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管理决策与处置范文
时间:2024-03-20 10:57: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危机管理决策与处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社会环境对幼儿园危机的发生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当社会环境处于有序的良性发展状态时,整个社会领域就会出现和谐发展态势,反之,社会领域就会出现各种危机。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利益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经济社会变迁过快,伴随而生的则是社会冲突与混乱,贫富差距逐步扩大,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各种社会矛盾凸显。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变迁,我国的社会文化体系也在经历着巨大变化,社会文化体系逐渐失衡,如,道德虚无主义心理蔓延、公共伦理道德失范、社会良知被遗弃、利己主义和坑蒙拐骗行为等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行为。[2]严重的规范缺失和规范偏离现象,导致人们在进行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时缺乏必要的规范引导和约束。这些自变量的存在和发展将会影响到幼儿园的安全发展。
二、管理者的认识与信念
幼儿园管理者的认识与信念对于危机的发生、演变及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幼儿园危机管理者的危机管理理念影响着幼儿园全体教职员工的危机预防与处置理念和行为。一般而言,幼儿园危机管理者对危机的认识和信念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防胜于治”的危机管理常态化,认为在危机管理中要坚持“防患于未然”,将危机预防作为幼儿园管理的常态工作来抓。第二类是“水来土掩”式的被动应对,认为幼儿园突发事件防不胜防,危机在所难免,在危机预防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将危机管理重点放在处置方面。第三类是“亡羊补牢”式的补救性管理,幼儿园管理者平时疏于对危机的防范,当危机爆发后才采取措施加以艰难应对。幼儿园务必要摒弃“水来土掩”式和“亡羊补牢”式的危机管理思维,要坚持“防胜于治”的危机管理常态化思维,在危机预防方面下功夫,最大程度上保障在园幼儿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发展。
三、危机信息的检测与处理
在危机预防阶段,幼儿园如果能够及时掌握相关危机信息,采取措施,就能大大降低危机爆发的概率。因此,有效的幼儿园危机管理需要掌握范围广泛、准确、及时的危机信息,并及时对其进行科学解读和处理。危机信息检测是危机预防和预警的重要内容。幼儿园在危机信息情报的搜索和检测上越全面和详细,越有助于认识危机的状态,越有助于防控危机的爆发和降低危机的危害。从已有的幼儿园危机事件案例中可以发现,大多数危机事件的爆发与危机信息检测工作的缺失有很大关系。危机信息检测工作可以为危机预警提供准确情报,危机信息情报对于危机决策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和塑造作用,可以警示人们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解危险源,进而避免潜在危机发展成既定危机事实。如果幼儿园管理者对某些与危机有重要关联的危险源事先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如果在发现危险源后没有及时科学处理,则会在客观上为危机爆发提供了机会。因此,幼儿园危机管理者应当加强对危机信息的搜集、分析和处理工作。幼儿园要在安全检查制度的要求下,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幼儿园进行全园安全检查,尽可能全面地搜集危机情报。对那些可能引发危机爆发的危险源信息进行及时处理,将幼儿园危机扼杀在摇篮之中。
四、决策机制与程序
幼儿园危机在给人们带来危险和破坏的同时,也给人们一些处理危机、转“危”为“机”的契机。因此,在危机管理领域应高度重视危机决策系统的正式和非正式机制对幼儿园危机管理者的认知和行为的影响。幼儿园危机管理决策机制主要涉及以下若干要素:决策者的认知水平与当机立断行为效果、决策者对危机信息的依赖程度、决策圈内的互动、管理者与负责人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决策者对现存决策机制与程序的认知与依赖性等。这些自变量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危机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效果,最终影响危机管理的效果。因此,幼儿园危机管理者在面对危机进行决策时,要坚决避免优柔寡断和固执武断,而要根据事先掌握的危机信息按照决策机制当机立断进行正确决策,为危机处置和抢险救灾争取“黄金时间”。
五、个人性格等特殊因素
个人性格作为非常规因素,对幼儿园危机管理行为及效果也具有重大影响。一般而言,个人性格等特殊因素包括幼儿园领导者及责任人的个性、心理压力、工作风格等。据大量研究文献研究结果表明,在危机管理中,领导者的危机管理行为都不可避免地要透过领导者的个性表现出来。幼儿园危机管理者的个性影响着其危机管理的风格和思路,影响着危机管理决策和危机处置行为。幼儿园危机责任人的个性影响着其执行危机管理者的管理意志效果,也影响着具体的危机处理思路和行为。果断的危机处理责任人能够及时、准确、灵活地执行幼儿园危机管理者做出的危机决策,而依赖性的危机处理责任人在处置危机事件时则显得危机处置思维僵化,缺乏灵活性和变通性。幼儿园危机事件往往会给幼儿园相关责任主体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这些压力可能导致认知扭曲,从而对危机决策和危机处置效果产生消极影响。能够在面对危机事件时做到临危不乱、忙中有序,是幼儿园危机管理者和相关责任主体应该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
六、幼儿园危机舆论生态
篇2
随着人口红利衰减、“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累积、国际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等一系列内因与外因的作用,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的换挡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带来的“三期叠加效应”导致经济发展压力持续加大。传统的经济刺激政策边际效应递减,却导致杠杆率上升,尤其表现为企业负债居高不下,削弱了企业进行再投资的能力,并蕴含金融风险。而部分地方政府持有的风险处置“以时间换空间”的僵化思维,只会造成系统性风险的不断累积。
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控的核心是“防”,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累积和爆发,关键在“控”,控制微观风险点的有序处置和释放。本文总结近几年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债务风险的不同处置模式,以期为企业债务风险处置提供参考。
一、当前企业债务风险的特点
2011年以来,光伏产业、钢铁、有色金属、水泥、煤化工、船舶制造、风电设备等产能过剩行业风险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行业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很多产能过剩现象集中出现在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导致近年来产能过剩行业的环保和社会风险事件不断发生。二是产能过剩行业通常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如国内的电解铝产能主要集中在能源资源短缺的河南、山东等地区,很多产能在市场需求疲软、成本持续上升的情况下面临着整合或者淘汰。
从企业信用的视角来看,产能过剩行业的债务风险具有三个特征:第一,过度融资和担保悬空问题突出。产能?^剩行业往往容易形成产业集群,大量产品同质、业务往来频繁,存在隐性关联的企业通过“互联互保”方式抱团向银行申贷融资,极易出现过度融资、偿付能力不足、贷款资金违规使用等问题。第二,容易产生波及效应。产能过剩行业企业通过“互联互保”等方式产生了显性或隐性的复杂关联,如果一家企业资金链断裂易引发连锁反应,导致区域性风险。第三,贷款风险集中问题显著。产能过剩行业大多为当地支柱行业,银行多年来投入了大量的信贷资金,一旦“断贷”,容易造成资金链断裂,导致信贷风险事件。这种产能过剩行业内的贷款集中性和关联性,使得局部风险事件爆发时容易造成市场恐慌并传染扩散。
二、国内典型债务风险的处置案例
在经济结构调整要求增大和经济下行压力不减的背景下,一些产能过剩行业企业生产经营或资金周转困难,出现多宗企业(集团)债务风险事件。这些企业除了具有结构复杂的大量负债(包括银行贷款及上下游企业的应付账款),也通常与业务关联企业形成了复杂的互相担保关系。业务关联导致的债权资产恶化或担保风险形成的或有负债代偿,都可能影响投资者(或债权人)的预期和风险偏好,进一步加剧关联企业的融资困难和流动性压力,造成债务风险在行业内或担保圈内的转移扩散。因此,个体企业的债务风险不仅会造成关联企业及债权银行的紧张,也会引起金融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重视和干预。在近几年出现的典型企业债务风险处置案例中,政府和监管部门基本都及时发挥了干预、介入、协调甚至主导的作用。本文总结了这些案例的处置流程,归纳出六种典型的企业债务风险处置模式(见表1)。
国内近几年陆续出现了一批典型的企业债务风险事件,从最终达成或即将达成的处置方案来看,主要分为再融资、整体债务重组、分拆债务重组、整体破产重整、分拆破产重整、破产清算六种典型的处置模式①。根据出险企业业务组织架构处置前后稳定性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再融资、整体重组(整)、分拆重组(整)、破产清算四个类别;根据出险企业管理组织体系处置前后稳定性的不同,也可以分为再融资、债务重组、破产重整、破产清算四个类别。其中,整体债务重组和整体破产重整一般都会保持企业原有业务结构的稳定性,或只整合剥离小部分非主营业务;而分拆债务重组和分拆破产重整需要大幅度整合原有的业务结构,不仅要剥离非核心业务资产,可能还要重新整合核心业务资产。至于债务重组,一般会在控制权和法人等方面保持原有组织管理体系的稳定,而破产重整一般需要引入战略投资者来部分或全部地接盘出险企业的资产。
通过分析表1典型债务风险处置案例中政府、银行、企业互动博弈的过程,本文发现在处置实践中政府明显具有“再融资?整体债务重组?分拆债务重组?整体破产重整?分拆破产重整?破产清算”的偏好倾向②。如江西赛维,2012年企业资金链断裂时政府不仅牵头设立维稳资金帮助垫付到期债务,还协调国家开发银行领衔11家银行落实银团贷款,这种再融资模式就是为了帮助企业全面恢复生产经营。一直等到2015年企业从纽交所退市后,法院裁定破产清算,当地政府在2016年春节前后连续召开破产重整协调会,希望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重整。另外,广西有色金属集团从2015年6月债务风险爆发后就在政府和银行帮助下开展债务重组工作,2016年3月当地政府表示将在6个月内解决破产重整问题并招募战略投资者,但是一直无意向投资者接盘,2016年9月被裁定破产清算。大部分其他处置案例也反映了出险企业所在地政府不仅具有以上偏好倾向,还通常会按照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依次选择可行的偏好处置模式。比如企业出险后政府首先会考虑采取增信措施帮助企业再融资以恢复正常经营;当企业仍不能化解债务风险时政府会协调进行债务重组,寄希望于通过调整债务规模和结构帮助企业摆脱财务负担;当债务重组不能成功时,政府一般会招募战略投资者来对企业进行破产重整,以尽可能盘活企业的业务资产;最后,当所有的重组(整)希望破灭后,企业只能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从银行的角度来看,由于债权受偿率往往在图1中表现出从左到右递减的趋势,所以债权银行对企业债务风险处置模式的偏好往往会表现出与政府偏好的一致性。但是,银行在企业再融资或债务重组过程中的续贷甚至新增贷款并不一定可以顺利退出,这取决于债权银行对企业预期经营状况及市场走势的客观判断。如果债权银行预期未来债权顺利退出的概率较低,反而会偏好债权受偿率低但能够尽快变现的破产重整甚至破产清算模式。
三、企业债务风险处置过程中的博弈分析
(一)企业债务风险处置中银行、政府、企业的策略选择
首先,银行等金融机构是企业债务风险处置时最主要的债权人。很多处于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一般具有包括授信银行、上游供应商在内的多个独立债权人,当企业出现贷款逾期或债务违约的风险时,如果没有政府介入协调或关联机构担保救助,债权人会优先选择抽贷或保全债权资产,即使所有债权人都选择不抽贷断贷才是最优结果,这是典型的“囚徒困境”博弈。如果政府介入并协调企业获得再融资,短期内银行债权不会变成不良资产,但是长期内银行债权保全仍存有不确定性。因此,如果政府没有约束机制,债权银行的策略主要取决于如何最大化预期债权回收的现值。例如,2016年元旦前后,某市政府召集金融机构要求继续支持本市钢铁行业,部分外资银行将此作为负面预警信号选择抽贷断贷,加剧了钢铁行业的现金流危机。
其次,政府往往是企业债务风险处置中最有效的协调人。由于很多处于产能过剩行业的出险企业属于国有大型企业,地方政府掌握或影响着企业管理决策的控制权,同时地方政府也凭借着土地出让等财权在企业风险处置中占有重要的话语权。另外,由于银行、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性的存在,银行与企业之间很难通过自发协调达成重组(整)方案,必须依靠政府的协调或司法的介入。一方面,出险企业的债权银行(尤其是当地的银行)往往接受当地政府的管理和服务,因此政府协调确定的处置方案对这些银行会具有隐性的约束作用。另一方面,债权银行一般是在总行的授权和规范下独立自主地进行决策,所以政府、银行确定处置方案的过程特别相似于“讨价还价”博弈的过程,政府需要通过优惠的土地出让政策、补贴政策或其他扶持政策来赋予博弈参与者实实在在的利益,推?硬┺穆肪洞锏秸?府偏好的结果。
