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理论培训范文

时间:2024-03-19 18:04: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师理论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师理论培训

篇1

一、培训对象

各技工学校、职业培训机构中从事教师岗位工作而未学习过职业教育理论相关知识和未取得上岗资格的人员(师范类院校毕业人员除外)。

二、培训内容

主要包括职业教育学、职业教育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教学(原生产实习教学法)等4门课程。

三、报名时间及相关程序

报名时间:自通知之日至5月30日。

报名程序:

1.单位组织网上报名:

登陆*职业培训网(),进入在线服务栏“网上报名”系统,按机构所在区域(如福田区等)进行报名登记。

2.单位统一银行转帐或汇款;

3.职协将报名名单反馈各区培训科;

4.各单位交费后,凭交费回执到职协或各区培训科就近领取教材、作业册,并交每人大1寸红底彩色相片1张。

四、函授面授和考试发证

培训学习以函授自学为主,面授为辅。

1.函授自学时间:自领取教材后,开始自学并做作业册,至培训班开班前。作业册须在考试结束时与试卷同时交监考人。

2.考试成绩和作业成绩均合格者发给职业培训教师教育理论培训合格证书。该证书作为申请教师上岗资格认定的必备条件之一。

五、面授及考试时间、地点

班期

面授时间

考试时间

地点

第一期

2009-5-22至23日

2009-5-24日

*街道六约社区新塘路138号(*市携创技工学校校园内)

第二期

2009-6-6至7日

(暂定)

2009-6-13日

(暂定)

福田区福强路1007号高训大厦16楼教室(*高级技工学校校园内)

第三期

2009-6-9至10日

2009-6-11日

*区中心城龙翔大道8029号(区劳动局五楼教室)

第四期

2009-6-16至17日

2009-6-18日

*区新安三路60号(区劳动局右侧,新明卓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校园内)

第五期

2009-6-23至24日

2009-6-25日

*区福强路1007号高训大厦16楼教室(*高级技工学校校园内)

以上面授及考试时间如有变化,将于开班前一周在*职业培训网()予以公布。

六、培训费用

每人收费600元(含教材资料、面授辅导、考务、办理结业证书及午餐等费用)。*市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会员单位参训人员可享受费用优惠,每人按540元收取。

缴费方式:通过银行转帐或汇款(注明培训班名称),凭银行回单原件换领发票。若需要也可直接到我会缴交。

收款单位:*职协培训中心

开户银行:建行*分行中心区支行

帐号:44201566400050003622

七、注意事项

参加教师理论培训后需申请职业培训教师上岗资格认定的人员,应分别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职业培训机构教师上岗资格认定基本条件

1.文化理论教师:要求具备中等职业学校及以上学历。

2.生产实习指导教师:要求具备中等职业学校及以上学历,同时应具备中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或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若文化程度为高中学历,则应同时具备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

(二).技工学校教师上岗资格认定基本条件

1.文化理论教师:要求具备高等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普通高等师范学院或本科以上学历。

2.专业理论教师:要求具备高等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普通高等师范学院或本科以上学历,同时应具备初级工或以上技能水平。

3.生产实习指导教师:要求具备高级技工学校(高职院校)或以上学历,同时应具备中级工或相应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联系人:*、*

联系电话:82997901、82998177

篇2

关键词:认知学徒教师培训教学实践

所谓教师培训,就是具有认定资质的机构,根据教师成长的内在规律和教育改革的需求,基于特定的内容,通过有效的组织和活动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教师培训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教师培训的基本信条是“教师要成为主导的探究者”。

中小学英语教师陪训是实现教师的全面发展和终身教育的必由之路。对中小学英语教师陪训模式的研究是基于在我国当前社会背景和教育形势下,针对目前教师陪训中的不合理现象和存在的问题,实现英语教师个体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的需要。

对学徒认知制的教学模式,国内外学者已颇有研究,基础理论较为成熟。将学徒认知理论运用于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的过程中有一定的适用性和指导意义。

一、认知学徒模式的理论视域

认知学徒最早由科林斯提出,该理论探讨了学科教学和差生改造中的作用,结合技术发展,探究其对学习环境设计的指导作用。柯林斯等人(Collins’A.1989)认为认知学徒制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内容、方法、序列和社会性。将这四个基本要素组合在一起,即可为创设有效支持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提供有价值的思维框架。

(一)内容

1、领域性知识:包括概念、事实和程序性知识。

2、策略性知识:是指专家进行问题求解和执行任务时运用领域性知识的方法。

(二)方法

认知学徒制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六种:建模、指导、脚手架的搭建与拆除、清晰表达、反思和探究。

1、建模。这是展现专家完成某个任务的过程,并解释理由。建模的目标是建构专家认知过程的心智模型,将其内在的认知过程和活动外显出来。

2、指导。在学生执行任务时,教师通过观察的方式进行指导,包括观察学生执行任务的过程,为学生提供暗示、搭建脚手架、提供反馈、建立模型、修正和提出新的任务等,以使学生的学习绩效更接近专家的方式。

3、脚手架的搭建与拆除。在学生完成任务时教师提供支撑,如建议、帮助、提供暗示等。

4、清晰表达。指学生运用一定的策略描述他们的思维过程,即将他们的知识、推理或问题求解过程清晰地表述出来。

5、反思。学生将自己的思维和问题求解过程与专家、其他学生和某专业的内在认知模式进行比较,以修正或启示自己的问题求解和任务完成过程。

6、探究。学生运用与专家问题求解相似的程序或步骤来检验所提出的假设、方法和策略。

(三)序列

认知学徒制认为.确定学习活动序列应遵循如下原则:

1、全局技能先于局部技能。

2、技能的复杂性递增。

3、多样性的递增。

(四)社会性

认知学徒制的社会性问题包括情景学习、社会互、内部动机激发、专家实践文化、合作和竞争等方面。

一般说来,认知学徒制包括如下基本步骤:

1、建模。

2、情景设计。

3、提供支架。

4、清晰表达。

5、反思。

6、拆除支架。

学徒认知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效率。但,对于非任务型学习不一定很适用,在实际教学培训中需要斟酌运用。

二、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的现状

2001年,国家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05年秋季全国所有的小学均从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经过十年的努力,各地小学英语教学均取得了一定成就。然而,在小学英语师资的数量和质量方面,城乡还存在较大差距。在很多地区,有的学校教师没有接受过英语专业训练,缺乏英语知识、教育理论与教学技能。所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和业务技能亟待提高;教师培训内容需要丰富完善;教师培训方式方法需要不断更新和创新;教师培训的模式要与时俱进,也要符合教育规律和满足教师的主体需要。

三、基于认知学徒模式理论的教师培训模式的适用性

培训高索质的英语教师必须建构新的培训模式,在培训模式的选择上要因目标、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所以在培训模式的选择上必然呈多样化趋势。如对小学英语市级骨干教师采取开放性参与式的培训模式,对农村小学英语骨干教师采取注重培养英语知识素养和提高教学技能的培训模式,对小学英语转岗教师则加强其专业英语知识,以集中培训为主的模式。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师培训不仅要提高英语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更要关注教学实践,不断提高英语教师分析、反思和研究教学实践的意识与能力。因此还可采用演绎型模式、反思式、参与式以及逐级培训的网络模式等多种培训方式。另外,“跟踪培训模式”、“示范模仿式”、“三位一体”等模式构建了英语教师可持续专业发展的培训模式。

认知学徒培训模式适合于任务型的教学内容,适合于小班教学;该模式需要重视建模和情景设计环节,突出教师的示范效果;教学内容难度需要根据“最近发展区”原则,提供支架要及时、准确、适度;认知学徒培训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体意识;清晰表达和反思是其重要环节,也是其突出特点。

四、基于认知学徒理论的教师培训模式的构建和实践

基于认知学徒理论的教师培训模式主要包括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培训评价考核等方面。

(一)培训目标

从教师个人方面来看,通过培训可以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而能够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

(二)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师业务知识的培训;第二,教师技能的培训;第三,教师态度和积极性的培训。

(三)培训方式

基于认知学徒理论的核心在于情景学习、脚手架的搭建和拆除和反思。英语教师培训必须围绕这三方面进行。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英语知识、语言技能和教法等。接下来主要对英语语言技能方面的培训进行分析阐释。

1、情景学习

威廉姆(Clancy,W.J)认为,情景学习不仅仅是一种使教学必须“情景化”或“与情景密切相关”的建议;情景学习是有关人类知识本质的一种理论.它是研究人类知识如何在活动过程中发展的,特别是人们如何去创造和解释他们正在做什么的表征;知识不是一件事情或一组表征,也不是事实和规则的云集。知识是一种动态的建构与组织,正如我们想象着什么事情要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要谈什么和做什么一样。我们的行为建立在我们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角色之上;知识还应该是人类协调一系列行为的能力,去适应动态变化发展的环境的能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施(如实物、图片、音乐、幻灯、录像等),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大量形象生动的语言情景,使学生在尽可能真实的情景中学习英语,准确地理解、掌握不同情景中语言的不同含义。

2、脚手架的搭建和拆除

20世纪30年代,俄国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列・斯・韦格斯基(L.S.Vygotsky)提出了“最近发展区域”理论。其主要观点是: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较差的学习者的水平,在成人的指导下或与能力较强的同伴的合作中可以得到提高。搭建脚手架涉及的是教师为帮助学生完成任务而提供的支持。这些支持的形式可以是“建议”或“帮助”。例如,在写作教学的互动学习中,教师使用的线索卡就是有形的支持,可以在写作过程中起到对学生的促进作用。

案例分析:

教学内容为:八年纪上册 Unit 9 When Was He Born?

