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环保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4-03-19 18:04: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煤矿环保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煤矿环保管理制度

篇1

当前,中国的节能环保产业依托于政策优势呈现迅猛发展之势。以传统能源为主的煤矿企业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必须全面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协庄煤矿通过创新节能环保管理模式,建立并高效运行节能环保网络体系,将矿井所有用能单位及管理部室纳入体系内,形成平面交叉、立体交织的网状管理结构,并通过定期召开节能环保月度例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有效地推进了节能环保工作的深入开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创新节能环保管理模式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协庄煤矿是山东新汶矿业集团主力矿井之一,于1958年建井,1962年12月投产,设计年生产能力120万吨,1989年改扩建后达到180万吨。由于是高耗能企业,该矿存在侧重于正常连续生产、相对重视降低生产原材料成本的管理。在过去,矿井的节能减排工作指标一直是领导肩上的重任,是职能管理部门的事情,基层单位在抓节能减排工作时缺乏合理的组织,始终没有发挥出其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抓节能减排“上紧下松”的尴尬局面,严重影响了矿井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开展。

针对这些问题,研究并建立一套适合企业发展的、与现代管理模式相结合的节能环保管理新模式,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及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成为煤矿企业节能环保管理的必然选择。

二、协庄煤矿创建节能环保网络体系的实施步骤

协庄煤矿依据国家、地方和煤矿节能环保管理相关要求,分析生产实际情况,制定了节能环保网络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借鉴PDCA循环模式,方案详细部署了建设实施四个步骤:计划阶段、实施阶段、自查阶段、体系运行。

(一)策划阶段

1、建立制度体系。协庄煤矿不断加强和完善各项节能环保管理制度建设,管理做到有依据,工作做到有标准。

2、明确工作目标。煤矿企业应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发展低碳经济,促进节能减排,推动绿色增长,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加强研发和推广节能技术、环保技术、低碳能源技术和碳捕捉等技术,促进煤炭企业低碳经济健康发展。

3、完善组织领导。矿成立节能环保领导小组,由矿长、党委书记任组长,各生产专业副总工程师以及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并明确节能环保领导小组的职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指导矿井节能环保网络体系的建设工作。

(二)实施阶段

1、建立体系结构。节能环保网络体系涵盖我矿39个生产单位及管理部室,每个单位行政正职为网络单元负责人。体系内下设节能环保网员45人,主要由单位的技术员或业务骨干担任,具体负责本单位网络体系建设工作。这样,39个单位形成平面交叉、立体交织的网状管理结构。

2、构筑交流平台。矿每月定期组织召开节能环保例会、经验交流座谈,打造经验交流平台。节能环保月度例会由总经济师主持,各单位节能环保网员、环保科技中心相关人员就矿井节能减排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深入的交流和细致的探讨,提出下一步技能环保部署和工作安排。

(三)自查阶段

矿每半年召开一次总结会。会议由总经济师主持,各专业分管副总、各单位节能环保网员、环保科技中心相关人员参加,旨在对节能环保网络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总结,查找不足后,进行原因分析,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具体改进措施,确保了节能环保网络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四)体系运行

1、节能环保月度例会制度

(1)体系内各单位上报月度工作总结。体系内各单位对当月节能环保工作开展情况作精炼总结。月度工作总结内容包括:剖析本单位的生产全过程,从施工工具、施工工艺、能源消耗、材料消耗、能流转换、人员构成等方面,查找能耗高、效率低的工艺、装备或地点;总结上月节能环保项目实施后产生的效益,月度的材料消耗、生产单耗、岗位人员数量等的变化,挖掘节能潜力,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根据专业实际,提出对矿井生产有益的节能环保合理化建议。

(2)体系内各单位填报《协庄煤矿节能环保项目月度计划表》。体系内各单位根据自身实际及工作特点,填报《协庄煤矿节能环保项目月度计划表》。矿环保科技中心对重点项目、重点单位进行扶持,与专业部室成立了联合攻关小组,充分发挥团队优势,形成强大的合力,搞好技术攻关,通过研究新的工艺、新方法、新工具,以达到提高劳动效率,优化生产系统,减少材料消耗的目的,促进下一步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开展。

篇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的原有的机电装置也在不断的进步,机电一体化的最大的优势就是它有效在机械设备中加入了先进的电子技术。该技术的产生有效的推动了煤矿事业的进步。

关键词:煤矿事业;机电一体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X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现阶段,我国也逐渐加大了对煤矿事业的重视,机电一体化技术也慢慢的应用在煤矿事业中。所谓的机电一体化就是将计算机、机械设备、控制技术以及信息处理技术等多种技术融合在一起进行统一的管理和使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是煤矿事业以及现代科技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该技术的使用可有有效的提高煤矿事业的工作效率,同时也能更好的促进其发展进程。

一.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概述

机电一体化将系统工程的理论作为其发展的基础,集合了多种技术形式于一体,有效的完成了电子科技和机械工程的完美融合,因此,机电一体化不是一个单一的技术形式,是多种技术的统称。它的主要优势是它相对于其他的技术而言有着很好的节能效果,它能够以工程的实际工作状况为依据来及时的进行合理的调控,从而有效的降低对能源的消耗,在主张低碳环保的当今社会,这种体系必将会得到很好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另外,这种体系的构造也不是很复杂,工作人员使用起来也非常的便捷。而且它在设计的时候严格的按照规定进行的,因而使用起来非常的可靠。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机电一体化技术也将向着更好更先进的方向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煤矿事业的进步。

二.煤矿机电一体化在煤矿事业中的应用

第一,在提升机中使用,跟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前进步伐,电气自动化也逐渐应用到采矿工作中,目前,采煤机已经实现了自浅煤层开始开采的的目标,现在由于滚筒式采煤机的诞生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这种采煤机是以电磁滑差变频调速无链电牵引作为其牵引方式的,相对于传统的设备这种方式的引用是一次技术的革新,这种牵引技术有着更强的牵引力,同时能有效的将电能信息传输给电网,除此之外,它还在外形上也有着很大的优势,相对与传统的牵引方式它的体积非常的小,使用起来也非常的便捷。

第二,在煤矿运输中的使用,在我国煤矿事业中常用的输送机器是带式输送机,它自身有着很多的优势,比如:一次性可以进行较大产量的输送、可以进行较远路程的输送、工作效率高等等。当前,在国外使用的输送设备中融入了机电一体化的技术,可以有效的实现对较大载荷的输送,但是该设备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制约,使得它的输送量以及输送距离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减损。现阶段我国使用的输送机还存在着一些较大的问题,比如:可靠性不够、比较的死板、寿命也不长等等。

第三,在煤矿生产中的使用,近些年来,不断的有矿难的发生,所以,我们必须引进新的技术和设备来确保矿井工作的安全性。我国也逐渐加大了对矿井工作的重视程度,强调其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必须是能符合生产要求的合格产品。因此,为了增加开关的在煤矿工程中的耐用性,我们通常高压开关柜内使用真空开关。除此之外,为了加强对煤矿生产的控制,我们可以使用胶带机来达到目的,同时还要在煤矿工程中逐渐的引入先进的监控技术,从而有效的提高煤矿的安全性和生产量。

第四,在自动监控中的使用,为了使电机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同时减少工作的复杂步骤以及帮助工作人员减轻工作压力,我们对综掘机的管理逐渐的实现了利电脑变速技术来进行操作。该技术的应用大大的减少了工作过程中对能量的消耗,同时也确保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现在,我国的采煤机也逐渐的实现了利用微电脑操作的技术,这样就可以避免工作人员在不安全的地方进行工作。

三.机电一体化管理在我国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

1.机电一体化在我国的管理

第一,要制定一套合理的管理模式,让管理人员清晰的指导自己的工作职责,并在注意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提高他们的工作素养。同时还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网络,确保工作人员之间进行相互的约束。使我国的机电管理制度得到不断的完善与提高。

第二,注重对科研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只有不断的学习新的科学技术知识才能保证技术人员更好的进行技术研究,而且要确保科研人员必须熟悉的了解国际上的比较发达的技术,并不断的向其靠拢。同时还要不断的引进新的工作设备,确保设备能很好的适应当前的工作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机电管理得到有效的提高。

第三,确保管理制度能够切实有效的得到实施,想要保证机电工作顺利有效的开展就必须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另外,制定的管理制度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同时还要保证其切实可行。除了严格的执行管理制度外,同样要制定一套全面的奖励以及处罚措施,以此来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

第四,要加强对设备管理工重要性的认识,在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及时的对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有准确的登记,自设备引进当天开始一直到设备不能在继续使用为止,管理人员都必须对其进行认真的记录,同时要定时的对设备进行维护,保证设备都能得到正常的使用。

2.煤矿机电一体化在我国取得的成效

机电一体化在煤矿事业中的应用有效的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降低了工作的危险性,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经济收益。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使用有效的推动了煤炭事业的进步,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步伐。所以,在不久的将来该技术必将得到更加广泛的使用。

3.机电一体化在我国的发展

一直以来我国倡导的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在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上也非常的注重将其朝着环保事业发展,同时还不断的学习其他国家的优秀技术,来不断的提高设备的通讯技能,除此之外,还要不断地提高其他的机电产品的技术,从而使各种资源的使用价值都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促进煤矿事业的有效发展。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也越来越重视煤矿业的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也逐渐的在煤矿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该系统在我国煤矿业中的使用情况的分析,探讨了将该技术应用在煤矿事业中的重要性,同时也为更好的发展我国煤矿事业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建议,希求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我国煤矿事业中能得到更好的应用,从而促进煤矿事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郝锦龙.煤炭企业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探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5(10):57-58.