政府在企业债务风险处置中的策略主要取决于政府对经济增长、税收、就业和稳定的权衡。如果出险企业通过再融资或债务重组能尽快恢复生产经营和资本积累功能,政府可以实现稳定的经济增长和税收收入,这是政府最偏好的处置模式。如果再融资或债务重组失败,政府的经济增长和税收收入会受到影响,但通过破产重整可以盘活企业的业务资产并保持原有员工的就业稳定,这是政府次偏好的处置模式。如果破产重整失败,政府也只能接受司法介入和破产清算的处置模式。
最后,出险企业是企业债务风险处置的主体。管理决策层在债务风险处置中的主要诉求就是保持企业的存续和营业功能,也就是保持对原有企业主体的所有权和管理决策权。再融资一般不会影响企业所有权或管理决策权的变化,因此也是企业决策者最偏好的处置模式。而重组(整)会影响出险企业所有权和管理决策权的变化,是企业决策者次偏好的处置模式。破产清算会以法律形式消灭出险企业的存续状态,使原所有者丧失相应的所有权和管理决策权。
(二)企业债务风险处置的博弈均衡分析
如果出现贷款逾期或债务违约风险的企业有多个独立债权人,债权人会优先选择抽贷或保全债权资产,即使所有债权人都选择不抽贷断贷才是最优结果,这是典型的“囚徒困境”博弈。此时政府介入协调或关联机构担保企业获得再融资,将是政府和出险企业最偏好的处置模式,短期内银行债权也不会变成不良资产,但是长期内银行债权退出机制仍存有不确定性。因此,如果政府没有约束机制,债权银行的策略行为主要取决于如何最大化预期债权回收值。如果债权银行对企业和市场状况有相对乐观的预期,进而对再融资处置方式的预期债权回收值有比较高的估计,那么博弈的均衡解就是三方达成一致的再融资方案。这种处置方案的高效实施取决于银行的独立性和市场性。
如果债权银行对企业和市场状况有不太乐观的预期,并导致无法达成再融资方案,作为协调者,政府一般会通过寻求债务重组方案来重新盘活企业的营业资产,以保证当地经济增长和税收收入的稳定。但是,债务重组一般需要债权人放弃部分债权或让利,以保证另一部分债权的兑现回收。部分债权放弃后如果没有政府的补贴扶持政策增加对债权人另一部分债权的保障或增信,债权银行很难接受并执行重组方案。因此,如果政府不能提供土地出让优惠、财政补贴等扶持政策,或者将企业的部分劣质资产分离出来,一般不会与债权人达成债务重组的方案。
如果债权银行对企业和市场状况有非常悲观的预期,并导致无法达成债务重组方案,政府或管理者只能在市场上寻求战略投资者来整体或部分地接盘出险企业的资产,以保证原企业员工的就业并最大化保全债权人的权益,也利于社会稳定和金融稳定。因此,破产重整处置模式取决于市场上是否存在合适的战略投资者,以及战略投资者与政府和企业的“讨价还价”博弈。
最后,如果没有找到能够接盘出险企业资产的战略投资者,出险企业只能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政府出于稳定的权衡,需要防止担保圈风险的连锁扩大反应,并帮助失业员工解决再就业问题。
四、结论
本文总结了近几年来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债务风险的不同处置模式,分析了银行、政府、企业等债权人在企业债务危机爆发后策略博弈行为和均衡结果,得到如下研究结论:
(一)企业负债规模越大,负债结构越复杂,政府在企业重组(整)中应该发挥的主导作用越强
由于银行、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性的存在,银行与企业之间、银行与银行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不信任,很难通过自发协调达成重组(整)方案,除非依靠政府的协调或司法的介入。企业负债规模越大,负债结构越复杂,债权银行或潜在战略投资者参与重组(整)的成本就越高,作为有效的协调者,政府就越需要发挥更强的主导作用。例如,政府可以通过减少信息不对称性降低他们参与重组(整)的成本,或通过扶持政策提高他们参与重组(整)的收益,进而提高出险企业重组(整)的效率。
(二)政府应该根据企业特征和其他微观主体的意见,协调选定最合适的重组(整)方案,提高重组(整)效率
在许多债务风险处置的案例中,政府往往通过图1所示的偏好顺序逐次协调制定风险处置方案,等偏好顺序中上级处置模式失败时才去协调选定下级处置模式,在拖沓和低效中错过了最佳处置时间,也给债权人带来了更大的债权处置损失。建议政府应该根据企业特征和其他微观主体的意见,更大地依靠市场机制,协调选定最合适的重组(整)方案,提高重组(整)效率,避免更大的损失。
(三)政府在企业债务风险处置过程中要主动防范系统风险,明确政策托底职责,引导僵尸企业有序重组(整)
在供给侧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背景下,部分地方政府持有一切风险处置“以时间换空间”的僵化思维,认为在风险缓释机制下只要延缓风险的释放,随着经济的好转风险会慢慢消失,或者即使风险没有消失也不能在自己的任期内释放而影响自己的政绩。但是,如果只堵不疏,经济体系中产能过剩和杠杆高企蕴含的潜在系统性风险就会不断积聚。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这就需要政府在企业债务风险处置过程中主动防范系统风险,明确政策托底职责,引导僵尸企业有序重组(整),通过高效有序的债务风险处置,规避潜在系统风险。
注:
篇3
关键词:政府 危机管理 信息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 (2010) 02-186-02
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层次矛盾已经显现得越来越充分,我国的城市生活中的危机问题表现的越来越明显。危机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危机事件的应对越来越复杂,这就是新时期我国城市危机的特点。政府如何来应对这些危机,最大程度的保护人民的利益,这就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做好预防与预警工作,建设有预见性的政府
把城市危机消灭在萌芽之中,这是政府应对城市危机的最佳状态。城市危机管理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重视预防,针对薄弱环节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发生灾害的可能性,降低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这就要求:
1.1树立正确的危机意识,把危机意识融于政府危机管理之中
危机意识是危机管理的起点。作为城市危机管理的主导者,政府要对城市可能发生的危机应有清醒的认识,事先在预案制定、制度安排、资源准备、动员协调、演习演练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作为城市危机的直接受害者,民众也要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政府必须对民众进行正确导向的安全教育,强化民众的危机意识,充分利用各种报刊、广播、电视等手段宣传普及有关突发事件自救知识,培养公众警觉和参与意识,使民众知道如何防范危机、应对危机。
1.2有效预警是减小危机损失、化解危机的最佳方式
为了防止危机的发生,做好危机的预测与预防工作,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在城市危机管理中至关重要。针对我国城市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政府必须转变观念,改变重救治、轻预防的传统管理理念。完善监测网络,强化预警分析,提高预报能力,有效控制危机。
2坚持信息公开原则,打造信息化的透明政府
知情权是民主社会公民的基本权利。作为民主社会的公民,有权利知道危机的发生原因、控制情况、带来后果等信息,政府有义务真实、及时地公开这些信息。政府必须建立危机事件的信息披露机制,及时向民众公布真实的信息,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感。这是争取民心、广泛地利用社会资源的重要环节,对城市危机管理是至关重要的。这可以通过以下两下制度来加以贯彻.首先,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新闻发言人通过定期、定点、定人的新闻方式,及时地向新闻媒体披露政府最新的政府信息,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澄清事实,对于舆论的正确导向作用很大。同时,必须统一新闻口径,及时向公众公布事件的情况,向社会准确信息,避免猜测与谣言产生。其次,依靠电子政务加强城市危机管理。在传统政务公开的基础上,借助信息化手段,利用电子政务系统,整合各类政务信息资源,全力打造政民互动的政务公开网。在危机时期,电子政务对于政府与民众的沟通和交流,实现有效互动,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电子政务的重要内容的“政府上网工程”,也可以使民众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危机的状况。
3建立健全城市危机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法治政府
依法行政是服务型政府的行为准则。因此,应建立危机管理的法律保障机制,为城市危机管理提供法律支撑。城市危机管理是对城市突发事件的管理,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种利益。而在应对危机的关口,政府的手段和方式往往超越平时法治要求,甚至暂停某些法律或宪法条款的执行,但城市危机管理仍然要依法进行,公民个人权利仍然要有最低的法律保障,不能无限制地被剥夺。因此必须有完善、系统的法律和法规作保障和支撑,一方面可使政府有足够的权力来处理危机事件,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保障人民和国家的合法权益。
4建立社会全面参与的城市危机救治机制,建设开放型政府
城市危机管理是现代服务型政府的首要任务之一,由于政府作用和能力的有限性,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危机救治,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全社会参与的城市危机管理体系就显得很有必要。首先,由于政府掌管着大量的资源,享有制度安排和制度实施的合法权力,具有强大的动员能力和组织能力,这是任何非政府组织都无法与其相比的巨大优势。当危机降临时,城市居民只能依靠组织化的力量才能与灾难抗衡,而任何其他非政府组织都不具备带领全社会去控制危机、战胜危机的能力。因此,在城市危机管理中,政府应当责无旁贷的承担领导责任和主要责任。
5建立健全决策咨询机制,提高城市危机管理的科学性
现代社会,政府不再是全能政府,建立科学严谨的城市危机管理决策咨询机制,是服务型政府应对城市危机的必然要求。
决策是城市危机管理的核心。危机决策不同于常规决策,组织需要在特定的危机情境下解决特定的危机问题,必须在一定程度的科学分析和准确判断基础上作出决策。在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系统中,必须建立功能强大的专家库和方法库用以辅助决策,聘请专家、学者参与危机处理的决策与研究,建立城市危机管理的研究机构作为政府的智囊团,科学分析危机信息,对危机的发展趋势作出科学的预测,拟定应对方案以备政府咨询;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对决策领导机构起信息咨询和决策参谋作用。
6重视危机事后治理,采取切实有效的善后措施
危机之后产生的一系列连带效应往往比危机事件本身危害更大。如果善后处理不妥当。可能引发新的更严重的危机。做好危机的善后工作,更能体现出一个政府的公共价值取向,有利于提升服务型政府的形象,提高民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6.1危机后的心理救援与心理干预
经历过危机事件的受害者、幸存者大多会受到严重的心理伤害,这种心理伤害可能比想象的更为严重,不但危害大,而且涉及的范围广,持续的时间长。可能造成长期的心理影响和深层的信念波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很多人忍不住悲恸心情,包括政府官员在内的许多人自杀,这是出现心理危机的表现.所以,应加快制定灾后精神救援预案,采用科学手段评估受害人群的精神需求,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施以救援。
6.2危机后的赔偿、补偿和救助
危机后的赔偿、补偿和救助,都是危机后采取的减少危机受害者的损失、减轻危机受害者痛苦的一些主要措施。采取这些措施,有利于维护灾民的切身利益,实现社会公平,解决灾民的困难,对于实现危机后秩序的恢复、经济重建发挥着重要作用。
7与国际社会一起建立应对危机的合作机制
在全球化时代,突发事件及其产生的原因和结果往往是世界性的,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危机,很有可能转变为全球范围的危机。一国的危机事件的处置有时单靠本国的力量难以达到目的,需要利用他国的社会资源共同应付和化解危机。所以,通过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危机已成为必然。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国际社会给予了大力支持就是一个明证。
为此,我国政府应加强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合作。首先要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联合国在许多重大灾难面前担负着全球性救灾行动的指挥和领导责任;其次要加强与其他国际组织如国际红十字会、世界卫生组织等专业组织的合作,我们要积极争取他们在资金、人员、技术、教育和培训等方面的支持:此外,我国政府也要重视和加强与其它国家的合作。我们要本着独立自主、互惠互利原则,加强同联合国、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进行科技合作和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吴建勋.政府危机管理绩效评估:综述及拓展[J].改革,2007(2).