写作主题为:Read the information about Deng Yaping. Then write an article about her.

教学步骤:

(1)搭建问题支架,导入新课教学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中国达人秀,引入断臂钢琴家刘伟,中国版苏珊大妈,朱晓明,小周立波,张冯喜,胖女孩蔡铀等名人,引发学生关于中国达人秀明星们的讨论话题。然后学生四人一组进行讨论以下问题:

a What can you see on the videos?

b Who is your favorite star?

c Why do you admire him/her?

(2)搭建阅读支架 提供语言支持

Zhang Wei is a super star now.

He is a great pianist.

I like him very much.

But now we have another great pianist.

用多媒体展示相关阅读材料,并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协作完成。

(3)搭建策略支架 完成写作任务

呈现本堂课的写作主题:Read the information about Deng Yaping. Then write an article about her。

提出三点要求:一、仔细观察题目,注意全文时态;二、恰当运用一些关联词;三、文章句型结构多样化,条理清楚。

3、反思

反思的实施方法有:一、培养学生每节课的英语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反思习惯;二、进行课堂经验交流、讨论激发学生的反思兴趣。

通过培训教学实践,可以得出下面结论:

(1)情景教学广受学生欢迎。

(2)支架搭建能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

(3)反思的教学环节更适合讲授课和非语言科目教学。

五、小结

教师培训模式范围广,涉及面大,本文只就教师培训的教学实施作了分析。认知学徒制的培训模式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和一成不变的教学培训方式,需要结合其他教学模式,取长补短。另外,该培训理论的适用性需要进一步研究,迄今为止,对学徒认知理论的研究缺乏更多的定量分析。

参考文献:

[1]赵明仁,周钧.教师培训的理念更新与制度保障――首届“中国教师培训论坛”综述[A].教师教育研究,2007,5.

[2]Collins,A.,Brown,J.S. & Newman,S.E. Cognitive apprenticeship: Knowing,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Essays in honor of Robert Glaser.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ions[M].1989.

[3]周骏.小学英语教师培训研究综述[J].科技信息,2008,(27).

篇3

关键词:二语习得;输入输出;高中英语教师培训;启示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045-04

一、引言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层次变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抓好广大一线教师的培训是保证这次改革成功的关键性工作。在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教师培训过程中,笔者对所在省的高中英语教学情况进行了较为广泛的调研,发现在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教学过程中的有效输入和输出即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

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了著名的监察理论(Monitoring Theory)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理论是语言习得和语言学得(acquisition and learning)理论、监察理论、自然习得顺序(the natural order)假说、可理解性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假说和情感过滤(affective filter)假说等五大基本假说,其中可理解性输入是这一模式的核心。

本文拟主要结合二语习得理论中的克拉申输入假说、Swain的输出假设、中介语理论和教师纠错性反馈理论,对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有效输入和输出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高中英语教师培训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达到提高高中英语教师业务能力和教学能力,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的教师队伍,顺应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从而进一步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高中英语教学存在的输入输出问题

高中英语一般每周开设5节课,在一些外国语学校中每周开设7节。与高中新课程标准配套的新教材已相继出版发行并投入使用。就英语学科而言,有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英语,外研社版新课标高中英语,北师大版新课标高中英语等等。教师普遍反映:在笔者所在省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新课标高中英语教材比较适合沿海和大城市英语教育较为发达、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对内地三线城市和农村学校来说,该教材结构不够合理、课文生词多、难度较大,对师生英语口头表达能力要求高,不利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另外,该教材也与四川目前的高考有些脱节。为应对高考,许多学校比较普遍的做法是高中一、二年级快速地把高中三年的课程上完,高三则进行复习,一边用汉语讲解语法和高考要点,一边采用题海战术,通过广泛而大量的考试,力求高考考点无一遗漏。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加上学生人数众多(一般为70~90人/班),教师往往会采用“一言堂”“满堂灌”的方式授课,教师的讲授占用了课堂大部分时间。有学者研究发现,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中国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话语往往占用了70%甚至90%的课堂时间,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和发表见解的机会很少,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因而不利于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赵晓红,1998)。课堂教学语言,除少数重点中学和外国语学校的重点班外,一般是一半英语、一半汉语。即使是重点中学和外国语学校的重点班,语法以及词与词的辨析等较难的内容,一般也用汉语讲解。此种情况一是因为学生英语理解能力有限,二是教师英语表达能力有限。每个班每周一般有一次英语早读,一次英语晚自习辅导。但即使是早读和晚自习辅导这样本应由学生自己支配,获得有效输入的时间也常常被教师占用来补课、考试或讲解试题答案。至于其他的英语课外活动,如英语角、英语沙龙、英语电影欣赏等,除极少数外国语学校外,几乎为零。

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克拉申的理想输入,可理解性、既有趣,又有关联、非语法程序安排和要有足够的量的要求显然很难实现;新课标所提倡和要求的任务型教学、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型学习更成了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由于缺乏有意义的语言运用,学习者没有受到推动,没有确实感受到有提高和发展自己目的语的需求,对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应付考试便成了学习英语的唯一目的。

三、对高中英语教师培训的建议

篇4

(一)教师在职培训中的一般培训与特殊培训贝克尔在人力资本理论中提出的一般培训与特殊培训的概念同样可以应用于教师培训领域。在教师在职培训领域,一般培训指此种培训不仅对提供培训的学校有益处,对其他学校也有益处。例如针对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培训,对于提供培训的小学来讲,该培训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堂质量。对于其他小学的语文教学来讲,该培训也同样发挥作用,因而该培训属于一般培训范畴。在教师在职培训领域,完全一般培训是一般培训的极端形式,指一种培训不仅对提供这种培训的学校有益处,对其他所有学校都有益处,而且其带来的益处是相同的。一个较好的例子是教师学历提升培训。由于学历培训提升了教师的基本综合素质,因而无论教师到哪所学校,教学效果都会得到同样的提升,因而可以看作完全一般培训。在教师在职培训领域,特殊培训是指一种培训对提供这种培训的学校有益处,对其它学校并没有显著作用。例如一个地区只有一所财经类职业中学,那么针对金融课程老师专业知识的培训就属于特殊培训。在教师培训领域,完全特殊培训是特殊培训的极端形式,指一种培训仅对提供这种培训的学校有益处,对所有其他学校没有一点影响。例如在新教师入职培训中,关于学校各种情况介绍的培训内容就属于完全特殊培训。

(二)一般培训与特殊培训的相对性无论是企业中的在职培训,还是学校中的在职培训,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的划分都是相对的,当讨论范围和制度条件发生改变时,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的划分也会发生改变[2]。1.一般培训与特殊培训的划分要明确讨论范围贝克尔的理论是以单个企业作为讨论对象来区分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的。但假如将讨论对象改变成一个行业或一个地区时,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的划分就会有所不同,教师培训同样如此。例如对于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技巧的培训,如果在小学范围内考虑应该属于一般培训,因为该培训可以提高小学老师的教学水平,这在所有的小学中都适用。但如果突破小学范围,而是考虑一个地区的所有学校,那么这种培训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比如对于幼儿园、中学以及大学,这种培训对于教学水平便没有直接影响。2.一般培训与特殊培训的划分要明确制度条件贝克尔的在职培训模型是建立在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假设条件之下。在这样的市场条件下,劳动力是可以自由流动的。但是现实中存在着很多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制度。如果考虑这些制度因素,那么对于一般培训与特殊培训的划分便会发生改变。以教师流动为例,现实中编制、长期合同等制度制约着教师在学校间的自由流动。例如,一些教师为接受在职学历教育,需要和学校签合约,保证拿到学历后在学校继续服务,否则便需要退回学费补助或缴纳补偿金。在这种制度的制约下,本属于一般培训范畴的学历培训就变成了特殊培训。由于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互相转换,因而在现实中,当我们讨论教师在职培训中的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时,应明确讨论范围和具体的制度条件。

二、教师在职培训模型分析

本研究将贝克尔的在职培训模型应用于教师培训领域,构建教师在职培训模型。

(一)假定条件1.以单个学校作为讨论对象。我们在讨论教师培训中的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时,是对一个学校而言,而不是对一个学科或一个地区而言。2.学校所处的产品市场与劳动力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学校追求效用最大化。3.学校是在职培训的提供主体,即所有的教师培训无论是否由学校举办,其培训费用都由学校先行支付。