[2]王萌.机电一体化的回顾和发展趋势展望[J].科技资讯.2008,3(4):93-95.

篇3

关键词:环境 环境管理 煤炭企业

在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全球关注的背景下,煤炭企业作为污染主体,其环境管理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有学者指出,煤炭企业环境管理是指煤炭企业把对环境的关注结合到企业管理活动中,把因环境问题造成的风险成本降到最低限度,使环境管理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一部分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措施。

一、 煤炭企业环境管理实践现状分析

煤炭企业环境管理要求在最大限度减少对自然环境破坏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开采技术和煤炭加工技术,掌握合理的开发速度,使煤炭企业获得最大综合效益。就我国煤炭企业环境管理实践现状而言,有其取得的成绩亦有其存在的问题。

(一) 煤炭企业环境管理取得的成绩及主要做法

近年来,多家煤炭企业公开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体现出了对环境管理的重视。本文对同煤集团、中煤集团、安泰集团等煤炭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中的相关部分给予如下概括:

同煤集团将其环境管理方式从过去单一的煤炭生产、传统粗放式发展中,探索出了一条资源型企业“黑色煤炭,绿色开采;高碳产业,低碳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建成了全国煤炭行业第一个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塔山循环经济园区,为煤炭行业塑造了典范和样本;建立了环境管理工作系统,发展和推广了各种节能减排技术,并朝着产业生态化、经济低碳化的目标迈进。

中煤集团的环境管理坚持以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企业为目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实现了排放总量的大幅下降。

安泰集团的环境管理以高科技为先导,以焦化为龙头,以治理“三废”为方向,形成了初具生态工业雏形的、完善的安泰环保产业链,并且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今天的安泰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废渣、废气、废水得到了有效治理。

从以上社会责任报告中可以看出,煤炭企业对环境管理的重视程度较以前有了很大提高。有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对循环经济进行大力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极推行了清洁生产,全面推广了节能、降耗、节水、减污技术等,不断提高环境绩效,实现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共赢局面。

(二) 煤炭企业环境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尽管煤炭企业在环境管理实践方面较以前有了很大提高,但仍存在不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煤炭企业环境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大部分煤炭企业环境管理处于初级阶段,并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制度,导致煤炭企业的环境管理得不到合理实施。

第一,机构、人员配备不足。大部分煤炭企业至今仍没有制订生态环境治理和恢复的整体规划和标准,虽普遍设有环保部或环境管理机构,但多数只不过是企业机构设置中的附属部门,环境管理的职能存在弱化或表面化现象,许多具体环境管理工作形式化;环境管理机构人员的配备亦不齐全,没有专职环境管理的工作人员,而是由其他部门的人兼职。这就导致了环境管理实践工作很难具体实施和开展。

第二,书面政策不合理。虽然几乎所有煤炭企业都制定了环境目标、环保策略等书面政策,但多数环境目标、策略服从于经济发展目标的需要,具体的管理内容也没有以环保为目标。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为了达到法律法规要求,减少罚款;二是为了应付各级环保部门的检查;三是没有以长久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对煤炭企业环境管理进行指导;四是多数煤炭企业偏重于末端治理的传统管理模式,没有实现全程规划与管理,其书面政策为的只是“达标”。

第三,培训不足导致环境管理实践工作难于开展。很多煤炭企业虽然都会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但却没有专门针对环境管理对员工进行培训。这些企业往往只重视当前利益,将环境管理的培训看成是只见投入、不见产出的浪费行为。由于培训不足,导致煤炭企业不能及时掌握环境保护的科技动态。另外,也使得企业员工对环境污染应急事件处理的相关措施不能熟练掌握;对本岗位的环保职责范围不够明确;对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和制度不够了解。

第四,环境审计工作不到位。我国大部分煤炭企业并没有完善的内部环境审计机构,实施环境管理审计工作的相关依据也存在着很大缺失。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环境管理实践的资金运用界限不明,不能做到专款专用;煤炭企业制定的各项环境会计政策和财务处理,以及相应的环境规范不健全;煤炭企业环境管理实践工作的效果不易界定,特别是一些非货币计量的事项,其成果和损失光从会计信息中无从披露,导致煤炭企业不能客观地取得审计依据对照一定标准作出结论,使得审计工作不易开展。

2.煤炭企业没有形成系统的环境管理文化

煤炭企业环境管理实践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作,必须要全员树立和强化环保意识才能顺利进行。然而部分煤炭企业却没有形成系统的环境管理文化。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部分煤炭企业环境管理意识淡薄,大多数人只关心自身物质利益能否得到保障,对环境管理文化的建设只注重形式,过于表层化,忽视了实质性内容。二是对环境管理实践活动不总结、不升华,使其只停留在零散的状态,没有制定科学化、系统化、便于宣传的环境管理传播文件。三是对环境管理缺乏必要的宣传,使环境管理文化很难渗透到员工的思想中。

3.煤炭企业环境管理机制不完善

煤炭企业环境管理机制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机制,要有行之有效的体制、制度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之上保持环境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协调合作。然而正如前文所述,我国煤炭企业环境管理体制、制度尚未健全,所以环境管理机制的建设基本上为空白。

二、 煤炭企业环境管理对策

(一) 建立健全煤炭企业环境管理制度

煤炭企业环境管理制度的建立需要从现状出发,通过完善和实施各项环境管理制度,加强对煤炭企业环境的监督与管理。

第一,完善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建立专门的企业环境管理机构,明确主管部门,落实企业环境管理具体负责人员,使各自明确各自的任务,以便出现问题时有专人负责。各岗位的职责与职权间也应该存在对应性,即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就应该赋予其什么样的权力。另外,在环境管理过程中,配备、选拔和培训人员时,要充分挖掘每个成员的内在潜力,实现人员与工作任务的协调匹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从而使环境管理部门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二,规范书面政策。书面政策的制定应该从社会的整体利益出发,以使环境问题得到积极的研究和解决。这就要求做到以下几个方面:要注重以环保及煤炭企业的长久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而不是被动地服从于煤炭企业的经济目标;要注重全程管理,通过直接对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从源头上做到污染消减与预防,降低成本,节约资源;要注意各项政策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而使各项政策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相互支持,协调配套;要对环境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可行性分析,制定出可行的政策;制定出来的书面政策既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考虑到与原有政策的衔接,又要随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与变动。

第三,建立环境管理培训制度。煤炭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是创建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因此对员工进行培训时要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以环境管理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与职位的特点、培训对象的年龄、知识结构等紧密结合,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在职的各级环境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素质;对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各种设备的性能特点和操作步骤,并对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和制度透彻了解,明确自身岗位职责;对员工的紧急事件处理能力进行培训,使员工熟悉应急处置流程,提高应急意识;对同行业的环境管理实践工作给予关注,借鉴其他煤炭企业的有效措施。

第四,增强煤炭企业环境管理内部审计职能。这一环节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使煤炭企业的环境管理制度更好地发挥作用。煤炭企业应该成立专门的审计组织,设定审计准则及其程序,客观地取得充分、可靠、相关、有效的依据,并对照一定的标准作出结论。具体做法如下:

在制定审计方案阶段,要查阅相关环境法规和规章制度,掌握舆论反映、政府通报、环境管理报告、相关会计报告与会议记录等,评价环境管理控制系统,衡量环境管理风险。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实施环境审计的范围和重点。在环境管理审计方案实施阶段,要对有关环境管理资产、负债的真实、合规、效益性进行评价;审查环保管理系统和有关内控系统是否健全,并反映其薄弱环节和失控问题;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检查,并对照审计依据和环保指标、标准,加以分析、鉴定、综合形成审计结论。这样才能对环境管理活动及其成果进行独立性监督和评价。最后形成环境管理审计报告和改进环境管理建设书。

(二) 增强煤炭企业环境管理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它是一种以价值观为核心,对全体员工进行企业意识教育的微观文化体系。环境管理的成功与否,除了依靠管理者和环境职能部门对环境事务进行监管外,更依赖企业全体员工的参与。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环境管理,煤炭企业应该将环境管理渗入到企业文化中,使环境管理成为其内在物质,形成企业环境管理文化。这样才会使煤炭企业在充分合理利用资源、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会考虑到生态环境的长远发展。

(三)完善煤炭企业环境管理机制

煤炭企业环境管理机制应采用PDCA的发展模式, 使之不断前进、更新、提高、完善,以确保煤炭企业环境管理机制的运行更加有效。

第一,制定环境管理计划。这是整个煤炭企业环境管理流程中的第一个环节,这项计划要致力于组织各项环境目标的达成,使其成为组织战略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制定过程中要明确环境管理的目标、管理重点,按照各项活动在组织中的轻重缓急来具体鉴别,并建立管理机构,组织管理人员,规定所要运用的工作指令与控制。另外,环境管理计划在设计时应该有弹性,可以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以反映组织各项目标和对策的变化。

第二,明确职责权限,各负其责。这是环境管理执行的关键。煤炭企业应将环境职责划分给各有关职能部门,使不同层级之间明确其职责范围。同时,授予各职能部门相应的权限,提供资源保障,以确保他们能够承担责任和发挥作用。另外,将履行环境职责作为对员工进行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以使得所有员工都认识到履行环境职责、执行环境管理程序是工作的一部分。

第三,对环境管理系统进行检查,以确保其能够有效运行。可以将环境管理系统检查分为三类:基层部门的日常自查,环境管理委员会和内部审计部门的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等。基层部门的日常检查主要是对本部门的环境指标和方案的进展情况、操作规范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文件内容缺失或可行性差,可按文件控制程序及时修改并完善文件,从而增加文件的可行性。环境管理委员会主要针对环境管理方案的完成情况、排污情况、各部门的执行情况等多方面的信息进行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应对有重要环境职责的部门安排内部审计人员,按照企业的内审程序组织、实施内审。内审人员不仅应发现环境管理系统文件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更应从方针、目标、指标的进展与完成状况等方面检查环境管理系统是否存在深层次问题,最后再从较高角度审核企业建立的环境管理系统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第四,煤炭企业环境管理者要定期对环境管理系统进行评审。要充分重视内审部门提出的意见,分析不符合环境管理要求的状况,掌握系统的整体运行情况;依据企业的环境政策,对照企业的环境目标的实现程度,充分考虑相关的要求,对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提出相应修正建议,更新目标、指标,制定新的环境管理方案,实现系统的持续改进,把系统运行推向更高层次。

参考文献:

[1]康虎彪,刘传庚,谭玲玲,丛威,史志斌.能源产业基地综合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煤炭资源开发为例[J].中国能源,2010(3).

