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代文学常识范文

时间:2024-03-20 10:57: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古代文学常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古代文学常识

篇1

自然,学生的学习效果就大打折扣。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手机、电脑的普及,当代大学生的阅读方式、理解角度、价值判断都呈现出明显的社会化趋向,多数人是以“有用”或“无用”、能不能换取经济价值来选择学习对象,因此,对于距离现代较远的古典文学存有隔阂,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和兴趣。高校办学理念的转变和学生兴趣的缺乏直接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带入了尴尬和无奈的境地。针对前者,我们高校古代文学课程从教者无力改变,但对于后者即提高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和效果方面,尚有努力的空间和方法。如本文论述的教师以问题创设为途径来提升古代文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即是有益的尝试。所谓问题创设,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既要传授古代文学基本知识、讲解古代文学重要作品,又要结合目前的社会环境、学生的心智特点和学习习惯,有目的地创设一些有针对性的、浅显但有拓展空间的问题,通过抛出问题,引起学生对于问题的兴趣,从而诱发和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

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创设所应掌握的技巧、原则和这一方法的实施步骤及注意事项,下面即以笔者在近年来古代文学教学中创设的部分问题和相关教学内容为例来加以论证。

第一,问题创设应打破常识的误区———“唐诗三百首?”学生从小是从背诵《唐诗三百首》接触、感知古代文学的,且常常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句子萦绕耳旁。因此,在学习宋代文学的第一堂课我提出的问题是:“唐诗有多少首?”绝大部分学生凭第一感觉地回答是:“唐诗三百首。”当然,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那接下来就要分析错在哪里?老师和学生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相应解决以下问题:唐诗现存到底多少首?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有“唐诗只有三百首”的说法?《唐诗三百首》是什么?同时结合马上要学习的宋诗部分,还可以提出唐诗多还是宋诗多?宋诗现存有多少首?唐诗与宋诗孰优孰劣?等一系列问题。从常识入手提出问题,纠正学生以前在中小学阶段形成的知识误区,从而引导学生产生想要去探究问题正确答案的欲望,即探究知识的兴趣。在这样的兴趣支配下,学生通过教师接下来的相关讲授、分析,并结合以往所学,或许能对唐、宋诗概貌有一个直观、清晰的认识。这是一例。类似问题还有:“苏轼、辛弃疾是否创作婉约词,李清照是否创作豪放词?”学生以往中学阶段学习形成的观念是:苏、辛是豪放词代表人物,李清照是典型婉约词人。因此,问题提出以后学生的回答仍然是一边倒地的否定:“没有,至少没读过。”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不要马上给予评判,而是引导学生来一起解读两首作品: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研读作品,学生既能体会到作家的人生况味,更能直接领悟到词多样化的风格和同一词人对于不同词风的驾驭。

第二,问题创设应以学生的体验为本———“选林黛玉还是薛宝钗?”青年学子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期,对于个人情感和将来的对象充满了好奇、憧憬和期待,在自我心目中都有一个“理想型”。因此,在讲到《红楼梦》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时,教师适时提出:如果你是男士,选择将来的另一半,是喜欢多情的林妹妹,还是喜欢理性的宝姐姐?要回答这一看似简单的选择题,学生至少要明了一下几点:1、通读《红楼梦》文本。2、细读、精读文本涉及林黛玉、薛宝钗的情节。3、理清林黛玉、薛宝钗与贾宝玉的关系。4、全面总结二人的性格特点。5、作出自我的选择和说明理由。通过以上五个环节,学生对《红楼梦》无论是整个故事还是局部细节都会有亲身阅读体会的经历,并能从阅读文本中感受经典名著的“经典”所在。同时,通过分析宝、黛、钗的性格特点和爱情纠葛,也有利于学生在崇尚“速食爱情”的当下形成正确、健康、积极的爱情观念。如此通过创设问题、阅读文本、自我认识再到思想提升,将古代文学的文学性和人文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对于纠正网络和某些改编自古典名著的影视剧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第三,问题创设应以小见大、贴近生活———“什么是炊饼?”古代文学作家、作品存在的时代距离学生生活的21世纪比较远,如何能拉近古代与现代的时间差距、如何能消弭文学世界与现实生活环境之间的界限,这就要求教师创设的问题也应从现实生活入手,找到古今的相通处、相似点。因此,古代文学教师在讲到明清章回小说这一最贴近世俗生活的文学类型时,不妨以某一点为突破口,鼓励学生探求其从古代到现代的演变及富有的历史、文化意义。如讲《水浒传》和《金瓶梅》时,提出:“武大郎卖的炊饼究竟是一种什么面食?”小小一张“炊饼”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以下内容:宋代北方的饮食习惯、面食在中国的流传特点、炊饼和今日烧饼(或煎饼、馒头、蒸饼)的比较、饮食变化蕴含的文化意义。通过这一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充分体会文学、文化、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并能跳出书本的桎梏找到思考的着力点。在章回小说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在讲到《西游记》时,提问:“《西游记》中谁挑担子?”多数学生从小对《西游记》改编的影视剧耳熟能详,因此,给出的答案是一致的:“沙和尚。”这个问题很小、很简单,也是常识性的,对学生来说答案几乎毋庸置疑,但却不是真正的正确答案———猪八戒。为什么挑担子的角色从小说中的猪八戒变成了影视剧中的沙和尚?这就要求学生去努力探求现代影视改编对于古典名著改编的原则、方法和观众审美需求的变化,了解古代文学所具有的现代属性。同时,还能将文本跟改编剧作之间存有差异的问题举一反三,看看其他几部古典名著的现代改编情况。这样,既能促使学生阅读小说文本,又能与学生感兴趣的影视剧相挂钩,可谓一举两得。

第四,问题创设还应突出古代文学蕴含的优秀人文精神和对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积极作用———“屈原、司马迁、苏轼、辛弃疾、陆游、曹雪芹等教会了我什么?”

在2014年9月的新生开学典礼上,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不约而同地阐述了大学对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杨玉良甚至说:“虽然专业知识是必须学习的,但是来到大学,更重要的是一个悟道的过程。如果学校的教育只重视专业的知识教育,而不重视德性的培养,那么很可能培养的人越有知识,越可能成为社会的祸害。”[2]两位校长的观点代表了当今高校及教育管理机构的担忧,即身处科技发达、物质丰富、生活便捷环境下的现代人,其道德素质却明显缺失,传统的“爱国”、“诚信”、“孝道”等优良品质正逐渐淡出人们的思想深处。面对这样的形势,凝聚了中国古代宝贵精神遗产的古典文学、古代文化理应担当起再次唤醒大众优秀人文精神的重任。因此,古代文学教师在与学生一起品味古代先贤的作品时,应当结合作家所处的时代,对作家、作品做全面、客观、正确地解读和分析,学习渗透在字里行间深重的人文关怀:研读屈原的《离骚》、辛弃疾的词作、陆游的诗篇,透过文字陶冶个人情操,领会个人对国家和社会,需怀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面对国家危难时刻的自我牺牲精神;研读司马迁的《史记》、苏轼的诗词、曹雪芹的《红楼梦》等,深刻体会当个人深处逆境之时应当持有的正确、乐观的心态———不怨天尤人,不气馁、始终不放弃自我的人生和理想,百折不挠、积极向上。古人的人生经历和文学表述,对当今大学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健康的人生道德观和提升自我的审美能力方面均能起到重要的积极、正面地示范和引导。为了完成古代文学在当代承担的这一重大任务,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细化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潜移默化地收到良好的效果。既要突出课程的人文性,还要避免枯燥、单调的说教,教师对于问题尺度的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是机动、灵活和有技巧。