[2]安亮.推进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途径与对策――哈尔滨市城市供水危机的启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8).
[3]苏永通.反思国家应急体系南中国大雪灾暴露出的问题.2008.
[4]邱荷.我国的危机管理呼唤服务型的政府[J].攀登,2005(1).
篇4
[关键词] 高校 舆情 危机 预警
当前,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和细化、社会生活日趋多样化、社会矛盾更为复杂化的今天,高校师生员工的思想和感情及其表达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舆情危机便随之开始发生,并以其突发性、胁迫性、紧急性、社会性等对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声誉等产生较大影响,甚至有时产生连带反应,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作为社会“晴雨表”和“风向标”的高校应将舆情危机预警作为日常管理中的一项重要职能和工作,对可能发生的各种舆情危机事先有一个充分的估计和研判,提前做好应急处理准备,积极化解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学校的负面影响,维护学校安全与稳定,更好地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高校舆情危机预警的内涵
“预警”一词起源于军事领域,原指通过预警来提前发现、分析和来判断敌人的进攻信号,并把这种进攻信号的威胁程度报告给指挥部门,以提前采取应对措施。即预先警告。后来这一概念被逐步应用到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等多个领域。而本文所探讨的预警主要是指的舆情预警机制的建立,即学校根据师生员工思想状态、思想反映、思想变化及舆情危机出现的约束性条件、发展趋势和演变规律等作出科学的估计和研判,提前及时采取相应策略,增强防范和处理的主动性与针对性,防止或消除不良影响。换一句话说就是指由能快速、准确地昭示风险前兆,并能及时提供警示的机构、制度、网络、举措等构成的预警系统,或者说是及时发现、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机制和制度。其作用在于超前预测、提前反馈、及时布置、防风险于未然,打信息安全的主动仗。舆情危机预警有两层含义:一是预测高校师生员工员可能会发生的倾向问题并加以防范,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并将存在的苗头性问题有效解决或者说对可能或对已经存在的思想偏差给予必要的警示、督导和纠正,促其注意防范、修正偏差:二是对师生员工出现的思想问题和行为给予及时善意提醒、有效指导、有益启发教育和必要规范,将舆情危机控制初始状态。由于学校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将面临诸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只有了解和掌握师生员工思想情绪和反映,及时预防、控制和纠正偏差,才能避免和尽早消除舆情危机,为学校提供发展动力。舆情危机预警机制的核心思想是在问题有发生的倾向,或者已经暴露出一点苗头的时候就要采取有力措施,防范问题发生,把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之中。尤其是舆情危机作为一种风险,发生与否具有典型的不确定性,所以,只要风险存在,就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防范。同时,对于存在的苗头性问题,则要准确分析评判其发展态势,对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给予足够的重视,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二、建立高校舆情危机预警机制的原则
1、以人为本
学校的主体是师生员工,因此要从师生员工的利益出发,把保障师生员工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学习、安全、思想不受到干扰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舆情危机对师生员工生命的影响和危害,尽可能地收集到预警所需要的舆情信息,充分保证收集的全面性,确保舆情危机预警功能的准确性,保证学校的正常教学、管理秩序不受破坏。
2、统筹协调
要保证有关学校改革发展、师生员工利益,意义深远、影响广泛、关注度高的重要舆情信息的真实性与唯一性,高校要全面调动多方面的参与热情,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形成舆情危机预警机制的多元化、立体化与网络化。其次,舆情危机的突发性决定危机发生前,不一定是一个部门可单独预测的,需要来自不同部门、机构的联合与协调努力,建立起纵向垂直协调管理和横向相互交流、信息资源充分共享的覆盖全校的舆情危机预警网络,保证全校的统一指挥和调度。
3、上下联动
舆情危机预警对于学校整体来说关系着学校的稳定与发展,对于管理决策者来说关系着战略思想与意图的顺利实现,对于广大师生员工来说关系着每个人的各种利益。因此这一机制的建立需要上至学校党委、下至师生员工的广泛参与,同时要得到合理的组织与协调,按照条块结合、资源整合和降低成本的要求,充分利用和有效发挥现有资源的作用,保证各部门间的联系顺畅和协同作战。
4、分级预警
根据学校舆情危机的产生原因、时间特性、影响范围、严重程度、危机类型不同,结合以人为本、统筹协调、分级管理、上下联动原则,坚持舆情危机公关的分级预警。通过这一原则实现舆情危机公关的适时性、有效性、科学性,保证资源利用效率的最优化,每个环节的细致化。
5、讲求策略
根据舆情危机的特性,舆情危机预警要讲求策略:一是对危机要防患于未然,并将危机影响最小化。二是要在危机发生之前就作出响应和恢复计划。对师生员工进行危机处理的培训,以预见可能出现的危机及其冲击。三是在危机情景出现时,及时出击,在尽可能的时限内发现危机苗头。四是当危机紧迫,冲击在即,需要面面俱到,不能忽略任一方面。
三、高校舆情危机预警机制构建
高校舆情危机预警机制的构建按照以上原则,立足于提前“预报”,在形成组织体系的基础上,着力建立科学灵敏的舆情收集、分析研究判、预防监控的工作机制,以便做到早发现、早解决存在或潜在的问题。
1、组织体系
建立舆情危机预警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长期从事舆情的分析、研究、预警与公关工作。领导小组拥有在任何危机情境下果断行动的知识和技能,以增强向心力。小组成员要有远见,灵活,熟知学校、学生和学校所在市区的情况。领导小组和成员要有充分的预见性和合作精神,能够在较大压力下保持正确的判断能力和实施正确决策的能力。小组成员包括学校主要领导和可以迅速联系到的学校核心部门负责人。小组成员根据需要还可以扩展到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心理咨询专家、医学专家、在学生中有威望的专家教授、教师等。由于高校属于知识分子聚集地,舆情危机预警涉及的范围和领域具有复杂性、专业性、广泛性的特点,需要不同层面的专家发挥作用。因此应该不断地加强专家队伍建设,健全专家咨询机制,真正发挥专家在决策咨询中的作用,形成“领导指导有力、师生广泛参与、防范严密到位、处置快捷高效”的舆情危机应急管理工作网络。形成强大的整体工作合力,舆情危机应急管理工作网络中的小组成员的广
泛性能够保证危机计划的各个方面尤其是信息沟通渠道畅通得以实现,从而使得高校决策通过管理工作网络获得更多的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并在师生员工及媒体等的关心和支持下使舆情危机预警、决策、应对和管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2、工作机制
(1)舆情收集机制。舆情收集是舆情危机预警机制的基础,只有掌握真实、全面的信息,才能作出准确的分析、判断,才能及时发现存在的苗头性的问题,并对即将要发生的问题作出准确的预警,因此,建立舆情收集机制关键在于畅通信息收集渠道,完善舆情收集网络,及时发现高校舆情危机管理中的盲点、失控点、危险点。要结合高校实际,紧紧抓住重点环节和关键岗位来收集信息。通过建立舆情信息员制度,设置舆情直报点,广泛收集信息,进行汇总。当前,高校校园网越来越成为师生员工表达心声、愿望、诉求的重要阵地,舆情信息员要及时收集网上重要舆情,及时准确地围绕舆情中一些带倾向性的问题、思想理论领域的动向以及师生员工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汇集。当然,舆情收集要有一定的针对性,特是要紧紧围绕高校中师生员工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例如,职称、招生、就业、医疗、住房等方面收集信息。其次要明确舆情信息工作。对突发事件信息工作,实行“统一口径,集中管理”,要确定比较合适的发言人,发言人一定要思维敏捷、反应迅速、有较强地语言表达能力和亲和力,全面了解学校情况,参与舆情危机预警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各种会议,对正在发生的舆情危机有着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对舆情危机预警和公关的工作取向有清晰而完整的把握,从而将正确的信息通过主渠道及时传递给大众,提高师生的认同程度,以增强凝聚力,搭建学校与学生、家长、社会沟通的最有效途径。
篇5
关键词:全面危机管理;商业银行;运用
一、全面危机管理的内涵
实行全面危机管理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危机管理要覆盖全面的危机因素;二是强调这些全面的危机因素应站在机构整体的角度进行全面的汇总和整合。这种汇总和整合本质上强调的是针对危机重叠的处理及针对危机相关性的处理和组合投资多样化分散危机的效用。根据全面危机管理框架,全面危机管理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受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的影响。这个过程从企业战略制定一直贯穿到企业的各项活动中,用于识别那些可能影响企业的潜在事件并管理危机,使之在企业的危机偏好之内,从而合理确保企业取得既定的目标。商业银行导入和运用全面危机管理的核心思想是:危机管理战略必须与银行的业务战略相适应。为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商业银行未来的全面危机管理首先将从完善危机管理战略人手,通过三个主要环节制定和实施危机管理战略。一是根据银行的危机偏好,测算特定业务战略所需的资本金数量。二是根据所需资本金数量建立相应的授信限额体系,通过控制该限额体系的执行,进而将业务危机控制在银行确定的危机偏好内。三是对各条业务线进行危机调整的绩效考核,评估和优化危机战略的实施效果,以平衡危机、收益和增长三者间的关系。
二、全面危机管理的优点
(一)可以大大改进危机——收益分析的质量。全面危机管理便于各级决策人员在决策时都对更广泛的危机状态加以考虑,同时,全面危机管理体系也可帮助解决各业务单位分散的决策者之间合作、协调的问题,并且在理论上可使各层次做出质量更高的危机管理决策,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全面危机管理体系可以使数据收集、测量与处理更加一致。促进审计与监督,使人们在操作中更不易产生错误,防止难以察觉的欺诈行为出现,改善对分支机构的控制。
(三)全面危机管理也可帮助商业银行向其持股人及潜在投资人提供更好的危机信息。银行可以更充分、精确地报告其危机状态,让人们了解银行的危机动向、资本配置及危机防范的措施,使投资人做出更有根据的决策。这样可以增强投资人的信心。
三、我国商业银行危机管理缺失现状
(一)全面危机管理理念滞后。一些高级管理人员往往将危机管理与业务发展看成是相互对立的,认为危机管理必然阻碍业务发展,业务发展必然排斥危机管理,局部利益至上的本位主义导致危机管理偏好和业务发展政策的过度波动。在这一理念影响下,一部分基层行的危机管理与业务发展被割裂开来,不能妥善处理好危机控制与业务发展的关系。
(二)业务战略与危机战略不匹配。多年来,商业银行在强调以效益为目标的同时,防范和化解不良资产。但在实际工作中,始终没有很好解决扩大业务规模与提高效益的关系、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的关系。表现为经营发展政策更多地注重规模、效益,而危机管理往往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三)管理人员素质还不能满足业务快速发展、危机管理日益变化的需要。表现在全面危机管理的理念还不到位,仍以信用危机管理为主,对市场危机、操作危机等重视不够;缺乏在危机管理过程中实施差别化的理念,忽略了不同业务、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不仅不能管理好业务危机,反而容易产生新的危机。