[2]项晶.浅谈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J].中国矿业, 2009(2).

[3]孙淑敏.加强煤矿环境管理促进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8(6).

[4]吴志斌.浅析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J].山西科技, 2010(1).

篇4

关键词: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实践;创新

为了提升铜冶炼工艺技术水平,促进节能减排,更好地适应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和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要求,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铜冶炼工艺技术升级改造项目(“奥炉改造工程”)作为省、市重点工程项目,于2016年3月正式进入开工建设阶段[1]。近年来,工程建设安全伤亡事故频发,铜陵有色集团公司内以及国内建筑业均有发生工程建设安全伤亡事故,如2016年4月29日,铜冠建安公司一名作业人员在铜冠(庐江)矿业公司高空作业6.8米未系安全带坠落死亡,特别是11月24日,江西丰城发电厂“11•24”冷却塔施工平台坍塌特别重大事故,造成74人死亡2人受伤和巨大的财产损失[2]。这无疑给奥炉改造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敲响了警钟。

1奥炉改造工程项目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实践

建成后的奥炉改造工程既是冶金企业,也是危化企业,安全施工难度大。参与奥炉改造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众多,既有EPC总包单位,也有单纯的土建、安装单位。既有铜陵有色公司内部企业,更有大量中标的外部企业。各建设单位管理人员和外来施工人员来自全国各地、各行业,文化程度高低不一。施工过程中使用大量机械设备,涉及高处作业、吊装作业、交叉作业等,施工管理及组织复杂。奥炉改造工程项目管理总体实行业主负责制,业主对工程的进度控制、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和安全控制进行监督管理,负责总体管理与协调。安全管理工作作为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融合在整个项目管理体系之中,而又自成独立的体系。项目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及其他国家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以及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的安全规章制度,在参照国内其它铜冶炼建设项目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奥炉改造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体系。1.1健全和完善奥炉改造工程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奥炉改造工程项目部成立安全管理委员会,项目部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并成立单独的安环保卫部及安环专业组负责安全职能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为保障工程现场安全,工程部设置安环保卫项目组,项目经理直接管理现场安全,其它各部门设立兼职安全员。每月召开安环保例会,总结上月安环工作,布置下月安环工作重点。(1)安环保卫部安环保卫部作为奥炉项目部安全环保管理部门,在奥炉项目部安全环保领导小组直接领导下,主要负责奥炉项目部安全、环保与职业健康的日常管理工作,对各部门进行安全监督管理工作。(2)安环项目组安环项目组是奥炉项目部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的执行组织,依据集团公司外来施工单位和奥炉项目部安全相关制度,监督监理单位履行安全监理职责,监督施工单位履行相关安全手续,并负责对奥炉项目部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外来施工队伍安全资质的审查,代表项目部对施工单位进行项目部级安环教育、安全检查、违章处罚。定期向奥炉工程项目部安环保卫部汇报奥炉工程项目现场安全生产情况,落实奥炉项目部安环会议决定。(3)安环专业组为推进奥炉改造工程项目建设的安全管理、环评、消防设计评审等工作顺利开展,便于各部门之间安全管理工作的协调,奥炉工程项目建立以安环保卫部负责人为组长,安环项目组负责人为副组长,专业工程师及安环保卫部技术员为成员的安环专业组,对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划分专业,责任到人。1.2强化安全意识,筑牢安全防线。安全意识是对安全责任和安全感的认知和定位,是脑海形成的安全概念、想法和思路,是个体安全认知、安全情感和安全意志的综合反映。安全意识涵盖三方面内容:安全重要性(对生命或财产的态度),安全预见性(对危险的警觉,对危险源的辨识能力),安全可行性(对危险的应对处理)[3]。项目部主要负责人及各部门负责人均定期参加安监部门安全培训,学习相关安全知识。每期经理办公会前进行“安全环保,意识先行”宣誓,强化安全意识。各部门除定期进行“安全环保,意识先行”宣誓,还会定期组织安全学习,并将学习记录加以整理归档。1.3构建并完善安全管理、保障体系制度。针对部门安全职责、安全教育、外来施工单位管理、治安保卫、防护用品使用、安全保护设施、环境保护设施、安全检查、安全奖惩、应急管理、职业卫生等领域建立了以《奥炉项目部安全、环境、消防和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外来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制度》《不安全行为分级管理制度》为核心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实现奥炉工程项目建设期安全管理制度全面覆盖,涉及安全生产都有章可寻。同时要求施工单位提交安全投入计划,监督施工过程中安全投入资金充足,确保资金作为项目安全投入使用,安全投入不到位禁止施工单位开工建设。1.4建立安全信息管理机制。局域网和档案室是奥炉项目部的信息及资料中心,线上线下的信息畅通,资料完整是安全管理的信息保障。局域网保障各部门沟通联系,辅之即时通讯软件,提供最全面的信息交流共享。档案室作为信息储存中心,保存有安全设施设计专篇、安全教育档案、隐患整改记录、安全生产交底、安全整改处罚通知单、事故分析报告、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协议等安全基础资料。1.5落实安全责任和安全考核市安监、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均与奥炉项目部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奥炉项目部安全管理职责以及安全奖惩方式。奥炉项目部各部门均与奥炉项目部主要负责人签订《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奥炉项目部安全责任书》,责任书明确各部门安全管理职责以及安全奖惩方式。除签订责任书,奥炉项目部还根据《奥炉工程项目部年度安全生产考核办法》对各部门进行每月安全绩效考核。安环项目组根据《奥炉工程项目部外来施工队伍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对施工单位进行月度安全绩效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安全管理目标实现情况、安全管理资料完备情况、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实际状况三部分。

2施工单位安全管理

2.1资质审查。施工单位安全资质审查实践表明,具有良好的工程安全业绩和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良好的施工单位才能保证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到位、安全措施到位,将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对参与奥炉工程项目部施工建设的单位奥炉项目部安环项目组会同鑫铜监理按照相关规定对其进行严格资质审查,未经安全资质审查或审查不合格的单位,严禁进场施工。2.2安全培训教训。加强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安全培训,提升全员安全意识,只有通过安全培训教育才能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到转变,安全教育培训要从“四不伤害”入手。这其中的内涵就是首先要保护好自己,但要在培训内容和形式上要多样化,如:建筑施工上的安全事故案例和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规范等等,才能让施工人员所能接受。2016年共给施工单位安全培训282次/1278人。2.3施工人员入场体检。施工人员身体健康是安全生产的前提,也是项目得以稳定推进的保证,为确保入场员工身体健康满足岗位要求,对经过安全教育并考核合格后的人员,首先必须通过有资质医院体检才予以办证。对于超龄、体检结果不符合用工健康要求的人员,拒绝其入场。2.4施工过程安全管理。(1)重点抓好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一是抓好安全风险意识的强化。要把安全风险意识根植于全员的思想深处,贯穿到整个建设的全过程,要采取有效措施,让全员牢固树立“三点共识”,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火、责任重于泰山,做到任何时候都把安全作为大事来抓,任何情况下都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来考虑,任何影响安全的问题都要立即解决,牢牢掌握安全工作的主动权。二是要抓好安全风险应急处置。进一步完善非正常情况下各项安全措施,明确处置流程、处置措施和职责分工,做到简明实用、便于操作。三是要抓好安全风险管理的考核评估。建立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对安全风险管控实行有效的监督,进行定期评审考核,对风险防控不力的,及时进行纠正;对触及风险“红线”的,尤其是可能引发严重事故的问题,严肃追究责任,提高安全风险管理的效能。总之,实行安全风险管理,关键在于抓好消除风险的目标、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全员齐用心,真正把施工现场安全风险控制管理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就是说只要涉及安全就会有风险,就要对其进行认真管理,强化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引入安全风险管理的方法,通过对风险因素的有效控制,达到最大限度减少或消除安全风险的目的。(2)深入开展各项安全检查,强化现场安全监管。一是开展定期安全检查。每月安环例会后,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查出安全隐患及问题立即责令施工单位限期整改。二是日常巡查。每日跟踪工程施工现场,对施工现场强力进行监管,开展高密度、无死角的现场安全巡查,第一时间在工程例会、j局域网和现场曝光台上予以曝光警示。2016年共查、整改安全隐患263起,查处“三违”25起、28人次,处罚15500元并及时曝光警示。三是针对工程建设进入设备安装阶段,施工单位多的实际情况,督促同一区域内施工单位之间加强沟通,交叉作业前相互签订安全协议,不签协议不允许施工。四是建立现场监控体系,提升封闭式管理水准,覆盖厂区主干道、施工现场等点位的监控网络,进一步强化“人、车及物资”管控,动态掌握施工情况,保证现场安全保卫防盗处于可控范围之内。