(二)教师在职培训基本模型构建1.学校效用最大化模型根据假定条件,学校作为经济学所讲的“理性人”追求效用最大化。根据经济学理论,效用最大化的条件为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支出,即多雇佣一位教师带来的收益等于为该教师进行的支出。由于我们假定学校的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均处于完全竞争状态,因而学校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条件为边际产品等于工资。令MP代表边际产品,W代表工资,学校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由于学校的教育生产并非一个时期,而是拥有多个时期,那么在均衡状态下,每一期的边际产品都将与工资相等。多时期情况下,学校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就可以表示为:2.引入在职培训后的学校效用最大化模型当学校对教师进行在职培训,学校现期的支出将会增加,而现期的收益将会减少。但从长远考虑,在职培训提升了教师的能力与效率,学校的收益将会增加。这样,在职培训的存在使得学校每一期的收益不一定等于每一期的支出,但是在学校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状态下,所有期的收益总和和支出总和的现值一定相等。令Rt和Et代表t期的收益和支出,i代表市场贴现率,那么学校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假定培训只在学校教育生产的第一期进行,并且根据假定条件培训费用由学校支付,那么学校第一期的支出就有两项内容:工资以及培训费用,其他期的支出只有一项内容:工资。但是第一期及以后各期的收益都与边际产品相等。如果K代表培训费用,那么(3)式可以进一步表示为:该变量表示学校未来收益大于未来支出的部分,即学校未来从培训中得到的好处。引入新变量后,(4)式可以表示为:3.引入培训机会成本后的学校效用最大化模型对于学校来讲,为教师提供在职培训的成本既包括直接成本,又包括机会成本。培训的直接成为即为训费用,而培训的机会成本为教师由于接受培训而减少的工作量。令MP’0表示教师在不接受培训情况下的工作量,MP0表示教师接受培训情况下的工作量,那么MP’0与MP0之间的差额即为学校提供培训的机会成本。令C代表学校提供培训的总成本,即直接成本与机会成本之和,那么C=K+(MP’0-MP0),则(6)式可以进一步写作:

(三)教师在职培训中完全一般培训分析在教师培训领域,完全一般培训不仅对于提供培训的学校有益处,对于其他所有学校也同样有益处。在所有学校中,完全一般培训将带来边际产品相同水平的提升。因而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中,学校必须提高接受培训教师的工资,而且工资的增加幅度必须与边际产品的提升幅度一致,否则教师便会到其他可以提供更高工资的学校就职。以上推理可以用公式表示:对于教师培训领域的完全一般培训必然有MPt=Wt(t=1…n-1),即根据以上公式推导,G=0意味着提供培训的学校从培训中获得的收益为零,因而学校也没有任何动机负担培训成本。W0=MP0-K意味着培训期间教师所得的实际工资是其实际边际产品与培训费用的差额,即教师通过实际工资的减少而负担了培训费用。总之,对于教师培训领域的完全一般培训来讲,受训教师获得培训带来的全部收益(其未来的边际产品以及工资会增加),也必须承担全部的培训成本(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即培训费用与教师减少工作量造成的损失)。

(四)教师在职培训中完全特殊培训分析在教师培训领域,完全特殊培训只对提供培训的学校有益处,而对于其他学校没有任何影响。从理论上讲,教师培训领域完全特殊培训的收益可以全部由学校获得,也可以全部由教师获得,还可以由学校和教师分享。1.学校获得全部培训收益的情况当教师接受在职培训后,其在工作中的边际生产力将会提升,如果由学校获得培训的全部收益,意味着学校并不提高教师的工资,只是享受生产率提升的好处。此种情况下,学校必须负担培训费用K,因为无法要求教师对自己无用的培训负担费用。此外,在培训期间,即便教师因为参加培训减少了工作量,学校也不能减少教师的工资或课时津贴,因为教师会因为在其他学校可以获得更高工资而另谋高就。上述分析可以用公式表示:根据(5)式和(7)式,提供培训学校的均衡状态可以表示为:如果全部培训收益由学校获得,那么必须有W0=MP’0,否则教师将另谋高就。此时G=C,即在均衡状态下,学校从教师培训中获得的总收益等于为培训负担的总成本。也就是说,如果学校获得全部的培训收益,也必须承担全部的培训成本。对于学校来讲,只要培训收益的现值高于培训成本,就有提供培训的动机。在长期均衡状态下,学校从培训中得到的收益应与为培训支付的成本相等。2.教师获得全部培训收益的情况如果由教师获得培训的全部收益,那么教师将获得更高的工资,而且工资提升的程度与边际产品提升的程度相同,但教师必须负担培训的全部成本。此种情况和完全一般培训的分析非常相似。上述分析可以用公式表示:教师获得全部收益,意味着学校从培训中获得的收益为零,即G=0,那么(6)式可以表示为MP0=W0+K或者W0=MP0-K.上式说明如果教师获得全部收益,那么教师在培训期间获得的工资将降低,这一方面由于边际产品减少,另一方面由于教师必须支付培训费用,即教师既负担了培训的直接成本,又负担了培训的机会成本。总之,教师通过在培训期间获得较少的工资来负担全部培训成本,通过在未来各期获得更高工资来享受全部培训收益。3.学校和教师分享培训收益的情况在现实中,究竟是由学校还是由教师来获得培训收益呢?根据贝克尔的观点,这取决于教师的流动性。在学校负担教师培训成本的情况下,如果接受培训的教师另谋高就,学校将承担损失。反之,在教师负担培训成本的情况下,如果学校解雇接受培训的教师,教师将承担损失,因为该培训是完全特殊的。因而教师的流动性决定了学校和教师负担培训成本并获得培训收益的动机大小。在现实中,对于完全特殊培训,往往由学校和教师分享培训收益并分担培训成本。例如,学校可以略微提升接受培训教师的工资,将一小部分收益转给教师,以此来降低教师流动的可能性。这样,学校将享受大部分培训收益,同时也承担大部分培训成本。

(五)教师在职培训中混合培训的分析1.混合培训模型分析现实中,绝大多数的教师在职培训既不是完全一般培训,也不是完全特殊培训,而是处于二者之间的混合培训。贝克尔认为混合培训可以视作完全一般培训和完全特殊培训的组合。在混合培训中,在职培训对于教师在其他学校可得到的收入影响越大,则完全一般培训所占的比重就越大;反之,在职培训对于教师在其他学校可得到的收入影响越小,则完全特殊培训所占的比重就越大。根据本文此前分析,教师承担完全一般培训的成本,学校承担绝大部分完全特殊培训的成本,因此总体来讲,在混合培训中,完全一般培训所占的比重越高,教师负担培训成本的比重就越大;完全特殊培训所占的比重越高,学校负担培训成本的比重就越大。对于混合培训的分析可以用公式来表达:根据此前论述,G代表学校由培训得到的收益的现值。令G’表示教师由培训得到的收益的现值,令G"表示总收益,则G"=G+G’。令α代表学校所得到的总收益的比率,即G=αG"。那么1-α就代表教师所得到的总收益的比率,即G’=(1-α)G"。根据此前论述,C代表了提供培训的总成本,K代表了培训费用,即培训的直接成本,MP’0与MP0之间的差额代表了提供培训的机会成本,那么就有C=(MP’0-MP0)+K。其中,教师分担的成本可以用MP’0-W0来表示,即教师在培训期可能得到的最大工资与教师实际工资的差。那么,学校分担成本即为C-(MP’0-W0)。在模型的均衡状态,总收益应该等于总成本,即G"=C。由于G=αG",则完全均衡时G=αC,这样(7)便可以写成:即学校所负担培训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为α。也就是说,学校负担培训成本的比例同分享收益的比例是一致的,该比例都是α。对于混合培训,培训的成本和收益都由学校和教师共担或共享,分担或分享比例α介于0与1之间。α的具体数值取决于混合培训中完全一般培训和完全特殊培训各自的比重,完全一般培训所占比重越大,α越接近于0,完全特殊培训所占比重越大,α越接近于1。2.适用于所有培训类型的模型以上针对混合培训的分析模型是一般化的,可以涵盖所有教师培训类型,完全一般培训和完全特殊培训都可以看作上述模型的极端情况。对于教师培训中的完全一般培训,学校从培训中得不到任何收益,即α=0,此时(13)式回到MP’0-W0=C情况,教师负担培训的全部成本,也获得培训的全部收益。对于教师培训中的完全特殊培训,如果由学校获得全部收益,则α=1,此时(13)回到W0=MP’0的情况,即学校负担全部的培训成本,并获得全部的培训收益。如果完全特殊培训的收益全部由教师获得,那么α=0,情况同完全一般培训相同。如果完全特殊培训的收益由学校和教师分享,则0<α<1,其中α值更接近0还是接近1取决于劳动力的流动性。现实中学校往往将一小部分收益和成本转给教师,即α值接近1。总而言之,由于混合培训可以视作完全一般培训和完全特殊培训的组合,因而对于混合培训的分析是一般化的,可以涵盖所有教师培训的类型,此前关于完全一般培训和完全特殊培训的分析都可以纳入其中。

(六)教师培训模型中政府行为的引入贝克尔的在职培训模型有两个主体:企业和个人。本研究此前部分所建立的教师在职培训基本模型也有两个主体:学校和教师。在现实中,教师培训经费的投入主体具有多层次性,既包括政府,也包括学校和教师个人。近年来,在职培训作为提升教师质量的重要途径日益受到政府的重视,各级政府在经费负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而本研究在教师培训基本模型中引入另一主体:政府。