(四)危机管理方法较为落后。目前,商业银行在危机管理方面仍比较重视定性分析,如,信用危机管理中,重视贷款投向的政策性、合法性、贷款运行的安全性等。这些分析方法在强化危机管理中是不可缺少的,但危机管理量化分析手段欠缺。在危机识别、度量等方面还很不精确。危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严重滞后,危机管理所需要的大量业务信息缺失,商业银行无法建立相应的资产组合管理模型,难以形成危机预警机制,危机管理信息失真,直接影响到危机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也为危机管理方法的量化增添了困难。
(五)危机管理部门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由于机构设置等方面的原因,各业务部门各自为政、分头管理。危机管理部门并未能总揽全部危机管理工作,对于分散在各个部门的危机管理并未起到检查和督导作用。结果一些银行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常会由于危机管理系统不能与业务发展同步,导致产生一些不合理的额外危机,甚至是出了危机才去制订相应的危机管理程序。
四、商业银行全面危机管理的有效导入与运用
(一)树立理性、稳健和审慎的危机管理理念。商业银行因危机控制不当而造成倒闭的原因往往并不是因为它缺乏危机控制机制,而主要是因为其从业人员的危机管理意识过于薄弱。因此,商业银行全员自上而下树立科学的危机管理理念十分重要。要通过各种渠道培养所有人员对危机的敏感和了解,并将危机意识贯穿于所有人员的自觉行动中去。商业银行各级管理层应认清防范危机与业务发展间的辩证关系,认识到危机管理的任务就是寻找业务过程的危机点,衡量业务的危机度,从危机管理中创造效益。要在各级管理层中树立危机管理水平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意识,倡导在安全基础上的长期发展才是正确经营之道的理念,改变过去那种重规模轻质量、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的做法。必须在员工中大力宣传危机管理理念,牢固树立危机意识,使危机管理理念深入人心,并贯穿于每个分支机构和每个员工的具体工作中,贯穿到业务操作的各个环节中。全面危机管理的有效施行,要求商业银行树立新的经营指导观念:一是危机观念,转变目前重规模扩张、轻资产质量管理的现象,扭转以很大的资金风险换取相对微薄的利润的经营局面,以危机管理作为经营管理的重心;二是资本约束观念,加强资本充足性管理,努力提高资产质量,发展中间业务,减轻资本占用压力,形成多元化的收入和盈利结构,保持长期可持续发展;三是成本效益观念,克服不顾成本追求规模指标导致的经营成本偏高、资产质量低下的现实,实行全面成本管理;四是危机管理关口前移观念,从侧重于事后监控向全过程、全覆盖的危机管理转变。(二)建立科学的危机管理模型。第一,加快危机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借鉴国外商业银行危机管理信息系统的经验,考虑国内市场环境,利用现有客户资源和历史数据,构建危机管理信息系统,涵盖危机监测、危机分析和不良资产处置等危机管理环节,构建全过程危机管理网络体系,为提高危机管理水平提供技术支撑。第二,研究开发易于量化、操作性强的危机管理方法,探索建立信用危机计量模型,并在规范危机管理和操作流程的基础上完成危机管理信息系统与危机计量系统的集成,真正发挥危机监测的预警功能,全面提升商业银行的危机管理能力。第三,开发具有反欺诈功能的危机监测系统,通过量化和建模的方法,从中甄别出虚假的财务数据,将其剔除出去,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从源头扼制住危机的发生,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三)完善危机内部评级法,充分揭示危机。危机内部评级法是商业银行识别和评估危机的重要手段之一。商业银行应借鉴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在长期的危机内部评级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积极探索适合商业银行的危机内部评级体系。主要可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建立、完善评级计量模型。商业银行应尽快建立一套完整的评级标准。该标准应考虑不同环境、不同行业对受评对象的影响,涵盖企业赢利能力分析指标、现金流量指标及其他所有与危机相关的因素。由于目前商业银行计量模型开发技术存在局限性,故可借助国内外专业评级公司技术力量,开发危机内部评级计量模型。二是尽快建立和完善评级基础数据库。商业银行要完善数据积累,必须在确保客户信息完整性和准确性的前提下,加快对危机内部评级所需数据的收集,并完善对不良客户信息的收集工作。同时,商业银行应根据客户的资产负债状况、市场环境等情况及时更新客户信息,以便作出准确的危机分析。
(四)大胆引进先进的危机监控和资产保全工具。这是商业银行危机管理水平在短期内得到快速提升的捷径。在危机管理工具和系统方面,商业银行要按《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开发各类危机评估、计量模型和IT系统,因为危机计量是经济资本、危机限额、危机调整绩效考核等危机控制工具的基础。要按照国际会计准则要求,采用现金流贴现模型对所有减值贷款逐笔进行准备,实现对贷款危机的正确评估和有效覆盖;建立危机过滤模式和危机监察名单制度,并依托自行开发的危机监控系统,实现对所有贷款状态变化的迁徙分析。对非信贷资产进行全面危机分类,并实行按月、逐笔和系统化管理,将其纳入危机监控日常工作。
(五)建立和完善早期危机预警机制,制定完善的危机控制流程。商业银行可建立包括财务报表的早期预警信号、经营状况的早期预警信号、企业与银行关系的早期预警信号、管理人员的早期预警信号等的预警机制,做到尽早发现和控制危机。同时,商业银行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建立危机管理流程框架:一是危机管理政策、标准和工具的制订和批准流程;二是政策执行和监督流程;三是例外计划的处理流程;四是危机状况变动的连续跟踪流程;五是向高级管理层和相应的管理委员会的报告流程。
篇6
关键词:危机;危机信息管理;信息预警;信息传播
2008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持续低温、雨雪和冰冻极端天气,袭击了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生活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诚,取得了抗击雪灾的胜利。虽然抗击雪灾行动取得了胜利,但我们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次雪灾造成107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1111亿元,同时,暴露出我国的应急体系和政府危机管理能力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其中,政府在危机信息的有效传播和及时公开上的不足是这次危机不能及时化解的主要原因,我国政府的危机信息管理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
一、危机信息管理的内涵
危机是指由于内部或外部的高度不确定的变化因素,对社会共同利益和安全产生严重威胁的一种危险境况和紧急状态。政府危机管理,是指政府为避免或者减轻危机和紧急事态所带来的严重威胁、重大冲击和损害,而有计划、有组织地学习、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和相应的策略,包括应付危机的准备、应付危机的运作、危机的解决与危机解决后的复兴等不断学习和适应的动态过程。
公共危机管理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危机信息的管理,这也是危机管理能否有效进行的保证。如果信息管理工作做得不好,危机管理中获得的信息不充分,就不可能做出有效的危机管理决策和进行有效的危机管理行动,这样会浪费资源和时间。信息管理机制的主要功能是为决策者提供及时、准确的情报,同时向民众传递适当的信息。既要让民众对危机事态的程度与危害有清醒的认识,又要使他们了解决策层为化解危机所做的各种努力,更要使民众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民众情绪失控而增加决策者面临的压力,恶化决策环境。
危机信息管理是指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对于相关信息的管理。政府的危机信息管理不同于常规的政府信息管理,它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1)重要性。因果传导性表明“放任”可能导致有害后果的扩散,可能危害大规模人群的生命安全。(2)及时性。危机信息管理是“危机事件—信息一因应”中的关键环节。(3)准确性。政府决策机构对必要信息掌握的越完善越有利于应急。在初步获得可能成为应急事件的预兆信息后,应该加强主要信息的搜集,对事件进行科学预测,重要性、及时性和准确性都应当体现在危机管理的各个环节。
危机信息管理不仅关系到国家政府在本国民众中的公信力与权威之合法性,也将直接影响到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声誉、形象与地位。有鉴于此,香港科技大学丁学良教授呼吁,针对当今世界突发性危机事态的基本特点——事先在大自然或社会里已经存在,只是迹象还不明显而已,等它突然引起人们注意的时候,就已经造成了相当程度的伤害——中国要发展出应对比较大的伤害性事态的机制,首要的是政府和社会的信息系统或信息过程是否有效,这是现代国家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核心翻。
二、我国政府危机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
经历过“非典”和禽流感等公共危机之后,我国的信息披露和公开制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政府对危机的信息管理也越来越重视,但是,在这次抗灾行动中危机爆发前缺乏信息预警,危机爆发后信息不及时,信息未能有效传递,这些都表明我国危机信息管理还不尽完善。
(一)雪灾危机爆发前缺乏信息预警机制
危机预警是危机管理的第一步,是减少危机损失的关键。信息预警及时可以提高大家的防范,做好应对危机的准备工作,避免危机来临时,不知所措,只能慌乱应对。在雪灾危机中,由于信息预警不及时,政府未能采取及时适当的措施应对灾害天气,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害。首先是对雪灾天气的预测不足,气象专家说未能预测到雪灾持续时间长达1个月之久,现在的气象预测系统只能预测未来一周内的天气状况,对较长期的气候变化还未能准确的预测。其次是我们的雪灾预报未能引起各方的高度警惕,政府部门只把雪灾天气的预报当作平常的天气预报对待,缺乏危机敏感度,有关专家未能提出防范雪灾的建议,直到雪灾危机爆发后,影响较大时才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预警机制启动相对迟缓,未能将危机控制在萌发状态。
(二)危机爆发后信息不及时,信息沟通不畅危机
信息是公众最希望获得的,也是政府最应该向公众传播,让公众知晓及时正确的信息,才能稳定公众的情绪,避免危机的扩大化,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和更大的损害。信息的公开和传递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对内是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信息传递;对外是指政府将权威的危机信息对公众和披露。这些信息包括:危机产生的原因,影响范围,未来可能出现情况及政府对危机的处理措施等,只有信息通畅才能联合各方,统一行动进行抗灾。这次雪灾危机中反映的问题表现在信息对外传播和对内传播两个方面:一是政府系统内部信息传递渠道的单一并且主要呈垂直即上下级纵向互动沟通方式,这种模式下,上级政府或中央政府对危机信息的知悉,主要来自于下级政府或地方政府的报告,各部门之间缺乏信息沟通,没有形成联动的信息传播机制。二是政府对外信息公开不及时,人们并不知道最新的灾情和政府的抗灾措施,政府、非政府组织、义工和公众还有媒体获取的信息不对称。灾害发生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气象、灾情等重要信息没有被有效传达,甚至在雪灾预警发出后的一段时间,灾情扩大等紧要信息也没有通过有效的传播渠道及时、准确地传递给政府决策部门和社会各界,导致公众未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出行计划,使得相关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对这场灾情的严重性估计不足,延误了最佳救援时机。