3创新奥炉安全教育模式管理创新

3.1安全会谈机制。建立新进场施工单位“一对一”安全会谈机制,对安全进行交底,并形成会谈纪要,督促约束参建各方严格遵守安全制度。3.2安全培训教育交流会。随着工程项目的不断推进,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是安全培训教育是第一步,为提高施工单位安全培训教育水平,举办外来施工单位安全培训教育交流会,参加人员:各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总安全员、培训单位施工人员及业主安全管理人员。一家安全培训,多家参加、让各家施工单位在安全培训教育有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机会其目的使施工单位安全培训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3.3封闭式管理奥炉工程施工区域率先完成土地平整、主要道路、围墙、门岗的建设,完成实行封闭式管理的硬件基础。成立封闭式管理领导小组,常务副经理任组长,经理助理、技术高管、安环保卫部负责人任副组长、技术部、商务部负责人及工程部各区域项目经理任成员,负责协调解决封闭式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从硬件基础完成开始,奥炉工程施工区域就实行封闭式管理,保障施工区域的安全与独立施工。3.4创新激励模式。开展施工单位之间以争夺“流动红旗”形式开展安全评比竞赛活动,调动各施工单位之间竞争意识,共同提高。去年,施工单位建安公司是获得流动红旗最多的单位,因此在年底安全总结会上受到了表彰奖励。开展“安全一家亲”活动,每年度评选表彰一批“安全贤内助”,以家庭的亲情来感召员工自觉提升安全意识。

4结语

奥炉工程自开工建设以来,通过一些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安全管理成效显著,到目前为止,持续保持工程施工安全零事故,实现了平安工程建设。奥炉工程投资大、时间长、工期紧、任务重,尤其是工程即将进入关键时期,现场施工人员人数进一步增加,安全管理从平面化、单一化向立体化、交叉化推进,涉及到的危险作业越来越多。奥炉项目部将对安全管理工作中发现的不足进行改进和完善,使之满足项目安全管理的需要,持续提高奥炉工程项目部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与适宜性。

作者:杜福财 单位: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钟文渊.利剑出鞘向污染宣战[J].中国新时代,2014,06:90-93.

篇5

一、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多年来,煤炭工业是市的重要支柱产业。煤炭工业为全市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我市煤矿尤其是小煤矿大多形成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多数为乡村集体办矿,受当时经济体制、运行机制和生产力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中存在诸多问题,集中表示为:煤矿点多、面广、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煤矿平安投入缺乏,生产事故多发,平安生产压力很大;采煤手段落后,资源利用率低,损失浪费严重;企业产权不清,责任主体不明,非法转让和承包现象难以根治;矿工生活条件极差,国家税收大量流失;矿区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治理滞后,影响矿区社会和谐稳定。煤炭行业“多、小、散、乱”格局,对我市煤炭产业可继续发展提出严峻挑战。提升煤炭资源整体开发水平、煤炭企业产业集中度和平安防范能力,实现煤炭产业优化升级,成为摆在面前的紧迫任务。

以及合法矿井对已关闭煤矿尚有开采价值资源的整合,煤炭资源整合是指合法矿井之间对资源、资金、资产、技术、管理、人才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重组。促进煤炭工业节约发展、平安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要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充分认识煤炭资源整合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煤炭资源整合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有利于解决矿权分散、布局不合理问题;有利于治理滥采乱挖、无序开采现象;有利于资源统筹规划,资源整合是改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选择。实施资源整合。有序开发,贫富兼采兼收,优质优用,实现资源合理利用;也有利于建立资源开发与保护并举的新机制,推动资源回收循环利用,加快建立节约型社会,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淘汰落后生产力是资源整合的根本宗旨。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产业集中度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通过大矿兼并改造小矿,推进矿山企业联合重组,资源整合是实现煤炭工业集约化发展的重大举措。坚持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有利于促进资源开发向优势企业集中,有利于提高矿业生产集中度,有利于实现低成本扩张,培育一批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现代化矿井,提高煤炭开发整体素质。

依照目前的开采规模和开采方式,开采年限超不过20年。淘汰落后、优化布局,提高回采率刻不容缓。实行井田整合,优化矿区布局,可以促进企业采用先进回采工艺,大大提高资源回收率。促进矿产资源向优势企业相对聚集,有利于改造和提升现有生产方式,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有利于促进企业加大资源勘查开采投入,扩大生产规模,资源整合是提高资源保证水平的迫切要求。市煤炭可采储量不到10亿吨。提高资源保证水平。

将使产权进一步明晰,资源整合是提高煤炭开采效益的重要手段。采矿权实现资产化管理。国家利益将得到充分体现,采矿权与经营权得到有机融合,乡、村集体和承包人、投资人利益得到全面兼顾,从而有效遏制非法转让,减少国家税收流失。也有利于促进采矿人增强资源节约意识,加大投入力度,提高资源回收率和矿山服务年限。

可大幅度减少小煤矿数量,资源整合是提高平安生产水平的现实需要。通过资源整合。有效落实企业平安生产的主体责任,增强办矿者对企业平安管理、平安投入、平安技术创新、平安教育培训、事故风险的责任主体意识,促使企业引进技术、人才,增加平安装备投入,强化平安规范管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控制煤矿事故。

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就有可能演化成重大社会问题。推进资源整合,资源整合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途径。采煤塌陷区群众生活生计困难是影响我市的社会不稳定因素。淘汰落后的开采方式,提高资源开发集约化、现代化、洁净化程度,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收取采矿权价款,也为治理生态环境提供有效的财力支持。各县区、各企业必需站在全局的高度,正确处置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国务院和省市的决策布置上来,把煤炭资源整合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上下联动,排除干扰,迎难而上,标本兼治,确保我市煤炭资源整合工作取得实效。

二、加快进度,明确任务。全面推进煤炭资源整合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次煤炭资源整合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依照国家提出的整合提高一批、扩能改造一批、淘汰关闭一批”工作思路,综合运用税收、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围绕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调整产业结构,通过收购、参股、兼并等方式,对煤矿企业依法开采的煤炭资源及企业的生产要素进行重组,逐步形成大中小型矿山协调发展的煤炭开发新格局,实现煤炭资源优化配置,矿山开发合理布局,增强煤炭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能力,确保矿区民生改善与社会和谐稳定。

不参与资源整合的15个,资源量较少不具备整合条件采完自行关闭的3个,参与整合的70个。整合以后,全市保存41个煤矿,减少29个,加上资源开采完毕自行关闭的3个,总计减少煤矿数量32个。煤炭企业减少率45.71%依照市政府批准的县区煤炭资源整合方案,市矿产资源整合实施方案》确定的煤炭资源整合目标任务是全市88个地方煤矿企业中。平川区将现有地方煤矿企业由55个整合为31个;靖远县由15个整合为11个;景泰县由18个整合为14个。

今年6月20日前全面完成煤炭资源整合任务。半年时间里,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求。全面完成煤炭资源整合目标,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为了确保煤炭资源整合工作的顺利开展,市上配套出台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主要是市煤炭开采行业税收管理方法》煤炭平安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方法》关于规范煤矿维简费管理问题的若干规定》煤炭企业平安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暂行方法》下发了关于调整煤炭生产平安费用提取规范,加强煤炭生产平安费用使用管理与监督的通知》制定了关于建立靖远矿区采煤塌陷区治理长效机制的方法,并经省政府批复。要抓住关键,综合施治,按期完成整合任务。具体要掌握好五个方面:

依照因地制宜、宜大不宜小的原则,一是采矿权设置要科学合理。数量指标、生产能力指标、面积指标、回采率指标总量控制的前提下。立足久远发展需要,将煤炭资源优先配置给符合产业政策、技术水平高、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推动大型矿业基地建设,促进煤炭资源开发规模化、集约化,实现煤矿开发合理布局。整合后的煤矿只能保管一个法人主体,一套生产系统,严格按整合要求规定的规范做好各项工作。绝不搞假整合,不能让历史问题重演。

充分激活市场要素,二是把有偿出让与市场配置结合起来。煤炭资源整合是一次利益关系的大调整。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为有偿使用注入活力。市小煤矿绝大部分属于乡镇、村集体矿,涉及千家万户。具体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把工作做精做细,协调各方利益,确保农民和乡村集体利益不受伤害。为此,要确定合理的经济弥补机制,对退出资源重组的一方,另一方要本着实事求是顾全大局的原则给予和理补偿;资源整合后的新法人要与所涉及的乡、村集体充分协商,承担必要的经济利益弥补;对关闭淘汰的合法煤矿,各县区政府要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弥补规范,支持鼓励退出煤炭生产经营领域的乡、村集体或矿主,从事煤炭加工产业及其他新型产业。

采取兼并、联营、参股、控股、收购、拍卖等多种形式促进资源整合。坚持互利互惠,三是进一步理顺煤矿产权关系。注重用市场经济手段解决问题。绝不能强买强卖,坚持公正公开公平,绝不能搞暗箱操作,坚持老实信用,绝不能言而无信。要坚决纠正过去采矿权、经营权、财富权分离的现象,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对煤矿现有的有形固定资产评估,对地下的资源储量采矿权价款进行评估,此基础上,根据原办矿人、出资人或国有股确定权益归属比例,明确采矿权人,依法料理法律手续。

完善和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四是要切实落实各项管理制度。要把这次资源整合作为落实规范煤炭企业管理的一次重要机遇。切实加强煤炭企业税收管理,力求做到应收尽收。依照市上制定的相关规定,足额提取煤矿平安生产费用和煤矿维简费,逐步建立煤矿环境治理、生态恢复责任机制和煤矿平安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健全煤矿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等生态环境恢复弥补机制。要督促煤炭企业规范用工,确保按国家规定规范支付矿工工资,搞好劳动维护,改善居住生活条件,维护矿工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市煤炭资源开发进入继续健康发展轨道。

