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理论培训范文
时间:2024-03-19 18:04: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汽车理论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汽车 教学 驾校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上升,许多家庭都购买了自已的汽车,买车前自然就是要学会驾驶。在不断升温的汽车驾驶培训中,每个人都想能自已驾驶汽车。面对社会上林立的驾校,人们必然会选择那些驾驶培训质量好的驾校,而良好的教练员素质是驾校培训质量的重要保证。驾驶教练员属于一种专业技术人员,需要其具备一定的业务能力和素质修养。目前驾校教练员基本上是驾驶员出身,很少对驾驶教练职业进行专门研究,大都凭经验教学,职业能力参差不齐。许多教练员只会教开车,不懂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原理,在教的过程中未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就为驾驶员的培训埋下许多隐患。因此,无论是驾校还是教练个人,都要充分认识到加强业务能力和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在业务能力提高和素养修练方面多做工作。本人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应用了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下面就案例教学法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 案例教学的特点
1、案例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或实际联系理论的典型方式,也是培养学员心智和动作技能的重要措施。主要是通过对典型案例或代表性问题,让学员进行认真思考、讨论和研究,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案例教学具有很强的启发性。任何案例均具有供学员思考、分析和探索的疑点,有外露的,也有隐晦的。它们常常含有浓厚的趣味,吸引学员去观察、去分析、去体验……进而做出判断、推理和论证,故有开发学员智能的功效。
3、案例教学可有一种结论,也可有多种结论,但通常却无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只能抓住问题的实质,分析方法对路,逻辑推理正确,就可予以肯定。
二、案例教学的种类
案例运用于课堂教学,一是理论阐述前的案例引导,引导学员在悬念中探索解决矛盾的方法和寻求问题的答案;二是在理论阐述中,举出案例佐证,以帮助学员对理论的深刻理解;三是提供高度仿真性的模拟情境和背景资料,组织案例的分析与讨论,这更能使学员得到实际锻练,更有利于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三、案例教学的一般程序
为了提高案例教学效果,教师必须精密策划、精选案例、精心安排。这就对理论教员的能力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其程序大致如下:
1、扼要介绍案例及其教学目的,使学员明确训练目标和思考方向。
2、组织计论。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是教学的焦点和,是一种交互式的探索过程。
3、引导学员对各种见解进行评价。有时案例教学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答案,而是通过各种意见的撞击加深学员对某些问题的理解,从页对学员起启迪、引导作用。
四、案例教学的要求与注意事项
1、目标明确。每个案例都包含着多方面的信息,若目标不明,听任学员自由发挥,其讨论可能变成山南海北地“侃大山”,偏离主题,结果学无所得。
2、把握师生角色。在案例教学业中,学员是主角,教师是导演。教师不能以自已的结论代替学员分析讨论,而应以组织者的身份积极为学员服务,只有在必要时方给以适当暗示、提示、点化和引导。
3、不能代替理论。尽管案例教学对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际运作能力具有很大作用,但它毕竟是通过一个具体的事例来实现的,离开基础和专业理论的指导则无法进行。
篇2
(一)建立网络学习资源平台
建立《汽车营销学》网络学习资源平台。通过该平台便于学生做好预习及课后复习的工作。该平台上包括了汽车营销课程的基本内容:如课程大纲;课程简介;电子教案;辅助教学的PPT;课后习题及答案;以及课外学习的阅读资料;涉及汽车营销的营销人员礼仪及销售服务的视频教程;最新营销动态等内容。课程网络资源服务站的建立及服务方式方便了广大学生的学习。此外,该网络学习资源平台的资料和教学内容可及时更新,便于广大师生了解到本门课程的最新动态。
(二)实施案例导入式教学
汽车营销学课程的实践性极强,针对汽车营销学各章的理论知识都会有许多经典的案例。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角度出发,提出“案例导入式教学”模式,每次课针对所讲内容精选案例,作为每次课的开场,让学生们解读和探讨案例,等授课内容讲解之后,让学生再一次审视该案例,通过知识点讲解的前后对比,便于加深学生的认识和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案例导入式教学的流程,如图1。
二、建立新型课程实习基地
《汽车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必修课,如单纯靠任课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理解和体会到此门课程的价值和乐趣。即使再生动、再经典的汽车营销案例,如缺乏对营销过程、营销环境的理解,学生是无法对案例做出正确的分析,无法做到融会贯通的。针对此种状况,课程在讲授的过程中需建立“汽车营销课程实习基地”,在汽车营销基地可以根据教学需求安排学生上岗实习、轮流换岗,以增加广大学生的汽车营销实践经验。
(一)岗前培训
在汽车营销实习基地由专业汽车营销师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此岗前培训的主要内容是营销礼仪及各岗位职责的培训。通过专业汽车营销师的系统讲解可使学生对该汽车营销基地的企业文化、营销理念有所了解,并使学生清楚了解作为一名专业的汽车营销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礼仪和理论知识,通过岗前培训有利于学生顺利上岗,避免了盲目上岗带来的失误。
(二)上岗实习与轮流换岗
对于汽车营销的“汽车实体销售”及“汽车服务”两大经营主线而言,为使广大学生能对汽车营销有整体认识和了解,要让广大学生轮流上岗,从汽车销售的售前、售中及售后各个方面了解各岗位的职责,及整个汽车销售过程中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这样通过短期的营销实践训练,学生会将在汽车营销实习基地遇到的问题带回到课堂中,应用教科书中的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了理论知识应用的灵活性。
三、改革考核方式
以往的课程方式通常包括两部分:一是平时成绩;二是期末成绩。其中平时成绩主要通过平时的出勤和作业进行评定和给出成绩,期末成绩则是由期末的卷面成绩给出,最后根据各部分所占总成绩的百分比给出该生此门课的成绩。此种考核方式对于强调基础理论的课程而言是比较适用的,学生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复习牢固的掌握理论知识点;但对于像《汽车营销学》这样实践性极强的课程而言,但通过平时成绩及期末考试两部分来考核的话,会使学生忽略实践教学这块,很难将所学的营销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完全不懂如何将根据营销环境来制定和修订营销策略。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考核方式,此种考核方式的根本思路是围绕着“用—评—考”展开的,其中“用”是对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的考核;“评”是对学生应用知识的准确性给予评定;“考”是对学生基本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具体表现形式如下:
(一)“用”—汽车企业营销策略的制订
学生以市场现有的各大汽车公司为素材,选定某一汽车企业,通过走访或网上调研的方式,了解该企业的文化背景、现行营销模式、汽车销售渠道、年销售量等情况,而后从汽车企业营销环境的分析、销售策略、促销手段等方面入手分析,提出自己合理的建议,为汽车企业拟定新的营销策略方案,锻炼学生对理论方法与实际相结合的应用能力。
(二)“评”—汽车营销案例宣讲、分析、评论
精选典型的汽车营销案例,以此为题材,命题给学生,学生需在给定的5分钟的时间,指出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对案例中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手段进行评价和分析,考察学生对汽车营销现象的洞察力、决策力。
(三)“考”—期末理论考试
篇3