三、完善危机信息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一)完善危机信息预警机制,提高危机防范意识。危机发生之初,可能会有一定的征兆,但是,各种信息都相当匮乏,情况也尚未明朗,政府各部门应当树立危机防范意识,居安思危,同时,建立上下联动,灵敏顺畅,运转高效的信息收集网络,利用一切手段收集可能造成重大突发性事件的相关信息,并对信息加以汇总,进行加工处理和综合分析,去伪存真,辨别出重大预警性信息,从而根据这些信息进行科学预测,作出果断有效的决策应对可能发生的灾害,做到提前预警,超前处置,确保在危机来临时能够迅速反应,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尽可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政府作出危机来临的预警后,要及时将预警信息向各部门和公众传递,加强部门间的协作和沟通,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连续性和完整性,对公众进行危机防范意识和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自救和防范能力。
(二)完善信息传播机制,危机爆发后有效整合危机应对资源。在危机管理中,政府部门对危机作出迅速的反应,实现对危机的控制和平息,必然涉及到对危机所涉及的各类主体和各种社会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激励、协调和控制等活动。这一切管理活动都离不开信息的传递,没有信息,危机管理中的各要素就不可能产生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管理系统就瘫痪或不存在了。完善信息的传播机制,就是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实现信息在各部门、各人群中的共享和交流,保证危机信息的通畅传递。只有当信息传递畅通的情况下,危机事件中的各种要素才能被政府高效率且高效益的进行管理,危机决策和危机管理的目标才能执行和实现,各种社会力量才能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并以最合理的方式系统地组织起来形成联动,各种社会资源才可能以最优化的方式得到配置,从而实现对危机事件的有效管理。
篇7
关键词:企业应急管理;风险管理;危机管理;总体框架;三级机制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2-0048-03
一、企业应急管理、风险管理、危机管理的内涵特征
(一)企业应急管理
企业管理者对突发事件造成其管理基础发生变化后的应急反应,不论管理基础是确定型基础还是不确定型基础都可能受到突发事件的影响,因而成为应急管理研究的内容[1]。企业的应急管理如图1所示。
(二)风险管理
与企业应急管理相类似的名称有风险管理、危机管理等。我们粗略界定一下它们的研究范围和关系。风险管理,也叫不确定性管理,最初将其用于投资学领域中,它强调对风险的测量与利用。比如,在投资学中的风险管理,认为一项投资为不确定事件,并假设这一事件的随机分布(即假设其为随机事件),同时利用随机变量的方差来衡量其风险的大小,然后通过平衡方差与投资收益来达到对投资项目的评估与管理。也就是说,传统的风险管理期望利用不确定事件的某种发展规律(如统计规律、分布特征)来衡量不确定事件造成损失的大小,进而刻画风险,最后获取某种意义下(风险中性、风险追求或风险规避)的收益值,这是一种狭义的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在金融投资学中的成功应用,使得企业管理中其他领域也重视了对不确定性的管理,现在基本上已经形成了较完整的企业风险管理理论。风险管理重要的是要确定各种不确定性的分布特征,风险管理对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大体分为4类:
1.金融财务风险。它包括:价格类风险(资本定价、利率、汇率等风险),流动性类风险(现金流、短期投资、资产变现、机会成本等风险),金融信用风险(违约风险、信用等级降低等风险),通涨或紧缩类风险,对冲风险等。
2.运营风险。它包括:商业运作类风险(人力资源、产品开发、渠道管理、供应链管理、商业周期、产品服务损害等风险),授权类风险,信息技术类风险,商业信息风险(预算和企业计划、审计信息、退休金管理、投资评估、税率变动),等等。
3.战略风险。它包括:企业形象损失类风险(品牌和商标受损、企业欺骗行为、不受欢迎的公司公共策略等风险),竞争战略风险(各种企业竞争战略风险),客户需求风险,社会或者文化类风险,技术创新风险,资本可用性风险,政策、法律、法规类风险,等等。
4.损害风险。它包括:火灾和财产损失风险,飓风等自然灾害风险,人身、财产安全类风险,商业犯罪风险,工作相关的疾病类风险,责任丧失类风险,等等。
企业的风险管理如图2所示。
大量的难以估量的不确定事件的存在,使得传统风险管理面临严峻挑战,量子基金就是著名的典型案例。对冲是利用股票、债券、外汇等金融产品、各种金融衍生产品和财务杠杆构造的风险综合与抵消方式,以获得无风险或投机性收益,它的基础依赖于对风险的刻画。在量子基金存在的前31年的历史里,获得的平均回报率高达30%以上,但是1998年量子基金遭到重大损失。
(三)危机管理
危可能给企业造成损失,机则可能给企业带来发展机遇。危机管理是针对各类事件给企业可能造成危或者机的影响时所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危机的产生可能是随机不确定事件带来的,也可能是突发事件造成的;危机管理可能包括风险管理,也可能包括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危机管理是对风险管理和应急管理的定性和定量方法的综合应用,危机管理强调企业所处危机时刻的管理选择,如危机公关、媒体管理等。
企业的危机管理如图3所示。
二、企业应急管理、风险管理、危机管理的比较
企业的应急管理、风险管理和危机管理在管理的内容、管理的方式和方法以及管理的切入点等方面具有区别与联系。
(一)管理内容
从管理内容上讲,不论应急管理、风险管理还是危机管理,都是企业对广义不确定事件的管理过程,但危机管理强调企业所处危机时刻的管理选择,风险管理强调随机事件风险的度量和统计规律的应用,而应急管理强调事件对管理基础的改变。风险管理期望加强对不确定事件客观发展规律(或统计特征)的应用;应急管理期望解决企业管理者的主观管理基础与不确定事件客观发展冲突;而危机管理期望综合应用各种方法解决不确定事件对企业造成的危机。由此可见,管理内容上三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区别,但其相互之间的关联也非常紧密。如图4所示。
风险管理、应急管理和危机管理都期望从不确定事件的全过程加以管理。风险管理强调事前的决策,所以需要假设事件发展规律;应急管理更注重事件发生的应对,所以强调突发事件对已有决策前提的影响;而危机管理是一种危机状态的描述,强调利用各种方法转危为机。不确定事件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所组成的系统已成为现在不确定性管理的重要特征,只是从不同角度发展而来的管理方法强调的重点不同、角度不同。
(二)管理方式和方法
风险管理在管理方法上注重对风险的测量,强调风险与收益的平衡(tradeoff)和风险的综合与对冲,基本上可以划为企业日常管理范畴;应急管理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正在积极探索过程中,主要有突发事件下的重新管理(以rescheduling为代表)、动态计划法、干扰管理(dismption management)、突发事件发展规律应用等;危机管理方法通常以定性为主,强调将危机外置。
(三)管理切入点
风险管理是探索不确定事件的发展规律及其应用的过程。对企业管理而言,主要是一种不确定事件的事前管理;应急管理大多强调突发事件发生后如何处置,以事后管理为主,当然如何解决突发事件造成的影响需要一个系统化的解决过程;危机管理是危机发生或危机潜在发生的管理,它的管理切入点可以是发现危机、危机发生时、危机发生后,但主要强调危机发生时的管理切入。
三、应急管理的总体框架与三级机制的建立
如果突发事件意味着强烈的负面影响,企业也需要平稳发展,那么对突发事件要做好目标分类,设计应急管理的总体框架:一级:事前应急管理二级:事中应急管理三级:事后应急管理,建立应急管理三级机制。
(一)一级:事前应急管理
没突发事件,是指企业期望平稳发展,没有突发事件将成为其追求。也就是企业希望自己的管理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时间内)不会发生改变。要达到这个目标,确定事件基本可以保持不变,而随机事件也可能通过提高统计的精确度得以实现,因此最重要的是待知事件的管理。企业管理者需要尽可能熟悉企业的情况和面临的环境,使得自己的管理基础中尽量少地出现待知事件。从企业发展来讲,企业平稳发展,需要聘请熟悉行业情况、企业情况、地区情况的管理者,并且企业的投资行为应在自己熟悉的行业中进行。同时,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保证会计资料真实性,防止人为突发事件,是企业事前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知突发事件,是指当突发事件的发生不可避免,企业的管理基础必然会发生变化、受到影响,则企业应知道事件发生、可能的影响、可能的持续时间等一系列信息。这就要求企业加强不确定因素预测和预警工作。抗突发事件,是指企业可以充分的应用现代管理技术,设计企业管理,如果发生突发事件也不会对企业产生实质影响。例如制订稳健的生产计划,当面临的需求(订单)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生产计划不用调整,也就是提高计划的稳健性或鲁棒性(robustness)。
(二)二级:事中应急管理
1.充分的应急资源。企业需要为可能的突发事件作充足的资源准备,包括人、财、物、信息等。突发事件下,信息缺失是重要问题,企业应急信息系统管理很有必要。
2.科学的决策方法。如果详细的评估可能没有时间展开,这时需要建立迅速评估机制,科学方法以支撑实时决策过程。
3.专业的应急队伍。企业日常管理工作强调对风险的测量与应用,但懂得如何进行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应急工作的则相对较少。企业应在专业的应急设备和应急人员准备等方面加强工作。
4.积极的应急战略。战略是对影响企业长远的事件所进行的规划工作。突发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往往是企业倒闭的动因,如由于“三聚氰胺”事件,石家庄地方法院于2009年2月宣布三鹿公司倒闭。企业缺少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战略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大忌。要达到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还需要对企业的应急管理流程加以设计,或者进行应急流程再造(emergency process reengineering,EPR)和企业应急协调。
5.充分的应急合作。对一般影响较小的突发事件,企业可利用自有资源应对。但突发事件如果影响太大,就会超出企业的应急能力,需要外部资源支持和援助;另一方面,突发事件对一个企业的影响,可能通过供应链、资金链等企业的利益链而传播,多企业共同应对突发事件对利益相关的企业都有利,这就是多企业对突发事件的协调应对管理。
6.先进的应急理念。突发事件会对企业的各个方面造成冲击,企业的应急管理决策者应首先明确何种应急目标的实现,对应急管理的执行有实质的影响。例如,在公共管理领域,应急管理强调“以人为本”。
7.完备的应急培训体系。企业应加强应急管理的培训和宣传工作,以树立员工的自我应急意识和获取应急知识的意识。
(三)三级:事后应急管理
突发事件后的事后管理目标为恢复与提高。需要完善企业应急系统,作全面的评估。加强事后资源管理与分配、事后修复管理计划、提升优化应急流程等。
参考文献:
[1] 姚杰,计雷,池宏.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动态博弈分析[J].管理评论,2015,17(3):46-50.
[2] 池宏,祁明亮,计雷.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研究[J].中国安防产品信息,2015(4):42-51.