篇2

作为广义的概念,诗歌在中国古代涵盖了古诗、词、曲、民歌等内容。从认知、能力、素质三方面的教学目标来说,古诗、词、曲的实现途径和效果是基本一致的。对这一部分内容,我们设计了三个实践教学目标:识记、背诵名篇;理解、鉴赏古诗;对古诗进行文本解读、设计教学方案并付诸实践。下面依次谈谈具体操作。

1.识记与背诵。在本专业的培养方案中,职业及专业技能训练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所有本专业的学生在入学初就按学号顺序划分为若干小组,每组最多10人,安排一名指导老师,按照系部制定的职业及专业技能训练方案在两年理论学习同时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也依赖于这一前提,二者紧密配合,互为体系的组成部分。一定阶段的内容结束后,老师给出必背篇目,每个小组的成员到本组小组长那里背诵过关,小组长做出详细记录并评分;小组长集中到学习委员那里过关并评分;学习委员的背诵情况则由任课教师直接负责。同时,老师在课堂上会进行不定时不定人数的随机抽查背诵,抽查到的同学的背诵情况若与小组长记录情况不符,本组同学需抽时间接受学习委员的检查过关。这种方法比之期末试卷中的填空默写更能落到实处。此外,职业技能训练中每学期都有古诗背诵的任务。

2.理解与鉴赏。这一目标和实践任务安排在第二学期专业技能训练中的“文学作品欣赏”中,学生对给出的古诗篇目进行鉴赏,写出书面的小文章,同组成员间互相交流,老师评改。

3.古诗解读、讲好一首古诗。古诗解读安排在第三学期专业技能训练的“文本解读”中,学生从分析文本的角度写出书面的文章,小组交流教师评改。诗歌部分结束后,安排时间由各组准备教案,选派一人在课堂上讲一首古代诗词。

4.在识记、理解、鉴赏、深入认识之后,分班组织古诗词朗诵会,使学生对古代诗词有一个感情上的升华。给出一定的准备时间,期间参赛选手可以请老师指导。班委做好会务工作。朗诵完毕,由学习委员、普通同学、老师组成的评委评分并确定名次,给出相应的奖励。通过这样扎实的过关,到综合性活动朗诵古诗词、讲一首古诗词的时候,学生基本上可以表现的游刃有余,也为他们今后在中小学课堂上讲授古诗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散文部分

古代散文一个是语言的隔阂,一个是与政治、道德的紧密联系,都使得学生学起来比较费劲。而要集中在课堂上去疏通文意,再去理解、分析文章,是很不现实的。因此需要学生在课前利用课余时间去自主学习,搞清楚文中的字词、特殊用法、句式等,大体上搞懂文章的字面意思。课堂上,大家先互相汇报自主学习的成果,然后再分小组讨论文章的主题、写法、结构等。

1.课前预习。在每次课前一周布置预习内容,包括文学常识、文言字词读法意义、文章大意结构以及相关的问题。学生自己利用工具书、网络等自主学习,并分组整理学习成果。

2.汇报学习成果。用一堂课时间让学生分组解决上述基本问题,采用面对全班讲解的方式,过后老师不再重复,只对缺漏的部分做出补充。

3.提高与升华。解决基本问题之后,针对选文中涉及的观点提出一些问题进行讨论、论辩,如王安石在《读孟尝君传》中认为“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得一士”就可以称霸天下,让学生结合战国历史对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树立自己观点并证明自己观点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另外,学生口头讨论之后,形成文字,在此过程中学习古人立论的构思和写作技巧。散文部分的实践性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点燃他们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同时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课堂气氛也从之前老师一言堂时的沉闷而变得比较活跃。

三、小说与戏剧部分

小说和戏剧都属于叙事性文体,很多古代的小说和戏剧也都搬上了现代荧屏。但总体来说,学生在这两个方面的基础仍然有很大差距。因此,在具体操作方面,有细微的差别。

1.小说

唐传奇、明清小说的故事是学生之前都有一定了解的。因此很大一部分内容基本上交给学生自主学习。大家互相讲一讲小说所写的故事、对人物的看法以及对主题的讨论,自由发表观点。老师只对一些重要的文学常识和主题趋向进行总结和点拨。这样就有效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也避免了在课堂上占用过多的时间去叙述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学生感觉到自己参与其中了,会增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和动力。

2.戏剧

戏剧部分是整个古代文学中比较难的地方,同时也是学生基础比较薄弱的地方。虽然它与现代影视在性质、作用上有一致之处,但因为年代久远资料缺失,学生很难直观地去把握古代戏剧的真正面貌。所以在进入这一部分之前,先放映电影《霸王别姬》,里面有许多古代戏剧唱段、扮相等,虽然主要是京剧,但已经足以让学生对古代戏剧有所认识了。看完之后,就结合影片内容讲解古代戏剧的一些常识,并让学生写观后感。

3.综合性实践活动

小说、戏剧部分结束以后,布置学生按照分组,每组同学选取古代小说或戏剧中的某个片段或场景,自编自导自演一个小的舞台剧。给出一定的准备时间,然后在班上表演并上交剧本。学生通过选题、改编、分派角色到具体揣摩人物的语言、动作乃至心理活动,不止对戏剧和小说的文体性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对古老的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亲近感。

篇3

关键词 文学类课程 小教专业 教学有效性

随着小学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小学语文教学理念、目标、内容和要求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小学语文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小教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新课改背景下的合格乃至优秀的小学教师,专业课程教学急需改革,课程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中国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儿童文学”、“外国文学”等小学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抓手,课程教学有效性研究是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对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有着深远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文学类课程教学改革在高校教学改革活动中早已启动。由于国内各高校对人才培养和教学的定位及专业的差异,教学改革也不尽相同。总体而言,文学类课改主要限定在宏观思路上,缺乏具体的改革措施,更未能深入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同时,文学类课程教学研究成果都是立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对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的借鉴性有限。笔者和文学类课程教师讨论后认为,小教专业文学类程教学中不仅需要传授课程基本知识,更要在专业培养目标的指导下,积极探索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教学方式,进而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1精选教学内容

众所周知,课程是为专业建设服务的,要服从于专业培养目标。文学课程内容丰富繁多,但课程的学习应紧跟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小教专业开设文学课程,要让学生全面了解中外文学的发展轮廓,了解中外文学思潮及文学流派的基本情况,掌握文学的基本常识。但文学课程学习的重点是掌握中外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并通过文学经典作品的研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文本阅读能力及鉴赏、评析各类文学作品的能力,提升学生审美素养。

为贴近专业发展,提高课程教学有效性,课程教学在保留文学经典内容的同时,还应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新选取。笔者认为,一是要淡化“史”的观念,以经典作家作品为教学的主要载体,以经典作品解读勾勒文学史发展历程;二是要把小学语文教材涉及到的及小学生喜欢的作家作品纳入课程教学。这样不仅可以与学生的职业发展建立有效链接,更能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基于以上思考,笔者认为,课程不应强调文学史知识教学,不应求全而讲授过多的作家作品。古代文学应将李白、杜甫、韩愈、苏轼等诗文名家作品作为教学重点;现当代作家应将鲁迅、徐志摩、冰心、老舍、萧红等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作为教学的重点;儿童文学应关注安徒生、叶圣陶、金波等中外名家作品;外国文学则重点解读莎士比亚、雨果、歌德、巴尔扎克、高尔基等名家名作。中外名家名作是历久弥新的文学经典;同时,这些作家作品也是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经典作家作品的解读与鉴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有效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2探索教学方法