由于我国社会历史的原因和发展的需要,很多高等职业院校(简称高职)的设立并不是单独重新设立,而是由众多的中等职业学校(中职)或中等师范学校合并升级而成很多高职院校设有中职部。最近几年是职业教育高速发展的黄金时间,但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问题。高职院校是作为国家高等教育形式存在,中职教育是一种入门式的职业教育,两种模式在入口和出口形式、教学内容都不一样。目前国家也在试点中职教学的后续教育,如高职单招中职和3+X证书试点招生。但是相关学校在招生中并没有做好相应的衔接工作,只是简单的课程重复和教学内容的复制,毫无创新和新内容的体现,没有充分考虑到两种职业教育的不同和完整性。
现在一些中职汽车专业和高职汽车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在教学方式并无区别,也无各自特色。社会上也有一种中职和高职汽车专业是一种完全相同的职业教育的误区。如何做好汽车专业中高职衔接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两者教育形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同时现在国家大力提倡高职院校接受中职学校的毕业生进行再深造。做好本专业的两种不同教育模式的衔接,就显得很有必要。
1.构建完整、定位准确的人才培养方案体系
汽车专业中职学校培养的是有一定技术的一线工人,培养面向服务、生产和售后等第一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中职教育是一种直接的职业技能培训。具体来说,中职汽车专业学生首先要学习机械、电子、电工、液压传动等基础理论课和汽车构造、发动机原理等专业理论课,在上理论课的同时或之后,学生要接受汽车维修工等工种的学习、培训和考核。通过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一定岗位的技能培训。
汽车专业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有一定专业技能、又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全面型应用人才。汽车专业高职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汽车专业大专水平相应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文化素养,掌握现代汽车结构、原理、性能等专业知识,同时具有较强的汽车运用、检测与故障诊断、维修服务等方面实际操作技能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汽车专业高职教育的职业技能培训是建立在必要的理论基础上的,
两者的区别在于,两种教育模式的入口、层次、重点、就业方向和对技能的要求都有很大差异。从整个职业教育来看,当前职业教育汽车生源有单纯的中职汽车专业生源、单纯的高职汽车专业生源和高职接受有汽车专业基础的中职汽车专业毕业生生源,或者是直接实行5年制高职。单纯的中高职汽车专业生源指是没能任何汽车专业背景的生源。前者是初中毕业生,后者是高中毕业生。
本专业在构建人才培养方案时首先要考虑两种教育形式的定位,中职培养的对象是一名合格汽车维修人员,高职培养的对象则是一名优秀的汽车企业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因此,各类学校在对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都要注意统筹兼顾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汽车专业学生生源,对不同生源和不同培养目标时要分门别类进行培养,同时还要注意到不同教育层次汽车专业的后续学习和发展问题。
2.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
一个专业的成功与否与其课程体系的科学和完整是息息相关的。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一定突出重点与难点,注重能力与技能的培养,两者兼顾。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当中,要考虑一些专业课程整合,课程定位清晰,,不产生矛盾交叉重复,如应该分清中职强化技能,高职强化综合能力。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有所体现。
但是要注意到,现今很多中职汽车和高职汽车专业的课程体系有重多重叠之处。这需要在制定课程衔接的时候注意到中职学生的接受和吸收能力,文化课由国家规定不可变更。中职专业的通用课一般是指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汽车识图、车辆维修基础、汽车运行材料、汽车保养基础、汽车维修企业管理等课程。而这时在衔接上就要成为相应的强化课程,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基础、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调整技术、汽车电气设备、汽车美容技术、汽车空调技术等课程。
中职专门化方向课一般都开有以下课程: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钳工基本技能、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电控发动机维修、自动变速器维修、汽车空调。而衔接的相应高职汽车专业专业核心技能强化课:汽车底盘电控技术 汽车自动变速器 、汽车电路技术、汽车维护技术、汽车运用技术、汽车音响技术、汽车检测技术、汽车电控发动机。
两种教育模式的专业拓展能力课方向应统筹安排,安排一些选修课程或者专业延伸课程。如汽车专业英语等课程。
3.构建完整的技能培训体系
中职学校汽车专业培养的学生是主要是以中级工为主,如汽车维修工中级工、汽车维修电工中级工或者汽车钣金工中级工等。高职学校汽车专业培养的是以高级工为主的学生。因此在技能培训的层次上就显得不同。重点也不尽相同,前者以技能为主,后者以综合能力为主,辅之于技能。
因此,构建完整的技能培训体系就显得很有必要。相关技能培训机构和鉴定部门要统筹考虑到不同层次技能考证的需要,制定汽车专业中职和高职教育的技能培训对接标准,科学规划技能培训在人才培养和课程中的比重。中高职学校在学生技能培训中要层次分明,突出重点难点,还要考虑两种教育的后续技能提升空间和发展空间。
在具体衔接上,对应中职汽车专业,高职专业可考虑一年级至二年级采用模块化教学或者项目化教学方式,到了三年级采用顶岗实习或者岗位模拟的方法。具体来讲,强化技能, 可能过汽车发动机强化实训、汽车底盘强化实训、汽车电器强化实训、汽车电控发动机强化实训、汽车电控底盘、汽车电控车身强化实训和汽车综合强化实训等。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整车强化实训:汽车整车电路、亚洲车系、美洲车系、欧洲车系整车实训等。最后进行岗位模拟,如汽车机修工模拟、汽车电工模拟等类似于实际企业的环境,以进行技能的强化提升。
4.建设适应本专业衔接所需要的师资、教材和实训条件
4.1建设适应教学的师资力量
教学师资力量是做好汽车专业中高职教育的衔接的一个因素。教师是教育里的一个关键环节,他是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执行者。目前职业教育系统中教师的能力参差不齐,一些部分老师理论水平较高,而实践不足,甚至只能纸上谈兵,学校也没有相关的培训和进修机制,造成部分师资难以面对中高职汽车专业衔接时所带来的挑战。中高职汽车专业衔接对教师的综合能力较高,要求专业教师既能上讲台当老师,还能进工厂当师傅。因此相关教育部门必须统筹考虑师资力量的建设以适应新型教学的需要。可通过加大内部师资力量培训,或与企业合作,引进较强实践能力且兼备应对教学的能力的人才等措施实现,大力推进“双师型”教师培养。
在不考虑两种教育模式衔接的情况下,中职汽车专业需要的是技能突出的专业教师,高职需要有一定技能和理论知识全面的复合型教师。而在两者的衔接时,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根据技能培养目标和社会岗位需求,来建设适应两者衔接时的新型教学的师资力量。衔接时,对师资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理论知识水平有很高的要求,既需要教师会做,会说,还需要教师会教。
4.2教材
构建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和技能培训体系则需要通过教材作为支撑,同时教材也要适应两种不同教育模式的需要。要编写能够体现两种教育模式的教材,体现学生技能和综合能力的教学。教材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两种教育模式衔接效果的好坏,以汽车发动机方面的教学内容为例,如中职汽车专业重点应在发动机检测与维修等与社会企业相关联的社会实践上,而高职则在些基础上对技能加以强化,且加强理论知识素养的学习,其课程可以为汽车构造与原理等。因此,只有编写与两种职业教育和有利于两者更好衔接的专业化教材,才会真正做好两种职业教育的衔接。
4.3实训条件
在构建好课程体系、技能培训体系和教材后,实训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中职教育需要大量的设备和工具,汽车专业是一个特殊的专业,对车型和工具的要求比较高,不同品牌甚至不同年份的车型一些关键数据也可能不一样,这样对设备和工具的需要量就大,而且也易损耗。而高职也随着对职业内容强化而对实践部分加大了教学力度,同样对设备和工具的要求也较高。而作为两者的衔接,实训条件则相对要有些不同,因为中间涉及到对技能的强化和提升,比普通的实训强度要大,难度要高。
参考文献:
[1]孟国强.汽车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广东,广州,510515
篇4