1.对于学校和教师的激励效应假定政府支付全部的培训费用,那么在教师培训基本模型中有K=0.根据本文之前的论述,在均衡状态时学校从培训中所得的收益等于为培训分担的成本:当政府负担培训费用,即当K=0时,从学校的角度来讲,只要α≠0,短期内G>αC,即从培训中获得的收益大于为培训负担的成本,学校有动机提供更多的培训,直到长期均衡时,培训收益再次等于培训成本G=αC。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只要α≠1,短期内G’>(1-α)C,即从培训中获得的收益大于为培训负担的成本,教师有动机参与更多的培训,直到长期均衡时,培训收益再次等于培训成本G’=(1-α)C。这说明如果政府承担培训费用,无论对于学校提供培训还是对于教师参与培训都存在激励效应。再考虑两种特殊情况,当α=0时,所有的培训费用都由教师承担,政府的行为只对于教师存在激励,对于学校并没有影响。当α=1时,所有的培训费用都由学校承担,政府的行为只对于学校存在激励,对于教师并没有影响。因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无论教师培训类型属于完全一般培训、完全特殊培训或者混合培训,当政府承担培训费用时,对于培训费用的承担主体都存在提供或参与培训的激励效应。2.对于学校和教师的分配效应根据本研究此前部分所建立的基本模型,在长期均衡状态时:从教师角度来讲(13)式成立,即MP’0-W0=(1-α)C,说明教师负担培训成本的比例同分享收益的比例是一致的,该比率都是1-α。从学校角度来讲(14)式成立,即C-(MP’0-W0)=αC,说明学校负担培训成本的比例同分享收益的比例是一致的,该比率都是α。当政府负担培训费用,即当K=0时,α与1-α都不发生变化。这意味着不管培训类型属于完全一般培训、完全特殊培训或者混合培训,学校和教师分享收益和分担成本的比率是不变的。换言之,在政府承担教师培训费用的情况下,对于学校和教师不存在分配效应。

三、教师培训模型分析结论、现实意义及局限性

(一)教师培训模型分析结论贝克尔在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中提出的一般培训与特殊培训概念以及在职培训模型在教师培训领域依然具有适用性。在教师在职培训领域,一般培训指此种培训不仅对提供培训的学校有益处,对其他学校也有益处。完全一般培训是一般培训的极端形式,指一种培训不仅对提供这种培训的学校有益处,对其他所有学校也都有益处,而且带来的益处是相同的。特殊培训是指一种培训对提供这种培训的学校有益处,对其它学校并没有显著益处。完全特殊培训是特殊培训的极端形式,指一种培训仅对提供这种培训的学校有益处,对所有其他学校没有一点影响。现实中,大多数的教师在职培训既不是完全一般培训,也不是完全特殊培训,而是二者的混合。本研究将贝克尔的在职培训模型应用于教师培训领域,构建教师在职培训基本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引入政府行为,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针对于不同类型的教师培训,收益分享与经费分担模式也有所不同。(1)对于完全一般培训,教师获得培训的全部收益,也负担全部的培训成本。(2)对于完全特殊培训,收益可以全部由学校获得,也可以全部由教师获得,还可以由学校和教师分享。如果由学校获得培训的全部收益,学校也必须负担全部的培训成本。如果由教师获得培训的全部收益,教师也必须负担全部的培训成本。如果由学校和教师共享培训收益,双方也必须分担培训成本,收益分享和成本分担的比例取决于教师的流动性。现实中,学校往往将一小部分收益和成本转给教师,而由学校分享大部分的培训收益,也承担大部分的培训成本。(3)对于混合培训,收益由学校和教师共同分享,成本由学校和教师共同分担。无论对于学校还是教师,收益分享和成本分担的比例是一致的。该比例取决于混合培训中完全一般培训和完全特殊培训的构成比重:完全一般培训所占的比重越高,教师获得培训收益并负担培训成本并的比重就越大;完全特殊培训所占的比重越高,学校获得培训收益并负担培训成本的比重就越大。2.政府承担培训费用存在激励效应,不存在分配效应。(1)无论教师培训类型属于完全一般培训、完全特殊培训或者混合培训,当政府承担培训费用时,对于培训费用的承担主体都存在提供或参与培训的激励效应。(2)无论教师培训类型属于完全一般培训、完全特殊培训或者混合培训,当政府承担培训费用时,不会改变学校和教师分享收益和分担成本的比率,即不存在分配效应。

(二)教师培训模型分析的现实意义1.本研究为分析教师教育、教师培训提供了人力资本理论这一崭新的理论视角,并引入了经济学的学科方法。在研究教师教育、教师培训领域的经费问题时,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必不可少。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为分析教师培训经费问题提供了理想的理论框架。本研究在该框架基础上构建理论模型并进行分析,从理论角度深化并完善了对于教师培训经费问题的认知。2.本研究从理论上回答了教师培训费用应由谁来负担的问题,并为评估现实中教师培训经费分担制度与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根据本文研究,教师培训费用理想的分担模式取决于教师培训类型究竟是一般培训、特殊培训还是混合培训。在现实中,我们不能武断地认为教师培训就是政府的责任,或是必须由某个主体负担。针对现实中种类繁多的教师培训,应该首先判断其属于一般培训、特殊培训还是混合培训,然后根据培训类型设定其合理的经费负担模式,如此才能保障教师培训经费体制的效率与持续性。3.本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政府资助教师培训所产生的效果,为评估政府在教师培训中的行为提供基础,并为政府出台教师培训经费政策提供参考。根据本文的模型研究,一方面由于激励效应的存在,政府负担教师培训经费会提升学校及教师提供或参与教师培训的积极性,这会导致现实中教师培训的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并不存在分配效应,政府负担教师培训经费不会改变培训经费在学校和教师间的分担比例,这意味政府的资助未必会达到减轻教师负担的效果,教师本人未必是政策最大的受益者。只有当教师培训经费的负担主体是教师时,政府资助才会直接减轻教师负担,使得教师直接受益。在现实中,与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教师在培训中需负担的费用比例更高[3]。这意味着如果政府将培训经费更多地投入到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将更有效地减轻教师负担,使得教师个人更大地从中受益。

篇5

【关键词】认知弹性理论;幼儿园教师;专业培训;随机访问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10-0023-04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对教师专业化要求的提高,教师的专业培训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教师培训的有效性一直受到人们的质疑。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培训工作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人们普遍认为幼儿园教师的培训费时低效,往往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事实上广大幼儿园教师普遍对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运用这些理论感到茫然。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运用建构主义的认知弹性理论(cognitive flexibility theory)重新审视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也许我们能找出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

一、认知弹性理论

认知弹性理论也被称为认知灵活性理论,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新兴分支。这一理论认为,人的认知随情境的不同而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和差异性,不仅不同的主体在不同的情境中对同样的知识会产生不同的意义理解,即便是同一个主体在不同的情境中对同样的知识也会建构出不同的意义。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美国学者斯皮罗等人(Spiro et al)依据知识及其运用的复杂程度将知识区分为结构良好的知识(well-structured knowledge)和结构不良的知识(ill-structured knowledge)。〔1〕结构良好的知识是指与具体情境有直接对应关系的知识,这种知识一经习得,便可直接运用。结构不良的知识则是指与具体情境无直接对应关系的知识,这种知识往往可以运用到很多不同的情境中,而且一个具体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很多不同知识的综合运用。事实上,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所使用的知识大多是结构不良的知识,因为“即使是在结构良好的领域,其应用的情境通常也是结构不良的”。〔2〕与此相对应,人的学习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初级学习,主要是掌握结构良好的知识,学习者由此获得的是普遍而抽象的事实、概念和原理;另一种是高级学习,主要是获得结构不良的知识,即特殊的知识和经验,这类知识和经验是在解决一些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被建构的。

通过对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的区分,斯皮罗等人认为,传统教学的误区之一即在于严重混淆了高级学习与初级学习之间的界限,往往把初级学习的一些策略应用于高级学习之中,由此导致教学中的客观主义和简单化倾向。这种教学往往具有两种典型的偏向:(1)习惯于把事物从复杂的情境中剥离出来,认为对事物的孤立的认识可以推广到其他情境之中。(2)将整体分解为部分,将本来连续的认识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局部的环节,认为局部认识的总和即是整体。〔3〕这种教学必然会造成学生简单片面地理解知识,也是造成学生难以在具体情境中灵活迁移知识的主要原因。

为此,斯皮罗等人进一步提出了“认知弹性”(cognitive flexibility)这一概念。认知弹性是指一个人对知识进行自动重构,通过多种方式对完全处于变化中的情境要求进行适当回应的能力,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灵活变通能力。这一能力是认知弹性理论中的核心能力,这种能力只有通过高级学习才能获得,同时也应成为所有学习中的最主要学习内容。

那么,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才有助于学习者获得这样的能力呢?斯皮罗等人在探讨高级学习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结构不良知识学习的一种重要学习方法――随机访问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4〕随机访问教学也称随机通达教学,是指在不同时间和不同情境、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多次呈现同一教学内容,使学习者对同一内容或问题进行多方面探索和理解,获得多种意义上的建构,其实质就是“换一种角度看问题,换一种思路解决问题”。由于“认知弹性”能力总是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总是与情境相关联的,因此,为了获得这种能力,学习者要对同一内容在不同的情境中、从不同的角度不断加以建构,由此获得的知识不仅是与情境密切相关的,同时也是每一个主体独自拥有的活生生的经验。随机访问教学的宗旨不同于我们平常所理解的对所学内容的巩固,而是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不断重构。这种教学方法的基本信念便是:一种知识的意义是多元的、无穷尽的,不同主体、同一主体在不同的情境中会对它构建出不同的意义。