“教育的功能将更多地从传授现存知识和培养现有技能转向培养学生不断学习的能力,以使学生获得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方法。教会学生学习,将是现时代教育的主旋律。”这一现代教育理论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如何不断地探索更为有效的课程教学方法,是每一位课程教师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和文学组老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其中三点进行了积极有效的尝试。

(1)建立讲授―接受与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课程教学务必要改变课堂上教师包场的局面,尊重并保障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尝试以问题或课题为纽带探究性学习。讲授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计划、有目的地借助各种教学手段,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知识,是传统教学中普遍使用的方法。但在现实教学中,往往成了“一言堂”,成了“灌输”教育,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探究式教学则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启发学生主动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意识是培养学生分析、研究能力的关键,应切实贯彻在课程教学中。

(2)积极探索专题报告教学法。课程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学得”,也要重视学生在课外的“习得”,教师要有效地指导学生将课内所学与课外自习融为一体,培养他们运用现代技术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习惯,提高综合学习的能力,能有效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3)择机开展课堂讨论。古代文学章海凤老师在古诗教学中,将古诗分为离别、山水等专题,每一个专题要求学生对作品的精读、分析、鉴赏、研究成果以课堂讨论的形式通过多媒体技术在课堂展示,这是对学生的阅读、分析、鉴赏、研究、写作能力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是语文能力的一大提升。

3创建教学资源库

网络的高速发展与普及给课程教学带来丰富的教育的资源,其巨大的知识容量为课程教学拓展了无限的空间,更可以借此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校校园网络建设都很完善,这为课堂空间的延伸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课程教学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创建课程教学资源库,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库,可以有效拓展课程教学的内容,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课程教学补充形式。利用教学资源库,课程教学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师生也无须见面,就可以在网上进行教学、答疑(下转第110页)(上接第93页)。“儿童文学”和“古代文学”已建成校级精品资源库。

在创建课程资源库建设中,文学课程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以经典作家作品教学为教学单元,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及时上传网络,一方面可以让课堂没有听懂的同学课下继续学习;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课件推动教、学共享,师生互动。二是研发“原典研读”系列课件。课程老师结合经典作家作品教学,在教学课件之外,制作内容更为丰富、容量更大的“原典研读”课件,主要从作家创作自述、作品简要介绍、重要研究观点、主要研究论著目录、名师点评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这一系列课件,有效延展了课堂教学的内容,提高了课程教学效果。三是经典作家的影视资料收集、上网。影视课外欣赏,是一个有效的提高学生兴趣的方式。四是教师研究论文和学生优秀作品选登。师生论文,是学生学习模仿的最适合的作品,也给学生以亲近感。五是完善n程试题库建设。试题库,可以让学生明白课程学习的内容,让学生的学习更有目标性。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利用教学资源库,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有效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尝试。

4建构考核体系

课程考核体系,是引导学生课程学习和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组织系统。文学课程以前的考核,一般比较重视知识和理论,以书面考试形式完成。笔者认为,作为小教专业的文学课程的考核,应按照专业育人的要求,尽量遵循“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理念,变一元化考试为多元化考核。考核体系的构建,既要检查学生的知识能力,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能力差异进行考核,全方位地动态评价学生的课程学习。

基于以上思考,文学课程教师进行了积极的教学实践。除了期末的课程考试,也很重视平时的形成性考核,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课前五分钟的“文学讲坛”。每节课正式上课之前,教师安排一个学生推荐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一部(篇)。这样的演讲训练,既强化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拓展了课程学习内容,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作品分析与鉴赏能力,落实了专业培养的目标;二是“读书笔记”写作,要求学生精读经典作家作品,写出自己的阅读体会与思考,培养学生对作品的解读与鉴赏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三是课程作业,这是对课程授课内容的巩固与思考,根据学生的作业写作情况,按百分制进行评分。

篇4

分块解析教学模式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此方法又取决于教学内容。因此,大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构建是从教学内容板块来区分教学模式的。

1.中国语言和文学常识模块

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涉及面非常广泛,要求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面面俱到讲授所有知识是没有现实性的。但是中国语言和文学常识又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内容,基于高职高专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常识掌握薄弱这一特点,这一模块内容下应包含:(1)中国古代文学知识;(2)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3)外国文学常识;(4)中国语言文字常识。在这一模块下,常见的教学思路有主题式、文体式或文史式。

2.中国文学作品的文学鉴赏模块

大学语文与高中语文不同,大学语文不仅仅是立足于指定的文学作品篇章,更多的是引领学生领略中国语言文字之美,体会作品背后传达的人文精神、思想内涵。从这一角度来说,大学语文更能体现出教书育人之理。教师在梳理这一模块时,可以遴选经典文学作品,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和人文精神,从作品的语言层面到精神内涵,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全方位讲解剖析,从而让学生理解作者、理解作品,感受其文学魅力,进而引领学生感悟人生提升其人格,促进其进步,加强其综合素质。

3.中国语言和文学实践运用模块

大学语文课的目的之一和模块之一当是提高学生的表达水平,能够使其文章更有内涵,口头和书面表达更加得体贴切。口语表达能力是我国高考制度里欠缺的一部分,但本门课程需要有意识地锻炼、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这将对学生的工作、生活,甚至是整个人生都起到重要作用。就这一模块来说,可采用谈话式、讨论式等方式来进行。书面表达能力是表达能力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书面表达即写作,是表达人生感悟,对工作、学习、生活进行总结计划等常见的表达手段。同时,它也是进行学术研究、专业学习的重要手段。教师可采用项目趋动的措施促进学生学习提升书面写作能力。

(二)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模块下的教学方法解析

1.以点带面研究型

大学语文确要重视育人,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培养主动学习的精神。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学习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关心国家命运,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在有限的课时范围内,学习全部的传统经典篇章是不可能的,只能以点带面选取一部分篇章来学习。就未学习过的篇章内容,不必苛求一字一词之含义,应重点体会作者想表达出的思想情感。就已学习过的篇章内容,则可以深挖。学习是有层次的,如果小学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字、词,中学要求掌握必要的词、句含义及用法,则大学语文应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做到善于质疑和追问,针对固有的观点重新认识与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这种追求精神独立、自己查阅资料、收集资料、形成自己观点的做法,将会使学生受益无穷。如中学语文学过《庄子•秋水》,该文选读重点是本篇中的字词把握。但大学语文选用这篇文章,就要深入体会其说理和思辩方法以及庄子提出这一主张的原因。再如,大学语文选读《左传•段于鄢》,应由学生分组讨论出场人物的语言、性格,通过查阅资料、共同分析,管窥当时时代的主流观点。

2.现场教学活动型

高职高专院校多数都在地方,各校均可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现场教学活动课。如充分利用本地的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剧院、故居旧址、名胜古迹、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文化风貌的街区等,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丰富生动的教育资源。这种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深受学生欢迎。当然,现场教学活动前需要投入精力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和现场的讲解组织工作,方能起到相应的效果。

3.因材施教个性化

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因此所有的大学语文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一致是不可取的。高校人才的培养是需要有特色的,因此,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可以适当服务人才培养方案,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又有不同,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就应适当区分,以体现人才培养方案。

(三)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模块配套支撑

1.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重新分析

高职高专院校的不同在于人才培养目标和特色不同,而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的不同。作为公共必修课的大学语文课,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应服务顶层设计,与人才培养目标趋同。所以,把握本校的人才培养目的,解析各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并将其对应在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设计中。