合理配置力量,五是确保按进度要求完成整合任务。各县区、各相关部门要按照《市矿产资源整合实施方案》确定的方法。加快工作进度,扎实认真地做好各阶段的工作。6月份,各县区要对本县区煤炭资源整合进行自查验收,严格规范,严格检查,严格要求。特别要对平安生产系统情况,平安设备配备装置情况逐一进行检查,凡存在平安隐患的要及时整改,6月底前向市煤炭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提交自查验收演讲,申请市级验收。

三、综合施治,加强领导。确保整合工作落实到位

涉及面广,煤炭资源整合是一次体制机制的创新。政策性强,没有前例可循。各级各部门要充分估计资源整合的艰巨性、复杂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靠实责任,认真做好协调落实工作,保证煤炭资源整合有序进行。

精心组织。为了搞好这次煤炭资源整合工作,市上成立了以主管副市长为组长,相关副市长为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统一指导协调煤炭资源整合实施工作。各产煤县、乡政府要以大局为重,积极配合整合工作,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建立工作责任制,层层明确目标,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经费,狠抓工作落实,积极推进资源整合工作。

篇6

2020年倒计时还有61天,为保障2020年生产任务与安全目标双双达标,圆满收官,根据华锡集团、高峰公司的有关安全生产工作安排,结合我工程队实际,特制定本措施。

一、贯彻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

二、安全生产工作保障目标

1、坚决杜绝生产安全事故,坚决做到四个零:重伤以上人身伤害生产安全事故为零,较大设备事故为零、较大火灾事故为零、较大交通事故为零。

2、个体呼吸性粉尘级别低于I级。

3、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合格率100%。

4、隐患整改完成率100%。

5、保证工程质量达标,努力完成或超额完成公司计划任务。

三、安全管理及制度保障

1、建立完善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并根据生产工艺、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更新适时进行修改,使之更加符合项目部实际。

2、内部员工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落实各岗位安全生产职责,完善安全管理人员和班组长责任制考核机制。

3、按非煤矿山行业标准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专款专用,保证项目部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4、进一步加强项目部高管对现场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每班安排1名带班领导和至少1名安全管理人员跟班下井,深入了解井下责任区域安全生产状况,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制止违规违章行为。

5、贯彻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每周组织一次区域安全生产大检查,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技术规程和标准,彻底排查、治理事故隐患,监督检查安全整改措施的落实。

6、加强员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管理工作,完善培训记录台账。定期开展项目部周例会和安全生产日活动,开展有针对性的现场实操安全教育培训。

7、开展有针对性的派班。主管领导与当班安全管理员、班组长做好班前各岗位安全派班工作,布置具体生产任务,对存在的隐患问题落实整改责任人、制定整改措施、完成时限。

四、施工管理及措施保障

每班安排1名高管、2名专(兼)职安全管理员、各班组指定1名安全员,负责现场工作面安全确认工作,要求班前安全管理员和班组安全员共同对工作面进行安全确认,确认后方可进行打钻或出坊作业。班组安全员负责班中、班后安全检查确认,安全管理员巡回检查确认,现场高管负责监督检查。

(一)顶板安全管理

为了预防井下生产过程中冒顶片帮事故的发生,根据我项目部生产区域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检查及措施:

1、每次爆破后,对工作面的顶板边帮必须由管理人员、安全员共同进行全面、认真细致地检查和敲帮问顶,排除险情,确认顶板边帮安全,并在作业面安全确认牌上签字后,才能组织出矿、出坊作业。

2、松石处理时应根据现场环境、松石大小灵活采用撬毛台车和人工处理,撬毛时必须由两人以上相互监护作业,不准单人作业,处理前必须对顶板及边邦洒水,排险顺序必须由外向里、从上到下进行。

3、各凿岩爆破班组、出坊运输班组等下井作业人员,作业前必须再次检查各自作业面的顶板、边帮岩石情况,敲帮问顶,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

4、加强掘进工作面的顶板管理,重视井巷的支护与维护工作,对破碎或不稳固的顶板,必须及时跟进锚网支护或者永久支护,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二)作业区域通风降温管理

目前公司正在进行通风系统工程的技改工作,我项目部-250米作业区域通风系统尚未完善,部分井巷、工作面温度仍然较高,为预防高温中暑现象,需做好以下防范措施:

1、独头掘进工作面和通风不良的采场应采用压抽混合式机械通风,风筒布必须接至工作面。

2、高温作业面同时须接入冷却水、安保风,确保管路畅通,供水正常,并经常对工作面进行洒水降温。

3、高温作业面严禁单人作业,作业人员每班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连续工作达4小时应到通风良好的地方至少休息30分钟;严禁连班作业,每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

4、督促教育员工班前保证充足睡眠,班前严禁喝酒,派班人员注意观察上班人员状态,严禁安排情绪不稳定和精神状态不佳人员上班。

5、入井人员必须检查并备足饮用水、凉茶、淡盐水等清凉饮料,合理补充身体水分,如发现身体不适必须及时到通风良好的地方休息,对症合理使用应急防暑药品。

(三)凿岩爆破安全管理

为预防在凿岩爆破作业过程中发生的冒顶片帮、爆破伤害、透水等各类安全事故,要求作业班组要做好以下安全防范措施:

1、爆破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爆破物品领用、运输、临时保管、使用、清退的制度要求,做好爆破物品的领用安全管理工作。

2、爆破作业人员及警戒人员每周要按时参加爆破作业工区组织的安全学习活动,学习和巩固爆破安全知识,提升爆破安全操作技能。

3、班前班组长和安全员要按照敲帮问顶的方法,对顶板进行检查和松石处理,确认安全后方可开钻作业。班中不定时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撤出人机后再处理,确认安全后再施工。

4、开钻前必须仔细检查工作面有无盲炮、残药,按爆破安全规程的要求对盲炮、残药进行处理,严禁打残眼。

5、必须坚持超前安全探水眼施工,如发现钻孔涌水,立即暂停凿岩,并及时汇报值班领导及公司相关部门领导。

6、装药爆破作业必须由爆破作业人员操作,填写爆破安全警示牌,并安排警戒人员到爆破危险区各路口进行警戒,警戒人员必须听从指挥不得擅自随意解除警戒。

7、按规定时间放炮,炮响后应开动风机通风至少15分钟,待炮烟散尽由班组长和爆破员检查爆破情况,并将检查的情况报告带班管理,做好交班工作。

8、爆破后的工作面如未能及时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处理的,当班安全管理员必须拉好警戒线并挂牌警示。

(四)运输、提升安全管理

为预防提升运输过程中造成车辆伤害事故的发生,根据我项目部实际要做好以下安全防范措施:

1、严格执行斜井提升 “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的管理规定,卷扬机司机负责下行人员的监管,井底信号工负责上行人员的监管。

2、斜井提升时,8#斜井口及-250米8#马头门行人通道应关门上锁、拉警戒线,并悬挂警示牌,禁止人员通行。如有需要通行的,必须与卷扬机司机沟通,暂停提升后方可通行。

3、卷扬机司机、信号工班前要对卷扬机和提升线进行安全检查和试运行,确保卷扬机、钢丝绳、箕斗、地滚、声光信号等设施安全无异常后方可正常提升,并做好运行台帐记录。

4、装载机、运矿卡车司机班前必须认真检查车辆刹车、制动压力、冷却水、油位(柴油、机油、液压油)、油、轮胎、灯光系统等项目,启动后检查确保车辆正常工作。

5、非专业驾驶员不得驾驶,车辆运输过程中,严禁搭载其他人员和危险物品,行人遇到行驶中的车辆应主动避让。

6、车辆下斜坡道禁止挂空挡下坡,严禁高速下坡行驶,行驶过程中注意观察顶板安全、注意巷道边的风水电管线,保障安全驾驶,并做好运行台帐记录。

7、设备维护人员对提升设备、运输车辆的各项安全性能,每周至少全面检查一次,及时维护保养,确保生产安全。

(五)加强员工安全素质及行为管理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又主要表现在违规违章上,提升员工安全素质,减少和消除员工违规违章行为,是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首先,要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操作规程与职责、职业危害、事故案例等内容的教育培训,不断灌输安全理念,让员工从思想上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其次,贯彻落实高峰公司“三违”记分管理制度,将反“三违”工作作为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自觉接受监督和管理,利用“三违”记分条款作为反“三违”的主要抓手,加大处罚力度,促使员工主动、扎实做好反“三违”工作,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

四、监督与落实

本方案由项目负责人督导,项目部安全环保科负责组织落实,综合办公室负责组织考核,全体安全管理人员监督执行与自查。

1、安全管理人员要以身作则遵守规章制度,认真落实岗位安全职责,主动性、能动性、建设性的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2、为更好地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管理者要不断的学习本职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和企业相关管理制度,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能够将规程、规范、制度要求运用到实际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

篇7

农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由于采用传统落后的生产技术对农村自然资源进行破坏性开发,使农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损害: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严重。根据资料显示,中国森林覆盖率为14%左右,由于过去盲目地采伐树木、开垦农田使不少西部地区森林覆盖率不足10%[6],生态的退化严重影响了生物多样性。植被的破坏直接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严重。中国水土流失面积150万公顷,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6,需要重点治理的为36.1万公顷。中国草地的退化率为15%,草地总面积比20世纪60年代总面积下降了30%~50%。湿地面临摧毁,中国现有湿地375块,其中有114块湿地被改造为耕地和鱼塘,有98快湿地面临环境污染的威胁,有30块湿地被泥沙淤积,有25快湿地面的水资源没有合理利用[7]。