二、认知弹性理论视野下的幼儿园教师专业培训

运用认知弹性理论重新审视幼儿园教师专业培训,我们可以获得一些不同于以往的认识。

1.幼儿园教师专业培训内容应以结构不良的知识为主

幼儿园教师专业培训的主要任务是让受训教师获得一些有关的教学知识,而这类知识应以结构不良的知识为主。这类知识之所以表现为“结构不良”,主要是因为教育的对象既非物,也非一般的生物,而是活生生的人。人的丰富的差异性和活动性决定了教育情境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有的学者将这种动态的情境称为“由学生、教师、教学环境和课程组成的、各部分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5〕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很难将由此组成的情境加以归类,从而给教育问题的解决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教育学很难为我们提供一种直接解决问题的结构良好的知识,而往往只能为我们提供一种可以运用于各种情境中的结构不良的知识。比如,教育学可以教给我们一个“合作学习”的概念,但合作学习可以被运用于各种教学情境之中,它并不像结构良好的知识那样与情境具备一一对应性。同时,一个教育问题的解决往往也不像计算一道加减运算数学题那样简单,往往需要多种知识、多个概念和理论的综合运用。比如我们倡导的“做中学”就会涉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个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幼儿园教师专业培训不仅仅是为了让受训教师简单地记住几个概念或几种理论,其最主要的目的是要让受训教师将获得的知识运用于教育实践,而教育教学实践的情境性、复杂性和生成性决定了幼儿园教师专业培训的主要内容是结构不良的知识。

2.幼儿园教师专业培训性质应以高级学习为主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培训也会涉及一些结构良好的知识的学习,比如一些初步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等,但不可否认的是,教师专业培训仍应以学习结构不良的教育学知识为主,这就决定了幼儿园教师专业培训方式应以高级学习为主。传统教师专业培训效果之所以差强人意,主要原因即在于在培训工作中往往将初级学习的方式运用于结构不良知识的学习,受训教师习惯于用处理一般的陈述性知识的方式将一些教育概念和理论储存在自己的大脑中,纸上谈兵时滔滔不绝,面对具体问题时却胸无一策。应该承认,必要的简单化对于幼儿园教师专业培训和教学来说是有一定意义的,但我们更应看到,对整个教学的简单化处理必然会导致受训教师对知识的僵化与机械理解,最终使受训教师难以实现在具体情境中的知识迁移。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认知弹性理论十分重视案例在教学中的作用。经典的教学案例在知识的内化、实践的反思和经验的有效组织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培训中也可运用案例来帮助受训教师理解相关概念和理论。应该注意的是,在使用案例教学时,培训者要紧密联系相关的概念和案例,既要做到让受训教师在不同的案例中理解同一个概念,又要使受训教师在同一个案例中理解不同的教学概念,实现教学概念与教学案例的多维交叉,从而将所学的教育学知识表征为一种高级的立体知识体系。

3.幼儿园教师专业培训目标应以培养受训教师的认知弹性为主

认知弹性的本质是解决结构不良问题(ill-structured problem)的能力。〔6〕结构不良问题的解决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有着双重意义:一方面,幼儿园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面临的往往是结构不良问题;另一方面,幼儿自身结构不良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也是幼儿园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对的问题。我们可以想见,一个自己不善于解决结构不良问题的教师,怎么可能在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幼儿的相关能力呢?

参照美国学者David H. Jonassen对于结构不良问题特征的归纳,〔7〕我们发现幼儿园教师在实际教学情境中所要面对的问题具有以下特点:(1)问题界定不明确,问题情境中存在着一些不明确甚至不可知的部分。(2)问题具有多种解决途径,或没有最终解决的方案。(3)问题解决的评价标准是多重的。(4)没有原型的教学案例可供参考,因为案例中的情境存在着诸多差异。(5)不能确定哪些教育概念和教育理论对于该问题的解决来说是必需的。(6)需要幼儿园教师表达个人对问题的观点和信念。因此,问题解决过程也是一种独特的人际交往过程。

由于幼儿园教师在工作中所要面对和解决的主要是具有如上特征的结构不良的问题,所以我们在培训中无法让他们掌握某种整齐划一的模式。我们要让受训教师分析具体的教学情境,对问题作出正确的理解,依据不同的情境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不同的组合和表征,形成多元的知识结构图式,从而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这个过程就是结构不良的问题的解决过程。具备了这种能力的教师,我们就可以认为其具备了一定的认知弹性,而这正是我们在培训工作中要努力达到的目标。

4.幼儿园教师专业培训方式应以随机访问教学为主

基于认知弹性理论,在幼儿园教师专业培训中,我们应该将抽象的教学概念与具体情境下的教学案例联系起来,通过非线性的、多维度的立体交叉,展现来自不同方向的复杂的教学主题对情境的依赖性,从而建立教学知识立体的网状结构,以促进受训教师实践知识的有效迁移。要做到这一点,运用一般的教学方式是难以完成的。因此,在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培训中应以随机访问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

在幼儿园教师专业培训中使用随机访问教学,可按以下基本环节进行:(1)呈现情境。向受训教师呈现与当前所学的教学知识相关联的情境。(2)随机访问学习。向学习者多维度、多侧面地呈现与所学的概念或理论相关联的情境,引导受训教师自主分析。(3)思维发展训练。由于学习的内容比较复杂,所研究的教学问题往往涉及诸多方面,因此在这类学习中,应特别注意引导受训教师提高“元认知”水平,帮助受训教师建立独特的思维模型。(4)协作学习。围绕在不同情境中获得的认识和建构的意义展开小组讨论。(5)效果评价。这些环节没有固定的顺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是融为一体的。

需要说明的是,认知弹性的形成与知识的呈现方式密切相关,随机访问教学为受训教师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知识呈现方式。具有结构不良知识特征的教育教学概念,蕴含着可用于解决不同教学情境中问题的多种可能性,单一的、平面的呈现方式只会限制受训教师的思考,而在不同情境中,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呈现同一教学概念,并对其作多维度的分析,则可凸显其中隐含的关键要素,有利于受训教师真正掌握这个概念并获得知识迁移的能力,从而提高受训教师的认知弹性。因此,随机访问教学的基本精神就是将教学概念的多视角表征和多维度分析置于中心地位,受训教师在具体的情境中形成对教学概念的多维理解。在实际教学中,培训者应尊重受训教师已有的教学经验,力求建立一种培训教师与受训教师、受训教师与受训教师之间的对话与反思机制,在不断的应用与反思中实现受训教师对教学概念的多维度理解和把握。

参考文献:

〔1〕张建伟,孙燕青.建构性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9-61.

〔2〕SPIRO R J,COULSON R J.Ten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cognitive science society 〔M〕.New Jerssy:Erlbaum,1988:375-383.

〔3〕〔4〕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480,481.

〔5〕GARRY F HOBAN.Teacher learning for educational change:A systems thinking approach〔M〕.Philadepkia:Open University Press,2002:28.

篇6

关键词:成人学习理论;民航空管;技术人员;成人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1911年,“科学管理之父”泰勒(Fredrick Winslow Taylor)在《科学管理》一书中全面深刻地阐述了培训的重要性,当时针对的是工人操作技术的培训,目的是提高劳动效率。考量企业培训的历史发展过程不难发现,企业现代培训在关注技术培养的同时,开始关注人的个性因素。因此,对成人培训对象的学习研究,直接影响到培训的实施和效果。本文以成人学习理论为基础,对民航空管技术人员培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成人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纵观世界的成人教育,以美国为代表的成人学习理论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和系统化形成三个时期,成人教育已成为一个较为成熟的学术领域。以林德曼、桑代克、诺尔斯、梅基洛为代表的成人教育学家,对世界成人教育理论形成做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至此,成人教育理论产生了三个学派,一是诺尔斯的成人教学思想;二是包括麦克卢斯的余力理论和诺尔斯的熟练理论在内的成人学习生活情境理论;三是梅基洛成人学习的观念转换论。其中,影响力最大、最为广泛的是诺尔斯的成人教育思想。

1967年,美国成人教育学家诺尔斯提出了“成人教育学”概念,他把成人教育学定义为“帮助成人学习的科学和艺术”,是成人学习的“一种新标志和新技术”。其理论的出发点是区分成人和青少年儿童在身心发展、社会生活和学习方面的质的区别,通过分析成人学习活动和青少年儿童学习活动的差别,诺尔斯提出了确立其理论的四个基本观点。

(一)学习倾向上,成人学习的自我概念从依赖型人格向独立型人格转化

诺尔斯认为,成人学习者和青少年儿童在学习的主动性上存在着显著差别。在青少年儿童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决定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计划和教学方法,青少年儿童的学习被动地依赖教师的教学活动。在成人的学习活动中,学习者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对教师的依赖性。成熟的成人学习者在多数情况下有能力自己选择学习内容,自己制订学习计划,虽然个别情况下仍然依赖教师的帮助,但是在主导的心理需要上,它们更倾向于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

(二)学习认知过程上,成人学习以在社会生活中积累的经验为主

诺尔斯认为,个体生活经验在对青少年儿童与成人的学习活动的影响上存在着很大差异。对青少年儿童而言,生活经验主要来自成人(教师和家长),并且很不丰富、全面。因此,青少年儿童的生活经验对其学习活动的影响是十分有限的。对成人而言,情况则大不相同,随着个体的成熟和实践活动的增加,成人的社会生活经验日益丰富,这些经验对个体的学习所起的作用也日益增大,成人的学习活动不是以教师的传授为主要途径,而是更多地借助自己的经验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学习任务上,成人学习与其社会角色任务密切相关