2.师资队伍培养

大学语文部分教师要尽快转变观念,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改变居高临下、真理在握的权威解读。新世纪的大学语文教师应当既是学识渊博又优雅时尚的,既幽默风趣又认真严谨,既能引导学生共同去探索、学习,又能开拓创造性的阅读教学、讨论教学、体验式教学方式。教育以学生为主,教学需教师、学生共同参与,与学生同步对话,教师要陪伴、帮助学生共同成长。

3.教材编写或中华传统文化读本的编写

当前高职高专院校较多使用校本教材,也有部分高职高专院校使用《中国文化概论》马工程推荐教材。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学生课后学习、翻阅的阅读材料。所以,有一本合适的马工程《中国文化概论》,或编写一本适合本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大学语文教材,或者将二者结合起来,即在马工程教材为主要教材,再编写一本校本的中华传统文化读本,这些都可成为很好的教学资料。

4.考评测试方法调整

篇5

关键词: 古文献学 人文素质教育 作用

随着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对人才全面素质的需求,发展素质教育尤其是人文素质教育已被诸多高校提到议事日程,并由此引发了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许多高校纷纷增设文学、文化课程,譬如增加古典文学的课时,开设大学语文、诸子散文导读、书法等诸种课目,期望通过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研习,培养青年学生的艺术鉴赏力,提高思想道德境界,重振民族文化的自信力。与此同时,伴随着中国国际社会地位的日益提升,世界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提高,海外也纷纷掀起学习汉语的新一轮热潮。广泛而深入地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向世界其他民族介绍、传播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则势在必然。

众所皆知,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国社会积累了丰厚而辉煌的文化,承载文化的古文献浩如烟海,经、史、子、集,诗、书、词、曲……门类繁多,举世罕见。文献学,尤其是古文献学,在保存和利用我国丰富的文献典籍,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作为研习中国古代文化的基础,古文献学所做的工作是对古文献进行校勘注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为其他各门学科提供材料。显然,在民族文化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古文献学的历史地位与作用是其他学科不可取代的。

由于学科知识的专业化特点和时展的自身特征,今天,人们乃至高校的年轻学子对文献学特别是古文献学,缺乏必要的基本了解。提高人文素质,提升国际竞争力,不仅仅专业的、研究型的人才需要涉猎古文献学,作为未来社会文化的建设者,高校中的青年学子都应该接触、了解古文献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的理论与方法。我认为,古文献学所提供的关于如何阅读古文献、选择何种版本的文献阅读、怎样使用中文工具书等具体的方式方法,对于大学生提升学习质量,实现学习的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为他们将来的学术之途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古文献学涉及的内容极其广博,尽管对于文献学的阐释,不同学者有不同的侧重,但有一点是达成共识的,即其根本任务是引导人们对于文献典籍的阅读和利用。古文献又不同于现代文献,它是以文言文记录,借助于不同的载体流传至今的。所以,对于后学者,首先要疏通、把握古文献的语言文字意义。根据我多年的高校一线课堂教学的体察,当代高校的青年学子,甚至中文专业的学生,对于古代的文献典籍普遍缺乏兴趣,而一个共同的原因即是文字阅读上的障碍,由此导致畏难情绪,以及深层意义上的误读。显然,高校学生掌握一些相关的古文献语文解读方法,是进一步学习、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首要之举。

古文献的语文解读涉及三个方面:字形、字音和字义。无论汉字的字形、字音还是字义,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流变。首先,记录文献的中国文字(汉文字)不同于西文的线条性特征,不是单纯的表音文字,而是音义结合的方块文字,其形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相差很大,经历过从甲骨文到小篆、隶书、草书、楷书等主要形式的演变。汉语语音的流变明显而突出,不同的历史时期,即使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地域,汉字的发音都有很大差异。譬如古无轻唇音,上古没有f这类轻唇音,凡后代读作f的轻唇音上古时代都读作b、p一类的双唇音。至于汉字的字义、词义的古今差异更为明显。字形、字音、字义的流变特征,显然很早就受中国古人的重视并被研究。古代研究者们经过反复的校勘,对留存下来的浩繁的古文献材料,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然后给以详尽的注释,还原字词音义应有的历史风貌和演变历程,且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史称“小学”。“小学”的形成和发展,显然为古文献的语文解读提供了必要的钥匙,为揭开中国传统文化面纱提供了必备的工具。所以,涉猎、了解古书校勘的基本方式、方法,了解古人作注的基本理论和相关术语,就会有助于把握文字在形、音、义上的历史变迁,从而有助于对古文献的正确解读。

对古代经典诗词的赏析,是现代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而研读古代诗歌的基础则是音韵学。中国古诗追求声律,讲究节奏、押韵和乐感,特别是唐代的格律诗,为了极尽诗句乐感的抑扬顿挫、曲折变化之妙,有意将平上去入四声分成平仄两类,并规定了严格的交替格律。因此,若不具备古文献学的基本常识,缺乏必要的音韵学方面的修养,按照现在的语音朗读古典诗词,就无法理解古代诗歌的音韵之美,欣赏和研究也就无从谈起。

懂得训诂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对于现代学子阅读古代文献也是不可或缺少的。训诂,换现代通俗说法,就是解释,即用易懂的语言解释难懂的语言,用现代的语言解释古代的语言,用普通话解释方言。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训诂形成了自己的体例,产生了大量的术语。只有理解了这些基本术语,才能准确地把握词句的历史含义。比如,《诗经》《楚辞》等古典诗歌,不断为后学者注释,形成了“笺”“集注”“正义”“章句”之类诸多的训诂术语,学生选修大学语文、古代文学作品选读等通识课程,倘若不理解这些基本术语的含义,不仅可能对这些人类早期的经典产生误读,而且无法领略我们的先人在保护、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方面所做出的艰苦卓越的不懈努力。

汉字字形的流变,不仅折射了中华民族的社会发展和民众集体智慧的提升,而且催产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书法。当代学子涉猎文字学,不仅有助于古文献的解读,而且有助于书法艺术的鉴赏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承载传统文化的中国古文献浩如烟海,就整体而言,他们都具有各自的价值,后学者不可能都一一通读,对于现代有明确专业的大学生而言,选择性地阅读是必要的,也是可取的。因此,解决了阅读方法,进而选择适合自身、有益于个体发展的有价值的古文献阅读。我国古代的图书,主要是以写本和刻本两种形式流传于后世,因写刻的时代不一,地区有异,写刻者的不同,抄写方式和刻写方式上的差别,使得古代图书不仅品种繁多,就是同一种书,往往还有几种乃至十几种、几十种不同的版本。这些不同的版本,不论在刻印、批校、注释等方面,都存有高低优劣之分。清代张之洞在其编撰的著名《书目答问》一书之《略例》中曾开门见山地说道:“诸生好学者来问应读何书,书以何本为善。遍举既嫌挂漏,志趣学业亦各不同,因录此以告初学。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

青年人读书不仅要解决读什么的问题,而且要解决应读何种版本的问题,这关涉学习的效果和质量。研读中国古代文献,尤其要慎择版本,且要择其精本和善本。尽管今天“版本”一词的语义已远远超出了其历史的内涵,泛指古往今来所有以不同方法、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形成的各种不同的书本,然而,作为未来社会文化的建设者,当代青年学子通晓古籍版本学的相关基础知识,对今天的学习深造仍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版本学对于为文治学不可或缺。进行学术研究,势必要参考和依据各种图书文献,而任何一种图书文献,如果不知道它产生的时地,不了解它出版制作的情况,不明白它的源流、演变、真伪、优劣,那么它就不能用来作为参考依据,否则研究的结果或结论就不能令人信服,甚至可能造成误导。学术研究过程中,一定要慎择版本,借助版本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辨识精善粗劣,鉴别真伪正误,从而避免以误为善,或以讹传讹的现象,使自己的研究成果建立在真实、准确、可靠、科学的基础上。