农村大气污染不容忽视。矿产资源特别是小煤矿私自开采超标排放二氧化硫,污染大气环境威胁周边人、畜的健康;乡镇企业未处理的有害废气直接排放,加重农村空气污染;大部分农村地区仍然对秸秆进行焚烧,产生的浓雾对大气造成了严重污染。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法治根源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严重威胁到农村居民的环境权、健康权、生存权、发展权、平等权,不符合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究其根源是法治建设缺失的结果。

1.环境权的缺失。(1)立法中环境权的缺失。环境权即“生活在满足尊严和福利要求的环境中,并拥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条件,是人类的一项基本权利”。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斯哥尔摩宣言》首先提出,现已有40多个国家将环境权明确制定入宪或其他法律,而中国的立法中环境权却一直缺位,公民的环境权变成了“环境义务”,环境维权处于尴尬境地,而农民环境权保护更是无从提起。(2)环保宣传教育落后,农村环保意识淡薄。由于环境权的缺失,中国的环保宣传教育事业落后。很少的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普及形式过于简单划一,成效不明显。缺乏环境教育工作人员尤其是高素质专业人员。相关部门对环境教育工作不重视,在实施过程中流于形式、敷衍塞责等,而这种现象在中国农村尤其是落后农村更为明显。造成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普遍缺乏,没有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危害、防治办法等方面知识,导致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滋生。

2.平等权的缺失。平等权的缺失表现在城乡二元结构上,由于实行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及其历史惯性,导致城乡发展长期处于断裂的状态,是造成农村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深层原因。(1)城乡户籍壁垒使得大量人口被堆积于农村,造成过量的农村人口与有限资源之间关系高度紧张。农村粗放型生产方式,很少顾及生态保护与土地,随着农村人口的持续增长,完全超出了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供应的能力,扩大了对农村生态环境破坏。(2)二元体制使得农村贫困状态更加突出,农民为生存和发展只有破坏环境,无力顾及生态环境污染控制。农村资金缺乏途径狭窄,只有进行资源消耗型的粗放式生产。加剧水土流失、沙漠化、盐碱化,招商投资使大量重污染的企业进入农村,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3)二元体制下较为先进,即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的企业很难在农村建立起来,乡镇企业无法克服自己的先天不足。教育水平不高,科技知识欠缺,较为先进企业很难在农村立足;本土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集中度低,技术落后,布局混乱,分散隐蔽,设备简陋,缺乏环保处理设施,污染问题非常突出,成为农村环境的最大污染源。此外,城市生产、生活垃圾也在向农村转移,大批落后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落后的农村,进一步加重了农村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4)二元体制下农村的环境保护被忽视,基础设施、政策和法规体系、环保经费等缺乏,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农村基础设施远远落后于城市,城市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生活污水排放管网日趋完善,而农村的规划缺乏,无人管理,公共卫生设施空白,排水沟是露天明沟,河流自由排污,垃圾随意堆放。

3.法治经济的缺失。农村经济增越来越深地融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中,市场经济必然是法治经济。因此,农村经济需要法治来规范,而与此相关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也同样应当列入法制规范的范畴。由于外部性的存在和市场机制不健全,市场机制在环境资源配置上失灵[8],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门制度和法律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企业为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破坏生态环境侵害农民生态利益,即使建设了污染治理设备也是空摆设,农民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污染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1)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性法律的缺失。农村生态特点和生活生产模式有其特殊性,但中国至今没有一部较为系统完整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性法律,有关的法律规定分散在其他多部法律文件中,且很不全面。“作为综合性环境保护法的《环境保护法》对农业环境虽有涉及,但很简单,而且未能将农业环境与农业自然资源的保护协调起来。”[9]中央立法体系缺少主线,致使地方立法标准不一,地方保护主义容易滋生。(2)一些重要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立法空白或立法过于原则。中国环境立法数量很多,但农村生态环境立法所占比重却很小。农产品安全等重要立法一直空白,农田灌溉、农药化肥使用、农村饮用水安全等规范,虽在《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中规定,但大都属原则性,内容简单,缺乏配套实施细则,没有相应的执行制度。另外,有关农村生态立法基本都是确认某项保护中应怎样,却没有规定违反后的惩罚措施,“违法行为”成为“无罚行为”,失去了其应有的约束力和威慑力。(3)中国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是伴随工业发展而产生的,而农村生态保护的规定往往处于次要甚至附属的地位。“这是由于传统环境法囿于自然科学格局,存在‘法律役于技术’的偏向,关注的主要是工业污染防治与大中城市的环境利益,很少顾及农村农业生态环境系统的安全性,或至多注意到单项资源或农产品污染问题。”[10]

4.法治政府的缺失。(1)地方政府受经济增长指标的控制往往重经济、轻环保。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以经济增长为主要指标,如产值、利税、引进外资的规模,他们升迁通常与辖区经济增长速度直接挂钩。这样层层下压形成引资开发、兴办企业的强大动力,一些设备简单、技术含量低的污染企业比较容易在基层县、乡兴办,而大城市严控也推动这些企业向污染监管比较弱的县、乡镇两级转移,两者一拍即合。这样,政府与企业就成了利益共同体,要求政府规制企业行为就很困难了[11]。而这些企业成为农村环境恶化的重要污染源。(2)有的地方政府人治盛行,甚至制定违反环境保护法律的土政策、土规定,包庇环境违法者。利用各种土政策保护环境违法企业,导致很多企业联片污染,很多违法排污的企业宁愿交罚款也不愿意积极治污,因为罚款额度太低。(3)中国环保机构的设置最基层部门是县一级环保机构,乡镇一级没有相关设置。受各种条件限制,如人员少、资金匮乏、监管手段薄弱,县级环保部门无法对乡镇环保进行有效的管理,因为监管不力致使农村环境污染失察。

加强法治建设,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1.明确公民的环境权。(1)应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公民的环境权,把环境权法定为公民一项基本权利。从宪法的高度加以保护。在环境基本法中明确环境权的内容,如宁静权,日照权,眺望权,通风权,清洁水权,清洁空气权,优美环境享受权,环境知情权,环境管理参与权,监督、检举、控告权等。在民法、行政法、刑法、诉讼法中为环境权提供救济,如环境权侵权赔偿、城乡排污总量比例控制、恶意严重污染行为入罪、环境公益诉讼特别程序等。(2)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根据农村文化习俗和生产生活特点,利用村民学校、“三下乡”、“五下乡”等各类宣传教育活动,以电视、广播、报纸、宣传单等一切形式,合声、光、影、画等各种手段,将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编成小品、快板、顺口溜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大力宣传,在农村中小学校广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教育,通过学生带动家长影响社会。加强对农民的科技文化教育,把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标准、技术、环保知识作为农技培训、“绿色证书”培训的重要内容,促进农民从落后的耕作方式向现代高效农业转变。

2.给予农民应有的平等权。(1)破除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建立统一的以身份证管理为核心的人口流动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加快城市化发展,进行城乡一体化建设。提高农民收入,完善农村经济体制,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2)增加技术和人才投入,设立乡镇工业发展区,优化乡镇企业的产业和产品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低消耗、高效益的经济结构,并禁止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3)均衡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推动农村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大力研究、开发和推广适合农村环保实用技术。对技术上成熟、经济上可行的新技术,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加快推广应用。加强农村小型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找到适应农村简便易行的污水和垃圾排放处理系统。(4)制定农村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政策,对损害生态环境的进行收费,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进行补偿奖励,对因生态环境问题受到损害的人进行补偿,降低农民的损失、减少破坏生态保护生态环境。(5)加大对环保资金的财政投入,要加强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杜绝投环保资金被挤占、被挪用。同时加大社会投入的力度,遵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各类投资主体积极投入,

3.建设法治经济。(1)尽快制定一部农村生态环境综合保护法,转变生态环境立法的城市中心主义。综合设计城乡的生态涵养计划,设定城乡排污比例下限,保护农村弱势群体,防止城市的侵害。(2)针对农村新情况,尤其是原来没有出现或影响甚微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时制定新的政策、法律、法规,弥补真空。对现行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立法进行修改完善。建立是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法治保障,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

篇8

一、总体研判

去年同期我县发生生产安全事故6起,死亡3人,受伤4人,事故主要类型为道路运输和建设施工,无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根据我县今年气候、环境、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因素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和相关行业领域风险研判的情况,2021年第二季度安全生产主要风险分布为道路交通、房屋建筑、危险化学品、消防和森林防灭火、防汛抗旱、非煤矿山、烟花爆竹、有限空间、旅游等重点行业领域。

二、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风险及防范措施建议

(一)道路交通方面

突出风险:一是公路货运量持续攀升,货运车辆肇事风险增大;二是节假日多出行量大,各种交通流交织叠加,安全风险突出;三是汛期影响不容忽视,雷电、大风、高温、暴雨等极端天气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防范措施建议:

一是交警部门要积极主动对接协调,结合交通、旅游、气象、住建、农业农村、高速营运中心以及教育等部门相关数据,针对汛期极端天气和节假日群众出行以及旅游景区景点等特点和实际,对汛期道路交通安全形势进行综合、全面分析研判,研究部署并组织实施具有针对性、切实有效的事故预防工作措施,切实做好交通事故预防工作。二是要紧盯重点源头,持续推进隐患“清零”,抓住“两客一危一货”等重点车辆和重点路段的安全监管和专项检查。三是紧盯季节特点,加强路面执法管控,管好城市郊区、陵园墓区、旅游景点等重点区域,做到在重要路口、关键卡点、事故多发路段有人管、有车巡,确保道路安全畅通。四是要大力加强道路安全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着力提升广大交通参与者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增强主动防范意识,营造安全、有序、文明的道路交通环境。