成人的学习任务已经由青少年时期的以身心发展为主,转变为以完成一定的社会职责为主。青少年的学习任务主要是促进其身心成熟与发展,他们必须按照社会的统一要求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对成人而言,学习的任务是促使其更有效地完成他所承担的社会职责。由于成人学习主要是为了完成他的社会角色任务,因而对学习的针对性要求很强。成人学习的这一特点要求成人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选择等方面,必须适应成人社会角色发展的需要,即成人自我实现的需要。

(四)学习目的上,成人学习从为将来工作准备知识而学习向为当前直接应用知识而学习转变

青少年的学习目的是指向未来的生活,而成人的学习目的在于直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当前的现实问题,因而教育活动对成人而言应该是一个十分明确的学以致用的过程。成人学习者能够针对社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学习,并带有通过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强烈愿望。

诺尔斯的学习理论主要依据成人与青少年儿童在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特点(主要是人格特点)上存在的质的差异,明确划分出现代成人教育与普通学校教育(青少年教育)的区别。

二、民航空管技术人员的学习特点

(一)学习具有职业性

成人学习者的计划几乎都是结合他们的社会职责,以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为中心展开的,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是其学习的主要原因。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简称空管)担负着维护空中交通秩序、防止航空器相撞的职责,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空管技术人员学习是为了适应职业和工作的需要,会把学习和自己的职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民航空管技术人员的学习动机具有职业性特点。

(二)学习具有实用性

民航空管技术人员在接受培训之前都经历过专业学习,具备较系统的与民航空管相关的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自学能力。他们重视与本职工作关系密切的知识,重视知识的实用性而非学术性,重视应用性而非理论性,重视技能而非信息。在学习过程中他们能够有意识地加强学习与工作之间的联系,把所学的知识自觉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学习意识具有明显的定向性。

(三)学习具有自主性

成人都具有清楚的自我概念,具有自我导向学习的能力。民航空管技术人员的构成包括管制、气象观测与预报、通信导航监视等专业技术人员,他们都是具有理工类本科以上学历的成人,他们有自己的认知需求,具备自己选择学习内容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学习自主性和独立性,学习目的不是为了系统接受教师的讲授,而是有目的地接受知识。

(四)学习具有经验性

成人作为社会的一员,已经拥有了比较稳定的生活坐标,对许多事物都有亲身的体验或间接的经历。民航空管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构成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他们通常以个人经验作为指导,并且会根据相关经验,判断学习价值,制定学习计划并独立完成。

(五)学习具有终身性

随着民航运输业和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空中交通管理面临重大变革,空管新技术、新机型、新装备不断涌现。民航空管技术人员为了适应民航空管技术不断变化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及时更新知识,促进自己全面的发展。

三、成人学习中培训教师的角色

早在1924年,德国法兰克福工学院教师罗森斯托克认为,成人教育需要特别的教师、特殊的方法和特殊的观点,以一般教育的观点施之于成人是不适当的。诺尔斯把成人教师称作“成人教育工作者”,成人教育工作者是“一个负有某种帮助成人学习责任的人”。

诺尔斯认为,成人教育工作者一般行使如下六个职责:

一是诊断职能,帮助成人诊断具体的学习需求。

二是动机职能,创造某种条件,引起成人学习的兴趣。

三是计划职能,与成人共同制订系统的学习计划。

四是资源职能,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资源,从事最有效的学习。

五是组织职能,建立并管理一种组织结构,有效地制订和实施成人教育计划。

六是评价职能,帮助成人评价学习活动的结果。根据诺尔斯的“成人教育思想”,对民航空管技术人员培训来说,培训教师的角色有别于普通教育教师。

(一)培训教师是帮助者和引导者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对教学承担了全部责任,学习者的任务倾向于一种被动地接受教师教导的任务。诺尔斯认为,成人教师是一个促进者而不是一个教导员,是一个领路人而不是一个奇才。他认为,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够“教”,而是一个人帮助另一个人学习,他的角色是向导(leader)、辅导者(mentor)和协助人(facilitator)。在师生关系上,培训教师与成人学习者处于平等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应营造建立学习者彼此接受的、和谐友好的、开放的学习气氛,双方是互动的学习过程。

(二)培训教师是学习者

在成人学习过程中,成人具有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有时在专业上甚至比培训教师更强。在教和学的互动过程中,成人的实践经验可能对培训教师原有的知识经验产生冲击,培训教师不仅要从学习者的实践经验中吸收养分,而且能够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能力。此外,培训教师与成人学习者对话,从反馈的信息中建立反思意识,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培训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基德认为,如果一个成教教师失去了学习的愿望,那么他实际上就等于失去了继续与保持学习能力的人为伍的资格。因此,培训教师要不断地以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成为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从师生角色来看,只有培训教师成为终身学习者,他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者的心态,实现与学员的良好合作与沟通。

(三)培训教师是参与者

对民航空管技术人员的培训往往不同于其他成人,他们大多数都有来自实际工作的经验。培训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把民航空管技术人员当作是合作伙伴,与他们共同商讨、共同交流。培训教师参与的方式可以是交互式,也可以是同步式,及时了解学员所需,了解学员要解决哪些问题。

(四)培训教师是研究者

在民航空管技术人员的培训教学过程中,培训教师研究教学方法、教学材料的组织以及学员的个体差异等,目的是探索培训课程教学的基本流程和实施规律,以及指导学员的不同教学模式。特别是对教学材料的组织,教师既要精选教学案例,还要充分调动民航空管技术人员把自己的工作实例拿出来,对这些教学案例进行研究和编撰,在培训教学过程中帮助学员解决实际工作难题。

四、成人学习理论下的民航空管技术人员培训策略

由于成人学习者的特点显现出丰富的多元性,在对民航空管技术人员培训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和重视空管技术人员学习的个性和优势,以空管技术人员学习者为中心,以空管技术人员学习需求为范畴,以学习过程为教学重点,构建适合民航空管技术人员学习的培训教学模式。

(一)以民航空管技术人员学习的需求为基点,确立明确的培训目标

民航空管技术人员是承担民航空中交通管理责任的从业人员,具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和工作经验,他们是带着“问题”来参加学习的,参与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职业能力,能够通过学习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这就决定了培训课程不能照搬普通教育的模式,而应当“因需施教”。这里的“需求”,不仅包括培训内容的需求,还包括培训教育形式的需求。民航空管技术人员培训要尽量满足他们的多元需求,依据他们不同的起点、层次和专业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培训内容要紧密联系工作实际,突出“学用结合”。因此,在培训目标的确立上,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关的培训需求分析与评估,以满足民航空管技术人员学习的目的为基本价值取向。例如,由于民航空管管制人员的工作具有高强度、高风险、责任重大的特点,管制人员在指挥过程中,神经系统会处于高度紧张状态。针对管制人员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心理素质锻炼。

(二)融合民航空管技术人员的工作经验,将经验作为范例应用教材

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格拉赛费尔德认为,“我们应该把知识与能力看作是个人建构自己经验的产物,教师的作用将不再是讲授‘事实’,而是帮助学生在特定的领域建构自己的经验。”成人教育精神之父林德曼也认为,在成人教育中,“最有价值的资源是学习者的经验”,“经验是成人学习者最有效的课本”。因此,强调在成人学习中高度重视成人的经验已成为一种共识。

成人学习主要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不是再接受系统的学科知识。因此,民航空管技术人员培训教育的课程内容要选择那些能够直接提高适应其发展或者现实中最需要的知识或技能,以提高学习的效率。民航空管技术人员都有来自民航空管一线工作实践中的第一手经验资料,例如空管通信、导航和监视设备维护专业技术人员,他们已积累了一定的设备维护经验,学习中非常重视对现场应急处置问题的解决和空管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他们希望通过学习能够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因此,利用和开发空管专业技术人员丰富的工作经验十分有必要,例如,将设备维护经验作为范例应用教材,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满足其“实用性”的学习需要。当然,不同性质的成人培训教育应有不同教学内容的选择侧重。如岗位培训,就要将民航空管的岗位规范、行业规范和标准作为培训内容选择的依据。对民航空管技术人员培训教育应根据空管发展和民航空管技术人员的需要,选择最新的、最有启发性的、最为关注的培训教学内容。

(三)创设问题情境,相互启发和合作指导,探索参与式的培训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理论提倡创设情境,主张学习应着眼于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民航空管技术人员培训课程内容应当更多地设计一些真实教学情景,开展情景化教学。如设计通信、导航、监视设备故障案例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习者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林德曼认为,成人教育是讨论式的协作活动。德国人库尔特・勒温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了群体动力学的研究,指出社会成员之间的对话和讨论,有助于在个体和主体之间达成理解和认可,于是“小组学习”成为成人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成人教育的“教学技巧重在经验――实验室经验的讨论、解决问题的个案研究、模拟联系、试析等,是常用的教学法”。为了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习者主动参与教学,有利于成人将所学知识迁移到现实生活的问题解决。如在空管通信、导航和技术人员培训教育的教学与学习过程中,开展设备故障案例分析和讨论。由于每个民航空管技术人员拥有的知识阅历、设备维护经验不同,对于同一问题会从不同角度做出不同理解和判断。合作学习和相互启发,可以加强学员之间、学员与培训教师之间的充分讨论;不同观点的交流与碰撞,可以促进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和全面理解,可以引出更多的有效信息,共同解决复杂的问题,促进个人知识结构的优化和共识的形成,以弥补单独学习的不足。

(四)建设民航空管远程教育培训中心,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

民航空管专业技术人员在工作中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任务,培训教育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借助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以民航行业资源为依托,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优势,建立民航空管远程教育培训中心,开展多层次、多元化的培训教育,给民航空管专业技术人员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有助于解决工学矛盾。

参考文献

[1]赵亚红.二十世纪美国成人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历史轨迹[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6).

