丽:《婚姻法中的个人自由与社会正义——以婚姻契约为中心》,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第91-94页

[4]【英】霍布豪斯:《自由主义》,朱曾汉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57页

[5]【法】马里旦:《人与国家》,霍宗彦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第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