本人有幸参加了江苏省教育厅组团的全省高职院校汽车专业教师赴德国进修学习,进修时间为2011.11.2—2011.11.29。在德国近一个月的学习培训,本人对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有了一个更清楚的认识。虽然德国的国情与中国的国情有很大的不同,但他们的一些做法对我们这些在高职教育的教学一线工作的教师有很多借鉴之处。
1.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简介
目前,德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经济和科学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支撑德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力量主要归功于德国人长期以来积淀下来的文化素质和德国发达的职业教育体系。而在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中,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被公认为是最核心的秘密武器,是促成该国强盛的关键所在。所谓的双元制,就是职业技术院校和企业共同协作完成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是一种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本位、以“为未来工作而学习”为目标、以“职业活动的开展”为核心的职业教育模式。首先职业教育机构将某一工种所需的职业能力按照由浅入深的规律划分为基础能力、专业能力、专长能力三个递进的层次,在不同层次的职业能力培养中,按照模块化实施教学。每一个教学模块的实施都是以职业学校和相关企业为基本培训场所。职业学校承担的是学生为形成某种职业素质、具备某项专业技能所需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教师通过启发式、讨论法、小组学习法先进教学方法的应用主要解决“为什么这么做”这个问题。企业主要通过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先进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具备“怎么做和怎么做会更好”的问题。所有的培训活动的组织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变成了职业活动的指导者与咨询者,学生变成了知识和技能的主动获取者,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2.双元制汽车职业教育和我校汽车专业教学模式比较
2.1培养目标
在双元制中,学生是由企业与学校共同招生,学生在先取得企业学徒身份后再到学校取得学员学籍,学生的身份也是双元的。所以学校培训目的明确,即培训高素质、高技能且满足企业需求的一线技术工人,学校培训计划、教学内容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协商确定。我国高校是由高校独立完成专业设置、招生、培养和就业推荐,所以人才培养针对性不强,对学生实行宽口径培养,以增强学生毕业后的适应能力。我校汽车专业为了适应汽车制造、汽车维修和汽车服务等较宽的岗位群,理论课程开设较多,比例较大。在教学实践中,我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也尝试和探索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厂校结合,对部分学生调整教学计划,但对订单班的人才培养企业介入的程度还有待提高。
2.2课程开发模式
德国双元制汽车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开发为由德联邦职教研究所)(BIBB)统一进行,企业和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充实基本培训内容。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培训规章和教学大纲适时进行修改和补充。课程直接针对岗位,学生毕业后可迅速适应岗位要求,顶岗工作。我校汽车专业于1999年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主要由企业、行业专家及其它高校的专家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根据专业岗位群所需技能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专业综合能力,再深入分析每项综合能力中的专项能力,并描述各项专项能力要求,将其分解为学习步骤、必备知识等,然后确定出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制定出课程教学大纲,并在教学实践中,根据专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不断调整能力需求和教学计划。
2.3课程体系结构
双元制教育中的课程主要可划分为两类,即理论课和实训课。实训课主要在企业进行,理论课则主要在学校进行。但这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必要的时候,企业也在实训教室为学生讲解必需的理论知识,职业学校也有作为理论教学补充的实训演示车间。我校汽车专业的课程体系仍然有明显的三段论课程体系痕迹,即包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第一学年主要完成公共基础课教学,与专业的关联度较低,二三学年完成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教学,课程整合力度稍显不足。
2.4职教师资
双元制中,师资分为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理论教师是国家公务员,必须通过四年专业学习和两年师范学习;实训教师是企业的雇员,经过技术院校学习毕业,通过教育学、心理学考试,工作两年以后符合《实训教师资格条例》才可担任。我校汽车专业师资队伍包括专任教师和来自企业的校外兼职教师构成,兼职教师主要承担集中实践环节课程授课,授课学时比例低,学生主要由专任教师授课。由于专任教师授课任务重,缺乏深入企业一线脱产实习经验,动手能力相对较弱。而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人员流动性大,导致兼职教师队伍难于稳定,并且没有严格和统一的兼职教师资格认定,兼职教师水平也良莠不齐。
2.5实践教学环境及动手能力培养环节
双元制教学,其鲜明的特点之一就是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并且有校内、校外优越的实训条件作为支撑,学生实践教学学时比例大,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我校汽车专业因校内实习实训条件有限,学生专业技能方面的动手能力培养主要依靠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所以实践教学环节只能在理论课程授课结束后集中进行,效果较差。
2.6教学实施过程
双元制教学中,学生(学徒)的三分之二时间在企业,三分之一时间在学校,何时在企业、学校由双方协商,学生(学徒)是边工边读、工学交替。学生在学校的专业理论知识多采用模块化教学,并利用实训设备,将专业理论课教学推向实训现场,让学生接受理论知识也是在做中学,教学中合理利用模型、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在双元制中,每次的行为导向式教学的操作循环中,都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计划和实施情况的检测和评估,每个培训结束后,由各主管部门组织实施考试,“双元制”职业教育考试由与培训无直接关系的行业协会承担,行业协会专门设有考试委员会,该委员会由雇主联合会、工会及职业学校三方代表所组成,其中,雇主和工会代表人数相同并且至少有一名职业学校的教师。由于考试由行业协会组织实施,这就有利于考试按照《职业培训条例》的考试要求进行,而不是根据哪一个培训机构(企业或职业学校)中所传授的具体内容,从而更客观地评价职业教育的培训质量。“双元制”模式考试强调统一规范性,同一职业或不同职业的相同科目的考试在同一时间举行,并按照统一标准评分。由于“双元制”职业教育考试的客观与公正,因此,“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结业证书不仅在全德得到承认,而且在欧共体的一些国家也得到承认。我校汽车专业授课现场课较少,教学中使用模型、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考核在期末一次完成,试卷主要由任课老师自己出,主要以理论考试为主。
2.7学生就业环节
双元制中,学生已经取得企业雇员身份,是带着岗位到双元制学校学习培训的,学生毕业后一般都会到原先企业工作。而我校汽车专业的就业环节主要和学生顶岗实习结合,09、10、11届毕业生中,90%左右学生就业单位为顶岗实习单位。
3.双元制职业教育对我校汽车专业建设的启示
篇5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教学;汽车专业课;“双元制”教学模式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概念的引入