其次,当今高校学子接触中国古代典籍,多以提高人文素养、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旨归,有别于纯粹的学术研究。由于专业的限制,他们不可能沉溺于故纸堆中作精细的爬梳,主要是从中吸取有益于人类和个体全面健康发展的思想、道德、情感和审美力量,所以,就古典文献的学习而言,学习的重点是对古典文本所孕育的思想、情感、道德力量等内涵的辨析和把握。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都希望读到那些文字没有错误或错误甚少、内容真实可信、注释翔实的精善本,以便真切地感受不同年代人们真实的情感和思想,获取精神的滋养。显然,面对浩繁的古典文集和诗选,具备了一定的版本学常识,就会有所鉴别,有所取舍,避免遇到什么就读什么的盲目性。同时,将同一种书的不同版本进行比较、对照,还有助于了解文献(文本)不同版本所表达的思想、作者的情感取向。譬如,在校大学生都曾阅读过的《水浒传》有不同的历史版本,比较这些不同的版本,能体悟出不同年代的编撰者的思想倾向性。而阅读记载社会历史的文献,通过不同版本的对照、比较,通过基本的辨伪,还可以了解、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可以区分哪些是作了文学加工处理的野史,哪些是真实的历史。可见,具备一定的版本学常识,不至于读书时不加分析地生吞活剥。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商品物欲社会,粗制滥造的书籍俯拾即是,识别版本则至关重要。掌握了版本鉴别的基本方法,就会有双明亮的慧眼,选择吸取真正的精神营养,陶冶情操,提升自我。

在人类已有的古籍图书中,有一种特定类型的书籍,便是工具书。这些工具书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体现和承载,也是后人读书治学的必备工具。显然,对于今天的高校年轻学子,无论是为文治学,还是触摸古人的思想情感,在对古典文献的解读过程中,都会涉及对工具书的查找和利用,而在讲求效率和质量的今天,能快捷地使用各种工具书尤为重要。

首先,工具书是读书治学的必备工具。工具书曾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案头顾问”与“良师益友”,纵观人类历史,历代学者都极其重视对工具书的编纂和利用,不争的事实是,在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中,曾产生了众多的工具书。在研习民族传统文化、研读古代经典的当下,工具书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为了更好地借助工具书,当代学子首先要了解中文工具书的基本种类,每一类工具书的基本功能,某种工具书的主要排检方式等。比如,就功能划分,中文工具书就有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类书、政书、年鉴、手册、书目、索引、文摘、表谱、图录等诸多种类;就排检方法而论,主要有字顺法、分类法、主题法、时序法、地序法等,而每种排检法中,又有很多具体的检索方法。只有掌握了工具书的这些基本常识,遇到问题时,就会有的放矢,选择合适的工具书、依据合适的检索法来查找资料,解决疑难,从而提高读书治学的效率。

掌握中文工具书的相关知识,还有助于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人类在岁月的变迁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而随着现代社会的高度发展,人类积累的知识越来越广博无垠,图书文献浩如烟海,所谓“一人之知识有限,天下之义理无穷”,仅凭一个人的博闻强记,势必如衔石填海,结果只能望洋兴叹。故,为了掌握日益庞大的知识内容,充分地占有资料,必须借助“知识宝库的钥匙”――工具书。工具书不仅仅是“工具”,其自身就承载着人类代代相袭的文化成果。因而,了解不同种类工具书的功能,能快捷使用各种工具书,就能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极短的时间内吸收前人积累的优秀成果和人生经验,提高现代人的生活质量。

放眼世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提高现代人文素质,人们常提国学,倡导传统文化。显然,国学是相对于“西学”而言的,是指研究中国传统的学问,实际上可用以概括全部中国古代学科,传统正是把古文献学包括在国学之内的。中国民族文化发展的历程证明,古文献学不仅属于国学,而且是国学的基础,是国学之根。读书治学要有根,根深才能叶茂,当代学子研习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充分认识到古文献学的作用,高度重视对古文献学的学习。

篇6

关键词:中学语文;文言文注释;问题分析

我国古代典籍记录形式是文言文,虽然在“”以后开始普及白话文,但传承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原则,因而各类教学大纲还要去学生掌握文言文阅读能力。所以从小学到高中文言文的阅读比重逐步较大,因而在现代教育中,让学生读懂和理解文言文是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目标。

1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中常见的问题

1.1注释术语使用不当,导致注释混淆:

在探究注释不当问题时,需要介绍何为语义注释,其实语义注释严格上说是表述或者现实文言文词的概况义的句子或者局面含义注释,体现方式是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严格对译形式。语义注释相对应的是文意注释,主要涉及范围是陈述词句在文章中体现出的内在含义,主要是客观语义包含主观内容。

1.2注释缺乏准确性

1.2.1需要详细的地方注释趋向简单:

部分注释的简单,让师生在教学和学习中产生误解,比如在学习《鸿门宴》这课时,有这样一句话“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与项羽曰:沛公欲亡于关中”在课文下面有着明确的注释左司马,官名。但是很多高中学生都质疑过左司马是什么级别的官级,后来学习中才逐步了解,其实左司马不是一般程度的官级,是掌管整个军中事物、执行军法、参与作战计划的一个重要官员。相当于现在的参谋长级别,所以是具有极高地位的官级,处于这样重要位置人员成为内奸,刘邦回去后才会马上诛杀曹无伤。如果课文在注释时能够详细的讲明情况,学生在理解课文时能更为深入的理解学习细节,更有助于学生体会课文主旨。

1.2.2无需注释的地方详细注释:

在课文中一些比较简单的注释在文章中有过介绍,其实在后面就无需仔细说明。例如在学习《鸿门宴》这课时,有这样一句话“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课文下面明确写明之,到的意思。其实学生对这个“之”字很了解,由于在初一时学生就接触过这个字,并且这是文言文中经常运用的一个词汇,因而这类的注释就没有太大的实用性,并且重复学习也不利于培养学的自学能力。

1.3注释详略不当:

注释缺失准确性是注释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由于注释过程中需要考虑方方面面因素,不但需要了解词汇的具体含义,更好结合实际情况,从上下文、具体语境角度考虑问题,目的是让文言文注释能够接近于文章本义。从常识角度考虑,这种说法显然是不科学的,由于白色是不能倒影景物颜色,因而也就不存在倒影各类景物的。其实详细解释应该是白色的急流回旋清波,在碧绿潭水内倒映各类景物的影子。还有在《木兰诗》中,有“可汗大点兵”这句话,课文注释则写着皇上要大征兵。其实在我国古代可汗是鲜卑和突厥等少数民族地域的最高统领,中原地域才称为黄帝,两者的地位相差不多,但是称谓还是有所不同。并且在社会发展中其实严格上说汗是小的部落首领,有时候要听从于黄帝号令,比如清朝的准格尔葛尔丹可汗,就是臣属于大清朝,要每年向大清朝朝贡;鲜卑在游牧民族时也是用“汗”作为部落首领的称谓,但是在入住中原以后,却也改成“皇帝”,所以严格意义上黄帝与大汗不能等同。

2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问题产生之因

2.1教材编者意见不统一:

为教材做编著需要有较强的综合能力,编著教材不但需要有较深的文字功底,更需要具有较广的知识层面,需要了解天文、地理、历史方方面面的知识,另外更要对训诂学、音韵学有深刻体会,最重要的一点需要遵循教材编著原则,一个注释是否能够完善与编著者的个人知识储备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编著者对古今字、通假字和同源字概念不是很清晰,那么就会造成注释术语使用混乱的状况。但是严格的区分这三方面,不是依靠查阅资料或者基础文字功底就能做到,需要长年累月的学习和积累,并且熟悉各类典籍和不同版本的释义,对比筛选中找到最合适的版本,不但需要贴近古义,更要便于学生理解,因而如何筛选、如果取舍是工作的关键所在。为文言文编著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作,另外编著者也要有个人智慧。因而做好教材文言文注释是一项较为繁琐和细致的学问,需要编著者学问广而且深。另外教材选文注释主要功能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选择的文章都是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详细筛选出来的,因而注释要结合这两方面,形成课程互动依据,并且准确解读课文。但是不同版本的课程标准阐述不是十分统一,并且对于文言文注释方面有些学者认为应该多注释,辅助学理解。但是有的学者认为应该点到为止,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些意见多少会出现不一致。

2.2未考虑教学实际:

文言文注释方面难易、繁简等都需要考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实际情况还有教师对文言文的接受程度。文言文教学过程和注释过程需要详细探究教学实际需求,在探究中不能割裂探究需求,考虑学生的发展,在探究学生需求的前提下,教材注释也编写规则要有紧密联系。其实注释主要是要写给教师或者学生看,若注释开展时不去充分考虑学生的基本需求,那么注释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当注不注的情况。很多学者的观点是文言文注释不易太详尽,如果注释详尽,把文言文翻译都呈现给学生,那么学生自己探究方面就会减弱,平时学习中更依赖注释,不益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素养。

结束语:

文言文注释研究方面,需要做到态度严谨,编制时要做到精益求精,教学中遵循实事求是的教学理念,不能不懂装懂,最终误人子弟。另外相关的编撰部门要在编撰时多听取中学语文教师的想法和意见,让学生主动学习古代文学,积极探究我国灿烂文化发展史。

参考文献

[1]张志磊,包偎丽.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注释校对及商榷[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12):35-36.

[2]林冰清,潘巧媚.高中语文教科书文言文注释比较分析———以人教版和华师版为例[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3(06):41-43.

篇7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素质教育

1、高职语文课堂教学

高职语文这门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它致力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进而有效地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应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

2、目前我国高职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2.1传统语文教学的模式影响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受应试教育和升学率指挥棒的引导,绝大多数学生围绕升学考试转,语文教学从小学到初中、高中一直保持着“注释+导读”的范文讲解模式,教师绞尽脑汁,学生下足苦功,结果大多是死记硬背得来的知识,学生灵活驾驭知识的能力较差。从教育接受心理来看,学生感情丰富,思维活跃,喜欢追求新鲜刺激的事物,不喜欢刻板僵化的教条,尚未完全形成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大学语文”教学,还存在着教材内容稍显陈旧重复,远离实际语言生活,教学方法老套,教学目标模糊不清,考核方式单一的问题,在学生看来,语文仍是为应试教育而生在很大程度上缺乏理性的鉴别和判断能力,学生们很多表现出喜欢追求语言‘故事’情感的表象感受,对于被经典光环所笼罩文学巨制,往往要么望而生畏,敬而远之,要么凭个人偏好或俯首膜拜,全盘吸收,缺乏冷静的辨别判断能力,语文教师虽苦口婆心,但学生无动于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完全脱节,导致语文教学犹如戴着镣铐在小圈子里跳舞,僵化刻板,沉重压抑,缺乏活力和新鲜感。由此可见,这种教学模式根本就使学生产生不了学习的兴趣,更加不可能做的很好。

2.2高职院校的语文课地位“非常尴尬”。目前,高职院校的语文课几乎处于“边缘化”。现今社会,人们不断地追求物质生活,而对精神生活的要求日益淡化,电脑、手机、MP3等科技产品成了新宠,而承载着丰富内容的书籍只能摆在图书馆的角落里,尤其是某些高职学校将语文学科置于可有可无的位置,对语文的多功能性认识不足。当前,高职院校都希望把学生培养成应用型、在技术上有专业特长、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强的人才;就学生方面而言,语文课与理论性和操作性都比较强的专业课和理科相比,似乎学不到任何明显的知识与技能,所以并无太大用处,加之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毕竟上过高中或中专,语文基础尚可,无须耽搁有限的时间挤压专业课的学习,而且汉语是母语,人对母语的认知是天生的,因而就认为无须再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了。

2.3学校的不重视致使语文教学的“质量”明显下降。首先,在大多数人眼里,职业学校就是“学技术”的学校,几乎成了学生、家长、学校、社会的“共识”。它们本就对这门学科不重视,所以对于老师的要求就不会特别严格了。许多院校的语文教师甚至让技术型教师兼任,也就造成了语文教学质量的下降,学生的语文能力得不到提高。既然老师不是合格的老师,那么对于语文教学,他根本就不会有系统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为了完成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教师们也就只能选择和学生实际生活贴近的应用文讲解学习,对其他的记叙文、议论文、文言文等让学生自学、选学,语文教学也就成了“鸡肋”,敷衍了事。学生毕业之后,对于语文常识都知之甚少,如:文史知识了解不够,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的作家和作品不能联系起来,搞不清楚作家所处的年代;对于文学鉴赏能力较低,不能够多层次多角度地认识;文言文知识更是浅薄,一些简单的文言句子也不能翻译成现代汉语;写作上不是格式不对,行文不流畅,表达不清楚,就是错别字和病句很多。这些都是语文教学的瓶颈。

3、就目前高职语文教学现状提出的一些改革办法

3.1改变课堂教学模式。高职教育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但也要认识到高职教育更应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随着社会经济、科技和教育的高速发展,大学教育从某种意义上已成为高层次的基础教育,既要专又要博,要把专业学习和全面提高人文素质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教育模式入手,让语文教育回归正道。第一,要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高职语文的课程应集中于“宽度”的拓展,力求让学生认识更多的作家,欣赏更多的优秀作品,并以此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第二,教师要合理地选择高效的教学方式。高职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文学常识基础和文章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尝试引导学生去阅读,理解文章内容,并通过书面或口头形式与其他同学交流,而不是采用“文章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这样一种老式的教学模式。第三,要明确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大学语文应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制定一些列适合学生的教学计划和方法。

3.2正确认识语文学科。语文是人们用来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人们处理好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的需要,更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尤其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语文课程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努力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和人类优秀文化的养分。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健全的人格”。语文,是基础的基础,是工具的工具,任何学段都应该重视语文教育,高职院校也不能例外。大学语文教育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张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等多项重任,它既可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参与竞争打下安身立命的精神基础,也可作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载体和延续民族精神文化的桥梁,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思辨能力以及感悟能力等都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3.3语文教学应该丰富多彩。语文教学应该结合相应的生活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标中也提倡“随文学习基本词汇、语法知识”,重拾知识教学,提倡随文学习。这也就要求教师改变教学理念,调整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应用文章,教授给学生相应的应用文体知识,并随堂训练,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维,鼓励学生开放性、多解性的思考,在不同意见的争鸣与碰撞中激发智慧火花;还要有针对性地将课文学习向课外延伸,扩大阅读面、增大阅读量、读写结合,从勤读中吸收养分,从勤写中培养能力’培养创造思维’;采用专题讲座,讨论研究,情境化教学等方法紧密围绕一个中心观点或学生的切身实际,以文学艺术作品的文化背景为底衬,在课堂上互相交流,有助于形成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就使学生不但学有专长,学有所用,而且学有所思,学有所感,培养美好的道德情操,审美观念与价值取向。

结 语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语文教学的模式和方法也要有所改变,以积极的态度努力迎接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挑战,在加强学校强势学科教育的同时,不要忽略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并对于这门学科给予一定的重视,最终使语文学科真正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成为学生心目中的“灵魂导师”。

【参考文献】

[1]潘庆玉.中国传统语文教育人文精神初探[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3).