篇8
城市商业银行经过12年的改革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银行业中一支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生力军。当然,也还存在发展不平衡、治本不到位、宏观意识和风险意识较弱等问题。为引领和推动城市商业银行打造品牌、办出特色,早日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笔者认为,应着力从几个方面做好改革与发展工作。
探索和尝试之路
银监会按照国家宏观政策要求,结合城市商业银行改革发展实际,在引领和支持城市商业银行在联合重组、跨区域经营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推进城市商业联合重组,实现地方金融资源的有效整合。2005年以来,安徽、江苏等地相继实现地方性中小银行重组联合,山东、山西、广西、深圳等地也在积极开展相关准备工作。银监会将继续支持在地方政府主导下、经银行董事会决策后的辖内城市商业银行联合重组方式。对于城市商业银行的联合重组,应先消化历史包袱,弥补财务亏损,防止将风险带入新的机构。同时,还应按照自觉自愿和市场化原则进行,避免强行撮合和过度行政干预造成体制缺陷。
支持符合条件的城市商业银行实现跨区域发展。2005年来,先后有多家城市商业银行在省内设立分支机构,上海银行、北京银行、宁波市商业银行等在省(市)外设立分行。银监会将进一步修改完善相关制度和规定,审慎有序的推进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但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必须遵循三个前提,即监管评级要达到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等以上水平;有科学的总体发展规划;符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有利于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发展、有利于为中小企业服务和支持新农村建设)。同时还应坚持三个原则,即必须符合相关准入条件;坚持先辖内县域再其他地市,先省内、后省外;符合跨省(区)设立异地机构的行要先在同一经济区域设立机构,再向其他地区延伸。
鼓励城市商业银行到县域设立分支机构。银监会最近了《关于允许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县域设立分支机构有关事项的通知》,调整和完善相关准入政策,鼓励支持中小商业银行尤其是城市商业银行到县域设立分支机构。各城市商业银行应抓住这一时机,积极推进县域机构建设,合理规划机构网点,以便更好地支持小企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有条件的支持城市商业银行更名。为了提升知名度、打造品牌,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相继提出了更名的要求。对此,银监会的原则意见有二,即一是原则上应达到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等水平或监管评级在三级以上;二是新的名称应充分体现地域特征,不能天马行空,漫无边际。同时,各城市商业银行也应审慎对待更名问题,认真考虑到成本效益,尽量防止盲目跟风和攀比行为。
革新经营管理体制
与国内其他优秀商业银行,尤其是国际标杆银行相比,城市商业银行在经营理念、管理技术、创新能力、制度建设、风险控制等方面仍存在不少差距。城市商业银行应走有中国特色改革发展之路,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借鉴和学习先进经验。
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为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充分发挥“三会一层”各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形成职责边界清晰的有效运行机制是当前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建设的重点。要开好股东大会,规范股东行为,引导股东着眼于长远利益,支持和帮助银行更好发展;要提高董事会科学决策能力,制定好银行长期发展战略,确保银行依法审慎经营;要加强对董事的履职和效率评价;要支持监事会和内审部门独立发挥作用,不断完善独立的汇报通道和反馈机制;要建立权责利相衡的机制,完善责任追究制度。
建立高级管理人员履职考核制度,完善激励约束机制。高级管理人员是银行稳健经营的重要前提。城市商业银行董事会应借鉴先进经验,建立有效的高级管理人员履职考核评价体系,明确高级管理人员的权、责、利,判断其德、能、绩,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形成良好的用人环境和“差者下、庸者让、优者上”的用人机制。银监会也将研究制定相关办法,发挥监管优势,促进城市商业银行高级管理人员正确行使职能,有效履行职责。
推进流程银行建设,逐步试行首席官制度。流程银行的核心是通过重新构造银行的业务流程、组织流程、管理流程和文化理念,优化业务模式,强化风险控制,提高管理效率。相关城市商业银行应提高对建设流程银行的认识,重新梳理业务流程,确立专业化的组织架构,实现管理机制的优化和再造,提高管理效率和经营绩效。还应逐步扩大城市商业银行首席官制度试点,改造体制机制顽疾,改变官本位的传统模式,推进专业化、流程化管理。
防范操作风险,深化案件专项治理工作。从2007年3月份以来的情况看,中小商业银行尤其是城市商业银行的各类案件时有发生,这反映出各行在强化内部控制、防范操作风险、严格问责等方面仍有差距。2007年,城市商业银行应“总分结合”并以分支机构为起点,着力加强内控管理,认真落实防范操作风险的“十三条”措施和强化内控建设的“十个联动”等要求,以严格贯彻各项监管规章和提高内控制度执行力为重点,打造银行铁规章、铁流程、铁档案。城市商业银行应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把操作风险当作系统工程来抓,既要治标又要治本,并推进银行业案件综合治理长效机制的建设,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银监会考虑将这项工作与市场准入密切联系,实行“一票否决”,严厉惩治。
创新产品与服务
城市商业银行应密切关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要求,及时研究市场变化情况,进一步找准市场定位,加强业务创新,在发展区域经济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生力军作用。
继续细分市场,明确定位,打造特色品牌。目前,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差异性大,“两极”差距日益明显,在社会经济环境不断发展变化和市场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三个服务”的市场定位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城市商业银行应深入分析自身特点,扬长避短,对市场定位要进一步细分,寻找有利于自身长期发展的客户群体和服务对象,通过“精确制导”,开拓和巩固市场,创立竞争优势。并在此基础上,试点和探索城市商业银行投资基金、保险等金融行业的可能性,丰富业务领域。
加强业务创新,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城市商业银行决策机制灵活,对本地市场敏感度强,本土化程度高,业务普及和推广迅速,各行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大力推进产品创新和业务创新,努力培育市场,拓展市场。同时应适应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形成比较优势,在稳定现有客户群体的基础上,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推进小企业贷款服务,夯实发展基础。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既是国家关心的重点经济问题之一,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大局,也是城市商业银行不容推辞的社会责任。各行应加强“六项机制”建设,充分运用网点优势,强化服务中小企业的定位策略,积极探索和创新服务机制,为小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应认真分析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简化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和推行科学并符合实际的中小企业贷款成本核算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提高为小企业服务的能动性。
强化资本的约束和管理
2007年,城市商业银行应立足于提高资本管理水平,改善资本结构(股权结构),强化资本约束,实现稳健有序发展。
提高管理水平,确定科学的资本管理规划。城市商业银行董事会应把资本管理作为最重要的职能之一,按照前瞻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考虑成本,确定资本管理目标,审定风险承受能力,制定资本补充规划。应有专门的内设部门负责规划的执行,监测业务增长对资本需求量的变化状况,制定与风险资产规模扩张相适应的中长期资本补充规划及实施办法。高级管理层应根据资本管理要求制定和执行业务发展计划。从2007年开始,银监会将根据上述要求,对城市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水平进行专项调研和评估。
树立资本约束理念,建立资本约束机制。应改进和完善内部绩效考核体系,重视拨备后利润考核,将经济利润和经济资本回报率作为考核重点,鼓励开展资本占用少的中间业务,转变增长方式,实现战略转型。同时应引进和培养专家型资本管理人才,推进资本约束机制的建立和实施。
拓宽资本补充渠道,完善资本补充方式,多渠道补充资本。在以增资扩股为主要资本补充方式的同时,通过发行次级债券、提留资本公积、上市等方式丰富资本补充来源,优化股本结构,尤其是资本公积应尽量多提留一些,用于转增资本。在增资扩股过程中,应注意甄选投资动机正确、经营状况稳定、资金实力强的优质股东,促进银行的长期发展。优质股东应具备下列特征:一是主业突出、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以免企业风险影响银行声誉。二是与银行无违规的关联关系、流动性强,没有多头借贷现象,负债率较合理。三是派出的董事或参与银行经营管理的高管,掌握一定的金融知识,了解银行运作情况,努力优化银行董事会和高管团队结构,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四是对银行长远发展有信心,持股锁定期应在3~7年,防止投资行为短期化。五是企业集团及其子公司作为投资者,投资入股银行机构不超过两家。银行老股东增持股份,也要按照股东资质的优劣程度区别对待,确保增资扩股能够“吸收新鲜血液”。
积极而又审慎择机上市。随着经营状况的改善和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公开上市的要求日益强烈。对于拟上市的城市商业银行,银监会将按照相关要求,给予必要的协助和支持,尽量为顺利开展上市工作创造条件。但是也应注意到,公开上市对城市商业银行是一把双刃剑。作为上市公司,上市后将面临更加严格的监管要求和强大的公众监督,受到更多市场约束。这要求各行应审慎决策、合理规划。
控制、化解与处置风险
在各级监管部门的推动、各级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各行的努力下,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机制仍很脆弱,风险管理水平亟待提高,个别行状况仍很严峻,应继续努力做好风险化解防范和处置工作。
明确风险处置的重点,把控制增量风险作为首要任务。各行应增强风险意识,转变风险观念。应强化信贷管理和信用风险控制,防止不良资产余额和比例出现反弹。加强对市场风险的研究和分析,合理控制和规避市场风险。同时应结合案件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加大对操作风险的防范力度,严格控制各类案件发生,减少资金损失。
巩固风险处置成果,确保风险处置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近年来,许多城市商业银行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了不良资产处置。但从跟踪情况看,有一些行处置工作的后续措施没有完全落实,影响了处置工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个别行甚至出现严重滑坡。2007年,银监会将在充分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把建立完善不良资产处置的跟踪和评估作为监管重点工作之一,对相关行不良资产处置的后续情况进行核查和督导。已开展过不良资产处置的行,应按照总体方案进行自我评估,查漏补缺。没有落实到位的,应商请地方政府和相关利益方尽快完善落实,确保处置工作“依法、真实、有效”。
继续推进高危机构的风险处置工作。目前有少数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个别行经营状况严重恶化,成为新的高危机构。监管评级在五级以下,尤其是六级的城市商业银行,应尽快采取有效处置措施。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处置工作应继续坚持依靠地方政府和银行董事会及“依法、真实、有效”的原则开展。对此,银监会将在政策上给予相应支持,对股东资质、持股比例等适当放宽,推进处置工作的深入开展。
在开放中增强核心竞争力
截至2006年底,共有9家城市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目前,香港大新银行参股重庆市商业银行的工作已接近尾声,青岛、大连、哈尔滨等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城市商业银行对外开放势态良好。2007年,将继续深化对外开放。
支持和推动城市商业银行引进优质境外战略投资者。中国中小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引资工作要讲求“门当户对”、“合作共赢”,选择市场定位、经营思路、产品特点与本行可连接、可借鉴、可共享的境外银行业金融机构,应以引进资本为纽带,切实促进双方的业务合作和市场拓展,实现互利互助共赢。2007年,相关银行应继续总结经验和教训,深化对外开放,推进业务和技术融合,实现由“引资”向“引智”和“引技”的深度转变,为城市商业银行全面提升竞争能力、加快与国际接轨发挥导向作用和示范功能。
推进人才交流和培养。优秀人才是城市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的灵魂,应坚持“送出去、请进来”的原则,培养一批具有良好专业素质和国际视野的专门人才,根据需要加快引进一些了解中国国情、熟悉中国市场和银行改革发展历史、尊重中国法律、能运用汉语作为工作语言的外国专家参与经营管理,推动管控水平不断提高。今后,引进境外人才尤其是外籍高管时,应把能运用中文作为工作交流语言和独立开展工作作为一项条件,降低引进成本,减少工作障碍和摩擦。
推进和规范信息披露
2007年,银监会将继续推进和规范城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工作,进一步完善市场约束和社会监督机制。
完善信息披露机制,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公开披露信息是城市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各城市商业银行应按照相关规定和通知要求,建立和完善信息披露的工作机制,明确信息披露的主体和责任,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应在防止过度披露的前提下,逐步完善和规范信息披露的要素和内容,继续扩大信息披露的范围,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为建立良好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创造条件。
扩大信息披露受众面,增强信息披露的公信力和社会影响。从2007年起,监管评级三级以上的城市商业银行应逐步在《金融时报》等重点媒体公开披露信息,扩大信息受众面,增强信息披露的可信度和社会影响力,为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跨区域发展、引进人才等创造条件。
加强信息系统的建设
从日常监管情况看,城市商业银行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普遍较落后,部分行没有覆盖全部业务流程和环节,少数行信贷管理和登记还处于手工记账阶段。信息系统落后和存在的缺陷,严重影响了银行管理和业务监控的灵敏度和有效性,并隐藏着不可忽视的风险隐患。银监会监管信息系统开通以后,对商业银行信息系统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商业银行应把相关工作提上重要议程,全面加强信息系统建设。
加强基础建设,提高信息管理系统的覆盖面和辐射能力。城市商业银行应抓紧建设覆盖银行全部业务的综合业务服务系统,尤其要注意积累数据,建立和优化风险识别和管理系统,提高管理决策的效率和科学性。
篇9
一、青岛海尔案例简述
我国目前的上市公司基本是由母公司和众多的子公司、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其对外公布的报表包括母公司个别报表和合并报表。母公司个别报表反映了其自身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而合并报表则由母公司根据其个别报表和所能控制的子公司的个别报表,在抵消集团内部各种交易后合并而成,反映了整个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合并后的报表与母公司个别报表在资产结构、资本结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方面存在差异。
(一)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概况青岛海尔集团是由母公司和若干个子公司、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组成,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控股子公司及合营企业有34家,这些子公司和合营企业均为独立的法人主体,有独立的董事会,其重大的财务、经营决策均通过董事会决定。另外,股东并非是公司唯一的利益相关者,除了考虑股东利益外,公司还要兼顾债权人、员工和顾客的利益。即使是全资子公司,母公司虽然拥有其绝对控制权,但无权直接处置子公司资产、随意支配其现金,也不能代替子公司决定其利润分配方案。
(二)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合并报表与母公司个别报表主要指标差异根据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年度报告的“财务会计报告”,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合并报表和母公司个别报表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主要指标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合并报表反映的集团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总体上比母公司低,但营运能力比母公司强。
二、青岛海尔财务报表分析
合并报表虽然反映了整个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但对特定会计信息使用者来说并非有用。特定会计信息使用者应根据经济决策的具体要求,分别选择以合并报表或母公司个别报表为切入点来进行具体分析并从中获取信息。
(一)母公司投资者分析的切入点从母公司投资者角度看,其关心母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未来前景,而母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未来前景除了取决于母公司自身的经营活动之外,还与母公司对外投资的盈利水平、盈利质量及未来前景相关。因此,母公司投资者应以母公司个别报表为切入点,关注母公司资产负债表上的“长期股权投资”和母公司损益表上的“投资收益”,再综合分析合并报表。以下以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年报予以说明。