“理实一体化教学”源自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双元制”教学模式,就是学校培训与企业培训紧密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一种小班化教学模式。“双元制”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强、专业适应面宽。我国多年前在高职学校中就开始对“双元制”教学模式进行实践和探索,由于国情不同,“双元制”办学模式在我国没有得到广泛推广,但这种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影响非常深远。这种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在工作中具体的发现、分析、解决和总结问题的能力及其操
作、应用、维护、维修等综合性能力,并培养了学生独立、协作、交往、自学等一系列关键能力,以及将来在社会上的竞争和发展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我国交通技工研究会较早地提出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简称“理实一体化教学”)就是在“模拟工业环境”中,根据专业的能力培养要求,由双师型素质教师指导,运用理实一体化教材,让学生作为主体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边学习专业理论边学习技能,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共同完成某个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生产、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教学模式。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践
“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专业的教学场所,从场地、设备、教具、多媒体等方面来构建模拟的工业环境,使学生在活动中学知识、练技能。我系近几年来一直在进行汽车修理专业实习场地的调整和配置,完善了相应的汽车设施设备、教学用具、多媒体配置等,逐步形成一个模拟的汽车修理的工业环境。同时通过调查、了解汽车行业从业人员的能力需求信息、汽车行业新技术需求信息、汽车行业最新设备信息等情况动态调整模拟的工业环境,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学目标尽可能与汽车维修行业接轨。
从“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学实施过程来看,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教师只是引导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理实一体化教材,观察老师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的分解演示,通过学习去掌握所学知识,针对学习中产生的理论和实际操作问题,通过实践去解决。教师根据学生各个阶段学习情况的反馈进行相应的指导,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使学生在操作中学知识,在理论中学技能,最终让学生理解理论,掌握技能。
从实践的情况看,“理实一体化教学”既能实现理论和实践相
结合,又能强化操作技能培训,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毕业后持证上岗)的技术工人,突出了职业教育特色,达到了职校就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这种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同时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专业的场所和学习、操练的教学设备,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趣味性强。通过学生的反馈,教师能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加强了师生的互动,因而学生学习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学习效果好。
三、“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的认识与分析
我系首先在汽车构造拆装课中对该模式进行实践,通过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后在汽车维修及故障诊断课程教学中也开始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通过实践,取得了初步经验。
1.转变教学观念是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前提
我国的职教模式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培养目标主要是由教育及有关行政部门制订的,对企业的需求反映较少,致使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教学模式以学科为中心,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教学内容越编越多,越编越难。大部分教学时间为理论教学所占用,实践教学始终处于理论教学的附属地位,学生娴熟的职业技能难以形成。因此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使教学以就业为目标,尤其是专业教学一定要强调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在专业课教学中,我系实行了“六步教学法”“小模块教学”“小班化教学”“分层教学”等教学方式,为“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我系根据汽车的结构特点,设置了发动机拆装修理、变速器拆装修理、发动机故障诊断、电喷发动机、自动变速器、空调系统、ABS系统和安全气囊等教学模块。通过设置模块进行教学,解决了相关课程相同知识的重复讲授的问题;通过模块教学,使“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的一些难点问题得到解决,强化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教学效果好。
2.锻造“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关键
“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一支强大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即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具有娴熟的操作技能。只有具备一支强有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才能为“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我系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专业教师进行了培养:制订培训进修计划,鼓励教师走“双师型”道路;建立专业教师到汽车修理厂培训制度,借助“外力”带动教学相长;师生动手,和谐进步,以鼓励专业教师编写相应的配套教材,提倡专业教师自制实践教学设备,引导学生自制教学课件。
3.实习室建设是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保证
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首先必须创造“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环境,以及配置各种相应的教学硬件,主要是教学场地与教学设备等。
4.改革教学评价机制是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条件
“理实一体化教学”注重的是教学的过程、学生的参与及学生技能的形成过程,因此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也与原有的评价体系不同,更注重教学过程的评价、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及企业评价。
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学模式的引入,我系学生参加汽运等级工考合格率逐年大幅度提高,2008年汽运中级工考核合格率为100%。今年我系学生分配在众意达、中华俊杰等4S店的学生较其他院校学生表现出进步快、方法正确、动作熟练、适岗能力强、喜欢钻研汽车新技术等特点,深受实习单位好评。
参考文献:
[1]高洁.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教学模式[J].国外职业教育,2008(1).
[2]张世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新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08(11).