(二)房屋建筑方面

突出风险:一是进入汛期,大风、暴雨、高温等极端天气增多,洪水、滑坡、垮塌和泥石流时有发生,严重威胁施工工地宿舍、工棚、围墙和仓库等重要点位,严重影响深基坑、起重机械、脚手架、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等危大工程安全操作,极易发生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事故等生产安全事故。二是大风、降雨天气增多,易造成城市低洼地区、道路涵洞受淹,形成城市内涝,发生触电、坠井和树木倒伏伤人伤物等安全事故。三是城市公园和人员密集场所、商品房高空坠物和农村自建房以及城镇老旧危房年久失修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四是进入夏季,城市用电、用水、用气进入高峰时段,安全隐患增多,事故频发。

防范措施建议:一是建设主管部门要坚决克服麻痹侥幸思想,切实落实好各项有力的防汛避险措施,加强督促对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严禁违法分包、转包、挂靠工程等行为,严防盲目抢赶进度的同时措施不到位的、降低安全生产投入等情况的发生;重点检查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操作规程落实情况,做好应急预案管理、应急演练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加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排查及台账记录情况;严禁机械设备带病运转,严禁操作人员无证上岗、假证上岗和超重吊装等违章作业,落实好扬尘防治等各项施工防护措施。二是加强施工现场用火用电制度落实,突出现场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物品、施工材料堆放和使用及生活区域消防设施有效配备的安全管理。三是住建主管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加强城市排水防涝工作的管理和整治,定期对城镇危旧房和市政公用设施、城市公园、高层建筑外墙、涵洞(隧道)、广告牌及附属物进行安全检查,提前对大型户外广告、大树进行支撑固定,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督促物业加强居民安全教育,使人民群众充分认识高空坠物的危害,自查自纠,增强防范意识。四是建设主管部门全面排查治理城乡公用设施等重点部位安全隐患,确保城市供电、供水、供气设施设备安全运行。五是住建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各乡镇(街道)加强农村既有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要及时督促房屋所有人、管理人、使用人切实落实安全责任,确保农村房屋使用安全。对确定为危房的,要实行动态监管,密切关注风险变化,防范倒塌事故发生;对不能继续使用的危房,要指导产权人或使用人及时停止使用,妥善安置相关群众,并采取划定危险区域、设立警示标志等安全防护措施。

(三)危险化学品和油气勘探方面

突出风险:一是气温回升易引发危险化学品泄漏、爆炸、火灾等事故。二是企业抓任务、赶进度、抢效益现象突出,频繁加班加点,员工容易疲劳作业,“三违”现象增加。三是危化经营点多面广,销售超标违禁产品或非法产品、超量储存和超范围储存等违规行为存在较大风险。

防范措施建议:一是县经济科技信息化局牵头、应急配合,加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管控,督导有关企业、单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隐患自查自纠,以防井喷和硫化氢中毒事故为重点,加强石油天然气开采作业及储运安全管理,强化责任落实,及时更新完善应急预案和开展专项应急演练。二是结合我县实际,强化硫化氢、甲醇、乙炔等危险化学品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和废气处置全链条安全管控,加大管线巡查频次,严格执行动火、受限空间、检维修、装卸等操作规程,防止违章作业引发事故。三是加强监督执法检查,重点查看危险化学品罐区是否落实防雷防静电、防火防爆、防汛、防高温措施;加油站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手续是否齐全,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是否有效,是否依法依规经营甲醇、甲醇汽油、乙炔、丙烷等易燃液体和气体,各类液氮、液氮使用场所安全条件是否符合要求,严禁无资质进行危险化学品运输和装卸管理。

(四)非煤矿山方面

突出风险:一是非煤矿山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本质安全水平差,风险防控能力低下。加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非法违法违规生产运输和建设行为可能反弹,高处坠落、边坡失稳、坍塌与物体打击、机械伤害以及中毒风险加大。二是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底子薄弱,安全投入严重不足,装备水平低,企业业主及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生产工作技能差,违规行为较为普遍。

防范措施建议:一是相关乡镇和行业主管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督促指导非煤矿山企业对自身安全薄弱环节经常开展分析研判,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配备,加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对生产系统、工艺环节、作业岗位安全生产情况开展自查并建立隐患排查台账,落实隐患闭环管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二是强化监管执法,县经济科技信息化局牵头继续关闭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小型非煤矿山,淘汰落后设备工艺;完善长期停产停建非煤矿山的安全监管,规范工作程序;严肃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努力营造违法必究、查处必严的整治氛围,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五)烟花爆竹方面

突出风险:进入夏季,汛期高温、高湿、雷雨等恶劣天气增多,极易诱发各类烟花爆竹生产安全事故。

防范措施建议:一是县应急管理局要周密部署汛期烟花爆竹安全监管方式方法,落实落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员工安全教育,完善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切实提高企业员工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同时督查企业做好汛期防雷防静电防洪设施的检测维护和应急值班值守,严格落实高温停产制度。二是应急、公安、市场监管和环保等多部门联合,持续深入开展烟花爆竹“打非治违”,并将冷光烟花、“钢丝棉烟花”和电子烟花一并纳入,坚决打击烟花爆竹企业非法违法生产、运输、储存、销售行为,强化烟花爆竹经营许可管理,严厉打击异地经营、下店上宅、前店后宅、超量储存等违法违规行为。三是全面落实烟花爆竹城市建成区禁燃禁放禁售管控措施,强化节假日期间烟花爆竹燃放环节的安全管理,严防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

(六)消防方面

突出风险:一是夏季用火、用电、用气进入高峰期,极易引发火灾事故。城市综合体、“三合一”场所、城乡结合部存在突出风险。特别是高层建筑、宾馆、饭店、娱乐场所、老旧小区、物流仓储企业、家庭作坊等场所人员密度大、火灾负荷大、经营业态多、空间复杂、动态隐患多,疏散困难,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群死群伤。二是城镇化发展和农村人员转移带来消防安全新风险,农村入城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普遍不强,城市群租屋、拆迁安置小区、回迁房也是安全管理难点;存在消防通道被堵塞、占用、消防设施损坏和私拉乱接电线等突出问题;一些老旧高层建筑缺少排烟设施、耐火等级低,维护不到位。三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转变,新出现的旅居康养、医养结合等新模式不断出现,主体单位消防意识淡薄,有的存在违规设置问题;乡镇产业园、特色小镇等乡村新兴产业单位消防基础设施薄弱,火灾隐患点多面广。

防范措施建议:一是各乡镇(街道)安委会、龙台发展区、有关单位(部门)要突出城市综合体、易燃易爆单位、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高层建筑、地下建筑、社会福利机构等人员密集场所、劳动密集型企业、“三合一”、“多合一”等重点场所,扎实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建立完善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风险隐患的消防管理责任链条、监测预警机制和火灾防控体系,推动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二是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治理,各乡镇(街道)和县级相关部门重点排查辖区、行业领域内消防设施损坏、消防通道堵塞、违规用火用电、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和私拉乱接充电等风险隐患。对于隐患排查中弄虚作假或存在突出问题的单位,务必从严从重从快惩处,对于重大火灾隐患坚决挂牌一批、公告一批、曝光一批、处理一批。三是强化综合执法和部门联合管理,各行业监管部门要带头抓好新材料新业态的的风险预估预判,优化落实安全措施,确保县消防救援大队在依法治违行为过程中,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及时协调处置,逐步完善联合执法管理机制。四是有关乡镇(街道)和县级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乡镇工业园、特色小镇和小微企业等乡村新兴产业消防安全评估和管理,并结合房改、水改、电改、路改等工作,加快城乡用电、用火用气安全升级,有效降低火灾风险。五是加强消防安全素质教育,各乡镇(街道)、县级各相关部门要将消防安全纳入主要行业领域职业培训内容,经常性开展消防应急演练,不断提升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七)特种设备方面

突出风险:受汛期山洪、泥石流和滑坡地质灾害及大风等影响,大型游乐设施易引发失稳、垮塌、电气线路损毁等事故;高温、高湿、多雨,盛装危化品压力容器、气瓶锅炉设备易受损发生易燃、有毒、有害介质泄漏事故;露天作业起重机械、露天运行电梯等特种设备易发生失稳、故障;电梯机房温湿度增大,井道、地坑进水导致电梯故障频发,处理不当易引发群死群伤事故。

防范措施建议:一是由市场监管局牵头开展风险预测和评估,紧盯居民小区、商场超市、旅游景区、游乐场等人员密集场所,针对锅炉、电梯、缆车、管道等在用特种设备,实地开展安全监察,查找薄弱环节,督促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二是多措并举开展好特种设备安全知识进校园、电梯安全使用常识进社区、安全管理知识进企业等活动,培养全民特种设备安全意识,形成自觉遵守、共同维护、广泛参与、社会监督的良好氛围。三是督促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建立健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预防机制,不断完善特种设备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况开展应急演练,对确定采取特种设备停用措施的,要设置警示标志,对应当停用而因生产工艺等特殊原因不能停用的,应采取有效监护措施,防止因灾害引发特种设备事故,确保特种设备领域安全。

(八)人员密集场所

突出风险:随着清明、五一、端午小长假的来临,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流量明显增大,成为各类事故的易发期、多发期,车站、商场、影剧院、 KTV、网吧、寺庙、城市广场等场所人员密集,易发生拥挤、踩踏和火灾事故,安全生产压力增大。