一是盈利能力分析。从单一企业看,盈利能力主要是通过营业毛利率、营业利润率、营业净利率、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来反映;从企业集团看,除了母公司本身的营业毛利率、营业利润率等指标外,还要考虑投资回报率和投资收益质量。根据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度利润表,母公司2008年电冰箱主营业务收入为2390408258.03元,主营业务成本为1799412693.16元,主营业务利润为590995564.87元,主营业务毛利率为24.72%。可见其初始获利能力并不高。母公司营业毛利扣除管理费用(127020130.71元)、销售费用(235662782.64元)、财务费用(-18871987.19元),其营业利润为307925758.3元,营业利润率只有12.72%。由此可见,公司自身主营业务活动并不能给公司带来巨额利润。实际上,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也是通过设立子公司来获取投资收益的。在母公司资产总额中,长期股权投资占总资产的比重为64.24%。因此,母公司的盈利能力取决于子公司和合营企业的盈利能力及其股利支付能力。根据2008年年报的有关资料,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及合营企业共有34家,其中投资额最大的是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投资额为409166421.75元,净资产为395254772.17元,净利额为131540320.48元,总资产收益率为6.66%;盈利能力最强的是青岛海尔特种电冰箱有限公司,其投资额为124165490.49元,净资产为441377896.75元,净利额为251372826.12元,总资产收益率为37.596%;其他公司总体盈利能力均较低,净资产规模在12831万元~85378万元之间,净利润在~7695859.56元~251372826.12元之间;盈利最少的是重庆海尔家电销售有限公司,其净资产是-83558231.62元,净亏损为41000599.60元。总体上看,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及合营企业的经营业绩不太理想。尽管如此,2008年母公司获取投资收益为78044753.65元,占利润总额309169513.00元的25.24%。与巨额长期股权投资数额相比,其投资回报率为2.36%,由于其自身经营活动获利能力和子公司投资回报率均不高,导致其总资产利润率为5.46%,净资产收益率为5.02%,而整个企业集团总资产利润率为9.71%,净资产收益率为13.26%。
二是盈利质量分析。从单一企业看,盈利质量可以从会计政策、利润构成、收入质量、现金对利润的支撑情况方面进行判断;从企业集团看,除了上述因素外还要判断投资收益的质量。从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度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看,2008年母公司营业利润有307925758.30元,占利润总额309169513.00元的99.598%。由此可见,母公司自身经营活动是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从收入质量上看,母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2421002797.69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164543583.68元,占主营业务收入48.10%,收入质量不理想。对比2006年的利润表营业利润只有68122355.33元,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却高达827909594.38元,根据现金流量表揭示的信息,巨大的差额主要是源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以及“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合计数
(250512669.01元+33330616.76元)远远小于“主营业务成本”(1450457407.38元)所致。但在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活动产生的各项现金流量收入都有所下降,全年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239849412.09元,只占营业利润的77.89%,从现金对利润的支撑情况看,营业利润质量比金融危机出现之前明显下降。从会计报表附注及现金流量表等有限资料看,该公司会计政策较为稳健。因此,总体上看,虽然大环境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在各项指标的对比上,母公司利润质量良好。从投资收益看,母公司确认投资收益为78044753.65元,主要构成是: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75372234.21元,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2672519.44元。由此可见,母公司投资收益主要由于被投资单位盈利,会计核算方法的不同调整所致。而根据现金流量表,母公司投资收益为78044753.65元,而其“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却高达81726493.21元。据此可以判断,母公司投资收益质量很好。从合并报表看,整个集团2008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为29874597554.42元,通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7071392457.45元,约占主营业务收入的57.14%,收入质量一般。从利润构成看,利润总额为1137126749.75元,而营业利润为1166730605.88元,说明企业的利润主要来自经营活动。从现金对利润的支撑情况看,整个集团从经营活动中获取的现金净流量为1317589569.61元,与营业利润相差不大。总体看来,整个集团利润质量一般。
三是未来前景分析。从单一企业看,企业未来前景取决于盈利渠道和盈利能力及其质量的稳定性和成长性,从企业集团看,除了上述因素外还取决于被投资企业盈利渠道和盈利能力及其质量的稳定性和成长性。从母公司自身经营活动看,2006~2007年,其自身经营所占用的总资产呈上升趋势,2007年自身经营活动销售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利润等均比2006年有所上升,但2008年比2007年均有所下降。2007年绝大部分指标均比2006年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在原材料价格上涨、家电行业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遇到了2008年即将举办奥运会的良好契机,截至2007年海尔商用空调累计中标22个奥运项目,打造了22个经典样板工程。海尔商用空调在奥运项目上的成功中标拉动了海尔商用空调的市场业绩,借助奥运东风,海尔商用空调相继中标其他大型运动项目场馆项目,并连续在轨道交通行业积极拓展。中标深圳、武汉地铁等千万级大型项目,也为海尔商用空调的持续发展奠定了有利基础。而在2008年受金融危机全球化的影响,白色家电产品需求量变化比较大,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减少与消费意愿降低等可能影响白色家电产品销量降低,消费者购买相对低价产品的意愿增强,这使得2008年的各项指标相对于2007年有所下降。从对外投资情况看,2006~2008年,长期股权投资呈上升趋势,但从投资收益中收到的现金却呈现下降趋势。因此,从母公司角度看,其自身经营活的盈利渠道和盈利能力相对稳定,只要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其成长性应该较好。此外,母公司约70%的资产占用在对子公司、合营企业及联营企业投资上,其盈利前景与母公司未来前景紧密相连。根据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2006~2008年年度报告,2006年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共有控股子公司及合营企业26家,2007年共有控股子公司及合营企业33家,2008年共有控股子公司及合营企业34家,母公司主要控股及参股公司的经营业绩情况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连续三年总资产收益率在10%以上的只有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和青岛海尔智能电子有限公司。其中只有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能够带来巨额利润和较高的投资收益率,但这种情况在2007年以后也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另外,母公司其他对外投资的收益率和质量均不理想,使企业未来前景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从合并报表看,公司利润主要来自经营活动,应重点关注营业利润及其质量。根据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2006~2008年年度报告,2006~2008年集团公司销售收入、销售商品及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利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等主要项目环比分析可知,2006~2008年经营活动销售收入在逐年增加,2007年营业利润、净利润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等大部分指标都有所增长,2008年比2007年也均有所上升,但由于受到金融危机全球化的影响,增长的幅度变缓,且2008年销售商品及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呈现出了负增长的态势。可见,集团公司盈利渠道和盈利能力具有相对稳定性,盈利质量较好。至于公司未来前景如何,同样需要进一步分析集团内子公司及合营企业的未来前景以及集团公司的未来投资方向。
四是股利支付能力分析。公司是否分配现金股利除了从投资方面考虑外,主要取决于是否有足够可供分配的利润和现金。虽然合并利润表上的利润数额可观,反映了集团公司按权责发生制计算的利润,但母公司真正能用来分配给股东的利润只能是母公司个别报表上可供分配的利润数额。同样,合并报表上可能显示集团有充足的现金,但因其属于不同的个体,母公司并不能随意动用,因此就股利支付能力分析来看,母公司个别报表比合并报表更有用。从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看,2008年度所有者权益期末合计为5471472420.38元,从现金流量表看,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为239849412.09元,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为81726493.21元,由此可见,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具有很强的股利支付能力。
(二)母公司债权人偿债能力分析的切入点母公司债权人在分析偿债能力时应更多地关注母公司个别报表,同时通过分析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股比例和判断是直接持股还是间接持股来判断母公司调动子公司资金的能力。因为子公司均为独立的法人主体,尤其是非全资子公司,其董事会由各方出资者和独立董事组成,在人员、资产、财务、机构以及业务方面均独立于母公司,母公司若想调动子公司的资金须通过董事会。子公司董事会的结构与母公司调动子公司资金的能力存在一定的关系,子公司的公司治理机制是否健全与母公司调动子公司资金的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关系。此外,还应关注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因此,对偿债能力分析应侧重母公司个别报表并关注对子公司的持股比例以及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模式。就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母公司个别报表看,流动比率为9.00,速动比率为8.77,现金流动负债比率为1.233,并且应收账款账龄基本在一年以内,其质量良好。经营活动创造了大量的现金,其营业现金流动负债比率为1.235,也就是说,不需要通过借款或调动子公司资金,经营活动产生的大量现金足以偿还现有
债务。资产负债率为3.44%,财务弹性很强。由此可见,母公司本身具有较强的偿债能力。
(三)母公司管理层基于管理决策分析的切入点由于合并报表全面反映了整个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母公司管理层通过对合并报表的分析,可以发现影响整个企业集团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等变化的因素,通过进一步对子公司报表分析可能会发现具体问题。在此基础上,或对整个集团的资产进行整合,如增加对某一子公司的投资或对另一子公司实行关、停、并、转等,以符合企业整体战略;或对子公司高层管理层进行调整;或对整个企业集团的资本结构进行调整,使之趋于合理。就海尔股份有限公司来说,2008年盈利能力较低,其营业毛利率为23.32%,营业利润率为3.84%,营业净利率为3.22%,总资产收益率为8.36%,净资产收益率为12.7%,从有限资料看,主要是其多数子公司、合营企业经营业绩不理想所致。基于管理决策分析,母公司管理层也可以母公司报表为切入点,分析母公司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等变化的因素,分别从自营活动和长期股权投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其效果。由于长期股权投资分散在众多的子公司、合营企业及联营企业,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分析实质上是对子公司、合营企业及联营企业的盈利能力、质量等方面的分析,通过对被投资企业的具体分析,检查企业的经营战略,调整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布局,以符合集团整体利益。总之,基于管理决策分析,无论是以合并报表为切入点还是以母公司报表为切入点,都离不开对具体被投资企业的分析。
三、基于合并财务报表的逻辑框架分析
从逻辑上看,对合并报表的分析可从母公司个别报表开始,通过对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及“投资收益”的分析,追踪子公司、合营企业及联营企业的经营情况。不同的分析目的,其切入点并非完全相同,在集团内部基于管理决策分析,既可以合并报表为起点,又可以母公司报表为起点。合并报表分析的逻辑框架及切入点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从投资者角度看,应以母公司报表为逻辑起点分别从获利能力(包括母公司和被投资公司)、利润质量(包括母公司利润和投资收益质量)、未来前景(包括母公司和被投资企业)几个方面考虑。就获利能力来看,应重点核算母公司营业毛利率、营业利润率、长期投资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然后进行对比分析;就利润质量来看,应重点从会计政策、利润的构成、收入质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等几个方面着手分析;就未来前景来看,应重点从市场占有率的变化、主要产品营业收入的增幅、主营业务利润(或营业利润、净利润)的增幅、投资活动(重大资产的出售和构建活动)、资产规模的增幅等几个方面予以考虑。
篇10
加强水资源管理成为有关水资源领域出现最为频繁的词汇。但究竟什么是水资源管理,目前学术界尚未统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在不同的卷中,对水资源管理有不同的解释。综观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概念,有以下特点:首先,从整体上来看,他们都是以水资源开发作为主线,“保护”处于被动的地位;其次,视野相对狭窄,大多数概念只局限于水资源本身,缺乏复合系统下对水资源的综合认识,以水论水;第三,缺乏生态环境的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内涵。基于此,作者认为,水资源管理就是为了满足人类水资源需求及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和。
水资源管理学是从学科角度对水资源管理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是水资源管理知识体系,是建立在水文学、水资源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基础之上的新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通过水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可以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保障水资源安全,通过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内容
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对象很明确,就是围绕水资源持续高效利用的而展开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目前,水资源危机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水资源危机的出现和加剧与人类在经济活动中缺乏对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管理有着重要的关系。水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人类的绝大多数经济活动都要涉及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和未来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目标。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解释多种多样,但都基本围绕着“满足目前需要但不破坏未来发展需求的能力”这一核心思想。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实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求人类必须正视干旱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等诸多与水资源相关的问题,这给水资源管理学提出了新挑战和难得的机遇。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无法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目标必须改变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的和综合的观点构建全新的现代水资源管理体系,这成为水资源管理学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
具体地说,水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水资源数量管理和质量管理、水资源法律管理、水资源权属管理、水资源行政管理、水资源规划管理、水资源配置管理、水资源经济管理、水资源投资管理、水资源风险管理、水资源利用技术管理、水资源工程管理、水资源数字化管理、国际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综合管理、水资源安全管理和水资源数字化管理等等。
三、国内外水资源管理学研究进展
3.1国际水资源管理学研究进展
到目前为止,明确提出水资源管理学的文献极为有限。根据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面临的新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实际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特点,国际上也对新形势下的水资源管理理论和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和研究,并就一些问题达成了某种程度的共识。他们主要围绕着“可持续发展条件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对水资源管理活动的要求”而展开。这些研究活动为水资源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诞生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1992年爱尔兰召开的“国际水和环境大会-21世纪的发展与展望”上提出了水资源系统及可持续研究的问题。1993年“第二届国际实验与网络资料水流情势学术大会”上探讨了水资源管理的水文学基础和信息资料问题。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主持,国际水资源协会与国际水文科学协办召开了“变化世界中的水资源管理研究规划国际学术研讨会”,探讨了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管理研究展望、水资源开发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和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四个专题。
1996年在日本京都召开了“国际水资源及环境研究大会:面向21世纪新的挑战”,讨论了流域尺度的可持续水资源系统管理的应用实例等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水文计划工作组1996年将“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其定义为“支承从现在到未来社会及其福利要求,而不破坏他们赖以生存的水文循环及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水的管理和使用”.