篇6
关键词:汽车专业;教学资源;整合
引言
职业教育中的汽车专业具有以下特点:①汽车行业发展迅猛,但与此相对应的却是培养的汽车专业人才跟不上急剧增加的需求量。②汽车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使教材、教具和实验设施不可能及时跟上汽车技术的发展。③汽车专业教学的实践性很强,传统的本本教学不利于教师汽车教学知识的更新,更不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和发展。④由于地方经济的差异,各地汽车专业教学的发展很不均衡,很多地方急需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学资源是指教学中有利于教学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因素。同时也包括一些学生等的非智力因素、老师的道德修养、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教学模式的因素。对这些因素的有效的开发利用,可以促进我们的有效教学,提高我们教学的效果,满足社会生产的需要。汽车专业的教学资源包括很多方面,其中物力、财力很重要,但最关键的是人力。较好的优化了人力资源后,才能去更好的整合其他资源。
一、人力资源的整合
1.1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首先,普及教学新技术扩大了教学容量,定期对专业教师进行轮训。当今正处于知识爆炸时代,特别是汽车知识。每年大量新型汽车层出不穷,汽车新技术不断涌现,除书本知识,大量的新知识需要及时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如果光凭传统教学方法的一枝粉笔一张嘴巴已不可能完成如此大知识量的教学;传统的教具如挂图、模型和实物在贮存、携带和使用上存在很多不便,且难以实现动态工作仿真,给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理解带来难题;传统的课堂教学准备使教师付出了大量重复备课劳动,使教师难以腾出时间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和参加科研活动,使教师难以自我提高。此时,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其次,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提高专业教学质量起关键作用。在授课方式上“双师型”教师可采用边讲边练、现场教学等灵活的方法,使教学环境职业化。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凡是能在现场组织教学的,绝不在教室讲,我们有汽车实验室,合作企业,驾校等,例如在讲变速器总成时,有挂图,有实物,也有透明演示教具,让它们各尽所能,在该起作用的时候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以使学生对所讲述内容有彻底的了解和真正的认识。这种方式在减少教学时数的情况下,也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教学效率。最后,下厂锻炼是职业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只有亲临生产一线,才能把理论与实际很好的联系起来,才能真正了解市场的要求,培养出合格的毕业生。
1.2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以适应社会对汽车维修工的需要为目,以培养学生的汽车维护,汽车修理能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养方案,使毕业生具有适度的基础理论;较强的汽车总成折装能力;一般总的修理、维护能力,一般全车线路铺排,以能维修汽车为主旨和特征来构建课程、教学和实践、实训体系,强调实践对学生应用技能的培训作用。调整传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顺序,将对专业能力的培养循序渐进地渗透于各个环节。传统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思想是先学基础再进行实践练习。而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必须使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变传统的“理论一实践一再理论”的教学顺序为“实践认知一针对实践的理论学习一再实践”的顺序,所以在教学中体现多实践、早实践、实践教学不断线的方针。注重“创业”培养,体现专业特色。结合行业的特点,本专业学生的培养,更注重加强学生的创业意识教育和创业能力培养,使该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市场需求,抓住机遇,主动创业,满足社会需要。
二、物力资源的整合
2.1建立公共实训平台“公共实训平台”的功能是开放型、能够面向社会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资源共享的实训平台。建立公共实训平台可以弥补汽车专业设备更新快,价格高等缺点,避免主要车型实训设备的重复建设。主要可以承担以下任务:一是对各类院校实训提供平台;二是为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实训提供平台;三是为企业职工技能培训和鉴定提供平台;四是为复转军人技能培训和鉴定提供平台;五是为大学毕业生岗前实训提供平台;六是为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实训师资培训提供平台等。与此同时,做好新职业新技能的研发试验,组织职业技能竞赛和同业交流活动,推动高技能人才宣传等工作。
2.2应用工学模式教学工学模式教学在思想层面上,体现了一种注重实践与技能,为未来工作而学习的思想。在机制层面上,它是一种校企合作,企业为主的办学制度,在这种制度的保证下,企业把职业教育作为“企业行为”来看待,为学生的学习实践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在模式层面上,它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模式,这种课程模式总体上讲,旨在培养学生将来在社会上就业、适应竞争和发展的能力,在工作中具体发现、分析、解决和总结问题的能力及其操作,应用、维护和维修能力,以及独立,协调、交往、自学等一系列关键能力,既能解决一部分实训教学,又可以让汽车专业人才顺利地与企业进行零对接。
三、财力资源的整合
3.1政府主导发挥政府作为社会公共利益代表的作用,满足社会对教育的“公共需要”。充分增取国家紧缺型人才培养专项资金,大力发展汽车专业,就投资回报而言,相比于其他物质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或者说教育投资的收益较高,事实上汽车行业是国家支柱产业,也是最高的。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赫克曼计算,教育的投资回报率可以达到30%至40%。这也就是说,剔除性别、工作经验、地区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一个就业者每多受一年教育将来就可多增加30%至40%的收入,可以拉动内需,振兴经济。另外,把政府达到报废年限的汽车捐赠给学校,给汽车专业学生提供试验和练习试验品,增加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减少学校财政支出,并且能够实现资源再利用。:
3.2社会参与社会参与办学是对公办学校有益的补充。企业冠名既可以解决资金问题,还能让学生早一步了解社会,了解企业,并为其就业做好准备。“订单式培养、菜单式教学、递进式就业”明确了各方职责,学校的教学、管理有了更强的针对性,做到了学生定心、家长放心、企业省心,上级满意。学生通过“定位教育”模式的教育,真正获得人生生存与发展的职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从学校承诺的“保证就业”,改变为学生凭自己的能力真正实现“无忧就业”。民办学校的加入可以使教育教学更富有活力,作为对公办学校的补充,可以缓解社会上一部分汽车技术服务的需求矛盾,对社会、对市、区的汽车经济发展都不同程度地作出了很大的贡献。通过对汽车教学资源的不同组合,可以使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汽车专业都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完成推动社会汽车行业发展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巩利平.办好高职教育中汽车专业的几点设想[J].太原大学学报,2004年12月,第5卷,第4期,总第20期:69-70.