[2]高志敏等.成人学习研究考略――基于梅里安的追述[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3).

[3]张维.世界成人教育概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

[4][美]马尔科姆・诺尔斯.现代成人教育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5]耿金龙.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成人学习的影响[J].成人教育,2007,(9).

[6]Edited by Peter Jarvis,Twentieth Century Thinkers in Adult Education, London:Croom Helm,1987.

[7]卢维兰.成人学习理论对教师培训的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0,(1).

[8]李天龙.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成人学习的影响[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7,(6).

[9]陈国海.员工培训与开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3).

篇7

关键词:基础教育培训;PEST;PEST分析模型;差异化战略

1.我国基础教育培训市场背景分析

我国,从幼儿园开始,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各教育阶段实行等级区隔,形成了“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的两大类别。如果说进入重点大学是一个人前十二年教育的个人努力,那么,抛除智力因素,在学生同等的努力程度下,所在学校所占有的教育资源对学生在高考中的结果拥有绝对影响。而这些影响的因素组成主要体现在:第一,国家政策分配;第二,不同级别的学校软硬件设施差异极大;第三,学校的学习氛围及社会地位。

在公立教育系统下,知识获知途径限制和升学压力是当前中小学教育困扰学生和家长的最大问题。由此,许多家长以及学生群体将眼光投向了市场上的民营教育机构,也正是以上三个原因的影响,使得培训教育产业成为了社会上为数不多的照样产业之一。

2.PEST理论及其分析模型的宏观环境分析

2.1PEST理论

PEST最初是被称为“ETPS”。在《Scanning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1]这本书中,作者描述“ETPS”这个称呼是他对于四种企业环境因素(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技术(Technological)和社会(Social))的一种记忆法。而后学界讲以这四种要素进行指宏观环境的分析称之为PEST分析法。这个理论工具可以为我们有效的了解市场的成长或衰退、企业所处的状况、潜力与营运方向提供帮助。

2.2基础教育培训市场中基于PEST分析模型的宏观环境分析

结合PEST分析模型,我们可以对当前基础教育培训市场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

(一)政治(Political)。从政治角度看,政府主管部门政策的变动和更迭带来教育行业不断的洗牌。当前,我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在义务教育阶段期间,政府会投入大量的财政及相关政策去扶持基础教育产业的发展。同时,为了保障基础教育的施行,政府对其他非公立教育的发展也引入了市场机制。但对于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政府也在不断出台更变各项政策,提高民办资本兴办教育的准入门槛与规范程度。

(二)经济(Economic)。从经济的角度看,培训行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大型连锁教育培训或成为行业领头羊[2]。大型的连锁教育机构一般占据着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二线以下城市鲜有涉足。中小城市地区的教育培训市场基本被本土企业牢牢占据。小家散户的教育机构则以游击战的形式遍地开花。国内教育培训产业随着国内教育行业巨头扩张的步伐加快,国内教育培训业的小家散户将业面临更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和生存压力。

(三)技术(Technological)。从技术的角度看,基础知识的同质化使得对教师个性化授课的要求更高。主要体现在教育机构教师的授课能力以及机构本身的科研实力,这两项内容直接决定了培训机构的教学实力、教学结果与学生的满意度。大型的教育机构依托其多年的学术积淀以及一大批经过历练的教学精英可独挡一面,但一般民办教育机构的教职工基本以刚出道的毕业生或者创业者为主,并且机构不具备单一学科的权威和学科科研积淀。

(四)社会(Social)。从社会的角度上看,社会上普遍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教育观念,为教育产业成为朝阳产业提供了社会价值观念基础。当前社会对于家庭子女的教育观念基本一致,即大多都拥有“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加之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控,对于仅有一个子女的家庭来说,对子女的教育支出可谓不计成本,不论代价。

3.PEST理论下当前基础教育培训机构市场运营分析

(一)产品分析。通过一些市场调查可知,许多培训市场主要使用是“打包”式培训,即对每个不同的学科实行的是整体流程化培训。学生在报班进行具体学科培训的时候,培训机构总是笼统进行。在客观情况下看,使用“打包”式的教学方法无疑只是机构的挣钱手段。

(二)服务分析。当前大部分教育机构以走读式的培训为主,即教育机构不提供除课堂教学服务以外的其他服务。该运营方式最好的方面在于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教育机构支出以及最大限度的降低机构的运营成本,而且该模式也是各教育机构学校的通行做法。

(三)品牌分析。纵观诸多教育广告,我们很容易看出几乎所有的教育机构的广告都是在宣传机构整体实力有多强,教学成果有多好,即在宣传过程中,主要以突出一个机构品牌为主,除了极个别知名培训机构,许多机构在没有宣传自己在某个领域具有绝对的优势或实力。所以对于当前教育机构而已,整体化宣传仍然使他们最主要最核心的广告手段。

4.差异化战略在基础教育培训市场的具体运用

由于基础教育内容同质化过于严重,所以在对于培训机构的市场战略选择来说,选择差异化战略可以在教育内容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以全新的角度重新开辟出一个空白的细分市场,通过对该细分市场施行产品集中差异化、服务集中差异化、品牌集中差异化[3]。

(一)产品集中差异化——模块化培训。模块化培训是指在培训某个科目时,将该科目中考或高考会考到的内容以及某一学科的模块进行拆分,按各个模块进行单一培训,达到短期内见效的结果。率先实行模块化培训这一产品差异化战略可以让自己的产品更加适合新课标基础教育的要求,短时间让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中获得高效的市场反馈。

(二)服务集中差异化——课后服务。施行课后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加企业的运营负担,但由此换来的却是消费者的更高的满意度、更好的口碑。因此,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纯粹的开辟出一块面向机构学生甚至是所有学生免费自习辅导的场地,很容易在市场上快速培育出优质的口碑,其成本也远远小于在主流媒体上投放广告。

(三)品牌集中差异化——口碑子品牌。当前基础教育培训机构投放在市场上的广告宣传大多以机构名称为主,旨在宣传机构。通过实实在在的提高学生的成绩及学生的满意度来达成机构口碑品牌的建立,从而达到在市场上形成学某个科目,找某个机构的某个学科组的意识。强化市场对于机构品牌的认可度。

5.结束语

“万邦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对于教育产业这样一个为人类发展提供条件的朝阳产业来说,基础教育产业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细分产业。文中通过PEST分析模型、差异化战略相关知识分析当前基础教育培训市场。对于企业来说,重要的是要努力修炼内功,用教学成绩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此才能在市场上长久的发展。(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Aguilar,Francis.Scanning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New York:Macmillan.1967.

篇8

理论实践一体化是石油专业开展教学创新,推进培训改革的信息模式,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和培训模式是以岗位实践和课堂学习相结合,以职业发展为目标的新型教育模式,对于石油专业建设,提升石油专业学生学习水平,增长石油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和价值。新时期石油专业应该以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和培训模式为中心,在正确认知石油专业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弊端的基础上,从石油专业教学内容调整、石油专业教学方法优化,石油专业教学过程创新等环节入手,更好地发挥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和培训模式的优势,在加强石油专业建设的前提下,为石油专业学生发展铺筑教育、教学、实践、理论方面的坚实基础。

1 石油专业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1.1 传统教学模式过于机械

传统石油专业在进行教学中存在简单机械的缺点,在教学形式上出现注重课程内容,忽视石油专业技术与专业特点的问题,影响学生对石油专业知识的构建。传统石油专业教学模式机械地将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分离,使教学内容和实践不能得到统一,失去二者有机衔接的练习,往往出现顾此失彼的问题,出现职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增长的不稳定和不全面问题。

1.2 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资源浪费严重

传统石油专业教学模式存在偏重理论部分,而对于实践部分往往是敷衍了事,导致实践基地、实训场地的教学资源出现闲置和浪费。学生不能通过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提升操作能力,出现理论与实践、学习和生产相互脱节,影响石油专业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1.3 传统教学模式针对性不强

传统教学模式将学生看做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没有根据石油专业特点和学生发展需要进行教学,导致石油专业教学出现针对性和有效性偏低,石油专业学生对教学失去兴趣,学生专业成长和发展受到阻碍,影响到石油专业学生的就业和工作。

2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和培训模式的优势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和培训模式是对石油专业教学和培训模式的重构,是将石油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发展相互统一。作为一个系统,在结合石油专业特点和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重新制定石油专业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关节,以此来确保石油专业教学目标的实现,做到对石油专业学生全面地发展和促进。总的来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和培训模式具有如下一些主要优势。

2.1 新模式的教学优势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和培训模式将石油专业的教学和培训统一在一起,使学生得到理论学习和操作实际两方面的教育和培训,这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的学习和对实践的把握,既调动了学生对石油专业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

2.2 新模式的综合优势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和培训模式符合石油专业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发展的规律,特别是理论实践一体化可以使学生将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统一起来,在调动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教学和培训中眼睛、头脑、手脚得到综合运用,在开发学生心智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3 石油专业进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和培训模式实践的措施