防范措施建议:一是各乡镇(街道)、县级相关部门督促辖区、行业内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好隐患自查自改,重要场所部位建立“一场一档、一店一档、一楼一档”,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应急值班值守。二是各行业主管部门加大对重点场所、消防通道、疏散通道和消防设施的安全检查,加大对电气线路、燃气管道、电梯、锅炉、游艺设施等特种设备与人员密集场所相关的场地、设施、设备巡视检查,落实安全制度,强化基础管理,抓好隐患排查,确保正常安全运行。

(九)工业企业方面

突出风险:高温、高湿、暴雨等极端天气极易引发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主要防范措施:一是各乡镇(街道)安委会、龙台发展区管委会、县经科信局、县商务和经济合作局、县国资金融局等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超前部署,督促企业强化细化各项防汛工作措施,有效防范事故发生。二是各乡镇(街道)和行业主管部门督促企业开展重点环节和部位隐患排查整治,强化防雷接地检测,加强厂房周边排水沟、防洪渠的排查,加强原料堆场排水设施的建设与维护,严防堆料滑坡;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设计、安装、维护和使用通风除尘系统,落实防雷、防静电等技术措施;配备铝镁铜等金属粉尘生产、收集、储存防水防潮设施,确保厂房、氧气管道、煤气管道、煤气柜等接地设施、跨接线及避雷设施完好。三是各企业要严格落实主要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员应急值班制度,密切关注天气预警、预报信息。及时掌握汛期天气变化,提前组织全体一线生产员工熟练掌握风险防范、避险逃生知识技能,做好防范应对。各工贸企业建立健全防汛应急预案,并组织员工进行预案演练,确保紧急情况下防汛安全措施落实、应急物资充足、通讯保障畅通。

(十)有限空间方面

突出风险:高温、高湿、暴雨等极端气候造成城市污水管道、发酵池、垃圾站、冻库、储藏室、反应釜等有限空间内温度升高,各种有毒有害气体的聚集和挥发程度随之升高,污水井、下水道内有毒气体浓度增高,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和沉积物浓度值增大,易引发窒息、中毒、燃爆和溺水等事故。

防范措施建议:一是各乡镇(街道)安委会、龙台发展区管委会、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经科信局等有关部门有针对性完善有限空间管理制度、审批制度,加大宣传培训和警示教育,普及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常识和科学施救知识,在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防止擅自进入及盲目施救;严格落实有限空间作业承发包管理规定,加强防暑降温措施落实,防止因职业性中暑或疲劳作业引发事故。二是督促相关企业对有限空间进行风险辨识,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完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现场管理、安全操作规程等规章制度;组织开展从业人员全员培训,学习掌握有限空间作业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熟悉掌握有限空间作业特点及防范措施,确保作业安全,严防事故发生;制定针对性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三是住建部门要组织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市政工程建设、燃气、电力、排水、环卫等重点单位、重点区域、重点场所开展专项检查,摸排掌握长期废弃或停用污水池的安全状况,深入排查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坑井、废井、地窖、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各类底线有限空间安全隐患,确保安全运行。

(十一)森林防灭火方面

突出风险:第二季度,我县进入森林高火险期,加之清明烧香祭扫活动集中,农事用火突出,一些地方施工用火不安全,是诱发森林草原火灾的重要隐患,也是造成山火进城、进村、进工厂的突出问题,威胁文物古迹、寺庙等建筑安全,森林防灭火形势严峻。

防范措施建议:一是加强宣传教育,适时禁火命令,严禁一切野外用火。对可能引发森林火灾的居民生活用火应严格管理。并充分利用坝坝会、广播、宣传车、LED屏、宣传标语、微信群等各种载体进行宣传教育,营造森林防灭火浓厚氛围,增强群众森林防灭火的责任感,真正做到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二是各乡镇(街道)和行业主管部门根据本地火险等级、火险区域层层布防,精准管控,落实县包乡镇(街道)、乡镇(街道)包村、村包组、主包户、户包人、护林员包山,林业主管部门、国有林保护管理单位要加强防火检查和巡山护林制度,紧盯国有林场、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加强对小孩、老人以及智力障碍等特殊人群的管控,努力从源头上截断火源,重点时段要严防死守,确保封住山、堵住车、管住人、看住火。三是积极推动森林防火指挥部常态化实体运行,建立完善例行会议、定期会商、预警响应、信息共享、协调联动等工作机制,完善专项应急预案,加强队伍建设,确保“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要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分类保管,确保火情一旦发生能第一时间统筹调配,真正做到防范在先、发现在小,处置在早。

(十二)防汛抗旱方面

突出风险:全县有199个山洪危险区,146座中小型水库,防汛抗旱形势复杂严峻。

防范措施建议:一是水务部门牵头开展全县水库安全隐患大排查,加强水利工程维修维护,做好水情监测预警和日常巡查,重点防范排水管道、河道淤塞。二是各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要对辖区内、行业领域内河流、水库、塘堰等重点区域进行隐患排查,设置完善警示标志标牌、安全隔离带等设施,切实消除安全盲点死角,对排查出的问题隐患,建立整改台账,密切防范溺水事故的发生。三是按照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的要求,各乡镇(街道)、县级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补充、整理防汛物资,完善镇、村、社应急系统建设,确保遇有突况时调得出、用得上,同时加强防汛抗旱应急演练,进一步提高抢险队伍的组织协调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有险情时拉得出、打得赢。

(十三)旅游方面

突出风险:汛期临近,强降雨天气增多,泥石流、山洪等地质灾害进入多发期,利用清明、五一和端午小长假出行增多,旅游安全问题处于易发高发期。

防范措施建议:一是各乡镇(街道)和涉旅部门牵头组织全面深入开展各A级旅游景区(点)、星级乡村旅游区、星级饭店、星级农家乐等游客聚集的易洪灾害危险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及旅游基础设施等重要部位和薄弱环节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各类安全隐患和问题,严格按照隐患治理“五落实”要求,确保整改到位。不及时整治或组织不到位的,该关停就关停,该取消就取消,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二是加强景区值班值守和信息报告制度,督促强化气象预警联络保障工作,严格落实极端天气下景区危险地带撤人及禁入、缆车停驶、调整或停运等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严防安全事故发生。认真做好抢险救援物资、装备、器材的储备、维护和保养,加强应急救援队伍训练,适时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和抢险救灾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十四)农业农村方面

突出风险:针对汛期和疫情防控常态化,农村交通事故、火灾、农机事故、渔业船舶事故、农药中毒、自建房坍塌等等安全隐患不断暴露,事故时有发生,安全隐患点多面广。

防范措施建议:一是各乡镇(街道)、行业主管部门要突出问题导向,紧盯农村沼气、农业机械、渔业船舶、畜禽屠宰行及涉农企业、农村自建房和危化品领域开展全覆盖安全警示宣传和隐患整治。重点整治违法载人、酒后驾驶,安全防范措施不落实、非法捕捞等问题。农村自建房要做好临边防护,规范脚手架搭设、模板支撑,施工作业人员佩戴齐基本防护用品。危险化学品要紧盯存放、使用、回收等重点环节,防止事故发生。二是加大宣传教育,突出社会共治,积极推进安全知识“进农村”工作,结合“5.12”防灾减灾救灾和“安全生产宣传月”等活动,紧盯农村居民在用电用气、交通出行、用火防火、河塘水库、地窖、沼气池、深井等方面安全常识和作业技能宣传,普及自然灾害对农作物生产影响和防灾减灾及逃生基本知识;开展农村安全作业实操培训,提高农村居民安全风险识别和自救互救科学知识技能;以典型的事故案例,强化农机手等各类人员安全生产意识。三是加强警农联合执法,重点开展变型拖拉机专项整治,严厉查处拖拉机违法载人、酒后驾驶、超载驾驶、无牌行驶、无证驾驶、脱检漏审、拼装改装机械、伪造变造证照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督促村民操作使用农业机械前要做好隐患排查,防止被机械拉伤、割伤等事故发生,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十五)电力方面

突出风险:第二季度,进入雷电、暴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的频发期,极易对供电设备造成损害,易造成大面积停电或引发火灾事故,是电力安全的高风险期。

防范措施建议:一是加强日常线路巡视检查,强化基础管理。由县经济科技信息化局牵头,国网供电公司具体负责提前组织部署迎峰度夏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详细制定防汛措施,明确责任目标,把防汛责任落实到人,实施全面、全员、全过程的安全监督与管理。二是抓好输电线路设备运行维护,加强隐患排查整改。国网供电公司认真分析输电线路运行工况、存在的问题,梳理薄弱环节,厘清主要风险,对发现存在的缺陷设备和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隐患及时治理,保障电网安全运行。三是加强电力设施安全宣传,开展好防灾应急演练。县经科信局牵头,国网供电公司、各乡镇(街道)安委会分工负责实施,加强与气象部门沟通联系,及时掌握电力安全生产动态,及时预测预警和信息报告;完善汛期电力应急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通过演练提高预案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做好汛期物资、救援队伍等应急准备;强化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确保电力领域汛期安全。

(十六)涉安方面

突出风险:一些生产安全事故和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的遗留问题、突出矛盾没有及时得到妥善解决,容易出现、集访事件,甚至到市到省或进京上访,引发,带来社会不稳定因素。

防范措施建议:一是畅通来信来访渠道,坚持有访必接,有信必回。各乡镇(街道)安委会、龙台发展区管委会、县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分工负责,公布办公电话、值班电话以及“12350”安全生产举报投诉电话等沟通渠道,做好24小时值守工作,确保来电必接,有信必回。二是实行首办责任制,加强督察督办。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结合”的原则,限期解决初信初访,对于不能按期办结的问题和群众反应强烈、重复投诉的问题,加强督办力度,提高办理质量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