篇7
学院培养的紧缺型汽车高技能人才主要包括:数控加工和汽车维修的高级技工、高级销售、维修配件经理、维修站服务经理、事故定审员、汽车装饰、汽车会展、汽车英语、软件测试等有综合文化背景的新型技能型人才。
通过长期的教学探索,学院成功地探索出了国家紧缺型汽车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具有知识结构横向拓展的一线岗位高技能型人才,缓解“灰领”人才捉襟见肘的局面,填补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空白。
第一,紧贴市场满足岗位群需求。学院根据紧缺岗位群的需求,有选择地界定课程内容,有选择地对学生进行培养。走适合自己的路,填补汽车制造和服务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市场的空白。同时,加大对社会的服务功能,完成社会培训和当地农民工技能培训。
第二,“技能+知识”凸显能力培养特点。瞄准国家紧缺型岗位技能,开发适应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培训项目,不满足于单纯的技能培养,力求在技能的培养过程中拔高对知识的要求。
第三,强化校企合作战略联盟特色。强调校企合作战略联盟,在紧缺岗位群的教学实践中,完成学生技能和知识的培训。近几年来,学院与上海通用汽车公司、上海大众汽车公司、永达汽车、东昌汽车等20多家大型骨干企业实现了校企合作,为企业完成科研项目30多项,与企业同生存、共培育、齐发展。
第四,开展技能竞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市、区和教委组织的各种技能竞赛。通过竞赛,学校办学能力得到体现。如2011年学院学生与企业员工同台竞技,获得上海市数控车削一类竞赛团体第一名和个人第二、第三名,上海市加工中心一类竞赛团体第一名;学院学生还多次包揽全国英语大赛的前几名。
第五,全面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学院注重以企业岗位群的技能需求为教学目标,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带动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教学内容根据岗位群技能确定,结合职业技能要求组织教学,让学生在技能训练中掌握知识,并具备综合能力。
篇8
关键词:校企合作;学习兴趣;学习成绩
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自动变速器逐渐成为汽车的标准配置。高校对于汽车自动变速器这门课程也逐渐重视起来。自动变速器是最复杂的汽车总成系统之一,其组成包括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机构,液压控制系统以及电子控制系统。零部件复杂,种类多,拆卸后直观性差。其结构组成、换挡传递路线、油压控制和电子控制的知识在传统的理论教学中,只是结合书本文字、图片,十分枯燥,往往成为学生的“睡点”。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对于自动变速器的学习,实践教学十分重要。将企业引进来,将学生带出去,依托企业优势,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优势互补,提升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自动变速器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体现在整体的拆装、零部件的认知、换挡传递路线的分析和常见故障的检测诊断维修三个方面。由于自动变速器的种类繁多,更新换代日益频繁,学校内的教学设备往往无法全面涵盖各种类型的自动变速器,也无法模拟各种故障的现象和维修手段的使用。相对应的教师的知识更新也无法达到面面俱到。实践教学环节成为自动变速器教学的短板。常见的故障现象没有实车的演示学生很难理解和分析。这样就使得在校企合作机制下,通过企业的实践实训来完成实践教学环节尤为重要。由于有企业的帮助,在教学环节中,就可以适当地增大实践教学,从而培养应用型人才。
一、教师走出去,师傅请进来
教师每年到企业中进行培训及顶岗实习。这类企业主要为各大汽车制造厂,汽车维修厂以及从事汽车销售维修的4S服务站。企业能为教师培训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为教师及时补充反映生产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维修现场的新方法、新思路。通过在制造厂的学习来了解最新的自动变速器结构类型及制作工艺结构,在维修厂学习各类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的诊断及维修方法,在4S站学习专业的自动变速器维修流程。这类学习能够完善教师的理论知识体系,增强实践教学能力,使教师向“双师型”发展。通过学习,可以帮助教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联系更加紧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挥校企合作机制,充分利用企业的各种资源,定期请企业的师傅及维修人员到学校指导授课,实训教师在企业人员指导下带领学生完成实训任务,使师生能感受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完成岗位适应性训练,提高教师实践水平。同时企业维修人员也为学生讲授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关于自动变速器最新出现的故障、维护维修方法以及维修技巧,在知识不断更新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
二、学生送出去,成绩高起来
篇9
汽车维修专业技师,东方天威汽车维修工程师俱乐部资深会员,沙洲工学院汽车运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员,鉴定汽车修理工种专业考评员,曾任张家港市广播电视大学汽车运用专业外聘专职教师。
“汽车维修与保养”,从表面上看,它关联着汽车维修的知识与技术,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也关联着一名维修专业人员的人生之路。在过去45年中我经历了学习再学习的逐渐成熟过程,也经历了许多不可估量的挫折、失败和磨练,最终收获成功。
勤学苦读,争做能文能武技术员
1965年我初中毕业,被军工企业举办的半工半读的四年制中专学校录取,进行机械加工与设计专业的学习与实践,在当时这是一种新理念专业学校。实际上,与大家现在谈论的校企合作之路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更关键的是我们学校那时具备各种软硬件,而且教师的技术很高,很多教师都是一线的高级工程师或专家,而且很多设备都是国内一流的。在那种优越的条件下,我学习了许多关于汽修高科技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以及机械加工的专业实践操作技术,成为了一名“能文能武”的优秀技术人员。四年的艰苦学习,为我后来踏上汽修之路并成为出色的技师和教师打下了基础。
1969年我进入甘肃运输公司工作,正式进入汽修行业。一同进入这家企业的还有很多优秀的技术人才,他们在技术上的严谨要求,让人折服。在他们的影响和帮助下我很快掌握了汽车修理技术,特别是在诊断与检测方面。汽车的维修与保养,必须是有理有据,有正确的科学数据与检测数据,才能获得客户信任,并提高满意度。这一点我足足延续了40年,在这方面我对教过的所有学生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也正是在企业优秀技术人才的影响下,我明白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维修人员必须掌握这个专业相关的所有技能,所以我参与了维修的各个流程――修理、钣金、焊工、电工、轮胎工、管理技术人员、长途客车司助员等所有的工作内容,最终成为了一名全面手。同期我还参加了许多技术革新的工作。记得那时我和一名18岁的年轻技术员将一辆废弃的CA10B4解放牌汽车改制加工成5吨的起重机。从设计、制图、加工到安装完成,花费了7000多元,历时4个月,得到甘肃省交通厅领导很高的评价,也正是那时的成绩,为在张家港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精研创新,推广修车新理念