3.1 创新石油专业教材体系

石油专业应该根据学校的师资、实训基地设备等情况,周密研讨,形成对石油专业教材体系的创新实,编写适合专业特色的实施性专业教学计划,调整石油专业的课程教学大纲,根据石油专业特点编制和创新石油专业教材体系,以便顺利实施一体化教学和培训。

3.2 变革石油专业教学内容

应该提高石油专业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增强学生专业经验的积累。要提升石油专业教学内容的通用性和针对性,使学生具备石油专业普通工作和特殊工作的能力。要提升石油专业教学内容的匹配性和一致性,通过优化理论学习和实习实训内容,做到对石油专业学生发展的保证。

3.3 调整石油专业教学方法

应该根据石油专业的实际发展和学生对专业的学习与认知特点,建立起适应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和培训模式的教学方法。当前具有良好教学质量的方法有:行为导向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分组式教学,这些方法的主旨就是通过对教学和培训方法的改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形成对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和培训的定向,确保学生学习的质量与效果。

3.4 优化石油专业教学过程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和培训模式的关键在于理论与实训穿行,教学过程中有理论讲解,有操作示范,还有操作训练。在教学实施中,如何将两者有机融合,如何适时的穿插录像、投影、演示、实物拆卸、板书、讲述,教师在备课中必须较为周密的计划与安排。

篇9

(一)建立富有人文性的管理体系

1、专业的管理团队。

组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培训项目的管理团队,首先要考虑的是在研修内容、指导实习、后勤保障、沟通协调、摄影摄像等方面具有一定能力、基本能独当一面的老师,这样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在参训教师班级管理上,管理团队要及时和专家沟通,设计好课程方案,并及时反馈参训教师的建议,保证活动的成效

2、敬业的班组团队。

在管理上,要充分发挥参训教师和师范生的优势,以达成自我管理和共管的目标。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培训项目组班一定要打破地域的界限,把不同地域的学员分到同一小组,小组成员以5-10个为宜,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参训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在理念、方法、习惯等产生互动、形成碰撞,最终擦出智慧的火花,从而提高培训效果。

(二)选择富有人文性的管理内容

1、学业管理。

学业管理的要求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参训教师研修及学生顶岗的效果。首先,应开设一些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急需的课程,如留守儿童心理、农村教师心理调适等,这样才能使培训更切合农村小学教师的需求,使培训效果最大化。其次,还要妥善解决好专家的研究领域与课程方案不一致的问题,例如,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和考试中占的分量比较重,不少一线的小学语文专家都对阅读教师有自己的理解和研究,在选择培训课程时基本趋同讲授阅读教学相关的课程。

2.学习成果的管理。

不管是参训教师还是顶岗学生,管理团队都会提出一些具体的任务和要求,这些任务和要求通过作业的形式来物化,以形成学习成果。学习成果不但要求提交纸质版,同时要求学员和学生充分利用QQ、音像等现代媒体技术平台,部分作业要求在QQ群上完成,部分作业要求提高音像材料,这样便于成果的交流和保存。

(三)采取加强人文性的管理策略

1、专业敬业。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培训项目要取得成效,对管理团队的要求必须是在人文性的基础上做到“专业、敬业”。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培训项目的管理团队的“专业”,一是要求管理团队成员在管理上的专业,二是要求管理团队成员在研修项目上的专业。因为项目涉及到的单位和人员较多、较复杂,而项目的时间又较短,这就对管理团队提出了高要求,必须具备比较专业的管理能力和水平,每个成员都必须能独立展开工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2、以“学”为本。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培训项目的管理,应努力做到以“学”为本,才能确保项目得以有效实施。“以学为本”,其中的“学”包括学习、参训教师和学生。不管是参训教师还是顶岗学生,其最终的目标都是通过培训学习,获得专业的进步和发展,所以项目的关键是培训学习方案和顶岗实习方案的制定,这些方案制定科学、合理,才能使培训和顶岗收到实效。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应尊重参训教师和顶岗学生,以他们为本,实施人性化的管理,灵活处理各项管理事务,这样才能确保项目方案的顺利实施。

二、结语

篇10

人力资本(HCMCHuman Capital Management)主要是由20世纪的美国经济学家贝克尔和舒尔茨创立的,相对于物质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指的是将人力当成一种资本进行开发和储存的经济发展模式。人力资本理论指出,人身上的资本包括机会成本、职业培训成本以及教育成本等均会转换为一定的存量,如健康素质、劳动技能、知识能力等,而这些能力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这一理论的支持下,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挖掘员工的工作潜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企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保障企业长远发展。现代人力资本支出、人力资本的投资范围包括多个方面,如非正规教育和职业培训、医疗和保健、个人迁移、技术培训以及高等教育、高职教育等正规学校教育等。这些投资对员工的知识、技能掌握程度以及素|培养等会起到重要的作用,进而使企业形成强大的人力资本,有助于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当前企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我国企业培训的现状来看,我国部分企业已经逐渐认识到人力资源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或多或少都会对员工进行培训。但从培训结果来看,部分企业对于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还存在较多的不足。数据显示,一个企业每年在培训中花费的成本费用占总成本的1%以下,少数企业的培训成本占总成本的1%~1.5%,从中可以看出,虽然这些企业认识到了员工培训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培训投资力度的不足,依然无法发挥企业培训的重要作用。

此外,企业的培训体系不够完善。要保证培训质量,则要求企业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完善的培训体系。完善的培训体系包括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确定企业的培训宗旨,然后根据企业的培训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制订完善的培训策略、方法和方式等,同时还要制订一定的培训效果评价标准。当前不少企业在这方面还存在较多的不足,因此限制了培训的效率和质量。

三、企业培训存在问题的深层原因

企业培训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企业领导对人力资本投资认识程度还有待加深。人力资本理论指出,人力资本的形成需要花费大量的投资成本,即培训成本,而这正是当前不少企业在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大部分企业认为培训的目的是让员工掌握基础的业务技能和知识,而在整个企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培养中培训发挥的作用并不大;加上培训体系的建立以及培训投资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因此一些企业对此有所保留,从而限制了企业培训的效率。第二,企业对培训投资成本和收益的分析不够科学合理。企业在制订培训计划时会对其产生的收益和成本比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的结果决定了企业的实际培训情况。但是大部分企业在对比过程中采用的方法不够合理,没有认识到培训收益的长期性,因此认为培训收益低于投资成本。第三,部分企业没有建立专门的人力资源培训部门。培训工作是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内容,而要保证企业培训的效果,则要求企业必须建立专门的培训部门。但是不少企业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导致企业人力资源的培训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无法取得想象中的效果。

四、对策和建议

1.转变企业培训观念

要解决企业的培训问题,首先要求企业能够转变观念,提高企业领导对培训的重视程度。企业培训对提高员工知识水平、技能和改变态度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而培训要发挥其作用,则必须要求企业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完善的培训计划和策略。企业需要认识到的是,在培训过程中,企业必须投入一定的成本,这些投入成本最终会转化为长期的培训效益,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

2.采用正确的收益、成本比较分析法

在对企业的培训投资成本和收益进行分析对比过程中,企业需要使用更加合理和科学的比较分析法,才能够得出有效的结论,从而为本企业制订培训计划奠定一定的基础。企业培训投资成本和收益的分析方法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对于在职培训的成本和收益而言,需要综合考虑培训的性质、内容、机会成本和显性及隐性的货币成本等因素。而在职培训的收益则要分阶段进行分析。二是对于普通培训和特殊培训而言,要综合考虑产品市场和劳动市场的竞争关系,最后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无论采用哪种分析比较方式,我们都会发现,企业在培训之后的净收益均高于成本,因此只要企业能够完善工资制度,就能够在保证员工综合素质提高的基础下增强员工的工作稳定性。

3.设立专门的人力资源培训部门

当然,将培训工作当成企业的重要内容来开展需要企业能够加强其组织结构建设,即要求企业能够设立专门的人力资源培训部门,以实现企业长期的培训计划,提高企业的培训效率。企业需要根据对员工的了解和分析,选择合适的人员担任人力资源培训部门的员工,人力资源培训部门的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培训知识,还要具有较强的计划能力、策划能力和组织培训能力,这样才能够保证培训部门的培训效果,强化培训效果,提高培训效率,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4.建立健全的企业培训体系

企业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培训体系, 将培训工作纳入企业发展规划中。而要建立健全的企业培训体系,需要企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首先,要求企业能够从企业培训需求角度进行分析。企业培训需求包括对人员的分析。对人物的分析以及对组织的分析。培训人员需要收集企业员工和企业发展预期等方面的信息,了解员工的实际能力和差距,然后制订完善的培训计划和方案。其次,要求企业能够设计具体的培训项目,并保证实施效果。企业需要制定完善的培训内容、方式以及策略目标等,然后严格按照培训项目的设计方案来实施,保证培训效果。最后,企业需要加强培训效果的评价。如采用量化的形式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价,以保证培训质量。

综上所述,人力资本理论要求企业能够加强人力资源的培训和投资,但是目前我国企业在培训过程中还存在较多的不足,不利于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要求企业能够在现代人力资本理论视角下进行适当的观念转变,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企业培训,促进企业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凤林.人力资本理论及其应用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孟大虎.专用性人力资本研究:理论及中国的经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王洪云.人力资本视角下的员工培训风险的投资分析[J].中国商贸,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