水资源可持续管理要求在水资源规划、开发和管理中,寻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人类社会福利之间的最佳联系与协调。与传统的水资源管理相比,可持续水资源强调了未来变化、社会福利、水文循环、生态系统保护这样完整性的水的管理,使“未来遗憾可能性达到最小的水的管理决策”.世界银行将水资源管理定义为一系列水资源相关领域(如水电、水资源供给与供给设施,灌溉与排水等)一体化管理。综合水资源管理的观点应该在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方面确保考虑社会、经济、环境和技术等多方面因素。
1997年召开的第5届“不确定性增加下的水资源可持续管理学术大会”,洪水与干旱管理、水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水文与生态模拟和环境风险评价等成为重要议题。
1998年在武汉召开了“98年国际水资源量与质的可持续研讨会”,探讨了流域水量与水质的统一管理问题。1998年国际水文学会在荷兰召开了“区域水资源管理研讨会”,探讨了水资源管理的经验和教训、面对挑战的区域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的研究方法。
2000国际水文科学学会(IAHS)年在美国召开了“水资源综合管理研讨会”.这次研讨会主要探讨了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水资源综合管理的内容和目标,以及交流水资源综合管理的经验。此次研讨会达成一个共识:未来水资源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流域的统一管理。流域统一管理是流域内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统一协作管理,其目的是防止土地退化、保护淡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基本框架是政府和社区公众的共同管理。会议认为,为了实现流域统一管理的目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复杂的水资源管理活动必须建立在有效的科学规划基础之上;②必须显着提高预测各项管理活动结果的能力;③为了达到水资源管理的目的,持续的检测和评估工作十分必要;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管理过程必须是透明的和公开的。(MiguelA.Marino等,2001)2001年,国际水文科学学会在荷兰召开了“区域水资源管理研讨会”,会议针对区域范围内水资源管理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讨,包括:以往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经验和教训;面对新挑战的区域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的研究方法。
伴随着国际学术界对现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研究和讨论,近年来,国际学术界相继出版了多部论述“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专着,这些专着大多以论文集的形式出版,很少从学科的角度对水资源管理的理论体系进行系统的论述和研究。尽管如此,这些专着还是探讨和研究了大量有关现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使我们能够大致了解目前国际学术界关于水资源活动的主要理论和具体内容。并且通过编着者对一些论述水资源管理活动的论文的整理和归类,我们可以从中基本上了解到当前国际学术界对水资源管理理论体系的划分。
MiguelA.Marino和SlobodanP.Simonovic在2001编着出版的《水资源综合管理》收录了国际水文科学学会(IAHS)2000年在美国召开的“水资源综合管理研讨会”的文章。
MiguelA.Marino和SlobodanP.Simonovic认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类从事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不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而新的管理方式仍在摸索中,水资源管理活动正处在探索过程中。作者认为,在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中,僵化的管理体制(包括法律、政策和管理机构)是实现水资源有效管理的最大障碍。管理体制的官僚作风、不负责任以及缺乏战略性指导原则导致水管理体系效率低下,缺乏远见,并且拒绝与水资源利益相关者就水资源管理问题进行公开的交流和探讨。新的水资源管理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寻求实现长期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水资源管理方式,为此,他们认为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将是水资源管理活动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新的水资源管理活动必须包含水环境治理和保护问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水资源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以及水资源管理决策中的公众参与问题。
由C.A.Brebbia和P.Anagnostopolos在2002年编着出版的《水资源管理》(Ⅰ和Ⅱ)收集了2000年和2001年两年间国际上一系列关于“水资源管理”国际会议上的文章。
C.A.Brebbia和P.Anagnostopolos在本书的前言中指出,当前水资源管理问题在全球变得越来越复杂。水资源管理活动主要面临着的主要问题是:人口的增长和人均水需水的增加正在家具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与此对应的是,水污染、水资源浪费以及气候变迁等因素却正在威胁着水资源的供给。这套书从10个方面论述了当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内容,他们是: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灌溉水管理,流域管理,生活用水管理,水质管理和水活动管理,废水处置和管理,管道输水和渠道输水管理,水文模型,地下水管理,沿岸和港口水资源管理。(C.A.BrebbiaP.Anagnostopolos,2002)。值得注意的是C.A.Brebbia和P.Anagnostopolos在书中指出,现代水资源管理所涉及学科和领域已经超出了传统水文地质学中关于水资源管理的思考和限制。
由M.AL-Rashed、V.P.Singh和M.M.Sherif合作编着的《水资源发展与管理(Ⅳ)》中从7个方面论述了水资源管理的内容,这7个方面包括:水资源管理的目标、政策和原则,水资源稀缺和保护,用水管理,水资源管理、规划、水权分析和处置的决策支持系统,水电和灌溉的发展潜力,灌溉水管理,水资源稀缺管理。
其他一些比较着名的着作还包括B.DattaRay,R.P.Athparia的《水与水资源管理》(1999年);A.FarooqKhan的《水资源管理:挑战与责任》(1998);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出版的《水资源管理:综合政策》(1989)等。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学术界并未明确提出水资源管理学的概念,但在国际上许多大学中,都开设了以“水资源管理”为名称的课程,这些课程的开始以及对水资源管理活动的讲述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水资源管理学的形成。例如在美国特拉华流域委员会计划和行动部部长Dr.KennethF.Najjar在VILLANOVA大学为水利工程学、水文地质学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开设的“水资源规划0与管理”课程介绍中,Dr.KennethF.Najjar认为,“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是对水资源规划、分析、设计、经济管理的理论和实际方法等综合型课程,主要包括水资源法律和规章条例,流域管理、水资源建模、地下水和地表水需求和共给分析、洪水管理、水资源质量管理、湿地保护。水资源供给规划包括水资源使用、需求项目,水资源配置、水容量扩充。该课程还包括水库运行等相关问题。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是关于水资源的综合问题的考虑,这些问题来自于从静态的水资源法律和章程到动态的自然资源的应用。
3.2国内水资源管学研究进展
我国关于水资源管理理论的研究开始与上个世纪80年代,早期的水资源管理研究主要是对实际水资源管理活动中的管理内容的简单罗列和堆加,并未从理论的高度来对水资源管理的体系和框架进行系统的阐述。随着我国水资源危机的不断加剧以及可持续发展对现代水资源管理的要求和挑战,学术界开始逐渐关注水资源管理理论的探讨和框架体系的构建。
赵保璋主编的《水资源管理》(1994年)是我国出版较早的专门论述水资源管理的专着之一。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出,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分以及废水、污水等水形态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有机的联系,统一而相互转化的整体。而现实中,长期以来我国水管理体制较为混乱,水权分散,形成了“多龙治水”的局面。该书认为,水资源管理应该以水的资源观点、水的系统观点、水的经济观点以及水的法制观点出发,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规划布局与调配,以及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建立统一的、系统的综合管理体制,按照相关法律由水行政部门实施管理。该书认为水资源管理活动主要包括规划管理、开发管理、用水管理和水环境管理(赵保璋,1994)。
冯尚友在《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一书中将水资源管理定位为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在水资源及水环境的开发、治理、保护、利用过程中,所进行的统筹规划、政策指导、组织实施、协调控制、监督检查等一系列规范性活动的总称。统筹规划是合理利用有限水资源的整体布局、全面策划的关键;政策指导是进行水事活动决策的规则和指南;组织实施是通过立法、行政、经济、技术和教育等形式组织社会力量,实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一系列活动实践;协调控制是处理好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和水事活动之间的矛盾关系,控制好社会用水与供水的平衡和减轻水旱灾害损失的各种措施;监督检查则是不断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执行正确方针政策的必须手段。
吴季松在2000年和2002年先后出版了《水资源及其管理的研究与应用》和《现代水资源管理学概论》两本专着。前一部是作者多年来关于水资源管理问题的报告和讲话的汇编(吴季松,2002)。《现代水资源管理学概论》一书中,作者对水资源管理的指导思想、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基本目标以及主要内容做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从整体来看,该书更多的是从水行政管理角度探讨了水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左其亭和陈曦2003年合着并出版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活动》。该书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对水资源管理理论作了初步探讨。该书专门探讨了现代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工作流程、管理目标和水资源管理基本内容,并且提出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强教育、提高工作觉悟和参与意识;制定水资源合理利用措施、制定水资源管理政策、水资源统一管理以及实时进行水量分配和调度。根据信息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现代水资源管理的要求,该书还专门探讨了水资源的信息化管理,介绍了电子信息技术和“3S”(GIS、GPS和RS)技术在水资源管理活动中的应用。
林洪孝在《水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中界定水资源管理活动为:依据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遵循水资源系统自然循环功能,按照经济社会规律和生态环境规律,运用法规、行政、经济、技术、教育等手段,通过全面系统的规划,优化水资源配置,对人们的涉水行为进行调整与控制,保障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和谐持续发展。该书对水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框架体系做了较为全面的探讨,论述了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目标、原则和方法等内容,并构架了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该书提出,随着人类水资源问题认识的发展深化,水资源管理逐渐形成了专门的技术和学科,其管理领域涉及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等许多方面,其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水资源权属管理、水资源政策管理、水资源综合评价与规划管理、水量分配与调度管理、水质控制与保护管理、节水管理、防汛与抗洪管理、水情监测与预报管理、水资源组织与协调管理以及其他水资源日常管理等十个方面。该书对水资源管理活动的概括和构架基本上包含了但前水资源管理活动的所有内容,是目前比较全面的水资源管理的概括和总结。
姜文来、唐曲等2004年出版了《水资源管理学导论》,本书是国内外首部系统论述水资源管理学的专着。本书在界定水资源管理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水资源管理学的基本理论进行探讨,然后专题阐述水资源管理的各个领域,最后展开案例研究。全书共分十九章,第一章,水资源管理学概述,界定了水资源管理学的内涵、研究内容、研究进展和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第二章,水资源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分别阐述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水资源复合系统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和水资源管理学的管理学基础;第三章-第十七章,专题论述,论述了水资源的数量管理、质量管理、经济管理、权属管理、规划管理、工程管理、地下水资源管理、国际水资源管理、投资管理、行政管理、风险管理、安全管理、数字化管理和其他水资源相关管理;第十八章和第十九章,案例研究,以首都圈农业水资源、民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展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