1986年我调入江苏省张家港工作,那时我工作的公司是当地交通局的下属单位,当初单位为了多方面发展经济,大力发展了汽车运输与汽车修理。当时车辆多而杂,我们承接了几乎所有车辆与厂内的机动车辆,再加上单位领导对我的期望值很高,面对这一切,我感到压力很大。以柴油机为基础加液压机械系统,许多难题需要解决,许多新技术需要加速学习和掌握。作为一名外来人员在当地想要快速建立基础与人脉,必须在技术上独树一帜。我白天工作并了解当地及本企业的许多特点与需要,晚上在家翻阅理论书,有针对性地学习与研究,为企业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例如,利用V型焊接修补技术解决了大量的断裂问题;利用铸铁在焊接时所发生的特殊性,以及立体几何等原理,消除在焊接时所产生的变形和内应力,从而改变了许多缸体、缸盖、叉车前桥等许多总成与零部件。此外,据我所知,中药房的许多药材有特殊用处,例如,二茶可以解决许多不明原因的渗病;硼酸粉、盐酸、锌等可以作为焊料与焊液;利用肥皂与液压来解决大型主伸油缸在装配时容易损坏活塞密封件等技术难题。我还总结了厂内机动车辆许多特性与故障的诊断,从而使单位成为当地厂内机动车辆的检验和检测中心。
1985-1988年当地大量引进了CA141解放牌汽车,但由于超载、维护、保养不当,发动机要每年进行一次大修,而许多配件又跟不上,成本很高,修理上多采用老式的修理模式。于是,我从两个方面开始进行改革。一方面通过文章进行宣传,我书写了“如何利用发动机的构造特性”“如何进行旧车修理法”等文章。另一方面,在实践中我动手指挥如何运用旧车修理法对发动机进行大修,特别指出改掉传统习惯,严禁动用刮刀,必须按原厂说明要求保证各配合间隙,主油道的清洗工作。利用轴、孔制、孔轴制的机械原理,经定位机械加工,一次性装配成功,不仅提高了车辆的有效动力,也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当然面对的阻力也很大,但是每次遇上阻挠或者困难,我都会积极跟对方解释、沟通,确保最终完成任务。经我改进的维修工艺,提高了发动机的动力和使用期限,由原来一年一次的大修,变成了三年一次大修,为单位节约了大量成本。
愈挫愈坚,支撑汽修精神家园
1989年国家恢复了技术工人的考核制度,我参加了苏州市首届高级工培训班,同年11月高级技术理论考试合格。1990年汽车修理工种业务七级操作技能考核合格,同年7月获得苏州市高级技术工人合格证书。那两年获得很多荣誉,培训班期间交流经验时受到大家一致肯定,但当时我还没能顺利晋升为技师。
1991年11月14日,我被张家港市汽车行业管理所聘任为汽车修理工中级工培训班教师、职教中心教师,被劳动局技术培训技导中心聘任为汽车驾驶员、初中高培训教师,从此走上教师之路一直至2013年。走了24年的修理工种与汽车驾驶员的教育培训之路,我能将修理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反映到驾驶员那里,将驾驶员所反映的问题反馈给修理工。我擅长将许多复杂的理论变成简单的语言,进行通俗易懂地就地任教,并且同步现场,处理学生所提及的一些难题,我的教学模式很受学生们的喜欢。因此,虽然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授,但大家都尊称我为“李教授”。听到那么多的人这样称呼我,我的内心时常悲喜交加。
1995年4月6日,按国家规定的技术任职条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江苏省劳动局考核,我获得了技师合格证书,同时一起发放了技师聘任书。这本技师合格证书,对于我一个平民百姓来说,来得非常不容易,困难重重,我苦苦奋斗了五年!1996年接到苏州市劳动局晋升高级技师培训的通知,虽然我多次请求要去参加培训,但单位工作忙,有许多技术难题让我尝试去解决,使我失去了晋升高级技师的机会,至今我遗憾万分!但在这失望中我有着坚强的信念,理论与技术是不为精神支撑所局限的,要发挥张家港精神,我要为社会发挥我的能量,作出我应该的贡献,走我自己的汽修人生路。1999年12月30日,经培训考核,符合鉴定汽车修理工种专业考评员资格,我成为一名国家考评员。从此我又增加了一门专业考评的技术内容,在许多技术的标准上更有发言权。“自找压力、自我拼搏”,越是如此,越觉得肩上的负担重,迫使我去学习,钻研更多的知识理论、信息与技术。
身兼数职,树立维修人员好榜样
2001年随着社会经济的改变,原单位进行了转资改革。虽然单位领导希望我留下来继续负责主管,但我考虑到单位主要注重的是装卸行业,而我要继续进一步走好我的汽修和教育之路。我拿着每月退休最低生活费,离开单位,从新的起点开始。
1990年开始,我国大量进口并发展新型汽车(电子控制系统)。随之而来大量的新技术、新理论、新概念、新工艺等,急需要我们这些人去掌握,但是再好的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成为有效理论。那时4S店等新型产业大量进入市场,我接受了私人老板的聘用,策划设计4S店的售后修理服务工作,在短短的100天中,完成了从基础工程设计、采购、软硬件的组合、设备的安装调试,整套企业管理及经营制度与模式的制定,以及新人员的招收审核与培训。从此成立了4S店与售后服务,建立了三套维修生产流水线,其中两套是由水、气、电、油尾气自动排放等的快修流水线,另一套是免拆修理流水线,它由全套的车辆各种性能的检测加上各种新型的仪器设备与计量工具,再加上国外进口的全套产品,对车辆进行诊断免拆维修,一切以数据为准则和依据,最大地接近适合现代汽车电子控制的特性。
我们引进了好多高科技的汽保设备与仪器。同步培养了三种不同层次的维修专业人员。在招工时我着重招收一批有灵性的年轻人,因为他们是一张白纸,可以画最美的画,而那些习惯于其他车型的老一代维修人员要想改变原有的维修习惯比较困难,也吸引了大量技校刚毕业的外地专业学生。当时,我对这些员工谈到,“汽车维修过去是师傅带徒弟,手把手言传身教,但是现在已经行不通了,因为现代汽车的维修与保养,决定于理论基础与现代仪器设备的掌控程度,主要靠自学研究和总结。”所以当初我结合原厂质量操作流程,以及当地行业规定的参照国际实例,实行了一整套流程。我们给每位员工发放了有关资料与笔记本,要求将厂方未提供的有些技术数据在实际操作中记录并进行详细地对比,以此解决维修中的许多难题。大家白天正常上班,下班后抽出两个小时进行实训,将白天所遇到的疑问与难题提到实训班来,就地讨论学习有关资料。我亲力亲为在短短的两个月中将这批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培养成为了出色的维修人员,使企业变得生气勃勃,使员工与企业双双受益。当时我身兼数职,董事长顾问售后服务经理、维修主管、技术总监等工作都需要,虽然很辛苦,压力也大,但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快乐,因为我将自己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我在技术道路上奋斗了一生,我想以我的一切为员工们树立一个好榜样。
紧接着社会上普遍认为4S店的维修与保养收费偏高,所以去找没有质量保证的不正规但是廉价的小店去维修与保养车辆。对于这一切我深入地进行了分析,主要原因是客户付了钱,而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待遇与服务。当时我有意识地选择了六个不同地方来的客户,选择亲自接待,对这六个客户除了按4S店正常接待外,还刻意将轮胎上取下的小石子、铁钉以及鼓式刹车尘土全部收集在盒中给客户看,将发动机上尘土全部清理的干干净净,包括车内、底盘,全部服务从不起眼的细微之处做起,并做彻底。整车的主要技术参数打印出来交给客户留存,以便今后对照。最后的结算,我比别人要高出20%,但征求客户意见时,客户也反映相当满意,并不觉得收费高,在其他地方享受不到这样的高质量服务,自己的爱车在道路上行驶时也更加放心了。无偿的服务不仅质量不高也有损形象,所以我们提供有偿且高质量的服务。
我在4S店的两年中遇到了许多以前所未遇到过的技术难题,在实践与探索过程中,我总结了六种逻辑分析法――修护理论:一是互换比较法;二是分离判断法;三是重叠对比法;四是最终结果法;五是模拟判断法;六是模糊分析法。原厂所有设定的初始化程序起的作用很大,关键时利用它在重新整理程序的同时破解出特定的防盗系统,使车辆恢复正常。当时我感到自己还需要补充更多的知识,但需要环境与时间,所以我果断地辞去所有职务。
授业解惑,乐享追求之硕果
我于2002-2004年任张家港市广播电视大学的汽车运用专业外聘专职教师,2004-2008年被沙洲工学院汽车运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机电工程学)聘为会员,并担任理论与实践操作教师,还负责为学校采购实验室的设备。
在大学任职的七年中我担任了许多专业课程的任教,例如,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原理与检测、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底盘及其诊断维修等。在任教的同时也大量地丰富了我的知识面,因为这些教科书大部分是从美国TDC公司出版的汽车维修技术丛书编译而来。相比之下,这些书与当下实践比较接近,因此我成为了适应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优秀技师。