篇8

关键词:小学古诗教学;画面感;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12-0069-04

一、小学古诗教学现状分析

古诗词语言精练,意蕴含蓄,意境深远,讲究平仄,严于用韵,格律严谨,魅力无限,但因为历史久远难以考证,古今的情绪表达存在差异性,而小学生的生活体验较为浅显,加上对教师的基本素养要求较高,所以古诗词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现今的古诗教学已经摒弃了过去的“填鸭式”的“一讲到底”的方式,但还存在以下一些现象:

1.“放任自流”式。课改后,以诵读为主的古诗课堂教学成为主流。尤其是低段小学的古诗教学,只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古诗中的生字,正确读出古诗,至于对古诗情意的感悟则不作要求,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完全放弃了教师在古诗词课堂教学中应有的引导作用,还冠以“重诵读,淡理解”的理由,其实是“只诵读,无理解”,对课文的插图等辅助资源视而不见,将“由画入诗,诗画结合”浅显易懂的方法白白丢弃。

2.“高谈阔论”式。有的教师对古诗词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习惯性地把学生当成听众,把自己对古诗的解读强加给学生,全然不考虑他们的年龄特点以及接受能力,没有让学生真正从文字中想象画面、体悟情感,忽略了“诗画结合,情境交融”这一最有效的教学策略。

3.“体会思想”式。古诗教学大多数有“能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这一目标。教师在设计时关注意境的体验,但总是把意境绝对化地引向思想感情的体会。即使有情景交融的渗透,也是蜻蜓点水式地一带而过,不能够让学生深刻领悟“情源于景,景触”的二者统一的体系。渐渐的,学生也就不再去勾画古诗所反映的画面,只是由一种单一的文字思维来理解思想感情,而丧失了利用图画构建的形象思维来理解的能力,这样不仅仅局限了作者的作品原意,更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扼杀。

二、对古诗教学中画面感的培养的认识起源

宋朝张舜民有诗句云:“诗是有声画,画是有形诗。能诗者多识画,能画者多知诗。”诗与画具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性,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等。[1]但是,画是视觉艺术,可见之;诗是语言艺术,可“感”之。两者的审美特征也有明显的区别。画,是用线条、色彩、形体、构图等来表现的,具有直观性;诗,是用语言描述的“无形画”,具有间接性。[2]因此,读诗、品诗,不应该只停留在文字的猜测与分析解读这样单一化的理解方式上面,应该把诗歌还原到其“诗画一体”的多元化构造与赏析的层面上来。

所谓“画面感”,从作者的角度讲就是用语言文字描述一个画面,通过一定方式的描述营造出一个意境,达到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感同身受的效果。从读者的角度讲就是阅读语言文字,眼前能出现与文字意境相符的栩栩如生的画面。

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必须通过语言这个媒介,启发学生去想象,才能使学生感受古诗的画面美。画面感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起着关键的作用。

1.画意帮助理解诗意、感悟诗情。教师用课文的插图、媒体的图片、自己的涂鸦,或欣赏,或勾画,或创作,让学生置身于诗歌的情境之中,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而且还能引导他们更好地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的情感、品味诗歌的艺术美。

2.画意促进诵读。对于古诗所反映的图画的勾画,更能够便于学生记忆古诗内容。单一的文字形式记忆,似乎不足以辅助学生记忆内容,多一种辅助的手段,学生的记忆效果和速度都可获得显著的提升。

3.画意丰富练笔。抓住诗歌中的画面氛围,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知识经验,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形成鲜活灵动的诗歌形象。以此为基础,古诗中巧妙的练笔环节能起到“可视性”的作用,使笔下的语言生动形象、丰富感人。

基于以上认识,教学中应关注“画面感”的培养,还古诗以“诗画一体”的本来面目,也还古诗教学诗画相融的本真境界。

三、古诗教学中画面感的培养策略

(一)多种创设,营造画面感

情境是富有形象感,充满感彩的场景或氛围。在情境的催化下,想象被激活,枯燥的文字转化成丰富的形象,丰富的形象又生发出更为多彩的画面,使静态的阅读注入了动态的生成,使隐含的诗歌意境逐渐显现,逐渐展示出诗的动人韵味。在古诗教学中,巧妙地创设情境,利用创设的学习情境与古诗内容相配呈现,给学生提供形成画面的诸多因素,营造想象、呈现画面的氛围。

1.图景描摹,创设形象画面。板画简单易操作,师生都能共同参与,且形象直观。如教学《登鹳雀楼》时,利用板画就收到较好的效果。“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教师边叙述诗句的意思边板画“连绵起伏的群山”和“落日”。“黄河入海流”请学生板画,并即时点评波浪要画得远些,因为是“入海流”;波浪要画出“滚滚”之势,因为黄河水势汹涌。此时,教师用媒体出示黄河的图片,用“汹涌澎湃、奔腾不息、滔滔不绝”等词语来形容,学生自然而然地懂了诗意,置身于远眺黄河的雄伟壮阔的意境中,为理解后两行诗作好铺垫,透过壮丽的画面,开阔的意境,领悟这首诗所蕴含的耐人寻味的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成功在于追求,事业永无止境。课堂上,把品赏到的意境情味画出来,充满了审美乐趣,闪耀着创造性的生命火花。

2.媒体介入,联想生动画面。古诗教学时借助计算机,融声、光、色为一体,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不仅可以激发起学生浓烈的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缩短了学生对古诗理解的实际距离,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特别是写景古诗,如《望庐山瀑布》,若单凭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领会瀑布声、形的雄伟壮观。如果把瀑布的水势、声音通过画面或视频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立即就会产生身临其境之感,那种“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势就不言而喻地在学生心目中扎下了根。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画面的营造,能克服时空限制,有助于学生抓住诗中的重点词语,反复推敲、理解语言文字的妙处,身临其境,感受作者的内心思想。

3.实物展示,形成立体画面。教学中,有部分古诗可以运用尝试情境进行教学,把握住学生学习的动向,调动学生认识的内驱力,找到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唤起学生的经验积累来同化新知识。如学习《题西林壁》时,为更明了地理解诗中所隐含的道理,教师用纸板做几座小山固定在一起,上课时让学生站在不同角度观察,然后描述自己看到的小山是什么样的,进而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道理:从不同角度来看事物,得到的答案也是不一样的。《望洞庭》中的“白银盘里一青螺”的比喻意境仅靠插图很难找到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带一个水晶圆盘和一个黛青色的海螺,把实物的展示和课文的插图联系起来,形成立体的可感画面,月夜洞庭湖面的意境就能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了。