2004年6月21日,经申报我被聘请为东方天威汽车维修工程俱乐部资深会员(CASE)。2004年12月30日,经劳动局申报荣获“苏州市有突出贡献技师”荣誉称号(苏州市人民政府发放证书)。在此基础上,我又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将现代汽车上的最新科学技术结合具体的教材和实践,转化为简单易懂的语言论点去指导学生,受到好评。为此我积极学习,钻研了现代汽车的许多内容与实践中发生的故障,帮助学生和企业解决了许多疑难故障及操作上存在的习惯问题。
篇10
【关键词】高职高专,汽车专业,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汽车工业发展也十分迅猛。目前中国汽车行业占GDP比重8%左右,在各行业中排名第一。同时,汽车技术也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大量高新技术产品和电子装置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特别是微机控制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现代汽车已发展成为集计算机技术、光电传输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为一体的高科技载体,其动力性、经济性、排放净化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等各方面,正逐步进入智能化高级控制阶段。这给高职汽车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国内外都非常重视汽车技能人才的培养,我院也在积极探索先进的人才培养方法,但是面对我院的生源情况及我院的实际教学情况,我们必须进行改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具有高素质、高基础、高技能的优秀人才。
1.汽车维修行业的现状
目前,国内汽车行业从业人员的技术素质普遍偏低,总体技术水平不能适应汽车新技术的发展需要。据统计,现有维修企业的从业人员中有85%以上是高中、初中甚至小学毕业生,他们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没有理论基础、10%来自各类技术学校、不到5%为大中专以上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人员分布来看,5%的大专生属于汽车行业的高学历人员,部分从事相关企业管理工作、10%的各类技校生正在成为企业的骨干、85%的中小学毕业生都在生产一线工作,而且技术水平提高较慢,也就是这种现象使得汽车行业高技能人才不足的现象近年来日益严重,极大地制约了汽车行业的正常发展,严重影响了汽车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的提升。在未来这5%和10%的数据还会大幅提升,而85%的数据会逐年下降。由此看来,汽车行业正需要有理论基础,经过正规培训的技术型人才,这类人才经过实践锻炼后能迅速提高,将他们直接充实到运营管理一线,就能很快的提高整体技术水平。因此,高职汽车专业的社会需求量非常大,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2.我国汽车行业的前景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行业也在飞速的发展,自从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以后,长期受到压抑的汽车消费得到释放,汽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私人消费成为主流。自2006年起,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新车消费市场,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而且每一年汽车产销量都在高速增长,轿车保有量每年都在急剧增长。虽然近年来中国汽车保有量增加很快,但比起发达国家,还差得很远,因此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
3.改善我院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3.1 明确我院汽车专业的方向。
坚持我校“团结敬业、求实创新”的校风,我院结合自己的优势开设了本专业,并将本专业定位两大方向:①制造方向: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机械制图和钳工知识,熟悉汽车的构造,能够独立正确拆装汽车的零部件并能够使用汽车仪表等对汽车的简单故障进行排查及维修;②维修方向: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汽车检测和维修工具,并对汽车较为复杂的故障进行排查及维修。
3.2 我院汽车专业的办学特色。
我院汽车专业在坚持立足地方、办出特色的办学理念基础上,发挥我院的地理优势,汽车专业主要是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并且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这种办学模式很适合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
3.3 合理改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课程体系。
根据目前高职学生特色,我院经过多年的研究制定了一套符合我院学生及我院实际情况的课程体系。对于三年制的学生,第一学年主要安排了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是以理论和实践的形式完成,改善了学生们一味的理论课的枯燥情况,使学习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这一学年里,我们经常安排学生到汽车相关企业进行认知学习,让学生对汽车有简单的了解。第二学年主要安排专业课和技能课,在这一学年中,有的课程是在校内以理论加实践的形式完成,有的课程是根据需要到校企合作办学单位进行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学到的都是本专业的最前沿知识,同时加强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技能。第三学年主要安排学生到汽车相关单位进行实习实训,经过这一年的锻炼,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所以通过这三年的学习,使学生从基础知识到实践知识都有了质的飞越,而且我们也确确实实的看到了学生们的变化。
3.4 调整课程结构。
在课程结构改革时,我们将课程重新进行修改。其中基础课:经过多次组织专业课与基础课教师的讨论,以够用、实用为要求,以基础课服务专业课为目的,多次组织基础课老师到企业进行学习重新调整知识。比如:语文老师到汽车企业进行调研,主要书写工作报告,故障诊断报告等。英语课老师经过调研主要以简单口语和专业汽车英语为主等。专业课:主要以理论加实践的形式完成,适当增加专业核心课的理论与实践课节数,锻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技能,同样我校也实施专业课和职业证书相结合的模式,如汽车维修证、驾驶证等,将不实用的课程减少,更加的突出了重点。
3.5 加强“双师型”队伍的建设。
为了符合我院的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努力的提高汽车专业老师的专业素质,使我们的汽车专业老师具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我们经常组织专业老师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训或进行相关培训,加强实践技能的提高成为一位合格的“双师型”教师。鼓励具有丰富教学工作经验及维修经验的老师考取技师证书,目前我院的师资队伍庞大,相信我院会培养出十分出色的汽车专业的优秀人才。
4.结束语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维修行业已经步入高科技时代,为培养出适应时展、企业需求的高技能型汽车维修人才,我院汽车专业会随着时代的发展需求,进一步的进行探索、研究出适合我院师生的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