4.模拟表演,还原生活画面。对于有人物活动,隐含对话情节的古诗,教师还可以鼓励并指导学生用表演的方法,让学生在生活场景中理解难点。如学《小儿垂钓》时,教师请学生表演问路人和垂钓小儿的动作。当扮演小儿的学生上台时,请他对自己的外貌、动作根据诗句作一番定位:头发要蓬乱,坐姿要随意,神态要专注。当扮演路人的学生上台时,离小儿的位置要远些。特别是路人“借问”时,小儿“招手”的动作更是值得探究,学生往往会在“挥手”“摆手”“招手”几个动作之间混淆。这样的活动寓教于乐,表演中突破理解难点,领悟小儿意图,表演中创作了有声有色的精彩画面。这些形式多样的表演创新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提升了学习兴趣,也增强了根据语言文字在脑海中形成画面的能力。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画面美,必须创设一定的情境,或联系生活展现情境,或运用事物演示情境,或借助图画再现情境,或播放音乐渲染情境,或扮演角色体会情境,让诗词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情感在学生脑中“活”起来,从而使学生在身临其境、耳闻其声、目见其形中深入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最终获得审美体验,受到思想教育。

(二)多向感悟,丰富画面感

体悟既是学习古诗的过程,又是学习古诗的方法,包括联想、涵咏、揣摩、品论、对话等多种手段。在多向的体悟中,学生将开展个性的多元的解读,而针对古诗呈现的画面也将逐渐走向多元,走向丰富。

1.紧扣诗眼,想象画面。诗眼是最能开拓意旨,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所以,课堂中不妨紧扣诗眼,挖掘古诗内涵,进一步想象画面意境。如《元日》的诗眼是“暖”,抓住“暖”展开想象:“暖”从何处来?从“放鞭炮的快乐”中来,从“长大一岁的快乐”中来,从“徐徐的春风”中送来,从“屠苏酒中微醉的感觉”中来,从“曈曈日”的希望中来,从辞旧迎新的祥和氛围中来……在这样的想象中,《元日》所表达的画面越来越丰富,学生对新年的感受也越来越扩大。

2.品味词句,勾勒画面。古诗中的许多关键词包含丰富的意象,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加以扩展,想象连缀成画面,便能获得深刻的形象感染。如《游子吟》的“密密缝”简简单单三个字转化为这样的画面:昏黄的油灯下,两眼昏花的老母亲,执着一支细细的银针,一针又一针,一线又一线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补衣服,夜已深,人已静,但母亲没有顾得上为自己捶捶酸麻的脊背,揉揉发涩的双眼,一针一线缝啊缝……试想,此情此景,怎不让人顿悟到一份深深的母爱呢?

3.赏析修辞,描述画面。古诗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设问、反问等。如《望湖楼醉书》中的“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诗中把“黑云”比作“翻墨”,把“白雨”比作“跳珠”,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墨水打翻的气势和急雨跳跃的景象,体会墨水般的乌云瞬间弥漫天空的迅猛和夏天特有的大又急的雨。

4.关注留白,再创画面。古诗语言精炼,总能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品读时就需要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这些“留白”。《宿新市徐公店》一诗中的“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儿童奔跑着捕蝶的心情怎么样?发现蝴蝶时的满心欢喜,扑抓蝴蝶时的紧张担心,差点捕得时的兴奋,丢失目标时的懊恼,分辨蝴蝶菜花时的急切……再现情境,你能看到这个追蝶的孩子脸上的表情吗?黄蝶停停歇歇又是怎样的情景,那孩子会怎么想怎么做?学生展开想象,用上“现代”的语言,让诗意的语言尽情展现美丽的春色图。画面的再创让学生们再现课文情境,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又深化了诗的意境,使诗境丰满,境入人心。

(三)多维表达,呈现画面感

学习古诗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到我国古代文学的基本常识和历史,更丰富了学生语言知识的积累,提高了学生的文学艺术素养,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把文字、画面、音乐、舞蹈等艺术表现形式融入教学中,多种感官感受,多种形式表达,多元呈现画面的美感,可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愉悦学生的心灵。

1.作画题诗,体会画面更清晰。既然诗歌是由诗与画共同构成的,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该充分利用“诗画合体”的美感,这是传统意义上的体会诗歌的意境最好的概述。如《山行》《宿新市徐公店》等都能用画笔描绘意境,使脑海中呈现的画面清晰可见。“情源于景,景触”,学生能构建图画,丰富作品意象,更是一种创造能力的体现。

2.诵读吟唱,表现画面更丰富。诵读吟唱是古诗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形式多样的方法能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想象画面意境,领会诗人情感。如配《阳关三叠》学唱《送元二使安西》,用《明月几时有》的旋律手舞足蹈地唱《村居》,《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还能插入剧本的形式表现。根据对古诗的领悟选音乐、唱古曲、吟诗句、配手势、辅体态、编舞蹈、创剧本等丰富的表现方式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引起情感的共鸣。精彩纷呈的古诗词诵读表演,把古诗所蕴含的画面表现得声情并茂、淋漓尽致。

3.练笔创作,理解画面更深刻。(1)灵活引用,画面更丰富。如,上描写春景的作文课时,我们就多提出了一个习作目标“适当运用描写春景的古诗句”。学生们果然思绪飞扬,“春色满园关不住”“万紫千红总是春”“千里莺啼绿映红”都运用得极为合适。在生动形象的描写中融入诗句的吟诵来表情达意,不仅为作文增光添彩,且让原诗句所呈现的画面更丰富。(2)挖掘内涵,画面更细致。《清平乐·村居》“醉里吴音相媚好”中的“媚”字把一对远离战乱、安享天伦的老夫妻酒后的亲昵和安逸写得淋漓尽致,可谓全词之“眼”。那么他们正亲切和善地交谈些什么呢?教学中教师不妨让学生结合全词内容,展开想象,写一段老翁和老媪的对话。形象的文字描述,使这幅“和美村居图”表达的意蕴更加细腻。(3)捕捉形象,画面更传神。教师应捕捉诗歌中的形象,抓住诗歌中的画面和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知识经验,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形成鲜活灵动的诗歌形象,从中品味诗歌意境。此时,若用想象写话代替词语解释、串讲句意,让学生书写脑海中的优美意象,更能让学生融入诗情诗境。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所见》,一首极易理解的诗歌按理应放在低年级教材,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一定要设计“写”的训练。教师可作尝试: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展开想象,具体描写其外貌、“骑牛”“唱歌”“闭口立”的动作、神态、心理以及夏日树林的美景,把作者所见的情形写得动静结合、生动传神。(4)探寻传说,画面更生动。许多古诗在创作背景、内容等方面有着生动的典故、优美的传说。教学中插入与之相联系的典故,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与作者的情感共鸣,而且往往也会形成练笔的最佳时机。如《寻隐者不遇》,学生对贾岛有所了解,可根据诗中的空白补充想象作者与童子间的对话,体会作者一波三折的心情,也可以创作一个生动有趣的“文包诗”故事。(5)模仿结构,画面更有趣。积累的古诗,有时可以成为随时可提取的有用材料,供学生去改一改,用一用,写一写。如描写春景的作文,除了引用相关古诗句外,也可以模仿《村居》《江南春》《绝句》改写或仿写。学生积极动脑,一首首小诗酝酿而生:路过公园围墙时写“春色满园关不住,几枝桃花出墙来”。描写校园春景时写“儿童上学早到来,忙趁春光勤读书”。此外,还有“两只山雀鸣枝头,一群天鹅戏水中”等。学生的诗很稚嫩,但何尝不是教学的成功体现呢?古诗原有的画面在学生的笔下显得更有童趣。

潜入古诗,细细推敲诗中的每一个字蕴涵的丰富的写作内涵,挖掘其深层思想,巧妙在“读写风景绝佳处”练笔,更能凸显古诗画面的意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